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出台治理商业贿赂方案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出台治理商业贿赂方案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出台治理商业贿赂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药品、医疗器械市场经济秩序,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深入推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反腐倡廉工作,近日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局成立了治理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商业贿赂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了办公室,研究、出台了《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治理工作的指导原则、总体目标、治理的重点内容和措施、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及具体要求。并从4月10日起,正式启动了全省系统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全部工作将分四个阶段进行,即:学习教育阶段(4月10日--5月15日)、宣传动员阶段(5月16日--6月15)、查摆阶段(6月16日--10月31日)、总结阶段(11月1日--11月15日)。主要开展四项治理工作:一是通过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虚假注册审批、违法违规经营、给予或收受回扣、违法广告宣传、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以及一药多名、未经批准改换包装等行为的监管治理力度,重点治理药品、医疗器械研发注册环节的商业贿赂及药品、医疗器械购销环节中的商业贿赂。二是通过在药品注册、药品检验、审批发证、认证检查、监督执法等重点环节上建立“权力公开、权力分解、权力量化、权力运用、责任追究”的长效制度措施以及推行政务公开、阳光政务,用规范的行政行为和完善的监管体制遏制商业贿赂行为。三是通过督促,使企业自查自纠,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抵制商业贿赂行为。通过大力推进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利用公示、警示制度,鼓励宣传守法守信的企业,警醒违法违规失信的企业,从而减少商业贿赂行为。四是通过探索、完善药品招标采购的运行机制、监督机制,约束商业贿赂行为。
为抓好治理工作,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一要从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将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的重要工作日程,动员每个干部职工都要积极参与到治理行动中,自觉抵制商业贿赂行为。并建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在政策、法律和工作三个层面研究治理的具体思路和对策,综合运用教育、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对商业贿赂进行治理。二要从监管工作实际出发,将治理工作与有效打击药品、医疗器械购销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相结合;与加速推动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相结合;与惩治腐败,推进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与建设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信用体系,促进药品、医疗器械经济健康发展,切实降低药品虚高价格,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结合,使治理工作落到实处。三要通过开展治理工作务必使全系统、全行业的从业人员普遍受到教育,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者的错误观念逐步得到纠正,企业的经营行为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自身的行政行为基本得到规范,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基本得到完善,逐步形成行为规范、程序合法、监管到位、廉洁高效、制度健全的药品监管新格局。在组织开展治理工作中,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统筹谋划部署,稳步有序推进;明确工作重点,解决突出问题;严格把握政策,维护发展大局。重点在查办大要案,建立健全治理贿赂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通过深化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运用兼并、联合、重组等手段,对现有企业进行整合,使其做大做强,促进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同时,通过提高市场准入条件,落实现代企业制度,推进药品现代物流的发展,促进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规范化水平的提高,逐步铲除商业贿赂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四要实行领导责任制和治理工作报告制,定期通报治理工作进展情况。同时,加强工作督查。届时,省局将组织专门力量对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落实情况情况进行检查,对问题较多、社会反映大的企业,必要时要派员现场督促解决;对工作措施不到位,自查自纠不认真、消极应付,发现问题不查处,落实整改不到位的部门要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对拒不自查自纠、掩盖问题的,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各地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情况也将被作为省局年终综合考评目标之一。
另外,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决定,将于近期召开由药品、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企业法人参加的全省治理商业贿赂电视电话会议,对全省食品药品领域治理商业贿赂进行动员部署。同时要求各地也要组织本辖区企业法人召开专门会议,会上要提出拒绝商业贿赂的倡议,企业法人要签订承诺书。预计全省系统治理工作于今年年底前结束。
第二篇:**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治理商业贿赂实施方案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治理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高度重视,在全省各地设置了9个分会场,全系统2100多名干部职工都就近及时收听收看了会议实况。各地市的党委、政府及纪委的有关领导也应邀出席了分会场的会议。会后,大家进行了热烈讨论。普遍认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局在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部署和要求上,态度鲜明,行动迅速,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尤其聆听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邵明立局长和监察部副部长曲万祥的讲话,进一步提高了对开展食品药品监管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治理工作的目标、原则和任务。大家纷纷表示,在食品药品监管领域治理商业贿赂,是进一步规范药品、医疗器械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深入推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搞好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吉林省全系统的干部职工坚决拥护并将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做出的治理商业贿赂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同时,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向各市县局党组提出,要积极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号召,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保持高度一致,统一思想、统一部署、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有效地推进治理工作。目前,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成立了治理商业贿赂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了办公室,研究、出台了《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治理工作的指导原则、总体目标、治理的重点内容和措施、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及具体要求。从2006年4月10日起,全省系统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正式启动。全部工作将分四个阶段进行,即:学习教育阶段(4月10日--5月15日)、宣传动员阶段(5月16日--6月15)、查摆阶段(6月16日--10月31日)、总结阶段(11月1日--11月15日)。主要完成四项治理任务:一是通过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虚假注册审批、违法违规经营、给予或收受回扣、违法广告宣传、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以及一药多名、未经批准改换包装等行为的监管治理力度,重点治理药品、医疗器械研发注册环节的商业贿赂及药品、医疗器械购销环节中的商业贿赂。二是通过在药品注册、药品检验、审批发证、认证检查、监督执法等重点环节上建立“权力公开、权力分解、权力量化、权力运用、责任追究”的长效制度措施以及推行政务公开、阳光政务,用规范的行政行为和完善的监管体制遏制商业贿赂行为。三是通过督促,使企业自查自纠,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抵制商业贿赂行为。通过大力推进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利用公示、警示制度,鼓励宣传守法守信的企业,警醒违法违规失信的企业,从而减少商业贿赂行为。四是通过探索、完善药品招标采购的运行机制、监督机制,约束商业贿赂行为。另外,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决定,将于近期召开由药品、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企业法人参加的全省治理商业贿赂电视电话会议,对全省食品药品领域治理商业贿赂进行动员部署。同时要求各地也要组织本辖区企业法人召开专门会议,会上要提出拒绝商业贿赂的倡议,企业法人要签订承诺书。预计全省系统治理工作于2006年年底前结束。
第三篇:食品药品监管局确定治理商业贿赂六项重点
食品药品监管局确定治理商业贿赂六项重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了治理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商业贿赂六项重点,在购销环节给予医务人员回扣、虚报成本抬高药价等行为位列其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在13日召开的全国治理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会议上宣布了这六项重点:
——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
营企业及营销人员在推销药品、医疗器械过程中,以各种名义给予医疗机构及工作人员、医务人员回扣、提成等财物的行为;
——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及相关人员在批发零售、原料采购、广告宣传、参加药品、医疗器械投标竞标过程中,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机会或商业利益的行为;
——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在药品、医疗器械的审评审批、认证发证、检验检测、稽查处罚等重点监管环节中,以不正当手段获得准入资质、减轻或逃避处罚的行为;
——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使其产品进入医保目录、虚报成本抬高药价获取商业机会或商业利益的行为;
——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工作人员插手干预药品企业经营或投资入股药品研究、生产、经营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工作人员在行使监管权力过程中,收受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及相关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行为。
邵明立表示,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是治理商业贿赂的重要突破口。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管局将向社会公布治理商业贿赂举报电话,鼓励举报投诉;对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和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中的违法案件,将加大查处力度,深挖背后的商业贿赂行为;对性质恶劣、情节严重、涉案范围广、影响面大的商业贿赂案件,将依法从严惩处。
第四篇:治理商业贿赂方案
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方案
为切实抓好监理处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进一步规范监理工作行为,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根据有关规定,结合监理处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重要意义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获取私利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个人的行为。商业贿赂违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破坏市场秩序,妨碍公平竞争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投资环境,损害交通建设的健康发展;增加企业经营成本,造成国家税收减少和公共财产侵吞;为不严格施工开了方便之门,直接侵害国家的利益。商业贿赂败坏社会风气,腐蚀党员、干部和企业从业人员,成为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的温床。
监理处高度重视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工程项目战线长,涉及的劳务队伍和敏感环节多,治理商业贿赂是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从改革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商业贿赂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扎实、切实有效地开展专项治理工作。
二、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指导原则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科学发展观,按照《推进治理交通建设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要求,结合监理处的实际工作,以自查自纠不正
当交易行为、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为主要内容,切实开展治理工作,铲除滋生商业贿赂的土壤和条件。
(二)指导原则:
1、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综合运用教育、经济、纪律和行政等多种手段进行治理,既要坚决纠正、从严惩治,又要深入探索有效预防的措施。
2、统筹部署,有序推进。通盘考虑,精心组织,稳步推进。
3、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结合交通施工建设实际,对与业主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严重影响公平、公正监理的突出问题从严治理。
4、把握政策,服务大局。坚持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正确区分正常的工作交往与不正当交易行为的政策界限,正确区分违纪违规行为与违法犯罪的界限;既要治理商业贿赂,又要保持正常开展工作。
三、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一)对不正当交易行为进行自查自纠。
不正当交易行为是指在监理活动中违反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影响公正监理的行为。通过监理处各监理小组内部的自查互查找出存在的问题,组织监理人员深入学习中纪委六次全会、省纪委七次全会及公司廉政建设有关精神,学习上级有关治理商业贿赂的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重要性
和必要性,增强治理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形成治理商业贿赂的良好氛围。
认真开展对不正当交易行为进行自查自纠。一是摸清不正当交易行为所涉及的岗位、环节、人员等基本情况。二是按照要求,结合监理处实际,排查出存在商业贿赂问题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明确治理重点。三是边查边改,对自查出的问题不隐不瞒、不等不靠,按照政策界限,根据情节轻重,影响大小和认识态度、区别对待,认真纠正。对情节轻微的,以批评教育和自我纠正为主;对有问题,但能主动说清楚并认识错误的,依据有关规定从轻或免予处分;对情节严重,态度恶劣的,及时上报,给予处分。
(二)及时进行整改
监理处各科室、小组对自查出的不正当交易问题,认清危害,找准根源,认真整改。认真梳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不正当交易行为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掌握其发生的形式、规律和特点,查找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强化管理、完善制度,为建立专项治理长效机制创造条件。
(三)重点进行检查
监理处对各小组的自查自纠情况,特别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清理纠正,完善制度情况,进行认真检查。驻地工程师会对各小组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对自查自纠走过场流于形式的,要推倒重来;对拒不自查自纠、掩盖问题的,一经发现,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四、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保证措施
为开展好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主要采取以下几项保证措施:
(一)建立机构、明确责任、抓好落实。成立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驻地工程师为组长,副驻地工程师为副组长,各专业工程师为组员,建立全体监理人员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和责任机制。要结合监理处实际,落实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要求,做到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工作措施三到位。
(二)加强宣传、广泛发动、营造氛围。通过宣传栏、集中学习,广泛宣传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文件精神,加强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加强对治理商业贿赂重要性和廉洁从业相关规定的教育。运用典型案件开展法制宣传和警示教育,观看典型的教育片,筑牢自觉抵制商业贿赂的思想道德防线。加强舆论监督和信息举报工作,监理处公布的举报电话是053180687052。在排查和举报中要注意保护投诉人的安全。
(三)健全制度、源头治理、严肃查办。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坚持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效能监察为抓手,健全制度,强化监督,把专项治理同落实惩防腐败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方法解决商业贿赂问题。对自查中发现的商业贿赂案件进行认真剖析,分析案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研究监督管理机制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准确把握法律和政策,严格区分罪与非罪,坚持宽严相济。
(四)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从大局和长远出
发,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商业贿赂问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引导,通过宣传教育,倡导公正科学、廉洁自律的公司方针,营造反对商业贿赂的社会氛围。广泛宣传法规政策,提高对商业贿赂危害性的认识,纠正错误观念。
二是加强规范,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规章,严防商业贿赂的发生。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坚决查处商业贿赂行为。建立反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建立跨科室、小组的反商业贿赂预警监管、执法协调和联防体系。
第五篇:治理商业贿赂方案
【ICXO.com编者按】商业贿赂,是以获得商业交易机会为目的,在交易之外以回扣等名义直接或间接给付或收受现金、实物和其他利益的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商业贿赂
中国治理商业贿赂盯住公务员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治理商业贿赂开始盯住公务员。中共中央近期要求严肃查处涉及国家公务员在商业活动中收受贿赂的行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重点查处政府机关公务员在其中利用行政权力收受贿赂的行为。
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2月初,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各级政府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作为2006年廉政建设的重点。党中央、国务院要求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交通部等部门和单位,对本部门本单位主管(监管)行业、领域和单位的商业贿赂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方案。
中央责成各主管部门从2006年第一季度开始,要组织本行业企业事业等单位,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对不正当交易行为进行自查自纠。
在商业交易中给予“回扣”以获取交易机会,在中国已被普遍默认,尤以医疗、电信、金融、建筑等行业为甚。形式也越来越隐蔽,主要有在交易之外直接给付或收受现金和实物;假借促销费、宣传费、劳务费等名义,给付对方单位或个人财物;以报销各种费用或“红票”冲账的办法给以贿赂;提供境内、境外等各种名义的旅游、考察等各种手段给予或者收受回扣等。
高层此番提出对商业贿赂进行专项治理,就是要着力解决公益性强、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严重破坏市场秩序的问题。
鉴于治理商业贿赂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既要集中时间开展专项治理,又要从大局和长远出发常抓不懈。高层强调,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商业贿赂问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这包括三部分内容:
一是针对现行法律规定不够完善,给认定和查处商业贿赂犯罪带来困难的问题,首先将修订、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其次,强化内部管理,建立企业自律机制。企业坚持依法经营,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要带头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商业贿赂。
最后,深化体制改革,从源头上防治商业贿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行为。推进行业协会、商会管理体制改革,清理规范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推动行业组织通过制定行规、行约以及行业标准对企业等会员行为进行约束。
中央部署治理商业贿赂22个部委联手反贿赂
核心提示
不到10天时间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两度就治理商业贿赂作出部署。此前,一份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行动的通知已经下发。
商业贿赂无处不在:小到出租车拉客的“回报”、医院中的药品“回扣”,大到外资公司向官员行贿。
而此次行动,反商业贿赂被纳入了反腐败的体系。
通知要求,建立多部门的合作机制以改变多头监管造成的漏洞,而日前提请人大审议的刑法修正案也加大了对此的打击力度。
中国政府正在向商业贿赂宣战,并且这一次,是以反腐败的名义。
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第四次全国廉政会议,部署2006年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治理商业贿赂”成为重点之一。
不到10天时间里,总理已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两次部署。此前的2月15日,温家宝在部署行政监察工作时,要求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并重点查处政府机关公务员在其中利用行政权力收受贿赂的行为。
据新华社报道,这两次会议,均系对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在1月6日举行的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反商业贿赂首度作为反腐败的重要内容被提出,并被明确定为2006年的工作重点。反商业贿赂由此被提高到反腐败的高度。
就在上述廉政会议召开前一周左右,一份由中央纪委负责起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印发的《〈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9号)(以下简称《通知》)下发到各部委和各省市。
与此同时,为治理商业贿赂而由中央纪委牵头成立的“反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其成员也由原来的18个部委扩充到22个部委。
中国政府反击商业贿赂战斗的号角已然吹响。
22部委联手反“贿”
中央正式决定把治理商业贿赂作为2006年反腐败工作的重点,同时将负责单位从原来的18个增加到22个。
“商业贿赂已经从‘潜规则’变成了广告。”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程宝库说,他经常在收听电台广播时听到这样的广告———先是说某饭店如何的好,然后加上一句:出租车拉客有回报。“这其实就是商业贿赂。”
他解释,所谓商业贿赂,是以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