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跨语言交际测试
573、西欧对待时间的观念是(B)
A、认为时间不是很重要 B、守时C、抱一种无所谓态度 D、以上都不对
74、下列国家中比较重视个人领域的是(C)
3A、中国 B、阿拉伯 C、美国 D、印度
75、下列各项,(A)是儒家的概念。
A、圣人 B、神仙C、真人D、圣徒
76、狭义的基督教指的是(C)。
A、天主教B、东正教C、新教D、以上都不对
77、扳指最早应用于(A)中。
A、射箭B、祭祀C、农耕D、以上都不对
78、“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被称为(A)。
A、璧B、环C、珏D、玺
79、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印玉石产自(B)。
A、陕西蓝田B、新疆和田C、河南南阳D、祁连
80、下列哪项不是中国传统首饰(C)。
A、簪B、手镯C、戒指D、耳环
81、以下哪个民族,对银器最为情有独钟?B
A、藏族B、苗族C、彝族D、壮族
82、中国有句谚语,“君子无常,(D)不离身。”
A、金B、银C、石D、玉
83、(D)时期,朝廷以朝珠为区别大臣等级的标志。
A、宋B、元C、明D、清
84、西方文化传统中,(C)被认为是“王者之石”。
A、蓝宝石B、钻石C、红宝石D、黄宝石
85、蓝宝石主要象征着(B)。
A、尊贵B、神圣C、健康D、平静
86、翡翠最重要的产地是(缅甸)。
87、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钻石产自(A)。
A、南非B、印度C、南美D、美国
88、钻石最重要的加工工艺是(C)。
A、雕琢B、打磨C、切割D、以上都不对
89、欧阳秋眉女士的研究对象主要是(B)。
A、白玉B、翡翠C、绿松石D、钻石
90、最早发明钻石切割技术的是(B)。
A、非洲人B、犹太人C、英国人D、美国人
91、女性最早佩戴首饰的原因主要是(C)。
A、装扮美丽B、显示地位C、表示臣服D、以上都不对
92、亲密距离是指(D)之内。
A、20cmB、30cmC、40cmD、46cm93、电影《蒂芙尼的早餐》中,蒂芙尼是(C)。
A、一家餐馆B、时装店C、珠宝店D、咖啡馆
94、握手在(C)应用最为频繁。
A、美国B、法国C、德国D、意大利
95、礼堂演讲是(C)范畴。
A、个人空间B、社交空间C、公共空间D、亲密空间
96、办公室空间属于(B)范畴。
A、个人空间B、社交空间C、公共空间D、亲密空间
97、加勒比海盗风饰品多采用的材质是(C)。
A、金银B、宝石C、牛皮D、草木
98、韩国的图腾崇拜是(B)。A、龙B、虎C、狮D、蛇
99、商务礼仪中,对于着装最基本的要求是(B)。
A、具有亲和力B、庄重简洁C、华丽尊贵D、朴实大方
100、下列国家中,对待合同的态度最为严谨的是(A)。
A、德国B、日本C、意大利D、中国
101、戒指戴在食指上表示(C)。
102、男性佩戴饰品,往往是出于(B)的需要。
A、显示身份B、美化装饰C、显示个性D、以上都不对
103、在西餐礼仪中,(D)表示用餐完毕。
A、起身离开B、刀叉交叉摆放C、刀叉平行放于一侧
104、个人空间的距离范畴是(A)。
A、小于46厘米B、大于46小于120厘米
C、120厘米-300厘米D、300厘米-500厘米
105韩国的国花是(D)。A、玫瑰B、樱花C、兰花D、木槿花
106、世界最大的女子学校位于(C)。
A、韩国B、日本C、英国D、法国
107、青瓦台是(韩国)的总统府邸。
108(B)是韩国传统的打击乐器。
A、手鼓B、腰鼓C、长鼓D、镲
109、韩国人不吃(A)肉。A、牛B、羊C、鱼D、猪
110、起源于韩国的运动是(B)。
A、棒球B、跆拳道C、荡秋千D、射箭
112、从地理上看,韩国多(A)。
A、山地B、平原C、高原D、盆地
113、A、守时B、矛盾C、严谨D、豁达A114、日本人对待合同的态度是(B)。
A、一经签订,不可更改。B、可根据具体环境调整。C、无足轻重
115、中东地区的经济基础是(石油)。
116、最能代表韩国饮食文化的是(B)。
A、烤肉B、泡菜C、酱汤D、冷面
117、玄关最早是(C)用语。
A、建筑B、礼仪C、佛教D、以上都不对
118、温泉文化是属于(B)的。
A、韩国B、日本C、泰国D、印度
119瑜伽来自于(D)。A、缅甸B、日本C、泰国D、印度
120、格子图案是(B)的标志。
A、法国B、英格兰C、意大利D、美国
121、西方文化的源头是(C)。
A、腓尼基文明B、米诺斯文明C、克里特文明D、迦太基文明、以上都不对D122、在希腊神话中,(D)具有凌驾于诸神之上的力量。
A、天父B、冥王C、战神D、命运女神
123、希腊神话中,雅典的保护神是(C)。
A、宙斯B、阿瑞斯C、雅典娜D、赫拉
124希腊神话中的美神名为(B),她在罗马神话中的名字是()。
A、阿尔特弥斯维纳斯B、阿芙洛狄特维纳斯C、阿尔特弥斯洛丽塔D、阿芙洛狄特 洛丽塔 125、希腊神话中,神使赫尔墨斯还是(C)的保护神。
A、诗人B、农业C、商人 D、婚姻
126、荷马式的英雄最主要的是为(D)而战。
A、国家B、正义 C、利益 D、个人荣誉
127、“不和的金苹果”上留有的字是:献给最(C)的女神。
A、高贵B、有权利C、美丽D、善良
128、荷马的《伊利亚特》中,带走了斯巴达王妃海伦的特洛伊王子是(C)。
A、阿基琉斯B、阿伽门农C、帕里斯D、赫拉迪克
129、荷马史诗是对(B)时期的战争和航海活动进行的神话式渲染。
A、迈锡尼B、迦太基C、黑暗时期D、以上都不对
130、犹太人的祖先是(B)。
A、希腊人B、希伯来人C、尤利安人D、日尔曼人
131、最先在罗马传播基督教的是(C)。
A、耶稣B、摩西C、彼得D、保罗
132、基督教的核心是(C)。A、律法B、祭祀C、信仰D、道德
133、基督教中的“施洗者”是(D)。
A、耶稣B、保罗C、彼得D、约翰
134、罗马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是(B)
A、利西尼乌斯B、君士坦丁C、屋大维D、尼禄
135、罗马人对日耳曼人的记载,最早见于(A)时期。
A、恺撒B、屋大维C、君士坦丁 D、以上都不对
136、从狭义上看,中世纪的基督教指的是(B)。
A、犹太教B、天主教C、新教D、东正教
137、耶稣殉道和复活是在(B)。
A、罗马城B、耶路撒冷C、拜占庭D、以上都不对
138、在基督教发展早期,基督徒的赎罪形式主要是(B)。
A、购买赎罪券B、公开忏悔C、苦行苦修D、参加十字军
139、中世纪时期,基督教设立宗教裁判所的目的主要是(C)。
A、与皇权争夺地位B、规范基督徒的行为
C、镇压异端D、以上都正确
140、希腊神话中的(B)代表了一种迷狂的状态。
A、美神B、酒神C、战神D、爱神
141、西欧第一个具有多学科性质的大学出现于(B)。
A、德意志B、法兰西C、意大利D、英格兰
“现在,来想一想人的形体吧!它也可以称为一个小世界;身体上每一部分的构成都是艺术的,而非偶然的,整个形体是最美丽绝伦的...”这段对人体热情洋溢的礼赞是(D)时期的。
A、古希腊B、古罗马 C、中世纪 D、文艺复兴
143西方轰轰烈烈的大航海活动主要集中在(15)世纪。
144、启蒙运动主要是一场兴盛于(17)世纪的思想运动。145、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举办于(C)。
A、巴黎B、纽约C、伦敦D、柏林
第二篇:交际语言论文
外国语学院
英语系0911 汤欢欢 2009105122
交际语言论文
在日常生活中,语言交际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交际过程,实际上就是人们的心理活动的表现。说和写,听和看,既是一种进行语言沟通的行为,又是人们相互间心理活动的反映。善于交际的人总能把别人的注意吸引到自己的身上,让听的人围绕着自己的思路转,谈感情时能晓之以情,讲道理时能动之以理,说的人娓娓动听,听的人百听不厌。但是不善于交际的人讲话不但不流畅,而且每每会因为用词不当有意或无意地伤害到了他人,使人没有交谈下去的欲望。
记得以前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好风雅之人,经常的邀些骚客到家中谈诗论画。一日,又约了四位,眼看时间到了,却只来了三位。主人抬头瞥了一眼堂上的挂钟,说“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听了这话,一位较敏感的客人就想了,自己也许是不该来的,于是找了一个借口告辞了。送走了一位客人,主人不无惋惜地说:“不该走的,怎么就走了”。听了这话,一位还算敏感的客人也想了,也许自己才是该走的。于是也找了一个托辞溜了。主人有些无奈地送走了第二位客人后,似乎也意识到刚才说的话有些不妥,就赶紧跟没有走的那位客人解释说:“他们俩也许是误会了我刚才说话的意思,其实,‘该来的不来’,‘不该走的走了’又不是在说他们俩”。听了这话,那位略显迟钝的客人这下明白了。不是说他们俩,那就是说我了。”于是,也走了。这是因为说话者表达失误所造成的一种交际失败。它造成的后果是使说话者丧失了三位好友,使自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可见,得当的语言交际在日常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
而交际过程中人的语言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它既是一个人知识水平的表现,更是一个人气质内涵的体现。交际过程中语言是否得体会直接决定交际过程的顺利性,一旦语言不够得体,不够规范便会导致交际失败,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在1971年,基辛格博士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秘密访华。在一次正式谈判尚未开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一个要求:“尊敬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啊!本人受我国科学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种地球上没有的物质来换取一些女尸周围的木炭,不知贵国愿意否?”周恩来总理听后,随口问道:“国务卿阁下,不知贵国政府将用什么来交换?”基辛格说:“月土,就是我国宇宙飞船从月球上带回的泥土,这应算是地球上没有的东西吧!”周总理哈哈一笑:“我道是什么,原来是
第一页 外国语学院
英语系0911 汤欢欢 2009105122
我们祖宗脚下的东西。”基辛格一惊,疑惑地问道:“怎么?你们早有人上了月球,什么时候?为什么不公布?”周恩来总理笑了笑,用手指着茶几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认真地对基辛格说:“我们怎么没公布?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就有一位嫦娥飞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广寒宫住下了,不信,我们还要派人去看她呢!怎么,这些我国妇孺皆知的事情,你这个中国通还不知道?”周恩来总理机智而又幽默的问答,让博学多识的基辛格博士笑了,同时也化解了一场外交**。
交际既能让人结识好友,又能在外交场合化解**,这足以展现出语言艺术的魅力。可见,交际是人的一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拿朋友来说,有的人交友广泛,方方面面的人都认识,和这些所谓的朋友混在,但是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却很少有人愿意伸出双手助他一臂之力,而有的人或许他的朋友圈并不广泛,并不是各个行业的人他都认识,但是凡是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会赞他的为,并且也愿意在他困难的时候帮助他。我觉得这就涉及到真心的问题,纵然交际场上的语言的得体很重要,但是如果并不以真心去待人处事,我想终究这个人还是会失败。当你心中带着一种功利性和目的性去结交别人的时候,一般人都体会得到,因为人是感性的,即使是神经大条的人,在渐渐地相处过程中一定会感觉出来。另外,当前社会很多人与自己的父母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的融洽,即便父母做错过什么,但是身为子女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多理解一点,多让着一点吗?对待长辈,难道不应该是恭恭敬敬,很礼貌的吗?我相信,只要你做好自己本来应该做到的事,并且持之以恒,我觉得不会有人不承认你所做的努力,必然能够打动,让别人接受你。所以,在我看来,交际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真心待人。
另一方面,除了以上所说的之外,在语言规范上,应该注意一下几点。首先,讲话要以礼待人。人们为了不直截了当地触及对方的“面子”而通过拐弯抹脚或者含蓄间接的方式表达其真实的信息来让听者自己去了解言外之意,礼貌也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的信息减弱到最低限度,把一些对听话者或者第三者来说不礼貌的话,或是省略去不说或是婉转间接地说出来,尽量减少有损他人的、有利自己的观点,减少对他人的贬低对自己的赞赏,减少对他人观点不一致和感情的对立。《礼记》中说:“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见,礼貌在交际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所说的话要恰到好处,要
第二页 外国语学院
英语系0911 汤欢欢 2009105122 简洁凝练,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传言往往就是这样造成的,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误导别人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或利益损失。另外,待人要诚实。林肯曾经说过:“你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一些人,也能在一些时候欺骗所有的人,但是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也就是说,要以真诚作为为人处事的准则,在日常交际中,即使未能达到心与心的交流,但至少不能说谎话。对事物或现象的描述要尽可能符合过去或现在所发生的事实,不可以无中生有、夸大其词、隐瞒真相。还有就是交际过程中要以他人为中心,应该抓住对方的心理,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最好是双方都有所了解的内容。如果谈论的内容只是自己知道,别人不了解,谈论半天人家也插不上一句话来,那就会显得十分无趣,置对方于尴尬的境地。还要交谈的时候最好保持微笑,因为微笑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能显示出魅力和涵养。凡是经常面带微笑的人,往往能将别人吸引住,使人感到愉快。人的行为比语言更能切实地表露一个人的真心,微笑这种行为,胜于任何雄辩的言语。当你微笑时,你似乎在说:“我很喜欢你,请不要拘束,有什么就说什么。”微笑无需成本,却能收获无限价值。
总之,交际语言是一门深奥精微的学问,从说话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智慧、品质、学识、思维、心理和情感等等各个方面。说话时需要我们去揣摩对方的心理活动,从反馈回来的信息调节自己说话的方式与内容,要能够机智应变,言语真诚,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和原则。当然,丰富的知识是丰富的经验是交际的基础,好的口才不仅仅体现在嘴上,还要有丰富的知识作为支撑,这就需要平时大量的阅读了。掌握一定的交际原则,在交际过程中多加注意,保持敏锐的观察和良好的心理,理清思路,迅速决断,这样必能在人际交往中得心应手。
第三页
第三篇:交际语言教学法
交际语言教学法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交际语言教学法这一以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语言教学方法,介绍了其发展,主要内容和特点并结合实例就此方法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关键词:交际语言教学法 外语教学 语言交际能力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活动进一步融入到国际化和全球化的体系之中,我国对于外语人才的语言交际能力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作为外语教学工作者,能够在教学工作中有效地使用交际语言教学法对于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更好地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交际语言教学的起源,特点以及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应用此方法进行了逐一探讨。
交际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产生于七十年代初期,社会语言学家海默斯在1971年发表的《论交际能力》(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被认为是交际法的直接理论根据。其创始人之一是英国语言学家 D.A.Wilkins,1976年维尔金斯出版了《意念教学大纲》(Notional Syllabuses)一书,把交际法置于更可靠的基础之上。交际语言教学法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逐渐成为一种为世界语言教学界所普遍认同的教学思想和方向。它的理论主要来自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并受到话语分析、语言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影响。交际法认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会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其语言形式和使用规则,还要学会具体运用,也就是说要知道在什么场合运用。其核心是教语言应当教学生怎样使用语言,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而不是把教会学生一套语法规则和零碎的词语用法作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所以交际教学法强调的是要教授语言功能方面的知识,学生如果没有掌握这门语言的交际本领,没有具备这门语言交际方面的能力,就不能说学会了这一门外语。交际教学法强调要把学生真正置于尽可能真实的交际场景中,并且要由学生亲历一种活的交际活动的过程。根据交际教学法的原则,教师和学生都要注重运用所学外语进行真实的课堂以及课外交际活动,在尽量模拟现实的交际情景中来进行教学和学习,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本文以下部分就交际教学法的原则谈谈运用此方法进行教学的一些具体方式和做法。
一.尽可能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真实的交际场景
我们传统的外语教学概念中多注重语法形式是否完善,在交际教学法中更注重的是交流者是否能正确流利的表意,即是否“get the ideas across”。而这种侧重面对于培养我国所急需的实用型外语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运用真实场景来训练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及应变能力。而对于真实场景的选用则要有一定的取舍,我们应尽量选择符合实际需要或符合中国大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实际应用的语言情景。例如作为旅游院校的学生,今后工作中在很大程度上要接触或进入旅游行业,那么选用和旅游相关的场景则比较合适。笔者在教授英语专业成人本科三年级口语课时就选用了在带外国旅游团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真实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课堂交际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情景练习是发生在一天旅游活动结束之际,团队要去就餐,领队提出要绕行天安门广场,以便游客可以看到著名的天安门广场降国旗仪式,而地陪因担心堵车而耽误客人用晚餐及晚间观看京剧,双方发生争执。笔者让学生尽量想出多种解决方案,比如双方交际成功,地陪说服了领队或领队说服了地陪;或双方交际不成功,地陪直接带客人去用餐或领队执意带客人去广场参观等等诸多可能性,来训练学生对于对方要求进行答复的语言和应变能力。全班分成多个小组来练习不同的可能性方案,最后所有小组都在全班面前一一进行表演,大家一起评判。练习之后,学生纷纷反映这样对实际可能发生的情景进行角色扮演不仅使他们掌握了基本语言,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使用这些语言分析解决问题和进行实际交际。
在运用此教学方法时,这里有一点需要指出:教师要尽量把课堂教学活动变成一种交际活动,就需要以鼓励为主,循循诱导,千方百计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对于他们在交谈中的语言错误,我们不应忙于纠正。但是不忙于纠正并不意味着不纠正。这也是交际教学法一个经常性的理解误区,认为只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而不注重语法功能,实则不然。交际法的早期创始人之一海默斯(Dell Hymes)就认为交际能力包括语法形式的正确,语言的可接受性和语言的恰当性。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的基本知识以及语法概念还得教,但是,知识点和语法教学不应孤立地进行,而应该在交际活动的框架内将所要讲授的语言和语法内容与真实的语境结合起来。从培养交际能力的角度来看,对于学生的语法错误也不可忽视,但我们一般把错误分为两种,一种是影响交际的错误,一种是不影响交际的错误。对于前一种错误作为教师绝对不可忽视,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绝对不纠正后一种错误,只是分一个主次而已。
二.运用交际语言教学法要以学生为中心
语言学家认为外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共同取决于教师与学生,并受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在诸多因素中,内因起决定性作用。交际语言教学法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学生由“配角”变为“主角”,教师的地位由“主角”变为指导。在交际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核心地位。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外语教学中的诸多环节例如听、说、读、写,都应让学生去亲历完成。很显然写的过程学生必须亲自完成,但我们要同时注重要让学生独立去听,而不是先讲大意再去听;要让学生有创造性地去说,在运用语言中学习语言,而不是反复背诵重复而已;要让学生积极去读去思考,而不是教师句句解释,满堂讲解。同时交际语言教学法强调集体学习的重要性,学生活跃在小组或全班的课堂活动中,直接影响课堂活动,所以这种在相互依靠的基础上的学习就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课堂活动,尽可能多地贡献和互相学习他们在课堂上所获得的信息、知识和技能。总之,交际语言观认为交际活动是学生自己学习交际本领必然经历的过程,交际能力的获得和发展主要靠学生的内在因素,因此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使学生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就成为必然。在运用交际语言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的传统作用减少了,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讲授语言知识和指挥句型训练,而是通过各种途径组织学生进行交际活动。教师不再仅仅是教育者,而且还是学习的促进者,即课堂活动的协调者、管理者、顾问和共同参与者以及语言的指导者。首先教师要收集和组织课堂语言材料和活动,提供合乎课堂实际的知识和技能,协调和指导课堂小组活动并着重改正学生影响交际的语言错误。同时教师在确定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哪个方面时具有很大的主动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师如何评价并对学生的语言活动给予反馈。在充分考虑学生活动的内容和目的的前提下,教师的评价要公正客观,并尽可能把学生的兴趣引向实际有效的语言交际场景。英国语言学家利特尔伍德(William Littlewood)还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因素。因为交际教学法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在课堂中营造一种和谐和积极的气氛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很好地利用各种交际教学方法,还要具备很好的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选择实用语言教材
交际教学法通常以功能和交际活动为内容,强调在教材中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最基本的材料可以总结为“6S”,即居住(Somewhere to live)、爱好(Something to love)、工作(Somewhere to work)、外出(Somewhere to go)、表态(Something to say)和娱乐(Something to do)等。在语言材料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实际运用和有交际价值的语言,如报刊、广告、新闻广播、谈话录音等。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所用材料的题材很重要。这要考虑学生的特点,考虑他们目前和将来的实际需要。例如对于已经有工作经历的成教的学生就可多运用在实际工作中事例和场景,而对于刚入大学校门的新生来说最好就由询问和交流学习和个人或家庭情况开始,而逐步进行话题深入。比较有效地体现交际语言教学法内涵的一本教材就是美国麦克伦公司出版的<<走遍美国>>(Family Album U.S.A.)。它集文字,•音像,实景,卡通,影碟,广播,电视为一体, 力求在虚构和摹拟的语境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一套高水平的适用于交际语言教学的多媒体教材。总之对于教材的选用应以真实性和可操作性为基础,要以有利于培养学生使用外语的能力为根本目的。
交际语言教学的主要课型之一是听力课,在听力教学中就如何使用交际教学法而选择合适教材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选用听力材料方面要尽量使用最原始和真实的而不是简化和改写了的材料。录音材料在讲话速度,地方口音方面也不应做趋向标准语言的改变,而是要调动学生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去参与理解,并做出语言和非语言的反映。同时针对我国外语学生多强于“教学语言”(即服从句型和课文教学需要的语言)而弱于交际语言的实际情况,我们要把真实交际场合的口语引入听力课堂,听力材料要多运用英语国家的地道口语,从而切实地培养学生动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交际语言教学法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实际语言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交际教学活动不仅包括“功能性交际活动”(仅为了进行实践语言功能而进行的交际活动,是为了运用语言而运用语言)还包括“社会交往性活动”(为了切实的社会交往而进行的交际活动,是为了社会交往而运用语言)。社会交往性的教学活动就要求更加有效地创造出真实多样的语言环境,这样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就成为必然。其中当代最有效的交际语言教学媒体----电化教学就成为进行交际语言教学不可缺少的,极为有效的手段。它包括外语广播,电影,电视,录音,激光视盘,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媒体,能够比较有效地创造出真实的视觉和听觉上的交往实景,基本上能满足交际语言教学的需要。例如,英国广播公司(BBC)出版的系列英语教学录像 Follow Me 通过其纪实性的情景片断展示出不同的语言活动的现实情景,清晰生动地把声音和形象、语言和情景相结合,利用视觉冲击力和听觉感染力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听说和运用此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此外,交际语言教学课堂的一大特点是信息输入量大。多媒体教学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把更多时间放在指导学生,进行巩固训练,开展密集快速的语言实践活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交际教学法专家认为教学材料应配有适合的教学手段,例如介绍某个场合(比如谈判场合)应使用录像,电话谈话应该录在磁带上等等,所以仅采用简单的textbook教学法并不能满足交际语言教学的要求,而只有使用一个包括多种教学方式的teaching kit(“教学包”)才有可能真正满足交际教学的要求。
笔者通过运用交际语言教学法在外语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并发现通过创造生活化场景并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实践语言的机会,同时借助于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学生不再是外语环境的旁观者,而成为积极参与者,这又为学生提供了巩固语言知识,提高语言交际技能的良好条件。尽管由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外语教学对课程及教材等的限制,使得运用交际语言教学法进行外语教学的自由空间度受到一定限制,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们国家和社会对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逐步重视,以及国内外语教学界在该课题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在外语教学中有效地运用交际语言教学法仍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参考书目:
1.William Littlewood,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2.Gattegno, C., The Common Sense of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s, New York: Educational solutions, 1976.3.K.Johnson and K.Morrow(eds.), Communication in the Classroom, London: Longman, 1981.4.Widdowson, H.G.,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5.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6.方亚中,《实用英语语言表达技巧》,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7.首都师范大学英语系,《英语语言与教学》,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0。
8.马相明,《现代外语教学方法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9.向明友 徐玲,《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与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0.张正东,《外语教育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第四篇:第六节 语言交际
第六节
语言交际
一
语言交际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古代的语言交际研究 西方:
1.语言交际最早研究者(发端)
最早研究:据史料记载,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对交际的研究是开始最早的。
特点:这个时期的研究还是粗浅的、零打碎敲式的,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2.进行大量系统的研究(兴盛)
出现了一批能言善辩之士和语言交际的研究者。比如,在希腊和罗马出现了著名的“雅典十大演说家”(伊塞俄斯、吕枯耳戈斯、埃斯客涅斯、许佩瑞得斯、伊索格拉底、狄摩西尼、吕西阿斯、安多客涅斯、安提丰、得那耳科斯)。
影响:他们的实践行为为交际语言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语料,推动了语言交际研究的进展。同时还产生了一批包含语言交际研究内容的重要论著。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写下了《捷艾杰特篇》《高尔吉亚篇》《诡辩学者》等著作,对语言交际提出了很多精辟独到的见解。他十分强调语言技巧的重要性,认为语言具有非凡的力量和动人心魄的特异功能,指出规范的语言交际是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获得知识和认识真理的手段,同时他也提倡质朴优美的语言风格,反对“辞媚哗众取宠”,谴责空谈和阿谀辞令。古希腊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对语言交际的实践及其理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工具篇》《诗学》特别是《修辞学》等书中,从理论方面对说话方式、接收者心理等问题做过较为详尽的阐述,他的基本观点是,语言交际的任务在于唤起舆论,其表达方式应该是华美优雅,不可落入俗套。
3.中世纪(进一步发展,但失去了往日的态势)
原因:当时的研究主要是为宣传宗教服务的,这主要是受当时的社会形势的影响。
特点:这时的语言交际研究一般都是偏重于学校的说话训练,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能进行娴熟的演说,很少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的探讨。
学习状态:学校教育
4.近代(文艺复兴到19世纪)
特点:语言交际研究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侧重点在于技巧、语态的训练,理论方面仍然没有太大的进步。中国:
1.春秋战国时期:(极盛一时,黄金时代)
社会背景:政情人事非常复杂,急需有口才的人担当重任,参与百家争鸣,辩疑析理,善于说话的人大多用于当时的政治、外交、礼仪等场合。语言交际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人们从理论、实践、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提高人们的演说、讲学的水平。
孔子:(1)说话要选择场合。“言未及之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2)说话要考虑对方能力。“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3)说话要视对象。“可与之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论语·卫灵公》)。(4)说话要顾及具体环境。“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影响:孔子聚众讲学,周游列国,使其交际理论得到广泛传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荀子:“言语之美,穆穆皇皇”(《大略》)就是他对于美的语言所发出的感叹。他还主张在语言交际中要“与人善言”(《荣辱》),“口不出恶言”(《乐论》);此外荀子还对语言交际的对象、内容、方法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也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除此之外,还有庄子、孟子、墨子、韩非子等。2.秦至唐
特点:有发展,但理论建树不大 3.唐以后:(理论发展越来越不行)
原因:1.是由于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限制了人际交往,“父母在,不远游的思想束缚了人们的交际活动,使人们的交际活动的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2.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的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不细,行业之间以及地域之间交际不多,这些都使人们之间交往减少;
3.传统的“重文才,轻口才”的观念在这个阶段更加浓厚,以文取仕的科举制度的形成,使语言交际的能力不为人们所重视,研究者也就大为减少。
发展:传统的“重文才,轻口才”的观念在这个阶段更加浓厚,以文取仕的科举制度的形成,使语言交际的能力不为人们所重视,研究者也就大为减少。
国外:语言交际训练方面也主要是为宣传宗教服务的(二)现代的语言交际研究 国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科学技术比之以前有了很大的突破,这些变化和变革冲击了人们的某些认识。→提出了新的课题→西方国家和日本有了较大发展(课程、书刊、院校)eg:美国的一些院校开设了“说课系”→更重要的是:语言交际纳入到现代科学体系;结果:是语言交际纳入到严格的科学轨道
国内: 1.辛亥革命
背景:大批仁人志士提倡科学与民主,追求光明与自由,为了启发民智,宣传革命,他们走上街头,宣传爱国救民的道理。
结果:演说的兴起,带动了语言交际研究的发展。表现:毛泽东在《十大教授法》《反对党八股》等文中,就语言表达的内容、形式、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科学的阐述。鲁迅、闻一多等人在这方面也曾做了较深入的探讨。
2.新中国成立后
罗常培、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人曾积极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缺点:重文轻语的现象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又有所抬头。很多人都醉心于语言本体的研究,很少涉及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
表现:近三十年中,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竟没有一本以指导人们的语言交际为目的的杂志。也没有出版过一本语言交际研究的专著,甚至于这方面的文章都不多见。
3.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局面)
语言学界的人士,从以往的偏重语言的静态结构的研究方面转向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语言功能的动态探讨上来,使我国语言交际的研究得到发展。
同古代的语言交际研究相比,现代的语言交际研究明显具有下列特点: 首先,理论建树较有系统性。而现代的语言交际研究则比较注重对理论的研究。以往的语言交际研究是相当分散的。
其次,研究方法更加科学。
再次,研究成果远远超过以往。
第四,研究内容深入广泛,研究队伍不断扩大。二 语言交际的原则
(一)语言交际的基本原则:合作原则(量、质、方式、关系)和礼貌原则
意义:“合作原则”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原则,而且是各原则的基础和前提。(二)合作原则的次范畴 1.数量原则:即说多少
数量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使所说的话达到交际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2)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2.关系原则∕关联原则:即说话要连续
3.方式原则:怎么说→要求:用词准确,意义明晰
4.礼貌原则
准则:(1)得体准则
a.最小限度使别人受损。b.最大限度使别人受益。(2)慷慨准则
a.最小限度使自己得益。b.最大限度使自己受损。(3)赞誉准则
a.最小限度地贬低别人。b.最大限度地赞誉别人。(4)谦虚准则
a.最小限度地赞誉自己。b.最大限度地贬低自己。(5)一致准则
a.使交际双方的分歧减到最小。b.使交际双方的一致增到最大。(6)同情准则
a.使对话双方的反感减到最小限度。b.使对话双方的同情性增到最大限度。
在语言交际方面,它们都应该是双向的。这是由交际的本质决定的。同时:礼貌是有层次性、适切性、文化性的。
三
克服语言交际的心理障碍
语言交际总是为着一定目的的合作,它是建立在心理接触的基础上的人际交往,即语言交际总是伴随着一定的心理调节。心理调节的失当或失败就表现为交际中的心理障碍。
语言交际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 客观方面如交际环境的变更、对交际对方印象的好坏等都可以产生交际心理上的障碍;
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主要的,包括情感、态度、兴趣、气质、性格等许多方面。客观原因也要通过主观方面起作用。(一)语言交际心理障碍的表现 1.嫉妒
产生的主要原因:人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特点:具有明显的指向性
结果:自伤,给自己的身心健康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危害;
他伤,语言过激会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严重时可能出现出手伤人的现象或是带来社会危害,从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际。2.羞怯
原因:主观方面:羞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的自卑感。
客观方面:由于社会经验的多少和社会文化教养等 3.猜疑
形成的原因:客观方面:一是来源于被猜疑者的可疑的行为,这是引起猜疑的最直接的原因。第二是来源于别人的传闻或是有意的挑拨,这种传闻或是挑拨对猜疑起着导火索或是火上浇油的作用。
主观方面:一是由于交际者对人际关系的不正常的价值心理引起。
二是交际主体对人或对事没有正确的或是冷静的态度
(二)语言交际心理障碍的控制与克服
1.从个人角度着眼,加强自我修养,具有宽广的胸怀,在语言交际中必须要有积极的态度。其次,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断完善自我形象。2.求同存异:交际各方寻找已经存在的共同点,或积极改变自身的特点来适应对方,以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从而减少差异。3.理解言外之意 4.克服羞怯
办法:交际方:交际者有积极的交际态度和足够的自信;
交际对象:可以适当地对羞怯者表现出来的长处进行合理的称赞和鼓励,以增强对方的自信意识和自助能力。有意训练
四 语言交际与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必要性:说话总是有一定交际目的的,而表达的失误或失败往往会导致交际的中断或失败,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这里,加强思维训练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准确性和条理性训练
准确性是语言交际的前提,它包括表达的准确和理解的准确两个方面。要想使表达清晰、准确,在表达之前,说话人都要对所说的现象、道理或事物进行“综合—分析—综合”,形成正确的判断,做出合乎事实的推理,使表达准确,明晰,紧扣中心。
(二)灵活性和敏捷性训练
灵活性和敏捷性是与语言交际内容和形式的老化、僵化、模式化的现象相对而言的。它往往受人们思维定势的影响。语言表达的任务既要表达正确的思想也要正确地表达思想,更高的要求是花样翻新地表达同一个思想,即一样话十样说。
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训练的有效办法是注意多向的尤其是逆向的和联想式的思维,开阔思维空间,积极利用多种思维方式,从而使思路开阔,使表达游刃有余。
五
公关语言
公关语言,是一个组织为实现特殊的公关目的而运用的语言。(一)接近
语言交际中的接近包括空间距离的缩短和心理上的渐近两个部分。1.介绍得体
介绍提供的信息要简洁、明了,举止要大方、得体。2.称谓适当
使用称谓要恰当、得体,要注意对方的语言习惯、风俗习性、民族特点以及当时特定的交际环境。注意使用敬语,避开禁忌。
3.巧用“我”字
首先要少用“我”字;其次如果必须使用时,可以在重音方面把它处理为轻声,或者用复数语法意义的“我们”来代替“我”。
4.善于提问
内容上要不落俗套,不问令人难堪的问题,不越权提问,不问对方的隐私,不用质问的方式发问。
与人接近最好还要记住对方的名字;同时,在说话过程中恰当引用他人尤其是你的现时交际对象说过的话。
(二)说服
对于语言交际中的说服行为而言,主要是要遵循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的原则。1.循循善诱
循循善诱需要交际主体有步骤地、耐心地、不断地诱导对方进行逐步深入的思考,让其自己领会。
2.曲折说服
一般地说,这种方法主要有借此说彼、旁敲侧击、反向激将以及以褒代贬等几种方式。
3.情理相济
要以真挚的情感去打动对方,让被说服对象在富于人情味的说服中接受对方的意见或道理。
此外,说服工作中,还要注意给对方适时的鼓动、必要的批评。(三)
应急
要求人们在交际中要思维敏捷,表达机智。一般地说,在应急过程中要做到急而不乱、不失礼貌。处理方式:
1.因势利导
面对突发的情况,使这种情形的某一方面或整体导向有利于自己的一面。2.双关(一语双关)3.反问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四)拒绝
对对方的不合理的请求或是提问进行否认和表示不接受。一般地说,有这样几种常见的方式: 1.推托拖延(张仪骗楚退兵)2.诱导对方自我否定
3.体态表现(装聋作哑、以笑代答)
六
语言交际的文明
(一)语言交际文明的基本概念
文明在这里说的是人类社会开化的程度和进步的状态,跟不文明相对,或者说跟野蛮相对。语言交际的文明跟语言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
(二)语言文明的要求
首先要使用礼貌语言(应避免两种情况:一种是内心很好,说得不对;一种是内心不尊敬,表面上说得很好听;应当表里如一)
其他要求还有如:
1.不要啰唆
从语言文明的角度看,啰唆是怕别人听不懂,小看别人,不平等待人。常表现在“煲电话粥”。2.要耐心听对方的话 3.要有内容
4.恰当答话
一般不要用反问句来回答,反问句是表示否定或不满的,有争论的味道。5.声音高低适度
第五篇:c语言测试
第一章
数值处理
1.1 有一个老人在临死前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告诉他们把19头牛分了,老大分1/2,老二分1/4,老三分1/5,说完就死了.按当地习俗,不能宰牛.问三个儿子各能分多少?(19头牛.c)
(答案:10,5,4)
分析:由于19与2、4、5都不能整除,所以就不能用平常的方法来解决这个
问题。但是,如果仔细一点就可以发觉到:1/2+1/4+1/5=19/20,而牛的数量刚
好为19。由此,就不难得出该问题的解决办法:
1.2 一元钱分成1分、2分、5分的,问有多少种分法?(分钱.c)(答案:541种.)#include
(答案10,16)1.4 在爱尔兰守神节那天,举行每年一度的庆祝游戏,指挥者若将乐队排成10人、9人、8人、7人、6人、5人、4人、3人和2人时,最后的一排总是缺少一个人,那些人想这个位置大概是给数月前死去的乐队成员凯西还留着位置。指挥者见到总缺一人恼火了,叫大家排成一列纵队前进。假定人数不超过7000人,那么乐队究竟有多少人?(乐队人数.c)
(答案:2519人。)
}
#include
printf(“%dn”,i);}
1.5 战士们做了一个靶子,靶子分五格,中心是39环,从左起顺时针是23、17、24、16。
战士小李射了若干枪,每一次都击中靶子,并且正好是100环。问他打了几枪?每枪
多小环?(靶子趣谈.c)
(答案:6枪,环数为17,17,17,17,16,16。)#include
printf(“%d个23 %d个17 %d个24 %d个16 %d个39n”,i,j,k,h,g);} 1.6 甲、乙两个城市有一条999公里长的公路。公路旁每隔一公里竖立着一个里程碑,里程碑的半边写着距甲城的距离,另半边写着距乙城的距离。有位司机注意到有的里程碑上所写的数仅用了两个不同的数字,例如000/999仅用了0和9,118/881仅用了1和8。算一算具有这种特征的里程碑共有多少个,是什么样的?
(答案:40个)分析:从题意中可知每对数仅用了两个不同的数字,并且两个数字之和衡等于9.并且,每对数之和也应衡等于999.解法一: 该解法利用三重循环分别求出每个数字的各位数.因为每个数最多只用两个不同的数字,所以每个数中至少有2个数字是相同的.再根据两个不同数字之和衡等于9,不难得出如下求解过程:(里程碑1.c)
解法二:仔细分析题意,可得出如下结论:假设两个数字分别为a与b,则b=9-a;由排列组合原理可知,由a和b所能组成的三位数对如下:
aaa/bbb;aab/bba;aba/bab;abb/baa;
bbb/aaa;bba/aab;bab/aba;baa/abb.其中,每一对数之和衡等于999(如:aab+bba=999),并且后四对数为前面四对数中每两个数的简单对调(如:aab/bba→bba/aab).由此,便可得出如下求解过程 #include
if((i==j&&i==k&&j==k)||(i==j&&i+k==9)||(i==k&&i+j==9)||(j==k&&i+j==9)){n++;printf(“%3dn”,i*100+j*10+k);} printf(“%3dn”,n);} 1.7 一个四位数,其千位、百位、十位数字依次组成等差数列,百位上的数字是个位、千位数字的等比中项,把该四位数的数字反序所得数与原数的和为11110。求原四位数。(位等差.c)
(答案:2468或5555。)
分析:设该四位数为abcd,则由“其千位、百位、十位数字依次组成等差数列”可得(其中x为等差系数):
b=a+x
(1)
c=a+2*x
(2)再由“百位上的数字是个位、千位数字的等比中项”可得: a*d=b*b
(3)由(1)、(3)可得: a*d=(a+x)*(a+x)(4 #include
1.8 一位学生说“我的岁数的三次方是个四位数,四次方是个六位数。要组成我岁数的三次方和四次方,需要用遍0~9十个数字。”请问他多少岁?
解法一: 该解法先分解出岁数的三次方和四次方的每一位,然后再判断这些数字是
否重复.(岁数1.c)#include
解法二:该解法与解法一比起来在判断数字是否重复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其在判断函数中用一数组a[10]来分别表示是否出现该数组下标所对应的数字,例如:若a[0]=1表示零的个数为零,若a[0]=0,表示此前已出现过数字0。
1.9 某女士手里拎了一篮鸡蛋,从她身边奔跑而过一匹惊马,吓了她一跳,结果把篮里的鸡蛋,她说两个一数,三个一数,四个一数,五个一数时,余数分别为1,2,3和4。问篮里原有多少个鸡蛋?(打碎的鸡蛋.c)
(答案:59个。)a[i]=n3%10;
n3/=10;
分析:解决这类问题的要点就是找到一个最大的数作为步长,以减少其循环次数,该例题的最大数为5,故应以5为步长 #include
新年晚会老师给大家分糖,手端着一盘糖,让第一个同学先拿1块糖,再把盘中的糖分1/7给他;然后让第二个同学拿2块糖,再把盘中的糖的1/7给他;第三个同学拿3块糖后,仍把盘中的糖的1/7给他。照这个办法分下去,最后一个同学自己拿完糖后,糖恰好分完,而且每个人分到的糖块数相同。问共有几人?每人分几块糖?(分糖.C)#include
1运动会连续开了N天,一共发了M枚奖牌。第一天发了一玫再加上剩下的1/7,即第一天发了[1+(M-1)/7]枚;第二天发了两枚再加上剩下的1/7,以后每天按此规律发奖牌,最后一天,第N天,刚好发完剩下的N枚奖牌。问运动会开了几天?一共发了几枚奖牌?(奖牌.C)#include
1.1
2父亲临终时,让按下列方式分配他的遗产:大儿子分得100克朗和剩下财产的1/10,二儿子分得200克朗和剩下财产的1/10,三儿子分得300克朗和剩下财产的1/10。依此类推,最后发现这种分法好极了,因为所有儿子分得的钱数恰好相等。问他共有几个儿子?每个儿子分得多少遗产?(同等遗产.c)
(答案:9个儿子,每人900克朗)
注:该题的算法可参照“分糖”.#include
1.13 两衣袋中装满了一角与二角五分的菜票,但还不到20元,左右两个衣袋中的钱
数相等。左口袋中每种菜票的数目相同,而右口袋中每种菜票的钱数相等,你
能算出两口袋中各菜票的数目吗?(菜票问题.c)
(答案:左:10*20+25*20=700;右:10*35+25*14=700)
分析:设左口袋中每种菜票的数量都为x;右口袋中每种菜票的钱数都为
y,一角菜票的张数为m,二角五分菜票的张数为n;则可得出如下方程:
10*x+25+x=2*y
(1)
10*m+25*n=2*y
(2)
10*m=25*n
(3)
由(3)式可得:
n=m*2/5
(4)
由(1)(2)(3)式可得:
x=m*20/35(5)
根据(4)、(5)两式可得如下求解过程: #include
}}
1.14 出售金鱼者决定将缸里的金鱼分五次全部卖出:第一次卖出全部金鱼的一半加
二分之一条金鱼;第二次卖出剩余金鱼的三分之一加三分之一条金鱼;第三次
卖出剩余金鱼的四分之一加四分之一条金鱼;第四次卖出剩余金鱼的五公之一
加五分之一条金鱼。现在还剩下11条金鱼,当然出售金鱼时不能切开或者有任
何破损的,问这鱼缸里原有多少条金鱼?(出售金鱼.c)
(答案:鱼缸里原有59条金鱼。)#include
1.15 有10箱苹果,编号从1#..10#,分别装有1,2,4,8,16,32,64,128,256和512个苹果。要取苹果若干(1000以内任意自然数),而不打开箱子,应该取哪几箱呢?(取苹果.C)
分析:由题意可知,箱的编号m与箱中苹果个数n存在如下对应关系:m等于2的n-1次幂.根据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之间互相转化的原理可得出如下求解过程: #include
1.16 山上有10个洞,呈顺时针排列,有一只狐狸从第10号洞开始按第n次跨越n个洞的规则追兔子,可是追了一天也没有抓到兔子,求兔子可能在哪几个洞中?(狐狸追兔.c)分析:根据题意,只需模拟狐狸跨越100次,就可得到狐狸未经过的洞.#include
for(i=0;i<10;i++)
a[i]=0;n=0;
for(i=1;i<=1000;i++)
{n=(n+i)%10;
a[n]=1;}
printf(“兔子可能躲的洞号为:”);
for(i=0;i<10;i++)if(a[i]==0)printf(“%d ”,i);}
1.17 有M个人围成一圈,每人指定一个号码(1,2,3...),从第一个人数起,数
到N时这个人就从圈里出来,再继续数1,2,3...N,数到第N个又出来。凡
从圈里出来的人的位置就不再数,直到只剩一个人为止。请指出从圈里出
来的人的次序。如,输入: 10
则屏幕上输出: 8 2 7 3 10 9 1 6 5(报数.C)
分析:这类问题通常解法是利用循环链表的原理对数到N的结点进行删除(对于结点总数不太多的情况往往利用数组来实现).这里虽然也是利用数组来实现,但是,它不是通过删除结点,而是通过对选中的结点置0从而避免了对数组的频繁移动操作.其实现原理如下: 1.数组初始化.数组下标相当于每个人对应的号码,数组单元值非零即表示该人还在圈中.因为并没有删除空的结点,也即虽然人出圈了,但该位置还留着.2.对圈中的人实行M次筛选,筛选的过程如下:
(1)报数:圈中的人顺序从1到N报数;
(2)即报数为N的人退出圈外,该位置置空;并输出该位置;
(3)当前所报的数置1,出圈次数 j 加1;
(4)若出圈次数 j >=M 则回到(1),否则程序结束.对应的程序如下: #include
int num[50];
int *p;
scanf(“%d%d”, &n, &m);
for(i = 0;i < n;i++)
num[i] = i + 1;p = num;count = 1;no = 1;while(no < n){if(*p == 0)
{if(p == num + n1)
p = num;
else
p++;} p = num;while(*p == 0)
p++;
printf(“ %dn”, *p);return 0;}
1.18
若干求婚者排成一行,一二报数,报单数的退场。余下的人靠拢后再一二报数,报单数的退场,最后剩下的一位就可以娶公主为妻。若现在你站出来数一下,共有101人在你前面,你应站到哪一个位置才能娶到公主呢?(娶公主.c)
(答案:第64个位置。)#include
分析:对该问题首先可用枚举法列出前几年的结果:
第一年:
1
第二年:
1
第三年:
1
第四年:
2
第五年:
3
第六年:
4
第七年:
6
第八年:
9
第九年:
13
第十年:
19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从第四年开始,每年的数据都是前一年的数据
与前三年的数据之和。这样,就不难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递增牛群1.c)
解法一: 该解法利用f3,f2,f1,f这几个变量来保存前一、二、三年以及本年的牛的数量。
#include
解法二: 该解法利用一个数组来实现循环队列的功能。其中变量i相当于队
列指针,把它与队列结点取模之后,随着i值的递增就能实现循环地遍历数组的 功能。(递增牛群2.c)1.20 某人学艺,两年满师,满师后,每年招一徒,其徒满师后亦如此招徒.问:此人自从师即日起至第15年其徒子徒孙共有多少人?(徒子徒孙.c)
注:该题的算法可参照“递增牛群”.#incl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