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俞孔坚《生存的艺术》有感
大地的艺术
—读俞孔坚《生存的艺术》有感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被人们留恋、寻找、创造了几千年,可依旧是不觅其踪。看来早在远古时期的人们就已经有了生存艺术的想法。就考虑到了俞孔坚所说的:“在择居、造田、耕作、灌溉、栽植等方面的经验,都教导了我们祖先如何构建并维持桃花源”。
随着世代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桃花源”已经渐渐地被人们变为一种景观,一种陶冶性情赏心悦目的风景,也被俞孔坚称为了“生存的艺术”。日益增长的城市生活压力已经使各类人群倍感生活的艰辛,生存更是一条艰难的大道。作为设计师我们既然不能改变这种生活节奏,那么我们为这周围增加一点“桃花源”的气氛,来缓解这份艰辛。
当然读过这本《生存的艺术》,不仅也让我想到了前些时候读的西蒙兹著的《大地景观》,大地景观是指一个地理区域内的地形和地面上所有自然景物和人工景物所构成的总体特征,包括岩石、土壤、植被、动物、水体、人工构筑物和人类活动的遗迹,也包括其中的气候特征。这两本著作中都有提到当今的一大热点话题就是生态。西蒙兹是阐述如何建设人类美好环境的,从土地、空气、水、噪音、道路运输等做出的分析。更涉及了组群规划、生态决定因素的分析,本书中提出的问题、观念、理论和对策与当
今中国面临的问题十分贴近,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而《生存的艺术》中也是从规划、生态等阐述了当今生存形式也应该重归真实的人地关系。
中国古代园林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体现了生境、画境、意境三种艺术境界。造园方法模拟自然山水意境,因而称为“自然山水式园林”,与西方规整划一的“几何图形式园林”迥然不同。“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几千年来贯穿造园的一个主要思想。而今的园林发展之中这一思想早已不知被抛到哪去了。俞孔坚在《生存的艺术》中再次呼吁要挽回这一经典思想,并以“漂浮的花园——浙江永宁公园”、中山岐江公园和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为例来阐述当天人合一时,景观设计才是一门真正的艺术。更是我们应该看到的生存的艺术。
师法自然、融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中华民族的传统造园手法应该被我们继续的延续下去,让中国的风格继续影响世界园林的发展。
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生存的艺术,也是一种大地的艺术。
由于航拍技术的发展,人类自然观的改变,景观不仅仅作为布景式的缅怀过去的工具,而是作为艺术表现形式的集合地和物质,艺术家考虑了景观具有时间性和自然化作用的特性,在这个过程中,景观具有了更大的空间,它是融入文脉,具有明显基地特性、将时间与自然结合、能被直接使用与体验的文化试验的场所。景观的定位也随着时间、人们的观念在不断地变化,已经完全融入了人民的日常生活里。
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不仅是红楼人物活动的艺术舞台,也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总结当时江南园林和帝王苑囿创作出来的世外桃源,园内有40余处景观。亭台楼榭、佛庵庭院,繁花名木、鹤鸣鹿啼,雅中有俗,静中寓动。主要景观有曲径通幽、怡红院、潇湘馆、顾恩思义殿省亲别墅等。“曲径通幽”为贾宝玉根据唐代诗人常建的诗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而题;是迎南大门的一座用太湖石叠砌而成的假山,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开门见山”特色。而寓意却是只有沿妙道曲径蜿蜒穿洞而过、方能领悟园中幽雅的景致,又艺术的运用了“藏景”的手法。可见当时已是有生存的艺术的前车之鉴。
天地——人——神是我们要发扬,要维持,要创新的核心,人在天地间发挥自己的精神,才会使生存的艺术跟完美。才会使大地的艺术更贴近人的生活生命。
第二篇: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三元素 俞孔坚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三元素: 视觉景观形象,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 环境生态绿化;从人类生理感受要求出发; 大众行为心理,从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发
视觉:鲜明的形象 环境:足够的绿地和绿化 大众:z足够的场地和空间设施 以上 与传统风景园林的差异所在 现代景观的构成是:多层次 多方位 多媒体
立体化 :1在有限的基地上,提供尽可能多的活动场地,多层 造房,变平地为起伏地,设置多层活动平台,2用地被植物,提高绿地使用率: 灌木 乔木在同一地块地上 采3绿化与人活动空间立体交叉布局。,解决绿化和人活动争地的矛盾,采用 4增加可视率。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立体化观看,现代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是一种以空间规划设计为核心的工程技术,面临着公共性的,众多使用者的需求,景观环境与建筑,城市共同组成人居环境。作为一名景观规划设计师,必须同时具备艺术与技术这两方面知识技巧。三大理论:景观美学,生态理论,社会行为学理论,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初级阶段的需求,鲜明的个性形象
良好的绿化环境
足够的活动场地 景观学学科的核心内容:1 景观环境空间形态---形态
2,景观环境生态资源---背景游憩和环境行为心理感受—活动 景观设计的一个基本原理:意象在先,布局平面在后,特点:一定要有精神文化的东西在里面。现代景观的特点,面向群体。现代景观规划设计需要考虑的最基本的三个问题,1 意义问题 文化 精神问题 2 使用问题 3 绿化问题创造环境 人在景观中的三种基本活动,必要性活动 选择性活动
社交性活动
城市中公共空间设计也有三个层次问题 景观形象
生态绿化
群众使用
广场设计三要素:形象 功能 环境(基本内容)设计师的出发点 基本尊则:大众群体休闲活动的需求,和现实可行的条件 带状空间: 街道—步行街 人车混行街 滨水带---江岸
河岸 性道路机动车交通道路:高速公路
国道 一般
视觉走廊生态走廊
步行街的功能活动主要是商业
文化 娱乐及节假日休闲
尺寸往往不大,小巧玲玲,文化特征通过一些骑楼 门楼 幌子 匾牌 电话亭 广告 书亭等景观形态反映出来。带状设计方法:现状分析 目标确定 原则 构思 空间形态布局 空间结构分析 道路交通分析 绿化景观分析
现状资料收集 1 景观文化:传统历史 文化 现状景观图片 录像
遥感图等。
建筑 空间活动等2 功能类: 土地利用现状 交通
大气等环境生态 :绿化 气候 水质
定位定性 :包括 发达程度,现代化程度,发展潜力在城市中的地位。构思:包括景观 功能 生态环境 空间布局 等构思用草图表现
交通道路景观通常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
功能:交通功能 环境生态功能 景观形象功能
滨水带的规划设计包含了:场地规划 景观生态
类型:自然生态型 防洪技术型
城市空间型 旅游公园型
全面的 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至少需
要考虑:三项基本工作:景观形象 日常户外使用,环境绿化
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四大基本问题:一,目标问题 解决的关键是 一切以住户的景观需求为目标 二,确定评价标准以及指标 判断什么事好的住区景观,,1安全 2使用3好看 15%---30%硬地率为好。三,如何在方案阶段把握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建筑师 规划师 景观师 在初始同时介入。四,如何提高住区景观艺术性,借以提升住区景观环境的品味和档次。旅游规划具有相对性,动态性 弹性
旅游规划: AVC: A:吸引力 V:生命力C:承载力 十大战略:1三位一体战略 2 天罗地网 3硬质软化战略农村包围城市战略 6 空中花园战略 4 补肾强身战略 7 素食 5 为主战略 8 以人为本战略 9 精彩人生战略 10 放长线战略。实现环境生态绿化天罗地网战略的必由之路是:城乡森林化和城市森林化建设。绿道具有多种综合功能:栖息所功能,主要对动物植物和生物;有通道功能,动植物要迁移;还有阻隔功能,动植物有的需要保护;有过滤功能;有资源的功能。对人来讲,绿道有很重要的游憩和旅游功能,还有,绿道具备把城市的点串联起来,最后形成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功能。补肾强身 林木是城市的肺,湿地就是城市的肾,补肾即湿地建设,还包括水网的保护和水网、林网一体化的建设。以素食为主:(素就是比较接近自然)强调的是,一是在城市绿地建设的导向上,强调从园林化走向公园化(需要三个转变:规模、密度、生态含量。),二是在建设中突出植物林木、自然水体、土壤等自然景观材料的运用。精彩人生:就是把绿化,旅游和游憩结合起来。
生态园林城市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层面:要对生态化的城市有个正确的理解,第二层,要研究人居环境理论。第三层,将理想中的正生态城市与目前现实中的负生态城市做一比较。
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基本目标可分为三个层面:1 完善绿地系统,防治和降低城市大气、噪声和各种废弃物的污染,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通,绿色建筑。2 提高城市三大效益。3 迈向文明城市,智慧城市。
奥姆斯特德德创作过程可以分五个阶段:纽约的中央公园1857年;布鲁克林的希望公园1866年;芝加哥的滨河绿地1869加哥的世界博览会年;波斯顿的公园道路1893年;1880 年;芝中央公园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都市景观空间应该是内向观看的,应该是尺度巨大的,而在许多形式多样而丰富的单体中尺度又要尽量缩小。设计学研究的范围:设计史 设计理论 设计批评
设计的终极目的就是改善人的环境,工具以及人自身
设计的特征:设计的艺术特征 设计的科技的特征 设计的经济性质
设计的艺术手法:借用 解构 装饰 参照和创造
设计与生产的关系:生产是经济领域中最基本的活动,设计是生产的组成部分,设计为生产服务,设计师要向生产人员学习,生产部门必须认识设计,生产只有正确认识设计才会充分支持设计。设计与消费的关系:消费时设计的消费,设计为消费服务,设计创造消费,设计可以扩大人类的欲望,从而创造出远远超过实际物质需要的消费欲。设计的分类平面设计 立体设计 空间设计 或:二次元,三次元,四次元。或 建筑设计 工业设计 商业设计 将设计分为五个领域:视觉,产品,空间,时间,时装设计,把建筑 城市规划 室内装饰 工业设计 工艺美术 服装;电影电视 包装 陈列展示 室外装潢等许多设计领域系统的分在上面五个领域中。
把设计按目的分:视觉传达设计
产品设计、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是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 第一次革命
古代中国 埃及和西亚的文字发明
第二次革命
中国造纸术的发明 第三次革命 印刷 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文字 标志 插图
环境设计的类型:1城市规划设计 2 建筑设计 3 室内设计 4室外设计 5公共艺术设计
环境有自然 人工环境之分 人工环境按空间形式可分为 建筑内环境与外环境 按功能分为:居住环境,学习环境,医疗环境 工作环境 休闲娱乐环境 商业环境等 室外设计 对建筑外部空间的环境设计 又称为风景或景观设计 包括:园林设计 庭院 街道 公园 广场 道路 桥梁 河边 绿地 等所有生活区
工商业区 娱乐区等室外空间和一些独立性室外空间设计。室外环境具有复杂 多元性 综合性 和多变性
公共艺术设计
:指在开放的公共空间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设计师:从事设计工作的人 通过教育与经验,拥有设计知识和理解能力,以及设计的技能与技巧,而成功地完成设计任务,并获得相应报酬的人。
第三篇:俞孔坚:“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一)
北京大学 俞孔坚:“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1-5)
俞孔坚:“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一)“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正是立足于我国的水问题。有别于传统的工程依赖性治水思路和“灰色”基础设施,它作为一种生态途径,旨在不同尺度上综合解决中国城乡突出的水问题……
当今中国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水问题: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涝灾害,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这些水问题综合症并不是单纯依靠水利部门或者某一部门可以解决的,而是一系列系统性、综合性的问题,我们亟需一个更为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正是立足于我国的水问题。有别于传统的工程依赖性治水思路和“灰色”基础设施,它作为一种生态途径,旨在不同尺度上综合解决中国城乡突出的水问题及相关生态和环境问题;它是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通过跨尺度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并结合多类具体技术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文章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景观安全格局等理论,结合北京市、六盘水市以及哈尔滨群力国家湿地公园等多个案例,详细阐述了“海绵城市”概念的源起、发展、内涵和构建方法体系,并对未来“海绵城市”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督促各地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排水防涝水平,大力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快研究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政策措施”,并于2014年11月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时间,“海绵城市”这一概念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很多学者将海绵用以比喻城市或土地的雨涝调蓄能力。“海绵城市”、“城市海绵”、“绿色海绵”、“海绵体”等这些非学术性概念之所以得到学界的广泛应用,恰恰在于其代表的生态雨洪管理思想,尽管表述有所不同,核心思想是一致的,“海绵城市”直观地表述了具有“海绵特征”的城市,而其它概念的“海绵”重在指具有海绵城市功能的载体。早在2003年,我曾用“海绵”概念来比喻自然系统的洪涝调节能力,指出“河流两侧的自然湿地如同海绵,调节河水之丰俭,缓解旱涝灾害”。针对中国城市突出的水问题,提出了综合解决城乡水问题的生态基础设施途径,长期以来持续应用于包括台州、威海、菏泽、东营、北京等全国多个城市的生态规划中;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海绵体或“海绵城市”示范工程在国际上陆续发表并获奖。较早的实践案例包括2000年的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其设计采用了人工湿地收集雨水和净化中水的绿地系统,被称为大地生命的细胞;2007年的天津桥园湿地系统,通过简单的填挖方,形成泡状生态海绵体,收集雨水,在解决城市内涝的同时,进行城市棕地的生态修复,发挥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类似的绿色海绵工程也在秦皇岛滨海生态修复、哈尔滨群力国家湿地公园等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随着近年来城市洪涝灾害的频发,“海绵城市”及其相应的规划理念和方法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认同,在很多重要会议和媒体采访中,我均在呼吁“使整个国土成为一个’绿色海绵系统’,使雨水就地蓄留、就地资源化。使它与城市中的公园系统、湿地系统,形成统一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自然保护系统”,并为厦门、重庆等多个城市的规划建设建言献策,并给包括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及北京市最高决策者建言。与此同时,业界也更多地将“海绵城市”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多项规划设计实践中,例如董淑秋在《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中提出“生态排水+管网排水”的“生态海绵城市”规划概念,主要针对规划区的雨水利用问题;台湾水利署也基于LID技术在新近的《流域综合治理计划》中提出构建“海绵城市”。
图1a,b 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绿色海绵系统:生命细胞概念,绿地吸收和净化雨水和中水(2000)
图2a,b 天津桥园:城市海绵系统,收集雨水并用于棕地的生态修复(2008)
图3a,b 生态海绵系统:秦皇岛滨海生态修复(2010)
俞孔坚:“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二)“海绵城市”的概念被官方文件明确提出,代表着生态雨洪管理思想和技术将从学界走向管理层面,并在实践中得到更有力的推广。但是,不难发现相关研究多围绕以LID技术、水敏感性城市规划与设计等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先进的生态雨洪管理技术而展开,也越来越聚焦于城市内部排水系统和雨水利用、管理体系,并且在具体技术层面依旧未能摆脱对现有治水“工程性措施”的依赖。在我看来,“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远不止如此,它为在不同尺度上综合解决中国城市突出的水问题及相关生态和环境问题开启了希望旅程,包括雨洪管理,生态防洪、水质净化、地下水补充、棕地修复、生物栖息地的营造、公园绿地营造,以及城市微气候调节等。因此,在“海绵城市”概念和理论尚在发展阶段之时,我将结合我国水情和生态问题并辅以具体案例,详细阐述“海绵城市”的理论内涵以及构建方法体系。
一、“海绵城市”理论提出的背景
当今中国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水危机: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水、城市内涝,地下水位下降,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问题非常严重。这些水问题的综合症带来的水危机并不是水利部门或者某一部门管理下发生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问题,我们亟需一个更为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正是立足于我国的水情特征和水问题基础上。
1、我国地理位置与季风气候决定了我国多水患,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同时并存
我国降水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年际变化大,年内季节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北方甚至占到90%以上,同时,我国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带来了暴雨洪水频发、洪峰洪量加大等风险,导致每年夏季成为内涝多发时期。同时,由于汛期洪水峰高量大,绝大部分未得到利用和下渗,导致河流断流与洪水泛滥交替出现,且风险愈来愈极端。资料表明,最大洪峰流量与年最大洪峰流量平均值之比,在北方达到5~10倍,南方达到2~5倍,年内和年际以及地区间的高度不均衡,导致出现洪涝灾害风险过大。除了区域性的洪涝灾害以外,城市内涝问题也日趋严重,2010年,在对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51个城市(多为大中型城市)的调研发现,我国城市内涝呈加剧趋势。2008~2010年期间,被调研城市中有213个发生过不同程度的积水内涝,其中137个城市发生了超过3次以上的内涝。积水深度超过50cm的城市占到了74.6%、积水深度超过15cm的占90%以上,积水时间超过30min的占79%。2012年北京市7.21特大暴雨,79人遇难,经济损失近百亿元,是我国城市内涝问题的典型表现。
2、快速城镇化过程伴随着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水质严重污染 我国对水资源的开发空前过度,特别是北方地区,黄河、塔里木河、黑河等河流下游出现断流局面,湿地和湖泊大面积消失。地下水严重超采的问题也日益加剧,全国地下水超采区面积已达到19万km2,北方许多地区已面临地下水资源枯竭的严重危机。同时,我国的地表水水质污染状况不容乐观。2012年,根据水利系统全国水资源质量监测站网的监测资料,采用《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全国20.1万km的河流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全年Ⅰ类水河长占评价河长的5.5%,Ⅱ类水河长占39.7%,Ⅲ类水河长占21.8%,Ⅳ类水河长占11.8%,Ⅴ类水河长占5.5%,劣Ⅴ类水河长占15.7%。全国103个主要湖泊的2.7万km²水面中,全年总体水质为Ⅰ~Ⅲ类的湖泊有32个,占评价湖泊总数的28.6%、评价水面面积的44.2%;Ⅳ~Ⅴ类湖泊55个,占评价湖泊总数的49.1%、评价水面面积的31.5%;劣Ⅴ类水质的湖泊25个,占评价湖泊总数的22.3%、评价水面面积的24.3%。沿海海域也呈现出严重的富养化现象,如2003年全海域共发现赤潮119次,累计面积约14550平方公里。此外,全国约有50%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2011年,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海南、宁夏、广东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进行抽样分析,结果显示:水质适用于各种用途的Ⅰ~Ⅱ类监测井占评价监测井总数的2.0%;适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的Ⅲ类监测井占21.2%;适合除饮用外其它用途的Ⅳ~Ⅴ类监测井占76.8%。
3、不科学的工程性措施导致整个水系统功能退化
城市化和各项灰色基础设施建设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不透水面增加,河湖水体破碎化,地表水与地下水连通中断,极大改变了径流汇流等水文条件,总体呈汇流加速、洪峰值增高的趋势。近50年许多河流的径流量变化剧烈,而堤坝建设则导致大部分河径流量大幅下降,我国河流下降比率超过了30%。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松花江、辽河、珠江、淮河、太湖流域等多地出现特大洪水和不利洪水组合,设计洪水量被迫大幅增加;缩河造地,盲目围垦湖泊、湿地和河漫滩等行为,导致全国湖泊面积减少了15%,陆域湿地面积减少了28%,其中围垦面积占据80%以上,使河道行洪、蓄洪能力下降。长江的下荆江河段裁弯取直案例表明:裁弯后原河道长度缩短了1/3,比降加大,导致河道冲刷加大等不良影响。提高局部地区堤防标准却加大了相邻地区的洪水风险,水库会带来下游地区的垮坝风险,这些工程几乎彻底改变了河流的生态环境。截至2011年,全国已建堤防29万公里,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7倍;水库从新中国成立前的1200多座增加到8.72万座,总库容从约200亿立方米增加到7064亿立方米。三峡水库竣工运行后,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污染加剧,水库回水区水体富营养化、鱼类减少,鱼类生存环境下降。
直至今日,对待这些综合性问题,我们依然热衷于通过单一目标的工程措施,构建“灰色”的基础设施来解决这些复杂、系统的问题,结果却使问题日益严重,进入恶性循环。狭隘的、简单的工程思维,也体现在(或起源于)政府的小范围决策和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功能分割的水资源管理方式。水本是地球上最不应该被分割的系统,可是我们目前的工程与管理体制中,却把水系统分解得支离破碎:水和土分离;水和生物分离;水和城市分离;排水和给水分离;防洪和抗旱分离。这些都是简单的工程思维和管理上的“小决策”带来的弊端。诚如Odum所说:“小决策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所以,解决诸多水问题的出路在于回归水生态系统。
二、海绵城市理论内涵
水环境与水生态问题是跨尺度、跨地域的系统性问题,也是互为关联的综合性问题。诸多水问题产生的本质是水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失调,因此解决水问题的出路不在于河道与水体本身,而在于水体之外的环境。如:大量的雨并不是落在河道里,所以防洪没有必要仅仅死守河道;主要污染源非水体本身,所以,水净化的解决之道也不在于水体本身。解决城乡水问题,必须把研究对象从水体本身扩展到水生态系统,通过生态途径,对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调理,增强生态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供给服务、调节服务、生命承载服务和文化精神服务,这四类生态系统服务构成水系统的一个完整的功能体系。因此,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通过跨尺度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并结合多类具体技术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是“海绵城市”的核心。
1、价值观:“水适应人”转向“人适应水”
“海绵城市”是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特征,字里行间反应出与传统的工程思维下的“水适应人”的治水思路截然不同。城市应该是一种“人适应水”的景观,即“水适应性景观”。“适应性”借用了生物学的术语,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生物的结构都适合于一定的功能,二是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生存和延续。因此,所谓“适应性景观”强调了其是在外界的环境及其影响以及人类自身的改变共同作用下最终形成的产物。许多传统城市在长期的缓慢发展演变中,形成综合的发达的水适应性景观系统。Tobin & Montz总结出一种洪泛平原地区居民的生活模型,他们认为洪水灾害是一种长久以来的自然现象,因而他们的生活处于一种“灾害-破坏-修复-灾害的循环(disaster-damage-repair-disaster cycle)”中,并逐渐形成适应洪水的生活方式。我在对明清时期黄泛区城市防洪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洪涝适应性景观的概念(flood adaptive landscape),并进行扩展和深化。在“第一届城市水景观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水适应性景观(Water Adaptive Landscape)的概念,随后在2007年澳大利亚景观设计年会上进一步阐述水适应景观作为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我认为,在长期的水资源管理及与水旱灾害斗争的过程中,许多古代文明不断适应和改造城市与区域的水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水灾害的影响,积累了大量具体经验和智慧,增强了人类适应水环境的能力,形成城乡的水适应性景观49。在“人定胜天”的年代,传统而有效的人水关系被逐步忽略,各项水利工程措施企图迫使水系统适应人类的活动,结果,事与愿违。更加严重的水危机使得人们重新审视人与水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下,应该重新树立人类活动,城市建设适应水系统的新的价值观。
2、“海绵”即是以景观为载体的水生态基础设施
完整的土地生命系统自身具备复杂而丰富的生态系统服务,这是“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核心思想,聚焦到“水问题”上,这一理论表明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具备一定的雨洪调蓄、水源涵养、雨污净化等功能,这也是“海绵城市”构建的基础。但是,各种关键性生态过程中土地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景观安全格局”理论认为景观中存在某些潜在的空间格局,它们由某些关键性的局部、位置和空间所构成,它们对物种保持和扩散的保护过程有异常重要的意义,以求解如何在有限的国土面积上,以尽可能少的用地、最佳的格局、最有效地维护景观中各种生态过程的健康和安全。对于关键性水过程而言,也存在着相应的景观安全格局,这一安全格局通过土地和城市规划和设计,最终落实成为水生态基础设施。有别于传统的工程性的、缺乏弹性的灰色基础设施,它是一个生命的系统,它不是因为单一功能目标而设计,而是用综合的、系统地、可持续地解决水问题。它提供给人类最基本的生态系统服务,是城市发展的刚性骨架。从水安全格局到水生态基础设施,它不仅仅维护了城市雨涝调蓄、水源保护和涵养、地下水回补、雨污净化、栖息地修复、土壤净化等重要的水生态过程,而且它是可以在空间上被科学辨识并落地操作的。所以,“海绵”不是一个虚的概念,它对应着的是实实在在的景观格局;构建“海绵城市”即是建立相应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这也是最为高效和集约的途径。
3、“海绵城市”建设是以跨尺度的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体系为基础 很多学者对“海绵城市”的理解倾向于聚焦在雨水利用和管理问题上,同时提倡LID技术的应用,关注末端处理和场地措施。诚然,上述确实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但并不全面。城市水问题的解决前提是保护区域水循环过程,这就注定了真正的解决方案必定是跨尺度的,即“海绵城市”的构建需要不同尺度的承接、配合。
宏观:“海绵城市”的构建在这一尺度上重点是研究水系统在区域或流域中的空间格局,即进行水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并将水生态安全格局落实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中,成为区域的生态基础设施。在方法上,可借助景观安全格局方法,判别对于水源保护、洪涝调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质管理等功能至关重要的景观要素及其空间位置,围绕生态系统服务构建综合水安全格局。其意义在于:1)明确现有的水系统中的重要元素、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通过保护水系统的关键空间格局来维护水过程的完整性;2)将水生态安全格局作为区域的生态用地和城市建设中的限建区,限制建设开发并逐步进行生态恢复,可避免未来的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进一步破坏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水系统可以发挥提供雨洪管理、水质净化、水生态和文化休憩功能,即作为区域的生态基础设施,为下一步实体“海绵系统”的建设奠定空间基础。
中观:主要指区县、乡镇尺度,或者城市新区。重点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规划区域内的河道、坑塘,并结合集水区、汇水节点分布,合理规划并形成实体的“城镇海绵系统”,并最终落实到土地利用控制性规划甚至是城市设计,综合性解决规划区域内滨水栖息地恢复、水量平衡、雨污净化、文化游憩空间打造等方面的问题。
微观:“海绵城市”最后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的“海绵体”,包括公园、小区等区域集水单元的建设,在这一尺度对应的则是一系列的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的集成,包括:保护自然的最小干预技术、与洪水为友的生态防洪技术、加强型人工湿地净化技术、城市雨洪管理绿色海绵技术、生态系统服务仿生修复技术等,这些技术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具体的景观设计方法让水系统的生态功能发挥出来。
俞孔坚:“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三)二、海绵城市理论内涵
水环境与水生态问题是跨尺度、跨地域的系统性问题,也是互为关联的综合性问题。诸多水问题产生的本质是水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失调,因此解决水问题的出路不在于河道与水体本身,而在于水体之外的环境。如:大量的雨并不是落在河道里,所以防洪没有必要仅仅死守河道;主要污染源非水体本身,所以,水净化的解决之道也不在于水体本身。解决城乡水问题,必须把研究对象从水体本身扩展到水生态系统,通过生态途径,对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调理,增强生态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供给服务、调节服务、生命承载服务和文化精神服务,这四类生态系统服务构成水系统的一个完整的功能体系。因此,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通过跨尺度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并结合多类具体技术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是“海绵城市”的核心。
1、价值观:“水适应人”转向“人适应水”
“海绵城市”是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特征,字里行间反应出与传统的工程思维下的“水适应人”的治水思路截然不同。城市应该是一种“人适应水”的景观,即“水适应性景观”。“适应性”借用了生物学的术语,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生物的结构都适合于一定的功能,二是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生存和延续。因此,所谓“适应性景观”强调了其是在外界的环境及其影响以及人类自身的改变共同作用下最终形成的产物。许多传统城市在长期的缓慢发展演变中,形成综合的发达的水适应性景观系统。Tobin & Montz总结出一种洪泛平原地区居民的生活模型,他们认为洪水灾害是一种长久以来的自然现象,因而他们的生活处于一种“灾害-破坏-修复-灾害的循环(disaster-damage-repair-disaster cycle)”中,并逐渐形成适应洪水的生活方式。我在对明清时期黄泛区城市防洪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洪涝适应性景观的概念(flood adaptive landscape),并进行扩展和深化。在“第一届城市水景观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水适应性景观(Water Adaptive Landscape)的概念,随后在2007年澳大利亚景观设计年会上进一步阐述水适应景观作为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我认为,在长期的水资源管理及与水旱灾害斗争的过程中,许多古代文明不断适应和改造城市与区域的水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水灾害的影响,积累了大量具体经验和智慧,增强了人类适应水环境的能力,形成城乡的水适应性景观49。在“人定胜天”的年代,传统而有效的人水关系被逐步忽略,各项水利工程措施企图迫使水系统适应人类的活动,结果,事与愿违。更加严重的水危机使得人们重新审视人与水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下,应该重新树立人类活动,城市建设适应水系统的新的价值观。
2、“海绵”即是以景观为载体的水生态基础设施
完整的土地生命系统自身具备复杂而丰富的生态系统服务,这是“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核心思想,聚焦到“水问题”上,这一理论表明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具备一定的雨洪调蓄、水源涵养、雨污净化等功能,这也是“海绵城市”构建的基础。但是,各种关键性生态过程中土地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景观安全格局”理论认为景观中存在某些潜在的空间格局,它们由某些关键性的局部、位置和空间所构成,它们对物种保持和扩散的保护过程有异常重要的意义,以求解如何在有限的国土面积上,以尽可能少的用地、最佳的格局、最有效地维护景观中各种生态过程的健康和安全。对于关键性水过程而言,也存在着相应的景观安全格局,这一安全格局通过土地和城市规划和设计,最终落实成为水生态基础设施。有别于传统的工程性的、缺乏弹性的灰色基础设施,它是一个生命的系统,它不是因为单一功能目标而设计,而是用综合的、系统地、可持续地解决水问题。它提供给人类最基本的生态系统服务,是城市发展的刚性骨架。从水安全格局到水生态基础设施,它不仅仅维护了城市雨涝调蓄、水源保护和涵养、地下水回补、雨污净化、栖息地修复、土壤净化等重要的水生态过程,而且它是可以在空间上被科学辨识并落地操作的。所以,“海绵”不是一个虚的概念,它对应着的是实实在在的景观格局;构建“海绵城市”即是建立相应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这也是最为高效和集约的途径。
3、“海绵城市”建设是以跨尺度的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体系为基础 很多学者对“海绵城市”的理解倾向于聚焦在雨水利用和管理问题上,同时提倡LID技术的应用,关注末端处理和场地措施。诚然,上述确实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但并不全面。城市水问题的解决前提是保护区域水循环过程,这就注定了真正的解决方案必定是跨尺度的,即“海绵城市”的构建需要不同尺度的承接、配合。
宏观:“海绵城市”的构建在这一尺度上重点是研究水系统在区域或流域中的空间格局,即进行水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并将水生态安全格局落实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中,成为区域的生态基础设施。在方法上,可借助景观安全格局方法,判别对于水源保护、洪涝调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质管理等功能至关重要的景观要素及其空间位置,围绕生态系统服务构建综合水安全格局。其意义在于:1)明确现有的水系统中的重要元素、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通过保护水系统的关键空间格局来维护水过程的完整性;2)将水生态安全格局作为区域的生态用地和城市建设中的限建区,限制建设开发并逐步进行生态恢复,可避免未来的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进一步破坏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水系统可以发挥提供雨洪管理、水质净化、水生态和文化休憩功能,即作为区域的生态基础设施,为下一步实体“海绵系统”的建设奠定空间基础。
中观:主要指区县、乡镇尺度,或者城市新区。重点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规划区域内的河道、坑塘,并结合集水区、汇水节点分布,合理规划并形成实体的“城镇海绵系统”,并最终落实到土地利用控制性规划甚至是城市设计,综合性解决规划区域内滨水栖息地恢复、水量平衡、雨污净化、文化游憩空间打造等方面的问题。
微观:“海绵城市”最后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的“海绵体”,包括公园、小区等区域集水单元的建设,在这一尺度对应的则是一系列的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的集成,包括:保护自然的最小干预技术、与洪水为友的生态防洪技术、加强型人工湿地净化技术、城市雨洪管理绿色海绵技术、生态系统服务仿生修复技术等,这些技术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具体的景观设计方法让水系统的生态功能发挥出来。
俞孔坚:“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四)4、“海绵城市”旨在综合解决城市生态问题
水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之一在于水这一特殊的环境因子。由于水是流动和循环的特点,因此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并不在于水体本身,它与流域内其他土地利用等景观要素相联系,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广泛的,它可以通过其他土地利用方式间接影响。由于系统不能认识系统本身以及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就水而论水容易形成认知障碍,应从更高一个层次研究水体,将视野从水体扩大到汇水区域(对静水水体而言)或流域(对流水水体而言)以及景观尺度。即充分认识到水域、水体本身不仅仅是为水生态系统服务,而是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了多种重要且无可替代的服务。例如,水域本身不仅为水生生物提供了生境系统,也为其他需水生物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栖息环境,佛蒙特州的森林资源调查表明,90%的鸟类的栖息地在距河岸150~170m的范围内;人类也喜好栖水而居,因此而形成了庞大的以水为核心的文化遗产。所以,从水问题出发,以构建跨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为核心的“海绵城市”,最终能综合解决城市生态问题,包括区域性的城市防洪体系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栖息地恢复、文化遗产网络和游憩网络构建等,也包括局域性的雨洪管理、水质净化、地下水补充、棕地修复、生物栖息地的营造、公园绿地营造,以及城市微气候调节等等。
5、“海绵城市”是古今中外多种技术的集成
“海绵城市”的提出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是一系列具体雨洪管理技术的集成和提炼,是大量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归纳。我认为,可以纳入到“海绵城市”体系下的技术应该包括以下三类:第一,让自然做工的生态设计技术。自然生态系统生生不息,不知疲倦,为维持人类生存和满足其需要提供各种条件和过程,生态设计就是要让自然做工,强调人与自然过程的共生和合作关系,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生态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55。任何技术的使用要尊重自然,而不是依赖工程措施不惜代价的以“改变场地原本稳定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实施“生态建设”。第二,中国古代水适应技遗产。先民在长期的水资源管理及与旱涝灾害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具有朴素生态价值的经验和智慧,增强了人类适应水环境的能力。在城市和区域尺度,古代城乡聚落适应水环境方面的已有研究散见于聚落地理方面的研究。在城市规划界,吴庆洲等人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水利方面的相关遗产也非常丰富。俞孔坚等研究了黄泛平原古代城市的主要防洪治涝的适应性景观遗产,并总结出了“城包水”“水包城”和“阴阳城”等水适应性城市形态,饱含着古人应对洪涝灾害的生存经验,对今天的城市水系治理、防洪治涝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仍大有裨益。同时,古代人民还创造了丰富的水利技术,例如我国有着2500年的陂塘系统,它同时提供水文调节、生态净化、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生产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目前学术界对这些传统技术的整理归纳和应用还非常不够。第三,当代西方雨洪管理的先进技术,包括LID技术、水敏感城市设计等,相关研究成为近年来城市水问题研究的热点,在此不再赘述。
三、海绵城市多尺度构建方法及实践
1、宏观——综合水安全格局,案例:北京
在过去30年中,伴随人口的增长北京城区面积已经拓展了700%。蔓延式、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展使得城市没有为生物和水预留科学合理的空间,弹性的生态网络缺失。也因此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雨涝频繁与河流湖泊干涸并存;公园绿地与区域水系统割裂,导致雨涝时,公园的雨水排往城市雨水管道,浪费了雨水资源,也增加了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而干旱时,绿地又需要浇灌,与城市用水竞争;非生态化的河道建设方式不但没有使其成为日常通勤和游憩通道,反而成为市民活动的障碍。因此,如何留住雨水并回补地下水,如何将这些留在地表的水与生物保护相结合,如何与文化遗产相结合,如何与游憩系统、慢行系统相结合,均是急需通过水生态基础设施的构建系统地解决的城市生态问题。
本案例从北京市水系的空间格局与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关系入手,通过水文过程分析和模拟,判别和保护具有较高生态系统服务的用地,提出水源保护区、地下水补给区等地区的生态管控导则,并恢复城市水系自然形态、建立河流生物廊道系统,从而构建起北京市综合水安全格局,包括:1)雨洪安全格局,通过径流过程模拟、雨洪淹没分析(20年、50年、200年一遇下的雨洪可能淹没范围)和历史洪涝情况分析,确定区域的雨洪安全格局。这个安全格局可以有效维护降雨径流的自然过程,通过恢复水系的调洪蓄涝能力,使城市免受雨洪灾害的威胁。2)水源保护安全格局,对于北京市这样一个缺水城市而言,地表及地下水源保护是区域水安全格局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根据相关地表水源保护规划以及地下水资源补给能力分析,确定水源保护安全格局。最终两者叠加形成综合水安全格局,它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服务功能,包括旱涝调节、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休憩与审美启智,以及遗产保护等整合在一个完整的景观格局中,并最终通过与相应尺度的城市总体规划(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落实在土地上,构成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的核心网络,成为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扩展的刚性骨架。
图4 北京市综合水生态安全格局 北京市水生态安全格局分为三个安全水平:底线安全格局、满意安全格局和理想安全格局。如果按照最理想化的安全格局来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那么北京市洪涝灾害频率将大大降低,同时城市人口容量也将大大提高,人与水的用地之争可以轻松化解,因为水生态基础设施能完全消纳区域雨洪水,并有效回补地下水资源。2007年完成的北京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研究,不幸在2012年得到了验证。北京721特大暴雨造成了79人死亡,而死亡事故的发生地点,正好与七年前做的雨洪安全格局吻合(图3.2-3)。摘要:图5 北京市7.21暴雨人员遇难地点与北京水生态基础设施关系 3.2中观城镇海绵系统,案例:六盘水
图5 北京市7.21暴雨人员遇难地点与北京水生态基础设施关系
俞孔坚:“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五)2、中观——城镇海绵系统,案例:六盘水
六盘水是一个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立起来的工业城市,城市被石灰岩的山丘环抱,水城河穿城而过。城市人口密集,在60km2的土地上,居住了约60万的人口。六盘水市的水生态综合治理旨在减缓来自山坡的水流,建造一个以水过程为核心的生态基础设施来存蓄和净化雨水,使水成为重建健康生态系统的活化剂,提供自然和文化服务使这个工业城市变为宜居城市。
为了构建完整的城镇海绵系统,工程关注水城河流域和城市两个层面。首先,河流串联起现存的溪流、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具有不同净化能力的湿地,构建了雨洪管理和生态净化系统。这一方法不仅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城市雨涝灾害,而且在旱季也能有持续不断的水源。第二,拆除渠化河流的混凝土河堤,重建自然河岸的湿地系统,发挥河流的自净能力。第三,建立连续开放空间,建立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系统,增加通往滨水的通道。最后,项目将滨水区开发和河道整治结合在一起。以水为核心的生态基础设施促进了六盘水的城市改造,提高了城市土地的价值,增进了城市活力。
图6 六盘水城市海绵系统
图7 六盘水城市海绵:明湖湿地建成实景
3、微观:城市雨洪管理绿色海绵技术,案例: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 如上所述,“海绵城市”真正在微观尺度的建设依靠的是一系列的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限于篇幅在此选择较为有代表的“城市雨洪管理绿色海绵技术”来进行说明。
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群力国家湿地公园,34公顷)是我国首个以解决城市内涝为目标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该公园通过整体景观设计途径进行生态化的雨洪管理,解决常规市政工程所没能解决的问题,使我们的城市成为与水问题相适应的城市。从2011年建成以来,有效发挥了其解决城市雨涝的功能。设计中关键性技术要点包括:1)以雨洪安全格局为基础,划定由“集水城区-汇水湿地”组成的、具有镶套式结构的“绿色海绵综合体”;2)填-挖技术形成“海绵地形”。一方面是创造多级湿地系统的地形基础,同时为下一步营造多样化的生物栖息地与游憩空间提供环境基础;而且,造价低廉;3)构建“水质净化-蓄滞水-地下水回补”多级多功能湿地系统。该多级湿地系统主要是整合潜流和表流湿地技术,进行土壤和生物净化,将净化后的雨水汇入中央低洼湿地,补充地下水。按照“水质净化人工湿地-蓄滞人工湿地-地下水回补与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这一顺序,依次构造三类湿地系统,产生多种生态系统服务。4)充分利用地形及水量分布特征实施特色生境修复,并与乡土生物保护、游憩与科普教育功能相融合。
图8 城市海绵体: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总平面图
图9 城市海绵体: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建成实景
四、结语
本文要探讨了关于如何科学、系统地对待水的问题,提出建立水生态基础设施是生态治水的核心,也是实现“海绵城市”的关键。国家高层对“海绵城市”的重视是改变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重大契机。围绕这一概念,社会各界通过广泛的讨论来关注城市洪涝问题和一系列相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重新审视工业时代治水思路的利弊,深刻认识生态雨洪管理和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及方法和技术,对实现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学术界应该给与充分的重视。
我结合多年来经验,提出“海绵城市”建设浪潮应该推动以下几方面学术研究:1)中国古代水适应性城乡发展的思想、工程与技术遗产的整理和研究,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有限,不论从城市规划、水利建设角度还是从遗产保护角度出发,都应该加快对该类水适应性景观和技术遗产的整理和研究;2)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相衔接的研究,中国城市建设已经形成了对灰色基础设施的依赖,如何逐步摆脱这种依赖,有效的促进绿色基础设施优先的城市雨洪调蓄系统、如何在实际管理和操作层面实现这种衔接依旧是难题。3)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落实的法治化途径,推进各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的实施纳入法定规划体系,将规划成果广泛征求各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通过多方博弈最终确定其空间边界,比如“水生态红线”; 4)一系列相关技术指南的制定,不同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构建指南,以及各类技术集成的使用指南等,《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还远远不够。
第四篇:俞孔坚:哈佛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专业教学体系[范文]
俞孔坚:哈佛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专业教学体系
摘 要:作为设计学科三姊妹之一的景观规划设计(LA),在现代城市与环境建设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美国的景观规划设计专业教育始于哈佛大学,至今已有近100年的历史。哈佛的LA教育以其悠久与卓越造就一代又一代杰出的设计师。本文从简史和哲学、学位体系及课程体系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哈佛LA教学体系,并讨论了其特点,希望对我国的景观规划设计专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所借鉴。
哈佛大学近一百年的设计学教育史使其在国际建筑,景观规划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 下简称LA),城市规划等各设计领域独领风骚,领导一代又一代国际设计新潮流。作为设计领域三姊妹之一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教育更是哈佛之首创,近一百年的辉煌卓越,使之成为世界本领域实践与专业教育之航标灯塔。考察其教学体系,对我国方兴未艾的LA事业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下面将着重从三个方面介绍哈佛大学LA专业:简史与教育哲学、学位体系和课程体系。
1、简史与教育哲学
哈佛的LA专业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美国的LA史。从1860到1900年,美国LA的开山祖Frederick Law Olmsted等便在城市公园绿地、广场,校园,居住区及自然保护地的规划与设计中奠定了LA学科的基础。1900年,Olmsted之子F.L.Olmsted。Jr。和A.A.Sharcliff首次在哈佛开设了全国第一门LA专业课程,并在全国首创了四年制LA专业学士学位(Bachelor of Science Degree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此后,便与建筑学理学学位教育(始于1895年)并行发展。美国LA之父,老Olmsted于1906开始领衔主持LA专业。1908-1909学年开始,哈佛已有了系统的LA研究生教育体系,并在应用科学研究生院中设硕士学位,即MLA(Master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1909年,James Sturgis Pray教授开始在LA课程体系中加入规划课程,逐渐从LA中派生出城市规划专业方向,并于1923年在全国首创城规方向的景观规划设计硕士学位(Master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City Planning)。1929年城市规划与LA学院独立而成立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结束了哈佛大学的建筑与LA两姊妹史,而形成了建筑-LA-城规三足鼎立的格局,并行发展至今。1936年,哈佛大学成立设计研究生院(简称GSD)。目前,全研究生院有500名左右的硕士生和极少数的博士生,没有本科生,同时培养多个层次的进修生。
注: LA在中国有不同的翻译,如园林,景观建筑,景园,造园,风景园林等。此处不作讨论。
在哈佛,LA被作为一个非常广的专业领域来对得,从花园和其它小尺度的工程到大地的生态规划,包括流域规划和管理。景观规划设计师应兼有工程技术和设计学的创造能力,同时必须具有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的职任心。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强,城市的不断扩展,景观规划设计师的任务不仅是设计和创造新的景观,同时在于景观保护和拯救。为此,他们往往是造就多种文化和生态背景下的人居环境之不可替代的专家。
LA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利用各种知识进行决策的能力。鼓励学生从先哲的作品中,从艺术、设计理论,民用工程中和场地分析中获取营养(图1)。LA教育同时强调影响设计过程的土地规划和生态分析,研究社会、经济、法律、环境和政策等。
设计课(Design Studio)是学习和探索的核心(图2,3)。授课和研究强调关键问题的分析,强调对视觉、理论、历史,专业实践活动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全面研究。LA学生保持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生的紧密接触。通过综合性的设计课程,增进了解和相互学习。哈佛的其它机构包括著名的Fogg艺术博物馆,哈佛Arnold植物园,哈佛森林(图3),在首都华盛顿的Dumbarton Oaks园林研究中心,都为学生提供任何其它学校所没有的综合学习场所。来自世界各地的名流和专业设计师的访问和讲座,则更是学生接触最新专业动态和理论的难得机会。
2、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学位体系
在哈佛设计研究生院,有志于LA事业的学生有机会在不同方向和多个层次上接受教育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学位:包括:
(1)MLA I,即景观规划设计职业硕士学位(Master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Professional Degree)。这是为本科没有经过LA职业教育或来自其它职业领域的本科毕业生而设置的学位,目的是通过教育使他们有资格成为景观规划设计师。学制一般为3年,但对已有建筑学学士或硕士的学生,部分课程免修,学制为2年。
(2)MLA Ⅱ,即景观规划设计职业后硕士学位(Master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Postprofesssional Degree)。这是对已有职业LA学士学位的学生想进一步提高教育而设置的,教育方式以设计课为主。学制为2年。
(3)MLAUD,即城市设计方向的景观规划设计学硕士(Master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Urban Design),这也是一个职业后硕士学位,这是为已有LA专业学位的学生进一步以城市景观作为研究对象,想在城市设计方向深入进修而设置的。学制一般为2年。
(4)MDesS,即设计学硕士(Master in Design Studies),这是个职业后学位,是对那些已有设计师资格规定的职业学位,一般都是有建筑学,LA及城市规划方面的硕士学位,想进一步在某个具体方向深入研究,或作为进一步申请某个方向的博士学位而设置的。考生要求必须有足够的学术或设计工作经验。其它相近学科,如工程、地理、计算机科学,图像设计也有可能被录取攻读此学位。这一学位目前有六个专门化方向,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历史与理论,景观规划和生态学、地产开发,技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另还设独立研究方向(由学生和导师自己出题商定),学制一般为一年。
(5)DrDes,即设计学博士,它是目前设计学领域的最高学位,目的是为在建筑、LA和城规专业领域内已掌握充分的职业技能、而想进一步在这些领域内创造独到贡献的学员而设置的。它与其它Ph.D学位不同之处在于,DrDes是把设计学作为实践性的学科来对待,而不是学究式的研究。因而,DrDes考生的录取必须有很强的专业实践和设计技能,同时有明确的、独到的研究方向。既要求有艺术和设计的创造能力,又要求有系统的逻辑分析能力,并能独立开展深入研究。学生要求自己立题,然后由研究生院组织设计三姊妹学科中最有实力和经验的教授组成博士委员会指导学生。本学位于1985年开始设立,全世界只有哈佛有,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召收4-6名在各自领域里已有卓越成绩的人才入学。这是目前竞争最为剧烈的专业学位之一。DrDes更多的是强调建筑、LA和城规的跨学科研究和实践。学位一般在3年左右完成。
(6)Ph.D,Doctor of Philosophy: 由于GSD是一所职业性研究生院,不授予非职业性的学术性Ph.D学位。所以,LA方向的Ph.D由哈佛文理学院授予,而导师可以由GSD教授组成。它主要培养LA和城规方向的教师及研究人员,与设计学博士方向有很大不同,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要求不严,允许文理学科的硕士深造而获此学位。要求在建筑,LA及城市规划方面的某一问题上有深入细致的研究。如对LA历史上某一时代某一人物、甚至某一作品的深入研究,生态学的某一方面的研究等。学位一般在3-6年内完成。
3、景观规划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总起来讲,与其它设计专业一样,LA专业课程可分为三类:
(1)设计课(Studio),这类课着重设计技能培养,广泛涉及与景观规划设计相关领域的技术与知识。
(2)讲课和研讨会(Lectures and Seminars)。讲授与探讨LA的历史、理论及方法论。
(3)独立研究(Individual Study),在掌握了LA基本理论与方法论的基础上,开展某一方向的专门性研究,由导师指导,基本上独立完成研究,写论文。
在这三类课程中,又分别分为三个等级层次的教育,由浅入深。
初级:这一层次上的教育以引导学生进入LA专业为目的。在这一层次上,哈佛其它学院在读本科生或硕士生可以选修。
中级:涉及LA专业的核心内容
高级:常有独立研究性的内容,为硕士阶段的独立研究和博士生开设。
从课程的选修方式上,又分为必选课(Required),限选课(Distributional Electives)和任选课(Free Electives,见附1,最新LA限选课程目录),课程内容上分为技能课,视觉研究课,历史理论课,社会经济课,科学技术课,每一学位的学习都对各类课程的选修比例有严格规定。下面是两个不同LA硕士学位课程选修要求。
(1)MLA I的课程体系(据1995年材料)
学生需有120个学分后有资格获得MLA I学位,其课程要求如下:
学分
要求 48 设计课以培养设计技能 42 专业必修课 三个方面的限选课:历史、社会经济、自然系统 18 任选课以提供专门研究的机会 第一学期 8(初级)景观设计(设计课)4(初级)景观绘图(视觉研究)(初级)现代园林和公共景观史:1800至今 2(初级)景观技术基础 2(中级)植物配置基础
第二学期 8(初级)景观设计(设计课)4(初级)景观设计理论 2(初级)景观技术 2(中级)植物配置基础(限选)自然系统课程(见附表)或(初级)场地生态学 第三学期 8(中级)景观规划与设计(设计课)4(初级)计算机辅助设计 4(中级)景观规划理论和方法 4 限选课
第四学期 8(中级)景观规划与设计(设计课)2(中级)景观技术 2(中级)景观技术 2(中级)植物配置 2(中级)植物配置 4 任选课 第五学期
8(高级)自选设计课* 4(中级)设计行业管理(专业管理选修课之一)2(限选)科学技术课 6 任选课
第六学期 8(高级)自选设计课(中级)设计法规(专业管理选修课之二)8 任选课; 或:(高级)独立MLA论文研究(中级)设计法规(专业管理选修课之二)4 任选课
注*:自选设计课(Studio Option)学生在完成基本的设计课学习之后有资格自选不同主题的设计课,内容往往与建筑学和城规专业相交叉。除了一些本院教师开设的主题相对固定的设计课外,每学期都请多名校外职业设计师开设主题多样的设计课,教师首先向全院学生介绍设计课的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然后抽签决定组合。
MLA Ⅰ的学生如果原有建筑学学士(BArch),建筑学硕士(MArch)或同等学历,则只需完成以下80个学分即可有资格获取LA的硕士学位:
学分
要 求 32 设计课,以培养设计技能 30 专业必修课 限选课,限于三个方面:历史、社会经济和自然系统 6 任选课以提供深入研究的机会
第一学期 8(中级)景观规划与设计(设计课)4(中级)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中级)现代园林和公共景观史:1800至今 2(初级)景观技术 2(中级)植物配置
第二学期 8(中级)景观规划与设计(设计课)2(中级)景观技术基础(中级)植物配置基础2(中级)植物配置 2(中级)植物配置(限选)自然系统或(初级)场地生态学 第三学期
8(高级)自选设计课 4(初级)计算机辅助设计 2(限选)科学与技术课 6 任选课
第四学期 8(高级)自选设计课 2(中级)景观技术 2(中级)景观技术 8 任选课或 MLA学位论文独立研究 2(中级)景观技术 2(中级)景观技术 4 任选课
(2)MCAⅡ的课程设置:
入校生一般都已有LA的专业学士学位即BLA和BSLA或同等学位。要求完成下列80个学位后有资格获LA的硕士学位。
学分
要 求 8 高级LA设计课 4 高级LA理论课 自选设计课以培养设计技能 44 任选课
第一学期 8 高级LA设计课 4 高级LA理论课 8 任选课
第二学期 8(高级)自选设计课 12 任选课
第三学期 8(高级)自选设计课 12 任选课
第四学期 8 自选设计课 12 任选课
LA城市设计硕士学位(MLAUD)的课程设置则在上述LA的基本课程体系上,强化城市景观的设计课程。设计学硕士(MDesS)学位需完成32个学分,其中必须有24个学分是GSD开设的设计类专业课;最多不超过8个学分的设计课和最多不超过8个学分的独立研究。设计学博士(DrDes)要求32学分的GSD设计类专业课和另外24个学分的论文工作(共56个学分)。Ph.D的学生则更多地选用文理学院的课程,并至少掌握一门外语。
作为讨论,哈佛大学在LA专业教育上,有一些明显的特点值得借鉴:
(1)在LA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多层次性和多方面的特点。在牢牢把握核心设计课程的专业技能训练基础上,通过自选设计课和多种限选及任选课使学生在某一方向形成自己的偏好和特色。这在竞争急烈的国际设计市场上是很有意义的。
(2)利用GSD设计学科方面的综合优势,无论在选课或组织设计课时,LA学生都有机会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生和教授们广泛接触,在知识上交叉溶合。
(3)GSD在500多名学生中,其中有近30%为国际学生,这又是任一位GSD学生的最宝贵资源。在同一个设计课程中,常常是国际性的。各种文化和思维模式,在不断的头脑风暴过程中为每位参与者带来灵感和智慧。
(4)把设计院设在一个综合性大学中,与文理学院和政府管理学院等并驾齐驱,在课程和教员上相互补充,则是哈佛的景观规划设计专业,也是其它设计学专业得以在充足的知识营养中延续和创新的主要优势之一。
(5)兼容并包,广泛邀请世界名流学者参与LA教育,使哈佛的LA学生思路开阔,得巨人肩膀之位势。
所有以上各方面,都使哈佛的LA教育和其它设计学专业教育得以领导世界设计潮流近百年而不衰。
附:景观规划设计专业限献课程目录(1994-95)
课程分为六个方面,历史、理论、社会、经济、自然系统和技术(除*注名为2个学分外,余皆4学分。
历史类课程 社会经济研究类课程 美国城市设计与发展
自然与城市:19世纪的城市主义与景观设计 环境:1580年到现在 美国城市历史:1870年到现在 景观规划设计史:远古到1800年 现代性、神话和日本建筑
建筑史Ⅰ:建筑、本文和文脉:从蒙昧时代到20世纪 建筑史II:建筑、本文和文脉:远古时代到17世纪 郊区、大都市区和区域规划
美国建成区景观的现代化:1890至2000 北美沿海与景观:发现时代到现在
探险与探险家:幻想与现实,1871年到2025 意大利的巴洛克庄园
现代园林与公共景观:1800到现在 法国建筑,花园与城市化 乌托邦建筑 城市规划设计引论
城市政策和土地利用政策:私人和公共开发 住房及社区计划的设计与实施 应用经济分析 房地产经济和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交通政策,规划和管理 美国住房的设计和供给 城市形式,城市生活和城市理论 社会内涵与城市变迁
城市经济分析:地产市场和经济发展
自然系统课 理论课 技术 景观与区域规划的水文学 景观生态 地形分析 景观生态专题 可持续环境
河流、湖泊和湿地的生态与恢复 发展中国家的生态问题 城郊生态学 视觉景观 景观设计理论与概念 建筑学概论 建筑设计理论 美国城市设计与发展 景观规划理论
二十世纪建筑与城市化的争论 研究方法论 建筑技术初步 景观技术基础 建筑结构分析和设计 建筑施工 建筑技术 景观技术 城市基础设施系统 桥梁:结构和形式 建筑技术高级研讨课 信息技术与设计
计算机辅助景观规划设计专题 地理信息系统
第五篇: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成立——俞孔坚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成立——俞孔坚
作者:佚名 来源:景观中国 2010年11月03日 浏览: 1179
俞孔坚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院长
人物简介:
俞孔坚先生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1997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现任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和景观设计、生态规划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其主持的城市与景观的设计项目多次获得国内外设计大奖,8度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设计大奖,其中包括2010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杰出设计奖(Award of Excellence);两度获得世界建筑节世界最佳景观奖(World’s Best Landscape)(2009,2010);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2004)。曾获国家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003)、首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2005)。出版著作17部,发表论文200余篇;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
尊敬的周校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今天,百年燕园秋色正浓,这里,北大学术殿堂里,高朋满座,来自中国和世界的专业领袖们千里迢迢,汇聚于此,在堂堂百年学府里庆祝一个幼小学院的诞生,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在今天得以成立,得益于任彦申和闵维方两位书记,和陈佳洱、许智宏及周其凤三位校长,长达13年的细心呵护和培育;得益于北京大学各个部门众多领导和老师的热情支持和积极推动。我要代表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全体师生感谢他们,正是因为有他们不懈的支持和悉心的培育,才使得我们今天能够把建筑与景观设计两个学科发展到今天,并最终整合在一起,成立了一个新的学院,建立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从第一天开始,北京大学的建筑与景观设计学科的发展,就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从十年前,我有幸代表北京大学在香港亲手接受陈囯钜校董为北京大学建筑中心的创立捐赠的第一张支票开始,到前天晚上,王和平先生让我讲出其对北大支持的最大数目,这十多年来,北大的建筑与景观设计学科受到许许多多在座和没有在座的人士的关怀和慷慨支持。我们为此成立了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行业理事会,并聘请胡德平部长担任理事长。这份名单里的所有人都曾经对学院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代表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北大学子们不会忘记他们。
为使学院的发展与世界接轨,为使学科的发展与世界同步,我们聘请了国际建筑与景观设计学界的学术领袖们,组成了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国际顾问委员会。其中包括8位国际专家、19位国内院士,来担任我们的学术顾问。同时我们也成立了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学术委员会,由9位专家和学者构成,不但有本校教授,也聘请校外有丰富的专业经验和学术成果的行业领袖组成。
是什么使来之全国的学界、业界和社会各界的优秀人士能汇集于北京大学,关心和支持北京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成立?是什么使来之世界的学界领袖能不遗余力地为北京大学的建筑与景观设计学科建设贡献时间与精力?是什么使北京大学的领导和广大师生能不遗余力,历经慢慢探索之后,使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在百年北大校园内得以登堂入室?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使命!而这个使命源于我们关于对世界和中国人居环境的忧患。
我今天的汇报就源于这个主题——“使命”,围绕四个部分展开:历程、忧患、探索、展望。
一、历程
北京大学建筑和景观设计学院虽然年幼,却有悠远的历史渊源。北京大学建筑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在1902年国立京师大学堂初创之际(1898年),建筑学科既已被列为《钦定学堂章程》的重要内容。1928年,北京大学前身北平大学既已设立建筑系。此后,北京大学的建筑学科教育或兴或废,与百年国运共历苍桑。
二十世纪末,史无前例的城市大发展,空前紧张的人地关系,亟待相关学科的创新与发展。为此,北京大学于1997年创办景观设计学中心及继后的景观设计学研究院(2003年),开启了景观设计学科的教育和研究,紧接着于2000年成立建筑学研究中心,恢复建筑学的研究和教育。
又十三个年头过去了,建筑学和景观设计学在北大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为顺应时代要求,遵循学科发展之客观规律,北京大学于2010年5月决定将建筑学与景观设计学进行机构和学科的整合,成立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使学科发展有一个更为健全的平台,已应对世界和中国所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试图从教育和科研两个方面寻求解决之道。
二、忧患与挑战
北大的诞生一开始就与一个民族负重前行的命运紧密相联。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北大发展的原动力,过去如此,未来依然如此。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科的发展则尤其如此。当今中国面临众多挑战,要求我们去探索应对策略,这也正是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使命。
第一大挑战:史无前例的城市化。这是全球性的大问题,更是中国五千年来最大的问题。中国每年有一千五百万人涌入城市,近乎于澳大利亚一个国家的人口总和。未来的10~15年之内,将有60-70%的中国人口居住到城市。中国大地景观已近并还将经历史无前例的巨变。以北京为例,北京在过去30年内,城市的面积扩展了7倍,人口翻了1倍。中国既有的建筑面积已有400亿平方米,每年还将新建20亿平方米,新建筑面积量占全世界的50%,水泥和建材的消耗量是全世界的50%,这何等巨大的数目,对建筑、城市和景观设计行业是何等巨大的挑战。在这五千年没有过的城乡环境巨变中,难道还有比重整山河,营造家园更重要的事吗?建筑与景观设计学就是关于山河重整,家园营造的学问与艺术。建筑史学家们和我们广大从业人员常常以鲁班为祖师爷,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错了!是大禹而非鲁班才是我们这个行业的祖先,他是最早的、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景观规划设计师,也是最伟大的城市和建筑规划设计师,正是他,“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觽庶稻,可种卑湿。”我们要继续的是大禹的使命。
第二大挑战:空前紧张的人地关系与资源环境危机:我们现在占有世界22%的人口,却只拥有世界7%的淡水资源,而其中的75%已经收到严重的污染;我们有600多个城市,但有400个城市是缺水的;我们只有世界9%的耕地资源,而五千年的过度开垦,已经使整个中国成为一片棕色土地,生态系统严重破坏,缺乏生机,我们过去50内年已经有50%的湿地消失了。如何在这样的国土和环境下继续生存下去?这是关于民族生存的大问题。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国土和生活空间规划与设计,使我们环境和建设得以持续,这是我们面临的第二大挑战。也正是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又一重要使命。
第三大挑战:全球化与民族身份问题。如果资源与环境危机威胁民族生存的话,那么,文化身份决定民族存在的意义。所谓中国的民族身份或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与文化有别于他国而自立于大地的个性和特性;是一个和谐社会的认同基础、是国家的核心情感和象征。而城市、建筑和景观是民族身份最直接、全面的和最宏大的表征,是民族的身份证。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在过去100多年的社会巨变中,尤其是在过去30多年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我们旧的文化身份正在消失,而新的文化身份有待建立。设计和创造新的文化身份,正是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重要的责任和义务。这个身份是什么?是古典西方的帝国?还是封建的中国古典?或是帝国的现代西方?或是侨眷打扮的异国他乡?我们难道不需要有一个当代的、人文的、更绿色的、民主而科学的、现代文明的中国文化身份吗?
我们将以什么样的立场,通过怎样的物质空间的规划设计,在全球化的今天,为13亿人民定义一种当代的民族身份?这是中国建筑和景观设计界,更是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面临的另一巨大挑战和重要使命。
挑战之四:传统价值观的重估与新伦理、新美学和新生活的倡导。城市、景观和建筑是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最宏大的展现;反过来,我们的物质空间孕育着相应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培育着相应的生活方式。北京大学从来就是、将来也仍然是新美学和新生活方式的倡导者,这也必然成为北大建筑与景观设计学发展的坐标原点。
我把过去30年的城市化称之为“小脚主义城市化”,是旧的美学和旧的价值观指导下造城过程。中国有非常悠久的、臭名昭著的裹脚历史,中国的城市化对妇女来说就从裹脚开始的。尽管我们已经放弃裹脚已近一个世纪,但是它的价值观仍然顽固地影响着我们的建筑、景观和城市建设。看到我们的文化是如何界定“城里”和“乡下”的:我们把丰产稻田、果园和鱼塘当作粗野的乡下——没有品味的、大脚的农村女孩;而相应地,我们毁弃丰产的农田、果园和鱼塘,建造光鲜而娇嫩的草坪、只开花不结果的园艺花卉和养满金鱼的汉白玉水池——当作高品位的、小脚城里的姑娘。当然,这种小脚文化也不光在中国如此,全世界都有同样的文化,如玛雅的贵族把自己头颅压扁、整成畸形,以有别于普通大众的健康和天然。
千百年来,少数城市贵族们为了有别于“乡巴佬”,定义了所谓的“美”和“品味”,手段是将自然赋予的健康和寻常,变为病态的异常。城市、景观和建筑则是这种病态的、畸形的所谓贵族文化中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最宏大展现。
请看这生机勃勃的桃花源景观,有稻田、鱼塘、果林,一旦进入城市,被营造成城市园林,稻田便消失了,变成了观赏的花卉与草坪;果树不再结果了,只允许开花;虽然鱼塘依然养鱼,只是全都变成了金鱼;丰产的大脚丫子景观,成为不事生产,却需要灌溉、施肥和无止尽的维护才得以维持的、畸形的小脚景观。
再看看我们如何用同样裹脚的艺术来包裹城市,江河大地所有的河道都用水泥进行裁弯取直并栏上大坝,使河流完全失去原有的功能;看看我们的新农村建设中是如何迫不及待地用汉白玉、像北京紫禁城的金水河一样,把天然的溪流硬化成所谓的高雅的城市景观,一条条乡村溪流因此失去了勃勃生机,变成小脚的景观;再看看我们城市中的建筑——那些奇形怪状的所谓标志性建筑,我们就知道建筑师们是如何压扁我们的头颅,来定义我们的城市性和城市化的;更有甚者,我们乐此不彼地扭曲我们的身体——将功能的建筑,变成诡异的雕塑——来展示我们所谓的高雅的城市文化和文明,并为此不惜耗费并不需要耗费的钢材和巨大的维护成本。当今的中国,小脚城市主义泛滥已成灾害。
正如90年前胡适所批判的文学:“无病呻吟、模仿古人、言之无物”的文学。对当中国的小脚主义城市、建筑和景观,需要有同样的价值评估。当年胡适对文学的批判,同样适用于对当代城市、对于建筑、对于景观的批判和重新认识。而更加糟糕的是,除了小脚主义的审美观外,当代我们又引入了消费主义的价值观,或者叫美国巨物主义价值观,看看我们是如何以巨大的车、巨大的建筑和巨大的城市以及巨大的立交、水坝为自豪的。
如果说20世纪以前的中国,是90%的人口在维持10%的城市贵族和他们的小脚夫人的优雅生活的话,那么今天,当100%的中国人为有一个同样的城里贵族梦想而奋斗时,生存危机便再一次降临,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维持这种小脚生活。因此,小脚城市主义和小脚美学是一条通向死亡之路!所以,我们必须倡导一种新的美学、新的生活方式,这也正是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所要为之努力,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第五大挑战:急迫的人才需求,奇缺的设计学教育——呼唤改革与创新。在中国,平均每30400人中才有一位建筑师,在农村地区,每400万人才有一位建筑师,与欧美国家差距甚远:美国是1:3120;法国是1:2200; 西班牙是1:2070;英国是1:1840。按照发达国家的比例,我国至少需要40~60万建筑师,而目前我国建筑院校毕业生只有1万左右,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至少需要30~50年的大量建筑师的培养。而以国土规划,重建秀美山川的大地为己任的称职的景观设计师,在中国更是凤毛麟角,培养的工作将更加艰巨。
同时,中国平均每位建筑师的工作量相当于美国同行的五倍以上。这就是导致我们土地和景观丧失生机、城市千篇一律、建筑没有特色的重要原因;也因为设计教育的落后,使我们的建筑只有30年的寿命,其中99%的建筑不符合绿色标准,快速的城市化在巨大的浪费为代价;也因为高素质设计人才的匮乏,中华大地上,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标志性建筑中,由中国本土设计师的创作的作品却为数不多。几年前,在落实中央办公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建设部就城市建设相关专业的教育提出了7个问题。
(1)专业设置不尽合理;
(2)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3)教材陈旧(希望大胆引进国外教材);
(4)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5)教育技术落后;
(6)教育软件开发与应用有待加强;
(7)学生的刻苦学习精神有待增强等。
所有这些都在挑战我们的设计教育体系,需要我们新成立的建筑与景观学院回答: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在质和量上适应于时代要求。
三、探索
针对以上五大挑战,在过去我们有了一些探索,这些探索有成功、有失败、有批评、也有鼓励,但是我们相信,正如鲁迅所说的:“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虽然很中了许多暗箭,背了许多谣言,教授和学生也都逐年有些改换了,而那向上的精神还是始终一贯,不见得弛懈。”
我们进行两大方面的探索:跨尺度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以及创新的教学模式。
3.1 跨尺度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
胡存智总规划师已经介绍了北大和国土资源部的合作,从国土规划到北京市区域的规划和其他区域性规划,再到城市的设计,地段内的国土改造设计,再到一个街区的设计,直到单体的建筑设计和室内家具设计,现任职于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老师们,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尽管我们的人数不多,但是横跨了各个尺度的规划与设计问题的专家。
(1)规划研究:物质空间的规划解决“什么地方干什么事”的问题。过去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通过物质空间规划,跨尺度建立生态基础设施,保护和治愈我们的国土生态系统,更科学地规划和设计我们的城市。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上(XL, L,M),建立跨尺度的生态基础设施,并进行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国土和城市规划设计,我们把这套理论和方法叫“反规划”。
XL:国土生态基础设施的研究和规划
整个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各个尺度上,研究如何解放自然的“大脚”,让自然系统为社会提供免费的生态系统服务,包括调节服务、生产服务、生命承载、文化等。我们提出了将国家水安全系统、生物栖息地保护系统、文化遗产保护系统和游憩系统进行国土尺度上的整合,形成国土尺度上的国家生态基础设施网络,来系统地解决国土生态安全问题。
在这样的宏观认识基础上,我们又对大运河国家遗产廊道进行案例研究。从2004年开始,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就组织大运河研究,带领40多位学生骑自行车沿大运河进行实地考察,由此唤起了全社会关于对大运河申报遗产的研究和规划工作。
L:区域生态基础设施
我们对以北京市为代表的全国多个区域,进行了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发展规划研究:北京市到底能够容纳多少人,其生态底线是什么?北京市的水到底为什么会缺乏等等。我的研究发现,北京市缺水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为地把自然的脚裹起来了,市政和水利工程把大量珍贵的雨水在第一时间内,排泄到海里,而没能使雨水回归地下去;同时,多年来又建了很多水库和山塘、湖泊,导致大量水资源被蒸发,这些水库对北京的用水贡献率非常之低,因此,所有这些水库都是浪费水资源的罪魁。所以我们给北京市开出的节水药方是:北京市未来应该把水库都炸掉,通过生态基础设施,让水进入地下,建立绿色地下水库。
基于北京市生态基础设施的系统研究,我们建议城市发展不应该是蔓延式的,而应该在生态格局的基础上进行发展,这样城市才得以可持续地发展。
M:中观尺度上的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生态城市设计
过去十多年,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城市设计研究,指导思想都是将建立生态基础设施为城市建设的前提。以北京大兴新城的一个城市设计方案为例。方案的核心思想是把城市所在地的一个一平方公里见方的防洪水库拆掉,把一个大水库变成1000个小水库,让这些小水库形成一串项链,一条蓝宝石项链,引入城区,与洪水为友,使人和自然融为一体。洪水来时,水就可以通过蓝宝石项链进入城市,没有水时,它们将成为绿宝石项链,收集城市雨水,把本来要进入城市管道的雨水,回归绿地。它们既是雨洪调蓄的水库,也是生物的栖息地,同时也是绿色公园。这样绿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我们正在进行的多个生态城市设计,包裹武汉五里界生态城市的设计,都在不断完善和应用我们多年的研究成果。此外,同样的方法论也在更小尺度的土地和城市地段的设计研究和实践之中。
3.2 新美学下的设计
设计倡导新的美学:白话的美学、大脚的美学和低碳的美学,是基于土地与环境,基于可持续理论和生态学的美学,旨在倡导一种新的生活。因为只有新的建筑、新的城市和新的景观,才会有健康的新的生活。而新的物质空间的设计,必须依赖于新的和活的设计语言。
正如胡适在90年前讲过的“我曾仔细研究:中国这二千年何以没有真正有价值真有生命的‘文言的文学?’我自己回答道:‘这都因为这二千年的文人所做的文学都是死的,都是用已经死了的语言文字做的。死文字决不能产生活文学。” 当代中国若要有活的景观、活的城市和活的建筑,我们必须要有新的、活的语言,这便是白话的语言、低碳的语言、大脚的语言。也就是我们倡导的足下文化和野草之美。
在过去十多年中,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专业老师们,在探索新美学建筑和新美学景观方面,做了许多努力。许多作品在国际和国内都具有广泛的影响。
在建筑方面,我院王昀老师所设计的当代居住、生产空间和学校及办公空间,运用了简约的设计语言,展现了新美学下的建筑风格。如他的庐师山庄、西溪湿地建筑项目,体现了如何运用当代简约的设计语言,将人与自然相融合;他的柳州玻璃厂项目是个生产车间,体现了设计师如何在设计高效的现代工业厂房环境是如何应该满足人的最大需求的;百子湾中学和石景山财政局办公楼则是学习环境和办公环境的当代表达。董豫赣老师的北京郊区居住环境的设计,运用传统当地材料,探索新的设计。在更小尺度上,方海老师设计的室内家具,是基于人体工学的当代设计,同样体现了对新美学的追求。建筑耗去我们将近30%~50%的能源,未来50%的节能要通过城市和建筑的低碳设计来解决。作为我们对中国400亿平米不节能建筑的解决途径的探索,我们通过对旧建筑的改造,设计了一个低碳之家。这是一套普通公寓,屋顶设计了收集雨水、太阳能的装置,将阳台改造成蔬菜园。30平方米的阳台每年可以生产将近25公斤的蔬菜,收集62吨雨水。早上可以直接从阳台里把蔬菜采拿到餐桌上。同时将相连两套公寓的墙体设计为一个垂直生态墙,整个墙面用多孔渗水的上水石砌成,可以吸收和滞留从墙顶溢水槽流下的水体,形成了可供苔藓和草本植物生长的微气候调节墙,冬天可以增加湿度,夏天可以降温。夏天整套房子不需要开空调,从而每年可以节电4000度。这就是绿色的理念、生态设计的理念。
在城市和景观设计方面,我们的许多探索已成国际的典范。
浙江台州永宁江案例讲述了我们提倡与洪水为友,再造秀美山川的理念。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希望能够寻找到生态防洪和雨洪利用的途径。这个案例讲我们如何砸掉水泥,恢复生态河道,同时解决栖息地保和雨洪滞蓄的问题。最后恢复成了一条生机勃勃的生态廊道。在这里我们用的都是野草,不需要维护和管理,却非常美,这便是大脚之美。
如何营造低碳城市?实际上我们有很大的空间可做,沈阳建筑大学校园是我们对校园设计的探索——回归生产,让书声融入稻香。这是一个一平方公里的校园,建筑师做完建筑后,其他设计没有实现。校方希望投入最少的资金把校园建得有特色一些。所以我们用了最简单的方法——种水稻。用三个月时间就把校园变成生机勃勃并且丰产的景观,学生在里面读书,老师在里面散步,收集的雨水用于灌溉,校园里还可以放羊。这是后工业时代的一种低碳城市景观。
我们现在的大江大河几乎都是被污染的,巢湖是如此、滇池是如此、太湖也是如此,国家每年投入上千亿来治理这样被污染的河流和水系,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探讨一种更简单、生态而节约的方法来恢复和重建被污染的土地和水系呢?上海世博后滩公园案例探讨了解决中国75%地表水污染的环境危机途径——通过人工湿地洁净被污染的水系统,为解决我们75%的地表水的污染提供一条生态的解决途径。通过10公顷人工湿地,将来自黄浦江的劣五类水净化成优三类水,每天生产2400方,用于世博会的日常使用。这样一个小尺度的案例,我们可以扩展到整个城市。在华北地区一个污染严重城市——迁安,通过一条绿色景观廊道进行生态治理实现对整个城市环境的改造,昔日污染严重的河道,今天变成生态良好、风景优美的绿色廊道进入城市,并与日常人的生活紧密相连,同时改善整体城市投资环境。
我们通常要把进入城市的河道裁弯取直,硬化成一些所谓城市化的景观.在秦皇岛红飘带公园中,我们探讨用最少的干预,把人的需要放进自然系统中去,使人和自然可以和谐共生。这条红色飘带是一个座凳,500米长,用最小的投入把河流廊道城市化,变成生态而非常美城市公园,吸引城里人和乡下人都到这里来休闲。
在过去的不断探索中,北大的建筑与景观设计研究与实践力图在国际天平上衡量我们的探索。截至目前,中国设计师共有12个项目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授予的荣誉奖项,其中有8个是我们探索的成果。
3.2 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实践性: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我们的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目的是唤起学生关于我们生存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建筑中心和景观设计研究院的队伍曾三次深入地震核心区,承担国家交给的任务。我们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在33天内完成了一本《和谐生态家园重建手册》,这本手册一直送到灾区每个村长的手里,成为他们家园重建和自救的重要指导,在这本书里,我们的师生们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告诉他们如何重建家园,使人与自然得以和谐。
我们还将社会上的专家,包括李津逵老师等社会名家引进课堂,带领学生进行城市和景观社会学的研究,学生被带到社会中去,了解社会。学生的社会实践感悟被编成《对土地与社会的观察和理解》(高等教育出版社),已连续出版了三册。同时,我们的老师走出去,向社会举办各种演讲,给市长们及其他城市的导者、决策者们做专业培训。
二、研究性: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力图使我们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不是让他们去读教科书,是在研究中获得知识,包括研究古崖居,以及湖北恩施州土家族聚落建筑申遗,这些研究项目里,学生都参与其中,受到各界关注。
国土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国家文化遗产廊道建设、大运河的研究、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武汉市生态城市研究,这些都把我们学生带到现场,真正的、踏实地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探索新的方法、新的模式、新的设计思想。通过研究与教学的结合,在过去13年里出版教材、专著和译著达到69部,发表论文365篇,师生一共获得国际国内重要奖项69项。
三、国际化:立足国内放眼世界
国际化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世界的眼光,请进来、走出去,与世界一流大学进行广泛交流。过去十多年时间内,邀请了一大批世界知名学者和设计师来学校参与教学和讲学。通过聘请国际学者和设计师,开展流动式短期就职(43人次);邀请邀请国际著名学者做专题学术报告共242人次(景观195、建筑47)。我们的学生有机会和哈佛大学设计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可以亲自面对面交流。我们邀请的国际大师在北大做演讲,每次演讲都有800-1000名以上学生参与。每年我们要派学生30名以上到国外去考察两周到一个月,进行实地的考察、学习。为了研究美国保护区、国家公园,我们直接跟美国公园管理局联系,派学生到他们那里实地考察实习。还有考察德国、西班牙、法国的当代建筑和城市景观。将学生考察的心得进行总结,并出版《徒步世界景观与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一书,目前已经出版了两辑。
我们与世界20多所设计学院开展了实质性的互访和交流,像德国汉诺威大学、柏林理工大学、斯洛韦尼亚卢比亚娜大学、瑞典Lund大学和英国AA建筑学院。我们跟哈佛大学建立非常紧密的联系,开展平行的设计课程教育,两两配对式,一半是中国学生,一半为哈佛学生,他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一对一进行联系,一对一在中国进行交流,开展设计课程教学。
四、展望: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
北京大学因忧患而诞生,因社会责任而发展、创新。我们有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这样的先贤们,他们曾经在这里倡导新思想、新文化、新生活,他们在这里培养过一大批新青年,解中华民族与为难;今天,面对更为巨大的生存环境的危机,我们没有理由不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这歌是关于规划设计新的大地,充满生机的大地,充满绿色的城市与乡村;这歌是关于倡导和传播基于环境与生态忧患的新的伦理、新美学、新生活;这歌是关于培养具有忧患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新青年,成为引导社会走向生态文明的中坚。
因此,我们梦想新桃源:我们梦想央视大楼这样的建筑如何成为立体农场,楼上种蔬菜,楼下养猪,地下室可以发蘑菇,楼顶和楼间可以发电;我们梦想我们国家体育场能成为丰产的、美丽的、生机勃勃的国家菜市场;当然我们更梦想天安门广场有朵朵葵花向太阳。我们梦想绿色的城市、丰产的城市、生机勃勃的城市、美丽的城市。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