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时间:2019-05-15 04:11: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职前规划

在这个寒假期间,我在网络上接受了职业发展教育,观看了《生涯规划之自我教育》《求职自我营销》《大学生生涯规划之成功定律》等教育视频。听完这些名师的演讲我感慨万千,反思自己的目标,迫切想要找到我的职业道路。

要想顺利就业,首先就要在大学期间要有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分为这样几个步骤:知己,只彼,目标,抉择,计划,行动。之后我们需要做生涯的评估,一是前期的了解。包括收集资料、初步接触及初步评估。二是深度的探究。探究工作的重要性、各种角色的分量及对各种角色的价值观,并对生涯成熟(诸如计划、试探的态度、决策技巧、职业资料、适切性)、自我观念(诸如自尊、明确性、和谐性、认识复杂性、切实性)、能力与潜能的发展水准、兴趣范围与活动等进行深入评估。三是全部资料的整体评估。检验核实全部资料,并作评估预测。四是咨询。共同讨论、修正评估结果,包括了解个体目前与下一阶段的自我观念,职业的重组,了解生涯角色的意义,为成熟而再探索,探索具体的范围、深入探索以求专精化、职业准备、训练或工作、寻求自我实现的途径等一系列过程与途径。最后是讨论行动计划。将计划、执行、追踪评价结合起来,深入讨论如何具体实施。接下来我们要考虑生涯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自身因素有外貌,性格,能力,价值观等;环境因素有社会评价,家人期望,职业发展趋势等。这其中包括不利于生涯发展的个人因素。这种因素会造成一种经由特殊事件发生的生涯阻隔现象。生涯阻隔因素包括:个人特质,个人背景状况,环境状况及其他不可预期的因素,如生病等。下面再说说如何成功就业。成功就业是由三个重要支柱支撑起来的,分别是知识,能力和支持,是否成功就业在于知识和能力与职位的匹配程度和支持系统的完善程度。我们必须树立三个理念,第一个理念是大学生要为所喜欢的职位量身打造一位合格的职业人。第二个理念是无论职业发展目标多么高远,都应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第三个理念是最终目标的实现,来自于合理的目标体系和有效的自我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把握喜欢和胜任的关系,只有找到一份你自己既喜欢又能从容胜任的工作,你才能获得成功。

要想有一份好工作,我们大学生不仅要有规划,更重要的是要走出大学生就业的思维困境。有人会说找不到工作就去提高自己能力,其实不然。思维观念的改变能迅速改变一个大学生的困难状态。现在好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于是有人抱怨大学扩招,抱怨中国大学太多。其实中国大学生比例在世界上属于稀少的行列,那为什么会有大学生就业难呢?这就是第一个思维误区,培养大学生并没错,关键是整个社会对于吸纳这些大学生没做好准备。那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社会上的大学生就好像滞销的牛奶,杀奶牛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培养人们喝牛奶的习惯才能把牛奶销路打开。认识到市场需求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希望所在。所以大学生们要看到市场需求,按照需求发展自己。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一是政府过时的政策,过时的意识;二是教育体系的滞后。政府政策限制了人才的流通,限制了人才发展的积极性。教育体系滞后造成的后果是培养人才不对路和学位至上论的产生。还有大学生价值观念的落后和就业素质的低下也使得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试想一个学的东西与市场不对口,有再高的学历有什么用;一个只知道留学考研的学生,连求职信都不会写,有什么公司会要。因此我们不能一根筋学习,要学有所用,哪里有需求,哪里有机会,我们就去哪里。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自己的困惑,一是从文凭中心论走向就业中心论,二是找准就业目标和就业通道,三是找到新的就业文化,四是找到新的理想主义。

最后我想一个优秀的人必须了解求职和自我营销的诀窍,这会帮助求职者充分展示自己,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市场经济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商业化进程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在这个社会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国企,私营,跨国企业,自主创业,当然对我们的品质,意志,能力也提出了更多求。商业化颠覆了各种关系,只有利益在这个时代才

是绝对的。因此个人职业发展的前景是依赖自己的实力,时刻思考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人,我可以给别人什么。企业对大学生的印象无外乎低成本,没经验,有激情,责任心差等等,那我们如何改变企业对我们的负面看法呢。一是靠包装,简历包装,谈吐包装,外形包装。二是靠本质的改变,如思想改变,能力改变,事实改变。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需要增加社会实践,拓宽人际交往,加深商业体会,以及给自己有效展示。在求职中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具体困难,比如写简历雷同太多。有可能是缺乏思路,看的都是一样的指导手册,听的都是一样的辅导,创新不变,创新太难千篇一律,有的需要工作的立场,没有商业意识,弱者心态,缺乏互惠的商业基本原则理解,还有缺乏有效的方法,产品描述的单一和纯洁。还有面试难,完全不懂对方心里。有的是完全的被动地位,被挑选的位置,或者是竞争者太多,或者是信息不对称,也可能是缺乏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思路。其实在求职中采取故事开始的策略:你曾经有过的梦想,为这个梦想做过的努力,努力中调用过的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为梦想努力的结果(结果可以是不成功的,过程是曲折的,坎坷的,磨难的),该结果有什么发展意义(人是要发展的,结果对个人发展有什么意义,提炼能力,概括能力),有什么失败的教训(没有失败难得成功,关键是不在同一个地方,或者摔同样的跟头),有什么成功的教训。也可以采取从对方开始的策略:您的企业遇到的主要困难(市场困难,品牌困难,竞争问题,人力资源问题),这些困难的原因((个人观点)战术问题,执行问题,能力问题,战略问题),解决困难的主要可能的途径(改变策略,提高竞争能力,落实竞争策略,执行),为什么我是一个理想的人(选一个动人的故事成功经历的证明),认识我的人是这样说的,了解我的企业有这样的体会,曾经过的事情证明。第三个策略就是坚持下去。如果被拒绝,你应该感谢给你机会,随时等待机会;也应该主动出击,要求试用,愿意免费试用,愿意拿出自己的方案并承担后果;同时要建立关系,把握商业关系中的本质要点。

以上就是我学习过后的一些体会,还有一些思考。我想自己需要做好职业规划,在大学多学点有用的知识,积累经验,认真考虑市场需求,这样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不用在毕业后彷徨苦恼。

第二篇:大学生思想汇报:大学生就业问题思考

敬爱的党组织:

虽然两会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但是今年的两会毕竟与以往不同,现在再来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

我想说的内容就是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大学生就业的问题。现在的大学生到处都是,而且良莠不齐,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在当今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呢?相信这个问题不仅仅困扰我们大学生,每个人都曾经想过。身边的学长学姐,不是考研,就是努力的想找到合适的工作,而自己创业的倒是很少听说。

那么对于我来说呢,考研基本上是不会的了,创业倒是个很好的方法,因为无论考研还是找工作、创业都是为了自己将来的生活变得更好,生活的更滋润,那么与其给别人打工,倒不如是自己积攒些经验后,给自己当老板。创业首先得有自己的兴趣,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才有干劲。我觉得我们大学生咱大学里面首先得找到自己的兴趣,这样在自己那么多的课余时间才不会感到无聊,所以说,在大学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其实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

总之呢,大学生就业的顺利与否,还得是靠我们现在先把自己专业的基础知识打好,毕竟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自己的本领扎实了,才能经受得住各种的考验,才能收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我们在大学里,时间相对来说还是很充裕的,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多学习一些东西,多多的武装一下自己的头脑,为将来的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打下好的基础,为自己赢得一个美好的未来,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虽然现在的就业环境令人堪忧,但是我们也要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任何事情都不要抱以消极的态度,一起皆有可能,只是看我们为之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三篇: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洪峰俊

安徽农业大学 09土地资源管理系4#320 ***

摘要:就业难,为什么就业难。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最大的特点是毕业生总量大、增幅高,与整体就业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善的现状相矛盾,大学生就业现状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错位,及毕业生综合素质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

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如何使企业招聘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才是当前解决大学生就业现状难题的关键所在。关于我国当下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就业率。

2010年6月底和8月底两次数据显示,专科生就业率均高于本科生,研究生最高。6月底就业率,研究生81.61%、本科生75.08%、专科生77.90%;8月底就业率,研究生86.23%、本科生81.72%、专科高职生82.55%。2011年省教育厅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全国有大学毕业生933万人,为历年之最新一轮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即将遭受挑战!

二:人才供过于求。

过快的大学扩招的确造成了一定的问题,但并不是简单大学生供大于求。目前中国高校毛入学率只有21%,然而西方国家1994年高校毛入学率就已经超过30%,其中法国、加拿大、美国等7个国家超过了50%。但是这些国家并没有因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或普及化阶段而带来大规模的大学生失业。

三: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

据有关国家部门专题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投入找工作的时间为正常学习时间的30%~70%,女生高于男生8.6个百分点,但结果却是男生就业率()为35.5%,女生仅为17.5%——男生就业率是女生的2倍!其中还有 80%以上的应届毕业女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性别歧视。天津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对天津市三所高校2007年的就业率统计显示,男生就业率为83.0%,女生就业率为79.5%。厦门大学的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女毕业生就业机会只有男毕业生的87.7%。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3.4%,比男毕业生低8.7个百分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7年对62个城市的调查显示,有67%的用人单位提出了性别限制,或明文规定在聘用期不得怀孕生育;80%以上的应届毕业女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性别歧视。四:大学生就业心态问题、价值观问题。

这个我想大家都明白,现在的大学生一般高不成低不就的。

五:就业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依据大学所在地区,研究人员将参加此次调查的16所大学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区间。统计数字显示,东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

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62.43%,中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47.88%,西部地区高校这类学生比例为41.73%,东北地区比例为43.39%。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地区的就业状况呈梯状分布,表明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与大学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能存在某种相关性。

六:就业中的裙带关系。

目前社会的不良现象,近半数大学生认为最有效的就业方式是靠家庭和个人的社会关系。在“你认为最有效的就业方式”的调查中,44.82%的被调查者认为最有效的就业方式是通过家庭、个人社会关系和找熟人;其次才是通过人才机构举办的招聘会、个人自荐、学校组织的就业推荐活动,分别占17.11%、15.18%、14.97%。据团中央、北京大学等单位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有41.61%的大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的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很令人担忧,从大学生就业现状第四点来看,选择IT行业给自己寻找出路。

为了应对日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各级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各界都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大学生自身也转变就业观念,主动应对就业难的挑战。但在各方一系列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措施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为了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促进就业的政策中明确规定了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市场准入、资金、税费、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但是由于尚未制定出具体的实施办法,优惠政策缺乏可操作性,大多还停留在政策层面。并且这些优惠政策分散在工商、税务、人力资源等多个部门,加上大学生是初次创业,没有实际的申请经验,使得许多优惠政策尚难以落实到大学生身上,尤其在经营领域、融资渠道和税收优惠等关系到大学生创业的关键问题上,创业的大学生们并没有享受到真正的扶持。

现在,缺乏实践经验仍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仍需加强。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打破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旧的就业观,放下身段,先就业后择业,应是大学生主动应对当前就业难的有效举措。许多大学生也是这样做的,他们通过到基层就业、到民营企业就业、自主创业等形式,主动地破解就业难。但是,也有不少的大学生被严峻的就业形势所吓倒,既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又不愿去从事太辛劳的工作,也没有去参加相关培训提高自己的求职本领,而是在家坐等,“先就业后择业”的意识不强。

综上所说,我认为大学生应当全面认清自己,不要目空一切,加强“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参考资料:罗明忠 《大学生就业指导》

谢守成 《大学生就业案例分析》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2011年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实践专业技能

自取消大学生就业分配制度和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公众热点话题。大学生作为每年新增劳动力人口的主力军,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面对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诸多问题,很多人认为“供大于求”,更有甚者提出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与高校的扩招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2010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6%,比2008届(85.6%)高1个百分点,但仍比2007届(87.5%)低0.9个百分点。其中,“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非失业率约为91.2%,非“211”本科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约为87.4%,高职高专院校约为85.2%;分别较2008届高了

1.1个、0.1个、1.7个百分点,但与2007届同类毕业生相比,“211”院校与非“211”本科院校仍分别低出2.3个、3个百分点,仅高职高专“一枝独秀”,比2007届同类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高出1.1个百分点。2009届“211”院校毕业生较上届非失业率的增长,来源于读研而非就业。而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连续四年与非“211”本科差距缩小,百分点差距从2006届到2009届分别为7.2、6.3、3.8和2.2,在同样的经济形势下高职就业率提高较快。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88.1%)已经不低于非“211”本科院校(87.4%)。

我们国家从1997年开始对大学毕业生不再安排就业,又从2002年起大学扩招,自此学生就业是越来越困难,社会上找不到工作或者没有固定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到现在为止,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日程工作中的问题

对于国家提出的各项就业措施,我认为作用甚微。因为现在大学生就业的很大趋向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会把自己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直接影响高校生存、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影响大学就业的因素很多,在社会因素中来自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三个方面的问题和大学生自身的因素都影响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从加大政府规范力度,完善就业市场,改革教育体制,转变就业观念四个方面入手,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工作。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1.1 社会因素

(1)政府方面。造成大学生就业歧视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这方面的关注程度

不够,就业方面的制度远没有欧美国家那么成熟和完善,尤其是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和法制化建设还没有完成,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各种就业歧视现象缺乏道德的软约束和法律的硬约束。

(2)高校方面。当今世界正由工业化社会向市场、信息化社会迈进,科技发

展日新月异,整个世界如同一个地球村,这就决定了现代大学必须从过去那种封闭状态走出来。第一,目前高校的专业设臵与社会需求脱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对市场信息的准确预测和科学论证,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第二,高校对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质量不过硬。高校内部管理机制仍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师资多是过去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因此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力度自然不够,从而导致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第三,“重入口,轻出口”的现象也普遍存在。高校招生与就业工作密不可分,它的运作规律就像工厂生产的产品推销不出去,生产再多再好也是积压品。由于就业工作滞后性,高校在招生时就应根据经济发展、社会人才需求信息相应地调查招生数量、设臵专业,适应四年后的就业工作。但目前许多高校招生和就业工作隶属两个不同的部门,这很不利目前就业工作的市场化,极易造成社会不需要的专业盲目招生,而急需要的专业招生规模不大,这就为大学生毕业时可能失业埋下了隐患。

(3)我国的人口资源数量庞大,青年劳动力人口数量多,这是我们的优势。

高校的扩招政策提高了一大批青年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平均水平,这和青年劳动力人口就业困难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反,理应起到促进作用。但是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看,长期以来,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对大学生的预期很高,客观上提高了他们在找工作过程中的预期;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成本依然很高,这提高了培养大学生的成本,使得大学生毕业后作为劳动力——一种生产要素时,成本相对高昂;再次,在扩招当中,班级规模不断扩大,学校之间兼并盛行和大学行政化使得教学资源整合不合理甚至浪费,导致了教学水平的下滑从而学生的素质的下降。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来看,很多大型企业用人单位“顾面子”,一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能胜任的岗位依然要求“211”或是“本科”毕业生。其次,很多企业不注重人才培养的长期效益而追求短期效益,造成了对大学生毕业后职业技能培养的缺失。

(4)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人口最强的产业,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仍有较大

潜力。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弹性也相对于其他两次产业较高。自07年后,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房价长期居高不下,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对第三产业产品的消费,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从目前来看,根据麦可思(Mycos)的《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大去向依然是制造业。这表明第三产业在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方面应当发挥的作用没有显现出来,仍然有很大的挖掘空间。而进一步发掘第三产业的潜力,不仅极大的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中的诸多矛盾,更加符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

(5)用人单位方面。第一,用人单位观念上存在一定误区。有些用人单位盲

目追求高学历,在各高校举办的多场招聘会上,有的单位员工自身不足百人、年销售额不足50万的中小型企业也提出非硕士不用的要求;有的很少涉及涉外业务的用人单位也提出要求学生必须拥有全国英语六级证书;与全国大多数企业的情况一样,有很多企业对应聘的学生提出必须要有工作经验等的要求。第二,“双向选择”过分倾斜用人单位自主权。近年来,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国家垂直管理的金融、邮电、税务、电力等部门,在工资、住房、奖金、福利等方面的待遇大大高于当地水平。因此这些用人单位在大学生就业选择时倍受青睐,出现几百名大学生应聘一个职位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随着用人单位择才自主权的不断扩大而愈演愈烈,现在有的单位在接收毕业生时已出现变相的权权交易和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有的用人单位片面追求眼前高收入、高效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目标,拒收毕业生,这就造成未来新一轮的人才断层现象。

1.2大学生自身因素

(1)观念因素。在当前大学生的心目中,就业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大学生的金钱观念,功利意识大大增强,在择业时出现重实惠轻理想、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多数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不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择业,不能根据实际进行就业目标的调整,不能认同自主创业和多种形式灵活的就业,在择业问题上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就业观。理想与现实脱节。一些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工作等

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大学生就业难仅仅是观念问题。部分学者将大学生就业难归结为结构性失业,认为大学生不愿意去中小城市、县城,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学生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条件的要求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差距较大,换句话说依然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问题。不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北京、上海、深圳绝对是最具诱惑力的前三个就业地点。但是,城市再大,它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也是有限的。

2)心理因素。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导致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产生一系列的心理

问题。第一,焦虑与矛盾的情绪。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会表现出一种焦虑矛盾的心情,他们希望自主择业又不愿意承担风险;渴望竞争又缺乏勇气;胸怀大志又不愿正视现实;重事业重才智又在价值取向上重物质重利益;既崇尚个人奋斗又有较强的依赖感等等。第二,自傲与自卑的情绪。有的大学生对自我评价过高,过高地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在择业中好高骛远,自命不凡,眼高手低,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塌实的印象。相反有一些大学生因学历、成绩、能力、性格方面的某些缺陷和不足而丧失勇气,悲观失望,抑郁成疾,不思进取,不能充分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从而坐失良机。第三,依赖与等待的情绪。有些大学毕业生等靠思想严重,缺乏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加大政府规范力度。建立和完善就业领域中的各种法律规范,规范和制

约用人单位的用人政策,防止其用人自主权无限制的扩大,消除各种就业歧视。建立完善的覆盖全社会和整个劳动力市场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是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向全社会所有企事业单位的覆盖速度及统一社会保障的标准。推行保障社会化、统一全社会基本社会保险的标准,建立与劳动者工作所在单位、地区以及劳动者身份无关的养老、医疗、事业等个人帐户制度,从根本上彻底打破统一劳动力市场所必须跨越的“社会保障壁垒”,为大学生跨地区、跨行业就业解除后顾之忧。

(2)改革教育体制。高校改革的方向是“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让高校进入

市场,促使高校根据市场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培养人才,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来培养人才。同时,学校应该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臵,实行厚基础、宽口径的新专业格局,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人

才。在专业教育中,要加强综合性教育,拓宽基础学科范围,淡化专业方向,不断研究和追踪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新发展,提供最必要、最先进、最有效的基础课程,增加课程的弹性,体现不同学科交叉、渗透、融合而推动专业发展的时代特征,解决专业课程过于讲求学科自身结构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央财政或是地方政府的投入,使得投入有一定的盲目性,造成了供方和需方的矛盾。借鉴国外的例子,应当倡导企业走进高校,创造有利条件促进用人单位与高校的交流与合作。这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可以促进高校的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促进以科技进步带动经济的发展。

(3)鉴于高等教育的高成本,造成了大学生的高成本,应当严格控制高校的收费水平并减少对高校的教学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对高校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的评估标准进行完善和修改,旨在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遏制教学水平的下滑,提高大学生的科研水平和专业技能;再者,我国目前高校主要分为:“985”、“211”、“普通本/专科”、“高职院校”。但各类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自我定位并不明确。很多地方院校“好面子,争资金”,盲目的扩大办学规模,提高自我定位和培养目标,使得教学资源的浪费和学生水平的下降。因此,如何创办出一大批水平高、有特色、有内容的高校是解决大学生就业供方的主要手段,也是治本之策。在扩招过程中,不仅注重量的提高,更应该注重质的飞跃。

(4)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并发挥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降低居民的居住成本、医疗成本、教育成本等将有利于提高居民的购买力,扩大对第三产业产品的需求,将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总之,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5)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发挥教育部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制定一系列鼓励企事业单位选定优秀大学毕业生的政策。并可由政府为大学生购买一些岗位,是他们能够从工作当中积累经验,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不是某一方面的问题,而是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当中出现的矛盾。我们不仅应当看到它的消极方面,还应当看到这正表明这是我国由人力大国转变人力强国的一个必经的过程只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有条

不紊的解决各类矛盾,势必将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及劳动力资源的水平登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易忠实.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0,(11).

[2]?@白萍.当前大学生失业现象及其对策[J].中外企业家,2007,(1).

[3]?@王开业,张淑茳

10.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0,泰山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级物流一班

丁广志

2011年8月27日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摘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一方面是全民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同时也带来了高校大学生毕业就业率的下降。大学生就业率的下降是一个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非中国特色。近些年来,韩国、日本以及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出现了大学生就业率下降的问题。然而,除了世界普遍存在的经济发展缓慢、集约化生产、总体用工需求降低的原因,也有我国特有的一些原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传统的就业观念的影响等因素综合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率较低的现象。本文分析导致大学生就业率低的原因,寻求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意义 对策

[中图分类号]D4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4-0226-02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自2000年起,我国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比例逐年增加,与此同时,学生就业率较2000年以前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大学生就业率低,大学生找工作难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已经成为各个高校的重要工作。为了更好的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各高校从市场需要的人才到人才培养方案纷纷采取了多种尝试,相关学者也做出了大量的研究。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导致人才流行失衡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现象,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沿海城市和内地城市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东部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经济环境的自身优势,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远远大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对于人才的需求也相对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较高,使得大批的大学生向往着在东部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即使对于人才的需求量饱和的程度,仍然每年有大批的学生南下择业。这种从众心理不但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而且极大的造成了人才的浪费。首先,在就业上由于东部和沿海地区大量人才的涌入,毫无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在就业大军中仅凭一纸文凭已经失去了就业的优势。而对于急需大批优秀人才的西部和内地经济欠发达地区又存在着大量的人才缺口。由于对于人才吸引力的不足,导致了不但无法吸引大学生就业,而且出现了本地人才大量流失的现象。这种就业区域的失衡,直接的原因是由于地域经济失衡造成的。

(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就业的总量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不是我国所特有的,近些年,韩国、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大学生就业率较低也已经成为社会难点问题。造成这一全球化现象是由于大学生的就业受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一方面,是经济规模进入大机械化生产,集约型的生产模式,使得对于人员总体数量的要求下降;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发展缓慢,新的就业岗位的总体数量较少,对于大学生的需求相对减少。

(三)大学生的就业观出现偏差

大学教育已经由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向全民式的教育模式,但是对于大学生乃至学生家长仍然延续着传统的大学生就业模式,对于接受大学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希望出人头地,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将大学教育作为寻找舒适工作的阶梯。认为大学毕业理应有一个收入较高,相对稳定的工作。这种对于传统精英式教育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使得很多学生在择业上不能放下身段从事基础性的工作。

(四)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

我国高校主要分为部署院校、省属院校和民办高校。在对于高校招生和专业设置上缺乏整体的宏观调控,部分专业人才数量过多。例如,计算机专业和英语专业。在某一阶段,计算机和英语成为社会热门专业,因此各个高校纷纷开办了计算机专业和英语专业,几乎所有的高校都设置了这两个专业。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对于英语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储备已经完成,专业已经由热门逐渐转冷,但是各个高校仍然将此专业列为固定的招生计划,甚至在学生数量上也没有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价值何在(一)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大学生就业率低的同时,是大学生失业率高,甚至社会上流传着毕业就是失业的消极说法。这些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毕业之初满怀憧憬和希望的青年学生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同时,大量的失业人口增强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不利于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

(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消除大学生的后顾之忧,能够使大学生安心的在大学期间从事专业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于专业知识水平的学习和提高。稳定和健康的就业环境,能够缓解和消除学生紧张和焦虑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健康、稳定、和谐校园的构建。

三、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一)政府应当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当前,加强政府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至少应当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第一,实施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并重的发展战略。

第二,继续完善人才市场建设和就业服务,并为大学生就业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高校应主动应对大学生就业难

第一,专业设置上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第二,大力发展并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第三,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做好“产品”营销工作。

(三)大学生应积极应对

大学生就业难,面对严峻的就业现实,要转变观念,审时度势,为就业做好准备。

第一,夯实专业基础,培养综合能力,现代社会的竞争实质上是综合素质的竞争。

第二,转变就业观念,培养良好心态,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是影响其就业选择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何方芳.三维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及公共政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2]王娇.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观的历史演变及其现实路径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3.[3]邹良影.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4]谢勇,赵亚普.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市部分高校为例[J].南方人口,2009(03):49-56.[5]张景聪.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市场化诉求――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再审视[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1):76-78.[6]李彬.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02):96-102+108.[7]刘春燕.西方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启示[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08):131-133.[8]张静,李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探索[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4):64-68.[9]闵维方,蒋承.产业与人力资源结构双调整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01):2-12+187.[10]史彩虹.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11]李丽.就业力的内涵、结构及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12]何峰.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六维”服务体系及其建构[D].山东大学,2012.责任编辑:武聪

下载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就业问题深刻思考【全面解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深思考【全面解析】一、大学生就业背景: 近些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

    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随着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目前新增大学毕业生人数又创历史新高,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经济受......

    大学生就业问题原因与思考范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原因与思考 提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伴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蔓延,以及高校扩招后毕业生人数不断创出新高,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当今中国,在我国高校招生改革以来,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就业矛盾越来越明显,即使政府部门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了大量......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直接影响高校生存、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影响大学就业的因素很......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未雨绸缪,做好规划。 一、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1)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到......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公共政策思考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公共政策分析 摘要: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因其具有公共性而成为公共政策问题。处于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之关键时期的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呈现出日益显性化的发......

    大学生就业问题

    1.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比较突出。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下降。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0%。从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