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县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推荐5篇]

时间:2019-05-15 06:12: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我县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我县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当前我县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章标题:当前我县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县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县总人口78万,其中农村人口占90%以上。目前有药品生产1 家,药品经营企业145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2家,乡镇以上医疗机构(含乡镇卫生院)20家,厂企卫生室(所)、村卫生室(所)1000余家,分布在城

区、乡镇驻地及农村。在药品销售总量中,3/4以上的药品是通过医疗机构流入消费者手中,通过药店或其他渠道销售的不到1/4,各类医疗机构是群众购买药品的主要来源,在偏远农村甚至是唯一来源。经过近几年的药品市场整顿和专项治理,以及农村药品“两网” 建设的开展,我县的药品市场已日趋规范,农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保障。但从日常监督检查情况看,我县药品市场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村药品的安全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偏远农村、湖区、山区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仍比较多,亟待规范。

一、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药品购进验收制度还不健全,药品购进渠道不规范,质量隐患大。我县自2004年以来,在医疗机构全面推行了建立药品购进验收记录工作,有效的规范了药品购进渠道,把住了药品源头关。从检查的情况看,乡镇以上医疗机构执行情况较好,个别乡镇卫生院和部分村卫生室未建立真实、完整的药品购进验收记录,有的虽然建立了购进验收制度,但也是为了应付检查,记录不真实、不完整,缺项漏项多,这就为不法药贩留下了可乘之机,给假药的侵入打开了方便之门,往往使案件的查处线索中断,无法查到假药源头,不能从根本上堵住假药进入农村市场。个别医疗机构由于受经济利益的诱惑,贪图价格便宜,从无证药贩手中购进药品,一旦出现问题,要追查其源头很难。2006年底,我局就查处了一起乡镇卫生院非法渠道购进药品案,涉案金额高达3万余元,我局多次赴济南进行调查取证,取得有效证据,证实系供货方伪造销售公章、票据,假借合法企业的资质证明,而实施的非法渠道购进药品案。

(二)农村药品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农民用药安全意识较差。由于当前农村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整体学历水平和业务水平不高等原因,造成农村药品购进验收制度落实不到位。同时,由于群众药品法律意识和安全用药意识较差,违法分子将目标瞄准农村,将非法药品销往偏远农村。近年来,我县采取出动宣传车、新闻媒体报道、街头法律咨询和“送法律下乡”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药品法律法规宣传,但群众对药品法律知识和用药安全知识仍掌握不多,识别假劣药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仍然薄弱。日常检查中发现一些生产厂家销售代表直接上门推销药品,随身携带盖有生产企业红章和法定代表人签章的空白法人委托书、合同书和送货单,自己填写,这些不法分子借着厂家授权的合法身份,将假冒生产加工的伪劣药品以串货、换货等方式销售谋取暴利,干扰了正常的药品流通市场秩序。当然,现行药品监管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致使不法分子有空可钻,法律的空白也给药监执法者造成了一定的监管难度。

(三)药品质量管理不规范,贮藏设施、设备不完备,储存、养护条件差。药品贮存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药品的质量,药品经营企业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后都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了GSP认证,而涉及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的《山东省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迟迟没有出台,农村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仍然隐患不少。农村医疗机构(特别是个别乡镇卫生院、部分村卫生室)由于受经济状况的制约,药品贮存条件简陋,达不到药品贮藏要求。在管理上存在误区,重医轻药,药品管理重视不够,设施条件不能保证所贮存药品的质量。同时,相当一部分村卫生室以家庭为单位,设在乡村医生家里,生活区和药房不能有效分离,场地狭小,药品摆放零乱,存储环境差,连最基本的防潮、防虫、防鼠设施也没有;药品随意摆放,须冷藏存放的药品随意摆放在柜台内,药品养护无从谈起。

(四)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违法广告比较严重。由于目前的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监督体制中部门职能交叉,药监部门只能监测违法广告,发现违法广告要移送到工商部门处理,没有主动权,监管无法到位。加上某些新闻单位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广告的合法性审查,来者不拒,助长了违法广告蔓延,有的虽经批准但未按核定内容刊播,故意夸大疗效和作用。相当一部分保健食品推销员采取群众集会等方式,选择一些年龄较大,身患风湿、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的老年弱势群体,以先赠送一小部分为诱饵,故意虚假夸大保健食品的治疗功效,说得天花乱坠,神乎其神,诱导消费者购买其产品,上当受骗。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这些推销者为逃避法律的制裁,冒充药品进行广告宣传仅停留在口头上,药监部门无法按《药品管理法》进行查处,使制假售假者有机可乘 之机。

(五)药品监管部门人员、经费等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求。药品监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流通等诸多环节,应用的法律法规、药学及相关专业门类广泛,药品执法人员需要加强培训和锻炼,提高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执法能力。同时,药品监管部门经费严重不足,财政经费保障有限,难以保障实施全方位药品监管的需要。

二、监管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宣传的广度,努力增强农民用药安全意识。继续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大宣传力度,不仅要宣传药品法律法规知识,更要宣传假劣药产生的途径、危害及识别方法,宣传药监部门的职能;不仅要加强在城区的宣传,更要加强在农村的宣传,不断提高农民群众认知违法行为和自我防范意识,使假劣药品在农村没有市场。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将各种假劣药信息公告大众,使社会各界及时了解药监动态,使老百姓自觉拒绝假劣药品,由被动消费变为主动消费,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从而减少假冒伪劣药品和违法行为的生存空间。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对药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加强农村药品从业人员业务知识、涉药法律法规培训,严格实行岗前培训制,坚决杜绝未经培训的人员从事药品销售、使用行为。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诊所的药品从业人员,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和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药品法律法规知识、安全用药知识等培训,通过培训,规范他们的药品经营、使用行为,指导广大农民合理用药,提高服务质量。

(三)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取缔非法行医卖药活动,无证经营药品行为。要加大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终止妊娠药物、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的监管力度,坚决杜绝终止妊娠药物、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在市场上自由流通,严防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流入非法渠道。加强药品采购渠道的检查,规范药品进货渠道,严禁经营单位从非法药品市场采购药品。督促药品使用单位建立健全采购验收制度,改善药品储存、养护条件,坚决杜绝假冒伪劣药品用到病人身上。要进一步发挥农村药品协管员和信息员的作用,及时发现和查处制售假劣药品等违法行为,净化农村药品市场。

(四)力促符合条件的药品经营企业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目前,农村药店没有被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农民因在药店购药后不能报销,只能到指定的医疗机构看病买药才能享受“新农合”带来的实惠,医疗机构在“新农合”中跳“独脚舞”,不利于药品市场有序竞争,客观上限制了药品经营企业在农村的发展。建议各级政府制定政策,扩大“新农合”报销网点,将质量好、信誉高符合条件的的药品经营企业纳入“新农合” 报销范围,真正有效的降低药品价格,使财政减少支出,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五)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重视、支持药监工作,保障群众用药安全。要尽快在乡镇政府增加食品药品监管职能,成立了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充分发挥农村药品协管员、信息员作用,将药品监管网和食品监管网有效结合起来,把食品药品协管工作列入基层政府的重点工作中,签订食品、药品监管责任状,牢固树立“食品药品安全无小事”的观念,提高对假劣药品危害性的认识,把加强农村药品监管作为乡镇政府份内事来抓。同时,建立配套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培训及考评激励机制,保证运作经费,各方面齐抓共管,做好农村药品的日常监管工作,才能保证农村依法管药落到实处。在部门协作上,药监部门要加强与工商、公安、卫生、邮政等部门协作,与工商部门及时沟通和移送药品违法广告,工商部门查处后及时反馈给药监部门,并向社会曝光,形成监管合力;与卫生部门加强对农村医疗机构的药品监管;与邮政部门共同打击邮购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等等,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用药安全有效。

第二篇:当前农资市场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县农资市场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 市局市场科;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农资商品质量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抓好农资市场监管是当前基层工商部门红盾护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职能所在,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对我局近几年在农资市场监管实践的执法情况进行总结和回顾,就当前我县农资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当前农资市场存在主要问题

1、经营主体不规范。

农资经营主体主要是“一社三站”,即供销社、农技站、农业植保站(配肥站),当前随着供销社、农资公司、农技站等部门改制后,作为国家规定的农资销售主渠道,由于其自身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在乡镇以下基本没有设立网点,这样多制并举经营的现象普通存在。一是挂靠经营。一些本无经营权的个人以挂靠、承包为名,在缴纳一定的“承包费、挂靠费”后,打着供销社或农业植保站的名义,成立“分店、连锁店”经营农资,名为集体、实为个人,据统计2007年我县挂靠在“一社三站”的有113家,占37%。

二是无证照经营。在一些偏远的乡镇农村有的经营者,即不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农药经营许可证》,又不办理《营业执照》,擅自从农资产品经营,有的少数农村干部或种田大户以服务农民为借口,组织大批农资,直接在田间地头对村民赊销拒不办理证照,有的将农资产品放在家里,联系好农户后就送货,不办理任何证照,很难被发现。三是超越范围经营。有少数农村副食品店未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等超越范围,也在从事农药、化肥等农资经营。

2、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农资质量不乐观

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化肥特别是钾肥、复混肥的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了75%-100%,一些农资生产企业为节省成本,生产假冒伪劣化肥,一些有些农资经营企业从业条件不完善,管理不能规范,缺乏有效的自我管理机制,部分经营者进货渠道混乱,为贪图便宜,经营假冒伪劣,甚至是国家明显禁止销售的农资产品,还有一些农资经营者内部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质量意识单薄,进货把关不严,不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农资购销台帐流于形式,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仅2007年全局就查获假劣化肥175吨,不合格种子1000多公斤,受理农民投诉75件。

3、广告宣传不真实

有些经营者为了追求高额利润,私自发布、印制虚假农资广告,对农资产品的质量、服务、功效、适用范围作虚假宣传,误导欺骗消费者。还有些任意夸大农资功效、用途。

4、防范意识不到位

许多农民对于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的运用主要凭经验,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多。缺乏识别真伪,质量高低的知识,有的甚至道听途说上当受骗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农民在购买农资时有的没有索要发票,购买假农资产品后又缺乏向工商部门及时投诉的意识。

5、管理机制不顺畅

农资监管涉及面广,主管农资市场有农业、工商、质检等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管理方法,好办的事情抢着管,出现问题相互推,部门间的监管联动机制尚未建立各自为政,单打多,重复检查,表面宣传做得多,深入实际少,阶段性和季节性的整治多,持续性和系统性的监管少,分散的监管体系、部门利益作怪,难以形成监管合力。

6、人员素质不适应

农资监管需要管理人员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长期以来,工商部门主要是侧重于经营行为和主体资格的监管,而对质量抽检,执行检验标准、使用效果、商品包装等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严重制约了执法的效能。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

1、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彻底清查“假集体”

近几年来,国家工商总局多次发文强调,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严把农资经营主体准入关,认真清理规范农资经营主体资格,对不具备条件的坚决停止其经营活动,对无照经营的坚决予以取缔。因此,工商部门登记窗口要严格把好市场主体准入关,认真审查登记材料,基层工商所要对涉农市场主体要进行“实地勘验”,充分发挥检验的作用,积极与农业等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核查经营主体资格。严格执行《湖北省工商系统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对具备经营条件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化肥零售业务的,直接办理营业执照。对未取得营业执照或前置审批证件无(失)效的要坚决予以查明取缔,同时,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政企分开的要求认真清理整顿政企不分和乱挂靠,乱挂钩的农资经营企业,从源头上杜绝“挂靠”、“假集体”现象。

2、规范经营关,延伸打假维权网络

一是建立“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即“进货台帐”“销货台帐”“进货发票”“销售发票”“产品质量信誉卡”“承诺书”。对农资的来源仓储、运输、质量状况、购货、销售情况详细记录,建立台帐,加强检查、督促,增加农资商品经销透明度。

二是要建立农资市场长效的监管机制,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维权网络便民服务,发现预警,权益保护的三大机制和助手、协调、举报、监督、宣传的五大功能作用,广泛开展12315申诉举报网络进农村、进市场的活动,公开举报电话,受理投诉,跟踪督办和案件查处相结合的行政执法网络。完善农村消费纠纷维权机制,发挥基层工商所的职能作用,及时解决消费纠纷,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做到有诉必接、有案必查,查必有果。

3、落实监管关,引进科学监督手段。

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引进现代的科学监管手段,强化对农资市场的监管能力。

一是完善市场巡查手段,加大农资商品质量监测,依托先进的科技手段,查找农资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加强对行政执行人员的能力培养,对身处农资市场监管第一线工商执法人员的农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聘请专家传授农资商品基本知识,增强对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鉴别能力。

三是成立农资专项整治队伍,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农资制假售假行为力度,捣毁制假售假窝点,严厉查处在产品标签、产品质量、广告宣传等方面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曝光一批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典型案件。

四是建立起一套横向联动机制,加强与农业质检、公安等部门协作配合,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工作方案。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统一思想、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建立相互监督,快速反应,案件转办、定期联席等制度,构筑一道强有力的质量保障屏障。

4、完善售后关,建立售前留样备查制度

一是要建立农资经营户“经济户口”和信用档案,对坑农、害农、损农的违法经营者,要进入企业信用体系“黑名单”实施市场禁入,把损害农民合法权益的事件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与农业部门联手,实施登记备案制,对每个农资经营户所经营的农资品种(特别是种子、农药)数量来源进行售前登记备案,留样陈列备查,并依托村委会和农产品种植协会,将备案室建在种植面积较大的农业园区,真正方便农民及时对比和甄别。实施严密监控、严防劣质农资流入市场。

三是加强事后监管。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可试行保证金制度,对信誉高、规模大的农资经营户,先行收取一定的保证金,当农民因为农资质量问题遭受损失时,可从保证金中先行赔付,再进行调查处理,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害。

(浠水县工商局消保分局)

第三篇:当前建筑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建筑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7月份在全市开展以“保质量、治隐患、防事故、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的“质量安全月”活动,进一步加强我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强化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和管理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管理能力,根据《巴彦淖尔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月”活动实施方案》的具体精神,市建委、监察局、房管局组成联合检查组于7月3日至17日对市直及各旗县区在建工程进行了质量安全检查,同时对6月份开展的工程质量执法检查存在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督察。检查的重点是在建住宅工程和大型公建项目。检查期间检查组在听取各旗县区开展“质量安全月”活动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共抽查了市直及各旗县区工程项目34个,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工程20项,面积170余万平方米,受检施工企业25个、受检监理单位18个。

从检查总体情况来看,不论是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还是工程质量安全生产都比往年有所进步。各旗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行动迅速,宣传到位,查处有力,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工作的监管力度明显加大,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房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的质量安全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工程项目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安全行为与以往相比明显规范,违法违规行为明显减少。

但通过检查发现,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

管理方面的问题有:施工图审查滞后;部分从业人员责任心不强,履职不到位;部分企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操作性、针对性不强,起不到指导施工的作用,相关责任人对规范、标准、图纸不熟悉、不了解。工程技术资料方面的问题有:个别工程现场使用钢材与资料中钢材产品质量证明书中标注的厂家不一致,原材料出厂合格证明文件未标注进厂数量、规格及使用部位和原件存放处;部分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验收记录中设计或地勘单位盖章不全,结论不明确或未签注验收意见;工程隐蔽验收项目不全,内容填写不规范,且无附图;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模板及其支架设计未经监理审批或审批不及时。

工程实体方面的问题有:砖砌体块材及砼外观不好,影响观感质量;个别工程存在砖垛处组砌不合理、碎砖集中使用现象;部分项目梯板的砼施工缝留置不正确,梯板受力筋间距不均匀,保护层不符规范要求;有的工程个别部位拉结筋长度不够或压接方式、位置、朝向不正确;个别工程构造柱钢筋出楼面预留长度(高度)控制不好,不能保证绑扎搭接长度要求;绑扎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加密数量不足,有丢漏拉钩现象,而且位置控制不好,有移位现象;个别工程框架柱剪力墙暗柱受力钢筋接头位置不符合要求,主筋排距不均匀、位置不准确;后浇带部位钢筋位置控制不好,局部钢筋净距不够;个别工程未严格按设计单位对审图机构提出意见的反馈回复施工。

(二)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分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部的安全监管不到位,安全责任不落实,特别是有的企业不能提供“三类人员”的有效证件,部分被抽检的工程看不到企业对项目部进行检查的资料,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不能及时传达到项目部;二是施工单位违反国家规范、标准、强制性条文施工的问题仍然存在;三是执行安全标准不到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不能严格执行“TN-S”系统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设备不送PE线,重复接地设置不足,配电箱破损严重;脚手架搭接不规范,特别是悬挑脚手架不规范,剪刀撑延伸不到位;“三宝、四口、五临边”防护不严,安全通道、作业棚搭设不规范,模板支撑体系不符合规范要求;施工现场“脏、乱、差”,材料堆放不规范;塔吊缺安全限位装置、无检测备案登记,施工现场深基坑支护不到位;四是安全技术资料整理不规范,普遍存在混乱、缺项、滞后现象,各种专项方案编制、落实情况较差,专项方案审批不到位。

(三)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方面的问题

有些工程项目不认真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未取得建设用地批准书、规划许可、施工许可,或未办理安全监督、质量监督手续即开工建设,不仅扰乱了建筑市场秩序而且对工程质量安全生产造成了极大隐患。

(四)施工企业人员上岗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分施工企业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存在脱岗现象,平时不在现场,检查时到现场应付,形成有证人员不在,在的人员无证的情况:二是有些开发项目实际是开发商自己组建项目部,施工企业只是挂名,无法对项目部实施有效管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五)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方面的问题

各旗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同程度存在对施工企业上岗人员监管不力的情况。一是在招标过程中对项目部组成人员证书审查不严;二是未能认真按要求执行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人员押证上岗制度;三是在平时检查时对施工现场人员要求不严,个别现场管理混乱。

(六)工程监理单位履行职责和人员上岗方面的问题

大多数监理单位人员上岗混乱。一是多数监理单位不考虑自身监理能力,只注重承揽业务,不重视监理工作质量,项目监理机构人员配备不足,很多受检工程存在监理人员实际上岗人员与应上岗人员不符、上岗人员注册单位与监理单位不符、无证上岗或不在岗现象;二是现场监理不规范,有的工程监理流于形式,对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重点部位不认真实施旁站监理,对未按施工图审查反馈意见进行施工的行为未予以制止,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或即使发现问题也未及时督促进行整改,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被责令整改的工程项目与监理单位未认真履行职责有直接关系。

(七)超资质开发、承揽业务及违规售房方面的问题

超资质实施开发、违规售房,超资质参与工程建设的行为仍然存在。检查发现,不论是开发企业,还是

勘察企业、设计企业、监理企业,分别都有超资质承揽工程业务的行为,主要集中在开发项目上,尤其是大的开发项目,项目越大超资质行为越严重,参与建设的超资质企业越多。同时超资质开发的项目,绝大多数建设单位存在未取得预售许可的情况下即开始售房,也就是违规售房的问题。

(八)勘察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个别廉租房建筑方案不合理,有的卧室采光、通风不好;有的项目结构方案不合理,没有按规范和具体实际设置沉降缝;个别工程底层为门点,二至六层为住宅,横纵墙压空,没有设置转换层,势必造成安全隐患;施工图纸有错、漏、碰、缺现象。

(九)建筑材料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个别工程上使用的多孔砖抗压强度不合格

针对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安全生产、工程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检查中对8个工程项目下达了质量停工整改通知书、11 个工程项目下达了质量整改通知书,对7个工程项目下达安全生产停工整改通知书、24 个工程项目下达安全生产限期整改通知书,对2 个工程项目因为未办理相关手续下达停工整改通知书。市建委、监察局、房管局就如何整治工程建设领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决定依法依规严监管,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一是加强各方主体和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培训,提高素质,夯实基础。有针对性的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宣传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参建各方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及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二是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秩序,坚决杜绝超资质承揽业务的行为。要从依法规范建设单位的行为入手,把好九关,即工程报建关、规划审批关、勘察设计关、施工图审查关、招标投标关、建设监理关、质量监督关、安全监督关、施工许可关。凡是未履行程序、未取得施工许可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同时要把好入口关,从源头上抓起,杜绝不符合条件的单位进入我市建筑市场承揽业务,工程参建各方有超资质行为的要坚决予以制止,不予办理相关批准手续,情节严重者直接清出我市建筑市场。要充分发挥建筑市场执法监察支队的监管职能,加大检查力度,创造良好的建筑市场环境。三是抓好勘察设计审查工作。勘察单位要加强内部管理,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勘察水平,真正起到为设计提供第一手实际资料的目的和作用;设计单位要精心设计,要结合巴彦淖尔市的地理、环境、气候等各方面实际情况,设计出既有创新又符合本地实际的精品来;施工图审查机构要加强建设和管理,增强技术力量,提高审图水平,真正使施工图审查机构成为政府部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一支重要力量和参谋决策部门。四是各方联动,齐抓共管,认真落实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工作。工程参建各方责任主体都要认真落实有关建设法律法规、规定、标准、规范,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机制,恪尽职守,认真履职,切实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平时巡查、随机抽查、专项治理相结合,加强监管,及时发现质量安全隐患,坚持发现一处,整改一处,落实一处,及时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继续完善健全市场与现场联动机制,差异化管理机制,建筑市场、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巡查制度,质量诚信制度,市场准入与清出制度,对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建立多部门联合检

查长效机制。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工程质量、安全生产需要各方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推动工程质量安全生产上水平。五是依法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力度,督促各方认真履行建设程序并重视和抓好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工作。对在历次检查中有关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整改情况计入该企业诚信档案,作为资质年检和资格管理的重要依据。并视其情节轻重给予处理,该通报的通报,该曝光的曝光,该罚款的处以罚款,该降级的降级,该吊销资质的吊销资质,该清出我市建筑市场的予以清出,督促企业遵规守法,认真履职,使存在问题得到彻底整改。六是开好企业专题会议。市建委分别召开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勘察设计企业专题会议,通报本次检查发现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了解各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及制约建设事业发展的因素,并向企业征求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七是认真开展回头看工作,抓好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工程科供稿)

第四篇:当前药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一手抓整治,一手抓规范,认真贯彻“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药品监督工作方针,通过三年多的努力,我市药品市场由原先无序经营逐步转向有序经营,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日趋规范,群众的用药安全有效越来越有保障。但是仍然还存在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面临着许多困难。主要是: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1、人民群众药品法律意识和用药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亟须进一步提高。

药监局成立以后,大力开展药品法律法规宣传,采取了新闻媒体报道、街头法律咨询和“送戏下乡”等多种形式,但群众对药品法律知识和用药安全知识仍掌握不多,识别假劣药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仍然薄弱。如今年我局查处的假药案中就有2个是当地的农民无证行医销售假药,这些假药都是一些研碎的药粉,用黄、白纸简陋包装,外包装没有任何标识,问及药物成分,他们一无所知,只说从外地农民手中购进,这些农民根本不知道这是假药,也不知道自己在违法,而购买的农民只听说这药能治医院都难以治愈的疑难杂症,价格又便宜就买,也不管这药是不是假药,从何而来。多数服用后无效,也不举报而自认倒霉,不予追究。还有多数群众对无证经营药品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农村各杂货店、副食品店擅自经营常用药品比较突出,由于涉及面广,经营隐蔽,数量又少,查处起来非常困难,即使查到也只能依法给予2-5倍的罚款,打击力度不足,加上部分群众不明真相,跟他们讲道理、讲法律,根本没用,有时药品执法人员甚至遭到围攻,威胁到人身安全,2、从非正规渠道采购药品现象屡禁不止。

日常检查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生产厂家销售代表直接上门推销药品,由于厂家和销售公司只管推销产品,对销售代表的管理较松,导致销售代表队伍鱼龙混杂。其盖有生产厂家红章和法定代表人签章的空白委托书、空白合同书和送货单往往发到各销售代表手中,任其填写,让不法分子有机可趁。这些不法分子借着厂家授权的合法身份,将假冒生产加工的伪劣药品以串货、换货等方式销售谋取暴利,干扰了正常的药品流通市场秩序。少数药品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受利益驱动,认真查验销售代表的手续真假,只要价格低,就向他们购药,一旦被药监查到,再让销售代表补办各种手续,企图蒙混过关。由于药品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给这些不法分子有空子可钻,也给药监执法者造成一定的监管难度。如常见的从非法渠道购入药品案件中,案件当事人通常无法当场提供购入凭证,药监执法人员对嫌疑药品采取了查封扣押强制措施,而由于法律没有对举证期限做出相关规定,也就是说案件当事人在任何时间补交的购入凭证,只要是有效的凭证,药监部门就要依法解除查封扣押和撤案。即便当事人未能在案件处理期间提交凭证,而在行政诉讼时再行提交相关凭证,如果凭证有效,药监部门还要承担败诉风险。

3、农村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仍然隐患不少。

我市医疗机构数量众多,安全用药隐患不少,尤其是一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大部分由原村卫生室改制而成。针对这一情况,我局从2003年起就着手农村医疗机构药品规范化管理,使农村医疗机构在药品管理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但由于农村医疗机构基础比较薄弱,医疗条件和技术素质参差不齐,规范化验收合格后又出现了反弹回潮的迹象。药剂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设施条件不能保证药品在贮存期间的质量。当前,药品经营企业都在积极实施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认证的各项要求达143条,而医疗机构只须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就获得了药品配用的市场准入资格,药房的药品质量管理规范没有出台,监管中发现的规范管理问题只能进行教育整改,无法用法条来处罚,监管乏力。正是因为这样,使得一些农村医疗机构的涉药人员在管理上普遍存在着重医轻药的倾向,药品管理在医疗机构管理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农民用药安全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4、农村药品监督管理网络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农村药品市场是药品流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药品监督、供应网络建设,是解决农民用药安全问题的治本之举。2003年我局聘请了乡镇卫生院负责人为药品协管员,2004年在市政府的重视下,我们又完善以乡镇副镇长为组长的药品协管网络,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农村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已初步建成,农村地区药品规范化管理逐步走向成熟。但由于协管人员的药品监管知识缺乏,而且这支队伍量大面广,药监部门要进行培训提高其知识水平面临着经费等困难,难以真正发挥其全方位、广覆盖的监督作用。而且除了举报查实案件获得的一点点奖励外,农村协管人员没有其他待遇,缺乏主动参与工作的积极性。

5、药品、医疗器械和保健食品广告宣传违规现象比较严重。

我国目前的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监督体制中监管主体多,方式和渠道多,表面看是好事,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反而导致监管效能弱化。对于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作为广告管理机关的工商部门缺少相应的专业人员,对违法药品、医疗器械、保

健食品广告不易及时辨别发现,无法及时制止,而药监部门发现违法广告要移送到工商部门处理,没有主动权,监管不能到位。加上新闻单位广告部往往是承包经营,只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广告的合法性审查,来者不拒,助长了违法广告蔓延。我局在检查中经常发现,有的广告未经批准就刊播,有的虽经批准但未按核定内容刊播,故意夸大疗效和作用。更有甚者,一些保健食品推销员为推销自己的产品,往往选择一些年龄较大,身患风湿、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的群体,先赠送后购买,故意虚假夸大保健食品的治疗功效,说得天花乱坠,神乎其神,误导消费者上当受骗。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这些推销者为规避法律,冒充药品进行广告宣传仅停留在口头,使得药监部门很难按《药品管理法》的“非药品冒充药品”进行查处,使制假者有机可乘。

6、人员、经费、装备不能满足药品监管需求。

一是专业知识亟需提高。药品监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流通等众多环节,应用的法律法规、药学及相关专业门类广泛。我市药品行政执法干部的专业知识结构,离法律法规赋予的监管职责,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强培训和锻炼提高。二是药品监督管理经费不足。财政经费保障有限,财政预算除人头经费以外,几乎无钱购置技术装备。三是装备适应不了执法需求。基础设施较为简陋,技术装备落后,交通工具不足,难以满足实施全方位的药品监管需要。

二、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的广度,努力增强农民用药安全意识。

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大宣传力度,不仅要宣传药品法律、法规知识,更要宣传假、劣药产生的途径、危害及识别方法,宣传药监部门的职能;不仅要加强在城区的宣传,更要加强在农村的宣传,不断提高农民群众认知违法行为和自我防范意识,使假劣药品在农村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通过新闻媒介及时将各种假劣药信息公告大众,使社会各界及时了解药监动态,使老百姓自觉拒绝假劣药品,由被动消费变为主动消费,同时向全社会公布举报奖励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从而减少假冒伪劣药品和非法行为生存的空间。

2、建立健全药品法律法规,不给不法分子留有空隙。

尽早出台新修订的《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把《药品管理法》与《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中没有规定和明确的内容,尤其是对控制质量,防止假冒伪劣药品产生和侵入有关内容在《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中予以明确。比如药品销售代理人的法律地位、行为性质、借合法单位从事无证经营问题,没有有效随货票据问题,有效票据举证期限问题,向无证个人采购药品问题等。对这些问题不仅要明确禁止义务,而且还要增加法律责任,尤其要把药品销售代理队伍纳入药监部门的监督管理范围,使制售假冒伪劣药品者无滋生土壤。

3、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重视、支持药监工作,保障群众用药安全。

我市药品监管网和食品监管网并举,市政府对食品药品监管非常重视,如何把药品协管工作列入基层乡镇政府的重点工作中才是关键,可以在签订食品监管责任状的同时,把药品协管内容纳入其中,牢固树立“食品药品安全无小事”的观念,提高对假劣药品食品危害性的认识,使得乡镇政府把加强农村药品监管作为份内的事来抓。同时建立配套的协管员培训及考评激励机制,在经费上给予适度倾斜,齐抓共管,做好农村药品的日常监管工作,才能保证农村依法管药落到实处。在部门协作上,药监部门特别要加强与工商、公安、卫生、邮政等部门协作,与工商部门及时沟通和移送药品违法广告,工商部门查处后及时反馈给药监部门,并向社会曝光,形成“左右配合,上下联动“的监管合力;与卫生部门加强对农村医疗机构的药品监管;与邮政部门共同打击邮购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等等,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用药安全有效。

4、创新药品稽查手段,加大打击力度。

我市药品市场量大面广,监管与反监管的斗争势必长期存在,药品违法分子越来越狡猾,手段越来越隐蔽。药监部门要强化法律法规学习,不仅要学懂、学通,而且还要学精,着力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擅于研究当前出现的药品、医疗器械违法犯罪活动新动向新特点,创新药品稽查手段,学会公安部门的侦查本领,加大对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积极开展以“药品打假在农村”为主题的各种专项整治,保证药品监管检查的广度和密度,对药品质量进行有效监管。

第五篇:试论当前形势下我市药品零售市场存在问题及监管对策研究

试论当前形势下我市药品零售市场存在问题及监管对策研究

近些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医药产业得到不断发展壮大。在这种全面发展的洪流中,我市的药品零售市场也逐步繁荣,并日趋成熟。然而,市场的繁荣与药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并非完全正比。相反,市场越繁荣药品的质量安全越不容忽视。

2011年以来,我局相继开展了以净市场、保安全、促发展为主旨的“百日亮剑”、“雷霆行动”、“两打两建”等多项药品零售市场的专项整治活动。通过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市药品零售企业进行了全面的质量安全大检查。督促、指导、规范了行业提档升级,增强了全社会的监督合力,极大的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药品零售市场的质量安全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虽然我市药品零售市场质量安全状况整体趋势向好,但部分环节、部分领域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阶段性对我市药品零售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监管对策,为以后的监管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一、问题与对策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深入调研、征求意见、市场监管等多种渠道,查找、归纳、总结出当前我市药品零售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分为三大类共计十五个问题。

(一)国家有关政策调整或因形势发生变化而出现的新问题,企业需要时间进行调整的情形

1、执业药师配备问题。

据统计,全国约有42万家零售药店,但现有执业药师仅约23万人,且大部分在医疗机构或药品批发、连锁企业任职,零售企业的缺口很大。

监管对策:执业药师的缺口是客观问题。2016年1月1日起,若我市的药品零售企业仍未达到新修订药品GSP执业药师的配备要求,且国家、省尚未出台相应政策,考虑到百姓的方便购药和用药需求,建议我局研究设置一定期限的过渡期,对企业现有的药师进行培训,使之达到能够独立审核处方、指导合理用药的高级水平。在过渡期内,经培训的药师可以在我市零售企业内履行执业药师职责。

2、温度储存问题。

未按照温度要求储存药品,这是一个共性问题。尤其是需要0-20℃储存的药品,即使在气候炎热的南方城市也存在未按照要求储存的情况。

监管对策:对于2-8℃储存的药品,因企业经营的品种和数量不多,要求必须配备药用冷藏柜;对于0-20℃储存的药品,提出三种建议供企业自行选择。一是在营业场所内设置有明显隔断的阴凉区,阴凉区内配备空调,以调控阴凉区内的温度使之符合药品储存的要求。二是配备足够多的药用冷藏柜,将所有需要温度储存的药品置于其中。三是企业亦可结合自身实际,配备符合储存要求的其他设施设备。

关于温度储存问题,还有一种解决的思路,就是核减企业的经营范围。待条件具备后,企业可再申请变更(增加)经营范围。

3、索要或留存处方问题。

按照规定,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能销售。但现实情况是,购药者购买处方药时,很少有人提供处方。若果真开具处方,购药者也会在开具处方的医疗机构直接购药。而不会舍近求远,开具处方后再到零售企业购药。因此,向购药者索要处方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难题。现场检查时,即使提供了处方,大多也是弄虚作假,应付检查。

监管对策:建议企业对购买者或患者的有关信息进行详细登记,一旦药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可以迅速查到药品的销售去向,保证可追溯,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质量安全的风险。

(二)需要多部门相互配合、综合治理的情形

1、药店诊所化问题。

监管对策:移送卫生部门查处。现场发现非法行医行为,收集违法证据,立即移交卫生部门;处罚无证经营医疗器械行为。对于不具备医疗器械经营资格的企业,严格按照无证经营医疗器械的情形处罚;启动GSP跟踪检查。若发现不符合GSP规定的,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停业整顿至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

2、诊所药店化问题。

监管对策:敦促卫生局核发《带药证》。《黑龙江省医疗机构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卫生站应当按诊疗科目、服务范围附设药房(柜)。药品种类由登记机关(卫生部门)核定,并核发《带药证》。非公立的诊所,只能附带一定数量的常见病治疗和危重症抢救药品:西医诊所只能附带西药并不得超过四十种;中医诊所只能附带中药,其中成药不得超过三十种、饮片不得超过二百种。单纯开设针灸、按摩、牙科镶复、医疗咨询等服务项目的,不准带药”;加大处罚力度,一经发现依法查处。医疗机构采取开架自选方式不凭处方直接销售处方药,可按照《黑龙江省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采用邮售、互联网交易、柜台开架自选等方式直接向公众销售处方药的,按照《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下的罚款,但是最高不超过三万元。”

3、销售假药。

监管对策:依法移交公安部门查处。按照《刑法修正案

(八)》规定: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4、违法药品广告。

监管对策:依据《药品广告审查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对违法发布的药品广告,依法填写《违法药品广告移送通知书》,连同违法药品广告样件等材料,移送同级工商部门查处。

(三)法律法规明令禁止、有明确罚则的情形

1、无证经营药品。

主要表现为五种情形:一是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经营药品;二是未按照《药品经营许可证》许可的经营范围经营药品;三是以展示会、博览会、交易会、订货会、产品宣传会等方式现货销售药品;四是未经药监部门审核同意,擅自改变经营方式销售药品;五是在药监部门核准的地址以外的场所现货销售药品。监管对策:第一种情形,按照《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他四种情形,依据《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没收违法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2、擅自变更注册地址。

监管对策:查验《药品经营许可证》副本原件,与实际经营地址核对,确认地址是否相符。若不相符,则属于擅自变更注册地址的情形,则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限期补办变更手续;逾期不补办的,宣布其《药品经营许可证》无效;仍从事药品经营活动的,依照《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3、个别企业搞多种经营,致使营业面积缩水。由于新修订的《黑龙江省开办药品零售企业实施办法(试行)》未对药店的营业面积做出具体要求,只是要求与经营范围、经营规模相适应,并与药品储存、办公、生活辅助及其他区域分开。因此营业面积缩水问题,可以从经营场所是否与药品储存、办公、生活辅助及其他区域分开入手。

监管对策:若经营场所与药品储存、办公、生活辅助及其他区域未分开,则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停业整顿,直至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4、未索取或留存供货企业资质。

监管对策:依据《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条规定,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5、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

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形:从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购进药品;二是从未按照《药品经营许可证》许可的经营范围经营药品的企业购进药品;三是从药品零售企业购进药品。

监管对策:依据《药品管理法》第八十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购进的药品,并处违法购进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

6、未按规定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主要表现为六种情形:一是营业区与生活区未分开;二是未建立药品购进验收记录、陈列检查记录、药品拆零记录、处方药销售记录或记录内容不齐全;三是从业人员未统一着装、未佩带胸卡;四是驻店药师不在岗;五是直接接触药品人员未进行健康体检;六是药品未按规定分类摆放、无明显标识;等等。监管对策: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停业整顿,直至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

7、销售药品未开具销售凭证或销售凭证内容不齐全。监管对策:依据《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8、销售劣药或按劣药论处的药品。

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形:一是不注明或更改生产批号的;二是超过有效期的;三是不符合其他药品标准规定的。

监管对策: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五条规定,没收违法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思考与建议

(一)主观因素的存在

不难看出,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上述大部分问题都有具体的监督和处罚措施。可想而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责任的落实。部门监管要有权威。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具体的执法人员都要严格落实药品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履职尽责,真正维护法律的公正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行业自律才是根本。从某种角度来说,长效的治本还要依靠行业的自律。企业只有牢固树立质量安全的意识,从思想源头和经营理念上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对法律心存敬畏,对百姓高度负责,才能从根源上彻底改变现状。

(二)客观因素的制约

众所周知,新修订药品GSP的实施对于整个药品零售行业而言,起到了行业整合、提档升级的作用。但客观因素是,受地域经济发展的制约,我市药品零售企业在执业药师配备、药品温度储存、计算机管理系统等方面还远未达到新修订药品GSP的要求。

(三)趋于饱和的市场

任何一个市场都有一定的饱和度,药品零售市场也不例外。当药品零售企业的数量已经超出市场的饱和度时,部分企业就会沦为市场的“鸡肋”。企业自身亦处于两难的境地,退出市场,有些可惜;继续生存,难以为继。在这种状况下,企业大多不愿增加运营成本,导致设施设备更新不及时,管理水平每况愈下。

(四)由易及难的思路

对于不同的问题,不可能采用同一方法,也不可能一次性解决,要结合问题的特点,探究深层次原因,综合考量内外因素,采取不同的监管策略和思路,先急后缓、由易及难,分阶段治理,分步骤推进。

针对第三类问题,要立查立改,统一尺度。法律法规已明令禁止、有明确罚则的,要加大处罚力度,坚决查处。重要的是统一执法尺度,即同一违法行为,不同的执法人员或不同的监管区域要统一处罚标准,以维护执法的公平公正性。只有保证执法的公平、公正,才能形成更大的震慑作用。

针对第二类问题,要部门联合,综合治理。一是履行自身职责。通过日常监管、专项整治、信用体系、网格化监管等多种措施和方式,严格市场监管,有力打击违法行为;二是开展联合执法。需要多部门合力治理的,与有关部门适时开展联合检查,形成合力,彻底根除市场的毒瘤;三是建立协调机制。完善违法案件移交、案件结果催办制度,建立可操作性更强的协调沟通机制,确保移交案件有回音,违法行为得到严惩。

针对第一类问题,要因势利导,主动帮扶。一方面,积极鼓励企业抢前抓早,通过自身努力,尽力尽快完成新修订药品GSP的改造,为占有更大市场份额而赢得主动权;一方面,积极主动帮扶企业,为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引导企业通过资金投入、技术改造,分阶段分步骤达到新要求。企业由于客观因素、却有现实困难的,则应有效疏导市场的紧张氛围,避免市场的恐慌,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从而实现药品市场安全稳定、群众购药方便快捷的总体目标。

(五)舆论监督的震慑

市场的规范有序离不开政府的监管和企业的自我约束,更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要逐步构建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共治格局,尤其要注重舆论监督的震慑作用。针对某一问题企业,执法检查可以采取“现场直播”的方式,全程“播出”或“回顾”执法过程,将违法企业始终置于公众视线之内,让公众有目共睹,让其没有市场;针对某一违法案件,在不同媒体上多次、反复曝光,使违法行为人人喊打,无处藏身,形成强大的舆论震慑。同时,注重发挥群众监督的积极性。通过引导科学消费、举报有奖机制等顾及群众自身利益的有力措施,有效利用群众监督的无限资源。

实践证明,只要有市场的存在就会有问题的发生。从监管部门的角度来说,药品零售企业的“分布点”就是药品流通市场的一个个“风险点”,它们的经营管理水平决定着我市药品流通市场的质量安全水平,关乎每一个消费者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因此,必须牢固树立风险管理的意识,持续加大对这些“风险点”的监管力度。这就要求监管部门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密切关注市场动向,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有效规范市场秩序,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从而在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做出药监系统应有的贡献。

下载当前我县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我县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当前农村卷烟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5年7月,国家局副局长何泽华在全国卷烟商业企业服务营销研讨会特别强调:“必须从长远发展和战略上解决好农村市场问题”。全国3亿多烟民,2亿多在农村;400多万户卷烟零售户,近30......

    浅谈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摘 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过快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政府完善土地供应制度;建立房地产价......

    药品流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药品流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县药品流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县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2006年1月10日药品是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而药品消费是被动的,人民群众一般不能自我选择。食品......

    当前装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装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 部队管理无非包括两个方面,即对人的管理和对物的管理。对物的管理也就是武器装备管理。所以说,武器装备管理是部队管理的一个重要组......

    当前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当前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人生发展的奠基性教育就是学前教育。学前教育还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巩固和......

    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及对策

    尼勒克县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及对策“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到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构建的工作大局。但是,当前的食品安全管理工......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想政治工作在税务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思想政治工作能充分调到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搞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各级税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 一、......

    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党建要搞好,基层组织是关键。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按照安办[2007]12号文件通知精神,我于4月3日至4月15日,带领纪委及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