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展航模活动的重大意义
开展航模活动的重大意义
航模活动是很多航模爱好者和广大青少年学生喜欢参加的课外活动。这不仅是学生的年龄层次决定的,更重要的是航模活动集科技性、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实践性等优点,对锻炼青少年动手动脑能力,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在基础教育阶段,组织开展生动活泼、健康益智的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要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组织好学生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对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尤为重要,所以说:以航模活动为代表的课外活动将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航模活动有丰富的趣味,深受青少年们喜爱。通过此项活动能使青少年了解许多材料的性能,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完成成品的工艺过程,培养青少年动脑动手和克服困难勇于进取的品质,航模活动最能充分展现青少年的才能和想象力,提供开发智力和能力的良好机会。航空模型也是一项运动竞赛项目,我国由体委行政部门(各级体育运动委员会)负责管理。国家体委颁布了统一的航空模型竞赛规则和创记录飞行规则,制定了相对稳定的竞赛制度,每年举行一次全国青少年航空模型比赛,每两年举行一次由基层单位直接参加的“飞向北京”全国青少年航模模型比赛。国家颁布了等级运动员制度,鼓励航模运动员不断努力进取,攀登航模竞技高峰;还相应制定了裁判员、教练员和社会指导员的等级制度。航模模型还是一项国际性竞赛项目,它受到世界各国尤是发达国家的普遍重视。这是因为航模模型与航空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激发青少年对航空知识的兴趣,以使一些具备条件的爱好者走上献身祖国航空事业的道路,由于航空模型活动的开展具有广泛性,他将成为国家培养航空人才的后备军。航空模型是飞机的先驱,是航空技术有力的认知工具,是飞机设计师诞生的摇篮,更是我们这个新时代一种高尚的文化品味。
充分发掘课外活动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全面推进我国教育事业,为培养我国的栋梁之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吧。
第二篇:开展航模运动的重大意义
学校开展航模活动的重大意义
在基础教育阶段组织开展生动活泼、健康益智的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响应国家号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航模活动集科技性、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实践性于一体,是很多航模爱好者和广大青少年学生喜欢参加的基础科研活动。参加航模活动对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航模科技教育也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很好载体,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提高国防意识的最佳切入点。开展以航模活动为代表的课外活动将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航空模型也是一项运动竞赛项目,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航空运动协会颁布了统一的航空模型竞赛规则和创记录飞行规则,制定了相对稳定的竞赛制度,每年举行一次全国青少年航空模型比赛,每两年举行一次由基层单位直接参加的“飞向北京”全国青少年航模模型比赛。航模模型还是一项国际性竞赛项目,它受到世界各国尤是发达国家的普遍重视。这是因为航模模型与航空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航模爱好者是国家航空航天人才的后备军,激发青少年对航空知识的兴趣,可以使一些具备条件的爱好者走上献身祖国航空事业的道路。
充分发掘课外活动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全面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吧。
第三篇:航模活动心得
临沂第二十七中学少年宫
航模活动心得
这学期我参加了航模兴趣小组,我觉得航模活动是一项集动手、动脑于一体的活动,凭其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航模科技教育已逐渐成为我校科技教育的特色。
起初我对航模一无所知,觉得航模是一个枯燥乏味的活动,但自从我亲手组装并放飞了第一架飞机,我对航模就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制作航空模型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也可以减轻我们学习的压力。在学习航空模型的过程中,我学到了不少航模的知识,我知道了航模有哪几部分组成,知道了怎样放飞直升飞机,还知道了怎样放飞弹射机等等的很多知识。
渐渐的,我对航模有了兴趣,航模成为了我的课余爱好,一周内我一般会多看看出刊的航空杂志、航模专题黑板报、航模宣传画等。向同学宣传普及航空知识,使他们了解飞机的发展历史,他们也会津津有味的听我给他们讲述关于飞机的故事。学校也会定期开展航模知识讲座,让我们了解更多的航空的有关知识,使学生们更加热爱航天事业,热爱科学技术,热爱祖国。
因我在航模练习时表现突出,老师给我了一个参加航模比赛的机会,我知道这次机会是来之不易的,所以我非常珍 惜这次比赛,在制作航模的时候,爸爸会帮帮忙,跟我携手共做这架飞机,我同时与会告诉他飞机的各部分名称,飞机各部分的作用等,他也会牢牢地记住。虽然在制作过程中是非常累也耗时间,但我从中感受到了爱科学、学科学的苦与乐,增强了不向困难低头的决心,从而树立了良好的科学思维意识,增强了良好的科学素质。
兴趣班的学生积极投身到航模的各项活动之中,尽情地吮吸着科技知识的露汁,如试飞的小鸟在浩瀚的科技航模宇宙中练就飞翅的本领,学生们体验着做科学的成功喜悦。在近几年我校航模小组参加比赛硕果累累。我觉得这根老师对我得帮助和教导是离不开的。
航模教会了我树立良好的科学思维意识,我觉得参加航模小组是我莫大的荣幸,我会努力的学习航模有关知识,并积极参加航模比赛,为本校争得荣誉。
我相信,既然希望的种子已经播撒在了这片土地上,那么它会茁壮成长,它会枝繁叶茂,它的硕果累累就指日可待了。
第四篇:航模活动计划
航模活动计划
一、规模
拟招生:1班人数:10人
挑选人员:
以原兴趣小组为班底,吸收08级一些新成员,以老带新,形成梯级队伍。
二、总目标
帮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学习中快乐,快乐中自信,自信中进取,使学生对航模产生浓厚的兴趣,获取一些航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完成航模的拼装和熟练掌握其操作,并能自己动手进行合理的改装,感受一些高技术领域的最新理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定期在组内进行比赛,评选出优秀的成员。
三、实施过程:
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在操场集合,开始布置当天的训练计划,及所要达到的训练目标。接着在操场上分组进行训练,教师在操场循环在各组进行指导。最后,回到教室,总结当天的训练情况,及时向学生反馈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可每月在小组内进行比赛,记录学生的比赛成绩,对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落后的学生给予鼓励和指导。
1、竞赛活动: 组织进行一些年级间的比赛活动,选拔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同时优先照顾参加校外比赛。
2、兴趣组活动:学校航模兴趣小组应成为提高学生航模制作、调试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要掌握学生中涌现的积极分子、爱好者,提高航模队队员起点,有利于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3、成员分级并选取小组长
按照比赛技巧和经验,分为2个小组如下:
(1)07级老成员
(2)08级新成员
可通过竞选演说的方式评选各小组长。
第五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第一章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和总要求
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对以往开展集中教育实践活动成功经验的坚持和运用,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弘扬,是适应新的形势任务要求,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在当前新形势下,开展这项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首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历史证明,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制定并执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所以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立于不败之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集中到党的各项事业中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力量。
其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是共产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共产党最基本的一条经验是一刻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重。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群干群
关系,必须认真加以解决。我们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为了坚守党的生命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实现人民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是衡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强化公职人员的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再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保持党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决策。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党的纯洁性,升华鱼水之情,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群众观点的核心内容,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脉相承,也是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深入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92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走近群众、不断走进群众、不断深入群众,用真情实感温暖群众内心,巩固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全覆盖”工作,让党群关系在手拉手、面对面、心连心结对帮扶联系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密切。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较好地解决党内作风不纯、思想不纯、组织不纯的问题,树立群众观点,获得广泛、深厚、可靠的群
众基础,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
习近平指出,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
正衣冠: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
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治治病: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指导方针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我认为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妥善应对考验,化解风险,运用马克思建党学说加强党的建设的
重要举措,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进程的一项基础工程。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我认为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妥善应对考验,化解风险,运用马克思建党学说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进程的一项基础工程。
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路线方针等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持久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中心,为广大人民服务。无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还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无不闪耀着群众路线的光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其中的求真务实正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之一。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时密切联系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否则就会有丧失优势的可能性。胡锦涛主席在建党90周年时强调“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1998年开展的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2004年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8年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这些学习教
育实践活动,既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项创举,也是这些年来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
因此,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以上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同等重要。
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在一定意义上说,党员干部群众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群众工作的实效。因此,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积极探索开展群众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不断提高开拓创新能力;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学习思考能力。作为基层乡镇党委,只有不断强化创新意识,重激励,抓创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活力才能不断增强,才能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也才能做好群众工作。
第二章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传家宝
一、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这个执政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它是讲政治的根本问题。江泽民曾经说过:“什么是政治?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就是对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它是掌握和实践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江泽民指出“真正掌握和实践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也就真正掌握和实践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就从根本上懂得了政治”。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 的最大政治优势,它是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实现党的先进性的关键。共产党永葆青春的关键,就在于她建立在坚实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不坚持阶级基础,无以立党;没有群众基础,党就缺乏生机活力和凝聚力。二者是互相联系,相得益彰,它们的结合就形成一种强大的政治优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它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江泽民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三个代表”之间是不可分割的,但也不是并列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第一个代表是前提和基础,第二个代表是旗帜和方向,第三个代表是根本和目的,前两个代表归根到底是为第三个代表服务的,都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展现了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政治优势,这就体现了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本质。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向全党提出的政治要求。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我们党才能更好地组织群众,团结带领群众,把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才能把现代化建设搞上去,才能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这已被我党的历史所证明。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深深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与群众结成鱼水关系、保持血肉联系,把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人民群众成为我们党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成为我们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积极组织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顺利完成了三大改
造,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谱写了一曲曲社会主义建设的壮丽凯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动员和领导群众积极进行改革开放,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胆进行改革,有力推动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历史实践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切成就,都是依靠全体人民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也要靠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民群众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实基础和力量源泉。
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这个结论,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后得出的重要论断,反映了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客观规律,体现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100多年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到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再到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综观这些错综复杂的现象,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民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之本,无产阶级政党什么时候很好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兴旺发达,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什么时候脱离群众,就会在党与人民群众之间出现裂痕,这个裂痕如不及时弥补,就会最终导致党的先进性丧失,从而失去其执政基础。
当今世界,一些原来执政的政党在历史的变革中纷纷下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共同的,就是丧失民心,违背民意。苏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据1990年苏联一个“苏共究竟代表谁”的调查,结果认为代表全体劳动人民的只占7%,认
为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代表党的官僚、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占85%。这充分说明,人心向背,决定政党的兴衰和政权的更替,群众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顺民心者昌,逆民心者亡。我们要吸取这个历史教训。在现代政治中,任何一个政党没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都难以维系政权。在西方,政党赢得选举是获取执政地位的唯一途径,要赢得选举,就要赢得群众。因而,尽管不同性质的政党对群众的态度不同,但是,尽可能多地争取群众的愿望却是相同的。可以说执政党的地位,使政党与群众有了一种自然的联系。无产阶级执政党作为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代表,要巩固其执政地位,更加需要不断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巩固其群众基础。
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政党是在人民群众充分信任下执政的,而且执政以后,党联系群众的面更宽了,条件更好了,党群关系理应更加密切。但是,由于执政党的地位容易使一些人对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逐渐淡化,沾染上官僚习气,因而,对于执政党来说,履行党对群众的义务和责任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脱离群众的危险不是减小了,而是增大了。因此,列宁曾严肃指出:“对于共产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8]
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以后,十分注重密切联系群众,认真履行党对群众的义务和责任,紧紧依靠群众,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当前,“三个代表”思想深入人心,深入基层,党的阶级基础更加巩固,群众基础更加广泛,党群关系总体上是好的。但是随着权力的增大、地位的变化,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有所滋长。机构臃肿、人浮于
事、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主观主义、脱离实际,滥用权力、独断专行,文牍主义、公文旅行、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的现象还相当突出,一些领导干部不从实际出发、不按规律办事、不讲民主、不讲科学,只对上级领导负责、不对基层群众负责。官僚主义的滋生蔓延,妨碍了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影响了国家政权机关的工作效率,不同程度地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损害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长此以往,就会扭曲党的形象,影响党的威信,疏远人民群众,必然造成党群关系紧张,造成诸多的社会问题,甚至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基础。看不到主流,悲观失望,是错误的;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丧失警惕,不下大气力加紧解决,更是危险的。
干部作风建设是党风建设的关键和主导。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对于实践“三个代表”要求,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共产党的干部作风建设是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我们党一向重视干部的作风建设。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一直强调干部作风在党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他还用精辟的语言科学地概括了我们党在实践中形成的以党的三大作风为主要内容的优良作风。邓小平同志把执政党的党风提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特别强调党的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决反对不正之风、严惩腐败,重视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在十六大上又提出了干部作风建设新的更高的要求。
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首先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改进领导方式,号召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并且强调:“要加强党风政风建设,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这就为新时期干部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党的作风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永恒课题,同时又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特定的时代意义和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已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第一,从坚持党的先进性看干部作风建设的客观必要性。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就从本质上、从必然性上决定了我们的党员及其干部应该具有优良的作风。干部的思想作风是受主客观环境影响的。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干部所处的外在环境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复杂得多。不仅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封建残余思想会影响我们的干部,具有二重属性的市场经济也会对党员干部产生负面影响。这就使得干部队伍中的某些意志薄弱者可能滋长不良作风乃至产生腐败现象。干部作风反映党的性质,其作风状况反过来又影响和制约党的性质。个别干部身上滋长某些不正之风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党的先进性,但如果任其发展,量变可以引起质变。我们一定要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战略高度,认清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第二,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看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党的执政地位来之不易,巩固执政地位难度更大。
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政治集团执政的基础都是“民”,巩固执政地位的根本规律都是它和人民群众之间双向互动的规律,并由此导致“载舟”或“覆舟”的结果。“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我们党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汲取历史的和现实的,国际的和国内的经验教训,把建立和巩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根本的政治问题。我们党作为执政党,要解决好这个根本的政治问题,一靠制定和坚决贯彻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二靠改进自己的作风,用人格的力量在群众中树立起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如果干部队伍的作风不好,不正之风盛行,既损害党的形象,又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最终必将破坏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只有搞好干部作风,让人民群众感到干部身正言正,确实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才能建立血肉联系,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执政的最终目标才能实现。
第三,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加速发展时不我待的逼人形势看干部作风建设的现实紧迫性。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如果不加速自己的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就会丧失主动权,就会挨打,国内各方面的问题就难以解决。干部的作风和国家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越发展,就越有利于干部作风的改进。反之,干部的作风状况又直接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作风不是生产力,但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转化为社会经济效益。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作风好,才能建立和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实现决策的
民主化、科学化;才能保证中央和各级党委的政策、决议得到全面、正确和创造性的贯彻执行;才能极大地激励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才能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二、抓住作风建设的核心。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作风建设的核心,一定要紧紧抓住。作风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都对党的干部作风建设有过重要论述和实践发展。我们党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思想,不仅从整体上对“作风”作了科学界定,并且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以密切联系群众为主线,从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五个方面对党风作了完整系统的概括。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是一个以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为核心内容,从思想作风等五个方面全面推进的系统工程。推进这一工程,要按照十六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抓住重点,集中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使干部作风有新的明显进步,干群关系有新的明显改善,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得到恢复和进一步巩固。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干部的作风建设要落实到执政为民的具体思想行动和各项工作中去,以对群众的态度和行动作为检验标准。在实践中,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
努力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干部的作风中,思想作风是第一位的,它对干部的作风状况具有基础性意义和决定性作用。如果思想作风不正,就不可能有好的工作作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指导下,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自己过去非常习惯但已过时的“老经验”中解放出来,树立起新的思想观念;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今时代、当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努力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不断研究新情况、学习新知识,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创新,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各项工作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
(二)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当前,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由于价值观念错位,不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是从个人利益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因而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在新形势下,党群关系最集中最直接的表现是干群关系。密切党群关系,必须把发扬优良作风,改善干群关系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这“三为”,是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做到“权为民用”,要求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
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要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不是上级恩赐的,也不仅是凭自己的本事挣来的,而是人民赋予的。因此,只能用这种权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防止权力寻租和滥用。做到“情为民系”,就要解决一个对人民群众的认识问题、态度问题和感情问题。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认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也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和力量源泉。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干部要时刻把群众的利益,群众的疾苦,群众的冷暖,群众的安危记挂心上,乐群众之所乐,忧群众之所忧,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到“利为民谋”,就要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对干部的根本要求。领导干部在想问题、做决策和开展一切工作中,要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和评价最高标准,经济上帮民富,生活上解民困,思想上释民惑,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三为”是辩证统一的,其中“情为民系”是思想感情基础,“利为民谋”是最基本的途径和手段,“权为民用”是核心和关键。
(三)忠于职守,真抓实干,勤政廉洁。党的干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重要的是要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每个同志都应认清自己从事的工作虽是平凡的,但它是党的整个事业不可或缺的一
部分,蕴含着不平凡的意义和价值。作为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的干部,一定要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勇于奉献。要牢记“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道理,干实事,鼓实劲,求实效,不搞政绩工程和短期行为,在坚持真抓实干、勤政为民的同时,要时刻注意把握自己,经得住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考验,抵得住权力、金钱、美色等的诱惑,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民书记”郑培民是这样做的,绝大多数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的党员干部也是这样做的,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勤政为民、忠于职守、廉洁奉献的榜样,值得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学习。抗击非典对我们干部作风建设既是促进,也是检验。我们要认真总结抗击非典工作的宝贵经验,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以及干部思想作风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切实改进有关工作,切实转变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
(四)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不断进取。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应有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作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必须看到,我们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就业、社会保障和生态保护等方面还面临不少困难;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要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这一主要矛盾,实现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伟大复兴,更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现在党内有少数同志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滋生了骄奢淫逸的不良作风,害怕艰苦,不思进取,贪图享受,甚至沉湎于纸醉金迷、声色犬马。这完全背离了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这种作风的滋生和蔓延,不仅会使个人一事无成,还会极大地损害党群关系,危害党的事业。要克服这种不良作风,就要响应胡锦涛同志的号召,牢记“两个务必”,“自觉接受监督,绝不脱离群众,绝不贪图安逸,绝不以权谋私”。要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励精图治,不断进取,永不停步。
三、把握作风建设的规律,作风和世界观密切联系。不同的作风,反映了不同的世界观。作风和干部所处的环境包括党内环境、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干部的作风建设就是一个在认识客观规律、掌握客观规律基础上,用有目的、有计划的工作和人为控制的手段,以优良作风战胜和取代不良作风的过程。只有自觉地把握规律性,干部的作风建设才能搞好。遵循客观规律加强干部的作风建设,要求我们做好一切直接、间接影响作风的各方面工作。最要紧的是做到几个结合:一是把思想教育与制度规范结合起来。十六大报告指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一靠教育,二靠制度”。作风问题说到底是个世界观问题、党性觉悟问题。因此,转变干部作风,必须从加强教育,改造世界观、增强党性觉悟入手。要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领导干部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就不可能领导好改造客观世界的工作。要结合新 的形势和干部的思想实际,扎实有效和坚持不懈地对党员干部进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进行党的理想、信念、宗旨和共产主义道德的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通过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必要的集中学习教育,切实解决干部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筑起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蚀和各种利欲诱惑的思想道德防线。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规范干部行为的各种制度,包括实体性制度及相应的程序性制度,使干部行使权力和履行工作职能时有章可循。
二是把继承优良传统和进行作风建设创新结合起来。在作风建设创新结合起来。在作风建设上,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我们党成立80多年来,培育了一系列优良的作风。毛泽东同志把我党优良作风主要概括为“三大作风”、“两个务必”。进入新时期以后,邓小平同志又增加了“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是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抵制和战胜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强大精神武器。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还应不断培育新的优良作风,并将其作出新的理论定位和概括。“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就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对干部作风的新要求,是对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是在新时期对党的作风建设的创新。
三是把严格自律和强化监督结合起来。作风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内因、外因的关系中,内因具有决
定性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把抓好干部的自律放在第一位。要教育引导干部把党的理想和宗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奉为自己立言立行的根本准则,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己规范自己,自己把握自己,自己超越自己。在强调党员干部坚持自律的同时,也要重视他律,强化来自外面的监督。特别是要对干部职权的行使、权力的运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使党员干部既接受来自党内特别是班子内的监督,又接受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既接受自上而下的监督,又接受自下而上的监督,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增强监督的合力和监督的有效性。
四是把整体推进与领导垂范结合起来。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和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抓干部的作风建设不能有空白点,而应整体推进。要结合从事不同工作、居于不同层次的干部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做工作,促进广大干部作风的改进。在整体推进中,要特别注意抓重己的信念,奉为自己立言立行的根本准则,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己规范自己,自己把握自己,自己超越自己。在强调党员干部坚持自律的同时,也要重视他律,强化来自外面的监督。特别是要对干部职权的行使、权力的运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使党员干部既接受来自党内特别是班子内的监督,又接受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既接受自上而下的监督,又接受自下而上的监督,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增强监督的合力和监督的有效性。
四是把整体推进与领导垂范结合起来。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和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抓干部的作风建设不能有空白点,而应整
体推进。要结合从事不同工作、居于不同层次的干部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做工作,促进广大干部作风的改进。在整体推进中,要特别注意抓重己的信念,奉为自己立言立行的根本准则,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己规范自己,自己把握自己,自己超越自己。在强调党员干部坚持自律的同时,也要重视他律,强化来自外面的监督。特别是要对干部职权的行使、权力的运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使党员干部既接受来自党内特别是班子内的监督,又接受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既接受自上而下的监督,又接受自下而上的监督,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增强监督的合力和监督的有效性。
四是把整体推进与领导垂范结合起来。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和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抓干部的作风建设不能有空白点,而应整体推进。要结合从事不同工作、居于不同层次的干部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做工作,促进广大干部作风的改进。在整体推进中,要特别注意抓重、抓关键,抓对中高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作风培养。领导干部是党的“上梁”,全党的表率,也是广大干部的教育者、引导者和示范者。“上梁”正不正,领导干部的作风好不好,对于正确决策的制定,党的事业的推进,党的形象的塑造,干部和群众行为的导向,都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从严治理领导干部。比起一般干部来,对他们更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要求下级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下级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做发扬优良作风、抵制不正之风的
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带动、影响和促进广大干部作风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