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楚门的世界影评
《楚门的世界》影评
当白昼的光芒渐渐隐去,喧嚣杂沓随街上的灰尘慢慢淡定,昏暗的天幕如一张无际的网蔓延,暮归的你是否伸展腰身,冷风中抖落一身的疲惫,在无人的街角深呼吸,长舒一天的积闷?微弱的星光下,你可曾抬头仰望?面对如此浩瀚的青灰色苍穹,感慨过自己的渺小;你质疑过么,来自何方,去向何处,是谁;来到这世上莫名的肩负何种责任,又被谁无端的寄予厚望?
或许挣扎过,如片中的楚门,做了一回真正的自己,毅然抛却所有虚幻,那怕前途黑暗叵测;抑或早已被现实洪流磨砺的毫无棱角,在平淡的快乐忧伤中安稳度日,如千千万万个你我他。
亲情,友情,爱情,多么温暖的字眼,当惨遭背弃遭遇挫折,我们总笃信亲情是世界上最后残存的美好;总相信那个亲如兄弟的朋友,可以月下对酒当歌解千愁;总相信有一扇窗在暗夜里守候,为自己照亮来路。可对于楚门,这无疑是一种天大的讽刺,所有的都是假的,父母、爱人、铁哥们,他的世界,一个小小的城镇---桃源镇,竟然是一个超乎想象的巨大摄影棚,30多年来,从出生到乳牙的脱落,对心爱的姑娘暗送秋波,对着镜子自恋般自言自语,大到工作婚姻,小到睡容做爱姿势,总有5千部摄像机追随着,并同步直播到世界各地的各大媒体、电视台,成为全球人类茶余饭后的谈资。更悲哀的是,所有人都知情,只有他浑然不知。想想都不寒而栗。如果换身
如他。当这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是否如他,有如此的勇气冲破虚构却美好的牢笼,去投奔现实残酷的真相。
我无法想象一个心智健全四肢发达的男人,因何在30多年中没有走出去,难道那个变态的导演果真如上帝般强大?其实不是,他虽然可以安排楚门30年的一切,可以在楚门的世界里呼风唤雨,可以调控他的喜怒哀乐,却无法控制他的思想,“你无法在我的脑中也按一部摄像机”。是亲情友情迷惑了他,有谁会怀疑父母的爱,当那个养育他30多年的妈妈语重心长的安慰他的惶恐与忧伤,慈祥的笑着向他索要小孙子,以享天伦的时候,他怎会怀疑这只是一出敬业的表演?当那个从小玩到大的哥们,微笑着谈起过往,讲到动情处几欲潸然泪下的时候,他又怎会想到那只是一段预先烂熟于心的台词?弥天大谎和真实本无距离,只要你一直被蒙蔽,一直做那只笼子里的小白鼠,没被揭穿的谎言都可以被错认为是真实。仔细想想,或许会有一些不寒而栗,不知自己身边是否也有着同样的剧情,抑或幻想自己就是楚门,活在另一个摄影棚里,日复一日,在别人的视野里,别人的谈资里。而存在的意义仅仅就是可怜的娱乐他人的工具。看似真切的一切,都是虚虚假假的演技。
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情愫或曰心结,它可能源自心底最原始的对美的渴念,也可能出于人性最本能的追寻,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故时常萦绕心怀,遂演化成理想和追求。楚门的理想也是如此,他最大的心愿是去斐济,那里有他日思夜想的姑娘,他要的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爱情。当他驾驶那艘导演预先准备好的,与哥伦布探险队其中
一艘船同名的“圣玛丽亚”号帆船,怀揣无数明星照碎片拼凑起的爱人照片,扬帆“出海”,经历暴风雨几乎命丧“大海”时;当他战胜死亡重新前进,阳光下满脸惬意的笑容,面对海天一色时,那一刻他错觉自己就是那个与哥伦布无异的英雄。电影结尾处的这一幕情景,把反讽基调演绎到极致。人在被真相愚弄的时候,虚假反而会让人觉得甘之若饴。
我无以言表此时的悲哀,电影仍在继续,一切已没有悬念,楚门正如大家希望的那样,面对如此大的侮辱和愚弄,优雅的一鞠躬,展开他招牌似的笑容“早上好,假如再也见不到你,就再祝你下午好,晚上好,晚安!”,从容的走出那道窄门,走入黑暗和未知。我深知走出去的他是自由的,是可以完全自主的人生,而且美好的爱情正迎面而来,可我却完全没有那种冲出牢笼的愉悦和欢呼。或许,这也正是残酷和苦难的开始,没有人会知道,接下来的未来,楚门将会面对什么,将会成为什么。当目睹人生的大起大落只是一出荒诞至极的闹剧,所有人把一个人愚弄到如此地步,全球的人以此为乐、以此为生活的主要精神娱乐,只感到彻骨的冷。
我不知道那个疯子一手打造的“乌托邦”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差别有多大,哪一个更真实,哪一个更虚假?戏如人生,上场锣,下场锣,冥冥中总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操控一切,曾几何时,我们怎样努力的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父母眼中的乖乖女,老师眼中的三好学生,人生有时只有经历了方才顿悟是该为自己活一回的时候了,无奈现实
中自有一套规则律法把它击得粉碎,我们惟有感叹命运的多舛和上帝的不公。
此刻坐在屏幕前的我们是冷眼的旁观者,不敢想下一刻会怎样,不敢想...亦不敢去质疑...忽然记起《七宗罪》结束时,那位黑人警官颇意味深长的一句话:海明威说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为之奋斗,我只相信后半句。
人生,纵然虚假。
人,纵然虚假,生……
第二篇:楚门的世界影评
《楚门的世界》影评
姓名:董东磊
学号:
学院:航海学院
《楚门的世界》影评
《楚门的世界》是我“上法律与电影”课上第一次看的电影,感觉挺好看的,电影又叫《真人秀》,《真人世界》,这种电影的题材和其他电影不一样,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世界,而他身边的人都是演员,只有他一个人是真的,这种类型的电影我也是第一次看。
这部电影说的是一个庞大的电影公司领养了一个婴儿,在他的身边安插了无数的摄影机,让他从小在一个巨大的摄影棚里长大而自己却不知。这个婴儿就是楚门,一个电视长剧的主角,他的一生都被摄影机记录下来,在全球220个国家 24小时滚动播出,整个电视中间没有广告,一秒不停歇。本来一切都在天才导演克里斯托的掌握之中,但忽然有一天,曾经饰演楚门已过世父亲的演员的再度出现,改变了一切,它让楚门发现了这个骗局并离开了这个谎言。
在此影片中,色调最开始以明亮的基调为主,但在楚门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后,影片的画面就开始主要以较暗或者黑暗的基调为主。然后摄影机的拍摄角度有着很多的不同,有的是固定在某个地方的,比如楚门家里的时钟摄影机、前院摄影机、厕所镜子中隐藏的摄影机、楚门车上隐藏的摄影机和楚门在婴孩时代悬挂在他上方的摄影机;有的是佩戴在人身上的针孔摄影机,这种摄影机的角度一般会跟随着楚门;还有海上的悬浮摄影机等。只要在画面的四周有着圆形的黑色边缘时,就证明,这是在对楚门进行偷拍。它们有的会随着楚门的动而动,有的则不会动。这种镜头的记录方式很奇怪也很神奇,因为一般拍摄电影所记录的故事都要靠摄像机的镜头把画面收纳进去,但是我们在看的时候并不会想到我们的角度与镜头是在同一个角度,然而,在观看楚门的世界的时候,我就会感觉似乎是我拿着一台摄像机在对楚门进行拍摄。
从影片的开头我们可以看得出,长剧《楚门的世界》已经记录了楚门30年的人生,但是影片一开头就是从楚门的第三十个年头开始的。虽然我们并没有看到楚门前三十年在镜头中的样子,不过影片在中段有穿插了几个片段,分别是楚门在上学时暗恋一个女孩子、楚门在年幼的时代父亲丧生于大海、楚门婴孩时代抬头悬望记录下他点滴的摄像机,还有一些一闪而过的小片段。
虽然我们都没有完整的从楚门的小时候观看到楚门的三十岁生活,但是我们却能通过一点小小的片段及几句简单而又重要的台词清楚的明白三十年间在楚门的世界里都发生了什么事。《楚门的世界》以其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把我带入了它的世界。这部电影,充斥着太多元素,虚假与真实,美好与残酷,刺激与平淡,荒诞与惊奇。当我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是以欣赏的角度,人在戏外。但是结束电影,走入真正的生活中,突然发现,其实,人在戏中。电影中的桃源作为戏中导演的拍摄基地,其实也是一个压缩后的社会组织基地,这里面有着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存在着各种人物冲突,而电影中体现的价值观念也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组织价值问题。
楚门从刚开始出生,就注定了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就像是一个玩偶一样被人操纵着,成为他真人纪录片的男主角,巨大商业利益的创造者。世界上的17亿人见证着他的成长,他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虚假的。他的妻子,最好的朋友马克,朝夕相处的同事等等,每个人都是演员,都围绕着他这个唯一的主角。不仅如此,就连蓝天,雷电,每天升起的太阳,都是那么不可思议的用一些高新技术手段制造出来的,还有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是广告产品,都那么商业化,当然,最悲剧的是,他整个人就已经被导演商业化了。但是,这一切他还没有意识到,直到死而复生的父亲偷偷潜回片场,这个导火索让他的生活起了变化。他慢慢地发现自己像被人密切关注着,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人掌控着,身边的事物和人都是在接连不断的重复,身边的一切故事和情节都是预先设定的。这让他对自己的生活起疑,他向身边人求证,却得不到任何答案。当然,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目的地,斐济。这是他的初恋女友施维亚的所在地。施维亚当初善意的提醒并没有给楚门的世界作出根本改变,但是,却给了楚门一个希望,一个寻找自由的,寻找真实世界的希望。可是,他最终发现,他终究无法逃离桃源,任何的交通工具对他来说都是行不通的,周围的一切信息都在阻止他离开,更可怕的是,他一直无法战胜自己心灵里的恐惧。最后,父亲的一场闹剧被导演完美的解决了。
当所有人都认为楚门会回归到导演为他安排的生活中时,楚门却悄悄离开了,他想找寻这场闹剧的源头,他想重回自由,他想突破自己,想拥有一个真实的世界。终于,当他独自驾着一艘小船在海上航行时,导演基斯督用几乎疯狂的方式让他留下,但是海面上的狂风暴雨阻挡不了他的决心,他终究在与基斯督的博斗中取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然而,当他驾驶的小船戳破海平面上的蓝天时,在他不愿意伸出手去触摸蓝天的那一刻,楚门才真正的发现,他所在的世界是虚假的,除了他自己。当时的他痛苦万分,沮丧无比,但他还是依然的站了起来,甚至使基斯督通过空中对话方式说服他回到桃源,然而,楚门终究是向上帝罢工了,他依旧走向了的真实的世界,真实的生活。
电影中的楚门是不屈服的,是充满挑战精神的。当他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安逸和幸福的生活都是虚假的时候,他毅然决然选择跳出这个囚笼,踏向一个未知的世界。所以这部电影是一个时代的隐喻,其实我们个人都是楚门这个角色内在的演绎。最让我深思的,是这部片让以真实人物的视角展现给观众的,而这更容易使观众产生共鸣,更重要的是它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组织社会问题,当你所处的世界背叛你时,当你拥有一个选择的机会的时候,你是否会勇敢的踏出出口呢?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大组织中,我们有时候也会发现自己被欺骗,被操纵,被利用,被愚弄。你身旁的友情,爱情,甚至亲情都是虚假的。此时的我们是向现实妥协,继续沉浸于谎言之中,把自己玩弄于鼓掌之间,甚至自娱自乐,在狂欢的瞬间,出卖我们的隐私,尊严甚至生命。还是,我们能勇敢一些,撕开这个虚伪的世界,用真实的自己创造一个真实的世界。
楚门只是一个很平凡的人物,在他的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一个平常的人会经历的,没有什么太大跌大落的起伏,或许正是因为他的平凡,人们才更愿意去接受他,因为他更贴近平凡人的生活。但是,相反,他却又是不平凡的,虽然他正常的成长着,但他身边的一切,包括他本人,都是被安排了的。从出生,到学走路,到失去父亲,到初恋,到结婚,甚至如果不出意外,到他生子老去死亡,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天才导演克里斯托的掌控之中。幸好在最后的最后,楚门终于找到了真相,并勇敢地走向了门外的世界。
我很佩服楚门的勇气,因为对他来说,门外是他从未接触过的世界,他对外面一无所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拿出勇气走出去的。在影片的最后,所有的观众都为他的抉择感到无比的开心,虽然他们即将失去一个楚门,但是他们心中却多了一份楚门的勇敢为他们带来了启发,他们三十年来观看《楚门的世界》总算
没有白白浪费时间。在我们生活中,楚门这样的事情可能是不存在的,但类似的人却绝对有,比如从小就被家长固定了生活模式的可怜孩子、又如为了家庭每天做着同样重复的事情的家庭主妇,他们都可以有楚门的精神,勇敢的去冲破被束缚的一切,发现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过属于自己的人生,并让它精彩无限。世界上如果有什么你怀疑的,那就去证实,下定决心,就请像楚门一样勇敢的踏出那扇门,不要向现实妥协。活在真实的世界,做真实的自己。
第三篇:楚门的世界影评
由楚门想到的十一期间没有和朋友一起走进电影院,看什么激动人心的大片,而是一个人躲在家里,同样手捧爆米花,欣赏了由政治老师推荐的,蕴含着一定哲学思想的,一部有内涵的电影——金·凯瑞主演,著名导演彼得·威尔的超现实影片,黑色喜剧《楚门的世界》,(“The Truman Show”)
这部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制造成闻名的电视明星,前半生一直生活在一个摄影棚中!“笼中鸟”楚门每天生活的一切都是被制造出来的:金发女郎如言情小说般突然出现在楚门的视线中,开启他爱欲的阀门,又让她突然离去,使其心灵坠入无底的深渊;他让楚门从未谋面的“已故父亲”突然现身;包括空气、大海、城市、打雷和下雨„„完全被剥夺了自由、隐私乃至尊严,成为大众娱乐工业的牺牲品。在他自己发现这一切之后,他努力挣脱,终于勇敢地迈出了离开摄影棚的这一步。一口气看完这部影片,手心里全是冷汗。本能的,我问自己——我的生活也想楚门一样的普通,那我会不会也生活在一个巨大的摄影棚之中呢?
冷静下来想一想,这部影片其实就是一部现实背景下的《俄狄浦斯王》,金·凯瑞为我们诠释了一个终生被人摆布、遭人愚弄的普通人典型,他可以说是另一个俄狄浦斯。电影中那位天才导演就是预言的上帝,他时刻掌握了事情发展的主动权。楚门被命运愚弄,但对生活和前途仍充满了乐观,我不想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我身上有楚门的影子。这样一则荒诞无稽的人生寓言,这样一部颠覆人们世界观电影,这样一个激励人心、发人省思的黑色喜剧,对惟利是图、践踏人权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强烈讽刺。如果“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是真的。我,是不是在上帝的欺瞒和安排下,一直忘我地做着无意义的事呢?我一直坚信的人品守恒定律是不是某位导演掌握着很好的度,有时给我当头一棒,有时又让我觉得世界充满爱?使我在痛苦中保持希望,在希望中忍受痛苦呢?而我所生活的世界,究竟是不是一个病态的世界呢?
如果我是这样一场真人秀的主人公,没有隐私,一切都大白于天下,人性赤裸裸展现于世界观众面前,被蒙在鼓里,长达30年之久,在被技术手段编码的过程中,过着被设计的人生,毫无悬念,走着规定的程序,命运的不确定性被完全排除,不再是前途未卜,不再有任何干扰。当我有一天发现这一切的时候,我会不会迈出这个世界,走向未知?
影片中的楚门选择迈出这一步,以此表达了对技术理性制造出来的虚假世界的否定,仿佛在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念:要在真实世界里生活!因为它真实,虽然似乎同样受制于某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然而它不是来自于人为的技术手段,不是人工制造,而是来自不可名状、不可预知的命运安排,正因为不可预知,人生才如此充满魅力。而我呢,不一定。我相信纵使命运被摆布是悲哀的,但当我思考过自己的人生之后,我对我自己的人生是满意的,我会继续当自己世界中的主角。
也许当全世界都疯了而我唯一清醒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其实才是疯子!
楚门是我们创造的楚门,我们又是谁的楚门?
第四篇:楚门的世界影评
观楚门世界有感
“我们看戏,看厌了虚伪的表情,看厌了花巧的特技楚门的世界..可以说是假的,楚门本人却半点不假这节目没有剧本,没有剪辑,未必会是杰作,但如假包换是一个人一生的真实记录..”这是影片开头创作楚门节目的导演Christof说的一段话。
看了楚门的世界让我十分的震撼,虽然剧情并不是十分贴合现实生活,但每一个情节都扣人心弦。故事设定在桃源岛,桃源岛其实世界上最大的摄影棚,摄影棚中的一切都是为楚门布置的,覆盖有庞大的摄影网络,一天24小时,任何度全程拍摄楚门的一举一动,全球直播。岛上的一切都不是真实的,太阳、月亮、环岛的海水、风雨雷电都是人工的。岛上的居民都是演员扮演的,也包括楚门的爸爸妈妈,妻子与好友。居家生活中使用的每一样产品都可以作为插入的广告来赚取广告费,他们对出门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导演安排好的台词。楚门的世界是虚伪的,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对他都是不真实的,不是真心的。处于这样一个无知的位置,每天的生活都是在他人的掌控之中,被他人观看着。一切的幕后指挥者导演对楚门说:“你所在的世界是病态的,桃源岛是一个模范社会。”真实生活与虚构的世界被病态的导演颠倒了。如果楚门一生都不知情,那么他一生的时光都将被导演安排好,娶谁做妻子,从事什么工作,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会遇上怎样的人和事。导演高高在上地站在位于人造月球上的演播室里俯瞰着桃源岛,俨然以上帝自居。
整部影片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平凡的小人物是怎样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制造成闻名的电视明星,却完全被剥夺了自由、隐私乃至尊严,成为大众娱乐工业的牺牲品,这就好像是在演绎一则荒诞无稽的人生寓言,我们在同情男主角楚门被强行束缚的生活方式之余,更从内心激发出一种强烈的情感,那就是对惟利是图、践踏人权的社会现象的强烈讽刺。很佩服电影中那位才华横溢、不可一世的天才导演,他让人想到了上帝,同时看到那个软弱、疲惫、徨惑的楚门被一次次的虚伪所玩弄,还是对生活和前途充满了乐观时,我的内心就一阵阵地酸楚,我不忍面对——不忍面对一个真实的“我们”!在电影中,编剧和导演通过人们在主人公推开“蓝天”上的一道门,坚决而潇洒地转身走出之后的欢呼声中,表达了对技术理性制造出来的虚假世界的否定,仿佛在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念:这个世界如果是虚假的,那么好吧,我宁愿在这个世界里生活,因为它真实,虽然似乎同样受制于某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然而它不是来自于人为的技术手段,不是人工制造,而是来自不可名状、不可预知的命运安排,正因为不可预知,人生才如此充满魅力。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哲人如此感叹,但人生舞台上的演员——我们,是不是时刻都有一种演戏的自觉呢?还是在上帝的欺瞒和安排下,忘我地做着无意义的事呢?快乐,不足以使我们热爱这个世界;挫折,不足以使我们抛弃这个世界。上帝就像那个天才的导演一样,掌握着很好的度,他知道该在何时给我们当头一棒,何时又给我们烧起暖暖的火炉,他使我们在痛苦中保持希望,在希望中忍受痛苦,因为痛苦制造着剧情的波澜,也制造着收视率,希望则是赏给我们的出场费,使我们不至于中途罢演。电影的末尾,楚门是觉悟了的,他对着摄影机,真的向“上帝”罢演了。
最终楚门还是选择走出去,我喜欢这个坚持走出去的楚门,这个对未知世界充满勇气的楚门,谁都不敢保证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谁都不敢保证
外面的世界没有哀伤,但那是外面的世界,那是挣脱现有状况的外面的世界,相较于安稳跟平静,自由是更为可贵的东西,告别没有隐私的生活,告别被监视的岁月,告别没有真正人权的状态,要走出去,走到外面的世界去,不管外面的世界是风雨还是晴天,不管外面的世界会不会真的自由到海阔天空。楚门痛恨的是这种自己的人生按导演的意志被操控的生活,他要走出去,走到外面的世界去。即使他的未来扑朔迷离,是个未知数,他也要摆脱束缚,冲向自己美好的明天,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楚门以自己一贯的动作表情向观众们谢幕令人回味。
第五篇:影评:《楚门的世界》
楚门的世界
今天办公室的一个同事问我为什么QQ的昵称叫“楚门的世界”,我推荐她去看《楚门的世界》。
“作为一个不受期待的生命,主人公楚门被电视网络公司收养,在一个宁静和谐的小岛生活。他与周围的人们愉快融洽地相处着,还娶到了一位美丽的妻子。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那么得美好。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切竟然都是电视台的安排。他生活的社区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他的朋友、邻居,甚至是妻子都不过是演员而已。从小时候开始,他的一切行踪便被隐藏的摄像机拍了下来,并且成为了一部受到全球观众喜爱的电视剧集。为了维持收视率,电视台的幕后操纵者千方百计地隐瞒着一切。但伪装始终是伪装。真相很快暴露出来。楚门厌倦了这种监狱似的生活,于是,他踏上了逃亡之路,开始了对新生活的追寻„„ ”
这就是金凯瑞的电影《楚门的世界》(“The Truman Show”)的故事简介。看到这部电影纯属偶然,记得是几年前一个夏天的晚上从马路边练摊的碟贩那里淘到的。看完后觉得“物超所值”。
以前对金凯瑞的印象止于淋漓尽致的无厘头的搞笑,但一部《楚门的世界》让我有心酸、甚至流泪的感觉。一个人出生后的30年,被设置成每天直播24小时的真人秀。他的酸甜苦辣、吃喝玩乐,甚至于MAKELOVE,都成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娱乐节目。当一个人被脱光衣服扔在众人的中央、生活的一切都由别人来导演时,他活着的真实该如何去感觉和触摸?
所以当楚门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虚假的世界时,他拼命的想逃脱。最后的他驾着小船,经历了狂风暴雨却无比失落地看到了一堵刷着蓝天白云的墙。在听着导演 “听我说外面的世界比我虚构的世界更不真实,同样的谎言、虚伪,但在我的世界,你不必害怕” 的声音时,观众也进入了另一种沉思。
楚门最终还是敲开了那扇门,一扇通向自由和真实的门。几乎每个人都为楚门跨出那扇门欢呼,甚至流下感动的泪。
此时,我们也比较容易联想到《海上钢琴师》中的主人公1990,那个一生都在船上度过的钢琴师。当在朋友的劝告下想离开船看外面的世界时,1990在最后一刻停住了踏下船的脚步。朋友问他:你看到了什么而改变了主意。他的回答是:不是我看到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什么也看不到。
是的,我们忍不住会为离开“楚门的世界“的楚门担心:一个在虚假世界生活惯了的人能不能在真实的社会中生存?或者会不会陷于另一个虚假的世界中?
海上的钢琴师还是那个钢琴师,楚门的世界却已经不再是那个世界。我们该为楚门悲哀,抑或庆幸?
也许我们本身没有资格对楚门做任何评价,因为我们何尝又不是生活在“楚门的世界”中。所谓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现实中每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而不同的是,有些人是自己人生的导演,有些人却是由别人来导演人生。但 “人生没有彩排,生命只有现场直播”,无论是现实还是虚拟、兼做导演还是单纯的演员,我们都要尊重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感受,做专业的、做真实的自己。
因为喜欢这部电影,又喜欢这五个字组合在一起的感觉,所以给自己的QQ起名叫【楚门的世界】;也希望自己的亲朋好友和所有的认识的及不认识的人,都能在“楚门的世界”里做好自己的现场直播。
08.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