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本艺术课程大赛(集体比赛)主持词
校本艺术课程大赛(集体比赛)主持词
开场白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男:每一次艺术展演都会使我们的校园变成幸福的乐园
女:每一个乐园里都会张开少年鲜花般的笑脸
男:素质教育的雨露下,我们播撒文明健康的种子
女:艺术教育的阳光里,我们装点 合:和谐美丽的春天
男: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促进校园文化建设,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校特举办校本艺术课程大赛活动,今天我们举行的是班级集体比赛。
女:今天的校本艺术课程大赛,以器乐比赛为主要内容,旨在通过学生艺术特长的展示,培养他们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展现中学生爱国、向上的精神风貌。
男:集体器乐比赛包括竹笛、竖笛、口琴、口风琴、葫芦丝。
女: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我们特别邀请了学校班子成员、群团干部及音乐老师担任本次大赛的评委。
男: 邀请了三名年级组长担任本次大赛的监审和统计工作。
女:让我们对他们的热心参与和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男:本次大赛每个年级分别奖前四名,.分别200元、150元、100元。
女:本次大赛评分采用10分制,分四个方面:
1.精神面貌(1分)
要求服装统一,队伍整齐,精神饱满,上下场迅速。
2.指挥(1分)
指挥节奏准确,动作规范大方,能指挥全体人员按节奏演奏。
3.演奏曲目(2分)
演奏曲目健康向上,每首完整曲目加0.2分,最多不超过2分。
4.表演效果(6分)
演奏技巧娴熟,节奏准确,音律统一,优美动听,表演性、艺术性强。
5.一种器乐满分6分,两种器乐满分10分。
6.取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平均值为最终得分。
下面我宣布:
合:城关中学校本艺术课程大赛集体比赛现在开始
男:第一个上场的是七年级(1)班带来的口琴,竖笛演奏,演奏的曲目有《小星星》《苿莉花》《蝴蝶》《划呀划》。七年级(5)班做准备。
结束语
男:经过激烈的角逐,比赛已分晓,下面我宣布比赛成绩:
七年级……八年级……
女:我宣布获奖班级:获得七年级第一名的是……下面有请四位校长为获奖班级颁奖。
男:老师们、同学们,今天下午的校本艺术课程大赛集体比赛到此结束。
女:祝大家学习进步,快乐健康!合:朋友们,再见!
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两名奖励人民币
第二篇:《剪纸艺术》校本课程开发纲要
《剪纸艺术》校本课程开发纲要
一、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剪纸艺术 课程门类:艺体类 教材来源:自编
授课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三节,每学期16课时 授课对象:初中一年级、二年级学生 教师姓名:***老师
二、课程目标
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主要是运用剪刀、刻刀等工具,对纸材剪、刻、撕等艺术加工,采用镂空、折叠、套色、衬色、分色、填色、染色等剪纸表现技法,使之达到造型目的,成为有装饰情趣的平面造型艺术品。本课程的安排从学生的的思维的发展规律出发,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剪纸的技巧,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激发学习的兴趣。
1、认知领域
了解剪纸的发展过程,剪纸不同风格,以及不同地域,不同艺术风格的剪纸及特点。对剪纸的剪、刻、撕等技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掌握形成剪纸作品的基本知识。
2、技能领域
通过剪纸课的训练,使学生学会剪、刻、撕等基本剪纸技法,结合中外作品欣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领域 剪纸有富有民族性和民间的艺术性,通过对剪纸的学习,使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形成学生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
4、应用领域
在学习剪纸基本技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并让学生善于把这一艺术形式运用到诸多方面。如:独幅画、连环画、小电影、广告设计、书祯设计、邮票、藏书票、图案设计、报头装饰等方面,拓展知识面。
三、课程内容
1.剪纸的历史
2.中国剪纸的特点
3.剪纸的造型方法
4.剪纸的创造方法和形式
5.剪纸的表现方法
6.剪纸的工具材料和技法
7.花鸟剪纸
8.动物剪纸
9.吉语剪纸
10.剪纸作品欣赏
11.剪纸作品装裱
四、课程实施
1.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整体课时安排,开课时间为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2.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教师讲解、教师示范及学生实践相结合。
3.组织形式:组织初
一、初二有兴趣爱好的学生,集中授课,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4.场地设施:美术教室。
5.制作材料及工具:以美工刀为主,剪刀为辅,自备彩色纸张、垫板等。
6.班级规模:根据学生兴趣报名参加,40人左右。
五、课程评价
校本课程的评价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注重基本剪纸步骤方法的同时,根据学生作品以其独特的创意为主,进行自评、互评。在进行校本课程评价时,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看发展,看进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就感。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习学习的过程、方法,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第三篇:广播操、武术校本操比赛主持词
广播操、武术校本操比赛主持词
合: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上午好!
何:今天,我们煤炭坝中心小学全体师生齐聚一堂,欢声笑语。
欧:我们迎来了“七彩阳光”广播操、武术校本操的比赛。
1:这次比赛,将是一次对我们的队列队形和广播操、武术操水平的大检阅
2:也是我们各个班级力量、团结、健康、向上的一次展示。
1:我们刻苦训练,增强体质,磨炼意志,培养毅力,树立信念。
2:我们精神抖擞,朝气蓬勃,团结一致,拼搏进取,展示自我。
1:首先,请允许我介绍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他们分别是陈校长、谢校长、贺校长、谭老师、彭老师
2:本次比赛总分为10分,取评委总分的平均分为最后比赛成绩,1:根据比赛的成绩按年级设奖,每个年级评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每个年级评一个优秀指挥员。
2:本次比赛各班出场的顺序按一年级到五年级班次的顺序出场
1:希望全体参赛班级发扬“团结、友爱、奋进”的良好风格。
2:也希望各班赛出成绩,赛出风格,赛出个性。
合:下面有请煤炭坝中心小学陈校长宣布比赛开始
1:第一个进场的是我们朝气蓬勃、热情奔放的一(1)的同学。请一(2)班做好准备。
2:整齐划一的队伍,斗志昂扬的精神,迎难而上的决心。这就是我们的一(2)班。请一(3)班做好准备。
1:迈着整齐的步伐,充满自信、朝气的一(3)班到来了,请二(1)班做好准备。
2:现在向主席台走来的是二年级一班的同学们。瞧,他们充满自信,他们活泼可爱。请二(2)班做好准备。
1:现在向主席台走来的是二(2)班的同学。雏鹰展翅待时飞,他们昂扬进取充满活力。请二(3)班做好准备。
2:二(3)班,他们团结,他们努力,超越自己是他们共同的方向!请三(1)班做好准备。
1:现在进场的是三年级一班的同学。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正向我们走来,他们意气风发、精神抖擞,让我们为他们加油!请三(2)班做好准备。
2:看!三(2)班的同学,他们精神抖擞地向主席台走过来了,他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我们的生活如此幸福!请三(3)班做好准备。
1:团结活泼、奋发向上的三(3)班出场了,请四(1)把做好准备。
2:迎着太阳的光辉,迈者整齐的步法,现在向主席台走来的是四(1)班的同学。请四(2)班做好准备。
1:看,四(2)班的同学,他们一个个精神饱满、英姿勃发。整齐的步伐踏着他们的坚定,灿烂的微笑写着他们的热情,嘹亮的口号体现着他们的实力。请四(3)班做好准备
2:现在向主席台走来的是四(3)的同学。他们精神抖擞,英姿飒爽,刻苦训练,团结奋进。请五(1)班做好准备
1:五(1)班,这是一个团结的集体,这是个自信,快乐的集体,相信,他们一定能在比赛中表现出色!请五(2)班做好准备
2:现在向主席台走来的是五(2)的同学,他们刻苦训练,团结奋进力争上游。让我们为他们加油!请五(3)班做好准备
1:五(3)班是是个团结、和睦、向上的班集体。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朝主席台走过来,下面请欣赏他们的表演
2: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全部班级已经表演完毕。下面请陈校长讲话。掌声欢迎!
1:经过评委们公平公正的打分,最紧张的时刻到来了!下面请允许我宣布获奖班级!请 为他们颁奖!
合: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煤炭坝中心小学“七彩阳光“广播操、武术操比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煤炭坝中心小学
第四篇:特色艺术剪纸校本课程教学总结
特色艺术剪纸校本课程教学总结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为了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教学中采取了老师讲解、学生倾听;老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老师提问题、学生选答案的活动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对我国这一古老而又传统的民间艺术——剪纸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学生了解了剪纸的历史、来源和认识了剪纸的工具、材料,学生还了解到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衬色剪纸的特点和衬色剪纸的制作过程,学生们学得高兴,激发了他们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二、在感悟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收获
教师正确的引领不但可以使学生学得轻松,而且更容易把握学习的内容。依据本课程的性质及学生特点,我主要采用“欣赏 ——分析——实践法”。
(一)欣赏讨论
1、展示剪纸作品,分析其制作语言特点
利用多媒体展示了许多剪纸作品,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在这些剪纸作品上你们发现了什么共同的东西?
2、经过学生的观察寻找教师作出小结:
(二)探究衬色剪纸——装饰虎头的剪制方法
学生们通过课件展示的虎头结构进行分析。学生们指出虎头具有左右对称的特点,我们原来学过像这种对称纹样,这时我提问:“我们可以怎样来剪?”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对折剪”。
(三)技法指导
接下来的演示制作是在师生共同合作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也是一个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过程。我先设计了半个虎头形象,让学生回顾一些剪纸语言(),然后我请一位学生帮我设计一下虎头上的花纹纹样,学生们争先恐后想来表现。一位男生高兴地来到讲台的实物投影下,自信的表现出了虎头上的花纹纹样,我首先肯定了他的设计,并适时地指出纹样之间要留有适当的距离,不能挨得太紧,纹样表现要有变化,这样表现的效果会更精彩。当看到一只设计新颖威武可爱的虎头作品展现在展板上时,我感受到了学生跃跃欲试的态势。
(四)学生实践
老师在学生自由的创作时给予适时、适度的指导,学生们年龄虽小,但很能干,他们创作出了新颖的作品。
(五)展评、拓展
学生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现给大家,并且从这些作品中挑选出设计好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我对学生们的表现做出了评价和总结,还请学生们欣赏了剪纸作品在现代家居、服饰、装饰上的运用,学生们感到很惊讶、兴奋,有点儿急不可待、摩拳擦掌想试一试。
三、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了剪纸艺术,掌握了简单的剪纸表现方法,大胆设计了虎头纹样,作品大胆新颖。通过学习、欣赏、制作,培养了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们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民间艺术,从而延伸了美学学习的过程。
石莱希望小学 2015.12
第五篇:校本课程插花艺术教案
《艺术插花的造型与数学》教学大纲
在现今社会,花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大众对花卉的喜爱程度渐长,显示了人类二十一世纪的生活趋向。插花艺术作为一种装饰时尚,不仅能美化室内环境,还能使我们享受到盎然的自然美。如今插花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成为千家万户装点居室、美化家庭的一股新潮,是人们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插花艺术的设计造型与形式是花艺创作水平的基础。插花的基本构图形式大致分为几何形和非几何形两大类。几何形中的半球形、球形、三角形、椭圆形、扇形、L型、S型(幂函数型)、新月型(二次函数型)等都与我们的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确定作品的整体尺度与确定主要花枝与容器之间的比例都与数学知识密不可分。在对插花作品的设计中所用到的对称、透视、抽象、曲线与各种平行设计更是无不体现数学是有用的,数学是自然的特点。让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数学在插花艺术中得到完美的体现。让学生在插花艺术的海洋中体会数学的美和数学的实用性。《艺术插花的造型与数学》选修课程坚持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原则,将学生的目光由数学知识引向插花艺术,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有用性与自然性,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进行数学的美学熏陶,感受生活的缤纷绚丽,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在插花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探究与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团结协作,养成探究的精神和品格。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数学是有用的,数学是自然的,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数学素质的提高对于个人的能力发展至关重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从小培养起来的。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存在于自然、社会中的美。无论是社会环境的变化,还是大自然五光十色的景物和多姿多彩的变化都能引起我们的注意,激发审美情感,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加插花艺术活动,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为此,通过对《艺术插花的造型与数学》选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下列具体要求:
1.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知识在插花艺术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实用性与美学价值,初步认识插花的相关知识,了解插花的基本造型并会进行简单的制作方法。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实践意识和合作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二、教学原则及方法
坚持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原则。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知识在插花艺术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实用性与美学价值,初步认识插花的相关知识,了解插花的基本造型并会进行简单的制作方法。
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缤纷多彩,进行美的熏陶,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对《艺术插花的造型与数学》选修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与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与开拓。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1.插花艺术的基础理论(3课时): 第一节:认识花材(PPT课件)第二节:花材分类(PPT课件)
第三节:整理花材的基本技巧(VCD教辅)2.中国的传统插花艺术与欣赏(2课时): 第一节:中国传统插花的基础理论(PPT课件)第二节:中国传统插花作品欣赏(VCD教辅)3.插花艺术的设计与造型(12课时): 第一节:艺术插花的设计理论(PPT课件)第二节:艺术插花的造型设计(PPT课件)第三节:艺术插花的造型设计实践——L型 第四节:艺术插花的造型设计实践——三角型
第五节:艺术插花的造型设计实践——抛物线(新月)型 第六节:艺术插花的造型设计实践——S(幂函数)型 第七节:艺术插花的造型设计实践——平行设计 4.考查评价,相互交流,教师考评(1课时)
四、成绩考核
1.考核内容
(1)行为表现:出勤、文明行为、课堂活动能力等。(2)设计实践活动方案并完成的插花创作。2.考核办法
(1)设计实践活动方案
(2)认识插花艺术的相关知识并且掌握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
(3)任课教师给予综合评定。3.考核标准
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
第一部分
插花艺术的基础理论(3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讲授插花的基础知识,即认识各种花材并对她们进行适当的分类选择与处理。讲授花材及整理花材的基本技巧时要应用具体作品的图片资料,增加学生感性知识,并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花材和整理花材的基本技巧。教学难点:整理花材的基本技巧。教学过程:
一、插花艺术的定义 1.插花艺术的定义
插花艺术是以切花花材为主要素材,通过艺术构思和剪裁整形与摆插来表现自然美与生活美的一门造型艺术。
2.插花艺术的范畴
狭义的范畴:仅指使用器皿插作切花花材的摆设花。广义的范畴:凡利用鲜切花花材造型,具有装饰效果或欣赏性的作品,都可称为插花艺术。既包括使用器皿的摆设花,也包括不用器皿的摆设花,还包括花束等。
3.插花艺术的特点
(1)时间性强 由于花材不带根,吸收水分养分受到限制,水养时间短暂,少则1-2天,多则10天或半月,因此,插花作品供创作和欣赏的时间较短,要求创作者与欣赏者都要有时间观念,创作者要把花材开放的最佳状态展示给观众,而欣赏者应在展览的前三天前去参观欣赏。
(2)随意性强 插花作品在选用花材和容器方面非常随意和广泛,可随陈设场合及创作需要灵活选用;作品的构思、造型可简可繁,可任由作者发挥;作品的陈设及更换上也都较灵活随意。
(3)装饰性强 插花作品集众花之美而造型,随环境变化而陈设,艺术感染力强,在装饰上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4)充满生命活力 插花以鲜活的植物材料为素材,将大自然的美景和生活中的美,艺术地再现于人们面前,作品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这是插花艺术的最大特征。尽管现代插花允许使用一些非植物材料,但其只能作附属物。
二、常规花材的识别
结合图形,简单的认识各种常用的花卉,如玫瑰花、月季、康乃馨、菊花、郁金香、剑兰,天堂鸟、满天星、情人草、勿忘我、马蒂莲、安祖花(红掌)、蝴蝶兰、银柳等。
结合图形,简单的认识各种常用的叶材,如龟背竹叶、绿萝叶、富贵竹、椰子叶、虎尾兰、常春藤、巴西铁叶、八角金盘、星点木、水蜡烛叶、蜈蚣草等。
三、花材的选择
花材是构成一幅插花作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花材不仅影响到插花作品的艺术造型,也对插花作品寓意的体现起重要作用。插花花材的选择十分广泛,自然界中生长的植物一般都可用于插花。但用于艺术插花的材料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1)花材姿态良好,没有病虫害;(2)宜水养,不易萎蔫;(3)无毒、无臭及其他异味;(4)不污染环境和衣物。
四、花材的分类
依据季节的变化可将花材分为以下四类:春季花材、夏季花材、秋季花材和冬季花材。
依据形态可将花材分为以下四类:
1.团状花材。又可分为点状花材、块状花材、面状花材。如:玫瑰、康乃馨、非洲菊、龟背竹叶等。这类植物的花或叶子的面积大,具有重量感,在插花上一般用作焦点或铺垫、重叠等。
红玫瑰
康乃馨 非洲菊
八角金盘 星点木
2.线状花材。是构成花型轮廓基本构架的主要花材。各种木本植物的枝条、根、茎、长形叶,蔓状植物和具有长条状枝叶、花序的一些草花都是线状花材。如:椰子叶、富贵竹、剑兰、蛇鞭菊、水塔花等。
椰子叶 剑兰 蛇鞭菊
3.散装花材也称雾状花材。这类材料形态较松散,在插花中起到填充作用,也可用来调和色彩与色彩之间、色彩与造型之间过于强烈的对比,起到平衡的效果。如:满天星、情人草、黄樱、蓬莱松等。
满天星 黄莺
4.特殊形状花材。花材奇特,形体较大,1-2朵就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适合插在作品视觉中心作焦点花。这类型花材有天堂鸟、马蒂莲、安祖花、兜兰等。
天堂鸟 安祖花
五、整理花材的基本技巧
为了表现花材自然的线条美,常苛求自然弯曲的花材,达到花材自然造型。但花材不能达到理想要求时就需运用各种处理方法、技巧,对花材做些人工处理。
1.弯曲法——有的草本花材因花枝容易折断,必要时可用绿铁丝和绿胶布或用手扭曲花枝某部位,破坏其内部纤维组织来弯曲处所需要的形态。2.烤曲法——有部分花材,如梅枝、竹子、桂花枝,弯曲时可以先用布包起来,并在火上烘烤,弯曲成所要求的造型,然后放入冷水中冷却固定。
3.折曲法——有些比较细小的木本枝条如龙柳、梅枝等比较脆,但有韧性,可在枝条弯曲处背面剪开或折曲,以达到枝条弯曲造型的目的,然后用绿胶布包捆好。
4.各种创意技巧法——通过编织、修剪、串连、打结等创意技巧,可以使花材改变自然形态、质感,表现出插花作品不同的个性与气质。如图。
编织
串连
打结
第二部分
中国的传统插花艺术与欣赏(2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了解中国传统插花的艺术特点、表现手法与构图要求来体会中国传统插花的意境与风格。让学生体会作品将情与景、心与物交融在一起的艺术构思,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插花中的各种构图要求:对宾主、比例、呼应、留白、对比、均衡等的把握。
教学过程:采用PPT课件及VCD教辅。
一、介绍中国传统插花的艺术特点
1.色彩——淡雅平和,不喜欢浓艳的摆布。2.构图、花材——简洁,有概括力,善用减法。
3.寓意——“情聚一束,意存深远”。中国插花以意趣为先,形色其次,再是色彩。
4.插花与器皿连在一起欣赏——器皿、几座以自然古朴为佳,整个插花作品与环境协调,融为一体。
二、中国传统插花的表现技法
1.运用线条的技法:插花中的线条受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表达创作者的情感。线条的作用:控制和扩充空间,线条可吸引注意力,引领想象。它是中国式插花的构图的骨架,它支配整个插花作品,确定插花的高度、宽度、深度。
2.“破”的技法:用少量的枝叶与插花作品构图的总体趋向 成反方向,这样可以使插花作品显著生动,奇兵突出,增加生趣。
三、中国传统插花的构图要求
1.宾主:插花时确立宾主关系,可使主题更为集中,避免因主题不明确而造成主题散漫。中国式插花,无论花朵、叶子、枝条都可以作为主体,只要颜色比较突出,或给人的感觉分量比较重,比较瞩目就行。
2.比例:即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比例关系如果能让人产生一种美的感觉,就是一个优美的比例。数学中3:5:8的数量关系值在插花中被称为黄金分割比例,插花中的这种比例主要是协调花材、花器、花型架之间的美感,使插花的造型表现出匀称的形态。
3.呼应:插花构图采用呼应的手法,使作品更灵动,意境更突出。呼应有情势上和色彩上两种,根据具体的材料而定。
4.留白:插花要插出空间,既有“实”的空间,又有“虚”的空间,产生远近、虚实的对比。中国画、中国盆景、中国园林等都采用此法。留白能给人提供想象的空间,给人以无穷无尽之感。留白体现了“有生于无,有无相生”的哲理。
5.对比:包括大小、长短、方圆、强弱、粗细、远近、色彩等。对比可使材料相互比较,各有突出,可以使某些部分得以强调,这样的插花构图就显得生动活泼。
6.均衡:作品完成后达成设计上及实际上的安定感,即对称均衡及不对称均衡。中国插花以不对称均衡为主。主要体现为颜色、体量、长短的不对称均衡。
四、影响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几种因素
1.中国的哲学思想:儒家,以善、以自然平和为美,主张中庸、含蓄、质朴、高雅、逸趣;佛家,艺术上表现为追求悟境;道家,有感于自然的神奇力量,主张“天人合一”、顺其自然。
2.中国的绘画书法:以书法融入插花中,这是中国插花艺术最独特的地方。插花中的线条的运用受书法的影响,其布局变化层出不穷,纵横起伏,参差错落,虚实掩映,扑朔迷离,行云似水。
3.中国的文学诗词:中国的插花由于着重意境的表现,因此与中国文学中的古典诗词有着内在、有机的联系。
五、中国传统插花的意境与风格
意境,是作品含蓄,富有情趣,给人以联想的空间。风格,是作品的艺术个性的流露,贯穿于整个作品的精神境界和艺术风貌中。
六、插花作品的命名
感悟生活,吸取文学诗词歌赋的营养;有概括力,切合主题。
第三部分
插花艺术的设计与造型(12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插花的基本设计理论,了解不同作品与器皿间的比例关系,各种花材间的数量关系、对称关系,花材形态的空间结构及立体空间的想象能力,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数学在插花作品中的作用。
2.通过实践插花,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插花的几种常规构造基本方法,了解各种函数图形在插花作品中的体现;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服务的本质。
3.通过学习插花,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意识,相互取长补短,尝到合作的甜头。
4.通过学习插花,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情趣。第一节 艺术插花的设计理论
教学目的:了解插花设计的基本理论、造型的基本原理,体会数学中对称、数量关系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在设计构造中的重要作用,是数学美与艺术美的自然结合,体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插花设计的基本理论、造型的基本原理,并能与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要学习插花艺术,就不能只模仿基本花型,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插花造型的基本理论。
一、造型的基本要素
插花造型由质感、形态和色彩三个要素组成。
1.质感:是指物品的表面特性,如粗糙、光滑等。在艺术创作时,要考虑各种材料质感的相互配合协调。
2.形态:“形”是花材的基本形状;“态”是指姿态,而造型的基本姿态由点、线、面组成的;面积较小的花和叶子可以视作点,而多点聚合连成线;较宽的叶子一般可视为面状。
3.色彩:一个插花作品除了以上两个造型要素外,色彩也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西式插花,非常强调色彩的运用。
二、造型的基本原理
1.均衡与稳定:均衡是指均称与平衡,稳定是重心要稳。(1)匀称:是指作品的大小、长短、各个部分之间以及局部与整体的比例关系。如插花时不仅要视作品摆放的环境大小来决定花型大小,而且要考虑花型大小与所用的花器尺寸是否成比例(如图
1、图
2、图
3、图4),另外作品中各花枝也要有长有短,以体现层次感和动感,不可同一长度。图1:插椭圆型作品时,作品整体的高度为器皿高度加宽度的1.5—2倍。
图2:若器皿为球形等形状,则作品的高度为器皿高度加最宽处的1.5—2倍。图3:插L、三角型等的作品时,作品的高度为器皿高度加宽度的1.5—2倍。
图4:插水平型作品时,作品的最宽处为器皿高度加最宽处的1.5—2倍。(2)平衡:可分为对称的静态平衡和不对称的动态平衡。对称的静态平衡又可分为完全对称和不完全对称。完全对称是指花材的种类与色彩平均分布在中轴两侧(如图5)。不完全对称是指将同类或同色的花材集中摆放,使作品产生活泼生动的视觉效果(如图6)。
不对称的动态平衡是指通过花材的数量、长短、体型的大小和重量、质感以及色彩的深浅等因素使作品达到平衡的效果。
图5:剑兰、白月季等花材平均分布在以红月季为中轴的两侧,此为完全对称。
图6:黄色非洲菊、白色月季集中摆放,因白色比黄色在视觉上轻,所以白色月季数量可以多一朵,为此构成平衡效果。(3)稳定:一般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因此,在插花作品中有“上轻下重、上散下聚,上浅下深,上小下大”等的要求(如图7、8)。
图7:3朵非洲菊以最大朵的插在底部,体现出“上小下大”的特征,以增加作品的稳重感。
图8:白玫瑰与红玫瑰同样是3枝,但红色笔白色在视觉效果上重,所以插在底部,体现“上轻下重”的特征,以增加作品的稳重感。2.多样与统一:一件插花作品由很多元素组成,如花器、花材、配件等,而花材也会由枝、叶、果等组成,所以如何使多种元素组合成一个整体,可通过主次关系的搭配、呼应、集中等形式来实现。
(1)主次:一件作品只能确定一个主体,其他的一切元素要围绕主体,烘托主体。如,选择花材时应以某一品种或某一颜色为主体,不可使各种颜色或各种花材数量均等,否则就杂乱无章了。
(2)集中:一件作品焦点处理十分重要,焦点一般位于各轴11线的交汇处,在45高度并向前倾斜4565插于靠近花器处。将花的顶端面向观众,各花、叶的朝向应由焦点离心向外扩展,才有生气。
(3)呼应:花的生长是有方向的。插花时必须审视花、叶的朝向。
3.对比与调和:一个作品里的各个元素、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相互依存、配合,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一个完美的整体。
(1)对比:通过两种明显的对照来突出其中一种的特性,如大小、长短、高矮、曲直、虚实等。
(2)协调:找出作品之间的关系,或色彩、或形态、或加入某些中介物等手法使其发生新的关系,都是调和的重要手段。
黄色和紫色是对比色,在两种花材之间插入百合可以产生柔和的效果。
4.韵律与动感:在艺术造型中,韵律美是以种动感。插花也一样,它通过有层次的造型、疏密有致的安排、虚实结合的空间、连续转移的趋势使插花富有生命力与动感。
(1)层次:高低错落、俯仰呼应造就层次的产生。插花要插出立体层次,不能将花材插在一个平面内,应建立透视的概念,使作品有向深远处延伸之势。花枝修剪要有长有短,一般陪衬的花叶其高度不可以超过主花。
(2)疏密有致:插花作品中,花朵的布臵忌等距离,要有疏 有密才有韵味。
(3)虚实结合:通过花材的高低位臵所营造出的空位,使枝条有伸展的去处,空间由可扩展的范围,给作品以想象力。
用各种花材的高低位置营造出空间感,特别是龙柳很好地体现了“虚”的部位。
5.重复与连续:重复可以引导视线高低,产生层次的韵律效果。
以上各个造型原理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疏密不同即产生空间,疏密得当、上疏下密即产生稳定的效果。只要认真体会个中道理,并应用于插花作品中就可以创作出优美的形体。如能透过形体注入作者的情感,通过形体表达一定的内涵,令意境和造型交织融合才能动人心弦。第二节 艺术插花的造型设计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插花造型设计的几种常见技巧,使学生能在自己的创作中有新意。
教学重点与难点:对平行线设计、阶梯设计、加框设计、透视设计、影子设计的理解。
教学过程:现代插花艺术的造型设计讲求创意,但创意往往不能脱离最基本的技巧。下面将以实例详细讲解插花造型设计的几种常见技巧。
一、平行线设计
利用数学中直线的位臵关系,模仿自然界中植物的生态,使 得一组花材的立轴都出于平行状态。
用蛇鞭草、水蜡烛、百合插作成三组花,以平行线设计分布在器皿的左、中、右三处。
斑太令、非洲菊、小鸟三种花材分为三组,也分为三色,平行地插入用蓬莱松覆盖的花泥,每组之间保留一定的空间。
二、阶梯设计
利用点状或面状花材表现材质的立体感,即花朵之间用排序 的手法,由低向高延伸,但花面与花面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重叠。
用4枝非洲菊做成阶梯状
用粉玫瑰做成阶梯状 28
三、加框设计
这是一种加强视觉焦点的设计技巧,即在花型的外面加上框 架,也可以用画框、枝条、藤等。特别是对角线加框,可以使空间扩大。
用蓬莱松覆盖花泥,插入黄百合做焦点花。把散尾葵剪成三角形,对角线加框插入花泥。
把非洲菊去掉花瓣后插入花泥,最后插入小菊等点缀物。
四、透视设计
将自然界的素材,以层层重叠的方式,相互交错表现一种层 次空间美感,使作品具有穿透力。
用芦苇曲折围成一个立体的圆锥形,并把藤条弯曲组合成一个圆,在圆的顶部固定花泥。用蓬莱松和香柏覆盖花泥。以凤梨为焦点花,再用玉簪叶拉出园内线条,插入雀梅作点缀。用橙色的非洲菊作为圆顶部的焦点花,黄色马蒂莲拉出下垂线条,让百合与黄色马蒂莲相互呼应。将文竹轻盈地盖在藤条上,使作品表现出一种朦胧美,并具有一定的穿透感。
五、投影设计
巧妙运用相同材料大小不一样的差异,创作出该材料上、下 的阴影效果,在设计上可以增加视觉的延伸、分量感。设计的技巧以成双花材设计,可增加视觉效果。
第三节
艺术插花的造型设计实践——L型
教学目的:通过实践,让学生学习到插花设计中的各种构造,体会数学中的各种数量关系、比例关系、平行关系,焦点问题是数学在插花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美与自然美的结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插制方法与倒T型相似,但左右两侧水平线不等长。作品只向一边水平方向延伸,垂直线和水平线主轴宜采用线条花插制。两轴线夹角部位的花不能超过焦点花的长度,否则花型不美观。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花泥、剪刀、铅丝等工具,各种鲜花、绿叶,多种器皿。
教学过程:L型花型为不对称的造型,属于直线型结构。适合 摆放在窗台或转角处。花器以质朴为佳,但用现代花瓶比较容易达到调和的效果,瓶口太窄或太宽都不合适。
一、引入课题
路边的小花并不显眼,但只要经过用心的搭配和组合,就会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把它放在餐桌、窗台、茶几、案头上,鲜艳的色彩、优美的造型点缀了生活,这就是插花艺术。自己动手插花,既能陶冶情操,更能享受到花团锦簇的快乐。
二、L型插花的过程 1.形状示意图
2、材料一:水葱、安祖花、玫瑰,黄金球、火龙珠等;
操作步骤:
(1)先用水葱插垂直线,定出一定的高度,一般为(器皿高度+宽)*(1.5—2)倍,用安祖花插出两侧水平线和作品厚度。
121长轴水平线长度为垂直线的23,短轴和厚度均为垂直线的4;
1(2)取3玫瑰作焦点,约为垂直线的4,向前倾斜约45插之,1枝安祖花插于焦点花的斜后方;
(3)加强垂直线与水平线层次,插入安祖花与黄金球;(4)在两轴线之间填充些叶子与火龙珠,使作品更加完美。
材料二:夜来香、百合、洋桔梗、熊掌叶。
操作步骤:
(1)用夜来香插出L型花篮的轮廓骨架;(2)再用熊掌叶铺底;(3)用百合作焦点花;(4)用洋桔梗补充空间。
材料三:康乃馨、情人草、蜈蚣草。操作步骤:
(1)用康乃馨插制出L形轮廓,注意要有高低错落感,康乃 馨不能重叠在一起。
(2)用蜈蚣草准确插出厚度、焦点、腰际这三大重要位臵。(3)用情人草从上到下沿康乃馨的轮廓填充,但要注意保持垂直线与水平线的清晰度。
学生作品一 学生作品二
学生作品三 学生作品四
第四节 艺术插花的造型设计实践
——三角型
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到插花设计中的各种构造,体会数学中的各种数量关系、比例关系,焦点问题在插花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美与自然美的结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制作时,先插直立顶点的花和横向插入插 座的叶子构成等边、等腰或不等边三角形的框架,再配以辅枝,填补花朵,完成构图。不对称三角型插花的制作主要是中心轴两侧的花材不等长,插制时要注意整体的平衡与美感。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花泥、剪刀、铅丝等工具,各种鲜花、绿叶,多种器皿。
教学过程: 一、三角型插花的形状示意图
二、介绍几种常见的三角型插花 材料一:粉玫瑰、黄莺、蜈蚣草等。
1度为器皿尺寸的1.5—2倍,焦点的玫瑰约为高度的4向前倾斜60,两边的玫瑰为高度的。操作步骤:(1)取5枝粉玫瑰插出不对称三角形的轮廓,高(2)取数枝玫瑰插出不对称三角形的基本构图。
(3)在不对称三角形的轮廓外插入叶材,增加外部的厚重感。(4)再插入蜈蚣草和黄莺填补空间。
材料二:水葱、马蒂莲、安祖花、黄金球、熊掌叶、小玫瑰。
操作步骤:
(1)用水葱作直线与折线,插出高度与宽度,熊掌叶插出底部形成不对称三角形。
(2)插入马蒂莲加强三角连线。
(3)在焦点位臵插入3枝安祖花,必须注意各个部分之间的层次。
(4)最后插入黄金球和小玫瑰作点缀。
材料三:玫瑰、金百合、小白菊、金边女贞、春兰叶。
作品解析:以金边女贞作垂直线,春兰叶作两边的水平线,金百合作焦点,玫瑰、小白菊作点缀,使作品清新富有动感。
学生作品一
学生作品三
学生作品二
学生作品四
学生作品五
学生作品六
第五节 艺术插花的造型设计实践
——抛物线(新月)型
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到插花设计中的各种构造,体会数学中的各种数量关系,比例关系,焦点问题在插花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美与自然美的结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插制时宜选择弯曲或稍柔软的花材为主架构,高、宽、深比例为8:5:3为佳,两边翘,中间压低,呈抛物线型即新月型。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花泥、剪刀、铅丝等工具,各种鲜花绿叶,准备多种器皿。
教学过程:抛物线型又称新月型,可以两面观赏。此花型主要是表现曲线的流动美感,与后面的幂函数型所体现的效果一样,活泼、自然,具有花好月圆的含义。常应用于新娘捧花或居室、壁挂使用。
一、抛物线型插花的形状示意图
二、介绍几种常见的抛物线型插花
材料一:马蒂莲、散尾葵、玫瑰、情人草、金松等。
操作步骤:
(1)将修剪过的散尾葵用手揉成微弯的弧线状,在花泥的对角线上插出新月形的上下弧线,比例为8:5。
(2)取3枝经过加工微弯的马蒂莲。分别插在上、下弧线轴旁,以增强新月型的轮廓,玫瑰插出焦点区域,与上下弧线的比例为8:5:3。
(3)将玫瑰沿新月型的轮廓外插入,完成主体花的插制。(4)在空隙处插入情人草及金松起点缀作用,使作品更显完美。
材料二:春兰叶、熊掌叶、雀梅、米柳、洋桔梗、牡丹、小玫瑰。
作品解析:呈向下的抛物线形弧线自然下垂,用牡丹作焦点 花,小玫瑰和洋桔梗作点缀,春兰叶的流线型很有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