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舆论监督的作用与艺术
舆论监督的作用与艺术
在我国,舆论监督虽然不同于行政的、司法的、纪律的监督,不能直接产生法律和行政的效果,但是,广播电视等是当代生活中最具有大众色彩的传播媒介,无论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的《新闻纵横》、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还是地方电台、电视台,在舆论监督中都发挥了强有力的推动和催化作用。广播电视拥有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其舆论监督作用具有覆盖面广、迅速及时、震慑力强等特点。它突出表现在: 一是防腐预警作用。当社会上的某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处于萌芽状态时,通过及时的舆论监督,可以引起公众的关注,同时也可引起领导机关的重视,迅速采取措施予以制止,以防止不正之风、腐败现象的蔓延、泛滥,收到预警之效。
二是防腐提醒作用。对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有损于群众利益的现象,或严重的官僚主义行为,只要受到新闻舆论监督,并被追踪报道,那些职能部门互相推诿不办的“疑难杂症”,新闻媒体大多能起到旁敲侧击作用,促其改弦更张,进而使其恪尽职守,履行职责。以致许多老百姓遇到有冤难申、有忧难解时,纷纷求助于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这种特殊作用,越来越受到领导的关注、百姓的信赖。
三是防腐揭晓作用。一些执纪执法部门认为,当前查办案件阻力重重、说情风盛行,每查一个案子,总会遇到求情电话,说情条子,一旦案情被新闻媒体曝光,说客往往顷刻消散。可见“阳光”能净化环境。舆论监督作用能否发挥得好,监督艺术至关重要。批评者如何让被批评者接受批评、改正错误,有很大的学问。因此,新闻工作者在实施舆论监督时,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抓准问题,选准时机。对一些社会难点热点问题的“曝光”,首先要从全局出发,抓住要害。选择“曝光”题材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选择中央或者省市领导正在关心、正在设法解决问题的题材;二是选择揭露出来后有条件解决而又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题材;三是要选准时机,懂得相机而动的道理。否则,就有可能事与愿违,未能帮忙,反而添乱。
第二,客观公正,科学分析。舆论监督不能以势压人,而要以理服人。事实应该是客观、确凿的;分析应该是科学、透彻的。事实一定要搞准确,决不能搞虚的假的,采访时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抓批评报道要以事实为依据,现场取证,反复核实,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样的批评具有说服力,效果也好。另外,要尽量争取让稿件播出刊出前与被批评人见面,这是对批评者的尊重,也是防止片面、防止差错的好办法。这样开展批评才更有利于做到客观公正。
第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批评报道要把道理讲清楚,要与人为善,惩前毖后,不训人,不整人。要用生动的对比材料,让事实说话,不滥加指责,不乱扣帽子。既要让被批评者有反省的机会,又给听众和观众留下思考的余地;既要对腐败和丑恶现象疾恶如仇,又要掌握政策以理服人;既要接触热点,又要破解难题;既要指出问题的实质,又要分析问题的成因。
第四,把握分寸,内外有别。把握分寸,内外有别,可以说既是批评的艺术又是批评的纪律。在语言上,分寸把握不好无法描述问题的真相,或者言过其实、耸人听闻,或者言之无物、清汤淡水。在方式上,分寸把握不好,可能给批评者造成伤害。在范围上,分寸把握不好,就会把党内和人民内部不宜公开的问题、矛盾社会化,造成不必要的思想动荡。
江总书记指出:“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精神振奋;舆论导向失误,后果严重。”广大新闻工作者只有时刻牢记江总书记的教诲,树立科学的舆论监督观,才能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在从严治党、从严治政中的作用,才能实现党和政府廉洁、高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第二篇: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在我国,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已经深得民心;像《焦点访谈》、《社会经纬》,及其他中央与各地的报刊、电视反映社会热点、民众疾苦、腐败现象的各种专栏,在揭露社会矛盾、鞭挞违法乱纪、洗雪百姓冤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真正成为人民信任的 “喉舌”、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反映民情、社情的重要渠道。
舆论监督是指公众通过舆论的途径表达对社会权利组织及其人员,以及各种公共事务的看法,这种途径在互联网诞生前,主要是指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然而,当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开始把舆论监督的目光投向了这个新兴的事物上,网络舆论监督由此而走进了社会生活中。网络舆论监督以其主体的公众性、客体的广泛性和监督过程的及时行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众多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都是网络舆论监督率先介入,并由此而掀起了舆论浪潮。在我国,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已经深得民心;像《焦点访谈》、《社会经纬》,及其他中央与各地的报刊、电视反映社会热点、民众疾苦、腐败现象的各种专栏,在揭露社会矛盾、鞭挞违法乱纪、洗雪百姓冤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真正成为人民信任的 “喉舌”、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反映民情、社情的重要渠道。
第三篇:舆论监督与隐私权保护
舆论监督与隐私权保护的关系
舆论监督权与隐私权都是公民的基本权利,都应受到保护。而日常生活中过了“度”的舆论监督总会侵犯隐私权,所以舆论监督与隐私权保护有密切的关系。那么舆论监督和隐私权的具体定义是什么?舆论监督是指公众通过大众传媒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公众人物的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事务进行披露、批评,并提出建议的行为。隐私权是一种个人为了保护自己的人性尊严而对私人领域、私人信息、私人事务的一种自我决定权。
我国目前监督机制有人大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党内监督、民主党派监督、民众监督以及新闻监督。其中新闻监督尤为引人注目。众所周知,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和首要原则,因此,越是真实的信息,就越符合新闻的要求,但是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信息,采访越深入,报道越真实、越具体,对公民隐私权的侵害就越严重。隐私要“不为人知”,而新闻要“广为人知”,这就构成了二者的冲突。尤其在21世纪这个信息化社会,新闻媒体为了追求吸引眼球、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往往会触及到人们不愿为他人知晓的个人隐私,即涉及隐私权的侵犯。另外以下几种情况下,个人隐私允许被泄露:①本人同意;②公共利益的需要,比如政界要人,政府高官,他们对公众事务负有特别责任,隐私权也受到限制。及时准确的新闻舆论监督可以起到扶正辟邪、弘扬正气、凝聚人心的作用。③公众兴趣,比如明星消息:④权威消息来源,个人隐私已经被公开记录。由于司法实践中隐私权的模糊界限,一方面需要建全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对新闻机构本身的法制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坚持社会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
便捷的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网络舆论监督,它是传统监督方式在网络信息化条件下的创新和演变,也使得舆论监督与隐私权保护陷入了更为严苛的对立关系。网络舆论监督当然有它好的方面,郑州“房妹”之父翟振锋因网络举报被检方立案调查,“表哥”、“房叔”们因微博曝光而相继落马„„网络反腐颇见成效。在虚拟的网络社区、论坛里面,网民同时就同一件事发表不同的观点,进行信息的整合与及时反馈,为强大舆论的形成创造条件。在佛山小悦悦事件中,两岁的小悦悦不幸被车子碾压,十八名路人冷漠无视。该事件引起重多网友的注意和对社会公共道德沦丧的反思。于是一些偏激的网友将那些冷漠的路人一一人肉搜索出来,了解到他们的姓名、工作、地址,并上门去谩骂。当事人的隐私权被严重侵害。
我们可以这样说,当舆论监督与隐私权保护相冲突的时候,哪一个更有说服力的时候,就支持哪个,或者找到它们之间的平衡点。
第四篇: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
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
正面宣传,是指新闻媒体对社会生活中体现时代特色、代表社会主流、具有积极意义的人和事进行的具有倾向性的报道。从广义上说,正面宣传包含典型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时政宣传等在内。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新闻战线自身的发展来说,是否正确地、全面地理解和执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直接关系到舆论作用的发挥,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成败。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对我国人民发挥了巨大的鼓舞作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铁人”王进喜、雷锋精神和焦裕禄事迹的宣传;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拨乱反正、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宣传;还有新时期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许振超、任长霞、王瑛等典型人物的宣传……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
“新闻舆论监督”是通过新闻媒介来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其解决的一种舆论监督,就是社会各界通过
广播、影视、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形成舆论,从而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公职人员的公务行为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行制约。在中国,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有效形式,其主要监督方式有报道、评论、讨论、批评、发内参等,其核心是公开报道和新闻批评。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河北电台的《阳光热线》就是舆论监督的成功典型。
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但是近些年,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现象却时常出现。2008年7月14日,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李家洼煤矿新井发生特别重大炸药燃烧事故。事故发生后,矿主隐瞒不报、转移尸体、破坏现场、销毁证据、收买记者、高额赔偿遇难者家属;河北省蔚县和南留庄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和部分工作人员组织或参与瞒报。
事故发生后,有多家媒体单位的记者采访,要求了解报道事故情况。为瞒报事故,矿主共支付260多万元用于收买记者。在曝光的收取封口费的记者中,《农民日报》河北记者站站长李俊奇备受关注。2008年8月,农民日报社河北记者站站长李俊奇利用采访、写稿、报道并配合报社报刊发行等职务的便利,以不报道蔚县矿难为条件,强行要求基层单位订阅《农民日报》并索要20万元。另查明,2006年10月至2008年5月,李俊奇将报社发行款项94063元据为己
有。2009年10月,李俊奇犯受贿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犯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6年。
河北蔚县“封口费”事件确实是行业内羞于启齿的一件事情,不仅充分暴露了行业自身存在的严重问题,也表明新闻记者的职业形象和媒体的公信力遭遇到了巨大的危机。新闻前辈范长江曾说过,一个人民的记者要有两条重要的行为准则,一是说真话,二是廉洁。因此,在新闻教育中、在入职培训时,以及在新闻工作中,都必须加强职业教育,提升大家对这份职业的认识水平,使之真正成为称职的职业记者。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不等于负面新闻可以不报瞒报,在加强舆论监督的同时,更应规范新闻媒体的行为,正确行使舆论监督。正面宣传为主和正确的舆论监督“双剑合璧”,定能产生强大的效力,把新闻宣传搞的有声有色。
第五篇:《博客与舆论监督》讲稿
《博客 与 舆论监督》
教学目标:在现今社会,博客越来越多的为广大群众所熟知。这篇讲稿主要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博客的含义、作用,以及对社会舆论监督的影响。
博客的内涵
2005年被国际互联网业界称作“博客当空舞”的一年,网络博客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得到井喷式的发展,并且正在逐渐改变着传统媒体的未来格局及舆论形态。
博客的英文名词是“Blog或Weblog”,该词来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特指一种特别的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倡导思想的交流和共享。关于博客的有代表性的定义大致有这样几种:
A、是一种互联网上的张贴:“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张贴’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博客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
B、是一种出版方式:“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
C、是一种传播:“个人声音在新的公共空间的持久记录”,是一种 “由所有人面对所有人进行的传播”(communications for all, by all);
一般来讲,“比较完整的博客概念,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其内容主要为个性化表达;二是以日记体方式而且频繁更新;三是充分利用链接,拓展文章内容、知识范围以及与其他博客的联系”。
在网络上发展博客的构想开始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博客已经从边缘逐步进入主流。1998年1月18日,美国人马特·德拉杰通过他自己的个人博客网站 “德拉吉报道”(Drudgereport)发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助理莱温斯基发生性丑闻。一时德拉杰网站的访问量由900人次激增到12300人次。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机构之一法新社将他列为“ 20世纪最具推动力和影响力的十大人物之一”,与CNN创始人泰德·特纳、电视发明人约翰·拜尔、无线通讯之父马可尼等名人并肩。2001年对“9·11事件”最真实、最生动的描述不在 《纽约时报》,而在那
些幸存者的博客日志中;对事情最深刻的反思与讨论,也不是出自哪一个著名记者手中,而是在诸多博客当中。2003年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互联网上最神秘的人当数博客萨利姆·帕克斯,从2002年 9月开始,他一直撰写并张贴有关巴格达局势的文章,据传他的工作地点就在巴格达。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登录因特网搜索他的网络日志,因为那儿记载着战火之下、围城之中的巴格达的最真实的生活,从西红柿价格到炸弹的威力。他从巴格达向世界发送的报道,比CNN、半岛的报道更加鲜活有力,吸引各大媒体竞相引用。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案和印尼海啸,第一时间做出报道的不是专业媒体而是博客,在第一条正式的新闻报道发布之前,已经有上千个博客将灾难的图片、视频、和文章传到了网上。
博客概念由方兴东等先行者于2002年8 月引入国内,但其概念的普及得利于两大事件:一个是王吉鹏事件,一个是木子美事件。前者就是一个典型的舆论监督事件。以王吉鹏为首发表在博客中国网站上要求清除互联网黄毒的一系列文章,直接促发全国上下互联网扫黄运动的开展。
博客在备受关注的同时,对其概念也颇多争议。方兴东在其《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一书中甚至不厌其烦地列举了上百种定义。不过任何定义都是有局限性的,更何况博客的形式还有待进一步发展。相反,把握其内涵更重要。笔者以为,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博客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
1、平民的媒体。与传统媒体不同,博客是私人或半私人网站,纯以一种简单的浏览器,供人们在上面自由言论和发布信息。人们使用博客是“零进入门槛”(即零编辑、零技术、零体制、零成本、零形式),传统的“把关人”角色大大弱化,博客集信息的接收者、发布者与传播者于一身,是我传人人,人人传我。
2、深度沟通的工具。博客作为继Email、BBS、IC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有人把博客与BBS和个人主页进行比较,认为博客最大特点就是将个人主页的个体特征与BBS的分享和公共性的特征结合起来。如果说BBS太强调公众性,而个人主页又太缺乏公共性,那么“博客”技术就是两者结合。在博客王国里,真正耐人寻味的也许是:一种最具个人化的内容,却有最具公众性的形式。并且,博客让网络从漫无目的和毫无责任感的匿名状态开始向公开化的署名状态回归,每个人可以很自由地书写任何东西,却需要为自己的书写负责。不过,在整合三者技术的基础上,博客客观上已成为较Email、BBS、ICQ更为完整、更为严肃的沟通工具。它和每天写日记一样,按时序记录书写者每天的所思所想,较好地满足了人们在网络上展现主体知情意的整体需要。再者,博客具有强大的超链接功能,这让博客日志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都能呈现出一个完整的个体或某方面的完整形态。
3、原生性的信息。从写作动机来看,博客写作因为不必依附于商业网站而较少功利色彩,主要是出于个人兴趣,就所想之事发表信息,或是基于某一特定主题及共同利益的集体创作。从写作风格上来看,博客是以互联网为视野,从个人视角来记录和传播生活中有意义的信息,其风格和传统的宣传模式必然不同,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化色彩。这一切让博客所容纳的往往是未经修饰加工的观点和信息。国内学者吕本富曾说,博客现象的出现给人们一种互联网会成为原创生产基地和真正的知识平台的希望。
博客舆论监督功能特征分析
1、因事实的“原生态”而有力量。从新闻传播的流程来看,传统媒体舆论监督报道程序大致是:记者发现新闻事实→媒体把关(审稿)→传播给受众→形成一定的舆论导向。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媒体出于政治和经济风险考虑,在把关时可能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如实报道。一是放弃用稿,如德拉吉事件(1998年,个人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率先捅出克林顿莱温斯基绯闻案)中那样,不是因博客报道而真相大白于天下,受众不知要被瞒骗到何时。一是运用报道技巧,部分屏蔽观点和事实。在博客世界中,由于较少权力和资本的影响,如前所述,往往呈现的是事实的“原生态”。伊拉克战争中,Salam Pax报道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他的中立者的立场和亲临一线直接对战火中伊拉克人民真实的生存状态的描述。真实是舆论监督发挥力量的根源,传统媒体也好,个人媒体也好,概莫能外。
2、因发出“第三种声音”而有力量。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源头是从业人数有限的专业记者,再加上自我利益诉求及权力、资本的控制与影响,传统媒体追求的往往是舆论一律,观点相对狭窄。博客则更像一个舆论集散地。不仅个人意见在此得以充分完整的表达,而且群体意见也能得到尽情的交流和整合。各种文化类型、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准则、道德规范都可在此有一席之地,从而形成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第三种声音”。这种声音一旦符合人们公共利益及价值观的需要,便可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佩姬·努南对此有着独到的见解 :“Blog就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有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
3、因对监督的监督而有力量。静观博客的迅速崛起,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媒体公信力的下降。而传统媒体公信力的下降主要归因于政治权力的控制和资本拉拢所引起的信息不对称。博客之所以能在客观上对传统媒体形成监督,其根本原因:一是博客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信源的现状。博客的出现让人人都可以参与新闻的采写、制作。人们一旦不满于传统媒体提供的信息,借助博客方式人人都可轻松地参与到新闻制作过程中去,以进一步探求事
实真相。二是博客对传统媒体的话语分权。经济观察报总编何力有一个很精辟的观点:知识就是力量,对于媒体而言,话语权就是力量。事实上,由于传统媒体点对面的传播模式的限制,受众与媒体的互动有限,在一定程度上让媒体形成了话语霸权。博客的出现则让人们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的媒体,可以就心中所想之事畅所欲言。人们借助博客方式可以与传统媒体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
和互联网发展之初的舆论形态相比,博客的兴起显示出一些完全不同的新趋势,其中与社会关系大者有二:一是在保留了互联网个性化特征的基础上,博客具有以真实身份生存的特征,从而使网络开始由匿名状态向以真实身份在网络中生存的转向。二是公共性的回归。虽然博客是以日志形式来记录的,但是却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它的目的和意义都在于分享,和所有愿意关注它的人分享,从而相对打破了网络以往由过分私人性带来的封闭性。
博客舆论监督功能上的天然缺失和应用前景
一个人的优势往往也是一个人的劣势。博客开放自由的本性在为其赢得声誉的同时,其天然缺失也让它在发挥舆论监督功能时还是要借助于传统媒体。
1、在调查取证方面。为保证新闻的真实性,调查取证是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必不可少的环节。博客与传统媒体相比,颇有不及。在法律上,传统媒体有采访权,而博客没有。2004年7月26日至29日,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传来令全世界博客们欣喜的消息,大会组织者为博客发放了采访证。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离法律上赋予博客采访权毕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为弄清事情的真相,传统媒体常常调动多方力量,深入调查取证,为一个报道有时长达几个月,乃至几年。观察博客舆论监督事件中,写作者往往是事件的亲历者或知情者。这固然对事实真相的揭露十分有利,但都只代表了一家之言,事实真相的完全显现最终还是要依赖于充分的调查取证。事实上,在西方,博客常被作为重要的新闻来源来使用。博客要充分发挥力量很多时候还是离不开传统主流媒体的强力跟进和进一步的调查证实。
2、在舆论导向方面。根据形式有否组织,可将舆论分为自觉舆论和自发舆论。传统媒体以自觉舆论为主,博客则是典型的自发舆论。这种自发舆论以个人为核心,观察人我关系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往往是一种感性的认识和反映,带有群体性、不稳定性和局限性,常常表现为一种情绪化的肯定或否定。它既是真实的,又是模糊的;既是生动的,又是粗糙的;有时还夹杂着某种偏激与盲目。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博客遵循的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因此,在传统媒体当中不容存在的“噪音”,在博客中却有着自由生长的肥沃土壤,这导致舆论引导的难度大大增加。
3、在平衡报道方面。舆论监督的目的不是为曝光而曝光,平衡报道已内化为传统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一个原则。孙玉胜在总结知名舆论监督栏目《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成功原因时说,电视新闻节目改革,特别是其中舆论监督节目能发展到今天,其实就是“平衡”的结果。而博客开放自由的本性为写作者们“一吐为快”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这种便利条件下,个人素质高,便会力求站在中立者的立场来看问题,发言论,如伊拉克战争中的Salam Pax那样;个人素质差或别有用心,就会无心或有意地发表不负责任的信息。有时我们便不无遗憾地看到,博客正被有些人利用为个人名利追逐场和个人情绪发泄地。“正常的、有活力的舆论生态,应该有利于培育平衡,培育理性,而这一份理性的平衡应该从媒体自身开始。”还是借孙玉胜的这句话警醒博客。
博客的这些特征代表着互联网的技术与舆论形态的未来发展方向,也为政府如何在网络匿名状态下进行舆论监督与法律道德秩序规范的难题带来了新的解决思路与契机。互联网世界正在自发地由混乱中开始产生秩序,对政府来说,如何为个性与多元舆论保留健康宽松的空间,同时对正在产生着的秩序因势利导,就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年学界舆论监督研究已开始深入到对舆论监督本身的认识。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传统媒体无时无刻不处在与权力、资本和受众三者的博奕之中。理论上讲,传统媒体作为社会公器,是能代表受众履行舆论监督权利的。实践中,“传媒监督就不能不带有媒体自身的主观意图,以及媒体背后政治、经济势力对其的操纵”。三者中,以受众最为弱势。博客的出现,对受众行使舆论监督权利来说,最大的意义在于拥有了主动权。人们借助博客方式,可以参与信源的采访以及与传统媒体的平等对话。因此,我们深信,随着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博客在舆论监督领域将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