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一历史第三、四单元测试
中国古代史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个题2分,共50分)
1、图1是某校七年级(1)班小雨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制作的“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部分)。与图中②对应的朝代是()
左图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注:“BC”公元前;“AD”公元后】
A.夏朝
B.秦朝 C.元朝
D.清朝
2、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其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商朝、秦朝、三国
B.秦朝、隋朝、三国
C.商朝、秦朝、隋朝
D.秦朝、春秋、三国
3、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A.加强文化控制
B.加强经济管理
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D.巩固国家统一
4、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政府中分管监察的机构是()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中书省
5、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A.开创“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B.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开辟丝绸之路 6“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文中“推恩之令”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A.削弱了王国势力
B.促成了 “文景之治”
C.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D.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7.右图是《汉代讲学图》,请你判断一下,他们讲学的内容应该是()
A.儒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兵家学说
D.墨家学说
8、“盖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人。”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与“非常之功”是()
A.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蔡伦改进造纸术C.张仲景编著《伤寒杂病论》D.华伦发明麻沸散
9、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开通C.西域都护的设置 D.宣政院的设置
10、西汉时开辟的横跨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给世界留下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遗产。这条“丝路”从东向西的走向是()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安息—大秦 B.长安—今新疆地区—河西走廊—葱岭—西亚—大秦 C.长安—葱岭—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安息—大秦 D.长安—玉门关、阳关—河西走廊—葱岭—西亚—欧洲
11、“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各族人民大团结,歌颂领袖毛泽东”这首《我们新疆好地方》既唱出了新疆人民对乡土的热爱之情,也唱出了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拥戴之意。历史上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的是()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C.昭君出塞 D.西域都护的设置
12、关于秦汉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伤寒杂病论》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C.华佗制成了“麻沸散”
D.《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
13、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开始于()A.秦始皇
B.孝文帝
C.汉武帝
D.汉文帝
14、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论语》
B.《离骚》
C.《史记》
D.《资治通鉴》
15、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A政权的建立者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女真族
16、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
A.昭君出塞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五胡内迁
D. 三国采取措施发展经济
17、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数学家是()A.郦道元 B.贾思勰
C.司马迁
D.祖冲之
18.某同学在预习《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A
B
C
D
19、下列人物和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A.郦道元--《齐民要术》B.贾思勰--《水经注》 C、王羲之--《兰亭序》D.司马光--《史记》
20、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材料反映的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A.用汉姓
B.穿汉服
C.说汉话
D.与汉族通婚
21、下列发生在两汉时期的历史事件中,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是()A.公元前200年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
B.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D.东汉时期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22、历史老师制作了一则谜语,谜面是:迁都洛阳、汉化政策、民族融合(打一历史事件)。这则谜语的谜底应是()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昭君出塞
D.张骞出使西域
23、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24、.如你生活在秦朝时期,遇上了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可信的①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
②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
③朋友送给我一部《伤寒杂病论》
④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太学读
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5.“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文中的记载是下列哪一人物的发明 A.华佗
B.蔡伦
C.贾思勰
D.郦道元
2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右图)
(1)“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
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是谁?他的措施奠定了右图中哪个政权的基础? 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列举一项即可)。(3分)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枕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6分)
材料二
右图: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
(3)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在内迁的少数民族中统一北方的政权是哪两个?(5分)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
(4)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6分)
(5)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为巩固边疆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材料二
(2)上图为汉朝时开通的中外交通要道,请分别写出它的名称及起点。(4分)
(3)奉汉武帝之命,为开辟这条交通要道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2分)
(4)为了保护商旅往来,请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4分)
材料三
:“昭君自有千秋在, 胡汉和亲识见高。””边城宴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5)材料中的“胡”指的是哪一个民族?材料反映了哪一个历史事件?这个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6)从上三则材料中可以看出秦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主要有几种?你认为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2分)
28、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道德精神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1)请从以下四个方面列举一项教科书上提到过的古代中华传统文化的成就。(4分)举世闻名的科学发明:
灿烂辉煌的书法绘画:
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
独特卓越的中医中药:
(2)我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这种在学术思想领域出现大放异彩的局面叫什么?作为儒家学派的创立者,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
(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请回答:“秦皇”和“汉武”为加强思想控制,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又分别采用了哪家的思想来治理国家(4分)
第二篇:八级历史第三单元测试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材料反映出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
A.村民选举“海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2.下列史实与邓小平有关的是()
①领导南昌起义 ②挺进大别山 ③改革开放 ④“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新中国建立后,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B.“一国两制”的实践 C.土地改革的进行 D.对外开放的实行
4.“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是因为几个小时前()
A.举行了耶小平与撒切尔夫人的会谈B.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C.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D.中英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5.右图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的纪念邮票。香港得益于()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一国两制”的实施 D.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建立
6.2014年是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做的重大贡献是()
①参与指挥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②参与指挥淮海战役 ③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 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7.历史上有些年代注定不平凡,让人无法忘记。1997年我国恢复对香港行驶主权让人无法忘怀。香港的回归与哪一国策的成功实施有关?()
A.科教兴国 B.依法治国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
8.新中国成立至今,经历了65年的风雨春秋,下列对此段历史中所发生的几个重大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B.一五计划的实行,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D.“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实施,使港澳台顺利回归祖国 9.近几年来,两岸关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实现“大三通”、共同抗议外国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国共两党高层持续良性互动、通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8~2012年两岸贸易总额达5542.7亿元等。这些变化充分说明海峡两岸()
A.统一的阻力已经完全消除 B.和平发展、中华民族复兴是共同愿望 C.相互交流仅限于经济领域 D.“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已变为现实 10.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山水合璧”反映了()
A.两岸政治经济交流形成常态 B.海协会与海基会首次实现对话 C.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艺术交流
11.下列建设和发展西藏的事例中,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A、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B、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 C、实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 D、青藏铁路建成
12.西藏自和平解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2008年3月14日,**集团在西藏策划了分裂祖国的打砸抢烧事件,这()/ 4 A、对居民财产没有造成损害 B、危害了祖国统一与安定 C、行使了公民的自由权利 D、体现了西藏人民的意愿
13.“紫荆怒放,莲花添彩,港澳回归祖国了!”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祖国的最主要原因是()A、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B、中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 C、“一国两制”构思适合港澳区情 D、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14.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先后访问大陆,进一步深化了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C、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D、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15.“厦门金门门对门,三通两制促和平。”此顺口溜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
A.中美关系的新发展 B.大陆和港澳关系的新发展 C.中英关系的新发展 D.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6.第58届联合国大会主席亨特说:“人们都知道邓小平是一位有远见的中国领导人,他对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前进有看具体和准确的思路。”以下属于邓小平在祖国统一方面的思路是()
A.初级阶段理论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一国两制”构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刚 17.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提出“一国两制” ③香港、澳门回归 ④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香港回归祖国15年来,历经了两次金融危机的考验,继续保持繁荣和稳定,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加稳固。这充分证明了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改革开放基本国策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19.2012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引用了台湾“诗界泰斗”林朝崧的诗“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为实现“缺月重圆”,中央政府()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与台湾当局达成“九二共识” D.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20.由海峡两岸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以及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大国干预是阻挠统一的外部因素 C.武力解决是实现统一的唯一途径D.台独势力是祖国统一的内部阻力
二、填空:(每小题2分,共12分)
1.我国民族分布格局: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3.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 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 4.我国对台基本方针是: 5.“九二共识”指: 6.20世纪60年代完成民主改革的是:
三、问答题
1.(5分)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2.(5分)香港、澳门的回归有什么意义?/ 4
3.(18分)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
探究一:宝岛台湾在历史上经历了与祖国的三次分离,第一次分离后收复台湾的民族 英雄是谁?(2分)
探究二:当中国告别风云变幻的近代史时,也就告别了那个时代曾经的苦难。
(1)台湾与祖国的第二次分离始于近代史中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写出这个条约的名称。(2分)
(2)台湾第二次回到祖国怀抱的原因是什么?(2分)
(3)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残余部队退守台湾,造成了台湾与祖国的第三次分离。台湾与祖国第三次分离于哪一年?(2分)
(4)请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4分)
探究三: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1)新时期我国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2分)
(2)举出这一构想成功实践的两个范例。(2分)
感 悟:通过上述探究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2分)/ 4
4.(9分)黔南是我们的家乡,在这片土地上聚居着汉族、布依族、苗族、水族、毛南族、瑶族等36个民族。1956年8月8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正式建立,简称黔南州。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设立体现了我国的什么政治制度?(2分)
⑵这项政治制度最终在法律上被确立是在哪一年?(2分)
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又通过什么方式使各族人民先后跨八社会主义社会?(5分)
5.(10分)材料一: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为香港问题专程来中国访问。英国坚持过去的条约有效,并不想归还香港。邓小平在会谈中明确表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撒切尔夫人又提出以主权换治权即由英国继续管理香港等荒谬说法,均遭到邓小平的严正驳斥。
(1)邓小平在香港问题上坚决维护中国哪一根本利益?香港问题的解决是邓小平哪一创造性构想的成功运用?(4分)
材料二: 深圳在建设特区的过程中,连续创造几个“全国第一”,闯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深圳特区最早“出租土地”;最早“预售商品房”;第一个推出工程“招标投标”方案;最早建立“劳务市场”、“原材料市场”,还有人们早已陌生或知之甚少的“金融市场”、“期货市场”、“信息市场”、“人才市场”,等等。
(3)深圳创造“全国第一”靠的是什么精神?(2分)据所学知识,说说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3分)
(4)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你认为当今我国社会最需要弘扬什么精神(2分)/ 4
第三篇:第三单元测试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
(检测时间:100分钟检测总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音节、字形全对的一项是()(2分)
A.惋转(wǎn)栀子(zhī)栖息(qī)发髻(jì)
B.竦峙(sǒng)寥廓(liáo)应和(hé)桕树(jiù)
C.清洌(liè)酝酿(rǎng)看护(kàn)镶钳(xiāng)
D。憔悴(cuì)梦寐(mèi)枯涸(hé)黄晕(yùn)
2、形似字组合全对的一项()(2分)
A.谄(饼谄)陷(陷害)眩(眩晕)弦(弦耀)
B.缝(缝衣)蓬(船蓬)梢(树梢)稍(稍微)
C.踹(踹开)湍(湍急)搏(胳搏)博(博士)
3、填空(6分)
(1)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字。《济南的冬天》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气候的特点。
(2)《春》节选自《》。
(3)《春》是一篇借景抒情的,作者描绘了、、、、五幅图画。
(4)山尖全白了。
4、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6分)
(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2)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5、为下列选择正确的义项。(4分)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A.然而B.……的样子C. 这样D.对
(2)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喉咙。()
A.炫耀B.展示C.表现D.显示
(3)日光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而有点叫人害怕。()
A.声音很大B.非常晴朗C.亮光很强D.宏大明亮
(4)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A.透明清亮B.灵活而不可捉摸C.十分灵巧D.空旷灵巧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父亲
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在地里干活,偶尔捉只小兔或鸟儿,回来也是送给两个哥哥。
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的外出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一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
母亲望着不大年轻的父亲逐渐弓起的背,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学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地一跳:“哪能?再难也得让她上学。”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誓:不学出令样子柬,无颜面对父亲。
到学校门口,我一个人进去,父亲出去卖那筐桃子。等我安排好住宿后,去城里找他,父亲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路20里啊!1
3年高中,我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都得起个大早,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碴儿。中午,我们父女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20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晒成了酱紫色。真赶到学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凉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气儿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是当天来当天走。3年里,他走了他几十年走不完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3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3年后,我由县城考到省城。也和3年前一样,父亲挑着扁担送我去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连绵。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招待所去住,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己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会一夜都不安心的,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下过雨后,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一天的颠簸,实在是太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儿进入了梦乡。突然,辅导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你父亲为了省15元的住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台上。此刻,即使是铁石心肠也会感动。我扑过去抚摸着他那青筋凸起的双臂,哭着求他:“为了我,父亲,请您爱惜自己。”同宿舍的姐妹齐刷刷地站在我的身后,哽咽着说:“就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辅导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噙满了泪水。“那又有什么,他是父亲。”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啊!他是父亲。他是勤劳又质朴的农民!
1、第1段中“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一句中的“好像”能否删掉?为什么?(4分)
2、文章前两段写父亲对自己不是“特别的喜欢”、“不关心”有何作用。(3分)
3、作者多次写到父亲的肖像;“弓起的背”,“刀刻的脸”,“磨出老茧的双肩”,“青筋凸起的双臂”,意在表现什么?(3分)
4、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3分)
a “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一句中的“第一次”说明父亲直到
“我”考上县一中才开始关心“我”。
b“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说明“我”已被父爱深深地打动,决心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父亲。
c“当然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暗示家里生活的拮据,能卖的都拿出去卖钱了。
d“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是说“我”已习惯过艰苦的生活,对 父亲的好意并不领情。
5、对上题中你所认为的句意理解错误的两项重新进行分析。(6分)
6、同宿舍姐妹异口同声的回答说明了什么?(4分)
7、请在文中任意找出两个能够表明“我”对父爱的理解或感谢的句子。(4分)
三、作文(30分)
题目:感动
提示:生活中总有让我们内心感动的人或事物,有时母亲头上的一根白发,父亲脸上的一条皱纹,朋友的一声问候,教师的一句安慰,兄弟的一次谦让……都可以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着实动了情。只要我们的心还没有麻木,我们总是被感动着……
请记下让你感动的一件事、一个人或一个场景。愿你的文章能带我们进入你的真实经历,让我们也感动一回。(字数500字以上)
(二)秋 颂
罗兰
(1)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2)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
(3)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4)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5)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6)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7)最耐寻味的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8)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预,不必留连。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9)“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10)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澈与洒脱。
(11)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是澹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1、请找出本文中的词语:(2分)
答:
2、文中的(8)段中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2分)
答:
3、文章从、秋、秋、秋、秋等方面颂秋。(5分)
4、作者用以颂秋的几个方面有什么共同点?(2分)
答:
5、作者认为秋之“美”是什么?(2分)
答:
6、说说什么样的人才“具有这份秋之美”。(2分)
答:
7、请用“我喜欢……因为……”这样的句式说说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语句,及喜欢的理由。(至少写两句)(4分)
答:
8、写出两句关于季节的诗词。(4分)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
1、D2、B3、(1)舒庆春,舍予,温晴。
(2)朱自清全集。
(3)散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4)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4、略
5、(1)B(2)A(3)C(4)A
二、阅读理解。
(一)1、不能。“好像”一词是“我”的自我感觉,其实父亲还是很爱我的,只是“我”年少无知,并未察觉,体会到。若删去,则表达不出这效果。
2、为后文表现深沉的父爱作铺垫。
3、无言的父爱感化不了无情的岁月,却能感动“我”的一片赤子之心。
4、B C5、选项A不是父亲才开始关心我,而是我开始理解父亲,读懂父爱。选项D“父亲的奢侈”实际上是父爱的厚重,“我的不习惯”其实是瞬间的感动。
6、亲情的力量已经打动了每一个人。
7、(1)、“我双手捧着……心啊”(2)“我扑过去抚摸……爱惜自己”或其他的也行。
(二)1、俗世繁华、耐人寻味、一尘不染、闲云野鹤、可望而不可及
2、解释说明
3、树、日、云、风、雨
4、它们都具有作者心目中的秋之“美”
5、作者认为秋之“美”是闲和逸
6、那些取得了“成功”,却把“功名”看得很淡的人
7、(略)
8、(略)
三、作文(略)。
第四篇:第三单元测试
12级语文第三单元练习
班级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12题,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燠热(ào)笨拙(zhū)奖券(juàn)自惭形秽(huì)....B.租赁(lìn)誊写(tãng)诺言(nuò)一模一样(mú)....C.大氅(chǎng)磐石(pán)衣褶(zhě)休戚相关(qì)....D.携手(xiã)寒碜(chen)通衢(qú)向隅而泣(ǒu)....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慎重枷锁履行瀚海B.鉴署萎缩缔造漂泊
C.吊唁技俩吪斥兑现D.诘问气慨印戳歧视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他终于装好了,慎重(严肃)地把红套子交给我。..B.游落在外的游子(在外游玩的人),年年月月都等着他的脚步声。..C.他不想让颠沛(困顿、受挫折)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D.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了红色塑胶套,由于手的笨拙(不聪明,反应迟钝),..使这个简单动作也十分艰困。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觉得那一时刻已经中奖。真是“一劵在手,希望无穷。”
B.有人问热心民权运动的人:“你们什么时候会感到满意。”
C.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奋起,实现其立国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D.“你怎么了,你怎么了?”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她想了几秒钟,合计出一个数目,考虑这个数目提出来,不会这个节俭的科员吃惊的叫唤和立刻的拒绝。
(2)在阔太太中间露穷酸相,没有比这更的。
(3)她在镜子跟前试这些首饰,不知道该拿起哪件,放下哪件。
A.导致难看犹豫不决B.招致丢人迟疑不决
C.导致丢人迟疑不决D.招致难堪挑三拣四
6.将下列四个句子填入空白处,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她狂热地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什么都不想了。她。
①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
②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③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
④陶醉于成功的光荣
A.①④③②B.①②④③C.④②①③D.④③②①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影片中的超人具有特异功能,视力非常好,眼睛居然可以望穿秋水。....B.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真是如坐春风。....C.没想到,由于楼房的工程质量不过关,结果造成严重事故,真是祸起萧墙。....D.他完全是息事宁人的态度:“好了,别吵了,她平时对你不错,你也挺关心她。” ....8.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不是比喻的一项是()
A.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牛伯伯打游击”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B.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时某地当下即见,美丽地落下,落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C.这样的车,巴黎只有夜间才看得见,白天,他们好像自惭形秽,不出来。
D.现在是我们国家走出种族不平等的流沙,踏上充满手足之情的磐石的时候。
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他们的命运同我们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们的自由同我们的自由息息相关。
B.如果国家依然我行我素,那些希望黑人只需出出气就会心满意足的人将会大失
所望。
C.然而有一天傍晚,她丈夫带着目中无人的神气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大信封。
D.给中小学生“减负”让人如此牵肠挂肚,是因为它既关乎祖国的命运和民族的明天,又关乎千家万户的孩子。
10.下列关于《我有一个梦想》的评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有一个梦想》有一个明确演讲词的中心,即“美国的梦想”,其内涵是主
权、民主、平等、自由。
B.《我有一个梦想》要从头到尾贯穿一条“我有一个梦想”的主线,演讲之中“梦
想”内容没有随便转移。
C.以“我有一个梦想”做标题,既有美感,又与主要内容一致;“梦想”的内容
在演讲词的一开头就由作者提出来了。
D.《我有一个梦想》主张稳健地开展民权运动,要采取暴力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莫泊桑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因短篇小说《羊脂球》
一举成名。其他短篇小说有《项链》、《我的叔叔于勒》。
B.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是以美国宪法和《解放宣言》为依据的,指出游行示威的诉求的合理性。
C.《好雪片片》以典故为题,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用心感悟,生活时
时处处都有美。
D.《项链》这篇作品让我们看到在金钱至上的社会中,追求人格尊严要付出巨大
代价。女主人公面对金钱是无奈的,对人格的追求也是无奈、失败的。
12.《我有一个梦想》开头从一百年前林肯签署解放黑奴宣言的事情写起,下列
对这个材料的演讲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丁•路德•金所选的材料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B.马丁•路德•金所选的材料有助于创设演讲氛围。
C.马丁•路德•金的开场白能扣人心弦,引发听众的共鸣。
D.马丁•路德•金所选的材料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二、填空题:(每空0.5分,12格,共6分)
13.《信客》选自所著作品集,他是当代著名的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和戏剧教育家。他的作品集还有等。
14.《好雪片片》作者是(地方)散文作家,文中的主人公
是,“好雪片片”实际指的是。
15.莫泊桑是国文学家,我们本学期学过他写的文章,是一篇
(体裁),他一生创作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享有的美誉。
三、阅读题:
(一)有一个星期天,她到极乐公园去走走,舒散一星期来的疲劳。这时候,她忽
然看见一个带着孩子在散步的妇人。那就是佛来思节夫人,她还是那样年轻,那
样美丽动人。
路瓦栽夫人无限感慨。要不要去和她说说话?当然,一定要去的。而且自己
现在已经把债务都还清了,完全可以告诉她了。为什么不呢?
她走上前去。
“你好,珍妮。”
那一位竟一点也不认识她了,一个平民妇人这样亲昵地叫她,让她非常惊讶。她磕磕巴巴地说:
„„
“你一定还记得你借给我的那挂项链吧,就是我戴了去参加教育部晚会的那挂。”
“记得,怎么样呢?”
“怎么样,我把它弄丢了。”
“哪儿的话,你早已还给我了。”
“我还给你的是另外一挂完全相同的。你看,我花了十年的工夫才付清了它的代价。你知道,对我们这样什么也没有的人,这可不是容易的事啊!„„不过现在总算是还清了账,我倒是很高兴了。”
佛来思节夫人停下脚步:
“你是说你买了一挂钻石项链赔我吗?”
“对呀,你当时没有看出来?简直一模一样。”
于是她带着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
佛来思节夫人感动极了,抓住她的手:
“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我那一挂是假的,顶多值五百法郎!„„”
16.第二段中写玛蒂尔德想向佛来思节夫人诉说些什么,对她此时的心理分析准确的是()
A.十年艰辛,使她成为粗壮耐劳的人,成为生活的强者,她急于向别人倾吐自己的感受。
B.十年艰辛,终于还清了债务,她心里轻松了,急于向当事人诉说自己的感慨。
C.十年艰辛,终使认识到“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她急于向好友倾诉自己的认识。
D.十年艰辛,使她明白追求享乐,爱慕虚荣是导致不幸的根源,她急于向朋友畅谈自己的感受。
17.这一段文字体现的情节是()
A.借项链B.还项链C.识项链D.遇旧友
18.关于本段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是()
A.在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没有真正的友谊。
B.表现了玛蒂尔德的诚实、天真、坚强的性格。
C.佛莱思节夫人是一个贪图财富、爱慕虚荣的人。
D.玛蒂尔德为自己毅然借债赔偿项链最终还清欠债感到欣慰。
19.文章到最后才点明项链是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使结构更完整。
B.对虚荣心受害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使主题更加丰富。
C.更有力地讽刺了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理,使主题更加鲜明。
D.增加了故事的波澜,引人入胜,令人回味深思。
20.项链有假,作者在前文中已作了必要的铺垫和巧妙的暗示,理解不正确的是()
A.借项链时,女友相当大方,毫不迟疑地说:“当然可以。”说明女友并不看重那条项链。
B.买项链时,店老板“查了许多账簿”以后说“只卖出这只盒子”,说明盒子与项链本不是原配。
C.丢项链时,玛蒂尔德夫妇四处找寻后没有马上告诉佛莱思节夫人。
D.还项链时,女友竟“没有打开盒子”,说明项链不贵重。
(二)然而,今天美国显然对她的有色公民拖欠着这张期票。美国没有承兑这笔神圣的债务,而是开始给黑人一张空头支票----一张盖着“资金不足”的印戳被退回的支票。但是,我们决不相信正义的银行会破产。我们决不相信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宝库会资金不足。
因此,我们来兑现这张支票。这张支票将给我们以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正是万分紧急的时刻。现在不是从容不迫悠然行事或服用渐进主义镇静剂的时候。现在是实现民主诺言的时候。现在是走出幽暗荒凉的种族隔离深谷,踏上种族平等的阳关大道的时候。现在是我们国家走出种族不平等的流沙,踏上充满手足之情的磐石的时候。现在是使上帝的所有孩子真正享有公正的时候。
„„
但是,对于站在通向正义之宫艰险门槛上的人们,有一些话我必须要说。在我们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切不要错误行事导致犯罪。我们切不要吞饮仇恨辛酸的苦酒,来解除对于自由的饮渴
我们应该永远得体地、纪律严明地进行斗争。我们不能容许我们富有创造性的抗议沦为暴力行动。我们应该不断升华到用灵魂力量对付肉体力量的崇高境界。
21.本段文字节选自国的文章 《》。
22.第一段中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A.排比比喻B.反复排比C.比喻反复D.拟人比喻
23.文段中提到“兑现诺言”,下列陈述属于诺言内容的一项是()
A.林肯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B.美国历届总统关于民权的许诺
C.美国宪法与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D.美国部分白人统治者的诺言
24.美国黑人对政府不能兑现诺言义愤填膺,下列具体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黑人不能进入各类高层机构,不能从事智力性较强的活动
B.美国黑人不能与白人享有同样的人格尊严与自由活动,不能参加投票与选举
C.美国黑人大部分都在社会底层挣扎,承受的是繁重的劳役、接连的迫害与生活的苦难
D.美国黑人生命与生活毫无保障,沦为白人的奴隶,没有一点人身自由
(三)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却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25.下列读音正确的一组()
①子路率尔而对曰②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③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
A.shuaìshângbìB.shuaìchângbǐ
C.shaìshângbìD.shaìshânbǐ
26.下列四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侍奉)B.居则曰(闲居)..
C.如或知尔(了解)D.以吾一日长乎尔(成长)..
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是()
A.以吾一日长乎尔B.以吾一日长乎尔 ..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毋吾以也 ..
C.如或知尔D.如或知尔 ..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8.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节选自《论语》,是由孔子所著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共20篇。
B.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是孔的四个弟子,“侍坐”的意思是侍候孔子坐下。
C.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D.《论语》《中庸》《大学》《孟子》合称为“四书”,《诗》《书》《礼》《乐》《春秋》合称为“五经”。
29.翻译句子
①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②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四、实践题:(8分)
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日前惠顾你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我是广天学院新闻专业2008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尽快与我洽谈。
(1;(2改为;
(3改为(4。
五、作文:(30分)
题目:有你,真好
提示: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过很多陪伴者。
“你”可以是人,如父母、老师、兄弟姐妹、同学朋友等,也可以是物,如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玩具等。“你”可以是实指的,如高山大河、田园风景、诗词歌赋等,也可以是虚指的,如真诚、善意、青春、热情、纯洁、美德„„
“真好”是一种主观感觉,是让人愉悦的,催人奋发的,引人向善的,令人感动的„„ 请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内容充实,有生动具体的记述。(言之有物)
2.主题明确,或令人感动,或给人启迪。(言之成理)
3.注意行文结构和条理,不少于600字。
第五篇:第三单元测试2
第三单元测试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酝酿﴾liáng﴿
黄晕﴾yùn﴿
发髻﴾jì﴿
栀子﴾zhī﴿ ....B.唱和﴾hé﴿
肥硕﴾shuò﴿
鳊鱼﴾biān﴿
乌桕﴾jiù﴿ ....C.寥阔﴾liáo﴿
枯涸﴾gù﴿
清洌﴾liè﴿
梦寐﴾mèi﴿ ....D.澹澹﴾dàn﴿
耸峙﴾sǒng﴿
栖息﴾qī﴿
禅心﴾chán﴿ .....2.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作品风格豪迈悲壮,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大诗人,留有《白氏长庆集》。
C.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风婉约,如代表作《观沧海》。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3.下面没有使用对偶的一句是()(3分)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我们说话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用语,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3分)A.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
B.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C.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
D.请别人帮忙应先说“打扰”。5.诗词默写:(4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3)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6、下面是某旅游景点的一则告示,仔细阅读后请说出它的含义。并模仿它的表现手法,为保护学校的草坪拟写一则告示。(只要在表现手法上模仿,不必拘于原来的句式)(6分)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含义: 告示: 7.说出下面的对联中所隐含的年龄:(2分)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答:()岁
[甲]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
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乙]济南的秋天是诗境。„„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而立刻随着()。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有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也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
8.甲文选自《
》,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______。(2分)9.从下面一组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将字母填在乙文的括号内。(3分)A.变换
B.变动
C.流动
D.变幻
E.变化
10.甲乙文写山,都主要写了山的颜色,但甲文突出了雪后山的_______的特点,而乙文则突出了秋色中山的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11.甲文按______顺序写山色,从“_______”到“______”,展现出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突出了雪后山的“妙”之所在。(3分)
12.乙文写山色,先写山腰的松树和树旁黄草的颜色,再写_____的黄、灰、绿、藕荷色和山顶的颜色,然后重点写________的颜色,并突出其_____的特点。(3分)
13.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分)(1)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2)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二)泰山印象(共20分)
一阶一阶地,没有任何思想和感觉,只是这样地爬着。四周是什么样的夜,我不知道,只看见自
己的影子在手电筒照亮的那片青石台阶上晃动„„终于不知是谁叫起来:“到了!南天门!”
我急切地抬起头,想看看泰山的夜是否真的那么神秘和威严,可是在我四周的似乎是盘古开天辟地前的那一片混沌状态,天地都消失了,只有被山风吹散的云的形骸充斥在这片空间,一条被灯光打亮的石阶像天梯一样垂下。我感到十分可怕,自己从2000米以下的山底千辛万苦地爬上来,想感受一下贴近天空的神圣,体味一下俯看众山小的气势。却发现,在这里,在天地之势的威压下,我在急剧地缩小下去,轻得连脚下的这方土地都不能踏实地把握。山顶上。人们相互依偎,缩成一团,彼此用体温温暖着,仍抵御不了山风的肆虐,瑟瑟发抖。这就是自然的力量吗?轻而易举地就把我们打得晕头转向?轻而易举地就让我们在它巨大的身躯下弯下了脊梁?是在警告我们自然的威力之大远不是我们人类可以控制的吗?
天亮了。树木、怪石、山峰,在远远近近清晰起来,十八盘的石阶蜿蜒而下,所有的山顶都在我的脚下,蓝天白云抚摸着我的头发。昨晚的恐惧和迷茫渐渐退去。五千多级台阶,我不是也爬了上来?一夜的寒风后,我不依然立在泰山的头顶?而它——自然,在冲我恐吓、吼叫了一夜后,现在又只能显出驯服温顺的神色。
下山的路上遇到一队队挑山工,扛着重物快步疾行,留下洪亮的吆喝声比那风声还悠远,留下健壮结实的身影比那巨石还强劲,挑起人类的尊严,走向与自然的搏击,步伐是那么自信。走过“回马岭”,我想起了那山上没有石阶的日子,马儿由土路上山,在半腰就只能望山兴叹,在天地的嘲笑声中退下山去。然而曾几何时,人们开始用他们并不有力的手掌,并不宽大的肩膀,抬呀,挑哇,用石头一点点砌起巨人的脚趾,一直爬上了他的头顶,在那里长啸一声,天地为之动容!
一路欣赏刻在石头上的题字,大都是感叹泰山之险峻,造物之神奇,惟有一篇,像是一份人类递交给自然的挑战书,傲然踞于古老的山石上。那就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人民的力量可以挑起天地,震撼乾坤!这使我非常感动,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人本主义思想,西方几百年前就有了文艺复兴,把人凌驾于神之上并将其作为天地真正的主宰而赞美!而我们——有着悠久历史和深邃思想的民族,是否也早已悟出这份道理?孔子在几千年前就站在这里,发出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慨,就已感到人类所涌动的不可抑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而直至现在,漫山的香火依然旺盛,仍然有不少人宁愿将希望寄托于缥缈的天国。难道脚下的青山台阶不能给他们坚实的感觉?难道一身热汗的挑山工不比庙中的冷面菩萨更给人以希望与活力吗?
坐在回旅馆的车上,望着泰山在我的视野中越来越小。冥冥中,一个大大的“人”字顶天立地!15.注音并解释下面的词语:(4分)
肆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缥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二段中写“我”夜间登上泰山南天门时有哪些感受?(3分)
17.文中第三自然段中,表现泰山高峻的句子是哪句?请写在下面。(2分)18.作者为什么称赞挑山工“挑起人类的尊严”?(3分)
19.文中画线的“人类递交给自然的挑战书”指的是什么?(2分)
20.“我”登泰山后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参考答案:
1.D 2.C 3.D
4.C 5.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谁家新燕啄春泥;稻花香里说丰年。
6.略。
7.141岁
8.《济南的冬天》,老舍(舒庆春)
9.变动
变化
变换
10.秀美; 灵动(多彩、淡美)
11.空间; 山上(山尖); 山坡(山腰)
12. 山脚;
山腰;多变13.⑴以动写静,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夕阳照耀下雪后小山的色彩美。⑵连用两个比喻,形象地写出山腰中色彩的变换,如梦如幻。
14.略
15.略
16.我感到十分可怕,在自然面前看到了自己的渺小。同时也感受到了寒冷。
17.所有的山顶都在我的脚下,蓝天白云抚摸着我的头发。
18.因为他们留下洪亮的吆喝声比那风声还悠远,留下健壮结实的身影比那巨石还强劲,他们在险峻的自然面前写下了人类的自信。
19.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20.由害怕、自卑到感到人类所涌动的不可抑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对人类战胜自然征服自然充满了信心。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