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解决社会舆论监督与和谐社会
如何解决社会舆论监督与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是,要弥补前段时期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这就为舆论监督节目进一步拓展报道空间提供了新思路。如前所述,当前中国的社会问题在社会观念和社会心理层面的表现也是比较突出的,这两个层面的问题如再不被重视和解决,对下一阶段的改革会带来根本性的影响。而“新闻纵横”前一阶段的报道,对这两个领域关注较少。从当前的社会现状看,舆论监督类报道在这两个领域还是大有作为的:
一、新阿媒体要对社会伦理道德领域的失序现象进行监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变化,必然作用于观念领域,要求社会观念领域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而相对于社会结构层面的变化,观念领域的变化往往相对滞后,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状态:社会原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规范体系因不适应新的经济基础,而被普遍怀疑、否定,或严重破坏,逐渐失去对社会成员的影响力和约束力,而新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规范体系又尚未形成,或尚未被普遍接受,从而引发社会成员发生价值意义危机,出现某种明显的价值混乱或茫然,人们普遍感到心里失落而又无所适从。由于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伦理共识,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系列失序现象:在道德价值领域,道德功利化倾向日益明显,终极道德价值观式微,工具性道德价值观勃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充斥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在社会公共领域,常听到社会责任感下降、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的叹息,职业道德领域的渎职腐败行为屡
见不鲜。在私人生活领域,旧的家庭伦理不断受到现代观念挑战,传统的婚姻爱情乃至性观念,父母子女的责任义务等问题也不断困扰公众。处理社会关系时,人们要改变熟人社会的交往习惯,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规范,如公平竞争、公事公办、遵守规则等。“新闻纵横”前一阶段的报道,较关注职业道德和市场经济伦理层面的问题,但对伦理道德失序引发的道德价值领域的消极伦理观问题,只有零星的被动报道,较少主动策划,有意监督引导。
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工作要为构建和谐的社会心理服务。由于我国改革开放进程较迅速,一个时期内公众对于迅速发生的社会转型缺乏必要心理准备,社会生活、文化观念都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在某些方面出现了观念和信仰的“空白期”,实际上形成了主流价值观的缺位。很多人感到焦虑不安、困惑茫然。在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如社会竞争加剧、升学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贫富分化和城乡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这都是造成社会心理不和谐原因。和谐的社会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向心力,不和谐的社会心理带给社会的是离心力。和谐社会说到底在于人与人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心理上的和谐。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心理和谐是社会成员的美好追求。新闻媒体应利用舆论监督的方法,抵制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社会歧视、失落不满、仇视社会等等不健康社会心理的传播,加强舆论引导,倡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社会需求决定新闻报道走向,我国的舆论监督报道,作为新闻媒介对偏离
或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依法实施的新闻批评,一直以来紧紧围绕着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展开报道,是社会正义的维护者、社会秩序的守护者,社会矛盾的减压阀。另一方面,新闻报道也在不断影响着社会发展,新闻报道的这种影响力并不总是正面的,因此媒介只有随时调整定位和策略,才能真正做到守望环境、观念引导、解疑释惑。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担负着“监督”的职责,既要求媒介人有“铁肩担道义”的胆识,更要求有把握时代脉动的能力。第一。新闻舆论监督必须结合中国国情。我国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正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征就是公众的个性张扬还不太成熟,没有形成理性化,这就要求现阶段的舆论监督。必须避免仅仅关注极个别的不公正事件而陷入普遍的悲情式的舆论宣传之中。由于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法制还不太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闻舆论监督要有一定的是非辨别力。不能人云亦云,必须有舆论宣传主体自身鲜明的态度和观点。另外,要正确认识西方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也就是说.要认识到西方社会新闻舆论监督的两面性,既要认识到其对社会发展的正面效果和积极作用。也要认识到其为了特殊集团利益而进行监督的虚伪性和欺骗性。第二。坚持全面、客观的基本原则,将新闻舆论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揭露问题要具有建设性,不从个人和小团体利益出发.而从改进工作、解决问题、扶正祛邪、维护稳定、服务大局出发.弓I导积极、正确的舆论监督方向;不为追求轰动效应而猎奇、炒作或渲染甚至无中生有。由于社会转型过程中会出现利益多元化以及利益分配不均的现象。所以新闻舆论监督必须秉持公
平、公正、合理的原则.避免监督主体在批评过程中出现自身倾向性问题。第三,新闻舆论监督要把握好度。舆论监督报道的内容要适宜。要选择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样既符合党和政府的总体部署。又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能促进问题的尽快解决。报道力度要适当,要掌握分寸.恰如其分。既不能态度暖昧,批评不到位;也不能矫枉过正,造成过度伤害。问题和错误的性质不同,监督的力度应有所不同。对于大是大非、危害严重的问题和现象要无情批判。以惩前毖后,警示后人;对于一般性错误、问题和现象要善意批评,留有余地,以帮助其改正。我国的新闻事业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舆论监督的数量要适当,以免给人造成错觉。影响公众对社会的正确认知.造成消极不良后果。违背舆论监督的初衷。第四,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在法律、政策规定和社会道德允许的范目内进行。目前,我国还没有<新闻法),新闻舆论监督的外部环境不尽如人意。在„新闻法)未出台之前,媒体所能做的只有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独立的判断能力.对监督对象实施舆论监督时,既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又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和分寸技巧。和谐社会要求国家权力的运行与新闻舆论监督进行互动。这是新闻舆论监督产生实质性效果的一种表现。但是.新闻舆论监督主体不能越俎代庖.国家权力的运行尤其是法律程序的运行。都应该按照相关法律的要求进行.舆论不能代替法律,不能影响政府部门的正常运作。第五。新闻舆论监督本身要自党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其中主要的就是要做好自身的清康和公正。在我国,由于媒体所具有的政治属性,传媒的舆论工具在某种程度上是党
政权力的延伸或补充。因而传媒记者对“权力的误读易导致记者角色发生错位.导致舆论监督发生畸变,使传媒责任和使命迷失。任何权力一旦失去了监督,就会被滥用,以致监督威慑力不强,公信力不高。一方面要建立相应的自律机制或体系,实现监督约束。但仅有自律是不够的。一方面要加强对媒介的社会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对于社会公众监督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应该时刻保持自身倾向性不被监督对象的表象所迷惑.始终明确自身所承担的对社会、国家和社会公众的责任及义务。总之.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一个很重要的监督形式。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有利于引导社会朝着良性、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要避免“权力越位”现象的发生。
第二篇:论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
论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
社会公平正义缺失容易造成社会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加剧,进而酿成社会冲突和社会危机,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国家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为社会各个群体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公正的起点,保持社会公平正义,使社会全体成员尤其是弱势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一、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
在我们迈进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维护社会公平、伸张正义已经成为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公平正义既是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前提,是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首先,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就是一个国家的一致,这是任何共和国永久联盟的最强有力和最佳的纽带;而没有正义来帮助,这种一致是永远不会出现的。”[1]国家要长治久安,社会就要保持和谐。因为“一个政体中各个部分或要素愈是融洽,这个政体就愈能持久。”[2]社会要保持和谐,就需要有良好的秩序。维护社会秩序,则需要完善的规则,而一个社会中最重要的规则体系是制度。制度的制订与设计要想科学,必须有基本的价值理念作依据,这个基本的价值理念就是公平正义。公平正义规定着社会成员具体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着资源与利益在社会群体之间、在社会成员之间的适当安排和合理分配。公平正义对于一
个社会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实现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对于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注重促进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对我国目前来说,维护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构建重要的理念内涵之一。
其次,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的目标,就是要遵循公平正义的规则,调节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实现良性互动与团结协作,最终形成全体社会成员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各得其所而又和谐共处的社会。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最大的潜在动荡因素是来自社会内部各个阶层之间的隔阂、不信任、抵触和冲突。但“一个社会只要能够提升其公正程度,那么,社会问题出现的种类与强度均为减少或减小,同时社会也可以增强解决已经出现的社会问题的力度。”[4]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特别是经济利益性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不用科学的方式加以调节,矛盾就有激化的可能,甚至导致社会动荡。要避免出现社会危机,就要举起公平正义的旗帜。公平正义是协调、消弭社会各方面矛盾的思想基础和锐利武器,惟有维护公平正义,才能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
再次,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党的十六大把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从整体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的五个方面的能力之一提了出来,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真正的自由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5]公平正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奋斗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把建立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社会作为毕生的奋斗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公”,涵义很丰富,其中很重要的内容是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正式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内容。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和谐社会是指以各方利益大体均衡为基础的社会,这就要求充分考虑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形成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利益均衡机制,达到社会公平正义,而这恰好与社会主义社会的蕴意一脉相承。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已然成为我们党最重要的执政理念,也成为我们制订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公平正义缺失:和谐社会面临考验
当前,我国社会从整体上看是一个比较公正和谐的社会。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在各阶层各方面利益格局的调整过程中,也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公平缺失问题,有些还比较突出甚至非常严重。
(一)机会不平等。机会是指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空
间和余地,机会又是指资源的分配,机会的不同将导致未来发展结果的不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主导性的平等原则只能是机会均等来考察社会平等问题。”[6]机会平等是公平正义的核心内容,是保持社会成员心理平衡的重要砝码。但机会作为一种资源而言是有限的,无法充分满足社会成员对于机会的各种需要。尤其是在转型期的中国,各种因素和根源导致了很多机会不平等的现象的产生:
1.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7]受教育的机会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往往意味着机会拥有量的不同和把握生存发展机会能力的不同。而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是人生最大的社会不公,足以影响一个人未来发展和终身利益。目前,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农村中男女之间,受教育的机会差异很大,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个人发展和上升流动机会。从教育资源分配来看,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导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诸如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和师资等的分配极不均衡。在一些直辖市和发达地区的大城市,不仅中小学的普及程度高,大学多、高校录取分数线也低于其他地区。各级教育收费逐年攀升,也使得一些农村青少年及城镇贫困家庭的子女难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比较偏僻落后的农村受重男轻女传统落后思想的影响,在经济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只让男孩上学而女孩辍学务农或务工,造成了男女之间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教育机会不平等促使社会发生了分化,增强人们的不公平感,影响社会的整合度。[8]
2.就业机会不平等。一些单位在招工招聘时,存有严重的歧视问题,包括学历歧视、年龄歧视、户籍歧视、性别歧视、城乡身份歧视等:招聘时过分看重学历,剥夺了许多人才包括自学成才的社会成员的就业机会,扼杀了社会成员的创造性。过分讲年龄,把一大批处于人生正当年的社会成员排斥在招聘范围之外。过分讲究户籍,剥夺了社会成员流动、迁徙的自由,影响了一批有专长有创业精神的人的就业、创业。过分讲究性别,重男轻女,把一大批有才干的优秀女性排斥在就业范围之外。“一个极度不平等的社会,由于未能使其公民最充分地发挥天赋和能力而损害了社会自身。此外,不平等还能威胁到社会凝聚力,并能够造成其他的一些社会所不愿看到的后果。”
第三篇:现今社会如何做好新闻舆论监督
社会如何做好新闻舆论监督
社会如何做好新闻舆论监督分为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宏观控制,把握引导方向。有了科学高效的宏观调控,就如同为新闻舆论筑就了一道安全的防火墙,防止“谬误出于口”。加强宏观控制,要健全在党委领导下宣传部门负责新闻舆论宏观指导的管理体制,党委宣传部门要守土有责,对本地区本部门的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要进行有效指导和管理,以保证正确的舆论始终占领阵地。要广泛建立信息联系点,及时掌握舆情信息。要通过建立完善新闻评阅、新闻调研、新闻通气会、形势报告会等制度,及时通报情况,提出要求,总结经验,加强对媒体引导。
二是增强新闻舆论引导,牢牢把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现在国内一些小报、杂志、广播、电视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价值观严重扭曲,是非观严重混淆,美丑观严重颠倒。少数新闻媒体为了迎合为数不多读者的味口,竟把庸俗误为通俗,污点当卖点,为了追求轰动效应,他们热衷于报道一些道听途说的绯闻、丑闻,对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错误舆论,不予抨击,对先进人物和事例麻木不仁,漠不关心。我们党要实现执政目标,必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用党的思想理论、纲领路线、价值观念影响社会,凝聚群众,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正确地把握形势。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的监督。在监督时要结合利用人力和软件来监控最新动态,人力有信息管理科,软件可以选择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因为人力无法替代电脑的繁琐数据的过滤排查,然而电脑也无法完全替代人工的对全文语义分析,针对重要信息要即使正确判读,控制负面舆论。
三是要把好新闻宣传的“关”和“度”。把好关把好度,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责任。新闻宣传要把好关把好度,首先要在政治上绝不能给错误思想和观点提供传播渠道;二是政策上必须全面准确地宣传中央精神;三是必须全面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大力宣传社会发展中光明的、健康的、积极的东西;四是在热点问题上要政治坚定,头脑清醒,该热的要热,该稳的要稳,该冷的要冷;五是舆论监督上要端正目的,摆正位置,把握好监督的时机,运用好监督的形式,注重监督的效果,做到实事求是,结论正确,出于公心,有利工作;六是宣传格调上要反对嬉戏打闹,低级无聊,反对荒诞怪异,肤浅浮躁,做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七是要珍惜维护好媒体的良好形象,不做虚假新闻,不做有偿新闻,不做不负责的广告宣传。
四是加强新闻媒体在网上的舆论引导。现代网络是以互动性为主要特征,受众的地位空前提升,摆脱了被动的地位,开始与职业传播者一样成为信息的主动传播者参与者,他们可以任意在网上发表评论、发布新闻。根据网络特点,各新闻媒体要充分利用各自网站加强对新闻舆论的引导,各专业新闻网站在网络传播中继续充当好“把关人”的角色,积极利用网络快速有效的交互式反馈机制,反映和引导舆论。加大对技术的控制力度,通过科技手段管理网络媒体。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和研究有效的立法,规范好各新闻网站的新闻发布。
五是处理好舆论导向和市场需要的关系。在市场的影响和冲击下,新闻媒介已经并将继续发生巨大变化,新闻传媒将不仅仅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同时还将成为一种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很多报纸如雨后春笋发展并壮大起来,许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纷纷登上报纸的版面,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事实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与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并不矛盾,尤其是一些令人关注的热点新闻,只要注意加强引导,关注民生,贴近实际,解决问题,同样能赢得读者,赢得市场。
六是提升新闻工作者素质,加强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继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新闻工作者,努力提高广大新闻工作者的理论素养,使每个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都能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要培养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新闻工作者对工作满腔热忱,恪尽职守,认真负责。继续做好“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新闻工作者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的认识。
第四篇: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民生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要解决的民生问题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这一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伴随着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重大民生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在这样的形势下,改善民生已逐步成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只有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不断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和谐社会民生问题日常生活改善
所谓民生问题, 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民生问题是这个时期面临的一大问题。抓住民生问题, 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民生问题解决得愈好, 经济社会就愈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会如期实现。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1.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实现人民的愿望,把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 加大政府财政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事业等有关民生方面的投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建立和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3.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有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也是改善民生的重大问题。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使之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导力量4. 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稳定物价;通过调整税收政策,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积极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目前大家较为关心的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住房问题
提起住房,就会想起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个社会的和谐,最根本的是要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即有家可居,有业可乐。而住房问题就是和谐社会的根本之一。诚然,就目前的社会现状而言,如果说让每一个人都有家可居,是有点奢望。但是最起码也应该保证普通百姓、工薪阶层能买得起房,能住得起房吧?目前虚高的房价,恰恰是因为没有遵从市场经济的结果。虚高房价的背后,是房地产开发商的超高利润。房价居高不下,恰恰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片面强调政绩所致。如果每一级政府和领导,能有杜甫那样的胸怀,人民何愁无家可居?不论是经济学家,还是什么文化人士,必须记住的是“安居”是根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二、就业问题
我碰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人人都有稳定的工作,人人都有稳定的收入,谁还会干偷鸡摸狗的事呢?这话虽然不全面,却非常的有道理。百姓能有业可操、有业可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另一个根本。目前所存在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难、民工问题、农村孩子的留守问题等,都突出的说明了有业可乐的重要性。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如何完善和执行《劳动法》,是“有业可乐”的关键。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企业对打工者的工资克扣问题。由于打工者的流动性,很多企业对临时性质的打工者普遍采用延发工资的办法,致使打工者最终要被克扣少则一月、多则数月的工资。
三、医疗体制
人吃五谷杂粮,就难免身体有恙。而老百姓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就变得非常突出。从药品的监管,到药品的价格,再到医疗机制,我们始终没有走向正规。而后果就是让老百姓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实事也说明政府的监管是不到位的,医疗体制的改革是不成功的。如何完善政府对药品的监管,如何让药品的价格降下来,如何完善医疗体制,是改善这个问题的关键。目前农村开始实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希望老百姓在未来的一天,不再为看病发愁。
四、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是事关国家前途与未来的大问题,是事关国家长期发展的根本。我们中华民族一直有个传统:学生所学,首要在学做人,其次才是学知识;老师所授,首要在于教做人,然后才是传知识。现在教育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重视学知识,而忽视了学做人。这也是社会不文明的根本原因之一。做人的根本是从遵守规则做起,是自觉的遵守社会的公德和公则,是遵守国家的法律。可面对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自觉遵守社会公则呢?而大学现在存在的资源浪费更是突出。试问:这样的教育机制如何能让我们的孩子成为国家的栋梁呢?
五、文化建设
思想文化的水平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这恰恰是我们的软肋。衡量思想文化水平高低的尺度,不在于是否荣获了诺贝尔奖,也不在于是否荣获了奥斯卡奖;衡量思想文化水平高低的是人民的文化修养水平,是人民的道德素质水平,是人民的文明程度。思想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就会带动各种形式的艺术繁荣,就会带动人民文化修养水平的提高。所以说,思想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国家进步的动力。
六、食品安全
国家固然有监管的责任,政府的确也有整治的义务,但食品安全的问题大多是因为我们中的所谓“人民”造成的。从这个意义说,我觉得悲哀,觉得是一种耻辱。为了绳头小利,而相互残害着。对食品安全的的治理如果仅仅靠国家和政府的努力是永远不会得到改善的,全民必须有不挣黑心钱、不挣丧良心钱的素质。往往那些施害者,同时又是另一种食品的受害者,我们的食品安全就是这样一个耻辱的恶性循环。我们在责怪这个社会的时候,也应该反省自己的行为。
七、贫富分化
富者穷奢极欲,穷者苦于生存。这样的现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分配不公,是因为富者的剥削,是因为富者的不道德资本,是因为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是因为穷者的根本利益未受到保护,是因为垄断行业的强取豪夺。贫富分化现象如此之严重,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面镜子,它照亮了每个人的心。国家如何完善税收制度,如何调整分配制度,如何提高社会保障,是解决贫富分化的根本。
我们国家正在不断在以上方面做着探索性的改变,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这些问题会被很快解决,构建和谐社会不只是一个口号,他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我们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和谐社会很快就会到来!
第五篇:构建和谐社会与解决老龄问题探讨
文章标题:构建和谐社会与解决老龄问题探讨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挥老年人才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因素”。构建和谐社会,会为老年人带来和谐生活;老年人生活的和谐,会促进家庭和谐与代际和谐;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中国已成为老龄化速度最快、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基数大、速度快,底子薄、负担重,是“未富先老”,“跑步进入老龄化”。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这种双重效应客观上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人口老龄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现实地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结果主要是在计划生育的作用下生育率降低而使老年人口的比例相对增加而引起的。这是我国的人口生产方式长期以来向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转变的必然结果,是控制我国人口数量的必然结果。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起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出生率长期持续下降,社会总抚养比例下降,从1990~2030年的40年是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大、总供养系数不高、国家负担较轻的“人口红利”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人口老龄化为我国现在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期。
然而,现在代际关系出现了紧张的趋势,在职劳动者与退休的老年人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表现得愈来愈突出。在急剧变革的时代,新老代际矛盾具有加深的特征。社会上青年一代产生恐老症,害怕老一代与自己争夺利益,害怕自己会为赡养老一代而减少对现代成果的享受。而现在的老年人年轻时为了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他们对工作高度投入甚至是高度透支,收入增长极为缓慢,一生当中生活简单,生活水准十分低下。但是,现在中国多数老年人收入低下,同中青年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身患各种疾病,本来收入就不高,再加上近年来医药价格迅速飙升,这就更使得老年人在看病、医药方面陷入窘境,承负着巨大的甚至是不堪重负的多重生活压力,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有些老年人连基本的生存都非常艰难,沦入社会弱势群体。
现在老年人生活保障(包括经济来源及生活照料服务)出现问题,其实并不是人口老龄化引起的,不是养老能力问题,而是由制度安排和养老观念引起的。因为现在劳动力年龄人口的总负担系数是最轻的时候,虽然老年人的比例有所增加,但少年儿童比例在降低,如果把养老和养小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看,则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养老问题。
当然,我国的社会保障对象过于狭窄,几十年来主要保障国有企业职工和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而国有企业人口确已老龄化,因而社会保障制度不可持续,会出现养老金支付问题。1980年,国有企业的就业职工占所有企业就业职工的63.6,到1998年下降到31.8;同期国有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6下降到26.5;同期退休职工的比重从81.5下降到77.4,仅下降了4.1个百分点。制度内人口老年抚养比重过高,从而出现养老金收不抵支。另外,从现收现付制过度到部分积累制后对“中年人”和“老年人”的隐性债务没有明确的承担主体,使个人账户基金空账运行。
这里有必要重新认识老年人口消费资金的真正来源。在一些人的观念中老年人是由下一代供养的。其实,老年人口消费资金的真正来源不是下一代,不管是现收现付制还是积累制,老年人消费资金的产权是老年人口本身,是他自身在劳动年龄时创造的,是劳动收入的跨期消费平衡。在社会保障领域,退休人口的养老金凝结在国有资产中。在家庭养老中,养老金则主要凝结在子女的教育培训上。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现在老年人在劳动年龄时建立起来的,我们还在享用、使用现在的老年人在当时为我们国家所形成的无法割断的历史积累。
可喜的是,2004年,我国第一次实现了4100万离退休职工按时、足额地领到了养老金,这是巨大的一个成绩。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但是我们还应看到,社会保障覆盖面比较窄,广大农村老年人根本就没有退休工资和最低生活保障,困难企业的离退休人员是慢性病、大病的“重灾区”,是最需要参加医疗保险的,但实际上这一群体又很难迈进医保的大门,老年人的文化精神需求难以满足,老年产业发展缓慢。
解决好现在退休老人的问题,不要从人口老龄化中找借口,而应该是完善制度,形成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主要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重视家庭和谐和社会和谐关系,公正地对待现在的老年人,使老年人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努力提高退休老人的物质文化需求特别是弱势群体老人的物质文化需求。
然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家庭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