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俞孔坚博士为例浅谈风景园林设计师的社会责任

时间:2019-05-14 00:5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俞孔坚博士为例浅谈风景园林设计师的社会责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俞孔坚博士为例浅谈风景园林设计师的社会责任》。

第一篇:以俞孔坚博士为例浅谈风景园林设计师的社会责任

以俞孔坚博士为例浅谈风景园林设计师的社会责任

曾几时何,我们理解为人们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工作、居住、休闲、娱乐,被解剖成一个个独立功能的零件。以至于很多设计师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则把这些功能零件加以组合,装配,于是,整个城市、风景区、公园本身也成了一个机器。通过交通系统把这些零件组成一个功能体。乍一看,很合理很漂亮啊,然而仔细想想,文化内涵、诗意境界、哲理思考、情感交流、风土人情、历史故事全然没有考虑,社会上对于很多现代景观的批评不绝于耳,对景观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的质疑随之而来。很多偏执之士甚至认为中国现在景观应该回到封建社会、回到没有设计师设计的纯天然景观场所。这显然是偏激的,不过所提出的质疑我们可以深入思考。

回想中华大地上从古至今人们对于景观的感受,原始部落时期,人们所能把握的就是一个窑洞抑或一间草棚可以御寒藏身,一块可以围着篝火跳舞以分享快乐的空地,一截没有危险的河流可以饮用可以捕鱼可以戏水,一块较为平整的田地可以种植简单的农作物;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不断发展,关于景观的设计师开始出现,他们遵从师法自然和文人诗情画意造景思想,但是他们服务的是皇室诸侯、达官贵人、文人高士以及地主阶级,还有服务比较特别的宗教神明。很多时候不是为自己设计,他们的责任感来自于被服务者,展示出来的景观往往带有明显的神权、君权或者狭隘的封闭的小农思想,同时也有社会流行的诗情画意小桥流水造景思想,对广泛大众的景观服务极少,甚至有意显示与广大劳动人民的区别。而这时很多古村落古镇景观也慢慢形成,很少有专门设计师参与设计,而是随着时间推移,人们趋利避害、依山傍水、怀着独特的乡土情结不断扩张不断变化而成的,具有独特的民族历史感,每一个具有人工痕迹的建筑和景观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增之一分则嫌多,减之一分则嫌少。每一条河、每一座庙、每一道街、每一座小桥、每一棵大树下、每一个田垄地头都有无数个故事情节。在独特的中华大地上孕育了大量的唐诗宋词元曲,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描写景观和借景抒情的。进入当代社会,是民主开明的思想,所以风景园林设计师面临的责任更加多元化,所以一个设计师的责任感决定了一个设计师的设计作品,一个设计作品不仅体现了设计师的设计技能,更体现了设计师的各种责任感。

设计师或者为表现自己而设计,或者为他所依附的政权、财权或机器而设计,同时也有一类设计师是为了广泛的社会责任感而设计。1.唯设计师的设计 以往,建筑及城市设计强调经济、实用、美观,把美观与经济和实用割裂甚至对立,而且把美限于“观”。这本身就是个误解。而使设计进一步走入误区的是,当人们把强调美观作为一种社会的进步,而位居经济和实用之上时,空洞无味的形式美便日渐风行。于是乎有了小城市里数公顷甚至于数十公顷下沉或抬高的广场,有了大小城市中心的轴线式六车道的景观大道;于是有了意大利进口的石材,美国进口的草坪;于是有了巴洛克的图案,欧洲新古典的柱廊和雕塑。设计师,当然是加引号的设计师,总试图将自己心目中的“美”展示给观众,把人当着外在者,而不是内在的生活者和体验者。2.为君主和权贵而设计 纵观城市发展的整个历史,在大部分时间里,人们都在为君主和权贵设计城市。从北京的紫禁城和各州府衙门到意大利墨索里尼的罗马再建计划和希特勒的柏林,再到英法殖民主义者的在亚、非、拉的新城。城市设计无不是权贵们的极权欲、占有欲和炫耀欲的反映。而普通的市民们却在高大的建筑,巨大的广场和景观大道面前,如同不可见的蚂蚁。文艺复兴将人从神权中解放出来,却被带上了君权的侄俈。人同样是祭坛上的牺牲品、或是祭坛下的奴仆。

3.为机器所设计 工业革命给城市景观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人们似乎征服了自然,挣脱了神的约束,推翻了君主。但人们并没有改变受奴役,被鄙视的地位。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另一个主宰城市、主宰自己生活的主人-机器。从英国的格拉斯柯,到美国的纽约、底特律、洛杉矶,到中国的上海、北京、沈阳、太原。你会发现似乎所有大城市都曾经或正在为机器而设计,快速和高效是设计的目标,这就是近一个世纪以前,柯布西埃的理想城市模式:快速城市。为了生产的机器,人们设计厂房;围绕厂房,人们布局工人新村。为了汽车的通行,人们拆房破街,并将快速路架过头顶。为了让汽车在“世纪大道”上畅通无阻,人们选择了让人在暴晒或雨雪寒风中漫长地等待,等待机会横穿那危险的屏障,每当看到此景,你会感到人的尊严甚至不如一群横渡溪流的鸭子。

以下我以俞孔坚博士为例浅谈一下风景园林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 俞孔坚,浙江金华人,1963 年生。1987 年获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5 年,1995 年获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主攻城市与景观规划设计和景观生态。1995~97 年任美国SWA 集团景观与城市设计师。1997 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创建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同年创立北京土人景观设计研究院,目前有200 名专业设计师和研究人员;2003 年负责创建并主持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分别为第40 届、43 届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FLA)世界大会、2006 全美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年会和2006 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FLA)东区大会,2006 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FLA)美洲大会,和2007 城市设计全球大会的主旨报告人。作品中山歧江公园、沈阳建筑大学校园、浙江永宁公园分别获2002、2005、2006、2007 年度全美景观设计师协会荣誉设计奖。2008年获世界建筑奖。2009年ULI全球杰出奖。2010全美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颁发的景观设计类唯一最该奖项--杰出设计奖。

国内外发表论文250余篇,专著14部,译著多部。

1.生态责任

关于生态危机,在此不再滞述,这也已经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有别国的经验可以借鉴,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把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相应的建立健全各种管理机制,力避走西方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 的老路,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走“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道路。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政策和科学技术政策制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逐步提高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总之公众既要求经济发展又要求环境不被污染,这对于设计师而言需要是比较难的,然而设计师不认真考虑就一定是一个对未来不负责任的设计师。

提及“生态责任”, 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生态”。词典中对“生态”的解释如下:①显露美好的姿态。②生动的意态。③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很显然我们所讨论的所谓“生态”大约是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其次是要了解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 由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1 9 6 9 年首次提出。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两个方面的关系, 其一为生物之间的关系, 其二为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要纠正的一个错误观念就是“常规意义上的风景园林设计是常规设计而非生态设计”。但是实际风景园林专业无论从其历史渊源上和还是自其诞生之日起至今的发展都是和生态观念密不可分的。

在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长期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 造成我们民族崇尚自然的风尚。

在西方,19 世纪末,由人口和工业的 聚居引发的各种各样矛盾和问题愈来愈突出和严重。一些风景园林师也在不断探索如何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美国风景园林之父奥姆斯特德创立风景园林的学科的初衷之一就是对生态恶化的城市环境的挽救和改造。续奥姆斯特德之后,1969年, 伊恩·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的问世, 将生态学思想运作到景观设计中, 把风景园林与生态学融合起来。

弗雷德・M・塞韦鲁说“虽然听起来不太可信,但这是事实;现代的建筑和工程极少面临自然还没有遇到和没有解决的结构设计方面的问题。以我们自己的标准,自然的设计结构比人类的更为有效、更富美感。

我们应当一为解释世界面临的危机一向自然学习,而不是像猿一样照搬,但事实上真正理解自然结构的手段仅仅在最近才被完善。” 1993年10月,国际景观设计领域最有影响的组织—一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发表《ASLA环境与发展宣言》提出:景观是各种自然过程的载体,人类需求的满足是建立在健康的景观之上的,培育健康景观的再生和自我更新能力,恢复大量被破坏的景观再生和自我更新能力,便是可持续景观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景观设计学的根本的专业目标,2005年8月,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FLA)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国际景观设计教育宪章》申明,面对这个快速世界,景观设计师必须对未来的景观负责。俞孔坚就是一位真正理解自然结构的景观规划设计师,也是一位遵循自然结构、并将自然结构详细系统地应用、传播于国内景观规划设计界的学者。

中山歧江公园独特的设计思路,与岭南园林相比,歧江公园彻底抛弃了园无直路、小桥流水和注重园艺及传统的亭台楼阁的传统手法,代之以直线形的便捷步道,遵从两点最近距离,充分提炼和应用工业化的线条和肌理。与西方巴洛克及新古典的西式景观相比,歧江公园不追求形式的图案之美,而是体现了一种经济与高效原则下形成“乱”,包括直线步道的蜘蛛网状结构,“乱”的铺装以及空间、路网、绿化之间的自由、却基于经济规则的穿插。与环境主义及生态恢复相比,歧江公园借鉴了其对工业设施及自然的态度:保留、更新和再利用。同时,与之不同的是,歧江公园的设计强调了新的设计。并通过新设计来强化场地及景观作为特定文化载体的意义,揭示人性和自然之美。总体而言借用现代西方环境主义、生态恢复及城市更新的路子,其典型代表是Rchard Hagg 的美国西雅图炼油厂公园和Peter Latz的德国Ruhr钢铁城景观公园,这两者都强调了废弃工业设施的生态恢复和再利用,而成为具有引领现代景观设计思潮的作品。同样上海2010世博园的核心绿地景观之一后滩公园的设计方案也沿用了这种生态思想。此外还有绿荫里的红飘带——秦皇岛汤河公园、浙江黄岩永宁公园、郑州大学校园景观等

郑州大学校园景观 浙江黄岩永宁公园

绿荫里的红飘带——秦皇岛汤河公园

中山歧江公园

2.国土资源规范、尊重土地

在第40届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FLA)世界大会上,他直言不讳地对西方景观设计师、建筑师提出批评警告:“在中国大地向你们敞开欢迎的胸怀时,不要对中国大地上的自然、人民、文化和土地之神视而不见,甚至藐视,将你们自己都不喜欢的、形式主义的‘景观垃圾’倒在中国土地上。西方景观设计师比中国景观设计师更有责任和义务将自己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教训,坦白地告诉给中国的城市决策者和开发商。”对于触及到民族文化层面上的问题,俞孔坚的态度是坚决而坦率的,就像一个血气方刚的儿子,极力维护着自己的母亲,不让她受到一点点伤害。

3.尊重人,解决人居环境 在中国景观规划设计领域,还有一些人陶醉在风景园林的诗情画意之中,俞孔坚一直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思想,大力倡导“天地一人~神和谐”的理念,走出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现代景观设计之路。在他的“土人铭“中这样写道:“土者,五行居中,万物之本;为生命之象徵„„人者,虽为万物之灵,饱嘈自然之恩赐,往往不知所以;伐神木、饱嗜禁果,唯利是图,毁神之伊甸。„„‘土人’者,替‘天’行道,为‘神’差使;天者,自然也;神者,地方之悠远文脉,„„.为自然而设计,为人而设计,亦为神而设计,以求‘自然一人一神’之和谐。”

俞孔坚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生活模式是什么?在他的五个方案中,72.4%的人选择了这样一种理想环境的典型模式:居室背山面水,周围树木环抱,居室与宽阔的水面之间是开着小花的草地,水中有白鸭嬉戏,令人心旷神怡,一条小路穿过水域通向对岸的树丛,曲折幽深,水中可以游泳,草地可以休息,林中可以散步。人对美的追求与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联在一起,这就说明可观、可游、可居的地方是最适合人居的地方,也是最适合入画的风景,也是最富有诗意的,也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对整个民族的心理暗示。所以,俞孔坚认为景观规划设计首先要尊重人和人性的本质需求。

人在满足了最本质的需求后,对美和秩序的追求将永无止境,规划设计师应该从没有设计师的时代景观中多加体味,站在时代前沿引导创造能满足人性本质需求的美和秩序。这是一个开放民主的社会,需要设计师认真思考人的心理需求与审美需求,设计师服务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在中国的大地上,以中华民族各个地区、各个环境特质进行针对性设计

4.地域特色、基因

4.1奥林匹克公园”龙之谷“方案景观构思 尊重场地精神:过程、格局与故事

洼里-荷田-龙王(湿地与”龙之谷“构思之源):场地故名洼里,历来有大片湿地沼泽、荷田绵延、柳苇蔚然,至今犹存,弥足珍贵,故有龙王栖居之传说,并有龙王堂之地名,“龙之谷”实出有因。遵从斜向机理,保留林带与水系: 场地原有村落及街道多呈斜向机理(特别是B区),偏子午线10°~15°之间,讲述着三个故事:其一,悠远的历史地理故事,反映了明清以来北京古城至北古口的交通古道,北顶庙的核心地位;其二,风水含义,有避子午线之说;其三,冬天更好避风和获得阳光,夏日更好地避西晒,是华北地区千年居住经验的反映。保留这种斜向机理,同时也就保留了场地中的林带、水系等生态廊道,并与现有城市主导的正南北向机理形成图底对比,这是本方案建筑呈斜向布局的主要原因。

连接邻里的人流与视觉走廊: 充分考虑场地周边的邻里关系和城市机理,场地内的出入口及视线通道都与周边社区的主要出入口呼应。

4.2 永宁公园于2003年5月正式建成开园,由于大量应用乡土植物,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公园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设计之初的设想和目标已基本实现,2004年夏天还经历了25年来最严重的台风破坏,但也很快得到了恢复。

此外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采用当地东北稻,在水泥路旁还会采用当地野草进行野趣装饰,不仅生长势强、生机盎然,并且展示野草之美、野趣之美,亲近自然的感觉在校园里很受欢迎。秦皇岛汤河带状公园二期改造工程“绿荫里的红飘带”项目也采用了大量的当地植物。

4.3中山岐江公园、上海2010世博园的核心绿地景观之一后滩公园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有的很多文化基因,对历史的关怀与一脉相承,运用设计手段把古今联系在一起,给人以穿越、厚重与现代的冲突感觉,使景观层次更为丰富。

岐江公园的野草之美(土人景观供图)

图----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

5.美的责任

每一个人都会经常说出“美”这个字,然而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人与人相差甚远。对于美的感觉与领悟力与人的天性有一定关系,但是也是可以通过后天锻炼不断加强的,而创造美更需要不断欣赏美的事物,不断表达美的意境,进而通过大量实践来创造美。每一个优秀的风景园林设计师首先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功能问题,对于现代社会而言,首先解决美的问题更显迫切。现代人对于美的要求更高,特别是城市居住人群,对于城市的千篇一律早已厌倦,没有生命的大量城市建筑使人尤为渴望美,生机之美,自然之美,软质之美(与硬质建筑相对),泥土之美,设计作品的灵感之美,创新之美。而俞孔坚正是美的践行者,在各种矛盾中总能找到协调方法,最大限度展示景观之美。比如为了更好地发挥生态作用,展示和保护本土原生植物,然而还需要面对外来植物美的诱惑,这时他会用独特的设计手法把本土植物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一点也不逊于外来植物。

对于现代园林而言,真正的矛盾来自于设计师该奉行中国传统园林美,还是奉行当代生态园林美。对于俞孔坚而言,他较为反对中国传统的小桥流水式园林,倡导现代化生态式园林,一种较大尺度的开朗的正直地特点,同时结合当地文化,原有基因进行生态可持续的亲近自然的设计。

现代城市公园不同与古典园林的精致和小尺度,大尺度的二维空间需要有一种激扬节奏的精致的三维小空间,来建构一种声、光、色、形、质整体协调的高品味的空间关系,而景观盒能以最低的造价满足这一需要。田本身是一个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一体的景观对策。对于中国大地上正如火如荼的城市化建设,农田是一个有战略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值得借鉴的设计,它能让一向以地大物博骄傲的中国人,对土地少一份暴发户的浪费,多一份珍惜,面对农田壮丽的大美,多一些思考和讴歌。这也是实现中国式理想人居的一个最佳途径。只有集文化、生态、审美的景观才是永远的适合人居的场所。所以俞孔坚尤为喜欢景观盒与农田、野草来进行设计来达到特殊的美的效果。

国际关系学院校园景观改造设计

中央党校景观改造

秦皇岛汤河带状公园二期改造工程“绿荫里的红飘带”项目

中山岐江公园

6.传统文化、诗意

魂兮归来 在我的家乡,当孩童生病发烧时,母亲会走到村口,将茶叶和大米洒向路面,呼号:魂兮归来!当孩童不幸天亡时,族人会弃尸与童坟,碑日:魂兮归来!然而,亡逝的灵魂啊,你将被指向何处? 是希腊和罗马的废墟,还是养育你的家园? 这是俞孔坚饱含深情的一首诗文。从中不难看出对于传统文化,传统精神的深度缅怀 6.1传统农业景观理念

中国古人对于农业景观的厚爱由来已久,在北宋东京的玉津园里还有大片方形的稻田与麦田以供观赏,同时观刈麦也是权贵所爱,还有《红楼梦》贾府的“稻香村”,不过,田园之大美往往淹没在农人的辛酸和士大夫的矫情中。

长期以来,人们只习惯欣赏“如诗如画”般的风景,对随处可见的农田巨大的审美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其实,农业景观是最有意义的景观,它所具有的生产性和持续性,使其具有无可比拟的形式美和表现美。这种太普通的植物扎根到了现代化城市的泥土里,市民需要抛弃传统的审美习惯,用艺术家的眼光去观察它们,感受它们的生命力,这样就能找回很多纯朴而深刻的记忆和体验。正如哲学家约翰·浩斯柏说过的一样:当我们静观布满繁星的夜空或依山的湖泊时,看到的不单纯是那些令人愉悦的线条、形状与体量,而是在我们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许多事情,它们深深浸染着我们记忆与体验中许多情景和感受,从而生发出那种精致的景象与细腻的情感。当我们置身于随着微风摇曳的稻田,静观它们洁净的色彩和纯粹的线条,沉浸在大自然的优美中,自然会联想到一些个人自身或是家族的历史,甚至会联想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片段、生活情感、生命价值和处世哲学,同时也触动着某些深沉的回忆。

农田本身是一个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一体的景观对策。对于中国大地上正如火如荼的城市化建设,农田是一个有战略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值得借鉴的设计,它能让一向以地大物博骄傲的中国人,对土地少一份暴发户的浪费,多一份珍惜,面对农田壮丽的大美,多一些思考和讴歌。这也是实现中国式理想人居的一个最佳途.径。只有集文化、生态、审美的景观才是永远的适合人居的场所。沈阳建筑大学的稻田实现了农田进入校园景观设计的梦想,俞孔坚规划设计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田”方案是农田理念进入城市景观设计的典型案例,该设计方案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中心区景观国际竞赛中,入选优秀方案,获得国际专家的高度认同。另外,由俞孔坚教授主持设计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前区景观设计的“长林方田"方案,深圳中心区的“福田”设计方案,上海2010世博园的核心绿地景观之一后滩公园设计方案等,都是继奥林匹克公园之后农田理念的成功实践。

俞孔坚在他的演讲实录里这样说的过“我的童年在中国一个美丽的农村度过,是它深深的影响了我对景观和景观设计的看法。那是—个很普通的村庄。没什么特别,大家过着普通的农耕生活。但对于我来说,那是—个“天地一人一神”完美结合的地方。我长时间的徜徉于小溪岸畔,茂盛的垂柳和灌丛绵延两岸,护卫着这片土地不受侵蚀;水牛在溪畔咀嚼嫩草,我在溪水中捕鱼。这成为了我后来设计中的溪水原型。我曾在田同耕种、灌溉,穿梭于稻田和庄稼丛同,这些经历影响着我对土地、尺度、色彩和肌理的理解„„我的“人性场所”的想法就是来源于这样一种景观模式:村落围绕—个村民的戏台广场分布,在边上设有公共的磨坊。爷爷在古老的樟树下讲述动听的故事,石拱桥旁的祠堂祭祀着祖先---所有这些都是充满着意义和实用性的景观。” 6.2诗意地栖居

歌德说过,“不要说现实中没有诗意,诗人的本领正是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惯常的平凡事物中看到引人入胜的一个侧面。”规划设计师就是要用艺术家的思维,运用化陈旧为新颖、化熟悉为陌生的能力,营造时尚的诗意居所。俞孔坚非常推崇约翰•西蒙兹的理念: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内容,人们规划的是体验,能令人产生愉快的体验,同时也能产生美的体验,及对和谐关系的感知。身处设计师为我们营造的人和自然的最佳关系中,体验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以新的形式在现代景观之中鲜活绽放,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大自然的一滴水、一棵草联在一起,与每一块土地上的文化交融在一起,景观在无意识中提升了人的品味。正如俞孔坚所说:“景观规划设计是对人类从摇篮到坟墓的关怀"。他甚至大胆提出了“城市农场”的概念,让人类在诗意栖居中享受现代文明,让人性情感在居住环境回归自然的过程中自由舒张。

7.其他

然而,风景园林设计师又不仅仅需要这些责任,还有安全的责任,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俞孔坚在这方面显然有悖于这个责任。

俞孔坚大力倡导景观的白话运动,希望续倡“五四”精神,将新文化运动进行到规划设计领域,呼唤规划设计界的白话运动,白话的居所、白话的景观、白话的城市,使景观回到科学与理性,回到人性与自然,回到土地和地方性。从他的设计来看,更倾向于西方现代园林设计。他的出发点是对的,例如生态的观念与现代的设计手法,但是面对博大精深的古典园林设计时,我们不得不说,完全的革新是不可能的。历史告诉我们,事物的进步是连续的,是螺旋式上升的,而不是断裂的,不是重新创造的。历来对于中国文化,总是站在本土文化的立场上,接纳、吸收、去芜存菁、批判地融合外来文化,而不是站在外来文化的立场上用挑剔的眼光来对待本土文化,这是本末倒置的。同样对于中国园林设计界而言,面对较为合理的现代西方景观设计理论时,我们应该站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理论上,去接纳、吸收、去芜存菁、批判地融合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使我们的设计理论不断进步、与时俱进、永葆生机,进而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第二篇:如何做研究--以博士为例

如何做研究—以博士论文为例

博士论文的写作是博士研究生主要要完成的工作。由于存在着较高的难度,较长的写作周期,以及在创新,写作规范,实际及理论意义等方面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博士论文的完成一般说来是有相当的难度的。一篇好的博士论文不仅是一本好的学术专著,而且还是具有理论创新价值的学术探索成果。一个博士生从入学到毕业,就应该达到从一个学生到一个学者的转变,就应该变成为所研究领域的一位专家。

尽管对于博士生有着如此高的要求,博士论文的写作还是存在着一些规律可寻的。下面,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包括自己读博士的经验和带博士生的经验),我简单谈一谈关于如何准备博士论文的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研读文献

一般来说,一个博士生在入学后就已经确定了其博士论文所属的领域或者方向,因为这是在报考和录取时就确定好了的,除非入学后还要进行修改,而那是另当别论的。

在第一年完成博士课程的学习并且取得应有的学分之后,就自然进入了文献的收集和研读的过程中了。文献的收集及研读对于博士论文来说既是一个开始,又是非常关键的。你过去没有进行过研究,现在也没有仔细研读该领域中别人的研究成果,怎么也不可能搞出什么象样的东西的。所以,在这个工作之前,你只可能是一张白纸,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知道,更不知道什么是该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也不会使用该领域中的常用技术,不可能只是这样白版一块就可以做出什么象样的东西的。1.收集文献

收集文献可以从网络,图书馆,书店和朋友同学那里取得。主要是要找到一些(哪怕是只有一篇)该领域出现的“近期”的综述性文献,一般是不超过三年以前发表的论文。什么是综述性文献呢?一般来说,英文的综述性文献在题目上有“„..review„.”(一般为较为通俗的综述评论)或“survey”(一般为比较专业化的文献综述)这样的字样。综述性文章的内容不是在研究一个具体的问题,而是在回顾,评论某个领域在最近或者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的研究情况,并对于不同的研究者和不同时期的研究特点进行评论,最后还要为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创新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在综述性文献中,作者会罗列出大量的参考文献,并且还要对这些参考文献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评说。你就可以根据这样的评说和所罗列出来的文献去进一步搜索更多的文献,然后又从那里的参考文献去找出更多的参考文献,如此等等。这样,沿着一条路线,你就可以在一段时间里,譬如,在一年以内,做到基本掌握该领域的研究情况了,也知道这个领域的前沿是什么了。另外的一种文献收集方法是根据作者和关键词去检索。

当然,即使在同样一个领域里研究的问题还是很多的,可以事先带着问题去搜索,如公司治理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增长问题等。这就需要使用关键词搜索法了。

如何利用互联网搜索文献?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为便捷地获取信息资源。在文献搜集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常常可以事半功倍。

利用网络搜集资源大致有两种:一是处于选题阶段,还没有论文方向,想找一个合适的方向来做,此时可以在网上搜索“review”、“survey”等,阅读一些文献综述,在其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另一种是已经确定了大致方向,希望了解本研究领域的进展,此时应当请教这一领域的专家,搞清楚哪些人是这一领域的牛人,搜索他们的文章——国外的传统,很多杂志要介绍某个领域的成就和进展,都会邀请牛人来写综述——只有知道哪些人是这一领域的杰出代表,才可能从这些人的著作中体验这一领域激动人心的发展。

网络搜索技巧我也谈一下:首先,www.xiexiebang.com/),NBER(www.xiexiebang.com),此外还有很多大学、研究所也提供了其工作论文免费下载地址,比如Laffont教授创立的IDEI(http://idei.fr/presentation.php)。网站众多,大家慢慢去学会使用。这里不再多讲。Jestor, Econ Base, Science Direct等也是很好的数据库,不过需要付费使用。

2.研读文献与读书笔记

其实,研读文献应该是与文献的检索过程同时或者是交错进行的。在检索到文献的同时就应该开始进行文献的研读了,同时,在研读文献的同时就应该根据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检索要求去检索新的文献,收集文献是一个不断反复进行的过程。

所以是“研读”而不是“阅读”文献,是要求在读文献的时候应该同时捕捉住产生的火花进行研究,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阅读过程,如进行新的模型的推导及用新的数据进行计算等。在看人家的文章的时候,要养成用“批判”和“怀疑”的眼光去思考的习惯,在读到人家的判断时,应该在自己的心中不断地问着“是吗?为什么?可能不是这样的吧?”,同时试着去找相反的例子,还有在逻辑上进行深入的思考——这就是“研究”。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在读文献的时候,特别是沿着一条固定的思路下去读了许多文献之后,很容易就出现新的火花和思如泉涌的情形。但是,过了之后,就容易把它们忘记了。因此,为了在后面写作论文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前面在读文献的时候出现的新的想法和线索,为了不忘记它们。一般要采用做读书笔记的办法。读书笔记的写法是:

(1)什么杂志,第几期,什么地方有关于什么问题的什么论述,它对于我即将做的博论文有什么参考作用,或者我对于这个问题有什么自己的见解,可能会有什么贡献等等。

(2)读书笔记要进行分类,如分为数学模型方面的;实证研究方面的;中文文献方面的;外文文献方面的;数据方面的;纯理论方面的;政策分析方面的;学术争论方面的;案例材料方面的等等。

(3)重点分析或者精读几篇代表性的文献;

(4)重要的是要写心得体会;

(5)重要的数据要及时记下来;

(6)前面的过程可能有反复,自己的见解也会有变化的。

在国内收集文献,特别是收集外文文献一般是有困难的;但是在北京图书馆就可以收集到与国外差不多同样的文献,所以,尽量争取去北图收集资料;但是,目

前重庆大学图书馆也可以收集到相当多的外文文献;泡图书馆是读博士的必需过程,全世界都是如此,这个环节不可缺少。

二、开题报告

在文献收集和研读的基础上,就要开始进入开题的过程了。开题报告的实质是向老师们汇报自己的博士论文准备情况,同时让老师们就自己的研究思路给予评论和提出建议,从而达到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以及在文献和研究方法方面从老师那里获得更多帮助的目的。开题报告在这个任务目标的引导下,应该就选题,文献综述(除了开题报告之外,博士生还要写专门的文献综述报告,可以结合起来做),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方法,创新,技术路线,研究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介绍说明,并且接受老师们的批评和建议。这里,有一些要注意的问题:

(1)开题报告的性质任务是汇报自己的研究工作准备情况,包括文献资料的收集,研读情况,研究的初步思路,可行性等,同时接受老师们的建议。所以,开题报告与毕业答辩是不同的,学生面对老师的态度不是辩论,而是“咨询”,应该借助这个机会尽可能多地向老师们请教,获得更多的帮助和信息。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个过程对于以后的研究和论文写作有着极大的帮助,同学们应该加倍注意。

(2)在研究的内容中应该写出要研究的各个方面,要把研究这些方面的问题,方法,初步的思路,可能出现的难点以及如何去应对和解决这些难点的准备性思路都写出来,但文字要简练,因为只是初步的构思,不必长篇累牍。

许多同学在这部分内容的写作上把研究内容写成象一本书和是毕业论文的目录,这是不符合要求的。

一般地,研究内容从大的方面看应该按照如下的顺序和范围写:第一,选题的意义,包括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首先,要说明选题在理论上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贡献,要说清楚这一点实际上对同学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只有充分掌握了相关的文献以及对于这个领域中的理论发展有充分的了解情况下,才可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然后,要说明研究这个问题在实践上的价值,这需要对于所研究问题的实际用处有所了解;一般地,选题要具有“重要性”,“前沿性”,“可操作性”,还要有方法论上的意义;“重要性”指研究的问题关系到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突破口,对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具有关键性的推进作用;“可操作性”指预期可以在规定的论文期限内完成,即可以做出来,所以要对难度进行评估,既不要选太容易的题目,也不要选择过于难的题目;“方法论上的意义”是指研究这个问题预期会使用到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新方法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事实上,有些研究得到的结果可能是平凡的(即人们早已经知道的,或者凭直观就知道的),但是,运用新方法研究这些问题也是有价值的;譬如,老农民可能有许多完全凭经验的方法去预测天气,但是,这一点也不妨碍科学家运用包括Stocks方程在内的空气动力学的新方法去预测天气,尽管在开始还很难说这种新方法就一定比老方法来得准确一些;方法运用在博士论文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在开题报告中要求有对于使用什么样的方法予以专门的说明;第二,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的背景,理论基础研究及回顾等;第三,国内外文献综述;第四,问题的现状、根源以及成因分析;第五,模型或者指标体系研究(构造),这部分是论文的核心,是创新出现的地方,是衡量论文学术水平的关键部分,通常要有数量模型或者是数量指标,也是单独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内容抽取部分;第六,案例分析或实证分析部分,通常是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前面得出来的理论创新结果进行检验或者是用案例进行验证;第七,政策建议,如果说前面的理论研究是对于经济管理问题进行的诊断的话,这里就是在诊断结果的基础上开出药方,对于解决所研究的问题提出基于自己的理论研究的政策建议。在这里。许多同学爱犯的毛病是提出的政策建议的思路与自己在前面进行的理论研究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博士论文都应该按照上面的内容顺序来写,这里只是提供一个参照。但是,大多数论文的内容组织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框架来做的,或者说在这个框架上作一些变动后进行的。

(3)创新部分是论文的亮点,要“具体”,“恰当”地写出创新的要点。不要太抽象,要把自己的思路与现有的研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说出来,还要说出自己的思路在什么地方比起现有的研究要高明一些,否则就不能说是“创新”。(4)技术路线一般是指研究的准备,启动,进行,再重复,取得成果的过程,不是指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更不是指答辩的准备和进行过程,许多同学会出现这些偏误。

(5)开题报告一定是在文献收集和研读过程之后进行的,因为根据上面说明的逻辑,在之前就做开题报告是不可能按照开题报告应有的内容进行的。所以,为了开题,文献收集和研读是要尽快进行的,要抓紧时间做。

(6)方法运用应该写得具体一些,许多同学把这一项写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等诸如此类的大框框,一点也不具体,实际上不知道他到底要用什么样的方法;这里要写出具体的方法,如运用博弈论的方法,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案例分析的方法,甚至更加具体到如“通过在索洛模型中植入不可再生资源投入变量,然后研究人均收入可持续增长是否

可以实现或者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实现,从而获得有关可持续发展新模型的方法”等等。

三、研究与重点突破

博士论文中的理论创新是核心,是代表论文水平的标志,也是最困难的。可以这样说,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论文也就解决了一大半了。所以,应该先重点突破这一点。同时,因为整个论文基本上是围绕这个问题的突破或创新而展开的,所以,这个核心问题没有解决,也就无从谈起论文的写作了。因此,先不要忙着写论文,一定要先进行研究,有了成果,才会有东西可以写。因此,学校对于博士生都要求发表论文,特别是要求在一级学报和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因为,如果没有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还是不容易的。

这一个过程是整个论文写作阶段中最困难的。不要急,要慢慢来。要有一个蕴踉的阶段,要多尝试。这个阶段也是最会让人感到沮丧的,自己会发觉自己“很苯”,许多地方都不如人,因为会遭遇许多次的失败,甚至会感到博士论文是做不出来的,甚至会感到想要放弃,„„。注意,这种感觉是所有人在做博士论文时都会有的,不只是你一个人才会有的感觉,所以一定要坚持。根据我和许多其他人的经验,当这个过程持续一段时间后,火花就会产生了,坚持在最后的就是胜利者。哥德说: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这一个关键时刻,不要言放弃。创新要来自新的火花的产生,而新火花是如何产生的呢?根据经验,主要是来自多读模型的过程。一般地,看了许多模型后,会产生有关构造新模型的思路;当然,这种新模型的构造一般也是建立在通过修改别人的模型的基础上的,而如果没有读看许多的别人搞的模型,没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一般来说是不可能做出有创新意义的研究的。这个过程的进行一般具有如下的特点:

(1)通过寻找现有模型所不能解释的现象,或者不能解决或不能处理的问题,提出修改发展现有模型的必要性;

(2)寻找现有模型存在这种不足的原因,这是一个诊断的过程;

(3)发现现有模型的可以进行修改的地方之后,就要着手进行修改工作,这个过程有较大的难度,主要是技术性的难度,即进行模型研究的技术难度;

(4)这时应该多与导师联系,多请教别的高手,但更主要的是要多思考多研究,同时还要补充学习自己过去没有掌握的一些技术性研究方法。

四、写作和发表论文

如果成功地解决了上一个阶段的问题,这一个问题就是水到渠成的了。投递文章要投一级杂志,因为这是要实现解决的问题。博士生被要求在一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否则不能答辩。其它还要在CISSCI目录上的杂志上发表论文若干篇,这些杂志的面要比一级杂志宽一些,难度也要小一些,但也是不太容易的。但是,只要文章写得好,即使是一级杂志,发表文章,甚至是发表多篇文章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譬如,有的博士在入学一到二年中就在一级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了。当然,他们参加了一些基金类课题也是一个原因。在许多一级杂志上,是鼓励基金类课题的研究论文发表的。所以,同学们应该尽量参与一些基金类纵向课题的研究。另外,有模型的文章也更加容易发表一些。学校要求至少要在一级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但是,仅仅是一篇文章还只是刚刚及格,一般要发表两篇以上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五、写作毕业论文

在完成了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之后,就自然进入了毕业论文的写作阶段。实际上,在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本来也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发表的论文是专题式的,还不是成体系的,需要把不同的专题研究联系起来,链接不同的部分,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论证系统。这就是毕业论文的写作。同时,毕业论文还是学校检验学生整体的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方式,所以还不是一个简单的研究问题。因此,除了学术创新之外,毕业论文的写作还对于文字语言的表达,知识面,论文结构组织和逻辑运用等有一定的要求。

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要大力借助于读书笔记。根据前面已经完成的读书笔记,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论文中的文献综述部分,基本上就是从读书笔记中来的,或者说是读书笔记的更加系统的整理,深化和扩充而已。

六、关于“创新”的一些补充看法

博士论文对于“理论创新”有着特别的要求,关于这一点,许多同学不太清楚。首先,博士论文对于创新的要求是“理论”上的“创新”,不是在编写程序软件和某一个具体的算法上的改进性“创新”,更不是一个案例的编写或者具体的政策分析,是否有“理论”上的创新应该说是博士论文与MBA毕业论文的根本不同

之一。其次,创新的过程有一定的方法可寻,并不是完全靠天上掉馅饼。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理论创新呢?方法是什么呢?这里有一些经验之谈:

(1)类比法,将在某个领域曾经取得过成功的方法运用于另外的一个新的领域;譬如,将在经济学中成功运用过的博弈论方法运用于管理领域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这就是E P.Lazear领导的一个基于博弈论方法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领域的创新;

(2)假设条件修改法,将现有的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根据所要研究的新的环境进行理由十分充分的修改,取得新的成果;譬如,在通常只含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中加入资源投入要素,可以研究在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增长问题,从而研究可持续发展或者可持续增长问题;这就是可持续发展或者可持续增长问题的研究创新;再譬如,卡尼曼(D.Kahneman)与特伏尔茨基(A.Tversky)将经济学中的边际收益分为失去的和将获得的边际收益,并且根据心理学的发现即人们总是给予失去的以比即将获得的收益更高的评价,用它作为一个新的一般性假设去取代经济学中原有的假设,从而获得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创新;(3)组合法,将不同的领域加以组合,看能不能产生有意义的结果;譬如,将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概念与市场规模结合起来考虑,再将市场规模与分工深化程度结合起来考虑,再将分工深化程度与经济增长结合起来考虑,就得到了杨晓凯的分工演进经济增长的内生理论创新;

(4)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是大家都会的,但是,逆向思维往往是创造性思维的成功方法。注意个例观察的一般性推广。从个例中看出一般性的规律就是“启发”;譬如,早在1962年K.Arrow就发现了存在于一些制造业(如飞机制造业)中的“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现象;但是,在1980年代,经Paul.Romer教授的一般化,将这种机制假设为长期生产过程中的一般性规律,从而得到他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掀开了所谓“新”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帷幕。(5)关于科学创新的规律有许多著作讨论,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数学家王梓坤教授的著作《科学发现纵横谈》。

第三篇:如何看待“风景园林”专业某些前辈对于俞孔坚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名单反对意见的公开信

如何看待“风景园林”专业某些前辈对于俞孔坚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名单反对意见的公开信?

大家根本没意识到这份名单的意义是什么……总结一下:老俞的大学老师,科协委员,北京,上海,南京,广州,重庆,天津,杭州,济南,嘉兴各地园林局老局长,贝聿铭香山饭店园林设计师,上海世博会总设计师等人皆反对老俞评选工程院院士。这样看起来是不是比较有意思?在网上简单整理了一下各位专家的信息,供大家参考。要注意的几点:绝大部分签字专家具有政府工作经历仅少数人在学校任教,或者部分专家未提供学校教授身份仅少数人在企业工作,有企业经历的,或是早已退休,或是曾在政府性的企业工作,或是偏向个人工作室性质在公开信的后面有写,对俞有意见的不止这几位,这是不争的事实。从名单中能看出来,此事尽可能避开学校间的争斗,或者是可能的公司之间因利益导致的倾轧。这能看出在此签字的各位先生对于行业内其他人的保护……试想如果不是专家前辈出头,而是一些和俞同龄的人签名,那就真行业大乱了。这份名单,象征着:风景园林学会全面反对俞全国绿化水平最高的几个城市,园林专业的政府负责人反对俞(这可都是甲方!)高老师以科协身份反对俞,而院士评选正是科协组织老俞的师长反对俞这是一帮做实事的专家,而不是只动嘴皮子的尸位素餐的所谓专家大家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南京、杭州等地游览的时候,不要忘了这些地方的美丽的风景,离不开这份名单上的专家的功劳,请在此问题中回答的人给予他们尊重,不要瞎哔哔,谢谢。这些专家们(并非在校老师、企业里的设计师)反对俞,反对什么?反对当院士!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国国籍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专家),可被提名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积极促进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努力创新,不断作出成绩;提倡科学精神,维护科学道德,发扬优良学风,起表率作用;积极培养人才,推动工程科学技术队伍建设;参加工程院及学部的活动,承担工程院及学部组织的咨询、评议任务,促进工程科学技术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以上是院士评选的相关要求。这封公开信不管大家怎么评价文风,毕竟它写的切题。文中对老俞的批评,我认为这些专家因为他们直接参与实践,真正对城市和土地负责,相关事情的了解比一般设计师或者学生一定更清楚。希望大家自有判断。这里不说学术之争,毕竟,老俞的学术,鄙人浅陋,认为基本不存在独立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甚至多有伪科学。要是评选园林行业宣传模范,老俞当之无愧,若是院士,我完全不同意。以下信息全部来自网络整理: 胡运骅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原副理事长(风景园林学会)上海市园林局原局长(政府)

上海市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委员(政府)——

胡运骅,1943年1月生于上海,1964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

因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曾获国家绿化委员会颁发的“全国绿化奖章”和国家建设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在担任上海植物园盆景花卉研究室主任期间,曾于殷子敏先生等共同进行海派盆景风格的研究探讨,撰写了《海 派盆景风格》研究论文。共编写出版了《中国名园》、《龙华盆景》、《上海盆景》、《中国盆景》、《中国盆景名作选》等盆景专著五种,其中两本译成英文在国外出版。并在 20世纪70年代末于《龙华盆景》中首次发表盆景起源于中国的史实,为世人所关注。强健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风景园林学会)住建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委员(专家)北京市园林与绿化局原副局长、巡视员(政府)—— 强健,男,1955年7月出生,1970年9月参加工作,籍贯河北辛集,在职研究生学历。曾任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党组成员、副局长。高翅 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高校)

风景园林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科协)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风景园林学会)住建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委员(专家)

全国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学)——

高翅,男,1965年生,1989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本科。况平

重庆市园林局原巡视员(政府)重庆市政协常委(政府)

住建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委员(专家)——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学术)重庆大学兼职教授(学术)

全国政协十一届委员会委员(政府)

中国住房与建设部资源与环境专家委员会委员(专家)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风景园林学会)朱坚平住建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委员(专家)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原副局长、巡视员(政府)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风景园林学会)杭州市风景园林学会原理事长(风景园林学会)——

他在园林行业深耕四十余年,长期奋战在城市园林绿化和景区建设管理一线,曾主持过西湖综保工程的新湖滨景区、江洋畈生态公园、印象西湖以及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等大型项目建设,考察过国内外各地的园林景观案例,多年来参加住建部、住建厅大量的风景名胜区、园林城市专家组检查考核,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朱祥明 住建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委员(专家)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风景园林学会)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董事长(企业)——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学术)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园林分会会长(学会)

复旦大学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教学)世界生态建设杰出人物金奖(荣誉)上海世博公园总设计师(设计)

2000年获得中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誉)2001年获'全国绿化奖章'称号(荣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施奠东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原副理事长(风景园林学会)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原局长(政府)

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原理事长(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荣誉)——

从事风景园林工作50余年,主编有《西湖志》、《西湖风景园林》、《西湖文献丛书》、《西湖园林植物景观艺术》等著作,出版《世界名园胜境》丛书,主持编制《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主持建设西湖环湖公园绿地、灵峰探梅、太子湾公园、郭庄、中国茶叶博物馆等项目。贺振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原常务理事(风景园林学会)天津市园林局原局长(政府)

天津市风景园林学会原副理事长(风景园林学会)胡理琛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原副理事长(风景园林学会)浙江省住建厅原副厅长(政府)

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原理事长(风景园林学会)浙江省风景名胜区协会原会长(协会)——

胡理琛先生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曾任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兼总规划师,分管全省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历史文化遗产地保护、风景园林等领域,苏雪痕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导(教学)(俞孔坚在北林读硕士时的园林学院园林系主任)——

苏雪痕教授1936年8月生于浙江镇海县。

苏雪痕教授撰写出版了《植物造景》,主编了《中国木本观赏植物图鉴》Ⅰ,Ⅱ册,在撰写《中国野生花卉图谱》中任副主编。此外,他还参编过《中国花经》《园林花卉》等书籍。吴劲章

广州市园林局原副局长、总工(政府)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荣誉)—— 1941年生,历任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院长(企业)檀馨 北京市古建园林设计院原副院长,总工(政府型企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荣誉)教授级高工(专业)——

1961年,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设计专业毕业 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企业)其作品包括与美籍建筑大师贝聿铭合作的香山饭店庭院设计及华夏名亭园、天华园、北京植物园、明皇城根遗址公园、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和菖蒲河公园等设计周在春 上海市园林设计院原院长(企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荣誉)教授级高工(专业)——

周在春先生生于1939年,祖籍广东茂名高州,1957年考入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1961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上海园林处设计室(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前身)担任实习技术员,由此开启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园林艺术创作生涯。贾祥云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原常务理事(风景园林学会)济南园林局原副局长(政府)

山东省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风景园林学会)教授级高工(专业)——

1940年生,1964年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毕业,山东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曾获99昆明世博会特殊贡献奖,99世博会建设部先进个人奖,建设部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绿化奖章,山东科技进步一等奖,获联合国TIPS办法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

1992年完成中国赏石文化历史发展大纲,完成著作《中国赏石大典》,全面总结和理清了中国赏石文化历史及分类、鉴赏。张延惠

浙江省建设厅规划园林处原处长(政府)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原副理事长(风景园林学会)浙江省风景名胜区协会原副会长(协会)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突出贡献奖获得者(荣誉)——

1963年毕业于南京林学院“城市及居民区绿化”专业,即现在的“风景园林”专业,毕业分来杭州,一直在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从事风景园林的管理工作,2000年退休,又返聘5年,随后在省风景名胜区协会工作5年李蕾 南京市园林局原总工程师 南京园林学会会长 教授级高工 ——

李蕾,女,1946年出生于南京。1965年考入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建筑学专业。

李蕾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规划、园林建筑、仿古建筑、城市广场设计、绿地系统规划等景观设计及园林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曾主持设计过国内外一百多项园林工程及工程现场总指挥。如江西王安石纪念馆、南京江浦林散之纪念馆、江浦德明图书馆、浦口珍珠泉风景区定山阁、南京大钟亭公园空中花园、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棂星门、河厅河房、南京国防园、徐州沛县汉城公园、汉街、河南濮阳市马颊河绿带、河心岛冷饮部、海味餐厅、江西汤显祖文化纪念中心、雨花台红领巾广场、浦口公园园中园展馆、园外园茶社、哈尔滨靖宇公园、高淳古街、南京市鼓楼市民广场、汉中门广场、新街口花园广场、美国圣·路易斯市密苏里植物园'中国园'、墨西哥墨西卡利市'谊园'、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等等,多次获得建设部、江苏省及南京市优秀设计、优良工程奖。许恩珠 上海市园林局公园管理处原主任(政府)教授级高工 ——

1957年入学,1961年北林大园林专业毕业。

自七十年代起先后担任长风公园副主任、虹口公园副主任、人民公园主任及上海市园林局公园管理处处长。

曾多次组织全国性的菊花展和盆景展。八九十年代参与了 “园林经济与管理”、“生态园林实施”、“园林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等全国性课题,分别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及联合国TIPS中国国家分部颁发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曾参与“上海市绿地系统规划”,近年还主持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120万亩森林公园规划,主持了贵阳市、宝山区、松江区、南汇区、奉贤区、青浦新城、朱家角新镇等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施德法

南京市园林局原总工程师(政府)南京园林学会会长(风景园林学会)教授级高工(专业)林福昌 杭州市园林设计院原院长(企业)教授级高工(专业)张若萍 嘉兴市城建处原副主任(政府)

嘉兴市园林花卉学会原副秘书长(学会)

第四篇:以杭州为例浅析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

以杭州为例浅析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迅速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怀着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与对城市生活的美好向往冲破户籍制度的束缚,不顾流动过程中的经济成本、心理成本和制度成本,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流动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早在,中国流动人口总数就

达1.4亿,占当年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自以来,浙江省流动人口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已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二位。截至6月,全省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达1670余万人,与常住人口的比例为1:3。杭州市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达275万人,约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2%,流动人口数居浙江省第三位。

一、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度较低的主要表现

由于流出地与流入地在经济、社会、文化、风俗、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特别是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大规模流动人口都停留在流而不迁的状态,无法成为流入地的永久居民,成为候鸟式的“迁徙人”。

1、认同感和归属感缺乏

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是衡量整个社会整合和群体融合的重要标志,只有当流动人口对流入地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时,才能说他们比较顺利融入了流入地社会。尽管流动人口中的相当部分长期工作生活在流入地,已经成为流入地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当地主要的劳动力组成部分,他们的活动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很多流动人口看来,流入地社会依然是“外在的”和“他们的”,而并不认为是“我们的”。据调查,有些在杭州工作生活了5年甚至10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当问及他们对流入地社会的看法时,相当多的人说自己与当地人交往甚少、很少参与当地社区的组织和活动,认为自己并不是当地社会的真正成员,只不过是暂时寄居而已。①可以说,在流动人口中有这种漂泊感受和心态的人十分普遍,而这种漂泊感和心态正是缺乏社会认同和归属感的表现。

2、二元社区现象普遍

所谓二元社区,即指在同一社区流动人口与本地户籍人口在分配、就业、地位、居住上形成不同的体系,以至心理上形成互不认同的状态,构成所谓“二元”。②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形成相对隔离的两个社区,这种二元分割不仅是空间和地理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在杭州很多社区,大量集聚的流动人口虽然与本地户籍人口同居一地,但他们相互之间在生活方式上截然不同,社会互动也甚少,工作职业、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使两个群体之间的社会隔离十分明显。

3、社会冲突和矛盾加剧主要表现为:

(1)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的摩擦性冲突和矛盾屡见不鲜。例如:本地居民对流动人口的歧视、刁难等经常引发双方争吵、甚至打架斗殴;本地居民与流动人口因日常生活中、买卖交易中的琐事或小纠纷而发生矛盾。另外,还有些流动人口因受到种种挫折或“相对剥夺感”产生对流入地居民的不满而引发矛盾。

(2)劳资关系紧张。据调查,杭州市有42.8%的外来务工人员没能按劳动法与单位签订合法的用工合同,14.23%的人不能按时或足额拿到工资,4.01%的人月收入低于杭州市最低工资标准,48.67%的人没有接受过单位提供的职业技术培训,45.17%的人加班没有补贴,78.13%的人没有双休日,72.38%的妇女没有产假、产期工资,44.30%的人没有工伤补偿、工伤保险,更不要说享受住房以及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和带薪休假了。③当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难以通过正常渠道得到保护时,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就会以“不合法对付不合法”,采取以对抗方式讨回公道的非正常方式,导致许多社会矛盾趋于激化,成为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因素。杭州市劳动争议案件从1999年的764件上升到的1921件,6年间上升了151%(见上表)。仅上半年,杭州市劳动部门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013件,涉及劳动者2641人,同比分别增长39.7%和71.6%。④12月10日,杭州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出动监察人员327人次,检查用人单位3657家,涉及职工人数21.9万人。其中,处理拖欠工资案件197件,涉及职工4788人,清欠工资282.6万余元。

(3)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突出。来自浙江省有关部门的调研分析指出:近年来,浙江省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流动人口作案已占全部刑事作案人员的60%以上,有的地方甚至高达90%以上,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一个重要因素。⑥应该说,流动人口犯罪率高是流动人口没有成功融入流入地社会的一种反映。

二、制约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主要障碍

经济市场化改革为人口的自由流动提供了可能和前提条件,而农村庞大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则构成了人口流动的直接推动力,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成为人口流动的直接拉力,但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体制的残存限制了人口的永久性迁移。因此,流动人口是在我国经济

第五篇:社会调查报告-以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管理为例

关于硕士研究生管理制度的社会调研报告

——以山西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管理手册为例

【摘要】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扩招,研究生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对于普通高等学校而言如何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来管理研究生的培养则成为了关键。但事实上,身为研究生的我们,身在其中则难免会看到问题的所在。在此通过对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管理条例的调查分析,来分析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的弊端,并对此提出合理建议,应该更加重视“人文主义”,更加强调促进和发挥研究生的自主性管理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研究生管理;制度;自主性;以人为本;科研

自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以来,研究生教育也获得的快速发展。但随着研究生队伍的不断壮大,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问题不断受到社会的质疑和唏嘘,人们认为现在的研究生教育虽然在计算机科技和信息量等方面有了飞跃但是研究生的学术性以及科研性则在不断退后,其各方面能力也在遭到社会的诟病。然而这无疑与高校对研究生实行的管理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什么样的制度中则自然会塑造出什么样的“人才”。由于身在其中,针对目前研究生学术性科研能力的下降以及自由散漫的做学问态度,笔者以山西财经大学为例,对山西财经大学的研究生管理手册予以分析,从而从制度层面予以矫正。

调查目的:以山西财经大学为例,从研究生管理制度的层面分析目前管理存在的弊端并予以合理建议。

调查内容: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管理制度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山西财经大学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上主要出台了《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实施意见》《山西财经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试行)》《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考试管理办法(试行)》《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与导师双向选择办法》《山西财经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提前毕业的规定》《山西财经大学普通全日制研究生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办法》《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细则》《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实施办法》《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普通奖学金管理规定(试行)》《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综合测评办法》《山西财经大学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规定》《山西财经大学学生申诉处理办法》,还有其他一些有关校园基础设施使用等的管理规定,这里不一一赘述。但是单就研究生培养以及相应的管理方面,笔者主要对以上的规定进行了阅读,认为学校的这些规定基本覆盖了研究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比较全面也比较细致,能够大概为研究生管理以及人才培养提供一套框架。但是在其具体实施性方面还有待提高,这可以从这些年来研究生培养管理的过程以及结果得到答案。因此,针对山西财经大学有关研究生管理的这些规章制度,从整体上基本都涉及了研究生培养的各方面,但是在一些细节问题或者具体问题的设置上却有一定的漏洞,或者说还有待改进。

二、存在的问题剖析

综观山西财经大学有关研究生管理的一系列规定,从当下研究生教育的实情出发,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引导,学校规章制度的设定还是从学校领导的层面出发,而没有将制度所涉及的对象主体化,人文化等等。具体有以下几点:

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管理缺乏学生的自主性,培养方案的编制与修订缺乏现实需要性。

在《山西财经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试行)》的第二章培养方案中列出培养方案是按照学位培养的二级学科编制,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等进行相应的修订。然而,却未能进行详尽的说明或补充说明,以至于新的培养计划迟迟不能被应用,从而使得其缺乏现实需要性。比如,据财政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主要负责人称新的培养计划早已出炉,但就是没有将其运用在我们研一的培养上。另外,培养计划忽略了学生个人需求,在填制时,基本都是有模板可循,也必须按照模板来走,这无疑不利于学生个人的自我发展和自由发展。比如有的学生想修一个与目前自己专业有相关性的第二学位,却没有这方面的任何规定。这无疑是制度的漏洞。相应的中南大学在这一点上就做得不错,学校给在校研究生提供了修第二学位的机会,这样就使得学生毕业后多了一把打开就业之门的钥匙。

2.在硕士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设定上还不够明确,以至于使得二者的有效资源没能相互利用起来,从而无从带动学生的科研水平以及学术思考的提升。

在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层面上,笔者所调查过的硕士研究生认为导师很无所谓,学习与否,学多学少都和导师没有关系。然而事实是导师应该在学生的学术修养以及科研能力上是要予以引导的。在笔者所调查的60%以上的硕士研究生认为导师基本不和自己交流,关系甚至不如有的任课老师亲近。也就是说在现行的管理制度上,硕士研究生和导师的交流沟通十分有限,导师的指明灯作用没有得以发挥,同时,学生自己也迷失方向,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感到迷茫。

3.在加强硕士研究生的学术修养以及提高其科研能力的培养上有所欠缺,或者说在这一

方面缺乏实际操作性和细节把握。

翻阅了《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实施办法》,里面涉及到了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的内容、资助对象及条件、申报及审批程序、项目的管理、结项界定等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但是其规定都较为复杂,要经由一定的复杂程序,而这无疑是在消耗创新的火花,因此程序的繁杂是不利于思想火花的蔓延的。

三、合理建议

1.在制度设计及修改完善的过程中,更多的考虑学生的实际利益,更多的考虑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再深造能有更为实际的意义,才能使得学校的办学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具体表现为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比如第二学位的选修,尽量避免类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政治思想色彩浓烈的课时教学,因为学术的发展不能被拘束在这些思想中,且学生在这些课程上往往存在厌恶和反感的情绪,开设这些课程的课时越长对于学生而言就是浪费更多的时间。

2.加快建设导师队伍,突破本校老师毕业回炉的现象,尽量引进新鲜的知识体系。在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其实导师资源是应该被充分利用起来的,导师的指引是否充分关系到学生的学术成长良好与否。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导师的本身建设,以带动学生的学术修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更是为研究生培养的长远管理带来了良好的掌舵人。

3.加强研究生学院与各专业学院的交流沟通,做到真正的合作。在《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实施意见》中有谈到一些基本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说统分结合原则。然而在现实教学及工作中,这一原则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贯彻和落实。研究生的什么方面该谁管怎么管经常出现不明确的问题。比如有关研究生的教学及日常管理则常常受到忽略,因为研究生群体数量少容易被数量多的本科生事务所掩盖,各专业学院更多的注意力被放在了本科生教育管理上。

下载以俞孔坚博士为例浅谈风景园林设计师的社会责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俞孔坚博士为例浅谈风景园林设计师的社会责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