第一篇:高考考前指导
自信成就未来细节决定成败
——致即将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
高考在即,静则思明,疑难冰释。在这离高考越来越近的日子里,希望你们以舍我其谁的心理优势积极准备、坦然面对、稳定发挥。高考是一场综合考试,比拼的不只是智力,还有你的身体、你的精神、你的心理。注意好自己的身体,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在激情勃发冲刺高考的同时,沉着冷静地思考,这将保证你在高考中快人一步。因此,合理安排、充分准备、认真做好考前、考间和考后的每一件细节性工作是取得高考成功的关键。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一、做好考前的四个准备
1.知识准备。在考前有限的时间内建议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有的放矢地翻翻课本;翻翻已经做过的套题和月考试卷。主要目的和作用有(1)防止遗忘。重视基础,放弃难题。要争时间夺效率,争夺正在遗忘的记忆,不断地修补各科知识。(2)梳理知识。让自己的知识变得更有序,以便在应试中能够快速提取。(3)看看在教师评讲试卷时你记录在案的题目“陷阱”、思维误区与当时出错原因,在再次的重现中得以警示,以免正考时旧病复发。另一方面,适当分章节、分类型做做基本题目(最忌专挑难题做)。主要目的和作用:每天将各种知识体系、解题思路与技巧在脑海里梳理、过滤一遍。不要让自己已掌握的答题思路变得生疏。既要重视对弱科的适当补偏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把有限的学习时间用在得分效益最高的学科和知识上。
2.心理准备。要保持积极、平稳的心理状态。(1)适当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期望值过高,心理压力大,影响复习和潜力发挥;期望值过低,会影响主观能动性。正确估价自己的能力水平,分析研究自己考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确立好自己的现实的奋斗目标。(2)调整自己的竞技状态。相信经过一年的努力,即使考不上大学,所学的知识一定会彻底改变你的人生道路,要保持这种良好的心理感觉,要有意识把心态高峰期调整到7、8号两天。(3)认识自己的优势。要不断地挖掘自己的闪光点,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长处,将其输入到积极的心态中,在潜意识中增加自信心,减少思维障碍。考试前最忌讳的是悲观失望,因此要有坚定信念。可以给自己写纸条,如“爱拼才能赢”,任何成功都是“三分靠机遇,七分靠打拼”,胜利就在“再坚持一下”之中等等,每天念五遍,发挥潜意识作用。(4)排除干扰,拒绝诱惑。干扰无处不在,诱惑无时不有,成功就在于分清“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之间。
3.体质准备。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充沛的精力。(1)众所周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临近高考之时,身体健康尤显重要。身体好才能搞好备考,身体好才能考好试。要坚持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锻炼,那绝对不是浪费时间,而是有效学习的一部分。但不要做高强度的运动(如踢足球等),尽量不要进行流汗很多的运动。高强度的运动不利于健康和安全,还会使自身的免疫力 1
下降。一定要注意锻炼时的安全。(2)注意饮食安全。注意饮食卫生,以免出现肠胃不适、腹泻等病症,影响备考状态。早餐要吃好,否则容易发生低血糖晕厥现象。但要注意不要临时进补,不要滥用补品。(3)保证充足睡眠。正常起居,注意劳逸结合。平时怎样就怎样,保持自己原有正常的作息规律。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切忌牺牲睡眠、熬夜“临阵磨枪”。这样做不仅不能增强学习效率,相反容易造成头晕脑胀,反应迟钝,其结果只能是把自己的学习优势变为劣势,使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建议把自己的学习、运动、睡眠时间做一个计划表,以逐渐调节自己的生物钟使之与高考相适宜。(4)调节好“生物钟”。调整好临考前的作息时间,坚持晚上10:30左右睡觉,早上6:30钟左右起床。开始时可能怎么也睡不着,不过没关系,睡不着就看书,但第二天早上6:30钟铃声一响一定起床。上午7:30左右准时开始复习,中间休息20分钟,下午2:30左右开始复习,晚上按正常时间安排复习。最好按科目的考试时间顺序安排复习。这样经过一段适应训练,临场考试也就不会有异常感觉了。
4.物质准备。(1)熟悉考场。熟悉考场所在的环境,找到自己的考场,如果条件许可,找到自己的考试位置。掌握好考场离自己住所的距离。租住房屋的考生,熟悉住所的环境,特别是熟悉从住处到考场的路线、所用的交通工具及所耗费的时间,做到第二天心中有数。(2)准备好必备的考试用具: ① 二证一书(准考证、身份证和诚信承诺书)。② 准确的计时器(外住的考生一定要有)。③透明文件袋一个,用来装以上物品,以免丢失。(3)进考场前的准备。①适时到达考场。太早了,遇到偶发事件的可能性增大,极易破坏良好的心态。过迟,来不及安心定神,进入考试角色的心理准备时间太短,有可能导致整场考试在慌乱中度过,造成不必要的失误。到场时间把握在考前30—40分钟为宜。② 缓行忌谈。在赴考场的路上,行速要慢,以免加速心跳,导致情绪紧张。不要戴着耳机听音乐,保证安全。到达考点等待进入考场前,切忌高谈阔论,以免情绪太兴奋而使进入考场后反而变得低沉。也不要与他人讨论题目,以免原来的“胸有成竹”的良好感觉一扫而光。在考场外安静的休息,不要吵闹,也不必看书,看到别人看书时也不必羡慕或紧张,相信自己已经无所不知了。如果时间早的话,可以看看风景或听听音乐。③ 要有发生各种意外的心理准备。告诉自己,不管什么事情,都会过去的。只要能参加考试,你就能发挥出你的水平,考出好成绩。
二、考试期间的注意事项
1.进入考场要静下心来,用平常心对待一切。如果此时产生紧张情绪,可以作深呼吸放松自己。同时可以暗示自己:考试不过是对我平常正常水平的检测,我已经掌握了,不怕它考;如果没掌握的,再急也没有用。
2.注意应考技巧。(1)试卷发下后,先总揽全卷,确定解题策略,分配好答卷时间,不能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答题时要善于抓住“题眼”,注重第一印象,特别是语言学科,不要三心二意,果断抉择,看准考题,避免不必要的失误。(2)谨慎对待熟面孔题和生面孔题。熟面孔题的题型
和题意似曾相识,这类题目切忌思维定势,审题不严,注意和原题间的细微差别,可能改动其中一点点信息而导致你丢分。生面孔题常常并非难题,注意其中的“新意和灵活性”,要透过时尚华丽的语言叙述,找出“考点”。(3)按步骤答题。标准答案是按步骤给分,即使结果不对,可得步骤分。(4)答题要在指定位置答,不必随处“迁移”,阅卷老师不会跟你转移。试卷中每道题所给空间是按答案所需空间设计的,是够用的,除非是你答非所问或画蛇添足。(5)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规范,争取印象分,至少该得的分不要丢失,特别是文科类答卷可以间接提高答卷的档次。(6)高考答卷时你不一定100%把握才去回答,有时要敢猜、敢“蒙”,这种心态对中等以上同学特别重要,空白地方一定答上去,当然要注意其艺术性。(7)规划好草稿纸。应在草稿纸上标明题号,演算后圈起本题,以便按序号复查,节约时间,提高精确度。(8)填涂好答题卡。第I卷客观性试题,考生必须用规定工具(2B铅笔等)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涂痕四周均要到边框,颜色尽量深一些,均匀一致,盖住字母印刷的颜色,但不能使涂点成为凹陷,甚至戳破答题卡,否则会给阅卷机准确判别带来干扰,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忘涂、漏涂、误涂、偏涂、圈涂、浅涂、勾涂、多涂、少涂等都会影响得分,即使是不会做的选择题也要先蒙出答案在答题卡上先涂上;考生要认真对待,准确、规范地填涂,平时注意涂卡训练,看准不错位,每5个小题涂一次。主观题作答一定不要超出答题区域,因为网上阅卷是先将答题卡扫描成图像,然后按答题区切割成一题一题的小块,如果超出答题区作答或打乱序号作答,阅卷者无法看到完整的答案,将影响得分或不得分;此外,考生答选作题时,必须记住“先涂后做”的原则,即必须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按照要求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再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照题目要求在答题卡上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题内容与所选题号不符,答题无效;要注意信息卡上的考生姓名和考号使用要书写清楚。非选择题作答时,要用签字笔在答题区域书写。遇到作图题,可使用铅笔作图,确定后再用签字笔描绘清楚。改错时应将错误内容划去,然后在错误内容的下方,写出新答案。(9)坚持填涂完答题卡。当考试即将结束时,监考教师会提醒你,此时一定不要慌,先检查客观题是否填涂完毕,再坚持作现做的题目,即便是考试时间到了,也不要监考一喊停你就放弃,坚信只要答题卡尚在我手,自己就是主宰;因而,一方面诚恳的争取监考教师的宽容,另一方面要保护好答题卡不被抢走(但不能自己损坏),把自己思考、分析的关键步骤能写多少是多少,也许你最后几十秒的坚持就可以改变很多。当然,不要和监考教师发生不愉快,即便是人家批评你,你也要笑对这一切,因为此时我们违规了。
3.对忘带或遗失证件等特殊情况要第一时间告知领队教师,进行稳妥的处理。考前认真准备,仔细检查,让家长或同学随时提醒,牢记本考点领队教师或学校考点办(8227341)电话号码。
(1)发现忘带身份证或准考证,千万不要紧张。最好一边通知家长尽快将准考证送达考场,另一边尽快与学校带队老师联系,在老师的帮助下与监考老师进行协商。不要自己回去拿,因为迟到15分钟,就不能参加该科考试了。对证件遗失的,先在老师的帮助下与监考老师进行协商参
加考试,结束后及时联系家长和领队教师,做好补救工作。
(2)考试期间发生其他异常情况,要冷静处理,不要自作主张,更不能自乱阵脚,要及时报告监考教师,或听从监考教师的指导,按照教师的安排合理处置。
三、考试后应该注意的事项
1.考完每一科,走出考场,要做到糊涂孤独地走出考场。尽量忘记这科考试的内容和这一科所学的内容,尽量让大脑变得轻松。万不可以一题之小换心理情绪之大失。和同学对答案是考试结束后的大忌,是一种破坏性的行为,只会造成更加的慌乱、怀疑、沮丧。大家都叽叽喳喳议论答案,当发现自己做得不对时就很沮丧、很难过,就会影响下一门的考试。已经过去了的,就不用去管他。因此,考生走出考场后应做到两点:一是越糊涂越好。不要去回想考试内容,不要回忆自己的答案,更不要翻书去验证。只要出了考场,就要坚决“忘掉一切”。二是尽量避免与同学同行。因为同学在一起,总免不了要议论考试内容,这势必引起自己对考试的回想和怀疑,从而引起情绪波动。出了考场,考生就应把全部注意力迅速转移到下一个科目,为下一场考试思维高潮的出现打好基础。7日上午考试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调整考试对策和考试心态,以利于再战。考得好的,要防止骄傲自满,不要以为“高考就这样了,没有什么了不起”,这样会掉以轻心,影响到以后几门考试。考得不好也不要灰心,后头还有好几门呢,把后面几门考好,比什么都重要。得意时千万不要忘形,失意时万万不能灰心。试题如果太难,千万不要气馁。因为全省的考生面对的是同样的考题,你难,对别人可能更难。此时,如果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将会在下一门考试中发挥得更好,那么,你就是最终的胜利者。不要被焦虑打倒,高考成功一半靠实力一半靠心态。执着、平静、安全地坚持到最后一天,最后一分钟,那就是胜利。
2.慎重恰当地填报好志愿。如何恰当选择志愿是同学和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但这也是一个难以定性的问题。总的讲,恰当选择志愿的基本原则是:以自身实力为依据,自身意愿为方向,自身潜力为目标。具体讲:填报志愿最主要的依据是考生要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查清楚自己的高考分数,以及自己的成绩在全省高考成绩中的排名,科学地填报志愿。除此之外,一要注意院校间的地域差异。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高等院校大多分布在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像北京、上海等地,是全国一流大学云集的地方,这些学校往往录取的分数较高。而实际上,西部地区和一些中小城市也有不少很好的大学和专业。二要注意院校间的层次差异。三要注意院校内专业间的冷热差异。
同学们:考场就是战场,虽然没有炮火硝烟,却似乎看到一场场激战;没有鼓号铮鸣,却仿佛听见一阵阵呐喊!这里就是战场,迎考就是作战,老师在前线指挥,家长在后方支援。坚定必胜信念,何惧重重难关,人生难得一搏,我们要以必胜的信心去面对高考;迎着朝阳,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最后预祝同学们能够在高考中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愿我们以百倍的信心冲刺高考!愿我们以三年的努力获取丰硕的果实!愿我们以三年的拼搏赢得最后的胜利!
第二篇:2014届数学高考考前指导
2014届数学高考考前指导
数学之战重中之重
胆大心细一击而中
命门
一、高考数学网上阅卷基本情况:
二、解题思考步骤、程序
三、数学高考的应试策略
二、解题思考步骤、程序:观 察
要求解(证)的问题是什么?它是哪种类型的问题?
已知条件(已知数据、图形、事项、及其与结论部分的联系方式)是什么?要求的结论(未知事项)是什么?
所给图形和式子有什么特点?能否用一个图形(几何的、函数的或示意的)或数学式子(对文字题)将问题表示出来?能否在图上加上适当的记号?
有什么隐含条件?
二、解题思考步骤、程序:联 想
这个题以前做过吗?
这个题以前在哪里见过吗?
以前做过或见过类似的问题吗?当时是怎样想的?
题中的一部分(条件,或结论,或式子,或图形)以前见过吗?在什么问题中见过的? 题中所给出的式子、图形,与记忆中的什么式子、图形相象?它们之间可能有什么联系? 解这类问题通常有哪几种方法?可能哪种方法较方便?试一试如何?
由已知条件能推得哪些可知事项和条件?要求未知结论,需要知道哪些条件(需知)? 与这个问题有关的结论(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等)有哪些?
二、解题思考步骤、程序:转 化
能否将题中复杂的式子化简?
能否对条件进行划分,将大问题化为几个小问题?
能否将问题化归为基本命题?
能否进行变量替换、恒等变换或几何变换,将问题的形式变得较为明显一些?
能否形──数互化?利用几何方法来解代数问题?利用代数(解析)方法来解几何问题? 利用等价命题律(逆否命题律、同一法则、分断式命题律)或其他方法,可否将问题转化为一个较为熟悉的等价命题?
最终目的: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二、解题思考步骤、程序:答 题
推理严密,运算准确,不跳步骤;实在不能完成时,争取跳步得分;
规范的表达,完整的步骤(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
检查、验证结论;
注意答题卡(看清A、B卡)填涂正确无误。
解答数学试题有何技巧?
如,研究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首先将所给三角函数式进行三角变换,化简,然后求其性质;又如,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一般先从n=1,2,3„,观察试验,进行归纳、猜测,有时通过数列相邻两项之间的递推关系,用累加法或累乘法等等。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规律性很强的学科,只要大家善于总结,注意积累,一定可以掌握许多优秀的解题方法。
三、快慢结合准确解答
“快”
二、先易后难稳扎稳打
稳扎稳打——
三、数学高考的应试策略
A.提前进入“角色”
高考前一个晚上睡足八个小时,吃好清淡早餐,按清单带齐一切用具,提前半小时到达考区,一方面可以消除新异刺激,稳定情绪,从容进场,另一方面也留有时间提前进入“角色”——让大脑开始简单的数学活动,进入单一的数学情境。如:
1.清点一下用具是否带全(笔、橡皮、作图工具、准考证、手表等)。
2.把一些基本数据、常用公式、重要定理“过过电影”。
3.最后看一眼难记易忘的结论。(这些你记住了吗?)
4.互问互答一些不太复杂的问题。(启动你的思维)
一些经验表明,“过电影”的成功顺利,互问互答的愉快轻松,不仅能够转移考前的恐惧,而且有利于把最佳竞技状态带进考场。
B、精神要放松,情绪要自控
情绪乐观、思维活跃、适度焦虑、激发动机、积极暗示、挖掘潜能、体育锻炼、心境乐观、学习之余学会休闲。最易导致心理紧张、焦虑和恐惧的是入场后与答卷前的“临战”阶段,此间保持心态平衡的方法有三种:①转移注意法:避开监考者的目光,把注意力转移到某一次你印象较深的数学模拟考试的评讲课上,回忆考试原则,有效得分时间。②自我安慰法:如“我经过的考试多了,没什么了不起”,“考试,老师监督下的独立作业,无非是换一换环境”等。③抑制思维法:闭目而坐,气贯丹田,四肢放松,深呼吸,慢吐气,如此进行到发卷时。
C、迅速摸透“题情”: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不匆忙作答,可先从头到尾、正反面通览全卷,尽量从卷面上获取最多的信息,为实施正确的解题策略作全面调查,一般可在十分钟之内做完三件事。
1.顺利解答那些一眼看得出结论的简单选择或填空题(一旦解出,情绪立即稳定)。
2.对不能立即作答的题目,可先通览,再粗略分为A、B两类:A类指题型比较熟悉、估计上手较容易的题,B类是题型比较陌生、自我感觉比较困难的题。
3.做到三个心中有数:对全卷一共有几道大小题有数,防止漏做题,对每道题各占几分有数,大致区分一下题型。
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D、信心要充足,暗示靠自己
答卷中,见到简单题,要细心,莫忘乎所以,谨防“大意失荆州”。面对偏难的题,要耐心,不能急。要求所有的学生做到:坚定信心、步步为营、力克难题。考试全程都要确定“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的必胜信念,使自己始终处于最佳竞技状态。E、三先三后
在通览全卷、并作了简单题的第一遍解答后,情绪基本趋于稳定,大脑趋于亢奋,此后七八十分钟内就是最佳状态的发挥或收获丰硕果实的黄金季节了。实践证明,满分卷是极少数,绝大部分考生都只能拿下大部分题目或题目的大部分得分。因此,实施“三先三后”及“分段得分”的考试艺术是明智的。
1.先易后难。就是说,先做简单题,再做复杂题;先做A类题,再做B类题。当进行第二遍解答时(通览并顺手解答算第一遍),就无需拘泥于从前到后的顺序,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从2001年开始不再由易到难,最后两题未必比前面的题难,难、易因人而异。
2.先高(分)后低(分)。这里主要是指在考试的后半段时要特别注重时间效益,如两道题都会做,先做高分题,后做低分题,以使时间不足时少失分;到了最后十分钟,也应对那些拿不下来的题目就高分题“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时间不足前提下的得分。
3.先同后异。就是说,可考虑先做同学科同类型的题目。这样思考比较集中,知识或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一般说来,考试解题必须进行“兴奋灶” 转移,思考必须进行代数学科与几何学科的相互换位,必须进行从这一章节到那一章节的跳跃,但“先同后异”可以避免“兴奋灶”过急、过频和过陡的跳跃。
三先三后,要结合实际,要因人而异,谨防“高分题久攻不下,低分题无暇顾及”。
F、一细一实
就是说,审题要细,做题要实。
题目本身是“怎样解这道题”的信息源,所以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力求从语法结构、逻辑关系、数学含义等各方面真正看清题意。解题实践表明,条件预示可知并启发解题手段,结论预告需知并诱导解题方向。凡是题目未明显写出的,一定是隐蔽给予的,只有细致的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这一步不要怕慢。
找到解题方法后,书写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不要拖泥带水,啰嗦重复,尤忌画蛇添足。一般来说,一个原理写一步就可以了,至于不是题目考查的过渡知识,可以直接写出结论。高考允许合理省略非关键步骤。
为了提高书写效率,应尽量使用数学语言、符号,这比文字叙述要节省而严谨。
G、分段得分
对于同一道题目,有的人理解得深,有的人理解得浅,有的人解决得多,有的人解决得少。为了区分这种情况,高考的阅卷评分办法是懂多少知识就给多少分。这种方法我们叫它“分段评分”,或者“踩点给分”——踩上知识点就得分,踩得多就多得分。
鉴于这一情况,高考中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采用“分段得分”的策略实为一种高招儿。其实,考生的“分段得分”是高考“分段评分”的逻辑必然。“分段得分”的基本精神是,会做的题目力求不失分,部分理解的题目力争多得分。
1.对于会做的题目,要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这个老大难问题。有的考生拿到题目,明明会做,但最终答案却是错的——会而不对。有的考生答案虽然对,但中间有逻辑缺陷或概念错误,或缺少关键步骤——对而不全。因此,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经验表明,对于考生会做的题目,阅卷老师则更注意找其中的合理成分,分段给点分。
2.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从拿不下来的题目中分段得点分。我们说,有什么样的解题策略,就有什么样的得分策略。把你解题的真实过程原原本本写出来,就是“分段得分”的全部秘密。
①缺步解答如果遇到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确实啃不动,一个聪明的解题策略是,将它们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尚未成功不等于失败。特别是那些解题层次明显的题目,或者是已经程序化了的方法,每进行一步得分点的演算都可以得分,最后结论虽然未得出,但分数却已过半,这叫“大题拿小分”,确实是个好主意。
③退步解答
“以退求进”是一个重要的解题策略。如果你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你可以从一般退到特殊,从抽象退到具体,从复杂退到简单,从整体退到部分,从较强的结论退到较弱的结论。总之,退到一个你能够解决的问题。为了不产生“以偏概全”的误解,应开门见山写上“本题分几种情况”。这样,还会为寻找正确的、一般性的解法提供有意义的启发。
H、提倡有效得分
高考数学试卷共有20个题,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平均每题约为5.7分钟。为了给解答题的中高档题留下较充裕的时间,每道选择题、填空题应在二至三分钟之内解决。若这些题目用时太长,即使做对了也是“潜在丢分”,或“隐含失分”。一般,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的时间分配为4:6。
I、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水平
平时做作业,都是按所有题目来完成的,但高考却不然,只有个别的同学能交满分卷,因为时间和个别题目的难度都不允许多数学生去做完、做对全部题目,所以在答卷中要立足中下题目。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构成,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学生能拿下这些题目,实际上就是数学科打了个胜仗,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档题会更放得开。
J、立足一次成功,重视复查环节,不争交头卷
答卷中要做到稳扎稳打,字字有据,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成功,提高成功率。试题做完后要
认真做好解后检查,看是否有空题,答卷是否准确,所写字母与题中图形上的是否一致,格式是否规范,尤其是要审查字母、符号是否抄错。
高考关系到你的前途命运,考场上的马虎、粗心无疑是在玩火,所以在答题过程中要最大可能地步步为营,认真细致。然而考试是紧张的,因此在答题过程中难免出现漏答或错答,所以主动安排时间自查答卷也是保证考试成功的重要环节。先查有无漏做题,发现后迅速补做,再看有无解错题(答题时会使用草稿纸,演算也要清晰可辨,按顺序排好),必要时重新演算,但不必慌张。答题卡要准确填涂,交卷时查姓名和考试证号是否漏写、错写、漏涂、错涂。
成功的秘决
在确信万无一失后方可交卷,宁可坚持到终考一分钟,也不做交卷第一人。
“胆大心细,沉着应战”永远是成功的秘决!
高考数学成绩公式
高考数学成绩
=信心+熟络基本知识+活用思想方法+基本规范
成功属于所有2014届的高三骄子!
数学之战重中之重
胆大心细一击而中
感悟数学充满自信
笑傲高考一举成功!
衷心地祝福大家!
第三篇:考前指导:高考答题注意事项
考前指导:高考答题注意事项
误区一:错字层出
结局:知识学了也白学
在高考试卷中,令改卷老师最感手软的就是因错别字被打0分的情况。比如去年语文卷的那道6分默写题,不少同学其实是把文字全部默写出来了,但却被打0分。为什么?因为六个句子中,每一个句子都出现至少一个错别字,而按规定,错一个字,整个句子的分数就全没了。
其实不止是语文,其他科目也是一样,对错别字决不留情的。比如地理科,一旦采分点出现错别字,也是一律不给分的。如,准噶尔的“噶”写成“葛”;地表疏松的“疏”写成“蔬”等都得不了分。
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也是很丢分的,今年规定一个字扣一分,最多可扣5分。不过,据改卷老师说,错字特别多的卷子会影响老师的心理分,可能本来该得50多分的作文,因为老师印象不好,最后只打40多分,一丢可能就是5分甚至更多,那才是最令人遗憾的。误区二:答卷马虎
结局:答案再好都枉然
高考答卷马虎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字迹潦草,让改卷老师如看天书。这种卷子,改卷老师因为看不懂,常常就不给分,或者给很少的分数。
二是卷面脏乱、改动不统一。有的地方画横线,有的地方画个圈,有的地方又涂成黑块,让老师视觉无比疲劳。还有的考生是写一段画一段,改卷老师得到处找答案。这种卷子,得不了高分是肯定的,万一老师找不到关键点,不给分也是常有的事。
三是一些运算题,只写答案,不写步骤,这种情况一般只能得答案分。有的考生虽有写步骤,但步骤不明确,也会被扣分。
误区三:心理不稳
结局:难也丢分易也丢分
去年的文综卷普遍反映难度较大,不少考生心情大受影响,变得手忙脚乱,连其他平常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题目此时也没了思路,做不出来了。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考生更是被困在难题中出不来,结果后面的题目都没有时间做。有时候,放下难题,把简单的题目先完成,再回头来做难题,难题也就不再难了,两头都兼顾。如果一味困在难题中,就可能难题没做出来,连简单题也没了思路,那才是难也丢分易也丢分,太不划算了。误区四:问牛答马
结局:哑巴吃黄连
据改卷老师透露,今年高考普遍存在几种审题不清造成丢分的失误。
一是审题马虎,不是不会做,是审题不认真,问牛答马,或上面都做对了,搬到下面却错了。这种情况在高考中是非常忌讳的,得分非常低。还有很多考生审题非常不认真,没有据题目给的方向答题。如语文名著中有个题:“流浪汉为什么攻打圣母院?结局如何?”问了两个大点,但很多考生要么只答为什么,要么只回答结局如何。
二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训练不够造成的审题不清。比如同一个内容的题目,问法不同,结果许多考生一看到相同的内容,就急急忙忙下笔,把平常做的原文抄下,却没看到,人家问的是另一个方向的问题。
改卷老师认为,其实,粗心大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能力不够,训练不够,如果平常训练时多练一些类似的题目,强化训练,多角度训练,就不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
误区五:投机取巧
结局:反蚀一把米
今年的语文试卷中出现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不少考生写作文时,将试卷中一道阅读题全文照抄下来,结果被打成零分卷。据分析主要还是考生存在投机取巧心理。虽然,由于改卷时是一人一题,改作文的老师不见得看过试卷的其他内容,有可能一时被蒙混过关,但一旦被发现,代价是非常惨重的。因此,改卷老师提醒,高考时千万不要投机取巧,就算水平再差,随便写一点也可以拿点分,作文只要不离题,拿个40多分是很容易的事,与0分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误区六:乱做记号
结局:惩罚可大可小
有些考生,平时做试卷时没有养成规范,喜欢乱涂乱画,乱做记号,这种习惯也被带到了高考答题中。每年高考都会见到不少同学在试卷中做记号。比如,有的考生在一些小标题前画上星号或圈圈等,也许只是想让改卷老师看得更清楚一些,也许只是想弄得漂亮一点。
据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出现这种情况,轻则被扣分,重则被打0分,甚至被取消成绩。
误区七:实话实说
结局: 吃亏在所难免
虽然诚实是一种美德,但是,在高考中,“实话实说”有时是会吃亏的。在每年高考试卷中,改卷老师都会遇到一些考生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了真实姓名或信息。如:我的同桌叫×××;我家住在亚武山下;学校高考前组织我们到南山公园放松„„
高考试卷中出现这类文字,一不小心就会被当成无效卷的。而就算没有被打0分,也还是会吃亏的。要知道,各地区之间本来就明里暗里互相竞争,这种卷子一看就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学生,是哪个地区的学生。如果碰到其他地区的老师,如果这个老师一念之差把你的分数拉下来,那才真是吃了哑巴亏呢。
误区八:运算太差
结局: 思路再妙也没用
明明思路步骤都对,偏偏答案第一步就错了,结果整道题一分也没得到。在每年高考试
卷中,这样的情况都不少,特别是数学卷,情况比较突出。往年高考阅卷,只要步骤、思路正确,就算是运算错误,一般也能得一半分。如今的高考阅卷已经不允许这种将错就错的做法了。也就是说,在运算题中,如果一步的答案算错了,下面就算步骤、思路完全正确也不能得分。比如一道数学题,如果你第一步的运算出了错,那么,就算思路完全正确,甚至很有创意,这道题也照样被打零分。除非下面的问题与这个结论无关。
误区九:时间失控
结局: 会做的题放空卷
每年高考,都有数量不少的考生,作文的前面部分写得十分出彩,给老师印象极佳,但卷面一往下拉,却发现只写了两三百字就没有了。还有一些其他科的卷子,前面部分都做得相当好,但最后一两题却连动都没有动。据分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时间不够。平常会做的题,到了考试,总是没做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是平常做事没效率,没有强化限时做题的训练。有的考生,平常做题时磨磨蹭蹭,但因没有时间限制,所以都能很好地完成,也没发现隐藏的问题。一旦到了考试,问题就出来了——紧赶慢赶,还是来不及做完,最可惜的是,明明是些懂得做能拿分的题,却因没时间失了分,等于平常读的都白读了。
误区十:主题不明
结局:凶多吉少
不少考生答题思路不明确,结构混乱,罗罗嗦嗦写了一大堆,结果把主题都掩埋掉了。要知道,评卷是一项任务重又辛苦的工作,除了要保证评卷质量,还要保证评卷速度。评卷老师往往只能抓关键词,有则得分,无则失分。所以不要下笔千言,不切主题,更不要罗里罗嗦,把主题淹没了。否则,改卷老师一旦找不到关键词,这一题的分数可能就无端丢了。
当然,在主题先明确的情况下,考生倒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多答,尽可能地全面,因为若只从一个角度或只回答一个方面,再完整也只有一个得分点。
网上阅卷的卷子是电脑随机分派到各评卷教师的计算机上的,每个教师只能看到一道题,学生的姓名及考号等完全屏蔽。为了保证高考评卷工作有序正常地进行,每份卷子都由两个以上的老师来评阅。同时,每个题目都规定了一定的误差,如果两位老师评出来分数超过规定的误差,卷子最后将自动分派给组长进行仲裁。因此,相比之下,如今的网上阅卷要公平得多。不过,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不少题目平均改卷时间只有数秒或数十秒。由此,迫使评卷人员不得不去寻找一种标准简易、阅题速度较快、评卷相对公平的方式进行评阅。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这是评卷工作的根本原则。而评分的原则是按点给分,并非言之有理就给分。
为此,经历过近两三年高考阅卷的老师提醒考生:平常训练时要注意答题技巧,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才能在未来的竞技中以不变应万变,处于不败之地。高考阅卷老师“自爆”改卷内幕:阅卷速度以秒计,答题还得有技巧
现象: 改一道题 有时只用数十秒
据近几年参加高考阅卷的老师透露,高考评卷速度要求非常快,很多时候,改一道题平均只用几秒或几十秒时间,一个老师一天平均要改数百份甚至数千份卷子(只改其中一题)。比如,据说一份作文卷,五六十秒改完算是慢的,有的人只用30秒就能改完,一个老师平均一天能改三四百份作文卷;再比如,有些计算题,十来秒就改完,有的老师一天能改2000多份卷子;还有些文科卷子,平均每位老师一天要评3000多份卷子(平均7~8秒改一份卷)。
对策:面对如此改卷速度,考生在答卷时就要有技巧,尽可能博得老师的好感。首先,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层次清楚。如果书写模糊,涂改很多,会造成难以辨认,也不能给分。其次,概念要准确、叙述要简明,让人一看就明白。另外,要依题作答,不要乱涂乱画。
现象: 第一印象好 常能得高分
据说,有这么一份作文试卷,由于开头写得非常漂亮,两位改卷老师都十分满意,都没往下看,不约而同就给打了50多分。后来,卷子传到组长处,才被发现,该卷的作文其实只是写了两三百字。高考改卷,由于时间太紧,很多老师不得不寻找捷径。据说,有个别老师改卷只凭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好常常就给打高分。比如有的老师改作文,只是第一段看一下,中间看一下,最后一段看一下,分数打高打低全凭第一感觉。
对策:虽然不是每个老师都凭感觉打分,但给老师一个好印象却肯定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作文,一个漂亮的开头可能就奠定了高分的基础。在高考语文和英语作文改卷过程中,改卷老师每天面对那么多份试卷,如果写作上没有新意,就很容易流于一般。因此,写得别出心裁、个性鲜明、出彩,也是作文拿高分的策略之一。
现象: 不约而同都往平均分上靠
高考改卷电脑会将每份卷子同时发给两位老师改,如果两人的评分误差在规定范围内,改完的这份卷子就是有效卷。而每位老师所改的卷子中有多少是有效卷,电脑会即时体现。因此,在改卷过程中,不少老师为求稳,不由自主会往某个分数段上打。如果发现自己的有效率低了,就会慢慢往平均分上靠。
对策:那么,如何突破平均分,让改卷老师眼前一亮,往高分上打?专业人士的建议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大多是文科的答题,特别是作文,因此,思路就要尽量地与众不同,有创意,这样才能吸引改卷老师的眼球,才能得高分。
现象: 抓评分点成为阅卷关键
高考时,每小题的答案都会依题意设置若干个评分点,只有按规定的评分细则的采分点答题才给分。因此,阅卷过程中,许多老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对评分点的寻找上,实际上就是对某几个关键词进行扫描,而忽略了句子的质量。
对策:答题时,不论答多答少,首先要把答案的关键部分、关键词写出来,第二步才考虑句子的质量。这样,不论你怎么答,都不用担心失分。
现象: 阅卷常常只盯住答对部分
由于评卷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上,所以往往只注意答对部分,对于答偏答错部分常常无暇顾及。“答对得分,答错不失分”的现象非常普遍。而除了要点之外,改卷老师在改卷时还看答题的基本结构是否正确,句子表达是否准确。如果结构清晰、句子准确、表达流畅,一般都能得到比较高的分数。
对策:答题也好,作文也好,一定要把要点部分写完整,只有平常多多积累,才能在竞技中处于不败之地。
现象: 老师喜欢条理分明的卷子
每天要改数百份、甚至数千份的卷子,光是翻看页面,点击鼠标都已经十分辛苦,因此,在繁重枯燥的评卷过程中,条理分明,字迹清晰的试卷无疑给阅卷人员平添一份好感,都尽量给分。
对策:答卷时,一定要注意条理分明,字迹清晰,让人一目了然。有些考生害怕答题不能扣紧采分点,不分点啰嗦一大堆,这种做法反而影响了阅卷人员阅题速度,给寻找关键词带来困难,极易引起失分。
现象: 重用语规范 轻个性感悟
用语规范是高考试卷标准答案权威性公正性的具体体现,在各省市制定的评分细则中,对标准答案里关键词的近义词替换有明确的要求,符合就得分,不符合则失分,毫不含糊。因此,那些个人感悟能力较强而用语欠规范的考生失分几乎成了必然。失分的原因绝不是阅卷人员的个人水平所致,而是近于死板的评分细则、近于机械的扫描造成。
对策:平常学习时就要养成规范用语、规范表达的习惯,这样才不会在高考中无谓失分。考场注意事项
第一,审题要细心。高考时间虽然紧张,但不能在审题上省时间。以往有学生只看了一半题,就着急按照经验来推测题意,答案往往南辕北辙。
第二,合理安排做题顺序,看到难题不要紧张。尤其是文综的大题,可先浏览一遍,判断出哪些小题容易,哪些有难度。把自己会做的先做对,然后再根据自身情况争取一些难题。考生看到难题要自信,因为难题对所有人都难。把自己会做的都做对,然后争取难题,这就是成功;不要因为光顾着难题,把会做的容易题做错了,这样得不偿失。
第三,需要检查的题在草稿纸上做标记,如有剩余时间,可以有目的地检查。在检查时,修改结果要慎重,没有确切把握,不要轻易修改。如需修改,一定记得把机读卡上的答案也改过来。
第四,机读卡要涂清楚。尤其是文综和英语考试,涂卡的部分较多,建议做一部分涂一部分,以免到后面因时间紧张而涂串行。
第五,不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专注于自己的试卷。按照自己平时的规律安排时间,不要因周围考生做题的速度和状态而影响心情。
第四篇:2018年高考历史考前指导
2018年高考历史考前指导
65届高三历史课程组
寄语:试题千万套,方法千万种,基础是根本,心理是关键,技巧是捷径,发挥是能力。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祝同学们2018年高考取得佳绩!
(一)心理是关键,准备要充分
一、考试过程中心态的调整
①树立自信心,给自己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一定能考好!
②克服临考前夕“这里还模糊、那里未掌握”的心理障碍,事实上临近高考你已经掌握了许多知识。
③要走出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阴影,模拟考试受挫不等于高考失败!
④即使出现“知识空白”现象,保持镇静,善于联想,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二、用好发卷后的5分钟
拿到考卷后5分钟内不允许答题,而按要求在规定的地方写好姓名和准考证号、座位号,然后对试卷作整体观察,对全卷有整体把握,早定作战方案,对全卷难易程度和所需时间作大致评估。所有这些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制定科学合理的答题策略。
三、答题顺序安排 选择题按试题顺序做完。非选择题,可按试题顺序从易到难跳着做。
四、时间分配
合理分配时间,把握答题节奏,稳扎稳打。选择题,每题50秒钟,不超过1分钟,不会的选择题也要根据理解和第一感觉选择一个选项。非选择题,每题用15-20分钟,根据分值确定答案数量,一般每条要点2—3分。
(二)技巧是捷径,方法有多种
一、选择题——选择题的灵魂是审题
1.最佳选择题: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特点是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
【解题方法】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
2.因果选择题: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解题方法】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3.否定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解题方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选项,剩下的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4.排序选择题:把历史事实或现象按一定顺序排列,如时间先后等。
【解题方法】采用首尾结合法,首先找出打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 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5.组合选择题
【解题方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依此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数字列竖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6.比较选择题
【解题方法】根据题干条件,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7.材料选择题:此类题目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其现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
【解题方法】三步: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8.概念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解题方法】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方面进行把握,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定性分析,正确地界定历史概念。同时,在平时要加强对历史概念的学习,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
二、材料题——材料题的灵魂是材料
(一)如何破解材料题?
材料要“三读”:第一遍“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大意,明确主题;第二遍“细读”,结合材料的出处,完整准确地掌握材料的内涵,以界定考查的时空阶段,弄清楚考查的知识点;第三遍“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可在相关文字下作标注,并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
要点要“三找”:“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材料的中心论点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材料最后一句;“二找”材料的层次和要点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的要点一个也不要丢;“三找”关联点,即寻找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联点、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联点和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
组织答案要“三界定”:一要界定好设问的限定语、中心语、提示语等,不要漏掉问题(如“是否”“变化”“有无”等);二要界定好材料、设问和教材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而选取相关知识作答;三要界定好答案的来源,设问一般有四种限制情况,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和没有对答题依据作出明确规定,在阅读设问时,应注意有什么限制性条件,在审题时最好把限制条件用笔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出现遗漏。
答题书写要“四注意”。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二要语句通顺、语言学科化。三要卷面“三化”——段落化,一问一段;要点化,一点一句;序号化,问题和要点应标上序号。四要注意观点是否正确,论点与材料是否一致,多采用教材中出现的规律性、结论性语句,使要点“少而全”“多而不杂”,力争齐全少失分。
(二)材料题分类
1、背景原因条件类
【设问特点】①限定性的设问,如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根源(原因)是什么,根本、主要、直接原因是什么等。②宽泛性的设问,如该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历史因素有哪些等。【答题模板】①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条件、因素、依据、原因等可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思考。②根本原因: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上层建筑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入手,一切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历史规律入手。③主观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方面进行思考;④客观原因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进行思考。
2、内容措施类
【设问特点】①内容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反映了什么内容,主要内容是什么,基本内容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等。②措施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具体措施有哪些,核心措施是什么,反映的是哪一项措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等。
【答题模板】①具体史实型:据材料定位该史实发生的背景或社会矛盾→据所学知识推断解决问题或矛盾的意图→结合设问限定组织答案(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农业、工业、商业/对内、对外等方面回答内容或措施)。②纵向专题型:据材料定位专题主旨→据所学知识划分阶段→结合设问限定条件提炼各阶段的中心词组织答案(依据开始、发展、结局/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等归纳内容或措施)。
3、影响意义类 【设问特点】(1)影响类——①限定性设问,如有何积极影响,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如何,对世界或者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影响如何等。②宽泛性设问,如有何影响,其历史作用如何。(2)意义类——①限定性设问,如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现实意义,有何国内意义,其重大国际(世界)意义是什么,说明历史事件、现象的政治(或经济、思想文化)意义是什么。②宽泛性设问,如有何历史意义,其历史作用(指积极作用)如何等。
【答题模板】(1)影响类:①政治影响,可从政治格局、制度革新或调整、政权更替、政策制定或改变、新的阶级产生等方面思考。②经济影响,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方面思考。③宽泛影响,需要一分为二地分析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2)意义类:①笼统性设问:意义=性质+作用+影响(积极的)。意义=国内意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意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②有具体设问角度:政治、文化意义:从事件性质、过去的影响、未来的影响等角度思考。经济意义:从事件背景、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经济措施不同角度的影响等方面归纳。
4、启示认识类
【设问特点】一般含有以下引导词语:认识、启示、说明、看法、见解、观点、借鉴、经验教训、态度、对策、建议、主张等。此类型设问主要是就某一特定的历史问题要求学生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一般出现在非选择题设问的最后部分,与前面设问的解答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
【答题模板】①启示类:一般从经验、教训方面思考,侧重从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两方面回答。②认识类:侧重从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怎么样的角度回答。解答这类题目,一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如把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环境中考察,坚持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但一般要从题目及问题答案内容入手,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性认识,不能脱离题目泛泛而谈;二是探因寻果,如“怎样认识清初统治者的经济措施?”在回忆清初经济发展的“果”的基础上,用这个“果”来认识“因”:清初的经济措施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而是正确的;但其动机是为政府增收,巩固封建统治服务,具有一定的阶级性。
5、比较评价类(1)比较类设问
【设问特点】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观点等放在一起,归纳其相同点或不同点。呈现形式主要有“比较„和„的异同点”,“对„和„进行比较”等。
【答题模板】①“明确比较对象”:首先明确比较的是哪几项历史事件,然后明确要比较的是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者是异同点;②“确立比较角度”:即找准比较点,这是关键。题目已经设置比较点的按要求比较即可;题目未设置比较点的,要根据题意确定比较点,比较点一般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
(2)评价类设问
【设问特点】评价类设问即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或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评述”就是对史学观点或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答题模板】①“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是什么或你同意的观点是什么,确定评价对象。②“为什么?”——即你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揭示事物本质,或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侧重于客观公正的评价。③“怎么样?”——即你对持有该观点的人有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对或错的根源,一般可从时代背景和阶级的局限性或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6、特点类
【设问特点】一般含有以下词语: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各自特点)、共同特征、不同特征。
【答题模板】①背景——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受外部因素影响等。如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形成背景,其特点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②时间——发生时间早晚、历时长短等。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相比,具有爆发时间早、历时长的特点。③目的——为某个阶级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如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同属旧民主主义革命,但从目的来说,辛亥革命具有新的特点(从经济上说,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从政治上说,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统治,挽救民族危亡)。④过程——相关准备、变化(领导力量、力量对比)、是顺利、最突出的地方、其中的重大事件等。如法国共和政体确立与英美政治制度的确立相比,具有艰难曲折的特点。⑤内容——产生依据、体现某种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包括的方面、侧重的方面、实行的办法等。如《资政新篇》的内容,特点就是体现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⑥程度——完成或实现的情况、是不是彻底、局限性等。⑦范围——包括地域、领域等。如1929经济危机具有范围广的特点。⑧性质——是否具有时代特征、双重性质等。⑨影响——广度、深度,积极和消极影响等。
第五篇:2013届高考语文(附加)考前指导
2013届高考语文(附加)考前指导
“文科附加题”在态度上要高度重视!它与前面160分一样重要,都要记入总分!前面的90分常常需要90分钟完成,而附加题40分只要30分钟做完,分数易得也易失!因为考试时间只有30分钟,所以,试题不会太难,需要思考的深度有限,主要看文言基础是否扎实与名著背诵是否熟习!
★时间分配
通过平常的训练,25分钟题目基本可以完成,所以,不要担心时间的问题,但是,思维一定要保持在适度的紧张与兴奋状态!不然,试题难以完成!
一、文言文综合题(10分)
备考要点:
具备扎实的古汉语字词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有准确的文言语感,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从而形成断句的能力。
断句首先要通读并领会整篇(段)意思,了解大致内容,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语境(上下文)的联系,借助于有关技巧、方法;最后一定要反复通读检查矫正!
1、有关句读:一般句读6处,读懂最好,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断句方法:①凭语感,先断易;
②“云/曰/道”,对话明(借助“云/曰/道/言”等动词来判断对话,进行断句。)③辩虚词,明语气(如“盖夫其” 等发语词常放在句首,“耳乎哉焉也耶”等发语词常放在句末,“之以则而”等助词、介词、连词常放在句中。)
④辨句式,助句读(固定结构、判断句、被动句、变式句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⑤修辞句,抓特点(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式的整齐对称,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断句。)⑥抓总说,辨分述。
★一定要关注句首、句末语气词,关注对应句式、固定句式,以及专有名词等。
2、文学文化常识题,结合课文及读本,调动积累。当然会就会,不会放弃,不能浪费时间。
3、简答题要注意题干要求,是用文中的句子作答,还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使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也要紧密联系文本。
二、名著名篇阅读(15分)
1、选择题:其中一个应该很简单,另一个会有难度,一句一句看过去,调动以往的记忆来与选项作比较,还可以通过逻辑推导,甚至是依靠题感。总之,要聪明!
2、简答题:看清题目要求,一般会涉及到人物、性格、情节等。
★此题要注意答题规范,要有赋分意识,不要纠缠一点,大事渲染,顾此失彼!备考要点:
1.以考查识记能力为主,命题点不涉及分析鉴赏,不涉及探究能力的考查。以情节、人物为主要命题点。
2.注意把握线索、重要场景、重要章节内容,对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能作具体的细节说明。
3.对突出的艺术手法,要能结合实例作具体说明。
4.作品的背景、时代意义及价值、历史地位等。
5.广为所知的人物语言、故事情节等。
●08-12年试题及答案的启示:
简述时,既不要具体描写,也不要加以分析和议论,但人物对应、情节概述必须准确,不能张冠李戴!
简述场景,一定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及结果,注意不能忽视叙述情节的高潮。
简述人物,还要注意提及描写人物的手法,比如言行、心理描写等。
答题注意事项:
注意题干表述,如“具体说说”“简要陈述”,“具体”意味着过程完整,事实清晰;“简要”意味着概括,呈现主干即可;
审题要清晰,把握住答题的切入点;
语言表述要简明,层次要清楚,语句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另外,要注意规范使用标点符号。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在《说明》第三部分“考试内容及要求”中表述为:
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要求对提供的文本材料要点作归纳,对所论问题作分析,并就艺术性作鉴赏。
在第四部分“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中表述为:文本材料要点归纳与分析,1题,15分。包含要点归纳题和表述题。
要点归纳题,类似于以前的语段压缩、文字概括能力题,从08-12年试题来看,难度不是太大。
答题要点:审题准确,找准中心句,理清段落层次(分析句群),借文本中相关字词句重新整合成句答题。(注意:答案大多不会是现成的原句,要考生自己分析归纳!)
分析题:文本中往往缺失相关文字,须根据文意、内容作具体分析,回答时要分点阐述!
答题时不全是用语文知识,考虑到它为选考历史学生所出的附加题,估计答题时要涉及到大文科的内容,如政治、法学、历史、管理、经济、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要注意积极调动相关知识储备!
因为时间关系,“材料概括分析题”文本阅读的文字量不大,阅读不会有难度。但该题分值大,弹性空间大,直接影响到文科附加题的成败得失!
第一二题答案一般在文中,结合文本,一节一节的过,仔细筛选出题目所需要的信息,特别注意句号和分号,往往一个句号或分号就是一个层次,千万不能遗漏,也不可答非所问!
第三题往往针对第一二题找出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要联系政治或生活常识,答题要聪明,注意变换说法,不能所答非所问,似是而非!
★补充(文学常识):文学理论作品归类:
1魏文帝。《典论》是他在建安后期为魏太子时所撰的一部政治、社会、道德、文化论集。全书由多篇专文组成。《论文》是其中的一篇《典论·论文》是魏文帝曹丕所写的二十篇文章之一,按照“子”书的形式写成,是曹丕关于国家大事一系列的问题的论文总集。
2晋著名文学家陆机。陆机在《文赋》中用他的文学实践的亲身体会,生动地描述和分析了创作的心理特征和过程,表达了他的美学美育思想。
3、《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
4文学理论著作。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清朝·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5现的一部品评诗歌的文学批评名著。这两部著作相继出现在齐梁时代不是偶然的,因为它们都是在反对齐梁形式主义文风的斗争中的产物。另有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6、《二十四诗品》是唐朝司空图的论诗专著,简称《诗品》。其中把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分为雄浑、含蓄、清奇、自然、冼练等二十四种风格,每格一品,每品用十二句形象化的四言韵语来比喻说明,也涉及作者的思想修养和写作手法,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和创作具有深刻的影响。与钟嵘《诗品》以品评作家作品源流等第为内容是不同的。
7论诗均无直接的功名动机,故主张抒写真情实感,所谓“为文真于性情,尚于作用,不顾辞采而风流自然”。重性情而尚自然,显然受《文心雕龙》所谓“自然之道”、《诗品》所谓“自然英旨”的影响。
8是历史上第一篇有明晰理论意义的词学论文。它是对唐五代以来,作为新兴的文学样式所具有的独特风格的概括和总结。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9、《沧浪诗话》南宋严羽著,是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也是中国著名的诗歌理论著作。全书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对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和艺术性方面的探讨,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10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史学理论指有关史学体例、编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论述;史学批评则包括评论史事、研讨史籍得失、考订史事正误异同等。由于《史通》总结唐以前史学的全部问题,因而拥有极高史学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11、《文史通义》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它是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的代表作,与刘知几的《史通》一直被视作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章学诚在这部书中提出了“经世致用”、“六经皆史”、“做史贵知其意”和“史德”等著名论断,建立了自己的史学理论体系;同时还在总结前人修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志属信史”、“三书”、“四体”、“方志辨体”和建议州县“特立志科”等重要观点,建立了方志理论体系,创立了方志学,从而奠定了章学诚在清代史学上的重要地位。
12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了“境界”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
★附: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语文(附加)试题解析
一、阅读材料,完成19 ~21 题。(10 分)
19.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 处)(6 分)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横 素 波 而 傍 流 干 青 云 而 直 上 语 时 事 则 指 而 可 想 论 怀 抱 则 旷 而 且 真 自非 大 贤 笃 志 与 道 污 隆 孰 能 如 此 乎!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节选自萧统《〈陶渊明集〉序》)注:①迹:心迹,内心的真实情况。②笃:坚定。③污隆:沉浮。污,下降。隆,上升。
译文:有人怀疑陶渊明的诗篇篇篇都有酒,我看他本意不在酒,不过是依附酒来表达心迹而已。他的文章超出常人,言辞精彩,跌宕豪迈。其意境或恬静婉约如横流的白色小溪,或气势磅礴直冲云霄。谈时事则有针对性且值得人深思;论抱负则远大而且真切。如果不是圣贤,有坚贞的志向,无论世道盛衰或政治兴替都安于道义,谁能达到这种境界呢?我十分喜欢他的文章,爱不释手,仰慕想念他的品德,遗憾不能和他生活在同一时代。
19、答案:横素波而傍流/ 干青云而直上/ 语时事则指而可想/ 论怀抱则旷而且真/ 自非大贤笃志/ 与道污隆/ 孰能如此乎
[解析] 首先要读懂这段话表达的大概意思(作者敬慕陶渊明不仅是他诗文写得好,而且品德也高尚)。然后由易入手,可借助断句常用的几种方法,如①据排偶,定句读,确定‚横素波而傍流/ 干青云而直上/ 语时事则指而可想/ 论怀抱则旷而且真/‛等句的断句,②找虚词,定句读,确定‚孰……乎‛句的断句。最难断的是‚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句,原因是考生对‚与道污隆‛意思理解比较困难。不过作为高考题,有一两处难一点也属正常。
20.萧统主持编纂的诗文总集是什么?(2 分)答案:《文选》(或《昭明文选》)
[解析]今年所考的文学文化常识不偏不怪,作为高中文科生对我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应该有所了解。如答成《萧统文选》不能算对。
21.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作者敬慕陶渊明的原因,不超过10个字。(2 分)
答案:文章不群,大贤笃志。(前一点也可答“辞采精拔”,后一点也可答“与道污隆”。)
[解析]重点要抓住关键句:‚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再联系上文,不难概括出两方面内容。
二、名著阅读题(15 分)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三国演义》中,曹操年轻的时候,有人预言他能够安定天下;许劭却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听后没有恼怒,反而大喜。
B.《雷雨》中的梅侍萍在二十七年后又一次来到了周公馆,当年的周朴园为了迎娶有钱有门第的小姐蘩漪,赶走了她和刚出生三天的婴儿。
C.《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请求临终的父亲祝福自己,父亲却要求她好好照看一切,到“那边”向他交账。这个情节入木三分地刻画出老葛朗台的守财奴形象。
D.《边城》中的船总顺顺有两个儿子,其中的天保大老美丽得很,茶峒人拙于赞扬这种美丽,便为他取个诨名叫“岳云”。
E.《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晦气到家了,就连船帆都像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帜。不过,他是一位失败的英雄,一位向“限度”挑战的强者。
答案:BD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的把握。B中‚有钱有门第的小姐‛的小姐并不是蘩漪,这位小姐与周朴园结婚后,周朴园就到德国留学,她在周家最终是抑郁而死。原著中相关信息也作了暗示:首先,从剧本的‚登场人物‛来看,周朴园55岁,蘩漪35岁,相差20岁,三十年前,周朴园25岁,如果当时赶娶的就是蘩漪,那么繁漪那时还是满脸稚气的儿童,只有5岁,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其次,若繁漪在侍萍被逐后就到周家,那么她在周家就应该近30年了,但蘩漪自己说‚陪着一个阎王(周朴园)十八年了‛,‚我在这样体面的家庭已经十八年啦‛。……细心读原著的考生是不难判断的。D项所指的应该是老二傩送,老二的气质有些像他的母亲,不爱说话,秀拔出群,人称‚岳云‛,考生只要细读原著,这题也很简单。这两题设臵陷阱的方法都是张冠李戴。
23.简答题(10 分)
(1)“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这首诗末两句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 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中什么地方?(4 分)
答案:黛玉辞世宝玉、宝钗成亲潇湘馆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考生对作品故事情节把握的题目,选材是现代诗人、散文家聂绀弩的诗句。解答此题必须熟悉原著,‚一声你好香消散‛结合原著黛玉死前说的:‚宝玉!
宝玉!你好!……‛,不难得出写的是‚黛玉辞世‛(或‚黛玉之死‛)。‚别院笙箫月影斜‛结合原著中‚当时黛玉气绝,正是宝玉娶宝钗的这个时辰,……‛、‚……只听得远远一阵音乐之声……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等叙述与描写,不难得出写的是‚宝玉、黛玉成亲‛。读《红楼梦》不能不熟悉大观园中几位‚名人‛住处的名称,黛玉死在她所住的‚潇湘馆‛。
(2)鲁迅的《药》中,花白胡子等人说夏瑜“发了疯了”;夏四奶奶大声说道:“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请简要分析他们对于夏瑜态度的异同。(6 分)
答案:同:都认为革命有罪。异:看客们嘲笑愤怒,夏四奶奶痛苦伤心。
[解析] 这是一道考查考生对作品主题把握的题目。《药》以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为历史背景,通过人血馒头的故事,一方面歌颂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士夏瑜的坚强不屈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斗争到底的革命精神;另一方面揭示了长期以来封建统治所造成的群众麻木和无知,同时总结了辛亥革命的教训,指出革命必须深入开展思想启蒙运动。
花白胡子、夏四奶奶等人正是愚昧群众的代表。花白胡子等人说夏瑜‚发了疯了‛正体现他们麻木与不觉悟,认为革命就是造反,造反就是有罪,他们对革命无知而又反感,不自觉地维护反动统治着的利益。而夏四奶奶充满怨恨的诉说,一方面表现白发人祭奠黑发人的痛苦与伤心,更表现了她对儿子所作所为不理解。‚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你还是忘记不了,伤心不过,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我知道了。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这段话中出现了三个‚他们‛,指代谁呢?第一个是指当时的统治者(或许还应包括夏三爷),自己的儿子向来遵纪守法,她坚信儿子一定不会做出应被砍头的勾当;第二个则是把她儿子引上‚歧路‛的人,自己的儿子品德优良,做了坏事一定是有人教唆;第三个想必应该包括冤枉她儿子的和把她儿子引入歧路的人。这些人都应遭到报应,这是一个母亲所能想到的最重最毒的诅咒。夏瑜的所作所为,连他的母亲都不理解,还不悲哀吗?
懂得这些,再按要求组织答案就不难了。不过提供的标准答案太精致,其他表述只要大意正确也应该给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铺排典故虽然不是中国旧诗先天不足而带来的胎里病,但是从它的历史看来,可以说是它后天失调而经常发作的老毛病。从六朝到清代这个长时期里,诗歌愈来愈变成社交的必需品,贺喜吊丧,迎来送往,都用得着。就是一位大诗人也未必有那许多真实的情感和新鲜的思想来满足“应酬”、“应景”的需要,于是不得不“为文而造情”,甚至以“文”代“情”,偷懒取巧,罗列些典故来敷衍搪塞。在旧社会里,政治的压迫和礼教的束缚剥夺了诗人把某些思想和情感坦白抒写的自由。譬如他对国事朝局的愤慨、在恋爱生活里的感受,常常得绕个弯,借古典来传述;明明是时事,偏说“ 咏史”,明明是新愁,偏说“ 古意”,甚至还利用“ 香草美人”的传统,借“古意”的形式来起“咏史”的作用,更害得读者猜测个不休。还有艺术上的原因,诗人要使语言有色泽、增添深度、富于暗示力,好去引得读者对诗的内容作更多的寻味,就用些典故,仿佛屋子里安放些曲屏小几,陈设些古玩书画。不过,对一切点缀品的爱好都很容易弄到反客为主,好好一个家陈列得像古董铺子兼寄售商店。(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有删改)
24.文中所说中国旧诗“老毛病”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请加以概括。(6 分)
答案:古代诗人为应酬滥用典故;政治压迫和礼教束缚迫使诗人不能自由抒情,不得不用典故;诗人为追求艺术感染力而过度用典。
[解析]该是一道考查考生对文本材料的要点进行归纳的能力的题目。解答此题可采取划分层次——提取要点——组织作答三步骤。
第一步划分层次:这段材料层次很清晰,是总关系。先总说铺排典故是中国旧诗的‚老毛病‛;(从开头到‚老毛病‛)后分说这种‚老毛病‛形成的原因,(剩下部分),这是重点要概括的部分。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从‚从六朝到清代……‛到‚……敷衍搪塞‛,第二层从‚在旧社会里‛到‚……猜测个不休‛,第三层从‚还有艺术上的原
因‛到结束。
第二步提取要点:第一层要点为‚应酬‛(或‚应景‛)、‚罗列些典故‛,第二层要点为‚政治的压迫和礼教的束缚‛、‚剥夺‛、‚思想和情感坦白抒写的自由‛,第三层要点为‚艺术上的原因‛‚用些典故‛‚反客为主‛。
第三步组织作答:根据题干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将要点进行整合作答。
当然答案不一定要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意对即可;同时要注意,根据往年高考评分要求,概括题答案千万不能照抄原文中的句子,尽量用自己的话来回答,否则会被扣分甚至不得分。
25.请具体解释“反客为主”在文中的意思。(3 分)
答案:客,指典故;主,指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反客为主”,指的是多用典故反而影响了内容的表达。
[解析] 这是一道考查考生对所讨论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的题目。这里考的是‚反客为主‛的语境义,所一定要联系具体语境。具体语境涉及到的句子是最后两句,为了将道理表达得形象生动,作者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这里有两组比喻,一组是将‚典故‛比作‚客‛,将‚作者要表达的内容‛比作‚主‛;另一组是将‚恰当地用典‛比作‚屋子里安放些曲屏小几,陈设些古玩书画‛的‚好好一个家‛,‚过多用的用典‛比作‚古董铺子兼寄售商店‛。如能分析清楚这两组比喻的本体与喻体各是什么,并能分析清楚它们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答案是不难得出的。
26.请结合材料,从艺术上分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用典的效果。(6 分)
答案:这首词的用典形成了特殊的艺术效果。(就增加内容深度、使语言富有暗示力、引导读者深入品味等方面谈看法,且能正确举例)
这首词用典过多,减弱了艺术表现力。(就晦涩费解、卖弄学问等方面谈看法,且能正确举例)也可兼谈上述两方面内容。
[解析] 该是一道考查考生对所讨论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艺术性进行鉴赏的能力的题目。有人认为《考试说明》‚加考内容‛中的‚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一句表述有毛病,因为鉴赏是一种综合性的高级思维活动,它与归纳、分析是包涵与被包涵的关系。
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审清题目要求,有四方面要求须注意:一是结合材料,二是从艺术上分析,三是分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四是用典效果。
其次结合材料,筛选出材料中涉及到用典效果的词、句,积极方面如‚使语言有色泽、增添深度、富于暗示力‛、‚引得读者对诗的内容作更多的寻味‛等,从中可概括出‚增加内容深度‛、‚使语言富有暗示力‛、‚引导读者深入品味等方面谈看法‛等要点;消极方面如 ‚‘为文而造情’,甚至以‘文’代‘情’‛、‚常常得绕个弯,借古典来传述‛、‚更害得读者猜测个不休‛等,从中可概括出‚晦涩费解‛、‚卖弄学问‛等要点。
最后针对这些要点,结合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从中举出恰当例子加以分析即可。(注意从三个角度作答均可以。)
谨以此献给2013年参加高考的四高学子,祝同学们高考顺利,金榜题名,鹏程万里!
高三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