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交际能力是语言学习的基本目标
交际能力是语言学习的基本目标。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的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在训练学生正确、得体、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英语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教师应努力走出为应试而学习英语的误区,明确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其次,要让学生端正学习思想,自觉地认识到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和学生一起讨论英语尤其是口语在日常生活和今后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学好英语并不是因为对考试重要,而且对他们的未来会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唤起学生主动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口语的积极性。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每一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把英语教学和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环境,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贫困生,尽可能地为他们多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消除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民主、宽松、和谐、自然的课堂气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师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它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互动过程。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尊重、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使教师积极地采取情感教学原则,在包容口语错误的环境中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压力,释放心理负荷,让学生轻轻松松、毫无顾忌地说英语,逐渐由“要我说”的被动状态达到“我要说”的自觉状态。加大语言输入量和实践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本质是交际。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语言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语言。“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让每一个学生开口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有些人担心注重听说训练会影响笔试成绩。其实,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并可互相促进。我们应首先走出为了应试而学习英语的误区,明确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以自己的满腔热情和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融入到真实的教学情景中,为学生提供说英语的机会,鼓励和帮助每一个学生开口说英语。
在农村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极大乐趣,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被动的听变成主动的说,能用所学到的书本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篇:交际语言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1、称呼与招呼(1)称呼称呼被看作是焦急的先锋官,是人际关系融洽的晴雨表等等,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就为把握不准称呼的尺度而发愁刚上班的小王就曾因此备受尴尬之苦,报到的那一天,接待她的是公司的以为部长,40来岁的人却年轻的像二十五六岁,第一次见面,小王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部长,您好!” 部长听了,嘿嘿一乐,很随和地说道:“别那么认真,叫我小××好了。”在遇到部长时,脑子转了七八道弯,还是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他,同事小李也遇到怎么称呼对方的问题,正是因为他无法面队同事间的称呼,整天猫在办公室里,不敢出去。生怕碰见一个不知如何称呼的同事,有是还真“屋漏偏遇连阴雨”他越不想碰见这种情况,偏偏就让他赶上了,即使上一趟卫生间,也会碰上无法确定怎么称呼的同事。在现实生活中,称呼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其实小王、小李只要静观他人的称呼,然而同他人保持一致就可以了,遵循了这一点一般就不会犯太大的错误。大可不必为此担心分神。一般地说,称谓是一种随交情的递增而逐步、随意化的,初识称先生]女士、同志。近了就称全名全姓,再近就称小×、老×。在近一点就可以称兄道弟,称姐道妹了。可是,人们常常在初识是闹点称呼上的笑话。比如,某些人对女人的婚姻状态把握不准,夫人称小姐到无妨,若把小姐称为某夫人岂不尴尬,称未婚者为“小姐“就容易被谅解,西方女性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愉快的错误。在社交场合中,一般男子称先生,对女子称夫人,、女士、小姐。已婚女子称夫人,未婚女子统称小姐,对婚姻状况不明的女子可称女士。如同一些少妇,被一些不熟识的长辈成为“姑娘”一样,心中一定会美滋滋的。称呼对方时还要遵循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女士后男士,先疏后亲的礼遇顺序进行。(2)招呼招呼用语言表示的是打招呼人与被打招呼人之间的一种交往关系。如果遇到熟人打招呼或别人给你打招呼,你装作没看见,都是不礼貌的行为。1.“你吃了吗?”这是中国历史上沿用比较普遍的招呼语。“民以食为天”,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大多数劳动都求的就是能够吃饱肚子。因此,问对方有没有吃饭便是对方的一种关心。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饭问题已经得以解决,然而,“你吃了吗”这句问候语却流传了下来。但是,现在的这句招呼语基本上没有了原来的意思。它只是一种形式,不再包含原来的内容,问声“你吃了吗”也单单是一种招呼,表示“我看见你了,跟你打招呼呢。”至于对方真得过且过吃饭没吃饭,都是无关紧要。所以,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你吃了吗”的问话逐渐被新的招呼语所代替。使用这保存招呼语时要特别注意场合,在卫生间打招呼,显得语言极其贫乏,彼此也显得尴尬。2.“你干什么去?”这也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招呼语,与对方擦身而过,为了表示看见了对方,以此语代替一切语言。至于对方干什么却都无紧要,只是表示一种问候。在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没有这种招呼语,因为“自己干什么”是属于个人的隐私,他们不希望别人过多地干涉自己的私事。这句问候语出现在中国,也反映了国人的一种心态,随着经济的发展,这句话也将逐渐被新的招呼语代替。3.“你在哪儿发财?”这是中国近几年才时兴起来的问话。在中国漫长历史中“君子重义不重利”的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已根深蒂固,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和深入,“利”越来越被人们看重,“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促使全国人民奔富裕,并以“发财”相互祝福。所以,这句招呼语如实反映了近几年来从上到下以经济为中心奔富裕的文化心理,折射出初得温饱后人民的更高追求,是一种历史的进步。4.“你这段时间忙吗?”由于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都在为事业,金钱,生活而忙碌,奔波。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喜欢用“你这些时间忙吗”问候校友,同事,特别是年龄相当者。觉得这一问候语,既体现了朋友之间的相互关心,又显得很文雅,不俗。问话人对对方工作忙不忙并非实质性的了解,重在招呼。若对方回答“很忙”,问话人如果不再问一句“忙什么”显得又不礼貌了。5.“你好”这句招呼语简洁明了,通用性强,同时又是对他人的一种祝福,因此,这句话解放以后经常使用,如今也常出现在经济发展,不同社会群体交往频繁而人际关系又比较松散的开放型社会中,特别是在一些城市,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每个人都来去匆匆,以前那种交谈型的招呼语已经不适用了,彼此见面时一声节奏明快的“你好”,同时伴以微笑,点头等致意方式便是礼貌之极。所以,这是随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型招呼语。2.尊称与敬语(1)尊称我国传统礼仪语言中有不少尊称,现举例如下:令——“令”有美好之意。令尊,令堂,令郎,令阃,令爱,令兄,令妹等,均是美称他人父亲,母亲,儿子,妻子,女儿,哥哥,妹妹的。来源:世界商业评论
第三篇:军训教官要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军训教官要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宋旸
2008-04-28 10:07:37来源:中国国防报
我是一名地方大学的学生,在军训过程中近距离地接触到了军人。客观地说,军训教官在给我们留下美好印象的同时,也让我们多少感到有些遗憾。其中主要的一点,就是一些教官地方口音浓重,喊口令、讲话时常常让大家听不懂;有的教官问题表述含糊不清、啰嗦冗长,这些语言交际上的缺陷,影响了教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也影响了军训育人的效果。因此,提高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对于军训教官来说十分必要。在此,我想从地方学生的角度提以下几点建议:
学说普通话。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规定了现代汉语的标准。学习掌握普通话,特别是学会标准的普通话语音,对军训教官来讲,显然有利于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因为现在大中小学校都在推广使用普通话,多数学生也是以普通话为日常交流语言。如果我们的军训教官只会说自己的方言,就很难与学生进行深入、细致、有效的沟通了解,而这无疑会影响到军训的效果。
多记多用军语。军人在队前讲话,由于受时间等限制,在举止和用语上,都要表现得规范制式,如下达命令或发布指示时,不能用习惯用语,而要用标准的军语。但在军训中,一些教官可能因平时的积累不够等,常常会用许多日常用语来指挥队列,组织训练。这也是需要改进的。因为教官多用军语,一方面会因其准确、简明、专业而提升自己的号召力,激发学生军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在规范制式的军语引导下,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军事理论和军事知识,为更好地履行国防义务打下基础。
第四篇: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wellHymes提出的。他认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一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包括对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对谁恰当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包括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头语或书面语)和副语言手段(身势语)„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M·韦斯特说过:“外语是学出来的,不是教会的。”我们应鼓励学生坚持每天说英语,运用所学英语与其他同学进行一些交流,开始时可采用“中西合璧”的方式,而后逐渐转化为纯英文版的。
一、交际能力的含义
“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wellHymes提出的。他认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一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包括对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对谁恰当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包括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头语或书面语)和副语言手段(身势语)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而语言学家Little wood则将交际能力概括成4点:掌握语言知识,并能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达思想:不仅掌握语言知识,还了解这些语言知识在交际中的作用,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应考虑自己的社会地位及社会语境并能从听者的反应中判断出所用语言是否恰当;学习者必须了解语言的社会含义,能使用英语本族人普遍接受的语言。从以上4点可以看出交际能力主要指的是达意(能够用目的语将所指的意义表达清楚)及得体(什么人在什么场合下说什么话)。英语口语教学应该围绕交际能力包含的几方面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学生对待英语口语交际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如“恐说”心理、受英语语言环境的限制和英语基础差等。针对以上三方面问题,根据小学英语课改目标,笔者谈谈应如何对症下药:
1、把英语课堂变成学生喜欢“口语交际”的场所。
英语课堂上的“口语交际”,当然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乱谈,而是在老师精心安排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创造美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去交流,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运用英语。英语课堂与其他科目课堂不一样,它本身就是一个语言交际场合。所以,老师应该尽量提供客观、真实的语言环境,以促进英语学习。让学生在学英语中用英语,做到学以致用。
2.创设课堂外英语学习氛围,提供说话情景。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缺乏的就是口语交流和运用的环境,有些学生书本知识背得很熟,但真的遇到外宾或其他实际运用情景,却成了“哑巴”,虽然在课堂上老师根据所学的内容创设一定情景,让学生会话交流,但小学每周仅三节英语课,时间毕竟有限。因此,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课外仿真的口语交际与应用环境“英语角”。
3、开发学生表演的舞台,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上一个新台阶。经过英语课堂学习训练,到课后形式多样的活动,应该到让学生体现学习英语的成就感的时候。怎样为学生设立表演的舞台呢?老师可以安排在家长开放日、元旦、“六一”儿童节等节日的大型活动时,推选一些好的节目,例如:英
语会话,英文歌,英语演讲等。让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体现学习英语成功的喜悦。随着国际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已为人们越来越重视,成为全民学习的热点之一。小学英语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其学习重点在于口语。因此,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二、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信心培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要帮助学生消除“说”时的障碍。在学习伊始,许多孩子虽然对英语很感兴趣,确认为英语是由一些奇怪的音符组成的,说出来会惹人发笑,只要自己知道就好,何必说出来呢?而且说出来还要担心自己说得是否够好,是否会得到其他人的认同。因此,教师要设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其认为自己是可以大声说出来的因为他能行。在教学中,教师在教语言的同时,还应告知学生英语国家风俗习惯,文化观念,尽量避免由于母语文化的干扰而形成中式英语。老师应多给学生肯定和鼓励,少一些批评和指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Et常生活中,学生已在无意中接触了一些比较简单的英语日常用语,诸如“Hi.,,“Hello.“,“Goodmorning.”等。如以此为开端,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就能很快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反馈。抓紧这一有利时机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其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告诉他们“Well begin is half done.”。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就能逐渐消除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的心理障碍,能自信的大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2.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此有兴趣,才可能有所发展和提高。其一可以通过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积极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促进情感的交流。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我们应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利用学生的向师性,借以达到口语教学的最佳氛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愿意说。
其二,可以通过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激发他们进行口语交际的渴望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合理组织安排游戏、情景对话、课文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唱唱、跳跳、玩玩中,潜意识地运用所学知识与教师或同学进行口语交流,训练出语感,为以后日常生活中的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3.环境创设
a)创设校园英语环境,营造良好交际氛围
儿童学习语言是在丰富的语言信息环境中,将语法规则内化并熟练运用的过程。根据这一特点,在校园内有意地营造英语交际环境,比如在校园某一处设立英语角,让学生有地方说;或在教室墙壁上开辟英语专栏,在教室书架上储备一些内容简单、趣味性较强的英语图画书,让学生有东西可读;还可将日常用品贴上英语标签,在校园内设置英汉双语牌,如“禁止吸烟--NOSMOKING”等,让学生接触单词的不断复现,无意中掌握这些单词。与此同时,在交往中,教师
以身作则,用英语致问候语,让学生受其感染而大胆展现“脱口秀”:“Good morning,Miss/Mr….”。
b)创设英语情境,加强口语训练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地坚持说简明的课堂用语,辅助与教师的体态语帮助理解,少用或不用汉语,使学生耳濡目染,尽可能多的接触英语,运用英语进行师生交流。其次,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训练正确理解运用英语的能力。例如可以设置一些小游戏,编一些儿歌、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课文等,并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其进行评价,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参与进来,大胆进行交流再次,以口语为主,布置一些灵活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多做一些视听训练,训练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4.习惯培养
M·韦斯特说过:“外语是学出来的,不是教会的。”我们应鼓励学生坚持每天说英语,运用所学英语与其他同学进行一些交流,开始时可采用“中西合璧‟‟的方式,而后逐渐转化为纯英文版的,比如说:“这是我的苹果。”。开始时可以先说“这是我的apple”。当他会说“my"时再说成“这是my apple.”,以至最后的“This is my apple.”经常做这样的练习,学生久而久之就会习惯用英语来交流了。
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勇于说英语,但应是主动说,而不是被动的回答,养成想用、敢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良好习惯。常此以往,不断的注意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自然就会得到培养和提高了。
第五篇:学习《语言交际艺术》的体会
学习《语言交际艺术》的体会
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生存能力和社会行为。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能没有语言,不能没有语言的运用,不能没有言语交际活动。进入信息时代,语言的运用、言语的交际,更具有空前的价值。而一个人的语言水平、言语行为和言语交际能力,则是构成他的社会德行、人格教养、文化素质的基本条件和表征。
在当代大学生所必备的三门知识——英语、电脑、口才——中,也许口才是最易让人头疼,但又极易被个人和学校、家庭和社会普遍忽视的一面,作为大学的一门选修课,虽然即使被学校纳入了教学中,但仍不能让学生对这方面有足够的重视,而且,传统的学校,在开设这门课时,又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是让同学们对这样的课程难以提取兴趣,更是大失所望。而通过上王老师的课,我相信许多同学与我有相同的感觉,即:原来我们还应该有自信,我们能加强我们的口才,要想使自己的口才得到加强,不是没有办法,意义也不是只是局艰在交际方面„„
首先,我认为王老师选的修课注重从以抓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为主旨。这是王老师的这门课的最大特色,也是它最应保留下来的不同之处。也是在这门课上,我第一次清醒地认识到:原来语言交际艺术最根本的是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体现。所以,也即是说,如果要提高语言交际艺术,首先要努力训练逻辑思维能力,而在这方面,黎老师也通过讲述概念和结合具体而又风趣的事例和句子、历史经典、笑谈等完美的结合起来了,而且通过这样一种言传加上自己现身说法,不仅使同学们对这门课的一些抽象概念有了明彻的认知,而且是大提高了我们的交际自信心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通过学习这门课,同学们的思想境界也得到了提高。在具体上课过程中,黎老师的言传身教更让我们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我认为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这个本身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追求做学问、研究的群体当中,不能不是一种指导和现身教材,即要想做学问、研究,必须做到“宁静致远”。
其实,在上这堂课上,我们收到的隐形收获又何其多?比如,我们至少改正了我们的认识误区,那就是原来平时看到人们在款款而谈的人很多并不是很会交际语言艺术,因为他们的口才其实很不行,他们不能准确地把握自己语言的外延度,因为他们不能理解概念之间的同
一、交叉、属种、相容、不相容关系,他们不能十分准确地把自己想要表达的表达清楚,而且往往也不能达到他们说话的目的,而这些又更会因为一些人的感觉自我良好而忽视这些不足。在现实的言语交际中,言语交际主体的性别差异也会对言语交际产生影响。实际上,性别对言语交际的影响常常来自于不同性别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从而导致对言语诠释框架的差异。
一个人的言语交际能力应该体现为他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倾听能力、以及与其他言语交际者的互动与磨合能力。语言能力是指人能够生成和理解语言的能力。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动物是没有语言的。语言能力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之一。表达能力是能够正确而灵活的把语言材料组织起来从而准确的表达某种特定思想的能力。我们认为拥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思想修养、表达修养。
总之,通过这门课,我相信一种认识、理念或文化会在同学们慢慢形成,那就是,同学们会自然而然地讲究或注意语言交际艺术,注重恭、宽、信,讲究诚信和节约,努力汲取和学习生活中的智慧,明于先思而后言、而后行,不断提高逻辑思维,构建出一个更和谐的校园,走出一个灿烂的前程!
这样,言语交际问题日益成为令人瞩目的研究课题也就是理所当然的。现代语言学发展到21世纪,出现了一个极其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在继续对语言的本体结构规律进行研究的同时,又特别关注对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的研究,重视对语言的使用规律的探讨。于是给语言科学的研究领域带来了一片新气象。
在此我对言语交际这门学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我认为言语交际活动的复杂现象可以归纳概括为由三大要素所构成,这三大要素即是:交际主体、语境和话语。我想,这些对于提高人们的言语修养或
交际修养和文化素质是有所裨益的。
首先言语交际主体因素,交际主体是指言语交际的参与者,即从事言语交际活动的个人和团体。其中的团体指各种政府或民间组织,当然也包括媒介组织。就一个完整的言语交际过程来说,交际中表达者和接受者都是交际的参与者,而且双方表达和接受的地位随时变换。所以,严格地说,言语交际的双方都应当视为交际主体。如果是研究整个言语交际过程,可以将双方分别称作“交际主体1”和“交际主体2”。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话语的接受者又是话语的表达者,会说话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因此,要想提高自己的言语交际能力,需要懂得分清言语交际主体与言语交际的多重关系。其次语境因素,语境,从字面上讲,就是言语交际的环境。不过言语交际的“环境”似乎不如环境保护里的“环境”界限那么清楚。从最具体的交际活动来说,说话要一句一句地说,但总不能说了下句忘了上句;也不能说了前面不顾后面。无论有意无意。我们说一句话的时候,总要瞻前顾后,既要注意内容上的衔接,也要考虑形式上、语气上的和谐统一。即使内容上或者形式上有所转变,也要能够显示这种转变的原因,要前后照应;不能生硬突兀,显得前言不搭后语。说话如此,写文章更是如此,因此。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说或者写每一句话的时候,都不是孤立地只考虑这一句话,而是把它和上面的、下面的内容放在一块考
虑。在使用一个词或说出一段话时也是如此。
交际对象作为语境,除了他自身的一系列特征在影响着主体的交际行为外,他与交际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同样发挥着语境的作用。例如双方关系的亲疏与尊卑就会影响到彼此间的言语交际。这就要求我们多使用一些尊称和谦辞。如何才能全面地认识语境,以获足够的语境知识确保交际成功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包含全面认识语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展调查研究。尤其是在重要的言语交际活动之前,一定要做一番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全面认识语境,还只是积极对待语境的第一步。交际主体掌握了有关的语境知识,并不意味着它就会去运用这些知识,主动地适应语境,接受语境的制约。在有些言语交际中,由于交际双方初次见面,彼此陌生,心情拘谨,导致交际进展困难。为了营造一个比较适宜的放松的语境,有利于交际活动的开展,交际主体往往不是一下子就进人正题,而是先做很多铺垫,如自我介绍、寒暄,或者谈一些轻松的、双方均感兴趣的话题,还可以攀老乡、拉关系以及寻找彼此的相似的话题,通过这些方法来融洽关系、打破僵局,然后再过渡到要谈论的话题上来。这样,更能保证言语交际的顺利进
行。
以上所提到的那些方法,都是以言语交际来辅助言语交际,即用交谈来改善语境。除此之外,交际主体也可以采取实实在在的行动来改善语境。语境的内容是很复杂的,对言语交际制约是全面的,它使语境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有可能影响言语交际的质量。所以,积极地认识、利用和改善语境是主体交际能力的体现,也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一项工作。
例如,美国有一位推销员帕特,一次为推销一套可供一座40层办公大楼用的空调设备,与某公司周旋了几个月。但购买与否的最后决定权还在买方的董事会。一天董事会通知帕特,要他再一次将空调系统的情况向董事们介绍,帕特强打精神,把不知讲过多少遍的话又重述一遍。但董事们反应冷淡,只是连珠炮似的提了一大堆问题,故意刁难。这时帕特心急如焚,眼看几个月的心血要付诸东流,他浑身发热。“热"使他突生一计,他不再正面回答董事们的提问,而是很自然地改变了话题。他说:“今天天气很热,请允许我脱去外衣,好吗?”说罢,还掏出手帕认真地擦着前额上渗出的汗珠。他的话、他的动作立刻引起了董事们的条件反射,他们似乎一下子也感到了闷热难熬,一个接着一个脱下外衣,又一个接着一个拿出手帕擦汗。有一个还抱怨说:“这房子没空调,闷死了。”至此,董事们无需帕特催促就自动地考虑空调问题,拖了几个月之久的买卖在短短20分钟时间里获得了突破性成功。推销员帕特并不是消极地、循规蹈矩地对待语境,而是十分敏感地抓住了语境所能提供的一点点有利条件,突出语境中对自己有利的因素,化被动为主动,终于达到了预定的交际目的。社会文化背景也有可以利用之处。
最后,话语也是构成复杂的言语交际活动的重要因素。言语交际学中的话题,指的是言语交际活动的出发点和谈论中心,是交际主体的话语所涉及的内容范围。话语是语言运用实例的统称,是由一次交际行为而产生的语言,也就是所说的话或写出的字。言语交际的实质就是交际主体根据对自己角色和语境的认识,去选择和组织话语,以实现自己交际目的过程。
如何有效地使用话语来提高言语交际的能力?
第一,可以恰到好处的使用方言交际。我们现在都提倡使用普通话进行交谈,但如果能适时使用方言的话,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俗话说:“亲不亲,故乡人。”中国人乡土观念很浓,在异地异国遇到同乡,如果能选择双方共知的家乡方言,很容易唤起对方的情感共鸣,从而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使交谈变得更融洽。台湾有位交际专家说过这样一段话:喜欢人家说他的方言是人之常情。如果你是对广州人说广州话,对厦门人说厦门话,对宁波人说宁波话,对上海人说上海话,如果你是他的同乡,就会产生同乡的好感。即使你不是同乡,能说他的家乡方言,他也一定会觉得你的别聪明,初次见面印象可能很好。对于你的请求本来是不允许的,或许可以彼此通融。需要提醒的是,方言不可乱用,尤其在公众场合下,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只顾两个人单独交谈,是违反礼貌原则的,令人反感。第二,有效地利用话语意义。语言意义也就是话语的字面意义。话语是由语言中的词汇按照一定语法规则组合成的,因此语言意义不妨看作是组合话语词汇的意义按一定的方式叠加的结果。话语的语境意义是指话语在特定的语境中体现出来的所指意义,或者说是在一个特定场合,在此时此地是什么意思。往往比语言意义更为明确和具体。第三,语音适用于口语交际中,在语音中包括停顿、重音、语调、节奏、快慢等手段。语调是指话语中单个句子读音的高低声降变化。语调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语气和感情,也具有一定的区别意义的效果。第四,话语的节奏是有声语言运动的一种形式。口语表达中的节奏,是由一定的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富于变化的节奏,不仅可以避免口语表达的单调平板,而且能够吸引听者的注意力,激发听者的兴趣。优美的语言节奏,既可以使思想感情表达充分,又能给听者以美的享受。因此,语言节奏,也是我们要掌握的口语表达技巧。
总言之,言语交际中的主体,语境和话语的变化发展丰富了言语交际的内容。学会利用这三个主要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提高我们言语交际的能力。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懂得一个人的言语交际能力所包
含的内容。
1、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言语交际者交际能力的重要基础。文化素质取决于一个人文化知识储备量的大小。交际者的知识储备越多,他的文化素质就会越高,他的言语交际的话题、内容就会越广泛,对话
题的理解、分析和阐述就会越全面、越深刻。
2、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言语交际的重要基础,尤其在出现突发的言语交际事件时,交际主体要能够体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冷静的应对,从而圆满地完成交
际任务。
3、观察能力
交际者的观察能力是指有心智的观察,交际主体在交际的过程中善于抓住事物现象的细节,看到事物的本质,并对症下药就能够提高言语交际的质量。
4、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从表达的角度上看:形象思维能力越强,就越能增强语言表达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抽象思维能力越强,就越能增强语言表达的概括性和条理性;灵感思维能力越强,就越能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从而给他人带来意外的惊喜。
5、思想修养
思想修养对一个言语交际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制约着说话者对话题的理解、分析、判断和处理。一个思想修养越深厚的人越是站得高看得远。所说的话也就越能透彻深刻、切中要害。
6、表达修养 表达修养是指言语交际者运用语言来准确、全面地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好的表达修养,不仅能准确、全面地传达自己的心声,灵活、艺术的展开互动,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还能让其他交
际者感到愉快,彼此留下美好的印象
倾听能力 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对于听是有要求的。同样是听有的人会听,有的人不会听。会听通常体现为耳到、眼到、脑到、心到。也就是说会听也要有选择的去听,而不单纯是用耳朵听,还要用眼睛
用脑子去分析,用心去感受和体会。
互动能力强往往反映交际双方在互动中的磨合能力和应变能力上。
因此,我们要从以上的四大能力方面来提高言语交际的能力。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言语交际是一门很有趣很有吸引力的学科。学好言语交际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提高我们的言语交际能力会起到很重要的帮助。当然,言语交际问题的研究,还是属于新兴的学科领域,有许多问题在理论上和方法上还需要人们作进一步的拓展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