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课堂实录

时间:2019-05-15 06:06: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草原课堂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草原课堂实录》。

第一篇:草原课堂实录

《草原》课堂实录

青岛鞍山二路小学宋雪梅

教学过程:

音乐铺垫、孕育情感,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师:听着歌曲,在你头脑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出示课题:草原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及见闻说说草原的美丽景象,与实践阅历相结合,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今天我们将在老舍先生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美丽的草原。

师:现在结合你的预习卡,请大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互相提醒,互相促进,一会我们来汇报一下大家的预习内容。

1、小组合作学习

2、小组汇报

生:我们组想提醒大家生字“迂”回的“迂”。“襟”字要注意偏旁。“涩”字

中的“刃”字不要少一点(生板书:襟、涩)

学生在导学卡上书写这两个字。(教师提醒学生读写姿势)

师:你们小组最想与同学们交流的内容是什么?其他同学也请注意倾听,同学们的汇报,如果对你有启发,也请把它记下来。

生:介绍老舍生平

生:介绍陈巴尔虎旗

师补充资料:老舍的著名作品——《骆驼祥子》《同世同堂》《春华秋实》《内蒙风光》我们今天学习《草原》就摘选自《内蒙风光》

师: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请在小组内交流整理,在全班交流提出。

学生分组提出疑难问题、梳理有价值问题

1组交流:蒙古族人民好客现在哪儿?

2组:走一百五十里,再走一百五十里,为什么还是草原?

3组:这篇文章有哪些写作方法?

4组:为什么蒙古人那么好客?

5组:为什么以“草原”为题?

6组:为什么说“孟翰请审核人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7组:草原美在哪里?

师:你们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有的是从内容上提的,有的是从写法上提的,我们就要先来梳理一下课文。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生:美

复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填空)

师:草原美体现在什么方向?

生:草原美体现在风景美和蒙古族人民两方向。

师:把刚才的几个问题分类(按风景美、人情美两大方面)

师:我们下面来学习课文第一段

1、生读课文

2、师: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自然风光展现给我们的?你喜欢那句话?在书上画出来,写批注,然后小组交流。

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生:作者用排比的句式描写了草原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师:还有哪些优美的语句?

生: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生:作者写出了小丘的线条柔美。

师:渲染和勾勒是什么意思

生:渲染有几种意思,一种是中国画的画法。一种是说话时有所夸大。

生:勾勒是指中国画的描边。

师:这段话中还有两个词“翠色欲流”和“流入”这两个词看似矛盾,实际并不矛盾,其实是指绿色很多,已渲染到天际。

师:这段话中有两个表示绿色的词语:翠色、绿色。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

生:一碧千里

生:郁郁葱葱

生:青翠欲流

师:郁郁葱葱、苍翠欲滴预设3:“”

师:还有哪些优美的语句

生: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师:这句话用了“既„„又„„”的关联词语写出了作者的感受。请用“既„„又„„既„„又”写一句话。

生写。师巡视,指导。

学生全班交流点评写话练习。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

师:从古至今有哪些诗人写过有关草的诗句?

生:敕勒歌

生:草

生齐读这两首诗。

师:还有哪些优美的语句?

生: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句子比较:

①嗯,刚吃过。(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

②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师:看似写骏马和大牛,感受骏马和大牛静立不动也是回味这美景,老舍先生写得非常细腻,实际上是在写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受到其他的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

师:这段话中作者先写天空,又写羊群,这些都是景物描写,作者又写了什么? 生:感受

师:作者从上到下描写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

师:草原这么美,咱们永远把它留在记忆中,好吗?试着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师:你们有什么背诵的办法?

生:边背诵边想画面。

生:分开背,先背静态再背动态。

师:还有从上到下的方法,希望你们能在自己的背诵中运用。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句话背诵展示。(用提示语或填空形式检查背诵)

师:这节课我们随老舍先生一起游览了草原的美丽景色,下节课我们一起看看蒙古族人的人情美和热情好客。

六、布置作业

1.议一议:继续比较《草原》《藏北草原》两篇文章在内容、写法上的不同点。

2.诵一诵:并背诵一自然段

第二篇:《草原》课堂实录

《草原》课堂实录

课文及出处:《草原》 人教版第十册

一、初次见面,拉近关系

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师:我特别不愿意听整齐划一的问好,因为问好本身是发自内心的,是人与人自然招呼的一个过程,所以当有人问候你的时候,自然打招呼,可以有眼神,可以有表情,可以有手势,咱们再来一次好不好,你看现在就有人微笑了,你看着女生笑得多灿烂,你看这个男生,嘴角都合不上了,对了,有人曾经说:今天你给陌生人送上一个微笑,这也许是他一天中见到的唯一的阳光。微笑,带给人内心温暖,所以在与人打招呼的时候,总要有表情,咱们再来一遍: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二、画乐导入,留下悬念

师:就需要这样的问候!诶!这个暑期啊,张老师走了一趟草原,拍下了一组照片,而且我把它放到了微信里,有谁去过草原,这么多人,有谁发过微信,还真有,好,这是与时代接轨接的比较近的同学。我不但发了照片,而且还写下了一句话,看看我这照片,最关键的,不是看我的摄影技术,而是猜猜我这句话,写下的是什么,好,咱们一起看看(PPT自动播放草原图片,附带配乐)

师:论技术,当然不用说。关键是,老师写下的这句话,究竟是什么呢?你看看,第一个举手的是她,眼前是画面,脑中能浮现出文字,这是学语文学得超越他人的人,这样的人被称为超人 生:用身体亲近大自然

师:哎呦,这个与众不同,我建议,再加一句:用心灵去感受大自然。但是,我写的不是这句话,还有谁能猜猜? 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师:这是我的话吗……但是我们能浮现出诗句,是也是一种文学素养高的表现。还有什么?

生:蓝天白云配草原。

师:哎呀,这有诗意化语言了,了不起,你们班学语文学的太棒了,出口成章,但都不是我的话,其实我的这番话,和今天的学的这篇课文有关,深入课文,咱们去探讨一下,好不好? 生:好

三、联想本领,回顾字词

师:课文当中,有一些词语,是配着生字的词语,有谁能读下来? 生:(指名读)师:准确吗? 生:准确 师:读的准确,当这些词语,不出现你眼前了,你眼前可能出现的是画面和语句,你脑中还是否能出现刚才这几个词?我们试试

(PPT呈现一些表示词语的图片和含义,学生集体回答)生:(齐声回答)师:给自己鼓掌!之所以给自己鼓掌,是因为我们看到画面,脑海中能浮现词语,我们看到语句,脑海中也能浮现词语,这不是简单的本领,这里面至少包含了两种本领:一种是联想,有这儿想到那儿,还有一种本领,是转化。今天我们用这两种本领,我们来读懂老舍。你可能会问了,我们今天学的不是《草原》么,怎么要读老舍了? 生:作者……

师:谁说?我就听到有人马上就说出来了,我就喜欢搭下茬的同学。生:(笑)

师:你看你们都乐了,为什么,搭下茬的同学是思维敏捷的同学,搭下茬的同学是心灵开放的同学,好,你来

三、转化本领,理清结构

生:老舍是作者

师:对!所以,读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读懂作者,这篇文章有五个自然段,近千字,老舍也会转化,老舍把它转化成了什么呢,所以我建议大家默读以下这篇课文,默读有三到:眼到、心到、笔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指的是默读。看看老舍把近千字的文章转化成了什么,有可能,有的同学会把它圈画出来。(师巡视,并提醒:高年级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师:好,就到这儿,这就是高年级阅读的速度。这么长的一篇文章,有没有看到老舍最终把它转化成了什么呢?你来说。生: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就这两句诗!当我们看到,天涯碧草,我们会不会马上想起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当我们看到蒙汉情深,我们又会不会马上想起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诶!有人看到了,你说!生:第二自然段

师:第二自然段,他这个看法很怪异。天涯碧草,是一种景象,一碧千里的一种景象,她看到的是第二自然段,而第二自然段所描写的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看到,主人从几十里外赶来,迎接我们,这样就有的同学又在举手,又有了不同的见解。生:第一自然段

师:到底是哪个呢? 生:(齐声)第一自然段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第一自然段写了草原的景象和事物 师:诶!天涯碧草,更多的触及到了是那种景象,所以更多的照应了第一自然段。而蒙汉情深,是哪几个自然段? 生:第四自然段

师:你们真会挑!他跳读,说是第四自然段,认为只有第四自然段说的是蒙汉情深。你看这么多同学,又不一样了。你说呢? 生:应该是2、3、4自然段

师:二三四又多了,还有在举手的,你说 生:我觉得是2345自然段都对

师:你们二位看看,其他同学说2、3、4、5、都是!你笑了,你说说,为什么其他同学认为2、3、4、5都是呢?

生:因为这些自然段都写到了蒙古人和我们友好

师:无论是迎接、款待、话别,都是一种情感。所以不能跳读。这样来看,文章有5个自然段,如果说二到五自然段写的是情,那第一自然段呢? 生:景

师:那如果说二到五自然段写的是情深,那第一自然段呢? 生:景美

师:这样看下来,老舍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说的是景美还是情深? 生:情深

师:所以,一篇文章中,内容的多少,往往表明了作者的主张,主要说的是什么。所以这篇文章,老舍主要在谈情深,主要在谈蒙汉两族人的情感。

一说到情深啊,好多人写下的是这样的笔墨(PPT呈现两句网络上的“鸡汤”话),大家看一看就可以,不用读。似曾相识吧?还有人是这么写的。看有些人看的这么高兴,写的怎么样?你说!生:写得特别好。师:你说

生:写得特别好

师:你还会变一句么„你说呢 生:写得很好

四、联想本领,感受情深

师:很好!大家都认为很好,老舍的文章当中,没有一句这样的话,但是却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老舍是怎么写的,读了老舍的文章,你会发现有许多不同。你们看,老舍的文章中,可能会让你读出这样的画面。(PPT画面配音乐)

师:好!这样的画面,文章当中有没有对应的话 生:有

师:好!告诉我!或读出来(轮流指明学生读文中原句)

师:这就是联想,我们看画面,能够想到文中的话。你有没有发现,老舍写情,有没有什么特点?哎!找到感觉了,一个、两个、三个,慢慢找这种感觉。你来说

生:老舍是画中有话。用动作来表示情深。师:好!画中有话,这个话是哪个,可以是语言的哪个话,也可以是画面的那个话。还有吗,你来 生:老舍是借事写情

师:借景写情,借事写情,所以有人说,老舍的文章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有画面感的。还有人们的行为呢,再看,看到这样的行为(PPT呈现欢呼、握手、敬酒),又联想到原文中的内容了,你来(PPT依次呈现欢呼、握手、敬酒)生:(依次被指名读原文)

师:继续想,你看,老舍写情,有什么特点,发现了吗?又找到感觉了,你说!生:都是以人们的动作、心情、神态写出来的。

师:都是看得见人们的行为,他把所有的情,藏在了行为中,所以有人说,老舍的文章,是接地气的,是有画面感的。我们都觉得怎么样?老舍厉害吧,我们都觉得他是亲切的,但这还不是他最厉害的,老舍甚至把这么长的文章,写成了一首七言诗,想不想知道他怎么写的? 生:想

五、诗歌引入,联想创作

师:来,认识字的,我们一起读

(PPT呈现诗句: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祝福频频_____,举杯切切_____。老翁犹唱当年曲,少女新添时代装。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生:(跟老师一起读)师:(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语速、不要唱读)

师:最后这两句读的最好!因为这是课文里的,你们居然不知道,前边还有这么多句呢!发现,这首诗里的问题了么? 生:有6个字没写 师:这6个字是什么呢?你还得看看2~5自然段,可能这么多的内容就藏着它的意思。我不要求别的,至少你能写出6个字中的三个字行不行,读2~5自然段,现在进入创作过程,看看能不能写出三个字。可以写下来,看看咱们有没有这个本领。

师:你看看,超人,一定要给别人留点儿活路,不要着急,你写出来了啊 生:脑子想出来了

师:你看看,脑子想出来了,多好,许多语言,都是从脑中先想出来的。(师巡视,让即将回答问题的同学起立)(生汇报)

师:好,我起个头,我这个是举杯切切

生:举杯切切回敬酒,举杯切切就是喝,举杯切切碰一碰。

师:看见没有!举杯切切就是喝,举杯切切碰一碰(边说边比划),看来内蒙人民都是酒鬼啊,老舍想这样表现内蒙人民的豪爽。生:祝福频频心里暖 师:真好!入心了啊,不仅仅是入嘴 生:祝福频频握握手

师:这回入手了,祝福频频就是握握手 生:祝福频频歌声亮,举杯切切频回敬。师:好!这个还是,以喝为主。生:举杯切切互敬酒 师:你们就是离不开喝啊 生:祝福频频情谊深

师:有人进入心,有人进入情 生:举杯切切需敬酒

师:我看出来了,男生大多是在喝,女生是在用心灵触摸 生:祝福频频留满屋,举杯切切需敬酒

师:好,满屋子都是祝福。老舍写的,没有一句是跟你们一样的,没有一个词儿跟你们是一样的,你看他有一种失落的感觉,别失落,我们一起再看看文章,这就说明,我们只看到了行为,而没有看到行为背后藏着什么,我们来看,什么是欢呼,谁来读?

(PPT呈现欢呼—形容一种欢乐而振臂高呼的激情)生:(指名读)

师:读的真好!振臂高呼!你看这里边有动作吧,还有什么? 生:激情、欢乐、语言 师:演绎一下,表演一下 生:(表演)(比较拘谨)

师:这就是主人从几十里外赶来迎接我们,看到我们的时候,拨转马头,欢呼的就是这样“哈”?(边说边模仿刚才的同学)生:(笑)

师:所以错了,这不叫欢呼,叫呼号。所谓欢呼就是在振臂的同时又丰富的语言传递,那他应该是什么样?想啊,要演绎,尤其是要想他的语言。从几十里外赶来,见到我们了,拨转马头,见到我们,欢呼道(学生指名补充说,边说边演)生:(只能口述,羞于表演)

师:你看看,她一定是比较含蓄,一定会近前握手,说你好。但不是,因为是远远望见,就有语言了。生:你好

师:你好就完了?

生:你好,欢迎你来到内蒙古!

师:表演出来,就好像你在向最后那名老师欢呼 生:(有动作、声音大了)

师:哎!这就是超人超越他人之处、与众不同之处。这就是她的思维语言的丰富之处,请同学们也自己试试。生:(互相尝试)

师:这就是欢呼。接下来,握手,谁来读(PPT仿照欢呼,呈现握手)生:(指名读)

师:是不是又有动作,还有语言?假想一下,如果我们一行人,来到了蒙古包,我们下了车,主人下了马,正向蒙古包走去,这时,不只是谁的手伸了过来„„

(随机向举手的同学伸手去握手,并让该生回答)生:(瞬间愣住了)

师:就这么握住,握住就不放,难道我们就这样握着,四目相对,久久的凝望?有话吗?

生:欢迎来到内蒙古!

师:终于有语言了!没有让我感到如入无人之境,所以握手的同时,这样的语言就产生了,继续走,不只是谁的手就伸了过来„„ 生:终于来了,XXX都凉了

师:还真有点儿内蒙味儿!继续走,不只是谁的手就伸了过来„„ 生:终于来了!菜都摆好了!

师:咱除了吃啊喝啊,还有没有别的心情的释放啊?好,继续走,不知谁的手„ 生:你快点儿进去吧,客人们都做好了,就等你了!师:合着我这儿就是垫底儿的了!不知是谁的手„ 生:哥们你终于来了!

师:内蒙人民就是这样的豪爽!继续走,不知谁的手„ 生:你好欢迎你来到内蒙古!赶紧进屋吧!

师:都是带着一种恳切和热情,好多的意思都说不尽。所以别看是握手,里面有好多意思。这里面也有一种思维——想象(板书:想象)

但是,还没完,你看什么叫敬酒(PPT仿照欢呼,呈现握手)生:(指名读)

师:是不是又有动作、又有语言。现在,主客们开始敬酒,来!生:祝你们身体健康!

师:好!只有一句话,他就开始喝!我们学习语文,能不能有更丰富的语言。生:希望你们以后多来内蒙古!我会在这里等着你们!来!干杯!师:不要小看他这句话!里面有祝福、希望和诚意!给他鼓掌!

生:第一杯我敬你身体健康,第二杯祝你事业顺利,第三杯祝你家庭幸福。师:这三杯酒下肚,虽然有一定的酒量,但我也醉了,被她的语言融化了。给他鼓掌。无论是谁,敬酒中都有话,都有情。所以,现在,回看老舍的语言,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地方!

六、揭示谜底,介绍作者

(PPT呈现完整诗句)师:写的怎么样? 生:好!

师:你们觉得老舍怎么样? 生:老舍不愧是语言大师 生:老舍想的真是与众不同 师:那当然了!所以老舍是人民艺术家。有后人这样评价老舍,能用600字传情,也能用6个字传情,所以他的文章,是通俗易懂,但俗白当中有精致。但这还不是老舍最厉害的。这只是《陈旗草原诗二首》中的第二首。

那有人问第一首呢,第一首就藏在了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有人说没有啊,想不想知道? 生:想!

七、再用诗词,创作景美

师:来看我这儿!第一句是这样的

(PPT呈现:陈旗一碧到云边,___________)

看到这一句,马上就想到第一段的哪句话? 生:(指名读)

师:那另外七句是什么呢?就在第一自然段,又进入创作阶段了。你至少写出剩下7句中的第一句。

(师巡视:我总觉得,阅读和创作是不分家的,一边阅读一边创作,很有意思。)师:有的同学已经能把第一自然段相应的内容进行重组和关联,这是一种水平啊!我起一个头:陈旗一碧到云边,有的同学的语言就来了!(生轮流汇报)

师:哎呀!你们把这句写的真好、写的真美,但是没有一句写的是老舍的,但是你们已经很了不起了!你们要这能写出老舍来,你们就是他了。(PPT呈现,左侧是老舍照片,右边滚动老舍简介、代表作、行文风格)你有什么感受? 生:厉害!

深不可测!深藏不露

师:他可不是深藏不露,他的语言,就像一个北京老人和你娓娓道来,非常的亲切和通俗易懂。

生:他的语言是本身不感兴趣,但读完后,就喜欢上了

八、课上设悬,激生阅读

师:在文学上那叫反语。你们班居然没有一个同学问,老舍这么厉害,另外7句是什么啊?想不想知道!生:想!

师:请大家购买老舍文集(PPT呈现《内蒙东部记游》)生:(一阵奚落)推销

师:这叫什么推销啊,我的推销和广告在我的微信里,快想老师微信里留下的这句话是什么呢?

(PPT复现课堂开始时的画配乐)师:你先说!

生:草原的风景与亲情

无边绿毯绣百花„„

师:我给你们起个题目吧,叫《草原赋》。那你们全班去创作一首长诗,一人一句。今天这节课已经接近尾声了,高兴不高兴? 生:高兴

九、体会收获,嘱咐告别

师:你高兴什么呢? 生:好玩!

师:好玩就浅了。不能只停留在趣味。还有? 生:学到了许多知识。师:这是收获的快乐 生:三项本领我们学会了

师:所以,阅读一篇文章,不在于你读懂了《草原》,还有会读书的本领,想象、联想和转化。都谁学会了? 生:(举手)

师:今后再读书会不会用这种本领了? 生:会!

师:那我今天就可以安心的走了!下课!师: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

师:跟其他老师再见 生:(向后转)老师再见!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1.草原(课堂实录)

1.《草原》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师:大家很喜欢音乐,那么,今天老师为大家找来了一首很美很美的歌曲,请大家欣赏后,说说这首歌曲描写的是什么地方。(播放《天堂》乐曲)

师:大家说说歌中写的是什么地方? 生:(齐)草-----原!

师:大家听得很认真,也说得很正确,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十三课。(师板书课题《草原》),在作者老舍先生的笔下,草原有什么特点,草原上的人们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一起听一遍《草原》配乐朗读,再谈谈你的感受。

生:我感觉草原很大。生:我感觉草原很美。生:草原上的人很热情、好客。生:草原上的物产很丰富,风俗很独特。

[自评: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是语文教学艺术的一个特点,采用欣赏音乐、听朗读,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但在激趣上总觉不够,显得有些平淡。] 师:大家说得很好。让我都很想亲自去草原看看,亲自感受一下草原的乐趣。你们想去吗?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吧!(充满激情)请同学们自己把心带到草原中,去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吧!看一看,作者笔下的草原是什么景象?(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这一段,作者写出了哪些景物? 生:天空、小丘…… 生:羊群、骏马和大牛……

师:同学们找得很对,作者写草原,主要抓住了草原的天空、空气、大地、小丘、羊群等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辽阔美丽的草原风光图。下面,请大家闭上眼,听老师读课文这一段,同学们脑海里想象作者描写的景物,结合你平时所见的这些景物形象,让它们在你的脑子里展开一幅幅画面,然后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自评:课文是生学习的版本,但它最应该属于作者的感受。而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贴近作者的感受,这才是教学的方法,或者说教学艺术。让生借助作者的语言文字去想象,自我感觉是一种较好的将作者----作者的作品包蕴的东西----读者联系起来产生共鸣的方法和手段。](读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师: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作者是怎样写草原的天空的? 生:“这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

师:为什么说“这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 生:草原上的空气,非常清新,又没有污染,不象我们城市,受工厂废气浓烟污染,都看不见天空了。(掌声响起)生:说明草原上的空气非常干净,草原一带山清水秀,所以感到清鲜。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深刻,体会说得太形象了,而且说明大家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非常关注生活,老师认为我们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积极投身到保护环境中来。好,那作者为什么要在“清鲜”和“明朗”这些词前加上“那么”呢?能否换一个词语?

生:“那么”可以换成“非常”、“很”。生:还可以换成“多么”。

师:大家将换成的句子读一读,看意思有没有变化? 生:没有变化。

生:老师,这样一换,意思是不变,但好象表达的感情变了,变得没有那么强烈了。

师:你能不能给大家说明白些?

生:作者用“那么”表达的感情是对草原无比喜爱,喜爱到了极点一样,而其它的词却没有这种感情了。(掌声又响起)

[自评: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习用词的准确、精炼、贴切。此例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换词比较,培养学生的语感,又让学生明白写作时用词怎样才能准确地表达情感。但在引导保护环境上似乎不够,却又怕牵扯太多。] 师:面对此景,作者的心情怎样?在文中找出有关语句。生:“总想高歌一曲,表示自己的愉快。” 师:是啊,作者初入草原,面对草原的明朗天空、清鲜空气,真是------,看大家能用什么词形容作者此时的感受?

生:心情开朗。生:心旷神怡。生:神清气爽。

师:好,非常好!那么,天底下的草原,在作者眼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师:你从“一碧千里”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生:大草原都是绿的。生:大面积都是绿的。

生:“碧”就是青绿色,“一碧千里”是说“整个草原全是青绿色的,一眼望不到边。”说明草原又绿又大。

师:你们认为谁体会得最好?说得最具体? 生:第三个同学。

师:为什么又说“而并不茫茫”呢? 生一时接不上来。

师引导:我们可以利用刚才这位同学的办法去试试:他是怎样理解“一碧千里”这个词的呢?请刚才这位同学给大家讲讲吧!

生:老师,我是通过查字典来理解的。师:对啊!我们也可以学学他吗?

(学生急不可奈地拿出字典查起来,不一会儿纷纷举手)生:“茫茫”是“模糊、朦胧的样子”那么这句是说“草原虽然很大很大,但是并不模糊。

生:也可以说站在草原上可以看到很远,而且又很清楚。生:与上文的“明朗的天空”、“清新的空气”连起来,使我想到草原很洁净,没有什么东西遮挡视线,所以作者才看得清,看得远。(掌声响起)

师:说得真好!我们就是应该这样联系上下文来体会。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草原的羊群、大地和小丘呢?

[自评:对学法的指导,是高年级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此举尚可。] 生:作者把草原的大地比喻成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喻成绿毯上绣着的白花。

生:小丘像一幅美丽的中国画。

师:大家读得很仔细。请大家看看黑板上的一幅图画(师出示图画,指认“羊群”和“小丘”。点拨“绿色渲染”就是“用绿颜色涂画的”,“墨线勾勒”指“用墨线把物体的轮廓勾画出来”)依据图画及文中内容,请大家谈谈,“绿色渲染”和“墨线勾勒”分别指什么?

生:绿色渲染说明草原这幅画的基本色是绿的。生:绿色渲染还是说草原上都是绿的。

生:不用墨线勾勒说明草原上的小丘和平地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生:不用墨线勾勒说明小丘和平地连成了一个整体。

师:这几位同学都说得很好。请大家再读读第三句,就会明白。生:(齐读)“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师:草原上可谓“放眼处处皆绿色”。请大家找找,看哪个词写出草原这“绿”到底是怎样的“绿”?

生:“翠色欲流” 师:那是怎样的“绿”呢? 生:绿得快要流动。

生:是说绿的颜色很浓,好像要流出水来。生:不仅说它绿得浓,还说它绿得鲜艳,光亮亮的。生:对,因为草原上很洁净,草上没有什么灰尘和污染物,所以是这样,绿得鲜艳耀眼。

师:大家一个比一个体会得深刻。面对如此宽广、美丽的大草原,假若是你来到了它上面,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

生:在草原上痛痛快快地跳上几圈。生:在草原上美美地睡上一觉。生:在草原上无拘无束地纵情高歌。生:骑上一匹马,愉快地奔跑。

师:好,这都说明大家在草原上心情愉快、高兴。我们还是来看看作者此时的感受是怎样的吧!

生:很高兴,因为他想吟诗。

生:很留恋,舍不得离去,因为他站在那里“久立四望”。生:作者还无比陶醉,从“连骏马和大牛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看出,他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骏马和大牛来写出自己对草原的感受。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说明草原很美,连马和牛都吸引了。这样更突出了草原的美。

师:说得真好!现在请大家回顾一下,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

生:主要写草的美丽景色和作者的感受。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的。

生:我觉得还有从整体到部分的写法。师:(鼓励地)何以见得?

生:作者先说“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是总写草原给人的印象,而后面写平地、羊群、小丘这些都是分写。

师:说得非常好,我们就应该这样大胆发表个人的意见。好,我们之所以对草原有这么美好而深刻的感受,就是得益于作者的细心观察和巧妙的表达,请大家在文中找一找,看看作者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借鉴。

生:句子中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的手法。生;观察很有顺序。

生:每写完一处景物,就写出自己的切身感受使人受感染。生:抓住静态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致描写,使人印象深刻。师:是啊,正因为作者注意了这些,所以我们能真实地感受到草原简直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好,下面让大家见见真实的草原风光吧!(师放录像:《草原风光》)学了老舍笔下的草原,也见识了真正的草原风光,面对如此美丽的草原,你心上会涌起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我向往这样的景色。生:我想亲自去看看它。

生:草原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的祖国多可爱啊!

师:大家都说出了心里话,我也有同感。其实,我们的祖国本来就是一幅巨图,土地辽阔、物产丰富、人民幸福安康。现在,请同学们用无比喜悦的心情,再自由朗读这一段,争取指导它背下来。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领略了草原的辽阔及秀美,那奇丽的景色真是既令人惊叹,又叫人舒服,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家想不想知道草原上的人怎么样?

生:想(迫不及待)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2—5自然段,想一想,你想了解那些问题。

生:(自由读课文,在书上批注)

师:老师看你们学得这么认真,很想与你们交流一下,怎么样?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师:谁来说一说?

生:学了这部分内容,我们应该知道每个自然段都写什么? 师: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生:写了迎客、相见、款待、话别。

生:我想,我们应该知道蒙古人民为什么到几十里外来欢迎远客?

生:这说明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他们之间情谊深重。师:你说得真棒,谁还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通过学习,我觉得我们应该明白蒙族人民有那些风俗习惯。生:(争先恐后的汇报搜集到有关蒙族风俗习惯的资料:喝好茶、吃手抓肉、赛马、摔跤、住蒙古包……)

师:你们刚才表现得真棒,那么读了这部分内容,假如你是远方的客人,你是兴奋、激动还是感动?能谈一谈你们的感受吗?可以用你喜欢方式去表达,可以唱一唱、说一说、演一演、还可以跳一跳。

生:(自由组成合作组,进一步体会真实情感)

师:老师已感受到你们的兴奋了,谁来汇报一下你自己的感受? 生:我读迎客这部分时,觉得很兴奋。师:你读一读,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

生:(抓住重点句子,读“走了许久——快了,快到了”)表现了看到河的惊喜及急切的心情。师:(适时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赛读、自由读)

生:主客在蒙古包外想见的场面令人激动,我们是用表演的方式体会到的。(生抓住重点句“你说你的——民族团结互助。”表演想见一幕)

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创造性的表演。)生:主人热情款待,会使客人感动。(学生表演敬酒、吃肉、唱歌)

生:我还感受到了主客分别时依依不舍之情。

师:(指导学生朗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本文描写的是老舍几十年前去访问内蒙古大草原看到的景象,那么今天的草原是什么样?未来的草原又会是什么样呢?你们大胆的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

生:(参阅资料,练说、练写)以诗歌、歌曲等各种形式赞美草原…… 评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正式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本教学片断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想象思维,学生敢于大胆的想象,进入情境自读、自悟、自演,从最大程度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在学习中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其中,不仅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也使学生的灵魂得到了净化,人格得到了升华。

第四篇: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课《草原》课堂实录一等奖(薛姣)

《草原》课堂实录一等奖(薛姣)

版本: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执教者:新疆兵团 薛姣 【课前谈话未录下来,故略。】 【上课时间】(师播放歌曲)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新疆的草原。这节课,我们跟着作家老舍先生一起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里美丽的风光。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草原。师:再读一次。生:草原。

师:你们去过草原吗?谁去过草原? 生:去过。

师:请问你第一次去草原感觉怎么样? 生:感觉很高兴。

师:那你能不能高兴地读一下这个句子。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师:还有谁去过。

生:我去过内蒙古的草原,那里的景色非常优美。但是,我感觉还是没有我想象中那样宽广,不像民谣中的“风吹草低见牛羊”那样,只能是“浅草才能没马蹄”。师:你回答得太棒了,你在课后积累了很多的古诗。同学们,老舍先生第一次来到了内蒙古大草原,他感受到了草原的宽广,请同学们一起读这个句子。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师:的确,老舍先生见到的草原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美。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先自由朗读全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比较难读的词语,要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师:可以放声朗读。

师:同学们,读完了,哪个字音比较难读,给大家纠正一下。你画出了哪个词? 生:第二自然段的“迂回”。师:对,他提醒大家注意“迂回”这个词语,还有吗? 生:渲染。

生:第一自然段的“勾勒”。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请几个同学来读读这些词语,其他同学子仔细听,看他读对了没有?好,你来读第一排的三个。生:新鲜、明朗、渲染。师:读的真准,第二排谁来读? 生:勾勒、低吟、回味。

师:不错,还有第三排,谁来读? 生:翠色欲流、一碧千里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请同学们再一次浏览全文,看看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表达老舍先生游览完内蒙古大草原后的感受。把它画下来。请你说。生:我画的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师:“蒙”,再读一遍。

生:蒙。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太阳已经偏西,老舍先生还想在这里多留片刻,这是为什么呢?他怎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生:第一自然段写了草原的美,所以老舍先生想多留一会儿,草原上的草和景色,还有一些大牛、羊都特别美。

师:是呀,是因为草原上的景色特别美。老舍先生才忍不住多留片刻。除此之外呢?还有什么?

生:老舍不想离开这里,是因为这里人的热情招待让他感动。师:让他在这里„„ 生:多留一会。

师:草原不但景色美,而且人民也是特别的热情好客。这节课我们就先去领略草原的风景,请同学们先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哪个句子写得最美,把它画下来,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师:谁愿意把你 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我找的句子是“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从这句话我体会出在这境界里,既然连动物都在欣赏美景,可见草原非常美,而且动物也是自由自在的。

师:你是在用心在体会呢!还有哪位同学愿意交流。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师:这“一碧千里”让你感受到什么? 生:让我感受到草原的辽阔、大、还有美。

师:一碧千里,这是多么的辽阔啊!这个“碧”是什么意思? 生:“碧”的意思就是“绿”。

师:是呀,大片大片的绿色让我们近处看到的是绿色,远处也还是绿色,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句子吧!

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师:这么大、这么绿的草原并不茫茫,“茫茫”是什么意思?“茫茫”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茫茫”给人一种很空旷的感觉,而草原并不空旷。

师:所以作者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是呀,有了小丘、牛羊、骏马的点缀,我们一碧千里的草原并不茫茫。直接的和大家交流。

生:是第一自然段: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里表现了老舍先生内心的愉快。师:老舍先生内心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生:愉快的

师:他感受到了这样的天,清鲜的空气。同学们,作者为什么用“清鲜”而不用别的词语呢?你试着给它换个词语。可以换成什么? 生:新鲜。

师:空气可以用新鲜来形容,还可以呢? 生:还可以换成“清新”。师:那作者为什么会用“清鲜”?

生:“清鲜”里含有清爽和新鲜两个词语的意思,所以作者用的是“清鲜”。师:说对了,作者感受到了这里清鲜的空气,请同学们一起读这个句子。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师:这时候,如果你也在草原上,你想说点什么? 师:老舍先生想要高歌一曲,你呢?

生:我想要躺在草地上欣赏如诗如画的美景。

师:你都不忍心去破坏这样的美景了,对吗?同学们,除了这句,还有哪里写得美?

生: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使人感到十分舒服,一见便生爱慕之心。

师:说得多好呀!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草原是一碧千里。师:同学们,还有哪里写得美?

生: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我觉得这能表现老舍看见的小丘线条很优美,他在欣赏这种美。

师:这里确实写得美,里面有一个词“渲染”,“渲染”是什么意思呢? 生:“渲染”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有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师:同学们,看这幅图,这是用渲染的手法画的一幅画,它用色彩涂抹画面,达到了非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如果说,中国画是渲染出非同寻常的艺术效果。那么老舍笔下就是那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孩子们,这个句子里,还有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草原的美? 生: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师:哪个词?

生:翠色欲流让我感觉到心旷神怡。

师:翠色欲流。看到这个词,你的眼前好像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生:出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师:好,还有吗?

生:这翠绿的颜色都要流入云际。

师:是啊,翠绿的颜色都要流入云际了。近处是绿的,远处还是绿的,请同学们一起读。

生: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师:用心来感受这样的句子,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如果风吹起来的时候,草原上的草地随着风轻轻地动着,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草原上的绿色流入云际,流入每个人的心里。还有哪个句子写得美?请你读一读。

生: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让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个句子里,我想象到作者老舍在看到这一望无际、一碧千里的草原的时候,已经被陶醉了。

师:你能想象到当时的画面,想象到了作者的心里,你是一个用心读书的孩子。还有哪个句子写得美。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是一个比喻句。师:作者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他把白羊比作了大白花。

师:把羊群比作了白色的大花,还有呢? 生:把草地比作了翠色欲流的绿毯。师:什么样的绿毯。生:无边的绿毯。

师: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把草原比作了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作了白色的大花,孩子们,你们再想一想,羊群在草地上还能比作什么?请你把这个比喻句写下来。师:谁能来读一读你写的句子?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草地增添了几分生机。

师:孩子,这不是比喻句,虽然你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但是比喻句要有本体和喻体,你再想一想。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翠绿的河水中混着白色的浪花。师:写得多好啊!想象力十分丰富。孩子们,再读读作者的这个句子,看看哪一个字用得最巧妙。

生:文中用的最巧妙的是“绣”。

师:她找的很准,为什么“绣”用得巧妙? 生:因为内蒙古草原的景色就像画一样。

师:如诗如画,羊群不仅仅是在这里吃草,而是在作者的笔下,就仿佛绣上了一朵朵白色的大花。这样的美,美得让人兴奋,美得让人陶醉,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样的景色中,连骏马和大牛都仿佛陶醉了,好像回味着—— 生:

师:同学们,我们欣赏了美丽的文字,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草原上美丽的风光吧。

(音乐响起)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草原风光,让我们把这优美的文字都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吧。可以看着不同的提示背一背这段话。(师生共背第一自然段)

师:这优美的文字印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同学们,作者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是从草原的天空写到了天底下的一碧千里,这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从远处的小丘写到的近处的羊群、骏马、大牛,这是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我们在写作文的顺序,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像作者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这样才能让文章更有条理。老舍先生为了表达他对草原的热爱,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同学们,你们爱你们的家乡吗? 生:爱。

师:那就请大家也选取家乡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处,把你对家乡的爱写下来,让老师们感受到你们爱你们的家乡。师:把你们写好的句子念给大家听。

生:贺兰山非常美,有此起彼伏的山峦,有高高的山上的绿树。生:我的家乡是美丽的银川,白云是那么的白,是那么优美。

师:时间来不及了,很遗憾,同学们可以在课后完成练习。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而且也感受到了每位同学也很爱你们的家乡。正是因为草原上的风景美,草原上热情好客的民族还正在等着你们呢!课后,同学们可以自己读读课文的后半部分。正是因为这样,老舍才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第五篇:草原

1、草原

一、看拼音写词语。

dǐ tán

xuàn rǎn

gōu lè

dī yín

yū huí jīn piāo dài wǔ()()()()()()()xiū sè

shuāi jiāo piān xī

tiān yá

jū shū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歌曲(qū qǔ)弯曲(qū qǔ)快乐(lè yuè)乐(lè yuè)曲 音乐(lè yuè)乐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不用()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象回味着草原的()。

1、根据课文内容,将短文补充完整。

2、作者在片段中,概括了草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说说文中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叹()柔美()奇丽()

5、读读短文中划线的句子,“无边的绿毯”指的是______________,“白色的大花”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让人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空气()歌声()天空()草原()骏马()线条()

三、《草原》是著名作家()写的一篇散文,通过()、()、()的记叙与描写,表现了草原秀美的风光和内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最后,作者以()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热爱草原,赞美草原人民的真挚情感。

四、作者在写景物的同时,不忘写自己的感受。请用“

”把写作者感受的句子画出来。

[语段二]《草原》第二自然段

4、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用“ ”画出来。“洒脱”这个词语可以换成什么词?

5、“疾”的意思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群马疾驰”中“疾”的意思是();“疾风吹劲草”中“疾”的意思是()。

6、文中画“

”的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7、文中画“ ”的句子把 比作彩虹。

九、理解课文后填空。

1、课文是按照顺序叙述的,可以分成四部分,它们的小标题分别是:()()()()。

2、《草原》一课的作者是

。这篇课文不仅为我们展现了

的草原风光,而且让我们感受到

之间浓浓的民族情。

2、丝绸之路

一选择正确读音: 矗(chù shù)立

戎(jiè róng)装

高擎(qīng qíng)匕(bì bǐ)首

缫(sāo shāo)丝

冶(zhì yě)铁

二填写词语: 精神()、丰富()、美()美()、()山()岭 三请你仿写文中这样的词语。矗立:()立、()立、()立。栩栩如生:()、()、()浩浩荡荡:()、()、()不计其数: 不()、不()、不()

四望着这座雕像,我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1﹚画出句子中的有关联想的内容。用————标出。

模仿写句子:

﹙2﹚望着高高的五星红旗,我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你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丝绸之路吗?将丝绸之路的意义写下来:

下载草原课堂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草原课堂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草原

    1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等能体现草原辽阔风光或民族特色的歌曲。) 2.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是不是......

    草原

    《草原》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会写14个字,会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能够有感情......

    草原

    一、复习引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草原》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归纳并板书:风光美)老舍先生第一次到草原所看到的美丽风光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谁......

    草原

    《草原》难点试解 分享到: 收藏 推荐 著名作家老舍的散文《草原》,文情并茂,美妙动人。但是有几处描写蕴藉含蓄,需要反复体味才能真正悟解。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落......

    草原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4个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3、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

    《草原》

    1、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这句话是这段话的中心句。“碧”是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一”是“全”和“都”的意思。总起来是说整个草原全......

    课堂实录

    师:说得很好!对于作者想到的补救的办法,可行吗?为什么? 生:第一个办法不可行。因为当“我”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年以后的事了。弟弟已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年龄这么......

    课堂实录

    《少年中国说》课堂实录原创参赛】“采用批注式阅读方法,打造高效阅读课堂”主题 研究课《少年中国说(节选)》课堂实录 授课教师:通榆县第二小学徐春颖 师:(指板书)请同学们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