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他者的批判与自我的辨析
他者的批判与自我的辨析
11戏剧影视文学(3)班 徐雨霁学号:110608328
(一)他者的批判——涂丹婷、朱悠然《草间弥生》
首先,从同学的PPT看来,制作非常精美,主要以生动的作品来引入解读。然后看了同学的讲稿,发现两位同学对于对于草间弥生的理解和把我以及在作品上的解读也是做了非常到位的,从创作背景到创作理念,同学的讲稿层次和重点清楚,同时也非常细心地用不同颜色加以标注。我个人也非常喜欢草间弥生的作品,在天才与疯子的边缘,在幻想与现实的交界,病态的肉体依旧奏响了肆意的生命脉动,以带有生命意味的圆形遁入生活与创作,她不是在创作而是以“圆”的方式在生存。
但是我吹毛求疵一下,看了一些同学对其的评价,都说到这个理论深度的问题。那么我简单地提出一些我对其艺术看法——
1)正如同学们所提到的“ 圆点它们像是细胞,种族,分子,那些生命最基本的元素,草间弥生把它们看成是来自宇宙的和自然的信号。”我觉得首先可以从“圆”这个意象做一个继续深入的解读——从圆到圆——从残缺到圆满,圆的意象对于人的自然吸引和愈合——这是可以看做艺术的原型的一个意象。草间的艺术就是借用了圆特殊的自然魅力。她用圆点柔软和圆满了自己的身体,把身体融入到浩瀚的宇宙之中,通过艺术创作的自然表达,让圆点与自身皆成为永恒。
2)我希望同学在制作这个专题的时候可以有一个侧重点——尤其是其艺术历史脉络的把握。在公认度比较高的一些作品都是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的艺术作品和1970年代末回到日本的部分经典平面作品,同学可以针对某一幅作品或者是某一个历史时期的作品做一个比较深入的理解和交流。
3)再次,我认为还有一个部分可以深入一下,就是草间弥生作品的媒介选择的发展,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可以在横截面的方式上进行比较集中的艺术研究方式。草间弥生的艺术作品涉及类型很多——比如说软雕塑、装置艺术、网绘作品、多媒体装置艺术、人体艺术等。那么。草间在选在不同艺术形态的时候其实涉及到她对不同生命感触的理解和表达——比如说,在多媒体装置艺术中,她利用空旷的方式、具有自我指涉意味的镜子、墙壁来营造出一种迷离的幻觉空间,从而表达自己对爱的感受和体会。在人体艺术中她用鲜明、密集的圆点涂抹到人的身上,力图通过这一表现形式来表达她对生命和宇宙的律动之体悟,我们必须活在圆/爱里,这是人与人沟通和共存的基础。
4)同学在讲稿中讲到——“由于精神疾病的影响,草间弥生将极度重复扩展到雕塑和装置艺术领域。更为有趣的是,这竟然引领了未来美国波普艺术的潮流。”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领域,可以做一个美日波普艺术的一个简单对比,当然了,时间和精力有限,我这个意见比较过分。但是我根据我现在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这也是一篇关于现当代艺术研究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点,没有人做过哟!包括我们可以在草间弥生的作品中发现一种独特的时空体验,这也是精讲一个艺术家的切入点。
5)最后我越俎代庖地给大家推荐一本草间弥生写的书——《无限的网 草间弥生自传》,书中详述她在美国的生活、艺术创作与原始概念,她在纽约艺廊举办过画展,还跟当代知名艺术家安迪沃荷一起喝酒创作„„对于其创作的心路历程可以有一个非常真实的了解。
6)以上都是我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同学多多包容。
(二)自我的辨析
首先,我在看了一些同学对我的评价,首先很感谢同学们愿意包容这个做得并不是非常好的PPT。然后呢,我要对涂丹婷的一些想法作出回应。理论自然是枯燥的,我在做这个PPT的时候试图要去找一些例子,但是我发现一个非常让我纠结的问题在于,即使有了作品,没有理论,我要怎么提升,换而言之,后现代的作品已经不单纯是从一个外在的美去寻找到对应,而是从理念上寻找价值(不过我可以推荐喜欢理论和作品结合的同学一本书——《瞥见死神》,这部书的作者是克拉克,是剑桥大学艺术史教授,浙江大学沈语冰教授的学生张雷翻译的,他对普桑艺术作品的赏析应该是比较符合涂丹婷同学一些希望看到的东西,非常浓郁的自我体验和理性思考,但是,普桑不是后现代画家,或许也正是如此,克拉克也才有保持如本雅明所讲的“静观”的状态去理解他的作品。此外,克拉克是新马主义的,对于我们一些同学接受是比较容易的)。人们之所以需要概念,是为了更好地言说,交流看法,并形成对于概念所指事物的共识。因此,概念出于必需才被创造出来。至于理论的运用——首先,我把“艺术终结”的问题设置在“现代性”这个命题之下,我承认这个命题其实蛮有野心的,现代性是社会学的术语,西方学者对于“现代性”的研究理论浩如烟海,何为现代性——韦伯讲“价值分化”、列斐伏尔讲“自我反思”、哈贝马斯确立现代性是“自我确立”、舍勒讲“人的内心性的转变”„„最近一个研究比较热的点,是关于浪漫主义诗歌在视觉上如何体现现代性的自我主体建构的问题——我在做这个PPT的时候与一些研究生包括老师都探讨过,能选择现代性这个框架其实是需要非常深厚的理论建构的,但是我如果讲得让大家觉得不喜欢,那肯定是我的水平不足。知道自己的局限是认识自己的第一步,那么我其实在做的只是一个抛砖引玉的工作,试图希望同学可以展开对于理论的一种自觉欣赏的态度,所以我引用这么多的观念,也只是希望同学们可以对理论之美、思考之美以及对于抽象思维思考有一个比较欣然的态度。因为很多同学要去考研,那么现当代整个人文社科两大转向是必须了解的——学科社会化、历史意识哲学化,社会学的理论是避不开的,哲学思考是必备的。很多理论概念不是我不解释或者是说不找例子,是因为没有例子,它就是一个概念,我无法用别的概念去阐述一个自在自为的思维。所以也希望同学可以体谅一下。在上课呈现的时候我也想过先用一些理论去分析,然后再呈现作品,但是时间太紧张,我也没有时间去讲非常多的东西,也希望同学们可以多多包涵。
其次,我要对自己的整个PPT在这里经行一些更为自由的补充或者说是我没有呈现出来的,后期的一种思维想法。
① 如果用一句话去概括三个人对于艺术终结的想法:黑格尔——终结的艺术在宗教与哲学之处相会;阿多诺——(顺从)艺术因为终结而新生;丹托——艺术历史无法为当代艺术继续抒写。
② 其实在讲这个PPT的时候我个人对于丹托个人理论批判的力度是不足的。第一,我并没有时间和一个比较完整的思维可以站在一个后殖民主义的角度去批判丹托的理论。可能是我当时觉得自己可能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所以就没有继续深入去挖掘丹托在《艺术的终结》以及《艺术终结之后》里面丹托对于东方艺术、黑人艺术的一些看法,他认为正是这些艺术在当代的传播和接受,进一步促使了艺术的终结,显而易见,西方高调的中心论思维弥漫在他的字里行间。虽然我们确实会发现黑人艺术存在非常原始、神秘的一点,但是正如后殖民主义所提出来的,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没有一种文化可以作为判断另一种文化的尺度。其实丹托是站在西方文化本位之上,他一方面将艺术终结的领域泛思考局限在了西方艺术史【他举得多有例子都放在了西方,其实我后来觉得这是不是一个西方的艺术终结论】,另一方面他轻轻一瞥地将目光放在黑人艺术、东方艺术的泛滥对传统艺术解构之上,这个看似是顾及全局的艺术思维,其实是以西方或者是说是以美国艺术观念作为基石的,在此之前其实浙大沈语冰教授有所质疑,但是根据我的查阅他并没有
在一块上下足理解和批判。所以我试图站在后殖民的突破口来解释这么一个问题。
③ 第三点是我后来继续思考的一个问题——“艺术之熵”真的是最好的概念吗?丹托描述了这么一个无限包容的艺术世界,但是他似乎如同任何后现代主义家一般迅速解构拒绝建构,他以发泄快感一般地指出艺术的终结——“丹托在我心目中始终是一个美国人,一个身处纽约的时尚中心,富得漏油、精力过盛的家伙。我不能想象像911之类的事件将如何影响丹托那一类美国乐天派。”(沈语冰访谈录截稿)换而言之,我们不再需要一个只会宣判术终结的艺术哲学,其实这种无方向和无标准艺术现象的解读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需要一个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状态并且我们如何去改善艺术现状的理论提升。
④ 丹托对于黑格尔错误地继承和对康德的误读:
a.正如我在PPT给同学们陈展的丹托宏观艺术史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格局:先是有一种
“艺术时代之前的艺术”,在那里,美的观念不起作用;然后是一个艺术时代,在那里,美作为艺术的核心概念界定着艺术本身;最后是一个“后艺术时代”,在那里,美再一次消失了。这样一种艺术史图式的观念,与黑格尔主义息息相关。在黑格尔看来,美的艺术也只是精神在其升腾过程中的某个阶段的表现而已,一旦精神找到更好的表达形式(先是宗教,其后则是哲学),那么美的艺术也就不再是精神的最高需要了。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艺术终结了。但是我们必须指出的是“美与精神”不是历史性的关系,而是共时性的关系,在人类文明发展上,美和精神思考是一致致力于社会进步、人类解放的。黑格尔绝对历史和宿命论的发展史是有待批判的,但是丹托错误地发展了黑格尔的观点,并将其发挥到了极致。
b.其实我后来回去思考了一下,对于黑格尔和丹托的艺术观念辨析我必须同时再去回来
看看康德。其实也正如丹托自己所言,他的美学观念也受到了康德的影响。事实上,康德是现代第一位认识到美与道德的不同,美与精神的不同。康德竭力将美的判断从知识判断以及道德判断中区分出来,转向了对于艺术本身形式的关注。正是如此,康德也因此被认为是现代形式主义美学的鼻祖,但是我们如果再去读一下他的《判断力批判》中“美的辩证论”这一部分,我们发现他又回到了亚里士多德的传统观念——提出“美是道德善的象征”,总之康德在形式与道德之间的徘徊让我们相信康德决非一个单纯的形式主义者,也不是一个纯粹的道德还原论者,相反,康德在美与道德之间发现了一种远较常人想像得到的复杂得多的紧张关系。但是,与黑格尔一样,丹托却认为现代主义的结束意味着康德主义美学观的结束,甚至意味着美学本身的结束,因为在他看来,美从根本上说与当代艺术已经不相关了。他说:
面对刀砍过的毛毡、碎玻璃、脏污的线头、破裂的胶合板、七扭八扭的铁丝、浸了乳胶的奶酪布、浸了乙烯树脂的绳子、霓虹标志、影像监视器、涂抹了巧克力的乳房、被拴起来的一对情人、刀砍斧劈的肉、撕碎的衣服或被分割开的房子等,康德主义艺术批评家将无言以对或语无伦次。【《艺术的终结》,P100页】
此外,丹托还认为,既然康德区别了审美与实用的关系,同样,这个逻辑将艺术品与日用品区别开来,而丹托所支持的证据来源于为什么日用品是艺术——沃霍尔和杜尚所提出的艺术问题。当康德遇上当代艺术——换言之,丹托彻底地决裂了两者的关系,认为要么是康德观点有问题,要么就是杜尚根本不是艺术家。
所以在这一点上我非常赞成对于丹托的综合性批判。
当然,我对丹托有一点非常可爱的认同在于他看到了在后艺术历史中没有大师的极端多元,在美术教育领域出现了技能不再是唯一的追求,学生本身就是艺术家,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创意。这种态度就是学生可以学习任何他或她需要的东西,为的是创作他或她想创作的东西。人人都可以使用一切东西和任何东西——如音响、影像、摄影、表演、装置。学生如果愿意的话,他们可以成为画家或雕塑家。但是主要的事情是找到哪些手段
来表现他们感兴趣传达的意义。从某一种角度来说,相比较后现代的教育,丹托比利奥塔所持的“学习终端论”要更具有建树性。
丹托乐观洋溢地去表达艺术终结之后文化的走向,但是我们也要扪心自问,如果一切都是可能,那么实际上我们没有未来,没有进步,没有限制、没有不需要、没有不可避免,如果艺术家做任何事情都是对的,那么他终究会丧失做一个艺术家的乐趣。
以上是我对自己的一些理论总结的反思。
第二篇:华为自我批判
任正非自我批判
这是一篇任正非钦定的文章,这里主要讲述了华为在成功路上曾经遇到的组织管理难题,和一系列华为特有的成功法则。建立在灰度理论基础上的华为的自我批判有这样几条规定:第一条是不搞人人过关,不发动群众,这显然跟文化大革命的做法不一样。第二是更多的自我批判,不要批判别人。第三是强调一个“真”字,要实事求是。第四是不无限上纲、无情打击,把握适度。第五是善意与建设性是大前提。
一、组织黑洞:山头,腐败,惰怠 生理学家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是带着病毒来到这个世界。马克思说“人从出生之日起,就大踏步地向坟墓迈进”。一个组织又何尝不是如此?政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业概莫如此。当它生机勃勃的诞生之时,腐蚀、侵蚀这个组织的各种病症也都相伴而发生了。组织的病症源于人,源于人性。西方组织管理学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懒惰的,贪婪的,正因为单个的个人与生俱来的自私、贪婪、惰怠,所以,当这些携带着同样病毒的一群人,构成一个组织的时候,也同样就构成了对组织从发生、发展到终结的全部生命过程的挑战。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疲劳。一个人保持阶段性的活力、激情是容易做到的,一个组织保持两年、三年、五年的活力也是相对容易的。但是,持久地保持激情与活力,大概是组织领袖们所随时面临的难题。员工疲劳症。一个新员工刚进到公司,开始是积极、向上的,八点上班他七点半就到,晚上下班以后还照样在办公室加班,但当一个新士兵变成一个”兵痞”,他就缺乏活力与激情了。当一匹马从战马变成懒马,变成病马的时候,这个马群一定会出现类似于传染病一般的普遍惰怠与散漫,普遍的不想作为。比员工疲劳症更可怕的是领袖疲劳症,也就是管理者的疲劳症。领袖是一帮什么人?是一帮永远富于妄想症的冒险家,中国社会最缺乏的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中最重要的第一是冒险精神,第二是永不懈怠的持续的冒险精神,也就是说领袖必须像永动机一般的思考和行动。所以,组织的领袖是否能够保持持续的激情与活力,持续的奋斗精神,才是一个组织的关键,但是光有这个关键还不行,还必须点燃起整个组织的全体参与者、追随者们持续的梦想,持续的激情。我们把组织的惰怠现象称作“组织黑洞”—类似于宇宙中的“黑洞”—任何接近于天体黑洞的物质与能量都会被瞬间吞没掉。所以组织要远离“黑洞”,通过强健组织的正能量以战胜“暗能量”。组织黑洞的第二点就是山头主义。组织中的山头、体系、派别几乎是普遍存在的。组织变革的大多数指向是围绕着铲山头而进行的,山头是人类心理、生理现象的必然产物。这一问题在华为早期的十多年曾经也是严重的,这跟华为早期的历史有很大关系。两万人民币起家,不到十个人,做交换机的倒买倒卖,活下去是这个企业的唯一使命。怎么活下来呢?谁能为公司拿到合同,拿到救命钱,谁能为公司带来产品,从一无所有到有产品,谁就是公司的英雄。几乎所有的中国民营企业,原始积累阶段都是个人英雄主义文化所主导的。这样一种个人英雄主导的文化带来了企业的高速发展,从1988年成立,到1998年这十年时间,华为超越了中国的所有对手(当时的巨大中华,巨龙是军队企业,大唐是国有企业,中兴是处在深圳的国有企业),然后成为中国第一。但是,这种中国第一带给任正非的是什么呢? 任正非在《一江春水向东流》那篇文章里讲,华为当时山头林立,主义盛行,真不知道该朝哪儿走。很多组织,包括很多企业,当大家一起共患难时,上下一心,有高度的凝聚力,但是当它稍稍有一点儿基础,有一些财富的时候,英雄们的那种英雄情结所衍生的欲望、野心和利益集团之间的那种贪婪的诉求,就常常把这个组织撕裂了,把这个组织的团队精神、凝聚力扭曲了。第三个组织黑洞是腐败。腐败问题也是人类组织与生俱来的问题。国家有,社会组织有,一个以财富的增长为核心目标的功利性组织中,腐败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华为历史上这种问题也不少,比如关联交易,每年的销售额,十年前也是五六百亿人民币,五六百亿人民币要靠大量的供应商支撑的。这里面当然就会产生关联交易问题。2006年,在马尔代夫的一家度假酒店,公司召开了一次高层会议,专门讨论清理关联交易。从任正非开始,所有公司高层跟华为有关联交易的亲戚朋友的公司全部进行清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从上到下的干部廉政宣誓活动,从此这个事情就坚持下来了。今天还有没有?我相信现在少多了,但是,关键还需在制度上解决问题。华为的审计部是一个很厉害的机构,任正非有一次到日本去出差,被审计出来在酒店洗的衣服放在报销里面,审计部的头儿就找任正非谈话,对不起得退回来,退回来还得写检讨。华为所有的人不能坐飞机头等舱,任正非毕竟69岁了,到全世界各地他得坐头等舱,对不起,多出的钱你自己朝里填。所以,每出一次国任正非就“亏损”一次。在我们称之为组织的三个黑洞中,其实最最可怕的还不是腐败和山头问题,而是惰怠,是组织疲劳。历史是最可怕的敌人,一个人青少年时期生机勃勃,什么错误都可以犯,也敢犯,也犯得起,一个组织也是如此,早期可以不断去尝试失败,在失败中找到成功的路径。但到一定阶段,当这个组织有了历史,组织就开始慢慢变的板结起来。控制多一点儿,还是控制弱一点儿,常常是一个无解的话题。
二、警惕意识与自我批判 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如果总是背负成功与辉煌的包袱,这个企业其实也离死亡不远了。所以,任正非讲华为是没有历史的公司。在华为的任何角落看不到华为过去的历史,没有一张图片有任正非的形象,全球各地的办公场所看不到哪个中央领导视察华为的照片……华为也是一个没有功臣的公司,华为一位高管对我说,华为是一个不承认功臣的公司,老板也是,也就是说当任正非退休以后,任正非也不会被供在华为的殿堂里。任正非说过,我从来不在乎媒体现在、今天、明天怎么看我。第二,我也不在乎接班人是否忠诚,接班人都是从底层打出来的,打出来的英雄同时又能够进行自我否定,自我批判,同时又有开放的胸怀,又有善于妥协的精神,同时在看人的问题上能够多元视角,而不是黑白分明,他就是自然而然成长的领袖。领袖不是选拔出来的,是打出来的。恐惧造就伟大,任何组织,包括个人,如果没有与你成长所相伴随的那种不安全感,那种始终追随着你的不安的影子,你可能就变的很放松,很悠闲。但是,这种放松跟悠闲可能的结果是: 在一个猝不及防的打击面前,你的安逸,你对危险的麻木,会导致组织快速的崩溃掉。我们生存于一个丛林世界,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实际上都在被危险所包围着。如果你不始终保持对危险的警觉,变的麻木,麻痹,危险可能就悄无声息地由一个黑点变成黑影,由一个黑影变成巨大的威胁笼罩在组织的头上,所以,战胜恐惧,战胜不安全感的过程,其实就是企业走向成功的过程。华为今天是事实上全球电信制造领域的领导者,但今天的华为恰恰可能是最脆弱的时候。为什么呢?成功容易让人变的惰怠和自大,让组织变的盲目骄傲和固步自。精美的地毯下布满了细菌,一个国家如此,一个组织如此,一个企业同样如此。警惕这些细菌的滋生繁衍就是在为企业加固未来。华为过去的成功靠眼睛对着客户,屁股对着老板,但今天的华为是不是还是这样一种文化?今天的华为是不是也大量存在下级总是把自己的成长与提拔,寄托在某一个上司赏识自己呢?今天的华为是不是还是那种前方作战的人有充分的指挥权、决策权,和打仗的主动权呢? 爱立信是这个行业的老大,爱立信只有七万多员工,爱立信在机关里的干部只有一万多人,华为的机关里有三万多人。三万多人在一个像大花园般的后方,看着PPT,喝着咖啡,要告诉前方怎么打仗。那华为未来能不倒下吗?所以,这几年任正非反复讲,要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来指挥炮火,也多次讲,我们现在上下弥漫着一种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国民党风气。
三、警惕意识的源起 首先是现实因素。华为由当年的那种海盗文化、草寇文化,个人英雄主义主导的文化发展到后来十年以后,企业做起来了,有一定规模了,山头文化一定是尖锐存在的问题。一个企业长期保持对山头文化的警觉,是必须的。由山头文化衍生出游击队文化,而与之对应的正规军文化则是把野马变成战马,把一帮土匪变成战士。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给我们现代的组织领袖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鉴。中国是一个缺乏商业历史和商业管理理论的国家,但是,组织与组织之间,它在根本的方面是相似的,相通的。所以,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从《史记》、《资治通鉴》到《毛泽东选集》,应该说都提供了大量的关于如何防止组织惰怠、组织山头、组织腐败的重要的观点与经验。在研究组织兴起、组织异化、组织变革方面,毛泽东绝对是大师。很多中国企业家喜欢看中共党史,是有一定道理的。十多年前经常听任正非讲,1974年,毛主席把八大军区司令召到北京开会,先起立唱《国际歌》,完了以后就宣布各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只准带一个勤务兵,其他的一兵一卒不准带,然后再宣布邓小平做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在华为,1996年,搞了一次市场部大辞职,一千多人,市场部的干部员工,主要是正职干部,集体辞职,写两份报告,一份辞职报告,另外一份是述职报告。过去30年,大多数有一点儿规模的中国公司都发生过销售团队集体哗变的现象,在华为25年的历史上却从来没有发生过。市场部大辞职的结果是什么呢?形成了华为组织文化中的”能上能下”,这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第二步,打掉帮派,打掉山头,这大概是更主要的。华为各地办事处主任只能做四到五年,除了极个别的,调动的时候不准带一兵一卒。我们现在经常存在的问题是两个现象,一个现象是某个人在某个地方营造了一片市场,然后就说这个关系是我的,很多企业都有这个问题。第二个就是对曾经成功过的英雄,护着呵着,没有人敢去碰撞他,就是因为他拥有很多的什么关系资源、销售资源,等等。我们讲华为把15万知识分子,15万秀才变成了“土匪”,这些“土匪”一旦匪性大张,就是野火遍地烧的时候。所以,要给野马套上笼头,要把土匪变成有纪律、守规则的战士。军队是一个很奇妙的组织。军队这个大熔炉改造了一个人身上的很多所谓的个性、自由精神,但是你看哪一个军人是没有个性的?如果军人没有个性,没有血性,怎么去战场厮杀呢?所以,军队文化赋予了一个战士,一个将军的个性中军队的共性,就是服从精神,统一的价值观,同时又不泯灭激情和斗志。企业组织如果能把军队文化中这样一些东西学到十分之一,五分之一,战斗力一定要强大许多。
四、自我批判:战胜组织黑洞的法宝 任正非向中国共产党学到了两个重要法宝,一是艰苦奋斗,一是自我批判。但是,这两个法宝,其实也是人类普适普世的观念与文化。三百年前,欧洲的那些传教士们到非洲,假定说他去了一百个人,从欧洲的海岸千难万险到达非洲海岸时,可能就剩下五十人,这五十人登上陆地,走进森林,再走出森林,可能就剩了二十个人,这二十个人可能有十八个人,十九个人对现实的困境绝望,所以,要重返欧洲,重返英伦。结果重返的过程中可能又死掉了一大半,留下的那一个人就在非洲建教堂,一砖一瓦地建教堂。这种精神就是清教徒主义执著的奋斗精神。要忌讳什么呢?运动。自我批判本来是很好的武器,但在过去多少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批评与自我批评被用到了极端,尤其是用运动式的方式,叫做人人运动,运动人人,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伤害非常可怕,后果是很严重的。所以,自我批判很重要,但自我批判不能用运动的方式。任正非谈到“耗散理论”时,讲的“运动”是比喻的方式。就是一个人从一生下来,就大踏步的像马克思所说的,向坟墓迈进,很残酷吧,但的确如此。那么,要想使自己活的长一点儿,健康一点儿,你就得跑步呀,游泳呀,跳绳呀,等等,一边你在补充营养,五谷杂粮,但是五谷杂粮又给你的体内积累了毒素。同时,饮食不当,带来高血压、肥胖症、高血糖,”三高”,等等,保持有节奏的、有规律的体能运动,大概是抵制这些衰老病症的很重要的药方,体育运动是最大的生命保健药方,这跟政治运动是两码事儿。即使如此,天天运动的人最终也要走向衰老,还有遗传,各种各样的因素,可能会使人出现一些大的病症,这时候就要动手术,住医院。我们把动手术、住医院这样的概念移植到组织中就叫做组织变革。变革既是激发组织活力的重要武器,同时,变革也是双刃剑,也可能会杀伤组织的良性细胞。很多组织搞了一次变革以后就发现士气低落一次,搞了第二次发现组织开始崩溃。所以,不轻言变革,变革是当组织出现大规模病变时,才成为必需。华为历史上两个词儿讲的最少,一个是“创新”,一个是“变革”,但是华为25年来,也的的确确进行过几次在外部人士看来惊世骇俗的变革,是市场部集体大辞职,涉及到一千多人。2009年又搞了一次七千人集体大辞职,貌似很极端的变革措施。外面的媒体都以为任正非是一个激进的革命型商业领袖,但是这样一些在外部看来很激进的变革,在华为却是风平浪静地渡过,而且还激起了整个组织广泛的正能量。原因有很多,但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华为长期进行的自我批判活动,给这个组织的每个机体,每一个人传导、奠定了一种心理基础、文化基础。当然,还有华为特殊的员工持股制度,15万人里有7万多人持股,企业里一半以上的人都是股东,都是老板或者准老板。那么,你就要做出选择,你抗拒变革,就在损害自身的利益。所以,支持变革、参与变革在华为就成为它的习惯性文化。但是不轻言变革,不轻易启动变革的手术刀,是任何组织都要谨慎对待的。问题在于你不进行规律性、经常性的体能运动,组织不进行经常性的自我批判,小病慢慢地,甚至很快地就会积成大病。当你进行变革时,就会发现到处都是抵抗,所以,变革可能就会失败,甚至注定要失败。军队文化对华为的影响很深,过去十多年美国的军事变革文化对华为的影响更为深刻,西点军校校长亨利中将在2011年讲,美国军队未来的核心思维是批判性思维。适应不断变化的互联网时代,新型军人的时代特点,进行美国军队的组织变革,这是美国过去二十年来一直在进行的事情。所以,那么富裕的国家,却有一批强悍的不畏生死的军人,这在人类过去两千多年的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靠的是什么?亨利中将讲的批判性思维。这个观点对任正非和华为是有很大震撼和启发作用的。
六、自我批判的方法与手段 民主生活会是华为25年来始终坚持的一个老掉牙的自我批判方式,这个方式很显然是向中国共产党学来的。现在主要是在中高管理层,每三个月或半年,不管任何人,包括任正非都必须参加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是中国式的,而且是中国共产党式的一种自我批判方式。各位读大量的西方管理学著作时,一定看不到类似于像民主生活会这种自我批评、尤其是针对个人的自我批评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在基督教文明国家,一个人被要求在小团体里进行自我批评是触及个人隐私的,这是不被提倡的。所以,西方管理学更多强调的是组织批判,更多是通过制度来约束人性中某些恶的方面。为什么在中国,在华为要用民主生活会这样一种自我批判方式呢?我们一定要把它放在一个大背景去看。世界范围内,企业的成功,根本上是战略的成功,是战略家带领一个商业组织获得的成功,很少有西方的企业家同时是思想家。为什么在中国的很多商人都是思想家?任正非是,柳传志是,冯仑是,相当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是没有宗教文化的民族。在西方企业,一个人的隐私,个人心理问题,等等,他有一个很重要的疏解管道,就是教堂。个人在牧师面前可以把自己内心任何真实的想法,乃至于丑陋完全暴露出来,来获得牧师的某种引导,然后自己获得灵魂的解脱。还有西方的社区组织很健全,所以,员工很多与商业、与工作无关的问题都是通过教堂,通过社区去解决的。但中国大大小小的企业家都像一个开中药铺的,又像一位总理,你既要解决公司的发展动力问题,同时,还要关注组织内的所有方面,员工家庭问题,思想问题,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人性问题。人性问题在西方基督社会里主要是宗教去解决的,但在中国这个世俗文明国家里,很多问题都要组织去承担。海航在解决人性问题上的方法,是宗教式的,两个老板都信佛教,到处拜大师,高管隔一半年拉到寺庙去搞几天修心训练,打坐念经。华为找到的方法是向共产党学来的民主生活会,包括自律宣言、整风大会等,这些都是中国式的。如果说华为在对人的管理方面与西方公司有什么不同的话,类似于民主生活会这样的清洗自我缺点,清洗组织病斑、组织问题的手段,是与他们的不同。但也恰恰是这个作法代表着华为文化密码中的东方因素。这也是华为和它的竞争对手们在西方市场上打了十多年,二十年,华为能够打败他们、战胜他们的很重要的思想武器。流程、制度,很多东西你西方有的我都有,这些是向美国学来的,向IBM学来的,任正非说华为与西方的不同就是我们皮肤黄一点儿,鼻子塌一点儿,你们就是皮肤白,鼻子高而已,我们跟你们是一样的…… 但是任正非没有给外国人讲我们中国的密码—民主生活会,讲了他们也听不懂,甚至觉得你是侵犯人权,侵权个人隐私,但是这一作法恰恰是保持华为的管理者、领导者的激情与活力的重要的手段。我们千万不要走入一种误区,认为任何西方的东西都是正确的。管理的核心就是管人,管理学这么多年的历史,对人性的研究、对组织生命机理的研究1%都不到,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很多好的方式方法、理论观点,尽管是对政治组织、社会组织研究的结果,但是我们讲组织是相通的,中国的历史文化积淀为什么就不能对中国企业有用呢?当然,对西方的要很好学习,华为能走到今天是向IBM学习,向美国学习的结果。但如果只学IBM,只学美国,华为就是一个教条的失败者样本。因为很简单,你面对的都是有百年历史的那些贵族,巨头,你学了他的东西,你再跟他一起竞赛,大概必死无疑。所以,你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东西,学到了他的东西,也有自己的东西,结果形成了一个杂交的华为文化基因。我们说杂交物种最有活力,最有竞争力,就在这个地方。所以,华为文化是不中不西,非驴非马。各位可以关注一下华为的心声社区,这是华为的内部网站。互联网时代,要靠十多年以前那种高度集权的方式去管理十几万知识分子,对于任正非和华为的管理层来说,其实是巨大的挑战。所以,适应变化,迎接变化,主动的追随变化是华为必须要面对的选择。在中国的企业内网中,很少有像华为“心声社区”这样开放的气氛,任何员工可以就公司的任何一项政策、决定在内网上指手划脚,有时批评的很尖锐,很刺耳。任正非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心声社区的负责人找他,说有一条信息批评了公司某一位高管,这位高管就要查发信息的员工的工号。老任说好啊,把我的工号告诉他。这个人拿着任正非的工号去查的时候,发现是老板的工号。在这个平台上什么话你都可以讲,但谁都不允许去查是谁说的。我们把华为的心声社区称作“透明的玻璃社区”。什么叫透明的玻璃社区呢?全世界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看华为的心声社区,看员工们怎么批评自己的公司,批评公司的方针决定政策,同时,也在看群众怎么斗群众。当然,真理会越辨越明,在员工的互相辩论中,公司不断吸收正确的有益的营养,这样一种广泛参与的自我批判活动,对华为的很多重大政策的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个作用是,让员工中的不满、怨气得到了宣泄。但是它又是个玻璃外衣,外面的人你可以看,却不能参与讨论。讲讲华为的自律宣誓活动,从2007年到现在为止,一直坚持了六年。高层自律宣誓以后,各片区、部门也都要搞自律宣誓活动。今年高层的自律宣誓对外公布后媒体中有很多不同声音。一些人认为华为还是不行,还是中国那套,跟西方比差多了,这显然是一种教条主义的误判。我们中国企业毕竟在改革开放后,有三十多年历史,像华为,联想,海尔等,毕竟有一批企业成长起来了,而且在各自领域都形成了对西方公司的追赶。像联想的PC业务,现在是排名第一了,海尔的家电也在世界排名前列,哈佛商学院请张瑞敏去讲学,请王石去讲学,而中国一些管理学家和某些人士,却不关注中国的企业包括华为这样的企业怎么成长起来的,就关注你这个东西还是共产党的做法,传统的中式作法,所以没希望。成功重要的是看结果,用什么样的管理方法,通过什么样的路径获得成功,固然我们要去研究它,但重要的是你是否获得了成功。拿来主义只是针对拿来西方的吗?邓小平的伟大就在于当他看到一个 闭落后的中国面对开放发展的世界时,邓小平果断启动了改革开放这样一个历史大幕,但邓小平给它定义叫做“中国式”的,这是有深刻的道理的,不仅仅是意识形态原因,很多因素是基于我们几千年的历史,我们中国人的人性,我们中国文化的很多特殊性这个基础之上。我们要向西方虚心学习,但也不能妄自菲薄。
七、自我批判与灰度 任正非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叫做从泥土里爬出来的人是圣人。华为能够把15万知识分子凝聚在统一的旗帜下,形成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价值观,重要的一点就是灰度理论。如果任正非拿着显微镜、放大镜,每天站在门口看每一位华为人时,任正非一定会疯掉的。所以任正非讲,我们不是培养和尚、圣人,我们培养的是一支军队,一支商业部队。战斗力是军队的灵魂,活力是组织之魂,在为组织建功立业的过程中,对华为员工来说,只要坚持坚守了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有万千种缺点,也都应该被包容。简单的黑与白,是与非,常常会使组织和个人变得狭隘。我们的历史哲学讲中庸,但我们民族其实经常容易走极端,尤其对人,总是用极端化的标尺去衡量。任正非最近经常讲一个例子,与奥巴马同台竞争总统宝座的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竞选时的口号之一就是我在越南打过仗,我曾经做过俘虏,所以,我有资格做美国总统。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的战俘回国,无一例外被打上叛徒的纹章,改革开放前几十年,二十多年翻不过身来。战争要么就是战死,要么就是逃兵,要么就是俘虏,要么就是英雄,无非是这样几种结局。是英雄当然更好,当逃兵自然不可饶恕,战死肯定是英雄,但是做了俘虏,他又不是叛变,怎么评价?东西方有截然不同的标准。美国战俘们回到美国本土受到了不亚于英雄般的欢迎。企业是功利组织,如果不能把三教九流、鸡鸣狗盗之辈包容到组织中,打掉它身上的不良习气,克服掉他身上的缺点,匪性,那是管理的失败;但如果把这些鸡鸣狗盗之辈,用好了,改造好了,给野马套上笼头,他们就是组织中最具战斗力的一群人。然而,重要的前提是包容和宽容,要给一个人最大的个性发挥和施展的空间。建立在灰度理论基础上的华为的自我批判有这样几条规定:第一条是不搞人人过关,不发动群众,这显然跟文化大革命的做法不一样。第二是更多的自我批判,不要批判别人。第三是强调一个“真”字,要实事求是。第四是不无限上纲、无情打击,把握适度。第五是善意与建设性是大前提。鸟类最长寿的动物是老鹰,老鹰到了40岁,开始喙就变的越来越长,越来越厚,爪子变的越来越迟钝,身上的羽毛积的越来越厚,飞行起来越来越笨重。两个选择,选择之一就是等死,第二个选择是挑战自我。老鹰在自我战胜这个问题上比我们人类,第一聪明,第二意志坚定。当40岁到来时,老鹰就开始很艰难地飞行到某一处布满岩石的山区,然后把喙在岩石上来回磕打,最终把自己的喙打掉。过了一段时间,喙稍微硬了一点儿,又用喙一点一点地把爪子上的指甲拔掉,再一点一点地把身上的很多羽毛拔掉,这时候的老鹰变的极其衰弱,但是一次痛苦的自我改造和自我批判,带来的是150天之后,老鹰的重生。所以,接着它还可以活30岁。老鹰尚且如此,万物之灵的人类为什么就不能做到自我批判、自我挑战,在痛苦中自我更新呢?
第三篇:虚词“者”用法辨析
“者”字用法和意义探析
《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第6版对“者”做出五种不同的解析,但均为代词。《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第16次修订版对“者”也给出五种解析,但均为助词。《步步高高考必背100天》(浙教版)第83页将“者”解析为
一、代词;
二、助词。《步步高练出高分》(同套浙教版)第255页也将“者”解析为代词和助词,并进一步指出怎样区分代词和助词,能去掉的是助词,不能去掉的代词。让人费解的是同样一句“曩者辱赐书”,《 步步高高考必背100天》解析为助词,不译;《步步高练出高分》将其放在代词下解析为“的时候”。究竟“者”字该怎样解析,百度一下,可得: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真有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困惑。
第四篇:《自我知识》辨析
《自我知识》经文 商羯罗
1我创作《自我知识》(Atmabodha)是为了这样一些人:通过苦修,他们已经获得(身心)净化,心中平静,摆脱了感官欲求,他们渴望获得解脱。
2正如火是烹饪的直接原因一样,(唯有)知识而非其他任何形式的戒行才是解脱的直接原因。因为没有知识就不能获得解脱。
3行动不能摧毁无明,因为行动和无明并不抵触。只有知识才能摧毁无明,正如(只有)光明(才能)驱赶黑暗。
4正是由于无明,自我显得有限。自我没有任何多样的可能。一旦摧毁了无明,自我就会自动显露自身,就如同乌云散去,太阳照耀。
5通过反复实践,知识就净化因无明而受污染的体困的灵魂。接着,无明本身就消失了,这就如卡塔卡果粉净化了浑浊之水,然后(卡塔卡果粉)消失了。
6这个世界充满了依附和厌恶之物。它就像一个梦:只要一个人还是无知的,这个世界就是真实的。但一旦醒来,这世界就变得不再真实。
7梵是这个现象世界的基础。只要没有认识到梵,这个世界而就显得真实。这个世界就像牡蛎壳银光的幻影。
8所有的名都存在于知觉者的想象之中。这个知觉者是永恒的、遍在的基础,是毗湿奴,其本质是存在和理智。名和色就像是焦灼和手镯,而毗湿奴就像是金子。
9由于和不同的乌帕蒂结合,遍在的空(akasa)似乎呈现彼此不同的空;一旦摧毁了这些乌帕蒂,看似彼此不同的空就变成为一。同样,由于和不同的乌帕蒂结合,遍在的主表现为不同的主;一旦摧毁了这些乌帕蒂,他们就变成为一。
10由于和不同的乌帕蒂结合,诸如种姓、肤色和地位的观念叠置到阿特曼之上,就宛如味道、颜色叠置到了水中。
11粗身是灵魂经验快乐和痛苦的中介,它由过去的业决定,从五个精微元素而来。一个精微元素的一半比例和其他四个精微元素个八分之一的比例结合产生粗身。
12精身是灵魂经验的工具,它由五气、十个感官、末那(心意)和菩提(觉)构成,这些(元素)都来自五大精微元素进一步细分和相互结合之前。
13无明(avidya)是难以形容的、无始无终的,它被称为原因,它是叠置在阿特曼上的一个乌帕蒂。要确知阿特曼不同于三个乌帕蒂。
14由于和五鞘结合,纯粹的阿特曼就如同五个鞘一样。这就如水晶,一片蓝布或红布与之相触,水晶就好像是蓝的或红的了。
15通过分辨,一个人就可把纯粹的、最内在的自我和覆盖着它的五鞘分开。这就如同用杵敲谷粒,就可把谷米和谷壳分开。
16尽管遍布一切,但阿特曼并不在一切中照耀;阿特曼只在菩提(觉、理智)中展示,就如清水或明镜中的映像。
17阿特曼不同于身体、感官、心意、菩提(觉、理智)和无分别的原质。但它是它们功能的目击者,可以把它比作国王。空中的云在动,但却好像是月亮在动。类似地,由于缺乏分辨,好像阿特曼是活跃的,而实际上活跃的却是感官。身体、感官、心意和菩提(觉、理智)在阿特曼固有意识的帮助下,从事它们各自的活动,就如人们在太阳光的帮助下进行活动。愚人,没有分辨,将身体和感官的特征与功能叠置在纯洁的阿特曼上,阿特曼是绝对的存在与意识,这就如同把诸如蓝的、凹的等性状特征归之于天空。由于无明,人们会把水的运动归因于反射在水中的月亮在动。同样,人们会把心意的代理、享受和其他限制错误地归因于阿特曼。只要菩提(觉、理智)或心意发挥作用,就可以感知到依附、欲望、快乐、痛苦等等的存在。在身眠中,心意终止了,它们不是阿特曼。阿特曼的本性是永恒、纯粹、实在、意识和喜乐,就如光是太阳的本性,清凉是水的本性,热是火的本性。
24由于没有分辨,阿特曼的两个方面即存在和意识,与改变了的心意相结合而产生像“我知道”这样的观念。
25阿特曼绝不会经历变化,而菩提(觉、理智)绝不会拥有意识。但是,人们相信阿特曼等同于菩提(觉、理智),并陷入这样的幻觉之中,好想他就是知微者,认识者。把自身视为个体灵魂(jiva)的大灵魂会被恐惧所压倒,就如同把绳子看做蛇的人一样。通过认识自己不是个体灵魂而是至上大灵魂,大灵魂会重新获得无惧。心意、感官等等都由阿特曼照亮,就如一盏灯照亮一个坛或罐。但是,这些物质对象不可能照亮它们自己的自我。同样,就如一盏灯并不需另要一盏灯去照亮,作为意识本身的阿特曼也不需要另一个意识的工具去照亮自身。在经典的陈述“不是这,不是这”的帮助下,通过伟大的吠陀圣句,使得所有的乌帕蒂失效,从而认识到个体灵魂和至上灵魂的同一性。由无明创造的身体及其性质等,都是易坏的,不持久的,就如泡沫一样。通过分辨,(就明白)你是纯洁的梵,完全不同于它们。
我没有诸如出生、衰老、疾病、死亡之变化,因为我不同于身体。我不依附于感官对象,诸如声音和味觉,因为我没有感官。
我没有悲伤、依附、恶意和恐惧,因为我不同于心意。“他没有呼吸,没有心意,纯粹,比高者更高,不朽。”
“从它这里生出呼吸、心意、所有感官、空(以太)、气、火(光)、水、地,它是这一切的支撑。”
它没有属性和活动永恒而纯粹,没有污染和欲望,不变,无形,始终自由。
这个梵永恒、纯洁、自由;这个梵唯
一、不可分、非二元;这个梵具有喜乐、真理、知识和无限之性质。
我确实是那个至上的梵。从里到外,我充满一切事物,就像以太一样。我不变,在一切之中同一,我纯粹、纯洁、不依附、不可改变。
37因而,连续不断的反思创造出了“我是梵”这一印象,它摧毁无明及其困惑,就如返老还童之药治愈疾病一样。
38独居一处,心无欲念,控制感官,专注于独一无二者——无限的阿特曼。
39智者只应该理智地将整个客观世界融入阿特曼,经常地把阿特曼看做无暇的天空。
40已经到达至上目标的智者,放弃了诸如名和色的所有对象,作为无限的意识和喜乐的化身生活着。
41在至上的自我那里,不存在认识者、认识和认识对象之间的区分。它是唯一的意识和喜乐,它独自照耀。
42持续的冥想(可以比作钻木取火)点燃了知识之火,知识之火彻底烧掉无明这一燃料。
43就如黎明驱散黑暗,阳光普照,知识摧毁无明后,阿特曼光芒四射。
44尽管阿特曼是永远在场的实在,但由于无明,它不被认识到。一旦摧毁无明,就认识到阿特曼。阿特曼宛如一个人脖子上的装饰品。
45透过无明,梵好像是一个个的个体灵魂,就如树桩看上去像人一样。一旦认识到个体灵魂的真正本性,个体灵魂性就被摧毁。
46觉悟实在的真正本性产生知识,这一知识立即会摧毁具有“我”和“我的”特征的无明,就如正确的信息清除了方向上的错误观念一样。
47透过知识之眼,达到完全觉悟的瑜伽士看到整个宇宙在它自己的自我中,并把一切都视为自我,别无其他。
48有形的宇宙确定是阿特曼;除了阿特曼根本没有其他东西存在,就如罐与坛确实都是泥土而非其他东西。所以对觉悟者,所见一切都是自我。
49解脱的灵魂拥有自我知识,放弃了他以前乌帕蒂的特征。由于觉悟到他具有存在、知识和喜乐的绝对本性,他确实成了梵,就如蟑螂成了黑蜂。
50作为在世获得解脱的瑜伽士,在跨越幻觉之洋,杀死激情和厌恶之怪后,与和平合一,并居于只来自觉悟自我的喜乐之中。
51放弃对虚幻的外部快乐之依附,坚守自我的解脱。灵魂满足于来自阿特曼的喜乐,独自照耀,就像放置在坛中的一盏灯。
52尽管与乌帕蒂结合,但他,默观者,并没有被乌帕蒂所污染,就像天空一样(纯净),并且,在所有的条件下,他都依然保持不变,就像哑巴一样。他行动而不依附,就像风一样。
53在乌帕蒂被摧毁之时,他,默观者,完全专注在毗湿奴也就是遍布一切的灵之中,就像水在水中,空在空中,光在光中。
54获得了它就没有更大的获得,有了它的喜乐就没有更高的喜乐,有了它的知识就没有更高的知识——要知道,这就是梵。
55看到了它,就没有什么需要看的,成为它就不会在这个生成的世界降生,知道了它就没有什么再需要知道的——要知道,这就是梵。
56它是绝对的存在、知识和喜乐,是非二元的、无限的、永恒的和唯一的,并且它充满四方,上面、下面和中间都充满着它——要知道,这就是梵。
57它是非二元的、不可分的、唯一的和喜乐的,并且吠檀多哲学指出,它是在否定所有有形对象之后不可还原的基础——要知道,这就是梵。
58诸神,入梵神、因陀罗神,知识品尝到了一点点无限的梵之喜乐,按照相应的比例,他们就享受到了他们得到的那点喜乐。
59梵遍及一切对象,因为梵,所有的活动都是可能的。梵渗透一切事物,就如同黄油渗透牛奶。
60它既不是精微的也不是粗糙的,既不是短的也不是长的,他没有出生,没有变化,也没有形式、属性和色彩——要知道,这就是梵。
61透过它的光,发光的星体,如太阳和月亮,就照耀了,但是星体的光却不能照耀它——要知道,这就是梵。
62至上的梵遍布内内外外的整个宇宙,并照耀自身,就像火内内外外地渗入炽热的铁球,并且照耀自身。
63梵不同于宇宙。除了梵,什么也不存在。如果似乎有不同于梵的东西存在,那么它是不真实的,就像海市蜃楼一样。
64一切所感知的,一切所听到的,都是梵,别无其他。一旦获得了实在的知识,一个人就把宇宙视为非二元的梵,绝对的存在、知识和喜乐。
65尽管阿特曼是实在的意识,并且永远都存在于任何地方,然而只有智慧之眼(才能)感知到它。但是,视力被无明模糊了的人看不见绚丽的阿特曼,就像盲人看不见灿烂的太阳。
66在通过聆听等点燃的知识之火的加热下,个体灵魂摆脱了不纯,就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67阿特曼,知识的太阳,从心中冉冉升起,摧毁无明的黑暗。遍布一切者,维系一切者。它照耀一切,它照耀自身。
68他弃绝一切活动,在神圣、无暇的阿特曼之神殿中做崇拜——这个阿特曼独立于时间、地点和距离;他出现在任何地方;他是冷热等对立者的摧毁者;他是永恒快乐的给予者——他成了全知的、遍在的人,并在来世臻达不朽。
第五篇:性格内向者自我评价
性格内向者自我评价
性格内向者自我评价1
本人性格内敛,工作细心、耐心谨慎,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服从组织,领导安排,维护组织的利益;理论知识扎实,熟悉现行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并对会计工作怀有浓厚的.兴趣和激情;熟悉office和用友财务软件;具有良好的听写读说能力;在校期间,担任学生干部,具有较好的组织能力。
性格内向者自我评价2
本人性格偏内向、细致,为人随和,易于沟通,能够比较轻易地融入工作群体,专业知识较扎实,善于思考,学习能力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快,对感兴趣的方面会花时间研究琢磨,工作主动性高,做事认真负责。
本人性格稳重踏实,工作细心、耐心谨慎,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服从组织,领导安排,维护组织的利益;会计理论知识扎实,熟悉现行会计准则和相关税收法规,并对会计工作怀有浓厚的兴趣和激情;熟悉Office办公软件和用友财务软件;具有良好的'英语听写读说能力;在校期间,担任学生干部,具有较好的组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