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血防综合治理工作现状及对策5篇

时间:2019-05-15 06:56: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血防综合治理工作现状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血防综合治理工作现状及对策》。

第一篇:农业血防综合治理工作现状及对策

农业血防综合治理工作现状及对策

历史上潜山县是血吸虫病重疫区,有4镇1乡1区1个国有农场流行血吸虫病。历史累计钉螺面积超过802 hm2,病人10 115人,病畜5 673头,有近10万人直接受到血吸虫病的危害。经过50多年的积极防治,取得了一定效果,在1984年全县达到疫情控制标准。“九五 ”期间,分别又有黄铺镇、油坝乡和王河镇的王河、中河、天丛3个村达到传播阻断标准。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农业部门坚持“综合治理、科学防治”的方针,实施以控制家畜传染源为主的防治策略,紧紧围绕实现《安徽省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2005—2010年)》确定的防治目标,切实加强领导,积极履行部门职责,努力克服各种困难,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全面开展家畜血吸虫病查治和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农业血防工作为疫区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现状

潜山县自1956年始成立县委血防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历时3年对全县的疫区范围及流行因素进行调查,基本查清血吸虫病流行范围在县域东南部,东起余井大桥沿皖水西侧,南至油坝,西跨潜水至万岭,南抵王河张家坦,西南经天井湖沿五丰河,北至梅城。南北长20 km,东西宽13 km,为一三角形地带,集中有4镇1乡1区1个国有农场流行血吸虫病。疫区人口93 545人,确定潜山县发现钉螺面积802 hm2,感染性钉螺最高达72%,居民患病率22.4%,少数地区高达65%。经过50多年的积极防治,潜山县螺病情均大幅度降低。至2009年底,潜山县实有二类村7个,三类村1个,五类村32个,现有钉螺面积42.7 hm2,有螺点36处,分布在王河镇河镇、庆丰、新发、薛家岗、永和、陈家井、龙湖、丰收等8个行政村。其中99%集中在王河镇的洋荡圩,易感地带面积5.5 hm2。据2009年统计资料显示,疫区王河镇现有16个行政村,总人口达54 136人,二类村血检阳性率为3.86%,三类村血检阳性率为5.5%,五类村血检阳性率为1.4%,现存栏耕牛1 576头,耕牛感染率为0.32%,最高感染率为1.18%。疫区王河镇为圩畈区,境内地势低洼,河湖交织,港汊密布,水体流向多变,雨季易涝,夏水冬陆,植被茂盛,圩内百姓有放养家畜习惯,粪便污染严重,加之多方面原因,农业血防综合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2取得的成效

潜山县委、县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血防工作,为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十五”期间,农业部门坚持“围绕农业抓血防,送走瘟神奔小康”血防思路,“十一五”期间,实施以“四个突破”为核心的综合治理,对部分重疫区村,如王河镇的河镇、庆丰、永河、新发、薛家岗村实施综合治理,并做到治病与治穷相结合,开创潜山县农业血防工作新局面,防治成效显著。经过治理的重疫区村家畜感染率、阳性钉螺感染率、村民感染率等明显下降,有效控制了疫情,受到疫区人民欢迎。在农业血防综合治理项目示范和辐射作用下,大量社会资金投入血防工程,共完成水改旱、水旱轮作154.93 hm2,低洼有螺地带挖鱼池14.33 hm2,种草11.87 hm2,圈养家畜1 200头,调整养殖结构发展水禽48.7万羽,建沼气池2 456口,以机代牛370头,沟渠硬化41 km。同时,抓住动物传染源控制这个难点,贯彻在减少放牧基础上进行查治的防治策略,疫区放牧耕牛大幅度下降。完成家畜查病5 586头,治疗和扩大预防性投药3 976头,耕牛感染率从“十五”初的1.18%下降到目前的0.59%,下降50%。3存在的问题

潜山县农业部门多年来加强领导,密切合作,坚持“综合治理,科学防治”,农业血防综合治理初见成效,但相对防治的目标任务、疫区现状和工作实际,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农业血防综合治理工作涉及到农业、卫生、林业、水利等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血防工作任务,工作中很难协调一致,出现各自为政、难以整合资源、无法集中精力抓治理的问题;二是疫区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农业还保持着传统的耕作方式,群众有接触水田、水沟疫水生产生活的习惯,同时百姓有放养家畜的习惯,粪便污染严重,出现家畜圈养难,导致传染源难以控制的问题;三是潜山县是贫困山区县,县级财政相当困难,政府对血防投入有限,国家安排的血

防项目资金少,综合治理工作难以实施,出现规划的防治目标任务难以完成的问题;四是一些部门和乡镇对血防工作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认识严重不足,麻痹大意、盲目乐观的思想不同程度存在,出现对血防工作重视不够,支持配合不够的问题;五是农业血防查治工作主要由基层兽医站承担,基层兽医站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工资无保障,多年来血防技术人员均是无私奉献,出现血防技术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动物血防工作后继无人的问题。

4对策

(1)加强领导,密切部门间合作。血防工作是一项面广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政府出面组织,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实行综合治理,才能真正抓出成效[1]。县级要成立血防领导小组,建立多种形式的责任制,明确职责、任务、目标,定期考核,并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县、乡形成健全的血防组织领导体系,为血防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2)坚持“综合治理,科学防治”方针,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田水利建设抓好血防工作。抓住当前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机遇,加强领导,切实把血防工作列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规划中去,积极引导并组织群众,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中,把血防工作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田水利建设和封洲育林结合起来,改变生产环境,有组织、有计划的对血吸虫病流行区优先安排,真正做到兴利除害,开创投资少、效益高的新局面。

(3)强化血吸虫病重疫区村综合治理。多年血防工作实践证明,单一防治技术措施不能有效防治血吸虫病,应根据血吸虫病流行特点、传播规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首先,实施水改旱或水旱轮作,切断血吸虫病传播途径[2]。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对现有钉螺分布的低产水田实施水改旱或水旱轮作,因地制宜种植旱地或经济作物,有效减少人、畜水田作业接触疫水机会,降低血吸虫病感染率,同时,也可改变钉螺滋生环境,逐步消灭钉螺,控制疫情。其次,实施挖塘养鱼,改造钉螺滋生环境灭螺。目前常用的方法:一是开挖精养鱼塘,实施立体养殖。在疫区低洼有螺潮湿地带,通过挖池养鱼虾等,水淹灭螺,既发展渔业,又改善疫区农村经济;二是矮埂高网蓄水养鱼灭螺,综合治理垸外易感地带。在防洪大堤外洲,修建一批矮埂高网蓄水养鱼灭螺工程,通过开发湖州治理易感地带,取得养鱼、灭螺、防病等综合效益。最后,实施家畜圈养,控制传染源扩散。从改变家畜饲养方式入手,实行圈养、禁牧等疫区控制血吸虫病流行措施,让家畜远离疫水,避免重复感染,防止病原散播,从而切断血吸虫病循环链,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疫情。同时,通过沼气池处理圈养家畜粪便,为种植业提供大量有机肥料,发展生态农业。

(4)扎实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和以机代牛工程。在血吸虫病疫区乡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沼气建设项目,沼气池建设与改水、改厕、改厨相结合,改变农村生活环境,减少群众接触疫水,防止血吸虫病感染[3]。在疫区实施以机耕代牛耕,实行“五统一”(统一作业、统一调配机具、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负责维修、统一收费标准),实现稻田耕作机械化,减少耕牛饲养量,减少传染源数量,控制阳性钉螺形成,控制血吸虫病传播。

(5)强化疫区家畜查病和预防性治疗。抓好以耕牛为主家畜血吸虫病检查和治疗工作,对于阻断血吸虫病流行尤为重要,从杀灭病原体着手,以净化草洲草坡为目的,采取普遍投药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人、病畜体内病原体散布,净化环境。根据钉螺繁殖规律,确定每年对易感家畜实行局部抽查和全面预防相结合的查治措施,即每年8月查病1次,9、11月2次全面预防性投药治疗,确保家畜不排出血吸虫卵,有效控制阳性钉螺数量和感染率。

(6)逐步建设完善县级家畜血吸虫病专业实验室。配备必要的诊断检测设备,进行实验室改造,提高实验室诊断检测能力,满足基层血防工作需要[4]。

(7)增加投入,稳定和加强血防专业队伍建设,提高防治工作质量。在基层兽医站体制改革中,要将基层兽医站纳入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使血防工作人员工资有保障,解决 “老有

所养、病有所医”的问题,让他们能安心工作,同时要有计划地引进血防专业技术人才,保证动物血防工作后继有人,保证农业血防综合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5参考文献

[1] 陈弘,邹永根,朱仕英.常州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新发现钉螺环境调查[J].江苏卫生保健:学术版,2010,12(3):11-12.[2] 李秋娟,史丽娟,徐岷,等.江西省2005—2007年血防改厕效益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87-88.[3] 杨建洲,赵正元,张建斌.洞庭湖区洲垸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疫情分析及防治[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7,21(2):104-106.[4] 李以义,李晓阳,蔡凯平,等.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及防治对策[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6,18(2):112-115.

第二篇:安康市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现状及对策.

安康市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现状及对策

[ 10-12-26 15:49:00 ]

编辑:studa20

作者:贾学新 王显安 王春卷

摘要介绍了安康市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的对策,以期为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植物检疫;现状;存在问题;对策;陕西安康

陕西省安康市为北亚热带地区,秦巴大陆性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温暖湿润,无霜期长,生物资源丰富,水热条件良好,作物种类繁多,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发展特色产业潜力巨大。市内传统特色作物,如烤烟、蚕桑、茶叶、魔芋、柑桔、中药材等在省内甚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优越的自然条件同时也为各类农业有害生物提供了最佳适生环境。据2009年普查统计,全市柑桔、魔芋、桑树、烤烟、黄姜、马铃薯、食用菌、蔬菜八大类区域特色优势作物共发生各类有害生物75种,其中2种有害生物属国内检疫对象,2007年市内发现1种新传入外来有害生物。近年来,安康市周边地区检疫性有害生物频繁出现,形势严重。同时,种子市场开放后,各类种子经营门店突增。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目前已有种子经营门店近600家,其中跨地区种子分公司8家,所经营的种子来源于全国各地,增大了检疫执法的难度,安全隐患和危险性加大,给植物检疫市场监管带来了巨大压力。

1检疫工作现状

安康市植物检疫工作为农业生产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曾成功地堵截和铲除了毒麦、柑桔溃疡病、水稻白叶枯病等一批入侵本市的危险性生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深化,有害生物灾害预警愈来愈受到各级广泛关注,加大了对有害生物防控资金的投入[1]。安康市的植物检疫事业在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检疫业务大幅提升,年办理各类农作物产品调运检疫业务600~800批次,调运货总量0.8万~1.0万t,办理各类花卉苗木150余批次,调运量125万~150万株(盆),办理申请调引种要求函130余批次,核准调入主要农作物种子200~300 t。种子市场监管制度化、规范化,种子经营持证率明显提高,连续3年执法检查和调查,“三杂”种子持证率达100%,常规种子持证率达85%以上。目前,植物检疫工作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全面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使检疫工作更趋于规范化、科学化,疫情普查经常化。自2001年,每年坚持全市有害生物疫情普查,对红火蚁、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扶桑棉粉蚧、柑桔小实蝇、梨枝枯病、稻水象甲等危险性有害生物进行了全面监测与防范,为安康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安全环境[2]。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检疫业务量与人员数量匹配极不相称。目前安康市仅有专职检疫员45名,只占全省专职检疫员总数的4.5%。边远小县专职检疫员仅1~2名,而且还不能专职专用,严重制约了检疫事业的发展。有些县专职检疫员调动过于频繁,造成检疫队伍新手多,业务衔接缺位、断档,虽然经过培训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检疫手段滞后。目前全市11个植保站,除汉滨、旬阳、汉阴、平利4县为国家植保工程建设项目县,装备有检疫监测设备,其余各站近20年内没有添加检疫检验专项设备,连最基本的显微镜、解剖镜和必需的标本都很少,很难应对当前错综复杂的疫情形势需要[3]。三是经费严重短缺,制约检疫业务的正常开展。市县区检疫经费从未列入财政预算,仅靠每年收取微不足道的检疫费维持运转,开展疫情普查没有必需的交通工具,普查面积小,代表性不强,疫情潜在危险性大。四是疫情形势严峻,防控任务繁重。据农业部统计,2001—2006年6年间,国内入侵危险性生物物种增至20种,是2001年前的10倍。安康市自2002年开展大面积疫情普查以来,外来生物入侵物种也有所增加,特别是2007—2008年,因防控稻水象甲,各级财政2年共投入经费50万元,出动各级技术干部100余人次,挽回经济损失800余万元。近年来柑桔大实蝇已直接危胁到柑桔生产,每年造成经济损失逾1 000万元,周边省市疫情形势更为严峻,随时都有入侵安康市的可能。

第三篇:市农业血防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

***农业血防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

根据省畜牧兽医局《关于对全省农业血防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局对省发改委以鄂发改农经[2007]671号、鄂发改农经[2008]565号和鄂发改农经[2011] 号文件,下达给我市的2006、2007和2010等三批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总,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一)2006年和2007年项目资金使用及项目执行情况 2006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计划总投资59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42万元,地方配套90万元,其他投资63万元。项目计划养殖灭螺400.04亩,水改旱5642.6亩,家畜圈养1040头,畜舍面积8320m2。2008年5月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实际总投资450.53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42万元,其他投资 万元,地方财政配套90万元未到位。项目建设水改旱6642亩,投资289.21万元;在低洼有螺地带开挖精养鱼池589.01亩,投资120.45万元;家畜圈养投资38.4万元,家畜圈养1040头,畜舍面积8320m2,投资45.519万元。

2007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计划总投资56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34万元,地方配套85万元。项目计划水改旱7035亩,家畜圈养2570头,实验室改造面积200平方米,配套仪器设施。2010年7月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实 际投资477.8万元,其中:其中中央投资 万元,其他投资 万元,地方配套 万元。项目建设水改旱 亩,投资 万元;家畜圈养投资 万元,家畜圈养 头,畜舍面积平方米,投资 万元;实验室改造投资 万元,改造面积200平方米,配套仪器设备 台套。

***2006年和2007年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完成后,***畜牧兽医局和市发改局联合向省发改委和省畜牧局申请项目竣工验收,2011年6月,省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对我市农业血防综合治理项目就行了达标验收,对我市农业血防综合治理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收到《关于***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整改的通知》(鄂发改农经函[2011]429号)文件后,市畜牧兽医立即对照整改意见制定整改方案,及时组织专班对照《通知》中指出的主要问题,逐条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及时向省发改委和省畜牧局进行了汇报。

(二)2010年项目资金使用及项目执行情况

2010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计划投资 万元,其中:中央投资 万元,地方配套90万元。项目计划养殖灭螺 亩,水改旱 亩,家畜圈养 头。该项目于2011年开始建设,目前已经完成建设任务 %,投入资金 万元,预计2012年 月,可以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二、项目建设工程质量情况

我市的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从开始施工到项目竣工都严格按项目建设要求精心组织实施。为了确保工程质 量,全部采用招投标制,施工方必须出具工程质量保修书,并按规定预留5%的保修金。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聘请工程监理公司对工程质量实行全程监控,对于不按方案施工的,全部返工,直到合格为止。项目建设完成后,市发改局和市畜牧兽医局项目专班对照实施方案和施工合同,对项目项目所建设的鱼池、沟渠以及道路等内容进行逐项验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确保质检达标符合项目建设的设计要求。

三、项目建设管理的主要作法

(一)严把组织领导关。及时组建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农办、市发展改革、市畜牧兽医局、市财政局、市血办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市畜牧兽医局和项目所在乡镇也相应地成立了项目工作专班,对项目实施全程监督,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严把宣传发动关。为提高疫区广大干部群众对农业血防工作的重要性、科学性的认识,我们与项目所在地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一道,采取悬挂宣传条幅和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广泛开展宣传,让疫区群众认识到血吸虫病的危害性和血防农业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疫区干部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三)严把规划设计关。项目规划设计充分考虑水利、交通、资源利用等涉及农业长远发展的方方面面,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一是对项目所在村组和田块进行实地勘 测,掌握当地水系、道路、面积和作物种情况,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争取得到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和理解;二是对疫区进行统一规划,把血防灭螺和农民增产增收放在同等位置,使工程发挥最大效益;三是对项目工程统一要求。无论是水改旱田块还是开挖精养鱼池,都要求做到成块成片、整体划一,能排能灌,无低洼湿地。

(四)严把招投标关。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纪检监察和司法公证部门全程参与,实行阳光操作。首先聘请有资质的代理公司,通过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众发布招标公告,然后经过资格预审,发布招标文件、现场勘察、答疑解惑等程序,代理公司主持,专家组成论证团把关,取得资格的建筑公司现场投标,公开公证,最后确定中标者,整个过程环环相扣,杜绝暗箱操作。

(五)严把质量关。一是科学合理的制定施工方案,承包方必须按图施工,清障除杂彻底;二是多部门组建专班共同监管质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三是监理公司全程监控,填写监理日志,及时指出并纠正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四是定期组织回头看,如出现工程与设计要求不符,受益乡镇群众不满意等问题一律整改返工;五是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场,从源头上把好入口关。

(六)严把协调配合关。在项目可行性方案编制、实施方案编制和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与项目所在乡镇、村组的沟通协调,努力达成共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阻力时,及时同当地政府一起想办法,及时化解矛盾,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确保正常施工环境。

(七)严把资金拨付关。按照“***农业血防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坚持专人专账、专款专用、专户拨付,确保项目资金的顺利使用。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始终按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的原则进行拨付,每次资金拨付,发改、财政、畜牧三家部门共同察看施工现场,共同确定额度,共同签字发放,保证了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四、项目实施后效益情况

(一)疫区有螺面积大幅下降。通过挖鱼池和水改旱的实施,减少了有螺低洼地面积、阻断了钉螺的生存环境,达到了工程灭螺的目的。经过我市血办抽检,项目所在地灭螺效果达85%左右,大大地减少了我市的血吸虫病的疫源面积。

(二)疫区疫情明显下降。据监测数据统计,项目建设区2006年家畜血吸虫病阳性感染率是4.9%,项目初步建成后的2010年家畜血吸虫病阳性感染率是1.9%,同比下降3%;项目建设区2006年人的血吸虫病阳性感染率是6.9%,项目初步建成后的2010年人血吸虫病阳性感染率是2.7%,同比下降4.2%。

(三)疫区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经济效益明显。一是实行家畜集中圈养,对耕牛粪便集中收集、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净化了环境;二是梳洗开挖杂草丛生、排水不畅的沟渠,消除了钉螺滋生环境,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群众的 生产条件,使昔日的螺窝变成了旱涝保收的粮仓,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项目实施后,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种田积极性,达到了血防灭螺、增产增收的目的,且效果较好。实施水改旱后平均每亩增加收入300元;三是开挖精养鱼池,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减少了疫区群众感染机会。在低洼地开挖精养鱼池后平均每亩增加收入800元。

五、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区施工协调任务重,产生较大费用。血防项目分布于不同乡镇,涉及若干村组和农户,且血吸虫疫区一般都是经济较差地区,部分疫区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对因施工造成的道路、农田和庄稼损失,漫天要价,阻碍施工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了额外的调解和补偿费用。

(二)疫区群众惜田心理相当严重,在路渠配套建设上有一定的影响。随着近几年国家对农村惠农政策的落实及农作物价格的上涨,部分农户对项目实施所占的农田、道路补偿标准期望过高,有抵触情绪,影响了施工进度和工程整体规划。

(三)竣工交付使用与项目验收时间跨度大,势必影响验收效果。农业血防综合治理项目主要是水改旱,在实践中发现,工程结束后如果维护和保养措施跟不上,土建工程验收时难现竣工原貌。

(四)项目资金有限,地方配套资金难已落实到位。我市属全省重点疫区,疫区面积大,流域广,家畜存栏量大,急需治理的疫区较多,由于项目资金投入不连贯和资金有限,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阻断血吸虫病源,在路渠配套建设上建设标准还不够高,特别是田间机耕路没有硬化。

(五)项目管理费严重不足。按有关规定农业项目管理费用只能按总投资额的7%计提,但编制可研报告、实施方案、招投标、工程监理、组织协调、青苗补偿、清杂除障等费用已经严重超出了标准。

(六)家畜圈养建设资金投入标准过低。按照每个牛舍8平方米计算,目前需要建超资金为 元,而项目批复建超资金仅为 元,相差太远。

六、做好农业血防项目的意见和建议

(一)切合实际,允许适当调整。由于项目建设周期比较长,有许多新情况在设计之初无法预计,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与原来申报项目时的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实施“以机代牛”工程以后,疫区村耕牛存栏量大幅下降。我市有多个乡镇成为“无牛乡镇”,如果继续按照原设计方案实施,即使建成了牛舍也无牛可圈养,会造成有限的项目建设资金的浪费。可以将项目资金补充到水改旱或养殖灭螺建设中。二是由于批复的家畜圈养资金标准过低,可以按实际建设的牛舍验收,只要全额将资金用于牛舍建设。三是对个别乡镇群众不配合不支持项目建设,阻碍施工的,可以将项目资金在报请上级部门的前提下,调往其他疫区乡镇实施。建议上级部门给予项目实施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允 许项目建设内容报上级部门批复后可以作灵活机动的调整。

(二)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一是现在物价上涨较快,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以及项目施工投入品成本大幅上涨,;二是地方配套资金难以到位;三是现在外出打工群众比较多,群众义务投工投劳难以落实;四是项目运行管理成本不断上升。因此,我们建议一是加大项目建设投资额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二是调整项目建设资金投向,把发展替代养殖列为项目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多功能圈舍,大力发展家禽替代养殖,不断调整疫区农民的养殖结构,增加疫区养殖户收入。

(三)取消地方政府配套。由于地方财力偏紧,项目地方配套资金难以到位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建议取消地方配套资金,项目建设全部由国有资金投入。目前,国土部门的土地平整项目和财政部门的农业开发项目已经取消了地方配套资金。

(四)及时组织项目竣工后的达标验收。由于水改旱、养殖灭螺等土建工程维护保养难度大,如果项目竣工交付使用与项目验收时间跨度较大,地容地貌容易复原。建议在项目县市提出验收申请半年内组织验收。

(五)提高项目管理费标准。由于项目管理成本和运行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前管理费占总投资额7%的计提标准,已不能满足项目建设需要,建议将管理费计提标准恢复到占总投资额10%的计提标准。

(六)改变项目验收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建议采取分段式验收的形式,注重于项目建设效果,可以通过一看、二查、三走访、四调查问卷的办法进行。一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先看施工现场,看沟、渠、路的实际建设完成情况,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二查:查工程建设实施的相关资料,查招投标方案是否健全,查施工监理日志是否详细完整,查财务审计报告,查项目拨款是否到位;三走访:走访项目所在村的干部群众,听取他们对项目实施的意见;四问卷调查:项目建设完工后进行问卷抽查,调查对象可以为乡镇干部、村组干部、村民代表,调查内容包括对项目规划设计、建设标准、施工方式方法、项目实施后灭螺效果的总体评价,以及他们对今后类似项目的建议。最后汇总计分,作为总体验收依据记录在案。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五日

第四篇:薛城区水污染综合治理现状及对策

薛城区水污染综合治理现状及对策

一、基本情况枣庄市地处鲁苏两省交界处,是山东省的南大门,面积4550平方公里,人口340万,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薛城区是枣庄市新的政治、文化中心,西邻微山湖,总面积506平方公里,共46.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万人。枣庄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京杭运河水系,全市共有主要河道13条,薛城区有3条主要的河流。其中,污染严重的有薛城大沙河和薛城小沙河以及小沙河故道。

薛城大沙河发源于枣庄市山亭区柏山飞来泉,由东向西横穿区境北部,下游沿金河水源地东侧向西南进入微山湖,干流全长44.6公里,流域面积260平方公里,多年来平均径流量6800多万立方米,为本区最大的河流,也是本区最大的纳污河道……

薛城小沙河发源于薛城区的袁寨山和钜山,流经枣庄新城和薛城区的东部(小沙河故道从城区内部穿过,在下游朱桥村汇入薛城小沙河),最后排入微山湖,干流全长16.6公里,流域面积64.9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700多万m3,是城区主要纳污河道之一。

二、水污染现状我区是一个资源型城市,工业结构以煤炭、水泥、造纸、啤酒、玻璃、化工、机械为主,工业废水重点排放企业9家,结构性污染较为突出,加之城区为开发区、枣庄新城、矿务局所在地,人口较为集中,生活污水日排放量达2万m3,水污染防治的任务十分艰巨。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干线汇水区,加强流域污染治理工作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围绕南水北调的大局,我区坚定不移地实施沙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确保取得预期效果。

三、水环境综合治理现状以改善水质为目标,按照《淮河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及《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污染防治规划》要求,薛城区水务局编制了《枣庄市薛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全面薛城区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围绕治(水污染治理)——用(污水资源化)——保(流域生态恢复与保护)并重的思路,对污染项目制订目标,分类实施。对水污染治理项目,以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为指导,综合采用工业结构调整、清洁生产、点源再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废物综合利用、河流清淤疏浚等污染防治措施,解决流域内环境污染问题。对污水资源化项目,以节水为基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利用荒地及废弃河道,建设中水调蓄设施,合理规划污水回用工程,最大限度实行水资源的流域内循环,减少污水排放量。对流域生态恢复与保护项目,采用水土保持、小流域开发治理、湿地建设等生态恢复、重建技术,对流域的生态恢复进行强化,使之向提高自净能力、改善水质与生态环境、恢复自身应有生态功能的有利方向尽快转变。

按照《薛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自2003年开始,薛城区采取各项措施,对薛城大沙河、薛城小沙河及故道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水污染治理情况。

按照规划要求,分别投资600万元、200万元、200万元,对华众纸业有限公司、青啤(薛城)有限公司、海化煤业化工有限公司3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计;投资600万元,对青啤(薛城)有限公司实施污水回用工程;投资4400万元建设4万吨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目前,我区重点废水排放企业外排废水基本达到I级排放标准,为流域内河流水质进一步好转打下了基础。

(二)污水资源化工程情况。

加大对大沙河的治理力度。投资800多万元,实施了华众、张桥、泰山三座橡胶坝污水截流工程,调蓄水量800万m3.通过层层建坝,层层拦蓄,上游水质经三级截污蓄水净化后,下游华众橡胶坝水质已接近地表水Ⅳ类标准,水质明显改善。投资3000万元,进行小沙河城区段河道疏浚治理,并实施雨污分流,扩宽河道达120米,治理长度达3000米,增强了河流环境容量,提高了河流自净能力,上游水质已接近地表水V类标准。

(三)河流生态恢复与保护工程情况。

投资500万元,种植草坪80万 m2、栽植树木20多万棵;投资850万元复堤30公里,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100多亩池藕已具雏形,发挥了人工湿地的作用,净化了蓄水后的水质。开挖整治河滩540亩,扩大了水环境容量。

(四)目前取得的初步成效我区通过近几年的水污染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全区9家重点排污企业基本全部达标排放,主要废水污染物大幅度削减,水质明显好转。从监测数据看,2002年大沙河水质COD为53.5mg/l,氨氮为3.0mg/l;小沙河水质COD为119mg/l,氨氮为12.5 mg/l.2004年,大沙河水质COD降至28.5 mg/l,氨氮降至0.5 mg/l;小沙河水质COD降至85.9mg/l,氨氮降至7.55 mg/l.2、经济效益初步显现。

大沙河通过治理回灌地下水1000多万m3,改善、节水灌溉面积16万亩。张桥橡胶坝上下游开发池藕100多亩,亩均纯收入1万元,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华众橡胶坝截污导流后的河水,已确定作为海化化工园的工业生产用水。目前化工园正在施工,建成后将进一步发挥截污导流工程的经济效益。企业通过废水治理,向环保要效益,节约了资金,促进了发展。华众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每天节约新鲜用水4000m3、节约资金8000元。大沙河、小沙河两岸治理后形成了旅游景点,人气趋旺,土地升值,房地产开发方兴未艾,已建成面积10万m2,增加了政府收入,区政府再将这部分资金反哺治理工程,形成治污工程投入机制的良性循环。

3、社会效益更加明显。

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使我区水质改善了,树更多了,环境更美了。特别是小沙河上游由烂泥滩变成了小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环保效益、经济效益的显现,使企业、群众、社会各界对环保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文明程度有了新的提高。同时,水质的改善使跨界污染现象得到有效缓解,维护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促进了和谐社会。

四、几点体会及存在问题

(一)几点体会通过几年来的水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认识到位是搞好治理工作的根本动力,规划科学是搞好治理工作的前提条件,资金筹集是搞好治理工作的关键所在,措施得力是搞好治理工作的有效保证。

(二)存在问题通过几年来的水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感到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资金成为工程实施的制约瓶颈尽管我们采取了财政出、向上争、企业拿、社会筹、市场化运作等多种手段筹资,但由于水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大。资金缺口仍然很大,严重制约着工程项目的开展,影响整体规划的实施。

2、治理任务仍很艰巨尽管我区流域水环境有了初步好转,河流水质明显好转,大沙河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近IV类标准,但水中硫酸根、总硬度两项指标含量特别高;小沙河水质基本达到V类标准,由于生活污水管网没有完全改造好以及部分工矿企业没有实现达标排放,小沙河故道水体仍旧发白,污染严重,与治理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大沙河流域原治理工程老化,需要修复更新,新开工的治理工程仅完成规划工程量的20%,后续工程接踵而至,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小沙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受资金影响只有部分工程在实施,按照规划实现2007年治理目标仍有较大困难。

五、措施与对策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科技等多种手段,突破制约瓶颈,加快项目实施,确保发挥效益,实现治理目标。

1、围绕治―用―保的思路,继续实施水污染综合治理整体规划,落实工程项目建设。水污染治理工程,重点抓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氮磷脱除等17个项目建设;污水资源化工程,重点抓好挪庄橡胶坝、天安橡胶坝等8个项目建设;河流生态恢复与保护工程,重点抓好张桥橡胶坝人工湿地、小沙河湿地、华众橡胶坝上游湿地3个项目建设。

2、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加大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运用市场化手段运作资金。推广小沙河治理经验,招商引资用于大沙河华众橡胶坝和泰山橡胶坝上游的开发治理,以环境换资金,以资金促环境。积极争取南水北调专项资金,为治理工程提供资金保障。

3、加快治污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定期调度,严格考核,确保续建项目按时动工,加快进度,如期竣工,确保实现两条河流治理目标。四是把沙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纳入生态区总体规划,统筹兼顾,一并实施,促进我区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为南水北调工程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来凤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凤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当前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已席卷全球。信息是财富,信息是资源,信息就是生产力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现代信息技术也逐步地向农业渗透,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农村小康化、农民富裕化、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同时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充分认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严峻形势和信息在国际农业竞争中的重要作用,抓住机遇,强化措施,加快构建适应我县新时期农业发展的现代农业信息体系,已成为增强我县农业竞争力的必要支撑条件。

一、来凤县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可悲的是来凤县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几乎为零,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极大的影响着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信息的闭塞,直接减缓了我县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直接减少了老百姓经济收入。我县的农业信息机构、农业信息网络、农业信息队伍建设几乎是没有,依托的是现有的农业机关和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农业信息体系的架构现状可想而知有多欠缺。

1、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县还没有成立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上联州,下系乡镇的农业信息体系没有形成,与各县市农业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信息交流共享机制,使得对农业信息的占有、分析、加工、预测能力不足,从而导致信息工作难以较好的开展。

2、没有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设备和网站建设没有,更谈不上网

页制作、网站维护了,需得到建设和完善。

3、农业信息队伍建设不健全。我们仅有的就是各个农业机关和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

4、影响了我县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没有农业信息机构、队伍的建设,就不能通过农业信息服务,为各级政府及领导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更主要不能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急需的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农业政策法规信息、农业技术信息,促进农业增收和农业增效。

5、我们已滞后于老百姓的信息化意识。现实农村有很多的老百姓都会在电视、电脑上去看、去搜索他们所要的信息和技术。而我们连一个网站,能够为老百姓提供信息的平台都没有。

二、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加投入

农业信息化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是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加速政府职能和传统工作方式的转变,能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工作效率,各级各部门必须形成这样的共识。我们应从思想上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对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作用,要有紧迫感,把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重视信息机构建设,充实配备信息人员。

农业信息化工作是一项投资大的系统工程,应积极争取各级政府

及部门扶持立项,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重点围绕搞好信息发布与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设立农业信息工作保障基金,确保必要的运行经费。多方筹资加强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乡镇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站,发展壮大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业协会、农村经纪人等组织,切实为“三农”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2、尽快建立农业信息网站

3、完善制度,科学运行

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严格的信息采集、发布标准及分析预测制度,明确工作内容、方法和责任,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强化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与利用,增强信息引导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的建立,确保全县农业信息网络安全高效运转;建好用活“来凤农业信息网站”。有严格的信息更新、发布制度,突出地方信息,紧紧围绕“三农”问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动态等采集、整理、发布信息。确保信息有效传播,推动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高效运转。

4、建设农村信息员队伍

推进我县农业信息化建设,网络设施是基础,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发、利用是核心,而信息技术人才是关键。建立农业信息技术队伍,加强农业信息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很重要。不仅要加强信息人员计算机网络知识,还要他们懂得农业科学知识和农业政策法规,并具有分析问题能力和一定的综合写作能力。

5、切实抓好县乡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工作

严格按照《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和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以州局信息网络为中心,依托全国农村供求信息联播系统(一站通),因地制宜,找准农业信息工作的切入点,切实抓好农村信息服务延伸工作。逐步解决我县农业信息服务问题。

6、积极探索农业信息服务与农技推广相结合的方法

创办专门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的机构,由县、乡信息服务站与县、乡农技部门组成,利用现有的传统和现代媒体,借助在农村具有较高普及率的电话、电视、计算机网络,采取电话语音信息服务、专家坐席解答、农民上门咨询和农技人员主动下乡服务方式,为农民增收做贡献。

7、依托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业合作社、切实开展好信息进村入户服务工作

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业合作社、是与农民联系比较近,利益关系比较突出的组织和中介,也是传递农产品信息的主体,农业龙头企业对其所在区域的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市场信息,而且因其在市场上的重要性还会影响市场信息。因此,对整个农业信息系统来说,农业龙头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是整个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农业信息系统中入网的企业越多,农业信息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服务的功能越强。对于农业龙头企业来说,建立企业自己的网站是开展电子商务的重要平台,是市场了解企业的重要窗口。农业龙头企业除了建立自己的网站对整个农业信息系统建设贡献力量外,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是建立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因此,应切实加大对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的扶持力度,积极发展壮大农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组织,主动深入企业搞好服务做好宣传,特别是在企业网站制作和宣传上、种养大户、农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计算机应用、信息发布、查寻培训上下功夫,增强他们对农业信息的应用水平,引导他们入网建站,提高农业信息网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真正为促进“三农”服务工作发挥作用。

下载农业血防综合治理工作现状及对策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血防综合治理工作现状及对策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电子商务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现状及发展对策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农产品的传统商务模式由于存在诸多局限性,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的交易环境,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化将是未来贸易......

    我国农业旅游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农业旅游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08 级资环1班 冯佳珺学好:20087381[摘要]早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初期,广大农村就依据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业旅游”活动。进......

    我国农业旅游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农业旅游资源现状及对策农业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即以农、林......

    街道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

    街道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论文摘要】总结了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以期为该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

    我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推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具有长周期性、复杂性、选择性、市场性特点。一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轻则可以使农业生产产生很大的改进,创造出巨大的效......

    2021年全镇血防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2021年全镇血防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为持续推进全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明确任务与职责,促进各项防治措施落实,进一步巩固传播阻断达标成果,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我镇实际,特制定本......

    东岳庙小学血防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东岳庙小学血防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东岳庙小学血防综合治理工作,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疫情,根据县镇有关精神和县血防办、县教育局《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暑期急性血吸虫......

    xxx农业血防调研报告

    xxx农业血防调研报告 xxx农业委员会 为了充分了解我县农业血防现状,农委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组织部分业务人员深入乡镇村组,对我县的农业血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所接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