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寓教于乐 活跃小学英语课堂(最终版)
寓教于乐 活跃小学英语课堂
陈婧彧
【摘要】我们已步入二十一世纪,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逐渐升华与完善。新课标要求英语课程注重素质教育,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中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增强实践能力。在这一理念下,教师应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让英语课活起来,要做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英语课活跃起来。
【关键词】寓教于乐 活跃课堂 素质教育
古人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新世纪、新形势、新情况带来了新任务、新问题,呼唤着新思路、新对策。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学方法已是现代英语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学生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不是听话的、驯服的工具,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这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心理学、教育学的观点。
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的任务在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英语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对知识的传授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所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尤为重要。怎样把知识生动、有效、快捷地传递给学生呢?经过摸索和实践,我有一些体会。
一、寓教学于格言警句
格言警句是最生动、最精炼的语言,是配合教材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材
料,在教学活动中能起催化作用。这样闪光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饶有风趣,为人所喜闻乐见。它能引发激情,鼓舞志趣,启迪思维,端 正思想,开发智力,扩大知识的领域,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为此,我实行了“每周一句”。开学的第一天,我和学生对话:“How was the holiday? Great!”
格言警句还能配合教材用在教学中。例如学time这个单词时,通过组词造句,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可以引用下面警句: Time is money.(时间是金钱。)Time is life.(时间是生命。)Everything has its time and that time must be watched.(万物皆有时,时不可失。)
二、寓教学于故事
故事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用英语叙述一个故事,寓英语知识于故事中,深入浅出,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Hendrickson曾指出,在英语故事中所包含的语言、语用、言谈和文化特性,为学习者极大限度地提供了可理解性的输入,同时可以帮助学习者进行可理解性的输出。简而言之,通过故事中所营造的情景,人物以及语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言并运用语言。故事可以将一个个无意义的词组变成有意思的连接。在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同时也有助与学生记忆。
例如在教授单词walking,jumping,running,swimming,flying时教师就可将这几个单词串成一个趣味十足的小故事。一只小猪在漂亮的公园里散步,这个时候阳光明媚,小猪高兴得唱起了Walking, walking, I'm walking.接着它有跳起了绳子Jumping, jumping, I'm jumping.这个时候出现了一只老虎,小猪吓地跑了起来并大叫Running, running, I'm running.老虎也追了过去He's running.I'm running too.小猪发现前面有一条河,他跳了进去游泳到了对岸 Swimming, swimming, I'm swimming.没想到老虎也会游泳He's swimming.I'm swimming too.正在小猪走投无路的时候出现了一个仙女将小猪变成了一只小鸟,小猪飞了起来,并高兴地大叫Flying, flying, I'm flying.这下子,老虎可就没办法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小鸟飞走。通过这个故事,不仅仅将词汇串
连在了一起,而且生动趣味,学生们边听,边演,边唱在学习单词的同时也运用了语言,一举数得。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以故事为载体,进行生动活泼的英语教学,无疑是明智的选择。利用孩子爱听故事这一年龄特征,将英文单词、词组、短语、句子等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故事的形式,教授给学生。词在句子中教,句子在篇章中教,篇章围绕故事写,故事围绕兴趣选,兴趣以理解为前提,最终达到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目的。它类似于“三文治故事教学法”,但它又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三文治故事教学法”。它并非靠母语来支持,通过母语而达到理解,而是一种在全英语环境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要求而进行教学的教学方式。
三、寓教学于歌曲
由于小学生具有爱唱的心理特点,介绍或教唱一首英文歌曲,能促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巨大的动力,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记住枯燥的语法知识。《英语课程标准》对歌曲教学的要求是:通过唱英语歌曲,培养学生的兴趣及审美情趣。我们要充分并正确的利用好歌曲这一辅助手段,为英语课堂教学服务。教学中在什么情境下运用英语歌,运用什么样的英语歌,这都是有讲究的。《基础英语》作者埃克斯利说:“凡是能激发学生喜爱英语学习的方法,便是教英语的好方法。”我们要根据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心理特征和语言水平,充分发挥英语歌曲的载体的作用,运用英语歌曲进行知识学习。
(一)运用英语歌曲学习单词
把歌曲与单词相结合,给学生配上一些动作,对于帮助学生掌握单词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在教“point”一词时,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们是“指”的意思,而是在提醒他们注意后,要求大家和我一起唱歌曲“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Stand up.Clap, clap, clap.Point to the window.Point to the door.Point to the ceiling.Point to the floor.”。
学生在唱唱、动动、指指的过程中轻松自然地记住了“point ”这个词。
(二)运用英语歌曲学习句型
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学过和掌握的英语知识很少,利用歌曲突破教材重点难点,避免学生对较难的知识点产生畏惧心理,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学生刚学习句型“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时,“my name is „”这三个单词非常绕口,学生总是说不好。因此,我把歌曲“What’s your name?”教给学生,歌曲将教学中的知识难点分解简化了。学生在音乐中学习,唱熟后还能在课堂上用于问答、考试和活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一旦学生能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成就感油然而生,心理上获得满足,从而产生较大的乐趣,教学效果随之明显提高。
(三)巩固扩展
在巩固扩展阶段,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歌词内容的扩展性,将所学词汇、句型编辑成歌。这些简单的、通俗的英语歌曲用儿童喜爱的民谣、儿歌的形式表现出来,帮助学生在反复唱中复习巩固所学的句型,加深、巩固所学知识。如:在教授牛津英语三年级B册Unit 2 Is this your „?这一句型时,我运用两只老虎(Two Tigers)的调子编了一首歌“Is this your clock? Is this your clock ?Yes, it is.Is that your watch ? Is that your watch ? No, it isn’t.No, it isn’t.” 学生对其旋律和唱法较为熟悉,颇感兴趣,注意力也较集中,再加上动作(近指、远指)、单词替换,所学的句型就易巩固和扩展。
四、寓教学于生活
在课堂上结合课文内容,适时加入一些生活英语,会让学生真正觉得英语不只是考试科目,生活中英语也无处不在。现在许多商品用英语单词作为商标,例如: Safeguard,Legend,Phenix,Seagull等等。几乎所有的电器及其按钮名都是用英语标明的,如electric fan,washer,air-conditioner,remote control,pause,record等等。高科技信息时代,CD,VCD,DVD,IP,IT,WTO,APEC这些名称人们已不再感到陌生。这些英语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却能引发学
生对英语的兴趣,培养使用英语的习惯。充分利用传媒及生活中平凡的日用品,把英语与学生身边熟悉的东西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觉到英语不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学英语不是在啃一块又脏又硬的骨头。英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美丽的点缀,通过英语这扇窗,我们更能理解和欣赏人类的语言之美。
在世博会期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借机向学生传授一些会在游玩世博时用到的词汇,如subway station(地铁站),Expo Souvenir(世博会纪念品),the theme pavilion(主题馆),the Expo Site(世博园区),Expo Masco(世博会吉祥物)等英语词汇,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在真实的情境里,使他们学有所用。总之,英语学习不是机械的单词记忆和语法规则的罗列。英语知识可以更多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惊奇地发现:啊,原来英语也可以这么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信是最大的动力。只有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课堂是丰富多采的,知识是妙趣横生的,让他们听一节课有如沐春风的感觉,素质教育才真的不再是一句空话。
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课外让学生“乐”起来,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乐中学,从而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好习惯自然得到培养,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Krashen S.D.1982.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Pergamon Press.肖嫚.2009.互动式教学模式与英语口语能力培养[J].科技信息,(2).张兼中.1996.外语教育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第二篇:寓教于乐,穿插英语课堂小游戏(范文模版)
寓教于乐,穿插英语课堂小游戏
小学英语 甘庆玲 新界埠中心小学
[内容摘要]: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好的老师,当前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而游戏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它可以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和谐,有趣,丰富的语言交际情境,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使用语言,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在小学教学活动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让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高,游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在小学教学活动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让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高,游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因此,我在教学中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游戏,使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英语课堂活动中来,孩子们在游戏中乐学、善学,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但对不合理的需要也要加以引导。
[正文]:
在有限的40分钟英语课堂中,小学生能自觉重视上课效率的学生很少,有的学生甚至会在课堂中讲悄悄话以及做小动作。那么在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今天,如何才能够让学生保持注意力,积极思考,做到眼耳口手并用,在课后即使不用花大量的时间复习,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我的教学实践和体会,我个人认为,应该在课堂有必要的设计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游戏,可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小学生生来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只工作,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会变傻)。游戏解决了儿童“学与玩”的矛盾,它把枯燥的学习内容和机械操练变成了充满趣味性的各种活动,从而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它把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有机
地结合在娱乐活动中,既可以改变英语教学枯燥呆板的局面,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儿童求知欲,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起到“以趣激情,寓教于乐”的作用。因此,科学有效地运用游戏,肯定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们的课堂效果。
一、游戏揭题,激发学习兴趣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课前如果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就可以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而游戏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药。例如,在教学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 5 Where is my ruler ?》一课时就是以游戏揭题激趣的:上课伊始,请 A、B两名学生上台,将A学生的双眼蒙住,B学生手拿car,将car分别按在课桌上面,里面,下面的方位谜团和好奇萦绕于心,兴趣和需要由此而生,一系列围绕三角形内角和的思考和研究活动自然而然展开,随意藏好在台下六十三名学生课桌那里,然后将A学生摘除蒙布,让他去找藏着的car,全班同学齐击掌,当A生一桌一桌挨着找,没找到时,我又请B生给他提示在X排,A生顺着第X排挨着找了三桌没找到时,我又请B生给他提示在课桌下面,当A生顺着下面,第X排一下找到了car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这一刻,我导出课题:“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Where is my car ?。”这时,学生学习的热情来了,探究的欲望高涨,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课堂效率就水到渠成了。当然,他们自己也可以创作。学生们全都动了起来,连最老实的也跳了起来。开放的英语课堂教学最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掘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火花。表面动作的情境激起的是兴趣,转化成的是主动的思考和强烈的探索欲。学生欣喜而自豪着自己的创作,充分地感受到了创造的乐趣,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英语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二、创设游戏,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实践表明,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智力活动。教学中教师除了精心创设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的情境之外,还应努力建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平等、尊重、鼓励、信任、接纳的民主氛围中,引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中,从事做英语、学英语的活动,培养与塑造学生的主体性。
执教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 3 How many ?》一课时。学生对抽象的数字知识很难理解,于是,教学中我设计了拖车小游戏。游戏一:给三号three之九号nine 的车头分别配上
同等型号的车身teen;其中三号three,八号eight和九号nine因零件重复而分别被去掉两个或一个字母e,而三号three,五号five的元件r,v需替换成i、f;另一号one和二号two车在加车身时设计组因需将其重组为eleven,twelve,孩子们都高兴的大声试读,有的甚至动笔操作组合。都兴奋的不得了,课堂效率自然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探索,因为这种探索,理解最深刻,最容易掌握,而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所有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得以主动建构和发展。
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诚心诚意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做中完成了探究新知的过程,知识因之而鲜活充满灵性,学生因之潜能得到发挥,自信心、主体性得以成就和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
三、游戏使知识更生活化,同时培养学生的情商
教育的外延等同于生活,英语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和交流等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是富有个性、体现多样化学习需求的过程。英语课程应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向生活回归,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英语,在生活情境中学到英语知识。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Unit 2 my family》时,学生理解“Who is that woman ?”这一知识点时觉得很模糊,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当堂组织一名女同学肩挎我的时装包,眼戴我的目镜在讲台上走T台表演,我适时提问“Who is that woman ?”,同学们操练“She is my mother,she is my sister.” 同学们开心极了,紧接着我又用此法操练了“Who is that man ?”,效果非常明显。学生通过游戏非常直观地感受到“问人”的场景,积极性非常高,从而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一难点。
广阔的生活空间给了孩子广泛的参与机会,当学生津津乐做于种种活动时,他们不仅收获了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兴趣,对成功的体验,不断增强的信心以及创新意识的萌芽。当然在运用游戏教学时也要注意几个问题:
1.游戏要紧系教材。只有钻研教材,充分了解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的重点难点,设身处地地从教学实际出发,表现手法和形式上也要严谨周密,紧扣教学目标,避免让学生产生错误理解。
2.游戏不能替代某些教学媒体而统一于课堂。它固然有其无比优越的特性,但它仍不能完全替代某些媒体。3.若属于“画蛇添足’,效果不明显的就干脆不用或少用。
4.游戏教学不要流于形式,失去了提高课堂效果的作用,最后成为教改的点缀和累赘。
总之,引导学生在做游戏中学英语,正是将英语内容置身于儿童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为他们创设更多的机会。从关注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学生主体在“游戏”的过程中,主动参与英语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主动构建对英语知识和英语思想方法的理解,从而启动内隐的积极的思维活动,感受运用英语的乐趣,促进学生主体的主动、自主和全面的发展,从而提高英语课堂的实效性。教育应当使所有提供的东西让孩子们化为一种宝贵的礼物,而不是化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让他去负担。真正达到使学生由苦学变为爱学的最终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①《英语课程标准》
②《寓教于乐,以情施教》作者:祁共心 ③《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④《心理学》
第三篇:运用电教媒体活跃高中英语课堂
运用电教媒体活跃高中英语课堂
摘要: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为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在转化教师角色、优化教学环境等方面功不可没,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为例,针对学生不同层次的英语水平,剖析学生个性差异,运用电教媒体提升教师个人及课堂魅力,倡导巧用电教媒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达到满足不同英语水平学生需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教媒体;高中英语;个性差异;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城乡中小学均已配备了较好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设备和资源,教师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信息,创造生动、形象、交互的开放式教学环境,使课堂学习气氛浓厚,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达到学生学习整体进步的目的,成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下教师重新思考的问题。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实践课程,在多媒体技术辅助下不仅能吸引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浓厚兴趣,还能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等发展语言的基本技能。而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在应试压力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通过多媒体技术帮助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将会有怎样的突破,实现活跃课堂气氛,达到不同水平学生的整体进步?本文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为例,针对学生不同层次的英语水平,剖析学生个性差异,运用电教媒体提升教师个人及课堂魅力,很大程度上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怎样评价教学是否高效率?除了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者教得认不认真,更重要的是学生有没有学到以及学生学得好不好。一旦有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低效率的课堂教学。据了解,心理学家曾研究表明,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感官越多,各个感官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知识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1]。多媒体为课堂提供了清晰悦耳的声音、丰富多彩的画面,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进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而在重要的高中英语课堂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是获取高分的原动力。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教学
随着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的全面普及,英语教学打破了传统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和一台录音机的传统模式,英语教学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英语课堂变得更加多样和活泼,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让学生对知识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推进进行复杂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下面本文结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为例,浅谈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贯穿整个课堂,活跃教学氛围,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2]。
首先,在进入正式的教学前可利用英语视频短片、图片、歌曲等,创设英语氛围。教师用简单的英语对英语短片、图片、歌曲做简单的介绍,力求排名靠后的学生也能听懂,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使课堂学习氛围轻松活跃。例如在教NSEFC,BOOK2,Unit2 The Olympic Games 时,教师可从因特网下载一些动运员在进行各种国际比赛时的精彩镜头用于呈现有关运动的单词,图文并茂,令学生仿佛置身于运动赛场,在享受体育带来的兴奋感的同时自然而然的学习新单词及进入主题,使课堂教学变得兴趣盎然。
其次,复习旧知,温故知新。回顾上堂课课件,重点词汇、词组、句型可用动画形式呈现,更为形象具体,此时可选择程度中等的学生参与复习,达到学生参与的目的。例如在教NSEFC,BOOK3,Unit2 Healthy Eating 时,教师可利用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的饮食图片帮助学生复习energy-giving food, protective food, put on weight, lose weight, healthy diet等相关的短语,接着教师又提出What will happen to you if you don’t eat a balanced
diet?这不仅有效地复习旧知识,也为阅读课做好了铺垫.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传播教学信息的载体越直观,信息通道中的干扰就越小,学生的认知效率就越高。
最后,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新课标》理念提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高中英语传统课堂主要采取“填鸭式”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帮助下,教师不妨尝试任务型教学法。结合新课题,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图片、音乐、动画的帮助下,创立一个情境,提出中心任务,让学生分角色完成。如在学习NSEFC,BOOK2,Unit4 Wildlife Protection 时,可通过计算机展示在三亚设立白鹭公园自然保护区前后白鹭的生活状况的对比,让一名学生扮演白鹭,另外一名学生扮演记者,对白鹭进行采访。这样学生不仅能把教材上单调的文字转化成起情并茂的语言实践活动,缩短学生的知识和现实的距离,而且也让他们体会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性,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新型高中英语教学,教师应该渐渐摒弃“填鸭式”教学,巧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达到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力求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理出重点,巧妙解析难点。
二、运用多媒体,转化教师角色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教师角色不再是信息的传递者、讲授者,新教学要求下的英语老师不仅是引导学生遨游英语世界的向导,还是一个出色的演员,能够充分利用体态语,以丰富的表情、协调的动作完成课堂教学情景的需要,引导课堂更加活跃,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做到有声有色。
而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在情景中对知识进行分解、整合、识记。高中英语课本所学内容包含大量词汇、句型、语法,教学难度明显高于小学初中英语,而且学生在高考的高强度压力下,更多学生并非不想学,而是学不好,高中英语老师有更大的责任唤醒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NSEFC,BOOK4,Unit4 Body Language,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身势语”,单元各项活动的设计都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在回答“读前”的问题2 How can you
communicate with someone if you cannot speak? Give an example.时,教师若能跟学生
分享其亲身的经历,譬如与聋哑人沟通或生活中遇到的有关身势语的趣事等。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定能很容易理解体态语,也会用相关的英文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三、巧用多媒体,实行因材施教
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层次和水平是不同的,这是一客观现象。面对这一现象,传统英语课堂教学很难有效地对每个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然而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帮助下,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水平、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在需求,帮助优秀的学生向更高的层次进取,也为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自由宽松的空间。
教师用任务型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在这种学习方式的指导下,将学习过程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学习负担逐步变为一种兴趣,最终使学生树立了学习信心,转变了学习态度,由厌学变为好学。而面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英语教师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和扩充。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获取知识信息,通过多媒体可以进行信息访问,可以收集到最新最好的图文并茂的教材,还可以根据教学效果对教材很方便地进行动态组织和修改,对学生也可以根据其掌握的程度调整进度,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3]。
由于使用多媒体,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通过互联网扑捉到最新资料,从而进行良好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巧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语言一旦脱离了情景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表达和理解的难度,学生仅仅掌握语言规则和功能项目的概念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只有把语言符号运用到与意义相联系的情景中去,才能使语义更明确,达到语言者之间相互理解和交流的交际目的。这就需要利用现代化的幻灯、录音机、录像机、实物和形体动作等手段创设语言情景,揭示语义,以加强听觉、视觉、动觉等感知印象,提高学习质量[4]。
以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为例,定语从句既是高中英语语法项目的重点又是难点,按照传统教学方式,往往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大量课时讲解关系副词和关系代词的区别,但学生仍旧掌握得不够好。在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之后,教师可以尝试将猜谜游戏(Please guess who he is)融入到教学中,将以下含有定语从句连接词的短文配上相关的插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猜猜他是谁,通过语境,学生便能很快理解who, where, that, why等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区别,之后马上配之以难度适当的练习让学生理解,这种教学方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He is a great man who is respected by the Chinese.As a young man, he went to Japan where(in which)he learned Medicine.However, something happened that changed his idea.Most people now have known the reason why he gave up medicine for literature.He later wrote many articles whose words still move people today.He married a woman whom he met in Neishan Bookshop.He died in 1936 when our Chinese are still struggling hard for their freedom.[5]。
电教多媒体有着极其丰富的表现力,除了图片、声音、视频,还可以通过动画形象跨越时空的限制,创造情景,再现各种事物和其运动变化的过程,有效地提高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帮助教师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以NSEFC,BOOK2,Unit2 The Olympic Games 为例,在帮助学生理解 magical journey一词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穿越剧《宫》中杨幂从现代穿越到清朝时代的视频,通过视频学生不仅能理解magical journey一词,还能很好地理解ancient time和 modern time 的词意。
五、巧用多媒体查漏补缺,实现学生整体进步
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多样化的语言操练提供了可能性,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巩固性练习、专项性练习、多向性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实现不同水平学生的整体进步。
在巩固练习方面,学生在初步学习新的语言知识点后,教师可根据课前设计,让学生立即进行针对性的巩固练习,使其在接触新知识后立即置身于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情境中,激起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利用投影片上文字材料与画面材料对应排列,或利用计算机输出若干组练习都可在较短时间内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练习机会,巩固对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在专项性练习方面,教师可以针对某一语法规则或句式,设计若干组形式不同的练习,使学生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解决效果十分明显。
总之,使用多媒体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是潮流,是趋势,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更新。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一定要不断更新观念,适应时代的发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学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从而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27.[2] 朱萍,苏晨杰.《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5-56.[3]于伟民.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J].杭州科技,2002(5):102-120
[4] 刘以林.《素质教育指导丛书》[M].华语教学出发社.2011:45-50
[5] 三亚市第二中学校本课程.《巧妙学英语》[M].2012.
第四篇: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寓教于乐.
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寓教于乐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也是发展和开发学生智力潜能的契机。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学生一旦对于某科学科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么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做到寓教于乐呢?本文作者将从创设情境激发乐趣;教学过程以乐促学;激励信心,多元评价,其乐无穷等三大方面进行论述。【关键词】小学美术
兴趣
快乐
在大多数人看来,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其实,要真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却绝非易事。小学生有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他们活泼好学,但注意力持久性差,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概括水平处于概括事物直观的、具体形象的外部特征阶段。作为教师,光有耐心和爱心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对孩子们深深的理解和有一颗天真纯朴的童心,只有感受到他们世界的多彩和稚趣,才能更好地发掘学生独特的个性。那么如何点燃孩子的艺术火花,让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爱上美术课堂呢?在笔者看来,美术教师要积极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兴趣,给学生一种新奇、有趣的感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心理学》上说:“一个人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了兴趣之后,就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和探索,寻找最完善的方法去进行创造性劳动,以至作出创造发明”。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也是发展和开发学生智力潜能的契机。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学生一旦对于某个学科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上课时也会注意力集中。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自己所教学科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学生,真正使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本人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尝试多种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事实证明,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1、创设情境激发乐趣 《教育学》上提到:“教师要创设一种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和气氛,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需求,自觉的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就等于一艘船上有了一个好的舵手,这次航程就有了一个美好的开始。如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呢?这就需要教师要积极运用各种新颖的引课艺术,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学习美术的欲望。
1.1.精彩的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求知欲)
一堂课能否成功,好的导入是关键。导入的精彩、成功,对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反之如果导入的不理想或者失败,那势必会影响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很多老师都很重视新课的导入,但如果导入的方式单一,方法千篇一律,或者导入的时间过长,同样会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厌倦之感。这时,我们的教师不妨多动动脑筋,多采取一些灵活多变的导入方式,使我们的学生对美术课永葆兴趣将学生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乐学”。1.谈话导入:几句启发式的谈话,既创设了一定的教学情境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引发大胆想象,导入新课。如在教三年级上册第10课《纸盒“城堡” 》时,我们可以这样导入新课:从前,在茂盛的树林里,有一座漂亮的城堡 „„2.设疑导入: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情趣,引导他们在好奇、欢乐中学习。如:这个城堡会是什么样的呢?它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样的屋顶?3.情趣导入:一段优美的旋律,配上几句简短的措辞,就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美妙的艺术世界; 4.综合式导入:五年级的《家乡古建筑》这一课,我把课文内容和我学校附近的莆禧古城和妈祖诞生地等历史古迹结合了起来,组织大家讨论,既联系了历史与美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起到较好的效果。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 导语变化性越大、刺激性越大,就越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所以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导言,为美术课起个良好开端,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
1.2多样化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乐趣。
首先,多媒体教学作为信息的载体,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实践的操作中搭起过渡的桥梁。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它将美术中的形、声、光、色、动、静溶为一体,声形并茂,色彩艳丽,生动直观,突破时空限制,调动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留恋、向往。比如,我在上三年级《留住秋天》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美丽的秋天景色的影像纪录片,并配上优美柔和的音乐,让学生欣赏,使他们浮想联翩,也陶冶了情操。此外,当美术教材中出现重点、难点时,而低年级学生启而不发、思维受阻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把教材、教师所讲和学生思维融在一起,帮助学生使其受阻的思维顺畅发展,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进而突出重点、难点,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新知。《时间告诉我》这一课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我通过多媒体自创情境来教学。我先提前用稚嫩的童声录制了一个自编的有关珍惜时间的故事,通俗易懂。上课铃响后我就给孩子们播放,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知道了时间的宝贵,应该珍惜时间
其次,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课题需要学生走出教室,实地写生。如果教师只在教室里讲,该画哪些、那些部分是画面需要的、哪些不需要等等,这样的闭门造车,不如让学生去实地走走,了解树木、房屋的形态,感受一下小巷两边的商店、理发店、小饭店、电线杆、行人。《美术课程标准》强调:“课堂不仅仅指课堂教学,还可以延伸至课外、校外、甚至国外,课程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这一观点已成为各国教育者的共识”。《心理学》上说:从早期就给予儿童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和良好的教育,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教师在组织学生上美术手工课时,不妨将上课场地进行改变。我认为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广阔的空间,启发他们进行新的尝试,促使他们不断的超越自我。因此要带孩子们走进多媒体教室、走进展览馆、走向郊外„„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下学习的,能开拓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发展智力。
另外,优美的舞蹈,动听的音乐,有趣的游戏,幽默的表演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认为这些情境不仅是娱乐,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一种最自然最有效的学习形式。
2、教学过程以乐促学
当然,光有精彩的导入,多样的教学形式还是远远不够,轻松愉快,热闹活泼绝非美术教学的全部。自然开花的结果,常见学生因技艺不足而被挫折所苦,学习的过程空有刺激而没有收获。因此学生乐学,这只是实现教育目标的第一步。与其它学科一样,美术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美术课教学既要传知,也要育人,既要注意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也要进行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乐”与“学”的有效结合。2.1、认真观察,发现乐趣。
观察的对象可以是教师提供的素材,也可以是学生自身比较感兴的想竭力摹仿或创造的东西。教师在提供素材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尽最大可能的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多以学生没有接触过或接触次数比较少又很感兴趣的东西为素材。就比如农村小学生对于火车是很模糊的,因为他们见的比较少甚至于从未见过,教师这时应该多准备有关于火车的图片、文字材料及模型使学生能理解火车这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并牢牢加固火车是美好事物的一种情感;同时教师也应该对火车的构造进行简单讲解,使学生理解并培养在自己眼中火车概念,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造型设计和使用各种材料制作模型。学生也可以自己去发现和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实际上农村小学生的视觉范围要比城市小学生的视觉范围广阔,山永远是绿的,水永远是清的,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也是很容易接触到的,自然激发他们兴趣的东西就无处不在,而且他们所接触到的也是大自然中美妙的一切,教师就需要鼓励和激发学生把看到的使用各种表现手段表现或塑造出来,以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记忆和由此能产生一定范围内的积极联想。例如当学生上课文《鸟之王》,学画“小鸟”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小鸟的形态特征,引导学生将小鸟的形体概括为圆形、椭圆形,然后让学生试着将这些几何形组合成小鸟的不同形态,随后教师再归纳演示于黑板上,并用线装饰,加上翅膀。请学生进行简笔画练习,加强小鸟的动态记忆。2.2、动手创新,自得其乐。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现代社会竞争最需要的是具有创造性和开拓型的人才,现代教育的一切手段应为培养有高度创造性的人才服务。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发展探究能力,这是探究式学习法所倡导的。纵观传统的手工课,老师教一步学生跟一步,课堂中弥漫着浓浓的“匠人之气”。但这种重“匠气”轻创造的手工传授模式已远远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了。而开放的美术学习课堂,实为一种教学理念的开放,它旨在创设一个和谐、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在这种学习气氛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容易被激发起来。这一点,在手工制作课中表现尤为明显。学生对手工制作课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老师布置的工具一样都不少,按时带来。下课后还会缠着我:“老师,我们希望明天又有美术课”。这证明孩子们盼望上美术手工课,他们喜欢收获手脑结合的成功与喜悦。对于老师们来说,上此类课却有些棘手。在几年实践中,我摸索了一些方法:(1)、对于一些讲解很费劲收效却甚微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先不急着讲解示范,而是给他们一些事先已做好的作品(教师范作和其它班学生作品),让他们拆一拆、想一想、装一装,在自主的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玩偶大本营》,我把这一课的学习过程分四个步骤:a、分发示范作业让学生观察以后再折开,发现问题,提出质疑。b、学生上台演示制作过程。c、分组讨论,解决问题。d、独立思考完成作业。这些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方法,有必要大力提倡。(2)、提倡“用身边的东西塑造一切”,如纸工,石画,塑泥,编绳。纸工是用各种材质和颜色的纸进行平面或立体的造型,包括剪纸、折纸、纸编织、捆扎、自由撕贴和纸浮雕等。而石画是指巧妙地借用卵石本身的纹理作画,有的只需寥寥几笔,形象便栩栩如生。另外塑泥和编绳同样让孩子们乐此不疲。现代化的生活,让我们离大自然越来越远,而同学们从手工制作唤起了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生活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它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驰骋天地,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充分发挥“艺术”的创造力。当一件富有创意、色彩明快,体现学生个性的作品展现出来时,我感受到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创作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3)、允许课堂稍乱一些。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更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标准答案。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对“乱”现象的排斥,在某种程度上实际是依赖与那种传统教学的中规中矩。对“乱”的宽容,往往是对个性的尊重,对创造力的呵护。2.3、激发想象,乐在其中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孩子想像发展的趋势是:由无意想像发展到有意想像,由再造想像发展到创造想像。低年级孩子的想像异常活跃,大胆,令人惊叹不已。而孩子的家长,往往因为孩子的一些大胆的想法而约束他们,对他们的想法,常常没有理由地加以纠正。久而久之,孩子们感到爸爸、妈妈不理解他们,从而抑制了孩子对事物的兴趣,抑制了想像力的发展。因而,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想像。例如,三年级《拼拼摆摆》的教学,由于本课意在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先随便用剪刀剪了一个形状,让学生认真观察,并启发学生:“它们像什么?”,“看看谁脑袋反应快”,“说说想到了什么?”结果学生的回答使我惊奇万分,有的说像落叶,有的说像天上飘来飘去的白云,有的说像海面上的海浪„„,接着我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剪纸,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拼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图案,看谁拼得多,孩子们在很愉快的活动中,展开了丰富的想像力,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3、激励信心,多元评价,其乐无穷
教学活动是一种充满情意的交流过程,充满着浓郁的情感色彩。小学生带着好奇,怀着希望,对一切都有美好的憧憬。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的情感,对学生充满深厚真挚的爱,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对每个学生都给予期待,给予信任,给予厚望。(1)、我们在指导儿童创作的过程中,尽量让儿童作为画画的主体,让他们去发现生活的乐趣,画他们最想画的事物,老师只能是事先作一些启发式的引导,让儿童自己去想象,然后老师再作一些修正式的补充,这样能让他有一种成就感,树立自己的信心。有了自信,孩子就不再畏难;有了自信,孩子就敢画了;有了自信,孩子就可以描绘自己的生活;有了自信,想象的翅膀就可以自由飞翔,创作出精彩的一幕。(2)、教师应该尝试不拘泥于常规的上课形式,让全班的智慧有机的结合起来。如男女搭配小组、自由组合小组、集体创作等形式来组织教学的。这样可以兼顾学生功底的好坏,大家相互帮助,共同收获成功的喜悦。如果教师片面的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一部分学生,那么这种教育方法也是失败的,只有面向全体,普遍提高才是成功的教学方法。(3)、对学生作业采取“比一比,争红星”的激励竞争机制。教师对学生按时认真完成的作业给予“小红星”的累积奖励,并布置在班中的优秀作业栏里,学生对于老师的奖励很敏感,因此他们认真作业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4)、在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时,要讲究方式,要站在学生的视点上去认识了解他们的作品,让他们更好地进行创造。首先,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闪光点与过人之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加以肯定、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充满信心,努力学习。另外,评价语言要丰富。评价要有机智性、随机性,但更多的应该是激励性的语言。如 “如果涂上颜色,你的画会更好”、“相信自己,你会比他们画得更漂亮”、“继续努力,老师知道你能行”
我国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早就提出:“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每个孩子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悉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美术教师要与时俱进,具备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寓教于乐,这样才能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2】《福建教育》 第一,二,四期 2007 【3】《.学习方式的变革.》 杨九俊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08.【4】《现代中小学艺术教育论》 陆明德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223.【5】《教育心理学》李伯黍、燕国材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6.1. 【6】《中国美术教诲》
2007年2、3期
中国美术教诲出书杜 【7】《少儿美术》
2006年 1、2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五篇:浅谈寓教于乐
浅谈寓教于乐
袁市中心小学
肖洁
论文摘要:寓教于乐是教育活动的最高境界,本文从“寓教于乐”的含义及本质入手,列举其在国内开展的一些实例,再探索其实施途径。关键词:寓教于乐 国内 国外 含义 本质 实现 绪论:
“寓教于乐”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长期以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并未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注重“苦”,以“苦”字为先,这种精神固然可嘉,但收效甚微,因为这把学习生活导入了一种枯燥无味﹑被动接受的境地,以强迫学生接受为目的。
我们不提倡机械重复的“苦教”和学生索然无味的“苦学”。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方式:求知,求新,求美,求乐。这就要求教育活动同娱乐活动结合在一起,寓教育于快乐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各科知识,陶冶美的情操。本篇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什么是寓教于乐;第二章主要介绍国内外寓教于乐的教育状况及好处;第三章主要说明怎样实现寓教于乐;第四章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第一章 寓教于乐的含义及其本质 2.1 寓教于乐的含义
其基本含义就是教师通过操纵教学中的各种因素来引发学生怀着兴趣------快乐情绪来进行学习。不能
把“寓教于乐”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快乐的气氛,或者用某种教辅手段,使学生在枯燥乏味的学习之外暂时得一时欢娱;而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寓教于乐”的“教”是教学,教育,“乐”是乐趣,兴趣,意趣,情趣,即把教学活动放到对学生的潜能和学习源动力上,让学生最大可能地感受到学习过程的乐趣,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其知,情,意的全面发展。
2.2寓教于乐的本质
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以情施教,情知交融,涉及到教师教学观﹑学生观﹑方法论等方面的根本转变,也需要学校指导思想的变革。在教学中做到愉快教育。突出“乐”,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将兴趣﹑成功﹑审美﹑创造﹑理解﹑尊重和依赖贯穿于教育之中,使师生获得教与学的愉快体验,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
第二章 国内外寓教于乐的教育状况及其好处 1.1寓教于乐在国内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寓教于乐”的原则,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程颢阐释道:“学至于乐则成矣。笃信好学,未知自得之为乐。好之者,如游他人园圃。乐之者,则已物尔。”(《二程遗书》卷十一)由此可见,“乐”应是学习中的最高境界,是最能实现学习目的的最佳境界。明代教育家五阳明也指出:“今教童子,必使之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誓之时雨春风,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条,日就枯槁矣。”
在当代,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寓教于乐”也早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所普遍接受的教育理念,并与之教育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如“愉快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还有李吉林老师的“情景教学”,运用音乐,图画,表演等手段也把学生带入情景;再如卢家楣提出的情感教学原则,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2寓教于乐在国外
墨西哥建了一个“儿童城市”让小朋友扮演各种大人的角色,面对将来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寓教于乐。
家长只需付约80多元(人民币)买一张入场券,他们的孩子便可以获300多元的支票代用券,在这个乐园中寻找自己的新生活。孩子们要自己去银行把支票代用券兑换成现金代用券,甚至开一个自动提款卡户头。如果钱花光了,就得自己找工作谋生。例如在城内的医院当护士,也可当警察,收银员或服务生。10——15分钟的工作,就有20多元收入。在6700多平方米的巨型儿童乐园中,儿童可过着类似大人的生活,孩子们在这里不知不觉中学习到怎样运用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半小时接触到的东西,可能终生都不会忘记。
还有日本的小学,中学,高中的毕业生,在毕业前夕的一次全体旅行,目的是让学生开阔眼界,锻炼集体生活的能力等。
意大利:有条街道给儿童游乐。给孩子们创立一个宽松愉悦的生活环境。1.3 寓教于乐的好处
面对新世纪教育使命,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的任务,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探索更佳的教学方法。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英国教育家斯宾赛也明确指出“快乐学习能使学生自学不辍,并得到精神满足。”由此可见,是否寓教于乐,以乐促学,使学生快乐地投入学习,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高低。寓教于乐,给学生创造了一种快乐,轻松,有趣,生动,民主的学习气氛,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课堂变成快乐的场所,让学校变成学生最向往的地方,给孩子们一个幸福的童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的才干不仅表现在他有渊博的知识,更在于他善于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生长环境。
第三章 怎样实现寓教于乐
3.1 学校管理方面,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愉快的环境。
3.1.1 花园式的校园,花圃草坪,绿树红花,假山喷泉,本身就是一本无字的书,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学生身心感到舒畅,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激情倍增。
3.1.2 废弃简单粗暴的制度。学校是育人场所,对学生的言行规范要尽可能体现人情味,多一点温馨,少一点冷漠。“损坏花木罚款拾元”,“严禁乱扔垃圾”等。这些牌子挂多了,会使学生心怀恐惧,束手束脚。但若换成“亲爱的同学们,花木受伤会痛的,请好好爱护它们吧!”“丢掉的是你的人格,拾起的是你的尊严!”这些提示语言,它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但后者更能激起学生自我完善的愿望。
3.2 教师教学方面,教学方法上应突出一个“乐”字
3.2.1真心实意地热爱学生。全国优秀教师霍懋征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尊重,真诚相待,尊师爱生,教学相长是造就良好师生关系的真谛。
首先是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其次是珍惜学生对教师的信赖,为人师者要倍加爱护。它象一朵娇嫩的花朵,保护得好能开得鲜艳夺目,反之,则易枯萎,凋谢。3.2.2 以情施教,以情育情
传统教学是一种空洞,呆板,说教式的教法。愉快教育就要让教师在教学中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从而实现教学的情知交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快乐的学习情趣的产生取决于教师健康的积极的情绪的影响,“没有兴趣就没有教育。”这是全国优秀教师霍 征的精辟总结。但是教师是生活于一定生产关系中具有社会性的人,难以避免烦恼和不愉快。但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不能将自己这种消极情绪带进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自制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当自己踏上讲台,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就应该忘却一切烦恼,沉浸在师生情感交流的快乐中。此刻,你应该感到你的学生是你最好的朋友。3.2.3 教师从自身出发,提高讲课艺术
(一)态度随和,语言幽默
前苏联教育家米斯特洛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态度随和,可亲可近,能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几乎所有的调查问卷都显示:学生欢迎风趣幽默的教师,而不是喜欢表情冷漠呆板,语言寡淡无味的老师。
(二)因势利导,巧于点拨
讲课是一种复杂的劳动,是一门神奇而又巧妙的艺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捕捉时机,灵活而有分寸地因势利导,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位数学教师讲解“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时,编了几句顺口溜:什么叫做同类?字母指数都一样。怎样合并同类项?字母指数不管它,只把系数来相加。不但活跃了课堂,而且使学生在朗诵中很快掌握了课堂内容。
(三)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教学中教师如能选用一些引起学生熟悉,富有情趣的事例作比喻。可化抽象为具体,转微观为宏观,变深奥为简明。如某位数学教师讲解“集合”这一数学概念时,就这样说:“集合就相当于一个组合,如所有男生组成了男生集合,所有女生就是女生集合,大家一起组成二年级五班这个集合。”这样一说,使学生对“集合”这个概念很容易理解了,(四)多形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这种气氛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完成教育任务。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要象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创设的情景中,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教育,乐于接受教育是教学效果的前提。激发学生投入热情,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有助于让学生在不感到劳累,烦恼的情况下成充分发挥人脑的潜能,提高学习效果,让学生亲临其境,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巧妙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乐而不倦。、(五)以乐促学,导之以行
导之以行,这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使学生愿意行,乐于行,关键在于“导”,要设法在“导”字上下功夫,根据教材中不同的学习内容,运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变教材的静态为动态,达到情动欲行的目的。教师要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如我上语文可时,要求大家背诵昨天学习的一首诗,我自告奋勇地先背一遍,并故意背错,结果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他们说:“老师也背不到啊!”我并不生气,就说“老师的确比不上你们当中的一些人,不过我有信心,在五分钟之内背到,并且比你们背得还熟。”孩子们不相信,就展开了与我的比赛较量,整个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这样,教师以跟学生平等的身份,一起争论,课堂上充满了和谐,民主的气氛,随时学生们在乐趣中进入探索境界,沉浸在无比的快乐之中。
(六)以迷促教
谜语是我国民间一种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其短小有趣﹑轻松﹑自然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几乎每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从小伙伴口中学到了猜谜。如“头戴尖尖帽,身穿厚棉袄,下田能干活,从来不叫苦。”猜一动物。“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猜一植物。在教学中,我总是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如果将谜语与数学,外语,生物等学科联系起来,会不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兴趣?是不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我做了这方面的尝试,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一篇课文《荷花》时,我在一开始就问:“同学们,老师昨天看到一则谜语,猜了很久都猜不出来,你们帮帮我,行吗?”大家一听,哇,一下子来了兴趣,都叽叽喳喳地问:“什么谜语?” “什么谜语?”于是我就把那“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的谜语说了出来,同学们立即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在大家猜出谜底后,我顺利地开始了新课。这样不仅使学习气氛热烈,还使教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3.2.4 寓教于实践,知行统一
按照毛泽东关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知行统一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化理性认识,有利于检验学生的认知程度,培养学生言行一致的良好的品德。
(一)开展学习“尊长辈,习礼仪”活动。如为烈属及孤寡老人做好事,祭扫革命烈士墓,以表现他们对
烈士的怀念和敬仰,钦佩,对老人的爱心和尊敬。
(二)学习“家务事,乐承担。”开展“看谁家务做得多”活动,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易学易办的事做
起,牢牢记住:“做人不求大,做事不计小。”
(三)学习“惜校(班)誉,敬师长,爱学友,守规章”要求学生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孝顺长辈,为父
母分忧,并随时公布学习情况,让学生树立自豪感,荣誉感。
(四)开展文艺主题活动
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文艺节目,如表演唱﹑小品﹑舞蹈﹑独唱﹑诗歌朗诵﹑讲故事﹑合唱等,使学生在悠扬的歌声中激发感情,在琅琅的笑声中受到启示,在翩翩的舞姿中受到感染。
(五)还可开展绘画写字活动
以书画艺术表达情和意,是一种思维创作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既可提高书画技艺,又可以通过评比,使学生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产生学习知识的动力,促使学习成绩的提高。
(七)写读后感。经常就所读的好书好报写出读后感,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使学生精神面貌起到
良好变化,荡涤了学生的心灵。第四章 结
论
寓教于乐,对于做教师的我来说,深知它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至高的教学境界,说来容易,作起 来很难。
寓教于乐,对大人和小孩来说都是一种愉快。父母或老师在轻松的气氛中施教,能从孩子的童贞里重新拥有久违的心灵纯净,孩子在没有威逼利诱的环境中学习,身心能得到正常健康的发展,并且能以尊敬而非恐惧的目光来注视大人。爱是要讲究方式的,“棍棒下出孝子”的古训早已过时,学会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天性,这是现代父母及教师应该具备的观念和素养。
育人的历程是艰辛的,也是快乐的,它不仅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一种实施教育和研究教育的过程,从中去观察,体验,记录和思考教育与学习的过程寻找教育与学习之间的联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有提供的东西让孩子们化为一种宝贵的礼物,而不是化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让他去负担。”这一至理名言我将永远记住,它将不断指导我去实践探索,从而达到使学生由苦学变为爱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①《寓教于乐在国外》
②《寓教于乐,以情施教》作者:祁共心
③《怎样把学教好》主编:吴效峰 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④《愉快教育之我见》光明网 江西省广丰县大石小学刘子杰著2002年5月21日 ⑤《教师与幽默》刘全文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1995年版
⑥《寓教于乐,提高讲课艺术》作者:张军 2004年5月1日 ⑦ 《以谜促教》隆都中心小学 吴仁宇
⑧《师生合作寓教于乐》
⑨《论语。雍也》作者:孔子 ⑩《二程遗书》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