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与分析

时间:2019-05-15 05:0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与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与分析》。

第一篇: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与分析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与分析

音乐系10级3班左羽1040601129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了大众, 高校连续扩招及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使得艺术类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有关毕业生择业、就业的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作为高校毕业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由于人才市场供求信息不畅,供需双方观念不同,导致供求双方供需结构不相称,出现了“有位无人”和“有人无位”的现象。艺术类大学生产生了依赖、失落、焦虑、自卑、偏执等就业心理,这一系列的就业心理问题阻碍了他们的就业。本文在总结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基础上,从社会、学校、家庭和艺术生自身等不同层面深入探讨了艺术类毕业生产生不良就业心理问题及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深入探讨了的原因,并对如何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指导作了简要阐析。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环境就业压力心理问题心理指导

正文: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国家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随发展,社会需要的人才结构在不断变化与调整,这给学校的专业教育提出挑战,也给在校大学上带来沉重的就业心理压力。社会紧俏人才已成为很多高考学子选择专业的标杆,很多大学生在大一就开始了对就业的高度关注。激烈的社会竞争趋势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紧张心理。

一、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过去的“包就业”与“铁饭碗”的情况在已不复存在,竞争上岗已成为人们就业观念中最基本的信条。这种就业制度的变化在实践中证明更好的的发挥了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配置,也给毕业生带来了更广阔的择业方向,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现在大学生就业渠道仍较为狭窄,信息网络建立不健全造成了大学生就业不充分,专业不对口等诸多问题。

社会就业难问题这么普遍,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又有着与其他专业不同的特殊性,那就是艺术学生受艺术熏陶,更容易具有容易脱离现实,追求不切实际等问 题。而且艺术生的投入成本要比一般学生高很多, 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许多艺术类大学生产生了诸如自卑、焦虑、偏执等心理问题,从而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因此,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指导和择业指导,成为摆在艺术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1、心理问题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与普通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有很多共同之处,如自卑心理、从众心理、恐慌心理等,但是由于艺术类大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一般大学生所不具有的特质,因而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着很多尤为明显的心理问题。当代艺术类大学生是承载着家庭的希望走向校园的,而父母在为他们提供优越成长环境的同时,也使他们缺乏基本的自理自立能力的锻炼,导致他们养成强烈的依赖心理。面对就业时,往往不知所措,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只是一味地依赖学校的联系,听从家长的安排。一旦希望落空,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甚至会出现很极端的行为。

与其他学生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艺术类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高投入。这种高投入势必导致艺术类大学生希望毕业后有一个高回报。但受整个社会用人成本大环境的影响,这种希望往往是很难实现的,于是艺术类大学生就会产生一种物质期盼心理的失落。他们非常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专业且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职位。但理想与现实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当他们理想的职业在现实中无法实现时,焦急之情也会占据他们的心头。这种焦躁不安的心理,很容易导致他们行为表现反应迟钝、手忙脚乱,影响用人单位对其做出正确评价,进而加重了他们就业的难度。在当今就业体系和用人制度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对比是不可避免的,所谓相形见绌的自卑心理就渐渐地在一些艺术类大学生的心里占据了上风,逐渐对自身能力产生了怀疑,在面对竞争对手时缩手缩脚。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的一些不良风气,也很容易对细腻化、感性化的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造成消极影响,有的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将自己就业的一切问题归结于就业市场不公平,给自己造成严重的心理偏执。在就业过程中,有的学生不顾社会需要,无视专业的适应性,只要不能干本专业就不签约,甚至宁愿不就业也不改变就业目标,这样的偏执心理存在于很多大学生身上。

2、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

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着多种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多方因素共同促使的,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他们自身等方面的原因。由于高考对艺术类考生文化课要求较低,导致了艺术类专业报考和招生持续升温。与此同时,艺术类专业社会需求比较小,目前已基本呈饱和状态,即使一些大城市,对艺术生需要也非常小,占所有需求岗位的5%以内,而一些中小城市的需求就更小。随着高校扩招、毕业人数剧增,而就业岗位却有限,就业市场尚未规范,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产生巨大冲击,使一些学生心态失衡,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许多艺术高校为了多收取学费,不考虑社会需求而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加重了艺术招生和报考的非理性状态,从而加大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又高校对他们就业需要的健康心理教育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太少,大多数毕业生缺乏求职的实际能力,不会恰当的自我推销,不敢积极地参与竞争,不能准确地把握机会,因此产生了偏执、焦虑等心理。家庭因素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也是非常关键的。艺术类大学生的父母从小就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大量的财力、精

力,事事都为子女安排妥当,对他们期望值过高而导致的过分宠爱往往会使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时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心理。

艺术类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个性较强、自我定位较高,对专业的学习更加执着,家庭对他们的期望值也较高,他们更渴望施展自己的抱负。但艺术类大学生文化课程普遍不好,不善于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不能正确认清自我、全面了解社会,理想和现实往往脱节,当他们所追求的理想不能实现时,他们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心理。面对初次就业,艺术类大学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能在就业压力面前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一旦遇到困难和失败就容易产生抑郁心理。艺术类大学生个性张扬,重视平等竞争,敢于追求经济利益和个性发展,这本无过错,不当之处在于部分艺术类大学生把个人发展作为目的,把社会作为个人发展的条件;他们在择业时越来越多地考虑目前的、现实的利益,在求职就业过程中为利益所牵引,盲目追求就业环境、经济收入、福利待遇最优化,而存在偏执心理。

三、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指导,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择业

1、引导艺术类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艺术类大学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就业观念,给自己一个正确的社会定位。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形成合理的就业观念。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对于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没有充分的认识,不能充分估计就业的难度,正确为自己定位,而是在择业的过程中一味攀比,盲目追求高收入、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目前,艺术专业毕业生已出现明显的供过于求的趋势。这就要求高等院校方面要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摆正就业心态,将眼光放低、放长远,就业可向基层、向西部、向私人企业教育机构转移,要认清现实,适时择业。同时要强化艺术类大学生“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就业观,鼓励艺术类大学生自我创业。引导艺术类大学生进行就业心态的自我调适。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更需要靠他们自己去不断地调适。因此,要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学会全面了解社会,客观地分析、评价自我,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关系,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解决自己就业定位问题,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

2、给予就业辅导、心理疏导,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当艺术类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时,学校与社会应给予艺术类大学生必要的心理辅导,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其正确认识自己所面对的压力与挫折,引导其选择正确的方法排解压力用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人生理想。一方面学校要扩大就业信息的提供,积极联系企业和各种教育机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学生就业。引导学生积极的就业心理,主动收集就业信息大胆尝试。另一方面社会的信息网络建设应得到加强。改变现实中企业和教育机构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和学生在毕业时找不到就业岗位的尴尬情况。

结语

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就业心理问题亦日益突出,社会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学校要对他们进行更科学的心理指导,家庭也应对毕业生就业的心理予以更

多关心,艺术类大学生自身更要克服不良心理,树立良好心态,抓住机遇,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参考文献:

[1]秦菊英.高校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J].美与时代,2006,(4)

[2]于翊平.对南京艺术学院2006届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查[J].江苏社会科学.2006,(1)

[3]曹贞.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疏导[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1)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分析

摘要: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当前市场经济、改革开放、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有利于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择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择业心态、择业心态矛盾冲突原因及调整三方面分析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关键字:就业择业心态素质自我调整

择业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也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一次检验。新

形势下大学生的择业心态十分复杂,各种矛盾和冲突交织在一起,对此我们应当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加以积极的引导、疏导。本次调查对象为本校大学生,采取问卷抽样调查形式。共发放问卷20份以上。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大学生择业心态特点

1.成就动机水平高,但害怕面对现实。大学生有强烈的成就感。在择业中,大学生的追求和憧憬更为强烈,有着希望成功和报效社会的强烈倾向。他们愿意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力量,有较高的抱负水平。不过现实却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

2.择业心理期望高,但缺乏信心和竞争力。现代大学生的心理期望值从入校开始就很

高。这种高期望值历经四年更加高涨,大学生的择业心理期望值高就是其中一个突出表现。

3.实现自身价值愿望强,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

济体制的建立,大学生择业十分重视自身价值,追求自我实现,愿意根据自己的专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他们认为能实现自己“价值”的单位去。可是,他们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现实中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到边远山区、到基层去。大学生想走捷径,幻想成才的道路

一帆风顺。他们虽然也愿为国家繁荣富强作贡献,却过分强调自我价值;有实现自身价值的雄心壮志,但对吃苦耐劳恐惧,没有充分做好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产生恐惧和彷徨,形成强烈的心理矛盾。

4.全面素质重要性意识强,但自身欠缺且培养不够。大学生就业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主要是全面素质(综合素质)竞争。大学生对全面素质重要性的认识十分明确,但是有些人大学四年却未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大学生择业心态矛盾冲突原因

1.毕业生自身处于矛盾期。首先,大学生择业是在各种矛盾中的艰难选择。如自我与客我矛盾、理想与现实矛盾、奉献与索取矛盾、社会需求与自身实力矛盾等。其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心理矛盾的突出时期。他们心理发展不稳定、不平衡、不健全往往会产生种种矛盾。再次,大学毕业生有相当部分心理还不成熟,所以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有较大的差异,在择业中就表现出内在心理特征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2.高等教育处于过渡期。当前,高校进行大幅度扩招,就业岗位跟不上毕业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和无法完全满足毕业生的期望。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新情况,进行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改革,提高师资水平,加强高校的配套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有效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转变观念和调整心态,保证他们择业活动的顺利开展,是高校甚至全社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但是高校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新形势、新情况,它是一个长期性和渐进性的过程。这种状况是毕业生产生不同择业心态的直接原因。

三、调整大学生择业心态

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大学生择业心态中的种种矛盾冲突,决不能笼统地认为都是消极心态。大学生择业的矛盾心态使其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但积极方面是主流。这种矛盾心态是其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发展趋向成熟的动力。除了大学生本身要努力寻求积极的解决办法外,高校与社会也要加强教育和引导,使他们保持稳定、积极、正确的择业心态进行合理择业。

1.大学生要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21世纪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主要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大学生在大学四年应注意自己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提前做好择业准备。自觉培养自己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2.毕业生要进行择业心态的自我调整。在择业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矛盾和冲突,毕业生应学会全面了解社会,客观地分析、评价自我,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关系,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解决自己就业定位问题,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

3.学校应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学校要适应新形势,采取相应改革措施。除了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外,还要进一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咨询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高校还应大力加强就业技巧指导,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4.社会和毕业生家长要给予积极的关注和引导。社会要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择业机会,完善就业市场和人事制度,建立真正的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这是对大学生择业心态调适的最有力的措施。另外,家长和亲友要主动关心毕业生择业期间的心理变化,积极配合学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缓解心理压力,使他们有积极、健康的择业心态。

第三篇: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摘要: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抉择,也是对其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一次检验。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深刻变革既为大学生提供了公平竞争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也日益复杂。因此,认真分析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引导大学生自觉地进行心理调适,对于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主动适应社会,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背景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与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近几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新的一年中,在高手如云的求职大军中,如何脱颖而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是每个毕业生都在思考的问题。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数据显示,2013年,到各高校开展招聘单位和提供的岗位数有所下降。目前,社会服务业、制造业的用人单位用人需求降幅明显,三资和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招聘吸纳人力的情况不如往年,也出现减招和停招的情况。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良性心理分析

1、“先就业后择业“心理。这是当代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从理想趋于理智,从幻想、空想趋于现实的心理反映。目前对于应届毕业生,尤其是非名牌大学毕业生,受专业限制以及工作经验等多因素的制约,要想找一份理想如意的工作,还有相当的难度,所以部分毕业生寄希望于积累工作经验,待各方面都提高后再

择业,从而找到理想单位。这种就业后再择业的心理对大部分大学生毕业而言,是明智的选择,是值得肯定的。

2、“自主创业”心理。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推进和社会鼓励大学生艰苦创业的影响,有一部分创业意识较强的大学生毕业利用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优势,或通过网络提供的便捷条件,或通过与投资商合作,进行艰苦创业。这种自主创业的心理,既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也有利于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在更广的舞台上体现人生价值。

3、“继续学习”心理。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将来的社会必将是一个学习的社会,而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将主要依赖工作实践,因此,一部分学生毕业时基于日后能有一个更高的起点发展自己,提升自己的人生质量的考虑,往往首选体制完备,发展成熟,能提供系统化、职业化、规范化的学习机会的用人单位。这种继续学习意识的强化,尤其是重视在工作中学习的心理,和现代化社会的要求是合拍的。

4、奉献心理。这是一种良好的择业心理。凡是拥有这样心理的人,大多是树立了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择业观的人。只有我们大学生拥有这样的心理,才能为社会、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分析

1、焦虑心理: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都会产生各种焦虑心理,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适合发挥特长,利于自己成长的单位和工作环境,害怕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等。从而造成精神紧张、烦躁不安、意志消沉,甚至产生彻夜难眠现象,行为上也表现得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影响用人单位对其做出正确评价。

2、急躁心理:有的学生在整个就业期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在并不完全考虑成熟的情况下就与用人单位签约,一旦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或发现了更好的岗位,追悔莫及,有的只好违约,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3、自傲心理:自傲是过高估计自身实力而产生的一种优越感。这种心理在一些大学生身上反映比较突出。他们在求职时,好高鹜远,挑三捡四,怕吃苦,讲实惠,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踏实的印象,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自傲心理使大学生严重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使自己的求职目标和现实产生极大的反差。当面对现实时,往往情绪一落千丈,产生孤独、失落、烦躁、抑郁等心理现象。

4、自卑心理:与自傲相反,自卑心理表现为对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评价过低。大学生在择业前,往往踌躇满志,而一旦受到挫折后,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信心减弱,自尊心受损,对自己全盘否定,感到一种空前的失败和愧疚。在择业中,往往缺乏自信心和勇气,不敢面对竞争。自卑对于大学生推销自我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有碍一些大学生错失良机,影响自身才能的正常发挥。

5、从众心理:一些大学生自我定位不够准确,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对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不透彻,并且缺乏一定的自我决断力。在求职现场寻找热门职业,报考的人数越多,她们对那些职业的渴求越大。求职择业是一项严肃郑重的大事,一定要认真考虑,谨慎从事,从自身实际出发,决不能盲目从众。这种从众心理,往往只能收获“事倍功半”的效果,使部分大学生丧失了更多良好的就业机会。

6、依赖心理:部分大学生存在等靠的依赖心理,在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而是寄希望于学校的安排和家长的奔波,有的甚至依赖家长与人洽谈,自己站在一旁若无其事。这样的依赖心理,使部分大学生丧失了把握机会、创造机会的主动性,使自己在求职竞争中处于劣势。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原因

1、择业认知心理的偏差。首先,自我估价的偏差这种偏差存在两种极端。一是自我估价过高,不能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盲目自信或自负,结果失去大量的就业机会。二是自我估价过低,不能觉察自己的优势与长处,夸大自己的不足与缺陷,伴随着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自卑心理,不敢面对择业。其次,对专业对口、职业与社会的认知偏差。相当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就业必须专业对口,才能才尽其用,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过分苛求专业对口,人为的使就业渠道变得狭窄;大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缺乏全面了解职业渠道和信息;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存在较多的想象成份,对影响择业的因素认识不足。

2、大学生择业人格方面存在问题。首先,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呈现功利化取向,即择业时越来越看重经济、待遇和个人发展等实际功利因素,很少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区工作。其次,择业过程中暴露出诸多不健全的人格心理特征,如就业挫折承受力差,缺乏自信心或过于自负,竞争或进取精神不够,合作性和冒险性较差等等。这些人格特征不仅会影响个体择业能力的发挥和择业活动中的表现,而且会影响个体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学校原因

1.社会实践不足。我国目前依然是相对封闭的教育体制,大部分大学生多数时间都是在教室一宿舍一食堂“三点一线”中度过。这种教育模式的结果,使大学生与社会脱节,缺乏对不同职业特点的了解,更严重的是缺乏在实践中磨炼自己、检验自己和提高自己的机会。

2、择业心理指导工作滞后。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存在着需要解决的种种心理适应问题。如何对待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改革步子加快,竞争激烈,信息量大.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解决毕业生心理适应问题更显得迫切。

(三)社会原因

1、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增大了择业的竞争力。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急剧上升,而就业总需求则增大缓慢。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激增无疑将使已经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更加失衡,甚至畸形发展,使大学生产生就业危机感。

2.就业体制和就业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还不够配套,在落实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措施等方面,教育、劳动、人事等部门还不够协调一致。同时,就业市场“交易”秩序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法制化的就业市场尚未形成,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还未完全形成,就业需求信息和招聘活动的公开、公平不够的现象依然存在。此外,社会不正之风对大学生的求职择业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解决思路

大学生在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造成个人就业的困难,这种非理性情绪的不断扩散,不但危害自己,也危害社会。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缓解自身就业压力,具体对策如下:

1、准备转换并合理定位角色。大学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学时期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是为个人适应社会需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打下的基础,只是一个知识积累、储备过程。大学生应及时地进行角色转换和合理的角色定位,正视自己的身份,自觉投身于择业者行列,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

2、正确的自我认知。大学生应全面了解自己的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作为一名求职者,只有在知己的基础上才能扬长避短,从而做出适合自己的求职决策。科学地认识自己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科学的心理测试、测量。

3、正确的职业认识和评价。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因此,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最好不要给自己的职业选择限定在某个范围内,摆脱轻视体力劳动或服务性劳动的传统思想,而是要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从而拓宽就业渠道。

4、对严峻就业形势的心理准备。当前,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理想与现实会出现一定的差距。作为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对目前的就业形势要有充分的认识,做好求职道路上将可能遇到的艰辛和曲折的心理准备。

5、克服依赖心理,实现真正自立。有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种缺乏自信,把希望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上。因此,大学毕业生一定要实现自主择业,靠自身实力叩开职业大门,充分做好不依赖任何人的心理准备,实现真正自立。

6、学校应加强全方位的择业指导工作。大学生的择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而科学的工作。学校不但要深化教学改革,更新狭隘陈旧与实际需要脱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学校应设专门的择业指导机构,通过专题讲座,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咨询、心理测试、信息咨询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的择业能力进行专门和科学的指导。相信在我们各方的努力之下,可以使我们大学生的择业心理的到端正,从而更好贡献社会。

五、结论

大学生完成学业,从学生身份过度为社会生活中的职业人身份,是其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过程,它不仅表现为一个人的身份转变,其内心世界也会随之发生着种种反应、变化。总之,当代大学生要正视现实社会的严峻性和挑战性,强化竞争意识和开放意识,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树立起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找准自己的职业坐标并为之努力奋斗,为国家做出贡献,最终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

在这个日新月异发展的社会中,就业问题已经严重困扰着当代大学生。在此,我们对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调查,以此了解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您宝贵的时间帮我们填写这份调查问卷,谢谢!

1.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您所获得的学历是()

A专科B本科C研究生D其他

3.您觉得自己在就业求职过程中,最具有竞争实力的方面是()A学习成绩B专业技能C实习经历D考试证书

4.您认为当前毕业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A择业观B缺乏经验C就业信息D机制不健全

5你最想进入的行业是()

AIT与通讯业B证券C保险业D商贸业E、其他 6如果你进入该企业,你最希望从企业中得到什么(多选)()

A从业经验B良好的专业技术C先进的管理模式D广泛的人际关系E到海外工作的机会F其他

7您对就业地区的选择是(多选)()

A北京B上海C沿海地区D港澳台地区

8您对上述地区的选择原因是(多选)()

A生活条件好B有较大的发展机会C创业环境好D回报家乡E其他

9如果求职较为困难,您对去小城镇及乡镇单位就业能否接受?()

A乐于接受B实在没有其他机会时可以接受C坚决不接受D无所谓 10您进入毕业时期的去向是?()

A、求职B、考研C、出国

11您对求职薪酬的考虑是?()

A、1000-1500B、1500-2000C、2000-2500D、2500-3000E、3000以上 12您对求职形势的看法是?()

A乐观B一般C不乐观

13您对求职渠道的选择是(多选)?()

A人才网B校园招聘会C社会招聘会D朋友E媒体

感谢你的合作

愿开心每一天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

(一)背景材料:

1、性别()A男B女

2、请问你来自哪()

A 本省农村B 本省城市C 外省农村D、外省城市

3、你现在所处的年级()

A 大一B 大二C 大三D、大四

4、请问您所学专业属哪一类()

A 文法类B 经济类C 理工类D、艺术类E、医学类F、其 它

(二)就业心理调查: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问卷。(注没有特别注明的只能选择一项)

1、您对您所学的专业满意吗?()

A 很满意B 满意C 一般D、不满意E、很不满意

2、您期望选择的就业公司是?()

A 民营企业B 国营企业C 外资企业D、自主创业E、政府部门F、其它

3、您选择工作的首先考虑的因素是()

A 薪水B 地理因素C 行业前景D、个人喜好E、办公环境F、其它

4、如何看待专业是否对口问题?()

A 专业一定要对口B 既来之则安之C 根据自己喜好选择行业D、其它

5、您对您的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是多少?()

A 1500以下B 1500—2000C 2000—3500D、3500以上

6、您觉得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多选题)

A 专业水平B 心理素质C 公关能力D、道德素质E、其它

7、您认为当前就业难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B 就业期望过高C 就业人数过多D、其他

8、面对就业难,您的态度是?()

A 先就业再择业B 先择业再就业C 考研D、待业

9、如果您选择先工作的原因是()

A 家庭贫困B 对考研没把握C 实现自我价值D、其它

10、在求职的过程在您会选择哪个途径求职?(最多可选择三项)()

A 现场招聘会B 上网C 亲友介绍D、报刊E、上门推销F、其它

11、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就业信息?()

A 大一B 大二C 大三D、大四

12、您觉得学校提供就业指导课程及专业课程外,还应提供哪方面的指导呢?()

A 职业生涯规划B 素质拓展C 就业体验D、其它

13、哪种就业指导方式最感兴趣?(最多可选择三项)()

A 经验分享B 案例分析C 集体活动D、专题讲座E、角色扮演F、面对面咨询G、其它

14、您认为找工作哪个途径最有效?()

A 现场招聘会B 上网C 亲友介绍D、报刊E、上门推销F、其它

15、在求职中最困扰您的因素是什么?(最多可选择三项)()

A 就业指导不够B 信息量少C 学校支持不够D、能力不足E、优势难以发挥F、方法技巧欠缺G、对社会缺乏了解H、其它

下载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与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与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 —以20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工程管理专业为例 康瀚月 (营经济管理学院10级国际贸易、工程管理、11级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专业辅导员) 摘 要:大学生......

    海南省大学生就业调查与分析

    海南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与经济分析组长:许彦彬 小组成员:许彦彬、黄波、周喜和、张帅、孙子斌、 陈淼、金鹿、李振宇、白帅志随着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型,当代大......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对象(印章): 调查目的: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一)大学生就业情况: 通过问卷、座谈、采访等方式调查企业对大学生就业的看法,为我院的人才培养......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大全5篇)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近几年,艺术类院校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起来,形形色色的艺术类考前培训班也在各地创办起来。刚开始,阳春白雪的艺术受到大众追捧还迎来不少的赞叹声,但......

    大学生就业心理案例分析

    关注大学生就业心理-大学生就业心理案例分析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51.4%的调查对象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原因归咎于 “就业压力过大”。案例分析 王单一,是一名应届......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程度不断的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不断的提高。现在上大学的青少年在每年不断的上升中。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每年都有大量的大......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李楠 摘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大学生就业难题日益凸显。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就业心理日趋多样化。剖析大学生就业心理,加强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 你容易感到心烦意乱吗? A.很少有B.有时候有C.大部分时间有D.绝大部分时间有 2、 对于你的未来,你是何种态度呢? A.我觉得未来毫无希望,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