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形势下自我批评之所见
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中提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即: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这一伟大论著,指导中国几代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紧密联系群众,团结一切力量,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共产党人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机体不受不良思想侵袭的重要保障。追昔抚今继续宏扬和实践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理论武器,摈弃糟粕,吸收精华,抑制腐败,不断完善自我,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在新形势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几十年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不断清除头脑中的不洁物,保证机体不受各种不良思想侵扰,促进整个群体永远保持健康向上、清正廉洁、公而忘私、提高战斗力、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一是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强身健体的保证。毛泽东认为,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是否惧怕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最显著的标志之一。他告诫全国人民,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建国60年来,我们取得一个有一个胜利。党的建设、经济建设都取得辉煌成绩。尤其是改革开30年,中国经济实力、国际地位都得到大幅度提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思想积淀,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逐渐沾染灰尘。我们党拥有几千万党员,难免会结满尘垢,需要经常打扫和洗涤。“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说要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于我们经常地检讨工作,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清除思想上的污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我党强身健体的一贯原则。利用这一武器,就可以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的思想和党的肌体,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二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保持队伍纯洁的必然要求。延安整风运动之所以发生了巨大的效力,就是因为党在这个运动中正确的展开了批评和自我批评,清除了思想上的污浊尘垢,使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更加坚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正确合乎正义的,丢掉不适合人民需要的思想、观点、意见、办法,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去赢得共产主义事业。当前思想滑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中央一而再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之一就是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利益,百姓的事情无小事。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但是我们一些干部,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却我行我素,不以为然,听不得批评,更难言自我批评。雷人语言,牛气十足、霸道无比、傲慢非常的官腔,把人民公仆析出人群,这就是由于长期不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逐步养成的恶果。当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而绝非是整人、破坏团结。我们追求和谐,然而和谐不是粉饰出来的,而是靠党和人民摒弃旧习、尘垢,封建思想残余,赢得人民的信赖而创造出来的。因此没有批评与自我批评就不会有纯洁和谐的社会氛围。
三是继续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当务之急。曾几何时,批评与自我批评,竟成昨日黄花,甚或变成加以批判的“左”的奇谈怪论。以强化领导、彰显个性,取代了谦虚谨慎;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演变成与领导保持一致;以转制突出厂长经理作用为借口,替代了民主集中制,进而贬低集体智慧和力量。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被视为异己,动则以调离岗位、下岗相胁迫。各种会议上很难有不同声音,久而久之不同声音被视为不团结、不和谐,甚至被扣上不同党保持一致,被剥夺话语权。人们渴望自由陈述、畅所欲言,交流心声,提出意见和建议,可是这些党的优良传统却离我们渐行渐远。我们的报告总结,绝大多数是对成绩的总结,屈指可数的问题,也是含糊欺实、轻描淡写。社会道德下滑,分配不公,两极分化,人民群众看到的是上学难、住房难、看病难,大学生就业难、国有资产流失,社会治安问题严重,黄毒赌泛滥,贪污腐败,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等,其根源是虽然相当复杂而深刻,但其中丢弃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共产党人的强骨健身的利器,实施民主监督的手段,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抡起棒子的反批评,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有些领导干部非常难以接受批评,听不得不同声音,老虎屁股摸不得,唯我独尊,失去人民群众的监督,致使重大决策失误频频发生,导致重大群体事件屡屡出现。
官员腐败无法节制,监督形同虚设,不能开展有效的批评与监督,腐败的竹笋不能铲除在萌芽中。我们曾经学习雷锋、王杰等英雄,批评私有思想一闪念,虽然有“左”之嫌,但是也曾有效地遏制了私有思想的膨胀。要建设和谐社会,不是营造虚假的表面太平。因此,重新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涤荡思想上的污泥浊水,才能彻底解放思想,放下包袱,大胆创新,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正确认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用
新时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用颇多,归结起来主要有:
一是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保证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政策的落实,防止不良思想对党的肌体的侵蚀、干扰,以保障党的政治、思想路线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党的工作作风的纯洁性,保证党的肌体健康成长发育。
二是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修正不良思想倾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生活在经济社会中,总是自然、非自然的受到各种思想的滋扰和影响,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或积淀出这样和那样的思想。产生认识上偏颇、结论错误,也包括尚未暴露的,已经潜在并还在发展的思想倾向。排除各种不良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的影响和干扰,不断自省、反思,也就是主观上的自我批评。要动员人民群众来提出意见,才能及时地认识和纠正出现的问题和错误。我们允许犯错误,但是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毛泽东曾经指出:“搞社会主义,是前所未有的事业。要准备犯错误,准备走弯路,准备付出代价”。小平同志也曾言,“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只要我们掌握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善于联系群众,就可能不犯大的错误,不走大的弯路,不付出大的代价。
三是把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党员干部自律机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的机体只有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才能健康成长。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经常打扫和洗涤。因此,批评和自我批评就像洗脸、打扫房间那样需要天天进行,是不可忽视的共产党人的生计问题。它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是党的肌体健康自我调节必不可少的措施和手段之一。
四是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做为反腐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的重要抓手。自省、自检、自修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和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优良传统、中国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开拓者和发展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的古训或有益的格言,是抵御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思想和党的肌体,唯一有效的方法。正是我们共产党人应该加以发扬光大的。小病不医积大病,那些犯了腐败错误的领导干部,不是骨子里就很坏,也曾经做出一定的贡献。但是随着地位的变迁,思想的衰败逐渐演变而成。在缺乏批评的警示,缺乏监督的环境下随着权力的膨胀,听不得批评,更难于自我批评,以致滑落到不归路。批评如同良药,沉默未必是金。工作中有不足,干事业有失误,有人及时指出,自己及时改正,于工作和事业有利,对自己威信和形象的提高也有益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开展批评的出发点是为民、为公,而不是为己、为私。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才能保证队伍兴旺发达。
五是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切实保证一切言行必须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按照群众意见来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和工作方案,根据群众意见来检验我们的对错得失。要做到这些,靠的就是批评和自我批评。做到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
六是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经常地检讨工作,净化思想,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我们的工作难免有不如人意的地方,要不断在检讨中强化作风建设,推广民主作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民主意识的体现,决定党能否承担领导责任、保障坚持马列主义的正确方向、道路,以最终实现党的目标和任务的大问题。事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败。不断纠正党内的各种错误思想和歪风邪气,才能少犯错误,使党的整个队伍纯洁、向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诠释党爱民、民爱党鱼水情深的相互关爱之情,齐心协力共创和谐。
三、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促进党的组织和干部队伍健康成长
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挑战与机遇共存,且呈互为影响、相互转化之势。为
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必须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才能打造一支团结、奋进、民主、快乐的团队,提升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党的组织和干部队伍健康成长。
一是动员起来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营造一种思想氛围。作为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该相互坦诚地直言其过,就应该有听得进批评意见,胸怀坦荡和雅量大度。如果我们都坚持原则敢批评,心胸开阔听批评,伸出双手要批评,那么,庸俗的好人主义就没有市场,满腹的顾虑就大为减少,心胸就会变得更开阔,学习更加充满活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一种制度坚持下去,就会有较大收获。
二是强化宣传正确认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人们从过去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不要一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极左思潮,就是“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要正确认识面对问题时,“有声”胜于“无声”。只要是正确之“声”、正义之“声”,就应该大胆地说,不要缩手缩脚;听者要闻过则喜,闻过则改,而不能小肚鸡肠,闻过即发怨,甚至发怒。正如面对病人的顽症,倘若医生“无声”,病人忌医,后果将不堪设想。当然,批评一定要出以公心,不能狭嫌报复,图私怨、泄私愤。如果批评能够说到“痛处”,点中要害,我们就应该心悦诚服地接受。即使有的批评不那么准确妥当,也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应该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把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发扬和保持下去。经常照照镜子,经常反躬自省,涤荡思想上的尘埃,改正缺点和不足,保持肌体的健康。
三是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要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虚心接受批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有了错误,自己不讲,又怕群众讲。越怕,就越有鬼。我看不应当怕。有什么可怕的呢?我们的态度是:坚持真理,随时修正错误。我们工作中的是和非的问题,正确和错误的问题,这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不能用咒骂,也不能用拳头,更不能用刀枪,只能用讨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一句话,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让群众讲话的方法。经验告诉我们,凡属政策正确和工作作风端正,都与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否则将脱离群众。有了弊病一定要改正,就是因为它们脱离群众。全党提起警觉,注意每一个工作环节上的每一个同志,不要让他脱离群众。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群众的事情无小事。我们的干部要深入群众、关心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甚至凌驾于群众之上。要启发提高群众的觉悟,不要以为自己了解了的东西,广大群众也和自己一样都了解。自己还不了解的东西,群众也一概不了解。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标准。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
四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注意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对待批评要实事求是动真格地,不要嘘嘘奄奄、温良恭让,更不能把表扬化成批评。同志间互相批评,是信任,是支持,是爱护。只考虑个人得失,不讲真理,不讲原则,对缺点和错误视而不见,任其发展,必然积小过为大失,量成质变。这样的“一团和气”,对我们的事业无益处。
五是重点抓好开展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党的发展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纠正自己的错误中前进的。实行党内批评,可以使党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侵蚀,防止思想僵化,避免陷于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并可以为人民做出表率。要利用好党组、党委,以及党支部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毛泽东强调指出,“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无论是党的整体或是党员个人,都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就不可能保持我们党的无产阶级先进性。要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就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坚持 “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增进党内外的团结,提高党的凝聚力,使党的工作更有成效
第二篇:清明之所见
清明之所见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清明节又叫踏清节,在4月5日。
清明节那天,我打开电脑,看到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乌鲁木齐的一个大超市(这个超市一共有20多层)着火了。有三名消防员在此次大火中牺牲了。后来乌鲁木齐的人们在清明节这一天哀悼他们。
我看到这一幕,十分感动。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他们为了拯救别人的生命,却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崇高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虽然死了,可是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将永远的怀念他们。舍己为人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应该发扬光大,而不可抛弃。如果人人都发扬,继承这种伟大的精神,那么这个世界将充满阳光,永远的辉煌灿烂。舍己为人是公认的最可称赞的品质,舍己为人是永恒的美德。我希望大家都向这三位烈士学习,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大隗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孙腾飞
第三篇:班级管理之所见
班级管理之所见
刘楼乡中学刘秀云
学生是班级的核心,要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班级,而良好班级形成离不开班主任的有效管理,作为一个管理者,班主任除做好教学工作外,更重要德是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下面就如何管理新班级谈谈个人的一点做法。
我管理班级坚持的原则是:“态度+方法”
好的工作态度,再加有效的管理方法,是形成良好班集体德基础。具体就是做好老师的几种角色。
第一、朋友角色
所谓朋友就是老师与学生交朋友,目的就是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取得学生的信任。比如,九年级四班是我刚刚接过的新班级,可以说对学生一无所知。怎么办?我认为:首先让学生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爱。因此,开学的第一天我就对学生仔细德观察,当我走到教室门口时,发现学生们很懒散,有的在教室外东张西望,有的在教室谈论着什么。好像在说我们的班主任是谁?当我发现此情况后,就温和的对外面的学生说:同学们”请”进。一个“请”字,学生们纷纷走进教室并安静了下来。我首先做了自我介绍。当我自我介绍完后,学生们好像有点很害怕的感觉,于是我对学生们说:“我想给你们交个朋友怎么样?”话音刚落,学生们都高兴的大声说:“好”!见此情景,我紧接着说:“是我下去给你们握手咱们交朋友呢?还是你们上来给老师作自我介绍交朋友呢?”学生们说:老师你下来吧!我说:“好”。学生大吃一惊,进而大笑。他们没想到老师这么好说话,于
是,我就下去一一与学生握手交了“朋友”。因为我与学生已成了朋友,朋友间就要谈谈心里话,于是我就让每一个学生谈谈升入九年级后的打算,然后我又给学生谈谈作为毕业班的学生如何去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朋友之情”。
第二、严师角色
严师就是我对每一个学生的管理要严。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所谓“严”,一是对班级纪律要严。我感觉没有良好的班集体,就不会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我与学生交朋友谈心后,还要给学生加上一定的“紧箍咒”。也就是把学校或者是班级的一些有关规定给学生严格要求下去,让学生有章可循。二是对班干部严格要求。作为一个班集体,仅仅靠班主任一个人是不行的,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需要依靠全班同学的自我管理,更特别是依靠学生干部来参与管理。我不仅明确了班干部的职责,而且严格要求班干部。因为班干部不仅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而且是班主任和学生间的桥梁,对管理班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里每天发生的事情最清楚知道的是班干部。因此,我充分利用班干部。采用轮流值班法,就是从周一到周五每人一日,做“值日班主任”,他们主要负责每一个学生在班级中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并及时向我汇报。但只是一味的“严”也不行,班主任工作还要做到“细”
所谓“细”。一是对每一个学生各方面的变化观察的要细。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言行举止,特别是九年级的学生,年龄都不小了。他们也都有各自的想法。特别是青春期阶段,学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事情,比如交朋友、追星、过生日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班主任要细心发现问题,就会及时的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各种问题及时的得到解决,才会良好的发展。二要对班级的各项工作要细。比如:我要求学生每月自愿给我写一封信;还要求每两周学生家长给我打一次电话;每周一设学生“意见箱”等等。再比如:班干部的反应情况,然后我再片面了解学生或通过“意见箱”来反映学生的情况。我决不冤枉任何一个学生,对表现好积极向上的学生我给予表扬和鼓励,并做经验交流。对于那些表现不好,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学生我进行说服教育,或开家长会,通过家长共同教育学生。
第三、父母角色
父母角色,就是我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疼爱学生。每个班级的学生不外乎三种类型:一种是学习成绩好自觉性也较强,但性格内向且都少言寡语的学生;一种是学习一般的学生。一种是学习态度较差自觉性也较差的学生。对待不同的学生应取不同方法的。
1、对学生要多关心。学习成绩好自觉性也较强但性格内向且都少言寡语的学生,在学习上压力会更大些。这种情况下我会像母亲一样去关心他们,比如我班学生徐金秋,他就是成绩好不爱说话的学生。当我发现她整天愁眉脸,闷闷不乐时。我就主动找她谈心,通过了解知道:她自幼失去父母,跟随她大娘的嫂子过,她嫂子也已年过半百,家庭非常困难,因此造成她天天在想一个问题“我若考不上免费高中怎么办?”日积月累,致使她学习上感觉压力很大。最终沉默寡言,于是我就问她:“你能说说你这样天天想同一个问题的利和弊吗?”她想了想说:“益处没有。弊倒很多,不仅改变不了事实,而且还影响了我的成绩”。最后她自信的说:“老师你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说完高兴的拥抱了我,就跑出了办公
室。她的举动也让我体会到了做父母的那份欣慰。
第二:对学生多鼓励。像学习一般且表现一般的学生就会有矛盾的心理,是好好学习争取考个理想的学校呢?还是保持原有的学习态度顺其发展呢?甚至还有的学生会想,老师不重视我,我学不学都一样。这类学生往往不思进取,久而久之就会滑入学困生德行列。这时我就及时德找到他们,像父母一样给他们鼓励,给他们温暖。让他们知道老师其实很在乎他们,没放弃他们。
第三:要与学生多交流。那些学习态度较差自觉性也较差的学生,就会感觉自己升入高一级的学府希望不大,就会放弃自己的学习,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成为问题学生。对这样的学生,我会向父母一样耐心的说服教育他们,并且多与他们交流。我班辛韦同学,经常不认真听课,好说话还做小动作。不完成老师的作业„„。有一次,上课说话被任课老师逮住,我第一次找他谈话,问他,你为什么不认真听课啊?他说自己听不懂。“听不懂就随便说话啊?你感觉影响老师和学生吗?„„苦口婆心的对他说了一番,他知道错了。我给了他一次机会。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上课不再说话了。可没过几天上课又与同桌打闹,又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这次我看了看他,什么话也没说,他一看我生气了。主动地走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我错了。这时,我对他说:“老师给你机会了吗?” “给了”我又说:这次老师再给你机会,他不好意思的说:老师我写保证书,保证以后不再违犯纪律。我微笑的点了点头说:“那好吧,老师相信你”。可没几天在班空时间与另一位学生打牌被我抓住了。这次他又主动找到我说:“老师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就问他,老师给你机会了吗?他回答“给了”我又问。
老师求过你吗?他说:“求过”。那你认为这次该怎么处理你,他想了想说:“我请家长”。第二天他主动请来家长,在我和家长德共同说服教育下。辛韦再也没犯过错误,学习也有了较大进步。可见学生不是不能改变,而是作为班主任对学生要有父母般的呵护。
通过以上措施,我班形成了人心齐,学风正,师生关系和谐的先进班级。
第四篇:商务礼仪之我所见
姓名:袁根
学号:2009160080
班级:09物流2班
商务礼仪之我所见
在大学即将结束的大四课程,我们学习了“商务礼仪”这门课程,主要目的是教会我们这些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基本的商务礼仪,以便更好地接触社会、被社会所容纳。当然也是提高我们自身修养的一种途径。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掌握一定的商务礼仪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美化自身、美化生活。并能很有效的促进的社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掌握一定的商务礼仪不仅可以塑造企业形象,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美誉度,并能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商务礼仪,就是公司或企业的商务人员在商务活动中,为了塑造个人和组织的良好形象而应当遵循的对交往对象表示尊敬与友好的规范或程序,是一般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运用和体现,包括商务礼节或仪式两方面的内容。
商务礼仪是现在的社交当中的一种商务礼节的形式,它面对的是大众化的群体,是一种公众的形象化的代表,是这个社会需要的一种培训的,在每个服务行业必须培训的一种的规模理念,需要具备整个形象素质的气质,它需要从员工的服务礼仪的培训起,来提高整个企业的形象化,合作,互助互爱,团队的精神,感受到有整个企业的融合力量,使之有种让人看起来舒服的感觉。商务礼仪应该是值得重视的,从每个人的服装穿着,在餐厅的吃饭,接电话的形式等等,都需要严格的培训。它是形象的象征的,是现在每人都可以学习的一种形象化的内容,推广到每一人的。在长期的往来中,仪表、体态、言谈举止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素质、修养程度和精神面貌,是互相了解和交流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人们在对外场合的行为举止,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且会影响到本部门、本企业的形象,甚至国家的形象。因此,必须时时刻刻注意维护自身形象,掌握礼仪知识,懂得礼仪规范。
在商务中,商务礼仪起着重要的润滑和促进作用。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商务活动,必须掌握涉外礼仪知识,遵循礼仪规范,注重规避不合礼仪的言行,而交谈礼仪和馈赠礼仪是涉外礼仪的重要方面。娴熟的谈话技巧、适度的礼仪馈赠,有助于商务活动取得成功。
我们大学生学习商务礼仪是很必要的。
第一、提升个人的素养,比尔-盖茨讲“企业竞争,是员工素质的竞争”,进而到企业,就是企业形象的竞争,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示素质。
第二、方便我们的个人交往应酬。我们在商业交往中会遇到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人如何进行交往这是要讲究艺术的,比如夸奖人也要讲究艺术,不然的话即使是夸人也会让人感到不舒服。
第三、有助于维护企业形象。在商务交往中个人代表整体,个人形象代表企业形象,个人的所作所为,就是本企业的典型活体广告。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此时无声胜有声。
商务礼仪的作用,一言以蔽之,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第一个作用就是提高我们商务人员的个人素质。市场竞争最终是人员素质的竞争,对商务人员来说,商务人员的素质就是商务人员个人的修养和个人的表现。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所谓个人素质就是在商务交往中待人接物的基本表现,比如吸烟,一般有教养的人在外人面前是不吸烟的;有教养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是不高声讲话的;在商务交往中着装中的首饰佩戴,佩戴首饰要讲以下四个原则:戴首饰总的要求要符合身份,以少为佳。
1、数量原则,下限为零,上限不多于三种,不多于两件。第二个原则叫搭配原则,服饰的和谐美是重要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比如一个白领小姐,去参加晚宴,穿旗袍带着高筒薄沙手套,戒指是戴在手套的里面,还是外面;一个少女,穿高筒袜,脚链是戴在里面还是外面。第三个原则是质色原则,就是质地和色彩要和谐,和谐产生美。第四个原则习俗原则,中国传统习俗是男戴观音、女戴佛。待戒指,一般拇指不戴,食指戴戒指是想找对象,求爱;中指戴戒指已经有对象了;无名指表示已经结婚了;小拇指戴戒指表示是单身主义者。
第二个作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交往中不懂礼貌,不懂规矩有时会把事情搞砸。(比如接电话)。拜访要预约,预约要准时。
第三个作用维护形象。个人、企业和国家形象。商务礼仪就是要维护企业形象。减灾效应,经济学概念。少出问题,少影响人际关系。有时不知怎么做时,有一个保底的做法--紧跟或者模仿,吃西餐一般要看女主人的动作,女主人坐下,你才能坐下,女主人拿起刀叉,你再动刀叉,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意思是宴会结束。所以不知道不要紧,跟着别人学,别认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要错大 2
家一起错,大家全错不算错。了解这一点的话,你就会应对自如,落落大方
礼出于俗,俗化为礼。在商务交往中做到“约束自己,尊重他人”才能使人们更轻松愉快地交往。“为他人着想”不仅是商务交往、也是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的基本原则。所以说学习并正确的运用商务礼仪既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又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就一定要掌握商务礼仪的技巧。
我们大学生肩负着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承重任,各高校都在着力培养具有宽厚人文科学素养和扎实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礼仪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校期间须学号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育个人文明素养,才能为将来事业成功奠基必要基础。
第五篇:中美家庭教育之所见
中美家庭教育之所见
摘要:中美两大教育体系的家庭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重在取长补短使中华民族的后代健康成长。本文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成效等层面分析中美家庭教育的的不同,以求有启于我国的家庭教育的改进。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其主导文化是儒家文化;而美国是一个仅有二百多年历史的新兴国家,受欧洲文化的影响较大。所以有着不同的教育理念。
不同的文化传统,孕育了不同的家庭教育,中美两国在文化传统方面存在群体意识与个人主义、顺从性与独立性、重“名”与重“利”等观念和价值上的差异,使两国的家庭教育在育儿观、培养方式和培养结果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学习和借鉴美国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对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创造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基本途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影响,也是整个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
中国中学生每年都能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优胜,却无人获得过诺贝尔奖;美国却是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人数最多的国家。
一、教育理念不同 1.群体意识与个人主义/ 观望保守与个人英雄
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文化传统,使人非常看重群体意识,在家庭中,个人是血缘关系的一个环节,在社会中个人也是复杂关系网中的一个纽结,正是这种关系把所有个人联
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个体消融于整体之中,整体的价值永远高于个人价值,个人只有克制自己,服从集体,以国家的需从文化视角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要为需要。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谋求“天人合一”,培养人的群体意识和整体人格,强调服从集体,注重言行的规范化和
自我控制,反对独立意识和锐意进取。个人不能脱离集体,否则很难适应社会。
而美国文化则不同,他们更看重作为个体的人,崇尚个人的发展,人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个人主义被认为是“反对组织的控制,肯
定个人和团体的利益”,而这种意识乃是欧洲文化传统的延续,因此在这种文化传统中,个人是至高无上的。美国宪法清楚地表明,个人尊严的重要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的
自由和正义之权不可剥夺“。个人利益至上,个人凌驾于集体和社团之上,个人凌驾于制度之上,制度是为个人而设立,集体为个人而存在。”[2] 强调个人高于集体,集体应满足和尊重个人的合法需要。
2.顺从性与独立性
儒家文化历来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3]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形成了一套严密的伦理宗法等级制度,下级对 上级要忠诚,晚辈对长辈要顺从,虽然现在传统的伦理道德已失去了存在的社会基础,但作为一种观念形式的文化却还在继续。在家庭教育中表现为,家长总是意味着权威,作为统治者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
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是长不大的,一切要由父母做主,强调用诱导和压制的手法迫使儿童循规蹈矩,顺从听话。至今中国人在评价孩子时,听话、稳重仍是一大优点。这种教育
养成了学生遵纪守法的习惯,服从听话的习惯和自我约束的习惯,我国学生犯罪率比美国学生低,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较好,与这种教育是分不开的。
主导美国的文化是欧洲文化,他们深受欧洲新教思想的影响,同时又受文艺复兴的影响,他们追求自由、平等,十分重视个人权力和独立性。民主、自由、人权理念的人本主义思潮渗透于美国各个角落,依靠个人力量创造幸福。因此,在美国家庭,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父母注重从小就培养孩子独立、自信、富于探索等个性品格,让孩子学
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们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作用不是制造者、决定者,而是参谋和朋友。
3.重“名”与重“利”
中国人重“名”轻“利”,“名”即名分、声望、名誉,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重理论轻实践,这是宗法制度下的产物。这种观念长期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行为,求功名“,学而优则仕”,在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官本位思想,重官轻民,重权利轻义务等观念仍影响至今。中国式家庭教育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能否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因此,许多家长不断地用“书山 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而不厌”、“学贵有恒”、“寒门出贵子”,甚至用“头悬梁、锥刺骨”等传统格言,教育自己的子女好好学习,以便将来出人头地。特别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生活之困苦,读书之艰辛,学习之刻苦,比比皆是。
美国人则重“利”,重视物质利益,追求效率和效益。这与其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早期的北美移民正是通过自己的个人奋斗,开拓进取,克服环境与恶劣的条件获得生存,聚敛起财富。因此在他们的生活中,追求物质利益,追求最大的效益、效率,个人价值的最大实现。因此,美国家庭强调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因,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学习的内在潜能,任何正常人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二、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的差异
传统的中国教育强调仁爱与服从,而美国家庭则注重公正与自由。中国家长通常喜欢“塑造”孩子,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发展,他们往往用自己的理性来干涉孩子的自然
发展。因此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美国家庭则更重视孩子的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概括起来,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的差异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中美家庭教育的教育观念不同
在我国,父母是家中的权威,家长将自己的知识、经验等强加给儿童,而不考虑儿童是否理解,要求儿童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而不是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去做等。“儿童是需要教的”,这几乎成为我们基本的育儿观念。而在中国文化中,“教”的含义又常常等同于“告诉”、“教导”、“指示”等。中国家长一方 面忽视儿童的接受和理解,另一方面又把“教”孩子看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为使孩子学习好,能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活都不让孩子干。中国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很高,古往今来,应试教育一直深深地桎梏着中国家长们的思想,导致家长们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与能否考取高等学府视为孩子成材的唯一标准,当孩子出生以后就以天才的标准来要求、教育孩子。[4]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很少考虑,有的甚至不考虑。中国父母喜欢对儿童作横向比较,拿自己的孩子和他人比,比聪明,比成绩等,从中获得某种满足和验证。常常在孩子面前夸奖别的孩子,以其他孩子作为榜样。一般批评多于奖励。
在美国,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属于自己,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成人要接受、理解并尊重他们,这是教育的前提。这种对儿童世界的发现和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实质上根植于美国的个人主义文化传统之中,即尊重个人,尊重他人(包括儿童)。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平等关系重于权威关系。自主式教育是美国家庭教育的主导思想,它是建立在对儿童的的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给孩子提供充分自由的发展机会,让他们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美国人对孩子鼓励多于保护,引导多于灌输。父母对孩子做的教育一是让孩子懂得自身的价值;二是让孩子懂得必须自己管理自己;三是教给孩子足够的性知识,让孩子在他们身体变化时感到轻松自在;四是帮助孩子接受一整套他们赖以立身处世的牢固的社会准则。美国父母非常注重儿童自身的纵向发展,很少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对孩子的鼓励奖赏多于处罚。“你真棒”是美国家长常用来鼓励儿童的一句话。因此美国儿童比中国儿童有更强的自信心。2.中美家庭教育的培养方式不同
由于中美家庭中的育儿观不同,使两国在孩子的培养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差异。中国家庭对孩子过分地保护,造成孩子对父母的依赖,使孩子怀疑或失去对自我价值和能力的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国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大包大揽;在生活习惯上过于放任,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不少小学生拥有手机、数码照相机、MP3等高档消费品,这些都助长了孩子追求奢华浪费、互相攀比的不良习惯;在对待孩子的学习上过于严厉,孩子除了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外,有些家长还进一步“加码”,把课堂延伸到家庭,课外布置作业、聘请家庭教师,让孩子参加特长班和提高班等,使孩子坠入学海的“地狱”。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已成为中学生心理压力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家长更重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父母除了照管孩子的安全,其他生活上的事,如游玩、玩具和学习都让孩子自己选择。让孩子自己收拾整理房间,布置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天地,父母决不替孩子包办,顶多在一旁提醒参谋;[5]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美国的父母不会把孩子的事情全部包下来,反而孩子还必须承担一些家务劳动。美国中小学生兼任报童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修养,美国人在家里,在社区都讲礼貌,家庭成员之间,哪怕是父母对年幼的孩子,都经常说礼貌用语,孩子也个个讲礼貌,肯于帮助别人,特别尊重老人和残疾人,人们还普遍自觉地遵守公共秩序,无论是乘坐地铁,到商场购物,甚至上公共厕所,都自觉排队;培养孩子进行创造性思维,美国的孩子大多有自己的房间,在自己的房间里可以随意地想象,进行创造性活动。父母也积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孩子手、脑并用,以培养其实际 操作能力。
3.中美家庭教育的培养结果不同
由于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不同,其教育结果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由于中国家长包揽一切,孩子形成了习惯性的,依赖性的思维定势,不会自己做决定,遇事等待观望,缺乏兴趣,不敢尝试,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差,更谈不上独到的见解和创意,对社会对人的认识严重缺乏。缺乏自主意识,依赖性强,做事被动胆怯,缺乏对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不懂得人际交往的技巧,人际关系差,怕苦怕累,只要求别人照顾,却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在家不懂得尊敬自己的长辈,在外缺乏社会责任。
美国孩子从小就表现出很强的自立能力,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孩子都靠自己挣钱来读书,有的人把钱赚够了才进学校读书,也有人一边打工,一边读书,孩子们认为,长这么大还伸手向父母要钱很不光彩,会被人家瞧不起,让人觉得无能,所以必须工作,才能做到经济上独立。美国的孩子还对社会表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由于从小艰苦磨炼,他们更能吃苦,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遇事镇定沉着,积极乐观,求知欲强,敢尝试,能吃苦,肯动脑,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这些素质和技能,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美国家庭教育模式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通过中美两国家庭教育比较,目的是想找出我国家庭教育在哪些方面落后,美国家庭教育有哪些先进思想,从而借鉴其先进做法,使我国的家庭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从比较中看到,美国家庭教育理念对我国的家庭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1.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培养孩子各种良好习惯的动力基础,更是人格的核心。一个充满自信心的孩子,处世乐观进取,做事主动积极,勇于尝试,乐于面对挑战。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前提是家长把孩子从小就当作一个独立个体平等地看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只有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长大才能在无限的人间实现飞跃。在家庭里,应当让孩子感觉到具有和父母平等的人格和地位,可以随时与父母进行对话、交流、讨论甚至争辩。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人“生而平等”的人格感,能够在活动、游戏、讨论、实践等各个环节中学会自己动手、动脑分析解决问题,使之能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2.培养孩子亲历实践和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听一场交响乐,让孩子体验协调之美,感悟合作之重要;也可以带孩子到农村去参加田间劳动,让孩子体验泥土的芬芳,感悟劳动是内心幸福与快乐的源泉;可以带孩子去观察拾荒部落一天的生活,让孩子去体验人世间生活方式的多种多样,感悟拾荒者的幸福与忧伤;也可以带孩子到特殊教育学校去观察特殊儿童一天的生活,让孩子体验人世间生命形式的多样性,感悟我们习以为常的健康其实已经多么地不平常。你可以带他到城市,领他到乡村;你可以陪他们爬高山,伴他走平原;你也可以和他一起走过老街古巷。总之要让我们的孩子真正感悟生活,领略大自然,多给他们与他人交流的时间。
3.变目标单一型教育为综合型素质教育
我国许多家长把教育的目标简单地定位于智力教育,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在进行智力教育时,多数家长把智力教育等同于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以智力教育为中心,融孩子的身体素 质、心理素质、人品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为一体的,全面的,综合性的教育。另外,对孩子进行知识教育也不应该只是教孩子学习文化知识。智力发展有赖于知识数量的增加,教给青少年一些文化知识是必要的。但是,知识数量的增加并不一定能带来智力的发展。智力是人们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所表现的智慧,甚至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实践能力等要素。这些智能要素彼此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它们常作为统一的整体来发挥作用。因此科学的智力教育应该是围绕诸智能因素进行的全面的综合性的培养。
4.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
美国家长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家长的最大启迪,就是应学会真正地尊重自己的孩子,自由发展儿童的个性和创造力。现在,不重视子女教育的家长少了,但不懂得正确的教子方法、不会教育子女的家长却大有人在。要彻底根治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这些“病理现象”,就必须切实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因为家长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虽然家长素质并不能完全代表构建良好的创新文化,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对于激励和培育创新思维、造就创新人才、做出创新成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