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当前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人生发展的奠基性教育就是学前教育。学前教育还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与效益,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个体早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民主文明的进步,对促进教育和社会公平具有重要价值。它的公益性很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至于切身相关,也始终是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热点。关键词:学前教育,国民教育体系,关注热点
前言
近两年,我国走出忽视学前教育的低谷,开始有回暖的趋势。但是由于受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限制,其发展要想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况且它与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需要也存在矛盾。当前我国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满足民生重大需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学前教育,其重要性已逐步为社会所认识,我国正采取措施完善并解决学前教育制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当前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机构收费混乱,收费水平差异大
政府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造成学前教育机构收费混乱和差异
(三)教育质量不均衡
提供合格的学前教师和教师的薪酬,才能有高质量的师资,才能保证学前教育水平的高质量。民办幼儿园教师没有固定编制,工资的高低也是和学校的生源多少和办学效益相关,民办的教师的质量和待遇基本没有良好的保证,故而在学前教育民办教师通常待遇远远不如在公办幼儿园工作的教师。由于这种待遇较低,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教育机构级别不同,教育质量也就不同,有的时候差别很大。因此,总是有教学较好、质量较高的教师往待遇办学效益较好的发达地区幼儿园流动。一些落后地区和办学薄弱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往往得不到保障,城乡发展差距大,出现严重师资短缺,日常使用的教材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孩子们的监管都是很大的问题,不用提游戏娱乐了,从而根本不能保障学前教育服务供给的均等化。
二、解决当前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改革和完善学前教育机构收费管理体制
1.收费透明化。建立学前教育机构成本计算和公开方法,成本信息以报表的形式报告政府,向社会公开,最重要的是告知家长,让他们知道钱花哪儿了。
2.物价部门应进行成本审核。核实学前教育机构送上来的报表,确保会计新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合理性,让孩子们上有保证的学,让家长们放
儿家庭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必然存在不足,所以完全期望幼儿家长是一种不现实的想法,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学前教育投入。希望经济在发展的同时,政府教育能够保证每位儿童都能得到成长所需的基本学前教育服务,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学前教育的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为社会的未来发展所需的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学前教育的意义: 良好的学前教育对公民的终身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近些年来世界各国都开始对学前教育加大关注的力度。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 1.学前教育对个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岁之前是人的行为习惯、性格雏形形成的阶段,是儿童礼貌、责任感等社会行为和人的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我们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为未来社会输送培养大量优秀人才。2.学前教育对家庭的和睦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实施计划生育国策的背景下,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子女,那么子女的健康发展与否就对家庭的和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若是独生子女出现意外,他的父母等众多亲人都会痛不欲生,造成的遗憾和损失恐怕一生都无法弥补。
3.学前教育对教育事业有着重大的影响
学前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开端,良好的学前教育对义务教育阶段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取得更好学习成
参考文献:
[1] 张志宏.现代培训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5.
[2] 吴志宏.教育行政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33. [3] 吴秀娟.成功校长的实践与研究[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4]蔡迎旗.冯晓霞.论我国幼儿教育政策的公平取向及其实现.教育与经济,2004,(2).
[5]王杰.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甘肃农村 幼儿教师为例.学前教育研究,2009,(1).
[6]教 育部等.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早期教育,2003,(4).
[7]王晓芬.义务教育的推进对贫困地区幼儿教育的影响.学前教育研究,2010,(2).
第二篇:谈论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9级学前教育 李宝琳
【摘要】学前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优质的学前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智力形成与发展。但由于农村学前教育在经费、师资、规模以及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使得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整体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较大。为进一步理清农村学前教育的办学思路,更好地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本文提出如下相关解决对策,如:明确经费体制,改善教师队伍,扩大办园规模,提高办园质量,完善监督机制,优化教学活动等。
【关键词 农村;学前教育;问题;对策
一、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必要性
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如何为这些儿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使之成长为保障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合格劳动者是关系国家前途的重要问题。学前教育阶段,主要涉及感官、语言、秩序和社会规范、阅读能力和心理发展等。
虽然遗传和基因等内在因素构成了大脑发育与复杂功能的基础,但是学习训练、环境刺激等外界因素对于大脑的发育与功能也有重要影响。儿童发展的相关研究进一步表明,1至7岁是大脑思维急剧增长的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的儿童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将可能导致终生难以补偿的缺陷。因此,学前教育的质量关乎儿童今后的成长与和发展。如能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将会带来很高的社会效益。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这是学前教育问题首次出现在党代会上。近年来,在各级部门的关注下,学前教育事业有了持续发展,但农村地区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组织形式、办学条件、师资、教学质量等多方面都得不到保证,使得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滞后,很难满足农村地区的精神文化需要,这也让我们感受到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如不实行相应的解决措施,势必会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的长远发展。
二、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学前教育经费不足,使学前教育缺乏物质保证。目前,学前教育属于非
义务教育,国家不纳入财政统筹中,因此教育经费得不到保证。同时,国家只要求各级办园单位有责任对所办幼儿园给予扶持和支持,但没有统一明确规定各地区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比例,各地仅靠收费和视财力情况给予专项补助很难满足农村学前教育的需要。此外,由于各区县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收费标准不统一。有些地区收费过低,许多乡镇和村都不愿承担办学责任,再加上随着农村教育附加费被取消,更加剧了农村幼儿园经费的短缺,使得学前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2.幼师学历层次偏低。目前,农村地区幼儿教师多以职业中专和职业高中学历为主,缺乏专业的训练,学习培训机会少,造成他们素质普遍偏低,教师幼儿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不够扎实,师德和责任心有待加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有待提高,这种情况会影响教学质量。此外,由于农村幼师工资过低,大多数没有正式编制,且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这种情况使得近年来幼儿教师毕业生基本无人到农村幼儿园工作,严重影响了幼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幼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是职称结构不合理。根据湖南省2007年教师队伍规划统计数据显示:在幼儿园的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的165人,中级职称的8530人,而未评定的有20849人,其中中高级职称只占33.7%,而未评定职称的占66.3%,且这些未被评定的教师95.6%都在农村。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幼儿园中的老中青教师梯队结构不合理,农村中还有大量的民办教师,且发现很多大龄教师出现占岗现象,造成教师老龄化等问题。
4.农村办园规模不大,学前教育缺乏整体规划。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分散,收费低、生源少、使得农村以村办园为主,因此规模难以扩大。其次,目前农村地区办园主体不明确。国家没有统一规定,各地区缺乏灵活的办学体制和监督机制,使得农村办园缺乏整体规划,从而阻碍了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再次,由于办园规模无法扩大,造成教学设备不足,办学条件普遍比较差。据调查统计,我国农村部分校舍存在房屋长久失修,漏雨、漏风、光线不足、桌椅不符合标准等问题。除此之外,农村地区80%的学前班基本没有配备室内外体育活动器材,幼儿玩具,图书、教学用的录音机风琴、幼儿卫生饮水和洗手等设备也都严重不足。
5.幼儿园管理不到位,学前教育缺乏有力监督。近年来,各种社会力量办园发展很快,但由于缺乏应有的规范,对这些幼儿园承办者的资格、办园条件、教师资格、登记注册、收费标准、办园质量与视导评估等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规范。教育部门制定的管理政策,在实际的落实中存在着乡镇政府管理不力的现象,特别是城乡个体不经登记注册非法办园的比例越来越大,造成幼儿园登记工作出现走过场的现象,有的学前班不具备条件也注了册。其次,某些农村地区的学前班以盈利为目的进行乱收费,不符合收费标准,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有些收取费用根本没有用在改善办学条件上。
6.教学活动存在“小学化”倾向,学前教育缺乏质量保证。一些农村地区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不顾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前在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教育,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内容小学化,许多幼儿园直接使用小学一年级教材,以学拼音、写字、做数学题为主。并用幼儿园考试成绩来判定教师水平的高低。二是教学形式小学化,室内活动与小学上课同步进行,农村80%的幼儿园每天4~5节课,每周20~25节课,上课时间为4o分钟,阎严格、单调的授课制限制了孩子的发展。三是教学方法小学化。目前,农村学前教育缺乏有效地开发智力的教学方法,且幼师教学方式偏重灌输、轻创造,忽视培养幼儿自己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解决我国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对策
1.明确建立稳定经费筹措机制,保证学前教育持续快速发展。要保证农村地区幼儿园的正常教育活动和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固定经费作保障。发展学前教育,最好把学前教育纳入国家强制义务教育范围,必须畅通幼儿园的经费来源渠道。根据目前农村学前教育的基本情况,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几种渠道:
(1)地方人民政府要根据教育部要求,把学前教育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国家也要从具体拨给农村教育的经费中划出一部分投入到学前教育,帮助农村地区普及学前教育。
(2)国家还可以在农村、贫困地区运用以直接拨款为主,地方政府管理的资金筹集管理模式。确保农村幼儿平等地享受公共资源。
(3)逐步提高家庭缴费在农村学前教育成本中的比例,农民自己花钱办园,这样就可以形成一种“谁受益谁负担” 的模式,从而利用家庭收费来提高办园质量。
(4)政府可以通过发放家庭津贴和幼儿教育券。对贫困地区家庭进行重点扶持,还可以对符合条件的家庭进行学费减免、税收优惠等形式来保证农村地区儿童获得学前教育的机会,从而扩大教育公平。
2.加强幼教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提高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
(1)加大政府投入,扩大学前师范生培养规模。政府应加大对学前师范教育的投入,制订学前师范院校的刚性拨款标准和经费使用比例及其奖励措施,从而保证办学经费,扩大学前师范生的培养规模。(2)加强在岗幼师培训机制,建 和完善幼师培训的经费保障体系。强化幼师在职培训的义务性和强制性.拓宽幼师培训渠道,可以在当地的师范院校,各区县职业中专学校开设成人幼师中专班,培养在岗幼师.提高幼师的专业水平,以改善幼师专业素质较差的现状。(3)各地政府要运用财政及政策支持来提高学前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解决农村幼师工资低的问题。鼓励优秀毕业生到农村从事幼教工作,实现人才流动,同时,各地政府还应运用财政拨款对农村幼师进行按月补贴,为其购买商业保险,完善教师社会保障体系。
3.扩大办园规模和形式,优化学前教育的发展环境。
(1)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学前教育事业。考虑农村幼儿入学实际需要.应采取以政府办园和县村办园为主体,个人依法办园为补充,各类组织团体、公民、个人等符合规定办学条件并经所在人民政府批准,都可以开办幼儿园,并在教育部门的统一管理下实行自主办园、自收自支、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使农村幼儿园办出个性,办出特色。
(2)由于农村人口密度大、且分散,农村中的大村可以独立办园,几个附近的小村可以联合办园,便于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更好地取得规模效益。对于合并村的统一幼儿园,政府要明确各村在建园和维护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适时适度调整其布局,实现各地区幼儿园的协调发展。
4.完善依法治教和规范管理,适应新形式的学前教育发展。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增强主管意识,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民的需要,制定出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划、目标和措施。各级管理成员应按
照各自的职责分工,支持配合教育部门共同制定并落实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规定。
(2)县、乡政府要派专人或兼职干部抓好学前教育工作。例如,学前班的登记注册,规范收费等问题.未登记的幼儿园要抓紧时问完成登记。对于已注册的幼儿园,监管人员要按各地教委下达的评估标准进行评估,并扫除乱收费的现象,确保资金有效用于提高办园条件,购置教育资源上。
5.优化教育教学活动,更好地促进儿童智力启蒙。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受地域和经济条件影响.农村学前教育更应注重教育活动,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遵守教学规律,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杜绝“小学化”倾向。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既是农村幼儿园集体社会教育活动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开展农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途径。
(1)区域活动主要是通过创设活动区角,如角色游戏区、美工区、音乐区、语言区、阅读区等。为儿童提供自主选择、自由交往、大胆表达、共同合作、探索发现的机会和空间。如教师可以专门辟出一个积木区,投放一些需要儿童互相合作、互相帮助的游戏材料.指导和鼓励儿童共同协商、分工合作,进而培养儿童的团结合作能力。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针对儿童近阶段所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专题研讨活动,开展社会新闻话题漫谈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在晨间活动或某个固定的活动时间里,正确引导幼儿围绕一个社会新闻自由谈论、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提高儿童的是非判断能力。(2)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它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和协作行为的发展.使其社会角色意识和规范得到强化。教师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社会现实需要,通过学前儿童扮演的社会角色,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社会行为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比如,扮演医生角色,学习医生对人的关爱、耐心,以及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扮演警察角色,学习警察爱憎分明、公私分明、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更好地启迪孩子智慧,还可以开展以下活动:① 记忆游戏:快乐翻牌(数字牌)、猜零食、英语文字记忆、记忆动作等。② 听力游戏:视唱(听音)、听语言重复表达等。③ 考眼力:找不同、寻找兔子等。④ 动手能力
游戏:投掷游戏、搬运、滚皮球等。⑤ 情商游戏,交往能力:卖东西、配合搬运、分苹果等。⑥平衡能力游戏:过独木桥、单脚跳等。
参考文献:
【1】王化敏.关于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Ⅱ.早期教育.2003.
【2】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2010年教师队伍建设规划.2003,8.
【3】【4】【5】章柳英.江西省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江西教育科研.1999
【6】彭世华,皮军功.学前教育研究,2006 【7】第五界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术研讨会综述
【8】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区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区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体上看,我区学前教育工作仍是各学段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学前教育缺乏发展规划,布局不合理,公办幼儿园数量偏少,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办幼儿园规模小、质量低、存在安全隐患,部分镇办、社区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突出,与我区城镇化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学前教育需求有较大差距。
(一)公办幼儿园数量少,社会需求大,入学难、入学贵
现象突出。由于学前教育阶段不存在划片就近入学的制度设计,优质的公办幼儿园质量优、收费低,社会需求极大,但数量少,入园供求矛盾突出,社会关注度极高。近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进城务工人员的激增,随迁儿童、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入学问题也日益突出,而部分比较优秀的民办幼儿园又存在收费较高的问题。群众在择校问题上往往倾向公办园,造成公办园扎堆入学的现象,公办园招生名额有限,不得不出台抽签政策。甚至出现了孩子一出生提前三年就报名,到入学年龄后参加抽签,一旦未中,入园不成,部分群众就会主观认为报名抽签过程中存在猫腻,到幼儿园甚至政府闹访、缠访,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以致群众满意率下降。二胎政策2016年全面放开后,预计将于2019—2020年迎来幼儿入园高峰,以我区现有的学前教育资源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可以说迫在眉睫。
(二)缺乏监管,安全隐患大,无证办园、无证上岗现象突出。
有需求就有市场,由于公办园及普惠型幼儿园建设的滞后,个人办园呈快速增长的态势。近年来,各种社会力量办园,如民办园、企业园等发展很快,目前已占全区幼儿园的90%以上。但是各种社会力量办园的条件、权力和行为缺乏应有的规范与保障。目前专任教师中有幼儿教师资格证的有358人,占57%,无教师资格证的有264人,占42%,其他资格证的有10人,占1%,无证上岗现象十分普遍。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对这些幼儿园的承办资格、办园条件、教师师资、登记注册缺乏有效管理规范的手段,致使无证办园、无证上岗现象突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和监管漏洞。(三)经费不足,教师缺编、稳定性差,制约公办幼儿园的健康快速发展。
目前全区专任幼儿教师632人,其中在编62人,占9.8%,聘用教师570人,占90.2%,合同制教师仍占很大比例。合同制幼儿教师普遍存在没有身份保障、收入偏低、工作压力偏大、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等问题,导致幼儿教师跳槽和辞职现象频繁发生,幼教队伍缺乏一定的稳定性。目前公办园幼儿年人均300元的生均公用经费,城区公办园属于财政拨款,可以保证,并与其它学段一致,取消了综合公用经费设置,但合同制教师的工资仍然列支幼儿园当年的非税收入,所占比例高达80%左右,挤占了其它教学项目资金,提高了办园成本,极大地制约了幼儿园的发展。而财政拨款仅能保证城区公办园的生均公用经费,镇办园的经费目前尚无法保障,造成镇办园的发展举步维艰。
(四)乡镇中心幼儿园发展滞后,农村学前教育工作进展缓慢。
目前还有池上、源泉、山头、开发区四所中心幼儿园尚未开工建设,明显落后于全市其他区县。已建成的镇街中心幼儿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服务半径过大、存在安全隐患、未配备校车等。如新建博山镇幼儿园选址离公路过近,存在安全隐患。池上幼儿园设备老化,冬季取暖困难,服务半径达15公里,孩子接送困难等。个别新建镇街中心幼儿园因服务半径过大又无校车接送导致家长接送困难,进而造成生源不足,教学设备闲置,恶性循环,以至正常教学难以开展。有些家长为了方便将孩子送进本村的一些民办幼儿园,于是农村家庭作坊式的所谓幼儿园应运而生,即无办园资格,又无持证教师,有的只有十几个孩子。卫生条件极差,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三、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政府职能,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1、建立区、镇(街道)两级共管,相关部门共同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发展城区学前教育,首先办好区级实验幼儿园,同时统筹城区幼儿园的规划和建设。镇、街道政府承担发展辖区内学前教育的责任,在办好中心幼儿园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负责筹措经费,提供场所设施,改善办园条件,推进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服务。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根据实际研究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保障公办幼儿园建设发展。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用于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补助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以及加强幼儿教师队伍的培训考核。
2、政府牵头,部门联动,严格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政策。在新建小区建设中,要严格执行幼儿园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的政策,预留幼儿园建设用地,建好配套幼儿园。发改、规划、住建等部门在审批城市住宅小区、棚户区改造、旧村改造等项目时,应按规定对是否配套建设幼儿园进行审查,并征求区教体局意见。配套建设的幼儿园应按国家规定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区政府统筹安排使用,不得改变性质和用途。
3、多渠道补充幼儿教师,逐步解决教师缺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我区实际现设编制62人,按照《山东省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1:8的师生比核对编制人数,缺口较大。建议通过事业单位招考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解决。在现阶段幼儿教师缺口较大的情况下,必须多渠道补充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民办机构合作等多种形式,将非在编教师纳入体制内管理,全区统一招考,在职称评定、工资晋升、绩效考核、人事制度管理等方面,与在编教师同标准管理,逐步实现同工同酬。在稳定外聘教师队伍的同时依托公办(新建)幼儿园建设园长、教师培训考核基地,就地实习,持证上岗,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有步骤、有计划的系统培训,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培养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为突破口,组建我区学前骨干教师教研团队,积极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与人事管理体制,努力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乐于奉献、专业精湛的幼儿园教师队伍。
(二)加强规划建设,大力建设公办幼儿园
根据地域、人口分布情况对公办园进行科学规划布局,依据区卫计局每年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析,2017至2020年,全区至少应新建9个班规模的10处公办幼儿园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在幼儿园的规划建设中还要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1、加强公办园规划建设,优化管理体制。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大好机会。如原博山七中和大柳杭小学原址可作为两处选址改扩建为幼儿园,形成我区东西南北各有一处公办幼儿园的规划布局。为确保各园的规范管理和持续发展,可创新体制政策将四处公办幼儿园均设为独立法人,明确各园的办园主体责任。如设立“实验幼儿园”、“第二实验幼儿园”……等,参照各区属中学的管理模式建立考评竞争机制。
2、多渠道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通过多种方式,支持行政事业单位、镇办、农村集体利用国有和集体资产创办公办性质幼儿园。探索多种模式办园例如“公办民助”“民办公助”“联合办园”等。探索建立向民办幼儿园派驻公办教师制度和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对口帮扶、共同发展机制,实行公办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到民办幼儿园支教制度,促进公办民办幼儿园协调发展。在政府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3、积极扶持民办学前教育发展。优秀的民办幼儿园可以作为公办幼儿园的有益补充。政府应积极引导,制定民办幼儿园扶持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兴办幼儿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民办幼儿园的用水、用电可实行居民水电价格,制定民办幼儿园分类定级标准,定期实行分类定级评估,建立升级激励制度,鼓励创建具有特色与品牌的民办幼儿园。
(三)建立农村幼儿园“镇村一体化”管理体制,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1、加强农村幼儿园建设。各镇、街道要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由镇、街道政府筹资新建或改扩建一处中心幼儿园,配备校车等硬件设施。设为独立法人事业单位,由人事部门统一列编、统一管理。力争新建镇、街道中心幼儿园达到省级实验示范性幼儿园办园标准,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到和城里的孩子一样的学前教育资源。
2、统一镇域幼儿园规划布局。坚持以镇办中心幼儿园为主体,参考和借鉴日照市五莲县推行的“镇村一体化”管理体制,本着“就近入园、方便家长、大村独办、小村联办”的原则,充分考虑幼儿园的服务半径(1.5公里)和交通等条件,对整个镇街统一规划布局,由中心幼儿园负责镇街村办园建设,基本实现“广覆盖、保基本”。
3、实行“镇村一体化”管理。“镇村一体化”管理就是“一个中心,五个统一”管理,形成一个公办中心幼儿园,下设几个分园的管理模式。由中心园负责对镇域内所有幼儿园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经费管理、统一教师管理、统一设施配备、统一保教管理。由镇街中心园统一管理辖区内所有幼儿园,实行人员、财务、经费、业务独立,并通过公开考选等方式,为每所幼儿园配备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园长。区编制办公室核准镇街中心幼儿园的法人地位,明确办园主体责任,实行中心园负责制。
(四)加强幼儿园监督管理,规范办园行为
1、严格实行幼儿园办园准入制度和年检制度。各类幼儿园应由区教体局审批、注册,统一监管。区教体局要会同公安、安监、消防、卫生、交通等部门,对申办幼儿园的园舍条件、安全管理、消防设施、人员资格、卫生保健、经费保障和制度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严格审批注册标准和程序。未经区教体局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幼儿园。对已批准设立的幼儿园,要建立年检制度和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监管。加强对社会各类幼儿培训机构和早期教育指导机构的监督管理。区教体局在审批面向学龄前儿童早期教育培训、教育咨询等机构时,须严格界定其经营范围,对违反规定擅自举办和超范围经营的,由区教体局会同相关执法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2、分类治理、妥善解决无证办园问题。由政府牵头统筹协调教育、工商、卫生、公安、民政等部门,对全区的幼儿园统一摸底,对无办园许可证的幼儿园进行全面排查。区教体局要指导无办园许可证的幼儿园进行整改,经整改后达到办园标准的颁发办园许可证。整改期间,要保证幼儿正常接受学前教育。整改后仍存在安全隐患多、办园条件差、卫生安全无保障等问题的幼儿园,依法予以取缔,并妥善分流和安置幼儿。
3、强化幼儿园安全监管。由区政府牵头各教育、公安、安监、消防、卫生、交通运输等部门对全区幼儿园开展专项安全大检查,彻底摸清我区幼儿园目前的安全生产状况,执行严格的安评制度。督促各幼儿园建立健全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制度、食品卫生制度、检验防疫制度等,配齐安保人员和安保、消防设施,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师生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对在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限期整改,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坚决取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幼儿园及办园点。建立各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全覆盖的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努力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第四篇:当前小金库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当前小金库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2009年以来,我区相继在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企业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累计查处“小金库”金额360万元。在专项治理中,发现当前小金库现象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问题。
一、当前“小金库”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特点:
1、小金库主要表现形式:一是部分收入不入账。较为典型的是单位资产处置、出租收入不入账形成小金库。二是以收抵支。将支出直接与部分收入款相抵形成小金库。三是虚列支出。以会议费、培训费、劳务费等名义,虚开多开甚至开具假发票,套取资金形成小金库。四是财务处理不当。部分项目款长期挂账形成小金库。
2、小金库主要特点和难点:一是从单位性质看,随着预算管理的加强,公务卡等制度的推行,一级预算单位财务、资金管理较为规范,小金库发生主要集中在下属部分企事业单位。二是从资金来源看,传统小金库多源于“三乱”资金或截留、挪用项目经费等,随着财经秩序的逐步规范,上述现象得到遏制,而虚列支出套取资金、单位资产管理等薄弱环节成为小金库主要来源。三是从资金使用看,传统小金库多表现为设置账外账、个人开户、现金保管,使用多为个人消费甚至私分资金等,而现在小金库实施手法更加隐蔽,从直接方式逐步向间接方式转变,多为通过虚列多列支出、虚开发票套取资金、通过下属单位报销开支等,使用也多表现为超标准发放奖金福利,上下级礼品礼金支出等。四是小金库核实查处难度加大。小金库认定出现一些模糊地带,一些部门片面认为只要不装入个人腰包,为干部职工谋福利就不算小金库,一些违规行为,由于财务处理、资金用途等方面较难界定,只能作为违反财政财务制度处理。虚开多开发票套现等手法的调查取证难度很大,若无举报或与往来单位核对明细,相当难以发现。
二、当前防治小金库的几点对策建议
1、推进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目前,由于资产配置不科学和使用监管不力,为小金库滋生埋下隐患。建议改变现在各自管理、各自为政的做法,将单位资产纳入统一管理体系,实现资产综合管理,确保资产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合理调剂,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对于闲置资产的使用、出租等,应经过相应审批程序,资产运营收入不应再作为单位收入自行支配和使用,应纳入财政统一预算和管理。
2、深化财政财务管理机制改革。一是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非税收入管理和公务卡、收支两条线制度等各项改革,努力前移监督关口,健全支出绩效考评体系,建立“三公”支出预算管理和考核机制,提高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开化,从源头上遏制小金库产生。二是强化单位财务收支管理。切实抓好“票款分离”工作,严禁隐瞒、坐支各项收入,虚支支出费用。进一步规范行事单位收入分配秩序,完善部门单位内控和监督机制,强化单位银行账户管理,严格收支核算。
3、进一步健全监督监管机制。一是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和非税收入网络功能,加强对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单位财务异常行为,提高监管水平。二是实行监督常态化、公开化。完善落实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物资采购制度,健全纪检、财政、审计、单位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逐步建立部门预算公开、审计结果公开、财务收支结果公开制度,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切实做到经常性监督与突击性监督相结合,有效遏制财务违规行为。
第五篇:当前养猪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养猪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养猪业是畜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起着重要作用。当前,不平静的养猪业让人们心有余悸,日趋复杂的猪病给人们造成极大分恐慌,笔者作为从事基础畜牧兽医工作者,针对当前养猪业存在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生猪生产存在的问题
1、养猪场建设欠合理
在政府惠农政策的鼓励下,养猪户存栏量增加,先后建起了多个上规模,上档次的养猪场,有的在原厂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有的重新建设猪场。但总体来看,不管是改建,还是新建,养殖户都没有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设计规划,而是仿造别人的或者按照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地建设,存在场址选址不合理,距离村和主要交通要道较近,场内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三区”布局分布不合理。
2、生猪饲养成本高,养猪效益下滑
目前,生猪饲养户一般不养母猪,不自繁自养,而是图省事,直接购进仔猪以集中育肥的方式饲养,因此,饲料和仔猪的价格成为影响养殖成本最主要的因素。饲料价格呈逐步盘升的趋势,仔猪价格更是一路攀升,居高不下。尤其是2009年对养猪户来说不不平凡的一年,上半年生猪,生猪、仔猪、苗猪一直波动很大,对养猪户利益冲突,再加上水电费,用工费,防疫费等也不断提高,导致养殖成本大大增加,养殖效益下滑。
3、近年来,猪病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对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已经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当前许多猪病都是由多种致病因子的共同作用造成的,它们导致的复合性疾病危害极为严重,且难以控制,其中较为严重的是多种病毒混合感染;其次是多种病毒和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再者就是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往往是有几种不同病原体,有的为原发,有的为继发或并发,而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更使病情加重。
4、猪群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抑制。饲料中长期添加使用的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对动物免疫功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对畜禽健康的威胁日益增加,猪群免疫功能出现障碍,可使低致病性的病原体引起多种疾病综合征的发生,甚至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各种综合征疾病普遍性存在,充分说明猪群基本的抵抗功能(免疫功能)出现问题。
5、养猪技术落后,疫病防治困难。目前,生猪养殖主要依靠传统饲养技术,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先进的饲养 管理经验。容易导致饲养成本增加,饲养效益低下。缺乏对突发性疫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再加上对疫情预防时有些生产单位不做药敏实验,也不按给药剂量规定操作,长期、盲目、滥用抗菌药,还有些厂家在饲料中加入抗微生物药既无临床针对性有无应有的剂量,使病原菌和寄生虫产生抗药性,会导致可供选择的敏感性药物越来越少,防治时更加困难。
6、长途运输及粗暴宰杀,猪的动物福利国际法规定,猪在运输途中必须保持运输车的清洁,按时喂食、供水,运输时间超过8h要休息24h。宰杀时要用高压电击快速使猪失去知觉,减少宰杀的痛苦。要隔离宰杀,以防其他猪看到而产生恐惧感。我国目前主产区的生猪往往要经一二十小时的车载运输才能到达广东、香港和上海等地,特别是广东的某些转运站在收到一车经长途运输的活猪后,给每头活猪立即强制灌服20~30L凉水,这不仅是对猪的摧残,也造成猪肉品质严重下降。至于宰杀方式,则极大多数达不到国际法规要求。
7、过早断奶,母猪哺育仔猪,仔猪在母猪身边自由自在地生活,这是动物的天性,一种康乐。然而,现在有些集约化猪场为了片面追求高产,显示本场的生产水平高超,将仔猪断奶日龄从28天提早到21天,又从21天提早到14天,须知这种不顾条件的盲目追求,不仅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因断奶引起的心理应激、环境应激、营养应激造成的损失也非小数。
8、饲养密度过大,有的猪场在二、三百亩土地上建了年产4~5万头的商品猪场,猪舍间隔不足10m,一间不足20m2的猪栏内养20多头育肥猪,有的实行楼层立体养猪。这种高度密集饲养,不仅造成大量粪尿、臭气、噪音污染,使有些猪吃不到料,饮不上水,处在饥渴状态,也使猪只产生了打斗、咬尾、咬耳等行为怪癖,最终导致生长速度缓慢,肉质下降。由于饲养密度过大,猪舍通风不良,空气质量差,有些猪吃不上料,导致营养不良,猪群免疫功能下降而诱发各种传染病、群发病,特别是猪呼吸道疾病非常普遍。集约化猪场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通常为30%~60%,死亡率为5%~30%(杨汉春,2004),成为目前集约化养猪面临的最棘手、最难净化的疾病之一。
对策:动物福利是人类文明的产物,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动物福利也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关注动物福利,首先要改变人们的观念。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动物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需的动物蛋白等各种营养元素。为人类科学研究提供了各种实验材料,动物还是人类的伴侣,是保持自然界协调平衡的重要一员,为人类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因此,首要的是要加强动物保护、动物福利方面的意识和宣传,尊重动物福利本身也是对人类自身的尊重。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动物保护法规,制定动物福利法,明确动物福利范围和执法机构,这一工作我国已落后国际社会数十年,亟待着手解决。从表面上看,立法保护动物福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类处置动物的自由和权利,但从发展和长远的眼光看,今天立法保护动物福利,正是关注明天人类自身的福利。除了以法律手段加强动物福利外,这里就改善猪的生存环境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1、用地制宜,适度控制猪场规模。要改变过去千家万户的养猪形式,提倡适度规模饲养,猪场建设规模要因地制宜,在远离城市的偏僻乡村,提倡多建年产50~100头肉猪的专业户猪场,实行放养或散养。在人口密集或经济发达地区,可建一些年产5000~10000头肉猪的大型猪场,这种猪场应远离居民区、省道国道1km以上。现在有些农业龙头企业要建5万、10万头规模的猪场,这种超大型养猪企业最好选在粮食主产区,而且要分点选址,分点饲养,化整为零,彼此相隔1km以上,以利饲料供应、防疫和排污处理。在这种养猪龙头企业,要建屠宰加工厂,活猪就近屠宰加工,改活猪流通为猪肉流通和肉制品流通,这样既可减少运输应激,改善肉质,又可防止传染病的散播。
2、实行科学饲养。无论采用何种饲养方式,都要保证供应全价饲料和充足饮水,在饲料中严禁添加有毒有害物质。饲养后备猪和生长肥育猪,尽可能采用自动喂料箱实行不限量饲喂,保证猪只吃饱吃好。要避免饲养密度过大,过于拥挤,要为各类猪只设置小运动场,使其有活动和逍遥的空间。在我国现有条件下,集约化猪场仍以28~35日龄断奶为宜。保持保育舍温密不低于20~25℃,产仔舍的乳猪保温箱温度达到30~32℃。严禁鞭打猪只,建立饲养员、防疫员与猪只和善相处的良好氛围。
3、保障动物肠道健康,采取最新动物营养研究成果,提高饲料报酬,最大程度降低养猪业的饲料成本。
猪价是由宏观供需关系决定,具体的养猪业从业人员只能去适应,但是从业者可以采取具体的措施降低养猪成本来保障养猪效益。饲料成本是养猪业的主要成本,尽量采取最新动物营养研究成果,可以降低饲料在养猪业中的成本。同时,动物肠道健康是营养消化吸收的保证,决定养殖效益的关键。而且,消化道是动物体内接触外环境最大的面积(200-300m2)和动物给药的主要途径之一。消化道的健康和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动物保健的效果,而且消化道遭到破坏,很容易造成动物免疫功能抑制的后果。
在疫病挑战时,动物代谢增强,可导致所有养分的维持需要大幅增加,动物的营养分配从生长转向免疫。保证动物健康的条件下,饲料成本才有可能降到最低水平。
4、养猪业可以考虑养猪品种的更新。养猪业为解决满足中国人对肉食品的需求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已经完全满足量的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肉食品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满足量的供应,对肉食品的安全性、口感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养猪业主要饲养品种以进口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的三元杂交品种为主,该品种选育主要突出生长性能,抗病性、耐粗饲性、口感均比较差。
动物在疫病挑战时,代谢增强,对养分的需要增加,营养分配从生长转向免疫。但是,在人工育种选择下,猪在疫病挑战时的代谢模式有一定的偏离自然选择的轨道。近年来猪的育种进展使得猪的生长潜力大幅提高,瘦肉生长速度大幅增加。这样的猪一旦受到感染,可利用养分的分配模式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分配到免疫系统的养分减少,分配到生长的养分加。在健康的条件下,这自然对提高生产性能有利(猪的选育是在非常健康条件下进行的),但在疫病挑战时,这样的猪免疫力较低,死亡率高于老品种(地方猪品种生长缓慢,但抗病力远远高于现代外来猪)。持续地专注于提高生长性能的选择,在基因上改变了养分的分配,必定牺牲生长以外的功能。近十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引入育种工作,饲养品种的生长性能提高很快,但抗病性能存在缺陷,与我国相对恶劣的饲养环境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凸现出来。同时,我国饲料资源有限,进口品种的不耐粗饲性使得国内有限的饲料资源并不能充分利用。而且,进口品种与我国饮食注重口感的习惯不符。
我国地方猪品种资源丰富,繁殖产仔数高、抗病能力强、口感好、耐粗饲性强,如果使用杜洛克作为父本,我国地方品种作为母本,杂交后代在产仔数、抗病性、口感方面的改良从经济性方面考虑,可以弥补生长性能的损失。近几年,国家在地方畜禽品种保种工作投入逐年增加,已经为地方品种的利用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