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总结
2008——2009学年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总结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措施,有利于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青少年的日常行为;有利于改善当前中学生养成教育比较薄弱的状况;有利于指导学生在改革开放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规范》的核心内容是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懂得中学生的责任与义务;学会如何生活。《规范》的许多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学生日常行为方面的具体体现。因此,贯彻实施《规范》应与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1、狠抓治本教育
学校坚持一手抓文化、技术课教学,一手抓思想品德教育,以学习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中心,狠抓“学、行、查、评”的有机结合,把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结合在一起,着力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训练文明行为。
(1)“学”:知规范,明道理。我们通过开学专题讲述、座谈讨论等形式,帮助他们熟知、领会行为规范的要求。
(2)“行”:抓训练,见行动。为了使行为规范的贯彻实施与从严治校结合起来,我们制订了《学生一日常规》、《学生管理条例》,用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在训练过程中,我们结合学生校内骑车、随地吐痰、乱抛瓜皮果壳、考试作弊、互抄作业等不良表现,一个一个问题地重点抓,抓反复,抓出成效来。校园清洁美观.地面上找不到一张废纸。
(3)“查”:查实施,抓经常。我校每天有一位老师值日,对学生文明行为、课堂纪律、环境卫生、自行车停放、门窗关锁等项内容实行全天巡视,发现情况,及时解决,并在第二天做操时间进行教育。见好人好事就表扬,见不良行为就批评。使抓行为规范的实施做到了经常化、持久化。
(4)“评”:评先进,树正气。我们在期末要求学生对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写好个人小结,并对学生操行进行自评、组评和班评。同时,抓好文明班级、三好学生的评比。
2、提高教育的预见性
一是按照部署积极抓。在预防“手足口”病中,我们教育学生要注意讲卫生,使班主任宣讲有内容。另一方面在全校广泛开展做文明学生、美化校园活动;二是摸索规律提前抓。近年我们发现六年级学生违纪情况比其它年级多,原因是进入青春期后,学生的逆反心理比较严重,个性冲动。为此,近年来我们对六年级学生在开学初集中一段时间开展学生行为规范的巩固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学期与前些年相比,学生的行为规范有了很大的进步。
3、活动开展有实效。
(1)开展“规范在心中”手抄报比赛。为了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推动“小学生规范教育月”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校举行了以“规范在心中”为主题的手抄报书画活动,以手抄报、绘画为载体,以“学规范、争五好”为主题。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全面提高了学生学规范、守规范的意识。
(2)开展“《守则》《规范》伴我成长”主题班队活动。各班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守则》《规范》伴我成长”主题中队活动方
案,活动中,有的班级编了《行为规范三字歌》和“小小公民道德”儿歌;有的班级开展了《诚信不能丢》辩论会;有的班级开展了《守则规范在我心》故事会;有的班级开展了“我是班级小主人”诗歌朗诵,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会,把行为规范教育。
(3)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利用雷锋月,认真开展好“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活动。在广泛学习、了解雷锋精神的基础上,发出向雷锋叔叔学习倡议书,各中队召开了讲雷锋故事为主题的队会,为倡导学生做一个雷锋式的好少年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心意识,形成人人讲文明,班班树新风,文明之风吹遍校园的良好局面,广大同学也懂得应该感恩生活、回报社会,以实际的行动让雷锋精神永驻自己的心田。
(4)开展“我是校园小主人” 绿地认养活动。结合植树节到来之际开展“我是校园小主人”绿地认养活动,少先队员们根据学校的划分,以中队为单位认养学校绿地和小树,负责对所认养的绿地和树木定期进行打扫和养护。队员们还结合活动认真学习了绿化知识,了解自己领养绿化带中植物的名称、种类等知识,建立了人与植物的感情。使队员增强队员的主人翁意识,培养队员的责任心,知道绿色的实际意义,知道爱护花草树木从自己做起。
(5)我校还先后组织开展了“我与守则规范同行”演讲、征文、绘画、书法等一系列比赛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描绘出自己实践新守则规范的历程。通过讲一讲,饱含深情,述说自己与守则规范相伴成长的经历;写一写,激昂文字,勾画自己心中理想小公民的形象;画一画,情投纸间,展现新守则规范实施以来校园里的新风新貌;抄一抄,意趣并重,摘抄各地实践新守则规范的新闻逸事,使行为规范
教育月主题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
4、活动实施有保障。
1、做好表率,规范养成。学校教育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我校教师遵守职业道德,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仪表端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管教管导,教书育人,在言行举止、文明礼貌、衣食住行、卫生习惯等方面做学生的表率;学生也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学校规章制度,言谈举止、文明礼貌、衣食住行、卫生习惯等方面也形成了规范。
2、领导重视,保障实施。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活动,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组织教师、学生学习《守则》和《规范》,认真总结贯彻《守则》和《规范》的经验和问题,坚持好的做法,改进工作中的不足,注重养成训练,着力提高教育效果,切实增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随着规范月教育活动的不断深入,我校的学生们在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品德得到不断加强,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校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将常抓不懈,继续深入,全力打造优良的校风。
第二篇: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活动总结
萧西实验学校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活动总结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良好道德规范和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我校一直努力遵循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着力培养学生成长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促进学生养成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人所必需具备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领导重视、措施落实
我校的德育工作实行了校长负责、行政领导为主实施德育的领导管理体制,做到了有领导分管,有机构负责,有专人具体抓。
1.深入学习、明确目标、形成共识。
学校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有关德育思想,明确了德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四有”新人。因此,将德育工作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上。学校号召全体教职工认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从而形成共识,产生合力。
2.建立并完善德育管理网络
学校完善了以王梅校长为组长,余力丰副校长为副组长,政教处管理人员及各班主任代表为组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了校长室、政教处、班主任为核心的德育管理机构,并做到认识到位,规则到位,措施配套,为我校学生行为规范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
3.教学管理工作始终坚持学科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阵地,德育工作应该渗透到各个学科中,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必须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在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挖掘教学中的育人功能,明确“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每一节课都是德育课”的要求。通过仪式教育、节日教育,结合时事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教育,重点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二、实施主要内容:
1、安全行为习惯教育。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思想是顺利开展各项活动的保障。
(1)、不在公路上玩耍、追逐,横过公路或在公路上行走,要当心来往车辆,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有人行横道的走人行横道线,不拦车、爬车。
(2)、没成年人的带领,不到池塘、河流去游泳、洗澡和玩耍。(3)、不玩火,未经允许,不准触摸电器设备。
(4)、不准坐在楼上走廊的栏杆和骑在楼梯扶手向下滑,不在走廊楼梯等处追逐打闹。
(5)、进行体育活动和劳动时,要有明确要求,严密组织,具体指导,用体育器材要掌握要领,擦洗门窗时没有老师在场不得进行。
(6)、未经家长同意,不能私自外出、外宿。(7)、不购买“三无”商品,学会辨别过期变质食物。(8)、不得听从和尾随不认识的人离开学校或家庭。
2、文明礼仪教育。举止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1)、统一穿校服、佩戴胸卡,穿戴整齐,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烫发,不穿高跟鞋,全体学生均不得染发、染指甲,不穿背心、拖鞋,进入校园时做到仪表端正。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自觉使用“请、谢谢、您好、再见、对不起”等礼貌用语;进入教师办公室要喊“报告”。
(3)、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4)、爱护公共财物,不人为损坏桌椅,拒绝“课桌文化”。
(5)、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得喧哗。课间、午餐活动不追逐、打斗,不玩有危险的游戏。
(6)、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7)、集合出入按指定路线先后顺序,不插队,不推碰,不争先恐后,上下楼梯脚步要轻,做操时动作要准确,观看比赛文明喝彩。
3、学习习惯教育。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前提与保
证,是学生文明素养的体现。
(1)、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等老师上课。
(2)、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认真思考。
(3)、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4)、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5)、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4、卫生习惯教育。讲究卫生是每个人应有的卫生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饭前便后要洗手。
(2)、包干区和教室每天要清扫干净。
(3)、保持桌椅的干净整洁,定期整理和清理书包。(4)、不在墙壁上乱贴、乱写、乱画。
(5)、爱护环境,不在校园及公共场所乱扔果皮、纸屑、垃圾。
三、具体实施过程和方法:
1、学习宣传:
(1)、政教处提前确定好每两周工作重点。
(2)、每两周的第一周政教处利用周一升旗仪式时间向全体学生进行宣传并提出相关要求。
(3)、每两周的第二周政教处利用周一升旗仪式时间总结学生一周以来的表现。
(4)、每两周学校利用周五例会先向全体教师宣传两周工作重点,让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齐抓共管。
(5)、各班级拿出专门的时间学习,如:利用晨会课、班队会课、周会课认真学习。
(6)、各班级学完之后,要求学生对照要求进行自查,并写出自己的不足之
处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7)、各班级针对学生的自查情况进行整改。
2、做好监督检查工作,抓好落实。
(1)、每天行政值周、值日教师、值日学生要认真检查并把检查结果公布。(2)、政教处、少先队、行为规范监督岗学生加强对两周工作重点的检查并把检查结果计入班级考核。
(3)、政教处两周把检查结果结合班级考核一起评出流动红旗班。
3、结合学校开展的评比活动,进行比赛
(1)、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行为规范知识竞赛;(5月底)
(2)、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行为规范达标班和示范班的评选,(6月份)具体方案另行通知。
四、具体时间安排及内容:
第2------3周:(1)、课间、午间不允许追逐打闹、做危险游戏。(2)、校园内不能乱仍垃圾、公共场合不能吃零食。
第4------5周:学生统一穿校服、佩戴胸卡,穿戴整齐,男生不留长发,女
生不烫发,不穿高跟鞋,全体学生均不得染发、染指甲,不穿背心、拖鞋,进入校园时做到仪表端正。
第6------7周:(1)、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自觉使用“请、谢谢、您好、再
见、对不起”等礼貌用语;进入教师办公室要喊“报告”。
(2)、在校园内不准骑车,进出校园推行(包括电瓶车)。
第8------9周:(1)、爱护公共财物,不人为损坏桌椅,拒绝“课桌文化”。(2)、保持桌椅的干净整洁,定期整理和清理书包。第10---11周:(1)、学生在上学期间不能旷课、迟到、早退。(2)、学生不能到游戏厅、网吧等不良场所。
第12---14周:(1)、乘车学生在操场排队秩序好,不乱走动;按秩序上下
车不拥挤,在车上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吃零食。
(2)、中餐时拿饭的学生不乱跑,遵守纪律。班级内学生中餐时不大声说
话,按秩序打饭,不随意走动。不浪费粮食,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五、取得的效果
1、大多数同学在思想道德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够认识到以前思想行为的不足。对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及职业道德都有了正确的态度和看问题的方法。正确的引导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尊老爱幼,热爱专业,并且端正了学习态度,树立起班级的良好的学习风气。
2、不文明行为有所减少,大多数同学们能认识到精神文明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素质。并且同学们能使用健康文明语言,生活朴素大方,有了新的精神面貌。
3、遵守行为规范、纪律,学习习惯得到改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学习态度端正、大多数同学能按时完成作业,珍惜学习时间,增强了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习效果较好。
六、需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个别同学积极性不高等。其中一些细节问题如:学习态度转化较慢、学习兴趣不浓、一些同学思想认识还不够深刻等,还需要我们长期教育组织学习。
2、对行为规范训练不够到位,落实不是非常到位,没有从细小处入手。
3、有的学生碍于面子,他们在教室里做得比较到位,可走出了教室,似乎变化不大。如校园里的扔垃圾的现象仍然存在,在校园内个别学生仍有喧哗等不文明的现象。所以这种活动要长期地开展下去,而且还要加大力度。
4、也有部分班级认识不够,没有积极地投入到这次活动中来。
学生的每一种美德或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而是一个长期的培养和教育过程,因此决非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而需要长期精雕细刻。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好每一阶段的工作,持之以恒地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贯彻落实作为学校基础性的工程来抓,促使学生的行为以强制变为自制,从他律变成自律,逐步养成自觉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一定会紧跟德育工作的大潮,积极构建科学的德育体系,拓宽德育途径,注重德育工作创新,整合教育资源,建立更加成熟的德育网络,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新的德育工作中贡献力量,谱写德育工作的更加辉煌的美丽诗篇。
政教处
2015年6月30日
第三篇: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总结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总结
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抓好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德育工作,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一、以身立教,师德垂范。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贯彻落实“规范”中我们首先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着力抓好师德教育,强调教师示范作用,通过政治学习,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水平,增强教书育人的光荣感和责任感;通过群体组合,优势互补,形成“规范”教育的整体力量,使校园内正气上升,团结向上,进取奉献的气氛更浓。
二、把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
(一)、构建得力的领导机构,加强教师规范引领作用。
1、领导小组成员经常深入各年级组,同时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学习,真正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带头人。领导小组成员以自己的能力、人格,高尚的品德,带好班主任队伍和加强学校骨干队伍建设。形成“全员参与、全程实施、提升观念、注重实效”的德育工作作风。
2、强化师德建设。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要确立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事事、处处都育人的管理理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因此,教师首先行为要规范。教师每天自己打扫办公室,升旗仪式时排在学生队伍后面,与学生一起高唱国歌,按时值勤,护导护送按时到岗,半年来,我校教师从课堂到课间,从学校到社会,总能给学生以良好的行为示范。
(二)、我校组织的各类传统活动、主题活动,始终把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作为教育的主线。
三、做好典型事例的表扬与批评活动
1、在开展一日常规训练活动,政教处充分发挥晨会、广播、宣传窗、手抄报等宣传阵地作用,倡导学生从身边事、日常事、小事做起,从学会做人开始,树立以什么为荣,什么为辱的意识。开展“四不、五节约”实践活动,倡导文明礼貌、摒弃违法乱纪;倡导勤俭节约、摒弃铺张浪费。对于在活动中出现的好人好事,严重违纪行为等典型事例要及时地开展表扬与批评。
2、注重养成教育,强化行规训练力度
中职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靠平时日积月累的知、行转化中逐步养成的。因此,我们利用各种渠道,各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体锻卫生习惯等方面进行训练和教育。
3、训练目标细化、具体化 各班则由班主任与学生一起根据本年级本班的实际,对照《学校行为规范教育分层目标》制定班级目标及每周教育重点,有计划、分阶段地落实行规教育内容。这样使目标更细化,使内容更具体,要求更明确,这样的训练,操作性强,学生更易接受。如:对学生进行“课间午间文明大课堂”的教育。我们按低、中、高年级细化成具体要求,如,一年级做到:不骂人、不尖叫,不打架、不追逐,不玩教具、媒体,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品,迅速做好生活上的事情(喝水、上厕所等)。根据这些要求制定一张表格,午会课上教师对这几条反复抓、反复讲,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行为对照评价,自我衡量,认识到哪些做到了,哪些还需努力。我们发现通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学生的文明休息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学校、家庭、社会配合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学校是教育主要的实施机构,但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合一体,紧密配合,才能形成教育工作的合力,实践证明,学校德育工作由单一化向社会化转变,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一条极其有效的途径。我校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大力加强宣传工作,把行为规范的内容和要求,通过家长学校或家长会、致家长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请家长竭力配合、耐心指导、正确评价学生行为。家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在校外受到的不良影响就会大大减少,校内教育就更加有效了。
五、养成教育系统化、经常化 学生行为规范是一个反复抓,抓反复的过程。我们努力发挥午会课的阵地作用,经常性,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为规范教育训练。一方面,学校分层次细化行为规范教育要点,划分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庭中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从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体锻卫生和劳动习惯三方面,确立了具体内容。每个课目有不同要求,循序渐进,形成了分层要求的系统目标。另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整体行为规范薄弱环节,确定阶段要点加以强化。这样有针对性的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六、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一)“礼仪教育”正行为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为了让这种优良的传统美德在学生中继续发扬下去,学校以“礼仪教育”为先导,引导学生学习文明礼仪,学会以礼待人。多年来,我们一直开展各种文明礼貌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礼貌意识,积极促进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
1.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学校历来坚持多形式、多渠道的正面教育,引导学生人人懂文明,人人争做文明学生。一是每学期开学初,组织学生学习《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职生守则》、让学生明白做文明学生的准则;二是在校园内设立文明、礼仪标语牌:如“请使用文明语言”“请讲普通话”“轻声、慢步、礼让、右行”,等,让环境感化人;四是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对校内外事件发表评论。五是设立每周一为学校文明日,强化学生文明习惯。
2.设立礼仪岗、监督岗
学校在校门口设立礼仪岗,全校各班轮流值周,进行礼仪示范,与学校老师、来宾鞠躬问候,让大家一进校便有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在校园内主要位置设立监督岗,志愿者轮流值岗,对个别学生的乱扔、乱丢等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制止一些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典型案例
陈伊琳、女、15岁、幼教一年级学生。在校表现:学习勤奋刻苦;爱劳动、好进心强;做每件事都很投入;课下与老师、同学用普通交流;自己的课桌、书包整理得井井有条;课堂作业能及时保质量的完成;经常帮助比自己困难的学生;爱护公共财物;校园内有纸屑、塑料袋等垃圾及时捡起放入垃圾箱内;管理的班级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在家表现: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大发脾气;东西随手扔,拖鞋这里一只那里一只。干家务前,先讲条件。如;洗碗给多少钱,扫地多少钱等等;私心比较严重,遇到什莫好事,先有自己再有他人。
据我调查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象陈伊琳一样校内外行为习惯很不一致。怎样使5+2不等于0呢? 措施:
一、在校期间:
受“孟母三迁”的启迪,学校充分利用班会课、思想品德课、宣传栏、黑板报、阅览室、电视台、少先队活动室等大张旗鼓地宣传好人好事和文明风尚;在校园里展示校训、《中职守则》、《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名人名言、警句等,让每一面墙壁都发出无声语言,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校还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组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注重激励机制
⑴注重个体评价。设有“新三好学生”、“文明学生”等。同时,注重过程评价,每月组织“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期末进行总评,从而给每个孩子不断提升的台阶,激励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⑵注重群体评价。加强对学生思想行为的监督和评价,以班级卫生、纪律、间操、路队、礼仪等常规评比为重点,加强过程管理,加快评价反馈,以每周颁发金牌,每月评比“文明班级”并把平时评比作为每学期优秀班集体考评的重要依据。3.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优势,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和“悄悄话信箱”,要求教师对“学生”从心理上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和帮助。尊重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看到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
二、家长跟老师要联手合作
建立正常的家庭联系制度,有利于学校、家庭及时交换意见,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进行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学校重视家庭教育这块主阵地
开设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让家长配合学校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不良习惯的养成对自己今后的生活产生什么不良影响,对社会又会造成什么危害。
一种好的行为习惯,可能成就一个幸福的人生,就让我们的孩子,在纯净的学校中,在温暖的家庭中,健康成长。
二0一四年五月二十日
第四篇: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总结
苏木塔什乡中心小学2012-2013第一学
期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总结
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抓好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德育工作,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一、以身立教,师德垂范。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贯彻落实“规范”中我们首先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着力抓好师德教育,强调教师示范作用,通过政治学习,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水平,增强教书育人的光荣感和责任感;通过群体组合,优势互补,形成“规范”教育的整体力量,使校园内正气上升,团结向上,进取奉献的气氛更浓。
二、把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
(一)、构建得力的领导机构,加强教师规范引领作用。
1、领导小组成员经常深入各年级组,同时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学习,真正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带头人。领导小组成员以自己的能力、人格,高尚的品德,带好班主任队伍和加强学校骨干队伍建设。形成“全员参与、全程实施、提升观念、注重实效”的德育工作作风。
2、强化师德建设。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要确立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事事、处处都育人的管理理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因此,教师首先行为要规范。教师每天自己打扫办公室,升旗仪式时排在学生队伍后面,与学生一起高唱国歌,按时值勤,护导护送按时到岗,半年来,我校教师从课堂到课间,从学校到社会,总能给学生以良好的行为示范。
(二)、我校组织的各类传统活动、主题活动,始终把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作为教育的主线。
三、做好典型事例的表扬与批评活动
1、在开展一日常规训练活动,少先队总部充分发挥晨会、广播、宣传窗、手抄报等宣传阵地作用,倡导学生从身边事、日常事、小事做起,从学会做人开始,树立以什么为荣,什么为辱的意识。开展“四不、五节约”实践活动,倡导文明礼貌、摒弃违法乱纪;倡导勤俭节约、摒弃铺张浪费。对于在活动中出现的好人好事,严重违纪行为等典型事例要及时地开展表扬与批评。
2、注重养成教育,强化行规训练力度
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靠平时日积月累的知、行转化中逐步养成的。因此,我们利用各种渠道,各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体锻卫生习惯等方面进行训练和教育。
3、训练目标细化、具体化
各班则由班主任与学生一起根据本年级本班的实际,对照《学校行为规范教育分层目标》制定班级目标及每周教育重点,有计划、分阶段地落实行规教育内容。这样使目标更细化,使内容更具体,要求更明确,这样的训练,操作性强,学生更易接受。如:对学生进行“课间午间文明休息”的教育。我们按低、中、高年级细化成具体要求,如,低年级做到:不骂人、不尖叫,不打架、不追逐,不在地上打滚,不进入大花坛,不玩教具、媒体,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品,迅速做好生活上的事情(喝水、上厕所等)。根据这些要求制定一张表格,午会课上教师对这几条反复抓、反复讲,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行为对照评价,自我衡量,认识到哪些做到了,哪些还需努力。我们发现通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学生的文明休息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学校、家庭、社会配合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学校是教育主要的实施机构,但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合一体,紧密配合,才能形成教育工作的合力,实践证明,学校德育工作由单一化向社会化转变,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一条极其有效的途径。我校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大力加强宣传工作,把行为规范的内容和要求,通过家长学校或家长会、致家长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请家长竭力配合、耐心指导、正确评价学生行为。家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在校外受到的不良影响就会大大减少,校内教育就更加有效了。
五、养成教育系统化、经常化
学生行为规范是一个反复抓,抓反复的过程。我们努力发挥午会课的阵地作用,经常性,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为规范教育训练。一方面,学校分层次细化行为规范教育要点,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划分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庭中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从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体锻卫生和劳动习惯三方面,确立了具体内容。每个课目低、中、高年级有不同要求,循序渐进,形成了分层要求的系统目标。另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整体行为规范薄弱环节,确定阶段要点加以强化。这样有针对性的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六、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一)“礼仪教育”正行为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为了让这种优良的传统美德在学生中继续发扬下去,学校以“礼仪教育”为先导,引导学生学习文明礼仪,学会以礼待人。多年来,我们一直开展各种文明礼貌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礼貌意识,积极促进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
1.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学校历来坚持多形式、多渠道的正面教育,引导学生人人懂文明,人人争做文明学生。一是每学期开学初,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让学生明白做文明学生的准则;二是在校园内设立文明、礼仪标语牌:如“请使用文明语言”“请讲普通话”“轻声、慢步、礼让、右行”,等,让环境感化人;四是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对校内外事件发表评论。五是设立每周一为学校文明日,强化学生文明习惯。
2.设立礼仪岗、监督岗
学校在校门口设立礼仪岗,全校各班轮流值周,进行礼仪示范,与学校老师、来宾鞠躬问候,让大家一进校便有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在校园内主要位置设立监督岗,志愿者轮流值岗,对个别学生的乱扔、乱丢等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制止一些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苏木塔什乡中心小学
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第五篇:学生行为规范总结
学生行为规范总结
我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结合德育处工作意见和学校工作计划,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围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安全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本内容,以团支部、少先队工作为主阵地,以“弘扬中华美德、争当现代公民”主题教育为载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氛围。
1、学习规范内容。本学期在全校范围内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四十条,校规校纪,八荣八耻,公民道德基本要求,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使学生在思想上提高对正确行为的认识,并贯彻于实际行动中。
2、落实有力。德育工作做的是学生的思想工作,影响的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改变的是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一项长期、反复而艰巨的工作,它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只能从方方面面入手、从点点滴滴做起。我校不仅利用课堂教学、主题班(队)会、专题讲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对学生进行德育,还充分利用国旗献词、宣传栏、广播站、班级板报等宣传阵地,结合重大节日,挖掘各种教育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通过每月一主题的墙报评比、每周一重点的学生行为抽查,每周一次的文明班评比活动,促进班集体的形成、班级文化建设和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使学生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目的。对于学生出现的行为偏差,及时进行纠正,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对于在校园生活中涌现的好人好事大力进行宣传,发挥良好行为的榜样作用,体现德育的正面导向功能。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
(1)不同民族同学相处融洽,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在实际生活中贯彻三个离不开思想。
(2)学生逐渐养成在校内轻声细语的习惯,高声在课室内喧哗的现象逐渐减少,学生以不影响他人休息生活为荣,并把它作为检查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一个评价指标。
(3)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越来越好。每天清晨当雄壮的国歌唱响的时候,所有学生都能够按照升旗仪式的要求站在原地,面向国旗行礼;校园内,遇到老师、来宾能够主动地向他们问好。“您好”、“对不起”、“没关系”、“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随处可闻。
(4)校园小主人翁的意识越来越浓。随手捡起地面上遗落的纸屑、随手拧紧尚未紧闭的用水开关、随时提醒他人尚未注意的不文明行为的意识越来越强。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以下几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们也决定着我校今后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1、学生家长不良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影响;
2、周围环境对孩子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