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哲学的慰藉 有感
哲学的慰藉 有感
一.
正义的审判一定不会缺席,只是会延迟开庭。在苏格拉底被害死之后,那3名雅典的公民也因此付出了代价。苏格拉底在描述中是一个有些爱质疑的人,他向所有人质疑,质疑的问题千奇百怪,无论被质疑者的表情。而这种质疑无疑是神经质的,或者说是没事找事。苏格拉底问出的问题常常使人难堪,而又富有哲理。可以说,苏格拉底是因为使得人们的难堪而导致他的死亡,而说到底,哲学不就是使人难堪的东西吗,从使人难堪中让人获得改进,然而,这脱俗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将所有的身外之物全部抛弃的脱俗。按照佛学的将法来说,就是禁欲。看穿钱财的本质,追求内心的幸福,然而这也并非是许多人所能看穿的,他们获得了金钱,却失去了灵魂。
所有的一切都是对的吗?一种狂热之下的冷静能让我们清醒的反省自己,所谓的每日三思。所有的一切都是注定的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然,我们有追求自由,内心自由的权利,我们可能无法与权力抗争,但我们可以选择服从,然而服从一定是对的吗?
在苏格拉底死去的时候,他是为信仰而牺牲,正如之一些虔诚的宗教徒,为佛,神献身。
同样的,为苏格拉底的平反显示了这个社会的公平,正所谓,我可以不支持你的观点,但我誓死保卫你说话的权利。
二.缺少金钱的慰藉
事实上,金钱是一个颇为矛盾的物品,它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又会给人带来痛苦。归根到底,这就是一个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认知,是更侧重物质满足或是精神满足。
事实上,我个人更倾向于精神满足,虽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实际上,人的贪欲是没有极限的,事实上,最终纵欲的人都大多没有好结果,对金钱或是其他一些欲望的要求是没有极限的,最终人将会被他们的贪欲所毁灭。上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而精神的慰藉是可以带来人的极大快乐的,而东方与西方最大的不同在于东方更加保守,更加提倡禁欲,而西方则正好相反。但是,精神的满足是源源不断的,而物质的满足必将带来更大的不满足,为了满足这种更大的不满足,又去为了这种欲望而导致更大的欲望,这是并不可取的。不知生,何知死。而灵魂的超脱是不会有失落感的,精神的满足远好于物质的满足。
三.对受挫折的慰藉
事实上塞内嘉的方法并不是十分的让我赞同,实际上这跟等死没什么两样。当然他比等死要好一点,毕竟面对无法抗争的命运和未知的力量时,不妨选择服从。从佛教的角度来说,就是心静如水,或是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贱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这也许就是一种所谓的顺从,正如茅草面对大风只是弯下腰顺从,而非不自量力的抗争,实际上,我们不能说那个好那个坏,事实上他们都有一种哲学的意味在里面。在风后,茅草又高高的树了起来,几乎没有损失。对于挫折,要以一种最坏的心态去面对,这样得到的结果一定比你心中的要好,对于无能为力,不可抗拒的事物,以一种顺从的方式去面对,便会受到更少的损失。这便是我对第三章的一点感想。
四.对缺陷的慰藉
缺陷是每个人都存在的,所谓人无完人.事实上,权贵也不一定就比那些村姑要活得幸福,而我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物体,有精神上的我,也有肉体上的我,失去了精神上的我,我便是那行尸走肉,而失去了肉体上的我,灵魂的却得以超脱,但精神却似乎没有了安心之所.缺陷是什么,缺陷就是不完美的地方,既然我们无法改变他,那么我们便可以顺从它,包容他,作为身体的一部分.将什么事都放下也意味着放下所有忧愁,然而却可能是放下了所有责任.既然人是有两面性的,那么我们便宣扬那好的一面,打压那坏的一面.但是,到底欲望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呢?我认为,当欲望与你的前行道路是一致的时候,欲望是允许的,当欲望阻拦了你前行的道路,那么这种欲望便是错误的.总之,缺陷是可以包容的.五.对伤心的慰藉
伤心是所有人都会 碰到的事,叔本华是一个有些郁郁的哲学家,与苏格拉底等人相比,叔本华所研究,探讨的哲学问题更加的接近世俗,比如爱情的,而叔本华的哲学认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是依附于肉体世界而存在,而并不是精神世界独立的存在,因此我们的行为与肉体世界的需求有紧密的联系,人不可以做到脱离,独立于肉体的思考与哲学,而一些我们正常的需求却被刻意的去回避,潜意识与意识,左右了我们的头脑,语言和行动,我认为,潜意识是可以间接被影响的,而意识则是我们所直接可以控制的,这些区别使得我们有理智与疯狂之时.但是,由于潜意识是可以被意识以间接的方式影响的,所以我们理智的时间大于失去理智的时间.六.困难中的慰藉
没有经过痛苦,快乐就不长久与满足,正因为磨难,困难的来临,使得我们越来越强.尼采认为,为了无痛苦,只能享受一些快乐,而增加痛苦,可以使人们享乐的能力增加,就是没有风雨,哪有彩虹.只有有苦难的准备,我们才会成功,没有人无缘无故的就平步青云或是成为名人,他一定有付出.成功便是从平庸到痛苦到完成的一个过程,人的生命是在大自然前面微不足道的,但我们的生命可以通过磨砺而变的越来越坚韧,而回避困难不会有任何结果,面对困难却会将它解决.因此尼采对酒的态度实际上便是对他人生的态度,不回避,不畏惧.达不到的不一定就是错的,有一颗平常心与不甘平凡的心都是并存的.面对达不成的事情,要有一颗平常心,对可以达成的事件,要用一颗不甘平凡的心.
第二篇:读《哲学的慰藉》有感
浅析《哲学的慰藉》
——真哲学,大智慧
今天终于把《哲学的慰藉》读完了,这篇阿兰德伯顿写的哲学艺术的文章,使我感触良多,本以为如此感伤的他不会是那么这么理性而幽默的文章,读完这篇文章却让我对他的文笔又着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阿兰德伯顿看来,哲学的最大功能就像是以智慧来慰藉人生的痛苦。而他笔下的六位哲学家都有着不同的思考,都带给着我们不同的人生态度这也许就是阿兰德伯顿想带给我们对于生活的大智慧吧,但是,他对哲学的思考却成了我人生这么本哲学辞典中的序言。
《哲学的慰藉》从六个章节不同的角度来讨论着不同哲学家对于生活对于人生中哲学意义的思考,而我也将从六个章节来阐释我的感受。
第一章,对与世不合的慰藉。苏格拉底衣冠褴褛的形象让现在的每个学生、每位学者感受深刻,他不惧一切宣扬哲学艺术的他更给人一种放荡不羁的感觉。但是正是这样的他在当时的社会、当时的时代的人们看来却是个与世不合的人,他遭致很多人的厌恶,更是遭到了教会组织的仇恨。我还清楚地记得他对法官说得那段话,只要我一息尚存,官能健全,我决不会停止哲学实践,不会停止对你们的劝导,不会停止向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阐明真理······所以,诸位,不论你们是否释放我,你们知道我是不会改变我的行为的,虽百死而不悔。我在想,这位哲学家宁愿失欢与众,获罪于邦,而决不折腰。他决不因别人的指责而收回自己的思想。是什么给予了苏格拉底这么大的勇气呢,要是说他的自信是出于一时的冲动或者匹夫之勇,那么他的勇气而是来自更深层次的、根植于哲学的源泉,是哲学给予了这位与世不合的哲学家生活的力量。而他对于哲学意义的不同思考似乎就是在召唤着我们通过哲学来求得智慧啊,来慰藉着我们对于世俗不满的亢奋情绪,给予我们心灵的平静。
第二章,对缺少钱财的慰藉。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财富无疑是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的,而钱财也似乎是象征着一个人能力大小,让人挤破头颅都想得到,甚至让人走上了不法之路。而阿兰德这章所说的哲学家却给我们带来了无价的一份财富。对于缺少钱财,伊壁鸠鲁却给我们带出一份快乐清单。伊壁鸠鲁的哲学最显著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强调感官的快乐,对于他来说,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而是什么可以带给我们快乐呢,是什么能从快乐中带领我们走出缺少钱财的困惑呢。友谊,伊壁鸠鲁认为凡智慧所能够提供的、主任终身幸福的事物之中,友谊超过一切。真正的朋友不以世俗的标准来衡量我们,他们看重的是我们的本质,就像理想的父母一样,他们对我们的爱不易我们的外表和社会地位为转移,所以我们身穿旧衣服、承认今年没赚多少钱,都不会于心不安。而追求财富的欲望不一定单纯出自对奢侈生活的渴望,更重要的动机可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善待。我们追求发财的最大目的可能就是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关注,否则他人就会对我们视而不见。一小群真正的朋友可以给予我们的关爱与尊敬是财富不见得能提供的,这样也让我们放下了对于缺少钱财的忧虑。自由,生活简朴并不妨碍朋友们感到自己是有地位的人,因为他们同雅典世俗的价值观拉开距离,不以物质标准衡量自己,不会以我们钱财的多少来衡量我们的生活。思想,有着自我的思想让我们忘怀了所有的世俗,甚至让我们远离了金钱世界的尘嚣。这样的哲学正是来慰藉着我们缺少钱财的不安之心,也净化了我们的心灵。
第三章中对受挫折的慰藉,让我懂得了塞内加的经历不仅仅是一系列挫折的综合词典,更是让我明白他的智慧面对挫折会是一种艺术,一门学问。第四章中对缺陷的慰藉让我明白对于蒙田来说读书是他生活的慰藉,是令他摆脱百无聊赖之苦,磨钝痛苦的刀锋。这也正是启迪着我们用读书来慰藉缺陷带给人们的困惑。性缺陷、文化的缺陷和智力的缺陷都不会是我们前进的阻碍。与此同时,在蒙田骑马周游列国后,建议我们摒弃偏见和自我分界,而代之以局限性较少的世界公民的观念。当我们被指责为不正常时,还有一种慰藉是友谊。朋友总是能善待我们,把我们看作比一般人心目中更为正常的人。这又是提示着我们友谊的珍贵,让我也加深着对于友谊的认识,广交友,交好友也将会是我交友的一项原则。而
第五章中提到对伤心的慰藉,这就向我们展示了叔本华对于伤心之情的一种处理方法,更是用哲学来将这样的方法来诠释给我们。让我也感受到了他对于生活态度的一种淡然,也影响我今后对于生活的态度,不仅仅是用哲学来慰藉肉体上的缺陷更是可以慰藉心灵上的缺陷,这也将是让每个人都需要去学习的。不能忘记的更有第六章中尼采写到的困难中的慰藉,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遇到种种的困难都是形式各异的,但是正如尼采所说的那样,困难都是不可避免,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慰藉我们的心中的创伤,靠我们去增强我们的信心与勇气。
在《哲学的慰藉》中,所有的提及的哲学家都有着自己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但是相通的地方就是他们都用哲学来诠释了哲学的功能,让我们都对哲学有着一个新的认识,这也正是让我读完《哲学的慰藉》中最为感触之处。哲学对于我们人生种种问题的慰藉,也就向我们传达了哲学对于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理念。用哲学来做大智慧,这也正是阿兰德伯顿写这篇文章的初衷,而我所要做的也正是要追寻着阿兰德伯顿的脚步来做智慧,用哲学的大智慧来面对人生。
第三篇:《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算起来,我们这一辈的读者读哲学的时间并不短,但却始终害怕读哲学。因为,哲学书籍常常摆出高不可攀的架势,让普通读者望而生畏。弄哲学的人有时也故弄玄虚,把本来可以理解的东西弄得“一些不懂了”。西方哲学于文字又隔了一层,我们只好仰仗三家村夫子们的翻译,结果追求到的是影子的影子,离真理更加远了。我自己阅读哲学的经历大抵如此,也许只能怪自己愚钝而没有悟性。有一天,在自己的破书堆里找到威尔•杜兰(WILLDURANT)写的《哲学的故事》,发现原来哲学也并不难读如许。杜兰说读哲学也有快乐,连形而上学都有诱人之处。每个学哲学的人都曾有这样的阅读体验,只是迫于生计,人们在刨食的过程里忘却了这样的体验。诗人勃郎宁说寻找生命的意义是日常必需一如饮食。思索生命意义的过程就是哲学的过程。《哲学的故事》和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一样改变了我的阅读习惯。我努力寻找一个学科的边缘而怀有写作热情的人物的著作来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比如,英国的阿兰•德波顿(ALAINDEBOTTON);他的《哲学的慰藉》就给了我这样的阅读乐趣。译者资中筠先生推荐我读这本小册子时,我内心有着一向的对于书的傲慢,并不以为会一字一行一页地读的。及至书到手,不知不觉竟然全读了。资先生的散体文功夫当然给这本书的中文本增色不少。不过,原文据说也得英语古典散文的三昧的。“我一向认为,一种臻于上乘的文字首先是本土的,不是洋腔洋调的„„”我把这句话视为资先生的翻译主张。也因为这个我拿到了英文本也不愿意去看。我不想破坏已读中文本给我带来的文字享受。两种文字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好的翻译在文字上应当说是一种创作。莎士比亚之所以在中国脍炙人口,是因为翻译家们把莎士比亚的文字用地道优美的中文转达给中文读者了。我读《哲学的慰藉》一开始就读的是中文本,语感定势有了之后,并没有想到要读原文。这就是有语言魅力的翻译所具有的效果。假如,让我来做文字翻译的裁判,我宁愿给风格记分,而不在科学界定上纠缠不清。因为,任何文学翻译都是不能用科学的手段来裁判的。两个人同为高手来翻译同一部著作,结果一定是两个文本,因为两人的语言感觉和文化理解是各自的。翻译批评如果不考虑这样的因素就谈不上专业。钱钟书说理论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翻译的理论家尤其缺乏实践。鉴于此,我通常不从事翻译评论。这当然也有心虚的原因,一提翻译批评,就感觉人家要批评我自己的翻译嗄。
《哲学的慰藉》书分六章,分别“慰藉”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有缺陷、伤心和困难的众生。哲学的终极作用大概就在于此吧。
真正的哲学家“宁愿失欢于众,或罪于邦,而决不折腰。他决不因别人指责而收回自己的思想。”哲学家对世俗的东西弃置不顾„„你可能以为我会这样引下去。然而我不会。假如《哲学的慰藉》只有这些,我就没有必要向读者介绍了,这样描述哲学家的书籍太多了,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
《哲学的慰藉》里的每一个哲学家都是个性鲜明的人。个别人选如蒙田算不算哲学家,作者并没有按照学院的规定来安排。我接触蒙田超过二十年,《哲学的慰藉》却让我从另一个视角了解了这位随笔作家。饮食男女在蒙田的笔下都有细微的观察,异地风俗也是他散文挥发极致的对象。“我之所以为我,每一样器官都同样重要„„我有义务向公众展现自己完整的形象。”在写叔本华的爱情故事时,德波顿说:“我们比鼹鼠总还有一项优势。我们同它们一样需要为生存而奋斗,为繁衍后代而求偶,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去戏院、歌剧院和音乐厅,晚上睡在床上还能看小说、哲学书和史诗„„”这种思索本身就很有哲学意味了。写尼采时,德波顿用了“推崇悲苦的哲学家”这样的字眼:“很少有哲学家推崇悲苦。”尼采把大多数哲学家讥笑为“卷心菜头脑”。“说实在的,在活着的人里没有一个人是我在意的。我喜欢的人都在很久以前作古„„”关于尼采,人们已经说了很多,我并不想在这里误导读者。我感兴趣的也许跟哲学沾一点边:资先生做了几十年入世的学问,从事的一直是理性思维。德波顿选的几位哲学家或者思考入世问题的角度不合常规,您翻译时有什么样的感想?人在摆脱了职业读书的羁绊之后,阅读趣味是否更合人性一些?思想的闪光和逻辑的亮点是一回事吗?理性如果能指导实践,思想又能解决什么?与其说这些是我读《哲学的慰藉》时产生的疑惑,毋宁说是读书以来就有的疑惑。
哲学如果真能慰藉人生,读书倒是一件幸事。理性思维的极致有时近乎疯狂,几个循环你便找不到北了。这个时候,没有哲学的人可能倒能解脱。如此,幸福倒离无知近一些。
第四篇: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第一次尝试阅读哲学的书籍,阿兰·德波顿这个名字深刻在我内心。当我们遇到不受欢迎、缺钱、被瞧不起、心碎、困顿等六种问题时,你该用怎样的人生观或者生活态度去面对处理呢?闭上书本在脑海里不断反复思考回忆,过去曾经面对都是从我父母中帮助走过,可面临未来的社会实践,我深刻感受到尖锐化的残酷。
书本中藉由著六位不同哲学家的观点及体验来解决我们心理上的困惑,藉由著他们的例子来慰藉我心中的困惑,利用哲学的观点去探讨解说。我仿佛看到人生价值观的答案,感觉犹如溺水之人拾得稻草,它对于我挫折中的路程是个莫大的慰藉以及光明。深入浅出的文字内容,生动有趣的比喻论证,精妙得当的引用、评论,还有众多趣味下的深刻思想,这一切都使之那么适合作为启蒙书籍。
如译者资中筠先生说,“这是一本很难归类的书,惟有名之曰才子书”。具体来说《哲学的慰藉》这本书是分六章,分别“慰藉”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有缺陷、伤心和困难的众生。而资先生的解读是,“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他认为哲学家的伟大不在于高深莫测,而在于能与常人对话”。作者也透露出了这一想法:“广而言之,以这位希腊哲学家为最高象征的主题似乎在召唤我们担负起一项既深刻又可笑的任务,那就是通过哲学求得智慧。尽管古往今来被称作哲学家的思想者千差万别,还是有可能在相隔几世纪之间找到一小群情貌略相似的人,其共同点就是忠于„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义
——philo;sophia。”
我认为阿兰.德波特以哲理讲解人们的思维逻辑来告诉我们----如何去打破那个看似坚不可摧的认知疆界,以使我们在种种人生之逆境之中,依旧可以坚强面对,甚至置之一笑。原来阅读哲学的书本倒是一件幸事,理性思维的极致有时近乎疯狂,几个循环你就发现“鸡与鸡蛋诞生”的故事了。如此,幸福倒离无知近一些,想得可以更轻松愉快,哪怕随时都保持著能接受挫折的心态,接受突然的意外的事,并且随时预料想著下一秒的灾害,我们无法逃脱命运安排,却要学习忍耐著去接受所有的挫折。
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坦然自若的态度,第一章的陶器,运动员;第二章的钻孔;第三章的命运女神,狗;第四章的铁炉壁炉和野人;第五章的鼹鼠;第六章的山和拉斐尔,司汤达……其实我发现德波顿并不追求宏大的意象或经典的事例,他更喜欢用这些细小平常的事物,说明极为深刻的道理。
生活难道不是更简单平凡吗?大侦探福尔摩斯曾说过:细节注定真相的结果。文中开始谈到:很少人有哲学家会推崇痛苦的感觉,明智的生活向来和努力减轻痛苦──如焦虑、绝望、愤怒、自卑、悲伤──相关性,但是尼采指出痛苦和快乐是一体两面的,他们两个是不可分离的,当我们勇敢面对困顿,才能重困顿中激发自我重新创造,并且从当中获得到快乐和享受。
往往最真实感的是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老师介绍的书本真实地让人重获阅读的乐趣,面对喧嚣中这样一泓清泉,我感觉宛如世外
遇上桃园,令我对生活的看法更加深入实际,大大改变了我的人生观价值。懂得知足常乐,及时行乐才是最简单的快乐,美国人现代都有一句话:活在当下!更应该把自己的心态放得更稳一点,深沉一点。
第五篇:读《哲学的慰藉》
算起来,我们这一辈的读者读哲学的时间并不短,但却始终害怕读哲学。因为,哲学书籍常常摆出高不可攀的架势,让普通读者望而生畏。弄哲学的人有时也故弄玄虚,把本来可以理解的东西弄得“一些不懂了”。西方哲学于文字又隔了一层,我们只好仰仗三家村夫子们的翻译,结果追求到的是影子的影子,离真理更加远了。我自己阅读哲学的经历大抵如此,也许只能怪自己愚钝而没有悟性。有一天,在自己的破书堆里找到威尔·杜兰(WILLDURANT)写的《哲学的故事》,发现原来哲学也并不难读如许。杜兰说读哲学也有快乐,连形而上学都有诱人之处。每个学哲学的人都曾有这样的阅读体验,只是迫于生计,人们在刨食的过程里忘却了这样的体验。诗人勃郎宁说寻找生命的意义是日常必需一如饮食。思索生命意义的过程就是哲学的过程。《哲学的故事》和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一样改变了我的阅读习惯。我努力寻找一个学科的边缘而怀有写作热情的人物的著作来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比如,英国的阿兰·德波顿(ALAINDEBOTTON);他的《哲学的慰藉》就给了我这样的阅读乐趣。译者资中筠先生推荐我读这本小册子时,我内心有着一向的对于书的傲慢,并不以为会一字一行一页地读的。及至书到手,不知不觉竟然全读了。资先生的散体文功夫当然给这本书的中文本增色不少。不过,原文据说也得英语古典散文的三昧的。“我一向认为,一种臻于上乘的文字首先是本土的,不是洋腔洋调的……”我把这句话视为资先生的翻译主张。也因为这个我拿到了英文本也不愿意去看。我不想破坏已读中文本给我带来的文字享受。两种文字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好的翻译在文字上应当说是一种创作。莎士比亚之所以在中国脍炙人口,是因为翻译家们把莎士比亚的文字用地道优美的中文转达给中文读者了。我读《哲学的慰藉》一开始就读的是中文本,语感定势有了之后,并没有想到要读原文。这就是有语言魅力的翻译所具有的效果。假如,让我来做文字翻译的裁判,我宁愿给风格记分,而不在科学界定上纠缠不清。因为,任何文学翻译都是不能用科学的手段来裁判的。两个人同为高手来翻译同一部著作,结果一定是两个文本,因为两人的语言感觉和文化理解是各自的。翻译批评如果不考虑这样的因素就谈不上专业。钱钟书说理论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翻译的理论家尤其缺乏实践。鉴于此,我通常不从事翻译评论。这当然也有心虚的原因,一提翻译批评,就感觉人家要批评我自己的翻译嗄。《哲学的慰藉》书分六章,分别“慰藉”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有缺陷、伤心和困难的众生。哲学的终极作用大概就在于此吧。真正的哲学家“宁愿失欢于众,或罪于邦,而决不折腰。他决不因别人指责而收回自己的思想。”哲学家对世俗的东西弃置不顾……你可能以为我会这样引下去。然而我不会。假如《哲学的慰藉》只有这些,我就没有必要向读者介绍了,这样描述哲学家的书籍太多了,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哲学的慰藉》里的每一个哲学家都是个性鲜明的人。个别人选如蒙田算不算哲学家,作者并没有按照学院的规定来安排。我接触蒙田超过二十年,《哲学的慰藉》却让我从另一个视角了解了这位随笔作家。饮食男女在蒙田的笔下都有细微的观察,异地风俗也是他散文挥发极致的对象。“我之所以为我,每一样器官都同样重要……我有义务向公众展现自己完整的形象。”在写叔本华的爱情故事时,德波顿说:“我们比鼹鼠总还有一项优势。我们同它们一样需要为生存而奋斗,为繁衍后代而求偶,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去戏院、歌剧院和音乐厅,晚上睡在床上还能看小说、哲学书和史诗……”这种思索本身就很有哲学意味了。写尼采时,德波顿用了“推崇悲苦的哲学家”这样的字眼:“很少有哲学家推崇悲苦。”尼采把大多数哲学家讥笑为“卷心菜头脑”。“说实在的,在活着的人里没有一个人是我在意的。我喜欢的人都在很久以前作古……”关于尼采,人们已经说了很多,我并不想在这里误导读者。我感兴趣的也许跟哲学沾一点边:资先生做了几十年入世的学问,从事的一直是理性思维。德波顿选的几位哲学家或者思考入世问题的角度不合常规,您翻译时有什么样的感想?人在摆脱了职业读书的羁绊之后,阅读趣味是否更合人性一些?思想的闪光和逻辑的亮点是一回事吗?理性如果能指导实践,思想又能解决什么?与其说这些是我读《哲学的慰藉》时产生的疑惑,毋宁说是读书以来就有的疑惑。哲学如果真能慰藉人生,读书倒是一件幸事。理性思维的极致有时近乎疯狂,几个循环你便找不到北了。这个时候,没有哲学的人可能倒能解脱。如此,幸福倒离无知近一些。(《哲学的慰藉》,〔英〕阿兰·德波顿著,资中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年4月版,1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