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综合课程[最终版]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美术综合课程设计
“艺术推进"项目与本土美术教学融合的实验研究
厦门英才学校高中部 朱黎兵
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登纳(Howard Gardner)在传统的逻辑加语言能力为主的智能理论上,提出的新的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的智能是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能,包括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 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 等。每个人各种智能的组合方式是不同的,既有科学思维的合方式,又有艺术思维的组合方式,不存在衡量智力高下的统一标准。多元智能理论在当前美国教育教学改革中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已成为许多西方国家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艺术推进”(Arts Prope1)是加登纳等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主要依据进行的一项艺术课程研究,培养学生以“艺术思维”的方式,通过艺术综合课程的学习,促进多种智能的发展。该研究对美国的艺术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我国新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综合探索课程的开发。因此笔者尝试着将“艺术推进”项目与本土美术教育融合,探索以艺术教育为基轴,培养整合学生的多种智能,运用欣赏与创作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在实验的基础上从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美术综合课程的设计开发。
(一)、“艺术推进”项目内容简介
“艺术推进”项目提倡让学生接触广泛的艺术媒介和艺术资源,在对艺术及艺术创作进行感知与欣赏、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进行艺术教育,其内容如下:
1、三种艺术能力:创作能力、感知能力、反思能力。
2、两种艺术教育手段:领域专题、过程作品集。
(1)领域专题:由开放的几个循序渐进的单元组成,涉及艺术形式的核心概念,不同发展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等,并包含培养学生创作、感知和反思能力的一系列练习。要求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进行创作。
(2)过程作品集:收集了学生学习及创作过程中的所有作品,包括草稿、评论稿、计划、最后作品等。
3、四个评估方面:创作、感知、反思、工作方法。
(二)、多元智能理论为美术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
1、强调艺术在人类交流与沟通中的重要地位,艺术作品含有艺术符号,它是人和人交流的工具和媒介,是非语言的沟通,同时理解艺术符号蕴涵的意义,具有认知属性。因此,艺术学习应被作为一种严肃的认知活动来研究。
2、艺术提供了重要的符号表达系统,解释和传达世界上的各种事物。数学、科学和语言沟通只是人类经验的一部分,要解释人生的其他方面就需要艺术。学会艺术思维的学生对世界的理解可用另外的方式,开发更多的智能。
3、智力的发展离不开创造力的发展,而创造力是艺术的两个要素(创造力和将创造力表现出来的技能)之一,因此,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应是艺术教育的目标之一,通过发展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多种智力全面发展。
4、艺术教育的课程必须是螺旋式发展,让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持续地接触到艺术风格、艺术创作、艺术流派等核心概念,同时认识到个人的理解与反省是艺术领域的重要行动,让学生结合艺术创作的时代背景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发展独特的艺术鉴赏能力和风格。
5、多元智能的每一种智能在运用中都能导向艺术思维的结果——创造力和表现力,因为表现智能的每一种形式的符号,都能按照美学的方式排列。因此,艺术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审美及艺术创作能力,还应该让学生学会艺术地工作和生活,实现自己的艺术需求。对于没有能力与机会接受专业艺术教育的人来说,学会艺术地生活和工作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加登纳在“艺术推进”项目中探索着一种合理艺术教育,以使每个学生都兴致勃勃地进行艺术创作,体会艺术带来的愉悦之情,形成一定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培养艺术思维,同时强调与其它学科教育有机结合,促使学生成为“有能力满足自己艺术需要的大众艺术家”。
二、美术综合课程的设计及实验研究
“艺术推进”项目如何与本土的美术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既发挥其在美术教育中的实效性,又能与本土的艺术教育实际相适应,在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框架下对美术综合课程进行设计开发?笔者在一年多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美术综合课程的设计理念
在美术综合课程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本土的教学对象和教学方法,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等因素,因此设计理念是:
1、以艺术为基轴,整合多种智能,既有美术学科内不同领域的综合(即“DBAE美术教学”的美术创作、美术史、美术评论、美学四方面),又有与其它学科的综合(如:言语、数理逻辑、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等),还应考虑学科与社会跨文化、跨地域的多元文化综合)
2、艺术教育的课程必须是螺旋式循序渐进发展,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持续地接触到艺术风格、艺术创作、艺术流派等概念,从而获得艺术的“思维”方式。
3、综合课程的评价应着眼于学生成长、发展,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学习过程评价。
4、艺术课程应将有结构的教学活动和开放式的教学活动结合,既提供一定艺术知识和技能,更有艺术鉴赏和创作的主动学习机会,形成独特的见解。同时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情感的注入和建构。
5、课程设计以个人创造与集体合作的形式参与活动,学会合作,共同体验探究、发现的愉悦与成就感。
(二)、美术综合课程的目标
以美术(美术创作、美术史、美术评论、美学)为基轴,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促进多种智能的发展。
(三)、美术综合课程的结构
美术综合课程包括若干个专题,每个专题包括 3—4个单元。每个专题含:课前学生对该专题的认识;专题活动的艺术教育手段;老师、同学、专家、家长等的讨论、交流;多个评价表组成的评价系统等。
(四)、美术综合课程的实施
以“福建土楼”专题设计为例:福建永定的土楼以 其特有的建筑格局(圆楼、方楼等)、悠久的历史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大家族式的居住方式、突出的防卫能力等而独具地方特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快速变迁的社会生活使土楼的建筑、文化特色日渐凸现,本专题从土楼的建筑文化人手,引导学生以多元 文化观了解其历史文化、景观设计、地方音乐舞蹈等,并通过3D Max等软件进行网上虚拟建模设计、互动修改、网页发布,再造土楼并有现代风格的创新或吸收土楼的建筑元素进行社区建筑、景观改造,培养学生的 “艺术思维”,促进多种智能的发展。
课例:《福建土楼》欣赏、创作课
教材性质:校本教材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专题问卷,初识土楼: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实地考察、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土楼,从感性上初识其建筑特性。
教学步骤
根据问卷结果分组或学生个人自由组合,分配角色(如:建筑设计师、历史学家、文化大使等)。学生专题方案的设计:
1)根据分配的角色,详细规划创作方案,填写计划:
专题方案设计表(学生填写)
你打算如何收集资料?
你准备如何制作,有什么材料?
你们如何分工?
除了现有作品.还有无其它呈现方式?
2)根据分配的角色,按不同的方向收集资料(图片、文字、影音等),建立各组的“福建土楼”网页。
资料检索:
通过图书馆、网络、影视等收集相关资料,下次课
每组同学主讲、展示、表演。
第二课时
“土楼”的历史与现在:(角色扮演)文学家用文字、图片等讲解相关的传说、风土人情;建筑师用多媒体介绍土楼的建筑;音乐家演唱闽南的歌曲;舞蹈家再现土楼人家的生产、生活场面;军事家演示土楼的防御系统;历史学家讲解土楼人家漫长的迁徙史和建造土楼的原因„„
“土楼”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引导学生以多元文化观的角度了解土楼的现实价值,并拉近“土楼”与现代生活的关系。讨论、修改设计方案,填写设计方案调查表:
专题方案调查表(学生填写)
通过哪几种资源收集的有效资料量?
有无继续探究的新主题?
创作中可能困难的地方?
创作中可能感到愉快的地方?
第三课时
设计、讨论草图:
构思草图时,引导学生情感的注入“把记忆和自己 最美好的东西都融入到作品中”。画出流程图、设计草 图、立体模型图等。每组介绍自己的设计构思及最出色 之处,还有哪些修改,老师、同学提出建议。
创作设计:
1)根据草图通过3D Max等软件进行网上虚拟建模设计、与校外专家网上互动交流修改,完成再造土楼 并有现代风格的创新或吸收土楼的建筑元素进行社区建筑、景观改造的可供他人在线或离线交互的多媒体作业。也可用有机板、木条、瓦棱纸板等材质完成草图装饰作品。
2)作品形式:网上虚拟模型、网页发布、自建的资源库、实物模型、调查报告、论文等书面作业。
第四课时
创作、装饰、完善作品。
·情感调查。
·作品展示:(多种方式)
1)、将草图、构思、各种资料、设计方案、创作体会Et记、过程录像、调查报告、论文、实物模型、图片等上网发布,建立网站;并将最好的作品选集、网上虚拟模型等在网站上建交互式的虚拟美术馆展示。
2)、将作品装饰在校园内或带回家珍藏。
3)、制作展览海报。
4)、创意写作:小说、诗歌、音乐作品
·评价、反思:
1)学生讲解自己创作体会、Et记,作品内涵等。
2)同学、老师、家长、校外专家等交流、反馈、多元模式评价表(教师、家长、同学、社区专家填写)
评价依据 评价内容
创作 作品、录像、技巧 草图、舞蹈、构思能力 戏剧、创意设计、尝试创新的能力调查报告等 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
使用工具、媒材的能力
感知 课堂感受、日记、鉴别能力(形状、颜色等)课堂所作的鉴赏 感受周围环境特性评论等 非语言沟通能力(音乐等)
对材质特性的敏感度
反思 自我评价、评价自己作品能力 所做观察的评 评价别人作品能力论、表达等 接纳意见进行改进的能力从其它艺术品中学习的能力 表达艺术构想的能力 工作 课堂行为 活动中显示的关心和兴趣程度 获得资源的能力 分工合作的能力 独立工作的能力学生自我评价表(学生填写)
构思能力(草图、设计稿等)
造型能力(虚拟建模、实物模型等)
创新能力(创意设计、写作等)
欣赏能力(建筑、文化、历史等)
表达能力(语言、内心情感、感受)
分工合作能力(协同配合、团队精神)
学生多种智能的进展报告:(教师填写)
用图形、录像等多媒介辅助讲述
言语智能和评论土棱
阅读与土棱相关的人文资料
调查报告、创意写作
数理一逻辑智能 等思考借助图例、流程图、立体模型图
3)学生自我评价。
课后评价:
老师填写学生多元智能的进展报告
(五)、美术综合课程的评价
加登纳认为:如果不能对学生不同领域从不同认知过程和学习状况做出准确的评价,那么,再好的课程改革也没有多大作用。因此,美术综合课程注重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评价,及学习过程全程评价,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同时,帮助学生分析、加强智能的弱项,结合智能的强项,以便更好满足学习的需要。评价系统与课程同步开发,贯穿课程始终。
三、美术综合课程实验研究的成效
我们通过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对美术综合课程的设计开发进行了初步探索,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对我校小学、初中、高中实验班近200名学生一年多的追踪调查后,得到下列数据:
多元智能的美术综合课程与学科成绩的相关性:
(实验班与对照班配对的学生平均成绩比较)
多元智能的美术综合课程与人际关系的相关性
(实验班与对照班配对的学生比较)
多元智能的美术综合课程与自我管理的相关性
(实验班与对照班配对的学生比较)
多元智能的美术综合课程与创造能力的相关性
(实验班与对照班配对的学生比较)
四、美术综合课程实验研究的反思
美术综合课程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强化美术与人文、科学知识的横向联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学习,进一步体验到感知、发现、鉴赏、创作、反思等一系列学习的愉悦与成就感,激发了美术学习的兴趣。同时,美术综合课程致力于以美术(美术创作、美术史、美术评论、美学)为基轴,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促进多种智能的综合发展,对学生进行情景化的美术学习过程全程评价,并引导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增强美化生活的意识。但也有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1、美术综合课程强调多元智能理论与美术教学的结合,并不是生硬、机械地拼凑几种智能进入美术课程,首先是树立多元智能观念,进而设计出适合一定学习内容、切合学生特点的美术综合课程。
2、美术综合课程强调学习的自主性、情景性,营造宽松、互动的学习环境。创作学习中,让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通过网络、图表、动作、角色扮演、原创歌曲等多种形式呈现同一专题活动的学习成果,提供一种多元化和开放的学习氛围。
3、美术综合课程设计需要的教学资源较多,需要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以旧有体制来教学,会担心进度落后,只能将综合课程融入教学进度内,但牵绊较多,包袱较大。
4、美术综合课程设计若是由多名教师以协同教学的方式呈现,不但每位老师可以运用自己的强项,也能在设计上更精采。只有一个老师单打独斗,在设计与实施上都很辛苦,效果也没有团队协作来得有效。
美术综合课程的实验探索才刚刚起步,尚有不少困惑,还有待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以便进一步地加以完善。
第二篇:小学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思路2.24
小学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思路(民语系)
指导思想
进一步提高我区的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质量,本学期充分调动教师从事学科教研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研究的主动性,用创新意识工作,加大教研力度,深入研究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课堂实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基础知识等全面发展从以下形式开展教研活动。工作思路
1.要深入掌握美术课程改革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性质,目标,内容,方法,评价,课程资源知识,结合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精心设计活动计划,要有明确的目标、激发学生思考,“探究”“设计”“制作”“创作”"想象“”体验。
2.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把握教材,运用合理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上好每节课。
3.丰富和扩大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知识领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陶制高尚情操,增强爱国主义情操。
4.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是学生更好地掌握造型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动手创作方法。
5.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给他们自我展示,自我学习的平台,改进自身教学方法。
6.进一步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推进经验,开展小课题研究,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提高研究能力。
7.美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主要是发展学生能力,评价是检验和改进课堂教学,正确认识和发挥评价功能,有助于促进教学的完善和发展,8、要切实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讨论,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9.提高教研水平,双语教学水平,通过教研同学习,同进步,提高我区美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科研能力。
10、组织好上级部门安排的学生书画比赛,促使孩子们个性化发展,掌握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操作方法和劳动技术的操作方法。
11、组织中心组成员和骨干教师,进行研讨交流。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双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开展讨论,寻找对策,即使反思,共同促进不断学习美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尤其注重对有效评价管理的学习。
美术学科教研活动具体月安排
2月、教材分析
3月、集体备课活动
4月、双语教学中教师的教案设计和实际结合研讨课。
5月、双语教学研讨课。
5月、组织教师,学生参加市级自治区级书画比赛。月、1、双语教学经验交流。
2、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
8月、教材分析
9月、双语教学研讨课。
10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双语展示课。
11月、小课题研讨活动。
12月、双语教学中好的教学案例,经验介绍研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活动具体月安排
2月、教材分析。
3月、全体综合实践活动教室集体备课活动。
4月、1、双语教学研讨课
2、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年会内容培训。5月、双语教学中教师的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实际结合研讨课。6月、期末考试分项测试研讨。
8月、教材分析
9月、双语教学研讨课。
10月、组织进行“青年教师大奖赛”活动。
11月、双语教学中好的教学案例,经验介绍研讨。
12月、期末考试分项测试研讨,复习指导。
第三篇:创意美术课程
《装饰我的鱼》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初步理解“装饰”概念及鱼纹样的表现特征,欣赏并发现鱼纹样的图案美和组合美,会运用简化、夸张等方法设计鱼的不同形态,懂得运用点线面及色彩等元素装饰鱼,表现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欣赏、教师的示范,使学生掌握设计不同形态的鱼纹样,不同的组合方法,懂得运用点线面及色彩等元素装饰鱼,表现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创造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简化、夸张等方法设计出不同形态的鱼纹样,懂得运用点线面及色彩等元素装饰鱼,表现鱼。
教学难点:能够结合以前学过的纹样知识设计出鱼的组合纹样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课件、没有经过装饰的生活物品图片
2. 学生:油画棒、水彩笔、白纸、薄彩纸、剪刀、胶水。
四、课时:一课时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看图说词语
师:同学们好,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个热身小游戏——看图猜词语。
生:年年有余(鱼)、鱼跃龙门、金玉(鱼)满堂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大家一看就发现了吧,这三幅吉祥的图画都和鱼有关,其实在我国民俗文化中,鱼一直是吉祥物,深受大家的喜爱,人们在赋予鱼各种美好愿望的同时,也在描画着鱼的种种美态。
2、揭示课题
早在5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把鱼的形象描绘在生活的器皿上,像这种鱼的装饰花纹(课件展示彩陶),我们把它叫做鱼的纹样(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初步欣赏
师: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用鱼的纹样装饰的物品呢?
生:盘子上、瓷砖上、花布上(包括床上用品、衣服、门帘、窗帘、包)等
师:同学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来看看吧。
(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2、了解鱼的外观构造
这些物品有了鱼纹样的装饰,变得更加漂亮了!这些美丽的鱼纹样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呢?你们想学吗?要想画好鱼纹样,我们先了解一下鱼的外观构造。
鱼的外观构造从大体上可分为身体和鳍,身体上有眼睛、嘴巴、鳃盖,鱼鳍包括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
3、单个鱼纹样的设计方法
(1)外形
师:从一条生活中的鱼到图案中的鱼,还要经过外形、色彩等一系列的蜕变,让我们见识一下吧。(课件展示鱼的外形:一组突出夸张、一组突出简化、一组突出变形,同时和生活中的鱼图片对比)
学生欣赏图片
师:同学们比较一下,图案中鱼和生活中的鱼在外形上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进行分析并讨论
师:
第一组:本来就很大的肚子画得更大——夸张
第二组:减去了鱼上下的鳍,只剩下尾鳍了——简化
第三组:这条鲤鱼为了适合方形的需要,将自己变成了方形——变形
我们可以通过夸张、简化、变形或是将它们结合起来等装饰方法画出鱼的外形。快看,美丽的鱼儿们来给我们当模特了。如果让你画一条鱼,你先画什么,后画什么?
生:先画身体,后画鱼鳍。
师:那我们先来仔细的观察一下,这些鱼的身体部分呈什么形?
(出示被描画了身体和鳍的鱼的图片,简单介绍纺锤形)
师示范并讲解:鱼的身体一般呈纺锤形,在画时可以进行长短胖瘦、对称或不对称的变化,扭一扭、弯一弯的变化,甚至还可以将纺锤形的鱼身体经过夸张变形画成--------(让学生大胆说一说)
生:半圆形、圆形、方形、三角形、梯形------
师:(示范画)画好身体后再加上鳍,鳍可以简化到只有尾鳍,也可以夸张到你想画的形,如花朵、树叶、火炬等(教师示范),其实在大自然中,为了生存的需要,长得奇形怪状的鱼有很多。鳍画好后最后画出眼睛、嘴巴和鳃盖。眼睛、嘴巴和鳃也可以通过夸张、变形等方法画出来。这些一条条看起来形态各异的鱼其实就是由简单的身体加上有变化的鳍组成的,它再怎么变,我们用这种方法都可以画出它的关键。
(2)装饰
师:鱼的外形完成了,接下来要进行装饰了(板书:装饰),那如何装饰呢?
师:我们先来看看鱼儿们是用什么装扮自己的?
点线面、丰富的色彩„„
师:设计师们在鱼的身上找到了灵感,设计出了许多美丽的鱼纹样
欣赏作品
师:经过点线面装饰过的鱼更漂亮了。我们进行装饰的时候点线面还可以是各种形式的:装饰的点,我们可以把它生活化,生活中的每个物体都是点,如太阳,月亮,荷花等;线是由这些点连接而成的,有直的,有弯的,细的粗的,各种颜色的;把点画大些把线拉宽些就是面了。(教师边讲边示范点线面的运用)
色彩除了彩色的很美外,单色的同样也很美。彩色的要注意色彩的对比与协调(课件展示彩色鱼纹样),单色的要注意黑、白、灰的对比(课件展示单色鱼纹样)。
4、组合鱼纹样的设计方法
师:我们还可以将以前学过的纹样知识,用到鱼纹样的设计上,如相同图样排排队、适合纹样,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渐变的形;有序的鱼形排列;无序的排列等,都带给我们美轮美奂的视觉享受。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相同的鱼纹样,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在短时间内变现出来?
生:„„
师: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种方法——折剪画三合一的方法
示范方法
(1)折(以四条鱼为例),十字折或三字折
(2)画 画出鱼外形
(3)剪 沿外轮廓线剪,得出四条鱼,四条同方向或两两同方向摆好
(4)装饰单色或彩色
(5)组合有序组合或无序组合(6)调整如果嫌空加上合适的背景
(三)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
师:现在同学们是不是跃跃欲试了,你们每同座位面前都有一个生活物品,同座位之间讨论一下,你们手中的生活物品适合用单个鱼纹样来装饰,还是组合鱼纹样,如果是适合组合的,是有序组合好,还是无序组合好,确定好后进行分工。如确定画组合纹样的,两人中造型能力强些的负责画外形,画好剪下来的四条鱼,再一人装饰两条;确定画单个纹样的,就一人负责画鱼纹样,一人在物品上画合适的背景,背景可能画得快些,再来帮同桌涂色。
2、学生作业(播放背景音乐)
(四)作品展示:
师:说说喜欢哪个作品,哪个最打动你?
师:有了这些鱼儿的装扮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色彩缤纷了。
(五)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学习了用夸张、变形等方法结合点线面、色彩装饰鱼的纹样,同学们设计的鱼纹样真是丰富多彩,美丽无比。这些都是鱼纹样的平面形式,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鱼纹样的立体形式。这里老师带来了一些鱼纹样的立体形式,(课件出示)是不是很特别、很好看呢?请同学们课后找一找,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鱼纹样的立体形式并仔细观察。
盘子装饰
教学理念
1、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感受在盘子上作画的特性,体验设计、绘制有装饰图案的盘子带来的成功喜悦。
2、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设计、绘制有装饰性的盘子,提高对生活物品的审美能力,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关系。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在盘子上作画的特性,体验盘子装饰带来的乐趣。难点:装饰内容与装饰形式的创新。教学过程:
1、感受盘子的美。
(1)展示课前收集的盘子,在同学之间交流。
(2)欣赏各种材料制成的盘子。(木盘、竹盘、玻璃盘、陶盘、瓷盘、搪瓷盘、塑料盘等)(3)欣赏各种形状的盘子。(几何形、仿生形等)(4)欣赏各种装饰图案的盘子。(古代的盘子、现代的盘子、外国盘子等)
(5)讨论:盘子的作用。(装饰性、实用性)
2、探讨盘子的装饰方法。
(1)质疑:人们是怎样装饰盘子的。(2)讨论:盘子的装饰方法。
(3)欣赏:在工厂、作坊里的盘子装饰过程。(多媒体)
(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给学生一最大的信息量)。
3、研究用水粉装饰盘子的方法。(1)尝试用水粉在盘子上装饰。
(2)讨论:在盘子上作画与在纸上有什么不同?
(3)小结:在盘子上作画的特性。(4)欣赏各种盘子装饰作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人物、动物、植物、风景等和抽象的点、线、面及其组合等方面思考。
4、学生创作:
(1)要求:内容的新颖性。
(2)激励:将举办柏卖会,比比谁设计、绘画的盘子艺术价值高。(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5、体会创作的喜悦。(1)作品展示。(2)组织拍卖会。(3)教师肯定表扬。
6、延伸。
(1)你打算用这个盘子干什么?(2)教师建议:
A.给作品刷上透明漆,使她增加保存的时间,作为一件装饰品。B.把设计作品给厂商欣赏。
《刮出来的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总 目标
1.通过欣赏、对比了解刮蜡画与其他形式画作在风格、创作手法上的区别。2.了解刮蜡画的基本创作方法,初步学会单色和彩色底版制作的方法,学习运用不同材质的工具进行刮画,体会不同材料刮画的技巧。
3、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感受创作的乐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制作底版及刮画的方法。难点:尝试运用不同媒体创作刮出来的画。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师)多种方法制成的范作、刮画工具
(生)油画棒、各种刮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观察、比较、欣赏中体验刮蜡画的独特,引出课题。
1、让学生回想,你都用什么工具画过画?你还知道能用哪些工具来画画?
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已有的绘画经验,为学生理解刮蜡画与其他画作的区别做铺垫。
2、展示不同工具创作的画作(学生画作)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绘画经验观察作品,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其对作品创作工具、创作风格的直观感受。
3、展示一幅优秀的刮画作品。问:①欣赏了这副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②你有什么不同问题要提出? 使学生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体验刮蜡画的独特。教师暂不作解答。
4、现在,老师先给你们变一个魔术,看看哪些小朋友的眼睛观察得最仔细。
(教师变魔术——用尺在涂好颜色的纸上刮画)
5、谁知道它是怎么变出来的?
生:刮出来的。(假若小朋友不知道是怎么变出来的,老师就自然的引出:那老师来告诉大家,这画是刮出来的。)
6、你们真棒!的确是刮出来的。出示课件:提示课题《刮出来的画》
二、引导探究,认识刮画
1、出示两张不同的范画(用黑笔直接画的效果和刮出来的画的效果)。
提问:刮画和我们平时的画有什么不一样呀?
师小结:以前的画是用笔直接画上去的,而刮画是先涂颜色再刮。2.出示两种底版(单色底版和多色底版)请学生上台任意地在两种底版上刮图案。
问:为什么一张画刮出来是单色的,一张刮出来是彩色的? 学生观察比较并回答。
三、深入探究,尝试刮画。
1、既然刮画要先涂颜色,涂颜色你们会吗?(会)该怎么涂呢? 出示平涂和渐变的范画,让学生了解涂颜色也可以这样涂。
2、自主学习书中刮画底版制作的方法,想想制作步骤。
2、师生互动讨论:
① 制作步骤:平涂或渐变的底色→加涂深色→刮画 ② 注意点:涂色:先淡后深,一层盖一层
现在用你喜欢的颜色在纸上试着涂一下吧。学生尝试涂,教师指导。
2、检查,教师拿几张作品来展示,并提出注意的地方:
涂的时候颜色要厚、要重。
3、刚刚有些小朋友涂得颜色有的是一种,有的有很多种,来看看: 漂亮吗?漂亮在哪里?让学生比较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单色也好,多色也好,看起来都很好看,各有特色。不要忘了,颜色涂好后上面还需要涂一层黑色。
四、自主探究,理解刮画。
1、黑色涂好了就要开始刮了,用什么刮呢?
2、小朋友准备的工具真充分,那我们利用手中的工具能刮出什么漂亮的画呢?
工具不一样,刮出来的效果也一样吗?学生讨论并实践。刮画
五、自由创作,大胆尝试。
创作要求:
1.大胆想象,画面内容要丰富.2.涂色时颜色要均匀且厚,可单色,可多色。
3.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尺.银币.牙签.钥匙等)进 行刮画.4.给你的刮画取个好听的名字.六、展示作品,自评互评。
1、各组推选优秀作品,展示于黑板上。
2、请小画家介绍、评价自己的作品。
七、课外延伸.1、尝试合作创作(和家人,同伴,老师一起)巨大的刮画作品,如壁画等.2、充分挖掘生活中可以用来刮画的工具和材料,如沙子,木头等,抽空进行刮画
《有趣的砂纸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探索用砂纸作画方法,能用丰富的色彩,大胆的想象来表现画面,让其画面具有一种特殊的形式美感。掌握画砂纸画的技能,能用不同方法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扩宽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大胆想象能力、儿童画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画砂纸画的乐趣同时能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寻找有用的媒材进行创造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砂纸画的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涂色方法表现作品。教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砂纸、范画、水粉、油画棒等。学具:砂纸、油画棒等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今天老师想请同学在一张特殊材料上创作美术作品。(多媒体出示砂纸画)、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画是在什么材料上画的吗? 板书课题《有趣的砂纸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欣赏砂纸画作品,感受砂纸画这种特殊媒材的形式美感,学生觉得很好奇,想了解砂纸画。
二、探究学习,初步感知
观察砂纸画与普通白纸作画有什么不同之处。(出示范画)生:学生小组讨论。
师:总结白纸光滑、涂上颜色鲜艳,砂纸底色深、粗糙、上面有小沙砾、对油画棒的着色力较好。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了解砂纸画的特点。
三、教师示范,诱发联想
教师示范用直接涂色和勾线涂色方法创作砂纸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创作砂纸画方法。
A、构思。想好要画的题材和内容;
B、布局。把要画的内容在画面上作适当的安排; C、作画。把画面上所要表现的对象具体地描绘出来; D、完成。对画面作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完成整幅画的创作。
2、师提问:A、你还能想出其它的其它的涂色方法吗? B、砂纸上涂什么颜色比较好看
生:学生小组讨论,尝试着在砂纸上画一画。师:总结学生总结的涂色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教师示范掌握砂纸画的制作过程和方法。并探究学习新的涂色方法。
四、赏析范画,总结方法
1、教师出示一组砂纸画。(多媒体出示)生:学生赏析范画,并说出涂色方法。
2、教师出示不同题材的砂纸画,解析作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赏析,总结归纳砂纸画的涂色方法,进一步深入的了解砂纸画。
五、创设情境,尝试实践
1、教师出示梵高作品《星月夜》让学生自由表现星星、月亮、树木。师:梵高用波浪线、短弧线,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规律来画画。大树像火苗一样晃动,星星月亮是用短的线条以旋转的方向来画,让人感到它们不停的在运转。云在风的推动下也飘动着。整个画面都动起来了。画家用黄色、橙色来画月亮和星星,这两种颜色明亮温暖和夜晚形成强烈对比,近处有一棵高大的树,天空中月光、星光把夜空点缀得非常美丽。远处有山,山下的房屋里有温暖的灯光。
生:听音乐,感受画中意境,想象如何表现心中的《星月夜》
2、学生小组实践。
3、师生点评。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掌握的方法,自由表现心目中星月夜。
六、自由创作,体验快乐
1、师提问:如果让你创作一幅砂纸画你打算表现什么内容?
2、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作业。
七、展示作品,评价小结
1、展示作品。
2、引导学生自由开展自评、互评。
砂纸画涂色方法
勾线涂色:先用油画棒轻轻地勾出轮廓,再按作画需要涂上颜色;直接涂色:不勾轮廓,直接用油画棒在砂纸(砂布)上描绘对象;叠加涂法:在涂完第一层颜色后,然后选择另外一种颜色,用油画棒的粗头把第二种颜色涂在底色上。这种技法使画面更有透明感。轻重变化涂色:在涂颜色时,用力有轻重的变化,会使画面颜色出现浓淡变化,产生立体感和空间感。
混色法:在一块上色区域的边上,在涂上另一种颜色,然后用手指或指头等办法把颜色揉在一起。
厚涂法:使用柔软的油画棒,让油画棒色彩在砂纸上层层叠加,可以产生类似油画的厚涂效果。
刮涂法:通过刮去平涂的不同的油画棒颜色,可以产生一种简明而独特的效果。如果最后一层颜色是深色,而前面涂的颜色是浅色效果更明显。刮画的工具可以是刀、针、梳子等。涂的颜色越多越厚,刮后显露的色彩越丰富。
油水分离法:在油画棒绘制主体物或勾线的画面上,用水粉填色或画背景时,水粉色稍清一点就会产生明显的油水分离效果。
砂纸画--花的礼物
课前导入
同学们是不是经常收到爸爸妈妈送的礼物呀?这是爸爸妈辛勤工作挣得的钱为你买的,爸爸妈妈是多么疼你爱你呀!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给爸爸妈妈准备一份礼物呀?送什么样的礼物好呢?对了,让我们亲手来画一幅漂亮的瓶花,有各种美丽的花朵,送给爸爸妈妈是不是很有意义呀?爸爸妈妈收到礼物后一定会很高兴!制作步骤
1.用单色油画棒勾画出花瓶和花朵的轮廓。
2.用过渡法添加花朵的颜色。
3.用过渡法添加花瓶的颜色,使花瓶有立体感。
4.添加背景,丰富画面。学习提示
注意砂纸画平涂、过渡法的应用,注意花瓶的色彩的搭配。
学生作品
漏印纸版画《五彩世界》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了解粉印纸版画的相关知识。
操作领域:能运用粉印纸版画的技法创造一幅粉印纸版画。情意领域:开拓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思维,刻制各种内容、画面的印制底版。教学难点:粉印纸版画的印制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范图、多媒体课件、6B铅笔、吹塑纸、黑色印纸、水粉颜料等粉印纸版画印制工具。
学生准备:6B铅笔、吹塑纸、黑色印纸、水粉颜料等粉印纸版画印制工具。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1)师生互动,展示一组小朋友用各种材料绘制的美术作品。师:同学们,你喜欢这些小朋友用各种材料绘制的美术作品吗?(出示一组美术作品)小朋友们觉得他们好看吗?能不能说一说它们都是一些什么画?(国画、线描、蜡笔画、剪贴画...…)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哪一张比较特别?(粉印纸版画)
师:你知道这是一张什么画?它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2)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学习这种绘制方法——粉印纸版画。板书课题:粉印纸版画 2.发展阶段。
(1)师生交流,启发学生思考。出示课件图片。
请小朋友们小组讨论一下:你知道这些不同的画种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国画、线描、蜡笔画、剪贴画… …)
教师活动:
师:下面老师想来变一个魔术,大家想看吗? 1)拿出事先刻好图案的吹塑纸底板,贴上黑纸。2)将水粉颜料涂在吹塑纸底板上。3)将黑纸覆盖压印。
4)展示印制的分印制板画的半成品。5)展示事先印制好的粉印纸版画成品。
师:你觉得这样的绘画方式有趣吗?好玩吗?(2)出示课件图片,启发学生思考。
(用这种方式印制出来的画就叫做粉印纸版画)(3)师生互动。
启发学生想象,学生讨论。师:你能总结出粉印纸版画的特点吗?
师:你觉得哪些题材可以成为分印制板画的内容呢?(人物、动物、风景… …)
启发学生思考。
师:你觉得用于印画的纸是深色的好还是浅色的好?为什么?
师:你有什么样的创意? 教师演示。
构思:想一想我要画什么内容。
构图:用6B铅笔在吹塑纸上将想画的内容刻出来,刻出凹痕。印制:将水粉颜料涂在吹塑纸底版上,再将黑纸的一边与底版固定并覆盖在底版上压印。
依此类推,依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涂一块印一块,将颜色转印到黑纸上,直到完成(出示成品范作)
(4)启发学生想象思考。
师:你想用粉印纸版画的形式来创作一幅什么内容的作品呢?(5)学生活动(作业,老师辅导)
布置作业。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粉印纸版画的形式将自己最想描绘的画面表现出来,看谁能够印制出一幅独具特色的作品,好吗? 作业要求。
内容独特、新颖,富于想象力; 构图饱满,画面用笔粗犷
用色鲜明,色彩艳丽;
注意不要将颜料涂到凹痕里去。
辅导重点。
选择制作较好的作品展示,启发别的同学。(6)总结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
趣味手工 立体的海洋动物
教学目的:
1。通过多种材料的结合制作,培养同学们的动手动脑的能力。2。学习立体作品的制作,体验立体作品制作的乐趣。制作步骤:
1。在纸杯上用水粉颜料上色。(可以用渐变色,效果更丰富。)2。把纸杯从中间剪成两半,叠加在一起。
3。用纸杯分别剪出鱼头、鱼尾和鱼鳍的形状,组合在一起。4。用“白胶”把拼好的鱼与蓝色卡纸粘贴。5。在蓝色的背景上进行装饰就完成啦。
第四篇:美术课程总结
《美术》课程总结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一、美术的基础性地位
本课程是职业技能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培养学生美术素质与综合素质、以及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素质教育课程。具有广泛地实用价值。
美术课程与书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儿童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基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等课程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教学中应注意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注意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对幼儿认识事物特点的认识,更好地掌握幼儿教育工作的规律,促进儿童的发展,从整体上去认识美术教学活动在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中的作用。美术课程是师范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只有学好美术课,掌握好美术技巧和方法,对美术有教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上好美术课。实践教学中通过讲授法、演示法与练习法相结合,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实现专业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多进行实际练习,多参加一些实践,如:实习,上校内实训课时多上讲台进行讲授等,为培养职业能力服务。
二、美术教学与建设(1)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为培养适应教育工作的、具备较强美术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优秀教师打下良好的美术基础。(2)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上力求做到:知识面和使用面广,难易程度浅显适用,内容结构科学合理,符合职教特点。
基础理论: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理论知识、美术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演示: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绘写方法
欣赏:通过儿童简笔画、儿童水粉画等作品的欣赏、讲解和分析,扩大学生的眼界,拓宽知识面,并使学生学会分析讲解作品。(3)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示范性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分析诱导法、归纳小结等方法,来达到传授技能和培养兴趣的目的。手段:把个别落后的同学,课下用一对一的方法进行辅导。
1、对比法:通过对比,掌握形的大小及色彩的搭配。
2、讨论分析法:学习积极参与讨论分析,在讨论中总结新知识。
3、实践法:通过实践掌握绘画技能。
三、学习情况分析
人文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14501、14306、13307、13501、14101、14305、12501、12502班;初教13303、13304、13305班,一共11个班级的学生参加美术课程的考试,本学期试卷是按照平均75分的标准出题的,该实践课以技能考核的方式考核。(1)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成绩分布是正态分布,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学习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学生具有苦耐劳的精神,例如:学生能在课后完成作业以外自己进行创作,这与学生和素质和老师平时鼓励是分不开的。但个别班级个别学生成绩分布不是正态分布,主要原因是该学生对学习美术有一定的兴趣,但缺少耐心,建议学生加强每天课外的训练,由老师监督并积极鼓励。(2)主要措施
1、教师多和学生聊天了解学生的想法,多引导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逐渐培养勤学、好问、互帮互助的优良班风。
2、教师多鼓励学生表现自己、多参加一些校内外的绘画比赛,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多给她们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经过多次参加比赛后不但学生们心理素质得到了锻炼,而且还增强了竞争意识,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理论知识掌握扎实为将来的实践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用更新的理论来引领实际工作的方向,只有实际工作与理论相结合学生才有可能在工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学前教研室 美术课程组
2016年1月
第五篇:美术课程评价
一、树立全新的美术课程评价理念
美术课程评价的目的是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具体说来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以及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
为此,我们根据新课程要求树立了全新的评价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理解“评价”。传统美术课程评价是一种鉴定和甄别,总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现代课程评价是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
(2)理解“美术”。要改变“像不像”、“技能性”等单一化评价标准,体现美术的多样化、个性化、创造性等基本特征。应采用相对的量化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合情合理的进行评价。(3)理解“教学”。现代课程评价己从仅仅评价教学结果,转向分析和评价教学过程,并注意两者的统一。教学活动不完全是机械地执行教案,每一次教学活动都应该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是教师灵活机智的再创造,应当体现教师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具有原创性和不可重复性。(4)理解“评价的主体”。在学校内部,美术课程的评价主体主要是领导、教师和学生。需要完善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的观念与方法,也要让学生学会评价教师的教学。要让教师学会自我评价,形成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也要让学生学会自评、互评,学会学习和自我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者。也就是说,现代课程评价体系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断自我完善的组织系统。
二、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美术《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第一条就是“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从中反映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和评价观。
长期以来,从来都是由教师给学生打分,因为教师掌握着知识,掌握着打分(评价)的标准和权力。现在,教师要形成“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的观念,首先要理解“为什么要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21世纪是一个以计算机技术发展为核心、以信息网络技术发展为纽带、以知识经济为标志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全球化”的时代。社会的加速度发展已使人们无法预见今天的学生在其一生中将会从事什么职业,多少种职业、各需要什么知识、将使用什么工具、可能遇到什么问题„„,但他们必将参与明天世界性的竞争和挑战,要生存、要发展,只有靠他们自己,靠终身的学习、创造和努力!这就是未来的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所以,我们今天的教育,其主要任务已不能再是向学生灌输多少现成的知识,而必须让学生能够拿着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断地找到适合于他们的“水”,即学会学习,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在一系列自主性学习活动中,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决策的能力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可以说,自我评价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学力的基本标志。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三、重视对美术活动过程的评价
《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提出要“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传统的美术课程评价特别看重学生美术作业的效果,是一种针对教学结果的静态评价。现代课程评价的对象和范围已从这种静态的教学成果的评价转向动态的教学过程的分析和评价,尤其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使动态的课程评价技术日益完善,《课程标准》提出的“美术活动表现评价”指的就是对教学过程的动态评价,按具体操作技术而言,一般可分为两类:简易的美术活动表现评价和较全面的美术活动表现评价。
(1)简易的美术活动表现评价
一般是由教师客观地观察、记录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精神、学生的美术操作技能、对于问题的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对于各种教学情景和创作时进行的思维活动 以及与同学自我交流、表达观点的能力等。
由于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是动态的,所以评价时比较困难。其中有的内容可以量化,无法量化的可采用定性描述的评价。
(2)全面的美术活动表现评价
全面的美术活动表现评价包括背景情况调查、课堂实录和课后评价三个阶段。数据的收集也更加详尽,但操作要求比较高,也比较复杂,需要有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还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所得到的评价数据有很高的可信度和研究价值,常常作为大型研究课题的组成部分。
再结合其他信息:教师背景情况调查、访谈、问卷调查、学生作业分析等多项技术。最后综合上述各方面的信息之后,就能全面地对学生的美术活动表现作出判断。
总之,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设想、教学方法,通过教学设计、教学活动、辅导练习、作业评价等环节,对自己教学的优缺点作出客观的评价。各种评价都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应当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全面衡量,才能得到比较公正、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真正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全新的美术课程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