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5 05:24: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集团公司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集团公司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第一篇:集团公司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集团公司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及其相关法规和实施细则,结合集团公司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坚持技术进步,合理用能,合理加工废弃资源,科学管理,以最小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各子(分)公司所有单位和职工。

第二章管理机构

第四条集团公司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实行集团公司、子(分)公司、生产经营单位(矿、厂)三级管理。

第五条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集团公司的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其主要职是:

1、执行国家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和各项有关规定;

2、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组织实施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和能源节约年度计划,监督检查用能情况;

3、做好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项目组织申报工作,并督促项目进度;

4、制订节能指标,实施节能奖罚办法;

5、负责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节能审查;

6、开展企业能源审计工作;

7、配合监测部门开展企业用能监测和检查工作;

8、组织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9、做好能源消耗统计、分析工作。

第六条集团公司和各子(分)公司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机构,应配备有专业知识、有业务能力的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并保持机构和人员的相对稳定。

年耗能在五千吨标准煤以上单位,应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并明确相应管理机构。

年耗能不足五千吨标煤单位,应设专人负责能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

第三章资源综合利用管理

第七条集团公司将采取措施,多方筹资,加大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和项目的投入,并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纳入企业长期发展规划。

第八条充分利用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优先立项、优先安排资金的优惠政策,加快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申报。申请认定资源综合利用单位(项目、产品)的,应报经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审核后,向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和税务机关申报。经省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和税务机关认定后,由省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发给认定证书。

从事资源综合利用的单位,应当定期向集团公司、政府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报送资源综合利用统计资料。

第九条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和开发利用中,对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共、伴生资源,必须统一规划,综合勘探、评价、开采、利用。要充分利用劣质燃料与瓦斯发电,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煤化工等工业废渣生产建材产品。

第十条建设项目中的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第十一条资源综合利用单位(项目、产品)停、转产,应当报集团公司批准,并报政府资源综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和税务机关备案。

第四章节能统计和用能管理

第十二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集团公司及各子(分)公司要完善能源统计体系与责任制度,建立健全能源消耗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按月进行能源统计、上报工作,定期对比分析,及时掌握能源消耗情况。

第十三条各子(分)公司应根据年初集团公司与其签订的年度节能目标,完善相关节能管理制度与能耗标准,并以文件形式制定年度节能计划,分解本单位年度节能指标。年底根据国家《关于重点能耗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自查报告内容及格式》要求,编制本单位节能自查报告书,逐级认真进行考核。开展能量平衡测试工作,并要做好后期整改工作。监督检查本单位用能情况。

第十四条各单位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特别对煤场、油库、变电所等场所,要严格各种能源收、发管理,准确计量。

第十五条各单位要按照国家GB3485-1998《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有关规定,加强节约用电工作,严格实行节约用电制度,推广各种节电措施,降低电耗、杜绝各种浪费电能现象。

第十六条充分利用余热资源,鼓励热电联产。生产生活设施应发展集中供热,淘汰低效率锅炉。

第五章节能技术进步

第十七条各单位应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提高综合节能效益。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节能效益。能耗应达到国内先进指标。

第十八条各子(分)公司应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与年度节能技改计划,并监督检查计划实施情况。

第六章节能宣传和培训

第十九条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信息交流活动,提高职工的节能意识和节能技术水平。

第二十条主管节能工作的负责人、节能管理工作人员和主要耗能岗位操作员工,都应当有计划的接受节能培训。

第七章节能目标考核管理

第二十一条集团公司分年度与各子(分)公司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对各子(分)公司实行节能目标考核管理。

第二十二条节能目标考核程序和奖惩办法参照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办法执行。

第八章奖罚

第二十三条对在节约能源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可按季度进行表彰和奖励。奖励幅度为:

节约燃料油的奖金率为节约价值的15%到20%。

节约煤炭的奖金率为节约价值的5%到10%。

节水的奖金率为节约价值的确15%到20%。

节电的奖金率为节约价值的5%到10%。

第二十四条对在综合利用工作中取得较大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可提取利润的1%到3%作为奖励。

各单位在进行以上各项奖励时,必须先报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审批。第二十五条对超定额用能的,根据超定额比例,扣除单位责任人同样比例的工资。年终不得参加先进评比。

第二十六条对弄虚作假、谎报节约数字、滥发节约奖金的单位,一经查出,要扣回全部已发出的奖金,并要追究领导责任。

第二十七条对违反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情节较轻的单位或个人,由节能管理机构批评教育,情节较重造成重大损失的,由集团公司追究单位领导和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九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由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深圳市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深圳市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深圳市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原“深圳市能源基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证资金使用的公开、公平、公正,根据《深圳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深府办[2007]68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深圳市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的资助与管理。

本办法所称的深圳市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为鼓励工业、商贸企业(以下简称工商企业)开展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工作设立的财政专项资金。第二章 管理职责及分工

第三条

市财政部门履行以下职责:

(一)会同市科工贸信部门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的管理制度;

(二)审核、批复专项资金使用计划;

(三)办理专项资金划拨;

(四)监督管理专项资金收支活动,并对专项资金整体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估。

第四条

市科工贸信部门履行以下职责:

(一)向市财政部门提出专项资金使用计划;

(二)受理项目申报,核查项目资料的真实性,并进行项目备案;

(三)对涉及申请专项资金资助的项目,组织专家进行评审验收;

(四)制定专项资金使用的操作规程;

(五)对受资助项目使用专项资金情况进行绩效检查。第五条

项目实施单位是使用专项资金的主体,履行以下职责:

(一)提出项目投资计划,进行可行性研究,落实项目自筹配套资金,组织项目实施;

(二)对专项资金实行单独核算,加强管理;

(三)项目竣工后及时申请验收;

(四)按要求提供项目实施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的报告和相关财务报表等资料。

第六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接受纪检、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审计。

第三章 资助对象及资助范围

第七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工商企业,可以按照本办法申请专项资金予以贴息、补贴、奖励等资助:

(一)在本市内组织实施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项目及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

(二)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诚信经营,依法纳税;

(三)管理规范,能源统计资料完整;

(四)具有健全的财务会计机构和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

(五)经专家评审,认为节能减排措施得力,环境经济效益明显,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六)过去五年内没有违规使用财政资金的不良记录。第八条

专项资金的资助范围包括:

(一)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项目的贴息、补贴与奖励;

(二)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的贴息、补贴与奖励;

(三)能源审计项目的补贴;

(四)经市政府批准的保供电奖励。

第九条

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项目包括以下项目:

(一)节能降耗与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化、改造项目;

(二)资源综合利用中具有开创性或者技术领先的项目;

(三)有利于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项目;

(四)自愿清洁生产项目。

第十条

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包括以下项目:

(一)节电管理技术推广及应用;

(二)负荷管理技术推广及应用;

(三)涉及电力方面的综合性课题研究及应用;

(四)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宣传。第四章

资助条件及标准

第十一条 申报专项资金的项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省、市的产业政策;

(二)项目必须符合节能、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的要求。

第十二条

项目贴息标准为:按项目银行贷款给予全额贴息,但一般项目贴息总额最高不得超过300万元(含300万元),列入市政府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的重点大型节能减排项目贴息总额最高不得超过600万元(含600万元)。贴息时间最长不超过两年。第十三条

项目补贴标准为:

(一)一般项目按照实际投入(包括银行贷款和企业自筹资金)的15%给予一次性资金补贴,但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含100万元);

(二)对自愿实施清洁生产项目并通过审核验收的单位给予8万元审核费用补贴,用于支付清洁生产技术依托机构的咨询服务费用;

(三)工商企业聘请符合第十五条规定的专业机构进行能源审计且能源审计报告符合有关标准和质量要求的,按能源审计费用50%给予补贴,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同一企业3年内只能享受一次能源审计费用的补贴。

第十四条

同一项目不得同时申请专项资金贴息与补贴。项目贴息和补贴额度的确定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结论为依据。

第十五条

能源审计补贴申请单位所聘请的专业机构应为国家、广东省相关部门认定的节能评估机构、清洁生产技术依托机构。第十六条 奖励标准为:

(一)对通过自愿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的企业给予一次性5万元的奖励;

(二)经市科工贸信部门评定的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或项目的实施单位给予10万元的奖励;

(三)对保供电有突出贡献的单位给予5万元的奖励。第十七条

专项资金每年的资助总额不超过市政府批准的支出计划。

申请专项资金贴息与补贴的,按申请项目的备案时间予以安排,先到先安排,到计划安排完毕截止。第五章

收支计划的制定与审核 第十八条

市科工贸信部门应当根据专项资金的收入情况和使用范围,根据市财政部门的相关要求,将专项资金下一收支计划报送市财政部门。

第十九条

专项资金收支计划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收入计划 1.收入总额; 2.收入构成。

(二)支出计划 1.专项支出总额; 2.专项支出构成及金额; 3.专项支出计划; 4.其他支出。

(三)收支计划编制说明 1.收支增减变化的原因;

2.上年计划的执行情况及绩效情况,各类支出计划与上年实际支出的对比;

3.各类支出安排的主要依据; 4.计划安排的可行性报告和绩效目标;5.其他应说明的情况。

第二十条

市财政部门应当依照相关规定对专项资金收支计划进行审核,并报市政府审批。

第二十一条

经市政府同意后,市财政部门将专项资金收支计划批复市科工贸信部门执行。第六章

项目申报及审核

第二十二条

工商企业按照下列规定进行项目申报:

(一)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项目(清洁生产项目除外)及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的贴息和补贴项目长年接受申报。申请单位需向市科工贸信部门提交法人经营执照(法人证书)复印件、单位上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表、单位能耗统计表、单位基本情况表、项目基本情况表、设备购置表等资料。市科工贸信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考察、审核,具备项目实施条件的,由市科工贸信部门备案并下达项目备案确认书。

(二)清洁生产项目的贴息和补贴项目长年接受申报。企业需向市科工贸信部门提交与技术依托机构签订的《实施清洁生产项目合同书》,由市科工贸信部门进行审核。

(三)能源审计项目的补贴项目在每年的4月、10月接受申报。申请单位需向市科工贸信部门提交资助申请原件、用能单位及能源审计机构的法人经营执照复印件、能源审计合同复印件、发票复印件、能源审计报告原件等资料,由市科工贸信部门进行审核。第七章

资金划拨

第二十三条

市科工贸信部门申请资金拨付时应按照下列规定向市财政部门提交相关资料。

(一)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项目(清洁生产项目除外)及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的贴息或补助项目应提交材料为: 1.市科工贸信部门下达的项目备案确认书; 2.项目专项审计报告; 3.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二)清洁生产项目的补贴项目应提交项目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的有关部门文件。

(三)能源审计项目的补贴项目应提交材料为: 1.《能源审计项目合同书》; 2.能源审计报告。

(四)课题研究、推广应用、技术培训等项目应提交材料为: 1.课题研究计划书及绩效分析报告; 2.技术培训计划书及绩效分析报告;

3.技术成果推广应用计划书及绩效分析报告。

(五)奖励项目应提交市科工贸信部门或市科工贸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下达的示范企业认定文件或奖励名单文件。第八章

项目管理与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申请资助的项目单位应在项目竣工后3个月内向市科工贸信部门提出项目竣工验收申请,市科工贸信部门应及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项目竣工验收。

第二十五条

获得能源审计补贴的单位应按照能源审计报告落实改进措施,加强节能管理与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第二十六条

同一项目不得多部门重复申报,一经发现,取消项目资助申请;对重复申报并取得资助的企业,一经发现,收回已取得的资助资金。

第二十七条

市财政部门负责对整体资金使用绩效进行检查评价,市科工贸信部门每年对计划安排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绩效评价和专项检查结果将作为核准申请人是否可再次获得资助的主要依据之一。

第二十八条

项目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财务规定对政府资助资金进行财务记账处理。

对瞒报、冒领、截留、挪用、挤占资助资金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由市财政、审计、监察部门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受市科工贸信部门委托的中介机构必须严肃、认真履行职责,客观、公正评价每一个项目。

中介机构弄虚作假,或与项目申请单位串通作弊出具不真实报告的,市科工贸信部门五年内不予委托其从事项目审计业务,同时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参与评审、验收的专家利用评审、验收机会以权谋私或弄虚作假的,取消其专家资格;情节严重的,移送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十一条

资助资金管理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不认真履行职责、与项目单位人员串通弄虚作假,或利用职务之便,收取他人好处的,由相关部门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深圳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规定对责任人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委员会和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有效期为5年,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深圳市能源基金管理办法》和《深圳市节能贴息项目暂行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第三篇:深圳市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

深圳市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申请指南

一、审批内容

企业开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的财政资助。

二、设定依据

《深圳市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深圳市财政委员会,深科工贸信电资字[2009]38号

三、审批数量及方式

(一)审批数量:有数量限制,受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总额控制。

(二)审批方式:自愿申报、专家评审(中介审计)、政府决策。

(三)工商企业申请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资助采取事后报销制,项目完工、通过验收及审计或评审后,资助资金拨付给企业。

(四)资助标准:

1、项目贴息:按项目银行贷款给予贴息,一般项目贴息总额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列入市政府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的重点大型节能减排项目贴息总额不超过600万元。贴息时间最长不超过两年。

2、项目资助:按照项目实际投入(包括银行贷款和企业自筹资金)的15%给予资助,资助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3、能源审计费用资助:工商企业聘请国家、广东省相关部门认定的节能评估机构、清洁生产技术依托机构进行能源审计的,按能源审计费用50%给予资助,资助金额不超过5万元,同一企业3年内只能享受一次能源审计费用资助。

四、审批条件

(一)申请主体为在本市内组织实施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项目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工商企业。

(二)申请项目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节能降耗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改造项目;

2、资源综合利用中具有开创性或者技术领先的项目;

3、有利于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项目;

4、自愿清洁生产项目。

(三)申请项目贴息或项目资助的,须符合下列条件:

1、项目已办理备案;

2、项目在合理的工期内竣工,已报请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验收合格,并作专项审计。

(四)申请能源审计费用资助的,须符合下列条件:

1、企业聘请的专业机构应为广东省经信委认定的节能技术服务单位、清洁生产技术服务单位;

2、能源审计报告符合《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 17166-1997)》要求。

五、申请材料

(一)登录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系统 http://stias.szsitic.gov.cn/,在线填报《深圳市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申请书》,提供通过该系统打印的申请书纸质文件原件;

(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验原件);

(三)营业执照复印件(验原件);

(四)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加盖申请单位公章);

(五)税务登记证复印件(验原件);

(六)税务部门提供的单位上完税证明复印件(验原件);

(七)企业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项目竣工审计及验收的报告复印件(验原件,申请项目贴息或资助的企业提交)

(八)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下达的项目备案证明复印件(申请项目贴息或资助的企业提交);

(九)能源审计机构的法人经营执照复印件(申请能源审计费用资助的企业提交);

(十)能源审计合同、发票、能源审计报告复印件(验原件,申请能源审计费用资助的企业提交)。

以上材料一式两份,A4纸正反面打印/复印,非空白页(含封面)需连续编写页码,装订成册(胶装)。

六、申请表格

本指南规定提交的表格,登录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系统http://stias.szsitic.gov.cn/在线填报。

七、审批受理机关

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 受理时间:

(1)网络填报受理时间:2011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2012年2月1日至2月29日。

(2)书面材料受理时间:2011年11月14日至11月30日;2012年2月13日至2月29日。

碳贷通:节能项目贷款,免抵押、零首付、二周内资金全额到账 碳险通:节能项目保险,节能能力全责保险、项目收益权保险 节能技术方案保险机构、银行机构认可认证

电话:0755-82722776 82727533

第四篇:申论:能源资源节约

申论范文:能源资源节约[1] “能源资源节约”政策背景:

能源资源节约指的是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污染物排放。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我国“能源资源节约”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干部的认识尚未完全到位。由于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许多地方对干部的考核仍主要侧重于经济增长、招商引资等内容,加之现行财税体制方面的问题,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把GDP增长作为硬任务,把能源资源节约作为软指标,特别是一些市(地)和县(市)还不够重视,还没有制订能源资源节约总体性方案,责任不够明确,措施也不够具体。

二、淘汰落后产能总体进展缓慢。除淘汰小火电工作按计划进行,淘汰落后钢铁、有色、水泥产能工作正在推进之中外,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等落后产能淘汰工作起步晚,进展迟缓;淘汰不彻底,一旦市场行情好转,落后产能容易死灰复燃。

三、能源资源节约重点工程建设滞后。今年计划现有燃煤机组脱硫设施投运3500万千瓦、设市城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00万吨/日(不含原有污水处理厂增加处理水量),但上半年分别仅完成31%、25%。

四、激励政策不完善。鼓励研发、生产和使用节能环保产品以及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的财政税收政策还不完善,影响节能环保技术、设备、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五、价格机制不健全。一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资源性产品的前期开发成本、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和资源枯竭后的退出成本没有在价格中得到充分体现,企业开发利用资源的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水平普遍偏低,如煤炭价格、居民用电价格、供水价格没有反映资源补偿和环境成本。

六、监管不到位。覆盖各省(区、市)的节能监察体系至今尚未建立,节能执法主体不明确,节能监察队伍能力建设滞后,法规政策的实施没有监督保障。现有环境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弱,环保部门缺乏强制执行权。有的地方政府保护环境违法企业,干扰环境执法。

七、基础工作薄弱。能源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严重滞后,能耗和污染物减排统计制度不完善,有些统计数据准确性、及时性差,科学统一的能源资源节约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尚未建立,各级政府部门能源统计力量不足,统计经费落实困难,不适应能源资源节约工作的要求。

实现“能源资源节约”的对策:

一、强化政府责任,建立政府能源资源节约工作问责制。一方面,将能源资源节约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另一方面,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公开严肃查处一批严重违反国家节能管理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典型案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者的责任,起到警醒教育作用。

二、加大政府引导资金的投入,完善相关政策,形成能源资源节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政府应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能源资源节约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同时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品(设备、技术)目录及相应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能源资源节约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优先为符合条件的能源资源节约项目、循环经济项目提供直接融资服务。另一方面,政府应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同时创新模式,深化循环经济试点,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三、、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对重点用能单位加强监督。凡与政府有关部门签订能源资源节约目标责任书的企业,必须确保完成目标;对没有完成能源资源节约任务的企业,强制实行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坚持“谁污染、谁治理”,对未按规定建设和运行污染减排设施的企业和单位,公开通报,限期整改,对恶意排污的行为实行重罚,追究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四、加快能源资源节约技术研发和推广。优化能源资源节约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政策环境,加强资源环境高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和研发基地建设,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能源资源节约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同时,广泛开展能源资源节约国际科技合作,与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节能环保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拓宽节能环保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五、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快完善能源资源节约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处罚标准,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积极推动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的制定及修订工作。同时,组织开展能源资源节约专项检查和监察行动,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和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检查,对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公开曝光,依法查处,对重点案件挂牌督办。

六、建立和完善能源资源节约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对全部耗能单位和污染源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健全涵盖全社会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区域间流入流出及利用效率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体系,实施全国和地区单位GDP能耗指标季度核算制度。同时,加强能源统计巡查,对能源统计数据进行监测,并及时向社会公告重点监控企业污染物排放数据。

七、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制订能源资源节约宣传方案,在主要新闻媒体重要版面、重要时段进行系列报道,刊播能源资源节约公益性广告,广泛宣传能源资源节约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宣传能源资源节约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对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环保意识。

第五篇: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2010-12-10 | 作者: | 来源: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网站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由中央财政通过分成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及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收入安排,包括奖励资金和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工程资金(以下简称示范工程资金)两部分。

奖励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取得显著成绩的矿山企业给予奖励,支持矿山企业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以下简称“三率”)。

示范工程资金主要用于实施以矿山企业为主体的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工程,推进油页岩、煤矸石、难选冶黑色金属、共伴生有色多金属、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多金属尾矿资源等综合开发利用。

第三条 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二章 安排原则及条件

第四条 专项资金安排坚持以下原则:

(一)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促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二)以绩论奖,推进科技进步,提高管理水平,激励矿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完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三)示范引导,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发展。

(四)公平、公正、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条 申请专项资金的矿山企业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法定证照齐全、有效;

(二)依法履行采矿权人的法定义务,已按时、足额缴纳国家有关税费;

(三)管理机构健全,有专门的矿山地质、采矿、选矿管理机构和技术人员;

(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达到设计或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

(五)近三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检查合格,无违法违规记录;

(六)近三年无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

(七)列入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方案的,已完成资源整合,并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

第六条 申请奖励资金的矿山企业应当建立矿山储量动态监测机制,各类资源储量资料齐全,动用、采出、损失量和“三率”管理资料台账清楚、规范,并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开采回采率高于设计标准或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并在国内同类矿山企业中处于先进水平;

(二)选矿回收率高于设计标准或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并在国内同类矿山企业中处于先进水平;

(三)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水平高于设计标准或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并在国内同类矿山企业中处于先进水平;

(四)矿山生产中尾矿得到充分利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五)充分利用低品位矿并取得显著成效;

(六)利用废石(煤矸石)、矿山废水等废弃物取得显著成效;

(七)近三年矿山企业已自筹资金完成技术改造项目,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显著成效。

第七条 申请示范工程资金应符合矿产资源规划及以下条件:

(一)技术方法先进,具有规模效应,示范效果显著,可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二)有关工作已纳入矿山企业发展规划,确保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得到及时有效开展。具有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可以落实配套资金。

(三)矿山企业在相关领域和专业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具备必备的人才条件、技术装备和组织管理能力。

第三章 支持方式及使用

第八条 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根据全国矿山企业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和矿山企业地区分布情况,并结合当年预算安排,确定当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中央矿山企业申请奖励资金支持的奖励名额及示范工程资金支持的项目数量。

第九条 奖励资金划分为四个类别:一类1000万元,二类800万元,三类500万元,四类200万元。对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成效特别突出的,给予2000万元特殊奖励。

第十条 奖励等级根据综合评价指标排序确定。

综合评价指标指:矿山企业前三因“三率”高于规定标准而增加的矿产品销售收入和用于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直接投资金额两项指标综合计算结果。计算公式为:

P=(⊿F+ I)×λ

P—综合评价指标(单位:万元);

⊿F—矿山企业前三因“三率”指标高于规定标准而增加的矿产品销售收入(单位:万元);

I—矿山企业前三完成的用于提高“三率”、并取得显著成效的项目直接投资额(单位:万元);

λ—专家评判系数。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根据矿产资源急缺程度,可适时对不同矿种根据上述公式计算结果进行调整。

第十一条 示范工程资金支持额度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具体支持额度根据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确定。

第十二条 矿山企业获得的奖励资金专项用于进一步提高“三率”的技术改造和研究开发,不得用于职工个人奖励或工资、福利性支出;示范工程资金专项用于实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工程项目。

第十三条 当年获得奖励资金的矿山企业次年不能再次申报,但获得奖励资金后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面有突出成效的除外。

第四章 申报程序及预算管理

第十四条 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发布专项资金申报指南。

申请专项资金的矿山企业,按照申报指南要求编制申报材料。

第十五条 归口中央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管理的矿山企业申报材料,须经矿山所在地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审查意见,并由归口主管部门(企业)审核汇总后报送财政部、国土资源部。

非中央所属的矿山企业申报材料,按属地管理原则,由省级财政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审核汇总后报送财政部、国土资源部。

除特殊情况或另有规定外,专项资金申报材料应于每年4月30日前报送财政部、国土资源部。

第十六条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论证。

第十七条 财政部商国土资源部根据审核论证结果确定资金预算,并按照预算管理程序一般于每年6月30日前下达预算。

第十八条 专项资金拨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专项资金预算一经下达,原则上不作调整;如确需调整,须按照规定程序报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批复。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 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负责组织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绩效评价制度。

第二十一条 中央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省级财政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应加强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建立专项资金使用约束机制,认真审查矿山企业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重大事项及时向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报告。

第二十二条 矿山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或造成专项资金损失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所称矿山企业,指依法登记的采矿权人或大型矿业集团公司所属的独立矿山。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

下载集团公司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集团公司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