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楚州席桥镇浦马村学习考察报告(修改稿)

时间:2019-05-15 06:43: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赴楚州席桥镇浦马村学习考察报告(修改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赴楚州席桥镇浦马村学习考察报告(修改稿)》。

第一篇:赴楚州席桥镇浦马村学习考察报告(修改稿)

赴楚州席桥镇浦马村学习考察报告

2月4日,在场长助理韩正光的带领下,我们一行4人赴楚州席桥镇浦马村,进行了为期1天的考察学习。在短暂的1天里,我们认真听取席桥镇副镇长、浦马村党总支书记、浦马村蔬菜合作社理事长马玉堂就浦马村蔬菜产业发展和合作社的运作情况的介绍,先后参观了浦马村的育苗工厂、设施蔬菜的生产、脱水蔬菜厂等地,并与当地领导、工厂负责人进行互动交流,学习了他们的一些新经验和做法。使我们进一步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让我们看到了我公司与浦马村在发展中的差距,切实感受到了自身发展的压力,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浦马村的许多发展理念和工作措施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一、浦马村发展的主要经验

这次赴席桥镇浦马村考察学习,使我们学到了许多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抓住机遇,积极创办蔬菜合作社。

在考察交流中,我们感受到浦马村在积极的发展蔬菜合作社。通过成立合作社,吸引了浦马村162个种植户的参与。除了统一引种和传授种植技术以外,合作社还带领全社社员抱团闯市场。他们的经验是:适销对路产品,与社员签订收购合同,统一供种、统一销售。吃不准的产品,由社员自己种植,产品由自己销售,把合作社的经营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时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2010年获得省政府奖励10万元。

(二)以项目为抓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蔬菜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浦马村近几年积极与楚州科技局、农业局、发改委、淮安市农业局等单位搞好关系,每年争取100~200万元项目1个,小项目3个左右。几年来,通过项目资金的投入,蔬菜种植基地道路、排灌系统等基础设施已相对完善;建成保鲜冷库三座,连栋育苗工厂一个,为发展蔬菜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努力降低蔬菜育苗成本。

在参观育苗工厂时,马镇长向我们介绍他们的育苗方法:冬季育苗为了保温的需要,采取三层保温法,第一层是外膜,第二层是大棚内膜(可收可放),第三层内工棚小膜。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少购很多价格较贵的无防布。既能保证蔬菜苗正常生长,也大大的降低了育苗成本,从而大幅度的提高种植蔬菜的效益。

(四)重视统筹发展,壮大浦马村经济。

几年来,浦马村通过项目引进、带动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土地流转,将原分散在一家一户的土地,集中到合作社手中,使村经济不断壮大。随着村经济的积累增长,他们又大胆的拓展其他行业。今年同其他客商共同投资创办了一个家具厂,为村经济的再发展增添了后劲。

二、对推动华萃公司发展的几点启示

(一)资源是基础

华萃公司要发展,一定要立足于当地资源,立足于当地实际。白

马湖农场在气候、土地、交通等方面有很好的优势,农场对华萃公司提出 “强化品牌意识、扩大生产规模、创新经营方式、做优精品蔬菜” 的 24字产业发展方针符合华萃公司的实情,但在发展规划和规模上还应作更深层次的思考,重新进行科学的定位,总体方向可定位为生产精品蔬菜。在以生产西兰花、娃娃菜、紫甘蓝、结球生菜等精品蔬菜为主基础上,发展具有保健功能的特色蔬菜、增强蔬菜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根据农场所处的地理位置,雨季多的实际,大力发展设施蔬菜,降低蔬菜种植风险,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同时延伸产品供货期,着实提高蔬菜种植效益,真正的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利用近几年种植西兰花、娃娃菜已形成的种植规模和对外知明度,培植一定规模的有机蔬菜基地。时机成熟,发展蔬菜深加工产业(办脱水厂或速冻厂),使一类原料做保鲜;二类原料做深加工;三类原料做盐渍,这样可大大的提高蔬菜原料的利用率。

(二)观念是核心

观念产生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导班子或领导者的观念、思想解放程度,决定了一个单位的发展。纵观我国经济发展的几次变革,哪一次不是思想解放的结果?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市场经济,哪一次有过例外?解放思想,领导是关键。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思想解放状况如何,领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领导的决策往往比员工的百倍努力更重要。这一次在楚州区席桥镇浦马村考察过程中的一个最深的体会就是浦马村的干部思想解放,敢想、敢试、敢干,除法律、纪律有强制性规定外,只要对村经济有利,对社员有利,他们都大胆地试、大胆地干。大胆地拓宽蔬菜合作社的合作领域。

(三)人才是关键

要实现创新发展,人才是关键。当前,我们要认真的利用好我公司的现有人才,充分调动现有人才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制定激励措施,促使他们敢试、敢干。其次是要加大对蔬菜种植技术人才的培训力度,力求实用,实惠。第三要加强人才的引进。结合我公司现有实际,急需引进营销人才,为建立较完善的公司产品营销体系积蓄力量。

(四)基础是保障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目前,最困扰我公司发展的一是基础设施的不配套,遇到雨季,蔬菜往往无法运输,制约着公司蔬菜的发展。二是,基地未能形成规模,公司的知名度还很低,不利于公司产品的销售。三是产业链太短。白马湖农场的蔬菜出口一直局限于保鲜蔬菜及市场销售上,对不适合保鲜规格的原料用不上,造成很大的浪费。面对困难与实际发展的需要,我们不能守株待兔,要树立科学的发展意识,一是要加强项目的储备和立项审报,树立争项目就是争利润的观念、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公司新的规划论证。建设白马湖的蔬菜产业,规划要先行;坚持从实际出发,搞好整体规划,兼顾区域特色,实行因地制宜,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白马湖农场蔬菜产业的建设。三是要充分利用各级关系特别是领导的社会资源,多方协调争取项目、筹措资金,增添白马湖农场蔬菜产业发展的后劲。四是加强示范带头作用。示范作用主要体现在公司种植蔬菜的效益是否能超过稻麦效益,是否实现真正意义上高效农业。为此,我们的干

部思想一定要解放,不搞形象工程,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我们现有的育苗工厂优势,开辟育苗市场。选准路子,确定好适销对路的品种,坚持精品蔬菜的生产。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延长公司产品的供货期,为公司的效益最大化及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同时带动白马湖农场员工发展蔬菜业。

总之,楚州区席桥镇浦马村之行,使我们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差距;吸纳新理念,转变新思维;借鉴新经验,理清新思路。我们不虚 此行。

淮安华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0.2.6

第二篇:赴甘南县兴十四村学习考察报告

赴甘南县兴十四村学习考察报告

单位:***

3月20至23日地委组织部、地区农委组织全区农村基层干部赴甘南县音河镇兴十四村学习考察,全区共有100余名基层干部参加。加区由副区长***带队,共计19人参加了学习考察活动。学习考察后,所有参加培训的同志一致反映不虚此行,感触颇深,深受教育和启发。普遍认为学习考察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2天时间,但内容丰富,既有学习又有参观,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既学到了经验又找到了差距,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对促进我区新农村建设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学习考察经过

两天中,考察人员分别聆听了兴十四村党总支书记、富华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付华廷及兴十四村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富华集团两位副总经理等5位创业者所做的精彩报告;走访了部分农户;参观了兴十四村展览馆、别墅小区、万亩人工林、正在建设中的项目工地、规范化的机耕队、农田水利化建设、十五公里防洪堤坝等;地委党校副校长邹世龙给大家系统地讲授了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理论和相关问题;观看了反映兴十四村创业历程的录象片等。

二、兴十四村的基本情况:

兴十四村幅员面积3.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68万亩,林地1.14万亩,现有198户,956人,企业员工1800余人。兴十四村在脚踏一片荒原,住马架子,吃返销粮的艰苦环境下,经过全体村民的顽强拼搏,在不沿江、不沿海、不通铁路等不占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的条件下,强抓机遇,大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现以形成了以工业为支柱,农工林牧副各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在全国率先步入了小康村,被誉为“龙江第一村”。2005年兴十四村总资产达10亿元,产值6.5亿元,人均收入1.32万元。

村民生活正向城市化迈进。已盖起100余栋设计新颖的花园式别墅;建起了文化宫、展览馆、卫生所、图书室、三星级宾馆等,村里主要道路都铺上了水泥路面,安上了路灯。电话、自来水、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电脑已进入部分农户家中。建起了全省一流的村级小学教学楼,小学生上学免费,初高中的学生上下学设有专车接送,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给予奖励,村民享受医疗保险和福利待遇,农民实行了退休制等。

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产业化。全村只有2的人从事农业生产,98的人从事二、三产业。农业产值达到1000万元。土地耕作实现了机械化,农田打井500多眼,全部实现喷灌化,旱能浇、涝能排,确保了农作物的稳产高产。全村每年造林600—700亩,目前已植树造林1.14万亩,据测算目前每天增值10万元,用兴十四人的话说:一闭眼一睁眼挣10万元!。由于坚持植树造林,近些年兴十四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万亩人工林被称为兴十四村的“绿色银行”。

工业经济实现了现代化。1983年以来,相继建起了乳品厂、柠檬酸厂、甜蜜素厂、啤酒专用糖浆厂等30多家企业,组建了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富华集团,其中控股的华冠科技股份公司成为全省第一个农业板块上市公司。目前企业产品销往海内外。

三、兴十四村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感受和思考

这次考察,让我们亲眼看到“龙江第一村”的风采,身临其境,我们自叹不如,心理反差巨大。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未来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给予我们无限的遐想,更激发了建设好我区新农村的干劲和信心。通过学习我们从不同侧面了解到兴十四村人艰苦创业,团结奋斗,开拓进取,致富争先的精神。从兴十四村人对付华廷同志的敬仰及人格魅力的表述和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中,我们感受到一心为民,无私奉献,永争一流,超前奋进的付华廷精神。我们认为兴十四村能够发展到今天,能成为“龙江第一村”,关键在于以下几方面:

1、有一个好的带头人。1972年,23岁的付华廷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开荒种地、请专家搞玉米深加工、办乳品厂、养猪厂、饲料厂、植树造林等等,办了30多家企业。当初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付华廷想必须多开荒、多种地。为了提高效率,他想买一台拖拉机,但是当时买拖拉机是要指标的,没有指标付华廷就购买拖拉机零部件,把拖拉机零部件一件件背回村里,再在村里找懂点农业机械的人硬是组装了兴十四村第一台拖拉机,当年就开荒6000亩,提高效率50倍。为了解决玉米销售难的问题,他跑到上海请专家,用真心、靠诚意把专家请到兴十四村,成功地办起了村里第一个企业——柠檬酸厂……。只读过3年书的付华廷常说一句话:“共产党人就要给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不给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那还叫共产党人?!”付华廷任村党总支书记已有33年多了。33年来,每次村党总支换届和村民委员会换届,村里从不提候选人,每人只发一张白纸,公开“唱”票。而每次付华廷为首的村干部都是全票当选。在民主测评时,付华廷的满意率每次都是100。付华廷一心为民,无私奉献,把集体的事、百姓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自己的事去办。招商引资政府奖励个人

第三篇:田州镇凤马村简介(2010.1.16)

田州镇凤马村简介

田州镇凤马村地处田阳县城西郊,位于隆平大道叉路口至田阳县南华纸厂公路间,距离县城1.5公里。全村共有5个自然屯23个村民小组,共1294户4826人,总耕地面积4790亩,其中水田3148亩。2005年成立村党委,村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21名。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组织部结对共建帮扶下,凤马村围绕“加强班子建设、建好制度规范、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村党委班子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能力,该村取得了较好较快的发展。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通过组织部、文体局等部门的支持和“一事一议”财政补贴、村民集资、投工投劳等方式,凤马村村屯主干道90%已完成硬化建设。二是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几年来,该村先后建成了凤凰屯篮球场、秣马文化广场,购买了两艘龙舟船,龙舟比赛多次获得区、市大奖。每年农历十月十五,在秣马文化广场举行的“秣马文化节”更是成为当地一个文化品牌。三是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除番茄产业外,凤马村还依托本村传统酸菜加工技术优势,组织农户成立松园酸制泡菜合作社,打造酸菜精品,使之成为全村的一大支柱产业。2010年凤马酸菜加工户达400多户,户均收入超过5000元以上。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6715元。全村95%的群众纷纷建起了蕃茄楼、酸菜楼、芒果楼,各种现代高档家用电器进入到寻常百姓家庭,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近年来,凤马村先后被评为“百色市小康建设先进村”、“百色市30个首富村”、“田阳县小康文明示范村”。

第四篇:赴贵州省安顺市塘约村学习考察报告

赴贵州省安顺市塘约村学习考察报告

近期,北镇市委组织部组织部分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赴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就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壮大集体经济、着力脱贫攻坚、共建美丽乡村的先进经验进行学习考察。

(一)塘约村基本情况

塘约村地处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西北部,总面积5.7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44户3505人,辖4个党支部,现有党员45名,耕地面积4881亩。2013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4000元,村级集体经济不足4万元,有贫困人口138户600人,是典型的“村穷、民弱、地撂荒”的贫困村。2014年,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摧毁了脆弱的农业基础设施,农田被淹,房屋毁损,很多农户被这场大水冲得一贫如洗。在这个关键时刻,村党总支在上级党委政府支持下,一边组织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一边思考穷则思变的良方。经全体村民讨论、认可,全村在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所有权等“七权”同确的同时,成立了“村社一体”的合作社,组织全体村民把承包地确权流转到新成立的合作社,走“合股联营”的路子,带领村民抱团发展。几年来,塘约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0万元。

(二)塘约经验的核心要义和亮点

1、党建带动,建强班子队伍。亮点一,有一个好班子。塘约村巨变的根本保障是有一个坚强的、有改革创新精神、有凝聚力战斗力、有市场经济观念的班子队伍。亮点二,有一个好班长。村党总支书记左文学,熟悉塘约一山一水,热爱塘约一草一木,有头脑、有干劲,善思善谋、敢闯敢为,自身努力,村民拥护,为塘约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2、改革推动,提高市场水平。亮点一,“三权”促“三变”。村“两委”按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在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中,没有一“确”了之,而是延伸思考、精细操作,抓好农村各类资源,推行确权、赋权、易权“三权”改革,激活农村沉睡资源,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亮点二,“七权”同确。塘约村率先在贵州省范围内对全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和农村集体财产权“七权”进行了精准确权。并成立“确权议事会”,积极推进村民小组、村调解委员会、村民代表大会“三级调解”制度,有效化解了矛盾纷争。亮点三,“1+6”脱贫模式。“1”指党建引领,“6”指建立土地流转、股份合作、金融服务、营销信息、综合培训、权益保障六个中心,有效解决农村土地零散低效、贫困户资金难以筹集、市场风险难以抵御、村民权益难以保障等问题。亮点四,“3+X”信贷保障模式。引进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进村开展业务,每年从村集体分红中抽取20%作为村级金融担保基金,并按照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探索“3+X”(“3”即金融机构、村委会、合作社,“X”即公司、合作社、专业大户、农户等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信贷模式,赋予了“七权”流转、抵押、担保、入股等多种权能,引导农村经济组织、公司、专业大户、农户等主体通过各类产权抵押担保贷款,破解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3、整体联动,扩大产业规模。亮点一,多层联动。按照“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思路,成立村集体所有的“金土地”合作社,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合股联营、合作生产,形成了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强弱联合、共同富裕的发展格局。亮点二,村民联动。依托“金土地”合作社,组织村民用承包土地入股合作社,土地收益由合作社、村集体、村民按照3:3:4的比例进行分红,实现全体村民股东化。亮点三,经营联动。合作社建立精品水果、蔬菜、绿化苗木等基地3800余亩,开办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因地制宜走农旅一体化发展路子。同时,合作社在其内部组建妇女创业联合会、红白理事会,设立劳务输出公司、建筑公司、运输公司等,有效解决了农村青年、妇女及贫困户就业问题。

4、制度拉动,加强组织管理。亮点一,“网格化”服务制度。将村党总支划分为3个网格党支部和1个合作社党支部,党小组建立在11个村民小组,实现了党员分布管理全覆盖,形成了党总支领导下的网格化管理格局。亮点二,“积分式”考评制度。对党员实行量化积分管理办法,全年总分为120分,每月分值为10分,年末积分高于80分的给予奖励,低于60分为不合格,连续三年不合格采取组织措施,严重的劝其退党。亮点三,“驾照式”考核制度。对村干部实行日常考评和年终考评相结合,满分100分。每周工作完成情况占50%权重,年底村民组长和全体农户的测评分别占30%和20%的权重,综合得分作为干部绩效考核的依据,少1分扣300元。亮点四,“自主式”监督制度:把评议权利交给村民,村民打分、村民评判、村民否决,把监督落在刚性约束的制度内,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执行力,真正形成了村委会自身监督、监督委员会专门监督和村民小组民主监督的“三方”监督机制。亮点五,“条约式”自治制度。一是:“红九条”制度。规定村民“凡不参加公共事业建设者;不交卫生管理费者;乱办酒席铺张浪费者;贷款不守信用者;房屋乱建,不按规划者;配合组委会工作不积极者;不执行村支两委重大决策者;不孝敬父母,不奉养父母者;不管教未成年子女者”一律列入处罚范围。二是“黑名单”制度,凡违反“红九条”的村民,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考察管理,考察期间内,不办理任何相关手续,不落实国家任何优惠政策,待考察合格后恢复其权益。此外,还制定了村规民约、村民代表大会制度、例会制度等10多项制度。亮点六,“统一式”发展制度。全村实行资金统一核算、土地统一规划、村干部统一使用、财务村务统一核算、农产品统一销售、美丽乡村统一建设、红白喜事统一操办“七统一”,更好配置资源,提高发展效率。

(三)主要成效

1、农村资源活了。通过开展“三权”促“三变”改革,解决了产权权属不清、面积不准、登记不全等问题,赋予了产权主体更多权能,推动了农村生产方式由分散式向集中规模化生产方式转变,激活了农村各类要素资源。

2、农民腰包鼓了。通过成立“金土地”合作社,引导村民入股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特色农业,极大地提高了农业规模化程度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村民收入从原来仅获得土地种植收入、务工收入转变到“土地流转收租金、入社参股分红金、基地劳动赚薪金、资源抵押变资金”,“钱袋”一天比一天鼓,生活一天比一天富。

3、村庄环境美了。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农村改革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推动乡村变景区、民房变民宿、农事变体验,塘约村正在成为城市人向往、农村人留恋的地方。

4、社会风气好了。通过推行村规民约“红九条”,不仅成为村民的道德行为准绳,也为村干部提供了一些新的工作方法,在规范村民行为举止、维护乡村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净化了村风民俗,农民的心情舒畅了,精神面貌提升了,一幅美丽和谐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

塘约村在大水毁村、一无所有、至贫至难的背景下,通过解放思想、冲破束缚,果断走抱团发展的新路子,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改变了村容村貌,一举跃升为贵州省乃至全国脱贫共富的明星村、样板村,走出了一条说服力强、示范性强、辐射力强的塘约道路。总结塘约道路的成功经验,对于破解当下农村面临的严峻问题,引导农村向正确方向前进具有重大意义。

(一)要着力建设一个好班子

塘约改革能够步入成功,其根本原因是有一个一心为众、一心为公的好班子,在这个班子带领下,党建工作没有碎片化,而是网格化、职业化、信息化。塘约村的干部虽身处最基层,却以实际行动履行了作为干部应有的担当。

(二)要倾力制定一个好方子

塘约道路的实质是把群众组织起来,走联合生产、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塘约道路的成功告诉我们,农村目前真正的困境是制度危机,因为落后的制度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只有变制度,由散到合,由私到公,才能迅速推进农村的大发展、大进步,才能让农民群众尽快过上共同富裕的幸福生活。

(三)要努力营造一个好氛围

塘约能够大胆去试去闯,得益于党的十八大后全面深化改革的好氛围,得益于这样的典型涌现后,全社会的理解、认可和扶持。塘约道路是由群众创造的、经过实践检验的、管用的道路,是适合农村发展的好路子。

(四)要全力依靠一个好核心

农村改革受益者是农民,主体、核心也是农民,必须紧紧抓住广大农民这个核心,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上下联动、共谋发展的合力。

(五)要全面展现一个好样子

塘约经验没有花架子,没有等靠要,没有懒散拖,有的是穷则思变的精气神。塘约实现的蜕变,蕴含着脱皮掉肉的“苦”和甩膀子、扑身子、撸袖子加油干的“实”,和时间赛跑,塘约创造了奇迹。

(六)要精细谋划一个好点子

塘约道路的一个闪光点就是不浅尝辄止、不点到为止,而是把每项改革措施做实做细,做到极致,做到最大化,因而走出了一条看似简单却不寻常的发展之路。

(七)要持续夯实一个好柱子

这个具有强大支撑作用的好“柱子”就是集体经济。实践证明,在合理、有效、管用的利益机制链接中,依托良好的模式和科学的管理坚定不移走壮大集体经济、共同富裕达小康的道路始终是一条康庄大道、必经之路。

第五篇:赴内乡县马山口镇参观学习汇报

赴内乡县马山口镇参观学习汇报

5月8日,在县教育体育局组织领导下,我们第四观摩组晁陂镇、石佛寺镇、高丘镇、王岗乡、二龙乡等五乡镇一行27人,在县教育体育局教育督导室李荣德主任的带领下,到内乡县马山口镇三所中小学参观学习,每每到一所学校,感触颇多,思绪颇多,参观完后总想再多看一会这所学校。参观的过程,使我们震撼,马山口镇教育今天的辉煌是马山口镇教育人的大手笔,是马山口教育人精心培育的结晶。现就观摩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观感与印象

一校一亮点,校校有特色;学校教育管理规范、精细;教师群体的奉献、进取、超越自我工作的敬业精神,使我们一行眼前为之一亮,内心为之一振。参观的过程我们始终在细细琢磨,这样的教育环境怎能不人才辈出。

二、亮点与特色

一进入马山口镇,一来到马山口镇河北小学,一下车,我们的眼前一亮。一占地六十余亩的花园式农村小学收入我们的眼帘,校门外绿茵锦簇,校园内彩砖铺地,宽阔的水泥甬路绿树镶边,田园式的花带、绿地、花坛和这所学校浑然天成,融为一体,体现着河北小学的时代气息;一尘不染、绿意盎然的校园,浓厚的书香气息;一排排色彩亮丽的教学楼、办公楼,这一切无折射出设计者的精心和管理者的细心。马山口镇河北小学雄伟大气而不缺少柔和细腻的美,这道亮丽的风景就像一颗天然浑成的璀璨的“东方明珠”镶嵌在马山口镇静静的默河之滨。见证着这里教育的变迁。马山口镇中心校校长郑华告诉我们,这所学校的今天是马山口教育人抓住机遇多方努力的结果。近四年来,累计投资超过350万元,使得河北小学旧貌换新颜,大踏步前进20年。大手笔、大气魄为河北小学教育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地基。

如果说花园式的学校,精细化的管理是河北小学一亮点的话,那么河北小学浓厚的书香文化氛围和个性化的教室布置则成为河北小学两大特色。以传承、励志和习惯养成为主线的书香阅读活动在这里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河北小学,师生定时开展阅读活动,写读书笔记、读后感,办读书小报,交流读书的收获。演讲、背诵比赛等活动已成为师生积极进取的成长平台;在这里阅读与书写已成为河北小学师生自觉遵守的学习习惯。河北小学校园里师生阅读是一种时尚。这里是一个读书的群体;个性化的教室布置,班班有个性,一班一个性。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河北小学每个班各自独具匠心的教室设计,无不是班里每位学生的杰作,无不是每个班集体共同智慧的统一。这里是一个不断创新的集体。

马山口镇河西小学古朴大方,布置精细,传承红色传统革命教育和河西名人志士的事迹无不激励着河西的一代又一代。马山口镇二中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起来的教师队伍不断学习,积极进取,走在教育战线的时代前沿。他们勇担重担,乐于奉献的精神面貌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三所花园式的学校,处处是绿茵,处处是风景;马山口镇“学、导、练三三课堂”教学模式将为马山口镇教育引领教育航向;我们看

到的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乐于学习、乐于奉献的马山口镇教师必将使马山口镇教育的明天会走得更远更好。

三、感受与启示

(一)参观的三个多小时,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发展的视觉盛宴。参观完马山镇三所中小学后,我们深深感受到我们与马山口镇教育的差距:

1、资金投入与马山口镇中小学的差距较大,马山口第三小学、河北小学、一个村级小学近4年时间超过350万元的投入力度我们远不能及;马山口镇二中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多媒体班班通和教师人均

1.2台教学用笔记本电脑,彰显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师奉献、进取、超越自我的工作精神我们远不能及。

2、马山口镇三所中小学,教师配备虽然中学只1:3.5,小学只有1:1.4,但学科结构比较合理,教师年轻化,敬业精神相当强。教师队伍昂扬的精神风貌、积极进取甘于奉献的工作态度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学科结构严重不合理,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个别教师敬业精神不强。

3、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上与马山口镇中小学存在较大差距。我们的管理相对粗放。缺乏精品意识。难以上档升级。

(二)参观完马山口三所中小学后对我们的启示

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果。只有精心的态度,精细的过程管理,才能培育出精品学校。

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1、有步骤的不断加大现代化技术教育设备的投入力度;使教学手段逐步与现代技术接轨;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添一份底气。

2、在教学模式上认真探索,挖掘出适合我们的教学模式,从教学的模仿到走上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模式的自主创新。

3、学习和探索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新路子,在适当时机,对有条件完善的学校在学校建设上加大投入,力争使这些学校上档升级,“硬件”、“软件”一起抓,使校建和学校管理齐头并进,培育出精品学校。

晁陂镇中心校吕继生2012年05月14日

下载赴楚州席桥镇浦马村学习考察报告(修改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赴楚州席桥镇浦马村学习考察报告(修改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衡东县大浦镇堰桥村基本情况简介[5篇模版]

    衡东县大浦镇堰桥村基本情况简介衡东县大浦镇堰桥村右接京珠高速公路大浦出口,左临衡东县工业园。全村面积2.3平方公里,共有11个村民小组,358户,1558人,有党员22人,全村人均纯收入......

    关于赴孙村煤矿的学习考察报告(精选)

    关于赴孙村煤矿的学习考察报告 董事长: 6月13日,我们鄂庄煤矿按照董事长指示,由矿长靳锋带领生产矿长赵清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卓正玉、总会计师宋洪军、办公室......

    赴甘南县兴十四村学习考察报告(共5篇)

    赴甘南县兴十四村学习考察报告单位:***3月20至23日地委组织部、地区农委组织全区农村基层干部赴甘南县音河镇兴十四村学习考察,全区共有100余名基层干部参加。加区由副区长***......

    和田地区实验中学赴克州学校学习考察报告[共五篇]

    和田地区实验中学赴克州学校学习考察报告 根据和田地委行署、和田地区教育局的安排,和田地区实验中学、和田地区一中、和田地区二中学习考察组一行9人赴克州学校进行了为期三......

    肃州镇孟家桥村活动计划(推荐5篇)

    肃州镇孟家桥第十六个“燎原之冬”活动 工作计划 为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增强农民的创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我市新农村建设。根据《关于在全市农村开展第十六个燎原之......

    参加西部地区千名乡(镇)干部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

    参加西部地区千名乡(镇)干部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今年我参加了由国家外国专家局举办的西部地区千名乡(镇)干部赴深圳、珠江三角洲、香港培训班。此次培训主要采取专题讲授与现场考......

    参加西部地区千名乡(镇)干部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

    参加西部地区千名乡(镇)干部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 今年我参加了由国家外国专家局举办的西部地区千名乡(镇)干部赴深圳、珠江三角洲、香港培训班。此次培训主要采取专题讲授与现场......

    赴宜兴市张渚镇兴东村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赴宜兴市张渚镇兴东村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目前,我市正在实施促进全面小康新农村“十村示范、百村先行”工程。通过检查,总的印象有“走过一村又一村、处处是农村”的感......