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

时间:2019-05-15 05:11: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9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9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

第一篇:19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

(工信部节〔2010〕2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中央企业:

为加快建设节水型工业,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我国工业经济与水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工业节水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785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逼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确定的1750立方米用水紧张线。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与人口、土地和经济布局不相匹配。近年来我国极端气候频发,地区间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矛盾加剧。水资源短缺问题日趋突出,已对部分地区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产生不利影响。

(二)工业用水需求呈增长趋势将进一步凸现水资源短缺的矛盾。目前,我国工业取水量占总取水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中高用水行业取水量占工业总取水量60%左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用水量还将继续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三)工业用水效率总体水平较低。“十一五”以来,我国工业用水效率不断提升,但总体水平较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2009年,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16立方米,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国总量40%以上,仍有8%左右的废水未达标排放,既影响重复利用水平,也一定程度污染环境。总体上看,工业节水潜力巨大。切实加强工业节水工作,对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工业节水工作的总体思路

(四)加强工业节水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坚持开源节流并重、节约为主的方针,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为核心,以水资源紧缺、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和高用水行业为重点,以企业为主体,加强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强化监督管理,加强污水综合治理回用,全面提升工业节约用水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节水型工业。

三、当前工业节水工作重点

(五)加快淘汰落后高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依据《重点工业行业取水指导指标》(见附件),对现有企业达不到取水指标要求的落后产能,要进一步加大淘汰力度。组织编制落后的高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目录,加快淘汰高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步伐。组织研究工业节水器具、设备认证评价制度和实施方案,发布工业节水器具和设备目录,加快推进工业节水器具和设备认证评价工作,适时推进市场准入制度。

(六)大力推广节水工艺技术和设备。围绕工业节水重点,组织研究开发节水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力推广《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设备(产品)》,重点推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高效冷却、热力和工艺系统节水、洗涤节水、工业给水和废水处理、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等通用节水技术和生产工艺。近期重点在钢铁、纺织、造纸和食品发酵等行业推进节水技术进步。

钢铁行业:推广干法除尘、干熄焦、干式高炉炉顶余压发电(TRT)、清污分流、循环串级供水技术等,开发和推广高氨氮及高化学需氧量(COD)等废水处理及含油(泥)、高盐废水处理回用和酸洗液回收利用技术。

纺织行业:推广喷水织机废水处理再循环利用系统、棉纤维素新制浆工艺节水技术、缫丝工业污水净化回用装置、洗毛污水“零”排放多循环处理设备、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逆流漂洗、冷轧堆染色、湿短蒸工艺、高温高压气流染色、针织平幅水洗,以及数码喷墨印花、转移印花、涂料印染等少用水工艺技术、自动调浆技术和设备等在线监控技术与装备。

造纸行业:推广连续蒸煮、多段逆流洗涤、封闭式洗筛系统、氧脱木素、无元素氯或全无氯漂白、中高浓技术和过程智能化控制技术、制浆造纸水循环使用工艺系统、中段废水物化生化多级深度处理技术,以及高效沉淀过滤设备、多元盘过滤机、超效浅层气浮净水器等。

食品与发酵行业:推广湿法制备淀粉工业取水闭环流程工艺、高浓糖化醪发酵(酒精、啤酒等)和高浓度母液(味精等)提取工艺,浓缩工艺普及双效以上蒸发器,推广应用余热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开发应用发酵废母液、废糟液回用技术,以及新型螺旋板式换热器和工业型逆流玻璃钢冷却塔等新型高效冷却设备等。

(七)切实加强重点行业取水定额管理。严格执行取水定额国家标准,对钢铁、染整、造纸、啤酒、酒精、合成氨、味精和医药等行业,加大已发布取水定额国家标准实施监查力度,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限期整改。加快完善取水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尽快出台氧化铝、乙烯和棉纺织等其他高用水行业的取水定额标准。强化高用水行业企业生产过程和工序用水管理,制定和实施钢铁行业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热轧、冷轧等主要工序用水定额和节水标准。

(八)严格控制新上高用水工业项目。各地区尤其是水资源紧缺、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要根据自身水资源条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优化配置水资源。对钢铁、纺织、造纸等重点用水行业新建企业(项目),应达到《重点工业行业取水指导指标》规定的新建企业(项目)取水指标。

(九)积极推进企业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工业废水处理回用。采用高效、安全、可靠的水处理技术工艺,大力提高水循环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取水量。加强废水综合处理,实现废水资源化,减少水循环系统的废水排放量。加快培育节水和废水处理回用专业技术服务支撑

体系。鼓励专业节水和废水处理回用服务公司联合设备供应商、融资方和用水企业,实施节水和废水处理回用技术改造项目。在造纸、钢铁等行业,逐步推广特许经营、委托营运等专业化模式,提高企业节水管理能力和废水资源化利用率;开展废水“零”排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树立一批行业“零”排放示范典型。鼓励各级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采取统一供水、废水集中治理模式,实施专业化运营,实现水资源梯级优化利用。

(十)组织开展节水型企业评价试点。加快制定实施重点行业节水型企业评价标准,建立节水型企业评价考核制度。依据《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和《重点工业行业取水指导指标》,在钢铁、纺织、造纸等行业组织开展节水型企业评价试点工作。抓紧树立一批节水型企业示范典型,总结推广节水型企业的成功经验,通过配套鼓励政策、社会监督、舆论引导等措施,推动重点行业加快节水型企业建设。

(十一)夯实工业企业节水管理基础。强化工业用水源头监管,加快建立和实行工业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推进工业企业节水设施与工业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严格执行《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强制性国家标准和《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企业用水统计通则》等相关国家标准,督促工业企业加快配备水计量器具,规范用水计量和统计工作。加快《工业企业用水管理导则》及重点行业工业废水处理回用等相关标准的编制和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业节水标准体系。鼓励和支持工业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节水管理水平,加快建设用水、节水管理信息系统,开展用水在线监测。

(十二)加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加强海水、矿井水、雨水、再生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鼓励和支持沿海高用水企业配套建设海水淡化项目,以及直接利用海水替代冷却水。积极推进矿区开展矿井水资源化利用,鼓励钢铁等企业充分利用城市再生水。支持有条件的工业园区、企业开展雨水集蓄利用。

四、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组织指导和政策支持

(十三)各地区工业主管部门要把工业节水作为推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目标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监管到位,确保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约束性目标。水资源紧缺和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尤其要加大工作力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更为严格的取水定额标准,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切实抓好工业节水工作。各地区要加强对高用水、高污染行业重点企业进行监督和考核,促进企业落实节水措施,全面提高工业用水效率。要加强与地方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围绕创建节水型企业和废水“零”排放示范企业,组织开展工业节水专项研究,加快编制本地区工业节水“十二五”规划,把工业节水工作推向新阶段。

(十四)有关行业协会要积极协调服务,推动节水工作。组织开展行业节水专项研究,为节水技术、设备、器具、产品的推广应用提供服务支持。加快推进行业节水“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组织开展行业取水定额指标的修订,加强超前性标准定额的研究工作。

(十五)强化工业企业节水的主体责任。工业企业要牢固树立节约发展的理念,把节水工作贯穿企业管理、生产全过程。各工业企业特别是高用水企业要根据国家、地方和行业节水规划及工业取水定额的要求,制定企业节水计划、节水目标,通过强化管理、加强技术改

造、开展水平衡测试等措施,挖掘节水潜力,提高用水效率。中央企业集团要积极应用先进节水技术、工艺和装备,率先创建节水示范企业和污水“零”排放企业。

(十六)加大对工业节水的资金支持。国家在安排中央预算内技术改造资金时,对运用先进技术、符合《重点工业行业取水指导指标》先进企业要求的技术改造项目予以优先支持。各地工业主管部门在安排节能减排资金、地方技术改造项目时,对节水改造项目要给予重点支持;对重大、关键节水技术、装备研发项目,要努力争取有关科技经费的支持。鼓励企业、投资机构等加大节水技术研发和改造力度;支持投资机构创新融资方式,开展专业化的节水投资和服务。

(十七)加强宣传交流。各地区、行业协会及工业企业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工业节水的方针政策及其重要意义,及时总结和推广节水企业的先进经验,按照行业和企业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节水管理和节水技术交流活动,提高企业节水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附件:重点工业行业取水指导指标(第一批)

二○一○年五月四日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水利部、建设部、科学技术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税务总局

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2000年10月25日 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区、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贸委(经委)、水利厅、建设厅、科技厅(科委)、环保局(厅)、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国务院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缓解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遏制水环境恶化的势头,促进工业经济与水资源及环境的协调发展,我们制定了《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并于2001年2月28日前将贯彻落实情况分别报送国家经贸委等有关部门。

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

为缓解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遏制水环境恶化的势头,促进工业经济与水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工业节水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节流优先,治污为本,提高用水效率”作为工业节水工作的指导方针

(一)水资源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要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科学利用,努力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工业用水大幅度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必须从战略上认识做好工业节水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工业节水工作,以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污染形势严峻,大量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是造成水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目前工业取水量占全国总取水量的20%,工业排放的废水量约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9%,绝大多数有毒有害物质都随工业废水排入水体,致使许多城镇的饮用水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水源被迫弃用,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加强工业节水不仅可以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还可减少废水排放,改善水环境,“节流减污”是工业企业污染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

(三)我国一方面水资源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却浪费严重,工业用水效率总体水平较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悬殊,国内地区间、行业间、企业间的差距也较大,跑冒滴漏等严重浪费水的现象普遍存在,工业节水潜力很大。

二、2000--2010年工业节水的总体目标

工业取水年增长率:按照国家水资源供需状况和全国节水总体目标,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的情况下,取水量增长控制在1.2%。

重复利用率:从目前的50%左右提高到2005年的60%;2010年达到65%。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从目前的340立方米下降到2005年170立方米,2010年降到120立方米。

在重点抓好火力发电、纺织、石油化工、造纸、冶金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工作的同时,对全部工业企业的节水工作实施指导,全面推进节水型企业建设。

三、依靠技术进步,完善监控体系,提高工业用水效率

(一)根据水资源条件和行业特点,合理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优化配置水资源。各地区尤其是缺水地区,要严格限制新上高耗水项目,禁止引进高耗水、高污染的工业项目。要制定限制高耗水项目目录及淘汰落后高耗水工艺和高耗水设备目录。

(二)加快节水技术和节水设备、器具及污水处理设备的研究开发。要针对高耗水行业和企业存在的问题,组织科技攻关。重点节水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应列入国家和地方重点技术创新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

(三)大力推广工业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下大力气改造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特别是高耗水的工业企业,要增加节水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入。

(四)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废水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实现废水资源化,鼓励综合利用海水、微咸水等非传统水资源。

(五)要加快建立节水标准体系、节水技术开发推广体系和节水设备、节水器具的研制生产体系,培育和发展节水产业。

(六)要建立并实行新建、改扩建工业项目的“三同时、四到位”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即工业节水设施必须与工业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四到位”即工业企业要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管水制度到位。对不执行“三同时、四到位”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工业项目和企业,有关部门不予批准立项,银行不予贷款,供水部门不予供水。

(七)新建和改扩建工业项目,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当包括用水、节水方案。

要逐步建立和实施工业项目用水、节水评估和审核制度。

四、建立工业节水激励机制

(一)要通过财政补助、减免有关事业性收费等政策,鼓励和支持节水技术改造和废水回用。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字〔1999〕290号文件有关规定,抵减当年新增所得税。对于以废水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可以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字〔1994〕00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减免所得税5年。

(二)根据“取之于水、用之于水”的原则,从水资源费、超计划加价水费等收费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工业节水关键技术示范推广、技术改造贴息等。

(三)发布工业节水技术改造投资导向目录,用以推动用水器具生产企业及现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技术改造。

(四)建立节水器具和节水设备的认证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清理整顿节水器具的生产及流通市场,扩大节水产品的市场份额。

(五)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有利于节水工作的奖惩措施。

五、加强对工业节水工作的领导,强化工业节水的基础工作

(一)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工业节水工作。各地经贸委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做好这项工作。部分缺水地区要加大工作力度,并结合实际,制定高于全国工业节水总体目标的指标。

(二)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根据本地区、本行业的特点,组织开展工业节水专项研究,编制地区、行业的工业节水中长期规划及节水技术导则,组织修订工业用水定额。

(三)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国家、地方和行业的节水规划及工业用水定额的要求,对高耗水、高污染行业的重点企业进行监督和考核,促进企业落实节水措施,全面提高工业用水效率。要以创建节水型工业企业为目标,积极开展企业节约用水活动。

(四)各工业企业特别是高耗水企业要根据国家、地方及行业节水规划制定企业节水计划、节水目标,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通过加强管理,挖掘节水潜力,适时开展水平衡测试,减少“跑、冒、滴、漏”。

(五)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及各工业企业,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工业节水的方针政策和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及时总结和推广节水企业的先进经验,按照行业和企业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节水管理和节水技术交流活动,提高企业节水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发布部门:建设部/水利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已变更)发布日期:2000年10月25日 实施日期:2000年10月25日(中央法规)

第二篇:工业节水工作汇报

2014年工业节水工作汇报

(2014年12月29日)

今年以来,区工业用水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指导下,结合实际,制定措施,认真落实市政府与区上签订的工业用水工作目标责任书,较好的完成了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目标任务。

一、用水目标的完成情况

2013年,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03.6立方米/万元,2014年市上下达了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下降率为5%的目标任务,1-11月份,完成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98.5立方米/万元,同比下降4.9%,预计12月底,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98.3立方米/万元,同比下降5.12%。

二、节水措施落实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目标任务。区上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把工业节水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年初,成立了安定区工业节水工作领导小组,在深入调查、掌握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了《工业节水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年的工业用水工作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要求各企业把节水工作列入企业工作重点,并相应建立机构,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并将节水目标完成情况作为企业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目标管理责任。根据市上下达的目标任务,对39户规上企业的用水情况,依据企业2013年用水状况,对2014年的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主要考核指标进行了分解量化,六是加强用水企业节水管理。对完不成节水目标的重点用水企业,当年不得参与评奖、授予荣誉称号等活动,对其新建投资项目和新增工业用地从严控制,并不得享受次年政府各项优惠政策。同时建立健全用水管理网络,强化用水基础工作,督促重点用水企业定期报送用水状况报告,完善重点用水企业用水工作联系机制,强化跟踪、指导和监督。每月底前,对重点用水企业用水情况进行分析,密切关注用水指标完成情况并依法对全区重点用水企业情况进行监测和监察。

三、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企业水循环利用普及率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用水量日益增大。在用水日益紧张的形势下,使用循环水系统是必要的,也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二是部分企业节水工作还不够到位。节水措施相对滞后,尤其是对企业节水起着决定作用的企业领导在节水的认识程度上有较大的差异。

三是企业节水发展不平衡。由于行业不同,水资源利用在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大企业节水工作好于小企业,用水量越大的企业相对节水工作规范点。

四是污水排放问题仍很突出。主要是部分企业投资建设的污水处理设施基本上由企业自行经营运行,投资大,消耗高,设施闲置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加强废水处理力度,提高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回用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四、今后工作打算

企业用水统计资料的科学、准确和完整提供基础保障。建立和完善工业节水价格机制。尽快改变现有工业用水体制,建立和完善工业节水价格机制,利用水资源的市场化、商品化调节水价,进行分类管理,按产业部门和行业用途分类计算;水资源使用者要合理缴纳水资源使用费用,包括供水投入的成本费,排放污水治理成本费等;利用经济杠杆激励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发挥其最大社会经济效益。

第三篇:工业节水“十五”规划

【发布单位】国家经贸委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1-01-01 【生效日期】2001-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工业节水“十五”规划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水资源作为关系我国经济安全和长远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十五”时期我国工业经济仍将保持较高增长,用水需求将大幅度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建立节水型工业,提高用水效率,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工业节水“十五”规划。

一、现状与问题

(一)基本状况。

1.工业用水增长较快。1999年全国工业用水量为2484亿立方米,其中,工业取水量为1159亿立方米,重复利用量为1325 亿立方米。1993~1999年间,工业取水量平均每年增加42.2亿立方米,年均增长4.2%;工业用水量平均每年增加139.5亿立方米,年均增长7.1%。工业用水量特别是取水量增长较快,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2.工业用水效率低。1999年每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约为330立方米,是日本的18倍,美国的22倍。企业之间单位产品取水量相差悬殊,一般相差几倍,有的达十几倍,个别的甚至超过四十倍。

1999年全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约53%,远低于发达国家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75%的水平,仅相当于美国60年代初和日本70年代初的水平,比日本1997年的低约25个百分点,比美国2000年的规划指标低约41个百分点。

3.非传统水资源利用量低。目前,我国工业用水中海水及苦咸水利用量为256亿立方米,仅相当于日本的21.3%、美国的12.8%。再生水(污水经净化处理后恢复其使用功能的水)在工业中的利用量仅相当于取水量的0.4%。我国工业用水中冷却水及其它低质用水占70%以上,这部分水是可以用海水、苦咸水和再生水等非传统水资源替代的。

4.工业废水排放量大。1999年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的49%,水体中绝大多数有毒有害物质来源于工业废水。工业废水大量排放,是造成水环境状况日趋恶化,水体使用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我国江河流域普遍遭到污染,且呈发展趋势。监测表明,有63.8%的城市河段受到中度或严重污染。根据对全国118个大城市的调查,97.5%的城市浅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40%的城市受到重度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二)高用水行业情况。

工业用水主要集中在火力发电、纺织、造纸、钢铁和石油石化行业。1999年这五个行业用水量为1964 亿立方米,占全国工业用水量的79.1 %。其中,取水量为772亿立方米,占全国工业取水量的66.6%;重复利用量为1192 亿立方米,占全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量的90 %。

火力发电 1999年用水量为1308亿立方米,其中,取水量为586.2亿立方米(其中,直流冷却取水量为540.4亿立方米),重复利用量为722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5%,其中循环冷却电厂重复利用率为95%,直流冷却电厂中直流冷却水之外的其它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约为30%;单位产品取水量为529立方米/万千瓦时,扣除直流冷却取水量后的单位产品取水量为41.3立方米/万千瓦时。

纺织 1999年用水量为92.6亿立方米,其中,取水量为66.1亿立方米,重复利用量为26.4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29%,其中纺纱、织布、服装为80%,毛纺染整为20%,人造纤维、合成纤维为30%,棉纺印染仅为7%;单位产品取水量纺纱为200立方米/吨、织布为3立方米/百米、棉纺印染为5.5立方米/百米、毛纺染整为44立方米/百米、人造纤维为300立方米/吨、合成纤维为270立方米/吨、服装为210立方米/万件。

造纸 1999年用水量为118.6亿立方米,其中,取水量和重复利用量均为59.3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约50%;浆纸单位产品综合取水量为198立方米/吨,其中化学木浆为190立方米/吨、化学草浆为270立方米/吨、脱墨废纸浆为45立方米/吨、不脱墨废纸浆为35立方米/吨、纸及纸板为70立方米/吨。

钢铁 1999年用水量为214.5亿立方米,其中,取水量为32.0亿立方米,重复利用量为182.5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85%,其中普钢为87%,特钢为76%;吨钢取水量为28.8立方米,其中普钢为26.9立方米,特钢为38.4立方米。

石油石化 1999年用水量为230.5亿立方米,其中,取水量为28.8亿立方米,重复利用量为201.7亿立方米;炼化业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88%;加工每吨原油的取水量平均约2立方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们对节水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缺乏足够的认识。长期以来人们把水看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水是公共产品,因此,地下水可以无偿采用,水成为最廉价的资源。由于人们缺乏科学、正确的水观念,对节水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粗放经营,浪费水、污染水环境的现象十分严重,这是造成工业用水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2.工业水价、水资源费、排污费偏低。根据对378个城市的统计,1999年城市供水中每立方米工业用水价格为0.12~3.50元,平均为1.21元;水资源费0.02~1.10元(1998年),平均为0.23元;污水处理费(或排污费)为0.08~1.7元,平均为0.46元。多数企业用水成本占其生产成本的比重不超过2%,低廉的水价是企业缺乏节水动力的重要原因。

3.工业布局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黄淮海和内陆河流域的14个省区,火力发电、纺织、造纸、钢铁、石油石化等五个高用水行业在该地区的工业中占有较高的比重。高用水行业过度集中在北方缺水地区,使该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环境恶化的状况加剧,由此带来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和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企业规模结构、产品结构和原料结构不合理,是目前工业用水效率低的重要因素之一。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高消耗、粗加工、低附加值、缺乏市场竟争力的产品比重高,降低了产品可实现的价值,这是万元增加值取水量高的重要原因;造纸等行业的原料结构不合理,导致单位产品取水量居高不下。

4.管理工作薄弱,浪费现象严重。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工业用水定额不完善,用水计量不健全,不少企业供水管道和用水设备的“跑冒滴漏”现象严重。除火力发电直流冷却电厂的冷却水外,浪费和漏失的水量高于取水量的15%,个别达到50%。

二、面临的形势

(一)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黄淮海及内陆河流域有11个省、区、市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研究确定的1750立方米用水紧张线,其中低于500立方米严重缺水线的有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宁夏等地区。据统计,全国663个城市中,有49个城市水资源严重短缺,其中分布在黄河、海河流域的有天津、青岛、邯郸等16个城市。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全面加强工业节水工作。

据有关研究报告,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达到16亿高峰时,全国总取水量有可能达到7000~8000亿立方米,已接近可用水资源量的极限。为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1世纪前半叶工业取水量应控制在2000亿立方米以内,年均增长率不能超过1.1%。根据我国工业取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的变化趋势,预测未来几十年内工业取水量增长率达3%左右,远高于1.1%的增长率。因此,必须全面加强工业节水,大幅度提高用水效率,降低工业取水量的增长速度。

三、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五”时期,我国工业节水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开源节流并重,把节约放在突出位置的方针,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为核心,以水资源紧缺地区和高用水行业为重点,以建立节水型工业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积极改革水价,强化工业节水管理,促进工业增长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

(二)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

2005年,工业取水量不超过1250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2%以内,其中黄淮海和内陆河流域不超过1%。

200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下降到230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60%;新增海水及苦咸水利用量达到50亿立方米;再生水替代率达到2%,其中黄淮海和内陆河流域争取达到5%;工业节水量达到180亿立方米,“十五”时期累计节水约580亿立方米。

到2005年,国家重点工业企业全部达到节水型企业标准。

2.高用水行业工业节水目标

火力发电 2005年,取水量控制在580亿立方米以内,直流冷却取水量零增长,其它部分取水量年均下降3.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57%,其中循环冷却电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6%,直流冷却电厂直流冷却水以外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34%;单位发电量取水量下降到448立方米/万千瓦时(扣除直流冷却水外,为29.9立方米/万千瓦时);节水量15亿立方米,“十五”时期累计节水42.3亿立方米。

纺织 2005年,取水量控制在56亿立方米以内,年均下降2.7%;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42%,其中棉纺印染和毛纺染整分别提高到20%和30%;单位产品取水量棉纺印染下降到5立方米/百米,毛纺染整下降到22.7立方米/百米;节水量11亿立方米,“十五”时期累计节水34 亿立方米。

造纸 2005年,取水量控制在55.6亿立方米以内,年均下降1.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60%;浆纸单位产品综合取水量下降到146立方米/吨,其中漂白化学木浆下降到140立方米/吨、漂白化学草浆下降到200立方米/吨、脱墨废纸浆下降到35立方米/吨、不脱墨废纸浆下降到25立方米/吨、纸及纸板下降到50立方米/吨;节水量19.5亿立方米, “十五”时期累计节水55.5亿立方米。

钢铁 2005年,取水量控制在23.2亿立方米以内,年均下降5.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1%以上,其中普钢为93%,特钢为90 %;吨钢取水量下降到16立方米,其中普钢为15.5立方米,特钢为17立方米;节水量18.6亿立方米, “十五”时期累计节水58.3亿立方米。

石油石化 2005年,取水量控制在26.9亿立方米以内,年均下降1.1%;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平均达到95%,其中重点企业达到97%以上;加工每吨原油的取水量下降到1立方米以下,其中水资源丰沛地区下降到1.2立方米以下;节水量8.7亿立方米, “十五”时期累计节水27.2亿立方米。

3.其它行业工业节水目标

2005年,取水量控制在508.6 亿立方米以内,年均增长率低于4.6 %;节水量107.2亿立方米,“十五”时期累计节水362.7亿立方米。

四、发展重点

(一)重点开发、推广的节水技术及设备。

开发和完善高浓缩倍数工况下的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海水和苦咸水利用中的脱盐、防腐、防垢、防微生物繁衍技术。

推广直流水改循环水、空冷、污水回用、凝结水回用、海水和苦咸水及再生水的利用等技术。

推广供水、排水和水处理的在线监控技术。

火力发电 完善和推广浓浆成套输灰、干除灰、干除渣及空冷等技术和设备。

纺织 开发和完善超临界一氧化碳染色、生物酶处理、天然纤维转移印花、无版喷墨印花等技术。推广棉织物前处理冷轧堆、逆流漂洗、合成纤维转移印花、光化学催化氧化脱色等技术。

造纸 开发和完善低卡伯值蒸煮、氧脱木素、无元素氯漂白、高得率制浆和二次纤维的利用、蒸发污冷凝水回用、中浓筛选等先进的节水制浆工艺技术。完善高效黑液提取设备、全封闭引纸的长网纸机等设备。推广制浆封闭筛选、中浓操作、纸机用水封闭循环、白水回收、碱回收等技术。

钢铁 开发和完善外排污水回用、轧钢废水除油、轧钢酸洗废液回用等技术。推广干熄焦和干式除尘技术以及串接供水系统。

石油石化 开发和完善稠油污水深度处理回用锅炉、炼化污水深度处理回用、注聚合物采出污水处理等技术。

(二)重大节水示范工程。

火力发电 组织以循环冷却水高浓缩、浓浆输灰(代替稀浆输灰)、干除灰(代替水力除灰)、干除渣(代替水力除渣)等节水技术为主的重大示范工程。

纺织 组织以逆流漂洗、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溴化锂冷却(代替冷却塔冷却)等节水技术为主的重大示范工程。

造纸 组织以制浆封闭筛选(代替开放式筛选)、中浓操作(代替低浓操作)、多圆盘过滤机白水回收(代替普通白水回收)等节水技术为主的重大示范工程。

钢铁 组织以高炉煤气干法除尘(代替湿法煤气除尘)、污水处理及回用等节水技术为主的重大示范工程。

石油石化 组织以循环冷却水高浓缩、稠油污水处理回用、污水深度处理回用等节水技术为主的重大示范工程。

五、对策与措施

(一)制定和完善工业节水法规和政策。

研究制定《工业节水管理办法》,规范企业用水行为,将工业节水纳入法制化管理。

研究制定鼓励工业节水的政策。继续发布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设备(产品)目录,落实减免税的优惠政策;编制限制高取水项目目录及淘汰落后的高耗水工艺和高耗水设备(产品)目录;制定工业节水的技术政策,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节水工艺技术与设备,淘汰落后的技术与设备;制定鼓励废水综合利用,实现废水资源化及综合利用海水、微咸水等非传统水资源的政策。

(二)加大以节水为重点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

根据水资源状况,按照以水定供、以供定需的原则,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缺水地区严格限制新上高取水工业项目,禁止引进高取水、高污染的工业项目,鼓励发展用水效率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水资源丰沛地区高用水行业的企业布局和生产规模要与当地水资源、水环境相协调;严格禁止淘汰的高耗水工艺和设备重新进入生产领域。

优化企业的产品结构和原料结构。通过增加优质、低耗、高附加值、竞争力强的产品种类和数量,优化工业产品结构;逐步加大低耗水原料的比重,优化原料结构,提高用水效率。

围绕工业节水发展重点,加快节水技术和节水设备、器具及污水处理设备的研究开发;重点节水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列入国家和地方重点创新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广工业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组织重大节水技术示范工程;发布工业节水技术改造投资导向目录,推动企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

(三)建立和完善工业节水机制。

适时适度地提高水价、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促进工业节水;逐步实行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制度;建立工业水价预警机制,定期发布工业水价预测信息,引导企业增加节水投入;完善工业节水投融资机制,拓宽工业节水投融资渠道,鼓励工业企业引进外资和吸收利用社会资金,加速工业节水技术改造。

(四)强化工业节水管理。

新建、改建和扩建工业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四到位”制度,即工业节水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工业企业要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管水制度到位;制定《节水型工业企业目标导则》,积极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活动,指导企业落实各项节水措施;制定设备用水标准和限额,完善工业节水标准体系;建立节水产品认证制度和重要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整顿节水产品市场;建立和完善工业节水指标体系;规范企业用水统计报表制度。

工业企业要及时开展水平衡测试和查漏维修维护工作,强化对用水和节水的计量管理。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要分类计量,主要用水车间和主要用水设备的计量器具装配率达到100%,控制点要实行在线监测,杜绝“跑冒滴漏”等浪费水的现象。

(五)加强工业废水综合治理。

工业企业要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废水减量化;促进废水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实现废水资源化;加大投入,加快废水资源化和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行污染治理设施社会化运营管理,加强运行监管,充分发挥已建设施的作用;科学制定区域工业废水治理规划,采取工业废水分散治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工业废水达标排放,逐步改善水环境,防止出现水质性缺水。

(六)开展工业节水宣传活动。

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水观念,在认识上要由过去把水作为一般性资源认识向战略性资源认识的转变,由过去粗放型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变,由过去主要依靠增量解决资源短缺向更加重视节约和替代的转变,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创工业强县工作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突出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加快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实施,推动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创工业强县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势推进工业化进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扩大县域经济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以体制、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优化环境为保障,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我县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到2012年,全县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60亿元,工业经济增速年均36%;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40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30家,超5亿元的企业10家,超10亿元的企业5家;着力推进“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建设,形成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白色家电、新型建材等四大支柱产业,到2012年,四大支柱产业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80%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累计开发新产品50个,建立10家企业技术研究研发中心。

二、推进重点和实施内容

(三)强势推进招商引资,突出工业招商。坚持把引进工业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紧紧抓住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资本加速转移的重大机遇,主动吸引和承接产业转移。围绕四大产业抓招商,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抓招商,围绕产业集聚抓招商,不断创新招商方式,鼓励已投产运营企业再投资。强化各相关职能部门在招商引资中的组织、协调和服务作用,不断扩充招商引资项目库,不断提升招商引资质量,进一步抓好招商推介引进、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运营等工作,做好项目跟踪服务。

(四)加强园区建设,提升县经济开发区综合竞争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创新园区建设思路,鼓励多元化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拉开园区框架。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在政策、环境、管理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整体优势,积极引导重点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以大项目支撑工业大发展。力争2012年前每年实现园区建设规模、5000万元以上引进项目、园区产值和园区利税四个翻番;到2012年累计实现生产总值120亿元,财政收入6亿元。

(五)加快发展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拓展工业发展空间。按照科学规划、明确定位、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加快襄河、十字、武岗、古河、二郎、大墅等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力争到2012年,全县6个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工业经济总量均超10亿元。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执行县开发区一切惠商、安商政策,由所在重点乡镇考核兑现奖励政策。

(六)培育产业集群,壮大四大支柱产业。即:以全柴动力、天利动力、路杰机械等为主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以温氏畜牧、达诺乳业、大平油脂等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以全椒海螺水泥、欧波管业等为主的新型建材产业集群;以金帅电器、天祥空调、中诺模具等为主的家电产业集群。力争到2012年,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现价产值达120亿元,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80%以上,拉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三、主要激励政策

(七)设立“工业发展专项基金”。从起,县财政每年安排资金500万元,并根据财政收入增长幅度逐年递增。主要用于工业指标完成情况、四大产业和“三大”发展及科技进步与创新、中小企业发展、全民创业与发展非公经济的奖励和补助。

〖1〗〖2〗〖3〗

(八)鼓励引进支柱工业项目。鼓励招引符合我县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白色家电、新型建材四大支柱产业的大企业、大项目。在执行县委、县政府鼓励投资奖励(《关于印发<全椒县鼓励投资办法>的通知》)的基础上,企业已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县财政再按10%的比例奖励给企业,加快支柱产业入驻项目建设速度,使其尽快发挥效益,促进县域工业经济规模快速膨胀。

(九)鼓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

1、凡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享受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试行)》(全发13号)规定的各项奖励。

2、对已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由县财政按一定标准奖励返还,具体标准按照“全政87号”文件规定执行。

3、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凡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投入,县财政按实际技术改造投入的1%给予奖励。

(十)鼓励企业科技进步。

1、对新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企业,给予10万元的奖励。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从被认定之日起3年内,因该产品所缴纳增值税地方财政留成部分全部奖励返还给企业,用于企业研发投入。

2、对新认定为国家、省、市级的高新技术研究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和2万元的奖励,范文《创工业强县工作意见》。

3、对荣获国家级、省级新产品认定并批量生产的企业,分别给予5万元、2万元奖励。

4、鼓励产学研合作(博士生指导站),工业企业购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在本县实现产业化并经认定的,给予企业3-5万元专项奖励。

(十一)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商标、品牌、标准等方面发展意识。

1、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省知名商标)的企业,分别给予6万元、2万元的奖励。

2、对新获得国家、省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分别给予6万元、2万元的奖励。

3、鼓励企业主持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获得认可的企业给予5—10万元奖励。

(十二)加大对工业投融资的支持力度。

1、鼓励金融部门对工业企业信贷投入。具体奖励措施按照县委、县政府《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办法(试行)》执行;同时将政府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开户、存放向发放贷款增量大、内部管理较好的金融机构倾斜。

2、县内相关部门服务企业投融资过程中,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得通过指定中介机构等手段变相收费;并按承诺时间下限提供服务。

3、加快担保机构建设,构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平台。新建立的担保公司,在5个会计内按企业实际缴纳税金的地方财政留成部分全部返还给企业,同时免收县级各种行政事业性费用。担保公司给我县工业企业担保额在5000万元的基础上,每新增1000万元,县财政奖励担保公司3万元。

4、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做强做大。加快我县工业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积极培育拟上市企业。凡进入上市融资备选企业名单,根据企业上市工作开展进度情况,补助前期费用5万元;企业上市发行股票后,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50万元。

(十三)鼓励兴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孵化中小企业。

鼓励节约用地,科学规划和建设标准化厂房,兴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孵化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期间免收县级各种行政事业性费用;其运营三年内所缴纳的各种税费县级留成部分予以返还。鼓励投资规模小于500万元的工业建设项目,进入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对入驻创业基地的中小企业,县财政部门在三年内给予每平方米补助5元∕月。

(十四)鼓励企业争先进位。每年动态评选工业10强企业和优秀成长性10佳企业,对当选的企业颁发奖牌,对当选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

四、保障措施

(十五)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推进工业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调工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经贸委,负责制定工业经济奖励考评细则,落实县委、县政府奖励政策。

2、实施县级领导分工联系重点工业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业强县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3、构建齐抓共建机制。经贸委、开发区、工商、税务、财政、金融、建设、招商、国土、人事和劳动保障等部门都要从自身职能出发,制定具体的配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工业强县建设。加快成立各类行业协会及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工业经济发展牵线搭桥。各镇党委、政府要把工业经济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组建工业发展专门班子,落实专门人员,对本镇工业发展实行统筹规划和总体协调。

(十六)优化工业人才的成长和创业环境。

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吸引人才的政策规定,鼓励企业对特殊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水平;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作用,聘请一批知名企业家为县政府经济发展顾问;切实提高企业家政治待遇,为企业家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十七)严格考核,实行奖惩。要把工业强县建设作为对各镇、各部门岗位责任制考核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制定企业改革和工业经济发展绩效考评管理办法,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

(十八)转变职能,搞好服务。各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企业在资金和各项生产要素方面的协调力度,加强对工业经济的监测、预测和分析,及时解决存在问题,不断提高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抓好企业技改项目的立项报批和组织实施工作,协调财政、金融等部门解决企业发展中的资金、技术、人才等问题,鼎立支持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和顺利推进。

123

第五篇:开展工业节水工作部署文件

开展工业节水工作部署文件

全县各工业企业、经济园区等各有关单位:

为加快建设节水型工业,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工业用水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我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以水资源紧缺、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和领域为重点,以高用水行业企业为主体,依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大力推广节水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加大节水工艺和技术改造力度,强化监督管理,全面提升工业节约用水能力和水平,推进产业升级,抓好典型示范,努力建设节水型工业。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企业主体原则。企业是开展节水工作的责任主体、实施主体和受益主体,要通过加强政策宣传、资金支持和信息引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企业自主实施节水技术示范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推动企业节水工作深入开展。

(二)、按照属地原则,由县工信局、水务局具体组织指导辖区内高耗水行业重点用水企业节水工作。

(三)、坚持技术推广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意见的实施将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把重点节水技术示范推广作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加快企业节水技术改造步伐,不断提高企业用水效率和效益。

三、目标任务

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加快淘汰落后高耗水工艺及设备和产品、加强重点行业取水定额管理、加大节水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和技术改造力度、强化企业节水监管等措施,不断提高工业企业节约用水能力。

四、工作重点

(一)、建立健全企业用水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节水岗位责任制,健全企业节水管理机构和人员,明确节水管理主要领导职责、管理部门、人员和岗位职责。加强目标责任管理和考核。并制定实施节水规划和节水计划。督促企业建立健全企业用水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按时进行用水、节水统计和用水合理性分析。

(二)、切实加强重点行业取水定额管理。规范和监督工业企业用水活动,加大实施监查力度,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限期整改。严格执行省上制定的节水价格政策,严禁超定额用水。督促重点耗水企业定期进行水平衡测试,摸清企业用水现状,查找问题,挖掘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节水措施。

(三)、积极推进结构性节水。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制度,强化工业用水源头监管,根据水资源分布情况,合理布局建设项目。

(四)、继续组织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活动。以县为单位编制节水型企业创建规划,通过配套鼓励政策、社会监督、舆论引导等措施,树立一批节水型企业示范典型,总结推广节水型企业的成功经验,推动重点行业加快节水型企业建设。

(五)、夯实工业企业节水管理基础。引导并监督企业严格执行《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24789-2009)强制性国家标准和《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GB/T12452-2008)、《企业用水统计通则》等相关国家标准,督促工业企业加快配备水计量器具,规范用水计量和统计工作,做好企业用水量报送、统计等工作。支持工业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节水管理水平,加快用水、节水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开展用水量在线监测。

五、保障措施

(一)、全面落实工业节水目标责任。建立工业节水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实施工业节水工作目标负责制。按照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把工业节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规模以上企业的监督管理,实行法人责任制管理,将节水目标量化分解到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措施细化到企业,责任强化到领导。

(二)、加大扶持力度。已被确定为节水工作重点的企业,对运用先进节水技术、设备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对重大、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项目,优先申报中央和省级财政预算内资金的支持;在安排企业取水、重点建设项目审查时给予优先考虑。同时,鼓励企业、投资机构等加大节水技术研发和改造力度。

(三)、增强企业节水的主体责任意识。企业要牢固树立节约发展的理念,积极应用先进节水技术、工艺和装备,把节水工作贯穿企业管理、生产全过程。要根据国家、省上和行业节水规划及工业取水定额的要求,制定企业节水计划、节水目标,通过强化管理、加强技术改造、开展水平衡测试等措施,挖掘节水潜力,提高用水效率。

(四)、加强宣传培训。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广泛深入地开展工业节水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及时总结和推广节水重点企业的先进经验,并根据行业和企业特点,因地制宜开展节水管理和节水技术交流活动,推动全县企业加强内部节水管理,提高工业节水技术和管理水平。把节水培训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加大对重点用水企业节水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确保日常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下载19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19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工作意见

    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工作意见为实施“产业兴镇”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推进工业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全镇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努力实现我镇经济跨越式发展。现将我镇......

    创工业强县工作意见(5篇可选)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突出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加快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实施,推动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

    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水利部、建设部、 科学技术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税务总局 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2000年10月25日 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 各省、自治区......

    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

    为缓解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遏制水环境恶化的势头,促进工业经济与水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深刻认识工业节水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

    县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强县步伐的工作意见

    工业是立县之本、崛起之基、富民之源。为推进我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提前实现“百亿枞阳、十亿财政、全省进十强”的奋斗目标,按照我县“十一五”发展规划、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会......

    节水标准与技术完善 推动工业节水回用

    节水标准与技术完善 推动工业节水回用“十二五”期间,提高工业特别是高用水行业用水效率,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工信......

    工业能源电信项目推进组2010年投资项目推进工作意见

    工业能源电信项目推进组2010年投资项目推进工作意见 根据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印发〈乐山市2010年投资项目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乐委发〔2010〕3号)文件要求,为切实搞好工......

    铝工业循环经济园建设工作意见[共五篇]

    根据《省铝土矿资源开发利用规划(XX—2020年)》(晋政办发〔XX〕72号)精神,“十二五”期间,省政府将重点建设(灵石—霍州)铝工业基地,规模为80万吨氧化铝。为尽快落实省政府规划,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