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市电视改版方案(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05:1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香市电视改版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香市电视改版方案》。

第一篇:香市电视改版方案

《香市电视》改版方案

香市电视以寮步居民、新莞人为服务对象,围绕建设东莞强镇的奋斗目标,及时反映我镇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情况。为进一步开办好香市电视,打造我镇舆论宣传新阵地,根据《寮步文化系统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要求,现对香市电视进行改版,具体方案如下:

一、基本思路

(一)在总体节目的经营上,强调树立新闻节目在时政宣传任务上的形象意识,强调集中力量办精品节目的指导方针,强调节目对社会生活领域的介入性、服务性,强调电视媒体的本土化特点,强调品牌包装、推广的时尚化、专业性。

(二)在全天节目架构的安排上,探索适应现在“移动社会”的线性结构与传统板块结构的有机融合,强调节目时间与该节目主体收看人群的对应性;强调不同风格节目的间隔性;考虑伴随性收看人群的特点,强调整体节目的风格、节奏。

(三)在节目内容的设置上,加强资讯的真实、快捷、实用。全天突出19:30——22:30黄金时间段,在保留名牌节目的基础上,在黄金时间段,集中力量精办一档深度专题类、谈话类节目;时长8—10分钟。再创办一至两个3—5分钟精品小节目,以覆盖全天的整点新闻和10分钟专题节目来架构香市电视的资讯节目,使居民在最短时间内看到完整的信息点。1

(四)强化电视节目的服务性和互动性是我们这次改版的重要目标。将大服务理念贯彻于所有节目,将最需要的服务、最及时的信息提供给寮步居民、新莞人。

(五)计划设置新闻、资讯、文化、生活、娱乐等多种类型节目,以集群式的节目编排,以受众的收视习惯为指导,全天12小时播出节目,主要包括新闻资讯、热点专题及生活服务等三大类节目,其中重点栏目安排在黄金时段播出。节目好坏决定着电视的观看率,所以在设置节目板块时要以寮步居民、新莞人感兴趣为主。在制作节目时以根据镇委镇政府的中心工作实际情况,选择进行规划。改版后,新闻、专题节目要进一步发挥其提高思想素质、理论修养,增强人文关怀的积极意义。周一至周五晚间黄金时段分别重点播出打造的《寮步新闻》、《寮步关注》、《香市讲法》等节目,形成节目带。安排丰富的寮步本土、接地气、可看性强的电视节目。

二、节目设置

(一)香市电视现有栏目:《寮步新闻》、《香市讲法》、《我和孩子共成长》、《形象宣传片》等多档新闻栏目为主,每天高密度安排播出。

(二)新设栏目:寮步关注

节目时长:5分钟—8分钟

栏目定位:多元素、多角度关注寮步,围绕公众关心的、政府重视的话题进行公开讨论的电视专题谈话类栏目。

结构:分版块制作专题、谈话类栏目。

版块

一、《寮步政务》

建立公众普遍关心、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提出及解决的桥梁。

版块

二、《寮步茶楼》

讲述个人经历和观点的人物类访谈节目。以演播室主持人、嘉宾访谈为主,穿插部分外拍内容。力求用“平民的视角、真实的记录、朴素的语言、故事性的结构”,讲述人物的真实故事。

版块

三、《寮步法治》

对现有《香市讲法》栏目改版。除了保留讲法节目原有的特色、特长之外,栏目应跟上潮流的发展,与互联网贴近、与电视专业化贴近、与观众贴近。主要方向是改变观众由纯粹的受教育者向参与者转变,参加节目的嘉宾由法治的灌输者向“授业解惑”者的角色转换,观众(网友)、主持人、嘉宾的互动发展。改版的重心是“法治互动”。

三、人员安排

(一)总导演(一名)

1、确定电视节目整体风格及发展方向。

2、负责组织提出电视台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编导(两名)

1、制定栏目工作计划。

2、根据统一安排及所负责栏目特点承担选题、撰写脚本,完成节目全程制作。

(三)摄像(两名)

1、承担节目拍摄,在开拍前与编导一起讨论脚本及艺术创作,为编导建议各种拍摄角度、手法,能洞察细节,并按编导要求和规定进行摄制。

2、与编导一起观看当天拍摄素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四)后期制作、包装(两名)

1、负责栏目片头、片花等整体包装制作,转录和整理保存栏目声像素材。

2、负责专题节目剪辑。

(五)主持(一名)

配合编导制作节目,声音要求圆润悦耳,表现力强,适合栏目风格。

四、营销思路

1、与广告策划股强强联合,制作精品节目打动企业,发动本土企业资金办栏目,品牌栏目冠名+广告、角标广告。

2、节目预告冠名、企业品牌推广展示。

3、通过阳光网寮步分网上进行网上直播,扩大覆盖面。

五、时间安排

2014年6月—7月初:落实香市电视制作人员。

2014年7月—8月底:制作电视专题节目、香市电视整体包装改版。

2014年9月初:收集社会各界人士反馈意见,进行进一步创新栏目。

2014年10月初—12月底:香市电视广告开展2015年度招商活动。

电视新闻股

2014年5月20日

第二篇:香市教案

香 市

茅盾

教学目的

1、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说明以小见大的整体构思。

2、理解本文的今昔对比的手法。

3、概括文章开头关于往昔香市热闹情景的场面描写的层次内容。

4、理解文章结尾披露香市主角转移情况的深刻含义。教学重、难点

1、说明以小见大的整体构思。

2、理解文章结尾披露香市主角转移情况的深刻含义。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1)、茅盾生平

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父亲沈永锡,清末秀才,通晓中医,是具有开明思想的维新派人物,颇重视新学,除声、光、化、电和数学等自然科学外,也喜欢传播进步思潮的社会科学著作。母亲陈爱珠,是一位通文理、有远见而性格坚强的妇女。茅盾10岁丧父,童年时代,就接受了母亲所教的文学、地理和历史知识。茅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茅盾的启蒙教育开始较早。小学前便读过家塾、私塾。8岁入乌镇立志小学读书,后转入植材高级小学,成为该校第一班学生。在这里,他不仅读到了国文、修身和算术教科书,并且对绘画发生了兴趣。那时,在一般守旧人的眼光里,小说之类被称为诲淫诲盗的“闲书”,是不准孩子们看的,但茅盾竟得到明达的父母的允许。《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等,都是他这时爱读的书。从茅盾小学时代留存的作文中得见,当时便流露出忧国忧民、扶正祛邪的思想端绪。茅盾的中学时代,是在浙江的三所中学度过的。1909年,他考入浙江湖州第三中学堂插班二年级读书,1911年秋季转入嘉兴中学堂。不久,辛亥革命爆发,茅盾热情地迎接了这次革命,做起革命的义务宣传员来。在学校里,由茅盾和几个同学发动,抨击了一个不得众望的学监,而被学校除名。于是,他便转入杭州安定中学校学习,并在那里毕业。在中学时代的生活中,固然有些师长,给茅盾以深刻的印象和积极的指导,但整个的学习空气是陈旧的。“书不读秦汉以下,骈文是文章之正宗,诗要学建安七子;……气度要清华疏旷”(《我的中学时代及其后》)。这一切曾给茅盾以古典文学的修养,但在他的回忆里更多的却是平凡、灰色和令人窒息的东西,他几乎把课余时间都消磨在看小说上。古典小说启迪了他的文思,同时也在他的作文格调上显露出印迹。

1913年,茅盾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预科毕业后,由于家庭经济的窘迫,便开始工作谋生。1916年8月,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开始在英文部修改英文函授生课卷,继之和别人合作译书。这样,便有最初的翻译《衣食住》(卡本脱著)问世。不久,又到国文部编写《中国寓言》,一面也参与《学生杂志》的编辑工作。1920年初,“五四”文学革命深入开展中,茅盾开始主持大型文学刊物《小说月报》“小说新潮栏”的编务工作。这时连续撰写了《小说新潮宣言》、《新旧文学平议之平议》和《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等论述,表露了茅盾早期的文学见解。同年11月,茅盾接编并全部革新了《小说月报》;12月底,与郑振铎、王统照、叶绍钧、周作人等联系,并于1921年 1月成立了“文学研究会”。当时,茅盾主要从事文学理论的探讨、文学批评和外国文学的翻译工作。据不完全统计,1921,茅盾发表的译著约130余篇。他以充沛的精力,致力于文学革命活动。两年后,由于商务印书馆守旧派对《小说月报》的革新不满,茅盾辞去了该刊的主编职务,转到国文部工作。

与此同时,茅盾积极参加社会革命活动。1921年初,茅盾参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同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他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922年后,曾以《小说月报》编务为掩护,从事党中央联络员工作。这时期,也曾先后在党所办的平民女校、上海大学任教,为革命事业培养干部。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茅盾直接投身于群众革命运动。6月,和郑振铎等创办了《公理日报》,不久被迫停刊。8月,作为职工代表,参加了商务印书馆的罢工斗争。国民党召开西山会议后,茅盾和恽代英奉中共中央之命在上海组织了国民党左派的上海市党部。1925年底,茅盾和恽代英等被选为左派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代表,赴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留广州工作,在毛泽东任代理部长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作秘书。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后,茅盾返沪。

1926年底,北伐军占领武汉,成立国民政府。茅盾赴武汉,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教官;1927年春,出任汉口《民国日报》主编。从4月至7月间,为该刊撰写社论、述评30余篇。7月,汪精卫组织“分共会议”,公开叛变革命,茅盾撤离武汉,准备参加南昌起义,抵九江后因路途阻塞,经牯岭回上海。这时,又遭国民党反动派通缉。从此,他以茅盾为笔名,开始创作和其他文学活动。1927年9月,发表《幻灭》,至1928年6月,又先后完成《动摇》、《追求》──即三部曲《蚀》的创作。同年7月,离上海去日本,先住东京,后迁京都。客居日本期间写有长篇小说《虹》(未完)和一些短篇小说、散文诗作;以及《神话杂论》、《西洋文学通论》和《北欧神话ABC》、《中国神话研究ABC》等著作;《从牯岭到东京》、《读〈倪焕之〉》等论文。1930年4月,茅盾从日本回到上海。不久,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一度担任“左联”执行书记。从此,茅盾和鲁迅在一起,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和社会斗争。1931年,抗议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鲁迅和茅盾等发表了《为国民党屠杀大批革命作家宣言》;1932年2月,发表《上海文艺界告世界书》和《为日军进攻上海屠杀民众宣言》;5月,日本革命作家小林多喜二被害的消息传来,鲁迅、茅盾等8名作家发起《为横死之小林遗族募捐启》;7月,致电南京政府营救被监禁的国际工联的牛兰夫妇。

1934年9月,茅盾协助鲁迅创办《译文》杂志,为进步文学的翻译事业开拓了新路。1936年2月,当获悉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消息后,鲁迅与茅盾发出致中共中央贺电:“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同年10月,茅盾和许多文艺工作者发表了《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号召建立文艺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27至1937年,是茅盾创作的成熟和丰收的阶段。这期间,完成的有中篇《路》、《三人行》和长篇《子夜》。《子夜》是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状貌的小说。它的出版,显示了左翼文学的实绩,是“五四”以来新文学发展历史途程上的里程碑。瞿秋白评价说,“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子夜〉与国货年》)。与此同时,还完成优秀的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等的创作;翻译了丹钦科的《文凭》和吉洪诺夫的《战争》等书;此外还在《申报·自由谈》、《太白》、《文学》等刊物上写下了大量的杂文、文艺短评和作家研究专论。1937年抗战初期,他参加了《救亡日报》的工作,主编《呐喊》(后改名《烽火》)。上海沦陷后,茅盾辗转长沙、武汉、香港、广州等地。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茅盾被选为理事。4月,他主编的《文艺阵地》在广州创刊,同时又为在香港复刊的《立报》编辑副刊《言林》。长篇小说《第一阶段的故事》(原名《你往那里跑?》),便是这时完成的。12月,应杜重远的邀请,经海防、昆明去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1939年3月抵新疆。在新疆学院任教。4月新疆文化协会成立,茅盾被推举为委长。1940年,新疆的统治者盛世才反动面目日益显露,茅盾被迫于 4月底离开新疆,经兰州、西安于5月末抵达延安。在延安期间,曾在鲁迅艺术文学院、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讲学。在《中国文化》、《大众文艺》等报刊撰文多篇。10月,从延安到达重庆,任郭沫若主持的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委。这时,陆续完成了优秀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的创作。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统治区政治逆流日趋严重,茅盾和大批进步文化人士离开重庆到香港。5月,邹韬奋主持的《大众生活》周刊创刊,茅盾为编委;并在该刊连载了长篇小说《腐蚀》,这是茅盾的又一力作。9月,主编《笔谈》半月刊,计7期。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不久日军攻占香港,茅盾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江游击队的帮助下,离开香港辗转达桂林。在桂林的9个月期间,写下了长篇《霜叶红似二月花》和《劫后拾遗》等作品。1942年底再赴重庆。1943年8月起,长篇《走上岗位》陆续发表(未完成);1945年,完成了第一个剧本《清明前后》的创作,并于9月在重庆上演。这一年的6月,进步的文艺界为纪念茅盾创作活动二十五周年,举行了庆祝会,并发起茅盾文艺奖金征文。

抗战胜利后,茅盾于1946年3月离开重庆,经广州、香港,5月到达上海。主编《文联》杂志;并参加呼吁和平、争取民主的活动。在香港期间,曾连续发表《应走和平民主路线》《认清国情》等讲演。6月,和上海进步文化界一起呼吁和平,发表《上书蒋主席马歇尔及各党派》;7月,李公朴、闻一多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后,茅盾等致电国际人权保障会,揭露国民党罪行;10月,沈钧儒、茅盾等发表《我们要求政府切实保障言论自由》等文章。同年,翻译的苏联小说集《人民是不朽的》、《团的儿子》、《苏联爱国战争短篇小说译丛》出版。同年末,茅盾夫妇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邀请,离上海赴苏联访问。1947年1月起《游苏日记》陆续发表。4月,从苏联归国到达上海。这次访问,著有《苏联见闻录》、《杂谈苏联》两部书。这时,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愈加残酷地实行法西斯统治,茅盾被迫于1947年末再赴香港。1948年5月,茅盾等发表《致国内文化界同人书》在同年6 月,茅盾和香港各界爱国人士联名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号召,吁请海内外同胞团结起来,促成新政治协商会议早日召开。7月,参与了《小说》月刊的编委工作,9月,主编在香港复刊的《文汇报·文艺周刊》。长篇小说《锻炼》便是在该刊连载的,此外还写作了一些短篇,并完成了《脱险杂记》。同年底,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茅盾夫妇离香港,经大连、沈阳,于1949年2月到达和平解放后的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7月,茅盾出席了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并在会上作了《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国统区文艺》的报告。会上,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和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改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茅盾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长职务,主编《人民文学》杂志,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历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和第四届、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在“文化大革命”的严重考验中,茅盾始终与党和革命人民站在一起。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全国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茅盾的著述计有《鼓吹集》、《鼓吹续集》、《夜读偶记》、《关于历史和历史剧》和《茅盾诗词》(包括建国前的部分),晚年,经受着病衰的苦痛,仍致力于回忆录的撰写工作。

1981年3月27日,茅盾病逝于北京。临终前,他恳切地向党提出:“如蒙追认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这将是我一生最大荣耀。”中共中央根据茅盾的请求和他一生的表现,决定恢复他的中国共产党党籍,党龄从1921年算起。他以自己的积蓄设立文学奖金(后定名为“茅盾文学奖金”),奖励优秀的长篇小说创作。(2)、茅盾先生的名作 【长篇小说】: 《子夜》、《蚀》三部曲、《腐蚀》、《虹》、《锻炼》、《霜叶红似二月花》、《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多角关系》【短篇小说】: 《报施》、《创造》、《春蚕》、《大鼻子的故事》、《林家铺子》、《色盲》、《诗与散文》、《石碣》、《手的故事》、《水藻行》、《小巫》、《烟云》、《有志者》、《自杀》 【散文】: 《白杨礼赞》、《卖豆腐的哨子》、《人造丝》、《全运会印象》、《车中一瞥》、《鞭炮声中》、《谈月亮》、《雾中偶记》、《大地山河》

3、关于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于1981年设立,茅盾捐资25万元,当时决定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是我国目前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首届评选在1982年确定,评选范围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长篇小说。第一届(1982年)

魏巍《东方》、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

莫应丰《将军吟》、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古华《芙蓉镇》

二、背景简介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由于军阀混战,经济危机的影响,特别是帝国主义军事与经济势力的加紧入侵,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广大农民的生活日见贫困,而农村经济破坏反过来又影响了市镇经济的发展。

三、中心思想(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传统“香市”昔盛今衰的对比描绘,以小见大,从一个侧面形象而又深刻的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日益凋敝及其对市镇经济的影响,揭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社会原因。即: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反动军伐残酷剥削、压榨人民,表明了作者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清醒认识。反映了旧中国由封建经济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转变,并没有给农民带来发展繁荣。

四、层次段落:全文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4)追忆往昔香市的盛况。

作者记叙了往昔香市的盛况。文章开头先交待香市举办的时间,并特别点明:香市是传统活动。接着交待了香市的参加者,主要是农民,也就是蚕农。凡日子还过的去的农民,都参加这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借佛游春”四个字确切的说明了香市的性质。作者交待这一点无疑是告诉读者:香市的盛衰正是农村情况的集中反映。这里有人、物、有情有景,传声绘色笔笔传神,让人感到的确是个“狂欢节”的样子。最后作者点明香市也是儿童们的“狂欢节”。第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1-2自然段):概述香市举办的时间,地点,参加者及人们赶香市的目的,点明香市是家乡农村的“狂欢节”。

第二层(第3-4自然段):具体描绘了香市的盛况,着重从“吃”和“玩”两个方面落笔,记叙了昔日香市的杂耍百戏之多,吃物之多,看物之多和喧闹的骚音,极写从前香市的热闹情景。

第二部分:(5-11)记叙禁而复开的香市的萧条,冷落。

第二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5-6自然段):

第5自然段写“革命”以后,香市一度被取消,香市举办的地点“社庙”被公安分局的衙门和蚕种改良所占据,暗示了导致香市衰落乃至江南农村经济凋敝的重要原因。

五、写作特点:

这篇充满浙江乡村气息的的散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经济在遭到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和摧毁后的的日益崩溃,农民的流离失所和生活日益贫困。作者在结构上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截取了昔盛今衰的两个“香市”片段,作者从游人、场面、气氛等方面一一作对比,昔日香市的热闹,反衬出今日的冷清,昔日的兴旺反衬出今日的萧条,前盛后衰,对比强烈,深刻揭示出作品主题。2 作者善于选材,通过小的典型来反映大的主题,选择家乡小镇独特的“香市”的盛衰变化来反映3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所经历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香市市小镇中的香市,但他却市但是中国农村现状的缩影。作品还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寓深意于简洁朴素的文字之中,言近而旨远。如“桃源”“狂欢节”暗示当时农村是平静但有些闭塞的,农民欢迎这样的集会,享受这样的生活。“南洋武术班”被作者赋予象征意义,它的出现不仅仅意味这香市已失去昔日传统的韵味,也暗示了外面世界对古朴江南水乡的侵蚀。农村正悄然发生着不如人愿的变化。

六、《香市》赏析 《香市》是茅盾写的一篇独具江浙农村生活气息的“乡土文学”。全篇通过“我”真切的见闻感受,描写了别有异趣的家乡“香市”。关于“香 市”,作者在《陌生人》一文中说:“镇上有一座土地庙。如果父老的传说可信,则„该‟庙的„大老爷‟原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忠臣,三四百年来享受此方人民的 香火……乡下人迷信这位土地老爷特别关心蚕桑,所以每年清明节后„嬉春祈 蚕‟的所谓„香市‟一定举行在这土地庙。”作者在《故乡杂记》中又云:“„香 市‟就是阴历三月初一起,十五日止的土地庙的„庙会‟式的临时市场。乡下人 都来烧香,祈神赐福,-------蚕好,趁便逛一下。”从这些详尽而生动的说明中不难看出,“香市”是带有封建宗教色彩和地方风情的古老乡村习俗,是反蚋农村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和农民质朴单纯精神生活的“乡场”活动。“香市”象一扇赫然敞开的窗子,人们可以从这里看到广阔而久远的农村现实的细致观察传神而又蕴含蓄地描写了“香市”今昔的历史变异。开篇处,作者在风暖日丽、春和景明的诗情画意的氛围中,以浓墨重彩、繁 弦密管烘染描摹了“幼时所见”的“香市”景象。只见社庙前“临时茶棚,戏法 场,弄缸弄甏,走绳索,三上吊的武技班,老虎,矮子,提线戏,髦儿戏,西洋 镜”,诸种杂艺,各占一方,相互兢技,会集成阵,“将社庙前五六十亩地的大广场挤得满满的。”可见戏之多,人之众,势之盛。作者对诸家杂艺并没有精雕 细缕,只是采取并我法将其一一点出,但却象走马灯一样把诸般艺技倏忽间尽呈 于人们眼前,不经意中抖开一幅喧腾热闹的“香市百艺”图,给人以方位感、格 局感和立体。接着,作者艺术描写的镜头,由外景转为内景,庙里所见是色彩斑 斓的糖果花纸,“各式各样”玩具,“泥的纸的金属的”,应有尽有,而其“烛 山”“灿如繁星”,檀香烟“熏得眼睛流泪”,“木拜垫上”则是“成排的磕头者”。笔笔皆是传神的白描,既反映了庙会的景物特点,又写出了儿童独具的心理感受,并由纸、糖、烛、烟及拜佛者和谐有机地濡染了“香市”神秘热烈的气氛,使读者仿佛看到农民“祈神赐福”的虔诚和孩子们“借佛游春”的欢乐。作者由外而内、由物而人,有步骤、有层次、有色彩地描绘了在“香市”的“所见”;“所见”是循着游赏者足迹的推移,采取分述法表现的。在详尽生动地铺排了“香市”盛况的“所见”文字后,作品又峰回路转、水到渠成地采取综述法,写下了一段虽则简省但却十分精采的“香市所闻”:“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见。”古人云“哇鸣十里”,那不过是诗句的艺术夸张,而此处的三里路外也听得见“香市”的喧闹之声,却是极为真切的实情。而选取“所闻”之声以总括“香市”庙堂内外的热烈繁闹的场景,其构思运墨确实是精妙的。作者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童年记忆中的“香市”之后,笔锋陡然一转,又记叙 了“革命”以后所见到的“香市”:“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 后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象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风化日‟之下”。昔 日喧腾的场景消失了,神奇的色彩暗淡了,美妙的骚音沉寂了,“往常„香市‟ 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了。“香市”今之凄清与昔之热烈构成了 强烈鲜明的艺术对比,深刻而凄惋地表现了“香市”-------古老风习发生的急剧 的历史变异。如果说关于童年时“香市”的动人描述,虽则也映照出了小生产者 封建宗教的意识,但更多地还是熔铸了纯朴农民“父与子”两代人对美好生活的 追求憧憬;那么,以反差性的对比和沉郁的笔墨所勾画的今日“香市”寂寞情景,则是通过“庙会”这个窗口展示了农村经济落凋敝的现实趋势,暗示了在农民中发生的悲剧性遭遇。值得称道的是,作者深谙艺术描写的辩证法,于通篇“今不如昔”的整体对比结构中,又巧妙地变演出“今胜于昔”的局部艺术对比:在“我” 期冀“重温儿时的旧梦”而深感“山河犹在,世情皆非”之时,竟“出乎意料” 地看到了技艺超绝的“现代马戏”。作品在此处一改前文的并列法、排比法的粗 放点染,细腻而详尽地专写“马戏”一技。诸如武术班的名声、主角、节目,甚 至戏团演员的神态语言,都一一写到了。这有着在“上海良友画报六十二期揭载 的„卧钉床‟的大力士”名角的武术班,确非“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 的玩意”可比,而且他们表演的又何等认真、卖力,“把式不敢马虎”;然而,这反映现代文明技艺水平的表演,也只“售票价十六枚铜元”,“第一天也只得 二百来看客”,“要是放在十多年前,怕不是挤得满场没个空隙儿么?”技艺高了,看客反倒少了,“今胜于昔”的“南洋武术班”遭际的冷场悲剧,就更加有 力地衬托和深化了农民物质精神生活“今不如昔”的悲剧。

本文不足一千二百字。开篇便点题,旋即简洁明晰地交待了“香市”的地点、时间、人物、内容,接着便以对照性的二部结构,生动有情地心叙了“香市”的 今昔变化,篇终又点题与开篇遥相呼应,全文结构语言给人一种单纯明净的美 感。但单纯明净并不意味浅白直露,恰恰相反,它与含蓄蕴藉取得了辩证的统一。确切些说,文章对“香市”景物风习的描写是单纯明净的,而对景物风习变异所 包孕的社会意义的揭示是含蓄蕴藉的。“我”的三位堂妹子为何“出世以来没有 见过象样的热闹的香市”?先前那些在“木拜垫上”成排的祈神赐福的农民为什 么不见踪影了?作品对造成“香市”悲剧性历史变异的原因,没有做正面的、直 接的、翔实的交待,只是在勾勒今日“香市”面貌时,做为景物描写的构成部分,采用深有寓意的象征手法,叙说了“„革命‟以后”,“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 局‟借去做了衙门”,“社庙的左偏殿上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此 处用字虽少,但却语涉政治:“公安分局”者象征着反动的军阀势力,“蚕种改良所”者象征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小小的一座封建宗法式的庙宇,被涂上了一层强权化、殖民化的斑驳怪异的色彩,象征着、预示着素有“桃源”之称的江 南“蚕丝之乡”必然走向衰败贫困的社会命运。我觉得,孤立地阅读“香市”一篇,因为它微言大意,尽在景物风习描写之中,对其创作宗旨是很难有更加深切 感受的。茅盾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写了一批反映中国农村生活的短篇小说和散 文,这些作品情节人物尽管有所不同,但所选取的生活素材和表现角度都是农村 经济的破产。因此,这些作品在时代因素和思想内容上存在着某种一致性、联系性、互补性。比如,短篇名作《春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可以看做《香市》,景物风俗描写所蕴含的思想社会意义的一个绝妙的“详注”。《春蚕》写于一九三二年,《香市》发表于一九三三年。《春蚕》中有关于茧子“蚕种改良所”云 云,两篇的社会背景基本相同,而故事又都是发生在浙江农村的“清明过后”。倘把两篇作品作为“互文”来读,就不难理解在今日“香市”庙会上,为什么看 不见农民的真正社会原因。象老通宝一家那样忍饥挨饿,东借西赊、拚死拚活,获得了蚕花丰收却遭致了破产欠债的悲惨结局。他们日日夜夜挣扎在死亡线上,哪里还有闲情逸致来“借佛游春”?即使“祈神赐福”赢得“蚕花二十四分”,岂不酿成更大的悲剧?因此,先看看《春蚕》中关于老通宝一家及“二三十人家 的小村落”,为“收蚕”所经历的“大紧张,大决心,大奋斗”和大破产,然后 再看《香市》,就可以更加具体、更加明晰、更加深刻地理解“香市”发生的历 史变异及深邃的寓意。此篇当属写景类散文。独具特点的民俗风习,构成了景物描写的地方色调。作者作笔写去,娓娓而述,不加雕饰。无论庙宇、烛山、香烟、杂技,乃至百草 梨膏糖的小食及木拜垫上的磕头者,都给人以风物独异的新鲜感受。而笔笔景语 又尽是情语,或喜或忧尽在图画之中。此篇文字固然有为村俗乡习------“香市” 做记的美意,但作者更深远的旨趣乃在于表现“香市”的今昔剧变,用以勾画农 村衰败贫困的趋向。所以,前半部的胜景喜情的描写虽有佳妙之处,而后半部的 凄境忧意的记叙则尤为发人深思。“弦弦掩抑声声思”,这是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一句诗,把它拿来可以概括《香市》后半部艺术描写的特点。关于今日《香市》氛围场景的笔笔描述,无不深含着凄恻之情,尤以结尾处“往常„香市‟的 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一句最为沉痛哀切,在这看似寻常平直的话 语背后隐藏着农民多少辛酸和不幸?并且溶进了作者对家民命运多少深厚的关 注和同情啊!没有直接的抒情,没有生发的议论,全篇集中笔墨描写景物风俗,并且紧紧扣在“香市”“这一个”的历史变异上,而其意、其情、其境在“香市” 历史变异的图景中尽出矣!这与那种即景生情或者情景交融的散文相比,岂不是 自成一体,别具一格? 附原文 香市 茅盾 “清明”过后,我们镇上照例有所谓“香市”,首尾大约半个月。赶“香市”的群众,主要是农民。“香市”的地点,在社庙。从前农村还是 “桃源”的时候,这“香市”就是农村的“狂欢节”。因为从“清明”到“谷雨” 这二十天内,风暖日丽,正是“行乐”的时令,并且又是“蚕忙”的前夜,所以 到“香市”来的农民一半是祈神赐福(蚕花二十四分),一半也是预酬蚕节的辛 苦劳作。所谓“借佛游春”是也。于是“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临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弄甏,走绳索,三上吊的武技班,老虎,矮子,提线戏,髦儿戏,西洋镜,-------将社庙前五六十亩地的大广场挤得满满的。庙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花纸,各式各样泥的纸的金属玩具,灿如繁星的“烛山”,熏得眼睛流泪的檀香 烟,木拜垫上成排的磕头者。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 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见。我幼时所见的“香市”,就是这样热闹的。在这“香市”中,我不但赏鉴了 所谓“国技”,我还认识了老虎,豹,猴子,穿山甲。所以“香市”也是儿童们 的狂欢节。“革命”以后,据说为的要“破除迷信”,接连有两年不准举行“香市”。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而庙前广场的一角也筑了篱笆。据说 将造公园。社庙的左偏殿上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然而从去年起,这“迷信”的香市忽又准许举行了。于是我又得机会重温儿时的旧梦,我很高兴地同三位堂妹子(她们运气不好,出世以来没有见过象样的 热闹的香市,)赶那香市去。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比平日多了许多人,但那空 气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 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象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风化 日”之下。一切都不象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那么姑且到唯一的锣鼓响的地方去看一看罢。我以为这锣鼓响的是什么变把 戏的,一定也是瘪三式的玩意了。然而出乎意料,这是“南洋武术班”,上海的 《良友画报》六十二期揭载的“卧钉床”的大力士就是其中的一员。那不是无名 的“江湖班”。然而他们只售票价十六铜元。看客却也很少,不满二百(我进去的时候,大概只有五六十)。武术班的人 们好象有点失望,但仍认真地表演了预告中的五六套:马戏,穿剑门,穿火们,走铅丝,大力士……他们说:“今天第一回,人少,可是把式不敢马虎,-------” 他们三条船上男女老小总共有到三十个!在我看来,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 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要是放在十我年前,怕不是挤得满场没个空隙 儿么?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得二百来看客。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后来我知道,镇上的小商人是重兴这“香市”的主动者;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可是他们也失望了!

第三篇:电视宣传方案

魏仕集团与潍坊电视台电视宣传方案

潍坊电视台成立于1984年,覆盖半径达130公里,覆盖人口逾2000万人,除覆盖整个潍坊地区以外,还覆盖周边东营、滨州、淄博、临沂、莱芜、日照、青岛和烟台的部分地区。

潍坊电视台现拥有WFTV-1新闻.综合、WFTV-2都市.生活、WFTV-3影视.综艺.娱乐、WFTV-4科教.文化及图文等5个频道。坚定不移地走“自办节目立台”之路,从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创新形式方面下手,加大了节目改革力度,实现了自办节目播出量的翻番增长,制作的新闻、专题、文艺等各类节目多次在全国全省获大奖。

WFTV-1新闻综合频道

WFTV-1是潍坊电视台主打频道,内容定位为新闻、综合。频道设有《潍坊新闻》《直播潍坊》《聚焦》《潍坊电视议事厅》《新闻晚高峰》等栏目,这些新闻性电视栏目在潍坊地区乃至周边县市具有较大影响力。同时频道承担着对上发稿任务,2015年在山东电视台发稿500余条,在中央电视台发稿近百条,其中《新闻联播》发稿50多天,头条4条。《潍坊新闻》

《潍坊新闻》栏目是潍坊电视台举办时间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自办节目。开播32年来,《潍坊新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全力配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记录潍坊发展进程,回应人民群众期待,现已成为潍坊市域内最权威、最及时、最厚重的品牌新闻栏目。本栏目的受众主要面向党政机关、公务员、企事业单位、高级管理人员、知识分子、普通大众,影响面广、影响力大,有很高的社会美誉度。

《直播潍坊》

《直播潍坊》是潍坊电视台全力打造的一档社会新闻节目。该节目把镜头对准普通老百姓,反映普通大众的喜怒哀乐,同时充分发挥政策解读、舆论监督、化解矛盾、促进工作的职能,具有亲民、及时、公正、好看的特质,《直播潍坊》栏目扮演了潍坊民生社会新闻领跑者的角色,由该栏目提出的“民生新闻”理念在业内同行及观众心中得到了广泛认同,是目前最受潍坊老百姓喜爱和欢迎的电视节目。《聚焦》

《聚焦》栏目是潍坊电视台唯一一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它既有新闻节目的时效性、权威性,又具有评论节目的深刻与犀利,很好地发挥了传播主流声音、深刻解读政策、新闻舆论监督、大众话题评说的作用,是高层次人员、知识分子了解潍坊、关注民生的一个重要窗口。

《潍坊电视议事厅》

《潍坊电视议事厅》栏目是潍坊电视台新开办的一档政策解读类栏目。随着政务公开进程的加快,民众越来越关注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对政府政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开办这档栏目,就是为了及时、准确地把这些政务信息传播出去,而且通过邀请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普通群众,一块走进演播厅,面对面进行交流,甚至是交锋、碰撞,起到解疑释惑、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作用,畅通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渠道。自播出以来,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很受群众欢迎,市委市政府对栏目的作用也给予充分肯定。

《新闻晚高峰》

《新闻晚高峰》是潍坊电视台2016年全新推出的一档汇编类新闻节目。主要包含当地最新时事新闻、当地最新社会新闻、国内外最新时事新闻和社会新闻,融时效性、权威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让广大观众只用一小时时间,就能看遍天下。是一个最新鲜、最全面的信息资讯平台。

魏仕集团是一家集LED灯具生产与施工、化工、餐饮酒店、养老服务、奇石书画展销于一体的股份制公司,成立以来,企业在转型升级、兴办公益事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创造了许多典型经验和做法,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进一步提升魏仕集团在潍坊乃至全省、全国的影响力,潍坊电视台新闻中心将与山东魏仕集团在2016年进行全方位合作。

一.本着宣传效果最大化的原则,拟定如下合作方案:栏目新闻宣传

二.充分整合新闻中心资源,按照魏仕集团实际,《潍坊新闻》将结合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针对性地选取魏仕集团企业转型、养老服务业、文化产业、创新创业、重要活动等重大题材进行报道,集中展示企业形象。

三.宣传方式上,《潍坊新闻》每月播发魏仕集团有关新闻报道至少两篇,其中2分钟以上的重点报道至少一条;《直播潍坊》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选题报道,每月不少于4条。

四.新闻中心选派2名记者专门负责魏仕集团的宣传报道,并负责所有选题素材的保存。

五.新闻中心随时将魏仕集团发展进程中的亮点汇总上报给山东

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上级主流媒体,邀请上级台媒体主打栏目到企业进行采访,推介企业经验,展示企业形象。

六.魏仕集团安排专门人员帮助经济新闻部记者协调沟通有关事宜,积极主动提供选题、文字材料以及采访用车、用餐等工作事宜,以保证所承诺的选题顺利完成。

七.双方合作过程中,如果遇到市委、市政府等上级部门的总体部署所涉及的诸如曝光、播出时段冲突等问题,要遵照统一安排,服从于市委、市政府要求,但新闻中心有责任将这种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八.为保证合作的顺利开展,在双方友好协商的基础上,魏仕集团提供给新闻中心节目采制编播经费5万元。

第四篇:《西湖香市》文言文翻译

导语:有关《西湖香市》这一文言文,各位可以尝试翻译一下哦。以下是小编带来的《西湖香市》文言文翻译,供各位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原文

西湖香市,起于花朝(1),尽(2)于端午。山东进香普陀者日至(3),嘉湖进香天竺者日至(4),至则与湖之人市焉(5),故曰“香市”。

然进香之人市于三天竺(6),市于岳王坟(7),市于湖心亭,市于陆宣公祠(8),无不市,而独凑集于昭庆寺(9)。昭庆寺两廊,故无日不市者,三代八朝之古董(10),蛮夷闽貊之珍异(11),皆集焉。至香市,则殿中边甬道上下,池左右,山门内外(12),有屋则摊,无屋则厂(13),厂外又栅,栅外又摊,节节寸寸。凡(赤垔)(赤支)(14)、簪珥、牙尺、剪刀以至经典、木鱼、孩儿嬉具之类,无不集。

此时春暖,桃柳明媚,鼓吹清和(15),岸无留船,寓无留客,肆无留酿。袁石公所谓“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波纹如绫,温风如酒”(16),已画出西湖三月。而此以香客杂来,光景又别。士女闲都,不胜其村妆野归之乔画(17);芳兰芗泽,不胜其合香芫荽之薰蒸;丝竹管弦,不胜其摇鼓喝笙之聒帐(18);鼎彝光怪,不胜其泥人竹马之行情;宋元名画,不胜其湖景佛图之纸贵。如逃如逐,如奔如追,撩扑不开,牵挽不住。数百十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日簇拥于寺之前后左右者,凡四阅月方罢(19)。恐大江以东,断无此二地矣。

崇祯庚辰三月(20),昭庆寺火。是岁及辛巳、壬午洊饥(21),民强半饿死(22)。壬午虏鲠山东(23),香客断绝,无有至者,市遂废。辛巳夏,余在西湖,但见城中饿殍舁出(24),扛挽相属。时杭州刘太守梦谦,汴梁人(25),乡里抽丰者多寓西湖(26),日以民词馈送(27)。有轻薄子改古诗诮之曰:“山不青山楼不楼,西湖歌舞一时休。暖风吹得死人臭,还把杭州送汴州(28)。”可作西湖实录。

翻译

西湖香市,从每年二月十二日百花生日,又称作花朝的那一天开始,到端午节结束。从山东到普陀寺进香的人一天天来到,从嘉兴、湖州到天竺寺进香的人也一天天来到,来了之后,就和西湖的人互相购买东西,所以叫做香市。

但是进香的人,在上、中、下三座天竺寺买东西,在岳王坟买东西,在湖心亭买东西,在陆贽陆宣公的祠庙里买东西,没有一处不成为买卖东西的地方,而特别聚集在昭庆寺,昭庆寺的两边走廊所以没有一天不成为人们相互买卖的集市。上古夏周三代、汉魏六朝的古董,蛮夷闽粤以及从外洋运进来的珍奇异宝都汇集到这地方。到了香市这段日子,寺殿的甬道上上下下,屋檐承溜的左左右右,寺庙山门的内内外外,有屋就摆起摊,没有屋就敞着放,围成堆,敞堆之外又搭棚,棚外又摆摊,一节节,一段段,紧密相连。凡是胭脂、发簪、耳饰、牙尺、剪刀,以至于各种典籍、敲打的木鱼,孩子们的玩具之类的东西,样样都汇集到这儿来。

这时正是春暖季节,桃红柳绿,鲜明可爱,清明四月,蛙声柔和,岸边无停留的船,旅舍中没有停留的客,店铺中没有存留的酒。袁石公宏道先生说的,“山色如美女,花色如面颊,池水波纹如绫罗,习习春风如美酒,令人陶醉”。这已经勾画出西湖三月的景致,而这时,香客从各处来,风光景色又有不同。士女的文雅美丽,胜不过村野妇女的涂脂抹粉,装腔作势;兰花的芬芳香气,敌不过合香芫荽的熏蒸;悠美的丝竹管弦乐曲,压不住口哨摇鼓的喧闹;文物古董的光彩,比不上泥人竹马叫卖的顺畅;宋元明代的画卷,赛不过湖景佛像的昂贵。像在奔逃,像在追逐,掀也掀不开,拉也拉不住。千千万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每天簇拥在寺的前前后后,总共经过四个月才结束,恐怕长江以东,绝对没有第二个这样的地方了。

崇祯十三年(庚辰年)三月,昭庆寺被火烧,这一年和崇祯十四年、十五年,一再发生饥荒,百姓大半饿死。崇祯十五年,山东的道路被寇盗阻梗,香客断绝,再没有来杭州的,香市于是停止了。崇祯十四年夏天,我在西湖,只见到城中抬出饿死者的尸首,人扛车拉,一个接着一个。当时杭州太守刘梦谦,汴梁人,同乡人来这里打秋风的,多寄居在西湖,这些人每天可以替人疏通关系得到钱财,太守也就以此作为自己的馈赠,有个轻薄士人改动古诗中的几个字讥诮这位太守说:“山不青山楼不楼,西湖歌舞一时休。暖风吹得死人臭,还把杭州送汴州。”这话可作为西湖实情的写照。

注释

(1)花朝:旧时习俗,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叫花朝节。

(2)尽:结束,完结。

(3)山东:这里指浙江东都一带。普陀:山名。在今浙江省普陀县。

(4)嘉湖:嘉兴和湖州。天竺:山峰名,又寺名。在杭州市灵隐山飞来峰之南。

(5)市:交易。

(6)三天竺:天竺山有上、中、下三天竺寺。

(7)岳王坟:岳飞墓,在西湖西北栖霞岭岳王庙右侧。

(8)陆宣公祠:陆贽祠,在孤山下。陆贽是唐代嘉兴人,德宗时中进士,卒后谥“宣”。

(9)昭庆寺:在钱塘门外。五代后晋时建。

(10)三代:指夏、商、周。八朝:指汉、魏、晋、宋、齐、梁、陈、隋。

(11)蛮夷闽貊(mò):泛指四方边远地区。

(12)山门:佛教寺院的大门。

(13)厂(hǎn):山崖石穴,人可居。

(14)(赤垔)(赤支):同“胭脂”。一种红色颜料。

(15)鼓吹:此处泛指音乐声。

(16)袁石公:袁宏道,自号石公。

(17)闲都:文雅优美的样子。乔画:乔妆打扮。

(18)聒帐:众声齐作,通宵达旦。

(19)四阅月:经过四个月。

(20)崇祯庚辰:1640年(崇祯十三年)。

(21)辛巳:1641年(崇祯十四年)。壬午:1642年(崇祯十五年)。洊(jiàn):再次。

(22)强半:对半。

(23)鲠:祸患,这里是侵扰的意思。

(24)饿殍(piǎo):饿死的人。舁(yú):抬。

(25)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

(26)抽丰:旧称找关系走门路向人求取财物。俗语“打秋风”。

(27)以民词馈送:可能指遇有诉讼案件,获取原被告中一方钱物,作为给乡人的馈送。

(28)古诗:南宋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第五篇:王丽香语文课改总结

六(1)语文课改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担任六年级1班语文课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本人以学校及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德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为中心,以深化课改实验工作为动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努力提高业务能力,通过学习,转变了以前的工作观、学生观,使我对新课改理念有了一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为本人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打好了基础。

二、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一方面,在工作中,本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会。另 一方面,本人能够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心爱护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强化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学期,本人能够强化教学常规各环节:在课前深入钻研、细心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力求在备课的过程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备写每一篇教案;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 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课堂45分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后,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及 课后辅导工作;在自习课上,积极落实分层施教的原则,狠抓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生的培养;同时,进行阶段性检测,及时了解学情,以便对症下药,调整教学策略。认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一学期来,本人共听课20节,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听课任务。

四、加强研讨,努力提高教研水平。本学年,积极撰写个案、教学心得体会,及时总结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工作积累了资料,并积极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理念,积极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在推广目标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等先进教法的 同时,大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尝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 础。

五、正视自我,明确今后努力方向下学期改进的措施:

1、进一步加强对新课改的认识,在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狠抓检查,落实对知识点的掌握。将差生时时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3、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取措施,加强训练,落实知识点。

5、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努力教学提高成绩。

6、群体育人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加是要加强与班主任之间的联系,共同解决所任班级班风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下载香市电视改版方案(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香市电视改版方案(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视历史剧《奢香夫人》观后感(共5篇)

    一朵民族文化的奇葩——电视历史剧《奢香夫人》观后感《奢香夫人》是一部最为成功的纯贵州元素的影视作品,给予了毕节乃至贵州发掘贵州文化、树立贵州形象的信心,是贵州推动多......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精装本)(改)2

    大道长歌 云帆天际 (集团公司专题片精装压缩版解说词)斗转星移,时序更替。 1999年,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成立于1956年的老牌国营企业佛山市汽车运输总公司把握历史机遇,成功改制成......

    市教育局两抓双改方案1

    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大力开展“抓两风,促双改” 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讨论后第1稿) 为深化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全市教育系统大力......

    青年电视辩论赛方案

    青年电视辩论赛方案 今年2月,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当前很有必要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在发展较快地区的干部群众中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活动。在省委的......

    电视健康栏目方案

    营口电视台《十分健康》栏目策划文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科学告诉我们,多数疾病是由生活观念、个人习惯、文化知识、个人素质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这些......

    电视专栏宣传方案

    湘东职业中专电视宣传工作实施方案为加强学校内外宣传工作,通过区电视台主办的《湘东职业教育》专栏节目,将职业教育最新动态和学校办学成果、重大新闻及时报道,扩大职业教育办......

    电视专题片策划方案

    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影视部上海文典国际文化艺术中心 影视部系列电视专题片策划 上海文典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影视部是一家主要从事图书出版、影视节目策划、制作的专业单位。 200......

    旅游城市电视宣传片方案

    一、指导思想 南江物华天宝,资源富集,素有大巴山“百宝箱”之美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南江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使南江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