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发言稿

时间:2019-05-15 06:01: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苹果公司发言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苹果公司发言稿》。

第一篇:苹果公司发言稿

在场的所有来宾和媒体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来到苹果2013展销会的现场,我作为苹果公司中国地区的总经理代表苹果总公司在这说几句。我们创新的速度之快简直难以想象,依靠应用和内容来打造庞大的生态系统, 现在,苹果的应用商店生态系统,可谓妇孺皆知。苹果正在试图与电影制片厂和电视台达成交易。令人欣喜的是,这二者愿意提供的内容与当年iTunes推出时唱片公司同意提供的内容相比要令人乐观得多。同时,苹果也在创建自己的电子图书业务.我们提供iCloud等杰出服务。iCloud在发布仅仅几个月之后,用户已经突破百万大关。此外,我们还开发了Siri等了不起的软件,开创了与iPhone交互的全新方式,无疑意义重大。同时,我们也开始投资,继续扩大苹果产品在中国的分销渠道。我们将继续开设苹果商店,仅本财年在中国就会增设4家直营店。我们开始与新的运营商以及第三方代理商合作,以扩大用户数量。而且,我们也开始投资扩大公司的直接企业级销售队伍。简而言之,我们的发展机会远未到头。凭着上述所有创新和成功,无论在美国本土还是在中国市场,我们都获得了巨额的现金回报。一直以来,我们都在用一部分现金进行业务投资,扩大研发力量,完成收购,开设新的零售商店,对供应链投入战略性的预付资金、以及扩大自身基础设施。未来,这一切将有增无减。好了,下面就有请我们苹果公司中国地区首席设计师王复生来带领你们见证苹果公司再一次改变世界的时刻。

第二篇:苹果公司有感

看《苹果这么红背后奥秘多》有感 iPhone,手机商业的老大,确实是非同凡响。手机发行量仅占6%的市场份额,然而销售额就已经达到手机行业市场份额的43%,利润更是惊人的高,达到77%!不得不说这是21世纪的一个新奇迹。发行量几乎是占品牌手机的最少却赚最多的钱。苹果巨人的成功背后到底有什么奥秘呢?到底是何种手段使得其独自一方称霸,站在世界的巅峰呢?从苹果成功的光辉之下我们又到底可以得到些什么启示呢?

一个企业的成功必离不开硬件和软件的强大。产品和企业的战略两者若能保持在时代前进的步伐中,成功必然会垂青于它。所以,苹果也不例外,更是成功佼佼者中的典范。

苹果的出现是开启手机新时代改革的主导者,许多技术创新都是由苹果掀起的浪潮,比如屏幕滑动解锁和两手指放大缩小屏幕的功能识别等。齐全的功能让一部手机更甚赛过一部手提电脑。3G速度得到释放和充分利用也是缘由苹果。另外,iPhone有自己开发的系统,给客户带来新的全新的独立的体验。

苹果与非苹果品牌之间的切割点也是苹果吸引大量客户眼球的亮点:(1)苹果自建独有的收费和支付系统。特别是软件的开发体验。有兴趣的软件开发者需要交费购买软件方能获得研究的权利。其一这个方法可以为苹果带来一定的收入,其二则为保持了一定的身份地位,让客户觉得苹果的档次就是不一样,要收费必定有其精妙之处。(2)强大的监管制度让苹果的运行操作程序不容易出现纰漏。越是成功的企业越是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始终在苹果自身中得到很好的印证,不管是手机本身还是其饥渴型销售方式。(3)苹果手机自研的系统比安卓系统稳定。安卓需要满足大量非苹果的手机,不是特定的量身定做,因此在许多技术方面无法达到完善。由此种种亮点更是为声誉已是接近完美的苹果来说无异于是如虎添翼。就拿中国来说,从下面的图表中可以明显的看出,苹果最为引人关注,紧接着三星。目前市场中唯一最有潜力和苹果竞争的就属三星了。

话说苹果的外部储存扩大功能还是从三星手中买过来的,许多零配件也出自三星工厂,但偏就是独占鳌头,打败了三星。由此可窥见,苹果更胜在其战略上。

据郎咸平教授所言,苹果的“三大板斧”是其精华之所在。(1)大规模标准化。苹果手机同一系列的尺寸一样大小,不管是零部件亦或是屏幕。由此,苹果手机的标准制造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利润。严格控制生产量,为达到预期效果,苹果会与代工工厂签订协议,在新的苹果手机上市的6到36个月之内其工厂不可自行制造这些零配件为其他品牌服务。因此,零配件协议垄断充分体现了苹果护城河的足够宽长,以此来压低价格成本,获取更多利润。再者,苹果的存货管理是全世界第一的。一般存货时间为5天左右,而三星为21天,大大地减少了仓储成本,可谓是登峰造极,把利润最大化。(2)适当地延迟升级。苹果一年出一款新手机,而技术的开发是环环相扣的。iPhone的研发技术来自itouch,itouch的技术来自iPad。等到iPad的开发技术成熟后在进行itouch和iPhone,通过分摊技术开发成本和延缓升级的独特战术来获取最多的利润。还记得乔布斯逝世之后发行的iPhone 4S。世人皆为这部手机的发行感动落泪,怀着无限深情去买这部手机,最终都是同样的感受--为缅怀乔布斯推行的最后一款手机。当时我看了也觉得似乎就是这么回事。殊不知看了《苹果这么红背后奥秘多》这个视频后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这何尝不是苹果在做文章从而为其推行苹果手机呢?打着缅怀的牌子,利用客户彼时的感性情感,催促他们用实际行动来缅怀。高明的做法。修建栈道,暗渡陈仓。更厉害的却还在后头。iPhone 4到iPhone 5之间发行iPhone 4S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趁着这缓冲的档口延缓升级来修理对手,从而推高利润。因此,iPhone 4S应运而生并成功地完成了使命。谈到此处忽地想起有些人的见解:苹果妹推出一款新手机其实也只是改动了一点外观,有时甚至外观都没改,而软件则是一点一点地升级,并没有大规模地改变。说不定苹果这些策略早就在十年就已经定制好了,如今只是在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地进行着。回想到这些话时才猛然发现,苹果,从生来之时就已经为争霸地位而做好准备了。除此之外,苹果的技术创新更是技高一筹。Apple Store。苹果商城成功解决了相关产品的使用,bug收集,创意及意见。同时,苹果的软件工程师也在忙于开发新的软件,新的插件,让用户下载使用。Apple Store同时会发布一些有趣的新闻,不管是原创还是搜集的,都能快速分享给用户。不过,苹果也会采取适时地停止开放策略,目的还是延缓升级速度,降低成本。(3)苹果内部还构建了强大的应用系统,以此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不难看出,这些战略都旨在一个目的--降低成本,利润最大化。不得不说,苹果就像个高级的有技术含量的吸血鬼,处处考虑的出发点都是利润最大化,直至细节也不放过。

当然,如何巩固与老顾客的长期关系和吸引更多的新顾客也是一个重要的成功环节。苹果更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苹果公司始终如一愉悦客户。苹果的任何设计都是经过精心考虑的,甚至连包装都会让人觉得它物超所值。从包装整齐的电源线到光滑的内层摆设,打开包装的每一布都是让人愉悦的。苹果在每一个客户触点上都是始终如一,从Steve Jobs的新产品发布演示会,到苹果公司的网站,以及其产品本身。这一品牌给人以整洁和组织有序的感觉。在高科技行业,这是一种愉悦,是一种感受创新带来的体验。

另外,苹果与非苹果存在的差异化。即使苹果公司利用传统的渠道和媒体进行促销,也会以与众不同的方式,在出人意料的地方进行宣传。前苹果高级营销管理人员Steve Chazin透露,苹果iPhone附带的那些小小的白色耳机之所以采用白色也非偶然。Chazin在其电子书《MarketingApple》中写道:“这些白色的iPhone耳机不是由工程师设计的,这纯粹是苹果的营销伎俩。因为人们在用iPhone听音乐时,唯一能看得见的部分就是那个白色耳机,这就使得戴白色耳机成为一种新潮时髦的象征。只有戴白色耳机,你才是酷派一族。苹果并不是简单地将产品包装设计得狠漂亮,给每一个产品加盖一个很好看的Logo。其独特之处在于它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以不同寻常的方式将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而且不会影响客户的体验享受。”处处充满商机,每个细节都是苹果公司精心打造的结晶,让客户充分地享受这种体验的快乐。不难看出,苹果的设计旨在倾力打造用户体验,有效地吸引目标用户。

另外,苹果公司还采用了用户为中心的“数字生活(中枢)”战略。数码生活的核心是使个人能通过一个终端设备,比如电脑、手机甚至是一个遥控器,便利地获取和管理被联网的、个性化的资源。iTune 音乐商店是第一个将版权音乐集成联网的商业平台。客户可以个性化管理,同时与便携设备“即插即用”,操作简单,奠定了“数码生活”用户体验的基础。而iPod 加iTune 虽然仅仅是对数码音乐生的个性化实现,但是奠定了苹果公司在数码生态圈中的特殊优势,同时积累了了解数码中枢使用模式的消费规模。

苹果对其平台的严密管理业确保了自身在生态圈的核心利益。iTune平台的搭建成功地启动了苹果在市场上的一系列成就,首次成就了硬件加软件服务方式的优越用户体验。苹果公司提供“硬件加软件”的集成,而软件上的内容,和硬件设备的附件产品提供则由参与生态圈打造的第三方提供,苹果公司承担了看护者的角色。而这种打造生态圈的方式也是很经典的“价值网”共赢。苹果公司成就的生态圈“价值网”纵向上是供应商(比如提供存储硬件的三星)和苹果产品用户,横向上包括附件生产商(如iCase)和内容提供商(如软件开发群体)。附件产品及内容提供商因分享了苹果的客户群盈利,而苹果在这个生态圈中的核心地位即便于其管理iPhone的用户体验,同时保证了其对生态圈内的收益的提取。

当然,除了无敌的战略和尖端的产品外,良好的形象名誉也是苹果成功的因素之一。苹果公司对处理自身遇到的公关危机时自有一套方法。

记得2007年时,全球的手机市场中最受关注的事件莫过于苹果iPhone的上市了!因为这是IT行业实力派、印象派巨头——苹果,在电脑行业、数码播放器行业取得空前成功后,首次涉足手机行业的处女作。但令人多少感到有些意外的是,自开始上市销售(确切的说,应该是早在iPhone上市之前),iPhone就频遭质疑。对于苹果来说,眼下最为棘手的是因为iPhone电池的内置设计,用户不能自行更换,而受到众多用户的控告;由于产品设计的原因,iPhone使用的安全性也受到质疑;近日,又有一家名为SP Technologies的公司(以下简称“SP”)指控苹果iPhone的触摸屏设计侵犯了该公司的专利,分别受到对电池设计、使用安全性及设计专利侵权等的三个质疑。

针对电池使用的便利性问题、电池的使用成本过高、电池的使用寿命过短和用户的知情权问题,苹果主动承担责任,方能化险为夷。高调接触媒体,把握舆论主导权。

而对于自身遭受的“安全质疑”,如第一,作为一款刚刚上市的智能手机新品,iPhone集成了强大的网络功能,但就其安全性来说,眼下广大用户还相对比较无知;第二、目前随着软件产品的不断更新,安全漏洞难以避免,而这也正是网络黑客大行其道的“温床”,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对iPhone的顾虑也是可能理解的;第三、苹果公司方面没能及时与广大用户就iPhone的的高智能性与安全性进行全面、详尽的沟通,这样以来无疑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用户对iPhone安全性认识的“真空状态”。苹果也并没有坐待毙命,而是真诚与用户沟通,化解用户疑问。借助于iPhone销售中心、体验中心、售后中心及技术网站等多种途径,就iPhone的使用安全性,与广大用户进行全面的沟通、交流,化解对iPhone安全性的质疑;借助媒体,将自己为保障iPhone安全性的种种得力措施进行及时传达。例如,为保障iPhone的两项专利的申请、安全补丁的发布等等。

“触摸屏专利侵权”危机是由一家名为SP Technologies的公司(以下简称“SP”)指控苹果iPhone的触摸屏设计侵犯了该公司的专利。SP称,该公司持有触摸屏的设计专利,而苹果iPhone的触摸屏设计与之雷同,侵犯了该公司的专利。而苹果自身倒是没有狗急跳墙,在危机发生后,一方面积极寻找有利的证据,以用来推翻对方的质疑;另一方面,在没有找到绝对有利证据之前,先保持对外表面的沉默。

但2013年的苹果公关危机处理得并不是非常妥当。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苹果、大众汽车在内的多家厂商存在质量或售后问题,被曝光的企业基本上都在第一时间对央视曝光的问题作出了诚恳的回应,苹果虽然也对央视提出的问题作出了回应,但是两次回应都没有提到如何解决央视曝光的问题。从3月15号到今天在央视、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的集中连续报道之下,苹果CEO开始出面发道歉信,并承诺改善iPhone 4/4S的售后政策加大监管力度,至此苹果售后服务问题才终于告一段落。无论是iPhone 4还是iPhone 5每一次产品出现问题,苹果几乎都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应对。或许这是苹果故意而为的方法,但是,若要长期地在中国市场得到追捧,稳定民心的话,苹果确实要好好地加以自我反省,应始终做到让民众满意的服务态度。

总之,苹果确实为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未来的道路上,或许还会有许多艰难险阻,强劲的竞争对手。但是,只要苹果自身的一切应对措施采取得及时,真正地做到为人民着想的话,相信苹果的未来会是一条康庄大道!

第三篇:苹果公司文化

一、乔布斯谈苹果公司文化

2008 年乔布斯接受《财富》杂志专访(apple4.us/2008...)时,乔布斯有一段关于苹果公司文化的回答:

关于苹果员工的动力

人这辈子没法做太多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到精彩绝伦。

因为,这就是我们的宿命。人生苦短,你明白吗?所以这是我们为人生做出的选择。我们本可以在日本某地的某座寺庙里打坐,我们本可以扬帆远航,管理层本可以去打高尔夫,他们本可以去掌管其他公司,而我们全都选择了在这辈子来做这样的一件事情。所以这件事情最好能够他妈的做好一点。它最好能够物有所值。我们觉得它的确还不赖。

关于乔布斯苛刻的名声

我的工作不是对人表现得和蔼可亲。我的工作是让他们做得更好。我的工作是把公司里的各种资源聚拢到一起,清除路障,然后把资源投放到最关键的项目上。我的工作就是把我们手下这些牛人们召集起来然后督促他们然后让他们做得好上加好。怎么做呢?那就只好采取更为极端的思路。

二、以高强度的工作著称

电影《硅谷海盗》(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有一段关于乔布斯强迫员工每周工作 90 小时的描写,情节可能并非完全真实,但或许能反应一些情况。很多互联网公司,比如 Google、Facebook 给外界的印象是,员工的工作环境比较轻松、快乐,甚至永远 20% 的自由发挥时间。而苹果则是以虔诚地高强度工作著称。

曾有一个关于 Google 和苹果对比表格,有一条项目是关于员工工作的,我觉得描述的很传神 —— Google:把 20% 的工作时间用于自己感兴趣的项目;Apple:把 120% 的时间用于乔布斯感兴趣的项目。

三、前苹果员工谈苹果公司文化

前苹果员工 Chad Little 在 Quora 上的回答,很不错,翻译过来:

quora.com/Apple-In...公司文化

苹果公司的内部文化相当分裂,它既有典型的大公司的那种繁文缛节,也有创业公司的那种马不停蹄的紧急催促,这取决于乔布斯是否参与。如果你的项目,乔布斯没有参与进来了,那么你可能要好几个月的会议才能推动事情的进展。但是,如果乔布斯想要做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完成的速度会超过任何人的想象。任何跨部门的工作,要想快速完成,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乔布斯,他可能当天就让它办成了。

发布活动

在苹果工作最让人兴奋的事,就是你的工作成为产品发布进程的一部分。你已经计划和准备了几个月,到了产品发布的那周你疯狂地每天工作 12~16 个小时,甚至彻夜不眠确保你的那一小部分万无一失,为苹果的盛大发布做好了准备。然后你和其他员工们一起聚在咖啡馆里看着所有这一切慢慢揭开帷幕。你很激动,也很紧张,整个团队都能感觉到这些。

员工心态

苹果是那种能让员工几乎虔诚地为工作奉献的公司。世界上能做到这一点大公司为数不多,迪斯尼和 Google 或许也在其中。绝大多数员工,不论他们的工作多么简单,他们都能真正感觉到自己在改变这个世界。这并不是坏事,因为它能让人忘记掉下面的这一点。

公司福利

在我看来,苹果的福利算是相当的少。咖啡要付钱,而且并不便宜(尽管花生酱果酱三明治只要 25 美分)。每一层都有自动贩卖机,也都要收费(尽管冰淇淋机器非常漂亮)。甚至图形设计部门的冰箱里的吃的也有一个「荣誉吧」(honor bar)需要付费才能吃到里面的酸乳酪和其他东西。健身房也不是免费的,不过就在园区里面,而且设施相当好。我想到曾经有人为乔布斯:“为什么福利这么少?”,据说得到的回答是:“我的任务是保证你们手上的苹果股票一涨再涨,让你们能负担的起这些付费服务。”

额外津贴

包括每年一台电脑系统(软硬件)25% 的优惠,以及 3 位家人或好友 15% 的折扣优惠。苹果公司园区的 Apple Store 商店是最慷慨的了,那里所有的软件都是半价的。

保密

保密也是苹果的文化之一(自从我离开苹果后,事情可能有些变化了。但我苹果工作的时候,是无法想象把 iPhone 4 代工程机弄丢这种情况发生的。)它不只是一项条规,而是工作本身。苹果采取的保护其创造性和天才环境的措施在硅谷是绝无仅有的。从这一点来说,离开苹果还挺让人失望的。苹果的保密政策已经延伸到了包括对博客、约会聊天、和自己的配偶说话。大多数人都接受并且遵守——有个大嘴的家伙在南西南音乐节(SXSW)上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然后苹果被友好地请走了。

如果我现在还在苹果公司的话,我是不会对这个问题做出回应的,我也不会因不能回答这个问题而感到不舒服。(说实话,我看到一个 iTunes 工程师在另外一个问题里评论 iTunes Genius 系统,这让我感到很吃惊。或许只是些闲言碎语

吧。)

总的来说,是这样的:你是一个比你更重要的组织的一部分。你在公共场合谈论的话,或者在 CSS 里用的小诀窍,新的 Unibody 制造技术,都只是你工作的一部分。这是苹果付钱给你并使之获得成功的原因。而不是满足你的自我意识去跟博客炫耀或者谈论的东西。所以,别搞砸了。

不过既然这个问题是关于未来的,有一点非常精彩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苹果同一个产品项目,你知道的项目代号和别人知道的代号可能是不同的,这个设计是为了测试是谁疏忽或者泄露了消息。在苹果工作要明白的一点是,你正在从事工作可能并非是你认为的那个事情的一部分。只有你真正在做的那部分细节工作才真实的。这在公司内部创造了一种对于公司的所做非常尊敬的气氛。并且人们对于参与其中感到高兴。

最后,需要说一下的是,作为一个前苹果雇员在这里说这么多关于苹果保密的事情,我知道说这些是缺少尊重和没有履行好合同义务的行为。

第四篇:苹果公司企业文化

苹果公司企业文化

偏执创新

乔布斯将他的旧式战略真正贯彻于新的数字世界之中,采用的是高度聚焦的产品战略、严格的过程控制、突破式的创新和持续的市场营销。

重回苹果后的乔布斯采取的第一步骤就是削减苹果的产品线,把正在开发的15种产品缩减到4种,而且裁掉一部分人员,节省了营运费用。之后,苹果远离那些用低端产品满足市场份额的要求,也不向公司不能占据领导地位的临近市场扩张。

第二,发扬苹果的特色。苹果素以消费市场作为目标,所以乔布斯要使苹果成为电脑界的索尼。1998年6月上市的iMac拥有半透明的、果冻般圆润的蓝色机身,迅速成为一种时尚象征。在之后3年内,它一共售出了500万台。而如果摆脱掉外形设计的魅力,这款利润率达到23%的产品的所有配置都与此前一代苹果电脑如出一辙。

第三,开拓销售渠道,让美国领先的技术产品与服务零售商和经销商之一的CompUSA成为苹果在美国全国的专卖商,使Mac机销量大增。

第四,调整结盟力量。同宿敌微软和解,取得微软对它的1.5亿美元投资,并继续为苹果机器开发软件。同时收回了对兼容厂家的技术使用许可,使它们不能再靠苹果的技术赚钱。总之,乔布斯真正的秘密武器是他具有一种敏锐的感觉和能力,能将技术转化为普通消费者所渴望的东西,并通过各种市场营销手段刺激消费者成为苹果“酷玩产品”俱乐部的一员。随着个人电脑业务的严峻形势,乔布斯毅然决定将苹果从单一的电脑硬件厂商向数字音乐领域多元化出击,于2001年推出了个人数字音乐播放器iPod。到2005年下半年,苹果公司已经销售出去2200万枚iPod数字音乐播放器。

在iPod推出后不到一年半,苹果的iTunes音乐店也于2003年4月开张,通过iTunes音乐店销售的音乐数量高达5亿首。在美国所有的合法音乐下载服务当中,苹果公司的iTunes音乐下载服务占据了其中的82%。与此同时,苹果也推出适合Windows个人电脑的iTunes版本,将iPod和iTunes音乐店的潜在市场扩大到整个世界。通过iPod和iTunes音乐店,苹果改写了PC、消费电子、音乐这3个产业的游戏规则。

尽管已经从最初对技术的一无所知变成今天的亿万富翁,但乔布斯做事情的热情始终未变,他对创新的热情就如他最喜欢的《全球概览》停刊前的告别辞所写: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渴,大智若愚。)

每当有重要产品即将宣告完成时,苹果都会退回最本源的思考,并要求将产品推倒重来。以至于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病态的品质、完美主义控制狂的标志。波士顿咨询服务公司共调查了全球各行业的940名高管,其中有25%的人认为苹果是全球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

“在苹果公司,我们遇到任何事情都会问:它对用户来讲是不是很方便?它对用户来讲是不是很棒?每个人都在大谈特谈„噢,用户至上‟,但其他人都没有像我们这样真正做到这一点。”乔布斯骄傲地说。

推崇精英人才文化

与对产品和战略高度聚焦的做法相似,在人才的使用上,乔布斯也极力强调“精”和“简”。乔布斯曾创立并管理的Pixar公司倡导的是没有“B团队”,每个电影都是集合最聪明的漫画家、作家和技术人员的最佳努力而成。“质量比数量更加重要。”乔布斯表示从若干年前看到Stephen G.Wozniak为制造第一台苹果机而显示出的超凡工程学技能的那些日子开始,乔布斯就相信由顶尖人才所组成的一个小团队能够运转巨大的轮盘,仅仅是拥有较少的这样的顶尖团队就够了。为此,他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打电话,用于寻找那些他耳闻过的最优秀人员、以及那些他认为对于苹果各个职位最适合的人选。

乔布斯还在2000年苹果的一度停滞期喊出了“Think Different”(另类思考)的广告语,他希望这个斥资上亿美元宣传的广告不仅让消费者重新认识苹果,更重要的是,唤醒公司内员工的工作激情。

而乔布斯本人也将一个企业家的能量贡献于众多别的CEO认为是自己不需要亲自做的事情中,不论是校对合作协议、还是给记者打电话讲述一个他认为非常重要的故事,他都会去做。而同时,与很多CEO不同的是,他很少参加华尔街分析家的研讨会,倾向于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在员工的眼中,乔布斯承担了很多责任,但在很多富于创造性的层面上他又非常放手而不参与。前苹果产品营销主管Mike Evangelist离职后在他的博客()中透露,乔布斯每一场讲演都需要几个星期的预先准备和上百人的协同工作,经过精确的细节控制和若干次秘密彩排之后,乔布斯总是以激情四射的演讲者面目出现在现场。当乔布斯邀请百事可乐总裁约翰·斯高利加盟苹果时,他这样说:“难道你想一辈子都卖汽水,不想有机会改变世界吗?”在这样的个人化文化指引下,乔布斯以用户个人化引导产品和服务,以员工个人化来塑造公司文化和创新能力,以自身个人化获得一种自由和惬意的人生。以曾经由乔布斯掌控的Pixar为例,Pixar最著名的企业文化就是“以下犯上”,娱乐和自由的工作环境,我行我素、稀奇古怪的员工,随时随地随便提出的新主意,都构成了一种职业文化中的高度个人化的元素。“什么中层、部门、领导,这些词我们统统没有,这就是我们独一无二的地方。”这是Pixar员工的描述。机遇与挑战

现在,正当乔布斯带领苹果的版图越做越大时,波士顿咨询公司的James Andrew提出质疑:“如果苹果的产品真的比微软、或戴尔、或IBM、或惠普的好,那么为什么苹果这家公司这么小?(想一想,在过去10年,苹果申请了1300项专利,几乎是戴尔的1.5倍。)”

Andrew认为在苹果的创新和文化中存在一种偏见,即单纯对技术革新的绝对信奉。“成为一个真正创新的公司不仅是追赶上最新的创意,或者新产品和新服务,它还包含着要能创造足够的现金来弥补成本,并回报股东。”

与此同时,Yankee Group咨询公司兼Battery Ventures风险投资公司的创始人Howard Anderson对苹果提出另一个质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功创新的要素,即完结

(follow-through)。这也是苹果所缺乏的。” Anderson说,“创新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管理才是。在实践中,这一点就意味着通过坚固的销售力、以及与开发者和销售者协作的战略、消费者服务的战略来支撑产品创新。过度依赖创新的公司已经过时。很多时候,管理和执行更加重要。”于是,业界的一些评论家开始提出这样的疑问:iPod贡献了苹果的绝大部分利润,很难想象,如果没有iPod,苹果会陷入怎样的麻烦?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创新者的两难困境》一书作者Clayton M.Christensen在近日表示,因iPod而大获成功的苹果将像以前一样再次衰落。“我担心苹果会因iTunes的封闭性而失掉时机,就像当年它拒绝开放Mac系统一样,结果成就了微软的霸业。如果它能够开放iTunes架构并兼容所有的MP3播放器,也许还能够保持目前的领先地位。”

质疑归质疑,但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却是,随着乔布斯与迪士尼的这次联盟,使他终于可以染指媒体内容的生产和发行业务,可以逐步实现他在数码时代跨领域集成的远大目标。熟悉乔布斯的人也清楚,他是一个极端追求完美的人,长久以来就想组建自己的媒体帝国。

当然这次联盟也有诸多风险,乔布斯将在运营苹果的同时也坐在迪士尼的董事会中,这让他不得不面临众多雷区和冲突,他也必须证明自己能胜任新角色。如果他能将曾经让苹果高飞的活力和能量同样带给迪士尼,那么乔布斯便能真正成为这个庞大梦幻王国的真实领袖。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语录

我相信最终是工作在激发人们的能力,有时我希望是我来推动他们,但其实不是,而是工作本身。我的工作是使工作尽可能地显现美好,并激发出人们的最大潜能。

有时我分不清“将要怎样”和“可能怎样”的区别,也不清楚应该一步到位还是循序渐进。平衡理想和实际是我应该注意的地方。工作将是生活中的一大部分,让自己真正满意的唯一办法,是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工作;做有意义的工作的唯一办法,是热爱自己的工作。你们如果还没有发现自己喜欢什么,那就不断地去寻找,不要急于做出决定。就像一切要凭着感觉去做的事情一样,一旦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感觉就会告诉你。就像任何一种美妙的东西,历久弥新。所以说,要不断地寻找,直到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半途而废。

我凭着好奇心和直觉所干的这些事情,有许多后来都证明是无价之宝。只有回头看时,才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相信这些点迟早会连接到一起。你们必须信赖某些东西——直觉、归宿、生命,还有耐力,等等。做这些从来没有让我的希望落空过,而且还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能够做出人生重大抉择的最主要办法是,记住生命随时都有可能结束,记住自己随时都会死去,这是我所知道的防止患得患失的最好方法。

第五篇:苹果公司发展

苹果公司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这里简略介绍一下他的发展轨迹。
-Steven Wozniak和Steven

Jobs这两个天才少年在高中的时候已经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Wozniak有机会涉足计算机设计领域,并在1976年设计出后来被成为Apple I的电脑,附有远见的Jobs坚持要试着去卖这台机器。于是1976年4月1日,苹果破土而出了。
Apple I市场反应冷淡。直到1977年Apple

II诞生并作了第一次商业展示后才引起人们的注意。苹果的销量大幅增加,造型设计公司的规模也自然而然的扩大。


-1979年Jobs和其他几个工程师慕名访问了施乐公司的PARC试验室,并从那里“偷学”到了图形用户界面技术,并将其应用于苹果电脑。


-1980年苹果已经有几千名雇员,并且产品开始销往世界各地,苹果成了电脑的代名词。
-1983年,外观设计Jobs开始聘请前百事可乐公司的主管John Sculley任苹果的CEO,相信他会让这棵未老先衰的苹果“枯木逢春”。


-1985年Jobs和Sculley的分歧越来越大产品设计,苹果的Jobs不得不离开了苹果。Sculley获得了工业设计苹果绝对的领导权。


-1987年,苹果发布其Mac II,功能强大的家用计算机,月销售达到5万台。苹果又过了几年好日子。
-1991年苹果电脑的操作系统是:Mac

OS,但其与流行的兼容机软硬件不兼容。这大大束缚了它的发展。这曾经非常成功的市场策略,现在却让它吃尽了苦头,微软的操作系统很快占领了广大的市场。


-1993年6月他们免除了Scully的职务。
-1994年苹果发布其家用机PowerMac。第一台基于IBM和Motorola合作开发的高速处理器PowerPC芯片的机型。但因为其封闭的市场策略,只有少数厂家得到有限的技术许可,仍然不能很好的打开市场。面对开放的兼容机市场,苹果的大门却越关越紧,路也越走越窄。


-1995年微软WINDOWS95发布,这更令其雪上加霜。苹果的冬季来临了。
紧接着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苹果急需一名能引领其走出低谷的带路人,但迟迟没有挑选出来,面对奄奄一息的苹果,众多的商界骄子们望而却步。


-1996年在众多昔日同事的支持下,jobs开始在公司中起作用,成为事实上的领导人,被称为“过渡总裁”。但此时苹果的股票降到5年来的最低点,Jobs面临有生以来最大的挑战,挽救心爱的苹果。


-1997年11月10日,苹果宣布将通过电话和网络开展直销Power Computing,结果销路很好,紧接着又推出了一款新机型:PowerMacG3


复苏的迹象慢慢的显露出来,苹果终于制止了下滑,开始连续几个季度微利。Jobs继续着他的复苏计划,又推出了真正的划时代苹果传奇产品:iMac(1998年)、iPod(2002)

苹果的传奇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



苹果之所有能有传奇般的发展,开发出传奇般的产品,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公司传奇般的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他的传奇人生得从他的出生前讲起。

1955年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生于硅谷的,生母是一名年轻的未婚在校研究生,生母将他送给别人收养。养父母是典型的蓝领工人,并没有优越的环境。



1972年乔布斯17岁,他来到位于波特兰大的里德学院上大学,在那里开始探索印度佛教,从学生宗教领袖那里学会了如何做推销。在那里读了六个月后,乔布斯决定退学,并且坚信日后会证明这样做是对的。



1974他到印度朝圣,漫游后反而有了新的认识,认为爱迪生对世界的贡献比佛教

大师要大得多。于是他回到硅谷参加了沃兹尼阿克创立的自制电脑俱乐部,才有了个人机的面世。



1976年在 20 岁时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沃兹(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Wozon)在乔布斯父母的车库里办起了苹果公司。十年后,苹果公司就从车库里我们两个人发展成为一个拥有 20

亿元资产、4,000 名员工的大企业。



1986年30岁时,乔布斯被自己办的公司解雇了。怎么会被自己办的公司解雇呢?原来随著苹果公司越做越大,苹果公司聘了百事可乐公司的主管John

Sculley与乔布斯一道管理公司。随后我俩对公司前景的看法开始出现分歧,最后我俩反目了。这时,董事会站在了John

Sculley那一边,所以在30岁那年,乔布斯离开了公司。



从苹果公司被挤出后乔布斯感到失落,但不久就振作起来。他虽然不是技术人员,但却是独具慧眼善于开拓新产品的奇才。1985年9月他卖掉所有苹果股票重新创业,但仍保留有一股以便获得财务报告,并用以寄托他对苹果的深情。



乔布斯新建了Next公司,准备开发新一代电脑,同时买下影视动画公司Pixar(后来成为世界最有名的三维动画公司)。



苹果为了要使用Next的新技术,于1996年底用4亿美元收购了Next。但经营不得法,并没有获得应有市场。反而因成本太高造成亏损。

1997年7月因连续5个季度亏损,最高执行官阿默利欧只好辞职,当时苹果已接近破产边缘,人们又想起了乔布斯,于是在紧急关头他又被聘任为临时总裁兼最高执行长官。(1985年乔布斯被董事会解职,美国电脑产业就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康柏和戴尔都在此期间脱颖而出。而作为个人电脑的始祖,苹果却步履蹒跚,十年内它换过3任CEO,年销售额却从110亿美元缩水至70亿美元。)

乔布斯回到苹果后,做的第一件事是缩短战线,把正在开发的15种产品缩减到4种,而且裁掉一部分人员,节省了营运费用。其次,发扬苹果的特色。苹果素以消费市场作为目标,所以他要使苹果成为电脑界的索尼。上任伊始便着手开发iMac,使得电脑非常适合家庭的使用。第三,便是开拓销售渠道,让CompUSA成为苹果在美国全国的专卖商,使Mac机销量大增。第四,调整结盟力量。同宿敌微软和解,取得微软对它的1.5亿美元投资,并继续为苹果机器开发软件。同时收回了对兼容厂家的技术使用许可,使它们不能再靠苹果的技术赚钱。



1998年上半年iMac面世取得成功,苹果扭亏为盈。现在人们谈论的是恢复青春活力后的苹果将会怎样推动电脑事业的发展,而不是苹果行将破产。使苹果起死回生的正是刚43岁的乔布斯。



就在苹果前景一片大好的2004年,乔布斯被诊断患了癌症。一次扫描检查,结果清楚地表明乔布斯的胰腺上长了一个瘤子,确诊这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恶性肿瘤,最多还能活 3 到 6

个月。乔布斯做了手术,现在好了。这是乔布斯和死神离得最近的一次,这次经历之后,乔布斯对人生的感悟体会的更加深刻,他说:人的时间都有限,所以不要按照别人的意愿去活,这是浪费时间。不要囿于成见,那是在按照别人设想的结果而活。不要让别人观点的聒噪声淹没自己的心声。最主要的是,要有跟著自己感觉和直觉走的勇气。无论如何,感觉和直觉早就知道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其他都是次要的。求知若渴,大智若愚。这也是乔布斯一直想做到的。



人们认为乔布斯具有技术、管理和文化的三张面孔。在技术方面,他是使电脑成为消费产品的倡导者;在管理方面,他是善于随机应变的企业家;在文化方面,他是电脑文化的革命家。


1985年他被里根总统授予国家科技勋章,1987年获杰弗逊杰出公共服务奖。设计在线.中国


盖茨对乔布斯的评论是:“我不过是乔布斯第二,在我之前,苹果电脑的飞速发展给人以太深的印象。”

苹果的传奇设计



1998年后苹果公司复兴,虽然苹果公司的每个产品几乎都是艺术品级的设计精品,但苹果公司真正的能称得上传奇产品只有两个:这就是 iMac

和iPod,这两个产品真正实现了苹果巨人的复活,使得苹果时代又一次到来了。

苹果公司历史:

·1975年:在乔布斯的卧室中,乔布斯和沃兹涅克开始开发Apple I;

·1976年:Apple

I开发工作完成,在乔布斯的车库里他们制造出了Apple I的原型机。



·1976年4月1日:由沃兹涅克、乔布斯和RonWayne共同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

·1980年:Apple

III发布,苹果股票上市,并获得巨大成功。

·1984年1月24日:Apple Macintosh发布。



·1985年末:苹果发布Macintosh

Office,并首次使用LaserWriter和AppleTalk网络技术,以期让Mac对小型企业更加具有吸引力。



·1991年:IBM与苹果结成联盟:IBM为苹果开发RISC处理器(即PowerPC)。

·1993年8月2日:苹果发布第一款PDA(Newton MessagePad)。



·1997年8月6日:史蒂芬·乔布斯成为苹果事实上的领导人,他宣布苹果与微软结成联盟。微软购买1.5亿美元苹果股票。苹果将微软IE浏览器集成到苹果操作系统中。

·1998年1月7日:苹果正式宣布重新赢利,乔布斯宣布1998年第一财季收益为4700万美元。



·1998年5月:iMac和笔记本电脑PowerBook G3发布。



·1998年8月15日:iMac上市,并且成为历史上销售最快的个人电脑。

·1999年6月:新笔记本电脑PowerBook G3

Lombard发布。它比以前的笔记本更轻更小。300MHz的Power Macintosh G3

Yosemite停止生产,新推出450MHz的Yosemite;专业视频编辑软件Final Cut

Pro发布,它专门征对PowerMac的新火线接口进行了优化。

·1999年11月5日:MacOS 9发布。它带来许多诸如Sherlock

1的增强版Sherlock 2的新特性。

·2000年1月6日:在San Francisco

MacWorld展览会上苹果展示了其最新操作系统Mac OS X,Mac OS X是基于Rhapsody策略上的新操作系统。



·2001年3月14日:苹果以价值6200万的苹果股票收购了PowerSchool公司。PowerSchool公司是一家专为学校提供数据管理软件的公司。



·2001年10月23日:史蒂芬·乔布斯向公众推介便携式MP3播放器iPod,iPod配置了5GB的内置火线硬盘(可容纳多达1000首MP3歌曲),2英寸背光LCD显示器,内置数字放大器和耳机。另外苹果还发布了用于将MP3文件从Mac上传输到iPod上的工具软件iTunes

2。

·2001年11月10日:iPod发布。



·2002年3月21日:iPod升级版和23英寸的Cinema显示器在东京MacWorld展览会上发布。

·2004年,iPod

mini发布,苹果和惠普合作。由惠普这样的PC巨头捆绑销售iTUNES。随后,苹果又发布了新款iPod。被冠以iPod

photo。iTunes音乐在线下载网站在美国本土成功推出之后,苹果进一步把市场延伸到世界的其他角落。英国、法国以及德国的iTunes接连开张。



·2005年,苹果电脑公司与英特尔公司展开会谈,在其Macintosh计算机上使用英特尔处理器芯片。屏弃了IBM的PowerPC。

下载苹果公司发言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苹果公司发言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苹果公司介绍

    苹果公司介绍: Apple Com puter Inc was founded by Steve Jobs, Steve Gary Wozniak and Ronald Gerald Wayne in April 1, 1976.苹果电脑公司由斯蒂夫·乔布斯、斯蒂夫·盖......

    苹果公司企业文化

    苹果公司企业文化 总述:苹果公司的大名想必是尽人皆知的。在最近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苹果公司可谓名声大燥,旗下产品风靡全球,屡屡创下销售奇迹。在苹果公司成功的背后,不仅因为它......

    苹果公司企业文化

    苹果公司企业文化 秘密武器苹果公司的乔布斯真正的秘密武器是他具有一种敏锐的感觉和能力拯救苹果1997 年7 月某个工作日的一大早,因连续5 个季度亏损,时任苹果公司CEO的吉尔......

    苹果公司企业文化2

    一. 苹果公司企业文化的主要内涵毫无疑问,在这样一个充斥着科学技术与追求物质享受的时代,苹果公司正在成为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引领时代的高新技术公司。而作为一......

    苹果公司案例分析

    WAY TO GO 苹果为什么这么“甜” 如果要问谁是今天全球商界最为耀眼的明星,答案非苹果莫属。 由苹果公司一月末公布的本年度第一份财务报表显示,在2009年第一财务季度(截至去......

    苹果公司的管理模式

    苹果公司的管理模式 一谈到苹果,我就会想到那薄薄的,银灰色质感的金属外壳的机身,完美的手感,智能人性化的设计,是很多人包括自己想要的数码产品,但是好产品就会有高价格,但他的吸......

    苹果公司的企业文化

    苹果公司的企业文化:偏执创新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就在于乔布斯将他的旧式战略真正贯彻于新的数字世界之中,采用的是高度聚焦的产品战略、严格的过程控制、突破式的创新和持续的......

    苹果公司发展史演讲稿

    苹果公司发展史演讲稿 苹果公司发展史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Apple Corp 苹果公司的起源 The origin of the Apple Corp 苹果公司(Apple Inc. )是美国的一家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