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之我见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之我见
现在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英语学习越来越重视,所以有条件的家长在业余时间给孩子报辅导班,孩子的英语水平相对比较高;但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报辅导班不太现实,一是家长没有这个意识,二是不想花钱,所以农村孩子的英语水平相对较低。因此作为初中的英语老师,尤其是作为一名农村的英语教师,面临着怎样解决好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让孩子对英语感兴趣,想学,愿意学,想学好,真得下一番工夫,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下面我结合我这三年的英语教学谈谈自己对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的愚见和看法。
小学的英语教学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方面的能力。老师一般通过听和直观感受积累,让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词汇,简单的句子和少量的语法知识。但由于农村小学对英语不够重视,有的学生连最简单的26个字母都没学会,学生的英语基础很薄弱,有的甚至没有任何的英语基础,到了初中,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内容逐渐复杂,难度也随之增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求我们如何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
下面我就谈谈学习兴趣的衔接
小学英语内容简单、易学,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是边学边玩。而且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好玩。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利用游戏、唱歌、模仿等形式学习英语正好适应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而当他们步入中学后,英语课程标准中“学唱英文歌曲”等趣味性英语教学方式也没有了,“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朝着培养中学生“初步学习英语的信心”转化。学生再也不会认为英语学习是“好玩”的了。而是作为一种“学习负担”。为此,作为初中英语教师要把注意力放在如何保持小学英语学习那样的浓厚兴趣。这就需要中学英语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认真把握好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利用各种直观教具营造生动的语言交流情景,比如:在学到“there is/are”句型时,我拿一些实物教学,操练表示“有”的句型,反复练习,分组竞赛,获胜小组得到的奖励是共同分享我带的水果,极大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英语,体验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除此之外,在课堂上我每天都会让生分小组表演对话,全班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敢开口说英语,都愿讲英语,慢慢地在课堂上讲英语会成为一种习惯,那么从不愿说到敢说,愿意说,并为自己开口说英语感到骄傲和自豪,充分实现了学生的自我实现感,在学习中也能享受到快乐和满足。当然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经常鼓励学生开口讲英语,当学生有小小的进步时要多表扬,一个人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更加努力的。看到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很高和热情很大,我感到非常的满足,英语教学也变成是一件非常的轻松和快乐的事。
总之,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尤其是做好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仍然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可以深信,只要我们努力地做,并努力做好,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喜欢英语,敢开口讲英语。
第二篇:中小学文言文衔接之我见
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之我见
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夏灵
内容摘要:小学阶段文言文篇目不多,内容比较简单,学习要求也较低,只要掌握基本内容,了解几个文言词语的意思,能背诵课文就行了,考试内容也很少;但到了初中阶段,古诗文内容明显增多,初一要求掌握的文言文就有13篇,外加25首古诗(包括课外),期末考试分值也占近30分。随着教学内容、考查要求的变化,使学生难以应对。针对此种情况,我们中学语文老师又怎样衔接呢?这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值得思考的论题,此文,我主要从加强文言知识的衔......接、教法的衔接、学法的衔接和习惯的衔接四方面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关键词:文言知识的衔接 教法的衔接
学法的衔接
习惯的衔接
长期以来,中小学在文言文教学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对文言文学习感到不适应,主要原因是小学阶段文言文篇目不多,内容比较简单,学习要求也较低,只要背背默默,外加个别几个文言实词的理解,考试题型也只有默写题。到了初中阶段,除了要求背默,还需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和句意的理解,对文言内容也要求有较深的理解和自己独特的思考,中考也占30多分。总之,教学内容、考查要求的变化,使学生难以招架。因此,搞好中小学文言文衔接教学,通过衔接让师与生、教与学双双提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相互适应,把“突变”变成“渐变”,在“渐变”中顺利完成小学升初中的过渡,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共同肩负的使命。下面,我就以讲授初中课文《陈太丘与友期》和《陋室铭》为例来谈谈我在文言文衔接教学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加强文言知识上的衔接,切实打好基础。
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文学知识,如古诗文中的一些名句,一些常见的文言字词,对重要的文学常识也有一定的掌握,还积累了大量的成语。对于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基本掌握,与此同时还学到了不少写作方法,所以,在初中文言教学中,如果教师有意识和学生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就必然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这样,中小学知识的衔接的自然达成了。下面,分几个方面来谈谈文言知识方面的衔接。1 文学常识的衔接。
如:我在教学《陋室铭》这篇课文时,怎样导入呢?可能有很多种导入法,可以从思想内容或写法方面入手导入,但是,我想如果从文学常识方面入手,是不是可以给学生带来一些欣喜一些自信呢,所以,我就尝试从此方面入手导入新课,首先提问有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刘禹锡呢?学生马上回答他是唐代诗人。我就顺势补充一下他的资料,刘禹锡是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他关心百姓疾苦,曾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在政治上要求进步,反对宦官和藩镇
割据势力。因得罪当朝权贵宠臣,所以政治革新失败,他自己也被贬官降职多次。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写的。然后,我在让学生回忆背过刘禹锡的哪些诗句,很多学生脱口背出了《浪淘沙》、《望洞庭》、《乌衣巷》等诗歌,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达到了中小学衔接的目的。2 课文主要内容的衔接。
在课文内容方面,很容易找到联系点,因为小学的教材基本按照内容进行编排,有“爱心篇”、“诚信篇”、“感悟生活篇”、“民风民俗篇”、“缅怀革命先辈篇”等等,那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文言内容,让学生回忆主旨相同的篇目是很有意义的。如:我在教《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是这样导入的,小学时,我们学过《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伯牙为什么要绝弦?因为钟子期去世了,伯牙没有了知音,以绝琴来表达对朋友的怀念,可见他们的感情是何等深厚。今天,我们学习《世说新语》里的一篇文章《陈太丘与友期》,文中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呢?这篇文章到底会给我们什么启示?今天我们就来认真研读。这样,学生很快明白此文主要内容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联系。又如:讲到此文的主旨时,我是这样教学的,下面展示一段教学实录。师:《世说新语》共有三十六门,其中有一门叫《夙惠》,专门记录聪明孩子的故事,而《陈太丘语友期》这篇文章中的元方也聪明机智,此文却归入《方正》,“方正”就是刚正不阿、为人正派,那么这篇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呢?生:主要是告诉我们做人要诚信有礼。师:在小学我们有没有学过以诚信、有礼为主题的文章或名言警句呢?生:《中彩那天》(钓鱼的启示)《我不能失信》„„生:名言有“言必信,行必果”。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师:初中阶段学过吗?生:《论语》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师:是啊!“诚信”“礼貌”对于我们的修身做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样,通过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学生无疑对课文的主旨加深了印象。3 文言词汇的衔接。
小学阶段虽然掌握的文言词汇不多,但积累了大量的成语,成语应该成为文言文教学中通向现代汉语的一座桥梁。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字词的能力,通过文言字词的教学,指导学生探讨字词的延伸,寻找与现代汉语的联系。语文界权威吕叔湘先生曾经教学文言文的目的,有四种提法:其中有一种提法就是“为了了解现代文章里出现的成语和典故”文言文、现代文一脉相通,许多词语,语用、语义是相通的,学生生活中就存在许多熟悉的成语、名句,所以,我除了让学生了解文言字词在课文中的意义,而且让学生活学活用,进行积累成语的训练,从而达到触类盘通的目的,使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大大消除。如教“期日中”中“期”什么意思,可以让学生回忆含“期”为“约定”的成语。这样的成语有不期而遇、如期而至等。又如:教“太丘舍去”中的“舍”的意思,可以让学生回忆“舍”为“放弃”的成语,这样的成语有舍本求末、舍己利人舍近求远等。通过类似的方法,学生积累了“去”“信”“引”“顾”等文言字词。因此,利用小学学过的成语来进行文言文教学,既能使学生加深理解古汉语的词法、句法特点,又能增强其文史知识,扩大其知识面。从而达到了融会贯通,古为今用的目的,较好的落实了这一目标。4 写作知识的衔接。
小学阶段,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尤其是修辞手法,是教学中的重点,而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写作手法也会常常提到,因此,为了让学生掌握古文的写作技巧,我们也不妨将小学学过的写作方法联系起来,便于让学生更好
地掌握写作技巧。如:我在上《陋室铭》一文中托物言志的写法,也考虑了写作手法的衔接,首先引导学生说出作者赞美陋室的目地是通过写陋室来表达他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就是以物为喻,表达志向情操。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小学使用这种写法的课文,如《落花生》《桃花心木》,最后引导学生说出这种手法的作用能恰当而委婉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这样,就自然的联系了以前学过的知识,轻松掌握了此文的写法。总之,初中文言文教学一定要联系小学阶段学过的知识,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加强教学方法上的衔接,交给学生“钥匙”。
无数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语文学的好坏,是教师“引”出来的,而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学生升入初中后,对新的学习环境及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很陌生,这时语文教师就要充分起好桥梁的作用。方法上注重深入浅出,激发学习兴趣,不仅教他们“学会”,而且让他们“会学”。老师除教知识外,还应多教方法,不仅“授业解惑”,还应该交给学生“钥匙”,让他们去打开语文知识的大门。1 朗读方法的衔接
小学阶段,朗读文言文强调读准字音,把握节奏。那么,初中阶段,在此基础上,还要让学生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比如:《陋室铭》的体裁是铭文,那么,怎样让学生读出韵味呢?老师可先介绍铭文特点,告诉学生铭文是押韵的,这篇课文押“ing(in)”这个韵母,押韵的字有“名、灵、馨、青、丁、经、形、亭”,对于这些押韵的字,我们要稍微读重一点,其他字要读轻一点,也就是要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才能读出韵味。至于感情,学完整篇文章,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可以让学生深情并茂的齐读或角色朗读。2 背诵方法的衔接
背诵的方法有很多,但文言文的背诵,我从小学阶段沿用的方法主要以减字背诵法为主,原因是学生很感兴趣,效率又高。一篇200字左右的文言文,一般10分钟之内就可以背下来。如:指导《陋室铭》一文的背诵,可以做成幻灯片,即:
1)山,有仙。水,有龙。斯,惟。苔痕,草色。谈笑,往来。可以。无,无。南阳,西蜀。孔子云:“ ?” 2)山。水,斯。苔痕。谈笑。可以。无。南阳。: ? 3)背 诵 全 文 3 分析人物方法的衔接
分析人物形象,除了从故事情节中分析,还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来揣摩人物形象,这是中小学惯用的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同样可以使用此方法,如分析元方的形象,就可以反复朗读品味他与友人的对话,揣摩他的语气,从他面对友人的怒骂,能镇定自若、不亢不卑,理直气壮,将对方说得无地自容的表现中,可以分析出元方是一个聪颖、有智慧、善辩、勇敢的孩子。4 读通思路方法的衔接
分析文章的思路,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小学生也进行了相关的训练,但是,对于一篇篇幅较长或难度较大的文章,很多学生对于写作思路仍然会比较模糊,针对此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另辟蹊径,设法让学生读通思路,如在《陋室铭》一文中的教学中,为了证明“陋室不陋”,我出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证明题。设问:作者又是如何来证明“陋室不陋”呢?有哪些地方体现了品德高尚?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来印证?请按照顺序来找。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下面,我展示一下学生的精彩回答。生:“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句可以看出作者品德高尚,这句是描写陋室周围的环境,给人以幽美的感觉,我觉得幽美的环境衬托了作者淡泊恬静的心境,可见作者是一个闲适淡泊的人。生:我来补充一下,这句的“绿”和“青”又给人一种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感觉,我们知道 “苔藓”生活在阴冷潮湿的地方,台阶上长满了青苔,可见房子常年失修,荒凉冷落,而作者笔下流露的却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可见他是一个坦然豁达、淡泊名利的人。生:“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句可以看出作者交往的是博学、高雅的人,所以从他交往的朋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高雅、博学、品德高尚的人。生“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这句可以看出作者喜欢弹朴素的琴,喜欢阅读佛经,对这里的生活十分享受,可见作者是一个闲适淡泊之人。生:因为作者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所以“陋室不陋”。这样,学生经过认真地思考,激烈的讨论,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所以,只要老师肯动脑筋,将小学学的证明方法、分析思路的其他方法结合,肯定能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学法上的衔接
开展学法讲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能学”、“我真学”、“我爱学”、“我会学”。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学法指导。小学在五六年级就应该适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升入初中后,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交给学生开启语文学习的金钥匙。另外,中学语文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较强自学能力,教会学生认真落实好教学中“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单元小结”五个环节,掌握多说、多读、多思、多写四个法宝,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初中生除了掌握课本知识以外,还需涉猎大量的课外知识,边读边鉴赏,还要积累好词妙句、新颖的选材和独特的构思。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科学的积累方法,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与休息时间。为了让学生科学的学习,学生以上初中,我仿造《健康歌》的旋律,自编了一首《学习策略歌》,利用课前一分钟让学生连续唱两周。歌词如下:第一段“善思考、巧用脑,合理安排、劳逸结合,早睡早起、咱们来放声唱。巧妙记忆、多维思考,集中注意力,积错题、归纳总结这才是个宝。”第二段“善思考、巧用脑,手脑并用、状态良好,保证营养、咱们来放声唱。善于预习、重视课堂,请不要松懈。做笔记、善于运用我才学得好。”这样的方式,学生既有兴趣有懂得了一些学习策略。
(四)加强学习习惯上的衔接,克服不良倾向。
在教学实践中,习惯对学生搞好学习来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好文言文必须注意培养学生以下良好的习惯:(1)课前有主动预习,课后有自觉复习的习惯;(2)课堂里有大声答问、大胆质疑的习惯,有思路活跃、勤记笔记的习惯;有与同学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寻求解决途径的习惯;(3)阅读时有随手查阅字典释疑的习惯;有眉批圈点、边读边思考的习惯等等。
总之,学好文言文,是教学大纲的要求,初中阶段不仅要加强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且要促进了学生智能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就要更新教育观念,加强中小学文言知识、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衔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辅导》(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篇:中小学英语教学如何衔接
中小学英语教学如何衔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永红 日期:2009年08月27日 访问次数:
初中与小学的学习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但小学与初中彼此独立又相互连接。小学的英语教学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方面的能力,通过听和直观感受的积累,让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词汇、简单的句子和少量的语法知识。到了初中,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学习内容逐渐复杂,难度也随之增大,教学要求从以听说为主,逐步向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阶段过渡和转移。学生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教学要求,就要求教师解决好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本文从笔者所在学校九年一贯制的实际情况出发,凭借初中、小学同在一校等便利条件,针对现状,依据中、小学部外语组合作开展的《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就六、七年级衔接阶段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难题,阐述如下: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
教材衔接问题。经过比对厦门市中小学英语教材内容,结果发现:小学英语毕业生学习的是外研版英语教材,升入初中学习的是新课标的教材,在词汇、语法、话题等方面出现了断层。它们之间失去了教材编写应采用的直线排列和螺旋排列相结合的方式,这直接导致小学教学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的脱节,在初一年级普遍出现这一现象:英语学得慢的跟不上,英语学得好的快不了。一部分小学毕业生英语学得很棒,大多数学生学得一般,后进生人数也不少。进入初中后,他们又从ABC开始,学习英语,对英语学得较好的学生而言,势必浪费时间,缺少新鲜感;另一方面,教学实践证明:即使放慢教学进度或降低难度,对大多数后进生来说,收效不大,甚至会导致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整体下降。由于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在小学阶段早已出现,初一英语教师难以把握教学的广度、深度及难易度;又由于受教学进度的影响和学生学习时空的限制,初中英语教师难以有效地因材施教,甚至有些不知所措。教学方法的差异与教法衔接问题。通过观摩课堂教学,笔者发现中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比较相似。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但是,在日常课堂英语教学实践中,“任务型”教学模式并没受到重视,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还很盛行。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所做的活动对书面考试内容没什么帮助。问卷调查表明:46.0%的学生反映英语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由老师讲解,小部分时间由学生活动或表演或练习。学生主要通过英语教材和英语课堂学得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如果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就难以发展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训练的机会就少。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实际运用英语交流活动的能力就不强。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衔接问题。笔者通过教学观察、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等途径了解到:首先,中小学生的学法可归纳为四个“多”:多读、多背、多做、多记。老师带读单词、语句或课文,学生跟读模仿;老师分析或讲解课文,学生忙于记笔记。课后,学生背诵教材对话或短文、做练习卷,少数学生还喜欢整理纠错本或错题集,努力去记词汇和语法。这种学习英语的方法侧重对语言知识的死记硬背,容易导致“聋哑”英语的产生。其次,课前预习英语的情况不理想。问卷调查初中509名学生的数据显示:课前很少预习和从不预习课文的学生分别占
46.6%和7.3%,共计53.9%;这一数据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还相差甚远。最后,在学习策略方面,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大。经问卷获悉:89.66%的小学生认为:老师上课时把英语对话或课文翻译成中文很有必要。据家长反映:53.39%的小学生在家跟着录音读单词和课文,而初中生只占调查比例的16.99%。这说明:初中生在家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很不理想,应引起广大英语教师的重视。
小学生步入中学之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中英语教师往往忽视了小学生习惯行为的衔接。如:书写不规范,作业粗心马虎,拼写错误多,语法概念模糊,用汉语方式代替英语等。这说明好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评价衔接问题。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注重对英语语言知识的考察替代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评价,严重阻碍了《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的评价包括非测试性评价和测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但是,目前教育部门还没有出台详细、具体、可供操作的任务大纲,全国上下只好采用单一的书面测试,“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难以避免,这严重削弱了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问卷调查六年级290名学生,97.24%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重要,但是只有48.57%的学生对英语感兴趣,43.1%的学生不喜欢英语的原因是“考不好”。
英语师资或工作量问题。小学英语师资不足或工作量大也是制约评价目标达成的重要因素。笔者在走访中发现,有近60%的小学英语教师周任课在16节以上,最高的竟达每周23节,况且每班每周的英语课时只有2节;另外,城镇小学班额大,许多教师还要跨年级任课,或兼任多门学科的教学工作。这势必造成教师备课时间不足,影响教学效果,在某种程度上,这大大削弱了初中英语五级评价要求所依赖的基础。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除了帮助学生查缺补漏之外,还要考出他们的兴趣,而不单单是考出他们的水平。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着力点
注意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衔接。中小学英语教师都要相互熟悉这两个学段的英语教材和课程标准,了解教材中每一课的重难点,以便融会贯通,达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中学英语教师要通读小学英语教材,熟悉小学英语教材教法;经常到小学去听小学英语课,相互交流中小学英语教学信息,以便掌握小学英语教学规律,明确小学六年级英语与中学一年级英语的相同相异处,以便找准衔接点,包括词汇、语法项目和语言功能等。比如说,有些知识内容和句型结构,如见面问好的“How are you?”“How do you do?”还有询问对方名字的“What′s your name?”询问对方年龄的“How old are you?”等在小学课本上已反复出现,到了初中,很多教材开篇依然非常详细地介绍,老师也详细地讲解,这种长时间的重复学习使得很多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降低。小学的英语基础反而对初中的学习造成了负面影响。再比如在小学时学生记住了“I am,he is,you are”等句型,而上初中后要用到谓语动词,如不是为了构成某一时态和语态的需要,“am,is,are”等be动词就不能与谓语动词共用了。所以就只能说“I work in Xiamen.”(我在Xiamen工作),而避免出现“I am work in Xiamen.”这样的错误。
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教师可在了解初一新生英语学习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实现分层次教学。教师应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学习进度,选择真实地道、活泼有趣、学生可理解的语言材料,组织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课堂活动。例如,教师可继续把对话、歌曲、歌谣、游戏和故事等活动引入课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消除学生害羞、胆小、紧张的情绪,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使他们逐渐度过一个爬坡式的缓冲时期,以适应新生的入门教学。这样既可以维持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可以有效地促进语言的习得,使教更好地服务于学。
注重情感的衔接及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的衔接。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涉及的是处于两个年龄段的同一批学生,根据儿童期和少年时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需要在面对新环境的情况下适时地加以心理调节,以适应向初中的过渡衔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在衔接期更多地关心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一学生较小学毕业前一阶段,身心发展都有了一定的变化,如表现自我的欲望不如小学阶段强烈,学英语的兴趣会逐步下降。这就需要教师抓学习兴趣的巩固,做好师生情感上的交流,使学生保持心理平衡,尽可能把从小学带来的兴趣得到保持和发展。小学生独有的年龄特征表现出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好问。进入初一后,他们依然天真烂漫,有正义感,对不喜欢的人和事会表示憎恨。这就需要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认真把握好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利用各种直观教具营造生动的语言交流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英语,体验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教师还要开展各种英语课外活动,例如竞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竞赛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注重中小学学习习惯的衔接。小学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英语的习惯。如:注重培养学生正确、标准的发音习惯,过好语音关。在六年级就可以利用早读课教音标,把读单词的钥匙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诵读课文的习惯,重视单词的重音,升降调和句子的重音、连读、失去爆破等朗读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小学阶段从学生进校开始,教师就应注重抓书写训练,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四线三格的格式书写,让学生过好书写关。同时在课堂上要尽量避免“灌输式”的讲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正面讲授时间过长,会使学生失去在课堂内独立看书、独立思维、独立练习和自我评价的机会,会造成学生过多地依靠教师,不利于培养其独立性。教师应避免“灌输式”的讲授,应精讲,选讲,重在引导,启发,点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等。而在中学阶段,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继续要求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即做到:听课聚精会神、认真记笔记、整理笔记、完成作业、找出问题。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勤读多用等。这样,通过中小学教师的共同努力,就能做好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衔接。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
第四篇:中小学语文衔接教学之我见
中小学语文衔接教学之我见
贾益群
从事了多年的小学高段语文教学,就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我想谈一点自己的拙见。第一、小学高段老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阅读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做笔记的习惯,订正错误的习惯,以及修改文章的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若是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的话,那么升上初中就能更快适应初中繁重而快节奏的学习。特别是就象我们学校特别重视反思学习: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单元反思;分专题抓好知识整理和归纳、语段阅读整理等。总之,尽量消除学生的依赖,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在课堂上,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在活学、乐学中提高语文思维能力。比如课前三分钟的古诗背诵,散文介绍,组织学生来当小老师,编排课本剧、辩论、家事小法庭等等形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乐学,又能联系我们的生活,让课堂在轻松的氛围中,达到人文教育的作用。我上的《索溪峪的“野”》就是采用了由学生当小老师的形式来教学,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参与力都很强,上《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只有一个地球》的时候就编排了小短剧,学生也非常喜欢,同时还借入了辩论和法庭的环节,把内容进一步掘深,而学生听说读写中说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培养,思辩能力得到了锻炼,上完之后,学生一直惦记。最关键的是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使集体的力量得到了升华。或许中学的有些课目也可以作这方面的尝试。
第三、在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多联系生活。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我以写作教学为例,现在很多学生的作文没有个性和情感体验,最主要的就是脱离了生活。著名语文教育学家刘国正曾经说过:脱离生活,写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技巧就变成无所附丽的文字游戏,而与生活结合,则读有嚼头,写有源头,全局皆活。
一、提倡写生活随笔,最好一周两次。或者鼓励有灵感就写。不框定范围和题目,有感而发。张扬学生的个性,爱惜学生的灵性。相信这与写日记也是一样的。
二、老师大力表扬那些留心生活细节,表达真情实感的文章,注重文章中可贵的点滴细节和感人的瞬间。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处处有心皆语文。鼓励学生广泛涉猎课外书,与父母亲人多交流,与同学朋友多相处,甚至去大自然放松自己。从生活积累点滴,写下心灵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
其实,小学高年级语文和初中语文中的很多方法是相通的,一脉相承的。可以互相借鉴。
第五篇: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之感悟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之感悟
柳州市十五中
韦 盛
两天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培训可以用“愉悦学习、决策支持、相互沟通”这12个字来表达。与会的老师都是中小学一线的骨干教师,她们对教学实际情况是最有发言权也是最有感触的,下面我们分三部分谈谈这次培训的感悟。首先谈小学老师的感悟: 1.形成观念上的转变:
(1)重视家长和学生观念的转变:教师应不断地灌输给家长和学生这样的理念:中学不会将英语重头再学,而是在小学英语的学习基础上更进一步地系统学习。
(2)教师观念的转变:小学教师不能把教学任务全部重新推给初中教师,要有教学思想上的衔接。
2.教材的研究与整合,有意识地了解初中的教材内容;
3.小学课标中出现的单词要求做到:能朗读并且有记忆概念;四会单词要求扎扎实实地落实
4.注重培养学生书写的训练以及朗读、听读、和预习的习惯培养; 5.小学六年级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写”的训练; 6.对五、六年级的学生要有音标教学的意识。
再谈中学教师的感悟:
1.也要形成观念上的转变:孩子没学好英语,不能只会抱怨小学老师没教好。初中教师要有这样的意识:孩子交到我的手中,我们应该想办法,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味地抱怨,推卸责任。2.初一新生入学前要进行学情调查和必要的铺垫工作:(1)小测验检测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
(2)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学习兴趣、信心、学习愿望、学习的资源还有希望老师的授课方式等等;
(3)做好小学四会单词的复习和过关:小步子、连续性(每天坚持听写、默写)把小学四会单词再复习巩固一遍;
3.保持初一新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重视课堂的导入和教学手段的衔接:
小学的教学以听、说为主的活动教学,初中老师也应该通过有趣的多媒体教学、故事、竞赛等等多种活动的教学方式来保护新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课堂的教学与检测不要太难,打击学生,让初一新生在新的环境里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4.重视音标学习的持续性:不但要在初中系统地学习音标,而且要把音标学习的操练融会贯通整个初三的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单词拼写这一大困难。
5.注重培养学生具有预习、复习等自我学习的能力,为高中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好准备工作。
通过杨局和刘所的讲话,我们英语老师都很兴奋,也很激动,因为领导很重视基础教育,而我们在英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惑和困难,相信领导会理解我们并一一为我们解决。我们现在面临客观存在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小学对小学英语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和不重视;英语教师师资力量的不均衡和对英语教学工作的不热情:
课时少,尤其在乡镇地区,课程开设不正常,不重视英语学科,被当成副科来看待。小学英语教师的师资配备少,但是要兼顾的班级多,难以做到对教学的巩固和追踪,甚至在作业批改和教学质量抽检上都难以正常进行,更不用说高质高量。并且,在这种课时又少,师资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某些学校还经常抽调英语教师去支援其他学科,试问小学英语教学又怎么能正常开展工作?小学英语教师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是:英语课的地位在小学不高,因此小学英语教师的待遇不高,绩效没有;在一些评比过程中英语教师的地位也不如语文和数学教师,所以小学很多英语教师被抽调教语文和数学时,也很少愿意再回来教英语。
在这,恳请各位领导和小学的校长们一定要重视小学的英语教学,初中不但是主要科目,而且分数和语文、数学一样,都是120。我们建议相关部门能增加师资力量,增加小学英语课时,因为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它必须有时间段的复显和回忆,小学课时每周至少要增加到三大两小的课时(三节正常的课时两节小课时)。没有课时的保证,教学的巩固,根本就无法学好英语。另外,英语的期末质量检测也应该和语文、数学一样,放在一起进行,保证英语教学的正常化。2.教材方面:
小学从现有的匹配和分配来看,教材偏难,尤其是从三、四年级过渡到五、六年级,难度突然增大,坡度的递增不明显。
而现在中学初一年级(2012级)采用的课本,以前在初二才出现的语法而现在在初一就出现了,也是出现了坡度突然增加,形成老师难教,以学生年龄的认知能力来看,偏难的情况。
3.期盼各城区、县区今后有更多类似的教学衔接培训:
以前是同阶段(小学对小学,初中对初中,高中对高中)的交流、同课异构较多,希望今后加强有关中小学衔接方面的培训工作,让中小学老师多进行沟通和交流。比如:中学入学模拟考出现的情况,初中教师应及时反馈给小学教师;小学教师在语音或语法教学“度”的拿捏与中学教师进行讨论等等。还可以进行中小学的同课异构,例如:中、小学都出现的现在进行时这个语法,让中小学老师各上一节课,课后大家再交流感受,这样的衔接会更直观更清晰。我们柳北区就做过这个工作:十五中和雅儒小学之间;十五中和柳高、三中老师之间,都进行过同课异构的讨论,效果挺明显。一线的教师们都希望以后还有更多这方面的讨论和交流。作为初中的一名英语教师,我想在这真诚地对小学老师说一声辛苦了,感谢你们在课时少,任务重,完成了课标的情况下还要和我们一起考虑中小学衔接的问题,谢谢大家!
我也想对我们的初中英语教师也说一句: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我们也辛苦了,让我们共同努力,把中小学衔接和初高中的衔接做好,为我们的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尽自己一点点的贡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