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演讲稿(★)

时间:2019-05-15 06:0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荀子演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荀子演讲稿》。

第一篇:荀子演讲稿

坚持到底,永不言弃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号选手,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持到底,永不言弃》。当困难,绊住你成功脚步时;当失败,挫伤你进取雄心时;当负担,压得你喘不过气时,不要放弃,要坚持下去,因为只有坚持,才能胜利。说到坚持,就必须要提到一个让邯郸骄傲的人——荀子。“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是他教给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坚持不懈、要锲而不舍的努力奋斗。

仰观宇宙之大,纵论古今名人,凡是功成卓绝之人,他们都有一个成功的秘诀,那就是坚持!《史记》这部鸿篇巨著被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我们都知道,它是司马迁耗费了17年的时间,忍受了宫刑的折磨,呕心沥血的杰作。再有李白铁杵成针,屈原洞中苦读,匡衡凿壁偷光,他们的精神无不是在印证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真理。

在我们邯郸——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都,就有这样一位坚强的女孩,她用自己的人生为荀子思想做了最好的诠释:1987年出生的刘芳,本是健康可爱,可小学六年级那年,她不慎从楼梯上滚落下来,造成左腿粉碎性骨折,手术之后,骨质又生病变,出现肉骨化、关节融合。别人可以行走,而她只能躺在床上,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三年。可她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坚强的选择了面对。她在家上北京四中网校,学习初中知识。学习之余,还要坚持康复训练。然而,就在她能够站立起来时,2009年高考后的一场车祸又将她的希望推入谷底。当别人都为她惋惜时,她却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了下来。先后获得全国“世纪之星”英语演讲比赛二等奖、邯郸市英语口语大赛一等奖、全国“自强不息”大学生等多项荣誉。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美德,那就是—

—坚持。坚持是一种信念,坚持是一种修养,坚持是荀子留给我们燕赵儿女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大家还记得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那个时刻吗?那是在汶川“5.12”大地震两周年前夕,我国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7.1级地震。强震第二天,我一早在央视的直播中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位小女孩被压在预制板下面,那样狭小的空间,让作为观众的我感觉随时都有可能窒息,可她竟然在136个小时的坚持中活了下来。在抢救她时由于多种困难,救援人员的工作曾一度陷入困境,可他们却并没有放弃救助,而是想尽各种办法,终于将女孩成功救出。那一刻我的眼泪决堤了,我为女孩的坚持而喝彩,我为救援人员的不懈而欢呼。我的心中有个声音在大声呐喊:荀子,您看到了吗?中华儿女们听见了您的声音,他们坚持了下来!从那时起,我的崇拜中多了一个名字——荀子;从那时起我的信念中多了一份执著——把荀子思想传承下去,让荀子思想大放光彩!

让我们站在此刻的起点上,对以后的人生说:坚持到底,永不言弃。用今天的刻苦,铸就明日的辉煌!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第二篇:再版荀子演讲稿

快乐学习

教师组张 敬

各位领导、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快乐学习》。

荀子曾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我首先想和同学们谈谈学习的苦和乐得问题。

“学海无涯苦作舟”,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程门立雪„„在知识的海洋上自古以来就是以苦作舟,苦不堪言!

人们常说:“学生时期是一生最苦的阶段。确实在理。清晨,闻鸡起舞,迎着晨风操练,伴着晨曦涌读的是学生;晚上,更深夜静,挑灯苦战的也是学生。

在安静的课堂上,大脑随着老师的讲解不停的转,眼看,耳听,手写,心记,全神贯注,不得松懈。

为了一道没解出的题,急的抓耳挠腮,下了课还在思考着难点、疑点,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考试成绩上不去,各方面的压力便随之而来„„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题磨得人憔悴”,苦不胜言!

学习中的苦难以尽言。然而,学习中的乐却更多。

当你经过艰难的思索、推理,最后解出一道难题时,会喜形于色;当你在学习中取得优良成绩时,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当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解决了实际问题时,会乐在其中;当你中学,大学毕业,运用所学知识在祖国建设中做出贡献时,更会感到无限的幸福和欢乐。学习本身包含着权大的乐趣。凡是爱学习,刻苦攻读的人,都会乐在其中!

俗话说:“没有苦中苦,哪来甜上甜。”学习中的苦与乐就是这样的,要想掌握真知识,真本领,不吃苦中苦,是不行的。对于学习来说,苦中有乐,乐中有苦,苦与乐是对立的统一,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苦,不被暂时的困难打倒,从而信心百倍,持之以恒,为获得学习中的“甜上甜”而艰苦奋斗。只有这样苦中寻乐,以苦求乐,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奋斗拼搏,才能享受到胜利者无限的幸福与欢乐。

我还想说说学习的方法问题。

学习必须循序渐进。孔子说:“学而时习之”。学习任何知识,必须注重基本训练,要一步一个脚印,由易到难,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切忌好高鹜远,前面的内容没有学懂,就急着去学习后面的知识;基本的习题没有做好,就一味去钻偏题、难题。这是十分有害的。学习必须勤于思考。中学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在这个期间要注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要防止那种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倾向。学习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一个问题可以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去思考,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学习必须一丝不苟。学习切忌似懂非懂、不懂装懂。例如,习题做错了,这本是常有的事,重要的是能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它。切不可奉行“拿来主义”,长此以往,思维能力很难有所提高。

学习必须善于总结。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学完一章,要做个小结;学完一本书。要做个总结。总结很重要,不同的学科总结方法不尽相同。

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俗话说“水滴石穿”、“一口吃不成胖子”。因此,最好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常常自我监督,严格要求。

总之,学习不能只凭一时热情,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是做不成大事的。

除了学习方法,我觉得还要善于激发自身的潜能,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些呢?

要学会感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要经常进行生活体验,要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目标,找准自己的位置,珍惜青春,为将来的发展积蓄力量。

同学们,“学然后知不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扬学习的帆,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吧。

第三篇:荀子读书笔记

《荀子》读书笔记

荀子是我国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他在先秦儒家中自成一派,而他的代表作《荀子》更是对后世政治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修身》、《不苟》、《荣辱》、《正论》、《礼论》和《乐论》等几篇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并分别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进行简单比较。在《修身》一篇中,荀子论述了一系列提高品德修养之术,而最根本的一点在于遵循礼法。首先,荀子指出,看到善良的行为就应该拿来对照自己,看到不好的行为就应该拿来反省自己,君子应该尊崇和亲近那些对自己指责或赞同得恰当的人,憎恨那些对自己阿谀奉承的人。随后,荀子进一步指出,使人无往而不善的是以礼为法度,用以调气养生和修身自强,他认为礼义才是既适宜于显达时立身处世,又有利于穷困中立身处世。紧接着,荀子讲到礼法的重要性:“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从个体修养角度来看,“礼者,所以正身也”;从巩固统治秩序维护等级制度来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而不宁”。最后,荀子提出了衡量君子的标准,他认为,君子应该“端悫顺弟”和“好学逊敏”,对于求取利益要漫不经心,对于避开祸害要早作准备,对于避免耻辱要诚惶诚恐,对于奉行道义要勇往直前,并且君子能用符合公众利益的道义来战胜个人的欲望。

在《不苟》一篇中,荀子指出立身行事不能苟且,必须遵循礼义。首先,荀子提出,只有行为、学说、名声都符合礼义才是宝贵的,“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并且“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辞”。随后,荀子将君子和小人进行了对比,在他看来,君子不论有没有才能都是美好的,而小人不论有没有才能都是丑恶的,“君子能,则宽容直以开道人;不能,则恭敬繜绌以畏事人。小人能,则倨傲僻违以骄溢人;不能,则妒嫉怨诽以倾覆人”。紧接着,荀子提到,君子宽宏大量却不懈怠马虎,方正守节却不尖刻伤人,能言善辩却不去争吵,洞察一切却不过于激切,卓尔不群却不盛气凌人,坚定刚强却不粗鲁凶暴,宽柔和顺却不随波逐流,恭敬谨慎但待人宽容,并且君子能根据道义来屈伸进退随机应变的事。对于治理国家,荀子指出,君子只搞有秩序的、符合礼义的而不搞混乱的、只搞美好的而不搞肮脏的。对于保养身心,荀子认为没有比真诚

更重要的了,“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接下来,荀子指出,公正会产生聪明,偏私会产生愚昧;端正谨慎会产生通达,欺诈虚伪会产生闭塞;真诚老实会产生神明,大言自夸会产生糊涂。君子必须谨慎对待这六种相生。最后,荀子提出对一件东西是追求还是舍弃的标准在于认真考虑其可厌的一面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并和其好的一面进行权衡,“见其可欲也,则必前后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孰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

《荣辱》一篇论述了一系列有关光荣与耻辱的问题,其大旨是“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首先,荀子指出,骄傲轻慢是人的祸殃,而恭敬谦逊可以屏除各种兵器的残杀。光荣与耻辱的主要区别在于:先考虑道义而后考虑利益的就会得到光荣,先考虑利益而后考虑道义的就会受到耻辱;光荣的人常常通达,耻辱的人常常穷困;通达的人常常统治人,穷困的人常常被人统治。接下来,荀子指出,君子和小人在资质、本性、智慧、才能等方面都是一样的,“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尧、禹这种人,并不是先天就具备了当圣贤的条件,而是从改变原有的本性开始,由于整治身心才成功的,而整治身心的所作所为,是等到原有的恶劣本性都除去了而后才具备的。在荀子看来,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因此君子只有得到权势来统治他们,才能打开他们的心窍来向他们灌输好思想。随后,荀子指出,讲究仁德的人要把道理告诉别人、给别人做榜样,从而使人们顺从和明智,使他们遵循仁义之道,向他们反复重申,这样那些闭塞的人很快就会开窍,孤陋寡闻的人很快就会眼界开阔,愚蠢的人很快就会聪明了。

在《正论》一篇中,荀子认为社会上流行着一些谬论,他在本篇中把它们逐条列出并进行批驳。首先,君主的统治措施以明朗为有利而以阴暗为不利,以公开为有利而以隐蔽为不利,“故主道莫恶乎难知,莫危乎使下畏己”。而针对“桀、纣有天下,汤、武篡而夺之”的说法,荀子进行了批驳。他指出,能够使用天下人民的就叫做帝王。商汤、周武王并不是夺取天下,而是遵行那正确的政治原则,奉行那合宜的道义,兴办天下人的共同福利,除去天下人的共同祸害,因而天下人归顺他们。夏桀、商纣并不是丢了天下,而是违背了夏禹、商汤的德行,扰乱了礼义的名分,干出了禽兽般的行为,不断行凶,无恶不作,因而天下人抛弃了

他们。天下人归顺他就叫做称王,天下人抛弃他就叫做灭亡。因此天子一定要有理想的人选来担任。“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强莫之能任;至大也,非至辨莫之能分;至众也,非至明莫之能和。”在荀子看来,只有道德完备、十全十美的圣人才能同时具备最强劲有力、最明辨和最英明这三个特征,所以不是圣人就没有谁能称王天下。针对“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的说法,荀子指出,惩罚人的根本目的,是禁止暴行、反对作恶,而且防范那未来。一件事情赏罚失当,那就是祸乱的开端。德行和地位不相称,能力和官职不相称,奖赏和功劳不相当,刑罚和罪过不相当,不吉利的事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因此社会治理的好坏与刑罚的轻重是成负相关的,“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接下来,荀子指出,圣明的君主在安排官职和等级时应该重视德行和才能,“图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民载其事而各得其宜;不能以义制利,不能以伪饰性,则兼以为民”。最后,荀子指出,圣王的道德原则是看重光荣耻辱的,而这光荣耻辱包括道义和势位两个方面的光荣与耻辱。道义方面的光荣、势位方面的光荣,只有君子才能同时拥有它们。并且圣王把它当作法度,士大夫把它当作原则,一般官吏把它当作守则,老百姓根据它形成习俗,这是千秋万代也不会改变的。

在《礼论》一篇中,荀子指出,“人生而有欲”,为了满足欲望,就会发生争夺混乱,统治者为了避免这种局面,于是就制定了礼来加以约束。制定礼不但是为了用来调节与满足“养”,即人们的物质欲望,更是为了用来确立“别”,即社会等级制度。它规定的各种道德规范和礼节仪式等等都有利于等级制度的确立与巩固,所以它是治国的根本,是“人道之极”,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存亡,因此统治者必须重视和实行礼。荀子认为,礼有三个根本:天地是生存的根本,祖先是种族的根本,君长是政治的根本。“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接下来,荀子指出:“礼者,以财物为用,以贵贱为文,以多少为异,以隆杀为要”,在他看来,礼应该把钱财物品作为工具,把尊贵与卑贱的区别作为礼仪制度,把享受的多少作为尊卑贵贱的差别,把隆重和简省作为要领,礼规定着一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级序列中占有的确定地位,并按照这种地位进行社会分配,“继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

在《乐论》一篇中,荀子指出,“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莫善于乐”,音乐不但可以表现人的感情,从而

得到娱乐,而且具有“入人也深”、“化人也速”的强大感染力,推行音乐可以引导人们修养道德、向往道义,从而可以“移风易俗”,因此音乐是治理人民的重大工具。如果对音乐放任自流,那么邪音就会搞乱社会。因此君主必须制定正声雅乐来加以引导,使它能“感动人之善心”。随后,荀子进一步指出,音乐是协调人情时不可变更的手段,礼制则是治理社会时不可更换的原则,音乐使人们同心同德,礼制使人们区别出等级的差异,因此“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

通过对上述几篇内容的简单概括可以发现,荀子的主张和柏拉图具有很多相似之处。

首先,荀子和柏拉图都主张由高尚道德的圣人治国并强调通过道德的教化与学习达到崇高的道德境界。在《正论》中,荀子指出,“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强莫之能任;至大也,非至辨莫之能分;至众也,非至明莫之能和”。只有道德完备、十全十美的圣人才能同时具备最强劲有力、最明辨和最英明这三个特征,所以不是圣人就没有谁能称王天下。而在柏拉图所设计的“理想国”里,是由哲学王来统治的,“哲学王”是集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于一身的贤人、圣人。这与荀子的观点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在道德培育途径上,荀子和柏拉图强调道德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教育和努力学习而获得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这一点即使是禹和桀也是相同的。而禹成为圣人,桀成为暴君,全是后天的结果。因此只有通过师法教化才能使人的这种“恶”的本性变得美好和善良,讲究仁德的人应该把道理告诉别人、给别人做榜样,从而使人们顺从和明智,使他们遵循仁义之道。柏拉图则把人的品德分为四类: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他认为:智慧是最高的品德,通过知识的获取而得到的就是智慧。因此他十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还把“至善”作为理想人格的最高标准,把“善”与“智”统一起来,强调“智”。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强调,教育是治理国家的头等大事,他主张教育从幼儿抓起,要坚持德、智、体、美教育全面发展,要学习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四艺”,还要实施意志教育。

最后,荀子和柏拉图都认为音乐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主张对音乐教育的内容严格挑选。荀子主张把音乐区分为“正声”和“奸声”两种形式,“奸声”会诱发叛乱,“正声”则实现平治。柏拉图认为有些音乐业对人的心灵

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哀婉的音乐会使人的勇气消退。因此他要求音乐表现悲情不要过分。

与亚里士多德相比,荀子的主张一方面具有很多相似点,另一方面也存在明显不同。

首先,荀子与亚里士多德都强调法治。荀子主张“隆礼重法”,他认为法一方面要做到“无功不赏,无罪不罚”另一方面要力求“刑罚不怒罪,爵赏不输德”。否则,“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此外,荀子提出“治则刑重,乱则刑轻”。对于罪孽深重的“暴恶”之人,施以重刑是政治获得治理的表现;对那些冥顽不化之徒,必须加以“大刑”,否则就会纵容作恶,国家就不会安宁。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法律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遵守法律就是遵从公正。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用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都必须合乎法律。在一个城邦中,立法是最关键的政治活动,议事、审判等都是附属性的。一个好的政体就应该颁布体现城邦共同利益的好的法律。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一旦脱离了法律和公正,就会变成最恶劣的动物。

其次,荀子和亚里士多德都主张改造人性。荀子提出人“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不过要将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就必须通过教育、学习和磨练,即“注错习俗之所积耳”。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教育对于国家的强盛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他首次提出根据儿童身心成长的特点划分年龄阶段和教育阶段。

再次,荀子和亚里士多德都重视音乐的作用。荀子将乐教视为教育的重要手段,他认为,乐教的目的在于“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并且音乐具有教化民心、移风易俗、裨补政教的功能。此外,荀子提出,君主必须制定正声雅乐来对音乐加以引导。而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指出,音乐具有娱乐、道德教育、养性和净化的作用。

但是,在对待人治与法治的关系上,荀子与亚里士多德存在不同观点。在荀子看来,礼和法都是治理国家的工具,但礼和法执行的好坏取决于执法的人,因此荀子主张人治至上、礼法兼治以及圣明君主的统治。而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比任何一位公民的统治更为可取。”首先,亚里士多德指出,人在本性上包含着兽性的成分,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消除野兽的欲望,即使是贤良的人也是如此。如果不依据法律治理国家,而是把国家交给一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就难以体现并保障公共利益。而法律是没有感情偏私的理智的权衡,它是集中了众人的智慧而制定出来的通则,旨在谋求一个城邦的长治久安,它以城邦全体公民的利益为依归。其次,法律是众人之治,众人的意见比一个人或者少数人更具正确性。众人的智慧总是优于一人的智慧,众人的裁断总比任何个人的裁断要好些。再次,实行法治是制约权力的需要。他认为执政者实行合法统治,乃是法治的内在精神,如果把全城邦的权力寄托于任何一个人或者一个政治团体,都是不符合正义的,某个政治机构的权力过大也会有损于城邦生活。即使法律规定有不周详之处,需要执政者的个人才智发挥作用,也必须遵从法律的原来精神,公正地加以处理和裁决,否则就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四篇:荀子读后感

《荀子》全书三十二篇,而以《劝学》为首,非常符合修道的次第。《劝学》又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开篇。学习是贯穿修道始终的。没有正确的见地只能是盲修瞎炼。然而学习又得先有目标。应该“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这也是教育的根本方向。这种圣贤教育与功利教育的区别就是“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劝学》这篇最重要的就是讲到了明心见性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德才能明道。但德是一切众生所共有的,谓之性德。然而仅有性德是不行的。因为众生的性德被无明给蒙蔽了,无法显示其光明清净的妙用,反而显示出污浊的身心世界,令众生枉受轮转六道的痛苦。

只有依靠修德才能使性德的清净光明显示出来。修德就是积善,积善即是明道的资粮。善法有世出世间的不同。这种不同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行者自己的心志之强弱。所以即使儒家的道,也并不是局限世间的,这种理解是非常肤浅的。儒家之道行之极处也是可以出世的。当然,在一切出世法中,佛教是最为高超圆满的。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这绝非凡夫之境界。众生本来是神而明之的,之所以会变成愚昧,实在是性德被障碍的缘故。因为修德而显出性德,神明不过是性德之用而已,荀子知晓其是自得,非从外来。“圣心备焉”,圣心即是真心,“备”者恢复也,去妄显真。荀子所在的时代,佛教尚未传入中国,但绝不可说中国即无悟道者,佛经亦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荀子可谓无师自悟,但其之所以能够悟道还是因为其修学暗合道妙。宣化上人曰老子孔子皆菩萨示现,则荀子之本迹我亦不敢妄测。从《劝学》篇中我们可以明白其修学思想与佛教戒定慧三学是暗合的。荀子对道心之坚固非常重视,而曰:“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是修道最重要的,这种德操与积善的关系是密切的,是真正的戒。“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应”即是“慧”,也可以说“定”是“止”,“应”是“观”,“能定能应”即“止观圆融”。这时候才可谓之成人,即成就道业之人。

成就之后,荀子再谈到了其境界“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天地间纯是一片光明,由此可知荀子的证量一二。最后荀子以“君子贵其全也”作结,勉励后学勿得少为足,当勤精进。

第五篇:荀子读后感

荀子读后感

看完《荀子》一书,回想书中他的那些言论与思想,不禁让我感叹不已,荀子读后感。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法家,同时也是儒家的集大成者。他的著述充满了哲理与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和认识论,同时他还系统地论证了“人性恶”的理论,与儒家的天赋性善是相反的,而人之后能,完全是因后天学习改造的结果,也以此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他的“性恶论”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同时在政治上他认为一个国家要强盛,必须有严明的律令来约束人民,应依法治来治国;另一方面他也提出了独树一帜的民本思想,以民为本,君为舟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以此劝告君主应爱惜人民,只有爱民才可使国家存在,否则,是自取灭亡。荀子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却被传统的封建思想所束缚,也用等级观念来阐释民服于君的理由。但无可否认,荀子的大多数思想与主张是符合当时的社会情况的。

在《劝学篇》中有这样一段话:“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在这里荀子提出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其后又用青出于蓝胜于蓝与冰出于水而寒于水的例子来鼓励我们学习。最后还用天生直立的木材在后天经木匠的制作,可以作为圆,制成车轮。之后无论怎么曝晒也无法回复原状了,以此论证人的先天资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后天的经历中是怎么去做的。在此我们在学习上时常是遇难则止,微懂则过,这样又怎么会有所成就呢!看到那些身边的人有所成就之时总是羡慕他们,但拿自己与之相比时,又总以别人的天资比自己好作为理由搪塞自己。却不知道其实别人能有所成就并非资质天生就好,而是在后天的努力学习呀。木材由直变曲才可做车轮,金属矿经过炼化打造磨练才可炼出宝剑,难道只因它们天生就是如此的吗?其实都是因它们后天的际遇不同而已。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读后感《荀子读后感》。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在这荀子又进一步对学习要坚持作出了深入的论证。先以积跬步致千里、积小流成江海来劝诫我们要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随后又以千里马与驽马本身资质的不同来做对比,论证出坚持不懈的重要性。最后对半途而废的人与坚持不懈的人作出不同的比喻并评价。其实人的资质固然有高有低,但是资质高的若在后天不去学习,也犹如王安石所说的神童仲永一样,变作普通人。资质低的若能在后天努力学习,那么也会变高,就像苏秦从一个曾让妻嫂看不起,父母不认的人到最后荣极一时的连纵家一样,靠的就是他以锥刺股来使自己努力学习的结果呀。当我们看到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木雕、石刻字时,它们都是经过一刀刀的累积而成的,绝不是一日就可达到的!所以每个有辉煌成就的人,他们亦是靠平日里一点一滴地坚持不懈的学习才能如此的。

在《富国篇》中他写道:“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余。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上以法取焉,而下以礼节用之,余若丘山,不时焚烧,无所臧之。”

在这段中可以让我们看到荀子民本思想的一部分。荀子认为要富国就要节省费用,使人民富足。要按礼所规定的不同等级地位的享用标准来节制消耗,用政治措施使人民富足。人民富足,财物就有多余,田地肥沃也得到治理,田地治理得肥沃那么谷物也将增产百倍。国家再按法规收税,而人民又依礼规定按等级节约,那么国家的余粮将会堆积成山。此处,荀子透彻地让君主们明白富国必先富民。以此来劝诫君主应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荀子之所以会把民看得如此重,是因为他已看到了当时多数君主们无法看到的社会治理规律,这一远见卓识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当时的社会是各国征战频繁,对农民的剥削越来越重,各国君主却只知要国库充足即是国富,却不知道民穷即为国穷,如此下去国家只会积贫积弱。在进行战争时,首要的前提就是要有充余的粮草供应,这是自古以来不变的常理。人民已经贫困,国家还一味征战,那么又怎么还会有粮食供应呢?所以只有人民富裕了,才会有多余的粮食,加上田地没有荒废四时都辛勤耕种,加之人们节省食物,那么国家也渐渐富裕了。此时也将有足够的粮食作为征战的需要。因此,荀子提出的这一政治主张无可否认是具有远见性的,同时是体现出了他重农的民本思想。

荀子已逝去二千多年了,但是我却依旧隐约在他的言论中感受到他的博学善辩,他那充满着哲学的思想精神充斥于文字之间,让我对他更加倾慕,同时也使我在今后的日子里有了新的认知与做法。

下载荀子演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荀子演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荀子教案

    荀子选读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探究荀子天人相分的天人关系。 2. 掌握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将重点句子进行翻译。 3. 读懂文本,了解荀子文章的基本特点、排比句的运用......

    荀子劝学教案

    《劝学》教学设计 荀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过程与方法:学习......

    劝学翻译荀子

    文言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

    51.劝学 《荀子》

    51.劝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有道德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冰是水凝......

    荀子的经典语录

    荀子的经典语录 荀子的经典语录1 学无止境。公生明,偏生暗。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登高山,不知......

    荀子的《劝学》

    荀子的《劝学》 (一)、说教材 一、简述 《劝学》是收编先秦儒家思想的最后代表人物荀况及其门人言论的著作《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

    劝学(节选)荀子

    劝 学 (战国 荀子 节选)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yǐ停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zhîng合乎)绳,輮(rïu,一种手工艺,用火烤使木条弯曲)以为轮,其曲中规(圆规)。虽有(y......

    荀子 劝学 原文

    原文: 劝学 荀 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曝,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