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专业就业状况调研
英语专业10级人才市场调研及个人就业规划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我是一名英语专业的准毕业生,通过走访招聘会,电话采访同学,还有网络调研等形式,就目前我国英语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做了调研并对自己的就业目标做了规划。近年来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呈现了多元化态势,越来越多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到金融、通信、媒体、物流等领域。就业领域的扩大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增加,也就要求英语专业毕业生努力作好就业准备,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而就目前高校在专业的设置上,英语专业基本上被划为师范,翻译以及商务三个方向。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今天,熟练掌握外语是国际交流与合作顺利进行所必需的,每年都会有相当数量的考生因此选择外语专业。以下是对我国英语就业现状分析和我的个人就业目标规划。
一、目前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就业竞争激烈
随着我国高校连年扩招,外语院系开设频繁,使得近年来英语专业毕业生数量激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任何一所高校几乎都开设了英语专业。而英语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招生也在连年扩大,加之海外留学生归国等因素,使得我国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面临着更激烈的就业竞争。另外在基本英语水平上,英语专业毕业生与非英语专业毕业生差距正在缩小,甚至有些优秀的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超过了英语专业毕业生。
(二)能力结构单一,专业水平不高
一直以来,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只会英语而不动专业知识,缺乏专科类背景、文化底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成了一种技巧,一个工具,而不是有血有肉的文化整体。学校的盲目扩招,偏离了英语专业教育的目的和办学方向,英语专业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的设置,也没有满足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学生以外的职业及恩呢该的需求。
(三)自我认识不足,就业期待过高
有些英语专业毕业生只愿意到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就业,不愿意到缺乏英语人才的欠发达中小城市就业;有些毕业生在各种选择和诱惑面前无所适从,对自身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定位,就业期望值过高;甚至有些毕业生幻想无须付出太大努力而获得称心如意的工作,而待遇优厚的好岗位却又没有能力去胜任;还有有的毕业生与找到较好工作的同学攀比,眼高手低,宁愿待业,也不愿从较低职务做起。
(四)东部地区的就业相对中西部地区要好很多
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企业较中西部地区要多很多,而且我国大部分的外贸企业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相对来讲,就业市场广阔,人才需求较中西部地区要多,因此,就业渠道广,就业机会多。
调研:期间我采访了我的一个同学,她是运城学院10级应届毕业生。运城学院是山西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处于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她说,她们班一共32个同学,只有3个同学考虑就业,其余人都选择考研。她说,我们学校很普通,来学校招聘英语专业的企业很少,就业前景不容乐观,甚至可以说是极其严峻。整个学院选择考研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九十。
(五)211、985高校的英语专业要比普通高校的英语专业就业好很多
大多数国企和民营企业500强的公司都更倾向于选择在211、985高校设置专场招聘会,而不会选择那些普通高校,他们认为211、985高校出来的学生,基本功扎实,基本素养要比非211、985要高,因为那里占据了中国大部分的优秀教师,管理先进,经验丰富,有更多的与外界交流的机会,自然各方面技能要相对较好,尤其是口语水平更是领先。
调研:期间我采访了北京理工大学的英语专业的一名同学,他说,虽然北京理工大学是一所工科院校,但我们地理位置优越,而且北京理工大学时211、985高校,除了考研的,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
(六)师范类英语专业要比非师范类英语专业好就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也与年俱增,应该说前景是乐观的。但由于前几年外语专业招生过热,这几年总的就业形势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其中,师范类外语专业需求量相对较大,师范院校的外语毕业生的就业较为容易,甚至不少非师范外语院校的毕业生也愿去从教。这是因为传统的英语教育是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现在英语教育的年龄不断往前移,从以前的中学移到现在的小学、甚至幼儿园教育,所以对于师范类英语人才的需求还会保持一定的增长。从我们现有的师资来看,受过良好教育的英语教师还是非常缺乏的。
调研:期间我采访我的一个同学,她是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读的是东北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采访期间,她说,她从刚进校门那天起,老师就告诉她,你毕业后就是回生源地当初高中老师的。所以她目标很清楚,就是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她一直朝那个方向努力,学院也一直在朝那个方向培养她们。她说,她们班百分百毕业后都是做老师的,由于东北师范大学在中国知名度高,培养出来的学生相对来说都很优秀,所以很好就业。她们也从没担心过自己的就业问题。
(七)传统语言类大学比其他大学更容易就业
中国传统的外国语大学,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等在中国语言界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知名度高,专业性强,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整套的先进的教育培养体系,再加之本身生源经过严格的考核,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我国较其他学校相比,是很有优势的。
调研:期间我采访了西安外国语学院的一个同学,她说,西外的英语专业很不错,一直都很热,只要用人单位需要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总上会优先考虑西安外院的英语专业的,整体就业状况很好。
二、个人就业目标规划
我是山东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通过走访招聘会,电话采访同学和网络调研,对目前我国英语专业的就业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并且,通过频繁的参加招聘会,对自身的状况以及市场的需求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我只是一名很普通的建筑类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不是师范类院校,不是211、985,更不是语言类专业院校,所以在就业上没有优势可言。因此我更需要掌握牢固的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坚实的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目前,对我而言,就是努力准备专业八级,争取顺利通过考试。通过市场调研发现,英语专业八级证书是从事翻译工作的敲门砖,而BEC、口译笔译证书则是锦上添花。
中国传媒大学招办主任夏丹说,该校英语专业紧密结合学校的专业特色,致力于培养传媒领域的英语人才,学校专门在英语专业中开设了节目主持方向。学生除了学习英语专业课程之外,还要学习新闻理论、业务等课程。既熟练掌握英语又精通新闻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正因如此,依托建筑大学的建筑优势,我选择了工程管理作为自己的第二专业,那么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既懂英语有懂建筑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建筑英语就成了自己的优势。所以,自己更倾向于选择建筑类公司。
第二篇: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调研
英语专业人才市场调研及个人就业规划注释:以下部分是作为英语专业的非英语人对英语教育的现状的担忧和对振兴英语教育的一线希望,并非对学生,教师,学院,学校,社会和国家的恶意抨击。一切言论均是本人观点,既不是抄袭网络,也不是阿谀奉承。既然学院选择了这个课题,那么学院是希望听到一点真话的,希望学院能认真听取一下学生的意见。假如没有人说真话,那么教育将一年不如一年。
第一部分:关于中国大学生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的现状
首先分析一下当代中国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用两个词语来形容,那就是惨淡经营和变身经营。惨淡是指当代中国大学生英语专业毕业生真正从事英语及其相关行业的比例相对较低。正常情况下,某一专业的毕业生应该有一半以上从事相关专业及其近亲专业,而英语专业毕业生从事英语及其近亲专业的比例不超过三分之一。变身是指当代中国大学生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大学学习英语并辅修或者自修某一专业,在本科毕业后调离英语专业而进入另一领域的现象。正常情况下,某一专业的变身率在三分之一左右,而英语专业毕业生变身率接近一半,几乎每两个英语专业毕业生中就有一个脱离英语专业而从事另一领域。接下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会有这种畸形发展的现象?1,国情论。中国当代具体的国情决定了教育具有如此病态的发展模式。经济基础不上去,上层建筑便没有高层次。就业意识与经济收入有直接的联系,而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式的畸形化决定了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惨淡化。2,两力论。中国当代大学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呆板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这是阻力论。另一方面,社会对大学生的诱导超过了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使大学生趋于变身,这是动力论。一方面阻挡大学生从事英语专业,一方面诱使大学生换行业,因此出现了“大学学英语热,毕业从事英语冷”的怪现象。3,体制论。教育体制的固定化严重阻碍了英语专业的活力。英语作为语言,需要的是不断创新与变化,而教育体制的固定化正好与语言的发展背道而驰。4,背债论。只有很少一部分学校英语专业是优势专业,大部分学校的英语专业都是劣势专业,在这一些大部分学校里,英语专业存在的最大价值是为学校和其他优势专业背债,而不是为了英语教育的质量提升。将一些进不了优势专业的学生生生放入英语专业,既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也阻碍了英语教育的前进,如此转移教育资源,浪费教育资源,势必会导致英语入学人数多,毕业人数寥寥无几的丑陋现象。
当然,客观的来讲,英语毕业生就业现象如此不堪入目,客观原因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但是英语毕业生的自身存在的主观原因也是不能够忽视的。究竟英语毕业生自身存在哪些问题?毕竟,认清自我乃是成长的首要问题。1,意识差。不仅自我的意识差,更重要的是差的意识会不断发酵。每个人周围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私人利益或者私人利益小集团,一旦臭味相投,便将各种不良习惯扩大化。一旦集体一致,个人将不能恪守自己的行为规范,那将是毁灭性的打击。有时候是个人生活习惯的差异,可是一旦膨胀,那将是人品有问题。人品有问题了,那将是对就业造成不可弥补的打击。2,蛋壳破。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英语毕业生就业难与自我失真紧密相连。班干部荣誉奖励都拿了,对班级关心日渐减少了。入党了,牛气了,对平常生活不关心了。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反正他们自己的利益已经最大化了,怎么还会花力气关心同学关心班级呢?找到工作了,就整天花天酒地,灯红酒绿,整天在宿舍就是除了好事都不做,影响别人学习,也不让考研的同学安心复习。人心冷漠,整天叫嚣兄弟情义,班级友谊,那情谊和友谊又在哪里?难道会在烟气,酒气亦或是游戏,扑克当中吗?以前道貌岸然,现在原形毕露,小人得志沾沾自喜,能成大事?本身就是一个破蛋壳,还想孵出天鹅来,白日做梦而已3,忘慎独。不能做到自我克制,无人监督便变成撒欢的野马,无拘无束,甚至变本加厉。如此思想和品质何以在社会立足?长此
以往,用人单位便可窥出英语学生烂絮其外,败絮其中,以后又怎么不会多加小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毕业生就业如此之难,那是有原有因的。倘若不下大力气,那情况将越来越糟,谈何振兴?
最后分析一下英语教育未来的出路在哪里。1,普及而非强制。所谓强扭的瓜不甜,这个道理很浅显。看一看为了过四六级和考研,有多少学生苦攻英语?而一旦过了或者没有希望过,多少学生有对英语不屑一顾?毕业之后多少学生捡起过英语课本?如此巨大反差难道不发人深省?难道英语的存在纯粹是为了难为学生或是彰显统治力的手段?如果不能恢复英语语言的本质,再大的强制力也不会改变英语毕业生如此不堪入目的就业现象。2,改革而非僵化。教育体制要改革,要与时代接轨,要与时代同步,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舍本追末。教育是公益事业,需要政府引导,学校参与,学生为本,群众监督。教育体制不能一成不变,教育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不能不变,也不能乱变。创新,方可改变英语专业的现状。创新,生;僵化,死。3,爱心而非利益。国家,学校,企事业,学生乃至群众社会,都要把英语及其教育赋予自己的爱心,而不能当成纯粹的谋生工具,获取利益的光环。否则,不止是英语,甚至整个教育都会陷入恶性循环。奉献一份爱心,收获一片教育。4,育人为本,教书为育。教育者,教书育人也。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目的。倘若教育不以培育人的品格为根本,单纯强调教,那么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失败的。在现在阶段,不仅学生个人,甚至整个社会和国家都在强调教,都会不自然的忽略育人。整天叫嚣素质教育,但是一旦进入僵化的模式教育,到头来还是应试教育。减负,只是痴人说呓,画饼充饥的自我安慰而已。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教育存在自己独有的模式,但是这并不是让教育放弃育人。否则,教而不育的教育就是中国人劣根性最鲜明的体现。5,切莫急功近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长期性曲折性的涉及国家社会方方面面的大工程,切不能急功近利,否则将国家基业毁于一旦。而现在,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报喜隐忧等各种不好的思想在全国大地上大行其道。如此缘木求鱼,岂非掩耳盗铃乎?
第二部分:请分析个人的就业目标,并对个人就业做出合理的时间计划安排
英语之于吾,非毕生之所愿也,乃路之辅器也,故余之策划在此不提也。及余,文者修身养性也,非经邦济世所赖也。理者纵横宇内之术也,盖国泰民安之柱也。故学而文则隐,学而理则图。
欲谈之教育与国也。民为邦本,邦保民安。教书育人,善之可兴国,恶之则误国。何为善?育人以优也。何为恶?良莠不齐也。趋善趋恶,盖以一念之差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其害不可小觑。
何为?
自古治史皆以春秋之法,诗词曲说,皆有唐宋元明清所属也。头可断,体制不可乱。乱制之害,小可妨民,大可覆国。故曰:体制不可乱变,教育亦然。
然商君言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康有为亦上言祖宗之法不可不变。故先有商鞅变法,方有始皇之一统。秦王扫六合,纵横四海,其功半为商君矣。如旺周八百年之吕望,兴汉四百年之子房,所赖者,非唯才也,亦凭改制更新也。故曰:兴旺,必改革创新也,教育亦然。
改者,不改者,及势所变也。不可不改,不该则无出路;不可乱改,乱改则寻死路。任重而道远,非一朝一夕所能策也。必未雨绸缪,方可图万全之策矣。
英语专业人才市场调研及个人就业规划
班级:英语094
姓名:杨传玺
学号:2009141150
第三篇:大学生就业状况调研报告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研报告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去年寒假,我于几个同学就这一状况进行了问卷形式的调研,在杭州市人才市场对前往应聘的1000名大学生就业行为和意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外企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2)大学生期望收益越高就业概率越低。
一、调查分析:三种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
通过调查的结果,经过详细的分析发现,影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因素可以分为五类:
因素一: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影响大学生择业取向
为了了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取向,调查小组在问卷中设计了以下4个问题:①是否愿意到农村工作?②是否愿意去西部地区工作?③最想去什么样的地区工作?④最想去什么样的单位工作?
调查结果发现,将近八成的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部分学生愿意去西部就业;大中城市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相比较国有企业,大学毕业生更多倾向于外资企业。
22.6%的大学生愿意到农村就业,而77.4%的学生不愿意去,也就是说有将近八成的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从性别来看,男生愿意去农村工作的比例比女生高出5个百分点。21.5%的毕业生表示愿意去西部工作,这比一般人想象的比例要更高些,因为西部地区并不等于农村地区,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国家西部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显得落后,因此,65%的毕业生最愿意到沿海地区工作。由于学生最看重的是发展前景,而沿海地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市场化程度,为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因此,沿海地区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首选。
相比较国有企业,大学毕业生更多倾向于外资企业。调查小组将单位划分为8类,即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外企、乡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学校和其他。调查结果显示:“外企”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单位,占近30%。实际上,最近十几年来,外企一直受到学子们的青睐。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渐消融,“党政机关”的吸引力较以前相比减弱,但仍有近1/5的学生选择了党政机关。究其原因,调查小组分析认为,除工作相对稳定外,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公务员是个非常体面的职业。“高新技术企业”排在了第三位,超过“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与我国近年来重视科技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制定人才优惠政策密切相关,也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待遇有关。尽管近年来国有大中型企业不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仅排在第四位,但仍然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力量之一。调查小组分析认为,择业取向的形成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受到个人因素如偏好、理想、能力等的影响,也受到家庭因素比如父母职业、家庭收入
等的影响,更受到社会因素比如劳动力市场状况、经济景气程度等的影响。如果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取向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则可以说个体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大;如果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取向表现出很高的一致性,则可以说是社会因素的影响大。从调查统计可知,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了比较高的一致性,因此可以推断社会经济环境对他们的择业意识和择业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调查小组认为,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存在着明显的倾向性:大部分同学更看重未来的发展前景,愿意到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工作,愿意到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和单位工作。从大学毕业生就业倾向的普遍性可以看出,一种大的经济环境背景在制约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
因素二:家庭经济状况,是择业时形成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
在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风险约束下,大学生以职业价值最大化为择业目标。大学生择业时随着家庭财富的增多,选择更具风险性职业的可能性增加。调查小组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毕业生对待职业风险的态度是不同的,外企和高新技术企业收入相对较高,风险较大,富裕群体在择业时更倾向于“外企”、“高新技术企业”,比其他群体高出3个百分点。而其他群体对收入一般、风险较小的职业选择概率较大,如党政机关、学校和科研部门等。因素三:联系单位个数越多,就业概率越高;期望收益越高,就业概率越低从工作搜寻的角度分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是调查小组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另一个切入点。调查小组通过“信息和获取信息的途径”、“期望工资水平和搜寻成本”和“搜寻密度和搜寻广度”这三个方面,将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细化和量化,研究结果发现,性别、专业属性的不同,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比如,男生的搜寻努力程度要比女生高,非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的搜寻努力程度要比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高;学校所在不同地区的毕业生其工作搜寻行为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东部地区毕业生的搜寻努力程度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毕业生期望收益过高是就业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调查小组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大学毕业生联系单位个数每增加一个,其接受工作的概率就能提高2%,大学毕业生着重联系单位个数每增加一个,其接受工作的概率将提高1.4%。从“第一年期望的月工资水平”的系数符号和“搜寻成本”的系数符号反映期望工资越高,搜寻成本越大,接受工作的概率就越低。因此,调查小组建议大学毕业生要努力提高工作搜寻的主动性,具备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尽可能地挖掘劳动力市场中的有效信息,在找寻的过程中把个人的基本信息更多地反映给用人单位,减少用人单位的筛选成本。同时应制定与自身水平相适合的期望工资水平,工资标准定得过高,将会影响就业效率。工资攀比和“漫天要价”以及不切实际的工资要求,往往使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毕业生时望而却步。
以上一些大的方面,就本次调查看到的具体情况,调查小组提出如下具体性的建议:
建议一:深化体制改革,减少劳动力流动障碍;降低创业门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整个就业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此调查小组建议,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减少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性障碍。虽然目前我国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都已取消了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进人指标、户口指标等的限制,但对于已经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流动则远非是无限制的,特别是对那些已去农村和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若要再回到城市工作,则会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因此,不仅要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而且要为往届毕业生的工作转换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另外,要降低大学生毕业生的创业门槛,鼓励他们自主创业,这既能推动经济增长,又能增加就业。
建议二: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专业课程,加速培养高素质就业指导队伍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对就业指导的需求正逐渐增强。对于“大学生应该何时考虑就业”问题,有28.2%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应在四年级,45.8%认为应在三年级,11.6%和10.1%的学生分别认为应在一二年级。而对于就业指导来说,56.7%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应在四年级开始。由此看来,就业指导工作并非只是针对毕业生的,应该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列入高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之中。调查中,大学生基本上能够适应从学生到职业工作者的转变,但仍有16%的“不知道如何适应”或“不能适应”。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直接,大学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建立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从事这项工作的队伍在结构上应体现出跨专业的特色,要求指导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调查小组建议充分利用高校的知识资源,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专业课程,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加强就业指导的学科建设。
建议三: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尽快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给自己的将来定位,在工作中有意识地积累经验,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家用人单位的老板公然声称:坚决不用大学刚毕业的人。在他看来,刚毕业的大学生身上“毛病”太多,几乎不可用,以下是这位老板从应届毕业生身上挑出的主要问题,看法未免偏激,仅供参考:①期望值过高;②心理不稳定;③耐挫能力差这山望着那山高;④不愿踏实做事高骛远,不切实际。
这个事例说明大学生还应该从自身入手,严格要求自己,努力的调整自己以尽快适应工作单位的需求,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
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志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大学生完全独立完成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在被调查的群体中占很小比例。
大学生应该不断的积累工作经验,走“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路子。有人认为,现在的创业大环境对大学毕业生愈来愈有利。从2002年起,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同时社会上也启动了创业激励机制和创业教育,各类创业大赛竞相举办,也有不少大学生认为就业找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有创业的条件,当然会选择出来“搏一搏”,但是从普遍意义上看,创业仍不是大学生的主流选择。“这是因为大学生刚刚走出校园,创业资金缺乏,社会经验不足。”一招聘单位的老总这样分析,大学生创业的大环境仍不够成熟,各种措施仍不能够配套完善,启动资金不足,注册、税收的繁杂,使一些创业者望而却步。
一、调查取数
调查结果一:三成大学生愿意去外企
为了了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取向,研究调查小组在问卷中设计了以下4个问题:是否愿意到农村工作?是否愿意去西部地区工作?最想去什么样的地区工作?最想去什么样的单位工作?
调查结果发现,从性别来看,男生愿意去农村工作的比例比女生高出5个百分点。此外,21.5%的毕业生表示愿意去西部工作,而最愿意到沿海地区工作的毕业生比例为65%。
调查小组将单位划分为8类,即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外企、乡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学校和其他。调查结果显示:“外企”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单位,占近30%,选择党政机关的将近20%,“高新技术企业”则排在了第三位。
调查结果二:期望越高就业概率越低
调查小组得出结论:大学毕业生联系单位个数每增加一个,其接受工作的概率就能提高2%,大学毕业生着重联系单位个数每增加一个,其接受工作的概率将提高
1.4%。从“第一年期望的月工资水平”的系数符号和“搜寻成本”的系数符号反映,期望工资越高、搜寻成本越大,接受工作的概率就越低。
调查结果发现,男生对工作的搜寻努力程度要比女生高,非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的搜寻努力程度要比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高;学校所在不同地区的毕业生其工作搜寻行为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东部地区毕业生的搜寻努力程度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毕业生期望收益过高是就业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另外,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毕业生,不愿意选择去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比较偏好去机制相对灵活的企业单位求发展,而家庭状况越差即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少的学生,选择去稳定的党政机关单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其中,父母职业等级和收入的影响作用相当显著,而母亲的学历和职业对毕业生这一选择的影响比父亲更为突出。
对于家庭状况所代表的社会资本,有26.4%的学生认为它是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途径,仅次于招聘会?51.5%?和网络媒体?45.9%?;12.3%的学生认为社会资本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仅次于招聘会?39.7%?,排在第二位。认为社会资本是自身竞争优势的学生占19.5%,认为社会资本是自己求职不利因素的学生占25.9%。
二、分析归纳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归纳出五种因素影响毕业生择业行为:
因素一: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影响大学生择业取向;
因素二:家庭经济状况,是择业时形成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
因素三:联系单位个数越多,就业概率越高;期望收益越高,就业概率越低; 因素四:社会资本影响就业意向和求职行为;
因素五: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大学毕业生极化现象。
三、政策建议
建议一:深化体制改革,减少劳动力流动障碍;降低创业门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建议二: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专业课程,加速培养高素质就业指导队伍
建议三: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尽快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给自己的将来定位,在工作中有意识地积累经验,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建议四:大学毕业生要努力提高工作搜寻的主动性,具备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建议五:高校对就业不理想专业“动刀”、专业设置要有前瞻性
在当前就业形势下41.67%受访者选择先就业再择业,而18.33%选择多手准备,同时进行。由此可见,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已不再精挑细选,能就业成为如今大学生的普遍想法,另有打算的除外。此外面对就业难的问题,75%的受访者表示在实在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有去到基层(如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等)工作的意愿。其中,大学生对自己就业的月薪期望也相对减少了,一般从1500元到4000元不等,主要集中在1000元到1500元之间。
当前就业形势下,有33.33%的受访者认为家庭关系对自己就业有最大帮助,另外有25%的认为各类社会招聘,只有8.33%的认为校园招聘对自己就业有最大帮助。由此不难发现,就业难使得大学生不愿意直接面对找工作,而是用成功率较高的间接方法来找。这与大学生在生活中一般就面对家庭和学校,而缺乏直接面对社会的机会有密切关系。为此学校和社会都应该提供更多的岗位。大学生希望学校能采取一些如加强企业联系,争取更多岗位、呼吁校友帮忙等措施。
大学生竞争就业岗位没有明显优势,很多受访者表示缺乏实践技能和工作经验,所拥有的专业知识也不扎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既有学生本身的原因,如在大学生期间没有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也有学校的一部分原因,如并不着力宣传应用实践技能的培训,专业安排课程没有跟随时代更新,导致知识与需要脱钩。
面对当前就业难的问题,部分学生有创业的意愿,但是他们既缺乏创业经验又缺乏启动基金。或许学校在加强大学生创业方面多组织一些课程、活动或设立创业基金会有不错效果。
尽管这次调查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当前的就业形势也确实比较严峻,但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不必那么悲观,相信在国家和党的领导下我国迟早会走出这次金融危机。随着国务院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各地纷纷推出地方经济刺激计划,大批国有重点企业在今后几年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人才需求上也显得更为迫切。此外一些公共安全和社会服务领域的单位,因受危机影响较小,反而加大了毕业生招聘力度,所以尽管当前就业有点难,但社会上的机会还是很多。危机总是与机遇并存,压力时常导致成功,只要我们着力加强自己的各方面素质,被危机难倒的不会是有准备的人。
众所周知,大学生的就业不仅是大学生的事,也是学校和社会的事,当前我们所要做的事就是如何顶住压力。若经济进一步恶化,首先要问的是,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各高校可以怎么准备,我们的毕业生才不至于以个人之力直接暴露于全球金融风暴之下。举办招聘会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信息的细致收集、认真评估和全面公开,以及技能培训和一线人员的经验交流。只有充分给予学生信息,才能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举办广泛的校友经验交流会,这是尽快获得一手资料和减少个人走弯路的好方法。在金融危机时期,信息的公开和及时传导至关重要,是帮助个人做出决策、调整预期的前提。
最后、作为大学生还应该进行自我差异化塑造,彰显个人魅力。发展自己别人没有的竞争优势,准确给自己定位,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加强自我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观,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只要我们真的这样做了,相信就算金融危机再继续恶化,我们也会足够乐观的,难道不是吗?机会总是钟情于有准备的人,希望大家都能得到机会,并把握住机会。
经过这次调查研究,我们受益匪浅,在掌握调查方法的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在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此外无形中也增加了社会经验。不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我们更加懂得了经验和知识急需积累,此外对大学生就业也更加有危机感了,我们奉劝大家一定要趁还在学校,多学点知识,并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以后走出社会做好准备。最后希望同学们,在即将到来的职场竞争这一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都能占领自己的高地。
第四篇:英语专业就业情况调研
〈 调研目的〉
近年来,我校外语学院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办学效益逐步提高。为了进一步明确专业发展思路与规划,献礼校50华诞,经实践团队常委会研究决定在济南校友范围内开展外语专业调研工作。
今年7月,建院团讯“建大学子齐鲁行——走访校友”社会实践团队在外国语学院团总支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就近年外语系毕业生就业率有所下降,造成一小部分毕业生择业困惑的现象,走访了我校04、05级外语系的部分优秀毕业生。
〈 调研方案 〉
调研的范围与对象:我校外语系04、05级部分优秀毕业生。
调研的项目与内容:大学生就业情况(外语学院)。
调研的步骤与时间:草拟调研提纲(7月10日前完成),组建调查小组(7月10日前完成),联络受访人员(7月10日前完成),调研小组走访毕业生(7月11日—13日完成),调研小组最后形成调研报告提交院领导(7月30日前完成)。
〈 调研报告 〉
7月11日—13日期间,建院团讯“建大学子齐鲁行——走访校友”社会实践团队分别走访了山东省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的班主任兼外语老师潘锐,山东冶金设计研究院外事翻译口译张珊珊,济南某工程公司申永祥等,就今年外语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展开了深入而全面的调研。
就业前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也与年俱增,应该说前景是乐观的。但由于前几年外语类专业招生过热(全国几乎80%以上的本科高校都开设了这个专业),再者由于学生相当一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实力并不比英语专业的学生差,这几年总体就业形势又不太理想,外语类毕业生就业总体上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无疑给英语专业的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非师范类外语专业中,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的需求也较大。这些语种的毕业生就业较为容易,高层次人才供不应求。而且在近年的就业市场上,企业往往偏好有理工科背景的英语专业的学生,于是在英语专业的基础上分化出有一定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的科技英语专业。日前,原本炙手可热的师范类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出现下降势头,科技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呈上升趋势。就此看来,我校外语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比较乐观。
毕业去向
我校为工科院校,专业色彩较明显,外语学院的教学因此具有了更大的发展余地。建筑行业(尤其是涉外工程公司)方面,从事管理、涉外工作;教育行业方面,从事教学工作;外事部门方面,从事翻译等工作;经贸部门方面,从事外贸业务工作;也可考取英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同时,外语类专业毕业生还能在传统就业优势领域获得机会,如国家机关及其所属单位,如外交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外经贸部、国家安全部等中央部委以及各部委所属公司或新闻出版(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等)机构、图书情报机构、各省市的外事机构等。仅从我校外语学院毕业生就业方向来看,以教师与翻译方向居多。
对专业不对口情况的态度
近些年来,毕业生就业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在各高校相当普遍。对此,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解释,这是双向选择的必然趋势。许多用人单位不再单纯看重专业,而是更加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况且大学本科培养的是通才,学生的知识结构全面,因此学生对专业看得很淡,有足够的适应社会能力。
很多同学都认为,现在就业那么难,有个工作先做着就不错了,在工作中有好的发挥自己专业的单位再跳槽也不迟。也有一些学生根本就没有把自己的专业选择和未来的职业规划联系起来,认为只要有工作做就行了,不管专业是否对口,也就是所谓的“先就业再择业。针对这一现象,受访的校友提出了自己的忠告:现在我们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它相信“知识就是财富”。用人单位不再是单纯要求毕业生具备熟练的专业知识储备,还要不断地汲取着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前沿 知识。为适应这种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只有同过自身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毕业就业时有较大的选择余地,才能在工作中因为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准而自由发挥并游刃有余,使自己在各项工作脱颖而出。另外,毕业生在投出简历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好自身的特点,分析眼前这个职位的性质、特点,弄清楚它所要求应聘人具备哪些能力,根据自己的情况扬长避短,用自己的亮点打动招聘方。投入工作后,毕业生应尽快了解所在单位工作流程,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经验教训来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
附:我校外语学院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在60%左右。
〈 调研建议〉
学习篇
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广大外语类学子在大学阶段首先必须经过分析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所长,结合周围朋友和老师的意见,以及必要的职业测评参考,树立一个鲜明的自我的职业定位。然后选择偏社会性和职业性专业作为第二专业
进行辅修,提高自己的专业职业技能,为将来的求职做准备;适当的参加相关的技能培训和资格考试…对语言有着特殊偏爱的同学不妨多掌握几门外 语以拓宽自己的专业领域。在人人都能说英语的今天,同时熟练掌握两至三门外语对招聘企业来说,是具备极大的杀伤力的。
活动篇
受访人之一张珊珊学姐说:“大学好像一间实验室,你可以无太多顾忌的,比较自由地实践自己的想法,然后分析结果,总结经验教训。”大学期间积极参加一些社团活动,这些经历可以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培养获取、分析、利用信息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这些能力在应聘以及以后的工作过程中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应用,使得大学中的课堂教学得到有益补充和延伸。
心态篇
“自信主动意识导致成功。”自信是以真才实学为基础,并不是简单的主观武断。由于发挥失常,在面试前期阶段面临着被淘汰结局的张珊珊学姐,随后带着足以证明自己在校期间优异成绩的各种证书,用自己的自信与坚定说服了单位的院长,最终被录用为国际事业部的口译。在择业时,校友建议我们选择一份自己热爱的职业,它会对自身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保证自身的工作更有前途。
人生历程中,难免要走很多弯路,关键是你是否想到要“务实”。只有将专业所长与市场需求衔接好,个人的职业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第五篇:就业促进法执法检查状况调研报告
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促进就业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尤其在当前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稳定就业,促进就业,对于保民生、保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服务大局,搞好监督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课题。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始不久,常委会组成了由我任组长,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有关工作机构负责人、市人大代表和财经工委委员组成的执法检查组,对我市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的情况进行了检查。还委托县(市)区人大检查了本级政府的贯彻实施情况。为增强这次执法检查的效果,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协助下,特邀国家级专家莫荣来宜举办了《就业促进法》法制讲座;
检查期间,集中听取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三区自查情况的汇报,召开了建委、工经委、财政局、司法局、商务局、总工会、团市委、妇联、工商联等市直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负责人座谈会,察看了市人力资源市场、群帮再就业基地,走访了安徽华茂集团、**汽运公司等部分大中型、劳动密集型企业,还深入到桐城市、太湖县走访了解有关情况。
一、我市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取得的成效
(一)建立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政府责任体系基本形成按照《就业促进法》的要求,市政府成立了由24个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组成的促进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建立了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将新增就业、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争创充分就业社区、争创充分就业乡村、消除零就业家庭、消除零转移就业农户等指标纳入考核目标体系,层层分解落实,进行考核;各县(市)区及乡镇(街道)均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形成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为扩大就业、促进就业、统筹就业提供了组织保障。
在市促进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各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建立了联系会议制度,按照职责分工,落实促进就业的目标任务。工业部门大力实施工业经济三年翻番计划,以保增长促发展拓就业。截止20xx年底,全市中小企业达17000户,就业人数达50.15万人;到今年2月末,全市规模以上企业1196户,职工人数16万余人,比2007年净增280户、2万人,职工队伍相对稳定。建设部门积极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了建筑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富余劳动力的作用。目前,全市建筑业从业人数约50万人,其中农民工占70%,在外地从业约40万人,未发现大量返乡现象。商务部门着力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带动和扩大农民就业。近年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2.1万人;
建设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解决农民就业2000余人;抓大型市场建设,解决就业1000人;抓大型商场建设,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抓示范商业社区创建,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岗位3044人。
围绕《就业促进法》的实施,很多部门和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建立再就业基地等措施,促进和支持就业。市妇联坚持“四送一树”(即:送温暖、送信息、送技术、送岗位、树典型)活动,热情为返乡妇女就业创业“铺路搭桥”,协助政府有效地开展了促进就业工作。
(二)强化促进就业的政策支持,城乡统筹就业扎实推进
市、县(市)区政府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职责,统筹协调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在稳定城镇就业的同时,工作重点快速转向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
一是在安排政府投资和确定重大建设项目时,发挥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去年以来,全市以“3231”工程和228个投资额达3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为抓手,并申报各类工业投资项目498个,大力提升项目落地率和建设投产速度,有效拉动就业,约有3万返乡农民工在园区企业实现了就业。
二是发展非公经济,鼓励各类企业拓展经营,增加就业岗位。仅省政府认定的5个产业集群镇,去年集聚企业1168户,比上年增加282户,规模企业86户,比上年新增35户,就业人员达61185人,比上年新增9891人;省经委认定的4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有规模企业32户,就业人员达13000人;全市民营科技企业累计认定数950户,从业人员近4万人,科技人员8000多人。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就业环境,扩大就业。去年,市本级实际支出各项就业资金6248万元,各县(市)区通过财政预算安排或争取上级支持,也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就业资金投入。各级就业专项资金管理规范,有效地落实了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职业技能鉴定、特定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险等各项补贴,为统筹做好城乡就业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是有关部门联动配合,落实帮扶政策,促进和支持就业。市工商联督促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引导市直会员企业提供空岗3400多个,安排就业1800余人,部分行业商会还帮助一些小企业和创业人员解决融资问题。市国税局落实有关优惠政策,扶助安置下岗人员1620人,减免企业所得税544万元,办理出口退税2.38亿元,帮助431名就业困难人员人实现再就业等;市金融机构共发放担保贷款3485万元,累计扶持2857人实现就业。
(三)健全促进就业的各项制度,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一方面,积极推进用工备案登记、就业援助、失业预警、劳动力资源调查统计等相关制度建设,强化了稳定就业措施。市政府及劳动保障部门依法将用工登记备案纳入企业用工年审的范围,进一步规范用工管理;结合民生工程的实施,加大了就业援助力度;并及时出台多项社会保险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指导企业稳定就业,实行失业预警。各县(市)区普遍制定落实了这些制度。市及部分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还认真开展了劳动力资源的定期调查和统计,建立明细台帐,加强劳动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去年10月份以来,市区企业登记失业2140人,占失业保险参保总人数4.8%,较往年同期略有上升,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大部分企业未出现主观裁员减薪现象。
另一方面,按照“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切实加快就业服务基础平台建设,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除市、县两级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外,全市已建立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所272个,社区(村)劳动保障工作站1579个,村民组信息员43681名;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主办的区域性中心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已达13家,市、县两级现有公共培训机构14家,县、乡建立就业培训机构60余家,乡镇建立公共及民办职业介绍机构100多家。市、县两级均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免费提供就业服务。新建的市人力资源市场,完善了信息化建设,自去年投入运营至今,入市企业上千户,已落实上万人就业;“市劳务输出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大部分乡镇实现了网络互通和信息共享。目前,我市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已为城区40多万、农村200多万劳动者建立了数据库,为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创业带动就业有效拓展
各级政府已建立面向所有劳动者、特别是失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并大力开展了免费职业培训。去年,针对农民工大量返乡的情况,全市启动了农民工素质培训计划。各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劳动力市场需求及本地企业用工紧缺工种,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农民工39103人,有近3万人经过培训成功实现就业,就业人数占培训总人数84%。市总工会利用新建的工会再就业基地,对132名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进行4个专业的技能培训;组织基层工会对农民工实施免费培训达12个项目、3325人次,投入帮扶资金49.3万元。
在创业培训方面,市劳动保障部门建立了创业培训(syb)定点机构,并成立专家顾问团指导创业,共举办创业培训9期54班次,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1620人,其中800人成功实现创业。团市委通过举办经济形势报告会,争取青年创业贷款,开展创业培训、技能比赛、返乡青年调研等活动,着力提升青年就业创业能力;至今年2月,已申报两批青年贷款项目,培训农村青年2265人。各县(市)区都开展了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大部分县(市)区都建立了再就业基地或创业园,14个乡镇在建农民工创业园;初步实现以培训促就业、以创业带动更多人就业的倍增效应。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从这次检查情况看,我市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尚处在起步阶段,很多工作有待加强和改进。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方面:
一是对法律的宣传普及还不够深入。该法颁布后,各级虽开展了阶段性集中宣传,但在实施过程中,相关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没有紧紧跟上。有些政府部门和机关公职人员对法律的基本内涵仍然不甚了解,一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欠缺应有的关注度,社会知晓率有待提高。
二是就业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劳动力总量持续供大于求。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原有的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等就业压力交织并存。另一方面,低水平就业局面较为普遍。劳动者技能结构层次较低,不少劳动力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即使已经就业的,其就业质量也不高,就业稳定性较差。此外,由于金融危机对经济实体的冲击,创造就业岗位较多的中小企业发展受阻,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用工不足,隐形失业开始显现化。
三是地方财政投入力度不足。法律规定,各级政府要在财政支出中安排一定的就业资金。由于地方财力有限,我市各级财政均难以做到,目前就业资金的来源主要是靠中央、省级财政转移支付。随着新一轮就业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进一步开发就业岗位和全面落实就业优惠政策,各级促进就业的资金矛盾日显突出,就业专项资金的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尤其县级财政支付压力更大。
四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经费紧缺。市、县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经费严重不足,就业管理存在簿弱环节,技能培训仍较滞后。市本级人力资源市场尚未纳入财政全额拨款单位,开展免费职业介绍困难重重。基层就业服务机构也由于工作经费不足,平台建设存在人员少、待遇低等问题。少数县(市)区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人员,财政供给未得到很好落实;行政村无法落实专职人员,只能由村干兼职,工资和办公经费均没有着落;村民小组信息员的岗位补贴基本得不到解决。
五是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和创业扶持机制尚不完善。尽管中央出台了放松银根的政策,但各商业银行由于没有具体的政策保障,放贷控制很严,门槛仍然较高,小额担保贷款手续繁杂。现有的中小企业服务中介机构难以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企业发展融资难;农民工返乡创办企业、搞生产性经营,缺乏金融服务;大部分劳动者创业盲目性大,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创业指导和信贷支持的力度。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法律的学习宣传。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提高《就业促进法》的社会认知度。要围绕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宣传国家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的政策,宣传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宣传对劳动者提供公共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和对就业困难群体实行就业援助的具体措施,让创业者和求职者熟知相关法律政策,提高就业自主性。要通过法律的学习、宣传和培训,推动各级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各社会团体,充分认识贯彻《就业促进法》对于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依法办事、守法为荣的风尚,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2.进一步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我市属于欠发达地区,在现阶段及今后一个时期内,扩大投资仍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和有效措施。要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制造业、流通业和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要关心和支持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健康发展,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建设工作进度,设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其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作用。要强化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鼓励并支持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城镇居民自主创业,充分挖掘民间创业潜力,催生大批充满活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努力扩大就业。
3.进一步建立就业服务五级平台。要在全面规范乡镇平台建设的基础上,狠抓村级就业和劳动保障服务站的建设,健全信息网络,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升服务管理能力。要突出支持就业援助、打造创业平台、推进农村劳务输出和转移,强化部门联动,建立健全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保证促进就业工作顺利开展。要认真落实就业优惠政策,继续大力筹集就业扶助和支持资金,开发公益性等就业岗位,优先安排符合岗位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
要依法研究落实市人力资源市场的人员编制和财政供给问题;明确规定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单位性质.人员编制,其工作经费应纳入财政预算;对村劳动保障协理员应给予适当的误工补贴。
4.进一步加快人力资本的培育。各级政府及有关方面要逐步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立适应现代产业需求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和配置规划。要适当整合培训资源,积极争取建设职业技能教育基地,加强与市场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建设,扩大职业培训的覆盖面,提高培训水平,培养技能型就业人才。要面向本地企业和外地劳动力市场,开发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培训项目,做到培训、实习、就业相结合,实现就业培训与市场需求相协调。要重视和加强对失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努力营造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赢的局面。
5.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市、县(市)区政府及劳动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保障劳动力市场秩序稳定,规范职业中介行为,加强企业用工监察,依法查处不签订劳动合同、滥用试用期、随意压低工资和延长劳动时间、拒缴社会保险费,以及歧视性用工等违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各级人大要适时开展监督检查。新闻媒体要加强舆论监督。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创造促进就业的良好法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