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铅蓄电池和再生铅企业环境监管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铅蓄电池和再生铅企业环境监管的通知
晋环函【2011】152
2各市环保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九部委《关于2011年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环发【2011】41号)和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56号)要求,切实加强铅蓄电池(生产、组装、回收)及再生铅行业环境监管,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各市要把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现场监管作为环境监管的重点工作,对辖区内铅蓄电池及再生铅企业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现场检查,建立铅蓄电池及再生铅企业动态管理档案。进一步采取严格的环境监管措施,切实加大对铅蓄电池及再生铅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未经环境影响评价或达不到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的,一律停止建设;对环境保护“三同时”执行不到位的,一律停止生产;对无污染治理设施、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或超标排放的,一律停产整治;对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从事废铅蓄电池回收的,一律停止非法经营活动;对不能依法达到防护距离要求的,一律停产搬迁。
二、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自《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保专项行动领导组关于2011年全省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发【2011】42号)印发之日起,各市要立即停止铅蓄电池(生产、组装、回收)生产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审批权限全部收到省环保厅。对此前由市县环保部门审批、现正在建设或已建成投产的铅蓄电池及再生铅项目,我厅将按照现行环境保护要求组织开展后评价工作,采取更加严格的污染防治措施。对后评价文件未批复和未按照后评价要求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铅蓄电池及再生铅企业,一律不得恢复生产。
三、严格建设项目管理。进一步加大铅蓄电池及再生铅项目“三同时”监管,对污染防治设施未严格按照环评要求建设、污染防治设施不能稳定运行、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排放和未完成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的,一律不予批复试生产,不予通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对于违法试生产项目,要立即下达停止试生产决定。
四、严格污染物排放监管。进一步加大铅蓄电池及再生铅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监管,逐步安装铅在线监测设施并纳入在线监控范围。在铅蓄电池及再生铅企业未纳入在线监控范围前,各市对辖区内生产的铅蓄电池及再生铅企业监督性监测频次每月不得少于一次,监测结果报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由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汇总向省环保厅报告。
五、严格清洁生产审核。按照国家专项行动要求,对铅蓄电池及再生铅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对未进行过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应在2011年底前完成一次清洁生产审核。处于在建或停产状态的,要在批复试生产或自企业恢复生产的3个月内完成清洁生产审核。
六、严格危险废物监管。进一步强化危险废物储存、处置和转移全过程环境监管,铅蓄电池及再生铅企业必须设置符合危险废物管理要求的专用储存场所和标识,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市、县环保部门要依法严肃查处不按危险废物环境监管有关规定储存、转移和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从事铅蓄电池回收利用的环境违法行为。
七、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各市要严格落实各项监管措施,明确监管责任,建立重金属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对因监管不力,造成铅污染事故的,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构成刑事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篇: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和废铅再生现状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和废铅再生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资料来源:开发区环境保护局
------马永刚 杨洪永
铅酸蓄电池是世界上各类电池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电池,它所消耗的铅占全球总耗铅量的82%。我国铅酸蓄电池工业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蓬勃发展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其市场将不断扩大,以汽车、摩托车及电力、通讯为主要对象。到上世纪90年代,我国铅酸蓄电池年产量3000多万KWH⑴。近年来,电动汽车等无烟交通工具的开发,会使铅酸蓄电池有更大的发展。铅酸蓄电池产量越大,报废更新的铅酸蓄电池越多。从环保的角度来看,铅酸蓄电池也是对环境、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一种电池,如不采取较完善的回收制度,随意抛置的废铅酸蓄电池所分解出的重金属和有毒废液会对生态平衡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急性或慢性的铅摄入人体会造成神经代谢、生殖等方面的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由此可见,废铅酸蓄电池是固体废物中的危险废物,应遵循分类管理、强制处置,对其收集、转运、贮存、处理、处置等重点环节要有严格要求和重点控制,实行集中处置的原则进行管理。虽然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于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的产生、运输、贮存、处置都作了相应的规定,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善合理的废铅酸蓄电池管理法规与具体可操作的管理法规实施细则,以及具体管理办法。对于废铅酸蓄电池收集者、运输者、再生产者、综合利用者等都尚无明确和具体的要求,管理极其薄弱。为加强我国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和再生产管理,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法规实施细则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1、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现状
我国每年约有5000万只约30万吨废铅酸蓄电池产生,回收工作总的说来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多家收购、多管齐下、分散经营。全国尚无一家企业建立了全国性回收网络。从事回收的部门有:供销系统的物资回收公司;物资系统的物资再生利用公司;机电系统的蓄电池制造企业;有色系统的再生铅企业以及数以万计的个体收购者,回收主渠道掌握在大量的个体专业户手中。由于小商小贩(个体户)和小工业者缺乏环境意识,在收集、转运过程中,随意拆解,将废旧电池中有毒废酸液任意倒置,将塑料外壳到处丢弃,不仅严重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还造成废铅资源严重的浪费。整只废蓄电池一般含有20~25%的电解液,其中含有15~20%的硫酸以及悬浮的含铅化合物,经过静置澄清的废电解液含铅浓度达7~10g/l。由于大部分整只电池随意倒酸,假设只有10%整只废电池得到了妥善处置,则每年有5万吨废硫酸流入大地和地下水中,污染之重不言而喻。
2、搞好再生铅生产是解决废铅资源回收与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实现铅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再生铅工业是我国在重视环境保护和充分利用金属再生资源的情况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随着我国汽车工业、通讯和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对铅的需求不断提高。2003年,我国铅的需求量将达到70万吨以上,其中蓄电池行业需要铅60万吨。这样一来,既扩大了再生铅的消费市场(目前在蓄电池消耗的铅中有50%为再生铅),又因为蓄电池消费量的增大而导致废蓄电池的增多,使再生铅工业有了更多的原料来源,我国再生铅工业正处于非常有利的发展时期。
我国铅储量居世界前列,但过度开采及勘察的滞后,铅矿资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资源的安全保障问题已成为一个急需考虑的问题。回收和再生铅生产已成为我国实现铅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回收再生铅可充分利用再生铅废料,减少原生铅矿石的开采量,延长其开采期限。据国家资源信息中心资料,截止到1999年底,我国铅保有储量为3497万吨,已经开发利用的铅保有储量2086万吨,占总保有储量的59.7%,目前可供利用的铅保有储量1069万吨,占总保有储量的30.6%,其中近期可利用和推荐利用的只有249万吨,只占总保有储量的7%。精矿供应趋紧,已由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2000年,进口铅精矿30.9万吨。2001年,铅精矿进口(实物量)39.7万吨,增长27.5%。另外,全国五大铅锌矿基地(西北、东北、湖南、两广、滇西)中,东北(青城子、八家子柴河、西林、天宝山等)铅锌矿基地资源基本枯竭;两广铅锌基地6个矿山中有5个(泗顶、佛子冲、大新、丙村、大尖山)已关闭或列入关闭矿山,仅凡口矿尚保有一定的储量;湖南铅锌矿基地7个矿山中3个(桃林、潘家冲、东坡)列入关闭矿山,4个矿山(水口山、黄沙坪、宝山、七宝山)后备资源不足;滇川铅锌基地和西北基地,除澜沧铅锌矿列入关闭矿山外,其他矿山由于建设较晚或矿山找矿突破较大(如会泽),尚保有较多储量。按目前的开采水平,我国铅矿资源可采储量只够开采6~7年。预计矿产铅产量不会有多大增加,而
再生铅资源则不同,它会随铅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其次,回收再生铅可节约能源。再生铅能耗仅用原生铅的25.1~31.4%,生产再生铅从铅废料中直接回收,不需要像生产原生铅那样经过采矿、选矿等工序,生产成本较低。据测算,再生铅生产成本比原生铅低38%。再次,回收再生铅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铅是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金属,各种铅废料若不加以合理回收,都将成为环境的污染源,尤其是废铅酸蓄电池,只有充分回收利用,才能避免其中的铅膏和硫酸污染环境。可见,为保护环境,保证铅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再生铅工业,使铅金属进入生产———消费———再生的良性循环,这是一个长远的战略问题。
(ncestt 摘编)
第三篇:关于开展铅蓄电池和再生铅企业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
环办函[2012]325号
关于开展铅蓄电池和再生铅企业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部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各铅蓄电池和再生铅生产企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61号)和《国务院关于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批复》(国函〔2011〕13号),进一步提升我国铅蓄电池和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水平,推动铅蓄电池和再生铅行业发展方式转变,我部决定开展铅蓄电池(极板、组装和含铅零部件)和再生铅生产企业(以下简称“铅蓄电池和再生铅企业”)环保核查工作,并发布符合环保要求的铅蓄电池和再生铅企业名单公告。现将《铅蓄电池和再生铅企业环保核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有关工作要求如下:
一、请各铅蓄电池和再生铅企业按照《指南》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并于2012年6月1日、9月1日、12月1日前向所在地省级环保部门提交环保核查申请,同时报送自查表和有关核查材料。
二、请各省级环保部门认真组织辖区内铅蓄电池和再生铅企业环保核查工作,督促企业整改存在的环保问题,并于2012年6月30日、9月30日、12月31日前,将初审合格企业名单及有关材料(附电子版)报送我部,同时抄送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三、我部将组织成立铅蓄电池和再生铅企业环保核查专家组,15个工作日内对通过初审的铅蓄电池和再生铅企业资料进行复核。复核后经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现场抽查、公开征求意见后,我部将向社会公告符合环保要求的铅蓄电池和再生铅企业名单,同时抄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资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安全监管总局、银监会、证监会、电监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等有关部门,为其采取相关监管措施提供支持。
四、对于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未通过环保核查或弄虚作假的企业,各级环保部门不予审批其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予受理其上市环保核查申请,不得为其出具任何方面的环保合格、达标或守法证明文件。
五、各省级环保部门和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应加强对铅蓄电池和再生铅企业的日常执法监管,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对于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损害群众健康的企业,要依法从严从重从快处罚,并将查处情况及时报告我部。
六、我部将定期不定期对通过环保核查的铅蓄电池和再生铅企业进行复查和抽查,发现有不符合本指南要求的,将撤销其名单并予以公告。
联系人:
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 汪涛
电话:(010)66556243, 66556244(传真)
邮箱:csc@mep.gov.cn
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内南小街115号
邮编:10003
5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邵朱强
电话:(010)63971851,63964587(传真)
邮箱:shaozhuqiang_08@126.com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81
4附件:铅蓄电池和再生铅企业环保核查指南
二○一二年三月十九日
主题词:环保铅蓄电池再生铅核查通知
抄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资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安全监管总局、银监会、证监会、电监会办公厅、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第四篇: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文件
环发[2011]56号
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
近期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引发的铅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严重威胁群众健康,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切实加强铅蓄电池(包括铅蓄电池加工(含电极板)、组装、回收)及再生铅行业的污染防治工作,保护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严格环境准入,新建涉铅的建设项目必须有明确的铅污染物排放总量来源。各省(区、市)环保厅(局)要根据《规划》目标对本省(区、市)的所有新建涉铅的项目进行统筹考虑,禁止在《规划》划定的重点区域、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因铅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不能稳定达标区域内新、改、扩建增加铅污染物排放的项目;非重点区域的新、改、扩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项目必须遵循铅污染物排放“减量置换”的原则,且应有明确具体的铅污染物排放量的来源;对于现有铅蓄电池或再生铅企业,未依法落实防护距离的,应立即责令停止生产,限期整改,经地级市以上环保部门检查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铅蓄电池生产及再生铅冶炼企业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由省级或省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
二、进一步规范企业日常环境管理,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铅蓄电池企业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对极板铸造、合膏、涂片、化成等工艺进行全面污染治理,必须建设完善的铅烟、铅尘、酸雾和废水收集、处理设施,并保证污染治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减少无组织排放。严禁将铅蓄电池破碎产生的废酸液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铅蓄电池及再生铅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及污泥等危险废物必须委托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置,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接触铅烟、铅尘的废弃劳动保护用品应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铅蓄电池及再生铅企业要制定完善的环保规章制度和重金属污染环境应急预案,定期开展环境应急培训和演练。铅蓄电池及再生铅企业要进一步规范物料堆放场、废渣场、排污口的管理,逐步安装铅在线监测设施并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网,未安装在线监测设施的企业必须具有完善的自行监测能力,建立铅污染物的日监测制度,每月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
三、完善基础工作,严格企业环境监管。按照《规划》要求,2012年年底前要全面建立企业环境管理档案。地方环保部门应建立健全铅蓄电池及再生铅企业档案和信息数据库,实施重点监管,通过环保验收正式投入生产的建设项目必须及时纳入数据库,已经被淘汰、取缔关闭的企业要定期注销;企业生产、日常环境管理、清洁生产、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在线自动监测装置安装及联网情况、监测数据、污染事故、环境应急预案、环境执法等情况要纳入数据库,实施综合分析、动态管理。建立铅蓄电池及再生铅企业的监督检查台账。
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应按照《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环境监测工作的意见》(环办〔2011〕52号)的要求对辖区内所有铅蓄电池及再生铅企业开展监督性监测,重点检查物料的管理、重金属污染物处置和应急处置设施情况等。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对现有铅蓄电池及再生铅企业每两年进行一次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地方各级环保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我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监督管理严格开展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环办〔2011〕14号)的有关规定,加大对企业环境安全隐患的现场排查和监督整改力度,对于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重金属排放企业,须待其全部完成整改且经现场核实确认隐患消除后,才可出具同意的核查初审意见或核查意见。
四、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采取严格措施整治违法企业。各级环保部门要进一步加大铅蓄电池及再生铅企业的执法监察力度,严格按照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要求,对未经环境影响评价或达不到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的,一律停止建设;对环境保护 “三同时”执行不到位的,一律停止生产;对无污染治理设施、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或超标排放的,一律停产整治;对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从事废铅蓄电池回收的,一律停止非法经营活动。对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未得到解决的典型环境违法问题实施挂牌督办和责任追究。
五、实施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各级环保部门应建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铅蓄电池及再生铅企业应每年向社会发布企业环境报告,公布铅污染物排放和环境管理等情况。各地要按照《关于2011年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在2011年7月30日前,在省(区、市)环保厅(局)网站上公布辖区内所有铅蓄电池及再生铅企业名单、地址,以及产能、生产工艺、清洁生产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并将公布情况报送我部。
六、建立重金属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对于发生重大铅污染以及由铅污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地区,我部将对该区域所在地级市实行区域限批,暂停该市所有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对造成环境危害的肇事企业要立即责令停产,停止排放污染物。因重金属污染造成群发性健康危害事件或造成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要依法对造成环境危害的企业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要从企业的立项、审批、验收、生产和监管各环节,依法依纪对当地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责任人员实施问责,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造成较大影响的,取消其三年内在环保系统评先资格。今后凡发生重金属污染事件的地区,当地政府主要领导应承担领导责任。
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凡发生重特大铅污染事件以及由铅污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生态建设示范区,一律立即撤销其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生态建设示范区称号,三年内不再受理其申请。
七、逐步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引进市场机制,推进保险经纪中介服务,推行铅蓄电池和再生铅行业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位于重点区域的重点企业及环境风险较大的生产企业应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将与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挂钩。
八、加强宣传力度,把回收废铅蓄电池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让更多群众了解废铅蓄电池的危险性、回收的重要意义,把回收废铅蓄电池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抵制将铅蓄电池卖给流动商贩,自觉将置换下来的废铅蓄电池交给4S店或维修店。
二○一一年五月十八日
主题词:环保 铅蓄电池 污染防治 通知 抄送:有关行业协会。
第五篇:新技术工艺和清洁生产是铅蓄电池发展方向
新技术工艺和清洁生产是铅蓄电池发展方向
2012年工信部发布了《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以下简称《准入条件》)解读文件。《准入条件》将“卷绕式、双极性、铅碳电池(超级电池)等新型铅蓄电池”以及“扩展式(拉网、冲孔、连铸连轧等)板栅制造工艺的生产项目”列为不受生产能力限制的产品。可以说,目前一些欧美日等国已大量应用扩展式(拉网、冲孔、连铸连轧等)板栅制造工艺,但国内企业由于设备投入较高等原因而很少采用该工艺。为推广先进工艺技术,《准入条件》规定这类项目不受生产能力的限制,这为新型铅蓄电池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技术在新铅蓄电池中的运用
由于铅蓄电池的主要原料是铅,容易给人们造成不环保的印象。铅蓄电池能否成为“绿色能源”,也是人们一直在寻求和关注的问题。
随着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的开发利用和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铅蓄电池作为不消耗地球资源的“绿色”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如何减少铅的污染,如何绿色生产,早在2010年就有电池行业著名专家提出,铅蓄电池特别是动力铅蓄电池作为一种绿色能源,通过加强科学管理,大力提升技术含量,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虽然这次的《准入条件》对新建、改扩建、现有和单纯极板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有了一定的限制,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鼓励对铅蓄电池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采用新技术的企业还是“相当宽容”。
《准入条件》中之所以明确规定:“卷绕式、双极性、铅碳电池(超级电池)等新型铅蓄电池,或采用扩展式(拉网、冲孔、连铸连轧等)板栅制造工艺的生产项目,不受生产能力限制。”是因为这些新型铅蓄电池从工艺的技术上都符合未来铅蓄电池的发展方向。未来铅蓄电池企业应将重点转移到发展阀控密封、胶体、卷绕式、双极性、超级电池、铅碳电池等新型蓄电池,推进铅蓄电池减铅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研究提高铅蓄电池的功率特性,降低铅的耗用量,对降低铅蓄电池成本、节能减排、节约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实现清洁生产是新铅蓄电池发展方向
从2011年铅蓄电池行业经历的环保专项检查,到2012年到国家为电池行业制定的《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再到工信部下达的“十二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我国对铅蓄电池行业生产要求更加严格,行业标准及规定越来越多。2012年随着各项政策的实施,铅蓄电池行业将受多重洗礼,清洁生产仍是主题。
此次发布的《准入条件》要求,新建、改扩建企业应远离各类环境敏感区,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应采用自动化、机械化、封闭式的生产设备,并按照生产规模配备具有相应处理能力的节能设施和污染治理设施,减少员工接触铅污染的机会,并减少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据了解,在蓄电池产量占国内市场份额一半以上的浙江长兴县,超威动力投资新建了绿色能源科技创业园。与以往新建项目不同的是,超威新基地的规划起点就是环保优先、节能减排。在已建成投产的一期项目中,由于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环保和生产设备,全面推广内化成、新型充电、废水循环等先进生产工艺,整个厂区内干净整洁、空气清新,已经成为长兴环保型企业的标杆。
在国家低碳环保的理念倡导新形势下,蓄电池行业领军企业也加快了向低碳节能的转型升级,实现清洁生产是未来新型铅蓄电池发展的必然方向。
资讯来源:洲际电池网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