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5 06:4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本站推荐)》。

第一篇: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本站推荐)

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2011-08-17 17:12:56 来源: 新闻出版总署

转发到微博(0)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8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在京发布了《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文化蓝皮书》)。蓝皮书指出,未来5年,体制机制创新将再一次成为文化产业发展制胜的关键。宏观经济转向

要求文化产业超常发展

“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蓝皮书认为,以上重大政策性动向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蓝皮书分析指出,展望未来5年,将文化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任务并不轻松,可能会更加依赖体制改革为发展开拓道路。未来5年~10年将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跨越“转型”难关的关键时期,宏观经济转向导致的文化需求空前释放、经济结构调整对现代服务业的扩张期待、数字化信息技术巨大进步推动的新型业态出现,都要求文化产业有一个超常的发展,而没有新一轮重大的体制性突破将难以实现这一跨越。

蓝皮书认为,根本问题不是对产业政策作局部的调整,而是要有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性安排。就此,蓝皮书进一步指出,文化发展特别要求具有探索性、实验性,甚至一定程度的风险,因而它需要的是一个宏观可控、微观放活的实践空间,体制性和政策性安排要充分认识文化发展的这种特殊规律。期刊向电子平台延伸

趋势不可逆转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数量、结构的变迁,期刊消费者也发生了演变,表面平稳的2009年-2010年的中国期刊产业正在积聚嬗变的能量。蓝皮书援引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销售纸质期刊1.84亿册,比上年下降39.47%;发行收入21.73亿元,比上年下降16.05%;广告经营总额为30.37亿元,较上年下降2.1%。与纸质期刊的经营状况相比,电子期刊“钱途”无量。以手机杂志、网络期刊全文数据库、电子杂志等为代表的新兴电子形态期刊在2009年-2010年间,规模膨胀迅猛。以网络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例,2009年销售收入为6亿元,与2008年相比年度增幅达75.4%。

蓝皮书分析认为,中国期刊产业如果想在未来5年-10年内生存并发展,就必须积极向互联网、手机等电子平台延伸产业链,并重构赢利模式,期刊向电子平台延伸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第二篇: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作者: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2年第01期

—《中国文化蓝皮书—2001~2002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出版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经过一年紧张而又高水准的合作科研,顺利完成了《中国文化蓝皮书—2001~2002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的编写工作,并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为《文化蓝皮书》作序,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江蓝生,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主任谢绳武任主编,国家相关部委的主要领导大多都担任了编委会的副主任和委员。

据专家介绍,这本书有三个第一:是我国第一本文化蓝皮书,也是第一本代表国家水准的文化蓝皮书,更是院校首次强强合作在文化研究领域完成的国家重大项目。中国社科院与上海交大本着优势互补、勇于攻关的精神,从中国文化发展的总报告、“十五”期间和入世后的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文化行业的报告、中国区域文化发展的现状报告、与国外文化产业的比较、文化产业发展的个案研究、中国大城市的文化产业综合指标统计研究,以及专家论坛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和报告。

《文化蓝皮书》反映了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况,展示了我国文化发展的前景。它的适时诞生,预示着我国正以世界的眼光、时代的要求融入世界发展的格局之中。正如中国社科院院长李铁映在序中所言:“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以信息科技为代表的新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将日益突显。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一些文化出口大国的文化产业,业已成为本国重要的经济支柱,特别是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联姻,正推动文化产业进入一个飞速扩张的时代。许多国外的政要、专家学者,不约而同都将其看成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他们甚至断言,21世纪的经济将由文化与产业两个部分构成,文化必将构成经济进步的新形象。这样的判断包含着发人深省的预见性,是不可等闲视之的。”

第三篇: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总报告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总报告

走进“十一五”:发展文化事业的新综合与新视野

2006年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一系列重大事件凸显出开局之年的新气象。1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2003年以来的改革试点进行了全面总结,发出了改革全面推开的信号;9月13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颁布,确定了未来五年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党清醒认识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

以上三个文件,是指导“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发展任务以及战略方针。我们的基本判断是:如果说“十五”期间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以“改革”作为中心环节的话,“十一五”期间则将以“发展”作为基调,即:根据发展的需要理解深化改革的任务,以改革的举措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发展的成效检验改革的成果,并最终以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由此可见,“十一五”将成为改革和发展更加紧密结合的时期,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并轨,文化事业繁荣与文化产业发展并举,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汇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推进,逐步形成综合发展态势,为更大范围和更为根本性的改革积蓄力量。

这时,我们需要更加清醒地认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以稳健务实的态度评估形势、制定策略。在这样一个发展冲动极为强烈、多股发展力量冲撞融合的时期,我们要研究一些更为基础性的问题:更加关注一个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对于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作用;更加关注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运用于文化体制改革;更加关注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角度看待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

一 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态势:

基本判断和主要特点

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总体上表现出转向常规发展的态势。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框架已经拉开。文化产业与高科技的联姻,整体产业链条向上下游的拓展延伸,全国区域性产业布局的初步形成,以及对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逆差的遏制,均有长足的进展。

(一)首次经济普查结果发布,文化产业总量不大,但是结构趋于合理

2005年12月底,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首次经济普查的数据,经济总量有较大增加,特别是第三产业有较大提升,这使得人们对我国经济结构不平衡的担心有所缓解。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GDP总量为159878亿元,比原来的年报核算数多出2.3万亿元,增加了16.8%。其中,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3.1∶46.2∶40.7。值得关注的是,在多出的2.3万亿元GDP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有2.13万亿元,占93%,从而使第三产业增加了约10个百分点,使我国经济结构趋近于从以制造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转变的拐点,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已经开始扮演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角。有关专家认为,由于服务业和消费的关系最直接,这一结果也说明,消费在我国三大需求中的拉动作用趋于强劲。

2006年5月19日,在深圳举行的“第二届文化发展战略论坛”上,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了根据经济普查的基础数据重新测算的我国文化产业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占GDP的2.15%;从业人员996万人(其中个体从业人员89万人),占我国全部从业人员(7.52亿人)的1.3%,占城镇从业人员(2.65亿人)的3.8%。数据表明,与第三产业总量大大提高正好相反,文化产业总量比以前的统计有较大缩水。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文化产业总量尽管不大,但是结构更为合理。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分析,从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数量(78.6∶16.6)、拥有资产(94.5∶4.7)、营业收入(99.1∶0.7)、实现增加值(86.1∶13.6)等指标看,经营性产业单位都大大高于公益性事业单位,说明文化部门已经不是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服务部门”;从法人单位注册类型中内资(96.2%)、港澳台商(2.1%)、外商(1.7%)所占比重看,我国文化领域不断开放,已经呈现多样化形态;从法人单位所有制类型看,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之比为51∶49,其中国家绝对控股的占7.4%,相对控股的占0.6%,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在单位数量上已经不占优势,说明我国文化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局面已经形成。

新公布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可能被低估,原因应与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指出的第三产业数据变化的原因类似。首先,第三产业大部分是服务业,在原有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中统计基础薄弱,文化机构在第三产业中是最薄弱的领域,更缺乏可供统计的价值指标;其次,第三产业单位类型复杂,财务制度不健全,统计手段落后,文化产业机构大多是事业单位,更缺乏统计条件;第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文化产业绝大多数单位规模较小,经营状况不稳定,业务活动变动频繁,漏统面较大。总之,我国文化产业在整体上被纳入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不长,如果说第三产业的统计基础落后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话,文化产业就是第三产业中统计基础最落后的领域,被低估的可能性极大。我们应该对此有客观的估计。

(二)文化消费继续平稳增长,消费环境不断改善,新兴消费形式不断涌现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增长6.26%,占人均消费性支出总额的13.8%,达到1097.5元。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19.3%,占人均消费性支出总额的7.16%,达到295.5元。2005年城乡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总量为8372亿元。2006年1~3季度,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798.32元,全年预计将达11700元以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2761.9元,全年预计将达3680元以上。若按照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均保持上年增长率计算,再加上人口增长因素和人口城市化因素,可以估算出2006年全国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总量约为9370亿元。按照现阶段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中教育支出占50%计算,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文化消费总量将为4685亿元左右。在我国目前宏观经济环境持续改善的情况下,文化消费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将逐步提高,值得给予更多的关注。本书继续发布了关于中国城市居民文化消费市场的分析报告。报告指出,由于“十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平稳较快的发展,人均GDP步入1000~3000美元的新的发展阶段,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从2001年起突破1万元,到2005年达到1.8万元以上,出现了消费领域不断扩展、消费结构升级优化、消费热点变换更迭的喜人态势。新兴消费形式不断涌现,新的产业空间之门次第打开,必将引发城市居民文化消费从形式到内容的深刻变革。

旅游业的兴起,成为2006年文化消费领域发展的一个亮点。10月22日,杭州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和“第八届西博会”,成为我国休闲旅游业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根据全国“假日办”公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旅游业出现“井喷”现象:其中“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国游客1.46亿,比2005年同期增长20%;“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游客1.33亿,比2005年同期增长19.3%。

休闲业的发展是我国消费环境得到改善的明显征兆。对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加以审视,可以发现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除了可支配收入连年快速提高外,闲暇时间大大增加也成为一个主要的因素。近年来双休日和黄金周制度的实施,使我国居民已经享受到每年总计114天的法定假日,休闲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数字化推动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电子消费终端发展迅猛,新娱乐时代来临

在2006年《文化产业蓝皮书》的总报告中,我们以“三网融合将重新打造产业链条”作为文化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2006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内容产业”的战略任务,四大文化产业推进项目都与数字技术相关,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战略高度关注新兴文化产业,进一步证实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

我国广电业在完成基本覆盖后,继续沿着“数字化”的基本路线,推动增值服务的发展。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05年我国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28亿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量为397万户。2006年上半年,全国有线电视用户数量进一步发展到1.3亿户,有线数字用户增至650万户。到2006年底,有线数字电视用户估计会突破1000万户。据国家信息产业部发布的数据,2005年全国新增电话用户9728.1万户,继续了“十五”以来每年增加1亿电话用户的发展势头,其中固定电话用户3867.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860.4万户;我国电话装机总数达到74386.1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27部/百人和30.3部/百人。2006年1~9月,全国又新增电话用户6860.9万户,其中固定电话1886.1万户,移动电话4974.8万户。因此,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约4亿家庭电视用户、8亿电话用户,覆盖多种消费人群的终端体系。

如何评估这一形势?广电业和通讯业汇流集中反映了三网合一的大趋势,数字化是主流,目前主要涉及广电领域;宽带和移动是两大技术突破口,随着3G手机商用进入倒计时,三网合一的技术目前最可能在通讯领域得以突破;内容的应用是根本,目前正处在巨大变革的前夜。广电领域有带宽和内容优势,但是体制性障碍有待克服,“数字平移”正在进行,商业模式有待形成。通讯领域有市场竞争优势,显示出技术创新、内容应用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热络景象,可能引领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

2006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披露,我国的网民人数、上网计算机数分别达到了12300万人、5450万台,与2005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9.4%和19.5%。此报告还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宽带上网网民人数为7700万人,占网民总数的近2/3,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400万人,年增长率达45.3%。宽带上网的计算机数也在迅速增加,已达到2815万台,占上网计算机数的1/2强。这些数字足以表明,中国互联网的宽带时代已经到来。

而最为醒目的发展动向还是网络的应用,以及新型数字内容产业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出现。CNNIC在线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有约1500万人经常使用网络教育,2500万人经常使用网上招聘,经常上网购物的人数为3000万人(与2005年同比增长50%),经常使用博客的人达到2800万(而2005底的调查结果显示还只有大约1500万)。这些发展动向说明,数字化传媒手段的普及正在启动数字内容的应用,网络技术正在生产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产消合一”的内容生产和消费方式,新一代“生产消费者”已经出现,“新娱乐时代”已经来临。

“新娱乐时代”以“全民DIY”DIY是“自己动手”的英文缩写。为基本特征,打开了文化内容生产的新空间。2006年初,一部名叫《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短片,通过网络的传播,“恶搞”了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无极》,在网民中引起巨大反响。这个事件的标志性意义在于:无数的普通人发现,他们具有与“精英”同样的文化表达能力和权力。数字化网络媒体使“大规模复制与传播”转向“大规模定制与传播”,进而使每一个消费者都掌握了具有工业规模的文化原创、复制和传播工具,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开启了新的产业之门。

(四)产业链条上移,内容原创备受重视,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水平实现历史性的提升

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位于文化产业链条的上端,是我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基础,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文明古国来说尤其如此。近年来,在国际文化贸易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动向,即从文化产品的全球贸易、文化资本的跨国兼并与整合,转向对本地文化资源的掠夺性占有和使用。中国文化成为对全球文化市场具有强烈吸引力的、高水平的、唯一性的战略资源。迪斯尼出产的《花木兰》以中国民间题材打造美国大片,可以作为这一动向的端倪;中、韩、日之间关于“端午申遗”、“中医申遗”,以及《西游记》拍摄的各种争论,可以看作这一趋势的发展;2006年,Google在中国推出“图书搜索”项目,揭开了争夺数字化知识资源的序幕,可以看作这一趋势在数字内容领域的全面展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持续致力于文化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01年通过了《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2年第三次文化部长圆桌会议通过了《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通过了《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国际公约》。在这一形势推动下,我国保护文化遗产的呼声持续升高。2004年,在基本完成《中华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基础上,文化部、财政部在全国启动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5年,11名著名学者建议设立“文化遗产日”,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2006年6月10日,我国迎来了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之前,国务院还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已成立了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相关机构,一些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特别丰富的省份已经完成了摸底调查和非物质遗产名录的编撰工作。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国家民委共同启动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战略”大型研究项目,计划用五年的时间,进行系统的民族文化发展状况研究,出版性的文化蓝皮书——《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报告》,并制定未来10~20年的民族文化发展战略规划。这标志着我国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正在动员起来,为我国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提供至关重要的智力支持。

(五)文化创意产业引领东部文化产业战略升级,产业布局开始形成,产业发展形成合力,东、中、西部各显特色

区域规划是我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一个重点,《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的设想是: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快产业整合,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文化产业带;积极发展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等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推进科学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加快文化产业优化升级步伐,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加入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这些设想已经粗具雏形。

2006年1月15日,北京市颁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北京建设成“创新型城市”,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要重点支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由此,北京市以前所未有的突进姿态,从“九五”和“十五”期间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转向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战略,其规格之高、力度之大、势头之猛,为全国瞩目。11~12月,上海举办了第二届“上海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北京紧接着又举办了“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将这一轮发展热潮推向了全国。

如果说上海市提出发展创意产业还只是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侧重点的话,北京市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则更像一场声势浩大的战略转型与升级。北京和上海的发展态势使得东部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为之改观,扬起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旗。北京市国家级文化机构密集,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创意人才集中,软件产业发达,实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在内容原创上的高端优势。上海市位于长三角全球制造业中心区,设计业发达,实施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将推动文化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联姻,在全国领跑新兴工业化道路。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推断:广州、深圳可能延续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路径,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并和香港加强合作,在金融、营销等方面服务全国,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全球化的跳板。我国东部地区三大城市群的各自特色正显示出来:北京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上海侧重从“中国创造”走向“中国设计”,广州和深圳着眼于从“中国创造”和“中国设计”走向“中国营销”。

西部省份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开始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前几年,当“云南映象”走红全国的时候,人们还在谈论“云南现象”,但随着“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多彩贵州风”等品牌化项目的出现,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显示出了模式化的特征:走以地域性民族文化为内涵、以文化旅游为主线、以品牌运作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西部原生态和多样化的文化资源、异域的文化风情,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开辟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极大地激发出了民族民间文化的创造性潜力。

(六)“走出去”战略初显成效,文化贸易逆差形势有所扭转

多年来,我国国际文化贸易“逆差”问题一直广受关注,版权贸易是其中的重点,被引用率最高的“版权贸易逆差”指标即版权贸易进出口之比达到了10∶1。而2005年以来,形势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根据十六大提出的“走出去”战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5年联合发起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采取扶持措施鼓励中国图书“走出去”。这一政策当年就获得了成效。在第57届法兰克福书展上,我国总共达成版权贸易1496种,其中版权输出为615种,版权输出和引进比由原来的1∶10上升至1∶143,为扭转图书进出口版权贸易逆差开创了新局面。2006年9月,在第1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我国输出版权1096项,引入891项,取得输出大于引进的历史性突破。一个月后,在第58届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国展团推出展品3600多种、4000余册,达成版权输出或签约意向1936项,版权引进1254项,继续推进了版权贸易进出口比例的逆转。

国家版权局网站公布的信息显示,2004年,我国引进与输出版权的比例是7.6∶1。2005年,全国通过出版社共引进图书版权9382项,输出图书版权1434项,引进输出比例为6.5∶1,版权贸易逆差进一步缩小。我们尚未得到2006年的数字,相信逆差将会更进一步缩小。

2006年最为引人注目的文化“走出去”成功案例是出人意料的。2006年1月25~29日,上海“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组团参加了在法国举办的“第33届安格雷姆国际连环画艺术节”,基地选送的漫画家郭竞雄凭借其极富中国特色和美感的漫画作品,在该艺术节上荣获组委会特别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此项有漫画界“奥斯卡奖”之称的顶级奖项。与此同时,郭竞雄还签约世界最大的漫画出版公司太阳出版社,创作根据《封神榜》等中国故事改编的漫画,报酬高达百万美元。郭竞雄也由此成为在欧洲获得版税最高的华人漫画家。

我们注意到,组织参展的机构是我国首家“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这说明产业振兴基地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平台,已经开始发挥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应有作用。

二 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定阶段,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长总是会推动文化需求的上升,因而刺激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的生成,以商业化和产业化的合理方式,缓解供给不足的状况。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速度快,文化需求也在觉醒之中,但是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却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缺乏与供给方有效的互动与链接:一方面是巨大的潜在需求不能实现,另一方面是大量无效的产品供给,以及更加巨大的文化资源不能产业化。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市场体制和机制的持续合理化构建,来缓解这一矛盾。

(一)尽管文化消费热点迭出,但是总量过低,基本面仍然比较沉寂,多种原因制约了文化消费需求的释放

在前面的形势分析中,我们做出了消费“平稳增长”的判断,这是在时间向度上的结论。从横向比较的意义上说,特别是将目前消费的总体水平和经济普查后调高的人均GDP相比,我国目前文化消费相对比重下降、总量过低的状况还是比较突出,增长速度也远不能令人满意。就文化消费的基本面而言,多年来所预测的巨大的、带有结构升级特征的增长还没有出现,消费热点还仅仅是局部的现象。

2006年我国文化消费总量约为4685亿元左右。一个人均GDP达到1700美元以上的13亿人口的大国,文化消费总量在4000亿~5000亿元之间,这不是一个合理的数字。根据国际经验,一定的GDP发展水平,与一定的恩格尔系数,以及一定的文化消费支出有相关性。在2003年《文化产业蓝皮书》的总报告中,我们曾经根据这一理论数值计算,当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恩格尔系数应该是44%,文化消费应该在个人消费中占到18%,总量应该是10900亿元;如果人均GDP达到1600美元,恩格尔系数应为33%,文化消费在个人消费中应占20%,实际消费总量应为20100亿元。根据这一算法,2005年我国人均GDP就已超过了1700美元,文化消费总量却只有4150亿元左右,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平均值的差距至少在15000亿元以上。换句话说,我国居民的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仅仅不到1/4。我国目前文化消费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消费面看,首先是我国城乡之间特别是不同阶层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目前我国中低收入阶层达到115亿人左右,是基本的消费群体,居民收入扣除衣食住行、住房、医疗、养老和教育准备等支出后,可用于文化消费的收入其实很少,消费能力严重不足。其次是目前我国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时期,原来由国家统包的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逐步改革为由国家与个人共同负担,导致居民收入预期越来越不确定,居民谨慎消费,消费倾向不断下降。最后是目前文化消费主体素质不高、消费意识淡薄、消费观念落后,抑制了娱乐性文化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

从供给面看,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效供给不足了。我国文化市场开放程度过低,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管理不规范,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尚未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最终导致有效供给短缺,真正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尤其缺乏,使得潜在需求得不到开发,已形成的有效需求也不能满足。

无论用什么原因来解释,如此大的供需差距都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现实。而反过来看,这的确又是一个存在巨大潜在投资机会的领域,关键是如何转变资源配置机制,构建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使潜在的投资机会变为现实。

(二)经济普查凸显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不足的“战略性短缺”,市场开放不足使得文化体制改革成果难以检验,产业发展步伐不快

我国经济普查后的数字尽管有一定缺陷,但不能否认的是,我国文化产业“战略性短缺”的形势还是十分严重,亟须以改革促进产业的迅速发展予以缓解。现在的问题是,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与文化市场开放的步骤不协调,市场开放不足使改革后的文化机构没有伸展的空间,无法在规范的市场环境中迅速成熟,因而令改革的效果打了折扣。

2003年以来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提出了“新文化发展观”,结束了多年来“双轨制”的历史,改变了一线文化机构与国家的关系,使之开始向市场主体转变,但是现在看来,令其真正成为市场主体还有待时日。目前我国的文化市场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也没有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关系,参与改革的国有文化机构难以在真正的市场环境中学会生存之道,因而也就难以通过市场检验改革的成效。与经济的发展相比,文化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还是太低;与已经大致成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比,文化领域的行政干预色彩还是过浓;与已经开始步入正轨的国企改革相比,国有文化企业还是显得不伦不类,无法按照规范的现代企业方式运作。

出版业在产品层面上市场化程度已经较高,而企业化和股份化依然步履蹒跚,文化资本市场缺乏开放竞争是重要原因。从表面上看,仍然由政府主管部门控制着的、由500多家出版社构成的出版环节,实行着自负盈亏的企业化运行体制,但实际上,40%的畅销书的策划出版功能已经转向了总数达到近4000家的民营工作室参见本书“行业报告”篇。50%左右的发行渠道实际上已经是民营发行机构的天下,其中一些颇具规模的民营发行商实际上已将出版社变成了自己的编辑部。近年来,国有出版机构依旧在行政性垄断的特权保护下运营,越来越“有名无实”,民营书业在市场中发展壮大,却又不能“名正言顺”。这种格局已经造成了国有文化资本的流失。本书中关于出版业的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出版机构库存逐年上升,其增长速度高于销售额的增长速度,2005年库存与年销售额之比已经达到100%,说明相当部分的国有出版企业已经资不抵债,成为空壳。

广电业市场化程度更低。虽然确立了“剥离转制”的改革做法,已经形成了由国有和民营制作机构共同构成的内容生产商群体,但是由于制作机构和播出机构的体制不同,难以形成正常的市场交易关系,致使内容制作机构备受煎熬,经营活动难以为继。本书中关于动漫产业的研究报告显示,在进口动画片的低价冲击下,我国电视台的播出费极低,相对于动画片的制作成本几乎达到微不足道的地步(电视台播出费只有制作成本的1/10)。如此低的回报率只能让动画片制作企业停止迈向市场的步伐,转而寻求政府的支持,因而出现了市场机制不断萎缩、播出机构在政府推动下不断增加、节目需求飞速攀升的不良局面。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已经形成平分天下的局面,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在数量上已经不占优势,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局面已经基本形成。从监管角度看,必须考虑市场主体间的“公平竞争”和“反垄断”问题了。如果已经“企业化”了的国有文化机构仍然要求特殊的产业政策保护,甚至攫取市场垄断利益,将对整个产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战略雷同,可能落入产业发展的陷阱

研究显示,与我国经济发展东、中、西部不平衡的发展形势相一致,文化产业发展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域不平衡发展态势,在整体发展不足的形势下,出现了文化资本的局部过剩。本书基于经济普查后公布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形势进行了专业分析,发现文化产业诸多指标均显示东部地区好于中西部,但是投资收益数据却显示出西部省份高于东部地区。也就是说,我国文化产业总体上发展不足,但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更为突出。东部发达地区高于平均水平,已经开始出现产业单位过于集中、产业能力过剩、资产收益下降的情况;中西部地区则产业发展不足,资产收益大大高于东部发达地区,大有可为。这也说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文化资本过于集中,逐步成为文化资本输出地区,而西部的投资机会则好于东部地区,成为吸纳投资的最佳区域。

区域发展不平衡本身是正常现象,关键问题在于是否有合适的发展战略,以实现良性的发展。目前,全国许多省市都完成了“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尽管都力图在盘点地方文化资源基础上制定发展战略,但是仍然有发展思路单

一、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区域特色不够明显。近年来,全国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情高涨,一些地方出现了盲目发展动漫游戏产业的趋势,超出了自身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条件,必将陷入经营困境,成为不久就会到来的新一轮“洗牌”中的牺牲品。能否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下一步发展的关键。

(四)发展冲动巨大,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但是政策供给不足,监管手段滞后,发展环境不顺

近年来我们在蓝皮书的“总报告”中一再强调了一个观点,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良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较快,文化产业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又存在“战略性短缺”,于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冲动很大,造成改革和发展处在一种“紧平衡”状态。目前看来,由于各方面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高压态势仍在继续,但是全国统一市场还没有形成,行业、区域壁垒所导致的条块分割问题依然严重,发展环境依然不顺。为了追求发展的短期利益而重新启动传统体制和机制的情况,以及因改革滞后、政策供给不足而拖发展后腿的情况都有出现。

比如说,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各种“产业基地”、“产业园区”不断涌现;从中央到地方,各种文化节庆活动不断举办,动辄就投入大笔资金,开展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活动,以行政命令指挥企业上阵,令一些企业疲于奔命。热闹过后,企业却发现,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仍然存在,产业发展环境并无改善,于是继续向政府要政策、要资源。而政府也发现,在财政资金支持下营造出来的发展氛围,还需要财政资金的后续投入才能维系。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这种持续博弈的过程抑制了市场机制的形成。

在东部发达地区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之后,出现了文化部门与科技部门携手,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宣传文化部门、科技教育部门连同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积极合作的有利局面。不同部门都开始在资金上向文化创意产业倾斜,有关文件也明确规定要以“产业基金”和“专项资金”等手段促进产业的发展。但是,究竟如何为各类产业资金设计出安全、高效的使用方案,以至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政策,又成为新的问题。

并且,对新兴产业如何实施有效的政府监管也正在成为亟须创新的领域。如前所述,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开辟出新的产业发展空间,但是也凸显了新的监管难题。“网络博客”的超常增长如疾风迅雨般袭来,在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难免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全民DIY”在落实了平等文化权利的同时,缺乏个人自律,道德责任缺失的状况也颇为明显。

从传统体制下发展文化事业到改革体制以发展文化产业,是一次历史性的转变,文化创意产业的强势崛起,又出现了新的政策创新要求,我们所面临的局面是复杂而紧迫的。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并且已经超越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初期动员阶段,应该以一种从容的心态面对挑战。我们既不能不加思考地盲目追赶,也不必由于可能出现未曾预料的发展形势而盲目焦虑。不择手段地推动产业的发展,与害怕“管不住”而抑制发展的要求,都是有害的。对于我们这个长期以来将文化笼统地作为意识形态来管理的国家,消极防御和盲目赶超是典型的旧传统文化心态,现在应该有所改变了。

(五)文化产业发展高潮的兴起与理论研究的落后形成落差,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机制落后于发展现实需要的状况日益突出

文化产业须借助于现代科技的推动,并以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为基础,是一个特别依赖于人力资源的现代知识产业,但是我国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极为落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机制远远落后于现实需要。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为滞后。近20年来,文化产业相关理论已经在国际学术界成为新的热点,并日益显示出当代学术研究的多学科交叉和综合的特点,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独特品格,已经在政策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一发展趋势迄今为止尚未在我国产生应有的反响。本应是主角的经济学家们由于研究文化产业机会成本过高而无暇顾及,文化学家则局限于文本研究的学科传统而难以进行规范的产业分析,传媒学对于文化产业的核心领域的研究比较专业,但是仍然有视野狭窄的问题。近年来,有关部门举办了大量的与“文化产业”有关的论坛,但它们大多具有浓重的“造势”与“做秀”的色彩;成立了大量以“文化产业”为名的研究机构,但实际研究能力有限;撰写了无数“专著”和“论文”,但篇幅的浩大往往不能掩饰内容的贫乏。在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巨大需求与建设性成果的有限供给之间,依然存在巨大的落差。

教育机构则是另一番情景。随着文化产业发展被列入国家发展战略,我国各高等院校积极开辟新专业,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增长速度极快,特别是动漫游戏等热门专业已经形成了相当可观的规模,但是,在师资力量、教材准备、学科建设方面却显得捉襟见肘,明显不足。这一状况令人担忧。近年来,对于教育领域中的问题各方面批评不绝于耳,文化产业的教育又是一个例证。国家有关部门对教育发展缺乏规划,对教育质量忽视控制,致使教育机构为了增加收入而盲目开办热门专业,是目前乱局形成的主要原因。而对文化产业学科定位不清,政策指导和支持不够,则是直接的诱因。

理论研究给予文化产业发展以智力支持,教育机构奠定文化产业长远发展的人才基础,我国文化产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以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三预测与建议

刚刚过去的2006年结束了WTO的“后过渡期”,显现出文化产业发展受到多股力量的推动,将进入又一个发展的上升通道。这些力量包括: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进步所导致的内容产业发展新模式的出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大规模合流,以及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的迅猛增长,等等。我们应该有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视野,从体制、机制、政策创新出发,更好地利用这些发展机遇,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登上新的台阶。

(一)建设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

在本书的“总报告”中,我们对消费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作为对发展形势的更全面的评估和对“战略性短缺”更为全面的解释。根据2006年公布的经济普查数据测算,我国2007年人均GDP将接近甚至超过2000美元,如果消费没有实质性的启动和结构性的升级,将使发展更加不平衡。启动文化消费成为一项战略性任务。

制约消费的因素很多,收入差别过大是主要因素,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解决方案之一。近年来,我们对文化产业供给不足给予了较多关注,着力于释放体制内国有文化机构的存量潜力,强调通过改革文化体制,区分事业和企业,达到解放文化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有效文化需求的目的。但是我们也发现,对私人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主要依赖于个人文化消费能力,对于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和消费能力不足人群,满足文化消费需求还要依靠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而且,我国现阶段发展的不平衡不可能很快解决,贫富分化也会长期存在,个人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明显缓解。因此,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放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是将人民群众潜在文化需求转化为现实文化需求,进一步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大任务。在2006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被列在发展文化产业之前,地位更加突出,就是适应了以上所说的发展需要。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是改革公共文化管理体制,这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并将产生延伸性影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精神就是:政府退出公共文化产品“垄断性的生产和提供者”的地位,创造各种体制条件、政策条件、社会条件,保证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够有效提供。这套新体制成功建立的条件超出文化体制之外,取决于宏观体制环境的变化以及法治环境和公民社会的成熟。在这方面,我国社会组织中“第三社会部门”的发育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是公共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建议将公共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放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框架中做进一步的统筹考虑,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质性举措,有效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以达到推动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目的。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企业的兼并、重组、上市,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

我国“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发展,体制性变量因素将有所降低,市场环境的基础性作用将加大,建设文化市场将对巩固改革成果、扩展改革空间、延伸改革影响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可以预见,尽管在目前已确定的改革蓝图中,文化产业仍然是一个“有限开放”的领域,还存在相当程度的准入限制,但是由于体制外增量领域民营文化产业机构的日益成长壮大,要求“公平竞争”、“国民待遇”的呼声越来越高,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日益增强,政府对行业的监管方式必然从传统的“准入式管理”转向“市场化管理”,对国有文化机构的监管方式必然从“实物监管”模式转向“资产监管”模式,文化资本市场的建设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必然步入快车道。10年前,国有企业改革曾经经历过从“国营企业”(国家与企业之间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不分)向“国有企业”(国家与企业之间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分离),再向“国有经济”(国有企业与社会资本参股,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转化过程,最后才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国有文化企业也将走上这条道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已经确定的政府职能转变将进一步落实,逐步切断国有文化机构与各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的依附关系,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和事业制度,实行规范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框架将走向成熟,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战略性重组,以及国有文化资产价值形态的有机流转,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批“战略投资者”,壮大我国民族文化产业中国有文化经济的实力和控制力。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期,也是国有文化企业的发展机遇期。在技术进步不断加速、新的内容生产模式日益成熟、文化市场不断扩展壮大的形势下,有关主管部门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改被动应付为主动应对。被动应付将延搁时日,不断增加国有文化企业改革的时间成本,主动应对才有可能抓住机遇,从而引导国有文化企业走向市场经济的海洋,置之死地而后生,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适应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汇流的发展趋势,实行体制和政策的综合创新,形成跨产业、跨部门的发展合力,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自2006年初中央提出创建“创新型国家”,到年底在北京举办“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战略显然正在与发展文化产业实现战略合流。中国大地正在上演着一场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双向推动,跨产业、跨部门、跨地区多方合作的文化经济发展的大戏。

跨产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合作依赖于体制、机制、政策的创新。上海市成立了“创意产业促进中心”,有效地整合了政府和民间两种力量,营造出发展的良好态势。北京市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形成了由20多个局、委、办参与的协调机制,并正在酝酿成立“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文博会期间,北京市为首批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挂了牌,开始逐步落实文化创意产业政策。

真正形成发展的合力还需要在政策创新上下工夫。从国外的发展情况看,文化创意产业体现了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汇流,是经济、社会进步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结合了文化政策和高科技政策的精华,已经成为政策创新的热门领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关注其“聚集”的特征,但是形成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区”不是盖厂房,也不是盖写字楼,而是要建设富于创造性的“社区”,以及提升城市整体生活品质。这就要建立合乎创意产业发展的产、学、研新型合作开发模式,要形成适合创意人才生活的宽容的文化氛围,要有规范有序的商业环境,以及完善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等。建议深入研究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特点,启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环境的创新性研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特别要关注目前大笔投入的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和使用效率,防范风险,避免其成为复制传统体制和机制的无效资金。

(四)正确认识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发展战略趋同,主要表现在一哄而上地进行“产业链升级”,大搞动漫游戏产业。这个问题产生于对当代文化产业过于单一和片面的认识。

首先,文化产业也具有一般产业特征。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条件向产业链高端升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还要从事“中低端”加工制造,只有这样才能将真正有条件的地区解放出来进行产业升级。其次,当代文化产业已经超越了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文化工业”阶段,其上端渗入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整理和开发,下端深入到个人日常消费生活的每个角落,旁及当代经济的各个部门,成为经济与文化普遍互渗、多方融合,并提升整体生活质量的普遍性产业。换句话说,当代文化产业不仅有“高科技含量和资本密集”部门,也有“高传统技能含量和劳动力密集”部门。前者表现了信息产业向“信息内容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大城市为依托;后者则可以和传统服务业结合,甚至可以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关注,将越来越多的行业卷入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了产业发展的多种路径,对于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战略,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产业结构大有好处。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发展文化产业应该适应不同地区的客观条件。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东部发达地区,由于具有强大的经济、技术基础和高水平的现代消费群体,劳动力价格也较高,宜于发展“高技术含量和资本密集”的文化产业类型。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有丰富而多样化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以及传统和民间消费习惯,宜于发展“高传统技能含量和劳动力密集”的文化产业类型。只要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发挥创意,适应消费需要,无论哪种类型都有发展的机会。我国西部一些省份近年来探索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文化旅游为主线,以品牌运作为核心,开发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衍生产品和特色产业群,实现了文化脱贫,开辟了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推动了社会整体的和谐、进步。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大力推广。

认清资源优势,就会大大减少产业发展的盲目性。建议各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从本地资源优势出发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加快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中国发展文化产业既是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要求;既要遵循国际上产业发展的一般发展逻辑,也要承继我国改革和发展的特殊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学习和了解国外文化产业的理论,又不能完全照搬现成的理论模式,而要形成我们自己的文化产业理论。

中国是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直到2000年,文化产业才完成了“合法化”阶段,开始了“合理化”过程。“十五”期间文化产业突飞猛进,文化体制改革措施和文化政策密集出台,而文化产业研究却显得捉襟见肘,成果供给明显不足。随着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环境趋于稳定,文化产业开始了一个更为常规化的发展时期,文化产业研究也应该有一个更加冷静与专业化的面貌了。建议少搞一些大而无用的会议和论坛,多从事一点实实在在的研究和探讨。少做些一般性议论,多进行一些实证性的案例研究。在这方面,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仍然负有专门责任:应该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上给予文化产业研究以应有的地位了。

社会科学研究的体制和机制也面临创新。我们正在进入发展知识经济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新时期,体制性创新是新时期国家间竞争的关键所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与国家创新实践紧密相关,承担着制度创新的公共产品提供者的职责,应该有所作为。政府有关部门也应该创新公共政策研究机制,加强政府采购,为培育民间研究力量、改善发展战略和相应政策研究供给短缺状况做出更大努力。

(六)全面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培养未来的文化艺术消费者和创造者

2006年以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结束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为标志,开始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新时期。正如《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所指出的,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时我们应该考虑一些更为长远和根本性的问题。文化教育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复兴依赖于整整一代乃至几代的文化艺术消费者和创造者,但是我们今天的中小学文化艺术教育却还不符合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要求。

近年来,国家已经针对未成年人教育开始了一系列努力,包括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开通专门的青少年电视频道,等等。但是,在中小学校里,这一系列努力还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举国一致的应试教育体制和过于僵化的“文理分科”教育模式不利于培养青少年一代的创造性,给未来的文化艺术发展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第四篇: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公司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公司成立于20**年*月*日,主要宣扬香道文化,提供香道产品以及其附属的产品和文化推广。经过半年的发展,我司已经初步完成了整个公司体系的架构,明确了文化产业的方向,得到了行业的肯定和认可,并接洽了部分客户,下半年有意向达成合作,为文化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企业刚起步,企业上半年整体还处于亏损状态。

依据公司的发展战略,下半年我司将与部分客户达成协议,并投入相关人力,大力推广香道产品,同时结合网络,完成线上系统的筹建,希望为香道文化的传承做出进一步的贡献。

**公司

2014年6月10日

第五篇:文化产业10年发展报告

文化产业10年发展报告

A.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并成体系

2004年至2013年10年间,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成倍增长的态势。2004年,全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31.8万户,从业人员873万人,资产总额1.8万亿元,主营收入为1.6万亿元,增加值344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15%。10年间,法人单位增加了近2倍,从业人员增加了1倍,资产总额增加了4.6倍,主营收入增加了4.1倍,增加值增加了4.8倍。

如果从2003年算起,也只用了8年时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就突破了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这在产业发展史上是个奇迹。2010年以前,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量在千亿元上下,2010年以后年份的年均增量超过了2000亿元。从占GDP的比重看,2004年只有2.15%,到2011年达3.28%,2012年为3.48%,2013年为3.42%。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已经举足轻重。

文化产业本质上是文化生产及再生产过程。从这个角度看,文化产业包括三个类别:一是文化内容生产。从文学创作到艺术生产,从舞台表演到影视剧生产,从音乐制作到书报刊出版,文化内容生产体系已很完备。二是文化传播渠道。包括与出版生产相对接的出版物发行,与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新闻服务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相对接的广电节目传输系统,与电影制作、演艺相对接的电影院线和演出院线。三是文化生产服务。印刷复制、软件开发属于典型的文化生产服务,要素市场意义上的文化产权交易所以及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投资咨询、金融担保等中介服务也在此列。

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文化生产及再生产离不开国民经济体系支撑,由此派生了两个类别,即文化装备制造业和文化消费终端制造业;另一方面,文化产业渗透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由此增加了一个类别,即生产性文化服务,通过文化创意和设计将文化元素植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品牌价值和附加值。

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表明,经过10年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的体系。

表2显示,从投入看,劳动力和资本两大生产要素遍布于文化产业六个类别。2004年,文化内容生产、文化生产服务和文化消费终端制造三个类别的从业人员超过百万人,资产总额分别超过2000亿元;2013年,除文化装备制造外,其余五个类别的从业人员均已超过百万人。从产出看,2013年文化内容生产、文化生产服务和文化消费终端制造的主营收入均突破万亿元,生产性文化服务的主营收入接近万亿元;除文化装备制造外,其余五个类别的增加值均已超过2000亿元。综合投入和产出,10年间,文化产业各类别呈现竞相增长的良好态势,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文化产业体系业已形成。

B.文化产业以文化生产及再生产为主体

文化产业是文化和经济融合的产物,也是文化生产及再生产不断扩大规模的重要途径,更是提升文化传播力、影响力和软实力的主要手段。文化产业如何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而不会偏离方向,更不能“耕了他人田、荒了自家地”,这是宏观决策和管理部门最为关注的大问题,更是决定文化产业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

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表明,2004年至2013年10年间,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快速的,而且是健康的。

1.文化生产及再生产保持主体地位。表2显示,无论从投入看还是从产出看,文化内容生产、文化传播渠道和文化生产服务这三个类别在文化产业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2004年、2008年和2013年,文化内容生产、文化传播渠道和文化生产服务的从业人员、资产总额和主营收入加总额占文化产业六大类别的比重均在60%以上,增加值加总额占比在70%左右。如果把生产性文化服务加上,在文化产业六大类别中,2013年文化生产及再生产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高达91.13%,资产总额、主营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分别达86.88%、74.84%和86.72%。

2.文化内容生产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内容生产,在文化产业统计上,主要集中在“文化产品的生产”大类中(详见表3)。

2013年,新闻服务的资产规模为3770.65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5倍;出版服务的资产规模为4321.34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近3倍;影视制作的资产规模达到1615.37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10倍以上;演艺的资产规模达991.42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22倍。

2013年,出版服务的主营收入已超过千亿元,在文化内容生产领域保持领先;演艺和影视制作的主营收入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2013年比2004年分别增长了25倍和14倍。

3.旅游和休闲娱乐占比很低。在文化产业统计中,旅游仅限于公园景区游览服务,不包括旅行社。2013年,公园景区游览服务的从业人员和资产总额分别为52.46万人和7696.70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和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98%和7.44%;增加值为645.02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1%。2013年,休闲娱乐服务的从业人员和资产总额分别为84.72万人和2276.93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和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81%和2.20%,增加值为576.96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87%。

C.文化产业区域发展呈阶梯状

2004年至2013年10年间,文化产业区域发展呈现东部领先、中部追赶、西部快跑的梯度发展态势。

1.东部领先是全面的。2004年、2008年和2013年,东部10省市的资产规模平均为1006.55亿元、1605.41亿元和4502.25亿元,是中部六省平均水平的3.63倍、4.01倍和1.89倍,是西部12省区市平均水平的7~8倍。

在文化产业六大类别分地区分排序中,广东省“拔得头筹”,江苏省综合排名仅次于广东省。北京市虽然在文化内容生产、文化传播渠道和生产性文化服务三个年份的排名均在前三名,但文化装备制造和文化消费终端制造两个类别的排名明显靠后,所以综合排名在山东省和浙江省之后。上海市与北京市的情况基本一致。

2.中部大步追赶。2004年至2013年10年间,中部六省与东部10省市的差距在缩小。尤其是在2013年,二者资产规模的差距已从2004年的3.63倍缩小至1.89倍,主营收入相差的倍数也从4.94倍缩至1.93倍。2013年,中部地区湖南省、河南省和湖北省文化生产服务增加值仅低于广东和山东的规模。

3.西部个别省市发展迅速。与中部六省相似,西部12省区市与东部10省市的发展差距逐步缩小,这一点在资产规模和主营收入两项指标上均有体现。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西部地区文化内容生产、文化传播渠道和文化生产服务的发展水平与中部地区大致相当。

D.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建议

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时间较短,发展基础还不牢固,急需规划引导和重点培育。

1.打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之间的通道。近年来,国家财政已投入大量资金推动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以文化资源数字化成果为原料,就可以形成“中华文化素材库”,既为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打好基础,也为文化生产部门提供各式各样的素材,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为一体,确保文化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2.加快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自2013年起,财政部会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扶持电影、新闻出版、印刷复制等传统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提供了技术保障。建议将扶持范围扩大到演艺、广电节目传输、电影院和剧场等行业,推动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改造。

3.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与其他领域相比,尤其是跟国外知名文化企业相比,国内文化企业的规模很小、实力很弱。应当抓紧制定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的规划和政策,推动国有文化企业的战略性调整,推动文化企业的并购重组,鼓励文化企业实行混业经营。

4.充分发挥文化装备制造业的支撑作用。科技对文化的影响及渗透,是借助于文化装备这个环节实现的,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度必然通过文化单位的技术装备水平体现出来,文化装备制造是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定力量。目前文化装备制造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还不够大,急需把发展文化装备制造业作为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主要途径。

5.高度重视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以设计和广告为主体的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是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体系产生直接影响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中,广告服务目前的规模较大,但建筑设计和专业设计的发展潜力巨大。2014年初,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和支持广告、设计等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发展,必须抓住机遇,抓好落实。

2014年国家支持文化企业发展政策一览

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3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3月,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快推动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4月,国务院发布的《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指出,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免征企业所得税。

4月,国务院发布的《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提出,对国家重点鼓励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出口分别实行增值税零税率、营业税免税。

8月,文化部、工信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小微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政府采购。

8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培育一大批充满活力的各类特色文化市场主体,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企业、产品和品牌。

11月,财政部、税务总局、中宣部发布的《关于继续实施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若干税收政策的通知》指出,由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对其自用房产免征房产税。

下载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发挥工商职能作用 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当今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工商部门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部门之一,应当迎时而上,积极思考采......

    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竞争力,是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把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骨干产业积极培育......

    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汇报材料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镇文化建设在上级各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致力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把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努力贯......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 (一)、这些年中国的文化产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文化部门的建设以及向产业转化方面取得了不少进步,中国文化产业已经出......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高增长背后的隐忧尽管各项统计数据喜人,但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依旧存在着不足:一是文化产业总量水平不高,对国民经济贡献份额偏少。二是总体投入......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感想

    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感想中国文化渊源流长,纷繁复杂,没有中国文化产业的振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可能走得长远。所以,中国文化产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乃至中华民族都十分重要。......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报告

    关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与解决办法的分析报告 我国文化产业兴起是从20世纪90年以来从自发到自觉、从市场到体制跟进的,这些年中国的文化产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文化部......

    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5~2016)

    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5~2016)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5~2016)》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十八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