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大四之从考研到工作经历
我的大四之从考研到工作经历
时光匆匆,在这即将离开母校时刻,我华水14届机械学院毕业生赵记强,觉得个人大四经历对学弟学妹有参考价值,故有必要写些东西,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我算是咱学校比较普通学生,经历了考研与工作。该经历了也都经历了,都算尽力而为,所以结果怎样都能接受。在这里感觉有很多话要说,却不知道从何说起。算了,还是先说两句,要找工作的话还是年前找,年后真心的不好找。是工作还是考研大三下学期就应该想好,因为考研从那时就应该准备。
考研的话就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能考上的学校,211类的学校相对好考,过复试线基本能上,985的学校要求高一些,另外专业课选对口也是非常重要。决定考研就应该好好复习,放平心态基本问题不大。保咱学校的研究生也是应该考虑的(我认识的邻班同学学习挺好的,拿了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还保咱校研了),毕竟读研后发展的平台要高一些,能读就读。找工作也是应该早考虑的,因为刚上大四基本就开始来公司了,好的公司来的可早了。考着研也能找工作,做个简历也就需
一、两天的时间,咱学校也鼓励,只要你签工作时提前跟用人单位说好,考上研去读研,考不上去工作就行,觉得这样更有利。反正都是自己根据各种情况来做决定,我也认识一个我专业同届的同学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了,早就打算找工作了,当然进宇通技术部门了,也挺好的。说了这么多还没说我自己呢,下面说一下我自己吧!
我呢?早就打算考研了,也算一个考研死党。认真做了考研复习,也算完完整整的坚持下来,虽没考好但我也能坦然接受,我觉得我已尽好多力了。大三下学期就开始了考研复习,那时主要是看英语单词,复习数学之类的,我那时也开始做一些数学题。大三放暑假我的线性代数刚要开始,然后按着自己的思路进行复习着。我也没报考研班之类的,据我和我宿舍的感觉重要的还是自己复习,报不报班无所谓,看你自己符合是什么样的人,适合哪一种复习方式。暑假我也就回家不足一周,这一点很重要,一定要在学校里复习,记住家不是学习的地方。其他的过程我也就不多说,记住考研心态很重要。我考的是大连理工大学,985
院校,机械还是挺强。考的是机械制造,这一个专业课知识点多而碎相对还是不怎么好考的。我考得不好总分309,英语40没过线,如果英语多考十分就都能过线了。主要是考英语时心态不太好,先写作文了之后就慌了没心思做了。造成了后面的考试没考好,就政治还行77分,关键还是最后把该买的资料都买一下,该背的背,该记的记,尤其肖四。知道自己考研考的不好,年后我也就准备专心的找工了。考研也就说这么多吧,下面讲一下找工作吧!
既然决定找工作了,所以年后开学前我早来了两天。四年的大学生活,转眼即逝。除了部分同学还要继续准备考研复试,年前找工作的准备放松一下。有些像我一样的同学都把重心放在求职找工作上,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熬出了头,我们每一个人都雄心壮志,意气风发。
毕业找工作,是一个让我们成长成熟的过程。我们不能因其严峻而畏惧它,而应该怀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去面对。俗话说:机遇只会光顾有准备的人。求职前,我们一定要对自己全面规划,想要从事什么行业?自己在这个行业中有没有发展优势?只有对自身有了全面认识,才能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求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设计好自己的简历,我个人认为:简历如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能否进入第二轮的面试。简历包括个人简介和证书复印件内容两部分。个人简介内容要清晰明了,有条理,特别提醒的是,内容一定要真实无误,有部分同学为了找工作,虚写简历内容,到最后还是自食其果。
但是,现在很多单位都是要举行公考,这样的话,简历成为我们的敲门转的作用就不是很突出,而主要是考查我们的专业知识。只有通过了笔试,才能够进入第二轮的面试环节。所以,请大家一定要注意,扎扎实实地掌握专业知识。有部分同学自进入大学后,就对自己完全的放松,对学习投机取巧,不下功夫,逍遥地度过四年的大学生活,这是很不可取的。尤其是一些作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证书或技能,比如,全国英语四级(非英语专业)。虽然现在改革,英语四级与学位证书不挂钩,很多同学就高枕无忧误以为无所谓,可是孰不知,很多单位都是要求员工通过国家英语四级,把这个作为硬性条件,或者说通过了国家英语六级者优先录取。我就在英语六级上吃了不少亏。
学会取舍。当面对突如其来的招聘热潮时,我们要懂得取舍。在招聘会上,众多招聘单位,每个都投是不可能的,建议在前一天晚上就关注招聘会上会出现的单位,把合适自己的找出来,了解单位的详细情况,做到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当同时被几家单位看上时,更要懂得取舍了,如何选择?这个时候可能需要跟家人商量,听听同学们的看法,询问一下老师的建议,当然,最终决定的还是自己。找工作最关心的无非是:工资待遇、福利、公办还是民办、离家远近等这些问题。外面工资要稍微高点,但漂泊,在家工资低点,但稳定。要明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记着抓住每一个找工作的机会,我进的江苏兴达公司就是在郑大的招聘会上。当时很多去过郑大以前招聘会说只要211学校,把我们学校直接给刷了很受伤,所以去那儿的越来越少。我呢了解到这公司找我们专业的,也就报个试试看的态度。到那之后感觉面试官还是挺欣赏我的,不出所料,我获得了Offer,也结束了找工作。之后的任务也就毕业设计之类,时间问题不多说了。最后祝下届学弟学妹有一个好的前程!
第二篇:文学评论之从农民到作家
从农民到作家
◎文 | 杜君立
传统中国是乡村中国,农民是中国人最古老的主要职业。以农民和乡村为书写对象的文学作品在中国很多,但如同白居易写卖炭翁一样,作者本身并非农民。对农村的疏离,写出的作品更多的是体现作者的意图。
与大多数王朝更替一样,这个国家也是在60年前发动农民造反建立起来的。之后40年,又通过对农民的苛刻榨取进行原始积累,曾导致大量农民因饥饿而死亡,官方称为“非正常死亡”。与此同时,在1949后,文人几乎被全部纳入体制。
在这种一元体制下,为权力服务的文人写作对原生态农村的刻画是严重走形的。早期的柳青、浩然等,其作品的“政治教育”性太“紧跟形势”,致使时过境迁,迅速成为过期食品。
毛死后开始了一个短暂的“文艺复兴”,知青的“伤痕文学”迅速崛起。与此同时,农村小说也先天性的得到恢复,所以有人说,中国小说家几乎都是从农村出来的。这些作家从骨子里仍是一个农民,准确的说,是毛时代的农民——社员。对他们来说,当兵和当作家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为了吃饱饭、不饿死。就这样,有一大批农家子弟因为擅长写作,而实现了从农民到作家的麻雀变凤凰的“成功”,得到了被体制圈养的“好命”。这些作家包括路遥、贾平凹、陈忠实、莫言等。
壹
农村小说的发达有其先天因素。农村因其社区生活对外封闭而对内公开,加之家族因素的影响,如同全村人睡在一个大炕上,瓜田李下的故事众人皆知,所以故事来源很广泛。再加上与自然的贴近,故事的有趣性大大超过相对互相陌生不了解的城市。城市小说的自传色彩很浓,而农村小说更接近村史,因而也更广阔,更加“魔幻”。但这批农村作家普遍面临知识分子和农民的双重困境,既算不上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也算不上传统农民。
路遥这一批农村小说作家通过向体制出卖自己的才华加入体制,摆脱农村的苦海,返回身看自己的出处,写自己的乡下亲戚,往往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同时,这些作家大多也不是真正的传统农民,只不过出身在人民公社的农村而已。比如贾平凹,作为乡村教师的儿子,他没有干过农活。据他自己在《我是农民》中讲,从学校(中学)出来后,他曾在生产队跟妇女们一起劳动过,因为贾平凹长得比较文弱可爱,爷们都讨厌他,女人们都比较照顾他。所以贾平凹常常感叹自己就是贾宝玉的命。贾平凹和其他农村作家一样,放下书包迅速向组织靠近,被推荐进入大学或参军,摆脱了其父老乡亲的苦难命运。
中国传统即礼教宗法,礼失求诸野,乡村是传统中国的最大所在。一个祖祖辈辈都老实巴交的乡下农民,一年到头都是干不完的农活,撒籽、耕种、收割入仓,看老天爷的脸色和地墒、饲养驾驭各种牲口、按农时播种蔬菜。同时,农村有着繁琐复杂的丧葬礼仪和乡俗,以及各种各样的神仙祭祀道理——这实际就是中国传统或者说宗教,乱弹(民间戏剧)是完全不同于电视节目的一种文化。而民间炕头的剪纸刺绣与权力美学不同,它完全是另一种审美,非局内人往往不识好歹。这大概就是“农民文化”——农民比城里人往往有着更加丰富复杂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
作为现代的结果,中国城市化的历史极其短暂,但丢失乡土文化的时间却已经很长。在户籍制度下的城市只不过是一种伪城市,城市是自由公民的集合,中国城市只是一个工厂、大院或者集市。对一个真正的中国乡村来说,中国的农村小说总存在着一种隔阂,这种隔阂既不是艺术的提高,也不是逼真的临摹,而是一种想当然的臆想甚至意淫。
贰
路遥无疑是一个纯洁的人,为写作而牺牲,这与王小波有类似之处。但路遥先天的文化缺陷失其作品远远够不上完美。这种先天缺陷是许多中国农民作家的通病,就是思想的匮乏。思想是文学的灵魂,鲁迅的小说很少也很短,却几乎都是精品。因为他有思想。
许多农村作家成长历程中,一般都与文字无缘,有关思想的家传很少,特别是“是农民又不是农民”的家庭。一方面他不了解真正的农村,一方面他欠缺成熟的思想。贾平凹就认为,思想是哲学家的事,“哲学家是上帝派下的牧人,作家充其量是牧犬”。
出身书香门第的王小波喜欢写小说,但人们更喜欢他的杂文,那是他的思想。如果说知识分子的责任是批判现实,那么一个小说家首先必须是一个知识分子。贾平凹曾经写了一本最没有思想的书,名字就叫《我是农民》,事实上,他也不是一个传统的农民。
因为思想的缺失,许多小说家远远算不上一个知识分子。这些农村作家离开小说,如同池塘被抽干了水,几乎就没有了身份;所谓散文,大不了发点伪士大夫真土财主的无病之呻吟。农村作家献身于写作,往往陷于为文学而文学、为写作而写作的困境,沉迷于文字的孤芳自赏,向一个冬烘文人努力迈进。贾平凹谈到作家的责任时就说,作家要“活儿做得漂亮”,“闲笔闲情最容易产生风格”。当代罗马尼亚作家诺曼马内阿在《论小丑——独裁者和艺术家》中写道:“在任何一个把文化作为武器的政治体系里(给予艺术家过高的荣誉或过重的处罚),作家会长期遭遇一些陷阱,这些陷阱会损害并逐渐毁灭他的正义感,最终丧失其个性。”
阎连科、刘震云和莫言都曾经说,他们写作是为了成为城里人,为了吃口饱饭——因为生产粮食的农民那时一直都处于饥馑的边缘。对大多数农村作家来说,他们尚未进入思想的殿堂,或者因为先天传统及思维习惯的局限,即使对思想上有所努力也往往力有不逮。比起舞文弄墨的风雅来,思维的乐趣往往是一种高深的文化。
当文学或者说小说成为一种谋生的技术,农村作家就越来越像一个泥瓦匠,他们只想把活儿做漂亮。他们从前往往推崇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如今又流行起拉美魔幻主义,导致他们的作品越来越看不懂。但他们可以一口气写几十万字上百万字,这种吃苦耐劳倒是体现了点农民精神。相对来说,鲁迅的《阿Q正传》才两万字,却将中国农民甚至中国人描摹得深入骨髓。叁
路遥的小说比较典型的是《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人生》写了一个农民的儿子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挣扎。高加林的农村户口使他被“国家”歧视,但他的高中文化程度又使他可以歧视农民的父母。路遥写作的特点是对主人公充满感情,褒贬溢于言表。小说之前路遥引用了柳青的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作者要说的其实是,最好有个好爸爸——有城市户口的、当大官的。
路遥的这个思想局限在《平凡的世界》中继续发扬光大,无论少平还是少安,都把命运寄托在“傍大官”上,因为他无法改变他爹的身份。少平说:有一天他有权有势了,要让他爹穿着高级羊皮大氅,对着全村人大声卖派,“把唾沫喷在别人脸上”。所以,路遥的主人公以出卖自己博得社会地位,然后回来鄙视他可怜的乡亲。这如同石康的《奋斗》,所谓奋斗不过就是有个有权有势的爹而已,从这种小说看来,高衙内之所以牛逼哄哄,完全是奋斗的结果。
路遥和许多农村作家一样,是虚荣的,他依靠出卖农村谋取名利,反过来又难以融入城市,也不愿回到寂寞的农村。这种思想上的进退失据使作品永远无法超脱。对乡土的背叛使作品失去根本,对氓之蚩蚩的草根精神的反动,导致自命不凡的精英意识泛滥,从而丧失应有的高尚的平民精神和批判精神。日本时期的台湾作家吴浊流在《亚细亚的孤儿》中写了出台湾人的悲情,他们在中国被当作日本人,在日本被当作中国人,最后他的主人公崩溃了。相对于路遥,张炜和李佩甫无疑具有更敏锐的对乡村文化的洞察,而余华常常将乡村作为一个布景,他写的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寓言童话,这已经与农村无关。
如果说路遥在模仿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那么莫言则在模仿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这种东施效颦只能暴露出他们贫乏的心灵和干瘪的才情。平凡的世界其实就是奴隶的世界,而丰乳肥臀和檀香刑则过于粗鄙与恶俗。同样充满爱情与性,肖洛霍夫的作品具有一种来自大地的、诗意的、希腊悲剧一样的壮丽的恢弘气势和宗教超越一样的人生感悟。同样属于意识形态枷锁下的文学写作,莫言与肖洛霍夫都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其差距不可以道里论。如果说人性与文学都是世界性的,那么仅就这一点来说,缺乏传统底色又缺乏现代人文批判精神的中国农村作家与世界级大师还有着不可逾越的距离。因为缺乏宗教和哲学的引领,在面临现实与理想的纠结时,思想的贫乏使这些“农民作家”陷于困惑和茫然中。
肆
在路遥作品中,主人公最后都致力于一个人去如何成功和发达,所谓成功和发达就是被城里人或权贵看得起,被自己的父老乡亲眼红羡慕。路遥无法指出这实际只是个“悲惨世界”,因为他根本没认识到这是个“悲惨世界”。
莫言曾经说过:“作家还是要勇于写灵魂深处最痛的地方。”在小说《蛙》中,蝌蚪为了个人的前途,将自己的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献祭给权力的手术台„„正因为此篇小说,莫言被授予2012年诺贝尔文学家。
虽然莫言获奖令中国官方倍感荣幸,但其作品《蛙》令官方避之唯恐不及。长期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德国汉学家顾彬指出,莫言擅长讲一些荒诞离奇的故事,“莫言的主要问题是,他根本没有思想。他自己就公开说过,一个作家不需要思想。(获奖)也许是某种政治正确起了作用。他们想,这一次应该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才行。”
文以载道,文学实际就是人学。人性是文学唯一的公理,只有在人性面前才不需要证明。从启蒙主义的角度来说,人性恰恰是中国最遭压制和禁忌的东西。上一代中国作家的命运往往可以从托尔斯泰、雨果、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身上找到共鸣,人性与政治哪个更正确哪个更重要?实际上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作家具有雨果那样的智慧、勇敢和良心。雨果指责的是一种思想和一种制度,而中国作家需要砸掉的却是自己的饭碗,这很可笑,也很可悲。
其实许多农村作家整体文化积累都不高,才华有余思想不足,本来中国传统文化积累就很浅薄,而西方文化则更差,大多数人都不会外语,甚至不会普通话。好在写小说似乎不需要太高的学识,会讲故事就行,而农村有那么多稀奇古怪很黄很暴力的故事;如果把中国话写得不像中国话,让别人不知所云,那就更显得他们高深莫测了。路遥的小说让你根本读不到多少中国乡土味。贾平凹和莫言的小说也越来越失去乡土味,而是一种古怪霉变的醋糟味,反倒是他们早期的短篇大多写得清新湿润,透着山野的泥土清香。斯人已逝,和柳青一样,路遥无论如何也是难得的、可敬的,至少他为我们记录下了那一段令所有中国农民耻辱的时代,尽管作者仅仅认为是他个人不堪回首的记忆。路遥他们深受左拉、雨果、托尔斯泰等文豪巨著的浸染,可惜他们买珠还椟,只学到了翻译腔,却没有领会作者博大悲悯的理性思想。这或许与他们没有宗教信仰、没有思想能力有关,他们其实都不懂农民、不了解农村、没有一点“农民文化”。没有文化和思想支撑,他们最终都是自恋的。甚至自恋到贾平凹莫言的程度,自说自话,写出来的文字让人再也读不懂——无论农村人和城里人。伍
想当初,贾平凹 “背着一卷印花粗布纺的薄被子从山地来到西安,一站在金顶辉煌的钟楼面前,我险些要被吓昏了”。如今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作为体制和社团的宣传员,分享着权力的快感,他在故纸堆中寻觅古代文士的旷达逍遥,过着一种诗意而有禅趣的日子,并为自己取一法号曰“抱散居士”,参禅打坐,热衷于性、怪、力、神,俨然像李渔一般的一代名士。但他却总是强调自己是农民:“说到根子上,咱还有小农经济思想。从根子上咱还是农民。虽然你到了城市,竭力想摆脱农民意识,但打下的烙印,怎么也抹不去。” 从50万字的《秦腔》到60万字的《古炉》,始终远离电脑的贾平凹体现出可敬的吃苦耐劳精神,虽然他的文字越来越让人读不懂,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成功时代的成功人士。
鲁迅说过:“文章本来有两种:一种是看得懂的,一种是看不懂的。假若你看不懂就自恨浅薄,那就是上当了。”虽然贾平凹是个作家而不是书法家,但他用毛笔赚的钱却比用钢笔赚的钱多得多。如果说《古炉》有什么特色的话,就是书尾的后记,它告诉人们作者实际只是一个党报的新闻记者。对当下中国来说,一切所谓的文学或者小说都超越不了逯军的责问——“替谁说话?”
2012年,在官方发起的抄写《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活动中,贾平凹莫言提笔上阵,充当了权力的马前卒。《讲话》的核心是“文艺服从于政治”,其实是说“文学服从于权力”。在权力和良心面前,这些作家无一例外的放弃了良心。文学的本质是良心,从这个意义上,这些犬儒化的农民作家完全背叛了文学本身,而沦落为一群“著书只为稻粱谋”的文案写手。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秘鲁作家略萨说过:“没有东西比好的文学更能唤醒社会的心灵。这解释了为何所有独裁政权,不论打什么旗帜,第一件要做的事,都是实行审查制度。他们试图控制文学生命,因为他们见到文学生命是危害权力的种子。好的文学,能唤醒人的批判精神,创造一批更难以操纵的公民。”
陆
王小波曾经哀叹:一切都不可避免的走向平庸。物欲时代下,文学与心灵一起被欲望放逐,无法摆脱这种日趋边缘化的命运。文革一代已经老去,甚至已经死去,后文革一代从网络上重建了一个启蒙中的文学中国,尽管一切仍然如此艰难。如今《平凡的世界》依然是年轻人或大学生最爱看的中国当代小说。路遥几乎是唯一可以与王朔王小波在文学市场抗衡的农村作家。
在一个娱乐至死的视觉化时代,现在人对文学特别是小说并不怎么待见,金庸琼瑶海岩郭敬明路金波们已经将小说变为一种速食快餐,只有《平凡的世界》一直在80后90后那里保持着令人惊讶的阅读。当然他们是把它当励志小说来读的。“傍美女、傍大官”——这个美女怜香惜玉爱“农民的儿子”、“大官”侠肝义胆仗义相救的乌托邦小说,比金庸的武侠小说和海岩的言情小说更能满足背井离乡流落城市的那些卑微农家子弟。
推土机暴政的中国式城市化运动摧枯拉朽,暴力弥漫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传统和乡村正在不可挽回地走向灭亡,或者说已经灭亡。形势比人强,大时代背景下,乡土小说这种传统文学式样也面临同样的命运。当乡土文学师法光怪陆离的南美魔幻时,中国乡土文学其实早就已经死了。
“莫言”用这样一个诡异的笔名成就了一个犬儒时代的成功传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或者笔杆子,或者枪杆子,一个饥寒交迫的二杆子,从农民到作家,实现了一个“中国梦”——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比起路遥来,莫言无疑要更加励志一些。“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懦夫,是可怜虫,但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
(原标题《从农民到作家》)
第三篇:大四考研转正申请书
敬爱的党组织
我于2011年4月28日,经党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成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然而在一年后的转正大会上,我没有通过转正。由于在这一年的预备期中,我同时也面临着自己大学生涯的一个转变,由大一大二疯狂的参加社团、组织活动,转变为大三老的学生组织干部退出,生活重心由工作转为学习,在这个转变中没能处理好作为一名党员保持其先进性的问题,在预备期中没有做出什么实际工作,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贡献,体现不出一名优秀的党员应有的素质和品质。因此,党组织做出对我延长半年预备期的决定。现在,我的预备期已满,我将在这半年中自己所做出的改变和个人情况做出总结。
在这半年中,我认真思考总结,克服第一次转正失败对自己的不良影响,在与老师、同学的谈话中了解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回想自己在转正大会上被提出的各种缺点,诸如与其他同学联系不紧密,处理工作不够积极等,经过冷静思考一步步改正自己的缺点。
在这半年的预备期中,我思考了如何做好一名预备党员、如何面对和处理由普通群众转变为预备党员再转变党员、如何保持做一名优秀党员的问题。现在我先简要阐述一下我在这些问题上的心得。
首先,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关键点不在预备,而更应在党员二字,它强调了你现在已经是一名拥有共产党员正式身份的人,不光拥有党员的各种权利,更要紧的是肩负党员义务,需要时刻以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并且,既然成为党员,我们就应该在意识和作为方面对自己有更高更具体的要求,时刻提醒自己,而不是由争取成为党员时的努力和认真,转变为成为党员后的松散和懒惰,这应该是每一名预备党员所最需要警惕的事情。其次,经历了支部大会讨论,由所有其他党员承认,当你也成为一名党员的时候,它带给你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在你的个人简介政治面貌栏上由团员改为党员这样的小事,而是需要在认识层面转变自己,即从此往后应以不同以往的要求来做好一名党员。这是每一名刚刚成为正式党员的同志乃至已经成为党员很长时间的同志都必须面对和做到的重要问题。
在认真思考着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也在积极面对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很多时候,人到了相应的时期才会有相应的思维,进入大四,课程突然减少到几乎没有,伴随着一小阵轻松的生活,我全面进入了考研复习的状态,对于从进入大学时便决定考研的我来说,这个转变是自然的,虽然生活变得有些枯燥,有些无聊,学习的过程也很艰苦。但是想起自己整个暑假顶着高温,披着坎肩,撒着拖鞋走到教室听辅导课,想起顺利考上研究生后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改变,我就能立刻坚定起复习考研的决心和信念。
在努力复习考研的同时,我不忘利用平时的课余时间多和其他同学沟通、交流,毕竟对于即将毕业的我们来说,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想法,也有太多人存在着不知怎么走的困惑。对于今后道路的看法,我和我的同学、室友进行了不少讨论,就我而言我认为考研是在当前情况下我们二本大学大学生改变自己现状、提升自我实力、优化就业形势的最佳途径。但是对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也不是所有人的状况都适合去考研,也有不少人能在激烈工作竞争中夺得一席之地,顺利发展。我的寝室本来有一名和我的共同考研的同学,经过多次讨论后,他后来还是放弃了继续考研,根据他的个人情况,我后来也鼓励他回到家乡找工作,那里有对他来说更好更优良的发展环境。在前段时间里,我也利用自己的课外时间,查找一些招聘、工作的信息,与他分享一些我曾经准备过的参加面试和工作的资料,讨论会计这一行业的特征。就在这此后的不久,当我与他再次碰面时,突然得知他已经取得了家乡一家企业的联系,并成功签订了工作协议,我当时既惊喜又嫉妒。当你看到身边的同学一个个早早的确定好今后的道路,在为他们相继选择好踏入社会第一步高兴的同时,又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感到紧张和忧虑。毕竟别人已经是社会的一员,已经可以拿工资,可以拼工作,可以挣到自己的未来,而我还在为研究生考试而愁苦,结果还是未知数。
不知选择考研和考公务员道路的同学们是否都像我一样,我们同样都在为着考试而努力着,而奋斗着,为的就是成功上榜的那一天。我从很早的时候便开始着手准备考研学校的选择,在今年年初便报考启航的考研辅导班,通过在武汉读大学的一些同学了解一些一本高校的资料,并积极将这些内容分享给需要的同学。曾经有过一些笑话,考研是条独木桥,灭掉一个是一个。但我认为,不论是考研中还是工作中,这些与我共同努力的同学都不是我的竞争对手,而是与我一起前进的同伴,是和我志同道合一起踏上考研之路的同志,我很乐于与他们分享复习心得、考研形势,交流如何更好的准备考试,如何联络好高校导师为自己的考试增加筹码,积极主动与其他人沟通复习情况。在一系列的交流中,我突然发现,我所做的工作和努力的心态,不知不觉中帮助了很多与我一起考研的同学们,说来其实我也常常受到他们的影响,在我也想放弃考研的时候,看着其他努力着的同学,马上就能坚定自己的信念。
我突然想到这不就是作为一名党员应该时刻体现的先进性、优秀性吗,事情只是从点点滴滴做起的,我只是在时刻做一名优秀的人,做一名积极奉献、努力奋斗的人,把为人民服务铭记在心中,把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共产党员标准去衡量。与此同时,我也在不断进步,回想过来,这不又正与我当初入党动机相一致了么。时刻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提升自己,在做一名优秀的人,优秀的党员同时为党为国家贡献力量。这也是我长期以来坚持做好每件事的动力。
回想这半年来,自己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改变和进步,自己在面临不同挑战和不同局面时都成熟了不少,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扬长处,改进自身,在努力成为共产党员的道路上,我将继续奋斗下去。希望党组织能认真考虑我的转正申请,多给我指出不足,我会坚定态度,保持作风,为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而继续努力。若这次仍不能按期转正,我会正视自己的缺点,积极面对问题,努力改正,应对挑战。
第四篇:从毕业生到造价师之修炼宝典
从毕业生到造价师之修炼宝典
又到秋季时节,正是各大院校造价专业的莘莘学子毕业而开始自己的职场生涯之际,又将有大批风华正茂的毕业生加入到造价从业人员的行业中来。当前国内基础建设仍然一日千里,造价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广大造价专业毕业生必能在这个大时代里大显身手,有所作为。但略显尴尬的是,当前各企业紧缺各类造价人才,而“大学毕业生”似乎竟成为眼高手低、不堪一用的的代名词。所以造价专业毕业生毕业离开校园之后还要不断学习专业、不断修炼内功,不断升级素质,才能完成变身为优秀造价从业者的完美蜕变。
宝典
一、量身定做,制定职业规划
造价专业的就业方向十分广阔,包括设计单位、项目业主、施工企业、造价咨询、招标代理以及行业管理部门等,所从事专业业务更包括设计概算、可行性研究、招标代理、预算编制、投标报价、合约管理、成本测算控制、结算审核、全过程造价控制、司法鉴定、工程造价纠纷仲裁等。不同的工作岗位有不同的薪酬待遇和不同的工作经验要求,初出茅庐的毕业生应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特长制定未来的职场发展计划,选择最适合自己,最能发挥自己能力的职场岗位。而这份职场发展计划的最关键最重要的却是毕业后头三到五年,这段时间中,不应过多关注自己的薪酬待遇和职位高低,而要去关注自己在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上能学到什么,能得到什么样的锤炼,得到什么样的工作经验。幸运女神总是格外垂青早作准备的人,在这三到五年里,如在施工企业等基层单位练得过硬本领,同时不断积累行业人脉,将给今后的职场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宝典
二、追求职业道德和工作的激情和责任心
造价专业毕业生与专业人员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专业技术、定额知识、法律法规、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欠缺,而且往往造价从业人员的工作直接涉及到业主和承包商的经济利益,这种敏感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必须首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遵循造价从业人员职业操守,造价专业职业操守至少包括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诚实,公正,敬业,进取原则;独立,客观,公正,正确出具造价成果;不做欺诈,伪造,作假行为;尊重同行,公平竞争;廉洁自律,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应尽一定的保密义务等。而且对于刚刚入行的学生,用人单位往往更看重的是其对待工作的激情和责任心,只有对工作抱有极其负责的态度和高涨的激情,能用高度的敬业精神来激励自己不断加强业务学习的人,才是将来的可造之才,用人单位必然会另眼看待,着力培养,这无疑给自己将来的个人发展投下了一枚重重的砝码。
宝典
三、放低身段,善于学习,提升核心竞争力
书到用时方恨少,造价专业毕业生甫至工作岗位,往往会感觉在学校里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远不足以应付面临的工作,这其实很正常,因此从学校毕业时并不是学习生涯的结束,而是更深层次学习的开始,这种学习不同于学校里被动的理
论学习,而是要靠自己放低身段,主动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主动向前辈请教,其实有可能工地上的一位民工师傅,也能从他身上学到很多知识;同时要拓宽眼界,善于学习,利用不同方式包括工程实践、网络、各类培训班,通过坚持学习和吸收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至少要提升以下几点核心竞争力,才能在职场生涯中站稳脚跟:,掌握准确快速编制和审核工程造价的能力、参与合同管理的能力、成本测算的能力、施工现场造价确定和控制的能力、工程索赔管理的能力等等。
宝典
四、脚踏实地,扎根施工现场,苦练工程造价基本功
要想准确、快速地编制工程造价,首要任务就是快速而准确的计算工程量,这是成功的造价人员的基本功也是必须要练就的硬功夫。造价专业毕业生应尤其重视这个基本功的锤炼。锤炼这个基本功第一要学会识图,提高识图能力,包括熟悉各类标准图集及施工规范,第二还要准确掌握各种工程量计算规则,然后这两者能力的提高光靠在办公室里看图纸背定额却是远远不够的,图纸定额毕竟都是生硬的理论不能给你直观的感受,所以此时应明白造价初学者扎根于施工现场的重要意义和宝贵价值,造价专业毕业生应从头到尾完整地参与几个大中型工程项目的建设,通过现场直接认知将工程实际与设计图纸和计算规则对应起来,提高自己的空间感,做到阅读图纸时已“胸有成竹”,再通过实际操作真正将计算规则融会贯通,才能准确快速地计算工程量。当然其次任务还要熟悉清单规范和各专业定额内容子目划分及相关规定等,才能进一步准确、快速地编制工程造价。
宝典
五、开拓视野、拓宽专业领域,提高专业层次
造价专业一般包含建筑、装饰、安装、市政、修缮加固、园林绿化、仿古建筑等,甚至还包括水利、公路、港口、电力、石化等专业领域,所以造价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千万不能囿于本专业的限制,对其他专业造价不作接触,所以应对各专业造价知识都应涉猎,拓宽自己的专业领域,试想一个各专业都能拿得起来的全才,将会多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其次只会埋头算量套定额的造价人员,还只是“低端人才”,算不上有更高格局的专家型“高端人才”。造价专业毕业生在今后的职场生涯中除了致力于掌握编制造价的能力之外,还应熟练掌握各项法律法规及文件政策等,包括《建筑法》、《经济法》、《合同法》、《招投标法》等,以及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各级行业管理部门发布的政策文件等,从而能掌握工程建设过程中招标文件、合同文本、工程签证、索赔谈判等一系列文件的管理知识,提高自身对本行业的全面掌控能力,能够做到对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和管理,所谓造价专业“复合型”人才,亦不过如此。
宝典
六、注重市场行情,更新造价管理理念,走在造价行业发展的最前沿目前大多数工程虽然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但仍未摆脱定额加预算的模式,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工程造价的形成形式也正在产生深刻的变化,目前的计价模式某些部分与工程建设实际已经显得格格不入,将来由市场主导,通过竞争形成工程价格必是大势所趋,所以造价专业毕业生应该敏锐而深刻地认识到当前造价行业这一发展的趋势,必须具备较强的市场调查、分析
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深入市场、掌握掌握工程建设市场人工、材料、机械等的第一手市场行情,才能真正计算出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价格。如部分造价从业人员,只会埋头于图纸堆中,机械地计算工程量、套定额、取费、再乘以一定系数下浮形成工程造价,而对真实的市场行情比日一吨水泥多少钱、一吨钢筋多少钱、一平方米模板需要多少人工费、塔吊租赁一天多少费用等市场行情一无所知,那么很难说他是一名合格的造价从业人员。
宝典
七、及时考取执业资格证书,获取职场生涯敲门砖
造价专业毕业生具备一定工作年限后,应着手准备考试获得造价专业执业资格证书,首先应考取《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证书》,造价员资格考试分“工程造价基础知识”和“工程计价案例分析”两个科目。其中“工程计价案例分析”分土建、安装、装饰、市政等专业。然后即应报考造价师执业资格并进行行业注册,造价师考试包括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等四门科目。有了造价执业资格证书在手,即有了职场生涯更进一步的敲门砖,同时考试过程亦是一个学习、历练的过程,对自己的实际工作也大有裨益。
宝典
八、掌握工程造价信息技术,抢占行业专业技术制高点、当前造价行业中造价电算化已经基本普及,逐渐将造价人员从繁琐的数据处理工作中解放出来,工程造价信息化处理也是大势所趋。造价专业毕业生入行之后应尽快掌握工程造价应用软件,应适应各类品牌的清单和定额套用软件,而当前掌握几种套价软件已经不算为过人之处,作为造价从业人员,应熟练掌握一至两种工程量计算软件以及钢筋翻样软件,用以准确快速地处理工程造价数据,除此之外,还应掌握CAD制图技术,掌握工程项目管理制图技术,掌握工程项目管理应用系统,掌握工程建设BIM体系应用,这样就能掌握本行业高精尖技术,抢占行业制高点,在职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宝典
九、善于总结、注重积累、建立完整的数据库
部分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往往在完成某一工程项目之后,即把所有数据资料束之高阁,不再问津,殊不知如此一来丧失了总结积累工程数据的宝贵机会,辜负了自己在本项目中付出的心血。所以造价专业毕业生入行之后应养成及时总结和积累工程数据的习惯,每完成一项工程后,及时搜集和测算工程相关数据,形成完整的技术经济指标。同时注意积累本项目中设计的各类工料机价格,结算工程还应有审核日志,全面记录工程审计过程,通过这些努力,最终形成自身完整的工程数据库,总结经验教训,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何乐而不为?
宝典
十、发达的情商、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跟所有职场秘笈一样,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尤其是造价专业毕业生同样需要发达的的情商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通过多部门之间合作、协调甚至博弈来共同完成,反映在实际工作中就需要造价从业人员有完美的团队合作精神,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毕竟大部分的造价工作都
是在人与人相处之间来完成的,造价从业人员如有发达的情商,内有前辈指点提携及晚辈相助,外有充沛人脉互助互利,何愁事业不成?
以上为从大学生到造价师之修炼宝典,如能对照修炼,昔日之莘莘学子,未来必是造价行业之翘楚。
第五篇:读后感之《蜕变:从学生到律师》
读后感之《蜕变:从学生到律师》
这是一本翻译过的手册型小书,选择它作为我充实自我短期速成班的起点读物,原因绝对是因为它是我从图书馆借来的书里最薄的一本。老实说,由于这本书的内容集中于引导美国的法学院实习生如何搞定暑期实习进而拿到律所的正式聘用,所以里面阐述的大部分实务技巧对我目前的状况其实没有多大的借鉴意义。然而,还是有一些为人处世和职场技巧的经验是颇值得我铭记于心的。
全书124页,共十个章节加一个前言和两个序言。
序言都是在描述这本书的价值所在,正式看了序言才让我决定把此书从图书馆借出来细读。
而前言里作者注重于告诉我们在暑期实习里实习生们最需要首先记住的就是“谦恭”二字,整个暑期实习实质上可以说是一个12周的工作面试,所以务必要谨慎对待,并且心怀感激。
第一个章节题名为《律所如何决定是否正式录用你》,内容就是指出暑期实习评估录用背后的游戏规则。这个游戏规则客观上有两大类即“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加上一个主观因素。“专业技能”包括分析思考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法律检索能力以及判断能力,“职业技能”包括面对批评时的机智、态度、反应以及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和与人配合的能力、对新工作的热忱和充分利用资源的能力,甚至包括外表。而主观因素主要是指律所里的人对你的看法或者观感,这意味着作为一个律所实习生不仅要出色地完成工作,还要跟办公室里的每一个人都搞好关系,对此作者再次重申了“谦恭”的意义。
第二章《读懂和你一起工作的人》,讲的是如何跟律所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一个律所里不仅有律师、合伙人,还有其他的暑期实习生、辅助人员、工作协调员和招新协调员。律师有不同的个性,“朋友型”、“良师型”和“挑刺儿型”,要懂得即使面对“朋友型”律师也不要在言谈方面轻易掉以轻心,要多亲近“良师型”律师,要小心规避“挑刺儿型”律师。合伙人更有不同的个性,而且一般跟实习生距离比较遥远,因此更要小心应对,“耐心园丁型”的让你如沐春风,“追求完美型”的要求你提交工作成果前一定要注意检查,“糊涂教授型”的叫你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多想多问,最悲催的“歇斯底里型”则建议切实把握住分派工作的初次会议这个时机努力获取足够多的信息以确保能够完成任务,否则就得努力锻炼心脏的承受力和脸皮的厚度了。和同龄人的关系会影响律师对你的观感看法,跟辅助人员打好交道在很多时候会带来很多便利,工作协调员对实现工作愿望和礼貌拒绝律师分派的任务很有价值,而招新协调员也不能被大意地忽视。总之,最重要的就是谦恭和团结啊。
第三章《培养你的职业技能》,列举了好几项律所实习生在实习中容易犯错的职业技能环节,为读者敲响职业行为的警钟。首先,要小心律师的电子邮件系统,在办公室里要杜绝所有的私人邮件,发送邮件之前一定要注意检查收件人地址是否正确,如果发错了不要试图取消邮件,那只会更糟。其次,当心祸从口出,在办公室里谈话时小心涉及争议性话题,在其他跟工作相关的场所也要谨言慎行。再次,对新工作要积极主动和灵活应对,尽量为不同类型、不同经验的人做不同种类的工作,不必过于惧怕同一时期接受多个任务,只要把握好时间。然后,要注意你的外表,着装要显得职业化些,不要轻易有样学样和标新立异,同时小心个人卫生问题。最后,格外关注律所文化,即切实遵守上下班时间,可以晚走绝不早走,还有注意不要贪图小便宜。最后的最后,作者又一次强调态度谦恭的重要性。
第四章《如何接受任务》、第五章《掌握法律检索的要素》、第六章《起草律师事务所的备忘录》、第七章《领悟律师的示意》、第八章《搞懂律师如何收费》这几章里包含大量的美国律所实务内容,很多例子我都看得半懂不懂的,一度看得不耐烦想放弃阅读。总结起来,第四章讲的是完成好工作的关键——接受任务时就准确理解究竟需要干些什么,提出有用的问题,与律师进行良好的沟通,重点就是多问问题,并且做好笔记。第五章我几乎看不懂,只看懂一些要点,即律所的法律检索很可能都是要付费的,所以要学会精准定义搜索范围,同时做好笔记避免重复检索;先从二手资料开始进行广泛的基础性了解,然后再从一手资料里寻找答案会更有效率;初步完成检索任务后要注意验证相关法律的有效性,避免不适用或者失效的情形。第六章讲的是如何书写备忘录,这更是我所陌生的事务,也不确定国内律所是否也有这个要求,但一些技巧应该还是具有普适性的,比如书写前要了解任务分派律师的写作风格以弄清对方希望最终提交的工作成果是什么样子的,以及写完后切记至少检查两遍切忌错字和格式错误,还有最好亲手提交工作成果不要轻易动用电子邮件。第六章很简短,这也难怪,毕竟领悟律师的示意这种话题太过于宽泛,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很难讲得清楚明白,总的来说还是要靠经验或者想办法问人。第八章的内容更偏门了,几乎是行业秘密,作者在这一章里明显有些含糊其辞,没多少借鉴的地方,这对我来说无疑是相当遗憾的,因为我对收费是相当有兴趣的,不管我能不能成为一个律师。
第九章《律所外的社交礼仪》是比较有意思的,说的是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要积极参加律所组织的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活动,一方面展现自己对律所的归属感,一方面缔结人脉关系。但在这些社交场合仍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不要非议他人,不参与争议性话题,同时尽量远离酒精,否则就可能糗大了。此外,还要注意平衡社交与工作,以及尽可能不要跟律所的人谈恋爱。
第十章《你的最终决定》主要说的是如何决定是否接受律所的聘用,这个话题看似有些矫情——既然终于被聘用了还考虑什么啊赶紧高高兴兴收下了不就得了。但在作者看来不是这样子的,为了对将来负责,作者建议事先还是要好好考察一下该律所的经营现状,还有思考自己愿意做什么领域的业务,最后甚至得考虑经济的发展态势。然而,我个人更加看重最后作者关于如何面对没有得到聘用的指导,即务必设法弄清楚不能得到聘用的原因,最好能得到律所的“柔性聘用”或者高级律师的推荐信。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对我来说不是很实用但挺有意思的书。END
201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