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茶馆有感
读茶馆有感
看了一次茶馆话剧,心情甚是不平。
为什么辫子非要留那么长?为什么大清国灭亡后茶馆命运更悲惨?为什么越是爱国的人越是受迫害?为什么我们国家被别国的压迫而不得自立?为什么、、、?
种种的困惑让我心难以畅怀,种种的庸俗让我愤慨,种种的爱国人士的悲惨命运让我心寒,茶馆中的种种都让我感到伤心。堂堂有着五千年文化传承的文明古国,居然被压迫得如此狼狈。国是不堪的,茶馆也是不堪的,人是最不堪的、、、抒发了自己的这么多愤慨后,突然觉得,其实茶馆里也是有值得庆幸的事情。比如王利发,虽然他人非常油滑,有些奉承他人,但是他也是为了茶馆好,为了将父亲留下的茶馆发扬广大。再看看秦仲义,多么让人“同情”的实业救国人士啊!为了祖国,他已经做了他该做的一切。还回顾一下常四爷,多么的大气,绝对的正人君子啊!这么说完,自己内心里稍稍有了点慰藉,可是本能的在脑海中,我就看到了“阿Q”对我的“回眸一笑”!我不禁给自己的拳头握得像铁一样紧。想象一下,要是在别国侵略的时候,每个人都能像我这样(不是自夸,我很认真),个个把拳头握紧,组成铁一般的脊梁骨。试问谁还敢在中国大地上这般撒野!
见了阿Q,心里对“茶馆”不但没有了同情和舒坦,反而更是愤慨。创造了五千年渊源流长的文明的中国,到了近代竟然造就了这么多的“软人”!我心难以畅怀啊!
茶馆里的老客,常四爷和松二爷,因为一句“大清国要完”而入狱。王利发组织整街的人联保他们二人,那个让我最安慰的实业救国者秦仲义却没有签,因为他说他救的是国,而不是一两个人。要是能回到那个年代,我真想站在他面前指着他说:“一两个人都救不了,还谈什么救国”?我心实在愤慨啊!
秦仲义,茶馆里让我有丝毫安慰的几人中的一个,一心想实业报国。起初他的布销路很好,甚至拍出钱票,欲买宣武门的一条街建公司。我看到这里甚是欣慰。但是很快,进口的布料就充斥市场,遂即他的产品就滞销了。而后有军官找到秦仲义,想将他的火柴厂变成军火厂,甚是有利可图。我不禁心里大夸好,觉得他起码没有支持这场战争。结果,他的火柴厂被炸了。后来他的织布场里工人罢工,带头的竟是他的儿子!多么悲惨的爱国人士!但是这还没有悲惨到底,此后不久日本人投降了,美国人进了城把他的工厂改成了兵营。他完全没了生活来源,外加一场风寒、、、这个让人欣慰的爱国人士就这样潦倒了。我是多么心寒啊!
剧尾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仲义三人在茶馆里的那段感慨!是多么的无奈!最后的王利发的悲惨自杀为全剧收尾。真正的悲剧!
唉,还是算了吧,如果我还只是沉寂在这些种种的伤心事中,而不在实际生活中改变,我毫无疑问就成了个“软人”。作为现代的中国人,虽然时代好了,社会安定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悲剧,永远不能做“软人”!让新一代的我们挺起脊梁,做个“合格”的中国人!
第二篇:读《茶馆》有感
茶馆里的茶香
—读《茶馆》有感
一爿茶馆话前清,苦涩酸馊品不明。变革康梁难救国,坑蒙市井却丧心。
昏庸帝后能逃命,腐败官兵会索金。老舍名篇传世代,膺忧社稷警钟鸣。
茶馆是爱茶者的乐园,也是人们休息、消遣和交际的场所。但是在老舍先生的笔下,茶馆确实映射出一个时代的缩影,让读者们看尽了当时的辛酸苦辣。
《茶馆》的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名叫裕泰的茶馆中。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还揭示了刘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全剧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在满清王朝即将灭亡的年代,北京的裕泰茶馆却依然一派“繁荣”景象:提笼架鸟、算命卜卦、卖古玩玉器、玩蝈蝈蟋蟀者无所不有。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各方照顾,左右逢源。然而,在这个'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整个社会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货充斥市场、农村破产、太监买老婆、爱国者遭逮捕。统治者以及王公大臣们极力粉饰太平,可依旧掩盖不住外敌入侵,政治腐败,名不聊生的萧条景象。
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正厅里摆上了留声机。尽管如此,社会上的**仍波及茶馆: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
又过了三十年,已是风烛残年的王掌柜,仍在拼命支撑着茶馆。日本投降了,但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又使人民陷入了内战的灾难。吉普车横冲直撞,爱国人士惨遭镇压,流氓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王利发绝望了。这时,恰巧来了两位五十年前结交的朋友,一位是曾被清廷逮捕过的正人君子常四爷,一位是办了半辈子实业结果彻底垮了台的秦二爷。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纸钱,凄惨地叫着、笑着。最后只剩下王利发一人,他拿起腰带,步入内室,仰望屋顶,最终,在他一生苦心经营的茶馆中结束了自己可笑而又凄惨的人生。这是多么让我们思考的历史,让我们铭记的历史!一百多年前的中国,被腐朽的清朝政府统治着,凶狠霸道的洋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把枪架在了懦弱的统治者的脖子上,大肆提出屈辱的条件,签订了一份有一份丧权辱国的条约。而眼中只有权力,面子和银子的统治者只想让这紫禁城安宁,而毫不在乎天下的百姓,认洋人宰割,凌辱。中国人民在这种压迫下表现出不同的一面。王利发是茶馆的掌柜,他心地不坏,却因为地位比赤贫阶层高出一截,对世间的苦难早已熟视无睹。他是个本分买卖人,希望社会安定,自个儿的生意也顺心点儿,可社会总跟他拧着劲儿来,他不敢跟社会较劲,只能俯首当“顺民”。向一个个能喝得起茶的人低头哈腰,拍须溜马,只求让吝啬的他们摸出茶钱,让他过安稳的生活。但是,社会的魔掌越来越紧地卡住了他的脖子,给洋人卖力的小人开始打这个茶馆的主意,我想,王掌柜也是对这个乱世掐死了他心中最后一丝丝可以安好生活的希望,最后无奈吊死。他的形象很有代表性,不坑人、不害人、逆来顺受、没有过高的生活要求,是当时小市民最普遍的心态,也表现出底层人民的无声的愤怒。秦仲义是个民族资本家。他凭着一颗报国之心,变卖祖业创建工厂,想实业救国。他耗尽40年的心血办起不小的企业,觉得这样就足可以“富国裕民”。可是,他错了,抗战刚结束,他本以为政府不再是从前那个贪婪的政府,他的产业很快就被政府没收了。秦二爷痛心疾首,怨气冲天:“全世界,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制度,帝国主义、封建和官僚买办共同控制的国家经济形势,没让想实业救国的秦二爷实现愿望。这又一次批判了黑暗的统治者。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物,松二爷、常四爷、二德子、刘麻子……他们代表不同的人物,但他们都反映了对这个民不聊生的政府的愤懑,也最真实的表现了人民的苦难、愤怒、斗争……
老舍的《茶馆》让我看到了中国的屈辱斗争历史。我不禁联想到了现在各地政府都响应习主席反腐清廉的号召,正一正这个社会的不正之风。品读茶馆,从一个小茶馆中看出当时黑暗的社会,体会到人民的痛苦与无奈。我们应当铭记住这段历史,记住《茶馆》,让屈辱的历史不再重演!
第三篇:读老舍《茶馆》有感
读老舍《茶馆》有感
老舍先生是人民公认的人民艺术家,他塑造的很多任务也早已经深入人心。老舍先生早年留学英国,而他也正是在那时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而《茶馆》则是老舍先生最成功的剧本之一,这其中的故事、人物以及语言都为人们津津乐道。
读过《茶馆》的人都知道,这个剧本是通过对一个小茶馆,名曰裕泰茶馆的地方所发生的故事进行描写,从而表现出中国从清末到民国的变迁。《茶馆》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各阶层人民的生存状况,不论是他们的挣扎,抑或是他们的无奈,都被拉入故事中进行生动的展示。这部戏剧仿佛是一幅万生相,将我们完全带入了那个年代。在这部戏剧中并没有绝对的主人公,各个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交织成一张人物,共同推进着这个故事前进。老舍先生好似一个可亲的老者,脸上带着浅浅的忧伤,向我们讲述着那个时代的悲与喜。我想他生活在那个年代,他了解那个年代。
在小时候,我初次阅读《茶馆》时,并不能理解这其中蕴含着的深刻的哀伤。但当我长大后,再次阅读这部戏剧的时候,却生动地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在创作《茶馆》时,心中既愤怒而又无奈的悲伤。
在整部戏剧中,有两个场景是我始终都不能释怀的。我不能理解,我不能释怀,我也不能接受这样的中国人。
其一就是庞太监在买媳妇的时候,中间人克扣了人家卖女儿的银子却丝毫没有显露出一丝一毫的羞愧。最终老人用十两银子卖了自己养育多年的女儿。我不知道十两银子够不够养活一家人,但用十两银子卖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只是为了让家里人活下去。这到底是那个时代的悲哀,还是我们中国人的悲哀?被卖的姑娘昏了过去,庞太监却依旧在旁边大声叫嚣着,“我要活的。()”在姑娘醒过来的时候,庞太监大笑着说:“她又活了。”我不禁要问,这样的姑娘,到底是人还是个玩物?既是这样的玩物,那姑娘以后过什么样的日子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想在那个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大概皆是如此吧。贫苦人家的孩子还不如富贵人家里的一只狗。就像是杜甫曾经说过的,“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骨。”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人活着,竟然不如一只狗。我又不禁要问,难道只有富贵人家的孩子是孩子,贫苦人家的孩子就不是人?试问谁家的孩子不是十月怀胎呢?谁家的孩子又不是含辛茹苦养大的呢?
其二便是小花与爷爷告别的那一幕,我读到了老掌柜的无奈,也读到了老掌柜的不舍。可他为了让孙女活下去,却也只能与她告别。这一幕与前一段写老人卖女儿的那一幕又异曲同工之处,离别皆是为了过活。每每读到这里,我都忍不住眼眶湿润,但正当这时小唐铁嘴便出现了,恰如其分的搞笑将气氛重新调动起来。我想这一定是老舍先生的精心安排。但在笑过之后,心中又不免有些淡淡的苦涩。不知道到底是该笑还是该哭。正是因为这样见风使舵的人太多,也正是因为这样欺软怕硬的人太多,才使得中国久久不能振兴,甚至险些亡国。想到这些,在看到这个本应搞笑的人物,又怎能笑得起来?
当然,让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的同样还有剧中充满京味的语言,每次读到老舍先生的作品我都忍不住嘴角牵动。因为在他的作品中,那些早已沉睡多年的北京土话又变得活灵活现起来。儿化音加的恰到好处,老北京人的幽默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总是在脑海里想象着一个慈祥老者的形象,将听过的故事用口语化到极点的北京土话一一娓娓道来。
在《茶馆》中,大力妈向老掌柜道别的时候说的“硬硬朗朗儿”,老掌柜在请客人落座时说的“您请着”都蕴含着浓郁的老北京特色。就像飘香的炸酱面,就像浓郁的豆汁,就像蜿蜒曲折的胡同,这都是属于老北京独一无二的味道。老舍先生作为一位地道的京城作家,作为一位血统纯正的旗人作家,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最地道、最纯正的北京。
也许有的人会说老舍先生的《茶馆》没有革命意识,没有向人们展示一个光明的未来。但我认为在那个腐朽的时代,改革的志士都被杀头,搞实业的商人都被欺压,在这样一个时代又如何看得到光明的未来?我记得剧中有一位曾经搞过实业、进过国会的知识分子到寺中念起了经文,不问世事。面对政治家的邀请,固执的坚持自己除了念经什么也不会。因为他已经对那个时代失望了,他已经对那时的政治失望了。我愿意相信这是真实出现在那个时代的场景。面对这样的黑暗,该到哪里寻找光明?我相信从始至终老舍先生斗不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最真实的北京,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最真实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人们看不到光明,看不到未来。下层人民生活在黑暗当中,每天都在为下一顿饭在哪里而担忧。而统治者则夜夜歌舞,时时丝竹,不关心社稷,更不担心人民的死活。试问这样的时代,又要如何看得到未来?
这一篇《茶馆》道尽了无尽的沧桑,历久弥新。而这些历史的沧桑也终将伴着我们一直走下去,如警钟长鸣。
第四篇:读《后"茶馆式"教学》有感
读《后“茶馆式”教学》有感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现实中教师的话语权常常超过了学生,书中有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要充分认识到教师的讲解并不是学习习得的唯一途径。不仅如此,教师的讲解并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些知识。知识的掌握需要对话,需要学生自己的建构,不然教师的讲解是徒劳的。”
指出课堂教学关键干预因素之一就是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那何为“相异构想”?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学习某一项知识之前,头脑并非一片空白,孩子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经历,形成对事物形形色色的看法,养成一套独有的思维方式。他们的这种看法及思维方式,有时可以帮助正确的概念掌握,甚至超越文本,成为“闪光点”;但如果与要掌握的知识、概念相悖,甚至大相径庭时,这原有的思维方式就称为“相异构想”.书中认为,知识的掌握不是教师口头表述知识的重难点,这样的方式就是“灌输”,如果能把学生原来的“相异构想”显现出来,与正确的认识“碰撞”,再放入学生的脑中,这样的教学才是启发。这其实不难理解,学生暴露问题或错误,了解错误的原因,并以此进行纠正,进行重组,形成正确并符合学生个体思维特征的方式。联系实际,日常的作业“面批”就是很好的一种对话方式,在作业批改中,学生错误的答案一部分可能源于粗心或审题不清,还有一部分错误就是我们所谓的“理解错误”,这其实就是孩子的“相异构想”出了问题,全班学生错误可能是相似的,但是错误的原因也许是千差万别的,此时的“面批”就是针对孩子原有认知错误的重新讲解,这样的教学过程或许就是后“茶馆式”教学课堂干预的重要因素。
这样的“对话”,可以在师生之间产生,同样也可以在学生之间发生,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学生在“相异构想”上或许更加类似,更易了解错误的原因,而讲解的过程同时也是重新温习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相异构想”一旦被打破,就可以避免之后类似的重复错误。
想想也的确是这样的,平时自己上课太多关注预设好的教学流程,为了上而上,忽略了学生真正需要的,这与学生本位论也是相悖的。包括我们课前设计的“预习单”、“导学单”、“作业纸”,目的也是为了前测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避免课堂知识点的重复。
《朱永新说教育》中提到过:真正决定学校品质的,永远是讲台上的那个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阅读常常令人思考和沉淀,希望以后能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的设计。
杨诗琴
第五篇:我读《茶馆》
我读《茶馆》
从《茶馆》里,我们不但了解到那时候的政治,而且也可以看到人民生活的方式。老舍先生的话剧包括了各种各样的中国人,从有权有势的庞太监到最可怜的康六。我想每一个我们一定会找到一个你同情的人物。就像是王掌柜被压迫,我才明白政府的贪污到那么厉害的程度。
从康顺子的性格,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女人的能力,他受了一辈子的苦,但是他的精神还很坚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快乐。旧时代的女人在社会上没有地位,但是《茶馆》的故事也暗示这个情况会慢慢儿地改善。小花代表下一代人;虽然她是个女孩,她的父亲,爷爷,和康婆婆都鼓励她要好好念书,我看了这些女人的情况之后,我庆幸自己的好运气。有一次,一个人问我:“如果你可以见到任何一个人,你想选择谁?”我回答说,“我的曾祖母。”因为我很想了解我家的历史,我不知道《茶馆》里哪一个女性人物象我的曾祖母。
《茶馆》里有些语言我特别喜欢。大傻杨的话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开幕办法。我从来没听过数来宝。)观众一看大傻杨的样子就马上知道当时人民的情况,在第一幕时,他说得很活泼,但是到第三幕,他的样子是“半死半活”的。最好笑的是在第二幕,两个拜把子兄弟想娶一个太太,但是不好意思告诉刘麻子他们的奇怪要求,他们当然不直说出来,反而他们说,“这两个人穿一条裤子的交情„„没人笑话俺们的交情。”刘麻子同意,“没人耻笑。”他们说,“那你说这三个人的交情也没人耻笑吧?”我也很喜欢刘麻子的反应。“平常都说
这小两口儿,小两口儿,谁听说过小三口儿的呢?”中文里真有微妙的意义!
老舍先生写的对白也包括了面誉背毁的话,比方秦二爷跟庞太监似乎彼此标榜,但是秦二爷一走后,庞太监马上很凶地说他的坏话,显示他看不起秦二爷。
《茶馆》对我来说还有另外的意义,我发现了中国人佩服“洋人”,我觉得莫名其妙。为什么中国人想象洋人?为什么中国人会想洋人比他们好?在《茶馆》里的第一幕可以看得到洋人的地位越来越高。在第一幕,马五爷是“吃洋饭的,信洋教,说洋话。”茶客也说刘麻子的洋服,洋玩艺儿很巧妙,在第二幕跟第三幕,洋人的习惯慢慢地变成中国人的习惯,连他们的通货也叫“现大洋”,人听得音乐有洋味儿,不想再听传统的评书。小刘麻子最受洋人的影响。他说洋人的话很吃香。甚至有洋味的话比普通说的话有力量。小刘麻子说“你看人家不说‘好’人家说‘蒿hāo’”,连王掌柜也会说外国话的“Alright!”!中国人越来越脱离中国人含蓄的习惯。小丁宝干脆说小刘麻子他的计划用“缺德公司”最好,我觉得太爱洋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我看这种态度的时候觉得不舒服,可能我是特别敏感的,因为我有一些华裔美国人的朋友有这个态度。
我最同意秦二爷,我相信他的心是好,他的志愿好,不管他本来那么骄傲,我也想做社会服务的工作。我听了秦二爷最后的几句话我自己问“我会不会象他那样后悔呢?”我们年轻人应该不应该听他的劝告“吃喝嫖赌”?我的父母亲常告诉我,我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秦二爷说的是实话吗?我并不相信!
希望多年以后,我们也不会忘记那一句“我们吃下午茶去!”
2013.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