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案例
第一节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案例
一、中国共产党90华诞之际,全球热议“中共现象”。探究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对世界的意义,以及其90年发展历程带来的启示。
2011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知识链接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本质上看,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全球热议“中共现象”,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果是由我国的国情来决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种客观实在性。
2、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的变化发展一样,也受自身规律的支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当时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任务所决定的,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这一根本规律。
3、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中国共产党带领和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巨大成就,说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随心所欲的选择和发展生产力,也不能随心所欲的选择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案例二、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综合效益,三峡电站向华东、华中、川东供电,并与华北、华南联网,成为中国电力布局的“中枢”,该工程确保了三峡水电清洁能源“送得出、落得下、用得上”,为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效能源支撑,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2011年5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并制定了目标:2020年,移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达到湖北省、重庆市同期平均水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地质灾害防治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基本建立。
知识链接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成果,首先是人们承认自然的客观存在和服从自然的结果。
(1)、人类面对大自然,并不是消极地听凭自然界的摆布,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向自然索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先从人们利用自然物来看,三峡工程从构想到论证、从规划到实施、从完工到应用等同人的实践活动水平、人的需要、人的意识是密不可分的,但前提是承认三峡的地理环境、地质状况、水等自然物的客观存在,并根据自然物的属性与规律去有意识地、合理地利用。国务院讨论通过了《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等文件并制定了目标,说明了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改造和利用自然,必须要服从自然。
(2)、从人们利用自然物来看,人们为满足自己各方面的需要,就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制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人们改造自然物活动的基础,只能是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而这些则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人们根据三峡地区的地理环境、地质构造、水流原理等建造三峡工程,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能源支援。三峡工程地建设只不过使三峡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改变,但其自身固有的属性和规律并没有发生改变。
山东省鄄城县第二中学刘兴华***电子信箱 mengya802@163.com
第二篇:世界是物质的说课稿
世界是物质的说课稿
世界是物质的说课稿1
一、指导思想
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长期以来都陷入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困境。既无生动有趣的实验,又无形象具体的研究对象,如何让概念学习的课堂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对此我进行了大量探索,选取了“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教学作为尝试。
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导下,我力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2.依据教改的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
c.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能力方法: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b.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在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三、学情、学法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初中接触的“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泛味感。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依据主体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
按照主体探究式学习,我在教学中力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主体探究式学习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过程不拘泥于课堂。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课前探究收集生活中各种溶液的标签,很快他们带来了自己家中的诸如复方甘草口服液、84消毒液、眼药水、枝江大曲、矿泉水等,实验室诸如硫酸、NaOH溶液等标签。在课堂上我将请他们相互展示,并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多种方法:v/v、m/v、n/v、m/m,从而教师引入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物质的量浓度。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又得到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真正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自主探究
探究
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主体探究式学习认为:学习者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新知识。
采用主体探究式学习,学生不再把“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从课本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物质的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等基础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相互协作来获取新的概念。
学生首先自主阅读课本感受概念,然后在三个具体实例的练习中运用概念。
(计算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克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固体溶于1L水配制的溶液。)
第一个练习直接运用概念的表达式;第二个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知识“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间的换算”。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是渴望成功的,学生更是如此。两个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个练习看似简单,实则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学生们将在各自不同的评判与反思中,激烈的争论,我将这个“舞台”让给学生,他们尽情发挥、表演,相互解答困惑,自主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对此练习可能会有下列见解: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溶液的体积和溶
剂的体积是不相同的;此题尚须补充、添加已知条件;必须知道NaOH固体的密度,则可计算NaOH固体的体积,然后与水的体积相加就可求出溶液的体积;体积是不可以相加的,必须知道NaOH溶液的密度,通过溶液的质量求出溶液的体积。
世界是物质的说课稿2
说教材:本章学习了物质的性质和结构,从广阔的宇宙到地球上的高山、大地再到微观的原子和分子,都是本章研究对象。学习本章知识后就会知道,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物质的三种常见形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基本性质质量和密度,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等,同时学习探究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会应用质量和密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说课程目标:本章对知识目标的总体要求不高,但能力目标和意识目标要求较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课标明确地提出了学生要会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淡化概念教学的僵化性。但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参与过程和方法及相互协作精神的要求明显提高。
(2)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密度概念,这样通过亲自动手参与探究,凸显教育理念的转化,使学生由被动地对知识的接受向知识的探究转化,从而使学生能自由地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新课标要求学生尝试用密度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这样要求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并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断地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活实际,培养了学生终生探索的乐趣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了学生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贯彻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教材难点和重点密度是本章教材中学生进行探究的中心内容,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点,因此密度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测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是综合天平的使用、量筒的使用、密度的知识等内容,它既是检验学生前述知识自主学习的标准,也是学生探究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此是本章教学的另一个重点。而原子的结构,看不见摸不着,老师既无法讲透彻,又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基础,画出原子结构的模型,所以是老师难教、学生又难理解的内容,它是本章的难点。
考点分析中考重点、热点:(1)天平的正确使用;(2)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物质的密度;(3)密度知识的应用;(4)密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结合;(5)密度与压强、浮力、功等相关知识点综合;(6)与密度相关的开放性、探讨性、设计性问题。
说学生;我们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单亲无亲家庭,家长的监管能力较差,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约束能力差,这就要求我们提高课堂效率,以学为主当堂达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关键是还要关注后1/3学生的发展,不离不弃,鼓励和激励他们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说教学设计;1.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自主学习,梳理知识点2.让学生交流讨论归纳知识点,完成学案上的问题,使学生构建知识框架3.展示知识点和问题,加深印象,教师补充拓展,使学生掌握知识点4.通过测量液体的密度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终生探索的乐趣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了学生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贯彻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5.通过当堂达标巩固知识点,达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世界是物质的说课稿3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物质的定义;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
【重点难点】
1.重点: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的定义
2.难点: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课程标准】
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
【教材助读】
1.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 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 的一部分。
(2)物质的定义:
(1)物质是 ,并能为人的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2)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这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 ,
而不是指某一种 。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其产生来说:人类社会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 起了决定性作用。
(2)从其构成来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
、和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 。
3.世界的物质性
总之,自然界是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 。
人的意识是一开始就是 ,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 。
【独学自测】
1.有人断言:“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创造出来。”这种观点:
①认为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②属于神创论的观点,是极其荒谬的 ③否认了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④否认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属于唯心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这表明:
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B.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C.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3.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度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这提醒我们:
A.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B.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
C.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失去了客观性 D.改造自然必然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4.“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下列对“物质的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物质就是看得见的客观实在,其形态千变万化
B.物质就是千差万别的事物的总和
C.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D.物质是对万事万物所有属性的概括和总结
5.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人脑 ②基本路线 ③生产关系 ④思想观念 ⑤国家 ⑥辩证唯物主义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
6.促成自然界向人类社会的巨大飞跃的是:
A.语言 B.意识 C.物质 D.社会劳动
7.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自然界的物质性 B.人类社会的产生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生产方式的客观性性 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的客观性
8,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胡安·科勒发现暗物质存在的迹象。20xx年12月17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探测研究迈出重要一步。
(1) 这里的暗物质是哲学上所讲的物质吗?
(2)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什么关系?
探究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 人类社会的形成需要哪些物质条件?
(2) 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由古猿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的社会环境,由古猿的群体结构到人类的社会结构的转变?
(3) 为什么说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课堂总结
三、我的知识网络——归结总结、串联整合
第三篇:考研政治马原强化资料-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点这里,看更多政治资料
考研政治怎么复习?在考研复习中,复习资料的选择至关重要。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整理了【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同时可以为大家提供名师考研政治视频、考研政治复习资料、考研政治真题和考研政治辅导等,助您冲击名校!
1.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1)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
人类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生存和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这一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因而也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②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并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与方向。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查看更多考研政治辅导资料
点这里,看更多政治资料
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哲学除了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还要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在内的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5)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区分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重要依据。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依据对自然现象的笼统直观,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这是一种天才的猜测,但缺乏科学依据,过于简单化。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这种概括虽然有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尤其是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现代辩证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查看更多考研政治辅导资料
点这里,看更多政治资料
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基本内容集中体现在恩格斯和列宁的下列论述中。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时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这样就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包含丰富的内容,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其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列宁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者相脱离的,意识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另一种本原。其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认识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其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其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把实践纳入对物质的理解,既把物质范畴拓展到社会历史领域,又深化了对自然物质的理解,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6)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查看更多考研政治辅导资料
点这里,看更多政治资料
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7)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载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查看更多考研政治辅导资料
点这里,看更多政治资料
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8)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长期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因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首先,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其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的活动。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最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9)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一原理的内容包括:其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其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其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正如列宁所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理论意义在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查看更多考研政治辅导资料
点这里,看更多政治资料
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根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其实践意义在于,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世界是按其固有规律在时空中永恒运动的统一的物质世界,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坚定不移地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在紧张的复习中,中公考研提醒您一定要充分利用备考资料和真题,并且持之以恒,最后一定可以赢得胜利。更多考研政治复习资料欢迎关注中公考研网。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查看更多考研政治辅导资料
第四篇: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案例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案例
夏均香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的第一个框题内容,也是哲学辩证法的起端。在内容比较抽象的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通过视频、自由回答常识知识等方式,力求知识形象化,从而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接受乏味的抽象知识、提升自己的哲学素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课堂互动效果,通过引导学生或自主或分组讨论等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尤其在重、难点的突破上,更要让学生大胆发言,表明观点,共同讨论,最后形成共识。【教学课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联系的含义;理解联系的特点及其方法论意义;正确理解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以及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分析提炼与概括联系的含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能运用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的原理及其方法论分析社会中一些现象和具体事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孤立观,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自觉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教学重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方法论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方法】:案例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7年9月3日,朝鲜地震的诱因:朝鲜第六次核实验所致。思考:朝核试验为什么再次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反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三)讲授新课
一、联系的含义、普遍性
生:展示预习成果说出并解读联系的含义。探究一:
师:结合生活,请同学们列举实例说说,在我们身边都有哪些联系?
生:产品质量与人的身体健康;雾霾与出行、与疾病、与交通事故等;高铁通车与经济发展等……
师:将学生的举例分类为事物之间的、事物内部的、整个世界的 小结:联系是普遍的
生:概括联系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论
探究二:联系具有普遍性,是不是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生:回答——不是,联系是具有条件性的(举例说明)过渡:提问——从自身角度及和周围事物关系的角度说一下我们坐在教室里学习都和什么有联系? 生:各抒己见
师:我们坐在教室里学习,不但与个人的主观努力的联系,而且和周围的同学、老师、学校、政府都有联系,所以,我们应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下面,通过一段视频和材料,用已学到的知识继续分析,看看联系还有什么特点?
探究三:播放《延龙图新区的建立》视频和展示相关材料
二、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 思考:
1.“延龙图新区是从实际出发,科学研究、严格论证后确定的”,这说明联系具有什么特点?给我们什么启示?
2.延龙图新区从事物的联系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属于哪种联系?这种联系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为什么? 小结:联系的客观性
师追问:联系是客观的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了呢?
生:回答——不是(人们可以根据固有联系,改变事物有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小结: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过渡: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在众多具体联系中呈现了什么特点? 分析材料二: 思考:
1.联系多样性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材料二体现了联系的哪些形式?
2.结合材料,从联系多样性的角度说明应如何建设延龙图新区。小结:联系的多样性及其方法论要求
【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在准确把握联系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原理的前提下,能真正到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学反思】: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设计这节课的意图是通过时政材料、通俗易懂的生活中的例子,把抽象的哲学思想具体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的目的。精心设疑,让学生根据事例得出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思辩能力。设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由于个别问题,学生回答环节用时比较多,时间过于紧张,导致后面没有充分的时间把最后一个问题环节做得更好,今天在时间的把握上还需注意。【学以致用】:
判断所给的成语或漫画属于哪种形式的联系。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直接联系、间接联系)
② “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什么没有看见引力?(现象联系、本质联系)
③骑着车闸不灵的自行车撞到人(必然联系、偶然联系)
(五)达标测试 选择题:
1.下列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成语典故的有()A.唇亡齿寒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刻舟求剑
2、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传染机会,人们都使用随手一扔的一次性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而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
A.世界是物质的 B.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理是: A、一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C、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要经过量变才能达到质变 D、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4.一些大学生在招聘中遭遇“姓氏歧视”。一位“裴”姓同学就因为这“倒霉”的姓氏失去了即将到手的会计职位,因为老板说“裴”和“赔”同音,不吉利。这种认识: A.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B.割裂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5、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发生40年来最强的地震。海啸袭击了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沿海地区,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这说明
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有联系 C、关键部分的性能与状态对整体起着决定作用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布置作业】:1.优化学案 2.巩固提高部分(选作一题)
(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项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2)中央电视台播放的“9.18”大案侦破纪实说:一个盗窃团伙盗窃了开封市博物馆69件国家珍贵文物,当这些案犯被捕后,审讯人员询问他们为什么选择9月18日这天作案?他们回答说:因为“9.18”的谐音是“就要发”,他们是想借这个吉祥的日子发财。可悲的是他们不仅没能发财,反而在 9月18日被正法。试想: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呢?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选作一题,既可以达到巩固、运用知识的目的,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对新授知识接受能力的自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和龙市第一高级中学校 2017年10月17日
第五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2010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16日在内罗毕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灸的历史起源和沿革发展针灸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针刺法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的时候,不自觉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而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砭石也因之而生。随着古人智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针具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现在用的不锈钢针。相传,华夏文明的始祖伏羲是中医针灸的发明人。伏羲氏不仅画八卦,结绳为网,教民田猎,而且“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尝草制砭”(南宋罗泌记载于《路史》)。砭就是砭石,即华夏民族最早的针灸。针灸治疗方法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学术思想也随着临床医学经验的积累渐渐完善。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十一条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和灸法治疗等,已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黄帝内经》是现存的中医文献中最早而且完整的中医经典著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即有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以及与经脉系统相关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并对腧穴、针灸方法、针刺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也做了详细的论述。尤其是《灵枢经》所记载的针灸理论更为丰富而系统,所以《灵枢》是针灸学术的第一次总结,其主要内容至今仍是针灸的核心内容,故《灵枢》称为《针经》。继《内经》之后,战国时代的神医扁鹊所著《难经》对针灸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完善。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晋代医学家皇甫谧潜心钻研《内经》等著作,撰写成《针灸甲乙经》,书中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并确定了349个穴位,并对其位置、主治、操作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针灸方法及常见病的治疗,是针灸学术的第二次总结。唐宋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针灸学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彩色的“明堂三人图”,并提出阿是穴的取法及应用。到了宋代,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编撰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考证了354个腧穴,并将全书刻于石碑上供学习者参抄拓印,他还铸造了2具铜人模型,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作为针灸教学的直观教具和考核针灸医生之用,促进了针灸学术的发展。元代滑伯仁所者的《十四经发挥》,首次将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合称为十四经脉,对后人研究经脉很有裨益。明代是针灸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医辈出,针灸理论研究逐渐深化,也出现了大量的针灸专著,如《针灸大全》、《针灸聚英》、《针灸四书》,特别是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汇集了明以前的针灸著作,总结了临床经验,内容丰富,是后世学习针灸的重要参考书,是针灸学术的第三次总结。清初至民国时期,虽然针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但由于针灸深得民心,故仍有《针灸逢源》等著作流传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以继承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家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出版了大量的针灸学术专著和论文,还成立了中国针灸学会,学术交流十分活跃,首创“针刺麻醉”。针灸的研究也从单一的文献整理发展到对其治病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的观察,结合现代生理学、解剖学、组织学、生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进行针灸治疗的机理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针灸学源于中国,在公元6世纪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近年来,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针灸也随之传到世界各地。1987年成立了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简称“世界针联”),推动了针灸事业的不断发展。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汇集了明以前的针灸著作中医针灸的治病原理中医针灸依据的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辨证原则,进针后通过补、泻、平补平泻等手法的配合运用,以取得人体本身的调节反应;“灸”即艾灸,以火点燃艾炷或艾条,烧灼穴位,将热力透入肌肤,以温通气血。针灸就是以这种方式刺激体表穴位,并通过全身经络的传导,来调整气血和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针灸疗法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具有很多优点:第一,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第二,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第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第四,医疗费用经济;第五,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这些也都是它始终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原因。针灸学源于中国,在公元6世纪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中医针灸的研究和在世界的情况针灸的理论基础源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思维模式相距甚大。中国科学界对于针灸的研究已经有半个世纪,特别是针刺麻醉或者针刺止痛原理的研究,居于世界前列。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79年所出版的刊物中认可针灸在某些症状中有治疗作用。Cochrane Collaboration的科学家认为针灸对戒烟、气喘、抗类风湿关节炎、头疼等问题没有效用。2007年9月《内医档案》杂志刊登,德国雷根斯堡大学的迈克尔·哈克博士主持的实验使用1162名腰痛病患分3组分别进行针灸、假针灸和常规治疗对比试验。发现腰痛情况好转的人,针灸组有47.6%,假针灸组有44.2%,常规治疗组有27.4%。针灸组和假针灸组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2009年西雅图的一个研究小组主持的研究表明,对长期腰疼患者,针灸和假针的治疗效果都比传统方法好,但是针灸和假针的疗效没有显著差异。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发表了《Acupunctur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Reports on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认为有对照试验证实针灸可有效治疗若干疾病、症状或状态,针灸对于另外一些病症的疗效尚需要更多证据确认,同文又列出了疗效未有足够证据支持,但是可尝试针灸的一些病症。针具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现在用的不锈钢针根据2002年一项全美调查的结果,美国有八百二十万成年人曾经使用过针灸,有二百一十万人曾在过去一年内进行过针灸。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获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有华人或当地人士开设的中医、针灸诊所。据报道,美国登记的职业针灸师有1.1万余人,德国有3万名针灸师,墨西哥的针灸师有5000多人,澳大利亚有4500个针灸、中医师,巴西有针灸师1.5万余名,新加坡有中医师1500人,中国香港特区登记的中医、针灸师有7707人,甚至在南太平洋岛国中只有两万人口的基里巴斯也有两个中医诊所。这些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中医、针灸诊所,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打下了广泛的基础。结语中医针灸荣幸地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针灸申遗成功,不仅将使早已满载传奇的毫针和艾叶为更多世人所分享,也将为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设定全新的历史坐标。但是关于他的“继承人”问题,让人忧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将会制定一个一揽子的宣传与保护计划,特别是要开展中医针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的研究,完善中医药针灸的传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