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舆论监督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时间:2019-05-15 04:5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新闻舆论监督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新闻舆论监督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篇:论新闻舆论监督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论新闻舆论监督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创新。在人民日报考察工作时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新闻媒体要起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更好地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可见,要有效地推进廉政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和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尤为重要。

一、当前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认识及观念方面的偏差。新闻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通过书刊、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渠道,从善治的角度对政府和社会机构以及个人的言行进行道义上的审视、评价和督促。对社会不良现象进行批评和指责。当前。一些社会公共权力部门及公职人员片面认识新闻媒体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只盼着新闻媒体给予锦上添花,把新闻舆论当成昭显自己政绩的工具。所以,对新闻采访,如果是搞正面的宣传,他们很支持,如果是批评报道就不予支持,有的甚至还设置障碍。认为只要曝光,就是给他们的工作添了麻烦。给政绩抹了黑,即使事实基本准确。被批评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也以种种借口施加压力。这种观念不改变,舆论监督就会障碍重重。

反腐倡廉的力度不足。我国媒体一向比较重视对腐败的报道,许多媒体都将反腐报道列为重要新闻。但反腐倡廉舆论监督的力度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仍有很大的距离。为什么媒体还受到监督不力的指责呢?只要仔细看一下反腐新闻就可知道,这些见诸媒体的反腐报道,从被揭露的犯罪嫌疑人来说,只限于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已经被双规或立案的;二是正在被诉讼和庭审的;三是已被审判和结案的。对于那些开始萌芽的、正在发生的腐败,在未经有关上级领导的允诺下,媒体的监督或报道往往受到种种限制,也就是说事后监督多,事前监督少。因此,加大反腐倡廉舆论监督的力度任重而道远。

缺乏完备的法律保障。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虽然我国《宪法》、《民法》等法律对包括广大新闻工作者在内的公民权利作了全面的、明确的规定,但是我国至今没有出台《新闻法》,这样新闻工作的具体权限没有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报道权及其他有关权利,也没有系统的法律规范。由于具体法规不健全,以至于常见的新闻媒体在进行正常的采访业务时。往往要承受多方面的压力和阻力。新闻记者甚至还可能面临野蛮的暴力,连基本的人身安全都无法保障。

二、新闻舆论监督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营造氛围。新闻舆论监督具有宣传教育作用,营造使官员不想腐败的廉洁从政的社会氛围。廉政文化依赖着环境氛围的孵化和铺垫。当前。不少官员置党纪国法于不顾,走上腐败犯罪的不归路,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我国社会文化中的一些腐败成分是滋生腐败的深层次因素。诸如“笑贫不笑贪”、“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好的不香,坏的不臭”等流行程度不同的腐败文化,是导致官员们放弃廉政观念、开始腐败行为的发酵剂或催化剂。要遏制或消除腐败这种恶俗文化。不能仅靠法治。还必须用优秀的廉政文化去取代消极颓废的、愚昧落后的、阻碍社会前进的腐朽文化。以正压邪,激浊扬清。新闻宣传的根本任务就是“以正确的舆论教育人”。通过新闻媒体多种形式的宣传报道,大力宣传党中央反腐倡廉的路线方针和决策部署,宣传反腐倡廉工作的新进展、新经验、新成效,大张旗鼓地宣传勤政廉政的先进典型,营造“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得廉洁从政的官员,受到社会足够的褒扬,获得自身良好声望的正面激励,从而坚定其廉政观念与廉政行为,产生不想腐败的自律行为。威慑遏制。新闻舆论监督施加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具有使官员不敢腐败的威慑遏制作用。

建设廉政文化要构筑官员不敢腐败的制约机制,除建立刚性的惩罚机制外。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机制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这是因为隐藏在阴暗角落的腐败现象是最怕曝光的,一旦被及时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就会受到全社会的鄙夷、挟击和鞭挞,也可使犯罪者苦心经营的“关系网”、“保护层”顷刻之间土崩瓦解。新闻舆论监督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它能够迅速将人们的注意力聚焦,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促使司法机关秉公办事,对腐败分子及时依法严惩。“不怕你通报,就怕你见报”,就是人们对舆论监督作用的一种形容。从廉政文化建设角度看。新闻舆论监督就是一种能使人们受到惩罚的有效的外在机制。它通过持续性的新闻传播,广大群众的投诉和问题的揭露。加大了舆论的震慑力。减少了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增大了他们的犯罪成本,使他们身败名裂。并借助这种传播所释放出的强大的舆论力量,对腐败官员产生政治、伦理、人格形象上的压力和震慑。使他们遭受巨大的精神折磨和心灵痛苦。所谓“众口铄金,积销毁骨”,就表明了舆论监督所具有的巨大威力。因此,新闻舆论监督可以很大程度地威慑腐败分子,遏制犯罪行为的继续。

监督制约。新闻舆论监督具有独特的监督作用。形成官员不能腐败的制约机制。腐败之所以不断滋生。重要原因就在于对公共权力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制约。因此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建立和完善廉洁用权的监督制约机制。而新闻舆论监督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新闻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独特的监督形式,有着自身的特点。一是公开性。新闻舆论监督是面向社会公众的。它的监督是通过公开报道、公开讨论表现出来的,它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整个社会的正义、良知和公理,将各种丑恶现象、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徇私舞弊、腐化堕落暴露于阳光之下。使之无藏身之地。二是广泛性。新闻舆论监督在监督对象、监督影响、监督内容等方面具有广泛性。三是及时性。新闻舆论能以敏锐的嗅觉及时发现腐败问题。并以最快的速度对腐败行为进行披露。产生社会反响。通过新闻舆论监督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推动力。来进一步提高对领导干部实施监督和接受监督的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让腐败者付出沉痛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代价,形成震慑力,促进领导干部廉洁用权。

三、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建立和完善党委和政府领导的工作指导体系。新闻单位开展舆论监督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需要。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新闻工作的客观要求。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充分认识开展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思想认识上扫除阻碍舆论监督的各种障碍,关心和支持新闻单位开展舆论监督工作。把舆论监督作为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的渠道和途径,作为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和行使民主权利的一种手段。以此推动新闻舆论工作的正常开展。建立和完善以法律为主要内容的工作保障体系。为了保障和规范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使新闻工作者积极又比较安全地进行广泛的舆论监督。就必须尽早制定一部对新闻记者的知情权、采访权、发表权等权利及相应的义务等内容作出详细和系统规定的专门新闻法。使舆论监督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建立和完善内部自律监控的管理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媒体的舆论监督存在受利益制约和驱动的倾向。有的将舆论监督变成生财之道,放弃原则谋取私利;有的将舆论监督作为维护地方或局部利益的手段。损害了舆论监督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有的为刺激产品销售或扩大某些影响,一味追求轰动效应,急功近利,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新闻媒体要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必须在内部建立自律监控的管理机制。才能推动舆论监督工作健康发展。首先是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通过学习、教育、培训、纪律约束等措施,培养媒体从业人员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倍加珍视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神圣权利,不断规范自身行为。在报道中不得诋毁社会主义制度。不得有悖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得损害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其次是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在坚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下,讲求适量、适度、适时的报道艺术,把握好监督的时机,运用好监督的形式,进一步提高监督水平,增强监督的效果。再者是健全媒体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管理。

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对舆论监督方面成绩突出的记者编辑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打着舆论监督旗号接受有偿新闻和接受贿赂搞“有偿不闻”的,要严肃处理。在舆论监督中如果出现偏差和失误,要勇于承认错误,公开道歉,挽回影响,切实维护舆论监督的声誉。

第二篇:论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与发展

论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与发展

黎川县委党校 黄少华

【内容提要】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反腐败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遏制和惩治腐败,但是腐败之风仍然在蔓延,剖析其深层次原因就是文化问题。加强预防腐败工作,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作为党风廉政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廉政文化建设,在预防腐败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对如何运用科学的文化理念指导廉政文化建设,同时结合我县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分析了当前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就今后如何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 廉政文化 作用 发展

改革开放30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也开始滋生蔓延,廉政文化建设便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2005年,党中央正式下发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下简称《实施纲要》),这标志着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实施纲要》特别强调要“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并进一步强调:“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作监控机制。”这充分说明,在新时期、新阶段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并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反腐败斗争治本抓源的有力抓手和有效载体。

一、廉政文化的含义、历史渊源及形成发展

(一)廉政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单纯的“文化”一词,源于古拉丁语,本义是指耕耘栽培,蕴涵着古人对天地的崇敬。中国的“文化”最早见于《易经》,“关乎天文,以参时变,关乎人文,以化天象”,是说以文以德来转化天下。《辞海》对文化的解释:广义上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即人类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

“廉政文化”从属于“文化”概念,包括“廉政”和“文化”两个部分,是一种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特殊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廉政建设需要以文化为载体,文化建设应包括廉政内容,廉政与文化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十分丰富,既包括政治文化、社会文化,又包含了制度文化、组织文化。廉政文化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主题围绕廉政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廉政文化与党风廉政建设联系密切,对党风廉政建设作用巨大。

(二)历史渊源及形成发展

浩翰的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流淌着深厚廉政文化的基础。这对廉政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廉政属于伦理学范畴。“廉”这一道德修养在传统伦理科目如礼、仁、忠、义、孝中极受褒扬。法家则把廉与政治结合起来,认为廉是治国纲领四维之一,把礼义廉耻作为立国的四大纲要,制定了“廉不蔽恶”的原则。“廉” 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和治国思想,可以上溯到西周初年,《周礼·天官冢宰》曰:“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洁,六曰廉辩。”小宰是西周天官的属官,它的重要职能是评判官府的“善、能、敬、正、洁、辩”六件事,以廉为本考察官吏的政绩称“六廉”。此后,两千多年的封 建社会都把廉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经过历代的传承发展,逐渐构成了丰富多样的中国廉政文化体系。

马列主义把廉政作为政治学来研究,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在继承的同时,与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良传统。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党和国家四代领导人讲话中的应有之义。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提倡要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新文化”。邓小平同志指出,当前“一些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理论、思想、文化领域……所以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要做四有干部,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进一步加大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必须继续在加强教育上下功夫,使领导干部自觉拒腐防变,带头廉洁自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形式,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所有这些论述,不仅充分说明了作为一种先进文化的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且成为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为广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三)我国廉政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廉政文化作为一种新的努力方向,其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更新,效果进一步彰显。

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廉政文化 理论框架。这些理论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提倡廉洁从政,坚决反对腐败,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依据和根本出发点;实施民主监督和从严治党是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提倡发扬艰苦奋斗、克已奉公的优良传统是加强党员修养、预防腐败的重要思想教育措施。廉政文化宣传大格局也进一步形成。社会对廉政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广大公职人员的廉政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廉政文化在惩防体系中的作用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廉政文化萌生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中,并在其中获得生命力,同时也会积极作用于廉政建设的始终。

第一,廉政文化在精神思想观念上具有潜移默化功能和辐射功能,它赞扬什么,批评什么都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它可以让人民群众在获取各种信息的过程中自觉地接受文化的熏陶,从而使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带有明显的倾向,监督各级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

第二,廉政文化对腐朽文化具有批判作用,廉政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还是一种尺度,一种价值观。一个社会的廉政氛围浓厚不浓厚,是衡量这个社会是否健全的一个标志。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至今对我们仍有借鉴作用。廉政文化是腐朽文化的对立面,它对官本位意识、贪图享乐、极端个人主义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予以直接的批判,给腐败行为造成舆论和社会心理压力。

第三、廉政文化对人的教育行为有规范作用

制度是构建惩防体系的关键,它具有硬性控制的特点。廉政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具有软性控制的作用,加强廉政建设可以使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政治文化和社会道德得到纯洁,道德行为得到约束。

第四、廉政文化具有舆论监督作用

舆论监督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腐败分子最怕公众和社会舆论,随着廉政文化的传播,人民群众廉政文化知识的丰富,监督意识 的增强,从而减少滋生腐败的土壤,给腐败分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能及时监督党和政府的反腐倡廉工作。

三、黎川县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在反腐倡廉建设中,黎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特别是近年来,我县在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中,围绕“用清廉党风、务实政风带出淳朴民风”的总体要求,结合县情,找准切入点,不断深化廉政文化建设,在推进特色廉政文化建设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建设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不断增强廉政文化感染力。

黎川属革命老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维埃闽赣省政府就设在黎川县的湖坊乡,第五次反“围剿”中,著名的洵口战役、团村战役也就发生在黎川境内。依托黎川特有的红色资源,黎川县以苏维埃闽赣省旧址、洵口战役、团村战役等为主体建立了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到苏维埃闽赣省旧址、革命烈士公园、县看守所等廉政教育基地接受教育,通过以案说法等形式,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明显增强;全面推进廉政文化“五进”活动,开展廉政文化进景区活动,组织协调责任单位加快“红色”——湖坊乡苏维埃闽赣省旧址、“古色”——华山场船形古屋、“绿色”——岩泉国家森林公园、“蓝色”——日峰张家界库区等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文化浸透到每个角落,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出积极健康、昂扬向上、风清气正的廉政文化氛围。

(二)协调各方力量,创作廉政文化作品,不断增强廉政文化吸引力。在推进全县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该县广泛发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舆论氛围。县电视台每周播放反腐倡廉专题片,政府网和《新黎川》开辟廉政文化建设专栏,县纪委联系电信、移动、联通向每位党员领导干部发送廉政短信,县文广局编写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节目,利用广播网络,专项报道廉政文化建设情况,做到了电视中有图像、报纸杂志上有 内容、手机里有短信、广播里有声音,使廉政思想、廉政意识深入民心,营造了廉政建设的浓厚文化氛围,形成“人人思廉,全民助廉”的廉政建设新格局。

(三)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开展廉政文化活动,不断增强廉政文化感召力。一是唱廉歌。县教育局、文广局创作廉政歌曲,组织学校传唱,使正气歌在全县广为流传;

二是读廉报。在机关、学校、社区、农村建立“廉政书角”,张贴廉政报刊,积极引导党员干部读廉政书籍、思廉政课题、谈廉政体会,营造了廉政文化氛围;

三是绘廉画。组织书法、绘画爱好者创作“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为主题的字画、剪纸廉政作品,在社区“廉政文化宣传长廊”内进行展览,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受到清正廉洁风气的感染和熏陶;

四是送廉戏。县委宣传部和县文广局通过组织 “清风伴我行”等廉政文艺节目在各行政村、社区巡回演出,给当地带来一股清新的文化风气;

五是上廉课。县委党校作为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每年的科级干部培训班上都要安排一堂“以案说纪”廉政课,并要求每名党员干部联系自身和工作实际,撰写学习体会。各基层党校利用电化教育手段,组织干部集中收看《蜕变》、《忏悔》等警示教育片,定期对领导干部进行警示教育;

六是评廉人。县妇联将“争当廉内助”与“创建文明户”、“平安家庭”、“评选三八红旗手”、“好婆婆、好媳妇”等活动结合起来,通过举办科级干部配偶培训班、签定廉洁从政家庭助廉承诺书、评选“廉内助”等活动,把好了“廉洁门”,引导广大家庭移风易俗追求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使全县呈现出了“廉政进家庭、争当廉内助”可喜局面。

(四)创新载体,不断增强廉政文化辐射力。

一是编发《读文思廉》廉政刊物。精选收集、编辑不同内容案例,编制成宣传教育资料,寄发到全县各乡(镇、场、企业集团)、县工业园区、县委各部门、县直各单位、各人民团体和县级领导干部手中。现已编发14期廉政教育资料1800多份,这些资料已成为科级以上干部每月一次的“精神食粮”。

二是廉政教育入家庭。每逢重大节日,给每位科级干部家属寄发廉政贺卡、廉政短信、廉洁自律学习手册等“廉政文化套餐”,及时提醒他们自觉挡住金钱诱惑,筑牢家庭的“防腐堤坝”。

三是组建“廉政文化宣讲团”。从县老年体协、老干部活动中心邀请了一批实践经验较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老同志,成立了“廉政文化宣讲团”。不定期到机关、社区、学校、农村进行廉政文化专题宣讲。

四是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调研活动。县纪委组织廉政文化宣传员深入机关、社区、校园、农村进行调研,撰写理论文章,不断总结、挖掘、创新廉政文化,使广大党员干部更多、更直接地接触、了解、感受廉政文化,进一步扩大了廉政文化的覆盖面。

四、当前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总体来看,各地、各单位在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带有一定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

(一)廉政文化的渗透力不够。由于宣传教育的力度工作还不够,人们对廉政文化的理解并不全面。人们简单地把廉政文化与民俗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文化等同看待,在具体的实践中又把廉政文化与宣传、教育、科普、文体等活动分割开来,没有把廉政文化渗透到各种具体的文化活动中,使人们对廉政文化抱着可有可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等心态,致使在廉政文化活动中存在民群的参与度和认可度不高的现象。

(二)廉政文化的针对性不强。在具体的实践中,一些地方廉政文化活动的开展往往流于一种形式,过分注重轰动效应,而忽视了廉政文化活动之根本目的是教育我们的领导干部。如一些廉政文艺汇演,规模搞得很大,氛围搞得很浓,但往往是普通干部和群众参加的多,真正的领导干部参与的少(即使参加也是走走过场),根本达不到领导干部受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三)廉政文化建设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按惩防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抓党员干部队伍的廉政文化建设是全党的“共同事业”,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齐抓共管。而实际上,经常是纪委监察部门一家在“单打独斗”。廉政文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如经费的经常性和制度性拨款,往往会因为主管领导的位置和注意力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由于廉政文化建设在资金保障等方面缺少法治方面强有力的刚性支持,使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制约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展,往往造成了区域间廉政文化建设水平的参差不齐。

五、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和途径

廉政文化作为政治文化,就是为人民民主专政服务的,换而言之,就是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服务的,其任务就是要有效遏制腐败文化的滋生和蔓延,让廉洁的思想、廉政的理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从而在全社会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氛围。因此,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急功近利,它需要润物无声,需要长期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各地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真正围绕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潜心研究,加强领导,真抓实干,为廉政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智力支持和物质保障。

(一)要深化认识,进一步改进廉政文化传播的方式方法

廉政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和发展,它符合反腐倡廉建设从根本抓起的发展方向。各级党委、政府、纪检监察机关和宣传部门应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高度,充分认识廉政文化建设对促进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在廉政文化的传播上,应尽量做到“内容要深,载体要新,形式要活,效果要实”,要做到既雅俗共赏又情趣健康,既讴歌榜样又鞭打丑恶,既要体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性,又要表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群众性,既有群众积极参与的广度,又要突出领导干部受教育的深度,要与道德文化建设相结合,与法治文化建设相融合,要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简而言之,就是要使廉政文化成为全党全社会都乐于接受的一种文化,让廉政文化犹如阳光一样普照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让廉政的思想、廉洁的品德成为公民都可以遵从的一种行为规范,使廉政文化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要创新机制,建立健全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从运行的机制来讲,要从根本上改变“纪检监察部门抓廉政文化单打独斗”的局面,就要充分发挥“大宣教”的优势作用,建立健全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要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实践者和传播者,率先垂范,真抓实干;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协调。宣传、文化、广电、报社、党校、教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互相推动,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联动效应,整合廉政文化资源,形成全党全社会抓廉政文化建设的合力。

从加大投入上来讲,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要按照党的十七大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要把廉政文化纳入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范畴,努力推进廉政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要把廉政文化产品作为社会公共产品来推进和建设,要纳入整体文化项目工程的“盘子”,各级财政预算也要把廉政文化创建活动经费纳入其中,要在经费投 9 入上有切实可行的制度保证,要切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努力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水平。

(三)要有法可依,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法律保证

从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阶段来看,我们正处在“制度反腐”的阶段,但就发展趋势来讲,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依法治腐”,这是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所以,从国家而言,就是要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法制进程,力争早日出台有关反腐败的法律,如反腐败法、财产申报法等,只有这样廉政文化建设也才能纳入法制建设的轨道,廉政文化建设也才能在资金投入、人员保证、机制创新等上有真正的法律依据和保证,廉政文化才会真正成为全社会的主流和主体文化,“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也才能真正形成。

第三篇:廉政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廉政文化建设在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郑州市园林局 郭书君

【摘要】:廉政文化建设,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中引入廉政文化建设机制,既能丰富党风廉政建设的内涵,又能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利观和政绩观,提高执政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在促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廉政文化 反腐倡廉建设 廉政文化建设 党风廉政建设

引言 廉政文化建设是中共十七大对执政党切实改进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提出的新命题,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执政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各地廉政文化建设蓬勃兴起,成为反腐倡廉工作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有多高,行动的力度就有多大。深刻认识廉政文化建设,以及廉政文化建设在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一)中国的廉政文化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特别是在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史

中,廉政文化也从官吏的管理中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逐步演变为在哲学指导下的,由伦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学艺术等众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在中国古代,廉政是伦理道德学的主要内容。传统的伦理道德学有诸多课目:礼、义、仁、廉、孝等,其中“廉”这一道德修养极受褒扬。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义利之辨”,法家把“廉”与政治结合起来考察,把礼义廉耻作为立国的四大纲要。在以廉政思想为内核的廉政文化发展过程中,我国历史上产生了大量的廉论,官府探索和尝试了不少廉行,涌现了许多廉吏,产生了许多廉事、廉诗、廉文、廉对、廉谣、廉谚、廉戏、廉政格言警句等等,这些事象汇集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国古代廉政文化。

马列主义把廉政作为政治学来研究,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对廉洁政府作了系统的论述。恩格斯则在《为马克思所著的〈法兰西内战〉所写的1891年单行本导言》中,论述了反对贪污腐化及其对官吏的监督。列宁在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础上,对如何反对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等问题进行了探索。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列主义,同时又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形成了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新命题。

(二)廉政文化建设

廉政文化建设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政文化建设由廉政文化理论研究、廉政文艺创作、廉政文化活动三个部分组成。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的廉政文化建设,具有文化性、主题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廉政文化是“廉政”特殊性与“文化”普遍性的有机统一,是廉政内容与文化形式的完美结合。因此,廉政文化建设既要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要遵循党风廉政文化建设的对象和规律;还要关注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通过廉政文化建设,使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守住道德底线,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从全局上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的重要措施。预防腐败,首先要抓“制度反腐”,制度带有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同时也要抓“文化腐败”,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可能更广泛、更持久。从更大意义上说,党风廉政建设也是先进文化建设,反腐败斗争就是用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斗争。反之,如果不注重廉政文化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就会因为缺乏先进文化的支撑,而失去应有的积极作用和效果。

其次,从实践上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解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薄弱环节的重要途径。现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存在的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是教育工作不扎实,有的流于形式。从深层次分析,廉政文化建设的薄弱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廉政教育内涵,提高教育效果。

二、廉政文建设在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机关廉政文化建设,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培养优良的党风政风为目标,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对象,通过充分整合廉政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不断优化廉洁从政环境,使机关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进一步确立廉洁、高效、公道、正派的机关作风,为加强机关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概括地说,廉政文化建设在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中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一)导向作用。廉政文化的先进性决定了它在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导向作用。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有机组织部分,它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灵魂”的廉政文化;它是为适应当前和今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反腐倡廉能力建设的廉政文化。其导向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就党风廉政建设的客体——反腐倡廉的体制机制

制度而言,廉政文化建设,特别是廉政理论研究,既服务于党风廉政建设,又对党风廉政建设有推动作用。廉政文化建设在对表现形式和方法的探索、研究中,无疑也对党风廉政建设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其成果,无疑对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导向性的作用。

二是就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各级党员干部而言,廉政文化对其又有引导、规劝、告诫和警示作用。法规宣传活动、廉政教育活动、典型案例剖析及文艺活动,都紧紧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党员干部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进而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

(二)教育作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抓好对党员干部党的基本理论、理想信念、从政道德、优良传统、党纪政纪、法律法规和作风教育,以及领导干部的权力观和政绩观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廉政文化素养,可以促使党员干部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三)凝聚作用。党风廉政建设明确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列入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检验标准。而这一体制的落实仍需借助廉政文化作用的发挥,廉政文化建设

作用发挥好了,党反腐倡廉的指导思想、方针和政策、举措与成效、信心和决心,才能被广大党员干部了解,认识才会统一,信任才会增强,齐抓共管的局面才会形成,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舆论氛围才会浓厚,反腐倡廉的合力才会整合,并发挥有效的作用。

(四)监督作用。遵照《党内监督条例》规定,新闻舆论本身具有监督职责,作为新闻舆论范畴的廉政文化,自然就承担着重要的监督职责。一是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进行监督;二是对党员领导干部严格执行廉洁从政若干规定和正确行使权力情况的监督;三是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组织协调职责,协助党委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情况进行监督。

三、创新思维,多种形式推进机关廉政文化建设

(一)加强反腐倡廉教育。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体要求,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范,有重点分阶段地对党员干部开展教育,要注重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教育对象层次性,对不同部门和不同层次的干部,各有侧重,有所区别,坚持以科级以上干部为重点,分类分层次开展教育。在教育方法上,要注重多样性,充分利用本部门的行业报刊、宣传橱窗、电教设施、局域网等宣传阵地,采取中心组学习、组织生活会、讲廉政党课、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形式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动。

(二)丰富廉政文化活动形式。机关党组织以读廉政书、看廉政片、听廉政课、写廉政文、做廉政人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一是开展示范倡廉活动。通过组织英模报告会、收看廉政教育片等形式加强示范教育,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和引导作用;二是开展警示省廉活动。通过组织党员干部收看警示教育片、参观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基地,听取职务犯罪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三是开展读书思廉活动。单位机关党委和纪委可以有计划地向机关党员干部推荐廉政教育课本,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阅读、交流心得和撰写廉政论文,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四是开展文艺促廉活动。以反腐倡廉为主题,开展书画展、摄影展、文艺汇演、歌咏比赛、格言征集等活动,通过艺术形式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

(三)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机关各级党组织、纪检组织要坚持把廉政文化的柔性约束力和规章制度的刚性约束力相结合,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机关特点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达到用制度促廉政的目的。要坚持和完善反腐倡廉理论学习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坚持“四会一课”廉政教育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员干部廉洁从政道德规范。用制度机制保证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廉政勤政,做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表率。

(四)整合机关廉政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机关宣传教育

资源优势。要推行反腐倡廉电化教育,利用机关门户网,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网页,设置“廉政之窗”、“廉文荐读”等专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积极创建新廉政文化活动阵地,通过设置党务和政务公开栏、廉政文化宣传栏、廉政书架等,有计划、有步骤抓好机关廉政文化阵地建设。通过举办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研讨会和廉政文化论坛等形式,及时总结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新鲜经验和作法,积极进行理论创新,提高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整体水平。

总之,廉政文化建设在促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中引入廉政文化建设机制,既能丰富党风廉政建设的内涵,又能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利观和政绩观,提高执政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廉政舆论氛围,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第四篇:论网络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

论网络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随着网络媒体的发达,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逐渐增多,位置日益突显,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得信息和发表言论的一个重要渠道,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一条开展舆论监督的便捷通道。尤其是在舆论形成过程中,网络媒体具有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使得各种信息和观点能够自由地在网络空间得到传播,突破了空间限制,也更容易在较大范围内产生强大的舆论压力。但是网络舆论监督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舆论监督赢得一片叫好声的同时,网络舆论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法律缺失、政府管理引导不力、信息失真等问题不断呈现。对网络舆论监督,应该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不断地进行规范和正确引导,建立起有利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制度与途径,使“互联网”成为实现政治民主、建设政治文明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最佳手段。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展网络舆论监督,防范和应对网络舆论负面影响,需要具有正确的网络舆论态度和完善的网络管理机制。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作用

舆论监督是当前我国主要的公共权力监督形式之一。广义的舆论监督是指公民享有的对社会公共权力、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公众在获知真相的前提下,通过正当的渠道和传播媒介,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以表达舆论、影响公共决策、对公共行为进行监督。狭义的舆论监督是指新闻舆论监督。公民依法享有运用新闻传媒充分发表意见、建议和呼吁、表达自己意志的权利和自由;享有对国家、社会事务以及公众人物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

这种监督方式不同于行政、司法的监督,也不同于党纪的监督,它没有法律和纪律的强制力,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它的独特功能主要表现在揭露功能和督促功能上,是通过对事实真相地揭露,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民意压力,来发挥其监督作用的。舆论监督的形成和发起没有固定的程序和模式,公众以公开的、自然形成的集合意见的形态,对监督对象进行察看和督促。

一、网络的发展对我国舆论监督的影响

(一)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优势

自1986年,我国开始与国外合作发展自己的互联网技术以来,网络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时至今日,互联网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第四代媒体。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8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2月,中国网民人数已增至2.1亿人,略低于美国的2.15亿居世界第二位;在网民的网络应用中即时通信、新闻评论、BBS跟帖和撰写博客是网民日常传播和发表舆论信息的主要途径,其中网络新闻观看率仅次于网络音乐和即时通信处在第三位;在2.1亿网民中网络新闻的受众群体已有1.5亿;有65.7%的网民表示在网上发过帖子或上传过内容;半年内更新过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比例为23.5%,规模达到4935万。

以上数据表明,网络已深深的影响到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普通百姓可以方便地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发表观点,也更方便了不同地区的人们相互交流和联系。同时,该报告还说,阅读网络新闻、更新博客、访问政府网站和网上发帖的网民之间关系密切,这一部分网民对政治相对比较关心,在互联网上比较活跃。不论是国内重大事件,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甚至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甚至公众人物都无法忽视的地步。由此可见,随着网民人数的大量增加,互联网以其独特的信息传播优势,必然在舆论监督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特点

互联网将各个地方的越来越多的民众快速的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张强有力的舆论监督网,用实际效力向人们展示了其越来越强大的监督力量。

近几年各地发生的地区性事件都不同程度地打上了网络的烙印。大量的事实已经凸显了网络在公共舆论监督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相对于传统传媒的独特优势,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实时性和公开性。网络信息传播克服了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具有开放性、实时性等特点,通过网络,公众可以足不出户,在最短的时间内就了解到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新闻。这种特点在提高信息传播速度的同时,也增加了信息的公开性,在政府行政方面大大提高了公共权力行使的透明度和民众监督力度。

例如:周正龙虎照事件。在虎照事件中,有所谓四大“打虎英雄”的说法,即中国科学院植物学家傅德志(他的打虎博客访问量已近607万),第一个发现虎照出自华南虎年画的网友“小鱼啵啵啵”,人民日报评论员卢新宁(连发三篇质疑虎照的评论),制作“新闻调查”《华南虎事件》的央视主持人柴静。还有人提名陕西籍歌手慕容萱(创作《劝降周老虎》等流行歌曲),网友“智取慰虎山”(狂

刷和转帖打虎文章)。对虎照形成巨大压力的媒体,除了传统媒体,还有摄影发烧友网站“色影无忌”、陕西华商网的华南虎论坛等。有意思的是,挺虎派官员关克也借助互联网顽强抵抗,他的博访问量332万。[1]

其次,网络具有强大的聚合力。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互联网为民众提供了一个个相互交流,自由发表个人观点的虚拟社区,犹如现实中的俱乐部、聊天室等场所,用共同的兴趣爱好、信息关注点等将各地的民众汇集到一起,通过共同交流观点,能够在短时间内最大范围的凝聚起多数民众,为进一步形成强大的舆论创造基本条件。

第三,网络具有交互性和强大的信息整合功能。从广大参与者角度来讲,网上发表言论的最大特点在于其自由度,开放的网络平台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大胆地发表看法,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实时相互交流;同时,这种交流形式使相互间身距千里的民众有种面对面、身临其境的感觉,真正做到“众声喧哗”。对于公共权力的行使者来说,整个交流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论战,进而达至信息整合的过程。通过这种信息的整合、反馈,决策者可以更为迅速直观的掌握大众民意,进而影响到公共决策。

例如:上海“钓鱼执法”案。9月8日,职业经理人张军“被钓”,12日以“公子羿”ID在天涯社区发帖控诉,迄今访问数18.7万,评论数1887;接着“80后”作家韩寒在博客中转述和评论此事,迄今访问数48.5万,评论数6216。转述者对网民的影响远远超过当事人,提示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国庆过后,传统媒体大举介入,中国青年报和一些都市报通过深入采访,挖掘出其他“钓鱼”案例,一个区的黑车罚款天价收入、法院与政府交通管理部门串通制定审判指导意见等,特别是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曝光整顿黑车中疑存在“职业拦车群体”,把舆论推向高潮。传统主流媒体的强力介入,响应民意,体现了体制内改良政务管理、倾听民意、化解民怨的坚强决心。人民日报连发两篇“人民时评”《钓鱼式执法,危害猛于虎》(网络转载122次),《钓鱼式执法还需继续回应质疑》(网络转载78次),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相继推出《“黑车”:关我们什么事?》(网络转载64次),《“钓鱼执法”再调查,该还谁清白?》(网络转载63次)。网民热情肯定主流媒体的宣示:“人民的质疑就是人们的要求,人民的监督就是人民的期待。”[2]

李琳认为,监督主体本位回归,进行自下而上的监督网络的产生,使全社会的舆论通道更加多元丰富,语言环境更加宽松自由,信息传递的速度更加快捷,信息传播的范围也更加广阔和富有针对性,信息的来源也更加多元,人们公共信息的知晓意识也不断提高,人们的参于意识也进一步加强。网络舆论的出现,在技术上实现了监督的主体权的“公共性”回归:网络的海量存储,打破了传统媒体因版面或时间的容量局限,可以无限量的容纳各种意见;它的低准入条件,使普通受众,包括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声音都有了传播的可能。[3]

网络的迅速发展让舆论监督在方式上实现从上至下到由下而上,从依赖权力到自主施力的回归。传统媒体借助网络突破地方保护主义的封锁,减少权力部门的干预,扩大了监督的对象和范围。由于媒体和受众关注度高,所以一些重要的舆论监督案例都持续时间较长。并且,针对受众担心不了了之的心态,各大网站都一直关注事态发展,对处理结果进行追踪报道,消除了受众心中的疑虑。正是由于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通力合作、共同施压,很多问题得以彻底清查和解决。

[4]

二、通过网络传播公众舆论监督的成效

从舆论存在和实施监督的态势来分析,可以确立为两个概念,即以舆论自在状态为特点的“热舆论”和以舆论控制状态为特点的“强舆论”。所谓热舆论,指的是新闻舆论监督报道或其他新闻报道引起特定区域或整个社会强烈关注的舆论现象。这时新闻报道直接在社会面上引发舆论,这种舆论表现出强烈的群体一致性,对被监督对象而言,往往具有强大的舆论压力。所谓强舆论,指的是新闻舆论监督报道或其他报道引起社会强势群体关注的舆论现象。这时新闻报道在上层引发舆论,这种舆论借助上层社会成员身份具有的干预力和影响力,对被监督者形成强大的舆论威慑力。网络媒体有效地沟通了监督者和被监督者。公众不再是等着接受媒体采集来的信息,而是通过网络直接和被监督者对话进行互动。

[5]

现代社会信息丰富,但我国各级传统新闻媒介在反映信息和舆论监督方面却不尽如人意。而网络舆论的独特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新闻媒介在这些方面的缺陷,对当前中国民主决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会带来某些挑战和负面影响。[6]

网络媒体带来的舆论的多元化,使越来越多的人对于来自网上的声音有了更大的心理承受力,心态也变得越来越有包容性。互联网培育出的这种思维的开放性、观念的多元性、心态的包容性,也使得在网络媒体上开展舆论监督拥有了更加宽松、包容的环境和氛围,这方面使得网络媒体拥有了独特的舆论监督。[7]

三、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一)虚假信息的存在,影响舆论监督的效力。

由于对网络信息发布的控制还不完善,网络的开放性也就带来了它的一个负面结果,即虚假信息的泛滥。它妨碍人们获得真实信息,导致人们形成与现实不相符合的意见,严重的还会使人们产生思想上的混乱和极端的行为。网络也为谣言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有的谣言发布者出于种种目的,在网上对政府和政府的政策加以诽谤和诋毁,混淆人们的视听,影响国家正常的政治生活。[8]

例如;“人肉搜索”。“人肉搜索”确实在不少舆论监督案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威胁、中伤、诽谤、猥亵或其他有悖道德或违反法律的行为同时存在,如果信息的接收者没有足够的分析能力,就会经他误导而产生错误的意见倾向。所有提供“人肉搜索”服务的网站还有待加强管理,使“人肉搜索”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二)影响力不足。

在影响力上,网络媒体还是没有办法与传统的媒体相比。一方面,由于生活水平存在着差距,网络的覆盖还只是局限在城市,农村依然在网络信息的传递范围之外,忽略了这一片区域,任何舆论监督都不是完整的,也就难以获得受众的信任。另一方面,网络的商业性和虚拟性使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受到了影响。据相关的统计显示,人们对网络的信任度低于45%%,而对其他传媒的信任度则高于50%%。[9]媒介在舆论监督中所起的作用,都是建立在公众对它的信任之上的,这样,人们才会愿意在其中自由地畅谈和倾听,人们一旦在其中受到了欺骗,就会对这个公共领域产生怀疑,不会再依靠它来发表自己的真实言论。

三、新时期我国舆论监督的发展需要

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已经日益受到政府和广大民众的重视,其地位的重要性也日益得到提升,相比之下,传统媒体的作用似乎正逐渐被淡化。但大量研究表明,我们在强化网络技术的同时,也不能否定或轻视传统媒体在监督中的作用。网络舆论监督力量的充分发挥依然有赖于传统媒体的支持和帮助,事实证明,只有加强二者的合作才能使我国的舆论监督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通过近几年若干事例可以发现,在众多事件的监督过程中,传统媒体的参与在舆论影响上的作用依然是互联网无法做到的。首先,在受众范围上,互联网的受众群体要远远小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影响群体。其次,舆论质量上,由于当前我国网络新闻专业报道能力有限,而相比之下,报纸等传统新闻机构在事件的调查报道、原因分析、经验总结等方面更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更能形成高质量的舆论监督。

因此,要把互联网在监督初始的即时揭露功能、传统媒体报道的深入发掘功能和扩大影响的能力、网络交流平台在大众言论信息方面的整合功能三方面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努力促进新老媒体更默契的合作,共同促进我国舆论监督事业的发展进步。

当前时代是科技大发展的时代,作为尚处于成长中的新技术,互联网技术已在各个领域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变革。网络舆论监督功能也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视,规范和促进这一监督力量的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互联网技术会在舆论监督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将为我国的舆论监督事业增添更为强大的力量。

第五篇:浅析网络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浅析网络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廉政文化建设就是以“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为主题,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调动和发挥文化的功能,将一个个“廉政建设”的基本要素辩证地、发展地、有机地“整合”起来。21世纪,随着信息化浪潮的汹涌澎湃,网络作为新兴的大众媒体,已经发展成为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重要作用的信息传播方式和文化构建载体。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注重增强“舆论引导和新兴媒体运用能力”。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深刻认识网络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利用网络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对作为廉政文化建设主体之一的纪检部门来说,就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

一、运用网络,构建“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文化建设氛围

随着经济的发展,腐败现象也越来越多。腐败问题已经对党,对国家和社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在全社会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已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中,纪检部门不应该放弃网络这一重要的文化载体。网络的受众性和灵活性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载体。在运用网络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加强优质廉政文化网站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网站建设,让廉政文化渗透于网络之中。要加大力度建设弘扬优秀廉政文化的网站,大力提倡有关部门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廉政宣传主页和专门的廉政宣传工作网站,公布廉政信息,培养廉政意识。要用先进的廉政文化迎接网络的挑战。在网络中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廉政文化和进行积极的网络舆情引导,坚决抵制不良的言论宣传和西方的文化侵略现象。通过网络宣传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培养行政人员廉洁从政的信仰和实现廉政文化建设目标。二是要加强网络信息的采集、监控和分析。要及时了解网络上反映上来的信息,对于提出的质疑,要及时回应予以澄清、查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分析,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宣传质量。如中共湘潭市纪委、湘潭市监察局主办共建了湘潭廉政网,主动向人民群众公布政务信息和各项政策,宣传廉政文化的相关内容和开展的各项活动,采集了丰富的廉政信息。自开办以来,总计访问量达到135468人,访问次数达到285931次;湘潭在线定期向全市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家属发送廉政手机短信,构建廉政家庭文化网络。网络让纪检部门的廉政文化建设“插上科技翅膀”后将增添新的活力,构建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文化氛围。

(二)运用网络,健全“知惧”的廉政文化制度

在反腐败斗争中,要注重“知惧”的廉政文化制度的建设。廉政文化,仅仅依靠宣传教育,依靠人的自觉性是行不通的。它还需要有制度的保障和约束,形成一整套对公共权力的制约机制。

当前,要运用网络,强化廉政文化制度建设。通过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汲取多方面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各项反腐倡廉的规范和制度。通过严格的约束,使掌权者“不能”贪;通过严密的惩治制度,使掌权者“不敢”贪。建立网络预警机制。在网上运用党风廉政建设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民意调查,及时了解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意见和建议。运用网络手段,加强预防工作,在源头上防腐;设置网络廉情直报点,广泛收集信息;建立网络信息发布制度,通过多种手段适时发布有关地区或部门的党风廉政测评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地掌握党员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预防、早纠正。

(三)运用网络,构建“多主体、多层次”的廉政监督体系 纪检的监督要在全社会构建多主体、多层次的监督网络体系,把权力的运行置于有效的监督网络制约之下,形成良好的监督效果。运用网络手段,构建系统的网络监督体系。一是将群众纳入监督体系中来。网络上的文化信息传输是双向的,具有交互性。在传统媒介上,普通民众缺少话语权。在网上,每个人既是文化的参与者,又是文化的制造者。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让群众能及时将自己发现的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现象反映上来。群众所接触的行政官员是更加全面的,可以从一些日常的生活作风中看出官员的廉洁与否。云南的“躲猫猫”事件,广西的“楼歪歪”,南京的“天价烟局长”都是群众在运用网络,集结力量对抗腐败和不公。借助网络,普通民众都成为了廉政文化建设者,使“监督腐败之眼”遍布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使腐败行为缺少了藏身暗处的“保护色”。二是要构建对公务活动,重点工作、领导干部的监督体系。利用网络公开透明的特点,促进政务公开建设,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制定行政信息公开办法,明确公开范围、方法和程序。通过上述措施,为群众提供公开、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务。对每位干部实行动态监督管理,在工作八小时外的生活也要纳入监督之中。如湘潭市搭建网络平台,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果断处理红网上一些与政府工作有关的敏感帖子。纪检部门也在湘潭廉政网上积极参与讨论,接受群众意见,妥善处理各种问题。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同时,也会给廉政文化建设带来消极影响。网络不良文化对廉政文化的冲击也是相当大的。网络中垃圾信息的传播,具有量大、快速、隐蔽等特点,给廉政文化的建设设置了重重阻力。一些西方国家以宣扬西方“廉政文化”出发,把西方社会的文化价值观、人生观传入国内,有可能导致一部分人盲目趋从西方社会的腐朽的价值方式,给廉政文化构建带来不利因素。这些消极影响需要我们在运用网络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关口前移、认清实质、区别对待、注重防范。

下载论新闻舆论监督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新闻舆论监督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闻舆论监督

    山西规定不得以任何手段干扰环境保护舆论监督 2011年04月01日11:35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太原消息(记者李凡)记者今天从山西省环保厅获悉,《山西省环境保护舆论监督制度》近日出台,......

    新闻舆论监督

    新闻舆论监督一、新闻舆论监督概说1、舆论监督: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监督,指社会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权力中的偏差行为进行批评和制约的社会现象。是一种软性的社会监督主要......

    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廉政建设中的作用(5篇)

    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2009-12-15 ]崔 瑛廉政文化是在反腐倡廉实践中形成的倡导廉洁从政的文化,其所包含的精神理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论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论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不断提高,研究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凸显出关键价值。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思想政......

    论经济开发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经济开发区在当地建设中的角色分析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经济学10-1班 学号:1006102011 姓名:刘岩岩 摘要:建立经济开发区,有的是为了推动科学研究,开发高技术产业,故又称为......

    论新闻媒体在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论新闻媒体在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新闻媒体在廉政建设中有五大基本功能,即反腐倡廉的信息传播功能、宣传引导功能、舆论监督功能、警示教育功能、陶冶教化功能。新闻媒体是党的......

    论“人和”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论“人和”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摘 要]本文阐述了人和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关键词]人和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 作用 中图分类号:TU5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论企业秘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论企业秘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2-000-01 摘 要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既包括企业内部的文化建设,又包括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