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节水型社会经验交流材料(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05:1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设节水型社会经验交流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设节水型社会经验交流材料》。

第一篇:建设节水型社会经验交流材料

乌鲁木齐市地处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降水量少,蒸发量高,蒸降比大于7,是一个资源型缺水的城市。全市水资源量10.5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500立方米,仅为全疆的1/10,全国的1/4,处于极度缺水边缘。面对我市水资源短缺的形式,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水工作,坚持“开源、节流和保护水源并重,节流优先”的方针,坚持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按照国务院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文件精神,以及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建设部制定的建设节水型社会(城市)指标的要求,XX年9月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活动的决定》、《关于批转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实施方案的通知》。市委、市政府于XX年9月14日,召开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动员大会,正式提出了2011年乌鲁木齐市建设成为自治区节水型城市; 2011年乌鲁木齐市建设成为国家节水型城市;2011年乌鲁木齐市建设成为节水型社会(含农牧区),实现节水型乌鲁木齐的总体目标。

目前我市建设节水型社会(城市)工作,按照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建设部要求已全面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定差距。现就有关工作情况汇报交流如下:

一、健全机构,加强保障

1981年乌鲁木齐市成立了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在20余年的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了国家、自治区、市节约用水的政策和法规,开展了节水宣传、计划用水、节水检查、工业节水技改、水平衡测试等工作,我市的节水工作取得的一定的成效。XX年,市委、市政府,批准实施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同年4月16日国家水利部副部长张基尧和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刚为新成立的水务局挂牌剪彩。至此,乌鲁木齐市的水资源管理打破了城乡、部门间的界限,建立了城乡供水、节水一体化个管理体制,实现了城市与农村、地下水与地表水、水质与水量、供水与排水、用水与节水等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

二、加强领导 健全机构 制定方案分解目标

市委、市政府把创建节水型社会(城市)工作摆到了改善乌鲁木齐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投资环境和建设“和谐乌鲁木齐”的战略高度,列入了市委、市政府,各区(县)政府及委、办、局的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了 “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水务局,节水办负责具体日常工作。部分区(县)也相应成立或完善了节水管理机构,成立了创建节水型城区领导小组,明确了管理职责,基本形成市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县)节水办——用水户三级创建节水型工作网络,为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有效的创建组织体系。

三、制定创建节水型工作制度,使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结合我市实际,制订了《创建节水型城市宣传工作方案》、《关于加强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社区、居民小区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社区、居民小区各项标准的通知》等,把创建的各项工作细化、量化、具体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还使创建工作有目标、有检查,便于考核,为成功创建节水型社会(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强化宣传 提高认识 营造全民节水氛围

为进一步增强市民的节水意识,各区(县),委、局、办及相关部门进行多方联动,在每年的“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城市节水宣传周”、和“世界环境日”等活动期间,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介,以及节水服务下社区、悬挂节水横幅、设置节水咨询台、发放节水宣传手册(单)、播放节水宣传片、以节水为主题的板报巡展等多种形式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宣传,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和创建节水型社会(城市)的重要意义。此外还通过开展中小学校节水征文比赛、举办节水知识竞赛、节水知识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加强对全社会的节水知识和意识的普及教育,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各方配合、齐抓共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节水环境。

五、完善节水政策法规、标准,提高节水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

我市目前出台了实施了《乌鲁木齐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乌鲁木齐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乌鲁木齐市水资源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规。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根据《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了《乌鲁木齐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乌鲁木齐市节约用水中长期规划》等专项规划,为我市今后的节水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系统的依据。

六、加强创建人员的培训工作

建设节水型社会(城市)工作涉及节水工作的方方面面,是政策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培训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节水工作的各项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和具体做法,充分发挥创建工作人员作用,以适应节水工作的需要,担负起创建节水型工作的重任。为了保证我市的建设工作规范完整,全面了解各项创建指标。XX年制定《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举办5期培训,培训人员主要来自各区(县),委、局、办工作人员,用水单位管理人员,其中,第一期培训对象是各区(县)政府(包括街道办事处),委、局、办,参加人数126名;第二期对象是农牧区用水管理人员,参加人数30名;第三期培训对象是用水单位管理人员和部分街道办事处节水专干,参加人数250余名。内地培训班2期,参加人数共40余名。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创建工作队伍的整体能力和工作水平。

七、制定用水定额,建立健全指标体系

1981年我市开始实施计划用水工作,初步制订了《生活用水定额》,对全市实行计划用水管理,超计划用水实行加价收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用水的供需矛盾。随着我市建设节水型社会(城市)工作的开展,先后制定了新的《乌鲁木齐市工业企业产品用水定额》和《乌鲁木齐市城市生活与公共用水定额》,已报请自治区、市有关部门批准。同时,定额标准的实施,企业可以对照标准、主动寻找差距,促进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和加强内部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起到了较好的节水效果。

八、加大节水器具的更新改造力度

为从源头上做好节水工作,一是,对用水单位进行节水普查,并引导用水户使用节水型器具,宣传建设部颁布实施的《节水型生活用水标准》。二是,督促用水单位对非节水型座便器的配件进行改造、更换。三是,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严格把关,对使用淘汰落后用水器具的不增加用水指标。四是,各区对辖区居民住户进行用水器具调查,督促制定了相应的改造计划。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九、各区(县)按照统一部署,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社区、居民小区活动

为了及时掌握辖区创建单位工作的基本情况,区(县),街道办事处从抓好入户摸底调查入手,强化创建工作力度,组织人员对工业企业用水、生活用水器具、用水量等多项工作进行调查摸底,同时对街道办事处和辖区创建单位、社区、居民小区,进行经常性的督查指导。

区(县)政府,按照《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实施方案》和《乌鲁木齐市节水型企业(单位)、居民小区申报、考核验收、命名办法》的要求,开展了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社区、居民小区活动,对辖区创建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工作。天山区、沙区、新市区、头屯河区政府组建了由区(县)节水办、建设局、区目标办组成的验收组。水磨沟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开发组建了由建设局、街道办事处节水专(兼)工作人员组成的验收组、已于XX年9月底至12月底,分别对辖区创建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工作主要从创建单位节水宣传工作、节水日常管理工作,节水管理制度建设、节水管理档案建立等方面入手,同时对各单位各用水点、节水设施使用情况进行实地检查,最后将考核内容进行综合打分,综合得分在85分以上的成为区级节水型企业(单位)或社区(居民小区),通过考核验收共评出达到区级标准的单位有315家。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我市的沙区、新市区在创建节水型工作的同时,要求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率先垂范,按照《建设节水型社会目标考核办法》进行了考核验收和综合评分,沙区考核达到优秀街道办事处有7家。新市区考核达到优秀街道办事处有10家。为今后创建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十、大力开展城市节水科学研究,以科技进步和新技术、新器具推动城市节水工作

为了认真落实《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实施方案》中涉及节水设施建设、科技节水等项目。编制完成了《乌鲁木齐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水务信息化大纲》,其中乌鲁木齐城市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已经国家水利部审查通过,并予以一定资金支持。编制了《乌鲁木齐市节水规划》、《乌鲁木齐市农业节水规划》即将完稿。针对洗车行业用水和中水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正在进行调研和草拟相关管理办法。在制定规划和办法的同时,对全市工业用水单位进行了摸底调查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通过对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XX年节水工程项目计划”;“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XX年—2011年节水工程项目计划”;调查汇总乌鲁木齐市特种行业用水设施及技术改造项目;配合自治区建设厅制定乌鲁木齐市XX年—2011年节水工程项目计划;配合市建委落实我市XX年节水示范工程资金;配合市科技局落实XX年5项节水科研项目及资金。完成5座城市中水回用示范工程建设。

十一、积极开展农业节水工作

我市农业用水利用率低,XX年我市农业用水占全市总用水量的62%。部分地区农田基本建设不配套、设备老化、利用率低,主要采用传统的漫灌方式,田间节水灌溉技术推广难度大,北郊大多为井灌区,渠系利用系数可达0.7左右,南郊板房沟、水西沟两乡的渠系利用系数仅为0.55左右,达坂城地区渠系配套更差,仅有干支两级渠道,亩灌溉定额高达1060立方米。我们针对农业用水现状和《实施方案》中涉及农业节水的各项指标,加强农业节水的管理。一是向各区(县)政府,农林水牧局、建设局发放国家、自治区有关建设节水型社会文件及“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文件材料。使农牧民对节水农业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二是对南郊、北郊、东山、达坂城农业区进行了斗渠调查,获取农业灌溉第一手资料,作为农业节水基准年的基数;三是按照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各项指标要求,对我市农业用水情况、农作物分布情况进行了普查,收集整理、汇总相关资料;四是开展对我市农业用水三级渠道分布情况、防渗设施、进行调查;五是对农业用水定额进行定点测试,并签订测试协议;六是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资金到位后此项工作可即时开展。七是制定农业节水宣传方案。为实现农业节水的工作目标奠定基础。

第二篇:节水型社会建设

节水型社会建设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背景

1.1 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2200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北方地区只有99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值的八分之一,水污染严重更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目前全国正常年份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其中灌区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全国66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近110座严重缺水,18个主要沿海城市就有14个缺水。城市、工业年缺水近60亿立方米。据2003年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30多座城市发生了水危机或出现供水紧张状况。尤其是京津等大城市,在连续遭遇枯水年时就会出现严重水危机。因此,干旱缺水对国民经济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

1.2 用水效率低下 与水资源短缺的现实相比,我国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存在严重的结构型、生产型和消费型浪费,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潜力巨大。2003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465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0.5,发达国家为0.7~0.8;全国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为218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5~10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为50%,发达国家已达85%;全国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达20%左右,仅城市便器水箱漏水一项每年就损失上亿立方米。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

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成为首要的解决途径。节水型社会建设就是我们在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实践中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形成的一种成果。《水法》明确规定:“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措施,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节水与节水型社会

节水是指采取现实可行的综合措施,减少水资源的损失和浪费,提高用水效率与效益,合理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节水型社会就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贯穿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以完备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体系为保障,在政府、用水单位和公众的共同参与下,通过、行政、经济、技术和工程等措施,结合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全社会用水在生产和消费上的高效合理,保持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节水型社会不是在现有的社会系统上加上节水的内容,而是在社会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的具体实践活动中,都以节水作为其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之一,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体系,协调社会经济结构,实现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的良性发展,保障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永续支撑。可以看出,节水型社会较传统意义的节水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内容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建设,要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建立起自律式发展的节水模式,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在建设节水型社会过程中,要明晰初始水权,要确定水资源宏观总量控制与微观定额管理两套指标体系,要采取法律、经济、工程、行政、科技等综合调控措施保证两套指标体系的实现。具体内容如下:

4.1 总量控制。根据国家确定的分水方案,将市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作为水权,逐级分配到各县(区)、乡、用水户(村、企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确定各级水权,并实行总量控制。

4.2 以水定产。根据水权总量,依据现状和未来水资源承载力,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实行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以水定规模、以水定灌溉面积。

4.3 定额管理。依据水权总量,核定单位工业产品、人口、灌溉面积的用水定额和基本水价。以定额核总量、总量不足调结构,定额内用水执行基本水价,超定额用水加价收费。

4.4 公众参与。在水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过程中,贯穿民主政治的思想,逐级选举产生用水户协会,参与水权、水价、水量的管理和监督,由村级用水户协会管理村集体水权,配水到户,并负责斗渠以下水利工程的管理、维修和水费收取。

4.5 水权流转。在用水户协会和政府水管部门的监督下,用水户有权以有偿转让的方式出售水量。转让价格按照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接受政府宏观调控指导的前提下,随行就市。

4.6 城乡一体。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水质,实行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节水型社会建设效果的评价体系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估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通过社会、经济与生态协调性指标来评估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的整体效果,二是通过节水指标来评估节水措施落实效果。评价体系主要由宏观整体评价和微观指标评价两部分组成。评价具体操作需要通过指标来实现,指标选取过程中要充分注意指标的典型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5.1 宏观整体评价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为了实现区域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的可持续,在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节水、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保护是统一协调的关系。从经济发展、资源状况和生态系统三方面来对比试点前后的社会状态,以评估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宏观效应。5.2 微观节水评价 在宏观整体评价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考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状况,还需对具体的节水效果进行微观指标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包括综合指标评价、农业节水指标评价、工业节水指标评价、生活节水指标评价、生态用水指标评价以及水环境指标评价等方面。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保障措施

为保障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实现,必须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最为迫切和重要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6.1 建立健全各级领导机构和相关工作机制 有效的各级领导和工作机制是试点建设的首要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成立由地方行政首长亲自挂帅,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统一有序的工作机制,协调各县(市)之间、水务局与各职能交叉部门之间、行政区水资源管理与城市水务管理之间的关系,保障具体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必须建立起由上而下的运转灵活、信息通畅的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工作机制,协调处理上下各级之间、地方政府和流域机构之间的各方关系,切实做到沟通及时、工作高效。

6.2 配置稳定的技术咨询力量,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原创性很强的综合工作,既无现成模式可供借鉴,也无成熟经验可供,但试点建设时间短,实践要求高,因此在试点建设过程中,应当广泛吸纳省内外和国内外高水平的水利科研单位,配置形成相对比较稳定的技术力量,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既作为试点工作技术常务咨询和协调机构,在节水型社会的总体规划、政策措施和重大技术问题提供指导,同时也负责开展相关科学问题研究,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相关技术支撑。

6.3 保障相关资金到位,重视配套工程建设 资金保障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保障措施之一,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国家投入资金的及时到位,不同项目资金在符合基本建设报批程序的基础上,由相应归口单位负责审批,并予以及时划拨。二是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多种投资渠道,保障配套资金的及时到位。结论

节水型社会是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和水的关系,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体系,协调社会经济结构,实现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的良性发展,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保障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永续支撑。

参考文献:

[1]梁建义,徐振辞.南水北调受水区河北省廊坊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规划.廊坊.2006。

[2]冯城,王亚华.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资料汇编

(三).张掖市.2004。

[3]王浩,王建华,陈明.我国北方干旱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践探索。

第三篇: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

节约水源,合理利用

——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调查报告

张掖市第二中学高一22班冯亦青

一、引言

镜头一:如今的居延海,早已失去了往昔的神韵风姿。西居延海原有水面近3000平方公里,自1961年干涸以来,一直被白茫茫的碱漠和荒沙覆盖,已成为飞扬沙尘的发源地之一。东居延海解放后干涸了6次,到1992年彻底干涸。居延海的干涸是由额济纳河水量逐年减少所致,由此引发的居延海绿洲萎缩、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镜头二:截止20世纪末,人们对黑河水的粗放利用,导致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在最近的40多年时间里,面积从6940平方公里锐减到3328平方公里,戈壁沙漠面积增加了460多平方公里。黑河尾闾湖泊西、东居延海也先后于1961年和1992年完全干涸。干涸的居延海和萎缩的额济纳绿洲成了影响我国北方约200万平方公里的沙尘源地。

昔日的张掖,曾是荒凉塞上的一颗明珠,“半城芦苇半城塔”的风姿在历史的青烟后影影绰绰,源源黑河给这个小城带来了水的灵气,然而千百年后的今天,黑河水位不断下降,下游居延海的干枯,荒漠面积的增加,一个又一个的现实摆在人们的面前——水资源短缺、生态失衡。为此,2000年,国家决定投资23.6亿元,展开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并保证向下游额济纳旗定量分水。2001年2月21日,国务院94次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黑河水资源问题,把黑河治理作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建设工程。2002年,水利部确定张掖为全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

二、节水型社会

节水型社会指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通过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工程等措施,建立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工程体系、与水权明晰相适应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提高全民的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意识,实现全社会用水在生产和消费上的高效合理,支持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张掖市是2002年3月水利部确定的全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的试

1点,也是我国首次开展的区域性综合节水示范项目,已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张掖的试点工作对于我们认识节水型社会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张掖水资源概况

张掖属黑河流域东片,年降水量89~283mm,蒸发量1700mm。境内有可供开发利用的大小河流共26条,均发源于祁连山北麓。黑河出山口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24.75亿m3,其中黑河干流莺落峡站15.80亿m3,梨园河梨园堡站2.37亿m3,其它沿山支流6.58亿m3(所占比例见图2-1)。黑河流域地下水资源主要由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资源与河川径流不重复量约为3.33亿m3。天然水资源总量为28.08亿m3。

2004年全市国民经济各部门总用水量23.78亿m3,其中,农林牧业用水量19亿m3;工业用水0.93亿m3;生活用水0.7亿m3;生态用水3.15亿m3。自2000年实施黑河分水以来,连续5年完成了分水任务,向下游累计下泄水量43.7亿m3,为修复下游生态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主要问题及建议

1、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相当突出。

张掖降雨稀少,蒸发能力很大,主要依靠过境水。按照水利部《黑河水量分配方案》确定的正义峡下泄水量,区内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250m3,亩均水量511m3,分别为全国平均的57%和29%,依据国际标准,属中度缺水地区。按现有人口增长速度,到2015年,人均水量将降为1000m3,属严重缺水地区。此外,黑河干流径流年内分配不均,来水需水过程很不协调,且干流缺乏骨干调蓄工程,客观上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建议:应倡导节水,研究和推广节水技术,使城市水资源利用结构合理化,提高农田灌溉率及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严格把关,依法加强节水监督管理工作。

2、用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利用经济效益低下。

由于历史传统原因,农业一直是张掖用水的绝对主体。2000年张掖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用水比例为87.7:2.8:2.2:7.4,而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为63.7:20.7:10.1:5.5。张掖用水结构中农业用水比例相对过大,其中农田灌溉用水比例占农业用水的90%以上,区域水资源利用经济效益低下,用水结构不合理。

建议:继续完善水票制及相关用水制度,引进先进浇灌技术,适当调整产业结构,使之与节水措施相适应,加强田间沟渠建设,鼓励农民参与农田灌溉管理,增强农民节水意识。

3、水污染潜在威胁大,水源地生态系统状况堪忧。

张掖现状工业废水排放量约1385万t,达标排放率仅1.53%,且污染物含量较高。尽管目前水污染尚不很严重,但随着区域工业发展和用水量的增加,水污染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张掖祁连山段近年来林区人口和载畜量不断增加,大大超出其承载能力。水源涵养功能下降,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状况堪忧。

建议:应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促使企业进行节水改造,提高用水效率,减少废气物直接排放,努力实现达标排放,保护林地草原,制定休牧期与放牧期,合理放牧。

五、启示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与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没有水,我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将会被打乱。张掖地处干旱缺水的西北地区,正是有了滔滔黑河所形成的绿洲,才能发展到今天。作为张掖的每一个公民,我们应该节约用水,珍惜水源,不能让黑河在祁连山脚下干涸,更不能让张掖成为茫茫沙漠中的一部分。这里是我们的故乡,我们应当行动起来,保护水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第四篇: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2012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2012年我镇高度重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年初召开了领导会议,对相关精神进行了学习和研究,并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认真研究方案、指定措施、积极开展工作,促进了我镇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进展。现将我镇2012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落实责任

市政府相关文件下发以后,我镇就召开了领导会议,就此项工作专门进行研究,制定今年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并成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由镇长任领导小组组长,主管副镇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任小组成员,具体工作由农办负责,落实了工作职责。

二、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宣传

1、提高全民的水危机意识和节水意识,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我镇利用每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通过悬挂横幅、广播宣传等各种形式,广泛、深入的开展宣传,倡导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全社会积极主动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良好氛围。

2、抓好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工程的宣传,以点带面,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对我镇芝川村、芝东村、瓦头村、芝西村、芝北村、西少村等高门原供水工程覆盖村进行了重点宣传,以点带面促进我镇的节水型社会建设。

三、积极做好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1、列入全市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项目韩城市高门供水工程,是我镇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工作,也是市上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的惠民重点工程。我镇积极配合解决工程进展中的相关问题,现在芝川段主体管道铺设已经完成,共涉及到我镇芝川村、芝东村、瓦头村、芝西村、芝北村、西少村等村。

2、积极和相关部门衔接,制定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项目的规划和工作计划。

3、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广节约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提倡清洁生产,限制和取缔不合理用水。

2012年12月5日

第五篇:节水型社会建设论文

节水型社会建设论文专业:

班级 :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年 10月23号星期日201

1节水型社会建设中一些主要因素所起的作用

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主要因素包括基本工程,制度,政府,它们对节水型

社会建设起着重要而又不同得作用,对节水型社会建设意义重大。

我国在水资源治理、开发、利用方面有悠久的历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共修建水库8.5万座,建万亩以上灌区5611处,使中国以占世界8.6%的耕

地、6.5%的水资源养活了占全世界22%的人口。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基础工程建设

得到很大的发展。然而仅仅是基础工程建设是远远能满足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的。建立节水型社会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核心是大规模的制度建设。而政府

在其中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基础工程建设

根据地区经济用水主导行业状况,以及自然资源、地形、地貌等情况,可

分为工业型城镇节水型社会建设模式、农业型城镇节水型社会建设模式、生态退

化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模式、旅游服务型城镇节水型社会建设模式。我国在基

础工程建设上投入了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南水北调工程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相得益

彰,相互促进,南水北调工程要想发挥预期效应,避免“大调水,大污染,大

浪费”,关键在于北方能否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节水型工业建设措施:(1)限制高污染高耗水行业扩展;大力调整工业结构,提高用水水平。

(2)积极采用先进节水生产工艺,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的耗水量。

(3)逐步改革生产工艺,通过改变生产原料、工艺和设备或用水方式,实现少

用水或不用水。

节水型社区建设措施:1)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

(2)加强节水器具推广普及。

农业节水措施:农业节水措施包括节水灌溉措施和农艺节水措施。

节水灌溉包括:管道输水、喷灌、滴灌微灌、膜上灌溉、节水灌溉制度和科学管

理方法。

农艺节水措施包括:耐旱品种、有机肥料、薄膜覆盖、抗旱保水剂等。

服务业节水措施:(1)全面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对公共场所采取限期强

制更换措施。

节水器具:节水型水龙头、节水型便器、节水型淋浴设施

(2)对饮食业、洗浴业、洗车业、游泳馆、建筑施工等高耗水服务业,按定额

进行用水和排污监管。

(3)加强文明消费、文明用水的宣传。

(4)注重经济手段节水,制定水价政策促进节水。

建设计量和监控等支撑水权制度运行的基础硬件措施和建立用水协会等试

试水权管理的软件基础设施是基础工程建设的重要措施。

实施水权管理的软件基础设施:用水者协会、水票制、冲突调节规则、水权

交易规则等。其作用是降低制度的变革成本和新制度的运行成本。

制度建设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质是大规模的制度建设。建立节水型社会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需要大规模的制度建设。本质是从浪费水的旧体制转向高效用水的新体制,需要经历大规模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

(1)全民参与机制:建立用水者协会、建立水价听证会制度、用水协会

参与灌区管理;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法律体系建设;

(3)改革农业水费计收制度;

(4)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制度;

(5)政府扶持机制;

建设节水型社会需要开展的几个方面的工作:

(1)根据总量约束制定发展战略和调整经济布局

(2)落实和强化宏观上的总量控制

(3)将总量指标逐级向下分配,明确各用水单元的权力和义务

(4)建设计量和监控等支撑水权制度运行的硬件基础设施

(5)建立用水者协会等实施水权管理的软件基础设施

落实和强化宏观上的总量控制: 对一个流域或区域的可利用水资源,根据

水资源承载能力,首先分配和确保生态用水,其余水量作为生产和生活用水。对

于生产和生活用水要实行强制性的区域用水总量控制。

根据总量约束制定发展战略和调整经济布局: 实现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根据地区的资源情况选择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产业调整,通过产业分工

和相互交易实现共同繁荣。

将总量指标逐级向下分配,明确各用水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将区域内的生活和生产用水总量指标,根据区域内人口、耕地、牲畜以及其它产

业发展状况,通过建立定额管理指标体系,进行水权细化分配,将用水指标逐级

分配给各县(区)、乡(镇)、村、企业和用水户,明确各级水权,公民和单位用

水只能在分配到的水权范围内用水。

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的作用:水权管理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了制度框架,其实施效果取决于制度环境的有效性,也就是能否提供成本节约的制度运行机

制。有效的运行机制是实施水权管理的前提,也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键。

要解决好中国的水问题,不只是单纯的技术和工程措施问题,管理体制和

非工程措施也非常重要。

必须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与保护,不仅会带来水资源供需关系的调整,更会涉及人们经济利

益关系的调整。在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要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建立一

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机制。

政府职能对

政府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主导作用:

(1)根据水资源条件确定经济社会规划布局,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

筑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

(2)制定水资源规划,编制区域内水资源配置方案,明晰各级水权,确定各行

业单位用水控制指标,完善定额管理体系;

(3)贯彻国家水管理政策法规,建立区域水管理的政策规章体系;

(4)建立水价听证会制度,形成水价管理的公共决策机制。

(5)建立地方之间分水和用水的民主协商制度,水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制度。

(6)建立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准确和全面向全社会发布各种用水信

息。

节水型社会对政府转型的要求: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是政府的转型,要求政府运作方式经历“四个转变”。

(1)从分割管理转向统一管理。从对水量、水质分割管理以及对水的供、用、排、回收再利用过程的多部门管理转变为对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

(2)从工程建管转向宏观调控。水公共部门要转变政府职能,从主要兴建、管

理工程转向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3)从排斥市场转向市场友好。要在经营性领域打破垄断,全面开放市场,建

立利用市场促进用水效率提高和社会资金投入的新机制。

(4)从封闭决策转向参与透明。要在水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全面贯彻公开透明、广泛参与和民主决策的原则。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共参与,是节水型社会前期建设中非常重要的措施和必

不可少的环节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中国应对水危机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几个星期的节水型社会的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提高节水

意识,身体力行地为节水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载建设节水型社会经验交流材料(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设节水型社会经验交流材料(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节水型社会建设(最终版)

    浅谈节水型社会建设姓名:丁春雨 专业:安全工程班级:安全10-06学号:3110010106051 一.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人多水少,水资源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是我国的基本水......

    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要求,结合我县水资源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节水型社会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深入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建设部联合发布《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

    节水型社会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深入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建设部联合发布《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

    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施方案

    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某县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各镇(街、园、区)政府(办事处、发展服务中心),县直有关部门、单位:《某县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施方案》已经......

    长沙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初探

    长沙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初探 ● 长沙市水务局 廖森胜 ● 2011年12月 ● 参考文献:附后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00亿m,人均水资源量约2100 m,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预计到21世纪30年代......

    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

    水利部发布《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 《规划》明确“十二五”时期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确定区域的建设重点,提出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规划》是“十......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007年4月5日)不详不详法规名称: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办资源[2005]179号] 法规类别:规范性文件 制定机关:水利部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