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视新闻节目的新走向探索
电视新闻节目的新走向探索
摘要:自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电视台成立并实现新闻节目播出以来,时至今日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已有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经过这四十多年业内人士的共同努力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已经由最初的品牌节目推出演变成新闻频道的构建,专业性的逐步提高也将国内新闻节目与国际新闻的发展方向接轨。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科技的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新闻传播手段不断刷新着信息传播的节奏,由此电视新闻节目本身也随之发生了许多变化,回顾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历程,我们应该总结电视节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勇于探索电视新闻节目的新走向,不断为加强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做出努力。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新走向
序言
2008年对于我国电视新闻节目而言是一个非比寻常的年份,重大事件的接连不断发生给我国新闻电视节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针对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为例对我国新闻电视节目的现状和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分析。
一、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
1.新闻价值强调的不足。我国许多电视台在制播新闻节目时并没有严格尊重新闻显著性、新鲜性、接近性、纪实性及趣味性的价值原则来进行,导致新闻节目的信息量缺失、吸引力低下,而且整个新闻过程节奏平稳,冲击力极小,使得观众不爱观看收视率低下。相反,西方新闻节目更具有张力及冲击力,以一定的紧张感来吸引观众,这方面还要电视新闻工作者不断学习新闻传播的艺术。
2.新闻节目报道的深度不够。目前我国的新闻节目已出现为数不少的深度报道节目,虽然在播出初期取得不错的收视率,但一段时间之后便开始走下坡路,主要原因还是归结于新闻节目报道的深度不够,新闻节目只进行简单化的信息传播并未对新闻背后的实质进行深度剖析,使得观众疲于消化不知其味的新闻报道,造成国内大多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收视率低下。
3.新闻节目缺少特色。目前我国新闻节目普遍缺乏创新意识,许多电视台为图省时省力干脆直接抄袭其他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形式上大同小异,内容上几乎相同,这从根本上影响了我国电视台新闻节目的质量,要想在众多的新闻节目中独树一帜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特色和风格,创新机制才是竞争取胜之道。
二、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发展的现状
作为我国级别最高的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在长期的发展和完善中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节目的模式,在国内电视新闻领域堪称一枝独秀,但随着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的不断提高,作为国内最具权威的电视台必须突破在国内影响力,进军世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央电视台对最能体现一个电视台水准的新闻类节目进行了破旧立新的改造,将原有《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三档品牌栏目分别在内容、选材和思路上进行重新的编制,改编后的这三档节目主题更加明确、内容也更加新颖细致,在播出后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此外,2003年新闻节目终于独立门户,新闻频道的设立将我国新闻节目推上世界的水准,自此结束了新闻节目编排分散的局面实现新闻节目24小时不断播出,强大的信息量也并代表节目的粗制滥造,通过2006年新闻频道的改版,全新的新闻节目应运而生,多样化的形式、广泛性的内容将新闻节目的水准又推上了新的平台。例如《共同关注》这档节目便是为关注民生而新设立的一档节目,本着关注民生的宗旨,将发生在百姓身上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度报道,使新闻节目由新闻的转播者转变为社会的参与者,提高了节目的深度,升华了新闻节目的社会意义。
三、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发展的趋势
1.更加亲近百姓的节目内容,更强的文化性。西方电视新闻节目的最大特点就是“接近民生”,我国电视新闻节目要进军国际便要符应国际的“口味”,只有符合了国际的要求才能立足于国际,但是我国的新闻节目又必须符合我国的国情,同时顾全这两方面的要求是我国新闻节目面临的艰巨考验。值得庆幸的是,我国新闻素来的“三贴近”原则与国际新闻的发展理念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切合点对我国新闻节目进军国际是十分有利的;在品牌文化风靡全球的今天,只有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树立具备中国特色的品牌才能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例如08年奥运期间开设的奥运专栏、几十年来坚持不变格调的《新闻联播》、每逢新春佳节主持人都会身穿喜庆服饰亮相,这些都构成了中国的文化品牌。
2.逐步提高的国际地位。虽然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和新颖的编播形式的起步都比较晚,但是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变革和创新,我国央视新闻节目已发展成为在国际频道上举足轻重的栏目,伴随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正逐渐成为世界的焦点,CCTV的电视新闻节目也从“引进借鉴国外的”逐渐转变为“被国外引进借鉴”,说明代表我国媒体形象的中央电视台在电视新闻方面已经取得越来越高的国际地位。目前,央视电视台又新开设了国际频道,不同语种的新闻栏目的开设使得世界各国都能收看我国的新闻节目,这也为推动了我国新闻节目的国际化进程。
3.电视新闻节目将与其他媒体有着越来越频繁的互动。新形势下,媒体的种类不断增加,功能也愈来愈先进,电视传媒巧妙的利用这些新兴的传媒方式扩大电视新闻的传播范围,增强与观众联系的密切性,使新闻节目受到更多观众的关注,不仅使新闻节目的发展更为迅速,也使得新闻栏目有更广阔的的材料来源。
4..探索“第四代”电视新闻节目。目前对于“第四代”电视节目的探索只是刚刚开始,我们无法进行精确的描述,但是第四代电视新闻节目会具备多媒体及超文本的基本特点。为应对网络媒体的挑战,国内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提高网络素养,训练运用网络进行远程采访、超文本编辑写作、网上主持等能力。
结束语
作为我国最知名的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发展壮大无异于是地方电视台的榜样,地方电视台要发展首先要以中央电视台为标准,不断学习央视的成功之处,并结合地方特色设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新闻节目。中央电视台的电视新闻节目由最初的推出品牌节目演变成构建新闻频道,以国际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为标准不断变革创新,央视新闻的专业性得到很大的加强,不仅使中国最权威电视新闻节目的地位得到了巩固,而且走出国内迈向世界。纵观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的走向,未来它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会更加注重加强中国特色,更加凸显文化性,会吸引更多的国际目光,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会不断提高。
第二篇:电视新闻节目策划书
黄师《黄师周刊》策划书
——编导1003班第二组201018240308徐伟
一、小组成员
徐伟(组长)付伟程国学高灵吴远能肖松贝 余超
二、新闻主持
肖松贝
三、节目时长
限定8~10分钟
新闻条数:5条或者5条以上
四、机器设备
索尼PMW--EX280存储卡摄录一体机
五、执行场地
新闻与传播学院演播厅虚拟演播室
六、摄像人员
程国学
七、新闻串词
付伟 肖松贝 高灵(注意新闻之间的前后衔接)
八、导演
肖松贝
九、外景主持
吴远能
十、后期制作
徐伟 余超
十一、经费预算
无
十二、执行人员
小组全体成员
(要有自制的新闻片头、配乐,在新闻呢开始之前并有“黄师周刊”字样)
十三、目标定位与受众分析
新闻节目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黄冈师范学院电视台的受众是学校在校本科生。大学生作为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对信息有一定的需求,比较关心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因为身在学校,所以他们更关心校园最新动态。所以《校园新闻》的主要目标就是及时的提供新闻信息给黄冈师范学院大学本科生,新闻信息包括: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校园内新闻动态,以及国家省和学校新出台的一些关于大学生的政策制度等方面的信息。
十四、自身状况分析
黄冈师范学院大学生教育电视台毕竟还是一个校级电视台,设备简单,缺乏专业电视工作者,要做好直播新闻和深度报道几乎不太可能。所以,最终《黄师周刊》选择做较为简单的消息新闻报道,这样有可操作性和发挥的空间。
因为校电视台人力和物力都很缺乏,所以节目时长不宜太长,有15分钟即可。
另外,校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黄冈师范学院的学生,所以应当注意,做新闻的时候不能站在学生自己的立场,一定要客观报道,保持中立。这点非常重要,所有《校园新闻》记者编辑都要谨记。
十五、环境分析
黄冈师范学院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省份,还有少部分国外留学生。所以,节目中不应该出现任何种族歧视,国家歧视的字眼。另外,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公民,所有损害到党的利益的话不能在《黄师周刊》中出现,所有损害党的形象的新闻不能播出。
对策设计:
第一,由于电视台规模较小,人力物力的缺乏,所以无法派出记者报道国内外的重大新闻事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取出别的有规模的电视新闻栏目对当天的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资源,经过一定的加工呈现给《黄师周刊》的观众。
第二,因为是校园电视台,受众为黄冈师范学院的大学生,所以第二大板块是“校园快报”。该板块主要播出当天校园发生的新闻事件,校园动态(如文艺晚会,校领导动态,名人专家来校事件等等)。
第三,一期这样的新闻节目肯定是少不了“内容提要”这个板块的。这个小板块放在节目的开头。这个板块时长在1分钟以内。
第四,注意编排。首先,正确选择头条。一般来看,意义重大,大众关注率高,对国家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新闻信息应该放在头条。另外选择头条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地域性。意义同样大以及一样重要的两条新闻,省内的新闻应该作为头条,省外的不应该放在头条。其次,保持信息传递的刺激频率。校园新闻,更多的是关注校园动态。
第五,因为《黄师周刊》不是娱乐新闻节目,所以播报语言风格不应该太随意。
十六、新闻主要内容
1.我校积极筹备艺考的前期工作
2.新年伊始,作为未来社会后备主力军的我们在大学期间新的奋斗目标;(要求:将对大一、二、三、及大四在校生分别作采访)
3.面临实习与毕业之际的学生此时内心是怎样的,以及当初的梦想是否已经实现。
4.校园篮球赛火热进行,切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5.校园安全一直都是炙热的话题,对于黄冈师范学院院内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学生们又有哪些意见哪些看法呢?(要求 :对于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学校领导们具体有哪些提高安全的措施,具体措施须场外记者对学生以及领导分别作采访采访)
6.我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校大三学生大部分人都在积极备战考研、考公务员、教师资格证等这些和谐的校园学习氛围促使更多的大三学弟学妹更早的提前关注这些信息,从而提前做好准备; 要求:须对我院大三在校生以及大二或者大一学生作采访,再由我院的这一情况从而推导出其他学院乃至全国各大专院校的这一情况。
7.很多大三在校生都在积极备考公务员,然而考公务员目前大致是怎么样的流程,考试科目,考取难度都不甚了解
十七、主持人服装形象
按正规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要求,注意主持人(一人)的形象(面对镜头播报)、髪式(不要披发)、着装(尽量着西服)。
十八、时间安排
(1)确定拍摄内容:小组成员之间会通过相互的讨论最后确定拍摄内容,大致确定时间;
(2)根据小组成员讨论的结果开始拍摄,拍摄时间在第三周,一周之内完成需要拍摄的内容;
(3)后期制作,不断的完善,不断的修改,相互交流意见,最后交出完美的作品。
十九、后期配音
(1)记者须采用手持话筒加话筒延长线进行同期录音。
(2)现场声音须得录在两个声道上,并调整录音时的电平大小,不能过大过小。
(3)主持人现场播报采取同期声方式。
二十、后期字幕制作要求
(1)节目开头画面的下方,应出现日期、星期、主持人姓名和“校园新闻”的字幕;
(2)主持人须用导语,要有预报节目的画面内容;
(3)每条电视新闻报道开始的画面应出现该条新闻的标题及记者姓名的字幕(应在主持人的说完导语之后的画面下方出现,标题字体大,记者姓名报道字体略小)。
(4)片尾是职员表的字幕,背景音乐同时起。职员表中工种应具体,一般分为策划、导演(编导)、撰稿、主持人、摄像、编辑、字幕、解说、后期制作。职员表结束后,是一屏静帧5秒的“黄冈师范学院电视台”字幕,背景音乐渐淡,节目结束。
(5)记者的问语和被采访者回话(问、答),应采用不同的字体(如楷体、黑体),同期出现在屏幕的下方,注意字体的大小要一致。被采访者出现画面时,应在屏幕一侧竖行打出被采访者姓名及身份的字幕。(字体颜色白色,加黑边框)
二十一、自我评测
优势:小组成员较多,人员足够,且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一定的能力,才华。
劣势:时间太短,大三阶段学习任务繁忙,各种考试,且场地使用时间有限。
二十二、可行性
(1)本期的拍摄制作任务是校园电视新闻,大多数新闻虽然没有什么时效性,但都取 材于校园,难度系数不是很大。
(2)具有合适的场地(演播厅和虚拟演播厅),还有高清拍摄设备
(3)三年的专业知识学习让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独特的视角,专业的解读。
第三篇:电视新闻节目策划
专题类电视新闻节目策划
201311330522
郭凤梅
一、背景浅析
作为电视节目的主体,电视新闻节目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电视新闻节目承担着信息传播媒介的重要功能。电视新闻所具有的传播优势更使它“能够最迅速最广泛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中去,并变为群众的实际行动,能够广泛的反映群众的意见、呼声、意志和愿望;能够及时的传播国内外各种信息,直接影响群众的思想、行为和政治方向,引导、激励、动员、组织群众为认识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斗争。”在21世纪中国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现在,新一代青年人正逐步成为这个社会的主力军,在不久的未来甚至是现在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因此,青年人的良知与觉悟至关重要,而一档真正为青年主体为受众定位的新闻节目,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
二、策划动机
在传播媒介高度发达、信息大量过剩的背景下,电视新闻的迅速崛起和持续繁荣,也使得电视机构以及从事电视创作的人越来越重视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和加工。用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对新闻事实进行加工处理,并实现最大化的信息传播效果。
以青年人作为最主要的受众目标,配合青年人生活作息习惯,从节目的立意、内容、关注的核心、节目播出时间、时长都经过仔细考虑,从而得到青年人的关注,达到节目预期效果,让节目存在有实际的意义。
三、节目设定 节目名称:新闻焦距 节目类型:新闻、资讯
目标受众:85后、90后社会年轻群体 播出时间:每周日21:40 节目时长:26分钟
节目宗旨:作为新闻性质节目,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正面的价值观,选取最重要、最热门、最受关注的新闻、话题等内容,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帮助广大年轻社会群体及时了解社会,提高年轻人的实事敏感度、唤起对时政的热情。节目目标:阐明对新闻事件的见解和态度,从而发挥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该档节目将会深入青年人群体,以青年人的视角观察新闻、了解新闻、切合实际。使青年人进一步了解国情、认识民情、关注国计民生
四、本期专题
名称 微信朋友圈,已变“坑友圈”
主持人导语: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新闻焦距》,我们都知道微信朋友圈指的是腾讯微信上的一个社交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同时可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者音乐分享到朋友圈。用户可以对好友新发的照片进行“评论”或“赞”,用户只能看相同好友的评论或赞。和大多数的自媒体一样,原本只是用来分享信息的平台,随着微信“红包”这一功能的加入,发展到今天,有人说朋友圈已变“坑友圈”,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是怎么一回事。
1、嘉宾上场:主持人邀请嘉宾上场,嘉宾上场要营造出气氛
2、主持人串场:主持人的风格应该做到与嘉宾的配合,给人一种舒服亲切的感觉,谈谈他们对这件事的看法。
3、观看影像资料:由主持人提及观看影像资料,这部分影像资料是由我们采编人员收集到的,它包括文字信息、图片信息、采编人员对相关人员的采访视频,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插入背景声音。具体如下,“想练字,求众筹一支派克笔,是真爱的支持一下,1块不嫌少,100块钱不嫌多”、“想去东南亚,红包换明信片哦,包多少钱大家看着办”、“众筹看场演唱会,现场视频发给大家看”、“要过生日了,想给自己买个生日礼物,希望得到大家支持”。朋友圈里,你收到过这样由朋友发起的“众筹帖”吗?有人认为不差那几块钱,还能收到对方回馈的小礼物,“还蛮有意思”。也有人表示很反感,“救急不救穷,不愿意为那些无厘头的爱好买单”、“不好意思不给,但给了觉得是感情被消费”。
4、深入报道:寻找典型案例,进行报道
大学生朋友圈“心愿众筹”买手机 一晚获1700元。
周娟(化名)是北京某大学四年级在校生,近日她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状态,称“6s发布快一个月了,还没攒够手机钱,求朋友们红包打赏,不然就去卖肾了”。与文字同时出现的还有一张表情委屈的配图和一些哭泣的表情。第二天,用周娟的话来说“感到太意外了”,一晚上就收到将近1700元的微信红包,“虽然大多数朋友给的是10块以下,最多也就是50块,但没想到有那么多人给。”于是,周娟打趣地在自己的“众筹帖”下面说:“感谢大家帮我保护了肾。” 朋友圈里的“周娟”并不是个例。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不少人都看到过自己朋友圈有人众筹资金去旅行、看演唱会、买礼物。这些帖子多写得滑稽俏皮,有意无意,但外加一句“考验是不是真爱”、“真情求助”、“多少是点心意”的话,让不少好友都打开微信红包慷慨解囊。
当然,这些众筹发起者多数也不会让朋友白白掏口袋,会以旅行明信片、异国小物件、一封信、甚至是演唱会视频作为“回报”。在朋友圈发起“尤克里里”众筹的小武说,如果众筹成功会连续发布一个星期演奏视频感谢大家。他私底下表示,众筹并非真的“差钱儿”,而是增加朋友间互动的一种形式,觉得“有意思”,“就像抢红包似的,哪怕有时候就一两毛钱,大家也耍得不可开交,不是钱多少的问题。” 真心支持还是碍于面子,对于朋友圈儿里的个人众筹,多数发起人都表示“效果不错”,收到的红包数很出乎意料,“哪怕有的只有一分钱,但觉得很好玩儿”。在一些个人发起的众筹帖下面,不少朋友留言称“有意思,必须支持”,“挺逗啊,我是真爱我给红包”。王女士遇到自己的朋友众筹想骑行青海湖,毫不犹豫包了20块钱红包,“无所谓,都是好朋友,给二十块钱支持一下”。但也有人对此举表示很反感,和周娟同是大学生的刘希认为,“这是在消费大家的友情,几块钱确实没什么,给就给了。”另外他还表示,发红包多是看到别的共同好友留言支持,不好意思冷眼旁观,“碍于面子”总得意思一下。另外也有人表示,看到有朋友发类似的“心愿众筹”,就当没看见,“哪怕是群发的,我收到了也不理会。挺没劲的,怎么会有人想让别人为他的兴趣爱好买单呢?又不是真的遇到困难。”为需求买单偏离众筹意义。有社会学专家认为,朋友圈属于私人社交平台,朋友之间开玩笑无可厚非。但变相的心愿众筹如果是“唤起大家的同情,一起出钱为自己的需求买单”,就偏离了众筹本身的意义,有些行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与乞讨无异。而且这种行为发生在“熟人”中,有些人碍于人情、面子而不得不给予支持,这种熟人间的“道德绑架”会降低信任资本、削弱社会的横向纽带。5、6、7、转会现场:主持人与嘉宾对谈,深入的分析实践案例,提出看法 主持人串场:
最后的结束语及下期节目预告
五、节目要求
片头以蒙太奇手法,通过各种灯光的变换,吸引观众眼球。整个节目在歌曲上要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变化,以防止观众听觉疲劳。主持人要有明显的个人风格,严谨、大气、机智,具备现场鼓动性。采访人员要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式来采访嘉宾。在内容的安排及选材上尽量做到能吸引观众,采访问题要多样,问题新颖。
六、人员设置
1、主持人:一人负责演播厅内的主持
2、编导:一人
3、摄影:两人负责视频拍摄
4、撰稿:两人分别负责主持人稿件、采访问题。部分解说词,策划稿件等
5、场外采访
第四篇:电视新闻节目观后感
收看省台《今晚播报》《都市快报》节目观后感
(一)《今晚播报》和《都市快报》是陕西台一套和二套的两档主打民生新闻栏目,两档节目都已开办多年,并且不断地在改版创新,赢合观众的“胃口”。这两档节目,同为民生新闻节目,时长基本相当,但给人的感觉却明显不同。《今晚播报》的整体风格,较为庄重和大气,而《都市快报》的节目风格,则更偏重轻松和活泼。我想这应该与两档节目的定位、收视群体有很大关系。做为我台,一直以来有重内容,轻编排的思想。很多人认为,编排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衔接,这项工作也没能得到重视。但是在收看省台这两档民生节目时,我可以强烈的感觉到,近几年省台民生新闻节目,在编排思想上有了重大调整。今天我主要就节目编排,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一、节目编排注重以“民”为本
为什么这么说?纵观省台两档节目的播出,放在节目开始的不是我们以往所说的突发事件,而是对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的热点新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用”新闻。这些新闻或许与观众自身利益相关,或许对他们生活有所帮助。以昨天省台《都市快报》为例,节目前十分钟主要编排一些如塑化剂,洗衣机爆炸,夏季防双抢这类题材的新闻,这类题材首先是近期或者当下的热点,其次,对百姓有用,这正是民生节目中以“民”为本的思想体现。特别是在洗衣机爆炸 1
这件事情的报道上,还从社教性和知识普及上,向观众介绍了用洗衣机洗涤羽绒服的潜在危险。
二、弱化突发事件编排。
以我台的民生新闻节目编排为例,一般会将当天发生的突发事件(着火、打架、车祸、命案等题材),放在每天节目的前段播出,甚至是头条。而将一些涉及百姓生活中的热点话题,社教类,帮办类民生节目放在节目中后半段播出。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观众在看了以后会做何感想?首先,劳累一天后,思想会很沉重;其次,会质疑,社会怎么这么乱?而这些会在节目播出后产生负面效果,长此以往,观众会失去收看兴趣。
但是这些突发事件,做为民生节目,可以满足观众的求知欲和新鲜感,从关注百姓生活这个角度来说,又必须要报道。那么应该如何编排这些题材的节目呢?省台的这两档民生节目中,主要是“弱化”,但不“稀化”。当天的突发事件,杀人、放火、抢劫、命案之类的题材,一般会在节目中段(节目开播二十分钟后)以整组编排的方式播出,在编排次序上主要是根据事件大小,影响的后果等因素来决定。例如,昨晚播出的《都市快报》节目,在二十分钟后,连续播发了五条最新消息——《校园命案》《货车撞山》《货车着火》《白水三个孩子被狗咬》《空调“能手”电击身亡》,这一组近二十分钟的动态消息,让观众既看得过瘾,也满足了他们对当
天社会新闻的求知欲望。
三、小事件、猎奇稿件放在节目后半段播出。
省台都市快报节目将一些当天发生的小事(包括小突发事件),一般会以记者跑街的方式播出,并且放在节目的后半段播出。
四、增加点评,提高节目的思辨色彩。
无论是《都市快报》还是《今晚播报》,都在节目中增加评论的力度。如《都市快报》的“主播快评”、“一说为快”版块,《今晚播报》则引用了评论员点评的方式。虽然形式不同,但他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民生新闻也要讲求力度和深度,而评论则一个最好的切入点。特别是《都市快报》节目,两三年前,节目中的“一说为快”版块被设置在节目的中段播出,从2010年节目改版后,该版块不仅有的形式有变,而且成了整档节目的压轴部分。这足见评论的重要性。
这样以来,节目有张有弛,有疏有密,有点有评,有立有据,观众看得舒服,社会影响也会很好。综上所述,我认为办民生节目,特别是一档六十分钟的民生节目,编排非常重要。在编排上我们一定要体现“民”本的思想。那么究竟什么是“民”本,我觉得省台的经验告诉我们,首先摆在每一位的应该是与每位观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话题,因为内容是观众有用,与本人利益有关。其次,是突发事情的动态
报道,因为这些内容是他们关心的,可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最后,是满足观众猎奇心理,或者当天一些小的事件,因为这些内容可以给观众解闷的。
第五篇: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策划案
电视节目策划
策划人:
指导教师:刘建钢
节目名称: 《“布”一样的世界——走进阳新布贴》
节目类别:专题片 ·文化风俗
节目时长: 30分钟
节目主题: 中国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
选题价值:
民间是永远存在的,但是民间艺术的存在和独特性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取决于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和封闭性。地域文化特殊就会培养特殊的艺术气质,封闭性保护了这样独特的性质。
民间手工艺就是这样封闭的传统自然经济、农耕社会的产物。
近一百年,民间手工艺正飞速走向消亡。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廉价工业制品的大量涌现,手工业种就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如今已所剩无几。保护得再好的老手艺也无法改变无人使用或日渐减少的需求这一事实,而通过旅游工艺品保存下来的手艺和它的原版相比,只是徒剩躯壳。
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打破了一切封闭,地球已经成为一个村落,文化在交流中融合着,独特性正在消失。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岌岌可危。
阳新布贴是湖北省阳新县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实用工艺美术品,据推断,至少有200年的历史。基于阳新布贴多方面体现出的楚文化风格,阳新布贴作为楚文化的一翼,在人们探究这一地区的楚风积淀如何形成在的问题上,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2008年6月7日,阳新布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10年阳新布贴成为世博会湖北馆的“座上宾”。
阳新布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然而在市场化的今天,阳新布贴面临着手艺失传和陷入夹缝之中的尴尬境地。本片计划通过拍摄阳新布贴的发现历史、制作工艺、手艺传人等,重新挖掘阳新布贴的魅力,向世人展示这门独特的民间手工艺,同时为阳新布贴提升知名度,打开市场做出一定的宣传,展现“布”一样的世界。
节目结构:
本专题片将采用“放射式”的组织结构。围绕“阳新布贴”为中心主题,分发现历史、制作工艺、手艺传承等三部分。
主要内容:
1、阳新布贴的发现历史
缝衣剩下的边角余料能做什么?
在湖北阳新太子镇的妇女眼里,这些布料是宝。以黑色或深蓝色布料作底,可以用这些边角余料制作出精美的布贴,而布贴又可用来装饰衣服、鞋帽、披肩等穿戴物和帐沿、飘带、布枕及儿童玩具。五彩斑斓、形态各异,小小的一方布,来自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为什么这些边角余料贴就的东西能呈现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竟然能够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1986年,湖北省民间美术展向全省征集民间美术作品。阳新美术馆美术干部尹关山跑了18个自然村,最终发现了这些古玩意,经精心整理,重新命名为“阳新布贴”。当年,阳新布贴第一次出现在“湖北民间美术展览”。1987年,由尹关山设计,四位老人熬夜耗时近三个月,完成了《大虎头》、《狮子抛绣球》以及《麒麟踩八宝》等7幅巨作,作品参加了“第一届中国艺术节”。1989年后,尹关山设计的作品又先后被送往塞浦路斯、捷克斯洛伐克、前苏联、保加利亚等国家展出,被许多外国友人拍摄和临习。
形式:模拟当年场景,情景重现。
采访尹关山,以及当年参与制作的四位老人或其家人。探寻当年发现和制作参展的细节。呈现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
2、阳新布贴的制作工艺、艺术特点及价值所在布贴画内容取材于民间故事、戏曲人物、民俗风情和乡间景物,如麒麟送子、观音坐莲、福寿八宝、金鸡鲤鱼、桃榴茶兰等。不具谱本,无须用笔,心象造型,尽随作者的巧手拼贴而成。
形式:用简洁但是完整的画面呈现补贴制作工艺的全过程:画设计——剪纸——粘贴——拼图——盘线——打磨。其间用解说词,解说制作工艺和流程。对给特写镜头。穿插中国美术馆相关专家的采访,谈论阳新布贴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3、阳新布贴手艺传承的现状
阳新一带,农村女孩十二三岁便开始学做布贴。出嫁前,姑娘们将边角料的布制作成精美的披风、新婚床品,或门帘装饰。这嫁妆,既能装饰新房,又能显示新媳妇的聪明手巧。姑娘们出嫁时,还会将做嫁衣时剩下的布角装进“布角包”带到婆家,闲暇时为孩子做各式好看的衣物、鞋帽和布贴玩具。
然而现如今,一方面,优秀的老手艺人渐渐老迈,大多数已经不再从事布贴制作;另一方面,新生代的女孩子,却对这门古老的手艺不感兴趣。老一代的补贴手艺传承堪忧。
今年4月22日,在阳新县文化馆成立了阳新传习所。文化馆里阳新布贴被打造成工艺美术鉴赏品。传习所里,十多名师傅从画样到裱框,流水作业。如今的阳新布贴,也进行了改良,以迎合现代人的审美和实用需求。2011年初,武汉户部巷风情街上,还开了一家阳新布贴展卖店。
形式:拍摄老手艺人的家里收藏的布贴艺术品、传习所、展卖店,穿插对老手艺人、年轻农村女孩、传习所师傅、工艺品店主的采访。着重体现手艺的衰落和对现代社会的适应,以及外界对这种古老手工艺品的好奇。
特别注意:
拍摄是尽量展现原汁原味的乡土风情和民间传统韵味。
本片为放射式结构,三个部分有机结合,由解说词自然串联起来。
画面拍摄时应注意景别的选用,在展现工艺细节时,多用特写镜头。同期声录音、画面
录音追求高品质、高清晰度。环境声的录制十分重要,应尽量采集工艺制作过程中的声音和农村的自然声音。注意将背景音和采访分开。
适当插入符合本片画面或情感基调的音乐,以乡土音乐或民乐为佳。
拍摄安排:
1、拍摄前期收集大量相关资料,整理成文案
2、与计划采访对象取得联系,准备采访提纲
3、撰写脚本与确定拍摄方案
4、实地采访、拍摄
5、后期制作剪辑
拍摄场点:
湖北省阳新县太子镇、富池镇、白沙镇等布贴艺术流行的村镇
布贴艺人家中
中国美术馆 湖北省美术馆
阳新文化馆
户部巷阳新布贴展卖店
人员安排:
编导:1名
摄像师:3名
录音师:1名
解说词配音:1名
后期技术制作人员:2名
摄制周期:
4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