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殇:中国茶品牌发展忧思录

时间:2019-05-15 06:04: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茶殇:中国茶品牌发展忧思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茶殇:中国茶品牌发展忧思录》。

第一篇:茶殇:中国茶品牌发展忧思录

前一阵子„西湖龙井‟因难以支付500万元赞助资金,倒在奥运门槛外的消息令我震惊不已,刚刚对中国茶业兴起的一股自豪感荡然无存。

且不说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能够随手拿出500万而不皱一下眉头的富豪在中国何止千万,更何况是每年稳坐中国GDP头把交椅、卧虎藏龙的长三角江浙沪一带?在上海、杭州就一栋算不上顶级的豪宅、一辆中上水平的跑车,甚至是一部中小投资的电影,都不止500万,却还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难道作为有着千年制茶史、饮茶史的中国,一涉及“国饮”兴亡,资金就捉襟见肘了吗?更何况是关乎茶圣——陆羽之乡的名茶!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已被发现。西汉时,茶已是宫延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王褒《童约》已有“武阳买茶”的记载。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此时出现“以茶当酒”的习俗,说明华中地区当时饮茶已比较普遍。可以找到证据显示,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就是中国茶文化,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重视和喜爱的魅力所在。

为何当我们翘首以待“刘翔以天才的速度与豪气跨越2008”的同时,我们几千年来“茶叶王国”的骄傲与底气,却反而越来越远了?是市场经济太残酷,中国茶适应不了市场竞争,只能退居为世界名牌茶的原料?还是我们不懂经营,不敢经营,不愿经营,将中国千年的“茶”优势拱手相让?

俯观中国茶产业发展现状

面积第一、产量第二、出口第三、创汇第四,这是中国茶叶在世界上地位的真实写照。2006年全国茶园面积为2175万亩,比上年2028万亩增长7.2%。全国茶叶总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大关。全年茶叶平均单价为24.8元/公斤,全国茶叶农业总产值为248亿元,比去年219.2亿元增加13.1%。我国是茶叶大国,但还不是茶叶强国。

1:生产主体以茶农为主,生产方式各有侧重。传统的生产方式、加工方式是我国茶叶生产的基本特点,我国茶叶生产主体主要有:一家一户的茶农;茶商或茶叶大户;委托加工基地;有一定生产规模的茶场。我国茶叶一直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主要特点是:中高档茶、名优茶以手工为主;中低档茶、大众茶以机制为主。

2:区域分布明显,茶区快速发展。我国红茶区主要在广东、云南;乌龙茶区主要在福建;花茶区主要在福建、广西、湖南等;名优茶区主要有浙江、湖南、四川、安徽等省。特色茶产区已经成为我国茶叶发展的新亮点,如新昌的龙井产区,平江的银针产区,安溪的乌龙茶区,云南的普尔茶区等等。由于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及各地大力调整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新型茶区正在快速发展,如山东日照茶区、陕西午子茶区及湖南、云南、广西、重庆等地的新茶区就是这几年新发展起来的。

3:产品结构变化加快,新品成为新的增长点。市场趋势表现在:普通红茶、中低档红茶继续下降,高档红茶有一定市场。花茶在经历了长足发展后总量正在减少。绿茶快速增长,绿茶中,名优茶发展快。乌龙茶快速发展,保健茶生产增长,市

场稳定。传统茶叶创新速度加快。茶产品结构正在朝优质、有机、特色、质优价廉方向发展,总体结构不断优化。

4:经营企业数量多,龙头企业少;产品多,名牌少。茶树种植以农户为主体,平均每户仅1亩左右,能制茶或开个茶庄就算一个企业。全国仅加工茶叶的茶厂6.7万家,平均每个茶厂年加工茶叶仅15吨。加工企业由于规模小,导致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经营企业中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没有知名品牌,出口茶叶只能以原料茶为主,受制于人,难以开拓市场。中国有近千个茶叶品牌,拥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是凤毛麟角,象“立顿”这样的世界级品牌,对中国茶产业来说,现阶段就是一种奢求。由于生产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原料、感观品质等很难保持稳定。有的纯粹是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卫生指标不合格,农残超标。

5:管理水平低,管理不规范。由于我国茶叶经营以家庭经营为主,经营者普遍对管理重视不够,管理人员基本上没有受过管理专业培训,家族管理盛行,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接受程度不高,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现有企业潜力难以发挥。

对中国茶产业发展的忧虑

中国茶叶之所以难以摆脱“一流品质,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怪圈,其根本在于缺乏“品牌”。我国虽然名茶林立,但这些辉煌却并没有造就一个真正属于中国的世界级茶叶品牌。而要让中国“名茶”真正变为世界“品牌茶”,更远不只是加一个“牌子”而已。突出表现在:

一、名茶多,缺品牌。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名茶名气很响亮,售价也很高,“茶王”的拍卖价远远高过黄金,但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则很难分辨茶叶品牌,极少数消费者买茶叶时指定品牌。

二、厂家多,品牌少。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的12家省级公司中,只有4家有品牌;全国加工茶叶的茶厂6.7万家,只有近千个茶叶有注册商标,根本谈不上品牌。

三、有资源、缺整合。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对资源利用、产品定位、市场维护都要提前进行规划。资源过度分散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造成企业生产、管理成本的浪费。当初,蒙牛乳业创造崛起神话,就是依靠高度整合资源、从几个人发展到年创利税几亿元的奶业“巨鳄”。中国茶叶资源分散、生产分散,出口一直以散装为主,自然也就只能充当国外品牌茶叶的原料。

四、行业混乱、无序竞争。目前,行业内部的产品竞争,已经演变成更为激烈的“价格战”,甚至一些厂家不惜用“李鬼”,违背行业规则,恶意攻击竞争对手,消费者难辩真伪,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给“李逵”产品造成极大伤害,而更为严重的是,伤害了消费者对整个中国名茶的信心。长此以往,给中国名茶造成的“硬伤”,则难以去除。

五、有经营、无管理。大部分企业还是依靠传统经验进行经营管理,一些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还是存在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湖南省一家省级茶叶龙头企业,通过改制由集体企业变成了私营企业,机制变活了,但经营管理工作大部分由家族成员担当,管理粗放,变成了家庭企业。

打造名茶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发展

近几年,培育名茶龙头企业成为地方政府抓茶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一点从地方政府有关茶产业发展的文件可见一斑,“龙头企业”这一关键词出现极其频繁。地方名茶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不仅直接提高了茶业产业化的水平,而且增强了茶业生产经营能力。

但目前这些龙头企业大多空有其名:首先,大规模企业不多,在品牌塑造、市场开拓等方面的能力比较有限。龙头企业无论是在市场份额、产值规模,还是在市场影响力方面与其他非龙头企业的距离还不是很明显,很多地方还是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势均力敌的茶企一时难见高低。以重庆市为例,全市300多家茶企,目前仅一家茶企取得QS现场认证。其次,龙头企业辐射能力不强。龙头企业自身的实力不雄厚,没有强劲的茶叶经营能力,自然就很难网络大片的茶农,与茶农的利益联结还比较松散,没能真正体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关系。

名茶龙头企业的发展形成,需要政府、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

中国茶产业发展的思索

一、贯彻品牌战略

多少年来,我国的茶叶市场被形象地比喻为“有姓无名”。有姓,是指有品种,如龙井、乌龙、毛峰等;无名,是指茶叶没有自己的品牌。茶叶品牌建设远远落后于市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茶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李明利本人认为,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目前我国出口茶在国际市场上每公斤仅值1至2美元,平均茶价比印度低4成,比斯里兰卡低6成多,甚至比肯尼亚的茶叶价格还要低20%。没有品牌,市场鱼龙混杂。今年3月中旬,杭州西湖区的西湖龙井茶原产地的茶农还没有开摘一芽新茶,但每斤售价千元的龙井新茶已在杭州街头出现。实施企业品牌战略,打造中国茶叶品牌,已成为中国从茶叶大国走向茶叶强国的必由之路。

二、加快资源整合步骤

为尽快改变茶叶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无名牌的现状,应加快资源整合力度。虽然近年来茶叶行业资源整合已经有了一定发展,但其发展水平与市场经济下对茶叶企业的发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如何把分散的茶叶企业和资源加以整合、改造和提升,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茶叶企业和企业群体,是茶叶行业进行资源整合的重要任务。

三、苦练内功,提高管理水平

新形势下,对茶叶企业的传统经营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苦练内功,加强管理,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使企业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细致化、准确化的同时,生产效率也得到提高,企业管理和决策水平得到加强。从而使企业获得某种竞争优势,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四、引进外脑,圆发展之梦

要减少决策失误,就要善于引进“外脑”。说到引进,在大多数企业经营者的头脑中,首先想到的就是引进技术、设备、资金。而对于聪明的经营者来讲,引进“外脑”却是优先考虑的事情。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经营者只有善于引进“外脑”,引进专业的团队,企业决策才能少失误或不失误。

以品牌战略为纽带的市场竞争最终要从鱼龙混杂的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表现若不能在大范围覆盖和占有市场份额上取得突破,资源整合和引领市场的宏伟目标将失去依托。中国茶产业再创辉煌的远大目标仍需付出艰辛的努力,但我们分明已经听到巨人归来的空谷足音。

第二篇:家访忧思录

农村中学家访忧思录 陈店中学

邹慧珍

“家访进万家”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固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可许多我们不愿看到的现象又再度揪住了我们的心,让人不由忧思重重。

忧思之一:重男轻女思想死灰复燃。

2011年11月22日晚8:30分,又一个女生黄冰倩被她的爸爸妈妈带出了校门,她妈妈留下的堂皇的理由是:孩子压力大。

这压力并不是大家所习惯认为的学习压力,而是做父母的重男轻女思想。黄冰倩的父母在汉打工,带着她7岁的弟弟租住着一室一厅,黄冰倩的弟弟在武汉就学,黄冰倩在陈店中学就读,享受一学期1000元的物质待遇,另外就是一个月也难得有一次的电话联系。孩子小,还不大懂得合理利用这些钱,买一本青春杂志,买一套漂亮衣服,日子就捉襟见肘了。于是不上学,在家呆着(爷爷奶奶家是不去的,怕唠叨,他们也忙,根本没人想到这孩子没上学),肚子饿的没辙了,就弄点米煮粥吃,有一次还连饿了两天„„

几次家访,无数次的促膝而谈,孩子时来时走,看着这爹不疼娘不爱的小可怜,我们的心都跟着疼痛起来。

其实,这样的事例,在我们农村学校并不少见。就我如今所带的班级而言,这已经是第二个了。另一个女孩叫孙丽,父母离异后又各自组织了家庭,孙丽随父亲和继母生活,在继母生下儿子之后,孙丽就沦为小女佣,渐渐被剥夺了读书的权利,进入九年级,孙丽就再也没有踏入学校一步了。

就学生就学比例而言,男生是远远高出女生的,而且越到高年级越发比例失调,这和农民的重男轻女意识是紧密相关的。

窥一斑而见全豹,在农村,一度甚嚣尘上的重男轻女思想在经过短暂的沉寂之后又死灰复燃了,尤其是在对待子女受教育问题上。

忧思之二:拜金短视增大教育难度

这个时代似乎变成了遍地金条的时代,随便一对农村夫妇,哪怕连小学都没上完,只要上上东北抹抹灰,几个月下来就能挣个大几万、上10万回家。金钱就像勾走了他们的魂,他们纷纷外出淘金,谁也不愿留在家里带孩子,孩子就交给爷爷奶奶吧。爷爷奶奶呢,管吃饱管穿暖不掉膘,儿子媳妇回来能交代就行。至于学习,爷爷奶奶既没法管也管不了,就由他去吧。于是,孩子本来一周在家的时间也不多,再加上宠溺的爷爷奶奶,基于补偿心理的父母要啥给啥,给许多孩子造成了唯我独尊,贪图享乐,不重视学习的负面影响,大大增强了学校教育的难度。

去家访的几个村里,几乎只有老人和孩子在家,青年、中年劳力都基本上外出了。老人们除了客气地说几句感谢外,就只能说“老师,我当年也没读多少书,教不了孩子,请你们多费心”。“多费心”,多么轻巧的一句话。于是教育的责任就全盘落在了教师肩上。

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试想,仅教师一肩能承载如此重担么?

第三篇:高校青年教师忧思录

高校青年教师忧思录:无法明言的无助感

作者:艾青椒

现在最需要的不是“有为”式的学术GDP主义,而是无为而治的放任,营造一个人文的自由散漫的氛围,提供最基本的学术环境,给每个青年教师松绑或者解咒。

3月15日,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年仅36岁的青年学者张晖因患脑出血和急性白血病突然病故,这让所有认识或不认识他的关心青年知识分子生存处境的人都痛感惋惜。这一事件在中国知识界和媒体持续发酵,《南方周末》《东方早报》《中华读书报》和《南方都市报》等报刊都出版纪念专辑,哀悼和追思这位逝世前已经出版学术专著四部,古籍整理著作一部,编纂著作三部的杰出青年学者。

张晖身后留下弱妻稚子老父,更是让很多在生存困境中苦苦挣扎的同道中人感同身受。当然,我们不能将张晖的病逝简化为职称、住房、收入等物质性指标,若如此,无疑矮化和窄化了拥有广阔精神世界的张晖的学术生涯。但是,张晖在博士毕业后的这几年又确实处于一种极度紧张的境地,这种焦虑敲骨吸髓般压榨了一个青年学者的心力、体力与脑力。张晖的硕士导师张宏生教授在纪念文章中特别指出:“工作以后,对生活的压力,做事的艰难,他(指张晖——引者注)越来越有痛切的感受。近些年来,每一次见面都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无奈,感受到他的那种深深的无助感,那是一种有所感觉,却又无法明言的东西。”

这或许是每一个从校园走向社会的青年人都要面临的共同处境,但是,高校青年教师这个群体,因其在学术链条中的低端位置而伴随的低收入和高强度的工作量,以及他们(尤其是人文学科)因知识追求而形成的高度敏感个性,除非内心特别强大或者极度超脱(比如皈依佛门等),这群人容易感受到在生存境地与社会(包括家庭等)期待之间触目的落差,以及由此带来的无助感甚至屈辱感。毫无疑问,张晖是一个内心精神世界强韧的个人。他曾在2012年底“六合丛书”新书发布会(他的随笔集《无声无光集》亦为其中一种)的演讲中感慨道:“好的人文学术,是研究者能通过最严谨的学术方式,将个人怀抱、生命体验、社会关怀等融入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最终以学术的方式将时代的问题和紧张感加以呈现。目前来讲,有识之士都已经感觉到现有的古典文学研究陷入了困境,陈陈相因不说,选题僵硬没有生气、没有时代感,已经进入死胡同。与此同时,有理想抱负的研究者在学术体制中开展学术活动的时候,会感受到很多不如意,甚或有一些较大的不满,但学者没有将这些不满内化为学术研究的动力,提升学术研究中的思考能力,反而是都通过酒桌上的牢骚或者做课题捞钱等简单的方式发泄掉了、转移开了。”

正如廉思的新作《工蜂:大学青年教师生存实录》所呈现的那样,关于“如何认知自身社会地位”的问卷调查,5138位受访高校青年教师中,84.5%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中层及中层以下,其中,36%认为自己属于“中下层”,13.7%认为自己处于“底层”,仅有14.1%认为自己处于“中上层”,0.8%认为自己处于“上层”,另有0.6%的受访者未回答此问题。虽说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之间会存在一些差异,但这些数字仍旧让我们震惊,一个被誉为“象牙塔”里精神贵族的群体,本应该是引领社会文化风潮的群体,结果却普遍地将自己归位在社会中下层,归位为转型中国的“学术民工”,以如此的自我认知和精神状态,如何可能在“金权主义”盛行的今日中国,开创出一片自主的天空?一个充满挫败感和下行感(所谓中产的下流化)的知识群体,非但不会有梁漱溟所言的“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士大夫精神,也不会有丁文江上世纪20年代在燕京大学演讲《少数人的责任》时倡导的精英意识,无法自我提振的精神世界,自然就会在威权主义与消费主义两股潮流的挤压之下日渐崩解,自利性的犬儒主义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心态。

精神劫难

正如社会学者应星在《且看今日学界“新父”之朽败》中指出的那样:“自1990年代中期尤其是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央财力的大大增强,国家调整了对学界的治理技术,一方面加大了对学界的资源投入,另一方面通过‘数目字的管理’增强了大学的行政化,以包括各类各级课题、基地、学位点、奖项等在内的各种专项资金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界。如今,大学已经成了一个新的淘金之地。如果说新父们当年还能够咬紧牙关克服清贫的话,那么,面对大量可以用学术成果去争取的资源,他们再也按捺不住了,十分积极地投入了这场持久的资源争夺战。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一批名利双收的学术新贵,他们不仅头上顶满了各种头衔和荣誉,而且住上了豪宅,开上了名车。然而,在这些耀眼的光辉背后,却是空前的堕落:虽然他们著作等身,但在课题学术的引导下却是言不及义,空洞无物,且剽窃成风,学风败坏;虽然他们荣誉环绕,却是以彻底破坏避嫌原则或启动利益交换及平衡的‘潜规则’为代价的;虽然他们争来了博士点、重点基地、重点学科,却是以赤裸裸的行贿为铺路石的。学界腐败之深已不亚于商界和政界,而尤有过之的是,学界的腐败却很少得到体制的追究。”被应星所批评的这种现象,确实是支配当代相当一部分学院和科研机构的基本逻辑。青年教师正是处于这种现实之中。

在这种数目字管理的驱逐之下,高校已经公司化,以竞争体制内资源为主要目标,高校青年教师成为学术生产的主力军。

“50后”学者许纪霖在《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一文中曾尖锐地指出:“我们这代知识分子很少有感恩之心,觉得自己是时代骄子,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有不自觉的自恋意识,得意于自己是超级成功者。其实我们这一代人不过是幸运儿,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文革’浩劫造成了十年的人才断层,我们不过赶上了好时代而已。这十年留给我们一大段空白,差不多在世纪之交,当十七年(1949——1966年)一代人逐渐退休时,我们这一代就开始在各个领域全面接班,成为最资深的领军人物。这不是我们这代人炉火纯青,有了这个实力,而只是时代的阴差阳错。但这代人自我感觉太好,缺乏反思精神。被揭露出有抄袭、腐败的丑行,第一个反应不是自我反思,而是自我辩护,一口咬定一点问题都没有!这代人缺乏道德感。在观念的启蒙上是有功的,但是没有留下道德遗产,很少像民国那代知识分子那样有德高望重之誉。”青年教师就生活在由刚性的课题管理体制和柔性的父权式(家长式)人际结构构成的学院文化之中,他们要实现学术和精神上的双重突围何其困难!

前几天,笔者跟一位在某高校中文系任教的朋友打电话聊天,他大吐苦水,谈所在省份出台的扭曲的职称评审细则,比如要求学术成果的被引用率、被媒体报道率之类,又言及所在学校的权力主宰一切资源的现状,以及对青年教师评价标准的惟课题化、惟奖项化。这位很有才华的朋友不愿意同流合污常被看作“无能之人”,领导时时敲打,外加冷嘲热讽,在这样极端的氛围中,明哲保身或者洁身自好都几乎没有多大空间。这种日常性的精神劫难与深度压抑,是最折磨青年教师的重要因素。

教师分化

高校青年教师于是迅速地分化、分层甚至分道扬镳,一些人迅速地熟悉并适应体制的弊端,如鱼得水地在学院体制里“上行”,获取各种类型的课题、人才计划等,其中有一些青年学者仍旧对学术抱有敬意,他们倡导一种布迪厄所言的“用国家的金钱,做独立的研究”,但是,这种研究取向往往不太容易得到鼓励。另外一群人则彻底与学生阶段的学术理想切割,迅速向所谓变味的“应用性研究”靠拢,成为一群道貌岸然而斯文扫地的生产伪学术的知识分子。

另外一部分学人则对高度行政化,抱持一种本能性的心理抵触,也深刻地认识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项目、课题管理体制对高校多元生态的破坏,谨慎地将自己定位为自甘边缘者,既非坚决而激烈地反抗这一套体制,也不是完全退出体制,而是追求最低限度的生存状态。他们或者通过兼职、培训、撰稿等来谋求基本的生活,或者干脆就将生活尽量地简化。毫无疑问,这部分教师和前述青年教师相比,他们在物质生活、学院内的知名度和成功指标等等各个方面都有强烈的落差,逐渐就会产生一种“相对剥夺感”,或者愤愤不平之感。

还有一个为数极少的群体,完全沉浸在学术所建构的人文世界之中,将那些以学术换取“稻粱”的人视为不耻之徒。自然,这个群体的人都是内心世界特别强大的个人,他们注重的是大学原本意义上的精神使命,是学术薪火相传之地,他们是一群“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的读书人,怀抱“为知识而知识、为学问而学问”的求真态度,以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格理想,重视教学,重视与学生之间的心智交流。或许正因为此,当旅法华人学者赵越胜追怀其师周辅成先生的《燃灯者》一文发表之后,一时间洛阳纸贵,弦诵不绝。赵越胜在文中的这段话更是触目地映照了当今中国大学异化了的师生关系和学院生态:“三十多年,走近先生身旁,受先生教诲,体会先生的伟大人格,渐渐明白,希腊先哲所区分的‘静观的人生’与‘活动的人生’在先生身上是浑然一体的。先生用超越的纯思贡献学术,又以入世的关注体察民生。平日慎言笃行,却不忘读书人‘处士横议’的本分。邦有道,先生闻鸡起舞,邦无道,先生鹤衣散影。内心守死善道,终不忘循善取义。”

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如今的大学校园,正在构成一种与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校园极其不同的学院文化,后者往往是一个相对松散的同人共同体,自由散漫和理想主义的气质相互交融,学术和文化生活被赋予一定的神圣感,形成的是一种相对松弛而自足的精神世界。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学院体制,或者强调政治意识形态,或者倡导去政治化的学术研究(比如史学倾斜于文献整理的学术计划)的课题、项目、计划大量出现,工具理性开始主导学院体制,追求美好的物质生活成为学院主流价值,大学陷溺在疯狂的资源竞赛之中。正如《南方周末》两年前的一篇深度报道《教授的“围城”》呈现的那样,高校紧箍咒式的课题、项目等各种理性规划机制对知识人的束缚,并不会随着职称问题的解决就得到一劳永逸的缓解,似乎成为一个无法退出的“游戏”。

现在,“民国范儿”成为一种怀旧热潮,民国优秀大学的风度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向往。无论是何兆武的《上学记》、何炳棣的《读史阅世六十年》等回忆录、口述史,还是叶文心的《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易社强《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等研究著作,以及十多年前陈平原、夏晓红等学者编撰的《北大旧事》等,都在纷至沓来地叠映成一种民国大学的影像。不管这种风潮如何被质疑为一种浪漫化的历史记忆或历史想象,我们可以根据一些历史研究的成果发现,在大部分时段内,民国大学的教师收入确实足以让这群知识文化的传承者与创造者,在一个急剧动荡的时代仍旧可以维持一种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根据湘潭大学历史系青年学者陈育红的“民初至抗战前夕国立大学教授薪俸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上世纪30年代北平一户普通人家每月生活费平均只需要30元左右。即便是较为有钱的知识阶层,全家每月生活费80元也已经相当宽裕。以主要食物价格计算,1930年-1936年间,大米每斤6.2分钱;猪肉每斤2角钱;白糖每斤1角钱;食盐每斤2-5分钱;植物油每斤1角5分钱;鸡蛋每斤2角钱。当时北京大学教师在1931年-1934年间月薪收入统计显示其平均月薪400元以上,薪俸最高者可达500元(外教更高达700元),最低360元;副教授平均月薪在285元-302元,最高360元,最低240元。而当时的大学教授则普遍在校外尚有数份兼课收入,光兼课收入几乎就够满足全家较为宽裕的生活。历史学家郭廷以曾经说“一九三七年前五年,可以说是民国以来教育学术的黄金时代。”这种黄金时代除了学术自由有充分保证之外,也跟物质生活、业余生活的丰富有关:“优厚的薪俸使北京大学的教授们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方面都具备了极高水准。教授住的房子大,每月花房租费六七十元者不少见。食物支出方面也很充裕。一个大学教授的薪俸除了抚养五口之家外,还能请得起五个佣人。他们大都还会有闲情逸致去‘下饭馆、看戏、泡茶座,逛琉璃厂买书籍、碑帖、文物’。”

松绑

青年教师难道就注定了“工蜂”的宿命?这也未必,高校体制虽然造成了对个体的压抑,但体制毕竟也是由个体形成,或者说“我们就是体制”,若个体对这套体制的规则文化有了相当地了解,就不会过度地顺从这套体制,尤其当他知道顺从(服从)就意味着某种变相支持的时候,他会在道德上形成某种挣扎感。最可贵的就是内心良知上的觉醒,这正如张晖生前所言,重要的不是无休无止地抱怨与牢骚,这种负面情绪只会不断地掏空甚至撕裂学院中的自我,而是将对体制的不满转化成追求真学术的动力,同时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对体制弊端采取一种相对疏远甚至抵抗的态度,将自己定位为体制的中等生或许就是一个明智的选项,既不做遵从“赢者通吃”逻辑的优等生,也不做基本考核都无法通过的差等生,在完成学院体制基本的考核之后,尽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正如著名学者崔卫平在西北政法大学的演讲《为什么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指出的那样:“你是现实存在的一种,没有人能够无视你、漠视你。在这个世界上,你是一个终端,世界是在你的面前打开的,你不是无足轻重的,不是可以抹杀的。

我想说的是,你不是没有力量的。许多幻觉将我们捆住了。有些东西像符咒一样,从内部将我们镇住;像噩梦一样,将我们的四肢魇住。让我们以为自己是不存在的,是没有力量的,不产生任何效果的。好像人与人之间有了一种区分隔阂:一些人从正面看起来是人,但是从背面看过去,却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他们不是充分的人似的,只有自惭形秽的份儿。事情不是这样的。

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你自己的配合和努力。像尼采说的,每一个人都有他的良辰吉日,那我们选一个良辰吉日,来解除自己身上的种种符咒、魔障,种种看不见的绳索和链条,然后出门,在蓝天下深呼吸,说一句生活真好,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好,我们不是生病的,我们不是令人羞惭的。”

超越了幻觉,我们才能回到蓝天之下的真实生活之中,通往自我内心和真实世界的学问之门才会真正地在面前打开。现在最需要的不是“有为”式的学术GDP主义,而是无为而治的放任,营造一个人文的自由散漫的氛围,提供最基本的学术环境,给每个青年教师松绑或者解咒,同时在物质上提供充分的保障,让人的内心世界先自由自在起来,不需要那么功利地计算一切,容忍一些奇思异想甚至离经叛道的行为和言论,重拾学术传统,培养多元化而又相互融合的学术文化,让那些怀抱理想的年轻人投身到学院有一种内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第四篇:《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忧思录》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忧思录》

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形势不仅为非应届毕业生蒙上沉重的就业压力与心理负担,而且他们有的已经考虑辅修其它专业,有的建议学弟学妹不要报考电子商务专业。如果不能扭转这种局面,未来中国电子商务人才梯队将会出现断档的局面。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忧思录

文/郑培

教育部从2000年开始批准在全国部分高校试开电子商务专业,首批高校包括:北方交大、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大等13所,于2001年开始招生。2000年8月起,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也面向社会开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商务专业(专科、本科),并设立电子商务高、中级专业证书。

2002年初,教育部又批准了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83所高等院校试办电子商务专业。另外,还有很多学校在不同专业的教学中都增加了电子商务课程并准备设置电子商务专业。

截止至2003年,教育部已经批准181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在读的电子商务专业方向的学生达数十万人。

质疑

自2002以来,最早是在网络上逐渐出现一些文章,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尤其对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前景提出质疑。这些质疑者认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脱离了企业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情况;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很难适应企业用人的实际需求;中国企业电子商务进程将受到人才缺乏“瓶颈”的制约;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将会因为低就业率而失去学科发展的推动力;最严重的后果是:在当前中国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尽管国家和政府一再引导、鼓励、支持、推动大学生就业,但是数十万电子商务在读学生中的不少人将面临整体的“尚未毕业,就已失业”。

2003年1月,《扬子晚报》发表了集学术机构、用人企业、高校代表、在读学生四方在内的对话文章,探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教育与电子商务人才就业问题。当时,对话已经显示了对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未来就业前景的隐忧。时任江苏爱涛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电子商务总监的方保华先生表示:“我同意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状况不乐观的说法。我们公司目前就没有聘用大专院校输送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但是社会需求已处于紧缺阶段,比如我们公司,企业正在扩展,这方面的人才缺口就很大。问题的关键在于院校教育现状与企业需求有一定差距。”

自2004年3月起,笔者率领的研究团队开始对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自学考试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进行就业情况调查。通过在线调查与进入高校调查,结果显示: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截止到2004年6月15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为20%,但2003年6月中旬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已达47%,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在京表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将力争2004年全国应届毕业生在9月1日前平均就业率达到70%以上,而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距此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专业不对口?

分析显示,绝大部分应届毕业生谈到之所以不能顺利找到工作,不知道应聘何种企业、何种职务是最主要的原因。

未能顺利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中有76%是因为就业方向模糊。这直接影响应届毕业生投递简历、应聘职位的针对性与应聘效果。由于不能准确定位应聘的行业与职位,因此泛泛的简历不能吸引用人企业,应届毕业生往往失去面试机会;即使获得面试机会,由于不了解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对于企业提供的职位缺乏工作方法、经验和热情,使他们也很难应聘成功。

未能顺利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中有16%是因为供需双方对“电子商务”专业理解的偏差导致。8%的应届毕业生表示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很难获得面试机会,尽管他们在简历中都标明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及学分成绩,但经过我们的开放式调查发现:目前,人力资源市场上的招聘企业很少在招聘岗位上明确写出“电子商务专员”这样的职位。但事实上经过仔细分析,对于很多企业,包括信息调查、市场策划、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网络计算机技术、财务、行政等等在内的工作岗位都需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只不过这些企业没有在岗位描述中列出“电子商务”四个字罢了。由于毕业生不了解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当他们没有发现“电子商务”四个字时,便放弃投递简历;即使投递,也作为专业不对口的无奈之选。并不具备将所学专业、课程与以上某个岗位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突显自己知识与优势的简历撰写能力、面谈能力。

举例来看,目前,人力资源市场紧缺营销类人才,绝大部分招聘企业会在岗位描述中列出需要“市场营销”专业人员。仅仅从名称上来看,“市场营销”毕业生比“电子商务”毕业生专业上更对口。但是“市场营销”同样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基本课程与核心课程,而且“电子商务”毕业生还具备利用电子化工具开展市场调研与分析、网络零售、网络渠道营销、电子化国际贸易、电子化客户服务等额外的知识与技能,理应更具有竞争优势。正是这种对字眼理解上的差别,造成8%的应届毕业生认为面试机会专业上不对口。

专业不对口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多数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设置了十五至二十二门之多的课程,虽然本意是为了培养“多面手”,中国企业也需要掌握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繁重的科目、割裂的教学导致学生复合上不系统、专业上不精通,因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既不符合专业娴熟的当前要求,也不符合综合驾控的未来要求。正如中央财经大学电子商务教研室林政主任认为:“学生的精力有限,这么多的课程该如何设置,培养目标怎样才能更科学,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同样令人担忧的是,42.9%的电子商务专业非应届毕业生表示:虽然没有毕业,但是他们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电子商务毕业生很难就业。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形势不仅为非应届毕业生蒙上沉重的就业压力与心理负担,而且他们已经考虑辅修其它专业或者建议考生不要报考电子商务专业。因此,如果不能扭转这种局面,未来中国电子商务人才梯队将会出现断档的局面。

培养与就业的严重脱离、职业发展前景渺茫还会造成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失去学科发展的推动力、中国企业电子商务进程将受到人才缺乏“瓶颈”的制约。在欧美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并显著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却显现院校人才培养不力、专业人才信心缺失、企业缺乏优质人才的危险信号,这应当引起有关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的关注。

把问题摆出来

随后,部分媒体与网站发表了这份调查报告,引起了广泛反响。一种声音是:我们不能回避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冒进与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复合型人才匮乏之间的矛盾,这有利于我们理清思路、渐进“突围”、厚积薄发。但是另一种声音却表示:这是漠视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积极推进作用的“不和谐声音”,在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整体环境不成熟、电子商务人力资源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起到“一言毁市”的副作用。

笔者认为,我国高等院校中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或者电子商务方向的已经很多,设立电子商务系甚至电子商务学院的也必将越来越多,他们极大夯实了今后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的人才基础。

但是客观面对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喜人、就业前景不乐观的状况,不客气的说,如果拿数十万大学生的前程作“市”。笔者倒认为“毁”的晚了,“毁”的轻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调查》今后可能还要继续发布。

导致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电子商务后备人才信心不强及未来人才可能流失,主要由于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师资严重缺乏。现有师资大多数从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或其他专业调派,其知识储备大多来自以往出版的一些电子商务书籍,不够系统、不够深入、不够实用,由于师资大多没有电子商务实战经验,不少师资在从事电子商务教学时显得勉为其难;

培养方向模糊。许多培养机构不能清晰地界定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多数培养机构提出了培养目标宽泛,以“万能”为应用目标的电子商务人才,但这并不符合中国企业目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实用的需求;

课程设置欠佳。由于缺乏对电子商务在国际上领先应用、在中国企业实际应用的理解,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现有的有关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缺乏有机结合的系统特性;二是强于书本而弱于实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

缺乏技能训练。现有高校电子商务教育的现状是:教师以说为主,学生以听为主,而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商务学科,无论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商务策划、项目实施都需要大量的动手训练,尽管这两年很多高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推出了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供学生模拟练习。但是这些软件仍然脱离于实际的商业环境,甚至有不少软件已经落后于现有的应用。而商务行为本身又是复杂多变的,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如果没有真正的商人参与、如果将所有的商业行为都固化,事实上与书本教育并没有本质区别。

另外一个问题是:由于教师本身很少参与商业企业的实际运作管理,案例来源、案例讨论、创业指导、实习指导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教育市场也要细分

因此笔者建议,首先,激发高校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引导他们向商务与技术结合的方向开展课题研究、组织教学内容及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其次,在教学中引进企业人员,通过一线实战经验的传授,缩短高校学生毕业后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尤其建议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企业家或个人商人口述的案例分析;最后,借鉴国外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成功经验,例如: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小组讨论与项目实习相结合、人才培养与人才认证相结合等等。

另外,高校还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电子商务学科设计专业方向,一种方案是结合传统行业细分,比如,医药电子商务、媒体电子商务、汽车电子商务、地产电子商务等。

专业方向要围绕特定行业的企业对电子商务的需求专门设计。

高校学生可以在学习期间努力将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专业知识积累、电子商务应用技能向该行业看齐。毕业生最起码在行业知识、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方面具有丰富的积累及极强的感性认识,初次就业当然没有太大难度。当然,需要提醒的是,行业的选择应遵循宽窄适当、前景看好的原则。

也可以结合企业的岗位环节设置,比如市场营销方向的电子商务专业、客户服务方向的电子商务专业、供应链管理方向的电子商务专业等等。例如客户服务方向,一方面,E化程度很高的企业,客服工作对创造企业利润的贡献是较大的,而且往往依赖于电子化工具。亚马逊服务部门人数众多,也是最重要的部门之一。由于以前没有这类专业人员,客户服务方向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是经过系统训练的专门人才,擅长利用电子化工具创造顾客满意最大化,必定受到这类企业的青睐。

另一方面,传统企业不论行业,不论性质,都将越来越重视客户服务,电子化手段的使用,将大大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因此,除了具备传统意义上的客户服务知识与技能,客户服务方向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面对这个人才需求量极大的岗位时,将会突显竞争力。这种专业素质将会为企业打造服务方面致胜的核心竞争力。

2004年11月27日,中国电子商务先锋资讯网举行了“电子商务职业发展问题专家交流活动”,笔者应邀与众多在校或业已毕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及电子商务爱好者进行了热烈的在线交流。笔者发现,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及电子商务爱好普遍关心的问题是“电子商务职业发展的方向和定位”。对此,笔者认为:

第一,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及电子商务爱好者应当建立职业感。这表现在:尽一切可能熟悉不同类型企业的传统商务运作流程及特点,从中寻觅能够与某些电子商务思想、电子商务技术结合的应用环节。还应当熟悉大量企业电子商务实施案例,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网络技术、项目管理等方法论分析企业电子商务实施的成败经验教训。这样有助于建立商务寻求技术、技术推动商务相结合的职业敏感与职业素养。

第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及电子商务爱好者应当具备独特性。应当形成自身的一个或多个优势。现在来看,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包括市场调研、市场策划、市场营销、国际贸易、IT服务、财务、行政等等在内的工作岗位都需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除了具备全面的电子商务知识和系统的电子商务思想,应该在软件技术、网页技术、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的知识及实践、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项目管理、团队领导等方面拥有特长。年轻人在职业发展初期,必须做减法而不能做加法。定位过宽将会导致无所适从。

人才需求 迫在眉睫

回顾2004年,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再次印证了互联网巨大的潜力。一批极具特色的商务网站,如阿里巴巴、当当网、卓越网、淘宝网、易趣网等,在电子商务B2B、B2C、C2C领域成为一方霸主。IDC数据显示,近3年,亚洲电子商务销售额除日本外,将会以年均38%的速度增长,中国位居榜首,预计增速将高达年均61%。2004年8月28日十届人大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并将于2005年4月1日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实际意义上的电子商务法律,为电子商务信息流、金融流和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必将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易观国际预测,中国电子商务的交易总额在2005年将激增至6200亿元人民币,因此,2005年我国电子商务将整体进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发展阶段。高素质、复合型的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现在的国际贸易、商务活动越来越依赖网络技术开展,目前我国有10万左右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大部分已经程度不一的利用电子化工具,但基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电子商务培训。今后5年,我国至少需要200万外贸人才,然而,中国每年经济类大学毕业生才13万,所以,有效利用网络技术的复合型外贸人才非常紧缺。

我国目前拥有大量从事国内贸易的生产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统计显示:1100万中小企业中,已经有近1/4的企业开始尝试并越来越熟练运用电子商务工具。从与不同职位专业知识的结合来看,未来我国将缺乏能够结合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生产管理、行政财务等多个领域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

新年伊始,回顾过去五年我们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成败得失,必须明确:高校为中国电子商务人才梯队的打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社会培训力量在满足企业实际需要、培养个性化电子商务人才方面获得了突出成就。我们希望高校与社会培训力量加强联系,实现理论培养与实战培养的强强合作;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对企业引进、培养电子商务人才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政策引导与舆论宣传;呼吁学术机构、行业协会建立、完善统一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与评估体系。

背景说明:

广田国际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是江苏广田投资有限公司的项目机构,致力于电子商务领域的知识研究、开发,为社会各界提供网络贸易、数字化出口商机、供应链管理、IT服务管理、商业智能、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同时提供多种相关的培训项目,为各行业培养电子商务领域的卓越人才。

第五篇:置换培训之忧思录

置换培训之忧思录

沙洋县后港小学杨方英

今年,国培置换培训已开展了三期。目前我也和荆楚理工学院的置换生结成了培训对子。通过我自身体验和收集的一些情况分析,我觉得国培置换培训确实给置换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也为农村基层教师提供了提高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平台。但我也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提出来供专家们研究解决。

1、置换教师和置换生前期接触过少。致使置换生对置换教师承担的工作还很迷茫,感觉无处下手。

从置换生九月十日下午到达我校,至我到沙洋县教育局开动员会只有短短的两天半时间。在这两天半时间里,我的上课任务重,基本是我讲课他听课的模式,置换生缺少实际上课后和我交流的机会。

2、置换培训中学生的利益如何保障?

毋庸置疑,置换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比置换老师深厚,可对学生身心特点的了解可能还停留在理论上,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学校没有为置换生指定指导老师,在备教辅改考评各个环节上缺乏细致。出现学生听不懂,家长投诉的现象。虽然其中安排了置换老师三天回校交流的时间,但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好学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我认为:置换生最好有个指导老师。如果在无人指导的真空环境下靠自己摸索,要什么时候才能成熟?更何况,为了置换生的成长,是否间接损害了学生的利益,阻碍了学生的成长?

3、工作问题直接影响了置换生的工作成效。

现在的大学生不包分配,实习成效并不决定工作。加上现在教师工资收入偏低,很多毕业生并不把教师作为理想职业。而且,实习的效果再好,实习学校也没有能力留置换生,置换生还得面临实习后找工作的困境。不解决人的生存之道,人心怎能安定?

4、置换时间、置换内容决定置换教师的学习成效。

现在的置换时间大致定在二到三个月,学习的内容偏重理论提高上。重新当学生,要有个潜心修炼的好心态。现在的教师年龄普遍在三十多岁上,脱离家人和工作环境,置换教师还是很难静下心来。其次,置换教师渴望的是一线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提高,而理论性课程设置过多,没有亲身体验或体验流于形式,对置换教师能力提高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很多老师不愿参加培训。

我认为,国培置换培训是一项好工程,但只有关注细节,认真组织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才能把好工程办成利国利民的乐事!

下载茶殇:中国茶品牌发展忧思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茶殇:中国茶品牌发展忧思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茶录》读后感

    《茶录》读后感 蔡襄的《茶录》分为上下俩个部分,上半部分主要论述了茶汤品质和烹饮方法,下半部分则主要论述了制茶工具和品茶器具。蔡襄认为陆羽的《茶经》中没有记载建州的......

    茶行业品牌故事

    茶行业:寻找被稀释的品牌资源 据考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饮用茶叶的国家,辉煌的茶文化使“茶”俨然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之一。然而,时至今日,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茶叶产地,......

    茶城品牌推广活动

    茶城品牌推广活动 主办:**茶城 协办:****媒体 主题:逛××茶城品天下佳茗 目标:通过本次推广活动,在全市茶友及茶商中展示××茶城经营专业、环境优良、管理规范的形象;为入驻茶城......

    弘扬茶文化 创造茶品牌

    弘扬茶文化,打造茶品牌——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茶叶【摘要】:国际贸易已进入以品牌为标志对资源、市场进行优化配置的时代,拥有品牌就是拥有市场。而我国大部分茶企业却是“有......

    茶辰光品牌文化故事

    (1)马来辰光: 饮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一代代的华人带着茶叶,走过丝绸之路,航经四洲五洋,将中国的茶,传遍了世界,将炎黄血脉与茶文化一起融入当地。每一壶茶的茶香氤氲里,不仅藏着博......

    茶品牌策划方案(共5篇)

    “惜福”牌系列茶品品牌建立及推广草案一、策划目的: 1、 创立全新的“惜福”牌系列茶品的品牌,并首先使本地茶叶分销商和经销网点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认知、认同、认可此品牌,......

    某茶品牌上市策划方案

    天恩茶语 新品上市推广 策划案 郑州天恩广告 策划部 一:前言 茶,作为中国古老而悠久的饮品,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茶叶也早已融入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

    威宁茶产业发展

    威宁县茶产业发展情况概述威宁县茶产业发展办公室根据《贵州省威宁县40万亩高山生态(有机)茶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年)》及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安排意见,2010年我县计划新建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