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优茶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这是一篇关于调研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一、基本情况
乡全乡海拔在570-780米之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6.2℃,无霜期238天,年降水量1725.6mm,年平均日照时数1918.6小时,土壤以红壤为主,土质较好,这些都是茶叶种植生长的有利条件。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劳务输出留下的大量闲置土地优势,确定发展名优茶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主打项目,提出“一年促起动,二年上规模,三年出成效”的奋斗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做法:
1、抓住机遇,广泛宣传,强力促启动。为引导农民发展茶叶生产,乡党委、政府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宣传发动,在以下三个环节进行引导:一是强化宣传。从村主要干部会议到村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直至群众大会进行广泛发动,深入农户走访座谈,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还组织人员到省县的下党和本市的、等茶叶主产地进行参观学习。二是强化培训。在选地、开发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生产知识的宣传和灌输,聘请农业局技术员进行科学生产知识讲授、实地示范等方式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种植观念。在茶苗供应、科学栽种、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上加强指导,技术服务贯穿始终。三是强化机制。出台了奖励机制,对达到一定种植面积的实地丈量,评出示范户,给予资金、炒锅奖励,以示范户带动农户种茶。
2、示范着眼,以点带面,齐心拓规模。确立后洋坑为茶叶生产专业村,西溪、鱼川茶叶为生产重点村,建立了领导联系制度,加强对茶叶生产的指导,通过以点带面方式推动全乡茶叶生产。推行新种、低改、后续管理三并举全面启动茶叶开发,在旱地、大田、地角都种上茶叶,多年荒芜的老茶园则以股份制、个人承包制、农户联包制等多形式,千方百计拓展规模。
3、加强沟通,服务做细,确保出成效。经常深入茶叶生产户,倾听茶农意见和关注热点。针对茶农存在的加工缺技术、销售少门路的现状,一方面强化茶农的炒制技术培训,专门从新昌请来师傅,在茶叶生产村现场示范传授茶叶加工新手艺,推广新法制茶技艺,扩大加工技术队伍,提升茶叶加工附加值。另一方面努力拓宽茶叶销售渠道,与县茶叶生产大户和企业联系,采取定期上门收购、乡干部托销和茶农代销相结合的方式,方便茶农,解决茶农零星销售难问题。同时鼓励茶农跑销路、跑市场,主动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
二、存在问题
1、茶农信心有待增强。受小农意识影响,部分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对市场带来的风险顾虑重重,总担心三年、五年茶叶就会无销路、没效益,对发展茶叶信心不足、心存疑惑。
2、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缺乏科学管理,对茶叶生产技术一知半解,持方便、省力、自以为是、想当然的态度。另一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在施肥、锄草、修剪等各环节没有严格按照时间和份量要求进行操作,精细经营户和粗放管理户对比有差距。
3、加工力量欠缺。这几年举办了多期茶叶炒制技术培训班,培养了一批加工能手,在茶叶生产中发挥了中坚力量作用。但从数量、质量上看远远不能满足名优茶的深加工需求:年龄结构呈老龄化趋势,名优茶加工时间在45天左右,加工旺季连续炒制十分辛苦,许多年青人不愿意做,主要还是一批50—60年代的老农在勤练苦磨;在男女比例上,妇女比例偏低于男子,从整体说跟不上规模化生产要求。
4、茶叶等级较低。分析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茶叶的质量无疑是上等、优质、无污染的,但对比、等地,茶价却有很大的差距。首先茶叶的采摘量偏低,受劳动力外输影响,采茶队伍不稳定,加上采茶方式方法不科学,造成应有的茶叶产量未得到充分加工利用;其次茶叶的制作方法单一,一种是清明前手工制作龙井茶,价格在80元至300元左右,另一种是清明后以机器加工碧螺春或传统方式制作,价格在5元至40元不等;再者是茶叶的包装简单,由于是起步阶段,加工后的产品基本上未作包装,分散式出售。
5、销售渠道单一。目前茶叶主要是依托五龙茶场、农业局、沁园公司等单位包销、县内单位内销及少部份外地销售三种方式,销售渠道单一,流通方式简单,茶农缺乏直接应对市场竞争的经验和能力,茶农没有取得应有的价值,增收幅度低。
三、壮大名优茶产业的几点思考
1、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提高茶园的开发和管理水平。在农民缺乏市场经验、积累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制定相关的奖励政策、帮扶政策、地方生产标准,以政策为杠杆,激发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增强茶农的现代化经营理念,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户加大开发管理投入,确保开发一片、成功一片、出效益一片。
2、以科技为支撑,全面提升茶叶竞争力。有关部门要主动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加大科技普及的深度、广度,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力量,加快提高茶叶的科技含量。加强茶叶招商引资工作,走合作合资开发道路,在种植、采摘、加工及包装销售上引进人才、经验、技术和先进设备,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做到统一加工,统一收购,统一包装,实行产供销一条龙。
3、培育龙头大户。树立抓大带小观念,重点扶持茶叶生产加工大户,在资金、政策、信息、措施上给予龙头大户更多支持。以身边成功经验为素材,借龙头大户的力量,带动农户发展。形成政府扶持龙头大户,龙头大户带动千家万户的格局,最终实现突破规模、提升效益,培育茶叶特色经济的目标。
4、借鉴经验,建立茶叶市场。发展农产品生产,农民普遍存在着对市场行情的不把握和生产上的踌躇不定,显得无所适从,建立茶叶市场,这对做大做强茶叶产业十分关键。可吸收香菇市场的经验,在规模和层次上科学规划,整合社会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各种力量和资金建立茶叶市场,创造茶叶发展平台。
5、整合资源,树立名优茶品牌。一是创品牌,各自注册只能是资源分散、成本提高,更形不成集聚效益,品牌效益,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不符合科学发展论;二是注重包装设计,适应多样性消费需求,突出套装、礼品装、精装、小包装等。三是发挥生态优势,树立生态名优茶品牌,进而扩大销售量,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6、强化生态要求,实施卫生品质标准。随着我国加入WTO,经营农业产品更要注重国际卫生标准,严格按照卫生标准进行操作,坚持用“有机、生态、绿色、品牌”的理念来经营管理。因此,在茶农的茶园管理中,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对病虫害的防治,应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尽量利用生态机制进行有机化生产,以达到防病虫害和绿色食品生产并举。在加工时树立卫生生产的观念,绝不能贪图眼前利益而损害持续性和永久性利益,否则最终损害的还是茶农自己的利益。
第二篇:煤矿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煤矿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一、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事故类别分析,顶板事故突出,瓦斯事故再次发生,说明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没有抓到位,预防顶板事故和瓦斯事故的措施没有到位。
2、从事故的性质分析,事故均是责任事故,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企业人员“三违”造成的,说明煤矿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滞后,安全素质普遍较低,自我防护意识较差,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不强。
3、从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顶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客观上由于煤矿基础条件差,井巷布局不合理,安全投入不够。主观上是由于工人在工作中支护不到位、或者是支护不及时造成的;有的是处理危岩时,措施、方法不合理造成的;有的是支护材料不合要求造成的。在瓦斯事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瓦检员配备不足,责任心不强,检查不及时,没有及时跟班作业,井下电器有失爆现象;煤矿树枝状开采还未根本杜绝,通风状况还不是非常良好,瓦斯很容易产生突然集聚,造成瓦斯事故的发生。从分析来看,事故归根到底均是由于直接操作者不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或者是企业没有制定切合实际的、详细的、科学的操作规程,致使从业人员有章不循或无章不循,企业的管理人员又严重不负责,加之本身基础条件差,致使事故多发。
4、从事故发生的时间分析,25起事故当中,在上午10:30(含10:30)以前发生的仅有3起,而10:30以后发生的占22起,也就是说在企业现场管理人员要下班、或者已经下班、或者现场管理人员没有跟班作业致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说明了企业的现场管理责任不落实,监督不到位,工人乘机违章操作。这也是我们总结、分析事故以前所忽视的。
5、从事故发生的分析,3年中以2003年发生的事故最多,也就是在煤矿行业效益明显、抢生产、争利益的时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说明了企业老板仍然存在着重生产、轻安全的老问题。
三、对策措施
1、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基本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克服厌战、麻痹、侥幸心理,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一次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全力推进。特别是各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安全生产的投入、教育培训、现场管理等各个方面入手,努力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真正做到生产安全,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2、坚决贯彻国家安监局5号令,努力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国家安监局5号令对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做了明确的规定。煤矿由于大多开采的是极薄的煤层,井巷布局多数不合理,提升运输、开采、通风设备设施较为落后,虽通过去年停产整顿,但企业改变不大。为此,煤炭、安监部门和产煤乡镇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督管理,促进煤矿企业按照国家安监局5号令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全面改善企业的软、硬件设施,特别是在提升运输、通风、排水设备设施等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同时要坚决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对不符合条件的要坚决关停,从而努力改变企业安全生产的条件。
3、狠抓安全培训,努力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当前从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安全知识溃乏,在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失误较多,不能够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科学的安排部署,而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较低,自我防护意识较差,“三违”现象严重,为此做好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一是煤矿行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要依法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生产规程的宣传教育,使取得资格和实际管理水平形成统一,真正提高煤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二是煤矿企业自身要加强对从业人
员的培训、教育,特别是要针对各自煤矿的实际情况按照操作规程逐条逐款培训到位,真正使工人既熟悉井下开拓布局情况,又真正能够做到遵章守纪,不违规操作,确保生产安全。从而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
4、严格各项制度的落实,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要全力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严格管理。我们既要认真总结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上取得成功经验,更要看到我们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制度的落实上还存在着差距,为此要抓好(1)企业要进一步针对煤矿的实际制定和完善煤矿采掘作业规程,并且按照规程要求切实加强有关管理人员的责任,真正按照规程操作。(2)每一个生产企业都要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做到“日监测、周报告、月分析”,即“日监测”:每天企业现场管理人员对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时段生产过程都要做到监测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章行为,同时保证做到工人不出井、管理人员不下班。改变以前管理人员只上半天班,或者不跟班作业的问题。同时对每天的工作情况都要做到有书面记载,并报告有关矿领导。“周报告”: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要将每一周的工作情况及时梳理、总结,并报告给矿长以及有关的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月分析”:就是企业矿长每月要召集有关的人员对当月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的意见,并安排下月工作,真正做到安全生产胸中有数。(3)建立严格安全检查制度,全力整改安全隐患。一方面企业自身要重视安全生产,不仅要加强安全生产的硬件设备投入,更要抓好日常安全生产的检查,特别是对井下采掘碛头、盲巷、废巷的通风瓦斯管理,对井下运输大巷、工作面的支护管理危岩的处理对水灾的预兆等都要严格的进行检查,制定好严密防范措施,确保生产安全。另一方面有关部门,特别是煤炭局片区负责人和产煤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煤矿的日常安全检查,重点检查企业的采掘作业规程是否合理、通风设备设施是否完善、井下现场管理人员是否到位、特种作业人员是否配齐配足、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预案是否制定、井下的开采布局是否合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重大隐患制定专人负责的预案,确保隐患整改及时,从而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5、针对重点,解决难点,全面防范生产安全事故。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上伤亡事故发生的重点是顶板和通风瓦斯两个方面,但
工作上的难点还包括水患的治理。因此如何防范以上三个方面的伤亡事故,是我们下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顶板管理上,一是必须督促企业配齐配足专职顶板管理员,明确其具体的工作职责、工作时间、工作范围,分片分段加强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是企业的操作工人必须按照作业规程,做到敲帮问顶,支护到位,成排成行,充填必须足实接顶,杜绝工作面现场空顶作业,冒险作业,在处理危岩时技术人员必须现场指挥,制定科学的方案措施方可进行,切实防止顶板事故;三是煤矿井下负责技术的矿长,必须对专职顶板员的工作和工人的支护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抽查,及时解决顶板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四是煤矿企业要逐步推行“以钢代木”的支护材料,确保支护到位。
在通风瓦斯管理上,一是企业必须按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全面制定企业的瓦斯管理方案,并严格按方案操作;二是所有的高瓦斯矿井必须配备瓦斯监控系统,其监控的范围、地点、时间必须按规程进行,并实行专人负责;三是加强通风设施的管理,严禁井下无风、微风作业,特别是要抓好碛头掘进通风管理,防止瓦斯突然集聚;四是企业必须配齐配足瓦斯检查人员和瓦检设备,并严格按照规程加强瓦斯检测,真正做到“一班三检”、“一炮三检”,坚决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五是必须加强井下电器设备的管理,严禁井下电器失爆;六是严格井下掘进作业放炮作业瓦斯检查员的跟班作业,防止掘进过程中瓦斯事故的发生。
在水患治理上,煤矿企业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制定水患治理方案,特别是有水患威胁的矿井,必须对采空区,含水层的水汶地质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制定科学的探放水措施、方案。井下探放水工作必须按方案进行,同时明确专人负责。在洪期要加强井上下值班管理,防止洪水对矿井的威胁。
煤矿安全生产责任重大,我们只有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程,采取强硬措施,扎实工作,狠抓落实,才能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第三篇:煤矿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二、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从事故的性质分析,3年25起事故均是责任事故,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企业人员“三违”造成的,说明我县煤矿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滞后,安全素质普遍较低,自我防护意识较差,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不强。
3、从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顶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客观上由于全县煤矿基础条件差,井巷布局不合理,安全投入不够。主观上是由于工人在工作中支护不到位、或者是支护不及时造成的;有的是处理危岩时,措施、方法不合理造成的;有的是支护材料不合要求造成的。在瓦斯事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瓦检员配备不足,责任心不强,检查不及时,没有及时跟班作业,井下电器有失爆现象;煤矿树枝状开采还未根本杜绝,通风状况还不是非常良好,瓦斯很容易产生突然集聚,造成瓦斯事故的发生。从分析来看,事故归根到底均是由于直接操作者不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或者是企业没有制定切合实际的、详细的、科学的操作规程,致使从业人员有章不循或无章不循,企业的管理人员又严重不负责,加之本身基础条件差,致使事故多发。
5、从事故发生的分析,3年中以2003年发生的事故最多,也就是在煤矿行业效益明显、抢生产、争利益的时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说明了企业老板仍然存在着重生产、轻安全的老问题。
三、对策措施
1、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基本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克服厌战、麻痹、侥幸心理,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从全面贯彻落实县的党的十一次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全力推进。特别是各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安全生产的投入、教育培训、现场管理等各个方面入手,努力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真正做到生产安全,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2、坚决贯彻国家安监局5号令,努力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国家安监局5号令对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做了明确的规定。我县煤矿由于大多开采的是极薄的煤层,井巷布局多数不合理,提升运输、开采、通风设备设施较为落后,虽通过去年停产整顿,但企业改变不大。为此,县煤炭、安监部门和产煤乡镇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督管理,促进煤矿企业按照国家安监局5号令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全面改善企业的软、硬件设施,特别是在提升运输、通风、排水设备设施等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同时要坚决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对不符合条件的要坚决关停,从而努力改变企业安全生产的条件。
3、狠抓安全培训,努力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当前从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安全知识溃乏,在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失误较多,不能够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科学的安排部署,而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较低,自我防护意识较差,“三违”现象严重,为此做好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县煤矿行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要依法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生产规程的宣传教育,使取得资格和实际管理水平形成统一,真正提高煤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二是煤矿企业自身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特别是要针对各自煤矿的实际情况按照操作规程逐条逐款培训到位,真正使工人既熟悉井下开拓布局情况,又真正能够做到遵章守纪,不违规操作,确保生产安全。从而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
4、严格各项制度的落实,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
5、针对重点,解决难点,全面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当前,我县煤矿安全生产上伤亡事故发生的重点是顶板和通风瓦斯两个方面,但工作上的难点还包括水患的治理。因此如何防范以上三个方面的伤亡事故,是我们下步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顶板管理上,一是必须督促企业配齐配足专职顶板管理员,明确其具体的工作职责、工作时间、工作范围,分片分段加强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是企业的操作工人必须按照作业规程,做到敲帮问顶,支护到位,成排成行,充填必须足实接顶,杜绝工作面现场空顶作业,冒险作业,在处理危岩时技术人员必须现场指挥,制定科学的方案措施方可进行,切实防止顶板事故;三是煤矿井下负责技术的矿长,必须对专职顶板员的工作和工人的支护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抽查,及时解决顶板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四是煤矿企业要逐步推行“以钢代木”的支护材料,确保支护到位。在通风瓦斯管理上,一是企业必须按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全面制定企业的瓦斯管理方案,并严格按方案操作;二是全县所有的高瓦斯矿井必须配备瓦斯监控系统,其监控的范围、地点、时间必须按规程进行,并实行专人负责;三是加强通风设施的管理,严禁井下无风、微风作业,特别是要抓好碛头掘进通风管理,防止瓦斯突然集聚;四是企业必须配齐配足瓦斯检查人员和瓦检设备,并严格按照规程加强瓦斯检测,真正做到“一班三检”、“一炮三检”,坚决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五是必须加强井下电器设备的管理,严禁井下电器失爆;六是严格井下掘进作业放炮作业瓦斯检查员的跟班作业,防止掘进过程中瓦斯事故的发生。在水患治理上,煤矿企业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制定水患治理方案,特别是有水患威胁的矿井,必须对采空区,含水层的水汶地质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制定科学的探放水措施、方案。井下探放水工作必须按方案进行,同时明确专人负责。在洪期要加强井上下值班管理,防止洪水对矿井的威胁。我县煤矿安全生产责任重大,我们只有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程,采取强硬措施,扎实工作,狠抓落实,才能确保省、市所下目标任务的完成。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四篇:煤矿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我县是一个产煤大县,全县现有煤矿60个,其中年生产能力3万吨以上的20个,常年产量在120万吨左右,上缴税费近1000万元,煤矿行业安排就业人员近8000人,煤炭行业对全县的经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县煤矿开采条件差,难度大、成本高,煤炭安全生产压力大。从2001年以来,我县共发生煤矿安全事故25起,死亡31人,百万吨死亡率达8.86%,直接经济损失138.45万元。特别是2003年发生煤矿生产安全事故12起,死亡17人,百万吨死亡率达14.16%,百万吨死亡率超过了全国、全省、全市的平均水平,给全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通过分析我县煤矿近三年来安全生产发生的事故,找出了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2001年—2003年全县煤矿事故情况
2001年至2003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煤矿生产安全事故25起,死亡31人,百万吨死亡率达8.86%,直接经济损失138.45万元。
二、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事故类别分析,3年中国共产党发生顶板事故23起,死亡了24人,分别占3年事故总数的 92%和77.4%;其中瓦斯事故是自1994年我县官沟煤矿发生瓦斯爆炸,10年后又一起重大的瓦斯爆炸。顶板事故突出,瓦斯事故再次发生,说明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没有抓到位,预防顶板事故和瓦斯事故的措施没有到位。
2、从事故的性质分析,3年25起事故均是责任事故,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企业人员“三违”造成的,说明我县煤矿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滞后,安全素质普遍较低,自我防护意识较差,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不强。
3、从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顶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客观上由于全县煤矿基础条件差,井巷布局不合理,安全投入不够。主观上是由于工人在工作中支护不到位、或者是支护不及时造成的;有的是处理危岩时,措施、方法不合理造成的;有的是支护材料不合要求造成的。在瓦斯事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瓦检员配备不足,责任心不强,检查不及时,没有及时跟班作业,井下电器有失爆现象;煤矿树枝状开采还未根本杜绝,通风状况还不是非常良好,瓦斯很容易产生突然集聚,造成瓦斯事故的发生。从分析来看,事故归根到底均是由于直接操作者不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或者是企业没有制定切合实际的、详细的、科学的操作规程,致使从业人员有章不循或无章不循,企业的管理人员又严重不负责,加之本身基础条件差,致使事故多发。
4、从事故发生的时间分析,25起事故当中,在上午10:30(含10:30)以前发生的仅有3起,而10:30以后发生的占22起,也就是说在企业现场管理人员要下班、或者已经下班、或者现场管理人员没有跟班作业致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说明了企业的现场管理责任不落实,监督不到位,工人乘机违章操作。这也是我们总结、分析事故以前所忽视的。
5、从事故发生的分析,3年中以2003年发生的事故最多,也就是在煤矿行业效益明显、抢生产、争利益的时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说明了企业老板仍然存在着重生产、轻安全的老问题。
三、对策措施
1、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基本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克服厌战、麻痹、侥幸心理,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从全面贯彻落实县的党的十一次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全力推进。特别是各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安全生产的投入、教育培训、现场管理等各个方面入手,努力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真正做到生产安全,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2、坚决贯彻国家安监局5号令,努力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国家安监局5号令对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做了明确的规定。我县煤矿由于大多开采的是极薄的煤层,井巷布局多数不合理,提升运输、开采、通风设备设施较为落后,虽通过去年停产整顿,但企业改变不大。为此,县煤炭、安监部门和产煤乡镇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督管理,促进煤矿企业按照国家安监局5号令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全面改善企业的软、硬件设施,特别是在提升运输、通风、排水设备设施等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同时要坚决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对不符合条件的要坚决关停,从而努力改变企业安全生产的条件。
3、狠抓安全培训,努力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当前从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安全知识溃乏,在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失误较多,不能够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科学的安排部署,而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较低,自我防护意识较差,“三违”现象严重,为此做
第五篇:浅谈名优茶种植与生产技术
浅谈名优茶种植与生产技术
李桂生
茶叶与咖啡、可可属世界三大饮料。茶以子叶植物,约30属5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4属397种,主产长江以南各地,其中茶属和何树属等均极富经济价值。我们一般所说的茶叶就是指用茶树的叶子加工而成,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的一种饮品。到了19世纪初,茶叶的成分才逐渐明确起来。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和鉴定,茶叶中含有机化学成人达四百五十多种。茶叶中的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矿物元素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随着茶的各项功效不断使人类认知,我国各地也加快了名优茶的种植和加工,以不断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长期以来,茶树品种结构比较单一,农民只追求产量,不注意质量,造成茶叶价格低,中低档茶滞消积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茶已成为日常生活的第一需要,喝茶从止竭中国上升到保健防病,修心养性和陶治情操的一种高雅享受,口感从滋味浓厚刺激转变为清香醇和,具特殊韵味的要求,对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名优茶价高抢手,供不应求。为尽快扩大名优茶的种植面积,普及良种,提高品质,浅谈几点看法。
一、园地选择
1、名优茶园应根据茶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择土壤PH45-65的结构良好的红黄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坡度25度以下,水源充足,交通电力通汛方便的缓坡地带。并按无公害茶叶生产要求进行大气、土壤、水质的检测。
2、统一规划。要围绕水土保持,生态平衡这个中心,园地制宜,以茶为主,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认真做好道路排灌系统的设计,合理布局茶行及茶园遮阳树配置(一般亩植8-10棵柿,梨为宜)。
3、表土回沟开垦。在规划好的茶行上挖种植沟,先将表土约10-20cm左右,挖去放在两种植行的或内壁,并将新土挖去20cm左右放在另一茶行的或在外硬,再把底土心土挖松25cm左右,施入基肥,并充分混拌心土和基肥,再将表土翻入种植沟,拣去石块,树根,做成种植条行以备种茶。利用老茶园开垦条沟进行种植的,须用五氯硝基苯进行消毒处理。
4、施足基肥。要求亩施有机肥500KG以上,磷肥50KG左右。重视有机肥,1
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重视基肥,基肥与追肥配合施;重视春肥,春肥与夏肥配合施;重视氮肥,氮肥与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肥配合施;重视根部肥,根部肥与根外肥配合施。
二、合理选择种植品种。
茶树品种对茶园高产优质的影响十分显著,优良品种不仅能达到时期高产,而且维持高产单限也长,特别是成茶品质受品种遗传特性的影响更大。在同一生态条件和同样栽培管理和加工水平条件下,优质品种比一般品种可增产20%以上,茶树良种是实现茶叶高产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品种特性也直接影响到茶叶的质量。
三、科学利用繁殖技术。
科学利用繁殖技术包括有性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有性繁殖是利用茶子进行播种育苗,也称种子繁殖。无性繁殖是直接利用茶树营养体的一部分进行育苗,也称营养繁殖。
1种子直播。我国茶区,子繁殖大多数均采用
1、种子繁殖有两种方式:○
直播。种子直播可在秋季,也可在春季。在秋季播种,方法和程序比较简便,在先好优良健全的种子后就可以播种,一般可进行种子处理。春播的一般在播种前
2种子育苗主要京戏掌握以下几个生产技术:要进行种子处理。○首先要选择肥沃,结构良好和具有酸性的红黄壤土地,其次是茶籽采后至翌平3月均可播种,而以随采随播为最好,最后是茶苗的管理主要是除草、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及高温旱季的遮阴等。苗高达25cm时,可起苗土进行移栽,起苗前应灌透水,带土起苗,以利移栽缓苗和成活。
2、营养繁殖的方法很多,有杆播、压条、分株和嫁接等。技术要领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采穗每树的培育。○一般可按采叶丰产茶园进行培育,但要注意增施磷肥、钾肥,修剪和防治病虫害。一般供夏插的青、壮龄茶树。春茶前应轻修剪,供秋插的可于春茶采后封园留养。供冬插和翌平春插可于春夏茶采后封园留养。
2苗圊的先地,整理与施肥与种子育苗基本一致。此外,施入基肥以后,○
将苗畦更小好,畦面铺5-6cm厚疏松的红壤或黄壤土作高杆插。
3搭棚遮阴。高棚以17米左右低棚以0.5米左右为宜,但棚架要稀密得○
当,有一定遮光度。
4一般以梢木质化,下部1/3茎已变褐色为剪取杆穗3-4厘米,一个茎上○
应具有一个饱满的腋芽和一片健全的叶。
5苗圃管理是插穗成活的关键,管理的重点是光和水。杆插后期,主要是○
培育壮苗和迅速成苗问题,管理措施应着重肥和保护。
四、适时灌溉。
灌溉是茶叶大幅度增产的一项积极措施,特别是在个别单份,个别月份降雨很少或干旱较严重情况下,灌溉比不灌溉茶园增产显著,夏茶增产幅度可在47-82%;秋茶可在28-50%。灌溉如果配合铺草,则增产效果更显著。
灌溉应选择适时期,所谓适时,是指茶树还未受到损害之前,土壤水分仅减少至适宜范围下限时,就补充水分。判断茶园给水适期,一般有四种方法:既测定土壤含量、测定某些茶树生理指标,观察茶树表征后应及观察天气状况。其中以测定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或结合天气状况,连续7-10天不下雨,气温高,蒸发量大时,以灌溉为好。两次灌水应以灌透为准。茶园灌溉方式有浇灌、流灌。喷灌和滴灌,其中第一、二种方式已各到应用,后两种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从目前生产上看,喷灌优点较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茶园来说最为理想。
以上是从名优茶的园地,栽培及施肥和灌溉等几个方面简单地简述了相关技术。但这些只是在技术上的改良。近几年来,名优茶在设施栽培早产技术上推广与使用,利用简易塑膜大棚作设施栽培,使春茶采摘期提早30-40天,从而大大提高名优茶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