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业环境分析
产业环境分析
[1]研究和分析一个产业,我们首先要看影响产业的发展因素。在此我们采用纵向对的分析方法,切开行业发展的历史来研究和分析行业发展的环境。由于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很多因素有关,根据不同的因素侧面反映了不同的划分标准,以下有几种常见的划分方法。产业分类: 根据产业的未来预期划分,可分为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如目前的生物技术和信息产业都是属于朝阳产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正所谓“到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几十年后或许就成为了夕阳产业。诞生于十九世纪的钢铁业和纺织业就是明显的夕阳产业,未来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日臻成熟的如微电子行业在某些发展中国家才刚刚起步,处于朝阳行业的位置。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往往以跨国公司投资的名义,转移在国内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到发展中国家谋取利益。所以我国的企业也要适时地“引进来,走出去。”去开拓国外市场。我国经济地区和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也可能造成产业的发展不平衡,新兴产业由东部向西部、有城市向乡村转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再加上政府政策上的支持,给予企业良性且健康的发展环境。如果企业的发展实力比较弱,竞争力不强,为何不把企业的发展战略转移到西部或者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以寻求企业的长远发展。按照产业所采用的技术的先进程度,可分为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一般来说,传统产业多为夕阳产业,新兴产业多为朝阳产业。因为产业的发展周期存在着一定的限制。从诞生、发展、繁荣、衰落,按照传统的行业估算一个产业的发展周期值一般为120年。按照产业对资源和技术的依赖程度,产业的周期起伏不定,或长或短。一般来说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越大,行业周期就会越短,例如钢铁、纺织行业;对技术的依赖程度越大,行业周期越长,例如生物技术、太空技术等。一般而言,一个新兴行业的诞生,并不预示着巨额的利润,因为这时候市场反映较为迟钝,产品并不一定为消费者所接受,市场容量极小,例如50年代的计算机行业,几乎无人会去购买电脑。行业的发展初期,进入门坎比较低,特别是一些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行业,例如纺织,市场的竞争压力比较小,企业利润空间较大,且没有形成规范的市场秩序,处于群雄并起的时期。等到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逐渐趋于饱和,行业也走向成熟。行业内的几经整合,形成了各企业间和平共处的状态,产品差异化战略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产品开始细化和个性化分工,以满足不同年龄、族群、阶层消费群体的需求。这事实上节约了社会成本,减少了因为产品剩余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价格战已经不再成为一种主要的竞争手段,后差异化战略是行业市场成熟的标志。此时,由于利润空间的减少,成本的限制因素,供应商系统和销售网络也趋于稳定,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化,行业
产品与替代品之间也会形成稳定的量比价关系,不会造成过多消费者的流失,转向其他消费品。这种平衡状况在行业内是相对稳定的,在企业间确是不稳定的,一般大企业是新技术的研发者,由于新技术的引入会打破这种均衡。事实上,如果某一行业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就会使替代品的量比价关系发生变化,就会吸引替代品的消费人群向这一行业转移,包括国家间的转移,自然利润也会随之转移,产生整个社会甚至全球的连锁反应,例如,计算机行业改变了全球的经济结构。视情况而定,提升或者迟滞其他行业的发展。所以说,英国的棉纺织工业带动了整个大英帝国的兴起,正是此原因。产业的发展周期(又称生命周期)具有伸缩性,为了简明起见,我们以我国家电行业的发展为例。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家电市场才刚刚起步,所谓的市场缺失,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中国家电企业风起云涌,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完全的企业,抢占先机占领市场,所谓的“抢占地盘”。这时候,市场的开拓比较容易,政府政策支持该行业发展,限制条件较少。行业划分还不成熟,形成不了行业内部正面的竞争,只有企业发展速度和营销网络的潜在优势竞争这一暗流涌动。因为搜寻和开拓新市场比行业内部竞争机会成本要小的多,建立的新市场也相对比较稳固,投资回报率也就较高。这个时期的著名的企业有康佳、TCL、创维、海信、乐华、厦华、熊猫等。此时的企业的主要特点就是无限的扩大生产规模,创造市场容量。然而市场具有一定的空间,即有限性。当市场北瓜分完毕。这无形中就阻止了其他企业进入该行业。当行业的发展日渐成熟,由于企业对利润的无限追求,导致企业开始寻求用不同的方式和自己的优势对外扩张,其他企业也会有类似的战略倾向,更不会坐以待毙。于是行业内部的竞争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各大企业东侵西掠的兼并战争开始了,或许只有少数赢家,或许没有一个赢家,二十世纪90年代的彩电价格大战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这就涉及到企业的战略、战术,行业内部不同企业的实力和规模不同,造成了不同的企业战略目标和生存理念。例如,98年的海尔稳定了国内市场,就适时提出了国际化战略。而面对同行业激烈的竞争,同时期格力空调的初期目标就是立足国内发展,直至最后出现繁荣的局面。这是时候消费者的质量意识开始觉醒,此时的的企业切忌盲目扩张规模,而不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品牌效应。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2007年后家电行业已经趋于成熟,其表现特点是1.市场增长放慢,竞争更趋激烈,已经到了“微利是图”的境地。2.企业间的竞争更多的是技术和成本的竞争,更加强调成本优势和服务质量。3.市场分割不再是简单的区域划分,市场划分更加趋于扁平化、层次化,产品更加精细。4.行业生产能力开始过剩。5.由于技术更加成熟,变革主要是生产与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6.企业开始寻求国外市场,国际竞争压力增大,受国际贸易壁垒和价格影响较大。7.利润率逐渐下降,是一种长久趋势还是暂时现象无法确定;8.中间商的利润下降—价格谈判能力提高。所以这一时期的行业进入
门槛格外的高,其他企业基本上没有涉足该行业的余地,家电行业的竞争基本上就是海尔、海信、TCL、康佳、创维以及两大销售网络国美和苏宁的竞争。所以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市场的变幻,但是无论怎么扬变化,终究逃脱不了行业的发展周期这一规律。企业在重视微观环境分析即自身分析的同时,也要重视宏观环境以及中观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这样才能做到一举兼得,才不会导致企业犯常规的错误,以至战略失误。不同的企业都可以根据实际状况和不同阶段行业发展特点制定不同的战略目标,以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位置,乃至所处行业的位置。这一分析方法也可以应用到其他行业的分析,在此不作赘述。
第二篇:动漫产业环境分析
上海杉达学院 九色鹿动漫文化
四、环境分析
4.1SWOT分析
4.1.1动漫产业优势(Strength)1.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能够为选材编剧提供大量优质素材,可以突破传统。中国是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文明古国,利用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既有可能性,更有必要性。在这方面,我国在动漫发展的起步阶段就已经有一些有益的实践,如《三个和尚》、《西游记》、《哪吒传奇》等。需要强调的是,利用本国传统文化资源不等于直接照搬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毕竟太熟悉的内容对受众的吸引力是很有限的。还可以突破这个思维定势,以传统历史、文化为背景,进行新的创作。
2.在“动漫行业时代”开创了不少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表现形式,这些在今天仍然具有文化和市场的双重价值。在制作动漫产品时,借鉴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是凸现中国特色的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也是吸引国内外动漫消费者的一件法宝。通过独具民族特色的动漫表现形式展示特有的艺术表现力,将艺术吸引力转化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是我国壮大动漫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手段。我国在木偶片、折纸片、水墨片等动画片片种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角色外形设计中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倘若能在这方面继续开拓创新,创造出既符合传统的审美观念,又能满足当代视觉消费需求的新动漫作品是这个时代的要求。
3.国内较高的原画水平能够为精美的动漫制作提供保障。我国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是欧洲、美国、日本等动漫产品的主要代工国,在长期的代工中,我国也成长起一批基本功扎实、原画水平很高的人才队伍。包括《花木兰》(第1部、第2部)、《猫和老鼠》、《海底总动员》、《功夫熊猫》等诸多经典动漫产品的原画加工环节很多都由我国原画人员完成。现在,当我国着力发展动漫产业之时,这些原画人才无疑能够为我国动漫产品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的原创加工,为我国动漫产业进军国际市场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4.目前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动漫产业高度重视,现代意义上的动漫产业已经基本起步截至2007年底,由广电总局、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设立的与动漫产业相关的各类基地达37个。此外,各地方政府也看到动漫产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中的优势,纷纷把动漫产业作为区域和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扶持。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这种形势下,国内涌现出以宏梦、三辰、三浦灵狐、上海今日等为代表的动漫生产商,以中卡世纪为代表的专业渠道运营商,以蓝猫为代表的知名国产动漫品牌,衍生品环节也得到了初步发展。从总体上看,基本形成了以动漫企业为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国内外竞争的产业态势,现代意义上的动漫产业已经基本形成。
九色鹿动漫文化有限公司上海杉达学院 九色鹿动漫文化
4.1.2动漫产业劣势(weakness)1.创意水平整体较低,缺乏知名的动漫国际品牌。目前我国动漫产业在创意这一环节总体实力较弱。一方面是源于创意人才缺乏,另一方面是源于长期以来按部就班、保守封闭的行业经营模式所形成的思维单
一、缺乏想象力、不了解受众心理、不善于学习等痼疾。创意水平低下,价值链五个环节前后脱离,动漫产品后续价值的生长空间不足,投资者热情不高,导致动漫产业难以聚集相关产业要素进行扩大再生产,产业链延伸无力。
2.产业起步晚,缺乏适合中国国情的成熟有效的产业模式和产业链,在经济回报最大的衍生品环节缺乏作为。由于产业起步晚,发展时间短、产业基础薄弱,目前国内动漫业界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有效的产业模式。具体来讲,缺乏富有针对性的政府发展模式和完备的业界运营模式。考察动漫产业发达国家,会发现其政府往往通过对动漫产业进行产业定位、设立专门的管理指导机构、设立研究机构、实现规划、确立政策、狠抓管理、资金支持、全方位服务、为动漫企业搭建孵化平台和交流合作平台、培育动漫文化,为动漫产业聚集人气和商气、培育动漫产业人才等方式构造政府发展模式。作为产业运营主体,这些国家的动漫企业也在长期的产业实践中摸索出包括融资模式、内容生产模式、发行模式、播映模式、衍生品开发模式宣传推介、品牌打造模式、行业协作模式在内的完备的业界运营模式。[ 5 ]我国现在以上这两方面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只有一些局部的、初步的措施。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动漫产业链短小、断裂、失衡、僵化,缺乏产业良性循环,在经济回报最大的衍生品环节缺乏作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我们要壮大产业实力就必须早日形成基于价值链环节的中国动漫产业模式。
3.人才结构不合理,严重缺乏动漫创意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人才结构不合理也是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又一瓶颈。由于这方面专业教育底子薄、专业、。设置不合理等原因,现在培养出的大多是一些没有多少创造性的动漫加工人才,而动漫产业最需要的创意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却极度缺乏。目前,我国投身动漫产业的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搞艺术的,一类是商人。前者往往富于艺术理想而乏于产业头脑,不善于将艺术创作与市场运营结合起来,于是常常出现“有创作者而无经营者”、“艺术被市场否定”的尴尬局面。而后者往往是在对动漫产业知之不深的情况下觉得这一朝阳产业有利可图,就踏进这个领域。这些商人大多数并不具备艺术思维,不了解文化产业的特殊运作规律。
4.业界和政府对产业链拓展方式认识死板,内容输出渠道单一,导致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链僵化,产业风险加剧。当前,我国动漫产业链正面临两方面的窘境。其一,对产业链拓展方式认识单一死板,产业链的起始点和接续点不够灵活。从本质上说,创意才是动漫产业链的真正起点,动画、漫画、网游及各种衍生产品只是其表现方式而已。我国的动漫企业几乎全都把产业链起点放在动画或漫画上,疏离市场、缺乏变通,很少有企业能够“为外围产业创形
九色鹿动漫文化有限公司上海杉达学院 九色鹿动漫文化
象”、“为已有形象造故事”、“为成功故事续新片”、“为已有故事换媒介”、“为细分市场定内容”、“为教育培训做普及” ,导致产业链僵化,整个产业难以破局。其二,内容产品的输出渠道单一,输出方式陈旧,不重视借助图书尤其是新媒体扩大动漫内容的社会影响力,导致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风险加剧。
4.1.3动漫产业机遇(Opportunity)1.市场优势 我国动漫产业市场优势体现在:一是潜在市场规模巨大,中国动漫产业在2008年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95亿元,预计2009年将达到319亿元,2010年将达到512亿元。二是消费习惯的改变:年轻一代受到动漫产品的影响,养成了消费动漫产品的习惯。三是消费文化形成。动漫产品消费成为一种消费文化,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2.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浪潮,为我国动漫产业 发展提供机遇动漫产业技术瞬息万变,目前动漫产业正在处于数字信息技术发展革新浪潮中,新媒体的出现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传播渠道多元化:网络、手机、MP4等新媒体都是动漫的传播平台。数字信息技术变革催生我国动漫新形态,手机动漫、网络动漫等成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有较大的市场空间等待开拓。
4.1.4动漫产业威胁(Threat)1.国外动漫产品的进入
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动漫产品比较成熟,易获得消费者喜爱,在我国市场占有率高。笔者和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联合调研的反映,在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韩国动漫占58% ,欧美动漫占26% ,中国港台地区占9% ,内地动漫比例仅7%。[ 7 ]中国动漫市场份额被国外动漫产品侵占,仅史努比、米老鼠、kitty猫、皮卡丘和机器猫,每年就从中国市场获利6 亿元以上。截至2007年,美国变形金刚系列玩具在我国卖了近50亿元。
2.替代品
作为精神文化消费,电影、电视剧等数字娱乐产品等可能成为动漫产品的替代品,替代产品的“价格—性能”组合越有吸引力,对动漫作品的竞争压力越大。一是精神文化消费品数量和种类增加,文化产业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精神消费品。二是消费者注意力有限。按照喻国明教授的观点,媒体市场碎片化后,消费者注意力有限,动漫产品关注度降低。
3.消费市场不确定性
从消费者行为心理学来看,消费者的偏好具有时间和空间局限性。从诺基亚、Vodafone、索爱等调研表明, 2007年欧洲市场消费者对手机动漫产品兴趣基本高于50% ,但消费偏好的稳定状况堪忧,持续时间难以预测。此外,手机动漫没有现成的营销模式可以效仿。其产品
九色鹿动漫文化有限公司上海杉达学院 九色鹿动漫文化 的内容形态为消费者提供的有效媒体利益与消费者价值观的契合度,定价模式与消费者的接受心理,产品的宣传推广渠道与消费者的认知等尚处于探索阶段。市场环境有不可控因素,动漫产业的发展受到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经济等产业外部环境不可控因素制约。
4.2波特五力分析
影响动漫行业的竞争力量不仅是现有行业之间的竞争,还包括潜在进入者、可替代产品、客户、供应方等几个方面的因素。从产业机构分析出发,提升自身的资源占有和能力储备,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是动漫行业在制订战略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竞争五力模型因其所具有的结构化和逻辑性的特征,已经成为产业结构分析的经典工具,本文将基于该模型对动漫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在这里我们接受一种关于产业的常用定义:产业是由一群生产相近替代产品的企业组成的。动漫产业提供两种基本的产品,包括动画播出和衍生产品。本文将动漫播出界定为电视媒体构成的集合,而衍生产品则是从事业务的单元。动漫产业链是中国动漫企业盈利发展的必由之路,它的盈利模式:以动漫影视作品为产业链起点,通过播放和动漫形象的推广,以用户忠诚度切入,开发衍生产品获得收益来保证公司的业绩可持续稳定的增长。我们要分析五种竞争作用力当前所处的相对稳定状态,也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充分考虑政治(政策)、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因素可能发生的变化,五种作用力共同决定产业竞争的强度以及产业利润率。
4.2.1 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动漫行业的市场增长率:目前中国动漫产业的竞争十分激烈,全国各地的动漫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已形成了一个以原创漫画出版为规模的动漫产业集,目前,全国动漫制作机构已达5473家。仅去年一年,全国创作生产动画片在2000分钟以上的动画制作机构就已达到10家,2011年中国动漫产业规模将达到257亿元,同比增长率为24%,预计2013年将达到405亿元。国产动漫产品的数量大幅增长,质量有所提高,一批动漫企业和动漫品牌崭露头角,中国动漫“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国动画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大亮点。2 动漫行业的投资要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生产
国,动漫市场已具规模,特别是在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动漫行业也几近饱和,新企业要进入该行业有一定的规模要求,不然规模过小或成本投入过低都会被行业淘汰。3 动漫产品的差异性:地域差异。中国的动画公司并不是每个城市都有的,一般集中在上海、杭州、北京、江苏等几个中大城市中。因此大城市的竞争相当激烈。风格差异:目前的国产动画片大都是中国传统动画的人物造型,传统画风或者是动物为基础,带有浓重的中国传统风格,虽也注重细节,但因为题材面向的群体水平的差距,所以中规中矩。一些大的公司已经开始注重这一点,已结合了日本、韩国、西方等国家的风格,注重对人物的
九色鹿动漫文化有限公司上海杉达学院 九色鹿动漫文化
塑造,从脚本、原作设计人物到画面的表现效果都有了很好的把握,因此在动漫行业中脱颖而出,在品牌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客户的转换能力强:国家广电总局以政策的形式给予国产动画片在黄金时段播出的照顾,又对境外动画片“痛下杀手”,将境外动画片禁播时间。毕竟,现在的国产动画片还处在初级的起步阶段,产量还不是很充足,质量也并不能完全得到保证,中国人对境外动画片的认知度还是80%以上通过vcd、dvd和bd(包括盗版)、网络等各种各样的媒介,境外动画已经深入中国人的内心,成为中国人在为数众多的外国流行文化中最为喜爱的一种。因此客户对国产动画片的观赏转境外动画的观赏能力非常强。退出障碍:形成规模的专业动画公司退出会损失惨重,因前期投入大,库存积压多,资产专用性较强,沉没成本较大,债务负担沉重,退出资金匮乏。主要受经济、战略、感情以及社会政治关系等方面考虑的影响,具体包括:资产的专用性、退出的固定费用、战略上的相互牵制、情绪上的难以接受、政府和社会的各种限制等。因此现有的动漫企业只能在行业中闯出自已的路子才能在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中生存。因此当今的动漫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
4.2.2 行业中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动漫行业中的每一个企业或多或少都必须应付各种力量构成的威胁,潜在进入者对于现有的动漫企业来说是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对于潜在入行者的存在,现有的动漫企业也会做出相应的应付:进入成本:首先技术壁垒。先进设备的投资,技术更新,集聚人才,建立高精端的创作团队,用自己在位的优势,先一步进行品牌创优。其次资金壁垒。加大投资,放高行业的进入壁垒,因此新进入者进入的成本相对来说比较高,高收入的主创人员工资,还要有回收周期长的心理准备,进入该行业要有几千万的资金来支撑才能在动漫行业站稳。在生产、研究与开发、市场营销等职能上的规模经济,是进入者的主要障碍。市场途径:中国的动漫市场虽然较为饱和,但入行的困难并不是很大,由于政策的倾斜,更多企业准备涉足动漫产品的开发、制造与经营。进入者的威胁广泛存在,估计目前及未来三年内新加入行业的企业数目还要增加到上百家。但动漫公司大多是从激烈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大企业,天然具有市场基因,并且在多年的业务拓展中掌握了国内一部分电视台和影院、院线及新媒体渠道,并与中央台、各上星频道建立了稳定的供需关系,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因此在行业地位争夺中处于有利地位,较难为新进入者撼动。目前动漫产品的报价都很低,制作成本一分钟8000-10000万,发行价一分钟只有几百元,因此对客户没有报价的吸引力,它的回收成本主要是靠衍生产品的开发。动漫企业是文化行业,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积极鼓励、发展、扶持文化行业有着诸多的优惠政策,目前还没有规章制度的制约。因此行业竞争激烈,但领军企业优势已然奠定,潜在的新进入者的威胁不是很大。
九色鹿动漫文化有限公司上海杉达学院 九色鹿动漫文化
4.2.3替代品的威胁
动漫影视产品消费体验难有替代品,动漫作为一种观赏、体验型文化产品,消费体验不同于书籍、歌剧和音乐剧等其他形式的文化产品。现代社会的五光十色驱动人们寻找自我的认同,关注心灵的呼唤,关注小人物的命运,而这些正是动漫作品的长处所在。若论直观的替代品,盗版光碟有一定的威胁。但版权环境逐步优化,高清播放载体、现代数字影院和imax技术等渐渐普及,优秀动漫产品的消费体验将很难找到替代品。
4.2.4 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动画片一般都是媒体购买,因此从中央台到省级上星台及各地方台,还有网络等其他新兴媒体需要大量的优秀国产动画片。作为播映市场的电视台因其本身对于收视率追求的本能就会发挥作用,一定会尽可能地选择更优秀的动漫片作为自身播放的节目资源。而优秀的国产动画片生产的数量不是太多,则求大于供。因此各媒体的转换能力强,没有转换费用。我们在行业和公司调研中充分感受到,具有品牌效应、作品的票房和收视号召力,在面对行业下游环节时将能够掌握更多谈判筹码,因此优质内容商议价能力将提高。
4.2.5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动漫影视作品它的上游供应商就是剧本,好的题材、精品剧本需要较高的价格,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较强。动漫作品是靠电脑设备和软件来制作完成的,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软件、电脑设备国产的进口的比比皆是,电脑设备和软件的投入,可以通过政府采购和政府平台来完成,不产生转换供应商的费用,因此电脑设备、软件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不强。
4.2.6总结
以上,我们运用“竞争五力”模型对当前动漫行业的产业结构进行了一般性的分析和全景式的勾勒。当然,不同的动漫产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仍然可能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所面临的五种竞争作用力的强弱可能不尽相同。根据上面对于五种竞争力量的讨论,企业可以采取尽可能地将自身的经营与竞争力量隔绝开来、努力从自身利益需要出发影响行业竞争规则、先占领有利的市场地位再发起进攻性竞争行动等手段来对付这五种竞争力量,以增强自己的市场地位与竞争实力。正如波特所说,“一个企业的竞争战略的目标在于使公司在产业内部处于最佳定位,保卫自己,抗击五种竞争作用力,或者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影响这五种竞争作用力。”因此,从产业机构分析出发,不断提升自身的资源占有和能力储备,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是动漫产业在制订战略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九色鹿动漫文化有限公司上海杉达学院 九色鹿动漫文化
4.3PEST分析
4.3.1.经济环境
中国具有广阔的动漫市场,我国已经迈过人均 GDP3000 美元的临界点,文化消费能力和水平迎来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今后的 5-10 年内,动漫产业发展目标是总产值占 GDP 的 1%,10 年后将达到 6000 多亿人民币。
2010 年中国动漫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 208 亿元,较 2009 年增长 22.4%。预计到 2012 年 该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321 亿元,未来三年的复合增长率为 23.5%。随着中国动漫产业市场 的发展与成熟,增长率呈现逐步加快的态势。
(下图,2009 年-2012 年中国动漫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根据文化部开展的动漫产业专项调查的数据,动漫产业核心产品直接产值“十五”期末不 足 20 亿元,到 2009 年已经达到 64.3 亿元,2011 年预计将突破 80 亿元。在产业规模扩大的同 时,我国动漫企业也从弱到强,到 2009 年,年产值在 3000 万元以上的企业已有 24 家,年产值 超过 1 亿元的企业 有 13 家,涌现出了如湖南拓维、广东奥飞、中南卡通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
动漫产业在 2011 年来看,不管从企业数量、动漫产品品质数量、消费人群和行业营收规模 来看都有了大幅度翻倍提升,2011 年上半年多部动漫作品投入过千万,甚至过亿,衍生产品等 增值业务规模扩大到千亿级别,喜洋洋票房超越 1.4 亿人民币,在这种发展形势下,将会在整个文化产业中诞生更多的龙头和上市企业。
2009年以来,许多国产影视动漫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成功“走出去”。09年年中国动漫片 出口79 部共1490 小时,同比增长150%;出口金额达到3056.6万美元,占影视节目出口总额的 51.9%,首次超过电视剧等节目类型。杭州的中南卡通集团,产品已经销售到6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70%左右。中东国家、非洲正逐渐成为我国影视节目,尤
九色鹿动漫文化有限公司上海杉达学院 九色鹿动漫文化
其是动画出口的重要地 区。此外,一些民营动漫企业如湖南山猫卡通、宁波水木动画设计、江通动画等逐渐成为我国 影视文化产品出口的重要力量。
4.3.2.国家政策
“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力争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同期国内生 产总值增长速度,在国民经济中 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到“十二五”期末实现主要文化产业增加 值比 2007 年翻两番。未来国家将启动骨干文化企业培育计划,文化企业上市推动计划及产业 基地建设计划,加大对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包括税收政策优惠、解决融资难题等方面。
筹划中的“中日文化产业基金”,预计资金总量达到 50 亿人民币。该基金的启动也将在经 济上实现对文化产业的实质性推动。
下表反映了 2006 年以来,国家对动漫产业的一系列扶植政策
九色鹿动漫文化有限公司上海杉达学院 九色鹿动漫文化
4.3.3.动漫消费人群
在国际上,动漫的的主流消费群体集中在5-30岁,日本动漫产品的平均消费年龄更是达到 了35岁;2011年随着中国人口城市化加快,动漫产业最终消费者逐渐从以儿童为主转变成年轻 人群为主,目前中国约有3.8亿儿童,6亿成人为孩子的父母。4-14岁儿童家庭月均为孩子消费 919.88元,其中具有动漫元素的产品占据66%左右,已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34.82%;作为现代儿 童父母的主流人群,70、80后更具有品牌消费意识,而且对动漫产品的接受程度非常高,并且
收入水平较高,成为动漫产品和儿童产品的主流付费消费人群。在国内 4.3 亿网民中,75%的上网人群会在一年当中观看或者消费动漫产品。1.3 亿手机网 民几乎全部都会购买卡通手机饰品和下载相关的漫画动画手机主题或者铃声。
4.3.4.动漫产业技术环境
在过去的三年中,中国互联网技术、手机 3G 技术以及三维技术等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 了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同时,新媒体动画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极大地促进了新媒体环境下动漫 产业链的整合。
网络动漫持续发展:随着网络成为最大的新媒体平台,网络动漫已成为中国动漫产业的高速增长点。网络动漫视频/图书、网络游戏、网络儿童动漫游戏虚拟社区、包含动漫内容的网络应用下载赢得了庞大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的支持。
3G 时代的全面到来极大推动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融合,手机已经成为强劲的新媒体终端,而手机动漫产品的市场前景将迎来飞速发展。各大电信运营商已经瞅准时机,兴建起多个手机动漫基地,其中包括中国移动福州动漫基和中国电信“天翼动漫”。
三维动漫是动漫行业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从观众的消费偏好来看,三维技术起源于美国,美国的市场观众的欣赏水平适应和喜爱三维动漫电影、动漫片,二维动漫片和电影逐渐淘汰。另一方面,三维技术的应用比二维更加广泛:三维技术可以应用的范围比二维动漫要广泛的多,通常三维制作团队不但制作动漫电影、动漫片,还有高品质的游戏片头、广告等等,学习三维的人越来越多、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对于三维技术从业者来说,其工作的范围也比较好,收入高,也比较安全。而二维技术早已成了纯劳动密集型行业,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逐渐向亚洲地区转移。更多的三维技术从业人员将推动三维技术的成 熟和三维动漫制作成本的下降,这将更加有利于三维动漫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动漫、手机动漫、户外媒体动漫为代表的新媒体动漫产业形式不断涌现,为动漫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产业空间。“新媒体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集动漫生产、数字化采集、数字转换与新媒体制作和作品发布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推动的全国性动漫公共技术平台。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出现了北京大兴、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等多家新媒体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动漫企业和个人提供传统动漫
九色鹿动漫文化有限公司上海杉达学院 九色鹿动漫文化
数字化采集、新媒体动漫协同创作及制作交流、新媒体漫画制作、新媒体动画制作、手机机型适配转换、手机漫画书制作、交易与发布、内容管理及存档、动画游戏制作设备租 赁、二维、三维图形工作站设备租赁、中高端动漫影视剪辑设备租赁、动画人 才实训等服务。
目前,北京大兴新媒体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基地 已经成功与 55 家动漫企业、原创工作 室及个人建立了合作关系,总计出品新媒体漫画作品 500 余部,新媒体动画作品 40 余部。数字化转换纸质动漫作品 500 余部,直接支持原创动漫作品 100 余部。发布作品 3000 余 部。通过内容的相关服务所派生的手机增值业务定制、游戏定制、版权合作等,间接经济
效益可达到每月近1000 万元。同时,在北京地铁 4 号线号线上,传播地铁隧道新媒体动漫 作品 40 余部,日受众人群达百万
九色鹿动漫文化有限公司
第三篇:甘肃中药材产业贸易环境分析
甘肃中药材产业贸易环境分析
罗尚泽
摘 要:近些年,甘肃省中药材种植与初加工业有了较快发展,在利用比较优势战略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文以甘肃省中药材贸易环境为研究对象,以国际贸易和战略管理的相关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SWOT分析法和五种竞争力分析法,对甘肃省中药材贸易环境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营造高效有序的甘肃中药材贸易环境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中药材贸易环境SWOT贸易环境分析
一、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一)中药材种植概况。甘肃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原产地和主产地,具有种植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大等优势。截至2007年底,有2540种中药材品种资源,常年人工栽培的品种有350余种,大宗地道药材有30多种,地道药材品种已初步形成规模优势。
(二)中药材加工概况。甘肃省拥有一定数量的初具规模的中药材加工企业,也形成了一批具有品牌特色的专利产品。
(三)中药材市场交易状况。甘肃大型的中药材市场主要有国家定点的兰州黄河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陇西县文峰镇中药材批发交易市场和首阳镇中药材大型集散市场。
二、甘肃中药材贸易环境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一种对企业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威胁和企业内部条件的优势、劣势进行综合分析,据此对备选的战略方案作出系统的评价,最终在增长型战略、混合型战略、稳定型战略、紧缩型战略中选出最佳的竞争战略的方法。
(一)甘肃中药材贸易环境的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基础上的资源优势。甘肃中药材资源整体表现为覆盖区域广、资源种类多,种植产量大、特色优势明显,为四大中药材主产区之一。
2.甘肃省中药材产品品牌优势。甘肃省拥有一定规模的药品生产企业达到60余家。其中兰州佛慈是中国中药产业的鼻祖和奠基者,其产品在英国、东南亚影响广泛。
3.甘肃省拥有以地产药材为主要原料加工的中药产品的显著优势。第一,当归系列产品。当归是甘肃省地道药材。当归丸等产品生产历史悠久,疗效确切,是甘肃中药名牌产品。第二,黄(红)芪系列产品。黄(红)芪为甘肃省地道药材。经过深加工的贞芪扶正颗粒,被省政府授予“陇货精品”称号。第三,甘草系列产品。甘草素有“众药之王”的尊称。我省作为药品生产并形成规模的主要产品为复方甘草片,发挥了较好的规模效益。第四,大黄系列产品。大黄是我省五大宗地道药材之一。中药制剂牛黄解毒片、三黄片均以大黄为主药。
(二)甘肃省中药材贸易环境的劣势分析
1.生产加工不规范影响中药材质量。甘肃省中药材主产区药材栽培品种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构,使名牌产品不能发挥应有的优势;药农在栽培中药材时不能科学地施用化肥和农药,由于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严重影响了中药材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稳定,为出口创汇埋下了隐患。
2.市场宣传力度不够。甘肃省中药企业呈现出营销水平低,且以传统自营自销方式为支撑,缺乏联盟合作的意识。
3.企业自身积累不足。中药生产企业必须实行认证,技术改造后企业负担沉重、利率上升、能源价格上涨,进一步加剧企业负担,导致甘肃省中药企业出口在国际市场上面临困境,企业自身积累也出现严重不足。
(三)甘肃省中药材产业贸易环境的机会分析
1.世界新需求。近年来,国际“回归自然”热不断升温,中药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好,对中药材的需求增加,为我省中药材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入世后各成员国间的关税壁垒和人为限制将被取消。中国加入WTO后,我国中药企业凭借资源优势、品牌优势、价格优势可以平等地进入各国市场,这为甘肃中药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3.中药文化不断为更多的国家所接受。由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推动和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中药纳入了药品管理体系或承认了中医的合法地位。
(四)甘肃省中药材贸易环境的威胁分析
1.竞争对手的威胁。日本、韩国是除中国之外使用中药材最早、最普遍的国家,而且研发水平比较先进。
2.信息引导滞后。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指导和调控,生产盲目性较大。
3.东西文化差异导致中药材处于困难境地。我国出口的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身份是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并未以药品身份被承认。由此导致中药材的国际认知与需求处境困难。
4.不良事件对甘肃中药材及产品出口造成的威胁。被西方舆论大肆宣扬为所谓中药“马兜铃酸肾病”事件,使中药材形象受损。
5.技术贸易壁垒限制严重。发达国家不断通过用药安全和保护等措施,加强了中药材监管,制定并提高各种技术要求。
(五)甘肃省中药材产业贸易环境的战略选择
在以上甘肃中药材及产品出口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基础上,进而得出扩大甘肃中药材及产品出口的战略选择。
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环境复杂且多变,任何一个企业都力图在稳定的基础上寻求新发展,针对甘肃中药材产业所面对的内部约束和外部限制,单一战略选择无法满足其发展壮大的需要。因此,应选择混合型战略,在巩固原有的中药市场占有率的前提下,进一步以创新产品冲击国际中药市场的空白。
三、甘肃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一)利用现代技术加工产品的力度不够。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主要以原药材与初级加工品种的商品形式供应市场,缺乏集约经营规模。
(二)市场化程度较低。甘肃省医药工业状况总体表现为多、小、散、弱。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弱、技术改造能力弱。
(三)市场开发资金不足。甘肃制药企业多数为中小型企业,改造资金靠自筹或贷款十分有限,多年来主要靠自身积累滚动发展。
(四)中药材生产品牌化运作力度不足。甘肃中药材资源优势与经济弱势的强烈反差,集中反映在市场营销观念、市场营销开拓能力、营销组织形式、市场培育建设等方面的落后性。
(五)政府扶持力度相对欠缺。甘肃在中药材经营管理方面工作较为分散,由于缺乏全省协调性的中药产业发展领导组织,对于中药现代化、产业化这项战略工程,缺乏实施与落实机制。
(六)国外中药材产品市场绿色壁垒高筑。1.卫生检验和检疫制度;2.国际环境保护公约;3.绿色环境标志;4.绿色包装与标签绿色包装。
四、加快营造高效有序的甘肃中药材贸易环境
(一)加快建设中药材生产、加工体系,转变生产方式。结合国家实施的中药材、中药饮片批准文号管理工作规定,对中药材按照最佳适宜种植区进行合理规划;切实加强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扶持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村中药材专业合作组织。
(二)促进市场集群化发展。巩固扩大甘肃中药材种植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中药材市场建设,努力建成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中药材交易中心。
(三)发挥区域特色,树立品牌,不断完善市场营销机制。不断扩大当地龙头企业和优势产品的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走好“品牌兴业”的路子。
(四)全力拓展出口渠道,增加长期稳定的贸易伙伴。日本、韩国、东南亚市场拓展潜力巨大,是我省可以依托的基础市场;俄罗斯和澳大利亚(大洋洲)逐渐承认中医与西医同等的合法地位,将有助于我省的出口;中药材在非洲地区也是备受关注,发展潜力不容忽视。
(五)引导产业结构调整,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大优化种质、合理引种、科学化管理与采收、规范化加工与炮制等手段的实施力度,引导产业结构调整,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六)针对绿色贸易壁垒主要表现形式,制定出系统化的综合应对策略。甘肃中药材种植要切实保证自己产品的质量,确保中药材生产的安全、有效和稳定。
参考文献
[1]陈霜华.国际贸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9.
[2]蔡文浩,王思文,赵霞.甘肃贸易环境的评价与分析——基于因子分析和DEA模型[J].开发研究,2007(04).
[3]唐海燕.国际贸易环境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5—23.
[4]肖兴志,张.产业经济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9.
[5]赵仁军,廖朝林.中药材市场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2006(4).[6]赵喜卓.紧盯国际市场活化优势资源拓展增效空间——加快甘肃省定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思考[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8(1).
[7]王正军.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家族化经营的实证研究——基于甘肃省中药材市场的调查研究[J].经济学研究,2006(6).
[8]蔺海明.甘肃省中药材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03(1).
[9]辛辰.甘肃中药材的分布特点与蕴藏量[J].西部论丛,2005(5).[10]李兆丽.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07
(12).
第四篇:我国目前房产业营销环境分析
我国目前房产业营销环境分析
每个行业都有自身存在的环境,房地产行业更是不例外。我个人觉得,对于房产行业,对其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用SWOT分析法将我国目前房地产行业的营销环境作出简要分析,内容如下:
首先,我觉得对于房地产这个行业来说,内部优势(S)表现为房地产的本质属性,即“居住”的使用功能。我们都知道“衣、食、住、行”乃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而且如今伴随着大范围地区三率(单身率、离婚率、再婚率)的提高,人们对于房地产产品的需求量增大,这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内部优势。
接着,便要说到房产行业的内部劣势(W)了。自房改10多年以来,房产企业更是层出不穷的出现,其竞争之大是无庸置疑的。二来,由于房产行业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比如建设前期投入大、建设周期长、产品价值高加上价值的不稳定性,还有产品开发经营的难度也较大,风险和政策性也较强,使得房产行业的发展方式不能与其他行业相比较的。不过,对于炙手可热的房地产行业,更是少不了不可忽略的外部机会(O)。自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更广阔的世界领域。本来就已处于激烈竞争中的房产开发企业,其外部机会也就更多了。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际性大会在中国的召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更是急速提高,更多外国人了解了中国。中国经济的迅速的发展让外国人觉得中国是适宜生活的地方,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也刺激了中国房地产产品需求量的提高。
最后,要说到当今中国房地产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最大的外部威胁(T)——国家政策。其中主要体现在近几年中,国家推出一系列限购令,在一些一线城市,政策性显得尤为突出,使得一些房产企业不得不走向商业房产的模式,转向了二三线城市。但,二三线并不是他们的避风港。不久,中央便有推出了一系列对于二三线城市房产的限制。
第五篇:我国电影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我国电影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我国电影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中投顾问 07-06 10:30
大
相关报告:中国电影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产业投资内参--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产业投资领域参考。
(一)电影发展促进意见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电影票房从2003年的10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96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36%。2015年票房继续高速增长,有望获得进一步突破。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电影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电影产业的快速增长与国家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密不可分。2014年年中七部门发布的《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为中国电影繁荣增添了新的动力。
1、政策发力,助推中国由电影大国向强国迈进2014年6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开启了国家多部委联合扶持电影产业的先河。通知明确了8项政策:加强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加大电影精品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通过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电影产业发展;对电影产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实施中西部地区县级城市影院建设资金补贴政策;加强和完善电影发行放映的公共服务和监管体系建设;对电影产业实行金融支持政策;实行支持影院建设的差别化用地政策。政策覆盖了电影产业从制片、发行到影院投资的各个层面,指出了电影产业与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的未来路径。电影业的腾飞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扶持。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已将电影产业发展纳入战略层面,将着力提高中国电影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进中国由电影大国向强国跨越。政策发布一年来,中国电影不断刷新票房纪录,在全球电影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以令世人瞩目的速度高速增长。
2、在政策推动下,中国电影产业成为新“蓝海”。2014年以来,相关政策落在实处,各地还加快制定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使电影活力进一步释放。(1)专项资金使用取得实效统计显示,2014年中央财政共计安排电影精品专项资金支出2.9亿元,资助故事影片、儿童题材影片、农村题材影片、科教影片、纪录影片、动画影片等共计217部,使得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公益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此外,“推动电影产业发展”被纳入了2014年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大项目管理,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电影企业“走出去”、重要电影工业园区和高科技核心基地建设、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重点影片、重点专业性电影网站建设等方面。该项目当年安排资金1.94亿元,支持项目25个,取得了良好效果。
2015年上半年,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对中西部地区新建(改扩建)的县城数字影院采取“先建后补”的优惠政策,对全国24个省700多家县城数字影院资助4.44亿元;对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贫困县”采取“先补后建”的政策,资助3.34亿元。(2)电影公共服务和监管体系建设加强2014年中影农村放映服务平台完成了符合国标标准的软件升级,并通过电影质检所检测,实现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管理。该平台覆盖了约20个省区市、近90条院线的1万余台设备。同时,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数据回传系统,从远程放映监查升级为系统主动监控。(3)影视传媒企业构成资本市场重要板块2014年以来,海润影视、完美影视、万达院线、印纪传媒、唐德影视等企业分别采取借壳或IPO等形式完成上市;中影股份、上影股份、金逸院线也纷纷加快上市步伐;加上之前早已上市的华谊兄弟、华策影视、光线传媒等,影视传媒类企业已构成资本市场的重要板块。中影国际基金、上影复星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长影影视创作“摇篮基金”等一批电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成立,使电影完片担保业务正式起步。
(二)电影产业促进法
1、立法进入冲刺阶段2016年6月,全国人大法律委调研组在沪召开电影产业促进法座谈会,就正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征求建议。《电影产业促进法》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酝酿,经历了30多年。2015年9月1日,《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经国务院第10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同意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历经漫长征程的电影行业最高法,已进入立法的冲刺阶段,有望于2016年内颁布。这些年间,立法文本从“送审稿”“征求意见稿”变成“草案”,在原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务院法制办的推进中,亦经历了多轮次的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和反复研究修改,目前草案共分六章58条,主要贯彻了以下思路:一是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为社会力量从事电影活动提供便利。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激励作用,加大对电影产业的扶持力度。采取财政、税收、金融、用地、人才等多种扶持措施,促进电影产业全面发展。三是既促进产业发展,又保障文化安全。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确保文化安全的前提下促进产业发展。
2、强调产业促进自2002年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我国影片年产量已从不足百部稳定到600余部,票房从每年不足10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近300亿元,银幕从不足2000块发展到2.9万块。电影产业2014年总体规模达到650亿元,保持着每年超过或接近30%的增长幅度,有效带动了关联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文化领域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重要产业之一。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电影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正是因为对电影产业有了明确的定位和清晰的认识,才进一步推动了电影产业促进法的立法进程。随着全面产业化改革,电影产业的相关问题开始逐步暴露出来:电影审查制、电影市场规范、市场准入条件、外资介入等等,都缺乏法律规范,随着电影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面临的问题也更复杂更迫切。在研读草案过程中发现鼓励、支持、倡导、应该等字眼出现频率非常高,从中看出电影产业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在推进和实施,包括培养青年人才、建立电影评价体系等等。目前国内电影市场正面临着全球化,国产电影面临着如何与好莱坞电影进行博弈的局面,如何做大做强电影市场,为国产电影寻求更多机遇需要法律保驾护航。
(三)电影专项资金管理2015年,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的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应当按其电影票房收入的5%缴纳电影专项资金。2015年缴纳的电影专项资金将达20亿元,通过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电影产业发展,并对电影产业实行税收、金融等扶持措施,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办法》旨在规范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支持电影事业发展。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的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应当按其电影票房收入的5%缴纳电影专项资金。电影专项资金按照4:6比例分别缴入中央和省级国库。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擅自减免或缓征电影专项资金,不得自行改变电影专项资金的征收对象、范围和标准。《办法》明确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包括对外营业出售电影票的影院、影城、影剧院、礼堂、开放俱乐部,以及环幕、穹幕、水幕、动感、立体、超大银幕等特殊形式电影院。《办法》明确,电影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包括,资助影院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资助重点制片基地建设发展,奖励优秀国产影片制作、发行和放映,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维护,经财政部或省级财政部门批准用于电影事业发展的其他支出。近年来多项电影产业政策中都明确将有专项资金安排重点加大对电影产业的支持,对相关影业股发展形成中长期利好。
展开剩余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