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乾简介

时间:2019-05-15 06:3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萧乾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萧乾简介》。

第一篇:萧乾简介

萧乾(1910.1.27--1999.2.11),原名萧炳乾,蒙古族,现代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

1929年进燕京国文专修班学习,一年后考入辅仁大学。1933年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选修“特写——旅行通讯”课程,采访过欧洲战场、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纽伦堡战犯审判。1986年获挪威王国政府授予的国家勋章。出版有著译作品43部。其中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篱下集》,长篇小说《梦之谷》,报告文学集《人生采访》,译著《好兵帅克》(捷),以及《八十自省》、《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等。并在1935年6月毕业。1939年他赴英讲学,开始了七年的欧美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作为《大公报》的记者,奔波在西欧的反法西斯战场上。1945年,他从莱茵河前线返回伦敦,经加拿大东岸转旧金山,采访了联合国成立大会。在那些年代里,他先后写出了《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南德的暮秋》及《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他的《美国之行》,是40年代对美国认识的真实记录。

一提起萧乾,现在的年轻人马上会想到他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其实他还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二战记者。1910年,萧乾出生在北京一个贫民区里,他是蒙古族人。少年时代的萧乾生活十分贫苦,他不仅没有玩具,没有书读,甚至连起码的温饱都没有着落。13岁的他就成了孤儿。在亲友的资助下,萧乾一边读书,一边在学校开设的工厂里劳动。他在地毯房当过学徒,在羊奶厂做过杂活,这样断断续续地一直念到中学毕业。1928年,18岁的萧乾到中国南方的一所中学里担任教师,一年后,他以教书所得的积蓄为学费,回到北京,考入当时最有名的大学燕京大学,不久又转入辅仁大学。他先学英国文学,后改学新闻专业,美国的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就曾经作过他的老师。

1935年萧乾在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开始了自己的报人生涯。他先后在天津、上海、香港三地的《大公报》主编《文艺》副刊。1939年在萧乾的一生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这年夏天,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来信,邀请他到该院中文系任讲师。当时的欧洲已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所笼罩,去还是不去呢?经过再三考虑,萧乾还是去了英国,这一去就是7年,直到战争结束。在英国,他先是做教师,后来进入剑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43年,他放弃读书,领取了随军记者证,正式成为了《大公报》的驻外记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在战火迷漫的欧洲,他随英军几次横渡过德国潜艇出没的英吉利海峡,到达过美、法两个占领区的战场,也曾随美军第七军挺进莱茵,进入刚刚解放了的柏林。从苏、美、英三国首脑讨论战后问题的波茨坦会议到纽伦堡审判纳粹战犯,再到联合国成立大会,这些重大的历史性场面他都报道过。每当回忆起这段难忘的历史,这位老人总是感到很自豪。正是他使当时的中国及时了解到世界上发生的大事。

正象人们熟悉的那样,萧乾同时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一位重要作家。早在30年代初,他就因长篇小说《梦之谷》而名噪一时,还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篱下集》、《栗子》、《落日》等。他非常珍惜自己早年所写的小说,觉得这是他人生不可分割的部分。因为正是写小说使他开始了创作生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萧乾返回祖国,先后从事报刊编辑和文史研究工作,并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他的译作有《莎士比亚故事集》,曾销售近一百万册,此外有捷克作家哈谢克(HASEK)《好兵帅克》(The Good Soldier Schwiek),英

国作家菲尔丁的《汤姆.琼斯》等,他还因为翻译易卡生的《培尔.金特》(PEERGYNT)而被授予挪威国家勋章。而最让人惊叹的是,在80多岁高龄时,他还与夫人文洁若合作翻译了“最难懂的巨著”——爱尔兰小说家乔尹斯的《尤里西斯》,令文坛和世人瞩目、惊叹。晚年的萧乾,勤奋笔耕,写了大量散文、笔记、随笔、回忆录等作品,同时,作为一位有影响的文化战士,他还几次出国参加国际作家聚会。评论界一致认为,萧乾的作品,真诚坦荡,深邃警醒,读来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萧乾是一生用“心”写作的人。而他自己则认为,自己这辈子的处事原则之一,就是讲真话。萧乾一生历经沧桑,就在他90诞辰前夕,反映他一生创作和翻译成就的10卷本《萧乾文集》出版,320万字的文集,包括了小说、散文、特写、杂文、回忆录、文学评论和书信,让读者得以欣赏他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部分作品。

第二篇:萧乾 文章三篇分析

中文系 八班 唐诗 20201111020056

萧乾文章分析

三篇萧乾的文章,用不同的题材和表现方法,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也体现了母亲的爱。三篇不同的文体,其表达效果也有所不同。

第一篇是散文的题材。作者通过对儿时的回忆,用记忆中的事件来直接表达对父母的思念。第一段中,尽管作者说没有见过父亲,对他的一生也没有什么可以写的,但通过他人对父亲的评价,还是觉得母亲委屈了她的一生,继而从下文开始记叙对母亲的回忆。从作者的记叙中,母亲用乐观的心态将其抚养长大,宁可自己过得苦一些,也一定要让儿子对生活充满热情,尽量满足儿子的心愿。母亲的呵护和爱使作者在成长过程中披满阳光。然而噩运传来,母亲就这样离去了,只留下作者对着冰凉的尸体发愣。曾经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呵护的母亲就这样离开了,只留给作者悲伤和怀念。全篇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悲伤的氛围,既有母亲离开后的不舍和伤感,又有对母亲爱的怀念。

第二篇也是散文的形式。作者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又想起了自己和母亲在一起的情形。第二篇文章重点讲了上学的事情。“卖什么!妈妈惟一的一副镯子和爸爸遗下的一件皮袄什么的,早都脱手了。我还记得卖我们最后一件家具——一张用来吃饭或写点什么的小炕桌的情景。”文中讲卖东西这一情节,明显表现出母亲对萧乾的爱。他不知道父亲的模样,和母亲一起过寄人篱下的生活,在他的童年里寒冷无比。为了让萧乾上学,母亲卖掉了自己的镯子,丈夫的皮袄和所有的家具。用这些幼时的回忆,表现出母亲的爱和不容易。

年幼的萧乾成了一个孤儿,寄住在三堂兄家,三叔和母亲相继离开后,唯有四堂嫂和一位没有出嫁的老姐姐能带给他一点温暖。老姐姐和四堂嫂成了他的启蒙教师,四堂嫂不经意间教的英文更是让萧乾受益终身。

第三篇是小说。十一岁这年,萧乾在地毡房领到了第一个月的工钱,在小说《落日》中,他描写了一个地毡房的学徒,如何忍气吞声领来钱,那个学徒就是他自己。作者用第三人称讲述了地毡房学徒挣钱的辛酸。面对生病的母亲,种种不舍,为了让母亲吃上鲜果,他在地毡房吃尽苦头。终于领到工钱,带着鲜果回家时,母亲却即将离去。“及至苹果塞到嘴里后,她松软的眼皮又阖上了”,母亲含着果子离去,只留给他一个冰冷的世界和对母亲无限的怀念。

三篇文章各有不同,第一篇通过回忆,直接抒发了对母亲的怀念,和对母亲爱的想念。第二篇通过讲述寄人篱下的生活,表现出母亲对自己的爱,回忆了自己上学的情形。第三篇用小说的形式,从第三人称的角度讲述了地毡房学徒和母亲之间的回忆,实则是回忆自己和母亲之间的种种。三篇文章用不同的形式,都表现了母亲的爱,及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第三篇:萧德廉同志简介

萧德廉同志简介

萧德廉,男,1932年7月生(农历六月初四),涟源市杨市镇人,1952年加入共青团,1954年3月入党。1948年7月到蓝田当学徒工人,1949年8月参加地下党领导的迎解放宣传活动任店员工会二组组长,1951年9月工会介绍到安化县蓝田税务所工作(工龄按政策从1949年10月算起)历任涟源县税务局计划股长、秘书股长、团支部书记、工会主席,1956年2月调县委财贸部秘书、干事,1961年3月任组织部秘书干事,1968年县革委群工组长、组织部副组长,1971年山塘区革命领导小组组长,1973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1978年1月县委办副主任(抓全盘)兼落实政策领导小组副组长和落实政策办公室主任10年,1981年12月县人大党组成员、人大办主任,1984年4月-1993年4月县人事局长,1993年七月退休,副处级。1994年任涟源市老科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02年3月选为会长,至2011年3月换届任名誉会长。1971年5月-1985年任中共涟源县委委员,1969年9月-1980年5月县革委常委、1980年5月-1984年3月县人大常委。1984年4月-1993年4月任市政协常委,1969年9月-1987年任县6、7、8、9届人大代表,1971年5月-1988年1月任县(市)3、4、5、6届党代表,在职工作期间,获省、地、县(市)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

党务工作者、记功、记大功,工资升级,报刊表彰26次,其中获省财贸部、省委落实政策领导小组等单位表彰3次,娄底行署、统战部、政协6次,涟源市委、市政府、市政协11次,县委组织部、直属机关党委6次,退休后获省、地、市表彰20次,其中省老科协6次,娄底市老科协、人事局8次,涟源人民政府、市委办、市政府办4次,市科协2次。

2011年6月

第四篇:莲萧(团结互助)

小三峡舞蹈莲萧队(团结互助)

共同在把莲萧打,各位有缘常会面,常把身体来锻炼,若是身体无有病,大家每晚都会面,开始大家人不熟,相知相识才相认,遇事相互要忍耐,世间好事书说尽,书到用时方恨少,山中常有千年树,为人诚实要厚道,逢人且说三分话,在家常思自己过,患难之友为真友,团结互助传大家。前世修造今生缘。身体健康合家欢。当做银行去存钱。同是队友礼当先。现在基本都认知。如同修造手足情。到老都能有友情。书能化愚果是真。万川归海海不盈。世间不多百岁人。忠心孝心与良心。总要将心和比心。背后且莫论他人。诚实之人是好人。

虚心做人为根本,为人多作公益事,残障人若找你要,少进赌场去打牌,洗脚捶背到正店,家庭和睦人人爱,掌握知识和本领,一年四季知节气,一年之际在于春,一家之际在于和,人人个个都聪明,还望大家莫介意,有人能唱我都请,敬请各位稍休息,狂妄自大少朋亲。能帮困苦多液贫。多少给他点现金。莫到发廊去花心。正当消费也顺心。别人对你自然尊。莫搞封建和迷信。安排依食和住行。一日之际在于寅。一生之际在于勤。我是多言乱谈论。多多建议和批评。唱歌确是费精神。跳舞扭秧都可行。

第五篇:乾陵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1年3月21日

考察地点:乾陵

考察方式:参观

考察报告:

乾陵是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位于陕西西安市西北乾县城郊的梁山上。它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北面有玄武门,南面有朱雀门,东面有青龙门,西面有白虎门,四门的石狮挺胸昂首,雄踞于门前,被誉为“东方第一封建陵园”和“世界第九奇迹”。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乾陵的选址,还颇费一番周折。据文献记载,弘道元年高宗死后,陈子昂等人极力主张在洛阳设置陵寝,但武则天遵照高宗“得还长安”的遗愿,在关中渭北高原选择了吉地,按照“因山为陵”的葬制,将梁山主峰作为陵冢,在山腰凿洞修建地下玄宫。经过三百多个昼夜的紧张施工,到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八月安葬时,主要工程竣工。埋葬高宗后乾陵营建工程继续进行。22年后,武则天于神龙元年病故。在安葬武则天的问题上,朝廷发生了一番争论,中宗欲满足母后“归陵”的遗愿,遭到大臣极力反对。宽厚仁慈的中宗皇帝,为了表示孝心,于神龙二年五月将武则天合葬入乾陵玄宫。从此,乾陵成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唯一的一座一陵葬两帝的陵园。合葬武则天后,中宗、睿宗朝又将二太子、三王、四公主、八大臣等17人陪葬乾陵。因此,乾陵陵园的所有营建工程经历了武则天、中宗至睿宗朝初期才始告全部竣工,历时长达57年之久。

乾陵是武则天亲自规划营建的,于公元684年修建,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气势雄伟壮观。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从乾陵头道门进入,便踏上“司马道”。端立首位的是1对高达8米有余的八棱柱石华表,这是帝王陵墓的标志,其造型昭示着生命长存的理念和古代先民对人类生殖行为的崇拜。接着是1对昂首挺胸、浑圆壮观的石刻翼马,马身两翼雕以卷云纹,似有腾飞之势。翼马之北是1对优美的高浮雕鸵鸟,它是唐王朝同西域人民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的象征。紧接鸵鸟的是5对配有驭手的石仗马和10对高4米左右的石翁仲。传说翁仲姓阮,是秦朝镇守临洮的大将,威震夷狄。秦始皇树翁仲像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后世的帝王以翁仲石像守卫陵园。司马道的尽头就是“唐高宗陵墓”碑,高2米,是陕西巡府毕源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现在这块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此碑右前侧另一块墓碑,是郭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12个大字。翁仲之北是两通石碑,西边的一通是唐高宗的金字“述圣纪”碑,它是女皇武则天为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纪念碑,东侧一通是武则天的无字碑,在两通石碑的紧北边,竖立着61尊蕃臣石像。东群29尊,西群32尊。这些石人是当时唐王朝属下的少数民族官员和邻国王子、使节。陵园内城的四门之外,还蹲踞着4对8尊高大雄伟的石狮,以朱雀门外的最为雄伟,增加了陵园的神圣和威严气势。

乾陵陪葬墓共计17座。计有太子墓二(章怀太子李贤、懿德太子李重润),王墓三(泽王李上金、许王李素节、彬王李守礼),公主墓四(义阳公主、新都公主、安兴公主、永泰公主),大臣墓八(王及善、薛元超、杨再思、刘审礼、豆卢钦望、刘仁轨、李谨行、高侃)。1960~1971年已先后发掘了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中书令薛元超、燕国公李谨行等5座陪葬墓,出土珍贵文物4300多件。其中有100多幅绚烂多彩的墓室壁画,堪称中国古代瑰丽奇绝的艺术画廊,不仅对研究唐代绘画,而且对研究唐代建筑、服饰、风俗习惯、体育活动、宫廷生活、外事往来等具有重要价值。

乾陵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无字碑了。无字碑高大壮观,碑身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成,通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约98.8吨。碑身雕有八条互相缠绕的螭龙,左右两侧各四条。两侧各线刻高4.12米的“升龙图”,长4.12米,宽1.19米,是迄今为止见到的最大的升龙图象,显示了唐人的雄伟气魄。碑座南面线刻“狮马图”,长2.14米,宽0.66米。整个无字碑高大雄浑,雕刻精美,为中国历代群碑中的巨制。初立碑时,未刻一字,故得名“无字碑”。对于碑身为何没有刻字这一问题,史学界有诸多猜测但却一直争论无果,目前主要有“德大说”、“遗言说”等。“德大说”是武则天认为自己以女子称帝,“功高德大”,难以用文字表达,故立无字碑;“遗言说”是说武则天临终前遗言:“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故不铭一字。不过如今无字碑上却有许多密密麻麻的字,据导游介绍是后来的文人墨客刻上去的。

东跨司马道与无字碑相望的是述圣纪碑。两者相距约30余米,他们几乎处在东西直线上。碑高6.30米,宽1.86米,底座方形,高1.2米,四边边长2.94米。系石灰石岩质。大约重90吨。所用石料约31立方米。如此高大、如此之重的石碑,在目前现存的所有唐代碑石中堪称巨制,是乾陵陵园内第二件大型石刻。碑身上原刻5100余字,为阴刻正楷,竖行,共46行,由武则天亲自撰写,中宗李显书丹,笔画初刻填以金屑,分别刻于碑身四块石料的阳面,即从上到下的第二石、第三石、第四石和第五石。每块石料刻字1280字。然而,历经1300余年的人间沧桑,碑石文字大部分已严重剥落,字迹残缺不全,远非昔日可比。如今只有第二、三、五石尚有部分文字,稍清晰可读。与无字碑形成鲜明对比。述圣纪碑在外形上最大的特点是碑身从上到下有七个部分,是由七块巨大石料榫卯扣接而成,因此又称为“七节碑”。后人又把“七节”与天文数字中的“七暇”(日、月、金、木、水、火、土)相联系,意喻高宗李治一生的文治武功犹如“七耀”照耀天下。乾陵中最引人注目的或许就是六十一藩臣像了。在朱雀门外的东西两侧的两组石人群像,整齐恭敬地排列于陵前。西侧32尊,东侧29尊,共61尊,。他们中一部分是君长,一部分是君长的使节,还有一部分是被封为唐十二卫大将军、将军等官职的少数民族将领。这些与真人大小相仿的石人,穿着打扮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双双并立,两手前拱,姿态极为谦恭,仿佛在这里列队恭迎谁的到来。在石人像的背部刻有国别、官职和姓名,如今字迹仍可辨

认的有“木俱罕国王斯陀勒”、“盛于阗王尉迟璥”、“吐火罗王子持羯达犍”、“默啜使移力贪汗达干”、“播仙城主何伏帝延”等七尊。: 六十一藩臣像刻立的原因,有很多说法,比较公认的则是唐中宗仿效高宗为“阐扬先帝徽烈”在昭陵刻立藩酋石像的作法,目的同样是为了阐扬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徽烈”。让人不解的是这“六十一藩臣”无一例外都是无头之人。仔细观察,他们的脖子似乎有被砍砸过的痕迹。为什么他们的头会被人砸掉,实在令人费解。一种说法是,这些石像的头被八国联军砍掉了。认为是八国联军侵华时,见唐陵前立有外国使臣的石像,且个个毕恭毕敬,有辱洋人的脸面,于是统统砍掉了。但据史书记载,八国联军侵华时,足迹并未到过陕西,更不要说乾陵了。所以这一说法不攻自破。另一种说法则认为石像的头颅是被明朝的百姓砸掉的。据说在明朝末年,乾县暴发瘟疫,当时因病而死的百姓不计其数。百姓认为瘟疫的来源可能是乾陵中的这些少数民族首领和洋人作祟,于是大家恨之至极,纷纷用强弓、镢头、锄头砸这些石人,使之身首异处,因而这些石像的头就都搬了家。这个说法有一定可信度,但地方志上没有记载,后人也没发现失去的石人头颅的踪迹。直至今天,这个谜仍无人能解。

乾陵的巨大魅力不光在于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更在于它体内珍藏的无价文物瑰宝。乾陵营建时,正值盛唐,国力充盈,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据乾陵《述圣纪》碑记载,唐高宗临终遗言,要求将他生前所珍爱的书籍、字画等全部埋入陵中。武则天营建乾陵的目的是为了报答唐高宗的知遇之恩,因此,陪葬入乾陵的稀世珍宝一定不少。古往今来,多少人绞尽脑汁,费尽心思也找不到的乾陵地宫墓道口,却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被乾陵附近的几个农民意外发现。后考古工作者在陵山周围仔细勘察,也没有找到盗洞和被扰乱的痕迹,从而证明乾陵是目前唯一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墓。

如此一个满藏无价瑰宝的地宫,其发掘与否一直是文物考古界和社会各方面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乾陵考古发掘,的确有着巨大的诱惑。但是考古发掘是一项十分严谨的必须依靠多种科技手段介入的工作,且乾陵考古争论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发掘条件是否已经具备?在这个问题上,尽管专家意见不一,但至少有一条却是大家不得不承认的:保护条件尚不过关。所以我国政府之所以一直坚持“不主动发掘”的原则,坚持文物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在对待乾陵开发问题上也坚持暂不发掘,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把它们保护好,留给子孙后代再去发掘。可以深信,乾陵幽宫重启之日,必是石破天惊之时。那时,盛唐文化的独异风采将让世界为之瞩目。篇二:西安考察报告 古城西安之旅——考察报告

姓名:陈艳梅 学院:文史 班级:历史09101 学号:200906030116 考察地点:陕西西安

考察时间:2012-03-25一2012-04-06 带队老师:柳毅老师

考察人数:历史09101班全体师生〔共38人〕 考察路线:2012-03-25日22:00常德火车站出发---03-26日16:00到达西安---03-27日参观考察茂陵---03-28日参观考察乾陵---03-29日参观考察半坡遗址---03-31日参观考察古城墙、碑林---04-01日参观考察骊山、兵马俑---04-02日—03日自由活动---04-04日考察大小雁塔---04-05日16:00从西安火车站返回---04-06日上午10:00到达常德。

西安是一个古老而又现代,充满神奇而又神秘的地方,令人神往!一提到西安就让我想到长安,十三朝古都的魅力无时不在吸引着我。想到她的古老,想到她历经的沧桑,想到她世界四大古都之一的盛名,想到她拥有着世界八大奇迹兵马俑,想到始皇爷爷的陵墓、汉武帝和武则天等多位皇帝的陵墓等在此宝地,想到奇险天下第一山的华山也在此,这些对我来说都充满了强大的吸引力!再想到这儿有中国最庞大最豪华的古唐代长安城;有历史见证的明城墙,还有唐三藏求经归来,翻译经书的地方——大雁塔,还有传说中的亚洲第一音乐喷泉??真是让人迫不及待的的去寻访它的魅力!大一的是就知道我们大三要去西安考察,一听说这个消息,我的心就已经飞向了西安,经过了三年的期盼,现在终于实现了愿望,与西安古城来了一个亲密的接触,心里真是激动不已啊!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在3月25日晚上十点踏上了去往西安的火车,我仿佛 是踏上了通向中国古代的时光通道。虽然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奔波,但第二天4点多到达西安的时候我还是兴奋超过了劳累。出了火车站,就可以初步感受西安的文化内涵了,周围尽管有高楼大厦、有川流不息的公路、有商业中心,但西安保留着全国最完整的古城墙,看着她的一砖一瓦,还是觉得她有着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沉淀。我们首先到了我们预先定好的酒店。柳老师想的非常周到,我们的酒店就在火车站附近,并且我们不用出门只要一拉开窗帘就可以欣赏到让人浮想联翩的古城墙。到了酒店,把一切事情办妥当后,大家就品尝西安的美食,享用了晚餐。老师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让我们好好休息,以更好的状态来进行我们后面的旅程。但是已经到了古都,我充满了活力,当天晚上就邀了几个朋友,一起去探寻了古城的魅力。3月27号我们参观考察了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茂陵。由于这是我们来西安以后参观的第一站,我们作为来到西安的客人,导游很热情的为我们介绍了西安的一些情况,让我们对西安有了更多的了解。西安市一

个文化底蕴非常浓厚的城市,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当今西安是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我们的第二站参观的还是皇帝陵墓,但是风格迥异。我们参观的是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乾陵。

乾陵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公元684年,历时23年才修建完成。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公元684年,历时23年才修建完成。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68米。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

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由于我一直以为对武则天比较佩服,也比较干兴趣,所以对于乾陵我最想见识的还是武则天的无字碑。武则天生在一个男性以绝对优势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却能如鱼得水的运用她的智慧,操控这当时的政治,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以为女皇帝。对于无字碑的原因有学术界有几种说法,我比较赞同的是功绩如何任由后人评说,因为我觉得她的智慧和功绩是很难用文字准确表述的。

我们的第三站是更具神秘色彩的半坡遗址。陕西历史位于小寨东路大雁塔西北1公里处,是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万多平方米。它汇集了陕西文化精华,展现

每天都远远的看着古城墙,31号我们终于和她来了个亲密接触;之后我们有参观看富有盛名的碑林。

墙内和墙外呈现两种完全不同的风貌。城墙外高楼大厦林立,很具现代化都市的风貌,但城墙内因为国家采取保护措施,保持古城的韵味,对建筑高度都有严格的限制,再加上城内除了古建筑外还有很多仿古建筑,极具历史感和文化气息。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踏上城墙后,我们看到西安又不一样。以前城墙是古人用来抵御外来侵略,而现在它已成为人们的旅游胜地。西安碑林坐落于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学街。它于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为保存《开成石经》而建立。九百多年来,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碑石近三千方。现有六个碑廊、七座碑室、八个碑亭,陈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在名碑荟萃的展室里,展示了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经;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笔墨。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书画同辉的笔墨迹以及诗画双绝的王维的竹影清风更为碑林增辉溢彩。西安碑林以其独有的特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物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62年被公布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月1号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完美结合的骊山和有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

上午我们坐缆车上了骊山,坐在缆车上看着这大好河山,心胸也变得更开阔了。骊山,是秦岭北侧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20余公里,最高海拔1256米,远望山势如同一匹骏马,故名骊山。骊山温泉喷涌,风景秀丽多姿,自3000多年前的西周就成为帝王游乐宝地。这里有被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纪念西安事变的兵谏亭;纪念女娲补天的老母殿等。我们沿着阶梯往下走,呼吸这山上的新鲜空气,听着导游讲解这关于骊山的一些传说真是一种享受。骊山风景秀丽,相传周幽王在此建骊宫,秦始皇时改为“骊

山汤”,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唐太宗营建宫殿取名“汤泉宫”,唐玄宗再次扩建取名华清宫,因以温泉为特征,又称华清池。但遗憾的是我们这次只是远观了华清池,没能进去感受。

秦始皇陵兵马俑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走进兵马俑展厅,你一定会为两千年前这支地下大军惊叹不已,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磅礴,一种神秘的魔力恍惚间会把人引入战马嘶鸣,鏖战在即的历史画面。这是古典写实主义的巨大魅力,他向世界展示出湮没两千多年的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一页,在某种程度上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神秘篇章。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过洞中。兵马俑多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从导游那里我们了解到在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十秒钟瞬间消尽,化作白灰。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壮、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有一、二、三号三个坑。一号坑规模最大,呈长方形,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这批兵马俑在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兵马俑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作,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俑装束、神态都不一样。光是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脸部的表情更是神态各异。从它们的装束、表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这里有长了胡子的久经沙场的老兵,也有初上战场的青年。这批兵马俑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秦兵马俑为研究秦代军事、文化和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它的发掘被誉为“二十世纪考古史上伟大的发现之一”。从小就在电视上看兵马俑,现在终于亲眼目睹了他的风采,如此壮观的场景真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西安这样一座具有文化历史气息的国际化大都市,要想把她了解透可真是件难事,所以我们只有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一些地方去观光。我们4月2号和3号是自由活动的时间,我们各自去了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地方。我这两条去了钟楼、鼓楼和西安商业中心区。钟楼,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钟楼构建于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面积约1377.4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鼓楼和钟楼相对,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比钟楼大四岁,迄今已有625年历史。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后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历经岁月沧桑,如今巨鼓早已不存,惟余鼓楼巍然耸立。4月4号我们参观了西安大雁塔和小雁塔。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大雁塔玄奘为藏经典而修建,塔身七层,通高64.5米。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这个塔我们就没有去登了,就远观了一下。还是直奔亚洲第一音乐喷泉去吧。因为是白天,音乐喷泉没有开放,不过还是依然漂亮~~摸摸池里的水,给篇三: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考察报告

一、考察时间:2015年4月18日—2015年4月25日

二、考察目的:古语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哲学上也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别是对于我们学历史的学生来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再丰富的理论知识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让我们理解得更深刻,况且,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历史底蕴源远流长,文化风韵积淀雄厚,西安原名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西安之行对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景实物相结合进一步理解和探究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我们历史专业的实践水平,通过对历史文化遗址进行考察,充实了和扩展了我们的知识面,从而丰富我们的知识体系。1.乾陵

4月20日早上

八点,我们从西安市 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东北的果山上,是唐朝第三代皇帝李治与皇后武周后的合葬墓,规模宏大、地面地下的文物丰富、石刻、壁画等均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乾陵所在的梁山,海拔一千零四十九米、山巅有峰三座、北峰较高、南峰稍低、北峰山腰建有乾陵的玄宫,南峰为两座小山,东西对峙、状如双乳、俗称头山、是乾陵的天然门户。从内城的朱雀门直到梁山南双峰之间有一条长长的神道导游介绍说是司马道,在司马道的两侧整齐地排列着体量巨大雕刻精美的华表,石卜、石兽、石碑等,在这里重点说一下石碑,东南的一碑人称无字碑这也是我最想看到的,碑高六点三米、宽二点一米、厚一点九米、碑上原来没有任何文字。传说武则天功勋卓著难以用文字表达。还有人说唐中宗李显不知如何称呼她,所以就没有写碑文了。西边的一座碑人称七节碑,这是一座由武则天撰文,李显书写的述圣记碑。值得一提的还有六十一尊藩王像。据说在李治去逝的时候,有六十一位少数民族首领和邻国的特使前来参加葬礼。后来武则天命人刻成石像,排列在乾陵之前。现在虽然这六十一尊石像的头部大多都没有了了,但这是唐朝时中西友好交往和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

2、法门寺

当日

下午我们

前往的是

法门寺,法门寺位

于陕西省

扶风县十

公里的法

门镇,始

建于东汉

末年,有

“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公元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使诸鬼神于南阎佛堤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法门寺原指舍利,是释迦牟尼火烧后遗世的一节指骨,它的存在是一个奇迹。可能它停留在这个尘世就是要印证佛法无边、佛慈无量。唐太宗时开创了迎舍利的风气,从此佛教在中国渐渐兴盛。同是,也从侧面反应出唐朝国力强盛、财力雄厚。从塔的建筑工艺上看,足以证明唐时期建筑工艺技术的精巧娴熟,在当时几乎处在世界领先水平。

3、兵马俑 4月21日早上八点半我们从西安出发前往全世界人为之震撼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我们首先参观的是秦始皇兵马俑展厅北侧的“铜车马”展厅。这里主要展示的是一、二号铜车马,造型逼真,装饰华美,全为青铜器打造,可见当时的青铜制造业已相当繁盛。铜车马为一前一后排列,大小约为真人真马的二分之一。一号车为战车,单辕双轮,车厢为横长方形,车门在车厢的后面。车上有圆形的铜伞,取天圆地方之意,伞里有36根伞架,代表秦统一六国后的三十六个郡县。伞下驭手呈站立姿势,双手驭车前驾四匹马。二号车为安车,也是单辕双轮,车厢为前后两室,上有椭圆形车善,车体上绘有彩色纹样。车、马均有大量金银装饰。无论是一号车还是二号车,从铜人的穿着服饰上均可看出,它们都是当时秦朝的社会上层人士,或官员,或贵族,或皇族。这就说明了当时秦朝的社会等级观念十分浓厚,印证了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参观完“铜车马”展厅后,我们来到了一号坑,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庞大军团,一号坑的面积最大,呈长方形,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凭栏俯视,东端三列步兵俑,面向东方是军阵的前锋,后面接着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三十八路纵队构成军阵主体,俑坑南北两侧和西端是军阵的翼卫和后卫,好一个两千年前的古代大军阵。进可攻,退可守,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雄伟,势不可挡。刹那间,忽觉历史距离的消失,一种神秘的力量把我们带进喊杀震天、战马嘶鸣的战场,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啊!二号坑位于一号坑东端北侧二十米处,是秦俑坑中的精华,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有的颔首低垂,若有所思,好像在思索若何相互配合,战胜对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进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它们的呼吸声。二号坑由四个方阵组成,第一方阵是驾兵方阵,第二方阵是车兵方阵,第三方阵是由车、步、骑兵俑组成的混合方阵,第四方阵是骑兵方阵,四个方阵有机组合,兵种齐全,机动灵活,严整有序,无懈可击。三号坑规模较小,武士俑按夹道的环卫队形排列,象征古代的军幕,是军阵的指挥系统。三号坑虽小但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当时我就在想,作为指挥部,竟然没有统帅,这究竟是造俑者疏忽还是另有原因?参观完三个坑后,我们无一不为之惊叹,我想很少有人能不心潮澎湃的吧!周围有不少外国游客,大多数人对中华文化少有涉猎,但他们同样在那里啧啧称奇。他们所感受到的,不是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不是秦朝工匠的精湛技艺,而是那股不可抵挡的气势。人们常说音乐是无国界的,它的旋律几乎能感动世上所以的人,兵马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4、华清池篇四:西安历史文物考察报告

西安历史文物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3.4.24——2012.4.26 考察地点:西安、咸阳、临潼 考察方式:参观

考察流程:西安——咸阳——临潼 考察报告:

在2013.4.22日,我们全体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0级的师范类学生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西安文物考察。在这次时间短暂的考察过程中,我们先后游览了西安、咸阳、临潼等地的部分景点,我们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也启迪了我们的心灵,陶冶了我们的情操。

俗话说:“30年看深圳,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万年看西安。”如果不到西安,我们似乎只是对于这句话一笑了之,但只有到了西安之后,我们才会明白这句话原来是十分正确的。

西安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国历史上十三朝的古都。进入西安市内,四处弥漫着的古典文化的气息使人有一种仿佛回到了古代的那种感觉,这种感觉即使在同为古都的北京是不能让人感受得到的。我们是在23号的晚上到达西安的。从火车站出来即是西安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古城墙。坐在旅行社的大巴车上,夜晚的黑暗并不能掩饰住古城西安的风韵,现代的科技更是展示出西安这座古城不一样的柔情。我们都沉醉了,沉醉在这美丽的夜景中。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个部分。但我个人觉得最精彩的还是第一展馆。

第一展馆位于第一层。主要是先秦和秦一代的文物,其中西周和秦一代的文物占了很大一部分。先秦的文物中只要还是以陶器为主,这是当时老祖先生活的一种写照。当然,还有一些铜器,但是所占的份额并不十分突出。夏商西周的文物中主要是以青铜器皿为主,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今天的人们要称夏商西周时期为青铜时代了。这一时期的青铜器皿十分众多,让人眼花缭乱。各种样式的钟鼎,造型精美的酒具,保存完好的刀剑武器?? 第一展馆的宝贝看得人眼花缭乱,无论是各种造型精美的青铜器,还是略显粗糙的陶器,都让我们这些现代子孙深深的折服于老祖先的聪明才智。伴随着讲解员的讲解,我们重点看了看一些重要的文物,但我个人认为,每一件文物都是无价之宝,它都是经过千年岁月的打磨才熬到今天的。

第二层主要是秦以后的历史文物。它们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广,具有深刻的研究和观赏价值。千姿百态的汉代陶俑已经明显反映出与秦代完全不同的风貌,而汉唐时代的陶俑有大相径庭。还值得一提就是汉、唐金银器和唐墓壁画,我们只是走马观花似的欣赏了它们的美,至于更深层次的内涵,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解读。以至于我们在离开的时候,依然十分遗憾。

二、寻觅地下雄风——帝王陵寝 25号的我们开始正式踏上前往咸阳的道路。咸阳离西安大概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的第一站就是著名的茂陵。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市城东北南位乡茂陵村,因而得名。它历时53年修建而成。茂陵封土为覆斗形,现存残高46.5米,墓冢底部基边长240米,陵园呈方形,边长约420米。至今东、西、北三面的土阙犹存,陵周陪葬墓尚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墓前列有著名的‘马踏匈奴’等石刻,颇具有观赏价值。而在霍去病墓的西侧则有众多是国家级石刻,其价值不言而喻。

离开了茂陵,我们下一站就是举世闻名的乾陵。乾陵为什么会闻名海外呢?主要是因为它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的梁山上,因而得名。它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历时23年才基本完工。乾陵气势雄伟壮观。据导游说陵区是仿京师长安城建制。

从乾陵头道门踏上坡路,高低落差为80多米。一直上去便到了“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

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在往上即是无头的石雕像,据说这是仿照当时来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节雕刻的,一共有61尊。但因为后世各种原因才使得它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纵观整个乾陵,最使人熟知的就是那块碑石——无字碑。因为《述圣记碑》是为高宗皇帝歌功颂德的,所以没有什么大的价值,反而是什么也没有刻的《无字碑》却成为后世之人津津乐道的谈资。历经千年风霜洗礼的乾陵虽然残破,但依然掩盖不了其宏伟大气的容颜。零星的几点建筑似乎正在诉说着大唐曾经的辉煌。曾经的无字碑,而今已经镌字满。是非功过,又有谁能够说的清楚呢?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死后也不过只是一抔黄土,而留在世上的巨大陵寝到底暗示着是谁的伟大?

参观汉阳陵最大的价值就是我们可以直接的深入到墓室里面去参观,近距离的感受和体验当时的发掘场景和历史原貌。汉阳陵出土的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即是汉俑。他们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大小,约60厘米高,赤身裸体且没有双臂。据研究,这些陶俑在刚刚完工时都身着各色美丽的服饰,胳膊为木制,插入陶俑肩部的圆孔,以便木胳膊可以灵活转动,但经过千年的风霜之后,衣服与木胳膊都已腐朽,因此只剩下了裸露而残缺的身躯。兵马俑的队伍中有一部分是女子,大多面目清秀,身材匀称,但也有一些颧骨突起,面貌奇异,可能是当时的异民族兵员。比起秦始皇兵马俑的肃穆与刚烈,阳陵汉俑显得平和而从容,正反映了“文景之治”中安详的社会氛围。

三、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秦陵兵马俑 26号开始了我们的临潼之行,也是最后一天的行程,也可以说是最有价值的一次考察。上午我们就早早的来到了举世闻名的秦陵兵马俑。秦始皇陵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营建的,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秦始皇陵兵马俑。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开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现如今,我们大家经常所见的基本上都是一号坑,它是现在所发现的三个坑里面最大的一个坑。其中所发现的秦俑也是最多的。这个坑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卫;东面三排武士为先锋。据统计,在一号坑中已发掘出武士俑500余件,战车6乘,驾车马24匹,还有青铜剑、吴钩、矛、箭、弩机、铜戟等实战用的青铜兵器和铁器。俑坑东端有210个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排成三列横队,每列70人,其中除3个领队身着销甲外,其余均穿短褐,腿扎裹腿,线履系带,免盔束发,挽弓挎箭,手执弩机,似待命出发的前锋部队。其后,是6000个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个个手执3米左右长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间隔在11条东西向的过洞里,排成38路纵队。南北两侧和两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为卫队,以防侧尾受袭。这支队伍阵容齐整,装备完备,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轰动全球的奇迹。二号坑面积约6000平方米,由车兵、步兵和骑兵组成曲尺形军阵。它分为四个部分。但是二号坑基本上没有被怎样发掘,据说主要还是我们当前的技术还没有达到保护这些兵俑的程度。因为在这些兵俑出土之前,它们身上是带有各种颜色的,但是因为一接触到空气,它们身上的彩绘图案就会立即脱落,而我们现在还没有技术对其进行保护,所以我们考古工作者干脆不对其进行发掘。通过现在技术对二号坑进行探测,考古工作者发现二号坑的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密切联系,集各军兵种于一个阵列中,是一个混合型的军阵。对此,考古工作者有一个比较乐观的估计,预计在二号坑中可出土各种武士俑1300余件,战车89乘,车马356匹,鞍马100余件。这还是相当丰富的。

三号坑则是被发掘的秦军的指挥中心。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呈“凸”字形状。出土战车一乘,马俑四件,武士俑68件。坑内陶俑以夹道式排列,它是秦军阵的指挥中心。相较于一号和二号坑,三号坑实在是太小了,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坑,却向世人真实展示出了当时横扫六国的秦军的指挥机构是一个什么样子。

谈到秦陵兵马俑,我们似乎鲁克就会想到秦始皇这个人,而那些曾经为秦始皇陵墓修建做出牺牲的劳动人民谁又还会记得呢?这似乎就是的悖论。我们承认历史是人民大众所创造的,但是名留史册的往往是那些大人物,而我们的劳苦大众又去了什么地方?

据史料记载,在修建秦始皇陵的时候,每年全国役使的劳力差不多有70万人,这在我们今天拥有近15亿人口的中国来说似乎不算什么,但是在当时只有2000万人口的秦朝来说是不是这份劳役过分沉重了呢?当然,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参观完了秦陵兵马俑之后,我们又参观了骊山和华清池。我们为骊山的风景所沉醉,也为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所哀婉。参观完了之后,也就宣告着我们这次西安考察之行圆满结束了,时间也许短暂,但其中的收获却是值得我们一生回味的。篇五: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进行专业考察

一、观乾陵

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东北的梁山上,是唐代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周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规模宏大,地面和地上的文物丰富,石刻、壁画等均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1961年国务院把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乾陵所在的梁山,海拔一千零四十九米,山巅有峰三座,北峰较高,南峰稍低。北峰山腰,建有乾陵的玄宫;南峰为两座小山,东西对峙,状如双乳,俗称奶头山,是乾陵的天然门户。

从内城的朱雀门,直到梁山南双峰之间,有一条长长的神道,这就是司马道。在司马道的两侧,整齐地排列着体量巨大,雕刻精美的华表、石人、石兽、石碑等。这重点介绍一下石碑,东面的一碑,人称无字碑。碑高六点三米,宽二点一米,厚一点四九米。碑上原来没有任何文字。传说武则天功勋卓著,难以用文字表达,因此也不给她写碑文。还有人说,唐中宗李贤不知道如何称呼她,所以就没有写碑文了。西边的一座碑,人称七节碑。这是一座由武则天撰文,唐中宗李贤书写的述圣记碑。值得一提的还有六十一尊蕃王像。据说,在唐宗李治去世的时候,有六十一位少数民族首领和邻国的特使前来参加葬礼。后来,武则天命人刻成石像,排列在乾陵之前。现在,这六十一尊石像的头部大多没有了。但这是唐代中西友好交往和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

二、法门寺里说舍利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十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公元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舍利分成八万四千分,使诸鬼神于南阎佛堤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

法门寺佛指舍利,是释迦牟尼入灭后遗世的一节指骨,它的存在是一个奇迹。可能,它停留在这个尘世就是要印证佛法无边,佛慈无量。二十年前,四枚舍利重见天日。第一枚舍利在1987年5月5日被发现,是藏于地宫后室的八重宝函之内。当时没有人料到,四日之后又在地宫中室汉白玉双檐灵仗之内竟又找到第二枚舍利。两枚舍利外形一模一样,孰真孰假?在87年5月15日,答案揭晓。考古人员在藏于后室秘龛之内的铁函找出第三枚舍利。经科学验证之后发现,这枚舍利的材质是骨质,应是佛祖真身,其余两枚材质是玉质。这两日之后,又在置于前室的一个汉白玉阿育王塔内铜浮屠内发现又一枚骨质舍利。的技法在石质材料上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类艺术品。中国古代石刻种类繁多,古代艺术家和匠师们广泛地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减地平雕,线刻等各种技法创造出众多风格各异,生动多姿的石刻艺术品。听完石刻简介后,我们来到了珍藏室参观早已驰名中外的石刻浮雕像“昭陵六骏”。这六件艺术品室贞观十年唐太宗李世民为追忆自己战功和怀念自己的六匹战马,让著名画家阎立本绘出草图,并写出战马名称,来历然后再刻在高

六、华清宫

华清池位于西安东约30公里的临潼骊山脚下北麓,是中国著名的温泉胜地。据历史记载,这里的温泉大约发现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汉代曾在这里建造帝王贵族的行宫别墅。唐代建有富丽堂皇的“华清宫”。“华清池”由此得名。经历战争的洗礼,原来的建筑都已毁塌。现在的建筑都是按照历史记载的布局于1959年重建的。自古以来华清池为游览胜地。华清池大门上方有郭沫若写的“华清池”匾额。进了大门就见两株高大的雪松昂然挺立,两座宫殿式建筑的浴池左右对称,往后是新浴池,有新浴池往右行,穿过龙墙就是九龙湖,湖东岸是宜春殿,北岸是飞霸殿为主体建筑,沉香殿和宜春殿东西对称,西岸是九曲汇廊。跟随导游我们参观的一系列仿唐“贵妃池”建筑群。“莲花沟”池形如石莲花,供皇帝沐浴;“海棠沟”池形如海棠,供贵妃沐浴;“尚食沟”是供大臣沐浴之处,“星辰沟”传说原址上面之四周无遮物,沐浴可见天上星辰而得名。在星辰沟后面还有温泉古源。出了贵妃池向前行便进入望湖楼,先见荷花池然后经飞霞阁,传说次阁是贵妃沐浴后观景和晾发之处。现在的九龙沟是唐玄宗洗浴的地方,贵妃池是杨贵妃洗浴的地方。接着来到五间亭,中国近代史著名的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里,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时蒋介石曾在此居住过。后面的骊山的半山腰间的虎斑石处还有兵谏亭。这之后,就是骊山游览。最后参观了长生殿唐华清宫陈列馆。近年来,为了适应旅游形势的发展,华清池内有新添了中外书法碑林,梨园及其他艺术展馆。构成了集旅游、文物、园林、沐浴、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文物游览场所。堪称北方皇家园林之典范。

七、气势雄伟的秦陵兵马俑

去西安,秦陵兵马俑是必去之所,就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一样,不去秦陵兵马俑就谈不上去西安。秦陵兵马俑位于西安东30公里的临潼城区东。1974年3月在打井时发现的,轰动全国,震撼世界,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随后1976年又能发现了2号坑,3号坑。1号和2号都经过人为的火焚,据说是项羽所为,3号坑自然塌陷,但塌陷前亦有遭人破坏的痕迹。我们首先参观了出土的一件精品文物,即1980年出土的两乘青铜马车,车马御手均为青铜按实物的一半比例制作。东箱分为前后两室,御手坐于前,主人乘于后,车后有门,室内有@,可坐可卧,前面和两侧开有窗户,这就是史书记载的“辒辌车”铜马车构造复杂,有大小3400多个零件组成,车长3.17米,高1.06米,四匹铜马通耳高91厘米至93厘米,铜马车的主体用青铜制作,另有1500多个零件用金银制作。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时代最久远,结构最复杂,装配最讲究,形体最壮大的古代青铜车马。接着我们进入兵马俑一号坑,它为一长方形地下建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面积14260平方米。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兵马俑布阵,坑的最东边排列着三排向东的武士佣,他们身披战甲,每列七十人是坑内的前锋,南、北、西三面各有一排面向南、北、西列队,是军阵的侧翼和后卫,担任警戒;坑中央是三十八列纵队,全部面向东,间隔排列在是一个过洞里,纵队之中有驷马战车,六乘由二十四匹大型陶马拖拉,每辆车后有三名身穿铠甲的武士佣,左持弓,右持矛,中间一人御车,整个阵容是向东攻击,意在赞誉秦始皇扫平东方六国,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兵阵内陶俑身高在1.78米到1.97米之间,兵俑依据真人烧制,容貌不一,神态各异。兵马俑的典型代表有跪射俑、军吏俑、将军俑。陶马与真马大小相似,通高1.5米,体长2米,与今天的相比有点小,材料说秦代的马以西域的品中为主,故体形小。之后简单参观了二号坑和三号坑,二号坑以驽兵方阵、战马方阵、骑兵阵和车徒结合。三号坑发现陶俑68件,一辆四匹马拉的车。

八、陕西民俗篇-陕西十大怪 到了陕西的人不仅是了解历史文物,游览观光,更要吃遍西安城。陕西有十大怪:一怪面条象裤带;二怪头盔象锅盖;三怪辣子是主菜;四怪碗盆难分开;五怪手帕头上带;六怪房子半边盖;七怪姑娘不嫁外;八怪不坐蹲起来;九怪睡觉枕砖块;十怪唱戏吼起来。

到了陕西还要吃吃那里的羊肉泡馍,其中最地道的还数老孙家。那里的水果堆的象北方的麦子,尤其是临潼的石榴,甜的让你都不舍的把嘴里的石榴汁咽下。还有他们的辣子,不同北方的辣,他们的辣更到位更香更麻,吃到心里美滋滋的。来到西安,自然少不了参观一下钟鼓楼和古城墙,以钟楼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分出,最繁华的地段要数位于东大街的罗马市商业不行街,汇聚了当今世界流行前线的服饰,这里应有尽有,置身于一个魅力的时尚之都。周长13.9公里的古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明城墙,在这里古韵与现代气息相互交融。雁塔晨钟,曲江流饮,灞柳风雪,华岳仙掌,草堂烟雾,咸阳古渡骊山晚照,太白积雪,此乃“关中八景”。

时间在流逝,我们的考察是匆忙的,短暂的,但是我们收获到的知识确实无限的。在我们眼里西安是一个承载几千年历史的古都!是一个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城市!是一个可以让你感受时光隧道的原始之地!这里的历史没有人可以改变。此行之后,我们只能在自己的史书上写上几笔,记下每一份心悸的感荒,记下每一份感动的美好。这就是西安—中国古代文明开始的地方。整个考察行程安排在日间进行,活动安排十分紧凑,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去感受西安这个十三朝古都所积淀下来的沉厚历史文化,以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思考所看到的文物和遗迹,并在实际考察中对专业知识进行梳理、回顾,这种认识比从书本上得来的更为直观,印象也更为深刻。西安进行专业考察 还带着对汉代两帝帝陵形制铺张陪葬奢侈的思考,我们第三天乘车来到宝鸡乾县考察唐朝两个皇帝合葬的著 名帝陵——乾陵,这里合葬着唐高宗和武则天两个皇帝,是世界上罕见的皇帝合葬墓,并且它还是属于陕西72帝陵当中仅有的两个未遭盗窃的帝陵之一,另外一个便是秦始皇陵了。不过也由于乾陵还未被盗或开启挖掘,所以陈列给世人并无多少文物,我们到了乾陵只是看了唐高宗的“述圣纪”碑、武则天的无字碑、司马道上的珍贵石刻以及六十一尊王宾相石刻,但其实我们看的都还只是乾陵陵园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乾陵,发展、完善了唐太宗昭陵开创的形制,建陵工程不再像秦汉帝陵堆土为坟那样浩大,而是采用了依山为陵的做法,陵园仿唐都长安城的格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轴线长达4.9公里,可惜陵园后来因战乱等原因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除了两位皇帝的合葬墓,乾陵还另有二太子、三王、四公主及八大臣等17座陪葬墓,我们在来乾陵之前已先看了其中的永泰公主墓,墓里呈现给世人的是一条长长的地下墓道,墓道两边井房埋有一定数量的陪葬唐三彩,而主墓室墙上还有多幅色彩鲜艳惟妙惟肖的仕女壁画,是考察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文物,只可惜在永泰公主巨大的棺椁里尸体早已不见了,留下的是也许永远也无法解开的公主死因之谜。在上午的时候我们还参观了宝鸡市的法门寺、地宫及其珍宝馆,在众多的国宝文物里直面了解唐朝皇帝八迎佛骨及唐僖宗封闭地宫之后1000多年这两段历史。

下载萧乾简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萧乾简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后感--钱乾

    《走向海洋》读后感学士中心小学六(2)班钱乾 指导老师:徐海燕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文化历史的根源,是苍茫蔚蓝的蓝色宝库《走向海洋》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中国的海洋史,一个个故事......

    乾清宫导游词

    乾清宫导游词 乾清宫是宫殿建筑之精华,它是后三宫之首,位于乾清门内。"乾"是"天"的意思,"清"是"透彻"的意思,一是象征透彻的天空,不浑不浊,象征国家安定;二是象征皇帝的所作所为像......

    乾陵导游词

    乾陵导游词乾陵导游词 篇1乾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三大价值一唐乾陵具有文明见证突出的普遍价值唐乾陵是7世纪东亚“依山为陵”纪念性建筑工程的杰作,陵墓建立在海拔1047......

    肖萧班主任总结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八年级3班肖萧 班级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因此班级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八年级......

    《怀念萧珊》读后感

    《怀念萧珊》读后感 在萧珊去世后的第六年巴金写了感人至深的《怀念萧珊》。《怀念萧珊》不仅是巴金对亡妻的悼文,里面倾注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还饱藏着他对给萧珊带来不......

    李萧简历[精选]

    恩 个人简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姓名: 专业: 电话: 李萧 音乐表演 *** 性别: 学历: 籍贯 女 本科河南 毕业院校:黄河科技大学 期望行业期望工作地期望工资 求......

    萧杨作文材料

    走适合自己的路(彭颖诗) 〔材料〕 聚美优品总裁陈欧是麻省理工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在很多人看来,毕业之后的他应该舒适地坐在大企业的高层办公室,领着让人羡慕的工资,过着朝九晚五......

    萧环保〔2010〕56号

    萧环保〔2010〕56号 关于印发《萧山区重点企业自动监测数据 有效性审核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有关科室、环境监察大队、环境监测站、各基层所: 为强化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