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构建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
如何构建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
2006年3月,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的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名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同学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还直接关涉国家软实力的强弱。现在,评价一个国家,不能光看其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还要看这个国家的思想文化、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软实力因素。毫无疑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将进一步提升全民族的精神状态和道德情操的境界,进一步增强我们党和国家的凝聚力、感召力、影响力、战斗力。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人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崇尚科学等,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状况的主流是好的,呈现出积极、健康的趋势。但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当前社会经济又正处于转型期,而国际国内形势又复杂多变,也给一部分大学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甚至比较突出的消极影响。如有些大学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和理想信念模糊;有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崇拜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有些大学生道德品质缺失,善恶、美丑不分,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自私自利、见利忘义;有些大学生畏惧艰苦奋斗,好逸恶劳;有些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等。
这些情况虽然不是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流现象,但是作为祖国未来的主人,作为祖国的最有力的主力军,仍需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的构建。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大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团结统一,爱好和品,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去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面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校报、板报、宣传栏、讨论、社团组织等有效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社会实践环节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是空洞说教,要真正入心、入脑,必须加强其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和认识到自己在荣辱判断上偏差,进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大学生更好地深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发展和心理感受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身素养,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学生的精神砥柱,推动大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大学生考核、评价体系中。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考核评价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标准。把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到实处,必须进一步改进大学生考核工作,完善大学生评价体系。把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大学生的重要内容,引导大学生做到知行统一,促进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的形成。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有机地
如何构建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
结合起来,是新时期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建设的标杆,为大学生提供了明辨是非的判断标准,提出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臭美,一个人才能形成真正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能良好的道德风尚。
第二篇:论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的构建
论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的构建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大学生能够根据时代特点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其道德观往往体现出明显的时代性和进步性。在调查中,69%的学生认为自主创业精神值得赞赏和宣传;73%的人认为个人素质是决定个人发展的最重要原因,可见在对人生发展的问题上,现在的大学生更重视创造精神与个人能力,不再认为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对事业成功具有特殊重要性。同时,当代大学生也十分注重团队精神,80%的学生对团体的共同目标都会认真对待,并积极配合同学完成。可见,大学生不仅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也非常重视团队成员间的分工与合作。
由上述分析可看出,大部分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都能保持与主流价值观基本一致,认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原则,正确评价身边和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并能在实践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体现了较强的道德自律性。
虽然大学生荣辱观总体情况是好的,但在部分大学生中仍然存在荣辱观淡漠,道德水平低下,价值观模糊等种种不容忽视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少部分学生存在荣辱观倒错现象,其对事物、现象的判断偏离主流的传统的价值观念。比如,当看道周围同学穿的都是名牌服装是,30%的同学承认自己会受到影响;11%的学生对校园恋情采取不认真的态度;12%的同学认为考试中出现抢手是“无可非议,有市场就有需求”。
第二,一部分学生荣辱观淡化,对一些基本的荣辱问题没有清醒认识,同时他们的荣辱观容易受到实际利益左右,内心没有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例如,10%的人对学术腐败问题没有看法;9%的人对考试中的抢手现象“不关心,无所谓”;可见,部分学生对一些社会问题和身边现象不关注,不思考,不能从道德角度认识问题,荣辱观严重缺失。另外,在被问道“是否有考试作弊行为时?”,50%的人回答“有时,视考试性质和具体情况而定”。28%的学生在制作假简历的问题中回答“如果对自己有利,会制造假简历”。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往往受到切身利益的影响,在涉及到个人利益时不能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第三,有些学生道德主体意识较差,对一些道德问题人云亦云,受别人和环境影响较重。比如,对网上发布虚假信息的行为,20%的人认为“这种行为不对,但这时事实,没办法”;9%的学生认为大学生高消费现象不合理,但大家都这样,所以自己也就接受了。可见,有些学生的观念和行为较多地受一些社会不良倾向和周围同学的影响,对很多问题不能形成自己的正确判断或不能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
第四,很多大学生道德自律性较强,但对他人的不道德言论和行为往往采取放任、宽容态度,不能自觉维护道德规范的意识。例如,在被问道“你如何看待有些大学生频繁更换男女朋友的行为?”时,47%的人回答“可以理解别人,但自己不会这样”,在高消费问题上,39%的人不会跟随这种潮流,但可以理解别人的行为。对假简历的问题39%的学生虽然自己不会作假,但却可以谅解别人。可见,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的不道德问题缺乏批判的意识和勇气,这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是大为不利的。
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一步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由此可见,这些论述包含着重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它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的进步和发展,对于规范青年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改进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确
立鲜明的人生价值导向,预防青年大学生违法犯罪,进一步推进高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荣辱观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是在世界观、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荣”和“辱”作为一对道德范畴概念,自从人类社会以来便紧紧伴随着人类。“荣”即光荣、荣誉,“辱”即耻辱,它们反映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由于实践或交往活动等原因,得到他人、群体、社会给予的肯定的、积极的评价和否定的消极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上的满足感、自豪感或羞耻感、自卑感。荣辱涉及的是个人人格的追求与拒斥的问题,求荣拒辱是人的一个独特现象。荣辱观是人们在世界观、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什么是荣与辱,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人生实践中对荣辱应有的态度等问题所持有的基本观点。不同的时代、民族和阶段,持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们,其荣辱观是不同的。恩格斯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自己荣辱观”。一个人只有从思想上真正明确了什么是光彩的事,什么是耻辱的事,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一个社会只有树立了是非分明的荣辱观,才能成为精神文化大国,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高校必须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高度,切实提高大学生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认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青年学生行为准则和习惯。
二、”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丰富发展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不断发生变化的,中国社会正在加速转型,人们的思想也必然随时代的变化、发展和社会前进的步伐相同步。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结合时代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发展、新形势、新变化,努力创设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从而把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一个与时代发展同层面、同高度、乃至超越,使其具有鲜明的前瞻性,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
三、“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合格青年学生的时代标尺青年学生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内涵,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弘扬“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主旋律,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动力,不断优化校园人文、自然环境,突出高品位,注重管理,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学校校园精神和文化氛围,具有鲜明浓厚的潜在的渗透性,对大学生健康成长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我们要积极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丰富多彩、高文化含量的学术活动和文体活动,培育高品位的学校人文精神和浓郁文明的学风与校风,使之迁移默化地培养青年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并内化为自觉地行动。要狠抓校园的外在环境建设,使每一座建筑、绿化、景点等,都要具有高文化含量,深刻地人文内涵,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启迪与熏陶功能,培养青年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青年学生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当中去,在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使他们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确立社会主义
荣辱观的核心价值;在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中,使他们全面确立“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念,自觉地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规范;在以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中,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他们的基本素质,对青年学生的全面素质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第三篇:如何构建大学生荣辱观
如何构建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
邱海明
院系:信电系专业 :电气 班级 :12-2 学号:22120204【摘要】荣辱观是中华传统伦理学中最基本的道德范畴,当代大学生面临很多道德困惑,在荣辱观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研究和探讨构建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的方法和途径,对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确处理好公和私、个人与社会、奉献与索取、等关系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很多大学生不能正认识自己,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虚荣心和自命不凡,但是一遇挫折就会垂头丧气失去信心。胡锦涛同志也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八荣八耻,要求我们注重荣辱观的建设,所以构建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尤为重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大学生活结合起来,要教育大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动手,倡导从我做起盲从现在做起,展开荣辱观教育,要注重实效。
【关键词】 大学生 荣辱观 价值观 构建
荣辱观是以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基础的道德观念。每个人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不同,因此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荣辱观念,同时,社会也会依据现实需要树立普遍的荣辱标准,所以个人荣辱观往往是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产物。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体现,是全社会成员都应普遍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评价标准。在价值观趋向多元化的今天,如何更好的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使之成为复核人时代、社会、国家要求的合格人才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构建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体现,是全社会成员都应普遍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评价标准。荣辱观是以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基础的道德观念。每个人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不同,因此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荣辱观念,现在处于价值多元化时期,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需要知荣明耻。
当代大学生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社会气力,他们的思想道德荣辱观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社会面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能否实现。通过切实有效的教育使大学生认同、接受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构建荣辱观,不断进步他们的道德素质,使他们日后能全身心地投进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来确保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构建大学生的荣辱观,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自觉遵守普遍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 道德行为习惯,不断提升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营造融洽人际关系以及个人事业成功的条件,对进步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大学天生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大学生的以后的人生发展和一辈子的生活态度以及为人处世都有重大的帮助和知道意义,综上所述,构建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就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需要及时的构建好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引导他们建立起正确的、自己的价值观、荣辱观。
二、利用传统文化教育来构建荣辱观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修身养性,把自我修养看成是个体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把重“耻”视为知人论世的准则。“耻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人们的道德实践之中,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传统文化教育来协助构建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并且在此同时我们还可以是传统文化深入到昂带大学生的心中,可以以此将我们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并且跟好的发扬发展。
在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应举办一些讲座,开设一些选修课,将正规的课堂教学与更加广泛的课外活动相结合,要注意将理论灌输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将队伍建设与教材建设相配合,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在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与教学、协调与配合中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这种教育方式明显的体现出来了实效性,传统文化经历了这么多年的传承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东西,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将传统文化中的荣辱精神传递给当代大学生,使大学生有例子可以来对照学习,知道哪些行为是耻辱的,哪些行为是荣耀的,这种接近现实实际的方法是最方便最容易最有效果的构建荣辱观的方法。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利用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举行各种活动来协助构建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
三、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基础文明教育的起点,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起着奠基作用,是一个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本来源。但目前我国家庭基础文明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教育的普及程度还不高,家长的平均文化程度偏低,使当代大学生所接受的家庭文明教育层次低、不全面。另一方面,现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多,许多父母过度溺爱孩子,只注重满足孩子物质方面的需求。
由于父母的溺爱,很多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充满了虚荣心和自命不凡,但是一遇挫折就会垂头丧气失去信心。家庭教育的失败对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的构建起了很大的消极作用,直接导致很多大学生没有树立起基本的价值观和荣辱观,他们过度自负,只希望“人人为我”,而不愿意“我为人人”;只强调自己应得到的权利、荣誉和金钱,而很少考虑到自己对他人、社会、国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只考虑个人的才能和个性的发展而不愿意考虑国家、集体以及他人的利益。导致他们的全局观念淡薄、合作精神不强、人际关系不和,陷入孤家寡人、孤芳自赏、孤独苦闷的境地。
所以当前形势下重视我们的家庭教育迫在眉睫。我们的家长需要时不时的在不经意中向孩子灌输正确的荣辱观,以身作则,从每一件事中教育引导孩子去认识的什么是耻辱什么是光荣。家长在自己的每一个动作行为前都需要考虑到这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因为孩子会模仿家长的每一个动作,以及家长的思维和观点。家长还需要多多的带孩子去参加活动,接触社会和其他孩子,这比孩子自己去接触社会要避免很多危险。通过与其他孩子的互动可以让孩子们之间比较和模范作用,这些都能够帮助大学生构建正确的荣辱观。
只有注重好家庭教育,才能从源头环节帮助大学生构建起正确的荣辱观,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家庭教育也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人生观荣辱观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四、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虽然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育人的重要目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是“考试分数一手硬,思想政治教育一手软”,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甚至于很多高校削减本来该有的思想政治课程,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这也导致了大学生的荣辱观没有建立起来
而且现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仍存在内容重复和缺失并存,与实际相脱节,内容僵化,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许多大学生在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时没有兴趣,甚至是昏昏欲睡,把思想政治教育课当成一门休息的课一门无所谓的课程。学生没积极性和主动性,光有构建大学生荣辱观的阿弥表是坑定不行的,这种情况下所有的目标都是空话,都是不可能达到实现的,此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本身不够完善、可操作性不强,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说理、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管理部门与教学部门脱节的弊端,“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格局尚未形成。进来高校频繁的爆出一些丑闻,有些老师没有为人师表,他们的言行给当代大学生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严重的影响力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的构建。
因此高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大学是大学生逐渐接触社会的地方,如果这个环境遭到了污染,不被重视,那么大学生的荣辱观的建立就不能顺利,而且会直接导致大学生到了社会上出现种种问题,这对国家的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也是不利的。所以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高校在只是教育的同时需要亟待解决的。
五、贯彻学习八荣八耻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高度凝练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请求,表现了社会主义根本品德标准和社会风气的本质特性,是中国保守美德与时期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活泼表现。胡总书记讲话既充分表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地方对青少年一代的亲密关心和殷切期望,又指出了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八荣八耻”的荣辱观不但要领会在心里,更要落实到举动,从细微动手,从本身做起,从如今做起,关心时势故化,热衷公益事业,勇担社会义务,使本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八荣八耻”是一种尊严导向、价值导向和义务感导向,进修它关键在于认准做人的标准,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和党员保守性教育相结合,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相结合。
八荣八耻直接给我们指出了哪些行为是光荣的,哪些行为是耻辱的,这些社会主义荣辱观给我们大学生总结了当下的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时时的提醒我们去避免这写耻辱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也倡导我们去做那些荣耀的事情来提升我们的价值观,提升我们的个人修养和品味。
胡锦涛同志的八荣八耻赋予了大学生“力气”,我们如何去培养大学生“驾驭”这种力气的能力,使之由内部标准内化为广大青年学子的人格精神,正是建立优良校园文明的题中之义。我们该当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使其真正入耳、入脑、入心,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中国历史、文明、品德等外容的选修课;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校园文明建立与社会理论活动联络起来,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立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明环境为重点,以丰厚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明活动为载 体,发扬主旋律、突出高档次,推进构成厚重的校园文明沉淀与清新的校园文明风气;特别是要加强我们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任务队伍的选拔、任用、教育与培训,使其成为直接面对先生的发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和典范;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大学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要教育大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动手,倡导从我做起,从如今做起,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学生的品德追求和生活方式;展开荣辱观教育,要加强指导,重视实效,实在把这一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指导温暖大学生坚定幻想信念,加强义务感和任务感。
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加顺利的构建起正确的荣辱观,对于我们的人生发展有正重要的积极影响和指导。
六、大家一起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价值取向逐渐多元化,无私奉献,公私兼顾,合理利己与极端利己主义价值观并存,因此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功利主义成为一些人衡量价值的标准。这种复杂多元的社会现象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高校,使大学生同时受到多种思潮的浸染,大学生成立不良风气的受害者,思想、行为、价值取向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产生了思想道德的矛盾与困惑,导致部分大学生荣辱观缺失,他们功利化思想突出,注重实惠的目标和眼前利
益的追求。此外,由于市场经济的自由性,事物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的影响,大学生信仰也出现了不稳定的现象。
社会上少数领导干部的以权谋私、崇尚奢靡、贪污受贿等腐败之风,极易造成大学生荣辱观发生变化。社会个别领域道德失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为逐利而出卖灵魂、违法乱纪增多、封建迷信渐渐抬头这些现象极易对大学生荣辱观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判断力和鉴别力,导致一些学生变得麻木,无法判断是非。
因此我们大家要一起规范自身行为,人人做好自己的每一个行为动作言语,遵纪守法,大家一起树立建设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给大学生以及下一代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正如前面所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中国梦的实现人,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至关重要,我们要确保构建起来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通过上面提到的方法,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慢慢培养构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
参考文献:
1.李晓蓉.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J].学理论,2010
2.张凯浅谈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建设[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6)29~30
3.王建国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6(5)9~12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要求,事关祖国的前途命运。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认真学习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深入领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准确把握“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真学、真知、真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努力。
我认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遵循三个方面,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要深刻认识“八荣八耻”,明确“扬荣敛耻”;三是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团结友爱,学会感恩,通过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同学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准则,未清除谱写绚丽篇章。我从以下几个不同的方面说一下我对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就是在新形势下,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富强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的荣誉、尊严和利益为最大耻辱。我认为这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道德标准,而且也是一个包括了法律、道德和信念三个层面的公民生活规范。
首先是法律层面。危害祖国不仅是一种羞耻,而且也是一种犯罪。我们大学生特别要加强宪法的宣传和普及,做到不仅自己知法懂法不做法律规定之外的事情,还能够帮助其他人了解法律上的规定,是热爱祖国的表现。其次是道德层面。“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中说的就是让我们要凭良心知荣知耻。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已经能够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我们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这就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良心看守自己的言行,取荣去耻。最后是信念层面。“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表明祖国是我们神圣不可侵犯的家园,是我们生命的所来之处。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更要坚信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从身边的小事去热爱祖国。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就是每个公民不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在不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为人民服务,与此同时,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种种背离人民利益的倾向。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我们往往担任着不同的角色,作为一名学生,就要求我们履行学生的职责,团结同学、热爱集体;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这就要求我们全心全意的为了班集体而努力工作,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为同学服务……“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就是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且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鸦片战争以后百年的耻辱告诉我们,缺失了科学的民族,极有可能被踢出这个地球。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现代化建设的艰巨重任,承载着民族兴旺的光荣使命,因此我们更要学习多的科学知识,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就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我们要在各行各业包括新兴行业中培养爱劳动的思想,并使之成为衡量公民道德品质的价值尺度。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我们生活的环境很好,但不能养成好逸恶劳的坏品格。高尔基曾经说过:“我们师姐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要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工作,不能够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就是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避免种种损人利己的行为。这一条对于作为学生的我们来说能够很好的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团结互助可以在好多方面表现出来,平时的工作学习中,团队合作才能够更好的有助于集体的成功;学校中同学发生交通事故,大家积极主动的为其组织捐款也体现了团结互助友爱。当然我们见到有损人利己的事情发生是也要积极地去制止,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就是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作为企业、事业单位乃至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对假冒伪劣、不讲信誉等行为予以严厉谴责。对于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我们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诚信二字说来容易,要做到实则很难。在如今社会各行各业中都需要诚信作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校中,从小事做到诚实守信,例如不能轻易的答应别人的委托,答应了就要做到等等。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是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人人守法纪则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这要求在学校中,我们要遵守学校的校规、课堂上的纪律,在社会上遵守法律规定,看到校门口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在社会上宣传法律知识,使构建和谐社会深入人心。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就是要认识到我们现代化建设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必须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很幸福,虽然我们不能够体会到红军长征时的艰辛,但是许许多多的例子告诉我们艰苦奋斗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奋进。“越是艰苦,我们越要奋斗,越是奋斗,我们越是快乐。”这是方志敏对待艰苦环境的态度。具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在参加工作后适应能力强。学校是培养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和谋生能力的地方,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如何艰苦奋斗。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对时代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做到与时俱进。树立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知识分子的大学生才更能够把科学推向前进。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在实践中推崇社会主义荣辱观,青年学生才能奉献社会,完善自我,实现个人追求与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
第五篇:构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如何构建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构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高校是国民教育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国家建设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高校又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是思想最活跃的地方,也最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我国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将长期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包围和渗透,如果我们不能为当代大学生灌输一种主旨明确、旗帜鲜明的核心价值观,那么,我们就很有可能丧失这一阵地。
一个人为人处世,总要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它就好比是人生的指南针,不可或缺。同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也需要有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来维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
张田欣部长在讲话中精辟的把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内容概括为“爱党爱国,立身做人;勤学善思,立志成才;历练本领,立业为民”。并强调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是要靠教育,二是要找认同,三是要有载体,四是要抓群体,五是要营造氛围,六是要形成制度,七是在实践养成,八是要持之以恒。那么,教育之前认同是开端,教育讲究因材施教,寻求认同就更得摸清我们教育对象的各种特征,才能对症下药,找到好方法,好途径。
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取向
第一,在认知层次,他们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开始学习理性的判断,但判断能力尚须加强。他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所接受的信息和知识是非常丰富的,但缺乏必要的系统性和分析辨别能力,由此决定了大学生巨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能力强,喜欢新鲜的东西,不论是新思想还是新事物;在网络上,偶像剧里随时把他们替变成理想中的自我。超现实主义非常强烈,以至于对现实不满,怨天尤人者不再少数。这种类型的人,走出校门,面对残酷的现实,不能承受压力,感叹怀才不遇者居多,对人对事冷漠,他们没有核心价值观,或者说正在形成中,这时正需要加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让核心价值观始终贯穿 1
他们的成长,始终在他们的身心中不断积淀流淌,使他们在面对多种价值观时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正确作出自己的价值选择。
第二,在价值取向上,作为“80后”、“90后”的一代大学生,他们的成长过程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感召力。但改革本身就是利益格局的调整重构,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缺陷也充分地暴露出来,人际关系的趋利化倾向和社会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对外开放使中国融入世界的程度越来越高,然而西方敌对势力始终把我国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对手,采用公开的隐蔽的手段与中国争夺青年人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自然成为了整个社会最敏感的地带。
第三,在价值观上,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凸显,我行我素,追求个体利益、个性发展、自我独立、实现个人理想;价值观念呈现多元性特征,自身存在着矛盾与冲突。这一代大学生的缺陷是明显的:他们中相当部分是独生子女,缺乏生活艰辛的深刻体验,更缺少挫折的历炼。还有一部分是单亲孩子,问题就更复杂了。
二、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行培养政人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远远无法完成的。因此,必须在学校的统一指导下,充分发动党政系统、教学系统和学校管理系统的全体教职员工和全校大学生,各有侧重,多系统、多角度、全方位努力,常抓不懈,才能可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1、大力推进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社会主义思想品德课和时事政策教育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表明,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采用典型案例和生动有力的事实与数据资料,有针对性地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进行分析讲解,以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多方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是可行的、有效的,有助于形成巩固的政治信念和社会信念。高校另外一个政治课堂是积极分子的党课培训和党员的定期学习制度,不能流于形式,应该讲清、讲系统、讲得生动鲜活,只有清楚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到和谐起来的艰辛历程,才谈得上爱党爱国。
2、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主力军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科学理论知识的价值、专业的价值、职业的价值,促使学生形成清晰稳定的核心价值观体系。这些人生价值只有通过学习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技能,积极从事社会职业,创造物质财富和社会效益,才能充分展现出来。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市场经济的社会,谁拥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事稳定的社会职业,谁就拥有了创造财富、获得物质资料的基础,谁就拥有了未来。我们的教师不能站在社会主义的讲台上大肆宣扬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不能培养共产党的掘墓人。
3、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陶冶作用。要针对高校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所学专业的特点和未来职业的特点,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其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及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我校的一些具体做法:一是充分利用校园内所有宣传阵地,校园广播、网络、宣传栏、标语进行宣传、感化教育。例如一进校门的 “八荣八耻”等。“八荣八耻”,将“耻”字重新置于人人应当关注的突出位置,是要使人们在重视荣誉感的同时,也要确立正确的羞耻观,不但犯罪的事不能做,错误的事不能做,连同蒙羞的事也不能做,更不能以耻为荣,荣耻不分。这就为大学生理想人格建设从正反两个方面设定了不可动摇的新坐标,从而使学生明荣辱之分,知荣而勇为之,知耻而力避之,形成推动奋发向上、文明正义的强大内在动力。
另一个是红色文化宣传。校园广播歌曲皆为红色歌曲,还在国庆、七一等重大节日组织全体师生开展唱红歌活动,校园里迅速掀起了一股学红歌、唱红歌的热潮。学生在歌唱中缅怀革命先辈,激发革命斗志,受到生动教育。每周五晚上露天播放爱国红色影片,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会感恩,学会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把革命先烈作为榜样来学习。
4、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得加倍重视实习、见习和实验教学等实践环节的指导,增强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任何职业化的专业能力、专业技术和技能都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只有在实践活动中,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转化为技术和技能,历练好本领,才能形成学科优势和技能优势,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否则立志成才,立业为民,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有心无力的抱憾。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把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固化在学生的思想意识里,进而外化为他们的行为习惯。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