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9-05-15 05:42: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篇:《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王胜男

来源:《职业·中旬》2011年第03期

自中国加入WTO后,中国逐渐与国际接轨,企业的营销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国一区的范围。这种变化对营销人员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专业知识及能力上,还体现在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英语沟通和交流能力上,以顺应市场国际化的趋势。《市场营销学》作为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本身就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如果能结合双语教学,对学校的教学改革、师资建设以及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可谓是意义重大。

一、推行《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的意义

1.双语教学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外语和计算机为新世纪人才特征的教学改革大潮汹涌而来。其中“双语教学”是高校教育的“热门主题”,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又一着力点。高校教育的使命之一是为社会培养具备高素质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市场营销学作为培养企业市场营销人才的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程,推行双语教学更是首当其冲。这样既能在经管系学科建设中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又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营销国际化的趋势,满足社会对具备“营销+英语”人才的需求。

2.双语教学是进行师资建设,提高师资水平的有效途径

双语教学的推广对教师的教学及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师,需要具备能熟练运用商务及营销类专业英语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无形当中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学识水平和科研能力,确保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同时,双语型教师具备参加国际间学术交流的条件,通过与世界的接轨,必定能对学校的国际化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

3.双语教学是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渠道

双语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专业营销知识的掌握水平和英语的应用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第一,双语教学改变了教学语言单一的现状,提高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助于四、六级英语考试通过率。第二,要深入掌握市场营销理论,阅读原版西方前沿学术文章是营销专业学生的有益补充。第三,就业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营销+英语”式学生在就业竞争力上更胜一筹,增加了就业机会。

二、《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1.双语教学目前所面临的两大问题

(1)师资问题。虽然经济发展加大了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但我国是非英语国家,缺乏英语学习和使用的环境。中国国民自小到大都没有用英语进行思维的压力,也没有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需要。因此,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在各高校的师资比例中是比较低的。现实情况是大部分教师要么懂英语而没有营销专业知识;要么有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但英语表达欠佳,阻碍了双语教学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推广。

(2)学生英语水平问题。在生源相对集中的中小城市里,因为师资力量的缺乏以及教学方式不够科学,很多中国学生在经历了十几年的英语学习后,仍然无法开口运用简单的英语进行沟通,这是应试教育的不良后果。因此,在大部分高校响应教育部倡议,热烈开展双语教学的同时,出现了这样的尴尬状况:学生主观上非常欢迎双语教学,但在实践中由于英语水平的限制,使用英语学习营销专业知识困难重重,甚至严重影响了对理论的掌握,减弱了某些英语水平较低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2.推行双语教学的建议

(1)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运用教学方式及手段。推行《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的目的要明确:是为了顺应市场需求,以英语作为工具,培养兼备营销专业知识及英语应用能力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要坚决防止对双语教学的片面理解的存在,避免只关注英语内容的教与学,而忽视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在教学方式和手段的使用上,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各高校、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英语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开展双语教学应量力而行。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英语水平较低的同学不能勉强其接受双语教学,可将其编至另一班级,安排中文授课,以免影响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第二,双语教学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注意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根据教学时间的深入逐步增加英语的应用,避免引起学生的反感、厌学情绪。在教学初期,可对部分章节进行双语教学。对于重点、难点内容可采用大比例的汉语板书和讲授,而对于浅显易懂的部分则采用英语授课。待学生逐渐习惯英语教学后,方可采取全部章节双语教学。并且要全英文板书,50%的英语口授,充分顾及到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课程学时。

第三,初期为了学生便于理解,需要对部分内容进行中英文互译,这可能会影响教学进度。为保障按时完成教学安排,课前的预习是进行双语学习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这要依赖于教师的日常督促及引导。同时,也可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减少板书的比例,依赖现代化电教设施设计教学课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信息的传递量。

(2)选择合适双语教材,改革考核方法。双语教材的选择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国外“原汁原味”的理论,知识体系的侧重点安排合理,同时学生可以接触地道的英语,有利于学生专业英语的提高和眼界的开阔;缺点是原版教材篇幅较长,内容过于丰富,不利于教学安排,且费用过高,部分学生有购买负担。二是选择国内出版的双语教材,由中国学者编写,价格相对合理,内容符合实际教学要求;但理论知识较为浅显,合适案例较少。为保障学生能接触到前沿理念,又不影响教学质量及效果,教材的选用应视各高校的具体情况而定,可相对灵活地将国外原版教材中的理论精华与国内教材进行有机结合。如教学使用国内双语教材,辅助截取于原版教材的参考资料;或者根据专业及学生特点,组织教师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专属教材;还可利用网络教学,将课堂上无法展现的教学内容展示出来,指导学生课后进行有益的补充。

双语教学的考核也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避免闭卷考试形式单一的弊端,体现《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应用性及实践性强的特点。首先需要逐步建立双语试卷库,制定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其次,可运用多重考核形式,如笔试加口试,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听、说、读、写能力尽量进行全面的考查;同时,还要注意考核时分数比例的分配问题,避免只通过一次考试就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定论的做法。

(3)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培养优秀的双语教师是顺利推行教学的关键,各高校应立足于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条件培养人才,克服教学薄弱、师资缺乏的问题。可参考以下几点:第一,大部分高校教师具备硕士及博士学位,英语读、写能力相对较高,主要问题在于教学过程中的英语表达能力。提高教师口语能力可通过专业的英语培训来解决,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外教来进行专项辅导或鼓励教师直接到国外进修。第二,组织定期的高校教学交流,提高教师的能力。如邀请国内外优秀教师来做学术报告,或委派教学骨干参加其他高校组织的活动,通过交流互动来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最后,教师在进行双语教学时付出的精力和时间要高于普通教师,应落实鼓励措施,如在绩效评估和职称评定时予以适当照顾,激发教师向复合型转换的积极性。

【基金项目】滨州学院校级双语课程建设项目:市场营销原理BZXYSYKC200806(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学院)

第二篇:市场营销学教学过程中的思考

市场营销学教学过程中的思考

1.学生专业基础素养有待提升

在现有高校教学中,市场营销学课程通常作为市场营销专业和管理类专业基础课,或者其他非管理类专业的选修课程,开设在大学前三个学年。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管是何种专业何时开设该课程,大部分学生对于企业及企业管理缺乏基本认识,而且难以将管理学、经济学这些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理论课程与市场营销学在学习过程中融汇贯通,缺乏对营销知识深入理解的能力。同时,现在有些专业由于教学计划和学分的调整,把市场营销学开设在大一第一学期,学生就更难以理解营销的基础理论,更谈不上案例分析与实际运用。一些非管理类学生对市场营销学的理解片面,认为对于本专业的学习和未来工作作用不大。此外,很多学生在由高中转向大学学习时,仍然习惯死记硬背、教师推动为主的方式,自学和自主思维能力较差,这也很难适应市场营销学以开放性思维为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要求。

2.专业能力培养重点不突出、教学目标不明确

市场营销学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为专业学生以后的学习建立营销系统性思维和理论基础;作为工商管理学科其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让学生了解企业经营的全貌,以及营销管理与企业其他管理职能间的联系;而作为非管理类专业的选修课程,则主要为学生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辅助其本专业。不同专业对市场营销学课程有不同的诉求,不能以一概全。而在现实教学中,大多数情况下是以一套教材、教案、课件面对所有学生。导致管理类专业学生感觉理论浅显和重复,而其它专业学生却觉得很难理解有关知识要点,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满意度不高。这样既无法体现市场营销学的重要性,也无法因材、因专业施教。同时,调查显示,市场营销专业的用人单位均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商品推销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和市场调研能力这五种专业技能有很高的期望和迫切的需求,但在营销专业的学生培养和课程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内容的突出。

3.以传统教材与教学方式为主

虽然当前不少高校都已经设计有辅助性的校内实验课程,但是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仍以传统的教师单向授课为主。主要表现在:一是所用教材内容体系相对比较传统,虽然在理论构架上相对完善,但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般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往往以传统教材为主,以理论讲授为重点,强调概念、注重理论,而对实践性较强的方法技巧、策略不够重视,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间接传授轻亲身体验的偏向。这就造成理论与实践课之间的失衡,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同时,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能很好地反映我国特色的营销环境,以及企业的营销管理实践与行为特征。关于技能训练、分析管理能力提高的实践环节比较少,学生在理论理解与实践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情况。二是讲授方式上,虽然大多采用以PPT课件为主的形式,但是一般仍主要表现为单向的自上而下的垂直传输方式,拘泥于书本理论架构,按章索骥,“填鸭式”教育痕迹严重。4.新的教学手段和工具效果有待提高

市场营销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应用性学科,新理念、新理论和新方法层出不穷。而目前大多数学校所使用的市场营销教材比较陈旧,不能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虽然为了提高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效果和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很多高校广泛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工具,部分学校还开设了网上辅助教学课程,以期通过PPT、FLASH和视频等文字、声音和影像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授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与专业教师进行网络互动。但是,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PPT等形式的课件难以帮助学生在每堂课上形成直观的理论联系,更多表现为对单页课件内容的简单记忆,无法形成对理论的系统认识,也难以构建起完整的理论框架。同时,网络辅助课程设计上也与一般课堂授课基本无异,形式设计落后,内容更新缓慢,教师与学生的网络联系基本流于形式,难以起到预期的辅助学习、课后思考和训练以及师生互动的作用。

二、对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1.课程设置合理化,引导学生提高专业基础素养

不同专业应根据自身专业特征,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合理地设置专业课程,除了考虑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可能及能力要求外,也要注意作为市场营销学基础理论课程的开设以及开设的时间。考虑到专业的就业倾向,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市场营销学课程与自身专业及未来发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通过课程设置和时间的合理化,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便于其理解营销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此外,在学生进入大学之初,应请专业教师介绍专业特点、各门课程彼此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在大学中学习等,让学生对专业以及专业学习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也通过学习方法和手段的介绍引导学生从高中依赖性学习向大学自主性学习转化。

2.注重专业能力培养,根据不同专业学习诉求明确教学目标

目前高校开设的市场营销学课程,一般管理类专业采用专业课形式,非管理类专业采用选修的形式。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应根据专业课和选修课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学时的不同,选择内容丰富程度、难易程度不同的教材,设计针对性的教案和教学课件。专业课应注重帮助学生建立起市场营销学的整体理论框架,通过关键理论的讲授、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营销能力,形成学生对组织营销管理的系统性认识。通过理论前沿的介绍和探索,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深入的学习,并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商品推销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和市场调研能力这五种专业技能侧重培养。结合不同专业探讨营销与其专业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对市场营销形成初步认识,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市场营销学对其专业的影响。

3.改良教学方式,引入新的教学手段

市场营销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使用现有传统经典教材的同时,采用创新与传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案例教材的编写与更新,结合现在在高校普遍开展的ERP实习,提供学生运用理论的机会。同时也要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进行改良,借鉴和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如:

(1)案例教学。这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某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通过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景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是模拟教学的一种,通过借助于对环境、角色、活动的模拟来帮助学生理解市场营销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市场运作规律,掌握营销管理方法和操作技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的营销人才的教学方法。模拟试验指导书,让学生在熟悉知识点的情况下,扮演不同的情景角色,从而在模拟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营销知识和操作技能,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3)多媒体教学。这是一种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和解说理论知识的实践性教学形式。这种方式一般与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或即将学)的知识建立感性认识,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4)实训和模拟教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调查、并撰写专题报告的实践性教学形式。调查报告一般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独立完成,教师主要做好组织、动员和事后的交流、检查,评价工作。

(5)建立学生辅助教学小组。当前许多学生尤其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并不满足于教师单向的课堂传授,希望能发挥自己的力量,介入到教学过程中形成生动的、互动的教与学。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组织不同知识点的学习和辅助教学团队。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增加了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教师的授课素材,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篇:市场营销学实践教学项目资料

市场营销学实践教学项目

【实践项目一:一分钟自我推销演练】

(一)、实践目的:

1、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让学生对第一印象有独到的认识;

2、培养学生提前进入营销的角色。

(二)、实践组织:

首先,学生按授课教师要求,精心写好一份一分钟自我推销介绍词,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反复演练,达到内容熟练、神情自然时,再安排课堂时间让学生登上讲台进行一分钟自我推销演练。

(三)、实践步骤:

第一步,上台问候。跑步上台,站稳后先对所有人问好,然后再介绍。注意展现热情,面带微笑。第二步,正式内容演练,即自我推销介绍。注意音量、站姿、介绍顺序、肢体动作等。第三步,致谢回座。对所有人说谢谢后才能按教师示意回到座位。

(四)、实践要求:

要求学生提前准备演练内容,具体包括:

1、问候;

2、我是谁――包括姓名、来自哪里、个人兴趣爱好、专长、家庭情况、对学习市场营销的课程的认识和学习期望等。

【实践项目二:市场营销印象】

(一)、实践目的:

1、建立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

2、形成现代市场营销观念。

3、建立营销职业意识、学习用营销的思想分析问题。

(二)、实践组织:

据教学班级学生人数来确定数个小组,小组要合理分工。在教师指导下统一认识、统一口径、基本统一判断标准;而后进行选题并分别采集不同的资料和数据,并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研讨,在充分讨论基础上,形成小组的课题报告。

(三)、实践步骤:

1、据教学班级学生人数来确定数个学习小组,每一小组人数以4-6人为宜;

2、进行合理分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选题,通过互联网、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研讨,在充分讨论基础上,形成小组的课题报告,并进行汇报;

4、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然后综合评定本次各学习小组的实践成绩。

(四)、实践要求:

1、综合认识营销职业

(1)、市场营销职业的种种称呼。

(2)、这种职业首先在那些国家受到重视。它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些什么。(3)、在我国人们如何认识这种职业,社会的进步是否需要这种职业。(4)、从事这种职业有无特殊的知识和个性品质要求。

2、营销基本原理的应用

(1)、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对一具体的企业市场行为进行调查,应用营销基本原理分析其企业行为的科学性。

(2)、应用已学习过的营销原理,对所调研的企业未来的市场行为提出营销发展建议。

【实践项目三:市场营销调查】

(一)、实践目的:

通过实训帮助学生达到初步掌握市场营销调查的基本程序、核心技术、技能要求以及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践组织:

将班级同学划分为若干项目小组,小组规模一般是4-6人,组团的时候注意小组成员在知识、性格、技能方面的互补性,如包含性格外向的人、熟悉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计算机绘图功能及 Excel 使用的人等。选举小组长以协调小组的各项工作。由于市场营销调查的很多环节均需要小组共同作业,因而中途无特殊原因不允许组员变动。小组成绩将作为每位组员的作业成绩。

(三)、实践步骤: 首先确定调研主题与调研内容,然后选择的调研项目,并进一步进行二手资料调查、问卷设计、抽样过程、数据的基本统计与分析,经过多媒体加工应用处理,最后撰写出调查报告。

(四)、实践要求

1、确定调研主题、调研内容

由学生自己确定调研主题、调研对象。要考虑操作的可行性和便利性,尽量避开低发生率的产品或服务,不要调查被调查者不太了解的事物。如可选择以学生、老师、校园内的居民等为调查对象,学校周围的商店、书店、洗衣店、学生食堂、学校图书馆为客户的项目。

2、调研项目的基本内容:所选择的调研项目至少应涉及以下内容:二手资料调查;问卷设计;抽样过程;数据的基本统计与分析;SPSS及Excel应用;调查报告撰写。

3、控制项目进程:在2个星期左右落实客户,提交调研计划书,确定调研主题和调研对象。学生项目将与课程学习习近平行进行,随着课程内容的展开不断推进。

4、建立经验交流制度:每完成调研的一个环节如调查问卷的设计、样本量的确定和抽样等,辅导老师应及时检查学生调研操作的进度和实际完成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并组织同学进行经验交流,还针对共性问题在课堂上组织讨论和专门的讲解。

【实践项目四:消费者行为分析】

(一)、实践目的:

分析市场,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与购买行为。

(二)、实践组织:

对有关消费者、超市进行调查,了解消费者收入等最基本的客户资料,由学生组织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分析的具体内容由教师指导学生拟定。

(三)、实践步骤:

1、对教学班级进行学习小组的分组(4~6人),明确组内分工;

2、确定超市及具体的消费者;

3、各学习小组以实地观察或调查问卷、网络、文献查阅等形式,收集消费者的相关信息资料;

4、各学习小组在整理、分析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共同完成高、中低收入家庭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的书面报告;

5、各学习小组进行汇报;

6、同学互评,教师点评。

(四)、实践要求:

根据消费者收入状况进行分组,任课教师调控整个实践过程;以在实地观察、接触消费者的实际感受,结合消费行为理论剖析消费者二至三种行为过程,说明其有可能受哪些心理活动的影响。

【实践项目五:目标市场的选择】

(一)、实践目的:

设定自己是某产品的市场营销经理,针对你所经营的产品,分析研究“谁是你的客户”,找准你的目标市场,实施市场定位策略。

(二)、实践组织:

以实地调查为主配合在图书馆、互联网查找资料相结合得出相关资料,集体讨论、分析,最终以报告形式得出结果。

(三)、实践步骤:

在市场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拟要调查的客户,按要求描绘客户,根据调查资料结果,确定这一产品的市场定位,并拟出市场定位建议书。

(四)、实践要求:

1、描述你的当前客户:年龄段、性别、收入、文化水平、职业、家庭大小、民族、社会阶层、生活方式

2、他们来自何处?本地、国内、国外、其它地方

3、他们买什么?产品、服务、附加利益

4、他们每隔多长时间购买一次?每天、每周、每月、随时、其它

5、他们买多少?按数量、按金额

6、他们怎样买?赊购、现金、签合同

7、他们怎样了解你的企业?网络、广告、报纸、广播、电视、口头……其它(要注明)

8、他们对你的公司、产品、服务怎么看?(客户的感受)

9、他们想要你提供什么?(他们期待你能够或应该提供的好处是什么?)

10、你的市场有多大?按地区、按人口、潜在客户

11、在各个市场上,你的市场份额是多少?

12、你想让市场对你的公司产生怎样的感受?这样的市场定位,会对企业产生哪些有竞争力?

【实践项目六:产品开发与管理】

(一)、实践目的:

熟悉产品的整体概念、产品市场生命周期、产品组合、新产品开发、品牌与包装等策略的原理与应用。

(二)、实践组织:

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由组合成4—6人为一组的研究性学习项目小组,并确定负责人。并经教师确认选择2—3个类型的产品作为研究的样本。

(三)、实践步骤:

由小组组织市场调研,针对样本产品的整体概念、市场生命周期等问题收集市场信息、确定所研究产品的整体概念和市场生命周期阶段。根据研究结论,针对该产品的竞争和营销现状提出改进方案。

(四)、实践要求:

1、该产品的产品整体概念可以怎样表达。

2、该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什么阶段。

3、该产品有何进一步开发的机会。

4、该产品的品牌能否延伸、包装可否进一步调整

【实践项目七:品牌“名称、标志”设计】

(一)、实践目的:

通过设计,帮助学生掌握品牌设计的基本技能。在品牌设计中,学生能够根据设计要求,积极创意,亲手设计具有吸引力、体现个性化的品牌名称和标志。掌握品牌设计的基本技能,能使高学生日后有机会着手参与企业品牌策划。因为品牌设计是企业营销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策划设计一个好品牌对企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企业可以借助品牌的魅力,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更佳效益;也能为学生将来自己创业奠定业务基础。

(二)、实践组织:

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品牌设计要求、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由每个学生确定一个产品和服务项目,并分别设计出该品牌的名称和标志。

(三)、实践步骤:

首先要求每个学生熟悉品牌设计思路和方法的要求,然后从消费者认知心理和消费模式角度出发,根据指导老师的要求,设计某一品牌的名称和标志。

(四)、实践要求:

1、要求教师对“品牌名称和标志设计”的实践应用价值给予说明,调动学生课业操作的积极性。

2、要求学生根据市场开发项目资料及品牌设计要求,完成品牌名称和标志的设计任务。

3、要求教师对品牌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思路、设计方法进行具体指导。

4、要求教师提供“品牌名称和标志设计”课业范例,供学生操作参考。

【实训项目八:渠道管理实践】

(一)、实践目的:

1、熟悉、掌握中小企业是如何选择分销渠道模式的。

2、了解企业现有渠道运行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3、了解企业是如何化解渠道矛盾和冲突的。

(二)、实践组织:

在人员组织分工上要合理,视班级人数来确定小组,每一小组人数以5-8人为宜,小组中要合理分工,分别采集不同的资料和数据,但在之前要统一认识、统一口径、基本统一判断标准;讨论要充分,组长负责最后报告的形成。

(三)、实践步骤:

1、对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分组,一般以4-6人为宜,并明确小组内分工;

2、教师联系某企业,带领学生参观,由该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分销方面的基本情况;

3、各学习小组在开展实地调查前需做好准备,如调查问卷的制作,访谈提纲的拟订等,并注意与调查对象的沟通方式;可采用网上调查、案头调查等渠道来调查某企业的分销渠道情况;

4、各学习小组在整理、分析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共同完成某企业分销渠道的书面调查报告;

5、各学习小组进行汇报;

6、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给出最后的成绩。

(四)、实践要求:

1、选择学校所在城市,对该城市的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分类。小组根据所选行业、调查的目的、内容,统一制作调查问卷。

2、进行实地调查,对所选择的行业内企业进行走访,了解其渠道选择、渠道运行、渠道管理的状况。

3、总结走访企业的渠道状况及渠道选择的一般模式。

4、指出调查企业渠道设计、运行、管理中的问题。

5、针对渠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实践项目九:企业定价技巧】

(一)、实践目的:

熟悉影响企业定价的主要因素、掌握基本的定价方法、学习应用定价的技巧、变价的策略。

(二)、实践组织:

教师向学生给出市场上某行业某类产品的价格竞争现状的基本资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市场上收集该类产品中相近产品的不同企业的定价情报,及了解存在的问题

(三)、实践步骤:

1、各学习小组以前一次实践分组为准;

2、各学习小组可组织本组成员到当地市场上收集有关信息资料,具体如: ①同类企业或其同类产品的定价情报; ②该类产品原材料的价格和供求信息;

③该类产品的替代产品/互补品的价格和供求信息;

④该类产品中高、中、低档产品不同的价格情况和销售情况。

3、各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书面设计方案;

4、各学习小组进行汇报;

5、同学互评,教师点评;

6、教师对各学习小组进行本次实训的综合成绩评定。

(四)、实践要求:

以实际市场情报为依据,为其中的一项产品提出变价的依据,并拟出相应的变价策划方案。

【实践项目十:讨价还价技巧演练】

(一)、实践目的:

掌握讨价还价的方法与技巧,能根据情景模拟资料,进行角色扮演和营销情景模拟活动。

(二)、实践组织:

让学生在市场上收集该类商品不同企业产品的定价情况。

(三)、实践步骤:

分组并确定拟讨价还价的商品,然后针对具体商品进行讨价还价的技巧演练。

(四)、实践要求:

先在实践指导老师指导下,精心进行讨价还价实践准备,然后利用双休日,选择某小商品市场,最好是服装市场进行讨价还价实践,然后写出讨价还价过程及心得体会。

【实践项目十一:产品推销及促销演练】

(一)、实践目的:

1、培养学生的自信、胆量与沟通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进入能随心所欲地进入推销及促销的角色。

(二)、实践组织:

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划分角色,然后分别找一些新的日常用品,提前让学生熟悉商品的特色与功能。

(三)、实践步骤:

安排课堂时间让学生登上讲台,以两人为一组,一位学生扮演推销员,一位学生扮演店主(消费者),进行新产品推销说服话术演练,再进行角色互换,直到两人都能正确地、熟练地、恰到好处地进行为止。

(四)、实践要求:

首先学生应熟悉推销及促销说服话术,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反复演练,达到内容熟练、神情自然,并要求角色扮演神态自然,举止文雅,内容熟练,口齿清楚,语言流利,有一定可信度和诱惑力。

第四篇: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思考与实践浅析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186-02

市场营销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是连通了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信息学等众多学科的重要课程,在许多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课。市场营销理论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创立,之后几经完善传入中国,因此目前我国各高校的营销课程教材基本都是以国外营销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发展的国情而编制,有的是直接翻译而来。在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也提倡学生多看国外原著,以期能完全领会营销中最基本的各种要义。随着学科理论的发展以及全球市场对于营销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强烈和广泛的需求,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阅读英文原著,使用双语进行课堂教学的方式也在我国各大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1]。使用原版教材教学已成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双语教学的开展情况也成为高校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高校所开设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基本上都要求英语与汉语结合讲授,希望培养能够直接用英语参与国际学术和经济管理交流的国际化复合型管理人才。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专业课教师被要求尽量多使用英语教学。然而从“通知”发布至今,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方式在各高校的推广执行情况并未达到理想的状态,不论是理解,还是执行情况,双语教学的推行和实施仍然面临较多阻碍。

一、对双语教学的理解

双语教学一般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使用得更广泛。这一方面是由于这类相关专业课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西方国家,以英语为公共交流语言,因此双语教学有利于更直接地接触理论的基本要义和发展背景,相比之下,一些其他领域的专业课就没有这样的先天优势,双语教学缺乏动力。另一方面,我们正处在一个国际化发展进程不断加速的时代,在许多专业领域也不断与国际接轨,学术和贸易交流频繁,或者与西方经济、人文等方面多有融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使用双语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有助于交流。以市场营销学为例,市场营销理论在20世纪初创建于美国,后来传到欧洲、日本和其他国家,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被引入我国。虽然结合了中国的国情,但目前国内高校开设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内容仍然建立在西方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这就为双语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土壤。通过双语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营销理论的来源和含义,理解其出现的背景,理解其发展的环境,那么对于理论的吸收和运用也会更有效率,在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当中能够更加理性和辩证地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也有助于顺利地进行国际交流。这是双语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和重要意义。

二、推行双语教学的具体分析

从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相关专业课的双语教学要顺利推进并取得理想的效果,目前主要应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内容)[2]。师资是双语教学的核心。进行双语授课不仅要求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很好的业务能力,而且对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和综合表达能力也有很高要求。否则授课的人表达不清,听课的人一头雾水,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双语教学只能流于形式。另外,双语教学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比较高,目前的双语课堂大多以老师讲授为主,因此学生至少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听力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并以能够参与课堂互动为佳。从教材方面看,以往的母语(汉语)教学中,学生以教材为依据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其他各种来源补充大量的相关专业知识和信息,而双语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信息来源相对有限,教材往往是他们掌握教学内容的主要参照依据。优秀的双语课教材能够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但目前专门为双语课程配备的教材相对缺乏,因此引进国外原版外文教材与国内出版的配套教材配合使用的方式被较多采用。

具体来看,在双语教学的实际开展和推广过程中,仍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1.存在的一些问题:①具体教学目标。双语教学并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而实行的,它本身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双语仍然是为教学服务的[3]。因此教学过程中应避免舍本逐末,不能过多地关注语言水平而忽视了学术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必须结合专业课程的设置来确定。②课程设置。实行双语教学的课程应该是其学科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课。而在实际教学任务执行中,哪位教师具有开设双语教学的能力,则把那位教师开设的相应课程定为双语教学课程,忽略了学生的英语基础和课程难易程度、专业培养需要及课程开设双语教学的适应性等问题,缺少科学的论证。而且一些高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并非特意按照双语课程体系的要求,重新权衡双语教学课程的学科地位而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因为并非所有的课程都适合双语教学,有些课程本身难度就很大,再采用双语教学的形式就更不容易被理解和吸收,给教师和学生造成沉重的负担,教学质量和效果也难以保证。只有选择合适的科目来开展,双语教学才能顺利进行[4]。③师资力量。师资是制约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瓶颈。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不仅专业要精深,而且英语要好,尤其是对教师的口语水平要求比较高,要能用地道的英语表达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实施双语教学的重要前提就是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专门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的教学技能,还要熟练地使用汉语和外语进行教学。另外,从高校的管理体制看,不能排除有些高校并没有设置有效的双语教师培训和激励机制,这也间接影响了双语师资力量的培养和稳固。④教学效果。在国际上,加拿大、新加坡、卢森堡等国都是实施双语教学最早也是最成功的国家。这些国家本身都是双语或者多语言国家,在语言环境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因此实施双语教学可谓是“水到渠成”。相比之下,我国的双语教学看上去似乎“先天不足”。我国是非移民国家,汉语是主流语言,而英语是外语,并没有被广泛使用,因此要进行双语教学首先需要学生学好外语,然后再通过所学的外语来学习专业理论,这的确有些吃力[4]。2.方法、教学模式探讨。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虽然有诸多问题出现,但是可以努力寻找合适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或避开上述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借鉴新加坡和香港的经验可以发现,虽然新加坡和香港相比之下有明显的语言环境优势,但是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母语是汉语的国人可以很好地用英语来学习和实践。当然,这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另外,除了语言,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文化,通过文化的交流来代入语言的发展似乎更有效率。在高校开设双语课程,不能仅仅着眼于所开设的那门课程本身,还要营造一个合适的大环境,建立相关专业的双语教学体系,为这个体系服务,使其能够顺利开展并且持续下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内在驱动力,并且也为他们学习兴趣的培养提供一个好的平台。

三、双语教学实践探索

市场营销作为一门“外来”学科本身就非常适合于双语教学。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计划开设双语课程的教师通常在开课之前会经过选拔被外派国外相应大学进行系统的双语教学培训,并在回国后接受教学考核,合格的教师才能够开设双语课程,以保证教学质量。并且在课程结束之后会再次接受考核评价,同时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实际的双语教学过程中,营销学的相关理论基础和发展背景全部用英语讲授,涉及到具体国内外营销案例则主要采用中英文结合的方式讲授。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一般都存在缺乏自信、害怕出错而不太主动用英语表达的问题,因此教师一般会从简单的内容入手,给予学生充分的思想准备时间,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在案例讨论的部分加强互动,鼓励学生多用不同语言表达观点,对于他们在语言表达中出现的语法错误不予过分纠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信心和用外语思考的习惯,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四、思考

开展和推广双语教学目前在我国众多高校中仍是一个长期任务,需要师资、学生和整个教育大环境的配合。在实践中发现,一是学校的支持和培养是双语教学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只有学校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培训考核机制,才能够为双语教学活动稳定持久地保驾护航;只有加大对双语教学的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够保证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二是教师的主导力量起了很大的作用。良好的教学培训和考核机制不仅能够有效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加强对教师双语授课能力的训练。学校对教师的培训与支持不仅能够使双语教师自身的能力得到迅速提高,而且能够更好地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直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三是有些高校同时采用自编教材和外语原版教材,似乎更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进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积极性逐渐提高,学习效果也较好。

第五篇:双语教学的初步实践与思考

论双语教学的初步实践与思考

袁津生

本人所讲授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是2005年在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专业四年级本科生中实施的。教材的选取是本课程教学的关键,但是要挑选适合学生学习的英文教材确实不容易。为此,课题组的成员跑遍了北京的主要新华书店,购买了7,8种英文版的教材。最后确定使用 William Stallings 编写的 NETWORK SECURITY ESSENTIALS applications and standards(second edition)教材。

经过这一轮的双语教学,本人认为按照目前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科阶段第二年即完成了基本英语技能的学习,因此在三年级开始开设“双语教学”课程是较为适宜的;同时有下面一些体会。

1双语教学应具备一定的基础

第一、双语教学需要师生双方都具备一定的第二语言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双语教学不同于语言教学,语言教学即第二语言教学的学习,可以从零起点开始,双语教学则不能。双语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相当高,实行双语教学也并非每个学生都可以轻松接受。双语教学在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同时,也应对学生进行特殊的培训,保证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定的接受能力,这在双语教学的实践中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实践双语教学需要学生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有强烈的需求。学习动机有两种:工具型的学习动机和融合型的学习动机。前者是指学生希望通过外语学习得到社会承认进而获得某些利益。后者则是指能象目的语言社团成员一样,通过掌握其语言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与知识系统,并成为该语言社团的一员。强烈的学习动机必然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具体到本课程是采用英语,目前我校包括其他高校学生都有着对英语强烈的学习动机。

第三、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对双语人才的紧迫需求是实施双语教学的社会基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逐渐被纳入全球经济发展轨道,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因此,双语人才的培养是现阶段中国教育发展迫切要求。

第四、实施双语教学需要学校提供系列现代化办学设备和条件。双语教学是一种情景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双语教学提供虚拟的环境。如互联网技术可以为双语教学创造一个远程的语言氛围,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双语教学创造一个教与学互动的教学平台。1双语教学应有准确的目标定位

双语教学可以在本科阶段中使用两种教学语言,培养学生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之一应当是通过使用外语进行学科教学,增添学生运用外语的机会,从而使他们能用外语进行交流。学科是实施双语教学的有效载体,获取学科知识是双语教学的又一重要目标。双语教学目标是双重性的,实践的难点在于如何选择学科知识进行双语教学。为此,我们首先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第一、语言教学与教学语言的关系双语教学不是语言教学。语言教学是指通过学校教育体系学习语言课程,其目的是帮助和训练学生掌握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双语教学是把两种不同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学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以两种语言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向学生传道授业,让学生在领会学科知识的同时平衡地学习并掌握这两种语言。

第二、学生语言和教学语言之间的关系双语教学中必须处理好学生语言和教学语言之间的关系。如果学科教育中对两种教学语言不是平衡使用的话,主要教学语言也就是学生语言;如果学科教育中对两种教学语言平衡使用,就要考虑学生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

第三、母语和第二语言在学科教学中使用度的关系在学科教育中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这里有一个使用度的问题。可以有三个层级:

1、母语是主要教学语言,另一语言为第二教学语言。这种使用度可以用于启蒙教学阶段或学科教学的早期阶段。这是“过渡型双语教学”

2、平衡使用两种教学语言。这种使用度可以用于中级教学阶段或学科教学的中期阶段,用“保持型双语教学”。

3、第二语言是重要教学语言,母语是次要教学语言。这种使用度可以用于第二语言能力的中级阶段或学科教学的后期阶段,这是“浸入型双语教学”。3 双语教学急需对师资进行培训

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师资,否则就会有名无实。双语教学实际上由来已久,许多学校和教师积极参与实践,可惜效益不明显。其原因除了对双语教学科学认识不足外,主要是缺乏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师资,也就是说,中国目前培养的教师因为知识单一,外语语言能力不强,一般不具备用外语进行各种学科教学的能力。英语教师容易将学科教学视作语言教学,而学科教师常因英语功底不深,造成师生交流上的困难。针对这种师资状态,我们必须实行教师专、兼职结合,校际流动,盘活教师资源。大力引进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特别注重青年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提高,将青年骨干教师推倒双语教学的第一线去锻炼。科学地选用教材和设置课程

双语教学必须使用英文原版的教材,没有原版教材,双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

木。而针对中国不同地区学生水准,选择什么样的原版教材就应该慎重。英语课上,学生有限的英语学习在某种程度上阻碍双语教学,容易形成思维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差距,其它学科英语教材匮乏,各校自编自选教材容易造成学科教学上的随意性和语言表达上的偏差。双语教学的正常开展必须依托外语原版教科书和教学参考用书。如果要求我们的教师通过备课,将统编教材翻译成英语,查询英语专业用语,再用英语授课,这对教师来说实在难于做到的,也是无法进行实质性的双语教学。我们除执行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还应该根据双语教学的特点和需要,适当调整课程设置。采取多种方式使用外文教材授课,如外文版教材,外语授课,或汉语授课,或用作辅助教材指导阅读,以及有条件的专业向学生推荐1~2门课程的外语教材,配合教学,指导阅读等。开展双语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根据语言学习兴趣和习惯,开展“逆向”教学,从听说抓起,使学生在没有考试过级压力的情况下,迅速养成享受英语信息接收渠道的习惯。鉴于现阶段专业老师达不到语言要求和语言老师达不到专业要求的问题普遍存在,建议在专业基础课上配双语教师并延长学时。将这样的课程分成预备课和正课,在预备课阶段由英语老师教学,使学生能在易理解的环境中熟悉术语,减少对专业英语交流的恐惧感,并首先做到笔头作业的英语化;然后再由专业教师上正课。保证学生顺利理解原文教材,乐于接受英语背景下的专业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应用上加强要求。让学生摆脱过级考试的压力,并不意味着放松对学生的要求,而是使学生服从于专业指挥棒。我们要求学生主干课程书面文字完全英语化,课堂教学、发言和报告基本英语化,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不仅做到四年不断线,而且避免了许多专业课教师抱怨学生将精力放到英语考试上的不良倾向。学生经过这个过程,基本能掌握专业知识交流的语言规范,专业上的高要求很自然就转化为英语上的高要求。做好教学反馈

目前学生普遍能接受用英语进行非英语学科学习的教学这种形式,这说明双语教学有其可行性。同时也发现,教学中反映出学生能够理解基本的概念和属性及其术语的英语表达,而在使用这些术语英语表达,尤其是描述上确实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主要是受第二语言发展水平的制约;另外,没有系统地学习教材和较充分的进行相应的训练,也有着很大的关系。通过反馈来的学生意见,整个双语教学试验过程中,学生的学科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的增加不是很明显,但学生运用第二语言进行非外语学科的学习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利用母语教学中已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帮助理解英语双语教学中的内容;既要选择有联系的内容,又在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拓展学生的思维。

下载《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场营销学教学过程中的思考-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学是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营销基本原理、分析营销机会、设计营销战略及运用营销组合策略的能力为教学目的,对培养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经......

    市场营销学案例与实践五篇范文

    市场营销学 第一部分:市场营销面面观 跨部门沟通:通过有效的跨部门沟通来创造客户价值企业内的“战略层结构”可以分成3个层次:公司战略、经营战略和部门战略。公司和经营战略......

    市场营销学实践指导(推荐)

    市场营销学实验例证 教学实验 教学实验一、认识营销相关概念、常用营销网站及营销信息传递特征 实验课程时间安排:学习完“第一章 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之后。 实验条件:电......

    病理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2013

    【病理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双语教学作为一项新生事物,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本课题组从明确教学目的,注重教师培养,加强教材建设和研究教学方法等方面对病理学双语教......

    市场营销学教学实施方案

    教学建议市场学是应用性学科,在教学中应当注意:1,全面,准确地阐述现代市场学的基本原理,注重案例教学,结合实际安排作业练习.2,面授辅导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

    市场营销学

    B报纸、杂志、直接邮寄、广播、户外他人模仿、抄袭。 市场营销成本直接影响企业利润,它由战术具有某中竞争优势,而战略则用来广告等这些主要媒体有哪些优缺点? Q企业计划人员在......

    市场营销学

    1、产品观念认为顾客喜欢购买高质量、多功能和具特色的产品,因而,企业应该集中精力生产 品质优良、功能多样、特色鲜明的产品,在生产工艺方面做到尽善尽美,精益求精。P15市场营......

    市场营销学

    1、市场营销环境是指影响企业与目标顾客建立并保持互利关系等营销管理能力的各种角色和力量,它可分为宏观市场营销环境和微观市场营销环境。 2、品牌是企业整体产品的一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