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花卉产业的现状和苗木花卉产业的新方向及发展前景

时间:2019-05-15 05:29: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木花卉产业的现状和苗木花卉产业的新方向及发展前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木花卉产业的现状和苗木花卉产业的新方向及发展前景》。

第一篇:木花卉产业的现状和苗木花卉产业的新方向及发展前景

木花卉产业的现状和苗木花卉产业的新方向及发展前景 苗木新闻导读:苗木花卉产业的现状和苗木花卉产业的新方向及发展前景---关键词:需求 生态 特色 创新 品质 投资 夺势量缩价跌 标准化 附加值 结构调整。我国花卉苗木新兴市场的新趋势、我国花卉苗木新兴市场开拓的重点、我国花卉苗木产业的升级方向、我国花卉苗木行业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西北苗木网2011-12-19日信息:

苗木花卉产业的现状和苗木花卉产业的新方向及发展前景---关键词:需求 生态 特色 创新 品质 投资 夺势量缩价跌 标准化 附加值 结构调整

抓住转型机遇明确发展方向

国民经济的运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经过一段过度扩张,现在增长正在慢慢回落。毋庸置疑,每一次经济形势的变化都会对各行各业产生大大小小的影响,就苗木业而言,经济软着陆环境下的“花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是单纯的口号。

论坛开始,上海市林业局副局长蔡友铭在致辞中说道,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让全国人民难忘,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对文化消费的热衷。我们看到,多少人愿意为亲眼观看一个馆而排上几个小时的队。其实他们热衷的本质内容就是这些馆所展示的文化。第二是口碑好的、热门的展馆必是低碳的、生态的。从上海世博可以看出如今人们对文化内涵及生态消费的需求热度,这是花木行业新的发展机遇。

蔡局长指出,社会对生活层次和环境的日益重视,呼唤着花木产业转型升级,摆在花木行业面前有三大机遇:

1、城镇化进程对花卉苗木的巨大需求。现在国家开始大力重视2、3线城市建设,花木的未来市场在2、3线城市大有所为;

2、环境建设的生态化追求对花木产业提出了要求。屋顶绿化和湿地保护成为热点,花木产业应该在发展屋顶绿化植物和湿地植物方面有所作为;

3、生活园艺化对花木的需求。目前我国花卉园艺数量很多,但高端产品稀少,而国际化的市场大趋势对花卉园艺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花卉园艺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的提升空间很大,从业者需要紧跟潮流,把握时机。

那么花木产业在未来应如何发展?蔡局长总结了三个要点:首先,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其二,完善产业链是健康发展的关键;第三,标准化生产至关重要。蔡局长说,目前苗木生产最大的问题就是结构调整转移,这与现在整个社会环境浮躁有一定关系,但我相信我们坚持在标准化上下功夫,花木产业的发展一定会更加辉煌。

蔡局长表示,作为政府我们能做的主要有三件事情:

1、指导苗农花农从事生产;

2、引导花木企业在生产结构和经营模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及推广;

3、帮助农销。政府应该维护市场秩序,指导农户把辛苦种植的花木卖好。

需求带动市场发展新趋势

花木产业的转型升级必将给花卉苗木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使其在新的形势下形成新的发展趋势。就此问题,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勇平发表了题为“我国花卉苗木市场新趋势与新特点”的精彩演讲。

郑总对我国花卉苗木市场面临的新形势做出了以下分析:

1、城市化进程中的刚性需求明显存在;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北京申奥成功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助推器”的作用下,我国的园林行业显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市场对花卉苗木的需求量与日俱增。2011年上半年,浙江花木产业延续了自2009年以来的火爆行情,从产量、销量到价格以及销售额,带给人们的都是一组组骄人的数字。

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市场对花木的旺盛需求将是长期的。一方面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开发带来的建设热潮,将为园林花木产业带来新一轮的需求高峰;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各地都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重要位置,而处于生态建设首要地位的绿化更是处于突出地位,森林城市、森林村庄、生态绿化带等成为建设风潮。

2、国际化设计中的生态考量显著增加;

世界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环境的危机,这一严峻的现实,要求园林绿化因势利导地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利因素和改造不利的因素,从整治国土,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全面绿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园林绿化事业已经走向生态园林的新阶段。

园林绿化对生态化的追求对花卉苗木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对花木品种多样化的要求,对花木功能层次化搭配的要求等等。

3、现代化施工中的一次成型变为前提;

现在城市建设进程的速度之快,国家法律对政府领导的规定任期之短,迫使园林绿化一次性成型成为前提要求。因此对绿化所用的苗木质量、美观度、健康情况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4、集团化采购中的产品质量日趋重要;

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的出现,带动了集体大量采购的形式风潮,因此对花木产品的质量要求更加严格。苗木生产的标准化问题将是行业必须专注解决的大问题。

5、资本化运作中的资源整合成为要素。

苗木产业是一种长线投资,前期投入很高,像一些精品大规格的苗木回报将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这对苗圃的抗风险能力、资金周转能力提出极大地要求,因此苗木生产者由地主转变为资本家,实行资本运作是行业发展的必然。

根据市场面临的新形势,郑总对我国花卉苗木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作出了全方位预测 :

一、我国花卉苗木新兴市场的新趋势 :

1、城市公园新型模式的创新(生态公园、花卉公园);

2、城乡道路绿化新形式的推广(岛式、植群式设计);

3、生活小区现代园林的普及(彩色、艺术、节能);

4、三线四线市场的绿化提升(现代化的提升);

5、新农村绿化模式的建立(乡、村二级绿化模型的建立);

6、花卉苗木产品的出口外销(乡土树种、基质产品);

7、特殊立地绿化能力的建立(盐碱地、荒山、屋顶和立体绿化)。

二、我国花卉苗木新兴市场开拓的重点:

1、花卉苗木新品种的开发和推广;

2、花卉苗木新产品的定位和生产;

3、现代园林绿化思想的宣传普及;

4、花卉苗木行业竞争机制的建立;

5、花卉苗木新产品的示范和展示;

6、花卉苗木行业供求新关系建立。

三、我国花卉苗木产业的升级方向:

1、以国际视野开发有生命力苗木产品的开放度升级(国际名品国产化/传统名品国际化/野生品种产业化/传统产业现代化);

2、、以创新绿化方式实现城市生态景观的理念升级(城市绿化工程中的民族性/文化性、节能性/集约性、持续性/生态性);

3、绿化苗木生产技术和产品形态的进步度升级(从树种到品种/克隆与快繁/地栽到容器/自然株形到人工造型);

4、绿化行业产业链清晰分工的成熟度升级:a、生产从区域专业化到企业专业化的升级(苗乡结构调整); b、销售从自产自销到产销分离的升级(苗木经纪人的形成);c、交易从粗放松散到集约网络的升级(连锁大卖场的崛起);d、商品从现货中介到定向订单的升级(规格造型苗的流行)。

四、我国花卉苗木行业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A.品种化技术(新品种选育,商品化定位);

B.容器化技术(穴盘苗,袋装苗,容器苗);

C.基质化技术(无土化,轻质化,无害化);

D.标准化技术(高质量,一致性,节奏感);

E.机械化技术(设施化,流程化,工具化);

F.生态化技术(节能化,顶级化,多样性)。

第二篇:模具行业现状_模具产业发展前景

持续

聚焦模具行业现状 解读模具产业发展前景

聚焦模具行业现状 解读模具产业发展前景

近几年,我国模具产业总产值保持15%的年增长率,到2011年年底模具产值预计为1300亿元。

我国的模具工业的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用模具生产制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代消耗,是其它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指出,在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模具行业发展趋势主要是模具产品向着更大型、更精密、更复杂及更经济快速方面发展。伴随着产品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模具生产向着信息化、数字化、无图化、精细化、自动化方面发展;模具企业向着技术集成化、设备精良化、产品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化方向发展。

一、未来10年八个发展目标

以2005年全国模具产值600亿元为基础,按“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12%-15%及2011-2020年期间年均增速18%左右测算,总量目标为:按年均增速15%推算,2011年约1300亿元,2020年约3100亿元。经过“十一五”努力,使我国模具水平到2011年时进入亚洲先进水平的行列,再经过10年的努力,2020年时基本达到国际水平,使我国不但成为模具生产大国,而且进入世界模具生产制造强国之列。未来10年模具行业的8项具体目标:

1、模具精度达到±0.001mm;模具生产周期比现在缩短30%左右。

2、机床数控化率和CAD/CAM技术应用率比现在提高1倍。

3、骨干企业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通过ISO9000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4、高水平模具比例要有较大提高。大型、精密、复杂等技术含量高的中高档模具的比例从目前的约30%提高到2010年的40%和2020年的50%以上。

5、国产模具国内市场占有率从目前不足80%,2010年要达到85%以上,2020年要达到90%以上。

6、模具出口以2010年模具出口10亿美元,2020年模具出口25-30亿美元为目标。

7、要扩大模具标准件的品种,提高其精度,提高生产集中度,实现大规模生产。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从目前的约45%提高到2010年的60%,2020年的70%以上。

8、模具商品化程度从目前的45%左右达到2010年的55%和2020年的65%左右。

二、未来10年五大热门发展产品

1、汽车覆盖件模具

冲压模具占模具总量的40%以上。汽车覆盖件模具主要为汽车配套,也包括为农用车、工程机械和农机配套的覆盖件模具,其在冲压模具中具有很大的代表性,模具大都是大中型,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尤其是为轿车配套的覆盖件模具,要求更高,它可以代表冲压模具的水平。此类模具我国已有一定技术基础,已为中档轿车配套,但水平还不高,能力不足,目前满足率只有一半左右。中高档轿车覆盖件模具主要依靠进口,每年花费几亿美元。汽车覆盖件模具水平不高,能力不足,生产周期长已成了汽车发展的瓶颈,极大地影响了车型开发。今后中高档轿车所需覆盖件模具是重中之重。争取到2011年时中高档轿车及以下水平的汽车覆盖件模具做到可以完全自配,2020年时除个别特别高档的轿车外,所有汽车覆盖件模具应基本立足国内配套。

2、IT产业模具

多工位级进模和精冲模代表了冲压模具的发展方向,精度要求和寿命要求极高,主要为IT电子信息产业、半导体精密组件、端子连接器、上网本、手机外壳等配套。IT模具在国内已有相当基础,并已引进了国外技术设备,个别企业生产的产品已达到世界水平,但大部分企业仍有较大差距,总量也供不应求,进口较多。对于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配套、为引线脚100以上及间隙0.2mm以下的引线框架配套、为精度5mm以上的精密微型连接件配套、为直径1.6mm以下的微型马达铁芯配套及为显像管和电子等配套的精密模具是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汽车覆盖件及其他大中型冲压件配套的大型多工位级进模也应重点发展。

3、大型及精密塑料模具

塑料模具占模具总量近40%,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塑料模具中为汽车和家电配套的大型注塑模具,为集成电路配套的精密塑封模具,为电子信息产业和机械及包装配套的多层、多腔、多材质、多色精密注塑模,为新型建材及节水农业配套的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及管路和喷头模具等,目前虽然已有相当技术基础并正在快速发展,但技术水平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总量也供不应求,每年进口几亿美元,“十二五”期间应重点发展。

4、精密模具标准件

目前国内已有较大产量的模具标准件主要是模架、导向件、推杆推管、弹性元件等,但质量较差,品种规模较少。这些产品不但国内配套大量需要,出口前景也很好,应继续大力发展。氮气缸和热流道元件国内至今无正规的专业厂生产,主要依靠进口,应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水平,形成标准,并组织规模化生产。

5、其他高技术含量的模具

占模具总量近8%的压铸模具中,大型薄壁精密压铸模技术含量高,难度大。镁合金压铸模和真空压铸成形模目前虽然刚起步,但发展前景好,有代表性。子午线橡胶轮胎模

具也是发展方向,其中活络模技术难度最大。与快速成型技术相结合的一些快速制模技术及相应的快速经济模具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这些高技术含量的模具在“十二五”期间也应重点发展。

近几年,我国模具产业总产值保持15%的年增长率,到2011年年底模具产值预计为1300亿元。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为保证属高新技术产业的模具工业快速发展,模具行业中许多共性技术也必须更上一层楼,应不断开发和推广应用并积极应用高新技术。主要措施如下:

1、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于我国国情,具有较高水平的模具设计、加工及模具企业管理的软件,不断提高软件的智能化、集成化程度,并推广应用。

2、推广应用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并研制相应设备。高速高精加工包括高速高精切削加工和高速高精电加工及复合加工等。在未来15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国机床行业应向模具行业逐步提供适合于模具高速高精加工的相应设备,如有可能,建议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精度能达到0.0001mm的高精度模具制造设备。

3、快速原型和快速经济模具制造新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提高和应用。

4、大力发展和推广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例如逆向工程、并行工程、敏捷制造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应用;包括大型级进模及高精密和高复杂性的高技术含量的先进模具三维设计和制造技术的研发;包括冲压工艺设计系统、模具型面设计系统、成形分析系统、模具结构设计系统、模具CAM系统和冲压专家咨询系统的车身模具数字化设计制造系统的研发;模具的集成、柔性及自动加工技术和网络虚拟技术等。

5、模具制造新工艺、新技术。模具制造的节能、节材技术,模具热处理、表面光整加工和表面处理新技术等。

6、高性能模具材料的研制、系列化及其正确选用。

四、7个建议力促中国模具产业发展

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装备,它是“无以伦比的效益放大器”。没有高水平的模具,也就没有高水平的工业产品,因此模具技术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因为模具的重要性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自1998年3月国务院颁布《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以来,模具工业一直被提到很高的位置,国家也给予了一些鼓励和扶持政策。在国家支持下,虽然我国模具产值已是世界第三,但总体水平仍要比工业发达国家落后许多,模具工业在我国仍旧还是幼稚工业,模具进出口逆差每年超过10亿美元。随着我国加入WTO,模具出口前景越来越好,我国模具工业还需发展得更快些,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模具工业要发展得更快些,就需要调动各种积极因素,需要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其中政府各部门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是最主要的。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常务秘书长罗百辉提出发展模具产业的措施意见和政策建议如下:

1、出台相应政策,引导投资方向

建议借鉴日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几个振兴法(振兴措施)的制订及实施的经验,针对我国需要振兴的模具等行业,制订我们的法律法规。配合新制订的法律法规,采取政府干预和经济扶持政策,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以立法形式在金融、税收、技改等方面给予支持。

鉴于模具产品净增值率高,模具企业增值税税负比机械工业其他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倍,因此建议减轻模具企业的增值税负担,或继续执行先征后返政策,或降低增值税税率,例如从17%降为5%-10%。

鼓励对发展模具的投资。例如投资模具厂的建设资金可以抵扣企业所得税;对模具企业引进关键设备及生产模具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配件实行减免进口税来鼓励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引进等。

2、加快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

目前模具行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及进出口结构等方面。“十二五”期间应在有关政策的引导下,采取积极措施进行调整,使之逐步合理化。例如鼓励专业化、商品化生产,鼓励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及模具标准件生产,鼓励主辅分离,使模具生产从附属走向独立。

3、市场化运作,大力发展模具产业链集群

在“十二五”期间,一方面要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大能力的模具生产集聚基地(或叫模具城、模具园区),通过市场化运作,逐步形成地区性的较为配套的模具生产产业链。另一方面建议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积极引导,形成以现有较大实力和较高水平的企业领头的地区性汽车模具制造网络。网络是一个企业联合体,或叫战略联盟,有共同的技术平台,有紧密的协作关系,可按虚拟企业运作,是一个利益的共同体。如果获得成功,2011年至2020年期间可在行业内逐步推广。

4、积极培育领军企业

根据现在国内外发展情况来看,现在已经到了应该将“规模效应”提到议事日程上的时候了。国际上已经有了不少产值超过1亿美元的模具企业,最大的模具企业已发展为跨国集团,其年产值高达40亿美元(含模具及模具相关产品)。国内已经有了一批年产值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企业。这些企业对促进模具行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二五”期间应该针对发展重点,在国家支持下,有所选择地重点培养一批“领军企业”。为此希望能在国家计划中列入

5、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模具行业科技攻关工作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建立模具发展基金,用以模具行业共性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创新项目,并对“龙头企业”作重点支持。要在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模具行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攻关工作,组织行业内产学研重点单位,分工合作,联合工作,争取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共同享受成果,并使成果产业化,以迅速提高行业的技术水平。

6、建立全国性模具检测中心

随着模具产业的不断发展,模具质量检测工作已越来越迫切,但至今我国只有一个国家级检测中心,建议建立更多全国性的检测中心。

7、加强模具标准化工作

推进模具标准件大批量规模化生产,搞好模具标准件的产需衔接,促进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的不断提高和行业的不断发展。少量的模具重点项目,成为国家专项,并对其实行政策倾斜。

第三篇:崂山区花卉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崂山区花卉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2007年04月28日

花卉产业是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形成的一项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新兴产业,同时也是实现经济发展、生态改善、农民增收的“三赢”产业,它不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而且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互动,美化城市和家庭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就我区而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花卉产业在全区经济中的地位日渐凸显,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全面分析花卉产业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探究提升花卉产业档次和水平的途径与措施,在三月中旬至四月份期间,崂山区统计局组织相关人员成立花卉产业调研小组,制定花卉产业调研方案、设计调查相关指标,会同中韩街道办事处有关人员深入基层和调查对象进行了实地调查。在为期一个多月的调研过程当中,通过座谈及问卷调查等方式,我们先后走访了中韩街道办事处、区政府相关部门、枯桃社区、张村社区,调研范围包括区内几十家花卉生产销售企业、花农以及花卉苗木绿化企业,采取全面调查与抽样调研的方法,初步了解了我区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我区下一步更好地推动花卉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现阐述如下:

一、我区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花卉产业是我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区现有人口21.98万,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4%左右。由于我区地处青岛城市化前沿,“五大中心”的新城区功能定位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必然给逐年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提出严峻的课题。一方面,城市化步伐加快使大批农民转为无地或少地农民,土地资源日益紧缺,2006年人均农业用地不到两分,传统农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多年从事农业劳作的农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城市生活节奏,且本身固有的技能和素质与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要求相差悬殊,就业问题令人担忧,进而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生活。对此,我区在大力发展三产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仍然保留了适度的农业经济,以保障我区由农村向城市转型期间的劳动力就业需求。近年来,适时调整农业结构,把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中拉动农业的增长点,花卉产业也就应运而生并日渐壮大。2006年,我区在全市虽然属人多地少的区市,但农民人均纯收入7599元位居全市第一,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效应,这主要得益于我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得益于我区农业结构调整。

(二)花卉产业拉动当地农民增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效果明显。经调查,2006年我区从事花卉生产销售的企业120家(不包括区属企业,以下同),个体花农500余户,苗圃200余家,花卉苗木绿化企业50家,总共870家(户),比上年增长8.8%,从业人员共3600多人,比上年增长16.1%,花卉苗木种植面积2000亩,比上年增长5.3%,花卉经营交易面积60亩,比上年增长32.3%。2006年经销盆花400万盆,花卉年产值1亿元,比上年增长35%,花卉年产值约占我区农业总产值的10%,拉动当地农民增收2000元,占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花卉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的途径,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出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再就业的压力,同时也为我区的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花卉基地建设成效显著,枯桃成为青岛最大的花卉种植基地和集散中心。做为我区花卉产业代表的枯桃花卉已有150多年的生产和销售历史,全村70%以上的劳动力从事花卉种植和销售,花卉销量占全市花卉总销售量的一半以上,市北区的南山、河马石,李沧区的李村等市场的花卉绝大部分来自枯桃。2003年枯桃社区建设了面积11000多平方米的青岛枯桃花卉交易中心,2004年投资200万元建设了面积达2300平方米的智能花室,投资300万元建设了面积达10000平方米的连栋种植温室,2005、2006年又先后投资300万元建设了高档生产展销温室10000平方米,目前枯桃已经成为青岛最大的花卉种植基地和集散中心。

(四)政府对花卉产业扶持力度逐步加大,花卉生产企业投资额逐年增加。2003-2005年区政府对我区花卉产业扶持资金分别为120万元、282万元和374万元(2005年扶持资金包括枯桃百花园等农业生态园项目270万元),2006年区委区政府下发了《关于鼓励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区要把“抓花”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之一。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我区花卉生产销售企业、苗圃以及花卉苗木绿化企业生

产投资3.18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88%的花卉生产投资来自于企业自有资金,贷款比重为8%。2003年至2006年,平均投资额由45万元增加到86万元,年均增长24%。

二、我区花卉产业发展特点

(一)以购进为主,种植为辅。统计资料显示,我区花卉产业呈现出产、购、销一条龙模式,目前主要以外购销售为主,销售额占花卉总销售额的80 %。购进品种主要有蝴蝶兰、凤梨、红掌、蕙兰、杜鹃、仙客来等。种植品种以草花为主,主要有一串红、菊花、月季、牵牛花、栀子、桂花等,销售额占花卉总销售额的20%。

(二)花卉销售季节性强,销售范围集中在市内,销售对象主要以团体为主。春节前一个月是我区花卉销售的旺季,销售额占全年花卉总销售额的45 %,每年“五一”节期间举办的枯桃花会是另一个销售高峰期,销售额占全年花卉总销售额的10%。花卉的销售对象主要是私营业主,农户家庭购花较少。青岛市内销售的花卉占72%,市外省内销售的花卉占18%,销往省外的花卉占10%。销售对象中团体购买占47%,个人购买占21%,经销商占32%。

(三)由枯桃花卉带动的产业链初步形成,产业化程度日益提高。2003年以来,枯桃社区充分挖掘“百年枯桃花卉”的资源优势,通过采取设立市场,做强品牌、强化载体等有效措施,延伸发展与之相关的配套产业,进一步拉长了产业链。枯桃花卉交易中心设立花卉交易摊位70余个,岛城知名专业花卉公司和花卉园圃大多在此有经营展示摊位,还延伸发展了根雕、观赏鱼、鸟、奇石等行业,年直接交易额达2000余万元,同时枯桃社区大力拓展旅游、餐饮、园林绿化、休闲娱乐等多个相关产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近千人,2006年实现花卉及相关产业产值1亿多元。在枯桃花卉的辐射、带动作用下,张村花卉大世界及周边区域开设花卉交易摊位有60余个。王哥庄、沙子口街道种植耐冬、桂花的农户也凭借枯桃交易中心,拓展了销售渠道,增加了家庭收入。枯桃花卉带动全区花卉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年年初,由枯桃投资建成的凤凤生态食府的开业,标志着我区花卉产业进一步拓展到餐饮业。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花卉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土地价格成为制约我区花卉生产产业化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区已有150多年的花卉生产和销售历史,但花卉生产、流通企业均处于零星生产、分散经营的状态。2006年,我区花卉产业实现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10%,花卉平均亩产值约5万元,远低于花卉生产发达国家亩产值50万元的水平;我区现有10亩以上的花卉生产企业(户)不到30家,最大的生产户经营面积仅为50亩。花卉生产规模小,不仅不利于先进技术、先进品种的引进和推广,而且难以降低生产经营中的固定成本,削弱花卉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更不利于我区花卉品牌的培育销售。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用于花卉种植的土地紧张,加之土地价格较高,可谓“寸土寸金”,大规模的花卉种植基地难以形成,严重制约了我区花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花卉种植生产新技术需要推广普及,种植、销售高档花卉的企业相对较少。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我区花卉市场中单盆售价超过千元的花卉品种仅有高档兰花、盆景,零售价格超过500元的花卉品种占全部花卉销售品种仅为10%。现有的中高档花卉凤梨、红掌、大花蕙兰,来源还是主要依赖从广东、北京、天津等地购进。在调查中,部分花农感到他们的花卉生产技术含量低,常规花卉品种多,品种重复现象突出,多为粗放经营,一旦市场相对饱和,极易形成恶性竞争。调查中发现,原始的花卉种植生产成本较高,例如,生产蝴蝶兰用于冬季保温的煤等燃料费用占生产成本25%,如何降低能耗,实现花卉种植集约化,获取最新的花卉种植生产新技术是花农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三)花卉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够突出。2006年到我区花卉节参观旅游的游客20万人次,占我区全年游客总量不足4%,单日游客量仅相当于啤酒节的十分之一。2006年花卉节期间拉动周边餐饮收入300万元,占我区全年餐饮收入1.5%。

(四)花卉出口市场有待拓展。从调查资料看到,我区目前花卉产业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销售市场仅局限在省内,省外也只有10%,国外空白。

四、建议

(一)尽快成立崂山区花卉协会,加强技术服务和推广体系建设。花卉产业已成为我区种植业的一大亮点,花卉生产销售具有旺淡季分明、销售期短、期货性质突出等特点,如果没有宏观的市场把握,则容易误导产业方向。为促进花卉行业的规范有序和产业化经营,建议尽快成立崂山区花卉协会,以便制定花卉生产相关技术操作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促进品牌管理,实现统一规划,统一生产技术服务,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市场营销,扩大我区花卉规模化经营。充分发挥花卉协会在信息集散,宣传引导方面的职能作用,把花农组织起来,信息共享、技术共享、品种共享,共同来维护花卉市场稳定,避免恶意竞争。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花农的专业培训,可通过请花木专家和种养大户给花农授课等多种形式,提供花卉种植相关技术,引导农民从花卉技术推广中得到实惠,启发花农自觉使用新技术,从而培养一支懂生产、会经营的现代化花农队伍。

(二)尽快制定我区花卉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延伸花卉产业链条。目前我区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带动相关产业作用日益加强,建议尽快制定我区花卉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规划应立足高起点、有特色,侧重观光游览、生态、餐饮、休闲、物流等方面的内容。生态旅游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以我区花卉产业为载体,精品项目多点支撑,树精品、抓亮点、打品牌,加速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坚持把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潜力源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来抓,推动我区花卉业的上档升级。

建议在滨海大道(枯桃、张村沿线)两侧,规划设计四季花开的花卉绿化带,既能起到美化效果,增加城市风景,又可起到宣传作用。

(三)加大扶持枯桃花卉力度,强化龙头带动作用。为使我区花卉产业尽快做大做强,应采取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我区花卉产业的壮大、产业结构的优化。以枯桃花卉为纽带,连接基地与农户,依靠其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广大农民种花及发展其它相关产业,降低经营成本,有利于集约利用全区的农业资源,形成集团化和专业化,提高花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技术支持、资金扶持、宣传支持及销售帮扶(帮助企业开辟花卉网上销售等多种渠道)。另外要特别注重为我区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向国内外市场承揽园林绿化工程等大项目来牵线搭桥,促进生产与经营相衔接。

(四)科技兴花,培育我区花卉名优品牌。花卉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花卉质量的竞争。立足我区优势,培育特色品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崂山耐冬具有抗寒性强、树态优美、四季常绿、冬季开花、花期从10月到翌年5月长达半年之久等特点,其经济效益是南方产耐冬的3-4倍,目前在我区王哥庄的东台、浦里及沙子口的大河东村庄均有种植。崂山耐冬是青岛市的市花,并且在名著《聊斋志异》中,崂山耐冬化作为美丽传说中的“绛雪”的故事已为大家所熟悉,借助上述两方面优势,我们应在品牌宣传及深挖花卉历史内涵上大做文章。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四季如春生态园艺有限公司培育的高山杜鹃,非常适合崂山区的土壤酸性、空气湿度、光照及水质要求,单盆的销售价格就能达到300元左右,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且供不应求,极具市场竞争力。该公司和比利时、德国的花卉公司合作进行育种及组培方面的科研工作,目前已掌握了高山杜鹃200多个品种的生产技术,将以每年十个以上的品种推向市场,基本改变我区的高山杜鹃主要依靠外地引进的局面。

(五)提升我区花会的办节档次,提高节庆效应。我区的枯桃花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但节庆效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主要表现在枯桃花会期间市民广泛参与率不高,花会对当地经济拉动不明显。建议将国际会展中心作为主会场,依托其影响力和良好的硬件设施等优势,科学策划,提升档次,广泛宣传,举办立足全省、面向全国的花卉博览交易盛会。

当前,全国花卉业及相关产业迅速发展、产品分化、细化日趋明显,青岛作为2008年奥运会水上项目的分会场存在强大的潜在客源市场和花卉需求,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区发展花卉及相关产业的天然条件和后发优势,将花卉培育为全区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努力促进全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全区农民收入水平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南昌市2005及2010年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

南昌市2005及2010年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以及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满足国土绿化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及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对苗木花卉的需求,发挥我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促进我市的苗木花卉产业大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南昌市是座具有二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江西省省会,为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地理位臵位于赣江下游、鄱阳湖滨,管辖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湾里区、青山湖区六个农业县(区),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三个城区,新区红谷滩区和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到1999年末全市总人口422.6万,城区人口140余万。国土总面积7402平方公里,以平原和丘陵岗地为主,地貌轮廓大体上日概括为:二山三水四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南昌市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7.7℃;降水量1,700毫米;日照时数为1,972小时;无霜期270天,适宜各种亚热带植物及多种温带植物的生长。

截止到2002年底,全市现有国有森林苗圃5个,集体、个体苗木花卉基地近200个(处),育苗面积1.4万亩,培育乔、灌、草皮、花卉等品种百余个,年产各类苗木达3500余万株,年销售额3600余

万元。全市有苗木花卉生产经营专业户0.4万户,从业人员1.3万人,专业技术人员1860余人。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双岭、卫国、麦园、龙潭等花卉苗木专业村8个,所生产的花卉苗木不仅销售本省,而且还销往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湖南、湖北等省市,并在全省及周边省市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二、我市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一)优势条件

1、南昌市地处我国中部,为内陆中心城市,是江西省省会城市,又是全国42个重点城市之一,具有省内其他地市无可比拟的信息、科技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

2、交通、信息便利。南昌市是京九铁路线上的唯一省会城市,铁路南北、东西双向穿行,105、312、320三条国道穿境而过,一天之内可直达上海、广州、武汉、福州、长沙、合肥、杭州等中心城市和省内各个地市。市郊的昌北国际机场开辟了近30条空中航线,立体交通线使运输快速便捷。电讯通信业发达,可及时地与国内外取得联系,所获得的市场信息量大。快捷的交通,丰富的信息铺平了南昌市苗木花卉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3、自然条件优越。水肥、光热、气候等自然因子适合开展苗木花卉的大规模生产、集约化经营、工业化发展。

4、南昌市集中了众多的生物科研机构和综合科技院校,为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提供了可靠的智力支持和先进的技术支撑。

5、国民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社会国土绿化力度的加大,城市化进程的延伸,为苗木花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6、国家、省、市绿化相关项目投资数量的增多,为南昌市苗木花卉产业的繁荣提供了机会。

(二)存在不足

1、生产基础设施薄弱

长期以来,对种苗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欠帐较多,加上政府对苗木花卉产业化的政策性扶持不足,使林木种苗管理部门和生产单位难以适应信息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需要。

2、育苗技术水平低

目前,育苗生产管理技术简单粗放,集约化程度不高,生产分工不细、生产技术传统、技术创新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弱、生产经营者市场开拓意识不强,是制约我市苗木花卉产业大发展的瓶颈。虽然我市从总量上看苗木花卉生产面积不小,生产品种也不少,但是老品种多,新、特、优品种少,科技、艺术含量低;小规格苗多、大规格苗小;低档次的苗少高档次的苗少;常规育苗多,运用新技术、新办法育苗少,导致我市苗木花卉竞争能力不高。

3、产业体系不健全。

苗木花卉是一个集生产、销售、科研、推广、科技服务、市场预测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具有超前性、时效性的特点。然而,我市的苗木花卉业仍处于分散经营状态,缺乏长远统一的发展规划和目标,缺

乏一个高效率的销售网络和科技推广服务网络,缺乏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和灵活的市场调节机制,缺少一个集规模化生产、多样化经营、集约化运作的露天市场交易平台。

4、苗木花卉的生产流通秩序比较混乱。由于林木种苗执法力度不够,苗木花卉交易没有相对固定场所,致使在苗木花卉的生产流通过程中出现了伪劣种苗,以劣充优,以假充真等现象时有发生,给造林绿化单位和种植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国土绿化以及林业建设的顺利开展。

三、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林业建设和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结合我市苗木花卉业的现状和自然地理条件,拟定2005年及2010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坚持政府引导、协会牵头、市场导向、产销并重,以科技为支撑,以法规、政策为保障,以扩大规模、丰富品种、提高质量、开拓培育市场和提高生产经营者科技素质为重点,积极引进和挖掘优质苗木花卉品种,狠抓高新技术研发和常规技术的推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特色品牌,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和完善服务管理网络体系,逐步形成以生产交易产业带和国有苗圃为龙头,集生产、销售、科研、服务于一体的“农村致富、农民增收”的产业体系,满足城乡国土绿化和人民群众生活美化的需求。

(二)基本原则

1、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讲求效益。

2、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科学布局,做好规划与计划的衔接。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

4、依托科技创新和培训推广,提高苗木花卉产业中生产管理者素质和集约化生产水平。

5、扩大对外开放,内引外联,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苗木花卉的发展空间。

四、发展目标

根据南昌实际,确立的近期发展目标是:以机场路、105国道、梅岭丘陵沃土带和国有场圃为重点,依托蛟桥、乐化、向塘、冈上、罗亭、梅岭等乡镇,按照“花园式基地、园林化庭院、生态型乡村”的建设标准和要求,建成南昌苗木花卉“交易长廊一百里、种植品种一千个、示范基地一万亩、实现利润一亿元”的发展规模。

至2005年,全市苗木花卉产业布局基本形成“南北两大交易长廊”、“东西三大生产片区”的格局。全市新建苗木花卉基地2.5万亩,改造面积1.3万亩,栽培面积达到4万亩,总产值达到1.6亿元,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以上,引进培育10个以木兰科为主的珍稀名贵苗木花卉品种,建立一个市级的引种试验、繁殖培育名特优新苗木花卉为主的良种繁育中心和苗木种子质量检测中心,以及2个县级示范苗圃,建立与全省、全国连接的苗木花卉信息化网络。

至2010年,引进25个珍稀名贵苗木花卉品种,新建苗木花卉基地7万亩,改造1.5万亩,建设3个县级示范苗圃,涌现一批苗木花

卉优质品牌龙头企业,使我市花卉苗木产业在科技信息及全方位服务方面上一大台阶,形成科研、示范、推广、生产培育、销售一体化的“南北两大交易长廊”、“东西三大片区市场”的产业格局。

五、规划布局

全市现有的苗木花卉基地主要分布在新建县、湾里区、南昌县、安义县和进贤县,根据各地的育苗特点、自然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全市苗木花卉产业的总体布局为:

1、机场路“十里苗木花卉交易长廊”。

规划面积3万亩,主要分布蛟桥、乐化、岭背林场、七里岗、溪霞等乡镇,并辐射周边乡镇场,重点发展绿化枫香、红叶李等彩叶植物、常绿树种、鲜切花、树艺植物和草坪。

2、南昌县平原绿化苗木花卉交易长廊。

规划面积3万亩,以县内105国道向塘、冈上等乡镇为主,带动两侧乡镇村,主导杨树、水杉、池杉、苦楝、喜树等平原绿化类苗木、园林中高档苗木、阔叶常绿苗木及盆景、盆栽等。

3、安义县造林绿化苗木片区。

规划面积1万亩,主要分布于县苗圃、万埠、东阳和新华林场,以培育湿地松、枫香、木荷等造林用苗木、绿化大苗、常绿针叶类苗木为主。

4、进贤县造林经济苗木片区。

规划面积1万亩,以观花岭、大公岭、麻山等林场和县苗圃为重点,拓展至周边乡镇,发展油茶、柚、黄花梨、桃果木经济类苗木及桤木等造林绿化用苗和各类大苗。

5、梅岭丘陵沃土带园林景观花木片区。

规划面积2.4万亩,依托梅岭山脉新建县、湾里区和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沃土带,发展樟树、杜英、银杏,木兰科等观赏类绿化大苗、芳香植物、绿化草坪及各类花卉,重点以石埠、西山、太平、梅岭、蛟桥等乡镇为主。

六、对策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政府对苗木花卉产业的领导

苗木花卉是国土绿化和花园城市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建设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的关键,也是各地致富农民、发展农村经济的新兴产业。苗木花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植树造林的成败和效益高低。当前,国家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地位来对待,相应地对苗木花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苗木花卉行业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加大对苗木花卉产业的政策引导与扶持。一是加强对苗木花卉产业的政策引导与扶持。各级政府对本地方的苗木花卉产业应有专门机构,对主要产业区的行政领导要建立目标责任管理制度,规范市场管理,加强调研,制定适度超前的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建立生产示范基地,力争创建成为全省乃至中南地区的苗木花卉生产示范先进市;同时,主管部门要争取各级地方财政支持,重点在苗木花卉的引种试验示范和科技创新研究方面

加大扶持力度,缩小与先进省、地区的差距,在金融信贷等财经方面要有新的举措,重点在花卉龙头企业和有特色花卉项目的育苗户、苗圃,加大扶持,倍增效益。

(二)依法兴苗,规范苗木花卉的生产和流通管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治种苗是苗木花卉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为促进我市苗木花卉行业加速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管理,使种苗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进一步适合林业建设、城镇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在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基础上,认真执行省林业厅推行的林木、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制度,严厉打击生产、运输、出售伪劣种苗等违法行为,遏制和杜绝不合格种子苗木的流通和使用,促进苗木花卉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依靠科技,健立苗木花卉产业科技支撑体系

突出地方苗木花卉特色,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是提高苗木花卉产业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通过加强与省农大、省林科院、南昌大学等科研院校的横向联系,探索促成南昌特有的苗木花卉精品。采取组建行业协会牵头、政府引导、媒体宣传等措施,充分重视科技研究与推广,开展常规及高新育苗技术培训、各类生产技术交流、苗木花卉展销等活动,推广应用就地保护育苗、珍稀苗木花卉育苗、扦插育苗、嫁接育苗、盆景制作、采穗圃建设等技术,积极培训骨干技术队伍,走生产营销服务一体化道路。现代苗木花卉产业能否赢得市场,关键在有一大批闯市场的能人队伍。每年要制定培训人才计划,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引导与培养,以提高花卉业生产经营者的科技素质和生产管理水

平。大胆引进,积极组织科技攻关,将最优秀的花木品种及繁殖技术推广到生产者手中,提高南昌苗木花卉产业的整体水平,以此带动苗木花卉产业的大发展。

(四)加大扶持,增加苗木花卉生产管理投入

近几年来,国家和地方逐年加大了对苗木花卉的投资力度,但由于历史欠帐太多,资金不足仍是制约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筹集资金,落实国家给予苗木花卉产业的税收政策,在积极争取国家、省项目建设投入的同时,以入股、承包、租赁等形式广泛地吸纳社会资金,包括外资。要拓宽思路,开阔眼界,要把政策、信息和技术都当成是一种投入形式,将这些无形的投入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

(五)强化引导,加快网络化信息服务体系步伐。

在现有基础上,可以由市种苗站、市林科所牵头,联合国有、集体育苗单位和育苗个体户,按照自愿的原则成立一个民间性质的生产、流通组织,并积极吸收相关行业和人员参加,通过实行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市场化动作,内抓生产,外抓信息,中抓科技培训和推广,规范各种生产和流通行为,提高全市苗木花卉产业的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大对苗木花卉业市场化运作的引导力度,创建更多的优秀苗木花卉企业龙头。既要遵循苗木花卉产业市场化运作的内在规律,又要在现阶段进一步加大对苗木花卉市场、企业及公司、花农户及营销户的引导力度,主要做好“一牵头、二重点、三转移”工作。

“一牵头”主要是强化市苗木花卉协会对产业的行业牵头组织功能,协调各级政府及部门对苗木花卉产业的领导与扶持,联合苗木花卉企业、花农户之间的广泛沟通与联系,促进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重点”采取积极的措施促使苗木花卉业朝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创建更多更好的优秀名牌苗木花卉龙头企业,形成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大苗木花卉招商引资步伐,优化环境、优化布局、优化项目,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确定具体步骤与政策,启动民营资本,在苗木花卉新品种种苗引种与高科技项目工程方面有新的突破点,以期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一大批特色鲜明、产品竞争力强的示范创新基地。

“三转移”即从指导思想上要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市场为中心转移;在生产组织形式上要从个体分散生产为主逐步向以联合体企业生产组织形式为主转移;在市场销售方面要从以地方市场为主销售向省内外大市场区域化为主销售转移。只有通过超常规的观念更新与市场运作方式更新,南昌市的苗木花卉产业才能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地。

(六)突出示范,调动群众参与苗木花卉产业的积极性 强化花卉苗木示范基地建设,是调动广大花农种植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全市市、县、乡镇要层层狠抓苗木花卉示范基地建设,国有、民营苗木花卉生产大型示范基地一齐上,集中连片,多出精品,百花齐放,极大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苗木花卉产业的积极性,以眼见为实 10

与财富效应解放小农经济思想束缚,呈现一派花卉苗木生产后浪推前浪,花色品种一年更比一年多的兴旺局面。

(七)培育市场,扩大苗木花卉的市场销售总量

精心培育花卉市场,扩大销售是保持花卉产业旺盛活力的重要因素。苗木花卉生产只有通过市场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全市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培育花卉市场建设,不断扩大销售量:一是通过组建苗木花卉营销公司和苗木花木专业营销队伍跑市场,采取承揽绿化项目工种和绿化园林物业管理服务等多种形式主动出击,牵线搭桥,使大批的花卉苗木走向天南地北的广阔市场,取得效益;二是依托苗木花卉专业交易长廊这一大市场的建设,设点布店,通过花卉产品的窗口服务,看样定货,服务三包,沟通花卉业的市场信息,扩大了花卉销售,更是为社会对花卉业的需求提供了实现的渠道;三是通过积极办展、参展、新闻媒介、节会等形式,推广我市名、特、优、新花卉新品种、新品牌、新技术和招商引资新政策、新组团、新规划,扩大花卉产品无形资产,提升花卉质量,把握优势,整体协同跟进,不断繁荣花卉市场,使全市的花卉产业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其旺盛的朝阳行业生命活力。

关于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退耕办:

我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为我市生态环境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根据省林业厅《关于做好退耕还林

十周年总结工作的通知》(赣林办发[2009]42号)和全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退耕还林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宣传。我市退耕还林工程已进入巩固成果的攻坚阶段。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到退耕还林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消除松劲、畏难等情绪,及时创新工作思路,坚持不懈做好退耕还林工作。要切实加强对退耕还林工作的领导,把退耕还林工作作为农村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任务来抓,要保持工作机构的稳定和工程的连续性,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对策措施,落实工作经费,保证退耕还林工作的正常开展。要继续加大退耕还林政策宣传力度,特别是要深入细致做好退耕还林政策调整后的宣传工作,充分调动林农实施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二、进一步完善机制,查找问题,及时整改。各县区作为实施退耕还林的主体,要以服务当代、造福后代的历史责任感,以确保退耕还林工程质量达到国家要求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建立配套的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进一步把工作责任分解到单位、人头,落实到山头地块。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全面开展摸底调查,认真查找内、外业存在问题,及时整改。在外业调查中,要严格按照省出台的退耕还林工程检查验收技术标准,发现工程质量不达标的地块要限期整改,并按原设计实施补植补造。同时县区林业部门要严格把好苗木检疫关,并做好技术服务,要深入到地块进行实地指导,保证补植补造工作有效开展。在内业工作中,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各种文字、图表、证卡、作业设计、合同、资金承诺函等材料进行全面整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发现遗漏,要及时补全,努力实现退耕还林工程信息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如出现征占、灾毁、复耕以及其他原因确需变更作业设计,要及时编制变更作业设计并上报市退耕办审批。

三、进一步巩固成果,齐抓共管,兑现补助

我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栽植的苗木大部分处于幼林和未成林阶段。各县区一定要建立健全管护制度,按照“谁退耕、谁管护、谁受益”原则,进一步明确 12

管护责任,将政策补助与管护成效挂钩。各县区林业部门要加强幼林抚育等技术指导,对已郁闭成林的退耕地,要积极引导高效丰产;对未郁闭成林的造林地块,要督促退耕农户每年开展清沟、松土、除草、施肥等抚育管理;对生态脆弱、坡度大的造林地块,要采取穴抚方式,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与此同时,要及时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保障退耕还林农户切身利益,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健康有序实施。县区林业部门要认真编制巩固退耕还林作业设计,及时上报,并严格按照作业设计进行施工,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各类企业参与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四、进一步改善作风,认真接访,妥善处理。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千家万户,直接关系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群众的利益放到第一位,进一步改善工作作风,解决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重点、热点、焦点问题。要畅通诉求渠道,认真做好来信来访案件的调处工作,对反映牵涉退耕还林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要及时调查核实,妥善处理。调查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反映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向反映人反馈调查结果,并了解反映人对调查结果的满意程度,切实做好沟通和解释工作。同时,要依据调查结果作出处理决定,并抓好落实。

第五篇:中国营养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中国营养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一、营养产业现状喜中有忧

中国营养产业是食品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中国营养产业规模为1500亿元,约占中国食品工业总产值2.48万亿元的6%。中国营养产业起步晚,基数小,但发展快,已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市场品牌的认同度有所提高。一是保健功能食品产业经过几番周折,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二是营养素及营养补充剂发展迅速,其中维生素C、E、D3在世界上占有垄断优势;三是营养强化食品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国民的关注;四是牛奶和新型豆制品的营养保健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的营养产业还存在不少问题。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规模小,企业数量多,产品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低,开发能力低,企业寿命短,特别是保健功能食品行业,即使是一些名噪一时的知名企业,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

二、营养产业前景无限光明

据专家预测,中国营养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将会走上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将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发展,2010年预计达到2500亿元以上。主要依据有以下四个方面:

政策驱动。我国虽然还没有营养法,但是国家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营养保健工作。例如,近20年来发布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

素供给量标准》等都属于营养政策的文件。随着我国营养工作的开展,这类文件将越来越多。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公众营养改善行动”,国家《食品工业 “十一五”发展纲要》更明确提出“注重以营养科学为指导,注重保存食物原料固有的营养成分,优化食品中营养素配比,维护和提升加工食品的营养成分,满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营养健康的要求”。这在我国历史上是首次。它是我国政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而采取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政府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最近,中共十七大提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而营养产业正是使全民健康的民生产业。

市场拉动。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显著提高,人们对营养保健食品的需求急剧增长,推动了营养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成长带动消费升级。权威部门普遍认为,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未来5年,中国GDP增速可保持在8%以上。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人们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可用于营养保健食品的支出也将逐步增加。人口城市化创造巨大的需求。2004年中国城市化率估计已达到了40%,到2010年,保守估计将达到45%。人口城市化带动生活方式变化,为营养产业发展拓展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消费观念变化拉动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保健知识的普及,与膳食相关的慢性非传染疾病造成的危害不仅被国家、社会所关注,也引起了普通消费者的注意。国民新的营养消费观念的形成,将成为拉动营养产业发展的新动力。老人和儿童市场快速成长。据PNDC调查,42.5%的中国家庭最关心老人和孩子的营养状况。这一人群对营养和健康的关注,会拉动相应的营养产品市场。“亚健康”人群迅速增长的需求。“亚健康”人口的比率越来越大,约占人口总数的70%以上,亚健康人群对营养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新的推动。“大病住医院,小病上药店,无病先保健”,随着“送礼送健康,花钱买健康”时尚的流行,许多人开始明白了一个道理:健康投资回报最大。

古人云:“上医治未病”,得了病以后也是“三分治,七分养”。科学家爱迪生说:“未来医生不再给病人药物,而是引导病人关注人体结构、身体的保养以及疾病的引起和预防”。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人类1/3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是可以避免的,1/3的疾病通过早期的发现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1/3的疾病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成本最低。有人说,权力是一时的,荣誉是过去的,金钱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只有健康是属于自己的。最贫穷的人不会为了金钱而放弃健康,但最富有的人会为了健康而放弃金钱。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在60岁以前拼命工作,“拿命换钱”;60岁以后疾病缠身,“拿钱换命”。俗话说,“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兢兢业业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住院一次,破产一次”,“致富11年功,大病一日穷”,老百姓越来越看不起病了,只能“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这些民谣尽管有些夸张,但其背后都凝结着民之所思,民之所想,寄托着深深的民意期待。许多人都认为:“养儿防老不如养生防老”,“健康第一,没有健康,其它都等于零”。国家“九五”攻关完成的研究表明,在疾病预防工作上投资1元钱,就可以节省8.5元的医疗费和100元的抢救费

用,收到“个人少受罪,家庭少受累,节省医药费,回报全社会”的效果。所以“吃饭讲营养,营养保健康,健康促发展,发展为和谐”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这一“营养健康经济学”的观点,对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也特别重要。营养健康投资,可以提高人的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这是战略性的投资,是建立节约型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科技推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营养产业必须占领科技制高点。新技术、新科学、新信息手段是营养产业发展的三股推动力,营养产业的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加工工艺、新的质量控制标准、新的科学证据揭示新的营养成分以及健康功能,需要新的信息手段把营养信息传递给广大消费者。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吸收消化再创新等手段,进一步推动我国营养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首先,采用新技术。营养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营养学、食品工程学、食品科学、医学和化学进步的结果,具有研发先导的特征。目前,在生物技术、医药、食品、营养学方面都有许多技术储备,对产业发展构成一种有利的科技支撑。其次,研究开发新产品。营养保健功能食品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调整产品结构,研究开发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具有东方合理膳食模式的营养健康食品;二是发展营养强化食品;三是开发牛奶、大豆等富营养食品;四是重视功能性食品的开发。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研究开发,努力实现传统食品工业向现代化食品工业、传统食品向功能性食品的转变。

管理带动。科技和管理是企业腾飞的两个翅膀,加强管理是营养保健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首先,政府监管。政府是发展我国营养保健食品产业的保护神。国家食药局、卫生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等单位通过政策法规,有力地促进了营养保健产业的发展。为了保障市场有序发展,从2004年开始,国家食药局取消“药健字”批准文号,从此,保健品只有两种身份——药品或食品。2005年7月起实施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保健品和药品一样,必须通过GMP认证才能生产和销售,这对保健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其次,行业自律。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和中国保健协会等是政企之桥、企业之家,通过行业管理,建立行约行规,保证了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在首届中国保健品公信力品牌推选活动大会上,保健产业向社会公开承诺:“决不生产和销售假劣产品,决不夸大宣传,更不做虚假宣传,不添加任何违禁物,诚挚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再次,企业内部管理。外找市场,内抓管理,企业才能兴旺发达。根据国家规定,大多数保健食品企业进行了GMP 改造,通过了GMP认证。天津天狮集团还在全国同行业中第一个通过了HACCP认证。天狮集团经过十年奋斗,十年风雨,从一个单一生产高钙素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型民营企业,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保健食品等200个品类近千种的营养保健食品,国内资产20多亿元,业务渠道辐射世界190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全球拥有1000万个固定消费者和5万个加盟店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的一个奇迹。如果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多一些象天狮这样的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名牌企业家(天狮总裁李金元),那么中国的保健食品行业就大有希望。

世界经济学家一致认为,未来信息产业和健康产业是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有人预测,未来十年健康产业将会成为信息网络财富革命之后的第五波财富革命。我国的经济学家也都乐观地认为,我国具有数千年的饮食养生文化,具有“药食同源”、“食养食疗”的悠久历史,以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及其理论为依托,以先进的科技和管理为动力,以丰富的资源为后盾,以广阔的市场为舞台,21世纪的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市场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三、发展营养产业亟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营养师队伍

2005年10月1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公共营养师等11个新职业。《全国食品工业“十一·五”规划建议》也明确规定:“加强食品营养工作机构建设,大力开展营养师的培训工作,全面推行食品企业营养师制度,提高营养师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运行中的监测职能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责任。为此,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营养指导工作委员会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联合开展了“公共营养师”的培训工作,并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公共营养师的培训基地。

公共营养师是从事营养指导、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传播,促进社会公众健康工作的专业人员。其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是进行人体营养状况评价、管理和指导;二是进行膳食营养评价、管理和指导;三是进行营养知识的咨询和宣教;四是对食品及其功能进行营养评价、指导。这个职业主要岗位是食品、营养食品、保健功能食品企业;宾馆、饭店、食堂;幼儿园、医院、学校、社区、机关等单位。

在美国,凡是住院病人的治疗都必须有营养师的参与;在日本,每330人就有1名营养师,营养师的数量相当于临床医师的2.4倍;在我国,平均每50万人才有一个营养师,这足以说明我国营养师人才的异常匮乏!由此可见,营养师的职业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如果达到日本的水平,中国将有400万个营养师岗位,而目前不是1万人。因此,近两年营养师培训成为热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 张志祥)

下载木花卉产业的现状和苗木花卉产业的新方向及发展前景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木花卉产业的现状和苗木花卉产业的新方向及发展前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2011)

    中国保健食品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 中 国 国际食品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张志祥 中国保健协会保健食品委员会会长 目前,国际、国内对保健食品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论。我国的定......

    2013-2018年中国建筑木产业发展前景及供需格局预测报告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 2013-2018年中国建筑木模板产业发展前景及供需格局预测报告 报告目录(部分): 第一部分 市场发展现状 第一章 全......

    云南花卉产业现状及其发展[推荐5篇]

    云南花卉产业现状及其前景 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20111070139李斌 摘要:花卉业作为一种高效农业产业,在农业及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且在美化城市面貌、改善生态环境、......

    蔬菜产业现状和对策

    2012学年第二学期《食品添加剂》期中小论文 黄岩区蔬菜产业现状和对策(模板) 食品营养与检测10-1班 蔡健 学号20102345 摘要:本文从黄岩区蔬菜生产现状出发,针对蔬菜生产中存......

    攀枝花花卉产业发展及走向浅析

    攀枝花地区发展花卉业切入点及走向分析摘要:通过对攀枝花地区花卉业现状及临近地区花卉产业的调查分析,对攀枝花地区花卉业进行定位并探索攀枝花地区花卉业的发展方向。关键词......

    遵义概况及中药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遵义中药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遵义位于贵州北部,属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湖南丘陵地带过度的东斜坡北段,西北部与四川接壤,是黔北交通枢纽,西南地区通江达海的重要通道。下辖2区2市1......

    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院 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发展速度正在从高速转入中高速,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和发......

    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逻辑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逻辑分析 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 一、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乐观 中投顾问在《2017-2021年中国新材料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