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专硕班)

时间:2019-05-15 04:45: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专硕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专硕班)》。

第一篇: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专硕班)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

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中原子论的基本思想。7-8页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11页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有哪些?13-144、系统中的组分、结构、环境和功能的关系。165、系统中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6、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217、关于科学的本质特征,西方有哪些基本理论?318、技术的本质特征。32-339、理解技术自主进化理论的基本思想。

10、科学的发展模式及动力。37-3911、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39-4212、演绎法的缺陷是什么?归纳与演绎的辩证关系。4513、归纳法的含义以及休谟、波普尔对归纳法的批判。4514、观察、实验与理论的关系。58-6115、科学仪器的作用。60-6116、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变迁66-6917、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发展。71-72

第二篇:东北大学机械专硕复习经验

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工程、专硕)怎么复习

今年我以业课考了140+分的,有点受宠若惊,特发一帖希望能帮助2016年考东北大学的学弟学妹们。

温馨提示:考研的道路是自己慢慢摸索,然后找到符合自己最有效的那条路,要有信心,不管碰到什么困难,考研的路开始还信心满满,越往后你会发现考的人越少了,放弃的人越多了,你越孤独了。不要紧考研就是个磨练心智的过程,加油!

我这里只说说专业课的复习方法,因为其他的考研辅导班都有的说,大家都知道了(建议不要报辅导班,现在网上有免费的视频,7大辅导机构视频)。

1、先给大家普及一下东大专业课的潜规则:

科目:专硕考的是机械设计基础。内容:机械设计、机械原理。题型:概念题、计算题。

难度:相当简单,一般都考120左右。

误区:有人说东大专业课简单。这是真的,但是简单也是要得高分的,什么算是高分呢?120分,可以轻松得到的,但是不是高分,130+才是高分,想想专业课多得10分容易,还是数学英语多得10分容易?千万不要以为简单就放低对分数的追求!

要求:计算题一分不丢(考高分考的是概念题),120分的专业课,在东北大学是低分,要想得高分130+。

其他:这些是真是不敢公开说了,这个是东大判卷的内幕,也是大家关心的,对大家放松心态,和备战非常重要,外校的不知道,有需要了解的以后在谈吧。

2、机械设计基础的复习方法:

对于目标在120分的同学,这样的同学,可以在暑假的时候看专业课,因 为东北大学的专硕考的是机械设计基础,简单易懂,计算题出题很死,把真题都做一遍,就没有问题了。对于目标是130+的同学,需要在5月份的时候就开始看概念题,概念题是日积月累的,需要把书本吃透,无死角。对于真题,机械设计基础到目前位置只有6套题,是2010年开始考的,参考的题目很少,需要大家看学术真题,也就是机械设计。但是机械设计有的地方是专硕不考的,大家不要看,只看考的就可以。而且拿2015年来说,有一个计算题考的就是,学术的2004年真题,原题,连数据都没有变,如图2.1,图2.1所示。

图2.1 2015年机械设计基础(专硕)真题

图2.2 2004年机械设计(学硕)真题

对于期末考试题,东大的期末考试题题目也是很多的,这里透露一下内部消息,就是东大考研有的时候是从当年的期末考试题出的,本校的学生就爽到high了,不过非本校的也没有关系,因为当年的考题也是参考往年的考题的,大家可以做一做往年的期末考试题目,也是有很多的。

那么现在大家知道了真题和期末题的厉害关系了,现在谈谈大家在什么时候看,看什么,怎么看的问题(这里针对目标是130+的同学讲讲)。

在5月份的时候,大家可以背背概念题。在背概念题之前建议大家看看东北大学老师讲的那个机械设计专业课(本人是破二本上课老师讲课都听不懂,这个东大老师讲的课特别明白,一听就懂)。在看完专业课视频后,大家就对正本书的知识点了解了、理解了,大家就可以背重点了(这个重点就是东大历年考试重点,我当时是在东北大学小博学长那买的资料,上面是画好的重点,有点像政治的本本,就是重点难点画好的,上面还有对应位置的真题,期末提,如图2.3图2.4所示。大家有的更好,没有的需要自己通篇的看了)。这个重点一直要背到10月份(大家可以在上课的时候,不爱听老师讲课了,或者学数学英语学累了时候,拿出来翻一翻,合理分配时间,不要拿大部分时间来弄,数学英语还是主要的,切记不要本末倒置)。

图2.3内部重点中的书本对应处真题

图2.4内部重点中的书本对应处期末考试题

等到10月份了,大家对书本上的知识点已经很熟了。这个时候就要开始做真题了。大家要拿出学术的真题,也就是机械设计,一定要对照这答案做,不会了,不要自己去抠,没有用,直接看答案看会,弄懂。因为东大专业课出题很死,而且不咋变动,就像你期末考试一样。一边可以看看大题总结(我当时买的资料里面有一本大题总结,就是计算题的模版答法,因为出题很死,学长把模版都给总结出来了,大家可以自己试着总结)。等到学术真题全看会了,就要看专硕真题,同样的对照着真题做,不会不要扣(我当时买的资料真题是全部都有答案的,建议不要去东大图书馆买,那的真题太老了,而且没有近几年的真题,答案也不全)。在这个阶段,大家每天拿2、3个小时看看专业课计算题就行,不要花大量时间在专业课上,还是那句话,数学英语很重要,而且这个时候政治也要适当看看,不要本末倒置。

在做题的同时,大家需要一边看讲义,辅助。讲义有一本是东大英才辅导班老师,赵乃素编写的,那个挺好我感觉,我当时用的就是那本。写的很详细,也有例题做支撑,如图2.5所示。

图2.5 赵乃素讲义

到11月,真题看完了,大家就看看期末提,一定要看答案哦,说好多次了。总结一下:先看什么?先看书本重点,然后看真题,然后看期末题。不要颠倒了顺序,要是有的人看的比较晚,可能没有什么时间了,但是无论怎么样,真题都是要看的,在这种前提下,可以看看期末提,作为补充。

Ps:大家一定好奇那个小博学长,如图2.6所示。他是东大研究生,也是我的学长推荐给我的,当时是在他这买的资料。感谢小博学长一年来的辅导,帮我找导师,准备复试(我已经帮学长把2015年真题全部抄出来了,需要资料的学弟学妹可以找小博学长买吧,哈哈)。感谢一路陪伴我,支持我,鼓励我的小伙伴们(特别感谢强哥,小伙伴中的一个),感谢给过我助攻的所有的学长学姐。别的不多说了,祝大家2016能金榜题名,东大等你哦!

图2.6 东北大学小博学长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复习重点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1,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的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今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植于人们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们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这充分表明,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二,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1,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2,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3国际背景:借鉴国外先进发展理念和发展经验

三,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全局

四,党的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

展真理

五,(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七,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

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关系。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八,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三个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九,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1,走互助合作道路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规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十,用和平赎买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1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

同富裕

12,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在117页。1

社会主义本质内涵:

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2,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

13,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

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们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明富国强,振兴中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把发展作为主题,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使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实际利益,使社会主义更好地显示出自己的优越性

总之,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和问题,都要依靠发展

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A 我国社会已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B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C只有把社会主义的性质同它的发展程度有机的统一起来,构成一个科学概念,才能深

刻的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互区别,有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1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起点低,赶超目标高,我国现状不发达

16,党基本路线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最终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核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根本立足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17,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长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民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18,三步走,三个阶段目标: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们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三步走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

19,三步走战略意义: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行动纲领,意义重大

20,判断改革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重点)三个有利于标准,强调的是对于改革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必须从抽象的姓

“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放开手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就是既不要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本来姓“社”的东西,错误的判定为姓“资”而加以排斥;也不要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不具有特殊的社会制度属性、资本主义也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的东西,错误的判定为姓“资”而加以排斥;而对于那些确实姓“资”,但合乎三个有利于、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的东西,也要允许其存在和支持其发展。凡是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21,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2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2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其内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2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它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制度特征:在所有制结构上,在公有制为主体前提下,在分配制度上,在宏观调控上。

25,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6,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依据是:

A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B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前提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要求

C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27,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兴型国家

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统筹区域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8,为什么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哪一个方式转变为那个方式?见207 页

29,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法制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0,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的在国家政体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最好的组织形式。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国家机构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根本不同。

31,(重点)邓小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看国家政局是否稳定;第二看能否增进人民团结,改善人民生活;第三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3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3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它以基本行为规范的方式涵盖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其他三个方面的内容并使之具体化,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到实处有了依托,人们践行有了遵循。34,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化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

3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内涵: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6,把握科学内涵,把握以下方面: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正确把握构建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37,构建和谐社会基本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8,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优化教育结构

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39,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促进以创新带动就业:

千方百计层就业岗位

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位

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

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40,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第二,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

重。

第三,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第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第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第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41,台湾问题由来: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内政问

题。

4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基本内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体系,其基本就是在祖国统一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意义:创造性的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统一的问题;

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体现了即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

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43,如何维护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趋势,了解317,318等内容

44,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外交政策宗旨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国际和平环境

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和谐世界

45,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4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队伍迅速壮大;

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岗位流动加快。

47,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这些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

48,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变革中出现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从总体上看,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拥护共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策略,遵守国家法律,热爱祖国。他们勇于开拓,敢冒风险,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勤劳致富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49,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50,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1,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见书367页第一行起。。。

52,抗腐防变意义见373页;腐败的产生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从书373页倒数第二行起。。

第四篇:法学概论复习重点

1、在法的分类中,实体法和程序法分类依据的标准是(B)

B.法的创制主体不同

2、在法的分类中,国内法和国际法分类依据的标准是(B)

B.法的创制主体不同

3、法的最初形式是(D)

D.习惯法

4、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专门案件的活动,称为(C)

C. 司法

5、依据宪法规定,国务院总理由(C)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

6、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私营经济是(D)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7、.在我国,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是(C)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8、关于宪法,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9、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必须年满(C)。

C.

18周岁

10、把宪法分为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依据是(C)

C.有无法典形式不同

1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A)。

A.

人民民主专政

12、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是(B)。

B.

国务院

13、我国曾经实施过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属于(B)。

B. 法律

14、下列不属于行政处分的是(C)

C.没收

15、行政救济的途径不包括(C)

C.行政调解

1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C.行政法有统一的法典

17、下列不可能成为行政主体的是(D)

D.

公民个人

18、下列哪种方式不属于行政救济(D)。

D. 行政许可

19、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标志是(C)

C.犯罪分子是否着手犯罪

20、犯罪客体是指(C)

C.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

21、中学生A于1981年4月5日出生,1998年3月28日重伤一名同学,1999年1月2日被捕,对A的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D.不负刑事责任

22、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在判决宣告以前一人同时犯有数罪而判了数个附加刑的数罪并罚,实行的主要原则是(C)

C.限制加重原则

23、某甲在夜间入某住宅窃取财物后,纵火灭迹,他明知该住宅里有人睡觉,起火后可能被烧死,但他仍然放火烧房,结果大火烧死1人,某甲放火致人死亡的行为属于(B)

B.间接故意

24、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不适用我国刑法的是(D)。

D.某国外交人员在其驻我国大使馆内盗窃

25、轻罪重判的刑罚思想与刑法中的下列(D)原则相违背。

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26、张某意图杀害李某,一日晚藏于李某院门外,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移动,即认为是李某,遂举枪射击,次日得知打死的不是李某,而是其家中的一头牲畜。张某(A)A.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责任

27、甲男与乙女于某日中午公开在某公园内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对甲、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D)

D.

无罪

28、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的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路某的行为构成何罪?(B)

B.

抢劫罪

29、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A)。

A.

始于出生,30、民事法律中,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间为公民下落不明满(D)

D.4年

31、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不包括(B)。

B. 罚款

32、甲(10岁)与父亲一起在路上散步,对面乙牵着的一条狗突然向甲袭击,此时甲父正与路边熟人说话,没来得及顾得上甲,最后甲受重伤。甲的损失由(A)承担。

A.乙承担

33、某杂志为扩大销量,精心炮制了某著名影星甲的一段绯闻,给甲带来了极大的精神痛苦。甲将该杂志告到法院,下列责任方式不适用于该案的是(D)。

D.排除妨碍

34、在我国,土地所有权归(C)。

C.国家和集体所有

35、下列权利不属于用益物权的是(B)。

B.抵押权

36、下列各项中,属于单方法律行为的是(C)

C.继承权的放弃

37、下列事实中,哪一种事实能发生不当得利之债(D)

D. 顾客多付售货员货款

38、下列有关债的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是(D)。

D..双方当事人都是特定的39、下列不属于人格权的范围的是(C)。

C.亲属权

40、小张和养妹从小一起长大,产生了爱慕之情,他们(D)。

D.如不是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可以结婚

41、公民用遗嘱的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或全部赠送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此种行为属于我国《继承法》上的(D)

D.遗赠

42、商法的调整对象(D)

D.商事关系

43、我国公司法所规定的公司形式有(A)

A.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44、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得超过(B)

B.5000元

45、自然资源保护中最有影响力的基本法律制度是(C)

C.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46、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民事诉讼,由(C)管辖

C.不动产所在地法院

47、在我国,因侵权纠纷提起的民事诉讼,由(D)

D.可以由原告选择被告所在地或侵权行为地人民法院管辖

48、甲从乙手中买得电脑一台,不久,丙说电脑是他的,并强行搬走。甲向法院起诉,要求丙返还电脑,法院在审理中,通知乙参加到诉讼中来。乙在诉讼中属于(C)。

C.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49、犯罪嫌疑人在现场留下的身份证复印件,属于我国刑事诉讼证据的何种类型。(A)

A.书证

50、在法的分类中,根本法和普通法分类依据的标准是(C)

C.法的效力不同

51、人类社会最早产生法律的历史时期是(B)

B.奴隶社会

52、法律关系的客体不包括(A)

A. 人

53、构成法律责任的核心要素是(B)。

B.违法或违约行为

5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A)

A.1954年宪法

5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是(C)

C.劳动权和受教育权

56、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实行(B)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7、宪法规定,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必须年满(B)

B. 四十五周岁

58、我国现行的1982年宪法有(D)组成。

D.

4章138条

59把宪法分为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的依据是(A)

A. 修改的程序不同

60.行政法基本原则中的核心原则是(B)

B. 行政法治原则

61、关于行政立法,错误的理解是(D)。

D.各级人民政府都享有行政立法权

62、.关于刑法的溯及力,我国适用的原则是(A)

A.从旧兼从轻原则

63、根据我国刑法,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C)

C.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64、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监视居住的期限不得超过(C)

C.6个月

65、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C)。

C.诚实信用原则

66、严某(男,13岁)与李某(男,18岁)商量好夜间去商店行窃,严某看好地形,准备好犯罪工具,制定好了行窃计划。当晚,二人行窃时被值班人员发现,送至公安机关。对二人应该如何处理?A

A.不成立共同犯罪,由李某独立承担刑事责任。67、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处罚原则是(A)

A.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8、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B)

B.

间接故意

69、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诉讼时效进行到最后6个月由于发生法定事由而引起时效的(C)

C.中止

70、按份共有人在转让其共有财产份额时,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B)。

B.优先购买权

71、财产所有权的权能包括(A)

A.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

72、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下列人身权利中,属于公民身份权的是(B)。

B. 监护权

71、依据我国现行婚姻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可撤销的婚姻是(D)

D.因胁迫而结婚的

72、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据法律规定消灭的是(C)

C.胜诉权

73、下列不属于经济法的是(C)

C.土地管理法

74、下列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是(D)

D.冒用他人商标的行为

75、诉的要素不包括(B)

B.诉的参与人

76、凡是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及其痕迹的证据,称为(B)。

B.物证

77、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A)

A.调解

78、在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国家机关是(B)

B.国务院

79、以下那部宪法指导思想存在着严重错误(B)

B.

1975年宪法 80、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A)

A. 单一制

81、依照宪法规定,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B)。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2、我国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是(C)

C.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83、我国《行政诉讼法》是制定的时间是(A)

A.1989年

84、甲教唆乙盗窃,两人为此制定了计划,并准备了作案工具。乙在盗窃时被人发现即逃跑。此案是(A)

A.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85、陈某患精神病多年,虽经多方医治,病情并无好转,发作时精神狂乱,并伴有暴力行为。1999年4月21日,陈某在其居住的家属院中突然发病,用铁锹将一正在玩耍的儿童当场拍死。对陈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B)

B.

不按犯罪处理

86、甲与乙为邻居,甲长期将自家杂物堆放于乙家的厕所门前,乙享有(B)。

B..排除妨碍请求权 87、相邻关系是指相互毗邻的(A)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问基于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使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A.不动产

88、我国《婚姻法》规定,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是(C)

C.乡、镇人民政府

89、我国法定继承中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包括(D)

D.兄弟姐妹

90、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属于(D)

D.流转税

91、我国各级人民法院采取的审级制度是(B)

B.两审终审制

第五篇:法学概论重点复习

法学概论重点复习

一.法的要素(即构成法的基本元素)

1.法律概念

2.法律规则(法律构成要素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3.法律原则

4.法的技术性事项(包括法的本体、法的生效、失效)二.法的渊源

法律渊源,简称法源。是指法律的形式意义上的来源,即法的效力渊源。它是由不同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或法律地位的各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三.法律体系与法律关系(一)法律体系

1.概念

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所形成的有机统一体

理解法律体系注意以下几点:

(1)法律体系的直接构成因素是由法律规范按照不同标准形成的法律部门(2)法律体系不是法律部门或法律规范的杂论无章的集合,而是由法律规范按照一定标准形成法律部门后所构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整体

(3)法律体系不是自古以来所有国家的法律部门所构成的体系,而是指一国现行正在生效的法律部门所构成的体系

(4)法律体系不是一国现行正在生效的某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体系,而是指一国现行全部正在生效的法律部门所构成的体系 2.法律部门

法律部门又称部门法,是根据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和调整方法不同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凡采用相同的方法来调整同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就构成一个部门法

划分法律部门的的基本标准有两个:一是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二是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 3.法律汇编和法典编纂

法律汇编又称法规汇编,是指在不改变内容的前提下,将现行的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标准加以系统排列,汇编成册(规范性文件系统化)

法典编纂又称法律编纂,是指在对某一部门法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进行审查、整理、补充、修改的基础上,制定新的、系统化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它是部门法的法典化活动

两者区别主要有两点:

(1)内容不同:法律汇编不能改变法律规范的内容;法典编纂必然要变动原有规范性文件的内容

(2)性质不同:法律汇编不是创制法的活动,许多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法律汇编;法典编纂则是一种重要的国家立法活动,只能由国家立法机关依法定程序进行

(二).法律关系

1.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1)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特征: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法定性

法律关系是体现人的意志的特殊社会关系,具有意志性

法律关系是特定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具有权利义务性

2.法律关系的要素

法律关系由三个要素构成,即主体、内容和客体

(1)法律关系的主体

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

法律关系主体一般必须同时具备法律规定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法律关系主体一般包括:个人主体,即自然人(中国公民是我国法律关系的主要参加者);机构和组织;国家

(2)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法律权利是指法律所确认和保障的一定社会主体基于利益而自主决定某种行为的资格;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基于权利的实现而规定的一定社会主体所必须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责任)

(3)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一般认为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精神产品和行为结果 3.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4.法律关系的保护

四.法与原始习惯的区别

1.法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原始社会习惯是氏族成员的行为规则,不具有阶级性

2.法依靠国家强制力来实施,原始社会的习惯主要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氏族首领的威信来实施

3.法有权利义务的区分,原始社会的习惯没有权利和义务之分

4.法以国家主权为基础而建立社会秩序,其调整范围以国家主权所及的地域为界限,而原始社会的习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社会秩序,其调整范围以血缘关系为界

五.法律责任的概念

法律责任是指由于实施的行为违反法律义务或侵犯法定权利而强制违法者承担的法定不利后果 六.法律解释的概念

法律解释是指有关机关或个人对法律规范的含义所作的说明。根据主体和效力的不同,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

1.正式解释

正式解释包括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正式解释具有法律效力。

立法解释是指立法机关对法律所作的解释。行政解释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依法行使职权时,对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如何具体运用的问题所作的解释。司法解释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对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规的问题所作的解释,包括审判解释和检查解释。2.非正式解释

非正式解释也称非法定解释、无权解释,是指未经授权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对法律规范所作的没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包括学理解释和任意解释。

学理解释是指在学术研究、法学教育和法制宣传中对法律规范的含义等所作的解释。任意解释是指公民、当事人、辩护人等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法律规范的内容、含义所作的解释。七.法与党的政策

1.法与党的政策的关系

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政策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共产党的政策对社会主义法的指导作用

第一,党的政策是制定社会主义法的基本依据,社会主义法要体现党的政策的基本精神

第二,社会主义法的实施必须以共产党的政策作指导

第三,社会主义法是党的政策的规范化、具体化

(2)社会主义法对共产党政策的制约作用

党的政策虽然是制定和实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依据,但是党的政策的制定和贯彻也要符合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党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也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不能借口执行党的政策而破坏社会主义法律。

2.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政策的异同

社会主义法与我国共产党的政策是一致的,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许多相同之处,如共同的经济基础、共同的阶级本质、共同的历史使命、共同的指导思想,都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两者紧密联系,相互补充。

两者也有区别,如果看不到两者的区别就会产生法律虚无主义,就会出现党政不分的现象:

(1)制定的组织和反映的意志不同。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政策是党组织制定的,不具有国家意志性

(2)实施的方式不同。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政策是由党的纪律保证实施的

(3)表现形式不同。法由宪法、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形式来表现,政策由决定、决议、纲领、宣言、通知、纪要等形式表现

(4)调整范围不同。法规定的权利义务比政策具体、明确,政策则比较原则和概括。政策的调整范围往往大于法的调整范围

(5)稳定性程度不同。法比较稳定,政策比较灵活,变化较快,特别是具体政策变化更快。

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的提出及其科学含义 1.提出

1996年2月江泽民发表了《依法治国,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讲话,这是我国首次明确提出依法治国。

同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规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目标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将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正式写进宪法 2.科学含义

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义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呼唤法律)3.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4.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原则和要求 1.宪法和法律至上原则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3.依法行政原则(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心环节)4.司法独立公正原则

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立与公正是司法的主要特征。其中,公正是司法的核心。

5.人权保障原则

九.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概念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宪法规定的由公民享有的某些必不可少的权利,是公民实施某种行为的资格

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遵守或应尽的根本责任 2.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1)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2)公民权利的真实性

(3)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等性

(4)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

3.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忠实履行公民义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提高以下认识)

(1)任何权利和自由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2)任何权利和自由都是受到限制的,而非不受任何限制的

(3)不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1)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人身自由(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宗教信仰自由

(4)社会经济权利

劳动的权利与义务

劳动者的休息权

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

物质帮助权

(5)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6)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的权利

(7)特定公民权利

保障妇女的权利

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

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 5.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护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护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地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不能与之并列,更不能超越之上 2.组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民主党派、华侨和其他爱国人士都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3.任期

每届任期5年,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如果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或者1/5以上代表提议,可临时召集全国人大会议 4.职权

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的实施

行使国家立法权,即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机构的重要领导人

最高监督权

决定国家重大问题

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十一.被授权组织和受委托组织(一)被授权组织 1.概念

被授权组织是根据行政授权而享有行政权,进行行政管理的组织 2.特征

(1)被授权组织的行政权力来源于法律、法规的明确授予

(2)被授权组织依法享有行政职权,同时也依法承担行政职责(3)被授权组织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 3.种类

群众自治性组织、行政性公司、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群众性团体 其他经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二)受委托组织 1.概念

受委托组织是接受行政机关委托而代替行政主体行使部分行政职权的组织 2.特征

(1)受委托组织的行政权力来源于行政机关的委托行为

(2)受委托组织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3.委托条件

(1)委托主体的条件: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

(2)受委托组织的条件

第一,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第二,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第三,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地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和技术鉴定

(3)委托内容的限制条件

一般是有关社会性和群众性的行政管理职权,而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行政权则不宜予以委托(如海关管理、税务管理等不宜委托)十二.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实施的产生行政法律效力的行为 十三.行政救济

广义的行政救济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对因违法或者不当行政行为造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损害以及因合法行政行为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失时进行救济的法律制度的总称。

(我国广义的行政救济包括行政复议制度,行政诉讼制度,行政赔偿制度,行政补偿制度,行政申诉制度,行政揭发、行政检举和行政控告制度等)

狭义的行政救济是指从法律救济本质特征角度予以确认的行政救济,包括行政复议制度、行政诉讼制度、行政赔偿制度和行政补偿制度 十四.犯罪的概念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十五.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有四个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

1.犯罪客体: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2.犯罪的客观方面: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等,其中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3.犯罪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不满16周岁的只有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这八种罪行的,负刑事责任

4.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犯罪的故意、过失、犯罪的动机和目的

犯罪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十六.共同犯罪 1.概念及条件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条件:一是在犯罪主体上,必须是两个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二是在客观方面,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犯罪的行为;三是在主观方面,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2.共同犯罪的形式

(1)从是否任意行形成上划分,分为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

(2)从是否有预谋角度划分,分为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3)从是否有分工划分,分为简单的共同犯罪和复杂的共同犯罪

(4)从有无组织划分,分为一般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 3.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刑事责任

(1)主犯

对主犯的处罚有两种: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一般主犯,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2)从犯

对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3)胁从犯(被迫参加)

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4)教唆犯

有三种情况:一是被教唆的人犯了被教唆罪刑的,教唆犯视同主犯处罚;二是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罪的,视为教唆未遂,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三是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 十七.民事行为和代理的概念

民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为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而实施的行为

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并为被代理人的利益,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进行的,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一种法律制度 十八.知识产权的概念

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对于自己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一般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

十九.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概念

法定继承是指继承人依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顺序进行的继承

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生前以所立的遗嘱将其财产的全部或部分,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继承的,成为遗嘱继承 二十.有限责任公司 1.概念和特征

有限责任公司,亦称有限公司,是指依公司法设立,由一定人数的股东出资组成,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特征:公司由一定人数的股东组成;股东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度对公司负责;兼有人资两合性(既有无限公司特征即以股东个人信用为基础;也有股份公司特征即以资本额作为公司信用基础);此外还有非公开性、设立程序简单、机构设置灵活等特征

2.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

(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50个以下)

(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

(3)有股东共同制定的公司章程

(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5)有公司住所 3.组织机构

(1)股东会(全体股东组成,公司权力机构)

(2)董事会(经营决策和业务执行机关,由董事3到13人组成)

(3)经理(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

(4)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3人)4.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单独出资,由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权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有限责任公司(其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5人)

二十一.股份有限公司 1.概念和特征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全部资本分成等额股份,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特征:公司组织浓厚的资本性;资本募集的公开性;公司资本的股份性;公司经营的公开性;股东责任的有限性 2.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

(1)设立条件

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2人以上200以下,有半数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发起人认购和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人民币500万元);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经创立大会通过;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有公司住所

(2)设立方式

发起设立或则募集设立的方式,发起设立的全体发起人首次出资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其余部分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募集设立发起人所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股份总额的35%(3)创立大会

在申请公司注册登记之前,发起人应组织召开创立大会,大会15日前予以通知或公告,要有代表股份总数过半数的发起人、认股人出席方可举行 3.组织机构

股东大会

董事会(5到19人)、经理 监事会

4.股票发行和转让(1)股份发行

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基本构成单位。发行的股票可以是记名股票也可以是无记名股票,但向发起人、法人发行的股票应是记名股票。

股份的发行实行公平、公正的原则,同种类的每一股份应当具有同等权利,同次发行的同种股票,每股的发行条件和价格应当相同。股份和股票的发行分为设立发行和新股发行(2)股份的转让

股东持有的股票可以依法转让,股东转让其股份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 二十二.票据权利 1.概念

票据权利是指持票人、收款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

2.票据权在下列期限内不行使而消失

(1)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自出票日起2年

(2)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6个月

(3)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

(4)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3个月 二十三.经济法的概念

通常认为,我国的经济法是调整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管理关系和市场运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十四.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1.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1)积极义务

①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②生产者应当使产品标识符合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要求

③生产者应当使产品包装符合产品质量法的要求

(2)消极的义务

①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

②不得伪造产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

③不得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④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2.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1)积极义务

①销售者应当采取措施,保持销售产品的质量

②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

③销售者销售的产品标识应当符合《产品质量法》第27条的规定(2)消极义务

①销售者不得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和失效、变质的产品

②销售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

③销售者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

④销售者销售的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冒充合格产品 二十五.税法的构成要素

1.纳税主体(税款的直接承担着,一切履行纳税义务的法人、自然人)2.纳税对象(纳税客体)

3.税目(各个税种规定的征税项目)

4.税率(我国现行适用的税率主要有四种:比例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定额税率、超率累进税率)

5.纳税环节(应缴纳税款的环节)6.纳税期限 7.减税、免税

8.罚则(对违反税法的行为采取处罚措施)二十六.劳动争议的解决 1.劳动争议的概念和种类

劳动争议是指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就劳动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所发生的纠纷

种类:(1)终止劳动关系的劳动争议

(2)执行劳动法规的劳动争议

(3)履行劳动合同的劳动争议

(4)其他劳动争议 2.解决方式

协商(企业和职工自行进行协商解决争议)

调解(调解委员会进行协商达成调解协议,解决争议)

仲裁(仲裁委员会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方式)

审判(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判决)

仲裁前置,即打官司前必须要仲裁 二十七.民事诉讼证据 1.概念与特征

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其特征是:(1)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证据具有客观性

(2)必须是与案件有关联的事实,即证据具有关联性

(3)必须是法律允许的并按法定程序提取的事实,即证据具有合法性 2.分类

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包括学理分类和法律分类

(1)学理分类:一是按证据的来源,把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派生证据;二是按证据与证明对象的关系,把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三是按证据与当事人的关系,把证据分为本证与反正(2)法律分类

根据证据的表现形式,将证据分为七种: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 3.证明对象与举证责任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必须证明的事实,亦称待证事实。包括三个方面:当事人主张民事实体权益权益法律事实;当事人主张的具有程序性质的法律事实;证据事实

举证责任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的诉讼主张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

承担举证责任应遵循以下原则:(1)谁主张谁举证原则;(2)免除举证责任的原则;(3)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4)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4.查证责任

查证责任是指人民法院在民事审判中负有的收集调查和审查核实证据的职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收集和调查证据的责任;二是审查核实证据的责任 5.民事诉讼证据的保全

民事诉讼证据的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对由于时间过久及其他原因有可能造成灭失、腐败或难以提取的证据,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以保存这些证据证明力的活动。需要采取保全的情况有两种:一是证据有灭失的可能;二是证据将来有难以取得的可能

二十八.强制措施的内容 1.拘传

拘传是指公检法三机关将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的强制方法

拘传不同于传唤,传唤不具有强制性,不是强制措施;也不同于拘留和逮捕,它不具有羁押的性质,讯问后应立即释放

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方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2.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公检法三机关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侦查、起诉、审判并随传随到的强制方法

取保候审适用于下列情形:(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害的;(3)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4)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需要逮捕而证据不足的;(5)法定羁押期满不能结案的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遵循以下规定:(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指定的市、县;(2)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4)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

取保候审的担保方式有保证人和保证金两种

取保候审的期限为12个月。期限届满,应及时解除取保候审 3.监视居住

监视居住是指公检法三机关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擅自离开住处或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强制方法

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与取保候审相同。一般适用于找不到保证人,或者违反取保候审的有关规定,尚不够逮捕的情形

被监视居住的人应遵循以下规定: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违反上述规定的,情节严重的予以逮捕)

监视居住的期限为6个月,期满及时解除 4.拘留

拘留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于现行犯、重大犯罪嫌疑人、在法定紧急情形下依法采取的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方法

公安机关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有下列情形的可现行拘留:(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犯罪后及时被发现的;(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可能的;(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7)有流串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拘留是由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拘留时,必须出示拘留证,并在24小时内通知家人或单位,24小时内进行讯问。发现不应拘留的,应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对需要逮捕而证据不足的,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在拘留后3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在特殊情况下,可延长1至4日。对于流串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可延长至30日。5.逮捕

逮捕是指公检法三机关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逮捕的条件:(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3)有逮捕必要(是指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害性的情况)

逮捕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安机关逮捕时必须出示逮捕证。逮捕后24小时内通知家属或单位,并进行讯问,发现不应逮捕的,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的逮捕,应在7日内作出决定,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应在10日内作出决定,特殊情况下可延长1至4日

在强制措施体系中,逮捕是最严厉的强制措施 二十九.我国行政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的关系

我国《行政诉讼法意见》第114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外,对本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参照”包含以下几层含义:一是行政诉讼法有规定的,应当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二是行政诉讼法只作原则规定的,具体的规则可以参照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三是行政诉讼法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诉讼的需要,参照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但不得与行政诉讼法的目的和性质相冲突。

“参照”适用意味着人民法院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是否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加以掌握 三十.行政侵权赔偿方式与计算标准 1.赔偿方式

支付赔偿金(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返还财产、恢复原状是行政侵权赔偿的主要方式;同时其他责任形式还有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2.赔偿金计算标准(1)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

(2)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按照下列规定计算

①造成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减少的收入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职工年平均工资的5倍

②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额为国家上职工年平均年工资的10倍,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为国家上职工平均工资的20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支付生活费

③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对死者生前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支付生活费

以上生活费的发放标准参照当地民政部门有关生活救济的规定办理。被抚养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费给付至18周岁止;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给付至死亡为止

(3)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损害的,按下列规定处理

①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返还财产

②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造成财产损坏或者灭失的,依照本条③、④规定赔偿

③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坏的,能够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的,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④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的,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⑤财产已经拍卖的,给付拍卖所得的价款

⑥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

⑦对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 3.行政赔偿费用来源

赔偿费用,从各级财政列支 三十一.国家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1.国家的基本权利

国家的基本权利是国家作为国际法主体所固有的和当然享有的权利。一般认为,国家的基本权利主要有四项:独立权、平等权、自保权和管辖权

了解一下:

独立权是指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对内对外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平等权是指国家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平等的权利

自保权是指国家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国家有权使用自己的一切力量,进行国防建设,防备可能来自外国的侵犯;二是指国家遭到外国的武力攻击时,有权行使单独或集体的自卫

管辖权主要是指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享有豁免权者除外)、物和所发生的事件,以及对其领域外的本国人行使管辖的权利。包括领域管辖、国籍管辖、保护性管辖和普遍管辖,前两者是基本内容 2.国家基本义务

承担尊重其他国家基本权利的义务 三十二.引渡和庇护的概念

引渡是指一国应某外国的请求,把在其境内被该外国指控为犯罪或判刑的外国人,移交给请求国审理或处罚的一种国际司法协助行为

庇护是指国家对于因政治原因而遭受追诉或受迫害而来避难的外国人,准其入境和居留,给以保护,并拒绝将他引渡给另一国的行为 三十三.人权的国际保护

1.人权的概念和国际人权法

国际人权法是现代国际法的一个正在形成中的新分支,指的是尊重和保护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的总和

人权作为一个法律概念,其现阶段的概念包括三个部分:个人的基本权利、民族自决权和发展权。因此国际人权法也可以分为个人人权法、民族自决权法和发展权法三个部分 2.国际人权保护公约

继《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之后,联合国通过或制定的有关人权方面的重要宣言和公约达50多件,国际公约中规定的各项具体人权:

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根据此种权利,自由决定其政治地位及自由从事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所有人民得为本身之目的,自由处置其天然财富和资源;无论在何种情形下,民族之生计人人平等,宗教自由,和平集会和结社自由等项权利和自由。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方面,享有工作的权利,并有权享受公平与良好之工作条件和社会保障;有权享受其本人及家属所需之适当生活水平,包括适当之衣食住行及不断改善之生活环境;有权享受可能达到之最高标准之身体与精神健康;有权受教育;有权参加文化生活,享受科学进步及其应用之惠;对其本人从任何科学、文艺或艺术作品所得之精神及物质利益,享受保护之惠;母亲和儿童应受到特别保护和协助

以上各项具体人权,并非是直接赋予个人的,均需借助缔约国的国内法来加以实行

3.关于人权问题的认识分歧

人权问题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涉及国际关系中一个敏感的领域,各国对于人权问题的认识存在差异

发展中国家首先重视集体人权,即民族自决权和发展权。在人权的国际保护方面,强调,侵犯民族独立和国家爱主权构成对基本人权最严重的侵犯,并强烈要求集体制裁大规模侵犯民族权利的种族主义政权,强烈反对霸权主义。在涉及外国人待遇的问题上,坚持国民待遇标准

发达的西方国家则偏重传统的西方式人权概念,认为所谓“人权”就是指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并为本国侨民在所在国谋求所谓的饿“最低国际标准待遇”。他们还常常以“保护”人权为由,干涉他国内政,这就严重违反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三十四.冲突规范的概念(国际私法中最基本、最主要的规范)

所谓冲突规范是指在调整或处理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时,指定应适用哪一国家(或地域)的法律来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规则 三十五.公共秩序保留 1.概念 国际私法中的公共秩序保留是指一国法院在处理涉外民商事案件时,按照本国冲突规范本应适用外国法,或根据管辖权原则去承认和执行某一外国的裁决,如果其结果与本国国家的重大利益、政策、道德的基本观念或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即以此为理由而拒绝承认或适用 2.公共秩序保留的作用(学者认为)

积极作用:作为国际私法中的安全阀,能够消除隐含在冲突规范中的某种危险性,以维护内国的根本制度和利益

消极作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是一种弹性制度,其消极后果就是给予了法官以适用公共秩序条款的广泛自由裁量权,因而导致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常被滥用,或被法官用作任意排除外国法适用的工具

3.我国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态度

我国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一贯持肯定的态度。我国《民法通则》第150条规定:依照本章规定适用外国法律或者国际惯例的,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利益。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68条规定:凡我国人民法院对申请或者请求承认和执行的外国判决、裁定,经审查后认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或者国家主权、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不予承认和执行 三十六.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1.经济主权原则

经济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经济领域的体现,是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中最重要的严责。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各国对其境内的一切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2)各国对其境内的外国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享有监督管理权;(3)各国对其境内的外国资产有权收归国有或征用,但应给予适当补偿 2.公平互利原则

各国法律地位平等,公平分享获得的成果,在相互交往中,应当做到有关各方互相有利

3.国际合作促进发展原则

该原则是国际合作义务与发展权相结合的产物。在国际合作中,一切国家都应严格尊重他国主权,不附加任何有损于他国主权的条件,对发展中国家的各种努力给予合作和积极支持。在发展权上,各国有权选择本国发展的道路,分享发展利益。

4.有约必守原则

各国在享受所签订的国际经济条约赋予的国际经济权利的同时,也应受条约的约束,履行自己的国际经济义务

下载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专硕班)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专硕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管理学概论复习重点

    1、管理的概念: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特征: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3、管理的......

    美术概论复习重点

    本质论 一.从创作主体解释美术 1. 情感说:与19世纪浪漫主义艺术运动有关,如(法)维隆认为美术是情感的传达列夫托尔斯泰 《艺术论》:“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

    社区社区概论复习重点

    0社区概念和理论 1社区定义:社区就是具有一定人口和区域,通过一定社会联系而组成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的特殊的具体化的社会。简而言之,即具体而微的社会或区域性的社会。 2社区......

    《毛概论》复习重点

    第八章 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第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一、国家对企业统一得过多,管得过死,企业成分工合......

    自然辩证法概论 心得体会

    《自然辩证法概论》心得体会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哲学,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使我对抽象的哲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获益匪浅,现谈一谈自己所学习的心得和体会。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

    《自然辩证法概论》心得体会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概论 授课老师:孟*伟老师 学生姓名:谢** (2015E80132*****) 《自然辩证法概论》心得体会 前言: 本学期,我选修了《自然辩证法概论》,转瞬间,课程已经接近尾声,......

    自然辩证法概论心得体会

    自然辩证法概论学习心得体会 自然辩证法,这是一门哲学学科,为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所创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对于刚刚接触此学科的人也许会觉得这是多么的......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的;(3)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基本观点:(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上建立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揭示对1、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一,人是象的本质和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