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四)200811

时间:2019-05-14 05:31: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二历史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四)20081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二历史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四)200811》。

第一篇:初二历史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四)200811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初二历史第三单元综合练习2009-11

一、单项选择题:

1.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和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平和平解放 D.开国大典

2.有一部反映中国革命的影片叫《开天辟地》,你认为以下选项中最符合这一片名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红军长征 3.假如你生活在1919年的上海,你有可能看到或听到的是

A.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爱国运动 B.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蒋介石表示:“停止剿共,联红(军)抗日”

4.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表达了红军那一次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

A.遵义会议 B.会宁会师 C.彝海结盟 D.吴起镇会师 5.“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的口号为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实业救国”

6.《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属于沪浙(上海、浙江)红色旅游区的主题是

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B.遵义会议,生死攸关 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D.开国大典,国旗飘扬

7.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了救国救民,抛头颅,洒热血。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不怕牺牲、不屈不挠的精神,下列人物中不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是

A B C D 8.“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军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南昌起义 9.下列关于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

B.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0.下列对遵义会议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C.标志着我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D.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11.毛泽东、朱德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这条道路的中心内容是 A.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夺取政权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开展土地革命 D.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12.—位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曾激动的向同学们讲述着几十年前那一幕幕艰难困苦的场面。下面地点中不可能出现在他的讲述中的是

A.湘江 B.松花江 C.乌江 D.赤水河

13.为了解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胜利会师的情况,你准备采访亲历这一事件的红军战士,假如当时他18岁,今年(2009年)他的年龄应是

A.62岁 B.72岁 C.82岁 D.92岁

14.小华为“建军82周年图片展”搜集了以下四幅图片,其中与纪念南昌起义直接相关的是

A B C D 15.下面这幅漫画所反映的爱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6.位于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前来参观,那么,游人在纪念馆里看不到的内容有 A.李大钊参加一大时的照片

B.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C.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D.中国共产党成立

17.“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与此歌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进军井冈山

B.长征

C.挺进大别山

D.转战陕北

18.“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史实有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建立 ④井冈山会师 ⑤新四军成立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19.从红军被迫长征到取得长征的胜利,这一历程说明了

①中国革命需要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 ②中国革命的中心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 ③中国革命的道路艰难 ④中国革命需要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0.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其重要历史意义在于

A.基本完成了反帝反封任务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C.结束了中国军阀割据混战局面

D.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21.“它诞生于白色恐怖中,如同一粒革命的火种,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开始点燃,并将书写中国革命的伟大篇章”,“它”指的是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C.五四运动

D.长征胜利 22.北伐战争和辛亥革命都失败了,主要指的是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没有消灭封建军阀势力 C.建立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

D.没有建立共产党的政权 23.五四运动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最大不同是

A.为挽救民族危机而奋力抗争

B.通过学习西方文化改变中国命运 C.中国无产阶级担负起领导革命的重任 D.全国人民全部投入到运动中去 24.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开始于

A.中共一大召开

B.北伐战争结束

C.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D.遵义会议召开

25.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过程中,都起到领导作用的历史人物是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26.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也为穿越世纪风云的青春史诗写下光辉的篇章。请回答:

(1)今年是五四运动多少周年?

(2)五四运动中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哪一句?

(3)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新”指的是什么?

(4)你认为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27.材料一:我们今天开这个学校,要用这个学校内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未来的革命军骨干。成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

材料二:某学校门口的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1)这个学校是什么学校?该校建立于何时?当时国共两党的关系如何?孙中山在学校任何职?校长是谁?(2)这副对联体现了该学校的什么办学宗旨?该学校的办学特点是什么?

(3)我党曾有一位高级领导人物在该校任职,他是谁?任何职?

(4)创办这所军校的意义何在?

28.材料《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请回答:

(1)这是谁写的诗?诗中提到的长征起止时间分别是哪一年?

(2)后四句涉及到的主要史实是什么?

(3)诗中的“三军”是指哪三军?他们会师是在哪一省的哪一地区?

(4)表现出红军怎样的精神?

29.“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首歌曲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华大地上广为传唱。请回答:

(1)这是什么时期的歌曲?当时在什么军队中传唱开来?

(2)歌词中说的“军阀”当时指的是哪些军阀?“除军阀”的结果如何?

30.图片:

《大渡河上泸定桥》 《高耸的雪山》

请回答:

(1)你能否根据图片说说红军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除了图片提供的信息外,你还知道哪些?

(2)红军长征途经的很多地点,也是今天西部大开发的省份,你能说出这些省份吗?

(3)今天的西部大开发还需要发扬当年在这片土地上流血牺牲的红军战士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吗?为什么?

(4)某旅行社准备推出一条“红色之旅”的旅行路线,目的是让游客走长征路,忆革命史。如果你是这家旅社的决策者,你准备怎样设计这条路线,重点应推出哪几个景点?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参考答案: 26.(1)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力量从以学生为主转移为以工人为主。

(2)工人阶级在五四爱国运动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3)青年学生体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就是今天值得我们提倡的五四精神。

27.(1)这指的是黄埔军校,建立于1924年5月。当时国共两党已经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孙中山兼任学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2)办学宗旨是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办学特点是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

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3)周恩来,任军校政治部主任。

(4)作用在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28.(1)毛泽东。1934年10月,1936年10月。(2)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3)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会师在甘肃省会宁地区。(4)表现了红军部队艰难险阻,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的革命斗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及团结协作、同敌人斗争到底的集体主义精神。

29.(1)国民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军。(2)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0.(1)体现了红军面临的两种困难:一是军事上要应付敌人的围追堵截;二是自然条件和生存条件十分恶劣。除此之外,党和军队内还存在着分裂和反分裂的斗争,严重影响红军的战斗力。(2)陕西、甘肃、云南、贵州、四川、西藏。(3)需要。今天的西部地区比较落后,因此,开发西部仍需要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那种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紧密团结的长征精神。

(4)此题答案不唯一。答出地点及相关的事件或影响即可。如:遵义,在此召开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的转折点。

第二篇:七年级下历史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原创)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1.朱元璋“即皇帝位”是在哪一年?()

A.1366年 B.1367年 C.1368年 D.1369年

2.下列选项中,朝代名称与建立时间、人物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A.秦朝——公元221年——嬴政

B.唐朝——618年——李世民 C.明朝——1368年——朱元璋 D.清朝——1636年——努尔哈赤 3.“以后„„.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处以重刑。”此令出自()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明太祖 D.清雍正帝

4.明初,大学士宋濂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你没有骗我。”这个故事实际上说明了()

A.宋濂唯唯诺诺,是皇帝的忠顺奴仆 B.宋濂对朱元璋很忠诚 C.明太祖利用特务机构加强对臣民的监视 D.明朝君臣关系很和睦 5.2010年9月,陕西省首个“闯王”纪念馆在延安市富县太平村正式建成开馆。“闯王”曾于1644年攻入北京。该馆的修建是为了纪念哪位人物()A.陈胜 B.吴广 C.黄巢 D.李自成 6.下列皇帝中与朱元璋称帝的过程最相似的是()

A.刘邦 B.刘备 C.赵匡胤 D.李世民 7.明清时期,为树立皇帝的绝对权威,君臣关系完全变成主仆关系的典型事件是()

A.设立廷杖制度 B.设立特务机构 C.设立军机处 D.实行科举制度 8.童谣见证历史,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称赞的是()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复台湾 9.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10.有人说:“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其法律依据是()

A.《瑷珲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雅克萨之战 D.清朝疆域图 11.1727年,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设置了()

A.西域都护 B.宣政院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12.自汉朝以来,历代中央政府都对新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下列选项中与此有关的是()

①设置西域都护②制定“金瓶擎签”制度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④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3.下列制度,能够说明明朝时期皇权空前强化的是()

A.三省六部制 B.宰相制度 C.内阁制度 D.行省制度 14.1757年,清政府准许与外国商人通商的唯一海上通商口岸是()A.广州 B.福州 C.泉州 D.宁波

15.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与世隔绝,在世界近代化进程中逐步落伍的政策是()A.休养生息 B.重农抑商 C.八股取士 D.闭关锁国 16.“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出自于一位明朝抗倭民族英雄之口,他是()

A.戚继光 B.岳飞 C.韩世忠 D.文天祥 17.我们称郑成功为民族英雄,是因为()A.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B.抗击东南沿海的倭寇C.率军反击沙俄侵略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8.1689年,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

A.属于平等的边界条约 B.是清军被迫求和的结果 C.规定割乌第河给俄国 D.埋下中俄冲突的隐患

19.某剧组以“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为主题拍摄一部历史剧,准备了如下素材,你认为其中与主题不符的是()

A.雅克萨之战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平定三藩叛乱 20.下列关于清朝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发生于乾隆皇帝时期的是()

A.册封**五世 B.册封五世** C.设置驻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二.判断改错题(10分)

1.明朝前期,郑成功七次下西洋。

错误: 改正:

2.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明朝统治者经常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理解,再解题发挥,制造了大批的“文字狱”。

错误: 改正: 3.乾隆帝时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错误:

改正:

4.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参与制定了《大清时宪历》。

错误:

改正: 5.金曾灭辽,后来又出现了一个“金”,史称“后金”,建立后金政权的少数民族是党项族。

错误:

改正: 三.材料解析题(32分)1.材料一:“今之文人,一涉之笔唯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舰景,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虎,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于人心世道,实有关系。”

————李祖陶《迈堂文略与杨蓉诸明府书》 材料二:19世纪初清政府放宽文风后,许多知识分子仍心存余悸,如龚自珍所说的那样:“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请回答:

⑴.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2分)

⑵.出现这一历史事件的原因是什么?(3分)

⑶.分析这一历史事件对当时的文化造成了什么影响.(3分)

2.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城,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天妃之神灵应记》 ⑴.材料中的“永乐三年”是指哪一年?这一材料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哪一航海壮举?(3分)

⑵.这一历史事件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6分)

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的今天,材料中反映的这一重大事件对我们有什么启示?(3分)

3.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1793年,乾隆帝在致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远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⑴.材料一、二中的“夷”各指什么?(4分)

⑵.据材料,概括唐朝、清朝统治者各自推行的政策,分析各自政策的最主要影响(8分)

四.探究题:话说清朝那些事(18分)【屹立于世界东方】

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2分)【奠定中华版图】

⑵清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疆域北界①,东北至②,东临太平洋,东南到③,南及④,西南抵⑤,西越⑥,西北达⑦,是亚洲最大的国家。(7分)【强化君主集权】

⑶雍正时,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加强。(2分)【多民族的统一】

⑷清政府在西藏、新疆、台湾设置的机构(或官职)分别是什么?(3分)

【抗击外来侵略】

⑸17世纪,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两个重大事件分别是什么?(4分)

第三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总结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综合测验总结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是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角画角;

2、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本次测验,通过选一选、辨一辨、画一画、数一数等方面,全面考察了学生对这单元重难点的掌握情况。这次考试我班的平均分是91.17,优秀率为85.7%,总体达到本单元的要求,但是从学生失分的地方还是反映出了很多问题。第一题:选一选

这题我班只有一个学生在第1小题“选择哪个不是角”时出错,根据考后了解,是因为学生读题不仔细,把“不是”看成“是”而出错。

第二题:辨一辨

该题失分率较高的是最后1小题“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这张试卷的直角去比一比”,这也反映了学生不能灵活的运用辨别直角的方法,只知道用直角三角板去判断,也侧面反映了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这一点在今后的试卷校对中我要重点复习。

第三题: 画一画

本题有个别学生在第1小题出错,反映学生在掌握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与两边叉开大小有关的这一难点还不是很牢固,需要个别加强辅导。在第4小题的“画比直角大的角”时,我发现有些学生迟迟不敢下笔画,这也是学生对角大小的知识点掌握不够。

第四题:数一数

该题中出现有个很多学生在数角是出现遗漏,这一大题是本次测验最大的失分点。在复习中,我应该着重复习学生不重复不遗漏的数角的能力。

纵观整张测试卷的情况,题量少、分值大,学生在做题时,只要仔细认真的读题、做题,都有比较不错的成绩。

第四篇:初二第一单元历史

1.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200多万斤。历史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目的),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

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目的),派军队北伐和西征。1860年青浦战役,李秀成大败洋枪队,1862年在浙江宁波慈溪战役,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美国人)。

7.19世纪60至70年代,英国、俄国想争夺新疆,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8.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与敌舰同归于尽,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政府失败后,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于1895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9.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性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下,在廊坊被义和团围困。

10.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危害: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中央以奕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张之洞为代表。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12.评价洋务运动(第30页内容,重点掌握〕

13.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后来他们将《万国公报》改名《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

14.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P33):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1898年是旧历戊戍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戍变法”.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称为“百日维新”。甘为变法流血的人是:谭嗣同。

15.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5年,他在日本东京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当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在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6.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任大总统。

第五篇:历史综合测试(十三)

历史综合测试

(十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了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我国最早的铁器的人工制品是()

A、商朝刻划甲骨文的用具 B、西周晚期的兵器

C、春秋时出现的铁农具 D、战国时期的铁口犁

2、春秋时期历史发展的特点,可以从哪一现象中集中体现出来()

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B、公田转化为私田

C、周天子势力衰微 D、诸候争霸

3、自行束(很薄的礼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反映了孔子()

A、体贴民情,爱惜民力 B、主张以德治民

C、广收门徒,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 D、主张因材施教

4、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歌《泊秦淮》写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人认为()

A、文学艺术必须鼓舞人心,振奋士气

B、南朝统治者的荒淫奢侈,导致国灭

C、隋军南下灭陈,遭到南方士族的反抗

D、北方破坏较大,南朝文化昌盛发达

5、明清时期我国对外关系出现的新现象有()

(1)进行反击殖民侵略的斗争;(2)西方科学著作传入我国;(3)阿拉伯使节、商队开始来中国;(4)政府对外政策趋向闭关锁国

A、⑴⑵⑶ B、⑴⑵⑷ C、⑴⑶⑷ D、⑴⑵⑶⑷

6、清军入关后,战争延续20年。这里的战争从本质上讲是()

A、民族战争 B、农民战争

C、抗清斗争 D、民族斗争掩盖下的阶级斗争

7、中英《南京条约》所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布于()

A、长江流域下游地区 B、长江和珠江下游地区

C、广东福建沿海地区 D、长江以南沿海地区

8、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下列哪一项无关()

A、商品经济发展 B、外企刺激和洋务运动诱导

C、利用工业革命成果 D、清政府奖励实业

9、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与《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相比,主要的不同是()

A、与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 B、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C、学习西方发展近代工商业 D、发展新闻事业,听取社会舆论

10、下列关于新式学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早出现在洋务运动时期 B、以自然科学为主要教学内容

C、以培养从事实际业务的有用人才为目标

D、导致了1000多年科举制的废除

11、下列思潮的中国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其先后顺序是:()

(1)民主和科学(2)实业救国(3)民主共和(4)君主立宪

A、⑵⑴⑶⑷ B、⑶⑴⑷⑵ C、⑴⑵⑶⑷ D、⑷⑶⑵⑴

12、大革命时期,中国社会根本矛盾突出地表现为()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中国人民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C、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D、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

13、“一二·九”运动与“五四”运动比较,共同点是()

(1)由中共领导(2)面临民族危机

(3)青年学生为先锋(4)始于北京扩大到全国

A、⑴⑵⑶ B、⑴⑵⑷ C、⑴⑶⑷ D、⑵⑶⑷

14、从“九一八”事变到“八一三”事变,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是()

A、从民主抗日为主到政府抗战为主 B、从反蒋抗日到全民族抗战

C、从国民政府领导到共产党领导 D、从片面抗战发展到全面抗战15、1922年到1932年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与大反攻前夕的抗日根据地比较,不正确的说法是()

A、都是在武装起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B、前者集中在南方,后者集中在北方

C、前者被大城市和铁路分割后者包围着铁路和大城市

D、江西和山西先后成为根据地集中的地区

16、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最重要的原因是()

A、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B、有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合力 D、有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共同支援

17、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

A、人民解放军具有坚强的战斗力 B、国民政府统治腐朽不得人心

C、人民解放军有着巩固的战略后方 D、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高涨

18、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新中国经济基础薄弱 B、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

C、三大改造过急过粗 D、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

19、对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的理解,比较完善的是

A、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追求黄金的梦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需求的增加

C、商业危机→东西方通商要道的断绝→商品价格猛涨

D、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到东方掠夺财富

20、革命前夕,英国新贵族“不但不反对工业生产的发展,反而力图间接地从中取得利益”。表明英国新贵族()

A、还不是资产阶级的组成部分 B、经济上有着和资产阶级共同的利益

C、仍然顽固地维护封建制度 D、迫切要求改革封建生产关系21、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表明()

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指日可待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确立

22、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把遗传和变异看成新物种起源的首要因素

B、进化的法则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C、它否定了生命“神造论”,引起了人类思想的飞跃

D、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23、第二次工业革命引起资本主义对自身生产关系的调整,主要表现为()

A、工业资产阶级日益集中社会财富

B、对外掠夺由商品输出逐渐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C、大力采用新技术,推广科技成果

D、产生了适应生产和资本集中的垄断组织

24、下列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与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它是英法纵容德国侵略苏联的必然产物

B、是希特勒德国战略的产物

C、为苏联备战赢得了一段时间

D、与慕尼黑协定一样,纵容了德国侵略

25、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革命的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上述材料表明()

A、罗斯福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进行政策调整

B、新政能永远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严重缺点

C、尽量维护资本主义的传统政策

D、罗斯福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严重缺点2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特点是()

A、各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日益反动

B、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强

D、各大国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愈演愈烈

27、下列哪项是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共同因素()

(1)经济危机导致阶级矛盾尖锐(2)法西斯党的欺骗宣传获得广泛支持(3)统治阶级要求建立独裁政权(4)对外扩张的得手和兵变使法西斯势力加强

A、⑴⑵⑶ B、⑴⑵⑷ C、⑴⑷ D、⑴⑶

28、二战后导致东欧社会主义实践具有内在的脆弱性,其主要原因是()

A、苏联与东欧之间的特殊关系

B、东欧的经济困难、政治危机、民族矛盾

C、西方国家对东欧采取诱压手段

D、苏联采取从东欧收缩的战略

29、二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转向“冷战”对峙的原因,不包括()

A、社会制度不同与国家利益的冲突 B、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

C、美苏为首两大经济政治集团的形成 D、美苏均势形成制衡

30、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主要是因为()

A、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剧 B、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相互依存

C、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 D、区域经济集团职能有限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 题12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0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按:材料1和材料2反映的是蒙古与明朝和好前蒙古牧民的生活状况)

材料1:衣用全无,毡裘不奈夏热,段(通缎)布难得。

材料2:生锅破坏,百计补漏用之,不得已,至以皮囊贮水煮肉为食。„„每次攻城陷堡,先行掳掠,以得锅为奇货。

材料3:(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夏四月,总督宣太侍郎翁万达上言。“俺答请求入贡(实际是要求互市,即进行边境贸易),乞参酌其可否。”巡按御史黄汝硅奏:„„北边诸部怀叵测之谋,石天爵(俺答汗部下的汉人臣属)倡入贡之请。去岁至今,又复踵前诈,岂可轻信,堕其计中。盖诸寇自庚子以来连蹂(蹂躏)大同,深入路、泽、宣府„„西掠延绥,东寇辽阳,涂炭我疆宇,杀掠我人民。凡我臣民皆思翦此以雪愤„„”

——以上摘自《明史纪事本末》卷60

材料4:(按:下文记载了俺答与明朝和好后的情况。)

(俺答)事朝廷甚谨,部下卒有掠夺边民者,必罚治之,且稽首谢罪„„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九边(明朝中央政府与蒙古族的交界地区)生齿日繁,守备日周,田野日辟,商贾日通。——《明史纪事本末》卷60

根据以上材料,评述明朝初年与蒙古族的关系的发展变化。

要求:,内容应包括关系发展变化的历史背景、经过、结果和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鸿章说:中国文物(文化)制度迥异外洋猎猎(野蛮)之俗,所以郅治(太平盛事)保国邦,固 丕 基(巩固宏大的基业)于勿坏者,固自有在。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二 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律国,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约约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约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

材料三 盖康氏自幼深受孔学熏陶,先入为主。„„其后旁览西书,虽多掇采,不过资以补充印证其所建造之孔学系统。非果舍己从人。欲逃儒以归西学。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四 孔氏主尊卑贱之阶级制度,由天尊地卑而演为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夫尊妻卑,官尊民卑,尊卑既严,贵贱遂别„„。故两千年来,不能铲除阶级制度,„„守孔教之义,故专制之威愈衍愈烈。苟非五洲五通《全球联系加强,西学的进入》,恐再两千年,吾人尚不克(能)享受法上平等自由之幸福。

——吴虞《儒家主张阶级制度之害》

请回答: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中学”和“西学”的认识。(9分)谈谈你对上述问题的看法。(3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国际水平分工中自然资源作用下降,科技因素起决定作用,这种以科技在基础的国际分工使世界各国均被纳入全球分工体系„„例如,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B—747巨型喷气客机共有450万个零部件,分别由美英等6个国家的11000家大型企业和15000个中小企业合作生产,其中外国企业提供的产品重量占飞机构件总重量的70%。

材料二 1950—1982年世界贸易额从603亿美元增至18539亿美元,增长近30倍,平均增长率达11.2%。1991—1994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1.5%,同期世界贸易额增长为4%。

材料三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的资金数量(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90 1991 1990 1990

投资额 310 390 510 800

占世界直接投资比重 15% 24% 32% 41%

材料四 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目前游离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短期资金至少达7.2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经济总产值的20%。全球外汇市场的日交易额以从1989年的6200亿美元上升到1995年的1万多亿美元。外汇市场每天24小时处于全天侯运行状态,各国金融外汇市场瞬间沟通,资金在全球快速流动。

材料五 美国1970年引进技术费为1.9亿美元,1981年增至8.8亿美元;韩国1962年—1982年引进技术达2285项花费6.81美元。1983—1990年引进技术4695项,付资42.45亿美元。中国

1979—1992年签订技术引进合同2016项,付资170多亿美元。

以上摘自《20世纪世界史》

请回答:

(1)综合上述材料,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是什么?主要表现如何?(6分)

(2)出现上述局面的主要历史因素有哪些?(4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4题11分,第35题14分,第36题16分,共计41分。

34、从战国到西汉时期,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局面的转变。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种局面出现的原因各是什么?(8分)

(2)这一转变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35、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工业结构经历了哪三次转变?简要指出每次转变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及结果。据此,你认为制定工业经济政策应吸取哪些教训?(14分)

36、概括指出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8分)试分析这一体系为什么不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4分)这一体系是如何被打破的?(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B

5、B

6、D

7、D

8、D

9、B

10、D

11、D

12、B

13、D

14、B

15、A

16、C

17、B

18、D

19、B 20、B

21、C

22、A

23、D

24、A

25、A

26、B

27、D

28、A

29、C 30、C

二、材料解析题:

31、(1)背景:明初蒙古族生产落后,需要与汉族人民交换手工业和农业等生活用品。

(2)经过:俺答汗要求与明朝在边境开设互市。由于蒙古贵族经常南下骚扰掠夺,明朝君臣均怀疑其通商贸易的诚意,故拒绝其要求。后来双方和好开设互市;俺答汗信守承诺,严格遵守协议。

(3)结果:民间贸易兴盛,边境军民安居乐业,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汉蒙关系日益密切。

(4)评价:民族间的交流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顺应历史的民族政策能促进民族间的关系发展和与融合;反之则相反。

32、洋务派认为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制度远远比西方的优越,是中国的立国之本,实际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认为中国的纲常礼教与西方无异,力图将中国的文化制度与西方的文化制度揉和起来。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完全否定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认为只有西方的文化制度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评论:以上的变化表明近代历史上西方的文化制度对中国影响的逐步深入,中国社会对西方文化制度由抗拒排斥逐渐转向接受。上述的集中观点都不是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正确态度。

33、(1)特征: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强。

表现: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投资迅速增加;国际金融市场异常活跃并融为一体。国际间技术交流合作加强。

(3)原因:20世纪以来,国际合作不断加强,和平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战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迅速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关系空前加强。

三、问答题:

34、(1)战国时期奴隶制崩溃,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主张,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流派。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秦完成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但秦对法家思想的过度运用导致迅速灭亡。汉武帝时,为了巩固统一的政治局面,接受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形成了思想大一统的局面。

(2)西汉时期思想大一统的局面,有利于维护政治上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儒家思想后来成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工具。

35、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第二次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第三次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

第一次转变的主要原因是照搬苏联模式,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求成工业化。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高速度。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作用,并取得一定成就。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严重的弊端是使企业失去活力。

第二次转变的主要原因是党中央正确地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革”教训,主要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核心内容是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结果,增强了企业的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腾飞,成就举世瞩目。

第三次转变的主要原因是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结果: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迈向21世纪。

教训:发展工业,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经济规律,改革和变革生产要遵循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原则,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的道路。

36、列强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方面。(1)分赃和争霸而互相争夺。例如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主张,并拒绝法国关于结盟的提议;美国和日本在中国和远东地区进行激烈的争夺,等等。

(2)为了共同利益而相互勾结。例如共同策划对苏联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通过《九国公约》共同支配中国等。

因为这一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列强间的利益冲突以及战胜国和战败国的尖锐矛盾,最终必将打破暂时的均势,破坏世界和平。1935年,德国无视凡尔赛合约的规定,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后又出兵莱茵不设防区。日本违反了《九国公约》,妄图吞并全中国,1933年推出国际联盟。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迅速瓦解.

下载初二历史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四)20081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二历史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四)20081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三、四单元提纲

    第三单元做意志坚强的人 [课标要求] 1.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2.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

    初一历史第三、四单元测试

    中国古代史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个题2分,共50分) 1、图1是某校七年级(1)班小雨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制作的“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部分)。与图中②对应的朝代是( ) 左图中国朝代更替示......

    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范文大全)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姓名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衙门,分理天下庶务(政务)。”历史上开......

    八上历史第三单元

    八上历史第三单元 1.(2013)史事件的诗歌写道:“神舟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意志雄。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攻打震华庭。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凶。□□□□值赞颂,优良传统要扬......

    八二历史第三单元复习题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 (1)召开时间:1978年底 (2)内容:思想上、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政治上、停止......

    初二历史1-3单元答案范文

    第一单元一、1-5ACADB6-10DCBDA11-15BDDCC16-20CDDBB21-25ACBBD 二、26、①广东 南京长江江面 香港岛②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③这些通商口岸是被迫打开的,是为了英法打......

    四语第三单元五篇范文

    9巨人的花园 使用人 小组评价:教师评价: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8生字,会写12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

    六年级语文第三、四单元

    第三单元:诗文精粹 8、三打白骨精(新增) 1、《三打白骨精》本文通过记叙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赞扬了孙悟空的坚定,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