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3-2014上学期初一语文第四单元测试

时间:2019-05-15 06:52: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2013-2014上学期初一语文第四单元测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2013-2014上学期初一语文第四单元测试》。

第一篇:人教版2013-2014上学期初一语文第四单元测试

七年级语文(上)

6、下面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在山的那边》中的“山”与“海”是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这首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B.《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C.《紫藤萝瀑布》中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了“我”,使“我”浮想联翩,原有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让“我”感悟到了生命的永恒。

D.《虽有嘉肴》一文通过生活中的吃饭菜而知其味道的道理,类比了为人处世的道理,指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根据原句或者提示,默写诗句。(8分)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杜牧《夜雨寄北》

(4)朱熹《观书有感》道出“不断学习,丰富新知”哲理的诗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课内语段阅读理解

(一)(15分)

①“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

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②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③“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石头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④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到,“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⑤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⑥我曾经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毫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8、文中写“我”下山的动词有,其作用是理和内心的恐惧。(3分)

9、选文

⑶一只蜜蜂飞过,竟悄然唤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⑷很多年前,在我居住的村前,有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槐树林。每当到了五月槐花盛开的时节,远远望去,那片槐树林犹如一座座延绵起伏的雪山似的,浓郁的花香,溢满了整个天空。

⑸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从异乡赶来的放蜂人,在槐树林旁边搭起一个个小帐篷。那一排排蜂箱的四周,被舞动的群蜂围裹着,宛如一团团漂浮的彩云。那些蜜蜂们总是不知疲倦地飞进飞出,忙碌着采集花蜜。

⑹当时,尽管我对那些蜂箱充满了好奇,可是嗡嗡嘤嘤的蜂群却令我望而生畏,只能远远地观望。有一次,淘气的我为了探究蜜蜂是如何采蜜的,竟然用柳条去扑打那些落在野花上的蜜蜂。我的野蛮举动,被一位放蜂的老人发现了。他疾步赶过来,狠狠地呵斥了我一顿。之后,他蹲下身,捡起一只奄奄一息的蜜蜂放在手心。他的眼神溢满怜惜。过了许久,放蜂老人才把目光从那只蜜蜂的身上移开。他看着我,说话的声音轻了很多,“孩子,你看它们活得多么不容易啊。”我听了之后,惭愧地低下了头。但一直令我感到不解的是,放蜂老人养着数不清的蜜蜂,为什么会因为一只蜜蜂的意外死亡而伤心呢?这个谜,就像放蜂老人那充满怜惜的眼神,在我的内心久久挥之不去。⑺后来,村前的那片槐树林被人们砍伐殆尽,只剩下一片光秃秃的盐滩和纵横交错的沟壑。从此,再也见不到那些远道而来放蜂的异乡人。

⑻去年初夏的一天,我和几位朋友一起到十梅庵森林公园观赏槐花。在山脚下,我们遇见一位放蜂的中年男子。当时,有几只蜜蜂不慎飞落到帐篷附近的怡个小水洼里。他正手持一根竹篾,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捞上来。然后,他将那几只蜜蜂放在手掌上,用嘴将沾在它们翅膀上的水渍吹

掉。

⑼我在一旁看见了,有些不解地说:“你不怕被它们蛰伤吗?”他憨厚地一笑,而后幽默地说:“应该是它们害怕呀!你看,它们辛辛苦苦积攒的口粮,不是都被我剥夺了。”

⑽随后,我与他攀谈起来。原来蜜蜂们虽然酿出了甘甜的蜜液,可是大多时候它们食用的却是兑了少许蜜液的清水。然而,它们从来不因此抱怨和偷懒。每一只蜜蜂在每一天都会尽心尽力的采蜜,一直到它们生命的终结。

⑾放蜂人一年四季大都在外面奔波,一路追赶花期。有时候因为走得仓促,总会有些外出采蜜的蜜蜂,变成无家可归的流浪蜂。

⑿从此,那些流浪蜂一边艰难地活着,一边为寻找家园做着徒劳的努力。最终大都暴尸野外。它们的牺牲,只有放蜂人知道。因此,每一只蜜蜂都值得放蜂人爱惜。在守着它们的时候,放蜂人尽力不让每一个小生命受到伤害。

⒀他说到这儿的时候,轻轻一抬手,将那几只翅膀已被吹干的蜜蜂放飞出去。他看着那几只小生灵,欢快地融入到前方的蜂群里,脸上露出舒心的笑容。

⒁他的神情,蓦然使我联想起许多年前那位放蜂的老人。刹那间,曾经压在我心里的谜团,悄然释放……

⒂此刻,已经从回忆中走出的我,凝视着那一只流浪蜂飞去的方向,心头则充溢着一种久违的感动。它能否穿越这漫长的的寒意,寻找到花香四溢的家园?

(作者:矫友田,选自《阅读》2012年第4期,有删改。)

19.给下列词语的带点字注意。(2分)

乍.暖还寒(zhà)一丝慰藉.(jiè)被蜂蛰.伤(zhé)暴.尸野外(pù)20.快速阅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答:(1)见到一只流浪蜂,“我”想起了流浪蜂的故事(2)想起以前的流浪蜂,“我”知道了流浪蜂的艰难与顽强。(3)感悟这些流浪蜂,“我”被顽强而执着的流浪蜂感动了。23.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1)每当到了五月槐花盛开的时节,远远望去,那片槐树林犹如一座座延绵起伏的雪山似的,浓郁的花香,溢满了整个天空。

答:运用景物描写的方法(1分),为下文写放蜂人来此放蜂做铺垫,与后面槐树林被人们砍伐殆尽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

(2)他正手持一根竹篾,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捞上来。然后,他将那几只蜜蜂放在手掌上,用嘴将沾在它们翅膀上的水渍吹掉。

答:运用动作(细节)描写(1分),写出了放蜂人对蜜蜂的怜惜、呵护与喜爱(1分)。24.文章多次使用了照应,请写出其中一组。(2分)

答:(1)最后一段与开头前三段形成照应。(2)第⑺段槐树林被砍伐殆尽与第⑷段对茂密的槐树林的描写形成照应。(3)第⒁段压在心头的谜团释放了与第⑹段对放蜂老人为蜜蜂死亡而伤心的不解之谜形成照应。(可概括写出,也可抄原句回答。2分)2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题。(3分)

答:文章通过对放蜂人善待蜜蜂、怜惜蜜蜂的叙写(1分),表现了蜜蜂酿蜜的艰辛和食蜜的稀少(1分),抒发了对蜜蜂那种勤劳执着、无私奉献精神的钦佩之情(1分)。(或:文章以物喻人(1分),借辛勤酿蜜的蜜蜂(1分),赞扬那些像蜜蜂一样勤劳执着、无私奉献的人(1分)。)

四、写作。(50分)

26.一树藤萝,让人感悟到生命的旺盛与永恒;一片山脊,让人对山外的世界充满无限向往;一只小蝉,让人鼓舞起对生活的全情投入;一片贝壳,让人对卑微的生命也倍加珍惜;一只孤蜂,让人感受到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一叶一世界,一物一哲理,给人以无限的启迪。请你以“给我的启迪”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600字以上,内容丰富,结构完整,中心明确。

第二篇:第四单元测试题目

第四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给下面红色字的注音,全部错误的一组是()A.噪(shào)标识(shí)B.追溯(sù)裨(bēi)益C.诘(jié)问怦(pēng)然心动 D.锸(chā)伏龙观(guān)

2.下列词语字形、注音和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遴(líng)选:选拔(人才)目眩(xuàn):头晕。B.企(qì)及:可以达到。衮(gǔn):古代君王等的服饰。

C.邈(miǎo)远:遥远。黝(yǒu)黑:黑。D.踱(duó):慢步行走。充斥(chì):斥责。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括号内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民以食为天,()土地的萎缩和人口大爆炸()使吃饭问题越来越严重。美国一位学者布朗写过一本书《谁

来养活中国》,认为中国()养不活自己,()还会成为世界的负担。袁隆平当然很反对。认为布朗没有考虑到科学发展对农业增产的决定性作用。()袁先生很清楚,如果土地状况继续恶化,布朗的预言绝不是危言耸听。

A.但是 已经不但也不过 B.然而 也已经而且但是 C.不过 让不仅甚至然而 D.然而 却不仅而且但是

4.下面句子中只有一个是复句,这复句是()。A.无论谁,都不能不同情老王。

B.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C.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D.敦厚善良,热情助人,是老王的特点。5.下面句子中,问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植物学家了如指掌。

B.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

药?总不见好。

C.我还没有决定是就业?还是升学?

D.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6.“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这里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拟人C.夸张D.象征

二、判断题

1.余秋雨在《都江堰》第一部分中运用了对比,他有意贬低长城,从而提高了都江堰的价值。()

2.“挺起人格的脊梁”这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作者运用了反复咏叹的手法,不仅扣题,而且突出中心。()

3.《老王》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材料琐碎,但作者通过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把它编排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填空题

1.文学的四大体裁是____、____、____、____。

2.余秋雨是中国当代知名的____家、____家。其代表作有____、____和散文集多种。

3.《都江堰》选自余秋雨的散文集___,该文是近年兴起的“____”散文。

4.没淤泥而____含笑,断颈项而____在握。5.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益其所不能。”

四、简答题

1.长城与都江堰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作者将二者对比的目的是什么?

2.《都江堰》结尾处,有这样一段话:“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此处,“李冰的精魂”指什么?“李冰的儿子”又指谁?说说你的理解。

3.“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

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这一段话运用了哪三种修辞

方法?综合运用这些方法起什么作用?

4.“挺起人格的脊梁”中的“脊梁”原指什么?文中指什么?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5.按要求运用修辞方法,扩充“岷江水撞击着都江堰”这个句子,使它既形象又合乎情理

(1)比喻的方法(2)拟人的方法

五、阅读题

(一)钟南山!这三个字成为一种象征,代表着千千万万平日里默默无闻、埋头奉献,一旦国有危难、人民遭灾便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的人们。他们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挺直的人格脊梁、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体现了我们民族伟大的凝聚力和不屈不挠的意志。他们,是我们时代之魂;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1.写出本段文字的中心:

2.“是巍峨脊梁中的脊梁!”中的前后“脊梁”意义是否相同,若不同,各指什么?

(二)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纷杂的衣饰使我们眼花缭乱,呼吸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在别的地方,你可以蹲下身来细细玩索一块碎石、一条土埂,在这儿完全不行,你也被裹卷着,身不由主,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在这儿,一个人的感官很不够用,那干脆就丢弃自己,让无数双艺术巨手把你碎成轻尘。

色流猛地一下涡漩卷涌,当然是到了唐代。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但又喷得一点儿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纳

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章。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苏醒,人们的每一缕肉筋都想跳腾。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为这个天地欢呼。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矜笑和娇嗔,这里的每一个场面都非双眼能够看尽,而每一个角落,都够你留连长久。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到别的洞窟还能思忖片刻,而这里,一进入就让你燥热,让你失态,让你只想双足腾空。

3.文中画线处“喧闹”一词所强调的意思是()。A.艺术创作背景的生动。B.艺术创作背景的复杂。C.艺术创作背景的丰富。D.艺术创作背景的多样。4.下面理解不符合“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原意的一项是()。

A.看莫高窟,仿佛听见了千年历史车轮的隆隆声。B.看莫高窟,强烈感受着中华民族艺术的恒久魅力。

C.看莫高窟,仿佛置身于旌旗猎猎、烟尘滚滚的古战场。D.看莫高窟,强烈感受着力与美的奔涌,仿佛消融在艺术的洪流中。

5.对“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洞窟艺术的主题是表现民族间的融洽。B.唐代洞窟艺术的主题是表现人的活力。C.唐代洞窟艺术的主题是表现艺术的魅力。D.唐代洞窟艺术的主题是表现生的欢乐。6.对唐代洞窟艺术创作特点的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色彩绚丽、线条流畅、形象生动B.线条流畅、场面宏伟、神态逼真

C.色彩绚丽、神态逼真、形象生动D.场面宏伟、出神入化、高深莫测

六、写作

北京有一位从死亡线上被白衣天使拽回来的“非典”患

者,在病床上接受记者采访时,只有一句话:“重新思索生命的意义。”因为正是白衣勇士们把生死置之度外,与SARS病毒搏斗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勇气才赋予了他第二次生命。以“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体裁不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8分)

1.A。选项A中“噪”念zào,“识”念zhì;B项中的“裨”念bì;选项C和D是正确的。

2.C。选项A中的“遴”念lín,“目眩”解释为“眼花”;B项中的“企”念qǐ,解释为:盼望得到;D项中的“充斥”解释为:充满。

3.D。

4.C。A句“无论”放在疑问代词“谁”的前面,和谓语的“都”相呼应,强调所指的人无例外。B句冒号后面的部分作整个句子的宾语。D句是前面两个短语作主语。

5.D。问号是用在疑问句后的句末点号。A句用句号处不是句末,不能用问号。B句不是疑问句。C句也不是疑问句;

即使是表示选择的疑问句,也只应该在句末使用问号。

6.B。

二、判断题(6分)

1.错。作者并不是要贬低长城的价值,这样写只是为了突出都江堰的更激动人心处。

2.对。3.对。

三、填空题(9分)

1.诗歌小说戏剧散文

2.艺术理论家、散文家。主要著作有《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

3.《文化苦旅》,文化散文. 4.蔼然,长锸。

5.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四、简答题(13分)

1.主要从七个方面作比较:修建的时间、占据、外观、规模、社会功用、文明、心态的特点。比较的目的是为了突

出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励人心的工程”。(2分)

2.李冰的精魂指,作为一个地方官,李冰以“不辱使命,造福人民”为己任,为老百姓兴实业,办实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李冰的儿子”指,以“民为贵”,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踏踏实实为民谋利的李冰一代又一代的传人。(3分)

3.拟人、比喻、排比。

把没有生命的江水写得充满灵性和勃勃生机。桀骜不驯的岷江水,经过都江堰的“调教”,变成了庇护和濡养天府之国的甘露、乳汁,更加显示了都江堰的重要价值。(3分)

4.脊梁,原指人和脊椎动物背部的主要支架,具有支撑躯干、保护内脏器的作用。本文就是用脊梁,来形象地表现钟南山院士及其战友们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所体现出来的顶天立地,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顽强精神。本文是运用了它的象征意义。(3分)

5.①比喻句:岷江水如万马奔腾般撞击着都江堰。②拟人句:岷江水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凶猛地撞击着都江堰。(2分)

五、阅读题(14分)

(一)1.深化主题,对以钟南山为代表的时代之魂、民族脊梁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赞颂。

2.不同。前一个代表着千千万万平日里默默无闻、埋头奉献,一旦国有危难、人民遭灾便义无返顾、挺身而出的人们。后一个强调的是钟南山乃是这些人中的典型代表,起着先锋模范作用。

评分标准:各3分,共6分.

(二)3.A;4.B;5.C;6.D

六、作文题(40分)略。

第三篇:第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和运用。(15分)

1.填空。(3分)

(1)《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悼念___同志因公殉职而写的。

(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科学家___,他曾获诺贝尔___奖。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1)小龙模仿赵本山的表演真是___,让大家不时地捧腹大笑。

2)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主要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就___了。

(1)这部___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

A.惟妙惟肖不攻自破得天独厚

B.栩栩如生不攻自破匠心独运

C.栩栩如生迎刃而解得天独厚

D.惟妙惟肖迎刃而解匠心独运

3下列句子中,不是病句的一句是()(2分)

A.因为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所以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B.在环境激变的今天,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C.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并且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D.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

4.选词填空。(2分)

(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__,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__过程。(探测 测

量 观察)

(2)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__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

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__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突破 进展 发明)任选一事物,仿照例句的格式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教室的前面有块黑板,不,那并不是块黑板,而是播种知识的沃土。仿句:

6.王洋同学原来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可是今年开学以来,受他人影响

迷上了电子游戏,请你替他的妈妈和同学分别写几句劝戒的话。(4分)

妈妈说:

同学说: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①既然我们有这样的能力,我们就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没有障碍的去感受这个世界和世界中的人们,于是,“一身化作千万身”,许许多多的人幸福和快乐便都印在我们的心中,许许多多人的不幸和痛苦便都在我们眼里。

②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类原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不是孤独的、孤立的,作为人类成员,我们在生命的根部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就不应该对别人的弱点和不幸抱讥讽和嘲笑的态度,不应该对别人暂时的失败或某些缺陷持幸灾乐祸的立场,因为你自己也同样会有弱点、不幸、失败或缺陷。你没有理由对别人居高临下、歧视或鄙视,没有任何理由伤害或继续伤害一个人。

③同学们,让我们逐渐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等你们长大了,从中还要发展出更重要的观念——正义的观念。一个人要有正义感,一个社会要有社会公正。你们要做自己的船长,把握自己生命的航程,希望你们将来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这样,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你们自己、你们这一代人才有希望!

7.解释第②段中划横杠的词语。(4分)

① 歧视:

② 鄙视:

8.选文第①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3分)

答:

9.结合选文,说说你对公平、公正和正义的理解。(6分)答:

(二)在女儿婚礼上的演讲

●贾平凹

①我27岁有了女儿,多少个艰辛和忙乱的日子里,总盼望着孩子张长大,她就是长不大。但突然间她长大了,有了漂亮,有了健康。有了知识,今天又做了幸福的新娘!我的前半生,写下了百十余部作品,而让我最温暖的也是最牵肠挂肚和最最有压力的作品就是贾浅。她诞生于爱,成长于爱中,是我的淘气,是我的贴心小棉袄,也是我的朋友。我没有男孩,一直把她当男孩看,贾氏家族也

一直把她当作希望之花。我是从困苦境域里一步步走过来的,我发誓不让我的孩子像我过去那样的贫穷和坎坷,但要在“长安居大不易”,我要求她自强不息,又必须善良、宽容。二十多年里,我或许对她粗暴呵斥,或许对她无为而治,贾浅无疑是做到了这一点。当年我的父亲为我而欣慰过,今天,贾浅也让我有了做父亲的欣慰。因此,我祝福我的孩子,也感谢我的孩子。

②女大当嫁,这几年里,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我和她的母亲对孩子越发感情复杂,一方面是她将要离开我们,一方面是迎接她的又是怎样的一个未来?我们祈祷着她能受到爱神的光顾,觅寻到她的意中人,获得她应该有的幸福。……

③在这庄严而热烈的婚礼上,作为父母,我们向两个孩子说三句话。第一句,是一副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做国家有用的人,做对家庭有责任的人。好读书能受用一生,认真工作就一辈子有饭吃。第二句话,仍是一句老话:“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做普通人,干正经事,可以爱小零钱,但必须有大胸怀。第三句话,还是老话:“心系一处。”在往后的岁月里,要创造、培养、磨合、建设、维护、完善你们自己的婚姻。

④今天,我万分感谢着爱神的来临,它在天空星界,在江河大地,也在这大厅里,我祈求着它永远地关照着两个孩子!我也万分感激着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婚礼的各行各业的亲戚朋友,在十几年、几十年的岁月中,你们曾经关注、支持、帮助过我的写作、身体和生活,你们是我最尊重和铭记的人,我也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岁月里关照、爱护、提携两个孩子,我拜托大家,向大家鞠躬!

10.写出文章第①段中最能体现作者喜爱女儿的语句。(3分)答:

11.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我”和她母亲为什么对孩子越发感情复杂?(3分)

答:

12.第③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答:

13.“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这一联表达了贾平凹对孩子怎样的期望?(3分)

答:

14.这篇演讲词饱含真情,说说主要体现了哪几方面的情感?(3分)答:

(三)丁肇中“三问三答”有感

● 陈 军朱慧松

①近日,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为南航师生作学术报告。有同学提问:“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不知道。”“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不知道。”“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不知道。”三问三不知!这让在场的所有同学意外,但不久就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②在有的人看来,面对学生的提问,丁肇中教授大可不必说:“不知道。”比如可以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术语糊弄过去,可以说一些不沾边际的话搪塞过去,甚至还可以委婉地对学生说:“这些问题对于你们来说太深奥,一两句话解释不清楚。”然而,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却选择了最老实、最坦诚的回答方式,而且表情自然、诚恳,没有明知不说的矫揉造作,没有故弄玄虚,也绝没有“卖关子”。丁教授坦言不知道,不但无损于他的科学家形象,更凸现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令人肃然起敬。

③治学之要,在于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孜孜以求,来不得半点虚假。对不知道的东西,就不要充当“先知先觉”,认为自己对什么问题都有发言权。这是做学问乃至做人的一个最起码的要求。时下有些“专家”“学者”,总喜欢对一些自己不甚了解的事情发言,不负责任地乱说一通。结果是“专家意见”并不“专业”,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有些“专家”因此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力在减弱。与此相对照,让人更觉得作为学术大师的丁肇中的“三问三不知”,对于学人来说十分可贵,令人警醒。

④古语有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问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学识渊博,越要虚怀若谷。作为专家、学者,对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不仅应当老实地承认“不知道”。美国现代物理学家费曼说:科学家总是与疑难和不确定性打交道的。当一个科学家不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时,他就是不知道;当他有了大概的猜测时,他的答案也是具有不确定的;即使他对自己的答案胸有成竹时,他也会对质疑留有余地。对科学家来说,承认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的结论留有被质疑的余地,是科学发展所必需的。学人只有秉承这样的科学态度,才能不断地“格物致知”,获得新知识,达到新境界。常言所谓“一事不知,学者之耻”,其本意正是在于策励学者们不断求索,不断进取。“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即使是在专业领域内,那种自诩或表现为无所不知的“专家”,不仅其学识而且其人品也都是值得怀疑的。

(本文有删节)15.根据文义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3分)

答:

16.丁肇中“三问三不知”为何能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3分)

答:

17.作者认为做学问乃至做人的一个最起码的要求是什么?(用原

文回答)(3分)

答:

18.作者认为,专家、学者在治学方面对不知道的东西应持怎样的?态度?(4分)

答:

19.试举一个你所知道的类似丁肇中教授“三问三不知”的事例。

(4分)

答:

三、作文(40分)

20.请参照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以《创造人生的价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讲演稿,并与同学交流你自己的体悟。

第四单元参考答案:

一、1.(1)张思德(2)丁肇中 物理2.D3.D4.(1)观察 探测(2)突破 进展5.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而是教师播撒的智慧的花朵6.略(语气恰当,言之有理

即可)

二、(一)7.①不平等地看待②轻视,看不起8.作者希望孩子们富有同情心,能够以一颗善良的心去感受别人的幸福快乐和痛苦不幸9.公平是指平等待人,不对别人的弱点和不幸抱讥讽嘲笑的态度,不对别人居高临下;公正是指正确看待和评价别人,不对别人暂时的失败或某些缺陷持幸灾乐祸的立场;正义是对真理的认可和支持,对真善美的坚持和倡导,对假恶丑的坚决反对和斗争(答案不唯一,可以有自己的见解)

(二)10.她诞生于爱,成长于爱中,是我的淘气,是我的贴心小棉袄,也是我的朋友11.一方面是她将要离开我们,一方面是她的未来让我们牵挂12.对新婚的女儿及女婿的寄语13.做对国家有用的人,做对家庭有责任的人。读书能受用一生,认真工作就一辈子有饭吃(大意相同即可)14.一是对女儿的关爱和祝福,一是对亲友的感激之情

(三)15.推究事物的道理而获得知识16.丁教授坦言不知道,凸现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令人肃然起敬,所以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17.对不知道的东西,就不要充当“先知先觉”,认为自己对什么问题都有发言权,要实事求是18.不仅应当老实地承认“不知道”,而且要敢于说“不知道”19.略(举例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三、20.(略)

第四篇:高二政治第四单元测试

公安三中高二政治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山东《生活日报》主办的换物节活动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居民进行闲物置换,以物易物,使闲物发挥出更多的作用。这种以物换物活动①是人为地抑制消费的表现②较大限度地搞活了商品流通

③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④符合节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理念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②③④

④依法行使表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在2008年1—3月,国务院19个部委的主要负责人先后深入14个省区市的基层单位对“三农、社保和医改体制等问题进行考察调研,总计45人次。很多部长通过基层调研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并解决了许多问题。这表明政府

①高度关注民生问题②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③致力于构建服务型政府④践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2010年2月6日,《大众日报》报道,在制造空调的24年里,海尔不断进行消费调研,其研发、设计的源泉均来自消费需求,节能环保空调便是根据消费需求设计的,更给广大消费者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材料体现了

①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②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对象

D.②④

8.2011年3月,全国两会在京举行。代表委员和人大代表来自各个民族、各条战线,既有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老代表,也有朝气蓬勃、初展头角的年轻人。他们职业不同、经历各异。下列与材料表达的我国民主特点不同的是

①人民民主权利具有真实性②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法律保障

③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物资保障④人民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A.①③B.②③C.①②

D.③④

③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

3.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

9.据介绍,江苏省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要在2011年1月底前结束。今年选举,将鼓励农村致富能手、复转军人、大学生“村官”、外出务工经商返乡农民、回民大中专毕业生等,通过法定程序积极参与竞争。鼓励能人掌权,选出政治素质高,文化程度高,熟悉农村,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村官队伍。从选民角度看

①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②行使选举权要出于公心,以群众利益为重

③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④候选人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当选村官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新劳动合同法生效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难度大了,用工成本也会提高。因此,对劳动合同到期的员工,企业会进行严格筛选,除企业必须岗位和业务、技术骨干外,普通员工续签合同比较困难。这主要要求劳动者

A.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B.要树立竞争就业观

C.要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D.要树立职业平等就业观

10.早在2008年10月,国家就启动了刑法的修改程序,期间共经历了四次审议,三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人大代表、法律专家们认为,征求意见稿亮点颇多,折射了我国法治理念的进步。国家公开征求意见这一形式有利于

①推进公民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②增强国家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④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5.2010年11月24日中新社记者从浙江省诸暨市举行的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论坛获悉,中国目前共有非公有制企业800多万家,占各类企业总数近80%,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已经超过50%,对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贡献超过一半。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占全部新增就业人数的90%。这一材料表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

①与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地位完全平等

②它适应了我国现实生产力状况,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③成为劳动力市场中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④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1.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建设文明创建活动。判断我们的文化是不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不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主要标志是

A.是否继承和发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B.是否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C.是否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D.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6.近年来,国内网站纷纷开设“两会直通车”“网上大会堂”等论坛,网民热论国事。这表明①网络有利于政府了解社情民意,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政府应认真对待和采纳网民提出的意见与建议

③网络拓宽了民意反映渠道,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

12.如今,“植入式广告”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影视剧、文艺晚会中。但原本是创新广告形式以缓解广告对观众收视干扰并达到宣传产品或品牌目的企业营销方式,却受到很多观众的批评与质疑。对此,国家应该

A.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B.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第1页高二文1440,双,13-04-02第2页

C.加强对广告行业的引导和管理D.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9.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A.坚持人民民主专政B.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坚持民主集中制

13.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是基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和管理文化建设的职能④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因为马克思主义是

①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指针

②判明各种文化真理性的主要标准③推动各种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④引领社会思潮的旗帜、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武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4.当前,在对待文化的态度上,有两种倾向值得警惕:一是完全“复归”的倾向,二是不加质疑地追随西方现代化倾向。这两种倾向

①片面夸大了文化的多样性 ②都没看到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③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④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5.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A.①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以下选项中属于发展科学事业的是

A.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C.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

B.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 D.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22.下列关于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A.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相互制约、相互包含

B.和谐文化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

C.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D.构建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因为马克思主义是

①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方针

②判明各种文化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③推动各种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④引领社会思潮的旗帜、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武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包括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②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④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7.罗素说:“科学是一种权力,而任何权力都可善可恶。”这启示我们A.要坚持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

B.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C.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D.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24.党的十七大重申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列设法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识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A.①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8.下列说法能够正确反映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关系的是

A.财富不是你永远的朋友,而朋友是你永远的财富

B.美国氢弹之父泰勒认为,“科学上能做到的,应该去做” C.一个在科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必然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D.道德能填补智慧的缺陷,但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25.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

A.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坚持民主集中制

C.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第3页高二文1440,双,13-04-02第4页

D.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展马克思主义

二、非选择题

31.材料一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网游业在经济寒冬中一枝独秀,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未成年犯罪与网络游戏直接相关的超过了60%,网络暴力、色情游戏等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材料二 某市团组织举办“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健康发展”征文活动,要求就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从政府、学校和青少年自身等方面就青少年应如何适应网络文化发展建言献策。

(1)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8分)

(2)请你根据征文活动要求,就如何克服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32.前不久,全国实施高校毕业生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三支一扶”计划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认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新时期新阶段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义。(12分)

26.《大学》中说“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平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欲治国者必先齐其家,欲先齐家者必先修其身,欲修身者必先正其心”。这表明

A.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B.思想道德的差异反映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

C.只有在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才会有所成就 D.只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就能治理国家,平定天下

27.“世界文学名著是岁月和空间的凝练,集中了智者对于人性和自然的最高感悟。阅读它们,能够使年轻人摆脱平庸和狭隘,发现自己的精神依托和人生可能。”这表明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B.多读书才能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

C.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在过去多年工作的基础上,近几年我国教育事业又有了很

大发展,呈现不少新“亮点”。例如,实施西部“两基”攻坚计划,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等,使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据此回答28—29题。

28.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是因为

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②教育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③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④教育指明了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

33.建国60年来,新中国文化建设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培养和弘扬了民族精神,提高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了全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青年学生应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14分)

高二政治第四单元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5 BCDBA

16---20 CADCC二.非选择题

31.(1)①部分网络媒体追求经济效益而采取一些不正当的行为,反映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②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③我们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④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每点2分)

(2)①国家应依法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弘扬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网络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②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③青少年应不断加强自身思想

29.使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得到—定程度的满足,表明我国发展文化教育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B.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C.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6---10 BCBDB21---25 BCBDA

11---15DCACC 26---30CCBBD

30.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郑重的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七大又郑重的把毛泽东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又分别郑重的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由此可以认识到A.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马列主义是指导中国建设成功的不变真理

C.马克思主义为我们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现成的方法

D.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发展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

第5页高二文1440,双,13-04-02第6页

道德修养,提高辨别是非的眼力,拒绝污染,文明健康上网。(每点2分)

32.(1)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他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3分)(2)有利于他们加强自身修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集体主义思想。(3分)(3)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在践行社会主义思想道 德过程中,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3分)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3分)

33.(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3)积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并不断为民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4)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第7页高二文1440,双,13-04-02第8页

第五篇:初一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初一语文学案 第四单元作文《探索月球奥秘》 作文目的:

1、了解月球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

2、在掌握一定资料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行写作训练。

3、了解博大精深的文化以及与月亮有关的传说典故诗词歌文等。训练要求:

1、対搜集的材料进行加工、提炼和思考,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构思成文。

2、遵循想象作文的创作原则:合理性、积极性、启迪性。

3、大胆想象,巧妙构思,创造出新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说词句

1.一分钟内谁能说出月亮的几个别号?

(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

2.在5分钟内看谁说出的带月的词语多

(月黑风高、月色朦胧、月光皎洁、年年月月、风花雪月、一弯新月、皓月当空、月如银盘、明月如镜、望月思乡、月下独酌、月下老人、新月如钩、月中带影、嫦娥奔月、日月如梭、月薪、月晕等)

3.看谁背出的关于月的诗句多。

二、叙故事

以“我在月球上的一天”故事接龙,讲关于月亮的故事,看谁讲得清楚。

三、唱歌曲

唱歌关于月亮的歌曲,看谁唱得好。

如《花好月圆》《明月千里寄相思 》 《月亮代表我的心 》《十五的月亮 》《彩云追月》 《月亮河》 《月亮走我也走》等。

四、写文章

以“月球”为话题,展开想象,写一篇想像性作文。

附:1.我国整个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

第一步为“绕”,即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突破至地外天体的飞行技术,实现月球探测卫星绕月飞行,通过遥感探测,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探测月壤特性,并在月球探测卫星奔月飞行过程中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已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

第二步为“落”,时间定为2007年至2010年。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突破地外天体的着陆技术,并携带月球巡视勘察器,进行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探测着陆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石的化学与矿物成分和月表的环境,进行月岩的现场探测和采样分析,进行日-地-月空间环境监测与月基天文观测。具体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视车、自动机器人探测着陆区岩石与矿物成分,测定着陆点的热流和周围环境,进行高分辨率摄影和月岩的现场探测或采样分析,为以后建立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的化学与物理参数。

第三步为“回”,时间定在2011至2020年。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突破自地外天体返回地球的技术,进行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在地

球上对取样进行分析研究,深化对地月系统的起源和演化的认识。目标是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

当“绕、落、回”三步走完后,中国的无人探月技术将趋于成熟,中国人登月的日子也将不再遥远。

2.中秋赏月:

每逢中秋来临,赏月谈月便成为人们经久不衰的话题。

追溯中秋赏月的来历,据《长安玩月诗序》载:“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也就是说,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间,故曰:“中秋”。为何人们钟情中秋赏月呢?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这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绘。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季节在八月内每年不同,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逐渐约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从科学观察来看,秋季地球与太阳的倾斜度加大,华夏大地上空的暖湿空气逐渐消退,而此时,西北风还很微弱。如此,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即显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是赏月的最佳时节。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据宋朱翌《曲消旧闻》说:“中秋玩月,不知起于何时?考古人赋诗,则始于杜子美。”浏览唐诗,中秋赏月诗确有多篇,如王建有诗云:“月似圆盛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徐凝的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新编醉翁谈录》记载:“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中秋这一天,还举行别具特色的“拜月”“闹月”“行月”“跳月”“偷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万里无云境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

下载人教版2013-2014上学期初一语文第四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2013-2014上学期初一语文第四单元测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一政治一二单元测试

    七年级政治一二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进入青春期,同学们开始在意自己的体态和容貌。有人为自己个子矮而自卑;有人为自己长得胖而烦恼。以下不利于克服烦恼的做法......

    九年级物理教上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物理期末复习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的学习已经进入最后的复习状态,一部分学生已经进入状态,还有部分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需要重新树立信心,有......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第二次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第二次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及阅卷安排 一、听力理解 1---5 ABBBC6---10 BCBCA11---15 ABBCA 16. purple17. some keys18. 2233121219. notebook20......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基础知识+阅读理解”100分、作文50分) 一、基础知识(55分) 9.联系课文内容填空。(26分) 10、综合改错(标点、病句等共五处错误)(5分) ①今天是大熊猫过生......

    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16 化石吟 方案A案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②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③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

    一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单元测试

    一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直接写出得数。(共1题;共4分)1.(4分)填上“<”、“>”或“=”(1)56-40__......

    2015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测试剖析

    2015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测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广电总局研究决定:鉴于某教育电视台录制竞猜节目时,违反国家有关宣传管理规定,致使恶言丑行在网上......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综合提高训练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 一、 用端正、美观的正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并个根据你的理解完成填空。(3分)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